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生态环境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生态环境概念

篇1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13-1

0 引言

土地是非常珍贵并且有限度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基本生存保障。农村的土地更是自然资源中的精华。人们可以从土地中获得食物和衣物,土地是保证我国人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大肆破坏农田耕地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就亟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可以促进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 土地整理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

1.1 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也就是在固定的区域内,严格依照土地和城市规划所明确的目的,利用经济、行政或者法律等方式,根据土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治和改善,从而使土体利用率大大提升,最终达到增加生产,改善生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治中主要是对景观进行整治,也就是不仅要实现上述所说的传统整理,还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促进作用。

1.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概念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整体,由自然环境、政策、人文、土地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影响。虽然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本身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是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逾越一定限度就无法恢复。例如一些破坏大自然规律对农村耕地进行盲目开发,在很多年后,就会为当时破坏生态环境方面的做法而付出代价。所以,合理的土地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力。

2 土地整理需要注意的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

事实上,土地整理对于社会形态、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等方面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理中,可能会有一些制约因素如没有足够重视设计,忽视环境保护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无法追上土地整理的脚步,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负面作用。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成为重点,那么在以后的土地整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要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要将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而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从前的实际的生态灾难相信给大家的教训也足够深刻。在土地整理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没有预先规划、设施不完备、政策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各级管理部门应该把环保标准列入土地整理的评定系统中,这样才能在土地整理的同时不但经济得到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因此,在以后对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问题,都要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和任务,不能轻视其中任何一项。

2.2 提高农村耕地质量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大家所认同的。以往经验也表明,往往在最开始土地进行整理后的两年内,耕地质量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那么这就需要对新增加的耕地进行管理,人们要建立起管理耕地的意识,利用生物、工程等措施的优势,并对其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

2.3 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加以重视

地球上的土地、地质面貌、生命体、气候环境等构成了景观。景观和土地生态系统比较类似,对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够看做一处景观,也可以说景观是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关于多彩程度、融合程度、混合程度、关联程度、位置分布、多元化等理论对土地整理具有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把这些理论作为土地整理效果的评定标准。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纯地对土地进行暂时的、简单的整合、调整、改进,更应该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使得农村的自然生态景观能够得以保护并促进地区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许多经济比较超前区域在对土地进行整理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追逐的高品质。例如在农田中过多的设置水泥道路和排水沟,长此以往树木、花草肯定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元化,也导致了该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过于简单,对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在做土地整理工作时,需要尽量改善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过于简单、承受力弱的情况,注重建设丰富的景观,更深入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彩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可以为人民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方式,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土地整理的意义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02).

[2] 汤青慧.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篇2

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效应,首先就要弄清楚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这对概念。城市化,指的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化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具体可理解为城市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生态环境,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城市生态环境,它主要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和城市社会环境等。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性质。首先,环境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日益人工化,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其次,环境既具有城市居住环境所显示的区域性,也具有与地球相关的连续性。如,大气污染具有“地域”,环境具有区域的不平衡性。

在理解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互效应。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良互效应是指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良好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以及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效应。

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社会进步。良好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能力。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生态环境要素的支撑。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能保证城市水、优质空气的供给,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环境支撑能力强,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

2、提高居住环境舒适度。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使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提高,从而起到吸引人口,加速城市化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吸引具有良好经济实力和文化素质的居民,从而使技术和资金随之流入,促进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从而促进城乡人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与互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3、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城市,同时从更高层面上看还可提高投资环境竞争力,吸引投资项目和外资,吸引企业资本,加速城市化进程。比如,现代高科技企业就对生态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高科技企业进入城市,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

4、促进城市有形资产增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一笔巨大无形资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这一国有资源的大幅增值。优美、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城市的身份和知名度、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商务活动能力、提高对周边地区集聚和辐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城市有形固定资产的大幅增值。

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效应

1、城市化的人口集散效应。为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我们必须适当收缩我们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空间,走人口适度集中与分散有机统一的道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城市化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人口走向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过程。人口实现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也就是“小集中、大分散”,其生态环境效益显然高于人口相对平均分摊。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即“小集中”,其土地使用效率和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比分摊要高许多倍。同时,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可以使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减轻,农村人口就可以实现“大分散”,农村土地因而可以实现规模经营,这就促使生态效率大大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反过来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城乡生态环境之间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2、城市化的污染集中治理效应。人口通过城市化适当集中,可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其一,污染过于分散,就会使相应的运输成本加大,而污染相对集中就可以减少大量运输过程。其二,污染源的分散意味着治理难度的加大与治理成本的提高。其三,消费人口过于分散,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废弃物的重新利用难以实施。而消费人口的适当集中则为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产业化提供了规模保障。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various aspect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 practice, we should work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atterns for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n terms of time and locality.

