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对社会的影响

篇1

 

12月12日,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这一“双碳”目标,可谓“压力山大”。

 

因为中国碳排放体量大、任务重,且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很紧张。此外,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高碳化石能源占比过高,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耗偏高,都对目标的完成造成阻碍。

 

因此,中国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

 

一、增加与碳减排相关的资金投入

 

“双碳”目标提出后,势必将通过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地。地方政府成为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和必要条件。

 

中国自2010年以来陆续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期间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地方积极性不高。

 

研究结果显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1万-3.6万亿元。目前每年资金供给规模仅为5256亿元,缺口超过2.5万亿元/年。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资金需求量巨大。

 

但从中国政府财政资金来看,除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家收入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外,目前没有直接与此相关的公共资金收入。

 

因此,未来中国需要不断完善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来源和对地方的财政投入,助推地方“碳达峰”和“碳中和”。

 

二、设立低碳转型或“双碳”相关基金

 

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是有成本和代价的。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不一样,不同的地方、行业、企业将面临不同的约束与挑战。

 

例如,低碳转型会加速“去煤化”,就会有大量的职工要从煤炭等高碳产业链中转移出来,这对于山西、内蒙古等传统的煤炭富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来说,影响大,成本高,转型阵痛更为明显。

 

这就需要借鉴欧盟的公平转型机制,由国家设立低碳转型或“双碳”相关基金,通过专项资金,对这些地方、群体进行倾斜,帮助和支持这些地区传统能源产业工人的培训和转岗,尽量避免出现因低碳转型而导致贫困化等社会问题和不利影响。

 

三、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横向对比,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水平较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欧盟的6倍多。人均碳排放也要超过部分发达经济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速度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才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从而实现“碳达峰”,并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

 

预计未来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4.73%以上,届时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要达到5%左右才能抵消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碳排放增量,从而实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

 

如果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话,未来4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年均下降9%左右,比2005-2019年年均下降4.6%的降幅要高出约1倍。

 

四、降低煤炭直接消费

 

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57.7%,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消费水平(30%)。

 

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幅削减煤炭直接消费,特别是散煤消费,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逐步摆脱对煤炭的高度依赖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电力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占比最高。因此,在电力供给侧,未来需合理控制燃煤电厂的总规模,提升清洁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在消费侧,则要持续推进交通、供暖、工业、建筑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工程。

 

五、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

 

能源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性投入之一,能源成本、价格的变化对经济、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有代价的。在与低碳能源体系相耦合的新技术、新业态尚未成熟甚至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如果不计“外部性成本”,传统能源的高效减排以及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势必会导致整个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

 

此外,“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意味着传统能源类企业将面临高昂的成本,能源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传导到能源品价格中去。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算经济账,通过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设计有益于提升清洁能源企业竞争力的政策等方式,努力实现低碳能源规模化,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

 

六、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和创新

 

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

 

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延续当前政策、投资和碳减排目标,现有低碳、脱碳技术是无法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因此,必须要有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来支撑,并加快成熟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例如,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推广;重点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和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署;研究重点区域、行业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形成全口径温室气体管控技术方案,等等。

 

七、推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同时碳排放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工业产业既是传统用能大户,能源消费占总终端能源消费的2/3,又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0%左右。

 

工业产业中,钢铁、化工和石化、水泥和石灰以及电解铝等四个传统产业的能源密集、碳排放相对较高。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严格控制上述几大传统高耗能、重化行业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其进行节能改造,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

 

此外,还要加快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降低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八、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转型

 

目前中国有近10家能源央企,数百家从事煤炭、油气为主要业务的国有大型化石能源企业。“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倒逼这些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进行深度变革,加快转型步。

 

一是将碳排放纳入到绩效考核、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等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实现生产运营过程各个环节的低碳化。

 

二是加速调整企业未来经营战略,加快布局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等零碳新能源,努力将自己打造成能源技术服务的提供商,而不是能源资源的提供方,实现提供能源产品服务的低碳化。

 

三是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创新来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转型,适应与引领“双碳”目标的实现。

 

九、深化电力与碳交易两大市场建设

 

“双碳”目标将推动风能、太阳能等零碳新能源发电进入规模化“倍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又依赖于两大市场建设。

 

一是电力市场建设。受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等影响,中国新能源发电一直存在限电、弃电等消纳难问题。

 

因此,未来应继续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电力中长期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可能的容量市场等,使各种电力资源都能市场交易中实现其经济价值,以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全电量市场化消纳。

 

二是碳交易市场建设。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功能,即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二是约束功能,即约束抑制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从而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治理环境污染。

 

应在总结此前碳交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构建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在碳排放配额、企业参与范围、产品定价机制等作出系统性的安排,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气候风险、发现排放价格,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十、树立新能源安全观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风险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风险,主要是指石油、天然气因对外依存度较高,对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地缘政治等外部环境风险更为突出和敏感。

 

二是技术层面风险,尤其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由于零碳新能源大规模、大比例进入能源电力系统,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能源安全从担心国外供给转为担心国内供给,从能源供给风险转为技术层面风险。

 

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后,油气占比将有所降低,其对外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外部风险将逐步降低,能源供给从油气过高依赖国外进口转化为能源自主供给比例加大。

 

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具有很强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机性,新能源大比例的发展和进入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影响,一旦出现大面积、持续性长时间的阴天、雨天、静风天,发生大面积电力系统崩溃风险的概率增大。

 

十一、避免出台激进措施

 

“双碳”目标尤其是“碳中和”是一个远景目标。因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应有不同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表。

 

有些地区的民生还依赖于高碳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在压减高碳能源的同时,各地要有配套的社会政策,避免这些人群陷入困境。

 

此外,还要防止各地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出台激进的、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碳减排措施,互相攀比,搞碳减排竞赛,大幅度减少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的产量与消费,导致出现因能源转型力度过大、化石能源投资不足而带来的能源短缺,损害经济的发展。

 

对此,国内外都有过经验教训。

 

