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下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下的现状

篇1

   在学校,老师不能给中小学生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尽量让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完成。保证学生有个充足的睡眠,熬夜通宵写作业是不被允许的。

   虽说双减对学校和补课班都做出了要求,总体看来,学校的影响并不大。老师们只需调整一下授课方式,修改课程进度,大方向由学校来把控。

   市面上的教育机构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寒冬。大大小小的补习班开始寻找自救之法,不求赚取多少收入,只希望能够存活下来。

   双减政策威力巨大,教育机构纷纷转型

   补课班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语数外为主的学科类班次,二是以培养课余爱好为主的兴趣辅导班。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兴趣班可以不报,学科类班次一个都不能少。

   这类补课班是块大肥肉,只要抓住家长们攀比成风的心理,就能够收获一大笔课时费。某些培训班靠着这样的理念赚得盆满钵满,却没料到会有如此凄惨的结局。

   双减政策将补课班打入寒冬,规模小一些的机构只能被迫关停。和赚钱比起来,自保更加重要。新东方、猿辅导、高徒课堂这些连锁教育品牌,开始探索转型之路。

   众多教育界大佬转换思路,不甘心转型却又无可奈何。猿辅导转行卖羽绒服,高徒开起咖啡馆。新东方先是改为体育辅导,后试图培训家长。 这一切,都未能挽回局面。

   实行双减后,新东方带头捐出8万套桌椅

   双减已成定局,教培机构很难再掀起浪花。新东方转型之路愈发困难,各地新建校区纷纷关停或是正在退租。大量教学专用桌椅被限制,都是全新的。

   这些桌椅价格比较昂贵,每套至少能卖到700元。若是将它们卖掉,用换来的5600万元继续维持集团运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CEO俞敏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这8万套新桌椅,全部捐给了乡村学校,且自掏腰包承担运送过程中的费用。一辆辆红色卡车,给学生们带去的不仅是课桌,也是人生的希望。

   在无条件捐献课桌的过程中,俞敏洪顺便承认了教培机构逐渐没落这一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还能做出善举,实在令人感动。不少网友开始担心新东方的未来。

   中小学教育受限,教培时代真的结束了?

   双减政策对于众多教培机构而言,确实是灭顶之灾。大众同样没有想到,叱咤市场已久的培训班走向下坡路。新东方此次损失不小,不过也不是没有活路。

   K12教育被堵死,还可以发展其他方面。新东方有比较雄厚的家底,丢掉一个项目,也还会在别的领域有所成就。中小学生不再是目标人群,那就可以换一换。

   高等教育这条路依然可行,像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围绕就业难这一现状也可以拓展目标,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都是不错的方向。

   我们能想到的解决之法,或许俞敏洪早已着手准备。不久前召开的大学生发展品牌会议,就是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而来。教育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每一个分支都可延伸。

   不仅是新东方,其他规模小一些的教育机构同样可以探探路。如果还是想继续从事学科类教育,也可以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开班。收入不会很多,至少能维持现状。

   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教授高中课程。双减仅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对高中生做出限制。很多高中生都愿意通过补课来提高成绩,这块市场还是很大的。

   减负是好事,但不等于躺平

   为学生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终于在今年看到了成效。早已习惯通过补课来提高成绩的学生,对此很没有安全感。双轨教学实行已久,不是那么容易调整回来的。

篇2

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浅谈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3、杨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浅析[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7(6).

篇3

一、河北省“双三十”县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一)地热资源开发程度低,地热产业发展滞后

从调研情况了解到,河北省“双三十”市县地热资源利用率偏低,地热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节能减排优势,绝大多数地热田及地热异常区的地热流体现状开采量不足可开采量的10%,只有霸州地热田的开采量较大,其地热流体年开采量也只是达到可采潜力的12%,文安地热异常区目前尚未有开采井。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北省地热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河北省地热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与河北省地热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二)地热产业链条短,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弱

