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治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空气质量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空气质量治理

篇1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8-0080-1.5

自工业革命以来,空气污染就一直萦绕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方,挥之不去且越发的严重。严重的空气污染开始制约着许多工业发达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理健康。天津市东丽区作为天津的近郊区,同样长期遭受空气污染的困扰。在“十一五”期间,东丽区空气污染状况主要以传统的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随着东丽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汽车尾气污染及开放源扬尘污染也成为了影响东丽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东丽区对空气质量高度重视,通过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等工作,改善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然而如何强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确保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值得深入研究。

一、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从2001年开始,东丽区为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按照全天津市要求实施“蓝天工程”,大力治理煤烟型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及工业污染。实施多年来,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并未得到持续有效的巩固和提升,而出现反复的情况。

根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提供的数据,2012年1月1日-12月19日,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49天,其中二级良好达标天数为284天,达标率为81.37%。二级良好天数比2011年同期减少24天。

由表2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12月19日,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值较2011年同期水平有所升高,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基本持平。三项监测的污染物中,PM10的年平均浓度值尚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且差距较大。

多年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东丽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是采暖期二氧化硫污染相对突出,二氧化硫与可吸入颗粒物交替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非采暖期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二氧化氮污染呈现加重趋势。

二、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现状及不足

经调查分析影响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有多个方面因素,主要有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煤堆料场的扬尘污染;大型燃煤锅炉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污染;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农村垃圾焚烧以及夜间露天烧烤等。针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东丽区各行政部分根据职能划分分别进行监管。

东丽区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功能包括环境管理、监察、宣教和监测等,农业、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的污染由农林、建委、公安、运管等多个部门负责管理,市容卫生、工商、执法、建委等部门同环保部门一道实施垃圾焚烧、露天烧烤、供热锅炉等方面的监管。环保部门防治工业大气污染依据的环境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各类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以及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九项基本制度,即“老三项”(“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新五项”(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度)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然而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体系却存在诸多的困境。主要存在环保部门、企业及公众三方面。

1.环保部门监管困境。首先环保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监督管理、项目审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和现场检查的权力,而未赋予环保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现场查封、冻结扣押、没收违法排污所得等强制执行的权力,导致环保部门对一些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违法行为难以强制执行,影响了对环境空气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其次环保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还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了对各类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违法行为监管起来困难重重,或是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是监管空白。

2.企业对环境空气的违法成本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防治的成本在不断提高,然而企业对环境空气污染的违法成本却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最终失去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如二氧化硫征收排污费标准为: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征收1.26元排污费,但据测算治理1公斤二氧化硫需要12元;这样就导致了缴纳排污费比治理大气污染更经济,企业失去了节能减排的动力。另外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主要通过行政处罚,即使对于环保部门最重要的处罚手段行政处罚来说,其数额通常是20万以下,这种罚款数额对违法行为的震慑非常有限。企业违法成本要低于守法成本,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然会选择以牺牲环境空气质量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3.公众参与度不够。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指出,导致中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近年来虽然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东丽区环保部门在全区各个街道都聘请了部分群众充当环保监督员,配合环保部门对全区环境共同监督。然而环境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导致环保监督员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不了解,无法参与进来。

三、完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的对策

1.明确环保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在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上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一套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协作的环境空气质量的联合监管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的监管局面。强化舆论监督,在媒体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月空气质量及累计达标情况,对严重污染环境空气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营造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氛围。

2.结合东丽区实际,认真实施《天津市清洁能源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制定清洁能源利用的奖励政策。充分发挥东丽区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大天然气使用量,加快热电建设,推进热电联产并网,改善采暖期环境空气质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让企业自觉守法。面对企业违法成本较低的现实,建议在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谁污染,谁治理”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造成环境空气污染并危害到公众健康的企业,不仅应该治理污染,而且要承担环境空气污染所造成危害的责任,大大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建议改革目前的排污收费价格,做好排污收费制度的顶层设计,让企业自主地推进技术改造降低废气排放。在行政监管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作用,多管齐下让企业自觉守法。

篇2

关键词: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

我国空气污染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要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但是,现阶段,由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不断增加,污染日渐严重,部分环境治理部门对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而导致我国雾霾天气、酸雨等问题的覆盖面逐渐扩大,而使得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空气质量下降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类型也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导致污染问题也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如天津、兰州等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经常会遭受工业污染及废物污染的影响,而厦门、三亚等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其却会遭受生活垃圾的污染。为确保各种污染问题得以有效治理,需科学合理的控制资源利用,针对于不同的污染问题,需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加之,空气质量污染会导致环境污染指数直线上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空气污染比例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而根据检测结果详细了解空气质量。

2.国内环境空气检测和质量控制研究

环境空气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难度相对较大,除经费问题外,由于我国受污染地区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导致各个地区污染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大大影响环境空气检测工作的开展。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环境空气检测的过程中,使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不但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在进行子站点空气质量检测时,若缺少相关设备的支撑,则难以对分站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我国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要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检测标准。但是,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空气检测系统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检测站检测指数异常问题,而在后期进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却未根据空气质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理策略,仅仅只是将检测数据上报给了环境检测部门。

由于我国的空气质量检测站的分站点没有行驶自身行政职能的权利,所以,在空气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其无法将信息公布于外界,同时,分站点在空气质量改善辅助方面也存在较大不足。从我国空气质量检测的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空气质量检测已小有成就,但依然有许多检测环境与具体的检测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空气质量检测工作能够得以切实落实,以便从根本上提升空气质量检测的准确率。

4.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4.1 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日渐严重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针对问题逐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在相关环境空气检测技术的支持下,正在逐步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通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检测平台收集、汇总各个子站点的检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再使用专业的环境空气检测设备分析、研究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为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