国外,2020年夏天美国加州分区轮流停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该州在大幅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推进能源转型的同时没有实现正确的能源组合,最终导致缺乏充足的电力资源。国内,2020年为完成当年能源“双控”目标和“减煤”工作任务,浙江义乌市、温州市等地推出措施,在一定条件下限制机关单位、公共场所、部分企业等用电。

 

十二、坚持系统思维,打破壁垒和藩篱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这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打破各种壁垒和藩篱。

 

一是打破能源企业、种类之间的壁垒。传统能源体系下,煤电油气核等各类能源相互割裂、各自为战,能源体系整体布局还停留在单一、少数能源种类上,造成能源综合效率低下。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国情现状决定未来不可能发展单一能源,需要进行多能互补,实现各类能源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二是打破能源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壁垒。能源行业虽然CO2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但建筑业、工业、交通等排放量也不少。所以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能源一个行业部门的事,而是包含其它众多行业在内的事。不仅是行业生产领域的事,也是行业消费领域的事。

 

三是打破中央与地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壁垒。立足全局,统一谋划,统筹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突破区域壁垒,形成“全国一盘棋”,让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篇2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税收筹划

一、引言

财政公共性作为财政的基本属性,凸显了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政府实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提供社会公众所不愿提供、无力提供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活动的相应财政支出,要求政府政策考虑国民利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是强调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与此同时“大部制”的实行彰显了政府机构精简的决心,追求政府规模的控制。政府规模怎样影响财政公共性?怎样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本文尝试通过对20年统计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财政公共性的研究较早,也较深入,近年来,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目标的提出,财政公共性的研究再次成为理论热点。李一花(2000)[1]通过对财政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分析认为,应在承认财政是两者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淡化财政的阶级性,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并指出应解决好财政支出的“缺/越位”问题,以有利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建立。崔潮(2009)[2]在分析了财政公共性公共指向、时空依赖、整体性下的层次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财政支出“越/缺位”现象是财政公共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主张推进财政公共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张映芹(2009)[3]指出财政公共性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与国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主张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认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财政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理念.

对于政府规模的数量方面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的大多意见统一,王波(2009)[4]认为有政府财政开支占GDP比重、行政机构数量和公务人员占总人口或就业人口比重三个基本指标,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不能盲目提倡小政府,应找到使市场与政府作用得到最大发挥的平衡点。吕炜,单双(2009)[5]则构建了人员规模和资金规模两种新指标,运用1997-2006年21个代表省市数据运用CLS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规模与公共服务水平正相关的结论。

目前对于政府规模对财政公共性的实现及变动的影响的分析较少,本文想以全国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实证分析,希望得到有效结论。

三、模型构建

由于财政公共性概念的抽象性,目前并无一致认可的衡量指标,考虑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是财政公共性的实际表现,而前者的获得又是通过财政支出中相应项目形成,因而本文采用将每年政府(各级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加总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公共支出水平,用公共服务支出表示,该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中社会文教费(具体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教育费附加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这三个指标值的总和。同时考虑为避免价格因素对数据造成不必要扰动,把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水平,对其余年份进行平减后的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对于政府规模,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上可以采用行政机构数量、政府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和政府财政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标准。本文采用政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总)消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例衡量,并免于受价格水平影响,用消费支出/GDP表示。其中政府消费支出这一统计指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6》收集整理,由于文中公共服务支出这一统计指标是新构建的,现有数据资料不能提供相适应的价格指数,暂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运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得到公共服务支出与政府消费占GDP比重成正比,表明财政公共性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当期政府规模。同时我们注意到,该模型不能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解释公共服务支出的全部变动,这说明不能一味靠增加政府消费、扩大政府规模来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这就为当前的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建议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加大对目前财政支出“缺位”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所谓“缺位”,是指按照财政公共性的要求,应该但尚未发挥应有作用的财政支出项目。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以平均每年约为17%的速度增长,但基础性科研、基础教育,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资比重仍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在这些公共服务领域扩大消费规模,以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合理,同时也将提高财政的公共性水平,有助于关注民生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2.逐步消灭财政支出的“越位”现象。与“缺位”相反,在某些领域财政支出干预市场起到了负面作用,即对竞争性领域有较多参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领域,财政支出应有所限制,以免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职能的顺利实现。

3.政府机构改革“精简”的基础上更要“增效”。诚然冗员的机构导致行政管理费的无谓扩张,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大部制”的改革自实行以来,已取得很好的反响,但改革仅停留在精简机构、裁撤人员上远远不够,盲目追求政府规模的减小更不可取。由以上模型分析我们得知,财政公共性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政府规模,盲目“减员”不但不能“增效”,反而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明智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把人员编制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4.合理利用政策滞后效应,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单纯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忽略以往政策的滞后影响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在政策实际执行中产生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过犹不及”。通过对政策滞后效应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更恰当的安排财政支出,不但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还能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财政支出的绩效提升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一花.试析财政的公共性和阶级性[J].东南学术,2002(2).

[2]崔潮.论财政的公共性及其演进[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3]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篇3

关键词:司马金龙墓;雕塑;文化特点;价值;影响

1 司马金龙墓的概述

司马金龙墓是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司马金龙,字荣则,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东武城侯司马馗的九世孙。①该墓于1965年在大同市石家寨村发现,虽早年被盗,但仍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墓内尚存漆画、石雕柱础、石雕棺床、釉陶俑、釉陶动物等。因墓主人的身份特殊②通过对其文化遗物进行认真考察研究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从石雕的装饰纹样、雕刻内容、手法、种类等方面入手,寻找北魏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值得学习借鉴的成果。

2 司马金龙墓雕塑的种类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大量文化遗存,可以概括的分为以下几种:

