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

篇1

【关键词】城镇绿化生态;规划建设;应对措施

引言

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较为流行的规划类型就是生态型城镇,但是其产生的时间不久,因此各个方面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是相较于生态城镇优势来说,这些困难完全不是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生态型城镇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1、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型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小城镇内部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对于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发展经济高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更深层次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不可否认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理应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2、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指导方针

绿化生态建设中小城镇首先要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增收增效、新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美化的前提下,以山水、田园风光、农村特色、道路改造、公共基础强化为主要目标,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要行使者,民间机构协助的机制,重视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的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促

进文明协调发展。其次,在建设上要以生态为先决条件,按照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绿化资源,在绿化的同时,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林业结构的整合,不仅增加了林木资源,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也将得到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林产品的种植和供给,也间接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加了一份力量。

3、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绿化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城镇绿化事业,应首先从城镇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地促进城镇绿化水平的提高。

3.1忽视了原有环境

大多数地方的政府只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房屋建设包装、道路整改、地面固化和居民活动公共场所建设上,忽视了对于城镇的植被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很多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植被覆盖率不足,绿化仅仅成为了美化、包装房屋地面的代名词。绿化形式十分单一,根本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具有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

3.2盲足追求城市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不结合自身的情况,刻意模仿大城市市政绿化的方式和手段,违背了科学规律,使得新农村绿化建设“土不土、洋不洋”,颇有东施效颦之嫌。在具体绿化实施上,盲目引进一些外地的树种花卉,追求昂贵与稀奇,大量种植草坪和灌木,不顾植被的生长习性和园林设计美观,生搬硬套式地造就了一座座奇怪的“田园公园”。

3.3环保的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在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于生态的保护意识不到位,虽然打着生态型小城镇的幌子,但是仅仅把生态环境保护流于表面,甚至于一些基础的生态保护设施都不健全,也就无法切实做好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4、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与实践措施

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由以下三点:

4.1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指标

为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标准,强力推行“三化一片林”政策。统一建设标准和规划设计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发展与保护并重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使村庄绿化美化一次到位,改变了过去村庄绿化比较杂乱的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在选择绿化树种和花草时,广泛听取试点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符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村庄绿化美化后,大大提升农村生态旅游与休闲的品位,扩大“农家乐”和旅游产业,成为农民长期依托致富的产业。各村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一片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居民习惯,比如宅周和庭院的园林绿化,种植常绿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道路两旁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好的常绿且枝干粗大的树木,不仅规整,又能很好地过滤粉尘,保护环境。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所以应该加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宣传。要围绕着绿化建设目标,以农民获得收益为出发点,大力宣传新农村环境绿化的重要性,提高乡镇基层干部和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人民的智慧,使这种强制性的绿化建设活动变成农民的主动行为。

4.3城镇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对于原有的一些山水树木等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认真查清本地区域范围内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建立乡土树种档案和种源基地,对种子采集,人工育苗,造林等进行试验,筛选出优良、效益显著的多功能树种进行推广;坚持实地适树的原则,把乡土树种作为城镇绿化美化的骨干树种,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本地生存环境比较适应,生长良好,各乡土树种具有各自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性,结合城镇绿化美化的实际,提高优良乡土树种在绿化美化中应用的数量和比例,逐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当前我国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努力提高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质量,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月;杨光培;易文芳;黎云清.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J].农技服务.2011(03).

篇2

关键词:环境犯罪;刑法;问题完善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当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已经给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相关刑法,既能充分发挥刑法在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教育、震慑、惩治作用,又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然而当前我国相关的环境刑法还不完善,其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彻底。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相关刑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由于人类前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索取和破坏,导致当前雾霾、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使得很多国家纷纷走上了通过立法来打击环境犯罪的路子。因此,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些环保策略,对改善生态环境有所帮助但效果有限,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仍然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正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破坏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犯罪行为,离不开环境犯罪刑法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环境相关法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相关刑法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二、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客体、保护范围不明确

在对我国当前环境犯罪相关法律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法律中对环境犯罪的客体的界定十分不明确,有时甚至存在无法确定环境犯罪客体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离不开传统的立法模式,由于当前我国相关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仍然采取传统的立法模式,而环境犯罪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最终导致环境犯罪客体界定模糊的问题。此外,我国环境犯罪的保护范围也不明确,我国当前的环境犯罪刑法虽然对常规的环境违法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定,然而却对水土流失、噪音污染、非建筑引发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处理一些环境犯罪行为过中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二)归责不科学

