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农业现代化趋势

篇1

关键词:河南;农业现代化;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71-02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又直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现代化、设施现代化、经营现代化、消费现代化等,其各环节离开金融的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探讨河南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具体十分迫切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舒尔茨驳斥了两种长期流行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另一种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并提出应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观点。1954年,中国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以来,学者们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有三种论点:工业化论、转化论和综合论。工业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因此,农业现代化被概括为“四化”: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转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把传统农业改造或转变为现代农业;综合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手段,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其直接体现则是诸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工厂化等。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农业现代化中农村金融供求矛盾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全过程的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包括农业设施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化、农民转移、科技水平提高、质量监控等的金融需求。没有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中金融需求呈现出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投融资渠道需求、保险金融需求和其他中间业务的需求等。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存在巨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需求总量扩大化与信贷供给缩小化的矛盾。首先,农户在由简单再生产向规模化扩大再生产转变,生产领域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向种、养、加工和商品流通等农村二三产业拓展,以及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为使农业生产构成要素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供给,但农村金融供给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使得双方矛盾更加突出。另外,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效率取决于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近年来,储蓄转化投资能力不足严重限制河南农村金融供给增长空间,农村资金流向大中城市,农村可用资金数量越来越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自2000 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存、贷款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贷款比重下降得更快,大量存贷款差额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转化为城市工商业资金。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由于其体制、机制、结算渠道等因素制约,难以有效组织资金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

2.需求主体多元化与农贷主体单一化的矛盾。目前,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主体种类很多,既有普通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和养殖大户、乡镇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也有从事商品流通的个体户、农村经济组织等等。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特点。从正规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及部分县支行,导致一部分地区、县以下只有农信社,能够真正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需求主体多元和农贷主体单一的矛盾的突出。

篇2

关键词:传统农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54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0.064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农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特殊区域,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1]。但是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资源的加速外流,制约传统农区发展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如何种地”等问题愈发突出[2]。在这样的背景下,客观评价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找出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缩短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本研究以黄淮平原的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定量分析评价传统农区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综合的体系和过程[3]。通过对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量化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趋势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发现影响协调发展的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因而,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使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向着实现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就显得极为重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的原则,结合传统农区自身的特点,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4-7],建立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系统层是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层包括6个方面: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发展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农业投入和装备的现代化、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城镇化指标体系中[8,9],经济城镇化反映的是经济结构演变的非农化过程,用人均GDP和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社会城镇化反映的是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用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人口城镇化表现为城乡人口空间的分布结构,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上升,用城镇常驻人口比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10,11],投入装备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生产手段和投入的水平,用单位耕地机械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来表示;农业产出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考虑到传统农区的实际特点,用单位耕地粮食产量和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反映的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以上城镇化指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均为正向指标。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首先对于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所谓指标的标准化就是将所有的指标都转换为无单位、取值范围在0~1之间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数据直接进行核算。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含义、核算方法、量纲不同,因而不能进行直接综合计算,必须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去除量纲的影响。由于所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其数值越大越好。正向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Rij=1,Vij>Vijmax(Vij-Vimin)/(Vijmax-Vijmin),Vijmax>Vij>Vijmin0,Vij

Rij是标准化指标,Vij是原始指标,Vijmax、Vijmin分别为原始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是对于标准化之后的数据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所谓熵值法就是通过指标信息熵对于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作出判断,信息熵越小,指标的权重越大。其计算过程如下:

为了使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镇化子系统与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为协调系数,P为调节系数,P≥2,取P=2。协调系数反映了在城镇化子系统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综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 l(x)和m(y)之和一定的时候,为了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合效益或者发展水平最大,也就是l(x)和m(y)最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效益或者发展水平进行组合的数量程度。C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最大值1就是最佳协调状态,最小值0就是最差协调状态,也就是协调系数越大,系统之间越是协调。

尽管协调系数能够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彼此相互协调的程度,这对于约束二者的发展行为,促进二者健康、合理、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系数却不能反映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效益的高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具有相同协调系数的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会出现高低不平。按照协调发展的内涵,将衡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定义为协调度,公式为:

式中,D代表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系数;T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琢和?茁为待定权数,本研究认为二者的重要性相同,所以选择?琢和?茁都是0.5。一般T的取值范围是(0,1),这样可以保证D的取值范围也是(0,1),便于比较分析。