Key words: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practice pattern;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形成了三鼎支农的态势,本应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重要支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非常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造成了三鼎难支农的局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改进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金融生态的理论,通过构建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以期能够为分析和改善农村金融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学概念,由周小川博士(2004)最早系统性地引入金融领域,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和研究金融问题,开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运用金融生态的理论,研究了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将金融生态定义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的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定义为金融与非金融成分环境之间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参考他们的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定义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具有关联性、适应性、相互依存性、演进性等特点。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也构成金融生态平衡的根本标志。其中金融主体包括农村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各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以及农村保险机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社会信用、中介服务、法治环境、政府公共服务等。

由于我国城市与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社会诚信、中介服务,还是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构建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时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评价农村的金融生态质量。

2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必须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并能够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充分度量农村生态金融系统的质量。

2.1.2 系统性原则 金融生态是用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金融问题,是个系统性的理论,因此在选取指标时既要选择反应农村金融机构的指标,如金融机构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等,也要选择反应金融机构所处的金融环境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所处地区的农村经济基础、社会诚信、政府公共服务、法治环境等,通过系统性分析才能够真实地反应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质量,也才能够找出农村金融质量差,农村资金外流的真正原因。

2.1.3 层次性原则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确定指标时,指标间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避免简单加总而导致评价的低效性。

2.1.4 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国家在做调查统计时,并没有像统计城市数据那样对农村数据进行逐项统计,使得农村的很多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的问题,保证所选指标数据能够如实获得且易于量化,对于数据难以获得又不能用相关指标替代的对金融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要从指标体系中剔除出去。

2.1.5 可比性原则 农村是个大区域,包括若干个村、镇、县,在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进行评价时,所选用指标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在相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情况进行比较。如果选用的指标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的可信性就十分差,利用该指标体系得出的评价结果也就难以令人信服,从而也就失去了该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2.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设计

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和其赖以存在的金融环境构成,为此农村金融生态指标评价体系也相应地由金融主体指标和金融生态环境指标构成,基本框架如图1。

2.2.1 金融主体指标的设置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农村地区金融主体实力和金融生态进化演进的动力的重要方面。本文选择三项基准指标加以衡量:①安全性指标。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其风险一旦发生,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局部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择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加以衡量。②流动性指标。流动能力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衡量银行变现能力和偿付能力的主要指标,金融机构只有保证资产的流动,才能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循环周转,金融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流动性不足,就极易造成支付风险,导致金融秩序混乱。本文选取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贷款与核心存款比和现金与总资产比三个指标。③营利性指标。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果最终都会反应到收益或者亏损上,取得合理利润是金融机构增加积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础,同时营利性指标既可以衡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反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本文选取平均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加以衡量。

2.2.2 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设置本文在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基础。农村实体经济是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根据、服务的对象和生存的空间,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就会吸引较多的资金服务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壮大,使得农村具有较强的偿还能力,在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也较好。为此本文选取经济规模(农村GDP、农业产业化产值、农村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传统农作物产值占农村GDP的比重、农村工

业占GDP的比重、工资性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和市场化程度(民营企业占农村GDP的比重、农产品的社会收购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农村的经济基础。

二是农村社会诚信。一个地区的诚信文化、企业和个人诚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经营的空间结构、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农村作为一个广大的区域,信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进入农村的资金量,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在此,选择农村逃废债额占贷款总额的比率、农村拖欠款增额(包括电费、税费、通信费等)、农村信用户数占农户总数比重三个指标。

三是法治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地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避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目前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业的经营效益不高是一个原因,农村的金融法治环境不完善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建立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才有利于农村地区形成“资金洼地”,吸引大量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又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以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用农村每亿元GDP经济案件发生率、法院结案率、金融债权诉讼费用率等指标加以衡量。

四是地方政府行为。政府干预经济和金融的现象不论是在现在,还是在以前,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对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综合各国及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适当干预能够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当干预会阻碍经济金融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农村地方政府行为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选择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占农村GDP的比重、因政府干预当年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政府工作人员占当地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三个指标加以衡量。

3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意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农村金融主体和金融主体所处的金融环境进行评价,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计算。