当前我国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归责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并缺乏有效的追责机制。虽然我国社会各界对环境犯罪行为都普遍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对环境犯罪的惩治方面仍然存在低限度处罚的问题,甚至对于一些环境破坏行为就采取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措施一了了之,而没有严格的明确责任。这些现都,不利于保护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反而为一些个人和企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带来了可乘之机,必然会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犯罪行为的不断加剧。

(三)对环境危险犯规定不足

一般而言,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是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法律来界定环境犯罪行为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环境犯罪具有持续时间长、行为持久性等特点,必然导致以此来惩治环境破坏行为不但根本无法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目的,而且还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当前,我国这种事后处理的环境犯罪刑法模式使得刑法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危险犯方面的规定,明确环境犯罪的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立法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现行的环境犯罪刑法将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同等对待处理,这根本无法满足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实际需求。从本质上而言,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环境犯罪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要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因此,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这一规定根本无法体现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决心和重要威慑力,导致对环境犯罪的处理可操作性差。此外,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对一些环境犯罪行为的相关罪状存在描述迷糊、界定不明确等一些纰漏和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相关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界定保护客体及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保护客体、保护范围界定模糊的现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首先要明确界定犯罪客体和保护对象,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在保护当前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职能和有效作用。其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还要进一步扩大对环境保护的范围,特别是针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环境犯罪刑法只有,不断的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层面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有效性。

(二)明确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环境问题不断突出,一些个人和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犯罪屡教不改,部分社会个人和群体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环境犯罪刑法打击力度不够、归责不明确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导致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根本无法充分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作用。因此,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必须进一步明确对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效果。

(三)增设危险犯的规定

危险犯,即“以行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险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没有对危险犯的相关规定,而增设对危险犯的规定可以有效地预防以破坏结果来规定犯罪而带来得对环境破坏不可扭转的损失。在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增设危险犯的规定,能充分发挥刑法对环境犯罪的预防作用,可以在环境破坏最终结果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遏制,以达到达到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

(四)设置独立立法体例

通过对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并没有对环境犯罪设置独立的犯罪类型,而将环境犯罪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混为一体,这必将会影响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惩治力度。因此,我国必须采取对环境犯罪独立立法的相关措施,基于环境犯罪的本质及特点出发,通过独立立法来加大环境犯罪刑法的威慑力和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环境犯罪刑法才能够应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的起到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打击、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目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现状及其研究对策[J].上海财经学院,2013,13(09):116-126.

[2]张文丽.分析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的重要性[J].江苏经济管理学院,2011,13(05):118-125.

[3]王关媛.我国环境犯罪的几个基本问题[J].吉林财经学院,2012(07):120-126.

[4]徐梅玉.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着力点论析[J].湖北工商学院,2012,13(11):119-124.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保障机制

1、生态文明、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逐渐深入人们的心中,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反思,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并不是与经济发展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关系。为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理论作为指导,生态城市理论也就应运而生。所谓生态城市,即以人为核心,但达到的是社会、经济以及生态良好发展的人类生态系统,要进行生态城市建设,除了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外,也要重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关系。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及伦理观,提高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理念。

要想做好生态城市建设,首先要做的是生态城市规划,所谓生态城市规划,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基础,全面规划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以及设施等,依据自然环境以及有关政策规定,通过生态、环境以及规划三个方面的理论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之前,要制定合理明确的生态城市目标、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以及需要重点发展的部分,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就要全面解决城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系统化与区域化的规划,这就决定了在进行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各个方面,系统分析与解决各个要素及其联系,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统计并分析数据、建模,采取适当的生态工艺以及工程技术,实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规划时要全面思考分析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行动时脚踏实地,共同行动的同时,立足于地方行动。除此之外,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规划,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经验

2.1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而且也进行了国际合作和交流,虽然生态城市规划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够到位的地方。

1)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发展的综合规划,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不够理解“生态城市”,致使规划过程和结果不够科学合理。由于不同地方的规划部门不同,建设和管理设计的部门也较多,如: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林业部、水利部等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就造成责任无法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以及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结合。