地热产业包括地热供暖、地热洗浴、地热养殖、地热种植、地热工业等多种类型,产业间具有天然的联系,通过地热产业的整合,形成产业链条,可以有效发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而目前河北省区域地热产业发展方式单一,地热产业间缺乏有效的链接。此外地热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具有天然联系,依托地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通过地热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基础产业的发展。而目前河北省地热产业与当地基础产业整合程度较低,大量地热资源可以应用于当地的纺织、印染、皮革鞣制、农副食品加工、化工等工业用能环节,但目前大规模开展地热资源的工业利用还比较少,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附加值不高。

(三)地热井钻采无序,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低

随着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地热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企业单位开发地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证勘查、违法违规开采现象时有发生。河北省地热开发大多数以单井独户的方式进行,由于地热资源钻井开发缺乏科学规划、布井不合理、开采量缺乏有效控制,导致地热井密度过大,井距偏小,地热井之间相互干扰,开采量超过允许开采量,部分地热田由于过度开采地热水造成水位迅速下降、水量减少的现象。

(四)石油废弃井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产权归属问题突出

由于地热资源大多分布于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储层较深,钻凿地热井需要大量资金,致使地热资源开发受到较大限制。而石油废弃井是地热资源开发的良好载体,利用石油废弃井进行二次开发,与新打地热井比较,可节约投资4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众多“双三十”县市分布在华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上,具有石油废弃井二次开发的有利条件。目前由于产权归属等问题,许多条件很好的石油废弃井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比例很小,现有石油废弃井2257眼,已经开发利用为地热井的仅有50眼,仅占废弃井数的2.21%。

(五)地热开发机构和科研机构发展滞后,技术瓶颈制约明显

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依靠地热开发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有力支持。而目前河北省地热开发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很多地区地热资源开发仍主要依靠京津的地热专业开采队伍,主要设备也大多来源于外省厂商。目前,河北省仅有邯郸伟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在地热钻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地热钻井行业的专业设备的生产厂家,无论在规模还是声誉上都与省外的厂商存在不小的差距。此外对河北省地热赋存和开发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单位较少,目前仅有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和河北省科学院地理所两家单位。地热资源开发和科研机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地热资源的开发,进而影响到了河北省地热产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双三十”县市发展地热产业的政策建议

(一)站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局高度,重视地热产业发展

与传统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易开发、无污染等特点。从节能效果看,开发利用平原地区的中低温地热田,按可开采100年计算,年可开采量高达9383万吨标煤,可抵全省能耗的46.3%;从减排效果看,若易开采的地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每年可减排2.46亿吨二氧化碳和79.76万吨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减排量相当于河北省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做强做大地热产业,对于优化河北省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节减目标,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站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高度,高度重视地热产业发展。

(二)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资源,培育地热主导产业

建议“十二五”期间,河北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地热产业是:温室种养殖业、休疗沐浴业、城市供暖业、低温地热发电业、工业预热烘干业、恒温仓储业、纺织印染热处理业和市政地热除冰(雪)业。

力争在节能减排“双三十”单位地热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地热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地热产品和地热能源改造推广示范工程建设,在地热城市供暖领域、地热洗浴疗养领域、地热生态农业领域、低温地热发电领域、地热农副食品加工领域、地热纺织印染领域、地热工业用能替代领域,开展地热产品和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助推地热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组织科研力量,重点开展地热水回灌技术、地热资源开发监测技术、地热育苗培植技术、地热资源工业化利用技术、地热开发自动控制技术等一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攻关,有效突破主导产业发展技术瓶颈。

(三)多部门联动,推进地热产业发展

为推进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地热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整合地热管理资源,深化地热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协调地热部门管理职能,培育地热产业发展主体,建立省、市、县三个层次和地矿、发改、市政、石油、环保、水利、农业、旅游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组建有统筹协调能力的决策管理机构、有组织实施能力的办事机构、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开发主体、有技术支持能力的研发机构。

篇4

【关键词】CDM 批准 注册 签发 碳交易市场

CDM,是“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的简称,即清洁发展机制,是由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所创造的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运行机制。CDM具体是指议定书的附件1国家(工业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附件1国家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经核证的排放消减量(CERs)以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CDM是一种双赢机制,它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生效后,我国CDM项目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宣传以及利润的驱使作用下开始迅速发展,四个多月后,我国第一个CDM项目――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在清洁发展执行理事会(EB)注册成功,这也是我国开发的第一例CDM项目。到目前为止,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已经产生了9.3亿欧元的经济效益。