4.2 有助于提升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技术

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检测空气质量,有助于提升我国空气质量检测技术。在我国引入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的初期,在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时,所使用的检测设备的检测准确度相对较低,设备也不够健全,根本无法对检测数据进行高效精准处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能够使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化检测技术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这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环境空气检测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升环境空气检测的全面性。其次,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平台实现相关数据的实时和动态追踪,该平台为我国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5.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5.1 建立健全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控制体系

环境空气污染通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确保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效果,则需建立健全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控制体系,以检测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的空气质量。通过统一、系统化的流程,以确保空气质量检测的相关收集、存储、分析等工作能够逐渐形成完整的数据库。此外,空气质量检测还需充分考虑一些限制因素,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以确保评价系统提供的指标能够充分体现其综合性特点。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以便相关部门能够根据主要的污染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5.2 建立多元化的数据控制措施

建立多元化的数据控制措施,可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分析结果与标准要求的匹配度,对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精确判断。在对环境空气进行全面检测的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应侧重于机制的建立及相关措施的制定,尤其是数据的管控措施。为确保数据控制建设得以多元化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多元化数据控制措施的建立。对于导致空气污染的诸多因素,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加深对空气污染主要形式及污染范围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并根据多元化数据控制措施进一步扩宽污染成分分析途径,提升污染源的污染指数的精准度,以确保空气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5.3 加强对检测过程的管控

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检测站、仪器及整个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管控。通常情况下,评定空气检测质量控制效果是根据其传输的数据的准确性及检测效率的提升程度来判断,所以,要确保空气检测质量控制效果,必须严格把控以上两点,收集相关数据信息时,应始终坚持全面、科学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检测仪器的监管,应指定专业人员定期对相关仪器进行检验、校核,以确保各个仪器的使用性能,确保其在数据检测中的精确度。此外,若要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则需不断更新、完善各个子站点的检测功能,同时还应确保各个子站点具备数据分析、自动报警等相关功能,以进一步简化各系统的工作流程,避免逐级上报而出现时间差,对整个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有效创新,确保在其检测标准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空气检测质量控制效果。

5.4 空气样本的收集与分析

空气质量检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空气样品采集与分析环节,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管控,从空间、范围两个基点对采样过程进行有效把控。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其污染源也会有明显差异,采样过程中,应设置不同的采样密度,以确保样品检测的差异性,确保检测覆盖的全面性。在进行样品分析时,在使用精密度仪器分析样品的同时还需要专业人员的辅助,以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检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制定适合于该地区的环境治理方案。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实体也随之不断壮大,然而,在工业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空气质量的衡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易小华,李小江.浅析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J].绿色科技,2016(16):62-64.

篇3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综合指数;影响因素;江苏泰州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08-02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 of Ambient Air Quality in Taizhou City

ZHAO Li

(Tai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in Jiangsu Province,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s were analyzed during 2013―2015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air quality in Taizhou after emission restric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of Taizhou had been getting better gradually after emission pared with 2013,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QI had increased 7.9 percentage points in 2015. At the same time,the rate of PM2.5 in the air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had declined year by year.The structure adjustments of anergy,as well as the comprehensive realignment of the pollution sources were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air quality.In additio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 was also the important reason f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excellent and good rates;comprehensive index;affecting factors;Taizhou Jiangsu

泰州市坐落在长三角北翼,近2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聚集引发了能源和物质消费的激增,空气质量受人为活动影响越来越显著,以城市为中心的复合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大量的污染物极易导致呼吸系统及心肺系统疾病,极大程度地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这样的环境与生态中国的梦想相去甚远。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依据2013―2015年泰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采用空气质量优良率、综合指数等评价指标,对近年来泰州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采用2013―2015年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定点监测数据,数据来自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平台。

1.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1.3 评价方法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进行评价。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采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反映大气质量年际变化特征。

单项质量指数、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i=■(1)

Isum=∑■■Ii(2)

式中:Ii为指标i的单项指数,包括全部6项指标;Ci为指标i的评价浓度值;Si为指标i的标准值,当i为SO2,NO2、PM10及PM2.5时,Si为污染物i的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当i为O3时,Si为日最大8 h平均的二级标准限值;当i为CO时,Si为24 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Isum为综合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气质量优良率变化

由表1可知,2013年泰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0 d,占比60.3%;2014年优良天数232 d,占比63.6%;2015年优良天数上升到249 d,优良率达到68.2%,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度的提升主要归功于近几年实施了严格的减排措施。

各季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析表明,静风和小风频率高、稳定层结几率高以及降水少等不利气象因素[1],造成冬季污染严重,优良天数最低,不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相比而言,夏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下降趋势,2013年夏季优良天数68 d,2015年仅为61 d,这主要是因为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发生频率增加[2],致使夏季优良率降低。有研究表明[3],O3在特定情况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将超过PM2.5成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

分别计算2013―2015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影响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O3、NO2、SO2、CO。随着减排措施的深入执行,PM2.5和PM10在综合指数中占比逐年下降,反之,O3占比逐年增加。很多学者指出[4-5],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及其他污染源的增加将会造成臭氧污染现象更加突出。

2.2 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泰州市PM2.5和PM10日均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近3年相关系数平方分别达到0.897、0.878、0.899。线性拟合方程显示,PM2.5/PM10比值依次为0.746、0.628和0.652(图2)。北京市、南京市等多地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相近[6-8]。与2013年相比,2015年细颗粒物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比下降。结合细颗粒物在综合指数中占比的下降趋势,可见减排措施初见成效[9]。