2)生态城市规划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说来,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其规划的对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或多个个体,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将生态系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首先能够想到的应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类别,然后,更细致来说应该还有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其中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必不可少的是编制和执行,编制是手段,执行是目的,但只有这两样还不够,必须还要具备统一的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最终的生态城市规划现状进行评价,从而汲取经验。但目前生态城市规划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3)生态城市规划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城市规划如果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许多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通常情况下,生态城市规划基本都是本着改善当地环境、给居民带来更好生活的目的,但由于公众参与匮乏,不仅相关部门在施工作业时困难重重,而且即使后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公众也不知道背后的艰辛,仍然会肆意破坏。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公众对生态规划概念理解不到位是一部分,但更多的是缺少公众参与机制,因为公众参与机制代表的是公众参与的渠道,如果根本连参与的渠道都没有,那就更不用说公众参与了。

2.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

2.2.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科学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对人们的许多生产生活活动均具有指导作用,当然,生态城市规划也不例外,只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编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是在为当代人谋福利,而且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就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技术、行为等各方面问题。在规划时最浅显的目的应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经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等等,这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如果缺少科学的编制,不仅很难做到统筹兼备,而且会出现各类不必要的问题。因此,相关生态城市规划部门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的编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2.2.2采用综合集成的分析方法。由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目的较为复杂,因此一般的方法很难胜任,现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很多生态城市的规划基本还是沿袭着传统城市的做法,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很对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换句话说,生态城市规划中,由于方法的限制,很多问题仍旧亟待解决,因此,目前生态城市规划的当务之急是总结研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法,但是在这之前,生态城市规划中完全可以采取综合集成的分析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有部分不足,但也仍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2.3统筹兼顾,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虽然城市在发展中可以无限制的向周围扩展,但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城市均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超过这一承载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必须要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要想做好这点,必须要对整个生态城市统筹兼顾,对城市产业结构、人口数量、资源配置等进行宏观调控。另外,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还应适当运用一些合理手段,如投入一些资金等保护并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王海滔.生态城市规划系统及实施路径探讨[J].智能城市,2016(08). 

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10-01

一、生态环境监测流程

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二、生态环境监测原理

1、代表性原理

所谓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具有有限的点或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并以有限的采样频率来代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以有限的数据信息来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信息。

2、完整性原理

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需要采用生态环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环境压力等组合而生的监测模式,来反映生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性的体现。

3、规范性原理

规范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综合反映环境监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体现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精密性。

三、生态环境监测的划分类型

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划分为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微观生态环境监测两大类。

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生态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生态调查及生态统计等手段,在相关专业数据和原有自然本底图的基础上,在区域生态范围内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几个重要方法

1、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RS技术

最新消息,2011年12月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在西宁正式揭牌启运。我国环境部门又一新生力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走向又一新的台阶。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2)GPS技术的应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从而建立实况数据库,及在图像图形数据库中用图像显示平台和传感器的位置与观测。环境监测GPS技术一项新型的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GPS与PS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实时动态的监测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状况。例如,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技术对现代城市中汽车数量进行监测,从而推断这一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之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实就是运用这一技术对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监测且超过相关标准之后,不得已而实行限行。

(3)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是一个关于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有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其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信息特点,为生态发展的规划和地理资源的管理以及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应用GIS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建立DNA重组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新综合技术体系。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使用或接枝到环境监测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PCR技术,应用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酶免疫测定法的研究,单细胞凝胶电泳和等。

(1)分子标记技术

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对象。对比其他方式,生物大分子有其独特的特异性,预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PCR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生物w内DNA的复制。作为现代的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PCR手段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快速、灵敏、精确、简单、特异性强等。PCR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将应用于生命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科学等重要领域,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_七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基站是能够和Internet相连的一台计算机(或卫星通信站),它将传感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同时它还具有一个本地数据库副本以缓存最新的传感数据。监护人员(或用户)可以通过任意一台连入Internet的终端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

(2)PLC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系统由PLG系列产品进行组建完成,通过对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如酸碱度)的测量实现远程监视。

四、结语

综上,由于国家对于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的对象也从工业污染源慢慢发展到对于各类生态环境的监测,从最初的点污染发展到区域性环境监测,不仅包括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另外环境监测仪器发展具有将实验室搬到现场的趋势,逐渐向数据直读,实时监测、连续监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生态环境;水质污染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水资源循环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其中当属水利工程建设突出。水利工程建设很可能造成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甚至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河流出现断流、水生生物减少等问题,造成水体原本净化能力下降,同时污染地下水资源,难以有效维护水域食物链条的稳定。种种问题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组建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危及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迫切的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推行更为环保的生态水利工程。