3.1 因子分析法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把一些错综复杂的彼此之间有机联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当几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达到80%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问题的大部分信息,且彼此之间不再相关,信息不再重叠,再以各主因子贡献度为权重的大小,即可以分别求出所研究系统的综合评价值。本文之所以选择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就是因为因子分析法可以克服所选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可以很好地对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各因素对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影响程度。

3.2 评价步骤

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di表示标准化后数据;xi表示原始数据;x表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σ,表示某项指标的标准差,标准化的时候注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等逆指标,要先将其转换为正向指标。

第二步:计算因子得分和因子的累积方差和贡献率,并根据因子选取原则(累积方差在80%以上)选择主因子。

第三步: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具体区域的农村金融生态综合评级得分。

篇5

关键词:农民 生态行为 影响因素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足以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公众生态行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国内关于生态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大部分研究仅是对国外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的引进和扩展,实证研究也不多见。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行为科学等;既有理论上的分析和推演,也有实证上的假设和验证,研究重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所以研究主体分为公众、城市居民和农民。农民接触生态环境最近,农民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根源性,农村环境问题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直接作用的结果,所以对农民生态行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国内有关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二、农民生态行为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较多的是农户生态行为。根据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的定义,农户生态行为是指农户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并伴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为达到特定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正面或负面)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王昕,陆迁,张莎莎等都直接使用了这一概念。李贵德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农民生态行为的概念,即指农民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一切行为的总称,从产生的影响看,农民生态行为可分为良性生态行为、中性生态行为和负面生态行为。这部分学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既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也包括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还有一部分学者,如张首先、刘慧群等,虽然没有直接对生态行为进行定义,但从他们的表述中明显可以看出,他们认为生态行为仅指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现在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比如生态食品、生态农业。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农民生态行为是指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受到一定动机的驱动,并伴随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为达到特定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其中包括生产生态行为和生活生态行为。与之相反的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即为非生态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行为尚无明确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称呼,如生态行为、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等。这些名称虽然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内涵基本一致,都是强调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结果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本文采用的是生态行为这一称呼,并将使用以上其他称呼的研究成果一并纳入研究范围。

三、农民生态行为影响因素

我国学者对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从不同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经笔者总结归纳,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兼业程度、收入、居住人文区位等,以及农民个人的生态知识、意识、态度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监管、农村社区文化、农业产业化等因素。

王昕,陆迁为探索农村生态环境的微观治理机制,基于对陕西省渭南市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态行为受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条件、制度安排和非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实际劳动力数、土地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农业技术推广程度、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社区文化都与农户生态行为成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户资产状况和农户兼业程度会导致农户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张莎莎的研究也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李贵德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有农业生产盈利状况、农业比较利益、农业生产成本、农(副)产品价格、农户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有国家政策、法规、农业经济体制、土地制度、社会化服务体系、技术的适用性等非经济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不同行为,有朴素思想影响下而产生的热爱自然环境的生态行为,也有受落后思想的影响或利益驱使而产生的非生态行为。

霍生平将农民生态行为分为浅层生态行为和深层生态行为,浅层生态行为主要是指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普通技术规范的遵循行为,深层生态行为包括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行为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设计、运行、调整等行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政府的生态监管、群众对污染行为的指责对按量使用低毒农药、不随地丢弃废弃物、土地充分利用等浅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农技推厂项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创业贷款对农民采用绿色农资农技、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再利用、运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等深层生态行为影响较大。

袁红辉认为影响农民生态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有农民自身素质、环保意识等主观因素,也有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社区文化等客观因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农民产生了多种动机,在生产与生活上表现为不同的生态与非生态行为。

孙新章,张新民根据对240家农户的调查资料及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访谈资料,分析农业产业化对农户施用化肥、农药和处理畜禽粪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地区,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在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龙头企业的直接干预使农户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行为更加生态环保。

连纲,郭旭东等人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进行了调查,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参与与国家的补偿机制有直接关系,国家给予的粮食和资金补助是农户积极参与退耕还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农民的风险意识、基层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生态环保项目贷款的可获得性、绿色农资的可获得性、绿色产品的销路、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因素都会对农民行为生态与否产生影响。

四、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已经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社会结构因素、个人因素、态度因素等,已经非常全面。但是现有研究主要是从综合的角度探讨各种影响因素,由于农民生态行为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涉及多个层次和多个领域,而且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动态变化,致使很多研究由于涉及范围过广而难以深入,需要进一步细化,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其进行深入考察。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统一构建。目前的实证研究中农民生态行为概念的界定、建构和衡量都尚未取得一致看法,不少研究使用的问卷和量表都没有经过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农民生态行为的权威概念和量表,对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昕,陆迁.农户生态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93(3):43-46.