就目前中国CDM现状的研究情况来看,近几年,特别是2009年之后的更新研究分析较少,为此,本文将对2005年初到2011年末我国在CDM项目上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分析归纳。

一 中国CDM项目具体情况

1.中国CDM项目批准情况

我国CDM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CDM项目业主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批复、当地政府备案、项目设计文件(PDD)等文件并确定碳指标国际购买商后,要首先提请国家发改委批准。

截至2011年12月28日,我国获得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已达3560个。

就前3421个发改委批准的项目来看,如表1所示,首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项目数占发改委批准项目总数的72.97%,年估计减排量3.11×108 tCO2e,约占批准项目年总减排量的53%;其次,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和甲烷回收利用项目也占了较大的比重,分别占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总数的15.84%和6.81%,年估计减排量依次为0.85×108 tCO2e和0.6×108 tCO2e,分别占批准项目年总减排量的14.56%和10.3%。

“以上统计结果正好反映了2005 年10 月12 日生效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即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重点领域是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为主”。

2.中国CDM项目注册情况

项目获得国内批准后,需要请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经联合国批准的审定机构DOE(Designated Operational Entity)的简称)对项目进行审定,之后提交联合国申请注册。经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对项目资料的详细审核、网上公示并批准后,项目可正式注册成为CDM项目。

截至2011年12月28日,中国有1740个CDM项目在EB成功注册,占发改委批准项目总数的48.88%,估期年减排量为3.55×108 tCO2e。

就前1717个我国在EB成功注册的CDM项目来看,如表2所示,首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我国注册项目总数的81.08%,估计年减排量占注册项目年总减排量的49.29%,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项目规模的大小有关;

其次,节能和提高能效及甲烷回收利用项目合计占我国注册项目总数的14.39%,估计年减排量占注册项目年总减排量的19.06%,项目数和估计减排量各自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最后,虽然HFC―23分解项目数所占比例较小,但估计年减排量所占比例较大,这与其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的简称,即全球变暖的潜势)较大有直接的关系。

3.中国CDM项目签况

项目注册成功后,需要按PDD中的设计及方法学的要求执行项目,并对项目运行结果进行详细监测、统计,出具项目运行监测报告。聘请第二家DOE对项目运行及监测结果进行核实,DOE核实后对项目出具核查核证报告,并向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申请签发CERs。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对项目运行、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批准签发。截至2011年12月29日,中国已有663个CDM 项目的减排量获得签发,合计签发减排总量达4.78×108 tCO2e。

首先,就前605个获得签发的的CDM项目来看,如表3所示,首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签发项目总数的77.51%,但还是由于规模的因素,签发年减排量仅占签发年总减排量的32.28%。

其次,节能和提高能效及甲烷回收利用项目合计占我国签发项目总数的14.55%,估计年减排量占签发项目年总减排量的16.15%,项目数和估计减排量各自所占比例也相差不大。

最后,HFC―23分解项目有11个项目成功注册,且全部签发,除了GWP较大因素外,加上我国HFC―23分解项目开展较早,目前HFC―23分解项目数的减排量占年总减排量的31.94%,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相当。

二 CDM背景下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展望

在《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三种碳交易市场机制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参与CDM项目与附件1中的发达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进行碳交易。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广度,但中国碳交易市场仍然发展迅速。CDM项目正在为中国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同时,CDM项目的实施为中国企业引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国内企业逐步做大做强、走向国际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此外,在国际碳交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必然也会借势快速成型与发展,规范化的碳交易平台有望形成。

但是,《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除了机遇,在通过CDM项目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过程中也将面临着各种挑战。

1.CDM项目存在的问题

(1)项目减排类型单一:新能源与再生能源主导。无论是批准、注册还是获得签发的CDM项目,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都超过了其他项目。但是,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普及,该类项目注册会愈发困难。如果我国不能积极开发其他类型项目以求多元化、高技术的减排方式,CDM项目将逐步丧失原有功能,不利于我国碳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2)项目模式单一:单边项目占比很小。截至2012年1月9日,我国成功注册的1771个CDM项目中,单边项目仅为51个,所占比例为2.9%,大量外资参与到我国CDM项目开发中来。这虽然有助于缓解我国资金短缺压力,激活国内碳融资渠道,但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外资。此外,双边以及多也合作的最根本目的是引进先进技术而非资金。但在我国开发的多边项目中,技术含量大多较低,没有利用好多边项目的优势。