2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河南省以及黄淮4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个别缺失数据采取线性差值方法进行弥补,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对水平变动趋势,评价4个农业大市相对于河南省以及全国来说,其协调发展的水平。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指标体系中与价格有关的指标数据,比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进行价格处理,这样就可以消除物价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对于原始数据的每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不同单位的指标就可以消除单位带来的影响,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城镇化,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城镇化的综合水平影响较为显著。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人均GDP。农业现代化子系统指标体系中,占比重较大的体现在农业投入和农业装备方面,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更多的受到投入和装备的影响。单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都是乡村人均用电量,其次是乡村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乡村人均肉类产量、单位耕地农业机械总动力。

2.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协调度得分

在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之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全国、河南省和黄淮4市2003-2012年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系数和协调度相对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如表2~表5所示。

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结果与评价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作为传统农区的黄淮4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身的发展水平提升很快,协调状况一直在好转。但是相对于全国和河南省来看,该区域的4个农业大市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发展依然相对较慢,尤其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方面,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1)从城镇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2)可以看出,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上升的阶段。但是与河南省、全国同期水平相比,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的相对速度却越来越慢,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如2012年城镇化综合水平最高的商丘市为0.457 1,最低的周口市只有0.341 9,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为0.772 5,而全国城镇化的水平为0.993 5,这说明黄淮4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相当明显。

2)从农业现代化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3)可以看出,黄淮4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甚至在个别时期与全国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整体水平依然落后于河南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2010年以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12年发展水平最高的商丘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得分为0.674 4,略高于河南省0.661 8的水平,但是依然低于全国0.735 2的水平。

3)从协调度相对水平发展走势图(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全国、河南省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协调度虽然在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在2012年最高的商丘市才达到0.524 8,最低的周口市仅为0.393 2,这说明相对于河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黄淮4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很不协调,同时发展的水平也是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较弱,因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岗位转移,结果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为缓慢,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甚至不协调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不协调或者协调性差的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农区的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阻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区域,传统农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定位,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环境良好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坚决避免工业的发展造成农区环境的破坏和恶化[12]。

3.1 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补助[13];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通过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拓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实现工农结合、农企结合、产销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通过土地的适度流转,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14]。

3.2 以产业城镇融化为基础,推动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带动的过程。对于传统农区来说,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只有产业兴旺发达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就地发展小城镇,可以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这需要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积聚能力、人口集中能力。由于传统农区城镇化和非农产业滞后,必须合理地引导部分农业劳动力异地城镇化,尤其是引导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群来实现异地的城镇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的改革,真正地为外来人口解决就业、入学、就医等问题,使其真正地享受市民化待遇。

3.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加快的实际,逐步放开城乡户籍制度,为农民进城、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扫清障碍;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现实,尤其是通过农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同权同利”。通过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让农村和城镇都成为农民安居乐业之地。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3.

[2]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3):55-59.

[3] 魏厚凯.走好“双加速”下的“三化”协调之路[J].经济经纬,2012(1):1-2.

[4] 夏春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18-23.

[5] 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54-61.

[6] 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2-47.

[7] LIN G. Chinese 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294-306.

[8] 欧向军,甄 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9):24-30.

[9] 宣国富,徐建刚,赵 静.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47-51.

[10] 辛 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46-50.

[11] 曾福生,吴雄周,刘 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9-23.

[12] 祝洪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18-25.

篇3

一、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农机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更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缩小了城乡差别。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都要经历基本实现农机化、到全面农机化、再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进程。这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农业现代的必然趋势。

二、农机化是农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保证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早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粮农业组织在1988年提出了持续农业概念,现在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战略与理论。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国的持续农业的内涵。中国农业科学家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持续农业的内涵,并提出来了相关论述,论述中肯定了农机化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先进的农业技术需要依靠农业机械作为载体进行推广应用,农机工具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农业机械在农村生产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近几年,农户用于购机的支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的比重。机械动力也已成为农业的第一动力。从1979年到2007年,人力、畜力与农机动力的比重在明显发生变化,不仅功率总量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农机动力也明显地由原来的占65%到现在占80%,这个事实说明,农机动力的拥有量已成为我国三个农业动力之首。而且农机的作业领域在不断拓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大。随着农机工业不断的生产出大批量的畜牧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及装置,直接带动了畜禽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四、农机化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农机工业为农村农副产业提供了必备的技术装备以及乡镇企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农村工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从1980年到1994年期间农村工业生产值所占的比重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乡镇工业企业是农村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也是农村工业化的模式,不仅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工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加快农机化的发展是所有农民的迫切要求

