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法范文

时间:2023-04-07 11: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影响评价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影响评价法

篇1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32-02

1引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概念,旨在控制和技术那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建设项目在整个决策链中处于最末端,不能对最初的决策产生影响,而环境问题在人们制定政策时已经在产生了。为了对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同时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09年8月17日国家出台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不同,其评价过程也不同,同时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通常决定了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的方式。各种发展规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变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并不一定适合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因此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开展评价。具体来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归纳如下。

(1)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确定其展开的必要性;

(2)对区域发展及环境目标进行确定;

(3)对评价范围进行确定,并识别出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环境评价要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案;

(4)进行战略性评价,对各种可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加以预测,同时识别出明显的环境影响,将其与环境目标放在一起作比较,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议,并做好评价报告编写的准备工作;

(5)咨询环境权威部门;

(6)政府部门应结合评价结果,对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做出决策;最后,建立持续性的环境监测机制,对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连续监测,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以上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其是否符合各领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尚有待研究,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文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展开提供指导,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同时对经济和环境影响加以考虑和分析,虽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侧重环境影响,但是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主要是因为与社会、经济相关的政策、计划、规划都会对环境产生间接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修订发展规划初步方案奠定了基础(图1),其产生的信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为政策、计划及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所以,由此来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相关制定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条件。

3.1参与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政府决策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涉及到很多部门和领域,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求公众参与,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中不同方面的要求和意见,利用这种方式对评价对象的情况加以了解,将其中潜在的环境问题揭示出来,使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得到减少,从而提高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里既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也是对公众 “公益心”的考验。

3.2战略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战略角度对未来开发活动的结构及布局进行了论证,基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角度提出了最优的防治对策以及整体方案,并站在环境最大承载能力、总量控制的角度上提出了可行的规划项目和限制项目,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规划为5年做1次修改,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近期规划。图1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3整体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到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的协调与解决,重点包括受到破坏以及产生污染的地区、部门等,因此,应对各开发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对环境问题加以认识,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不仅要提出针对活动开发、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还要制定针对规划实施以及控制污染的方案和对策。

3.4超前性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在初步形成规划方案以后,在上报审批之前实施,将其作为政府部门决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用最小的环境破坏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

3.5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规划的实施过程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仅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各开发、建设以及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可持续改进功能,将清洁生产要求等纳入到工业规划以及项目设计中。

3.6跟踪评价性原则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一些建设项目在实施之前的评价过程中,曾经认定其不会危害环境,但是往往在项目实施以后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经过一番跟踪评价之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规划实施时间过长,一些规划就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化,这时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然而经过调整之后的规划,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会出现变化,这时进行跟踪评价很有必要。针对环境影响展开跟踪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存在于规划中的问题,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督促相关单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提高。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所发生的几起重大环境争议事件都是因为城市规划没有做环评,很多城市规划经常发生变动,把居民生活小区和工业污染项目混杂在一起,使当时符合审批要求的项目,一段时间后常因为城市规划的变化而变成高风险项目,给群众带来环境安全隐患。如此看来,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相当的必要,同时如何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是很重要,因此,针对具体的评价方法展开分析很有意义。

4.1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方法

从评价对象、范围以及层次等方面来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传统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从基本思路及程序等方面来看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应该对传统EIA技术进行借鉴,并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传统EIA技术中的不足进行改进,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环境影响矩阵、环境影响清单等传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都可以直接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

4.2区域环境评价的评价方法

区域环境评价是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区域环境评价中,空间分析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主要技术工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利用可视化形式将政府的规划、政策以及计划表达出来,并针对其展开查询和检索,将不同空间分析模式及功能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的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4.3政策评估的评价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高于项目层次的规划,因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会被归结到针对相关计划及政策的评价。同时,有关规划决策技术的研究时间已经非常长,所以使用这种方法时就显得非常自然,事实上只有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融入到政策相关规划与政策的研究中,才能将其作用与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有关建设项目环评法律逐步配套,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在优化选址、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成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控制上最富有成效的措施。例如区域预测等政策评估的评价方法,目前已经成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十分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4.4新发展的评价方法

简单的说,新发展的评价方法就是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性运用,例如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与技术等,这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尚有待与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5结语

综上所述,从分析和研究中可以发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意义重大,目前急需找到合理的、科学的环境管理机制,将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纳入其中,充分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力量进行调动,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展开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并由相关部门负责规划带来的环境影响,鼓励公众参与,建立起大家共同保护环境的新机制。在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是一项新工作,相信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海芳.浅谈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以环湄洲湾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1):177~178.

[2]甘欣欣,刘瓒,褚成浩,等.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104~114.

[3]李文,马友华,胡宏祥,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探索与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4):80~84.