1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相应的带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但是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成效是以牺牲环境获得的,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现象变得愈加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用水需求,还需要满足水利供电和运输需求。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有待改善[1]。

1.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明确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所以地域性问题尤为突出,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需要充分考量地域差异问题进行完善和调整,为后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结合生态学和工程学规律开展活动,不仅需要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初衷,还需要能够承受严峻的自然环境的侵蚀,诸如风暴、干旱以及洪水等因素,结合河流地貌,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实践性。

1.2生态水利工程缺少生态环境保护认知

由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生态工作人员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机会较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运作。当前我国多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考虑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很少会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重视程度普遍偏低。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相应的环境评价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严重的缺陷,实践经验基础较为薄弱,以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滞后[2]。

1.3生态水利工程同水利工程整合不充分

当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同水利工程整合力度不足,促使两者的整合应在传统水利工程基础上开展工作。所以,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同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整合,综合考量客观影响因素,做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不仅需要起到发电、防洪以及排水等功能,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会受到影响和破坏。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1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方面,需要遵循相应经济性和安全性原则,其原有工程自身特性导致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在原有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实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谋求长远发展,创在更大经济效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统一规划和设计,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谋求生态环境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3]。

2.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满足水体生态系统净化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水文条件,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设计工程,如果对环境的了解程度偏低,那么很可能出现河槽断面。所以为了保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合理,需要对实际地势情况以及水文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灵活部署施工活动。与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特点,有目的开展调查活动。传统水利工程设计过于侧重在河流控制方面,以至于存在较大局限性,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结合生态环境发展规律,有意识的进行规划和设计。与此同时,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需要深入分析河流属性,对河流水量以及周围水文特征进行综合考量,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自然特点[4]。

2.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整体性原则

在水利工程涉及方面,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基于生态系统结构,结合其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生态因素,进一步提出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并非是简单的水文系统修复。生态系统本身可能会伴随着其他水文环境的变换而变换,所以应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从生态系统有机环境角度着手,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只有这样,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其原有作用。总的说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整合传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在满足水力发电、抗洪以及泄流等功能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更大的环保效益。

3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受到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是基于生态系统整体角度进行设计,以传统水利工程为基础,力求在实现水利工程抗洪、发电以及泄水等功能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需要充分考量水文特征以及自然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规划,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推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作者:谢琼花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水利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12(02):111-112.

[2]姚南翔.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26):243.

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通过协调人类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达到改善生态与环境质量的目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1、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与持续发展,因此说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够减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威胁,降低污染的指数和生态的破坏,缓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而保证城市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的结构性缺陷,并且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靠经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城市的生态建设在协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明,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为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载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加快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并且增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说,城市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载体,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开展,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也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城市是在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以及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城市,生态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提高生态城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和双重提高,更加丰富了生态城市与生态社会的科学内涵,因此说,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工作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的监测。针对当前城市环境污染重的空气污染和污水污染问题,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提高政府和市民对于污染的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作为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及时控制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关的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定时对环境进行监测,控制空气污染物的数量,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作为市民的共同家园,应该引起市民的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环境教育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投入到生态城市建设环境建设中。

2、提高城市绿化的覆盖率。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受到关注,由于大部分城市比较干燥,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城市绿化工作不到位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中都建有一些工厂,但是由于环境治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对象。目前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一些地区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土地沙化和森林覆盖率下降问题,城市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说城市绿化覆盖率无法达到该幅度,那么必然会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绿化覆盖率不在正常范围内,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要求各地提高其绿化覆盖率,从而为改善城市环境打下坚实基础。用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方式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用地情况非常紧张,要想实施该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完全满足生态城市建设平衡所提出的要求,正因为该原因使得如何提高城市绿地的利用率,改变生态效益的增长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实现的,今后城市建设中需要通过不断扩大植被覆盖率面积,缓解生态城市建设环境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城市中的植被面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城市建设中逐渐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工作,在城市道路两旁或者城市小区中增加植被面积,加强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现有的城市植被。现有城市植被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减少植被踩踏现象,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市民规范和社会公德体系,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保护植被。

3、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是其极富活力和进展较快的领域它寻求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工业化国家在这一领域正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生态工业园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90年代中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与实践在北美洲、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得到长足的进展其中尤以美国的研究最为活跃、工作较为系统。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贵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有效治理工业污染、降低末端治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各类生态工业园项目不下30个如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当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和正在开展探索的人们认识到单纯依靠污染的末端控制来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己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模式。生态工业园是人们在这一领域多年探索的产物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使区域内不同企业间企业、居民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人与输出优化.从而达到物质与能量的高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可待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体随着生态工业园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人它将成为全面协调人类工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模式并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 :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不仅严重影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植物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也是人类环境的最初创造者,可以说,没有植物的存在就不会出现人类。目前,在生态城市建设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生态城市建设甚至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

[1] 王立志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北方环境,2011.