(3)注册以及签发率。我国发改委批准的3560个项目中,注册成功的有1740个,而签发的只有663个。注册成功率为48.88%。签发率则更低,仅为18.6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CDM项目本身从申请到签发需要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我国CDM项目本身质量也存在问题,企业或者机构急于获得资金及收益,在项目选择及开发设计等环节并没体现出CDM项目的宗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CDM的国际新规则、新变化,致使注册以及签发成功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为了使中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掌握更多主动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索,帮助中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碳交易活动。

2.碳交易市场发展方向

(1)加强CDM项目开发与创新。首先,CDM项目应该把重点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而不是资金上。此外,项目还应实现从能源型主导向多元化转变,以提高项目注册和签发的比率;其次,要改变项目严重依赖外资的现状,多进行单边项目开发建设,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对CDM项目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经济风险;再次,有关机构应加强对CDM方法学的研究,使更多项目能够进入CDM开发;最后,加强CDM咨询服务等中介行业的整合力度,提高宣传力度,推动我国碳交易工作稳步发展。

(2)大力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我国正式碳排放标准出台前,发展自愿交易市场是活跃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有效手段,自愿减排市场能够有效克服CDM市场的缺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等对自愿减排的需求必定会逐步增加,相关政策制定机构应该对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进行详细的界定和规范,使企业通过科学的碳排放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拓宽碳融资渠道。碳交易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充分挖掘所有可行的碳融资渠道,资金来源大部分局限于CDM项目。我国应该积极利用单、双和多边方式为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除了国际合作外,应该积极开发国内碳金融产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与碳交易市场积极配合,增加绿色信贷,统一标准,使我国的碳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

总之,以CDM项目为起点,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只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国作为碳资源拥有量最多的国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必定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康晓琴、刘振宏、徐淑媛.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J].中外能源,2009(14)

篇5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84-02

一、概述

1.汽车轻量化的作用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着交通、化工、能源、电子、钢铁和机械等多个关联产业的同步发展,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汽车产业也面临着石油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安全、节能和环保已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此,如何研发生产出消耗资源少、性能稳定、用户使用成本低的汽车,汽车轻量化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建设环境良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治需要,也是满足国家法规要求,减轻汽车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油耗、减轻污染、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现状。

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汽车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表现在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比重在逐步下降,非金属材料(轻质材料)的使用比例在逐步上升,在已下降的金属材料中高强钢比重在逐步上升,普通钢比重在逐步下降;而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是在确保性能的基础上,材料向轻质化方向发展,主要包括以高强度钢替代普钢、扩大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材料、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在汽车的使用比重。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早在三十年前便研发推广这些轻量化技术,我国由于受政策、法规、观念技术和消费观念限制,轻量化工作近几年才得到突破。

二、一款东风仓栅式半挂车实施轻量化技术的方案

随着高速公路和物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半挂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一款东风仓栅式半挂车为例简要介绍一下东风公司以高强度钢替代普钢的轻量化工作初步探索。

1.东风仓栅式半挂车的构成

东风仓栅式半挂车由行走机构、车架、厢体和附件等四部分构成。其中行走机构主要功能是满足装载总质量及轴荷需要;车架部分主要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外廓尺寸、厢体、总质量及轴荷主要满足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

2.各部件结构特点

(1)行走机构:行走机构既是承载运输部件,承载压力,又要保持平稳运输,由车轮、车轴、悬挂系统、支承装置、电气和制动系统组成。

(2)车轮:为并装轮胎结构,可以满足l3t以上的轴荷,轮胎选用11R22.5无内胎轮胎,自重与内胎轮胎轻l3kg左右,轮辋选用高强度22.5X9.00铝合金无内胎轮胎用轮辋。