篇2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O%,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弓I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O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地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

3.环境影响的预测。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

4.综合分析评价。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篇3

关键词:煤矿;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从国家的技术政策方面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限制,杜绝新污染的产生,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政策。(2)对可以开发的煤矿区生态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超前预防对策和措施,强化了的环境管理。(3)促进了国家科学技术监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4)为开展区域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因此,有必要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可广泛应用于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2 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

(1)科学性。通过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特点,依据生态运行规律,同时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经验数据为评价准则,然后定量得出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状况。

(2)完整性。矿区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各生态环境因素作为一个个体,采矿是多个人的进行的,人与人之间、人与整体与整体都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和谐,需要从各具体因素及因素的相互作用出发,来加以完善。

(3)政策导向性。所谓政策性是指始终把各地环境政策和国际环护战略当作基本原则,开发者的环境保护责任透明公开,以便达到以政策影响对矿区生态环境管理。

(4)目标针对性。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能使煤矿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必须从根本上上解决由于人为的采煤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一些自然因素的变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相互协调性。为了加强环保措施可行性和提高评价有效性。一手必须协调长远和近期利益、社会大众利益和企业私自利益,另外矿区开采与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也必须协调合理。

3 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1)类比分析法:通过已有的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来分析,预测模拟进行的项目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以此来定性和半定量各项分析结果。以类比分析和预测评价作为选择对象,同时,类比分析和预测评价关系着类比法的成功或失败。工程性质、工艺和规模与选择的对象应该基本一致,生态和环境条件一致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当确定类比的对象以后,通过分析项目和类比对象之间的差异,进行类比分析的结论。当然,在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

(2)列表清单法:是由Little等人在1971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通过一张具有行与列的表格加以体现,通过对每个点的分析,用符号、数字、符号以及一些其他形式作为表示影响性质和强度,以这样的方式作为分析项目和生态环境的。

(3)图形叠置法:将多个生态信息通过整理叠合到一张图上,做成复图,以此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此方法的优点:简单、直观、明了及形象,他的缺点:不能使定量评价做到很精确。

(4)生物生产力评价法:系统的功能优劣有三个生物学基本参数,分别是生物的生物量、生物生长量和物种量。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是系统的首要功能体现。当生物量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通常他的表征的指数都选用标定相对生物量;生物生长量以系统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表征系统受影响后的恢复能力得以体现。当评价时,大多数以绿色植物生长量代表,一般不需要全面测定生物生长量。

4 如何解决煤炭矿区环境问题探讨

4.1 统一、迫切完善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世界发展潮流,必须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完善我国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这些规定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对于新上矿山项目和开采当中的矿山以及报废矿山的环境重建都都必须出台明确的法律规定,以促进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4.2 加强公众参与度,提高舆论监督

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举措,是增进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最有效的途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环境意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应当积极宣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要进一步加强5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加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和力度;各级政府要真正建立起一系列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开展环境评价的有关活动;要充分发挥环保社团和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

4.3 大力推广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

清洁开采可以有效缓解在开采过程中带来的一些环境影响,国家应该通过法律的规定以及国家对清洁开采的技术的研发推广,结局煤炭来带的严重污染。洁净煤经书它的优点在于能减少污染和提高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基于此项特点,国家必须给予高对重视,确定洁净煤技术以后再诸多加工使用过程中重要方向。这些不仅仅可以改善目前的煤炭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煤炭行业以后健康发展的一个必然性。

4.4 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

因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地复垦已被破坏的土地,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已愈来愈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国家要完善现行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义务、责任和职责,明确规定土地复垦所需的资金来源、相关费用的管理与使用、复垦后土地的验收和再使用等,坚决执行“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原则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损害的补偿制度。其次,重视土地复垦的研究和多学科专家的参与合作,把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引入复垦规划的研究中,不断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引进矿山复垦中,分批、分期、分重点地建设扶持一批重要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矿业公司,把复垦工作推向产业化。第三,推行多元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政府适当投资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将社会闲散资金和劳动力引入矿山复垦,和矿山企业进行合作,多借鉴复垦效果较好的矿山的经验。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引进矿山复垦项目中,教农民学会复垦、利用复垦土地的技术,提高复垦进度和效率。最后,因地制宜地将矿区土地复垦分为农业复垦、林业复垦、牧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资源复垦和工业复垦等。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复垦的核心应该是以恢复耕地为主。

5 结束语

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因素较多,每个因素之间相互关系比较复杂,需要继续加深各因素的分析,扩充矿区调查资料,充实评价指标资料及统计数据,同时,减小定性指标定量化偏差,注意定量化指标研究动态,来完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活垃圾;环境评价;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47-02