篇7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但是工业的发展在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国从1999年提出,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项政策的涉及范围较广、投资巨大、政策性较强。基于从,从退耕还林的现状和原则出发,分析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和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环境价值;可持续性

退耕还林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容易造成沙漠化的土地进行有计划停止耕地的播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对土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来恢复植被覆盖。同时,对现有的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的改造。其对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都是有帮助的。这个系统性的工程始于2000年,是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与修复的主体工程之一。

一、退耕还林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总体目标的明确退耕还林最主要的目标是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问题,对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注重当地经济效益的实现,让环境、资源、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因地制宜的执行退耕还林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工程,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地方适合种树,有的地方适合种草,退耕还林的执行方式要因地制宜地选择。

(三)生态价值的多样性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许多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的多样性。如果宣传到位还能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可谓一举多得。

二、环境价值和政策可持续性的界定

以黄土高原为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之后,可以使水土流失量减少70%以上,退耕还林的生态环境价值毋庸置疑。政策的可持续性则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尽管退耕还林具有较大的环境价值,但若效率低也不利于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可以从4个方面界定政策的可持续性:高效率,退耕还林的投资成本与政策受益之间要有个平衡点;政策风险小,退耕还林的实现阶段如果遇到问题或者发现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有较大出入时,要从灵活性的角度转换思路,不能半途而废,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政策透明性,政策执行中会涉及到多方参与,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明确、透明的,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三、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分析

(一)水土流失得到控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一般是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开始的。这些地方因为植被破坏比较严重,但在退耕还林实施之后得到了修复,地表增多的植被降低了雨水的冲刷力度,让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空气质量得到提升增多的植物和多样性的植被能够使退耕还林地区的光合作用增多,这对生态系统和空气的净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多样性的植被能够进行很强的光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和当地空气质量净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土壤质量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的同时,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经检测也得到了上升。这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保护也有积极作用。土壤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样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四)降低旱涝灾害的发生效率和影响程度土地植被的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流失,而流失的水土被冲到河流的下游造成阻塞,降水量增多的时候雨水得不到很好的疏通;降水量少的时候土地得不到很好的遮挡,非常容易造成旱涝灾害的发生。但是退耕还林之后,增加的植被有效地降低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由于植物的阻隔作用,也降低了旱涝发生对当地的影响。

四、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都有重要影响。退耕还林政策影响最大的主体是农民,从农户参与行为的角度分析,通过补贴、置换和安置政策,加上农民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推行的阻力并不是太大。政策最主要的推行者是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他们对政策的执行力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只要政策还在继续推行,这方面的阻力也不会太大。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每年政策的执行情况都会有相应的汇报,利用这些数据对投入的成本、预期收益、实际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政策收益大于成本投入是政策的良好绩效与可持续性非常重要的要求,而退耕还林政策本身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并不能完全保证其收益一定大于成本,所以政策的持续性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商榷性。但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设;林业工程;问题初探

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带动下,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设现代化、高效率的生态林业做出思想转变。建设现代林业工程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环节,面对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统筹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1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林业建设是以“生态利用”为原则、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组织并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这种生态林业模式主要是利用生态建设的理念,辅之以工程技术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林业工程建设。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政府虽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生态赤字仍在继续扩大,回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的环境变迁,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森林面积与自然资源急剧锐减,因此,转变林业建设思想,加快林业工程建设步伐,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是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当前林业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2.1林业工程建设滞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森林面积占有率较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尖锐,暴露出日益多样的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生态失衡,同时,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开采和利用加快了土地荒漠化、植被面积缩减速度。由于生态意识较弱,使得林业建设未能得到普遍认可和理解,无法建立有效地工程运行机制,在林业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致使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呈现出滞后性。

2.2林业建设法制观念薄弱

目前,虽然我国在林业发展上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随着林业发展形势变化,已有的法律条文无法满足林业发展需要,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由于林业建设法治观念薄弱,林业建设涉及面又较广,参与工程建设人员庞杂,执法人员未能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致使相关法律体系未能真正的发挥其约束作用,影响了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林业市场发育迟缓