(3)车轴:采用富华内置式制动鼓13t级车轴,制动鼓的尺寸直径和宽度分别为420mm和220mm。

(4)悬挂系统:为串联式平衡悬挂,弹性元件为抛物线型渐变刚度弹簧钢板,减震且使车辆平顺运行,传力元件为推力杆,自身带有限位装置来限定悬挂平衡架的摆角,钢板弹簧支架滑板为固定式。

(5)支承装置:支承装置为手摇联动式,可起支承车体,调节车体前部高度使牵引车和半挂车分离与连结。

(6)电气系统:符合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由电连接器、前、后位灯、示廓灯、侧标志灯、后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倒车灯、后雾灯和后牌照灯等组成。

(7)制动系统:满足GB/T13881《牵引车与挂车之间气制动管连接器》和GB7258《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由ABS防抱死系统、驻车制动开关、紧急继动阀、制动接头、双膜片制动气室、单膜片制动气室、自动放水阀、储气筒、前制动气室及制动管路等,具有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等功能。

2.车架:由纵梁、横梁、贯通梁、车架边框、地板和牵引销等组成。纵梁采用“工”字型变截面梁,上翼板采用8MM厚优质高强钢板替代12MM普通钢板,降低自重约116.26KG;下翼板采用10MM厚优质高强钢板替代14MM普通钢板,降低自重约117.63KG;贯通梁(穿梁16件)采用3MM高强钢W型穿梁替代直穿梁加小方管,减重241.65KG,省去地板支承垫梁用钢;三节梁(前部)用3MM高强钢替代直梁,减重32.12KG;横梁为槽型,采用3MM厚优质高强钢板替代4.5MM普通钢板,中横梁冲孔;边框为采用3MM优质高强钢板辊压成槽型,替代14#槽钢和4.5MM折弯件,减重约294.39KG;腹板用4.8MM高强钢替代腹板6MM,减重112.45KG;地板用2MM高强钢花纹防滑板替代3MM花纹地板,牵引销符合GB/T4606《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3.厢体:厢体由前板、侧板、后板和立柱等组成,前板采用加强结构,侧板和后板采用0.8至1.6MM冷轧钢板辊压成瓦楞板;立柱用3MM高强钢折弯件替代4.5MM普通钢立柱,减重25KG;仓栅用3MM高强钢折弯件替代4.5MM立柱,减重92.23KG。

4.附件:由侧防护装置、后下防护装置、挡泥板、备轮及工具箱等组成。防护装置符合GB11567.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要求》;后下防护装置符合GB11567 2《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侧防护装置和后防护装置为以1.4mm厚高强钢板罗拉成型替代3mm槽钢,减重25.34KG;挡泥板采用1.8MM薄钢板压筋结构;备轮架为链条机械升降结构;工具箱用塑料箱替代钢钢制工具箱,仅为10KG,减重105.13KG。

三、东风仓栅式半挂车实施轻量化工作的效果

1.大幅度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采用FEA系统(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在保证车辆性能的的基础上,减掉了车体多余冗重,仅挂车部分每辆车累计高达1519.74KG,若以现有钢材市场价格5元/KG计算,仅此一项,每辆车可直接降低成本7598.7元,若每年以5000辆产量计算,一年可节约资金约3799万元(见表1-1)。

2.降低运输单位和用户使用成本。若车辆总质量不变,整备质量每降低lkg,货运就多lkg,就能增加运输效益,而整备质量的增加不创效,反而增加费用。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每千克货物万公里的燃油消耗率约0.16L,每辆半挂车日行驶按450km计算,每年按300天计算,全年则为135000km,那么每减少lkg整备质量每年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15.12元(油价按7元/L计算),每多运输lkg的货物每年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121.5元(货物运价为每百公里每吨在90至110元人民币,按90元计算),本款东风仓栅式半挂车通过优化组合后,整备质量要比用普钢轻1519.74kg,如果运行300天,则可为用户多带来约18.46万元的经济效益。

3.减少污染和排放。车辆减轻自重,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时也减少了向大气排放CO2和有害气体及颗粒。

4.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此车型的推广不仅使企业紧跟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步伐,满足了燃油法规要求,节约了资源,同时增强了企业和用户积极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篇6

关键词:低碳旅游;优势条件;阻碍因素;对策;江西

一. 引言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要求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