一、垃圾处置过程的环境影响

垃圾填埋场中,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备,运行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很常见,因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垃圾渗滤液没有经过必要的收集和净化处理,导致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填埋场产生的大量沼气随时危害着周边居民的健康,其释放的CH4和CO2对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根据IPCC发表的1995年评估报告估计,CH4对全球气候变暖有19%的贡献,而CO2的贡献为64%。在全球排放的约5亿吨CH4中有2300万~3600万吨来自废物填埋场,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1988年我国排人大气的CH4约2612万吨(其中工业排放为122万吨),占全球CH4排放量的4.7%;2000排放的CH4约为3070/万吨。我国排放到大气中的CH4,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垃圾的厌氧分解。美国有学者甚至提出如果能采取措施控制填埋释放气体进入大气层,较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利用限制性法律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环境影响评价最早可能是在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的推动下产生的,进而推广到了加拿大、荷兰、新西兰和日本等国,以至于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要求――国外许多国家的法律规范。实施该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计划者在是否采取新的行动或者不同方式中做出选择。许多公司将其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简化计划过程和消除计划过程中一定风险的有效手段。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环境影响效益分析涉及多重目标和多因素评价体系,这些系统方法和模型,既有从环境工程角度去评价的,也有以经济学角度为前提的,但使用的理论方法基本一致,即主要是采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和一些相关的辅助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等。虽然很多废弃物具有再利用价值,从直观角度来看废弃物再利用是解决废弃物问题的最佳途径,但废弃物再利用是否可行则应具体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社会上的可接受性等情况。对废弃物再利用的综合价值进行评判,是废弃物再利用的依据。因此,成本收益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主要任务是衡量建设项目需要投入的环保投资所能收到的环保效果,包括用于控制污染所需投入的费用和控制污染后可能收到的环境与经济实效。在众多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法中,针对垃圾处置环境影响成本收益的估计,通常可以应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意愿调查评价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为了在实践中得到准确的答案,意愿调查是建立在2个条件以上:即环境收益具有“可支付性”的特征和“投标竞争”的特征。然后它试图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样本提问,来发现人们是如何给一定的环境变化定价的。由于这些环境变化以及反映他们价值的市场都是假设的,故其又被称为假象评价法。意愿调查法不是基于可观察到的或间接的市场行为,而是基于调查对象的回答。在生活垃圾处置技术经济分析中,对不同处置技术意愿评估法的假想市场设计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采取卫生填埋法时,应告知被调查者垃圾填埋场拟选择的地理位置(如在城市的上风向或下风向,水源地的上游或下游)、占地规模、防渗漏设施、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及将来的填埋恢复计划等;还应告知垃圾填埋场的建立需要收取额外的环境服务费用,这项费用既可以是政府财政拨款、信托环境基金,也可以是个人捐款或征收生活垃圾费,所有这些信息构成了一个“假想市场”的基本框架。在采取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法时。除讲清上述相同内容外还应讲清焚烧过程中排放的二嗯英、呋喃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所以,必须加上对二英的处置设施费用等。

2.资产价值法分析

房地产价格与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损益。房地产价值的高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处置方式对人们购买行为的影响。这可以从人们不愿意住在垃圾场附近的事例来说明。有学者研究发现,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降低了资产费用,每远离垃圾填埋场1.5-3.0km,房地产升值6.2%。资产价值法应用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存在一个可以自由交易的资产市场。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一个自由的可交易的市场正在形成,并走向成熟。人们在选择房产时,越来越注重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质量就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个因素,也为资产价值法的运用提供了条件。

3.分析方法的对比总结

尽管有许多方法对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效益进行研究、比较,但仍有一定困难。例如,填埋场或者焚烧厂的舒适性损失费用,很难用货币值来衡量,而更大的不确定性发生在填埋场的生物降解过程,以及污染物,如渗沥液进入周围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带来的环境影响等。Winkel等根据美国7个州垃圾焚烧发电厂收集的数据,使用疾病成本法对垃圾焚烧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货币估算。结果表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从长期来看,垃圾焚烧所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小于填埋和堆肥,环境和经济效益也大于填埋和堆肥处理。英国的Gaw以1999年(某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利用内涵资产定价法(hedonics property pricing)进行了分析计算,认为垃圾焚烧能更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本远低于填埋费用。Nieholas在论述了不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纽约的废弃物处置,从废气到有害物质的排放,灰渣的利用和处理,土地的使用以及废水的处理等方面对焚烧和填埋进行了分析:如果纽约的可燃废弃物全部用来焚烧发电,每年可以节省开采大量的天然煤矿。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废弃物焚烧厂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根据Toronto的环境顾问John分析,只有每天焚烧1500吨垃圾,才能在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上与填埋场平等竞争,且由于二次污染的存在,没有谁愿意将焚烧厂建在自己的社区里,而填埋和堆肥方式对环境影响则相对较小。Dennison针对填埋和焚烧利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①废弃物作为资源直接回收利用优于焚烧和填埋处理;

②焚烧优于填埋,而且处理1吨废弃物焚烧比填埋可以节约28kJ的其他能源;

③除CO2外,就排放的10种主要污染物质而言,焚烧比填埋排放的少。但是如果考虑焚烧所排放的CO提因为发电的话,应该把这部分CO2视为降低温室效应的减排效果。

以上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但是进行不同处置方式的对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能够为我们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提供更加准确的估计,因而可以做出更加准确和公平的鉴定,即使当环境分析过程不能完全囊括所有的环境影响。

三、结论及建议

1.方法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及社会成本

对不同垃圾处置方式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就是通过分析和计算不同处置方式正效益,包括环境和经济两方面,同时统计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给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而计算环境经济损益。从环境经济学角度而言,对不同处理方式进行环境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能够确定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状况,并通过污染者付费措施使环境破坏的代价内部化。因此,不管利用哪一种处理方式,不能仅考虑经济活动中纯经济的一面,而不考虑因各个生活垃圾处置活动环节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污染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环境保护等经济活动所需的费用。这是我们选择分析方法的基本前提。