[2]李贵德.西部生态重建中农户生态行为初步分析[J].生态经济,2008,309-315.

[3]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1:18-24.

篇6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如何使我们的乡村变得生存质量优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在建立生态乡村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乡村规划比较完善,独具特色,生态和谐,绚丽多彩,具有多样性。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传统,必须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础,对外来的经验模式进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优良因素相融合,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财政性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穷国办大事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峻,农民分担生态保护成本也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高估发展的客观条件追求过快的建设速度,过高的发展定位,不符合现实的理想化发展与保护模式。每个乡村都要客观地判断自身的基础条件、地域优势以及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村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目标,保证农村、农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累积性环境健康事件频发期,而一些环境治理方面的法规又相对滞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尚未形成,面临着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环境治理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和增强。很多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工作职责,与己无关;有些民众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工作相提并论,认为生态环境就是治理“脏、乱、差”,搞绿化,多植树、栽花、种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蓬莱已经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省级生态市称号,没有必要再把过多精力和资金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方面,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还有的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混淆不清,工作中出现重治理修复、轻预防保护的局面。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在生态文化塑造方面,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解读和诠释不够充分,需要建立具体化、形象化的平台和载体。对生态文化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广大群众长期接受不到生态文化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对生态文化概念比较模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体分散在水利、海洋、林业、农业、矿产资源等10余个资源开发部门,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打造。目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相关制度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缺少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的生态环境督查职能机构,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其执法能力大受影响,管理不到位问题大量存在。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基层环保网络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再加上执法人员的权限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都为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下,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污水、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在资源保护方面,非法盗采河砂、海砂、矿山、森林资源等现象仍然存在,达不到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的要求。

二、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思考

(一)统筹规划,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与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并将规划目标措施任务纳入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各镇区街道及企业的发展规划,保证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在相关部门工作决策中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草原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打造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一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到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渔业、矿产、生物物种、旅游等多个领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民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农业、林业、水务、国土资源、住建和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二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激励机制。打破唯GDP论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民生目标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目标考评,明确职能部门、资源开发单位及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评优创先环保“一票否决”制,定期督导和考核。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激励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对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及时处理。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等平台,深入体会主流民意,公开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大力宣传和报道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

(三)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客观上讲,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已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上,还明显地存在着自觉性差、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有些工作跟不上、力度不足、效果不好、成效不明显。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组织特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把生态环境保护渗透到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各个方面。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分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鼓励调动社会公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公厕粪便集中沼气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对镇级截污管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力度,尽早完成各镇(街道)截污管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注重对村镇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切实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利用。不断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镇级环保机构,设立村级环保监督员,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让他们成为农村环境监管的“耳目”和“哨兵”,真正使环境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8

此文章为郑州市社科联资助课题ZSLX2016700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环境艺术;生态发展;应用现状;问题;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主要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对研究对象进行开发与研究,并对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做充分的考量,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对应的材料,然后进行相关的规划与布局,从而保证环境审美和环境承受能力之间实现和谐共存的观念。

生态发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包括人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对郑州市社科联资助课题进行探究。

一、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现状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由于其境内水资源匮乏严重,且部分企业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废水排放极为严重,时间一长,严重影响了环境的承载力。此外目前,我国大众并未形成系统的理性消费概念,铺张浪费极为严重,同时攀比行为也较为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河南生态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河南生态发展的情况不好,环境艺术概念未得到普及。在此基础上,需在河南生态发展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艺术,以有效丰富河南生态发展的层次,有利于河南生态发展的建设,为河南省构建节约型生态发展机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和生态发展的设计和规划匹配度不高

通常情况下,规划师承担并完成区域环境生态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规划师个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一旦环境艺术受到的影响较多,会导致区域规划失败。例如:在某生态基地的构建过程中,一旦规划者重视商业价值或者是艺术气息,会忽略生态基地的自然气息与生态功能,大大增加人工气息。如大面积草坪的绿化建设,政府并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一味的为搞绿化而绿化,或者只重视商业利益,而忽视环境艺术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与本质。