江西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2009年11月江西省政府了国内首个省级低碳经济发展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其中提出要建立三大低碳产业群,旅游业为其中之一,低碳旅游对江西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及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江西的生态环境在全国一直属于前列,生态旅游资源也是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根据《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有世界遗产4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自然遗产3处,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3处,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5处,全国水利风景区14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等等,江西森林覆盖率63%,生态效益价值达8233亿元,是低碳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

(二)旅游客源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005年的5095.1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819亿人次,年均增长16.25%;旅游总收入由2005年的3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18.3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66%。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及苏、浙、沪、湘、鄂、粤等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

(三)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及行为

低碳旅游在全国刚刚兴起,江西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识还不够,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注重经济利益,高能耗、高排放的开发方式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江西旅游景区、旅游交通、酒店、宾馆的运营仍然以传统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和碳减排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不足,这其中包括资金、技术实施条件、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而据对江西游客的问卷调查显示,60%的游客存在乱扔垃圾、浪费食物、浪费水资源的行为,70%游客对他人破坏环境行为不会立即进行制止,环保意识不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受到限制。

(四)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

江西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总体来讲比较低,旅游业能源消耗占全省能源消耗总量不到2%,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到1%,是低能耗低碳产业。其中,旅游住宿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6%和12%,旅游活动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江西旅游业15%和13%,比重较小,而旅游交通中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占江西旅游业70%左右,是旅游业能耗的主要方面,各交通工具中以汽车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主,其次为飞机和火车,这与使用汽车出行距离最长相关。

(五)政府旅游规划及政策

江西坚持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已明确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及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方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编制《江西省旅游生态设计规范》和《江西省旅游生态行为规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江西省尚未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未出台低碳旅游相关的政策法规或行业标准,低碳旅游活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旅游业涉及的各行各业也没有明确的生态、能耗及排放指标,碳减排程度的考核和等级的评定无从实施,这不利于低碳旅游的长远发展。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可得出,江西优秀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江西近年来迅猛的旅游发展势头、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契机均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另一方面,江西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弱、新型能源和低碳技术利用少、缺乏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又构成对低碳旅游发展的阻碍,只有增加动力,减少阻力,才能促使低碳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 江西低碳旅游发展对策

低碳旅游强调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即要求在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方面实施低碳管理,这就需要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者多方的共同推进和通力合作。

(一)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做好低碳旅游引导工作

政府在低碳旅游发展中应起到引导、管理和保障的作用,(1)在江西省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江西低碳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中进行节能减排任务分解,确保2015年前能耗减少20%。(2)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在旅游景区、居民小区、火车站、酒店宾馆等地设置低碳旅游宣传牌或借助江西卫视、江西旅游网、江南都市报等主要媒体开设低碳旅游专栏,倡导低碳消费,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意识。(3)制定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的碳减排标准,对碳减排量进行统计考核,并与星级宾馆评定、绿色饭店评定、A级景区评定及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等工作相挂钩,促使和激励旅游过程中的各环节节能减排,实施低碳管理。(4)制定扶持低碳旅游发展的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设立低碳旅游专项基金,对低碳旅游产品开发或碳减排技术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高能耗、高排放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

(二)旅游者转变消费模式,发扬节能环保美德

低碳消费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旅游者的低碳行为对低碳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摒弃奢华浪费的消费方式,转变为注重环保、节约资源的低碳消费方式。有研究表明,旅游的愉悦感与酒店的等级没有必然的联系,与旅游中开支的高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节能环保行为体现了旅游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旅游者获得一份精神享受,如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不浪费食物和水资源,不污染环境等。2010年国庆在赣州章贡区、九江武宁、萍乡武功山、鹰潭龙虎山等地,游客骑自行车,自带帐篷进行近郊游及野营,就是低碳旅游很好的体现。