篇5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60-1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资源是我国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最脆弱的一部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耕地减少,特别是在高质量的耕地资源,几乎到了危机,威胁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达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国的粮食的产量,维持耕地总面积的动态平衡,粮食不断的增产,土地整理的有效方法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我国目前面临着土壤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因此对我们正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必须进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估。

1土地开发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概括总结为环境评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最主要的内容是选择正确的指标体系,使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一个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进行评估,指标体系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现状的重要参考标准,从而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实现有效的评价,为环境前期规划和后期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人类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影响程度的评估,此过程会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减少或改善生态环境破坏手段和措施。比如对环境生态系统中后期服务的分析,分析关键项目的环境问题,并且预测一些开发和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内容都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在通常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即使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估。然而,一般的强调环境影响评估是对环境的污染源,污染环境的主体对象,环境每种污染物的组成,以及参考相关的标准来评价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内容需要全面,且一定的深度,从许多方面考虑,使评估更加准确。

本文通过使用土地开发整理的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发展和巩固各项活动,评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各种因素,并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的策略和措施。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程序

2.1确定评价整体框架

确定评价整体框架,即前期准备工作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根据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进行初步信息收集和现场踏勘,识别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问题,确定评价的主要对象、评价范围,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标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的整体框架。

2.2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划分为社会、自然、经济三个亚系统,每个亚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彼此互为环境。这些组分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调查需了解现状和历史变迁过程。

2.3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是在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评价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分析生态环境、选择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等级、识别评价因子、影响预测等内容。

2.4提出生态环境改善及保护措施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的提出应从满足未来长期稳定发展的需求着眼,重点放在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同时满足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需求。

3以娄邵盆地为例,研究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1项目概况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83646.80ha,实施后可新增耕地14348.19ha,新增耕地率为7.07%,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177208.56ha,改善灌溉面积159487.70ha,新增灌溉面积48154.37ha,新增排涝面积6502.85ha,新增粮食产能85.35万吨。

3.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项目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目前存在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和低效利用土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项目区部分区域因缺乏有效的灌溉设施,长期干旱,成为荒草地,该部分土地经过开发整理,配套灌排设施,可以成为优质耕地;项目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废弃茶园、果园,该部分土地成土母质好,土层深厚,具备开发成耕地的潜力。

3.2.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从灌溉排水设施来看,项目区内骨干灌溉设施基本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但田间灌排配套体系尚不健全,串灌串排现象较为普遍,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现有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质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低,已有硬化渠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损毁;由于管理维护落后,现有排水沟大部分淤塞严重,沟道杂草丛生,水流不畅,易引发渍涝灾害。

3.2.3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较高

项目区属衡邵干旱走廊,因山地丘陵地形地质条件特殊,部分区域土壤质地松散,含沙多,粘结力差,蓄水能力差;同时,该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4-6月,7-9月降雨稀少,易形成夏秋连旱;另外,该区域现有田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强,易发生季节性旱灾。

3.2.4局部区域水土流失较严重

项目区属丘岗盆地,局部区域地面坡度较大。在暴雨多发季节,溪沟及河流对耕地造成冲涮,存在水土流失,耕地灾毁的情况;同时在岗地区域,部分耕地由于表土,在雨季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

3.3评价方法

在评价中首先列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敏感区,从项目选址方面提出规避措施,绕开禁止开发的红线要求,其次选择开发活动、环境资源二大因素作为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则层,选择了17个评价指标作为该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并综合分析影响,提出对应环保措施。

4结论

总之,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中,首先须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指标体系,建立目标,通过目标指引,增加土地整理的可行性。同时,在影响评估方法过程中要坚持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从而得到定量的目标,研究更加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12,(2).

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 参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36-01

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没有了环境基础一切文明成果都将不复存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预先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从伦敦上空隐天蔽日的阴霾到切尔诺贝利恐怖的核辐射阴影,时刻提醒着我们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很多环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没有提前做好预案和防护造成的)。套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来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程度:“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推进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一种就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这种思潮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相关环境部门提出的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同时也明确提出解决政治与环境、社会经济与环境等问题的方法—— 公众参与。我国在这方面也提出了相关的规定。不可否认,公众参与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明显。提高公众参与度就成了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更加合理的方法才能让公众参与度提高,从而让环境影响评价做的更好。

1 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

说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提高公众参与的方法,我们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公众的心理入手。有一个现象,当专业人士们讨论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公众不清楚也不关心,也肯定不理解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如果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明白乃至完全不知晓,这样环境影响评价就不可能拥有广泛的公众基础,而提高公众参与度无疑成为了水月镜花。