3 空气质量改善原因分析

3.1 实施严格减排措施

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行政推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报机制,按季度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形成了强大的工作监督压力。

减排的关键是优化结构调整,削减源头排放。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把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作为项目审批的前提条件。严控煤炭使用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严格控制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有关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泰州市关停整治燃煤锅炉550台(座)。

突出重点领域,狠抓专项治理。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对全市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指导;关于机动车尾气治理,可深入推进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严格执行黄标车、无标车区域限行政策,淘汰高排放机动车;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将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与招投标挂钩;严格落实“四级巡查”等秸秆禁烧工作措施。

3.2 气象条件变化

有利的气象条件是空气质量好转的外部环境条件。气象资料显示,2013年泰州市降水次数57次,降水量819.6 mm;2014年降水66次,降水量953.9 mm;2015年降水81次,降水量1 157.7 mm。降水对污染物清除作用十分显著,与2013年相比,2015年降水条件较好,这也是空气质量逐渐好转的重要原因(表2)。

4 空气质量改善的制约因素

4.1 产业结构偏重

虽然近几年泰州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电力、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仍占有相当比重,能源消费一直以煤为主,扬尘、机动车污染等“城市病”存在加重趋势。加上全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步伐可能放慢。短期内,城市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将高位削减,超过环境容量。

4.2 工作基础薄弱

面对艰巨的治理任务,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相对薄弱。大气治理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大气执法监管力量需要增强,资金投入需要增加,尤其亟需出台保障治污设施长效运行的经济、价格政策。监测、科研、管理技术储备不足,空气质量预测特别是重污染天气预测能力仍需大幅提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有待进一步完善,PM2.5源解析研究刚刚起步,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5 结论

(1)与2013年相比,2015年泰州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7.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2)影响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依次为PM2.5、PM10、O3、NO2、SO2、CO。PM2.5和PM10在综合指数中占比逐年下降,O3占比逐年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5年细颗粒物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比下降,减排措施初见成效。

(3)严格的减排措施,有利的气象条件是空气质量好转的主要原因。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基础,是保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

6 参考文献

[1] 张夏琨,王春玲,王宝鉴.气象条件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1,29(1):42-47.

[2] 殷永泉,李昌梅,马桂霞,等.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4,25(6):16-20.

[3] 沈琰,杨卫芬,蔡惠文,等.常州市典型臭氧污染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12):173-182.

[4] 段玉森,张懿华,王东方,等.我国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增刊1):34-39.

[5]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城市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5):1-3.

[6] 于建华,虞统,魏强,等.北京地区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1):45-47.

[7] 喻义勇.南京亚青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1):5-9.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大幅度上升.我国跃居美国成为汽车消费品的第一大国,经济发达地区NOx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显著增长,O3和PM2.5污染进一步加剧,同时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还未能实现全面控制和有效评估[7].沿海发达地区的PM2.5和O3污染进一步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8-10].因而,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复合型、压缩型环境空气污染特征以及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经验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国家保护部于2008 年设立了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项目计划,并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2月29日联合了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11].

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在环境空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并富有成效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将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欧盟、WHO等国际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我国的加以比较,分别从污染物控制项目及限值、标准分区分级、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以及标准的实施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通过探寻空气质量管理的普遍规律,能够对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最新进展

2006年以来,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具有代表性的修订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普遍都增添了PM2.5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同时提高了对臭氧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2 污染物控制类别

当前各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类别如表2所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浓度控制类别的选择取决于各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从各国的环境空气质量[11,13-16]看,普遍将SO2、CO、NO2、O3、PM10 作为污染物项目.其中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将 PM2.5 作为浓度控制对象.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Pb作为浓度控制对象,以我国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将 TSP作为浓度控制对象.日本及欧盟中的一些发达国家还规定了苯的浓度限值.另外,以欧盟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组织还将As、Cd、Ni等重金属污染物纳入标准评价体系中.

表2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根据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增加了重金属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供地方制定空气质量标准时参考.而近年美国、WHO等发达国家和组织对PM2.5和PM10的成因、环境作用机理、人体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有必要对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粗颗粒物(PM2.5~10)、细颗粒物(PM2.5)分别制定不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予以区分.

3 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3.1 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

3.1.1 PM2.5/PM10作为评价指标的意义

国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即使是在低于各国的大气质量标准的浓度下,大气中PM10和PM2.5浓度上升与易感人群总死亡数、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数也存在密切关联[17].

另一方面,以往评价空气质量时,主要依据SO2、NO2和PM10评价空气质量,得出的空气质量评价结论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观感知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空气质量评价的结论显示优良的情况下,空气的能见度依然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

图1给出了我国和其它国家、国际组织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我国此次修订的新标准其实只是做到了与世界的“低轨”相接.WHO给出的PM2.5准则值为10 μg·m-3,这是从人体健康角度出发要求的最佳值,也是各国努力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从图1可知,无论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以我国为典型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标准过程中,都没能按照WHO的准则值制定标准,而是选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目标值.综合归纳,包括我国在内,美国、欧盟、日本和WHO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年平均浓度值在15~40 μg·m-3,日平均浓度限值在35~75 μg·m-3之间.

总体而言,美国、欧洲都有十几年的环境空气的治理历史,PM2.5的治理过程也相当漫长.近年来治理成果才逐渐显现,PM2.5浓度呈下降趋势.我国PM2.5治理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各地、各部门需要做的应该是循序渐进地推进空气质量标准的推广: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开展监测,积累经验,逐步认识总结治理规律,凝炼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方案与行动,真正做到环境空气质量的标本兼治[18-19].