2、和地区生态系统的重塑与恢复的匹配度不高

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现状而言,河南省存在水土流失、耕地短缺、环境污染、植被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多种问题,大大增加地区生态系统重塑与恢复的难度。例如在水土流失治疗过程中,地方政府多重视退耕还林,但是,由于河南省的缺水情况较为严重,大大影响树木种植的成活率,不符合环境艺术的要求。有的地区为了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强行引入外来物种,与河南本地的气候、土壤、生态等不相符,短时间内绿荫成林,但是时间一长,由于与树木的生长规律相违背,导致树木种植失败,仅满足于形象工程的需求与政绩效益,生态美流于外表与形式。

3、和城乡环境建设的匹配度不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速度加快,普遍高楼林立,缺乏绿地蓝天,缺少环境艺术与生态美感。农村建设中,较为重视房屋建设,不存在生态美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缺少环境艺术为指导。

三、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艺术的概念不独立,属于环境与艺术的综合,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环境既包括水、土壤、空气与动植物等因素,又包括理念、制度、准则等,空间范畴极为巨大,环境主体与内容皆不相同;环境艺术的概念尚未统一,仅可理解为艺术,以自然与艺术为基础,改造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间的和谐度。

环境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又涵盖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哲学、 社会学以及城市规划、植物学、光学、建筑学、气候学、结构工程学等学科。除此以外环境艺术的基础还包括了制图、色彩构成和绘画等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环境艺术在生态发展中应用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 主要针对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能够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保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具备的环保性与自然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2、使用天然材料

环境艺术的生态理念就是指对天然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这样就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天然材料所对应的用途、建工工艺、造型和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较为了解。比如:鹅卵石,由于这种石头的形状与性质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因此在用鹅卵石铺设人行道路后,人们走在上面可以充分发挥活穴健身的功能。另外,还有很多种类的树木存在香味,成群种植后,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一旦发现某种树木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及时砍伐,以消除不良影响。总而言之,天然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强化生态理念。

3、天然生态环境基础条件的把握

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发展与生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还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环境艺术应用的过程,必须要把握与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天然基础,同时还要以实际的地理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以便能够实现保护天然生态环境进的目的,大大降低资金成本的投入。在遇到生态环境相对较复杂的时候,可以以此为基础,建成具有艺术美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只要环境艺术运用的合理,就能够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结语: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的应用现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环境艺术在河南生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等,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的突出,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其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促使环境艺术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艺术始终坚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使的环境艺术确立了生态发展的理念,以便使自己能够不断的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俊琪.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2):54-54.

[2] 赵新周.瓦当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 吴新华.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9.

篇9

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其经济伦理意蕴、生态伦理意蕴和社会伦理意蕴三个层面。

首先,经济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主要特性。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中重大的改变。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第三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主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从属于旅游业的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部分,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和休闲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伦理、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伦理和生态农业旅游消费伦理。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从属于旅游市场,旅游市场从属于整个市场经济。因此,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属性。从市场角度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是否规范,是否有健全完善的道德规范和规则。道德规范和规则是市场发展重要的软基石,缺少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市场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也是如此,其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机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生态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内在特征。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精神体验和价值体悟。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旅游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旅游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由此可见,旅游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不否定旅游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是强调旅游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资源和农村地区。从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也很可能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必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上两个问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集中表现。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增收的社会价值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价值的集中体现。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不够明显,必须要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农民增收上,旅游还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农村生活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村地区必须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水电建设等。这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村人民生活的便捷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价值。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取得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伦理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伦理问题。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不够规范,其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规范性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关旅游法律的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市场道德规范不明确。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失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个是市场主体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我国政府在规划旅游业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地重视生态农业旅游板块。政府将主要关注点投向了传统的人文景观旅游和山水景观旅游,农村农业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没有被重视。这就造成政府在宏观调控旅游市场发展时对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缺失。除此以外,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也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突出的伦理问题。市场主体的“趋利化”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性,很多市场主体通过恶性竞争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不高是他们忽视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

其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技术性不强,形式单一,文化科技含量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不可回避的是其开发形式单一,科技文化含量底下。目前较为普遍的开发模式就是根据农村既有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等进行简单的包装宣传。形式非常单一,除了吃农家饭、做农家事、观农家景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了。游客在游览之后很难再次产生强烈的“故地重游”的动机。在当前旅游业“体验经济”大趋势的背景下,无法满足游客精神体验和文化体悟的生态农业旅游将会走向发展的“死胡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广袤的旅游区域,但是文化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最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最直接的伦理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生态农业旅游主体造成的,一个是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一个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在开发和经营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部分旅游者,从而实现眼前的经济利益。另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水平低下和客观约束机制的缺失会根据自我喜好随意地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从目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节后旅游景区一片狼藉的场面。生态农业旅游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跟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作为,中观层面企业敢于责任担当,微观层面旅游者道德自律。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旅游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主导,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确立来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对于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旅游地的实际情况确立基本的原则。市场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亦是如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良性竞争,打击非法和不道德竞争,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秩序井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会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篇10