我们在调动公众参与热情之前要普及基本知识。要让这些基本知识深入人心,只去宣传那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公众知道环评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更容易关注与自己有关系的事情,在普及环评知识的时候只说全球变暖、哥本哈根会议什么的是不够的。需要提起那些让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比如城市PM2.5的检测、企业建设、修地铁对城市的影响。只有让公众通过身边的事例了解环境影响评价,这样的宣传才能在大众中为环评的广泛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基本知识的普及就可以更好的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笔者认为调动公众参与环评工作的方法和普及环评知识的方法是一样的,要让公众觉得环境影响评价和自己息息相关。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关注度自然会高,其实重视利益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只要有道义的底线就好。其实关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件“利义”双收的好事,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也使得公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简单地说,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需要在普及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方面下功夫,还要让公众感觉到环评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让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

2 提高环评公众参与度的途径

当通过了宣传和调动,公众有了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愿望和初衷之后,就需要一条提高公众参与度的途径了。笔者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重视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2.1 用立法手段确立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在现代社会中,一切都离不开法制,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度也要相关法律的保障。第一,要想让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起大作用,就要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里明确公众的义务以及权利,确保公众可以普遍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来。这样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度得到了保证,还使得项目建设开始前就充分保证了公众的基本环境权利。第二,可以理解为第一条的延伸,将公众参与做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来对待,让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种习惯。主要还是要完善相关的公众参与细节,要让公众参与有具体的执行规范。

2.2 建立多种参与平台

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公众还需要参与的平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而通过公众集结而成的组织则能够发挥更加充分和全面的作用。国家应该从政策法规方面入手,鼓励在社区、企业、民间社团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证公众参与渠道的畅通,保证环评结果的全面性。

(1)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某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会比较大,涉及的人员比较多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有代表性。这样可以看到这个充分评估该项目对某特定地区的预计影响。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程的评估。

(2)以企业为单位开展公众参与。企业有着较高的组织程度,可以更有效率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适用于评估将要新增的生产线、新产业链对环境的一些影响,有很大的优势。

(3)民间环保组织。它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重要的社会性利益集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模式,可以带动公众的参与热情。笔者认为我们国家的公众更适合集体参与这种方式。环保组织的优势在于凭借较为严密的组织、广泛的公众认知度和固定法律保障,可以广泛的参与到各种环境影响评价中。不仅可以环评结果,甚至能够影响相关立法,能够有效的加大公众的参与度,让所有人更有效的加入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来,让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准确。

3 重视公众提供的环评信息

要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度,还要重视公众参与环评后所提供的信息。环评这项工作通常显得比较科学化、专业化,好像和公众有一定的距离。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活动,这难免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这样并不利于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其实仔细想来,既然是和文化、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活动,就不能离开人的参与,有人的活动才有社会。这样公众参与就是势在必行的了,其实公众生活就是我们应该最重视的一项参考数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让经济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经济建设的各项领域都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是为人们更好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我们必须重视公众的意见,满足公众意愿,这样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才有意义。当我们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越发重视公众的意见,公众才更愿意参与进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通过重视、采纳公众提供的信息,也是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有效方法。

总之,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度,可以让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具有人性化,对经济生产、社会建设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起到了一个保护作用,让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协调。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对人们的生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也为环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我们应当探索跟多的提高公众参与度的方式方法,为经济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 沈红艳,崔建升.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技术及方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51

目前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数量已经很多,在满足了人们的期待,防洪抗旱等灾害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有利也有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影响范围很大,且影响因素众多,在其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中会造成环境影响进行有效的把握,掌握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根据评价来对水利工程进行引导,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使其能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需求。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1)在正面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水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情况,减少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SO2、NO2等有害物质排放,进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水利工程建设具备较好的防洪减灾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劣气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在负面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水利工程建设可直接影响其所在区域的气候,如蒸发大大增加,在大气循环的作用下会使得当地的雾天气、降雨天气甚至极端天气的发生率提高;②水利工程建设减缓了水循环和水汽交换速度,使得污染物扩散迁移能力降低,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水质;③大型水库水流比较缓慢,水面比较宽,易形成一种特殊水温结构而造成蓄水水温升高,直接影响着一些低温生物的正常生长;④水利工程占地面积大,会对各种陆地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得一些动物发生迁移或者植物灭亡;⑤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土地养分,降低其酸碱性与肥力,提高了盐碱化与沼泽化的发生率等等。

2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1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在实施后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开展分析、预测以及评估,进而提出缓解或预防不利环境影响措施,最后实施跟踪监测的一种方法及环境保护制度。

2.2环境影响评价功能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有以下一些功能:首先,对水利工程影响区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特征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区域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分布、生态环境现状等。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社会、自然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等,对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针对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修复方案,从而减少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过程提供环境保护管理依据。

3水利工程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

3.1水利工程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前先对区域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为后续评价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要保证现状调查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准确性。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状况调查就是需要对水利建设评价范围内相关社会状况与自然状况展开调查,掌握区域环境现状及其演变趋势在进行现状调查时,需要涵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个部分,其中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经济、土地、文物以及政治军事设施等;而自然环境则包括地质、水文、地形、气候、水质以及生物等。

3.2环境影响预测的评价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即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后可能会产生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预测。通常而言,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分为两种,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2.1定量分析预测评价