表3、表4分别给出了中国与WHO空气质量准则中PM2.5、PM10的比较.根据此次最新修订的标准,除新增了PM2.5浓度限值外,还提高了对PM10的年平均浓度值的要求,这是因为: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空气质量优劣,年平均值显然更具说服力.一般情况下,在污染浓度比较高的空气环境中,短时间内对人体健康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暴露,其危害和影响便会慢慢显现,所以和日平均值相比年平均值要求相对宽松.

3.1.2 PM2.5/PM10的标准制定仍然存在完善空间

图2给出了我国和其它国家、国际组织PM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欧盟等发达国家的PM10年平均浓度限值普遍在40 μg·m-3以下,美国2006年前的标准为50 μg·m-3.目前美国在最新的标准中只规定日平均浓度限值.各国日平均浓度限值一般在50~150 μg·m-3.我国PM2.5的标准制定主要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的浓度限值.但是国际标准是否适合我国人群特点,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作为一个经济、工业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我国面临的问题比西方更为复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机动车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之近年普遍采用较高的汽车及燃油排放标准,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各种标准还有待完善,很多污染源未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范畴,这都给PM2.5减排带来困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加速治理便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代价.制定更为严格的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牵涉到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关系,政府必须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以支撑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治理投入以及公众参与力度的宣传,甚至还会涉及到诸如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研发、提升制造业成熟度等方面的问题.

3.2 氮氧化物(NOx)

NOx因其浓度增加易引起其它二次污染物的形成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图3为欧美、日本及我国等的NO2标准浓度限值和WHO准则值的比较.GB 3095-1996中一级标准的年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相对来说依然处于较为严格的水平.1 h平均浓度限值比发达国家的浓度限值和WHO的准则值要严格许多.因此,我国本次修订的新标准中一级标准年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维持不变,1 h平均浓度限值由120 μg·m-3调整为200 μg·m-3,以实现与国际标准相接轨.

另一方面,我国原先实行的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年平均、日平均和1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80、120、240 μg·m-3,与发达国家和WHO的指导值相比,仍处于较为宽松水平,进一步收紧二级标准的空间仍然存在.这将有利于我国NOx排放量的有效控制,促进PM2.5和O3综合污染防治.因此,我国本次修订年平均浓度限值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恢复至40 μg·m-3和80 μg·m-3;1 h平均浓度限值由240 μg·m-3调整为200 μg·m-3,以求进一步与WHO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浓度限值接轨.

3.3 臭氧(O3)

WHO依据近年的研究结果,提出的8 h平均浓度准则值为100 μg·m-3,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为 160 μg·m-3[1].研究发现:在低臭氧浓度水平下暴露6~8 h仍然会引起健康效应.与1 h 暴露相比,较低浓度水平经8 h暴露引起的健康效应更为直接[20-23].因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的O3环境空气质量基准逐渐发展为8 h平均浓度值.

图4给出了我国和其它国家、国际组织O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主要都在120~150 μg·m-3.WHO的日最大8 h平均浓度指导值为100 μg·m-3,设置的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为160 μg·m-3.我国本次修订一级标准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为100 μg·m-3,与 WHO 的准则是一致的;二级标准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限值为160 μg·m-3,略宽于发达国家的上限值,与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接轨.我国现行一级和二级标准 1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160 μg·m-3和200 μg·m-3,分别处于国际上限和下限水平.

3.4 铅(Pb)

图5为各国、国际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b的浓度限值.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b的浓度限值不分级.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则主要制定了年平均浓度限值,主要集中在0.5 μg·m-3的水平上;美国则制定了滚动三个月平均浓度限值0.15 μg·m-3,WHO仅制定了年平均浓度准则值0.5 μg·m-3[22];日本则未制定.

相比较而言,我国原先实行的GB 3095-1996中一级和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相同:1.0 μg·m-3.本次修订统一调整为0.5 μg·m-3;保持与WHO的准则值相同,与欧盟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相同.GB 3095-1996中季平均浓度限值为1.5 μg·m-3,本次修订统一调整为1.0 μg·m-3.

4 空气质量标准保护对象和分级

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的要求,美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两级:一级标准(Primary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包括保护哮喘患者、儿童和老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二级标准(Secondary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社会物质财富,包括对能见度以及动物、作物、植被和建筑物等保护[14].欧盟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则尤其注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充分体现了《欧洲联盟条约》中的“保护人体健康”的目标[15].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是以目前具有科学证据的专家评价为基础,旨在减少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提供的全球性指导[1,13].相关的对比分析如表5所示.

近30年多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公众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取消三类区的条件逐步趋于成熟.因此,在本次标准的修订过程中,我国将三类区全部合并为两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仅分为两类.[24]

5 环境标准质量的实施

考虑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目前全国的环境监测能力现状和以往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国将本次标准全国统一实施的时间定为2016年1月1日,以便为各地区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并加强标准实施的有关配套工作.在这一点上的突破亦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科学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25-27].

总之,我国在本次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将空气质量标准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目标并要求针对各类区域制定实施计划的做法,这对于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维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6 结论

(1) PM10、NO2、O3、SO2、CO和Pb等仍是当今世界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主要控制污染物,中国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始将PM2.5 纳入评价体系,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我国则是已经将这些评价指标列入参考浓度限值之列.

(2) 我国所制定一级标准中的各项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在国际上是较为严格的,基本上与 WHO准则值持平或略低;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趋近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WHO;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CO浓度限值相对较为严格.对于NO2和SO2污染物浓度的容忍度处于中间水平;PM10和Pb在本次修订中则是与国际接轨,普遍从紧;我国还对O3浓度限值的相关标准作了修订.

(3) 我国在充分学习并借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在本次修订中将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进一步提高至90%.