篇4

一、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和经验

农业现代化道路起始于发达国家,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背景,土地私有制为基础,政府适时的农业政策、财政金融支持为手段,使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一、鼓励土地适度集中经营。美国1862年推行《宅地法》,农业土地是“成人皆有、小块占有、免费所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散土地所有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中的小土地所有者经营困难,租让或者出卖土地,大土地所有者也愿意拥有稳定的地租而租让土地,同时存在大批无地农民愿意成为佃农。自19世纪末期开始,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介入出现租佃经营的大农场,并导致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美国农业开始走上机械化、化学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道路。法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人多地少,有恋土情结的国家,积极制定鼓励土地集中经营的政策。比如: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国家办理养老保障;政府出资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他们离土离乡,到国营企业工作;规定农场土地只能由一个子女继承,鼓励家庭成员农场联合经营,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土地集中经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政府适时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各国都采取鼓励和支持农业的政策。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包括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风险保障政策等。美国政府每隔5年就出台一个“农业法案”计划,该法案用作今后5年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应财政预算的依据。以2007年12月14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07―2012年农业法案》为例,法案的核心是对农业种植的补贴,总额是2860亿美元。这些政策有效减少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农业的影响,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法国政府在欧盟框架下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突出表现为对农业的公共支持,如: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品促销;农村空间规划及投资;林业的持续管理;研究和教育;社会保障和互助;农业的一般。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政府对农业公共支持的数量增长很快。1990年,每个农场平均补贴额为8200欧元,到2001年,达到19600欧元,增长了一倍多。2001年,法国农业的公共支持总额为280亿欧元,比2000年增加2.4%。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保障这两个大的领域支出最多,占全部公共支持总额的84%。这些支持政策使法国作为“欧洲的农业大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第三、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成为一个链条,实行组织化、产业化经营。美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成供销合作社、信贷合作社、服务合作社等种类。这些农业合作组织,自发组织、服务收费、自负盈亏,在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产供销协调、解决了农户、农场和市场的诸多矛盾、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工农融合,大力推进了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日本作为人多地少,山地较多的国家。存在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但是,日本政府通过各种农业立法,如《农业协同组合法》鼓励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政府给予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同时,要求“通过其从事的事业,为组合成员及会员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为目的,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其事业”。与日本不同,法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为合作社成员服务的前提下,以盈利为目的。法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法国政府“专业化分工”的农业政策指导下,出现农业互助组织、专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互助信贷组织三种类型。这些按照法国农业形成的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而形成的相应的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加工、制成品销售环节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通过更加专业的分工,提供专业的服务,简化农业机械配置,提高了法国农业现代化的效率和水平。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背景

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必须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背景。

第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恶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具体表现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农村的劳动力流动受到城乡户籍制度生分割的制约;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城乡空间规划分割,等等。这种二元结构矛盾使得农业现代化必要发展环境的支持。

第二、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硬约束。我国存在土地资源绝对数量与人均占有数量之间的矛盾。以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30039.2千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2%,约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8亩的警戒线,有463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0.5亩的危险线。同时,耕地数量不足与质量弱化同时并存。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全国高产田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21.5%,中产田占37.23%,低产田占41.2%;全国耕地面积中水产田占41.2%;而水土流失面积约占35%,沙漠化面积约占2%,盐碱地面积约占6%。再加上农村人口绝对增长与土地面积减少,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第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面临制度约束。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个制度导致的现实是一家一户农户的分散经营与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的规模经营存在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既有的制度背景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

第四、农业现代化缺乏金融制度支持。我国的《物权法》规定,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没有抵押功能,我国的金融贷款制度规定,贷款必须有抵押。没有抵押条件的农户将失去农业现代化的自生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启示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由于特殊的国情,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要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既有的土地制度上,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的土地流转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仍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一是明确产权主体。明确以村为主体的农村产权制度,由村民委员会依据法律在其管辖的集体范围内行使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及其财产收益权。二是建立流转市场。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和合理配置。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评估承包土地经营权,并给予相应的“经营权凭证”,作为行银行抵押物。