部分环境因素可通过量度单位进行表示,可借助物理模型或者数学模型开展定量的预测与估算。比如在水库兴建后,对其局部气候、水库水质与水温变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可通过数学模型实施科学的估算;也可以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共同对库区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冲刷等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

3.2.2定性分析预测评价

部分环境因素很难采用量度单位予以表示,那么可以采用类比分析方法进行预测。也就是说,采用和拟建水利工程相似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特性的工程展开对照分析,进而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对于陆生与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一般可以选择生态机理分析法来进行预测与评价,也就是针对其对环境要求以及环境变化表现出的适应性等进行分析,根据水利工程兴建之后的相关环境实际状况,对生物在数量、种群或者群落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与评估。

3.3水利工程环境状况分析

基于环境现状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结合水利工程特点,可以找出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并对其加以全面的分析与预测。每一种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都不相同,因此可以有主次地展开分析,结合各项因素的相关权重而进行综合平衡评价。因此,在这个方面可以包括四种评价方法。

3.3.1基于清单法的环境状况评价

此评价法把所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按照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进而形成一份清单。这种方法又可细分为简单清单法、提问式清单法以及分级加权清单法,尤其是最后一种方法运用较为广泛。

3.3.2基于矩阵法的环境状况评价

把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有环境影响因素有序地排在纵列上,同时将环境效益排列在横行上,进而构成一个阵列。各项效应对环境造成的正负面影响会根据其影响程度的表现为不同的等级。一般而言,还可以使用加权法来对各项因素在整体环境中造成影响的总和进行识别。

3.3.3基于网络法的环境状况评价

网络法作为一种流程图结构运用在环境状况评价中,一般由箭头和方框形成有序组合,借以表达人类活动在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逐渐性影响。网络法的运用特点就是能够对人类活动、环境效应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产生的因果关系进行直观形象的反映。

3.3.4基于叠置法的环境状况评价

叠置法在环境状况评价中的运用,即是先对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区分,进而具体形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阁,再将这些分布图进行叠置,从而进行识别与筛选,最终形成相应的环境状况评价。

3.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就是结合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因素正在造成的影响或者已经造成的环境问题实施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预防或者减缓这些不利影响的对策在水利工程中,其建设活动对各项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具有错综复杂的特点,而且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使得综合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困难性。

4结语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可以控制河流流量,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多水利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以运用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方法,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预测模式。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为例,对提出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可行。

关键词: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模式预测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在建或拟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由此引发的噪声影响也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9]。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估和预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后对沿线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噪声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实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统一的、可供实际使用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式[10,11]。现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结合我国目前正广泛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索和实例分析。

1 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选择受噪声影响较大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一般敏感点控制在临线路第一排楼房以内区域,重要敏感点如学校、医院等扩大至临线路第二排楼房。评价范围一般为:风亭和冷却塔噪声为周围40m以内区域,地面段、高架段两侧距外轨中心线各150m以内区域,车辆段厂界外150m以内区域。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噪声标准,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7]。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评价应以现有相关标准为基本依据,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现有标准体系,将导致错误的评价结论,并对噪声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产生误导[8]。因此,评价中选用的标准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要求。

2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应在现场调查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踏勘、现场询问和走访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主要噪声敏感点的分布、功能、规模、建筑物布局、受影响人数及周围声环境概况。同时走访线路沿线环境保护和规划部门,收集相关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城市发展规划及环境噪声适用标准等基础资料,听取有关部门及公众对评价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全面把握轨道交通沿线声环境现状,为噪声预测提供基础资料,还应进行现状监测[9]。环境噪声测量值为A声级,以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评价量。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主要针对分布有敏感点的高架段、车站风亭和冷却塔、变电所、车辆段及进入车辆段地面路段布点,监测点一般布设在距声源最近的临线路第一排敏感点处,重要敏感点或工程后受影响较大的地段适当增加监测点。同时由于城市交通干道交通噪声突出,对评价范围内的主要交通干道亦设置监测点,使所测量的数据既能反映评价区域的声环境现状,又能为噪声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3 预测方法及模式

3.1 预测方法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主要根据拟建轨道交通工程的性质和规模,选择边界条件近似的即有噪声源进行类比监测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现状背景值、车辆技术参数及设计作业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推荐的预测方法对列车正常运行时高架段道路两侧、地下段以及车辆段周围环境噪声敏感点的等效连续A声级进行预测。

3.2 预测模式

3.2.1 高架区段

当单列车通过时,对某一预测点处产生的噪声级[2-6]Lpi:

Lpi=L0+ΔLv-ΔLdi-ΔLai-ΔLgi-ΔLbi-ΔLci-ΔLw+ΔLj

3.2.2

地下区段

地下区段对外界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主要为风亭和冷却塔,可视为点声源。预测计算中,风亭、冷却塔声源单独作用于预测点的声级,按其噪声传播衰减计算公式计算:

式中:

LpA———预测点的A声级,dB;

Lp0———声源参考位置r0处的声级,dB;

r———预测点至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距离,m;

K———声源几何衰减系数,根据声源的几何尺寸与传播距离的关系来确定,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K=10~20;