参考文献:

[1] ANDREWS E,SAXENA P,MUSARRA S,et al.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from the 1995 SEAVS experiment and a review of the closure between chemical and gravimetric measurements [R].Air Waste Manag Assoc,2000.

[2]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particulate matter [R].Washington D C:WHO,2004.

[3]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ozone and related photochemical oxidants[R].Washington D C:WHO,2006.

[4]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lead[R].Washington D C:WHO,2006.

[5] U S EPA.Integrated science assessment for oxides of nitrogen-health criteria[R].Washington D C:WHO,2006.

[6] U S EPA.Integrated science assessment for oxides of nitrogen and sulfur-ecological Criteria[R].Washington D C:WHO,2008.

[7] 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2-09-20].http://jcs.mep.gov.cn/.

[8] 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环境要素保护战略卷(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254-255.

.环境与健康,2008,25(12):1103.

[10] 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环境要素保护战略卷(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329-330.

[11] 国家环境保护部.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12] 王宗爽,武婷,车飞,等.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3):253-254.

[13] European commission air quality standards [EB/OL].[2012-02-23].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air/quality/standards.html.

[14]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EB/OL].[2012-02-23].http://epa.gov/air/criteria.html.

.Bon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5.

[16]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air quality [EB/OL].[2012 -02-23].http://env.go.jp/en/air/aq/aq.html.

[17] 贾海红,王祖武,张瑞荣.关于PM2.5的综述[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36-137.

[18] 腾恩江,吴国平,胡伟.环境空气PM2.5监测分析质量保证及其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2):36-38.

[19] 廖永丰,王五一,张莉.城市NOx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GIS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44-46.

[20]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ozone and related photochemical oxidants[R],Washington D C:WHO,2006.

[21]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ozone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Washington D C:WHO,2000.

[23]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lead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24] 胡必彬.欧盟关于环境空气中几项污染物质量标准制定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3):24-26.

[2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33号)[EB/OL].[2012-6-20].http://gov.cn/zwgk/2010-05/13/content_1605605.html.

篇5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标准;规范;甲醛;治理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室内装饰装修的增多,由此而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近几年,因室内空气污染而引发身体病变乃至危害生命的事件屡有发生,希望控制和减少室内污染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家庭装饰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检测需求也与日俱增。

在北京、上海等等一些大中城市,室内环境检测已然成为都市的新时尚之一,人们不仅对新装修后房屋进行检测,而且对在住的住房内环境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后的结果决定是否入住和采取相对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应运而生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公司也在逐年增加。而这些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检验过程是否规范,检测结果是否可信,尚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然而,几年以来我们通过在室内环境检测的实践中,以及在与其他一些室内环境检测机构的交流中,发现目前的室内环境检测与污染物治理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主要依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简称“规范”)和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简称“标准”)。“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仅对室内常见的氡、氨、苯、甲醛、TVOC五种污染物作出了检测方法和限量的规定。“标准”主要适用于正常情况下适宜人们活动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同时对更多的污染物指标提出了要求。虽然“规范”和“标准”所规定的相同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不同,但是它们并不矛盾,他们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采样方法及适用对象不同造成的。

我们在做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时,应优先采用GB50325-2010《规范》中的规定。因为它直接针对并判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是否合格,同时便于实际检验操作。而我们常说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问题大多发生在采样过程中,GB50325-2010《规范》中规定污染物的采样(氡浓度检测和有集中空调除外)是在封闭房间1小时后采样检测,其模拟的是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室内换气次数在1.0次/小时的情况下,室内污染物积累的情况。这种采样方法较为科学,有效回避了被测房间门窗开闭大小、天气变化及房间换气率高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而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有两种采样情景:一是筛选法采样,即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分钟;二是累积法采样,即当采用筛选法采样检测后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小时平均值)的要求采样,累积法采样是用户在室内正常活动状态下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测量,它不要求对房间进行刻意的封闭,只是要求采样时间应涵盖房间通风最差的时间段。当然,如果经过筛选法采样检测,其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的,为符合标准,不必再进行累积法采样检测。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采样方法规定中存在一定缺陷,不便于实际操作。

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有相当多的检测机构在使用这种比较模糊的筛选法进行采样,其中也包括部分资质较高的检测机构,在对用户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时,采用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筛选法采样进行检测,之后,无论检测结果如何,都以此为最终结果。甚至又错误的按GB50325-2010《规范》出具检验报告。通过筛选法所检测的结果必然要高出按GB50325-2010《规范》中规定的相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结果,甚至会高出实际浓度的数倍,这种情况下所检测的结果是会对用户产生误导的。标准使用不当的做法(没有进一步采用积累法检测),不仅会使一些装修公司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是不公正的。

所以,检测机构在对用户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划分两种情况:①如果用户是为了评价装修工程是否符合环境要求,则必须按GB50325-2010《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①如果用户单纯要求了解室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则按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进行检测。在此需要声明:针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两个标准不仅有检测项目方面区别,而且在相同的污染物限量上也有不小的差异。“标准”中规定的限量与“规范”中Ⅱ类建筑的限量值相同,大于Ⅰ类建筑,拿甲醛这个参数来说,“规范”中规定Ⅰ类建筑是:0.08mg/m3,Ⅱ类建筑是:0.10 mg/m3,“标准”中规定为:0.10 mg/m3。但更大的不同在于“规范”中规定的限量值是在扣除建筑物本底(氡浓度除外),即扣除室外空气空白值的基础上制定的,可见“规范”是对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更侧重于评价建筑装修工程是否合格。特别是对Ⅰ类建筑来说,室内环境符合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却不一定符合GB50325-2010《规范》要求。但对Ⅱ类建筑来说,GB50325-2010《规范》中污染物限量值的确定大都参照了原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有关住房及居室内污染物限量标准中数值,同时又考虑了房间的换气率,所以排除被测房间室外空气质量相当恶劣的情况,按GB50325-2010《规范》标准中Ⅱ类建筑的规定检测合格的房间,按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其房间室内的空气质量也会达到GB/T18883-2002标准要求。