第二、进一步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表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政府支持和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加大农业、农村公共产品领域的投入,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大型公益性设施的建设投入等,优化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二是健全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做到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三是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四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突破口,把农村信用社改造为股份合作制商业金融组织,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服务农业的小型金融企业。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用商业金融体系、政府指导,农民自治,满足村镇农户小额资金需求的合作金融体系。二是发展以国家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企业、农民与保险公司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一条保障线,以保护银行持续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政府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篇5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篇6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篇7

关键词: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豫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2.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

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8.6%,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2.6%,这标志着豫东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农业发展路径清晰。

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商丘市委市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1.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

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鼎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2.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

未来10—20年,豫东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豫东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平原广阔、一沃千里的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豫东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豫东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突出特色产业

科学制定生立足豫东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五大经济作物(蔬菜、花生、棉花、油菜、水果)、两大养殖产业(畜牧、水产)、五乡(夏邑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柘城县:中国三尖椒之乡;宁陵县:中国酥梨之乡;民权县:中国河蟹之乡;整个豫东地区:中国泡桐之乡)、三个一(一个主产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一个农产业集团:集公司、农户、基地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科迪集团;一个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10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掘特色农产品优势。在巩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优质粮食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和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正视和解决豫东地区农业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经营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豫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产出,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体系和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优势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加快生态农业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三)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豫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 加大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培养、供给力度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豫东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为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建设的物质、技术、资金、人才保障,以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层次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实现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篇8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三化协调;模糊录属度

随着以河南省为主体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农业发展的滞后、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发展失调、城乡二元特征突出等问题。

根据张培刚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实现的基础,农业滞后于工业会造成工农和城乡差距,承载较高人力资本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势必会导致农业的长期落后。同时人口城镇化需要工业化的发展,只有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才能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稳定问题[1],所以需要“三化”协调发展。

本文选取了河南省2006-201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15个指标数据,利用主城分分析法和模糊录属度概念对“三化”协调度进行研究,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

1 “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1 “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是指系统内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各种参数、结构和功能的相融、系统之间物质能流运动的稳态[2]。协调发展,是指系统中指标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中,提出“协调度”概念。[3]协调度的分析大多在经济与环境、城乡二元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体现环境与发展的平衡性、效益与公平的平衡性、速度与结构的平衡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实施手段,可以定量定性分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化”协调发展是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应该重视农业发展,重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4-12]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属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范畴,有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个子系统,分别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根据“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方法和原则,本文设计了由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所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体系的指标体系(表1)。

2 主成分分析及协调度计算[12-15]

2.1 主成分分析

2.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原指标(比如n个指标)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信息且不相关的主成分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指标。主成分分析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原来变量绝大多数信息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一般数学上的处理时将原n个指标进行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然后对这些线性组合的方差进行分析,方差越大的组合包含的原指标信息越多。选取所有的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的(比如F1),称作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指标信息,在考虑选取第二个线性组合,第一主成分中已有信息就不再出现在第二个线性组合(比如F2)中,即COV(F1,F2)=0,则为第二主成分。依次原理可以选出n个主成分。

2.1.2 主成分分析基本模型

假设有n个指标,记为X1,X2,X3,…Xn则这n个随机变量构成随机向量为X=(X1,X2,X3,…Xn),设X的均值向量为μ,协方差矩阵为σ。设F=(F1,F2,…Fn)为对X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的合成随机向量,即

(1)

设a1=(ai1,ai2,…,ain),A=(a1,a2,…an),则有

F=AX,i=1,2,…n (2)

且var(Fi)=aiσai,i=1,2,…n

cov(Fi,Fj)=aiσaj,i,j=1,2,…n (3)

由式(1)和式(2)可以看出,可以对原始变量进行任意的线性变换,不同线性变换得到的合成变量F的统计特征是不同的。每个Fi应尽可能多地反映n个原始变量的信息,通常用方差来衡量,Fi的方差越大表示其包含的信息越多。(1)式的线性变换需要满足以下约束:

①aiai=1,避免Fi的方差无限增大;