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我国林业经济体制发展较为落后,正处于林业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使得我国林业市场发育迟缓。传统的森林培育注重木本植物与环境关系,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率,创造经济效益,这种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降低了林业生产率,一些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林业工程开展得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未能兼顾林业建设与环境发展,甚至出现林业生产萎缩[1]。

3建设现代林业工程的若干思考

3.1以政策为引导,建设现代生态林业

林业工程建设涉及到当地环境发展的多个方面,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及集体、个人利益,因此,在大力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政策为引导,协调好各方面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面利益,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才能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比如加大放宽和完善林业工程建设的优惠政策,推行相关税费,提供优惠政策;为当地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建设资金渠道和方式,遵循“谁建设、谁收益”原则,建设现代生态林业。

3.2加强林业工程理解,提高林业建设认识

在开展林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林业建设宣传力度,让当地人民群众认识到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从传统林业市场的误区中跳脱出来,正确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培育人民群众现代林业意识,自觉主动加入到林业建设当中,大力投入到林业建设中,从创造生态效益起步,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工程的开展。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林业建设规范化

大力推行林业建设时,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林业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具体的林业建设中,当地政府需要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林业建设发展的法律法规,树立林业建设法治观念。在工程实施当中,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对各级林业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建立起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按计划完成林业建设规划,确保林业建设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2]。

3.4遵循自然规律,协调林业建设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定要认识到每个地区的环境特性,遵循当地的自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进行林业建设规划。面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既要做好土地荒漠化地防治工作,最大程度避免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又要依据当地地情开展林业建设,遵循生态经济学和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做好林业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而言之,为了林业工程顺利开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出适宜环境,就需要从林业建设政策、转变林业建设思想、完善法律等多方面逐步建立起林业生态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区各级林业工程参与人员各负其责,用科学的思想加以引导,积极发挥实干精神,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发展,这既是我国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磊 张岩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实验林场 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管理目标;塔里木河;生态需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管理目标的界定

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区域内各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所确定的管理目标也应该具备时效性,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生态需水的概念

生态需水就是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满足生态保护或者恢复需求的情况下,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正常的物质、能量流动、信息交换以及动态平衡所需的地表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总量。生态需水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生态需水量不仅仅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影响,还和地质、气候、植被以及其它环境密切相关。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其生态需水也有一定的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生态就会遭到影响。

二、研究区域概况

塔里木河干流下游指的是恰拉水文站到台特玛湖之间的流域范围,河道全长428km,这里属于暖温带、干旱荒漠性气候,区域之内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到 50mm,但是蒸发强烈,蒸发量通常超过2500mm。河道两侧最初有着良好的水分条件,也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形成了以胡杨林为主绿色屏障,其面积4 240 km2,使得塔里木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库鲁克沙漠之间隔离开来。最近30多年来,随着河水断流,再加上没有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大大下降,绿色植被也严重衰败,胡杨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林间沙化严重,绿色走廊宽度也逐渐缩小,胡杨林以及灌草植被大量死亡,农田被流沙所埋没,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合拢的地方逐渐增多。下游地区的气象灾害也逐渐增多,灾害程度逐渐加重,土地荒漠化趋势明显。

三、研究思路

对处在干旱内陆流域内的塔里木河干游下游的生态需水进行研究,应重点对河道外的生态体系也就是以胡杨林为主的河岸植被生态系统的需水状况进行评价。从干旱内陆流域水资源贫乏的实际来考虑,生态需水不能够以生态系统的理想需水量来衡量,生态需水量应该被限制在一定的目标之内。基于管理目标的生态需水即从流域生态管理的角度出发,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兼顾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坚持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破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生态管理的目标下,使特定时间及空间范围内的流域生态系统的用水量保持平衡。生态需水分析体系应该从生态需水量、生态用水以及其配置方式来进行。

四、生态需水分析与测算

(一)生态管理分区

生态需水受到区域的水文、生态等自然因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影响,其研究方法、测算方法等有着很大的不同。进行生态管理分区,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需水情况的差异,因地制宜确定管理保护目标。在进行生态管理分区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等级性原则;第二,差异性原则;第三,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第四,数据资料可靠原则。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塔里木河干游下游区域水资源规划、生态保护管理需要的实际情况,可以把该流域划分为上段、中段以及下段3个区域。