2.1 俑

司马金龙墓中的俑有:仪仗俑群、镇墓仪卫俑、女乐俑、女侍俑、男侍俑、镇墓武士俑等。(1)司马金龙墓的仪仗俑群。从俑葬的习俗看,沿袭的是西晋的传统,陶俑通常彩绘,多以出行的形式排列,大量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人物造型,司马金龙墓的骑马铠甲俑采用夸张的手法,表情均有一种勇武奋进的精神面貌。出土的仪仗俑群共十一行,第一行为骑马铠甲俑,有六人,均为褐色或浅褐色釉,依雕塑的造型看,反映出北方气候寒冷、鲜卑人戴帽的习惯。第二行也为骑俑共八人,人物服饰较前排有所不同,帽顶由三条圆弧构成,脑后有垂裙。身着裤褶(上衣),足蹬靴,体态前垂,腹后提臀。第三、四、五、六行皆为步兵,每行十二人,均为立姿,人物五官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痕迹。最后两行皆为骑马铠甲俑,每行八人,共十六人。他们的服饰和前九行宽松的服饰风格比较,显得精干、合身。衣着窄腰袖袍,披短甲,此装束便于骑射。(2)司马金龙墓女乐俑。彩釉陶女乐俑,跪俑、立身、身穿“V”领外套长衣、头戴高帽、手臂残损严重,左右两身跪俑姿势不同,其一双臂微微平举,其二则一臂在前,一臂在后,像是拿着什么乐器。女乐俑的面相圆润饱满、曲眉细眼,显得神情悠然,秀外慧中。

(3)彩绘釉陶女侍女。共两身,均无踏板,双手双拱于胸前,束高髻、戴高帽,一身陶色全身朱红,内颈衬衣呈白色;一身外衣呈白色,内颈衬衣呈朱色。(4)釉陶男侍俑。共两身,各立于一圆形踏板上,头戴高帽,衣着过膝长裙,肩宽、束腰、鼓腹,两腿连在一起。其中一身两平臂举起,右手偏高,另一身则右手举起,左臂紧贴于左侧。

2.2 动物雕塑

司马金龙墓中的动物雕塑有猪、羊、牛、鸡、马,骆驼等。它们总体的造型手法概括简练,体积感强,能在简括中见神韵,代表了北魏时期雄浑大气的审美情趣和粗狂豪放的民族崇尚。(1)釉陶猪。造型概括,四条腿被概括成前后两部分,即两条前腿不分,后腿也不分。(2)釉陶羊。处理办法颇似釉陶猪,从雕刻的手法看应该出自同一工匠之手,大概这样的处理原因有二:其一是便于长久保存,免于磕碰的危险:;其二则是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意念,体现了中国艺术品中写意特色的不凡风貌。(3)釉陶牛。造型较釉陶猪和羊更生动逼真,体块清晰、健壮,一头牛角处理呈外放型,另一头则呈内收型。静中有动,生气毕然。(4)釉陶狗。造型美观,给人一种静谧的艺术气息。两狗均为下蹲式,蹲于椭圆形踏板上,耳朵下垂,一狗呈张口状,另一狗则口衔一块肉,作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调。(5)釉陶骆驼。双峰驼造型准确、比例匀称、仰头张嘴、似在高吭,精神风貌高扬。

2.3 器物雕塑

在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文物有:寿砖、石灯、石砚、账房模型等。

2.4 石雕柱座

司马金龙墓的石雕柱座底座为方形,四周布满忍冬纹。此纹样是北魏雕刻中比较常见的纹饰。在方形底座的四面,还雕有立体伎乐童子,每个伎乐童子都持一种乐器在表演。每个乐妓周围以忍冬纹装饰和连接,相邻两个面的忍冬纹样方向相反,整体呈波浪线连续纹样,雕法工整细腻,手法多样。整个柱座雕刻十分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5 陵墓雕刻

司马金龙墓的陵墓雕刻,题材不外乎是辟邪的一种。因为帝王陵墓前才有“麒麟”,而贵族官僚墓前多为辟邪。镇墓兽五官夸张、鼻梁挺拔、双目凸出、嘴较大,有充满力量的气势和特有的形式美感。

2.6 石雕棺床(前立板)

我国古代在石棺上施以装饰,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南北朝的石棺仍沿袭汉代。司马金龙墓的石棺承袭了东汉墓室雕刻的手法,即线刻减地的薄肉雕的合用或单用。以单纯的阴线刻画为主,雕刻完美,技法精湛。以上就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雕塑的概貌,但基本上反映了北魏雕塑的类别、风格、特征等。

3 北魏司马金龙墓雕塑反映出来的社会特点

单通过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文化遗存就想全面而深刻的推断出其时代的文化特点,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因司马金龙的特殊身份和所处的关键时期,我们不难把握住北魏文化的主旋律和总发展规律。从司马金龙墓出土文物的题材来看,当时的统治者不仅重视军事斗争,对经济也非常用心。统治者开明的经济策略,使得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商业交往密切,随之出现了多样的贸易方式。与经济建设同等地位的政治建设也值得关注,鲜卑民族本是一个善战的民族,军事行动也以掠夺为主。但从拓跋珪开始实行“班赏群臣将士各有差”的分配方法,就表明鲜卑族开始走向文明国家之列了。在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棺床前立板上刻有完整的伎乐表演图,通过此图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制度的相对成熟、完备。因为乐队完美组织的展示本身就是国家昌盛步入文明的一种体现。后期孝文帝进行了所谓的内外改革,从婚姻、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推广汉化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北魏政权的长期稳定。同时汉族丰富的政治经验、先进的政治思想也和鲜卑族文化融合,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 北魏时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开发价值

纵观历史,凡开放者国力兴盛,闭关者反之,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北魏的开放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同时需要我们自觉学习鲜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从点滴做起,尽己之力,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在顺应时代的前提下,立足于当今社会的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祖国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注释:①《魏书》有传。

②2009年12月25日政协大同市文史学习委员会根据资料整理:司马金龙最初娶得太尉陇西王直懃贺之女,后娶北凉王沮渠牧犍的女儿,其岳母是北魏皇室的金枝玉叶,为北魏太武帝跋拓焘的妹妹武威公主。母亲为北魏皇族诸王女河内公主。这也是“两代尚娶三公主,父子相继镇云中”说法的由来。充分体现了司马家族的显赫地位。

参考文献:

[1] 于明.中国美术全集——工艺卷(上)[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大同市志[M].1956.