②同时F1满足约束①下,方差最大;F2在满足约束下且与F1不相关,达到方差最大;……;Fn是在满足约束(1)下,且与F1,F2,…Fn-1不相关,达到方差最大。

满足上述约束得到的合成变量F1,F2,…Fn分别称为原始变量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n主成分,而且各成分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在实际研究中,一般仅挑选前几个方差较大的主成分,同时需要对原数据进行标准化。在SPSS18.0软件分析中,采用z标准进行原数据标准化,利用主成分的特征值大小和方差累计贡献率来选取主成分数量。然后将特征向量和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得出各个主成分表达式。最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出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各个子系统主成分综合得分。

2.2 计算协调度

由各个子系统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其进行测度,来评价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和状态。协调系数可以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来表示,即可采用[0,1]之间的实数来表示两个系统的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μ(i/j)=exp[-k(Fi-Fj)2] (4)

公式中,μ(i/j)为i系统相对j系统的状态协调度;Fi为i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的实际值;Fi为j系统对i系统要求的协调值,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得到;k为i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实际值的方差的倒数。

从公式(4)中可以看出,实际值越接近于协调值,状态协调度μ越大。反之说明协调度越低。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国际性组织普遍采用的协调度等级划分如下表2所示:

3 河南省“三化”协调实证“分析

本文针对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1)。首先对指标体系中逆指标进行正向化,采用倒数的方式转换。然后利用SPSS18.0软件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城镇化和工业化指标体系分别提取了两个主成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提取了一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均在95%以上,详见表3、表4、表5。

根据各子系统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和标准化后的数据得出主成分表达式,然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出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各个子系统主成分综合得分,即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利用公式(4)算出两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详见表6。

表6中F城、F工和F农分别代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μ(城/农)、μ(工/农)和μ(城/工)分别代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和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

从表6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三化”发展过程中两两子系统之间基本处于良好协调发展,但是2008年以后协调度出现降低趋势。在2008年以前基本上处于优质协调,究其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虽然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要比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快,所以协调度有下降趋势。说明目前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状态优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化”协调发展存在协调度下降趋势,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工业化发展的滞后。滞后的工业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对岗位的需求,就业不稳定的劳动力就会回流农村或者候鸟式流迁。这种农村劳动力流动形式不利于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势必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工业化不能提供稳定的就业,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城镇化进程。所以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重视工业化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这将是目前河南省“三化”协调亟须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三化”协调度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较慢;(2)城市化发展进程不能一味追求城市面积的扩大,应该追求人口真正的城市化;(3)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增加从业人员比例,加快产业承接转移,降低工业能耗,注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4)农业发展应该注重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完善城乡二元制度,促使农村劳动力往返式务工转化为城市永久居住;(2)制定工业发展利用资源和影响环境标准,落实低碳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3)政府应履行其服务职能,探索农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路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发展出版社.2001.

[2] 刘耀彬,宋学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J].区域开发,2005,23(2):48-51.

[3] 刘榆林.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J].生态经济,1999,18(6):17-20.

[4] 朱海玲,龚曙明.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和互动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3):112-114.

[5] 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6):763-771.

[6] 宋葛龙. 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新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04,(5):29-33.

[7] 徐世龙.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5(1):7-14.

[8] 屈小娥.城乡差距及其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94-95.

[9] 杨汛周,黄剑波,邹涛.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1(12):1124-1127.

[10]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0(10):125-127.

[11] 刘晓越.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统计,2004(2):10-13.

[12] 朱海玲,龚曙明.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和互动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3):112-114.

[13] 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59-363.

[14]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465-503.

篇9

论文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特色农业 农业现代化 农业资源 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17-02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内涵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内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争论较多。归纳起来,其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六种:一是过程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以及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它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最重要的则是人的现代化。二是制度论。农业现代化是由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扩张而引发的组织制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农业现代化就是最终实现制度现代化。三是配置论。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四是可持续发展论。农业现代化的完整涵义,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以此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过程。五是转变论。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可以把农业现代化定义为: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物质技术装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及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持续发展。总之,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的产业部门的过程。六是一体论。从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入WTO后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是在一个封闭状态下独立进行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二、我国特色农业存在之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仅有全球7%的耕地,却有全球1/5的人口要吃饭,所以农业问题十分重要。