(三)旅游企业实施低碳化运营,旅游交通是碳减排重点。

旅行社、酒店、餐馆、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是提供旅游产品的主体,只有将低碳思想融入到经营管理中去,才能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如旅行社向旅游者推荐低碳旅游路线,餐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酒店客房用品一日一换改为一客一换,洗漱用品改耐用型大包装,等等。旅游交通由于碳排放量较大是碳减排重点,主要是变私家车为公共交通,变耗能大的交通工具为耗能小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自行车、马车,或开辟步行路线,减少交通带来的碳足迹。九寨沟景区的交通模式值得借鉴,庐山景区的观光公交也可在全省推广。另外,旅游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型能源和碳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分阶段实施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江西可分阶段进行。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是探索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对省内其它景区起示范借鉴作用。婺源被授予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称号,得益于其低碳旅游发展科学有序,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庐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地也是建立低碳旅游示范点的很好选择,一是这些景区生态环境较好,具备优先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二是这些景区客流量较大,可引领全省的低碳消费。在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从景区规划、建设、运营到游客接待都要尽量做到低碳化,使游客通过切身感受理解和接受低碳消费方式。通过低碳旅游示范景区的建设和推广,为低碳旅游在江西的全面实施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娟、范星宏、王朝辉,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2月

[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年第11期

[3]吴铀生、马胜,低碳消费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4]石长波、彭晶晶,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5]黄艺农、范松,基于相关利益者视角的低碳旅游发展思路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6]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年第9期

篇7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

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篇8

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篇9

一、找准突破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合理控制经济增速

在狠抓节能减排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把握好经济增长速度,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是遵循产业现状和演进规律,合理安排经济增速,既体现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要求,也为节能减排、调整转型提供必要的空间。二是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把环境容量和能耗增量作为谋划发展、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统筹协调、有保有压。三是统筹考虑项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节能减排的影响,妥善安排项目投运节奏,确保任务完成进度与时间要求一致。

(二)更加注重结构节能减排

在强化项目支撑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节能减排。一是做大总量。更多地谋划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转变发展方式、体现绿色增长要求的好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做好减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组织开展集中行动,确保按期或提前完成淘汰任务,为发展先进产能让出空间、腾出容量。三是优化存量。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工艺流程,延伸产业链条,调整生产布局,实现设备大型化、工艺连续化、生产集约化、产品高端化,在推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进程中,明显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三)更加注重整体协调推进

节能减排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领域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在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减排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领域协调推进。一方面深挖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以实施“双三十”示范工程、“双千”企业节能减排工程、节能技改工程、减排设施建设工程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为载体,以深入开展能效污染对标行动为途径,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再上新台阶,确保“十二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0%以上。另一方面下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十二五”及分年度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并强化措施、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构建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四)更加注重能耗增量控制

一是严格锁定能耗增量。所有新上项目能耗必须锁定在增量指标之内,倒逼各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多上附加值高、能耗低的项目。二是鼓励交易节能量。制定《河北省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列入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目录且建成后年度排放量达到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建设项目,首先通过交易取得温室气体排放权,否则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三是试行控制能耗总量。合理分解下达各设区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各重点企业能(电)耗限定指标。加强对用能(电)量的跟踪监控,对超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对超限定指标的企业,依规实行惩戒措施。

二、找准着力点,强化三大工作抓手

(一)强化目标刚性约束

一是健全考核体系。合理分解各设区市节能减排目标,并督导各设区市将目标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做到“目标、任务、标准、时限、奖惩”五明确。继续实行单位GDP能耗年度降低率、累计降低率和能耗增量三重控制,以各设区市任务的完成保全省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督导考核。坚持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底预考核制度,每季度公报各设区市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省政府每年对各设区市进行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告考核结果,省直有关部门每年向省政府报告节能减排措施落实情况。三是严格兑现奖惩。坚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和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依规严格奖惩。落实“双三十”奖惩措施,获得考核优秀称号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可享受省委有关激励干事创业的政策,重点企业负责人在评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时优先考虑;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政府分管负责人要引咎辞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就地免职,民营企业停产整顿。

(二)强化项目审核监管

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必须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工艺,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考虑产业链的延伸,必须达到同行业能耗、排污先进水平,必须将能耗、排污总量控制在核定范围内。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由所在设区市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对拟建的没有能耗增量来源的高耗能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对拟建的没有总量指标来源的高污染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一律不得审批环评报告。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04-03