[3] 高平,力高才.大同史话[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姚斌.大同历史建置沿革[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赵一德.话说云冈石窟[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治污减排;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81-0131-01

1 治污减排工作现状

近年来,沾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将环境保护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理念,以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为重点,严格环保准入制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源监管,建立健全环境应急机制,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累计完成二氧化硫净削减量1630.6吨,化学需氧量净削减量2053吨,削减任务分别累计完成为100.51%和100%,其中二氧化硫已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削减目标。

1)海河迎查成果斐然。年初,我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对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取得全国重点流域和海河流域双第一的好成绩,我县水污染防治考核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沾化万亩人工芦苇湿地、下洼生态湿地公园等亮点工程得到各级领导好评,成为我县治污减排工作的亮点。

2)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更加严格。调整了沾化县新开工项目评审论证委员会,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开工项目评审论证重中之重,真正做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严格环保准入关,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不当或污染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不履行“三同时”制度,依法责令停止生产;对试生产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责令停止试生产并限期改正。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的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实现削减计划。坚持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纳入总量控制目标,按总量计划审批项目,确保总量控制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3)污染减排治理得以强化。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开展了全县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县环保百日集中整治活动、清理整顿“土小”环境违法企业专项行动、城北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方案,突出重点,强化调度,各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4)产业结构转型逐步提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减少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实现结构性减排。运用经济手段,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提高企业治污减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以沾化经济开发区和县城北工业园为重点,以重点循环经济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企业内部纵向闭合、企业之间横向联合、优势产业区域整合,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目前,滨州海洋化工、海明化工等3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企业”。庆翔金属材料利用益心生物科技达标废水冷却矿渣的“中水回用”工程,现已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95万方,减排COD315吨、氨氮126吨,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县城北工业园46家制革企业依托华生化工处理危废,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2 存在的问题

我县治污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环境保护和重点排污企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治污减排形势还十分严峻。

1)环境违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部门、企业负责人治污减排意识淡薄,受经济利益驱使,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没有将治污减排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经济增长与治污减排的矛盾较为尖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SO2、COD等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已迫近环境承载能力。全县工业污染防治整体水平还不高,落后的生产工艺依然存在,治污减排任务压力大、难度大。

3)治污减排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治污减排资金投入仍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污水管网建没不配套,污水收集率不高,经处理后的水还未能有效的再利用,良性循环的格局还未形成。

4)环保执法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治污减排工作业务量激增,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控手段较为落后,尚有多项监测项目无法开展,不能及时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治污减排的对策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转型提升,追赶超越,努力实现“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向生态环保要质量、要效益,着力构建“黄蓝”两区产业体系,力促治污减排工作实现新突破。

1)加强对治污减排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治污减排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把治污减排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严格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建立政府治污减排工作问责制,将治污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2)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完成治污减排任务目标,最根本的是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要从优化产业布局人手,加大环境容量控制力。一方面监督、帮助老企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另一方面对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所有新上项目都要考虑我县环境容量,根据我县的自然生态状况、环境承载能力、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相适宜的产业布局规划。同时要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使环境容量控制制度成为不欠新账的“控制闸”,科学发展的“调节器”,维护人民利益的“杀手锏”。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发展项目的优化布局、循环经济的壮大,逐步优化全县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3)着力推进治污减排基础工作。一要严格环境准入门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把总量控制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切实控制住排污总量。二要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三要加强治污减排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快治污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没。四要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贯穿至环保工作的全过程。

4)加大治污减排资金投入力度。要把治污减排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逐年落实并加大治污减排资金,环保部门要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依法、足额、全面、及时征收,排污费全部用环保体系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的环保投融资体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低碳竞争力 理论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学者开始认识到保持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性[1,2]。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工作见之不多,且多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建筑、食品、林木等机电企业的低碳竞争力,缺乏从宏观角度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从低碳经济角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将节能减排纳入城市竞争优势范畴内,使其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从而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

1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研究理论基础

1.1 竞争优势理论 ①市场竞争力优势理论。其代表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②体制竞争力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下降的情况下,竞争优势的研究转向更深层的体制性层面,主要以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在目前和未来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或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③其他竞争力优势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一个国家的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以熊彼特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为依托;以道格拉斯・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强调竞争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1.2 低碳经济理论 低碳经济一经提出,便受到各种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此处重点阐述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相关研究。①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关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脱钩发展”和“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脱钩发展认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脱钩”。Grossman于1991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格鲁斯曼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增大,达到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下降,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②减排成本。部分人对发展低碳经济存有顾虑,认为会额外增大社会成本,得不偿失。但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有效处理气候变化所需的成本其实很小,仅相当于2050年全球GDP的0.5%-2%。尼古拉斯・斯特恩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中,定量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认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指出如果目前全球每年投入1%GDP的减排成本,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2 城市低碳竞争力概念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联合的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中,将低碳竞争力定义为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能力。本文认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指城市在低碳排放的约束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为其居民创造物质财富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实现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脱钩的能力。其核心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目的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低碳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其中,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如图1所示,模型底部表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三个资本之间的限制性关系,即环境容量限制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制约着经济发展;三个支柱分别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竞争力,上部的三角形表示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水平的一种竞争优势能力。

3 城市低碳竞争力特征

3.1 系统性。城市低碳竞争力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是由产业结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和政策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创造和维持的。其强弱取决于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注重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导致盲目性和片面性,产生短板效应。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才能增强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2 动态性。城市竞争力是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通过制度与机制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处在动态变化之中,而外部环境因素更是瞬息万变。因此,城市低碳竞争力是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其大小会变化,其内涵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必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3.3 相对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某一时点去观察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现状,是可比的。另一方面,从不同的时点去观察同一城市的低碳竞争力发展变化状况,同样具有可比性。只有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才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并分析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4 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通过不断吸收新的要素,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并将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优势“输出”到周边地区甚至更大的区域,占有或支配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带动区域的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开放性反映了城市的集聚和扩散的功能。