土地整治是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农用地中的土地整治主要是针对农用地进行整理、开发和复垦。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我国现有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构建、生态效益评价方面,这对提高我国土地整治的施工水平,提高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的评价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人针对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的概念、农用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各种影响、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研究方法、农用土地整治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1 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对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定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不同的效果,它关系到人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土地整治中讲究生态效益,就是要确保土地整治的各种工程在施工后,能够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生态平衡状态,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的,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倒保证。所以,在土地整治中,只有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效益,才能获得较大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2 农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

农用土地整治的施工具体包括农田、水利、道路、林网四项工程。其中农田整治主要是指针对农用地的零散地块进行归并、整平、取直、翻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其整理成适于耕作状态的梯田或者田块。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的农业景观美化了乡村的生产劳作环境,水利设施的投入也加强了田间作物的灌溉率,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打造了坚实的基础,田间道路的通畅为农业机械化车具进地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扩大农业经营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田间林网、植被的种植即让当地农业经济林的收入水平增加,又增加了绿化面积、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农用土地整治的统一施工模式,导致田块大而平,使农田的细碎化遭到破坏,部分田块过大反而不适于野生动物的栖息,破坏了生态平衡;硬化的沟渠改变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很多地方由于原来的土沟被混凝土排水沟代替,从而出现了青蛙无法跳跃出去,野生植物无法在混凝土沟渠生长,各种微生物灭忙的现象;原来曲曲折折的小路被认为的曲直,增加了劳作的距离,破坏了各个田块间的联系;林网与护坡工程中,由于种植物种单一,引起病虫草害的侵袭机率增加;由于追求新增耕地增加,部分坑塘、季节性河流等被复垦成为耕地,这导致了水源的减少,对当地小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不太明显,我们可能暂时看不见,但并不表示在长期内就没有负面影响,很有可能在长期环境下不合理土地整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3 农用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常采用的指标有:土壤肥力改善指标、农田有效防护率、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植物新增固氮、释氧量、小气候的变化、土地质量的变化、田块规整率变化、人均绿地面积变化、灌排保证率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等。指标的选取采用静态和动态、正效益和负效益结合的方式,静态指标指对土地整理项目及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次性永久改变效应的衡量,如对项目生态景观的改善;动态指标则是对项目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作用的指标的衡量,如新增生态林固氮量现值等;正生态效益方面的表现有保持水土、改善项目所在区域小气候等,其负面效应主要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的增加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极值标准化法、层次分析法、多种因素求和法等方法。在实际研究中,通常多种方法结合或者交叉使用,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对土地整治生态效益做出定量的经济价值核算对项目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相反通过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在生态方面的问题,对改进土地整理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生态效益是农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我国农用土地技术,促进农用土地整治事业发展一个重要条件。

4 农用土地整治中生态效益的重要意义

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是为土地资源开发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依据,生态效益分析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潜力分析、整理规划、整理活动实施、项目运行一起,形成完整的农用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农用土地整治在效益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更多的是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改善,生态效益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纵观土地整治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生态景观设计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首要的一部分,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的提高是维持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用地土地整治活动给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方在开展农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合性,导致当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下降等等,增大了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与学者对土地效益的理论估计相去甚远。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土地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片面理解,使得增加耕地成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但同时也是由于生态评价方法的研究未能与土地整理活动同时起步和深入发展,因而缺乏相应技术措施和评价方法,使得整治活动的生态环境评估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农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无法量化比较,难以融入土地整治决策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通过生态效益评价,监控农地土地整治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认识农用土地整治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后果,便于及时对危及区域关键生态组分和生态过程的整理行为制定科学管理策略,采取预防、控制、调整和补救措施,保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是农用土地整治科学决策和实践的前提,对实现农用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04)

[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科技传播.2011(12)

[4]冯新伟,朱嘉伟,陈伟强.浅析土地整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2)

[5]陈世权.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7]石寿江.农发行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04)

[6]郑敏.合理整治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合肥市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状况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7]郧文聚.鸟瞰日本土地整治[J].中国土地.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