2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治理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治理,国内外有多种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光触媒技术、生物法等,但用户对室内污染物的治理选择上却是非常迷茫,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室内污染物治理的相关标准及规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室内污染物的恐惧心理,出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治理心态。而目前对于各种治理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不好做出评价,

客观来说增加室内新风量,不仅是有效治理室内污染的有效方法,而且我们还从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室内换气次数在1.0次/小时可以略见一二。可见,即便是室内的空气质量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果不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室内污染物也会不断的累积,进而超过对应的限量对人体构成危害。当然,在我国的冬季,由于很多地区没有条件进行24小时供暖,室内的通风换气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也会造成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超标,因而在冬季保持室内一定的通风换气是很必要的。

如果使用室内污染物的治理产品,就要治理源头(即释放源),不能够只治理空气,空气净化产品是治标不治本的误区。因此,在购买装饰装修材料时就要把好质量关,选择信益高、质量好的生产商,避免把大量污染源搬回家。我国室内污染物治理行业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阶段。而我们只要科学的治理,人们的室内居住环境就会不断的改善。

参考文献

[1]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篇6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现状;保护策略

21世纪,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工业制造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效果等领域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严重污染,空气质量下降,雾霾、酸雨等天气成为我国城市常见的环境问题。大量化学物质及大颗粒粉尘漂浮在空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现在的环境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对大气环境进行处理、运用有效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成为社会大众普遍重视的问题。只有实现对环境质量的有效管控才能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收入都来自于工业制造领域。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了空气污染现象严重的问题,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对环保质量的要求过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要求,根据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改进工业制造技术,才是改善环境状况的根本方法。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废水排放量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城市规模一般较大,城市人口聚集且数量较多,工业生产企业又多分布在城市中心或城市周围,工业企业对城市形成包围结构,这种结构进一步加×斯ひ捣掀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使空气质量状况越来越差,不仅对城市发展状况进一步发展产生造成影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危害。

经过检测调查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都比较高,这是由于工业生产、城市供暖、汽车使用、电器应用等活动产生的废气排入空气中造成的。能源材料使用及其燃烧不充分是造成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过高的元凶,煤炭是主要能源材料,因此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污染类型都属于煤烟型污染,这种污染空气中不仅还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还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空气中粉尘含量过高,粉尘和化学成分都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这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将环境环境治理作为工业生产环节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增加了环保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国工业生产企业分布不均,城市格局不规则等问题,我国发环境成效一直不是很好。

2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策略

2.1 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净化空气的重要手段。植物具有保持空气清新、涵养水源等功能,对于环境改善的作用比较明显,因此是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治理时的常用手段。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位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绿化植被的覆盖率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积极的参与,并发挥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带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来把大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吸收,从而空气净化的目的就能够得到实现。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相关的环保部门一定要做好,可以广泛的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方式进行大气环保的宣传,也可以设置宣传条幅进行宣传,从而使城市市民的大气环保意识提高。

2.2 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一般是工业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使用了大量的煤炭燃料,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并将其排放到城市的大气环境中,例如二氧化硫物质。在重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成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加之,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对于净化污水的设备也不引进,根本就不进行污水的净化,这样一来,排放的废水并没有达到标准,这大大增加了大气环境中的有害位置,因此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2.3 合理调整城市的工业布局

从城市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地调整城市的工业布局也尤为重要。例如,采取关闭一些小耐火、小水泥、小化工、小冶炼等市区及周边的重污染企业;针对生产工艺及设施设备应用落后的企业也及时淘汰或优化;处于中心城市的废气污染企业强制搬迁等等策略。但调整城市的工业布局属于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不仅是需要上级的支持,在调整过程中还会带动很多的问题。

2.4 落实集中控制大气环境污染方案

对于城市大气环境的治理,要制定很多的方案,而会从中选取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大气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案,也就是将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整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的治理措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结束语

城市高速发展使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状况造成了影响,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还给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制造了不少难题。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将环境治理任务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想要环境治理工作达到优质的效果只靠国家管理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环境的有效治理。只有政府部门合理指导、相关企业严格遵守、广大群众高效监督共同作用,才能使环境治理工作收效提高,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良好落实。

参考文献

[1]翁剑桥.关于改善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10).

篇7

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笔者本着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提出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措施和建议。

1.设立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工作协调小组,由县乡政府统一领导,环保、建设、交通、公安、工商、近城区乡镇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城区(包括城区规划范围)内的所有有污染的工厂,均应完善污染处理设施。对老化陈旧的设备采取更新、技改等措施,使工业窑炉粉尘和工业锅炉烟尘达标排放。污染处理设施应保持正常使用,不得擅自停运、拆除。对于水泥包装、煤磨等无组织排放粉尘的工厂车间采取密闭措施。

3.城区内所有工厂,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严禁使用落后、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和危害。

4.对于电厂等耗煤量大的工厂应选用低硫、低灰分煤,并完善脱硫除尘设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5.城区内采取集中供暖制度,集中供暖率要达到90%以上。逐步拆除1吨以下的锅炉,1吨以上的锅炉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大力提倡、鼓励使用燃气锅炉及型煤锅炉,减少点源煤烟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从而提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6.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工厂应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于规划不合理且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必须限期搬离城市区域,具体实施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分步实施。这不仅是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7.城区内各饮食服务必须采取相应的除油烟设施,减少油烟排放量,严禁不经处理直接外排,污染空气。对于生产油烟量较大的露天烧烤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减少污染。