3.5 差异性。不同城市自身条件不一样,城市政府的政策手段等因素也不一样,导致城市低碳竞争力呈现差异性。培育城市低碳竞争力可以从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4 城市低碳竞争力理论模型

基于低碳经济和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特征,借鉴波特[3]、IMD[4]、和倪鹏飞[5]等学者或机构的城市竞争力模型,本文认为城市低碳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低碳竞争力,并且受区位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制度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支撑,见图2。经济竞争力指促进经济增长,为居民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社会竞争力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环境竞争力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能力。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和加强,只有综合提高三者的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的低碳竞争力。

模型中,产业结构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决定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子。区域禀赋指专属于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域性特征,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土地资源和城市印象等。基础设施指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能源、给排水、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和防灾系统等。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包括城市生活环境、方式和习俗。政策制度是城市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发展低碳经济,需制定合理、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技术创新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低碳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支撑,须重点开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工作。

5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城市低碳竞争力内涵及理论模型,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性等指标遴选原则,本文采用三层框架体系,目标层为城市低碳竞争力指数,准则层包括经济低碳竞争力、社会低碳竞争力和环境低碳竞争力,指标层则为具体的指标,见表1。

6 结语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消耗全球85%的资源和能源,排除85%的废物和CO2[6],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通过研究城市低碳竞争力,有助于城市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在未来低碳模式下的发展状况和优劣势,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此外,研究不同城市的低碳竞争力,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状况和方向,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健.日本产业低碳竞争力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05-110.

[2]潘家华.走低碳之路提高国际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0-4-12,(23).

[3]MichaelE・Por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Th

eFreePress,1990.

[4]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Z).1997.

[5]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篇6

一、“十一五”经济与环保工作发展情况

在“十五”末,内蒙古的基本区情是欠发达,经济总量较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集群化发展不够、链条不长。2006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在正确认识自治区区情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奋斗,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一是经济规模取得大发展,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经济内涵取得大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显著推进,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十一五”全区经济规模和内涵的大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同时,环保工作的大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一五”以来,环保部共审批自治区各类项目环评163个,总投资6120.3亿元;自治区环保厅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506个,总投资74817.3亿元。环保工作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切实强化了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随着自治区GDP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新增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硫新增78万吨以上,化学需氧量新增12万吨以上,自治区的污染减排工作必须在消化巨额增量的基础上大力削减存量。到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9.41万吨,比2005年的145.6万吨下降4.25%,完成140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10.6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51万吨,比2005年的29.7万吨下降7.46%,完成27.7万吨总量控制目标的109.51%,超额完成了国务院对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

污染减排交上满意答卷,环境质量随之明显改善。2010年,内蒙古全区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为二级良好,优良天数平均达338天,比2005年平均增加63天,主要污染指标分别比2005年下降15―40%,是全国唯一没有发生酸雨的省区。全区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由“十五”的“中度污染”转变为“轻度污染”,重点监测的40条河流的67个断面中,Ⅲ类以上标准水质断面占65.7%,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二、科学认识的环保发展道路

内蒙古的环保发展既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又是正确认识环保工作规律、顺应时代转变理念方法、勇于探索开辟新道路的必然结果。

(一)树立生态文明观是环保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找到这个立足点,就找到了环保工作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紧密衔接的桥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内在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等美好的生活图景。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成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共同富裕的社会;又要在物质上创造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观带来的发展成就,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生态文明是与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相对应的概念。首先,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经济发展内涵的认识,不能仅仅以GDP增长单一指标来看待发展,经济发展包含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环境承载三个方面的内涵,应从单纯的GDP考量逐步转变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第二,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拓展对经济发展周期的认识,不能单纯强调短期内的经济规模扩张、造成“有水快流”的不良局面,务必在经济发展上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进而长久保持资源禀赋优势,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困境。第三,树立生态文明观要求丰富对民生内涵的认识,将环境权益作为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纳入各项政策制定当中,不能忽视更不能漠视公众环境权益。

(二)在发展中寻求出路是环保工作的根本方法

5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从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上找根源。

1、把握发展机遇,环保工作才有出路

这里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环保自身的发展。从第一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不能就环保论环保,而是应该放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待,立足于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以环境保护的成绩来优化经济发展、来改善社会民生,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有为才有位。从第二个层面来看,环保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期。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国家召开第六次环保大会,总理提出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的指导思想。一系列的重大决策表明,环保工作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必须认识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从而开创环保事业长足发展的有利局面。

2、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提升环保发展能力

环保发展能力的提升,表现为适应时展,提高行政效能,有能力应对当前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破解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环境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环保、人才强环保战略。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的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要将排污费的50%用于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这为环保自身能力跨越式发展开凿了源泉。5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直接投入财政资金17.45亿元,其中能力建设8.85亿元,污染防治资金8.6亿元,自治区环保财政专项资金增加了5倍。

在科技推动环保方面,自治区环保厅5年投入6.2亿元全面提升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能力,彻底改变了“废水靠看、废气靠闻、废渣靠摸、噪声靠听”的落后状况。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新建了监测实验中心,具备了有机、无机等15大类的监测能力,并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评估。2008年4月和2010年9月,自治区环保厅分别启动实施了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一期、二期工程,总投入1.65亿元,集成物联网、“云计算”、3S空间信息管理、3G移动通讯技术,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区统一的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环保移动办公执法平台,环保监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借助高效能的环保专网,自治区环保厅与各盟市环保局构建了全区统一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环保综合办公平台,建成自治区、盟市两级环保部门13个现代化的监控中心,形成全区环保管理“一张网”的数字化格局。

在人才增强环保方面,全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新增机构118个,101个旗县区全部独立设置了环保局,主要的工业园区也都设置了专门的环保机构,新增各类编制1342个。自治区环保厅机关新增设了环评、总量、人事3个处室,组建了东、西部环保督查中心、评估中心、在线监控中心、固废管理中心、排污权交易中心、环保产业协会7个事业单位,增加各类行政事业编制128个。

(三)抓住总量控制这个环保工作的主线

从“十一五”内蒙古的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来看,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工作对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最直接的作用,抓住总量控制这一环,就抓住了环保工作的主线。