(二)生态保护目标

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定位以及其规模两个方面来考虑。生态质量的改善要结合区域生态现状以及区域保护规划来进行。对于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地区,应该着重维持现状;而对于生态遭受破坏的地区,应该注意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目标的确定应该结合当地的水文、生态等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人文环境,使之具备有时效性及层次性。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河段断流,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态保护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河岸植被生态系统的保护之上。当前生态用水应该以应急生态输水为主。

(三)生态保护水平

生态保护水平应该由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来衡定。所谓生态系统健康指的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能够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的能力,它可以由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力以及适应性3项指标来衡量。在一定程度上,干旱区区植被稳定受潜水埋深的影响很大,可以将潜水位作为生态保护水平的测算依据。

(四)生态需水计算

生态需水的计算应该结合区域水资源规划以及配置的实际情况,并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寻求生态系统水资源的利用规律,确定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在计算塔里木河生态需水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植被生态系统的水分消耗与生态系统的类型及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进行生态需水计算的时候,可通过对计算潜水蒸发量来间接计算植被生态需水量。

五、生态用水及其配置

(一)生态用水量

生态用水指的就是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状态而消耗的总水量,通常将控制断面的下泄流量作为配置的关键约束。从近些年的实践情况,可以认为当前所实施的应急生态输水工程是十分有效的。

(二)生态用水配置方式

所谓生态用水的配置就是通过各种措施来使得水资源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得到合理配置。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每年八、九两个月份应为最佳的输水时段,这样就可以使输水与植被落种以及幼林孕育和植物生长的时间相吻合,最终为植物更新提供条件;但现实情况是塔里木河流域以绿洲农业为主,农业需水量占到该区域总需水量的九成以上,农作物和荒漠植被在需水时间上就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八、九月份就很难实现输水。故现阶段生态输水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节,且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所下渗的水量可以供下一年植物生长所使用,这样就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除此以外,由于秋冬季节气温比较低,在输水的过程中河面蒸发量较少,相当多的河水下渗补给浅层地下水,这就使得生态输水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管理目标的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态需水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干旱区流域的生态保护建设、水资源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分区、多目标、多水平的生态需水分析体系,合理确定生态用水以及配置方式等问题,从而使得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的生态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新华,徐海量,凌红波,白元,傅荩仪,戴岳.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2(06)

[2]曹建军,刘永娟,沈琪.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篇10

[关键词]利益主体;经济激励;经济补偿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37-01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7。近几年,中国每年因人为因素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了1.5万平方公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超过了3亿吨。目前,每年土地退化、沙化面积在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30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那个时候天蓝、水绿、空气好,小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河道两旁是银色的沙滩;农田里没有呛人的农药、除草剂;池塘里有鱼虾,有荷花,夏天蛙鸣一片;多样化的森林随处可见,农村有大树老树甚至古树。当年,中国老百姓完全可以拍着胸脯说:“污染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我国的生态危机事关全国人民的生存环境问题。但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利益主体不明,利益关系混乱,受益者以近乎无偿占有的方式享有生态资源带来的利益,而生态资源的提供者或保护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破坏生态资源的个体不但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伤害却由其他个体承担。混乱的经济利益分配扭曲了保护者与破坏者、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工作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区植被恢复等内容,且仅在部分地区开展。一些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并没有得到补偿;与此同时,一些破坏生态系统功能的地区、企业和个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浙江在生态补偿工作中站在了前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过度依赖政府的作用而使生态补偿的脚步十分缓慢。综上,仅仅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来规制生态补偿制度已经不能充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态补偿的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生态补偿制度概述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较早历时较长的研究,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补偿理论和运行方式,我国关于地区生态环境生态补偿的依据探索近些年才开始。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三、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立法的必要性

从法律视角看,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解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作为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生态补偿从广义上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两方面内容,包括由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费用,用于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经济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专指对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的补偿。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生态补偿在我国作为一项新生制度,迫切需要专门立法来确定它在法律中的地位,以指导和调整广大社会主体的行为。加快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不仅能够保护受到破环的自然资源环境,补偿生态环境受到的损失,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实现社会公平。生态补偿的立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有利于全面推进西部的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城乡之间、区域经济之间的统筹协调,为西部生态脆弱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补偿渠道。鉴于法律的强制性、普遍性等特点,如果能把法律的手段运用到生态补偿中去,生态补偿必定能够取得现实有效且长久的效果,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