Lt———修正声级,dB;Lt主要考虑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由于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空气吸收和地面声吸收引起的声衰减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及《声学 户外声传播的衰减》(HJ/T17247.2-1998)确定。等效连续A声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LpA———声源在预测点处的声级,dB;

T———昼夜间时段,s;(昼间T=57600s,夜间T=28800s)

t———风亭、冷却塔在预测时段内的累计作用时间,s;

Lp———无列车时预测点的背景噪声值,dB。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浔峰圩至燕塘段线路长21.0km,其中地下线长约17.7km,高架线长约3.1km,过渡段0.2km。首期工程共设车站19座,其中2座高架站,17座地下站;车辆段1座,位于沙贝立交西南侧;集中供冷站2座,分别位于海珠广场站和区庄站;主变电站2座,分别位于大坦沙站和燕塘站附近。该段工程投资估算总额约为111亿元人民币。

4.2 确定噪声源强

篇9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发展方向;问题;对策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热点之一是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它主要侧重于对评价实践的研究,其本质在于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和实践的评估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的推动环境的评价工作,并对累计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来,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对我国的环境恶化起到应有的遏制作用。因此,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仅仅是程序和形式上的开展。

2.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问题分析

2.1环境影响评价的落实不到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来开展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还未将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项目和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专项规划纳入其中。而这些项目往往会因为工程量巨大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决策不当或评价失误就会对当地的环境或更大范围内的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落实和监管工作不到位

我国环境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组织发展不成熟,造成我国基层的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管理缺位、机构不全、监管能力不足以及资金缺乏的问题,此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时有发生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现象。第二,在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中,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下降,责任分配不清,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衔接关系等问题。个别部门由于责任意识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监管过程形式化,常常因此造成规划项目未批先建的现象。第三,环境监管职能部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本末倒置,在工作过程中重审批、轻监管,管理工作不到位,对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常采取一罚了之的态度,很多建设项目还会接口试生产进行长期的违法建设,而不主动申请环保竣工验收。

2.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管理问题

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百分之四十的环境评价机构存在严重的质量和管理问题,百分之十七的评价报告质量较差,另外还有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的专职人员由于在工作中错误的做出了违规的行为而被点名批评。在专家的评审过程中还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监察管理工作不到位,操作违规和弄虚作假等。

2.4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管理混乱

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很多的环境评价机构会将环境评价业务非法委托给没有任何资质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而通过这一方式来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一行为对环境影响评价市场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了环境评价影响机构间的恶性竞争,这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3.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规划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

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环境评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控制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做好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要对规划项目中的单个项目的评价工作予以重视,另外还要对项目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评价,强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工作,并逐渐通过建立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政务大厅等措施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促进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3.2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

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联动机制使环保部门间的工作更加协调,做到上下级工作协调,从而充分发挥对环境的管理、监察和监测的职能。第二,要严格执行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进入环境的评价审批,对违规操作者将追究其责任。第三,对建设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严格控制。竣工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要求来执行,建设项目中如有环保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未建立操作规章规程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现象发生,则不允许通过竣工验收。

3.3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确保由真正的独立的环境评价机构或独立的市场主体来承担,对环境评价工作中的环保部门参股分利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此外还要加强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管理,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环境评价质量低下的机构要坚决执行淘汰机制。环保审批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因此还应对环保审批人员加强监管,杜绝,的行为。

3.4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的违规行为必须进行严格的整治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经常会因为相关部门监管不严,而违规进行转包或变向转包、超证经营以及卖证、借证等行为,对这类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另外对于不合格的环境评价文件要坚决退回,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4.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制度推行的十几年中,我国环境污染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要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更深刻的落实,除了应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紧跟时展潮流外,还要使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并更有利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城市问题,2008,4(4):12-13.

[2]周嘉.生态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3(26):23-24.

篇10

摘要:随着城市房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但房地产开发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必须抓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文根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阐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实现房地产的开发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污染;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 real estate industry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bring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re also increasingly. Therefore,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ork.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project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brings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n-win reference.

Keyword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Noise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了一环。房地产在开发中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因此,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也对房地产行业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越来越明确的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及福利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为实现房地产的开发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示例

1.1工程概况简介

(1)地理位置:本地块位于城郊,本区地势复杂,东高西低,南侧相对平坦,区内大量破旧民房和单位用房,规划要求全部拆迁。

(2)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6991.30万元人民币,总用地面积23600.00m2,是集休闲广场,商业街,居住小区,大型地下超市和地下停车场与一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总占地面积:23600.0m2(其中还建用地面积7543.0m2);总建筑面积:75156.0m2(不含地下室面积)。

1.2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

(1)拟建项目区域内的还建居民、新搬住户;

(2)小区北面约20m处的物资局住宅区;

(3)小区东面约30m商业门店和建行办公楼及金凤园住宅区。

1.3小区保护级别如下

(1)项目周围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拟建项目周围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2房地产开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1房地产开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污染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过程发生的噪声与其他噪声有一定的区别:其一是噪声由许多不同种类的设备发出的;其二是这些设备的运作是间歇性的,因此所发噪声也是间歇性的和短暂的。