环保工作始终是围绕如何处理好“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的,这三个量就是经济总量、污染总量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经济总量决定污染总量,污染总量决定环境质量。其中,经济总量对污染总量的决定作用,受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等经济质量因素影响;污染总量对环境质量的决定作用,受污染分布、环境容量等自然生态因素影响;环境质量反过来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进而对城市经济总量增长起到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关系上来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要从总量控制做起。总量控制与环评审批、污染治理、监测评估密切联系,构成工作循环链条。总量控制提出污染总量的控制目标,通过环评审批来实现总量指标优化分配,通过污染治理来削减已有总量、控制新增总量,通过监测评估来掌握总量控制和环境改善的成效。总量控制越有成效,经济发展就越有空间,环境质量就越发改善。实现总量控制目标的基本思路,是贯彻总理“三个转变”思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来解决问题。

1、将总量控制提升为政府意志,建立行政考核机制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等21个推进减排的行政规章。为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自治区政府于2006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于2009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领导小组,于2010年成立了以政府主席为组长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盟市也相继成立以盟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为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考核,2007年自治区把污染减排完成情况列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节能减排考核权重由2%提高到8%,超过GDP和财政收入7%的权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2、将环评审批提升为调控政策,建立优化约束机制

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导向,从单纯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经济调控措施,能有效地调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2006年自治区开展了全国首个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并以战略环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做出调整。2009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要点的通知》文件,把推进规划环评作为从源头防范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来抓,明确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十要点”。2008年自治区环保厅出台《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六前置、七环节”的规定》文件,从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污染新增量,“六前置”即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审批权限、规划环评要求,是否有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环境监测能力和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等6个条件进行环评前置审查,“七环节”即在审批过程中严格把握项目选址、项目布局、工业用水源、污水排放去向、生产工艺、环境风险防治,以及环境敏感区、城市建成区和景观区等7个关键环节。2009年自治区环保厅为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出台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环保部门保增长的21条政策措施,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环评审批以总量控制为目标,疏堵结合,从而优化经济发展。

3、将污染减排提升为联合行动,建立综合减排机制

污染减排要见实效,必须将工作措施由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向依靠环境政策引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将工作机制从过去的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的协同作战。2007年自治区环保厅制定了《关于二氧化硫减排“双五条”化学需氧量减排四条措施的规定》,以加快脱硫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年,面对全区减排指标处于降与升的边缘的现状,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减排的“双12条”政策措施。为加强经济激励,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区二氧化硫排污费从每公斤0.63元调整至1.26元,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由不足0.45元每吨提高到生活污水0.7元每吨、工业污水0.9元每吨。2007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减排任务分解到自治区15个委办厅局,2008年各级环保部门建立起与发改、统计、水利、城调等部门的减排统计联系会审制度,2009年自治区纪检委、监察厅把各地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减排工作的通知》文件情况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决策部署的4个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监督检查。

通过部门联合,结构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停小火电机组62台152万千瓦,整合煤矿877座淘汰产能1700万吨,淘汰水泥产能696万吨,淘汰焦化产能1100万吨,按国家要求淘汰了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石、铁合金和钢铁等落后产能,特别是关停了包钢3台90平方米烧结机,在全国规模最大。

4、针对内蒙古特点在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

内蒙古地域辽阔,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共与8个省区交界。广阔的地域既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空间,又给环保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2008年自治区环保厅借鉴国家成立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经验,报请自治区编委批准成立了东、西部环保督查中心两个正处级事业单位,分别设立在东部通辽市和西部乌海市,以分担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的职责,加强全区环境监察工作。2009年自治区环保厅借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的经验,在乌海市、阿拉善盟乌斯太开发区和鄂尔多斯市棋盘井开发区组成的“小三角地区”开展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由自治区西部环保督查中心牵头,重点制定区域污染防治规划和考核指标,明确防治措施及工程,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工作协调机制。2011年全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建成,为自治区和盟市两级环保部门建立了可以实现污染企业在线、视频、工况“三位一体”精确监管的环保物联网监控平台,极大提高了环保监管的时效性、准确性。这些创新举措有效提高了全区环保行政效能,对推动污染减排带来持久深入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分析

1 环境空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开发建设,导致气候变化恶劣,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灾害。特别是近两年来较为突出的灰霾天气,以其影响的广泛性、严重性,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影响直接体现在空气质量的变化上,近日环境保护部的2013年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有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0.5%,轻度污染占22.9%,中度污染占8.0%,重度及严重污染占8.6%;对人体健康危害较严重的PM2.5指标年均浓度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

灰霾天气成因与机制非常复杂,即使是在汕头这样普遍认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海滨城市,仅以轻工业类型为主要工业类别,环境空气质量也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近一年来,全市多次出现灰霾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和正常出行。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级别为优的日报占全年60.7%,级别为良的占全年39.3%。2013年,级别为优的日报下降为42.2%,级别为良的占全年57.8%,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上升了21.6%,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环境污染由点及面,最终影响到全球,灰霾污染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些宣传语体现出最深刻的环境保护诉求。以空气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环境保护需求日益突出,燃煤锅炉改造、淘汰黄标车、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等工作任务不断被分解到各级各地区的日常管理过程中。

2 节能减排成为治理空气污染新举措

针对越来越恶劣的环境,强化管理形势逼人。“国十条”、总量控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油器回收装置、烟气在线监测装置等设施的配套要求,强化环评审批、考核制度、机动车标志、施工期监理等制度的建立,环境管理的深度和强度随着环境安全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和成本的限制、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节能减排被做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提出,成为实现环境保护的另一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均给予重点推行。宣教部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理念培养,经信部门组织“万家企业”“十二五”节能评估等活动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环保部门开展 “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工作等等,都是现阶段推行节能减排的具体工作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出台,为各部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印染、造纸和涉及重金属的电池、电镀生产是汕头市目前较突出的重污染行业,历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以强化末端治理和淘汰落后产能为手段的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取得长期的整治效果,就必须从企业的切身利益出发,选择一种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污染排放的双赢模式,节能减排正是这种需求的实践运用。近几年来,已有几个批次的重点企业被列入“广东省应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强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审核效益的体现,部分企业逐渐加入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行列。清洁生产审核从原辅料和能源消耗、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状况、员工素质八个方面入手,对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进行审核和控制,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有效手段。