8.城区内煤台(包括厂矿企业露天堆放煤场)应采取措施,设置屏障,勤洒水,防止大风天气煤尘严重污染空气。

9.城区内各建筑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对堆放的沙土、灰料等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料,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

10.对城区道路要及时保洁,勤洒水,防止道路扬尘污染环境,同时,加强对过往车辆的管理,所有运送煤炭、沙土等车辆必须加蓬覆盖。

11.各有关部门应当制订计划,做好城区内大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的路面硬化工作,防止交通扬尘污染。

12.建设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区各交通干线两侧及其他地面的绿化工作,采取植树,种花草等措施,美化环境,提高植物的净化空气能力,增大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污染。

13.对城区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等要及时清运,合理处置,严禁一切单位和个人乱倒和焚烧垃圾,防止恶臭气体和烟尘的产生。

14.加大对机动车辆的环境监管力度,严禁尾气超标排放的车辆进入城区,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篇8

关键词 统计分析;聚类;MATLAB;空气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145-02

近年来,中国很多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PM2.5”也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空气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降低和减少污染,需要对影响空气污染的因素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从中找到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项目,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找到污染根源,从而更好地治理空气污染问题。

1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2012年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同时,国家环境保护部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4],空气质量指数(AQI)分级计算参与评价的污染物在过去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仅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粒径小于等于10?m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三项的标准上,增加了粒径小于等于2.5?m的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项目。

根据过去24小时一个城市所有监测站点的各项污染物浓度算术平均值计算该城市的日AQI,反映这个城市过去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AQI范围为0~500,导致AQI>50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可以为多项;导致AQI>100的污染物为超标污染物。AQI值越大,说明空气受污染的程度越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2 合肥市空气质量数据分析

分析合肥市空气质量及影响因子,是对合肥市的AQI指数和参与评价空气质量的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http:///,其中包含日AQI和各项污染物的日平均实测浓度值。实验使用MATLAB工具进行,实验数据选取的时间段从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共181天,数据项为日AQI和6个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值,共181组,表示为:DATA=(aqi,attr)181×7,其中第一列aqi为每天的日AQI值,attr为181×6的矩阵,各列依次为6个污染物PM2.5、PM10、CO、NO2、SO2、O3的181天日平均浓度值。

2.1 数据的数字特征

为了观察数据的大致情形,用函数boxplot(X)作箱形图,如图1所示。由图1箱形图可知,合肥市AQI值的1/4分位数接近100,说明空气污染程度较高,同时观察PM2.5和PM10中位数都在100附近,说明这两个指标对空气污染较重。

2.2 聚类分析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首先要区分不同的事物,然后分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差异。针对事物对象的重要指标或综合特征,聚类分析是根据对象间的相似程度或相异程度将一组数据进行分组,分到同一组的对象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类的对象性质差别很大,然后对这些组数据进行研究。下面对参与评价空气质量的污染物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数据的计量单位不同,且各列数据的变化很大,为减少不同的指标的标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太大,使用函数Z=zscore(D)将数据进行标准化,该函数返回D中各列数据与均值间的偏差,并用其标准差标准化。对于列向量V,标准化后的数据Z=(V-mean(V))./std(V)。

使用MATLAB工具箱中的函数对数据聚类分析。

聚类的算法如下:

function ATTR-Cluster(attr)

attrScaled=zscore(attr);%数据标准化

dis=pdist(attrScaled,’Euclid’);%欧式距离

tree=linkage(dis,’method’);%method分别取single/complete/average

TreeCluster=(tree,6);%构造最多6类的构造类

使用函数c=cophenet(tree,dis)计算不同的聚类方法的相干系数,该函数用来度量聚类结果的有效性,对于要求很高的解,c应接近1。计算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和平均距离法的相干系数分别为0.6746,0.7831和0.7463,在这3种实验方法中,最长距离法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3 结论

本文依据AQI技术规定,使用MATLAB工具对合肥市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合肥市近半年空气污染程度较高,污染物PM2.5、PM10和CO对合肥市空气污染影响程度较高;对参与评价空气质量的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聚类结果与各项污染物的监测值综合评价关系较为密切,能够综合反映合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数据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了新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增加了3个污染物项目,对于评价空气质量更为科学。

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找到影响空气质量的影响因子,确定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项目,但是,环境空气质量除了受这些污染物项目的影响,还受到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有助于解决空气污染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范金城,梅长林.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周品,赵新芬.MATLAB数理统计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空气污染;分析;对策;PM10

2015年十一假期前后,凤台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度波动较大。影响凤台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PM10,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空气自动站实时监测的数据、气象因素、可能形成城区PM10的污染源及各种易产生PM10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加以分析,并提出控制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城区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凤台县城区PM10污染概况

今年九月份及十一前七天凤台县城区出现三次PM10日均值超标(≥150μg/m3),分别是9月15日,9月19日和10月2日,截止10月8日,日均值≥100μg/m3的天数为15天,整体形式不容乐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9月10日至9月19日,凤台县城区PM10一路飙升,然后逐渐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入十一,PM10数值又出现了突然攀升现象,以至于10月2日达到超标状态,随后逐渐减低。

1.原因分析

1.1 道路扬尘是PM10的主要来源 道路扬尘是凤台县城区PM10的主要来源。一段时间以来,谢郢上淮河堤坝处至二桥施工处扬尘较为严重。此处扬尘主要是由于谢郢段乡村路没有硬化,为防止扬尘不停洒水,而路过此地的车辆绕行此处,带走大量泥泞湿土,进入谢郢上淮河堤坝处至二桥施工处路段,大量的车辆碾压,在20℃左右气温的晴朗天气下,很快形成扬尘,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