施工期间对周边的小区和宾馆的噪声污染严重,特别是原住户的影响最大,噪声值超标7.2~14dB,而且施工周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噪声的控制特别重要。另外因地处市中心,施工现场周围均为大于二层的楼房,隔音效果明显,对没有直接面对施工现场的地区噪声影响较小。

房地产施工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人为噪声。因为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削减措施,故传播较远,受影响面比较大,施工各阶段主要源的声级一般在80~90dB(A)。

(2)空气污染

房地产项目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施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环节:①施工开挖: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土地平整等。开挖的土方堆放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如动榆、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和大气污染;③混凝土的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粉尘;④施工所需建筑材料数量较大,施工将增加车流量,加之建筑砂石、土、水泥等泄漏,会增加路面起尘量。

项目在平整场地,土方开挖,物料装卸及车辆运输时产生大量扬尘,其浓度与施工现场条件、天气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难以定量分析。

同时,施工期燃油机械和车辆会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物微粒、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等.根据统计,每吨燃油产生的主要污染物SO2为4.57kg,NOx为2.94kg,CO为1.73kg,THC为1.70kg。

2.2房地产开发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听力损伤,干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并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在从声源到受声点,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衰减,采用如下近似计算模式工中各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A声级传播衰减计算公式:

LA(R)=Laref(ro)-(Adiu+Abar+Aatm+Aexc)

式中:LA(r)表示距声源r处的A声级;Laref(ro)表示参考位置ro处的A声级;Adiu表示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atm表示声屏障引起衰减量;Aatm表示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exc表示附加衰减量,上限为10dB(A)。

由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噪声防治的主要措施:噪声源控制即设法降低Larwf(ro),传声途径控制即设法增大Adiu、Adar、Aatm和Aexco.(1)噪声源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可从根本上降低源强,低噪型运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声级比同类水平其他车辆低10~15dB(A),不同型号压路机噪声声级可相差5dB(A)。要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紧固各部件,对脱焊和松动的架构件,要补焊加固,以减少运行震动噪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要合理安排设备位置。机械噪声强度达80dB(A)的设备运行点应尽量布设在敏感点50m以处,运行噪声达90dB(A)的,运行点应尽量布设在100m范围以外。

(2)传声途径控制

设立声屏障,机械运行场界达不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制的机械设备,附近应设声屏障或隔声棚.因施工时间短,隔声屏、隔声棚不宜采用植树绿化措施,可选用砖石料、混凝土、木材、金属、轻型多孔吸声复合材料建造.当采用木材、多孔吸声材料时,应作防火、防腐处理.隔声棚的尺寸高应超过设备1.5m以上,墙长要能使噪声敏感点阻隔在噪声发射角以外,顶部可用双层石棉瓦加盖。

合理安排时间,夜间22:00至次日7:00在敏感区附近应禁止强噪声机械施工。

(3)个人防治措施

个人防治措施以戴个人防噪声用具为主。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员,可配备耳塞、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从而可分别衰减噪声15~30dB(A)和30~50dB(A)。

(4)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工程开挖防尘。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少粉尘影响时间.多弃土根据总体布置尽量回填于凹,注意土方挖填平。开挖弃土堆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

②砂石骨科与混凝土系统粉尘消减与控制。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实,防止物料飘失,避免运输过程产生扬尘。混凝土搅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减少粉尘产生量;

③燃油废气的消减与控制。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较多,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运行点在敏感点上风向50m范围以内,需安装烟尘除尘设备。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尾气排放量与污染物含量均较燃汽油车辆高,需安装尾气净化器,尾气应达标排放。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施工运输车辆排放气监测办法等;

④交通粉尘消减与控制。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有条件可购置或租用洒水车喷水降尘;

⑤材料他库物料管理.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运输车辆应入库装卸,临时堆放场应有遮盖篷遮蔽,防止物料票铁污染环境空气;

⑥劳动保护.粉尘、扬尘和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特别是材料加工、运输粉尘较大的施工场地更应做好防治措施,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

3房地产开发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1房地产开发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污染

该区处于城区主干道,其值超过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及4类标准,而小区建成后,人口高度集中,增加了两条消防通道,和新建一条滨河路,大型地下停车场的使用,更增加了小区的车流量,这将进一步加大该区的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根据同类资料显示,小区建成后,晚饭后广场内噪声可达到70dB左右,对低层住户有一定影响,其衰减可按面源计算,另外小区外侧还有交通噪声,可按线源衰减,两者叠加。

由此,建成后对广场周边的低住户有一定影响。

(2)水环境污染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投入营运后,因人口密度增加,增加了大量生活污水,产生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污染。

3.2房地产开发营运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建成后对广场周边的低住户有一定影响,室内采用良好的隔音材料,可使室内声级减少20分贝左右,对居民影响不大。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氮、磷等,可修建化粪池进行处理,经处理后排放,可减轻对周围水体的污染。因污废分流,污水进入下水道,废水通过地埋式污水处理池后排入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场,可减少污染。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入水体。

4结语

总之,房地产在开发中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针对项目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状况,全面、综合的考虑分析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合理化、科学化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房地产的开发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