3 可供借b的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及效益分析

节能减排是一项涵盖水、气、声等各环境要素和多种能耗的综合性工作。节能减排方案的效果,也往往体现在减少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及降低噪声排放水平等多个方面。

为便于推广先进经验、促进节能减排,调查分析并列举各企业在审核中有利于空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减排措施,汇总实际取得的环境、经济效益(有关数据资料引用至各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 热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和综合利用

主要形式可见造纸车间烘干机加罩、锅炉蒸汽余热综合利用、蒸汽输送管道加装保温材料、染整工序废水余热利用等等。

潮南区两英镇某印染厂为减少环境污染,缩短染色周期,实现生态环保染色,降低生产成本,引进低浴比染色机,这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染色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新时期印染工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方案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投资回收期短(仅2.58年)、效益显著,实现了降低水耗、蒸汽消耗量(年节约燃煤约1211吨,节约燃煤成本约85万元)、助剂消耗量,从而也降低了末端处理的压力等多个目标。

3.2 各种措施节约电能

安装变频装置――变频器的功能作用包括变频节能、功率因数补偿节能、软启动节能,现阶段的应用范围很广,压缩机、风机、水泵、纸机等均可依需求安装。通过对主要用能设备加装变频器(需符合三个前提条件:大功率并且为风机/泵类负载、装置本身具有节电功能(软件支持)、长期连续运行),可以大量节省电耗。

澄海区溪南镇某造纸厂广泛应用了电机变频设备,有效降低了电耗。2012至2013年间,企业节省电耗为160万千瓦时,单位产品节能量为15.3千克标煤/吨产品。

3.3 改进操作方式及主要用能设备――以汕头市龙湖区某电池厂为例说明

该厂主要产品包括摩托车用电池和电动车用蓄电池两大类。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二者的设计容量差异较大,且由于电池充电初期容量偏差也较大,采用同一母线输出电流再分流充电的方式,严重影响到电动车电池的生产质量。综合以上因素,该厂在审核后采用单路独立的充电设备用于电动车电池的初期充电,方案新增92个320V6A单路独立微电脑控制充放电机回路。与实施前相比,年节约用电量16560千瓦时。既缩短了初期充电时间,又减少了因充电引起的酸雾排放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减少了损耗。

篇8

关键词 煤矿开采技术;绿色开采技术;环境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0-0062-02

0引言

由于采煤行业属于我国的重度污染行业,在进行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炮轰等方式进行开采,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需要积极的研发新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开采,才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煤矿开采技术

所谓的煤矿开采技术主要就是指在实际的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开采煤炭资源的目的。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其利用技术的先进与否、科学与否将会严重的影响到煤矿的开采效率及煤矿企业的发展。而从传统的煤矿开采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条件的限制,导致对生态环境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对水污染的破坏,由于在对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周边的水资源保护不当,进而造成了水污染的情况,我国的人均分配水资源较少,如果继续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将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将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瓶颈[1]。二,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对土地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在露天煤矿的开采中,常常由于过渡的开采行为以及不当的技术操作,对土壤成分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是像一些严重的地区沙化石化现象非常的严重,无法将该土地作为耕地之用,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土地资源的良好利用,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三,大气污染。由于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瓦斯,进而瓦斯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的大气环境。四,噪声污染,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噪声污染的情况,像进行爆破的过程中,会出现巨大的声响,严重的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2]。总之,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具有很大的弊端,不利于我国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结合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弊端,应该积极的运用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煤矿开采行业的良性循环,提高煤矿开采的效果,最终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 绿色煤矿开采技术分析

2.1 保水开采技术

在如今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逐渐的开始应用保水开采技术,所谓的保水开采技术主要就是指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之下,进行煤矿的开采工作。在进行煤层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地表水资源下漏的问题,进而造成地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而采用保水开采技术,主要就是在进行煤层开采的过程中,采用软弱岩石进行覆盖,并且压实,进而可以减少地表水资源的流失,充分的保护地表水资源[3]。

2.2 煤和瓦斯共采

所谓的煤和瓦斯共采主要就是指,在开采煤炭资源的时候,同时开采瓦斯,瓦斯也是一种稀缺能源,如果将其充分的利用,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可以将瓦斯进行抽放处理,将抽放出来的瓦斯合理的进行利用,一方面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制止瓦斯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的严重破坏,并且能够确保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等等,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

2.3 煤巷支护技术

煤巷支护技术也是一项绿色采煤技术,在实际的发展中,该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当中。而所谓的煤巷支护技术主要就是利用矸石井下处理工艺,以沿空留巷、开掘矸石填充巷的方式,确保煤炭在无煤柱的状态实施开采,大大提升了矿井回采率。在利用煤巷支护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矸石井下处理工艺一定以成熟,如果工艺不成熟,将会造成其他危险问题的发生,因此,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具有成熟的矸石井下处理工艺,才能够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

2.4 减沉技术

在应用减沉技术的时候,主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条带开采技术,另外一个是重填开采技术。所谓的条带开采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开采的成本,并且在整个开采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土地资源。而重填开采技术,主要就是指,将开采煤炭的开采区采用填充物进行回填,以免造成地表的下陷,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土地资源。在应用减沉技术的时候,需要选择好填充材料,由于一些填充材料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容易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二度污染,因此,在选择填充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不具有污染性的填充材料,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填充效果,确保对环境的保护[5]。

2.5煤矸石再利用技术

煤矸石再利用技术也是一项绿色的采煤技术,由于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煤矸石,针对于产生煤矸石,可以采取再利用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是对巷道掘进过程产生的矸石将其填充的井下采空区,进而使其能够充分的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在洗煤过程中产生也会产生煤矸石,如煤泥、黑矸石等等,这些矸石可以用于火电厂发电和供热等等,进而实现了充分的利用,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6]。

3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于煤矿开采技术与绿色开采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累丰富的经验,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积极的研发绿色开采技术,以不断的促进煤矿开采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J].能源与环境,2011(6).