1.2 建筑工地扬尘 此类扬尘主要包括房屋拆迁、施工土木作业、运输车辆及工地四周地面,尤其是进出工地的车辆产生扬尘较大;形成了一个新的PM10污染源;

1.3 汽车尾气 保守估计,在凤台县城区及其周边,约有5万各型汽车,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城区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大量汽车拥堵在城区,其产生的尾气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且对PM10形成也有影响;

1.4 其他污染源 大面积的秸秆露天焚烧、路边烧烤、婚丧嫁娶时鞭炮的燃放,中秋春节祭祖燃烧坟纸,都会在短时间内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控制对策

2.1 持续不断地加强扬尘多发地段的清扫及洒水作业工作是抑制扬尘、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

2.2 合理进行车辆的分流,减少车辆尤其的大型货车在城区的通行,可以极大的降低城区扬尘,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2.3 强化对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 实行全封闭施工、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货仓封闭、对施工四周进行除尘工作如洒水、清扫等工作;

2.4 改善大区域空气质量 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是夏秋两季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方向:

2.5 重视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全民参与 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标语、短信、微信等一切媒介,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模式。

篇10

大气环境污染的新特征

近几年来,成都市大气环境呈现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污染特征。2013年大气环境污染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污染类型从单一的煤烟型转变为包括光化学污染等类型的复合型污染。

PM2.5、臭氧等成为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要成分的雾霾已经成为成都市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由单个城市大气污染转变为连片的、区域性大气污染。成都平原城市群之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日益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外源污染已占到较大比重。

污染源由点源向面源污染转变,污染因子从一次性污染物向二次性污染物转变。以硫酸盐、硝酸盐和二次有机碳为代表的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形成贡献率已超过4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大气污染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首先,英美发达国家治理城市大气污染至少经历了30~50年的奋斗,而成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加之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先天不足,所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然后,长期累积形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治理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后,影响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PM2.5的来源、形成机理等问题尚未有科学定论,因此控制责任难以区分、控制方案无法确定。以上种种因素都决定了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具有很大的困难性和艰巨性,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应形成对大气污染的理性态度,做好艰苦不懈奋斗的思想准备。

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形成的倒逼机制

2013年开始我国以空气质量标准(AQI)替代原来的空气污染标准(PQA),成都市是新标准的首批实施城市。相比之下新标准监测的污染因子增多、浓度限值收紧、标准提高。2013年上半年成都市很多时段内若按老标准全部达标,但按新标准则全部为污染天气。另外成都市还被列入国家空气质量防治重点区域,要求到2015年除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大幅减排外,PM2.5浓度年均下降5%。

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显然会对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刚性约束和严峻挑战。应当化危为机,把压力变成动力,以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为倒逼机制,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成都市技术、产业节能减排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和改变空间。出路在于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开拓节能减排空间,腾出环境容量,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奠定良好基础。应抓紧完成全市能源、工业发展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为优化经济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积极防治:控制源头、形成机制

重视对PM2.5重要源头――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治

空气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VOC)不仅是PM2.5的前体物,而且具有增加大气氧化性,促使PM2.5形成的作用。防治挥发性有机物不仅对于强化对PM2.5前体物的控制,对于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也作用显著。成都市应在“压煤、控车、降尘”等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措施基础上,把监控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作为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

应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摸底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工作,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试点工作。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体系,削减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进有机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加强表面涂装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推进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严格新建饮食服务经营场所的环保审批;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要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运行监管;强化无油烟净化设施的露天烧烤的环境监管。

实施城市机动车增量控制,适时推出小汽车限购政策

成都市环保局与南开大学合作对成都市污染物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直接与间接贡献率都在20%左右。清华大学对我国22座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成都市单车排放水平列于后三分之一的位置,而总排放量却处前6位,也表明机动车高拥有量是成都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近年来成都市城市化与机动化快速同步推进,截至2012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00万辆,且每年以近30万辆的数量增加,控制机动车显然应是成都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点。

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改革城市机动车和交通管理模式,尤其是把加强交通需求管理作为一个新方向。之前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对私家车采取不限购和限购的方式,结果到2009年北京每百人的私家车保有量达15.8辆,而上海为4.5辆。上海比北京人口更多,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但上海因汽车尾气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程度却更低,而交通可控性更强。因此,北京市前几年也开始实行私家车限购。

鉴于以上情况,成都市应在继续采取限行、淘汰黄标车、提高油品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措施之外,考虑控制机动车增量,对私家车采取限购政策。

为治理提供法治环境和法律规范

制定和完善严格的地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制定有利于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环保政策,严格环境准入;制定配套政策,如调整能源资源价格、税收和信贷政策,形成促使企业肩负起治理污染主体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出台《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法规和修订《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主动出击: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设备、技术和服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内在需要。节能环保产业兼备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是很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外贸拳头产品;也是可以承载和容纳各个领域的高科技成果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龙头产业。可收到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效益。

成都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正面临上升发展的良好机遇。据预测到2020年,四川仅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就将增加1359万吨,为此将出现一个4200亿元治理污染市场需求。而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2年,成都市已有亿元以上节能环保项目20个,已形成了包括提供工业废气、污水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超磁分离水处理、新型高效固废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并已形成了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青白江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等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平台。

政府可优先采购本市生产节能环保产品,财政补贴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推进老百姓消费升级换代,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出台资金、技术、人才、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方面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等措施,促进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达到15%以上的年平均增速,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利税2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共同治理:区域联防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