1.农业资源状况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原少。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平地占34%;半干旱与干旱地区所占比重较大,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0%以上。全国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2003年),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概括起来,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二是水资源紧缺;三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损坏现象比较普遍;四是灾害性气象的影响作用依然很大。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在95%上下徘徊,每年需进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国内消费。耕地面积减少、种植结构调整,会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更严峻局面,短缺状况将日益加剧。

2.人口状况问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的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是0.57%,也就是5.7‰。而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1.3亿,年均增长是1.07%,也就是10.7‰。从统计数字看,增长率有所减缓,但人口数量仍在增加。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城镇人口达到了6.66亿人,占总人口的49.68%,比2000年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2000年比1990年前一个10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后10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同时也证明,在农业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对粮食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长。

3.农产品问题。我国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农业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水平差、单位面积产量低、劳动生产率低的状况(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伴随着农村小工业的发展,其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不仅农产品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农民积极性也受到极大影响。此外,我们有限的土地、江河湖泊、森林等农业资源,需要养活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这就必然导致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会发生重数量而轻质量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科技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地区农业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甚至形成了一些优质品牌,但毕竟范围较小,与美国等农业强国相比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4.农业生产的小农业耕作方式问题。目前,我国施行的是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属于典型的小农业耕作方式。如果把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折成市亩的话,约合144亿亩。据农村住户调查,“九五”时期,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为2.8亩,而“十五”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却下降至1.96亩到2亩左右。到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至1.4亩左右。

5.机械化问题。2006年之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处于初级阶段。此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38%,已降至40%以下,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机械化问题虽然有了较大改变,如果不改变广大农村现在的农业耕作及经营模式,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则很难得以快速发展。

6.农业科技制约问题。现代农业以产业化为重要途径,是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物质投入的高效农业系统。现代农业通过多种形式联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生产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所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然而,我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足,科技人员数量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个百分点。

7.入世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一是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市场门户大开,国际上大批生产成本低、质量高的农产品涌入中国;二是国际贸易壁垒及标准化的普及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威胁;三是汇率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威胁。近年来,人民币一再升值,汇率的上升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毫无疑问,这对从事对外贸易的农业生产者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农业状况有了较大改变。然而,我国人口越来越多,地却越来越少,农业越来越不堪重负,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还将面临一系列受国情条件制约的特殊困难。因此,应采取以下对策,尽快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因此,实现和完善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及。(1)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实现农村土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完善企业承包农户土地等形式。(2)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在农业上加大资金投入,集中人力物力,尽量让土地发挥最大潜力,达到效益最大化。在大平原地区,逐步实现像美国那样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业发展趋势。

2.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实现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我国广大农民。一是尽量稳定农村劳动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必须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构筑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3.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搞好农业基础建设,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根据不同地理特点,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三是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4.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1)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应该优先发展保障粮棉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与食物安全生产的成套技术装备,以及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装备。(2)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先进装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增加现代实验检测设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产品质量;采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现代管理技术。(3)优化行业结构,形成合理布局。加快改革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锤炼3~5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培育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发挥地域优势,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体现集群效应。

5.走我国农业绿色化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安全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因此,发展绿色农业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必行之路。(1)我们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人口(2010年为19%)。多数农民为增加粮食产量,使用了大量化肥(约占世界用量的35%),至使我国农业污染已经逐渐形成了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立体污染。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认真治理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安全。(2)从国际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国际市场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及卫生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形成了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标准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进行控制。(3)国内市场上,消费者崇尚绿色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质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6.加快中国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入世后,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外贸易保护的压力会更加加剧,可能引起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贸易限制。在这种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唯一出路便是进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农业标准化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攻克技术壁垒最有效的武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农业标准化发展模式,以便有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实行订单农业,走“公司+标准+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其做法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与各示范基地、示范户签订收购合同,基本形成原料有基地、加工有企业、产品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发展合作组织,走“协会+标准+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起来。这样既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了内部生产管理自律机制,又能实行规范化运作、管理和标准化生产。(3)加快土地流转,走集中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这种方法可加快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以便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各级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农业生产者及消费者,应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性,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以应对入世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

四、结束语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完成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用现代工业取代小农业生产,从而使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2)要防止投入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的监督体系;(3)要防止搞一刀切,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先行探索,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实施;(4)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农业现代化大局,要用科学的规划和统筹去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李跃军.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公文易文秘资源网,2009.8.17

2.马建堂.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财经网(北京),2011.04.28

3.郭少峰.新京报,201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