作者简介:王晓芳(1978-),女,山西太原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学与国际服务贸易。一、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低碳化日益受到各国重视。2009年6月美国在其《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增加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即美国有权对来自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并从2020年开始实施。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提出,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协议,将考虑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使发展低碳贸易成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采取的外贸发展模式。因此,我国从国情出发实施节能节排,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低碳贸易模式,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是当前化解现实压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迫切需要。

二、国际贸易低碳化研究综述

低碳贸易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发展议题。关于低碳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低碳贸易的理论研究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影响时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Chichilnisky(1994)认为实行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会得到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将会加剧,全球总体环境也将趋于恶化。Copeland和Taylor(1994,1995)最早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可以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低碳贸易的实证研究

Wyckoff和Roop(1994)研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1984—1986年间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发现,OECD国家进口制成品中隐含碳排放量占其总排放量的13%。Antweiler等人(2001)利用4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二氧化硫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技术的正效应要超过规模的负效应,自由贸易有益于环境的改善。Frankel和Rose(2002)利用工具变量估计双边贸易引力模型,发现环境和贸易之间相互影响。Ahmad和Wyck-off(2003)测算了24个国家货物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证实了产业地理转移对全球排放的影响。Peters和Hertwich(2008)的测算结果表明2001年全球国际贸易的二氧化碳隐含排放量达到53亿吨。Nakano等(2009)对OECD 41个国家和地区17个产业的可比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1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逆差。

(三)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现状研究

Shui和Harriss(2006)计算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造成的。Wang和Watson(2007)的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净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占中国当年总排放量的23%。You Li和Hewitt(2008)发现,中英贸易使得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17亿吨。Weber等(2008)研究发现,2005年中国1/3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7亿吨)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陈迎等(2008)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的隐含能源问题。刘强等(2008)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4.4%。齐晔等(2008)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孙小羽等(2009)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闫云凤和杨来科(2009)测算了1997—2007年中美贸易的隐含碳,并深入分析了商品贸易和隐含碳双失衡的原因。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1.增加新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内容。在传统的资本、劳动、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又增加一个碳要素,将使国际贸易内容发生改变,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的比重则趋于上升。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资本、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自由流动,将很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

2.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局。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将会发生转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具有优势,将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则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分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严重,而且存在路径依赖,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随着碳要素被引入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国际产业链面临重构。引入碳要素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当今国际贸易的流向——发达国家出口仍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

3.低碳经济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建立起新的贸易壁垒,获得垄断与竞争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严格的减排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歧视。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借口,借此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严峻挑战。由于起点不同,征收“碳关税”将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更趋复杂化,不利于全球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三、中国开展低碳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仍只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总体上看还比较粗放、可持续性不强,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维系贸易顺差。迄今为止,中国实现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发展低碳贸易对中国既是阻力,也是动力。近些年来,我国在低碳贸易方面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力图通过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07年开始对重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关税等。但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低碳化仍需不懈努力。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0.7%,居第三位。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对中国特别不利:石油的碳排放系数平均仅相当于煤炭的80%,天然气仅相当于煤炭的60%,煤炭消费比重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明显。中国能源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9.7%。

3.低碳贸易的锁定效应

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所谓锁定效应,即现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因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一旦投入将成为沉没成本,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以上,其间一般不会采用新技术对其更新。例如,现在投巨资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被这些投资“锁定”,未来十几年内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状况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

4.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高耗能、低效率、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和制造业。受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制约,中国正处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重工业化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然较高。

四、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例如,符合节能环保的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但我国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国家标准过于苛刻,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利益,对电动自行车出口予以扶持。

(二)发展低碳产业,夯实低碳贸易的基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英国能源白皮书显示,英国近30年中经济规模增加1倍,但能耗总量只增加了10%,这一方面得益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对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大趋势,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低碳化任重道远。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而企业应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主体。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扶持、金融融资支持等引导企业进入低碳产业,研发低碳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坚持节能优先,大幅度降低能源强度,从而降低碳强度。敦促企业定期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及削减措施等信息,以减少碳排放。

(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维护国家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UK Government.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a Low Carbon Economy[R].EnergyWhite Paper,2003.

[2]Wangxiaofang.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Low-carbon Trade[J].Energy Procedia,2011.

[3]Bin Shui,Robert C·Harriss.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 Policy,2006(34):4063-4069.

[4]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