[2]常建飞.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3]陈杰,黄庆享.矸石电厂粉煤灰理化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6).

[4]师天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高效利用技术和政策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0(9).

篇9

“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冶炼、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将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市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20*年,全市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42万吨、1.23万吨、1.97万吨,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0%、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50万吨,占全省16%。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13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92万吨),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十一五”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

二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主要废气污染源处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有90%集中在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超出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也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少数企业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西湖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民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矿山点多面广,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占地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2%,其中采矿场、尾矿库、排土场、塌陷区等造成生态破坏的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左右,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囿于政策、资金等原因,我市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进展不快,生态治理率不到14%。此外,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加重了我市矿山生态建设任务。

二、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充分认识我市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下大气力解决好我市发展中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主攻目标。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冶金、化工、电力、建材将仍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也是重污染行业,这些行业“三废”排放量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5%以上。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的优势,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构建321型的循环工业网络,加快建成滨江、横港、城山三个循环经济园区,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逐步把主城区工业企业迁入相应的园区,努力解决布局性污染问题。

第三,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污染减排实施意见,严控增量,削减存量,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科学合理地分配总量控制指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区域规划以及各类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均要进行环评,从源头上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继续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污染全过程控制。

第四,全力推进环保重点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市环保历史欠帐多,污染治理任务重,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实施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当务之急是抓好狼尾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消除狼尾湖区域工业废水对城市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同时,要加快城市生活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设。结合国家电力行业“上大压小”要求,淘汰铜陵电厂现有2台12.5万千瓦机组,完成3号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建设。限期淘汰全市17条立窑水泥生产线、26家铁球团生产企业46台小烧结炉,以及工艺设备落后、生态破坏严重、排污不达标的小选厂。

篇10

Wang Tao; Zhong Kaixiong; Zhang Jian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梅州 514015)

(School of Life Science,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如何在高校帮困助学工作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当前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即从我国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现状出发,探求帮困与育人的有效结合机制。

Abstract: As the reforming of the charge syste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enlargement in recruiting in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is increasing. That how to realize the aim of cultivating people in 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 work is a major iss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ent aid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will search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student aid and moral education.

关键词:贫困生 帮困育人 机制

Key words: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financial aid and education;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78-02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到制度的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下同)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做好帮困育人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才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重要性,研究它的实现机制,成为当前高校帮困助学育人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1目前高校帮困工作的现状

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的指导下,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高等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奖、贷、助、补、勤、减等多项措施构成的帮困助学体系[2],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目前的帮困助学工作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援助,缺乏将帮困和育人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主要体现在:

1.1 重视经济资助,忽略思想引导目前多数高校将帮困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放在经济资助体系的完善上,放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上,与多元化资助体系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已经远不止物质贫乏,还有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思想,比如攀比、虚荣、自卑等,甚至不少性格内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找不到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变得自卑而不知所措,失去人生追求和目标。

1.2 注重单向给与,忽略双向互动目前,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得到资助时,只是单向的接受资助,而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少数受资助的同学也想有所回报,但缺少感恩社会与回报社会的平台。长时间后,单向的资助形式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容易使学生失去自身主动性。这样的帮困助学方式容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等、要、靠”的思想,等待家庭节衣缩食,等待学校的助学金,等待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等。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也给学校和社会的帮困工作造成了被动。

1.3 注重生活帮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既要面对学业、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又背负着整个家庭的期望,相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就更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不便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甚至是班级活动,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会由嫉妒心理转变为仇恨心理。目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但缺少根据个人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

2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建立帮困育人长效机制的构思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和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是一工程关系到校园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帮困工作是育人工作的有利保障,育人工作是帮困工作的根本目的,只有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帮困与育人相结合机制的构思:

2.1 解决思想困惑,培养健康心态大学是学生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需要把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引导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把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过程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注和经济资助放到同等位置。

这需要做到心理上重视和思想上引导。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主动了解、关心他们,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和心理问题,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需要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重点跟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想,增强感恩社会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2.2 加大诚信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3]。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学生凭借信用,按相关程序就可以贷到学费和住宿费等,等学生毕业后就需要及时还利益和本金。但是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履行合同及时还利益,甚至部分学生恶意拖欠,这不仅影响了银行对学生本人的信用评价,而且还影响着银行对学校的信任度,进而直接影响到未来银行向该校学生贷款的金额。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这样不仅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诚信做人,从而促进资助资源的有效使用与合理分配,推动助学育人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此,高校应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举行助贷签订协议的承诺仪式,组织观看诚信教育电影,组织学习优秀校友的健康成长之路等,从而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意识。

2.3 以勤工助学为平台,引导学生自强自立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锻炼了能力,获得了经济来源,逐步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励志教育要以典型榜样为旗帜。要加大力度在校园内宣传学习,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立自强的典型榜样学生,从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劳动光荣的氛围。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勤工助学不是可耻的行为,这不仅可以获得生活支撑,而且更可以培养求真务实的健全人格。这有利于自身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健康发展,也是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4]。

2.4 注重感恩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个别学生都不知国家助学金是怎么会事,只是单向地去索取。因此,加强对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把这种被动的接受上升为精神动力[5]。

知而行远,这就需要首先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成长是高度关心与支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充满殷切的期望。

树立感恩典型,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典型人物的事例来教育和引导接受资助的学生,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习成才、感恩社会。开展感恩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救灾捐助、敬老助残和给父母一封信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并培养感恩之心。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只是帮困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使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成才,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应将育人工作与帮困工作有机结合,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08年全国普高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人民网:.

[2]崔小璐,陈小琼.我国高校帮困育人的主体和实现机制[J].教育与人才,2009.2.

[3]戴双兴.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发展[J].实事求是,2004.2.

[4]刘国锋.勤工助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J].山西离等学校杜会科学学报,2000,7.

[5]郑婷婷.应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