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的建议

篇1

摘 要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金融机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于金融生态环境内涵及特征的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不均衡 信用体系 政府行为 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各种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各因素总和。广义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法制等因素,它强调的是金融运行的外部宏观环境;狭义范围仅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体系、政府管理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

(二)金融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1.动态发展性

金融生态环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因素较广。而当今社会是动态发展的,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环境等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不会一成不变。如目前国内各银行就正在面临金融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等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不均衡性

我国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这也使得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根据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前十名的省市,西部地区只有重庆与四川,其余全部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排名后十位的省市,西部地区却占据六席。与此对应的是东部省市金融市场就比较发达,西部地区比较落后。

3.竞争性

无论是处于外部宏观环境中还是处于内部微观环境中,各金融生态环境主体都面临严重的挑战。如国内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国内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银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竞争等。这种竞争可以说是市场化必然的产物。

二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法律基础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基础比较薄弱,在金融立法、守法、司法、执法等各环节都存在一定不足。立法方面,已经颁布实施的与金融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宏观性综合性法规,如《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合同法》、等,缺少针对性强的单项法规,如缺少规范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此外,有的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在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情况下仍未更改;守法方面,一方面存在政府工作人员干涉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金融活动主体法律知识不足,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现象;此外还存在诸如执法效率低下、周期长、费用高,司法有失公正、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其他现象。

(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信用中介服务体系

社会信用不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逃债、失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些人缺乏诚信意识;二是我国信用法规不完善;三是征信业发展落后,失信惩戒机制仍未建立,尤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组织缺乏有效客户信用查询途径,很难做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容易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四是企业资信评估公司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多,应用的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缺乏高素质的资信评估人才,影响了资信评估的质量;五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信贷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社会的信用缺失很容易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发展,给国家与金融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三)政府存在干预金融机构行为

地区金融生态的状况优劣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干预包括制度干预、政策干预、行政干预、执政理念干涉等。多数情况下,这种干预的产生源于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经济增长做为政绩考核目标、官员考核目标,而这一目标显然与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受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不可能一致的。因此很容易出现在地方利益和银行利益的博奕中,银行有时不得不被迫背离其经营目标。如在资金的借贷上,有时就会出现政府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为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变相的信用担保等保护企业利益,牺牲银行利益的行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的这种忽视、违背金融机构运行规律,不尊重金融机构独立性,不遵循金融机构债权规则的行为,是不利于本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

(四)经济运行质量整体仍存在上升空间

经济运行质量是决定金融生态主体的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会从基础上制约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基础可以说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繁衍生息的物质载体。通常情况下,地区经济越发达,企业产出能力和偿债履约能力就越强,与此对应的是该地区企业越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性循环。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会决定地区企业偿债履约或金融机构主动支付的意愿,从而最终影响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情况因素水平的高低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较大。

(五)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无论从形式还是数量均远未达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种类少、缺乏金融机构间联动等均是体系不完整的体现。尤其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现更为明显,如农村地区货币市场较多,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则极少。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诉求。

三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作为金融生态主体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松紧适度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1.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主体权利义务

现代市场经济的立法理念提倡保障各产权主体地位的平等,各主体之间交易的公平。因此,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应当注重完善金融产权制度,注重从市场公平交易角度出发,建立健全金融主体法律制度。在明晰金融企业产权的基础上,真正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明确各个股东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赋予股东相应的法律权利和义务,逐步消除金融产权所有制存在的法律障碍。

2.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促进金融生态平衡

基础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因此从立法上,要逐渐完善、修订各个金融法律制度,确保金融机构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从执法上,加大法律威慑力,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强调以法律手段处理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等问题。同时提高执法人员对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提高立案率、侦破率及执行率,强调地方政府信用,大力支持司法公正,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从监管上,一是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监管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围绕如何提高监管效能,研究制订确保金融稳定的法律框架,合理配置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金融风险预警和监管机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三是按照市场原则,真正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相关破产法律,恢复金融机构的企业本性,使其逐步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大力发展征信行业

首先,建立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与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一个由政府为指导,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库,并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与信息分割,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而又详实的信息服务,使信用度成为金融机构信贷的主要参考指标。其次,加快会计、审计、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增加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建立政府主导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促进担保市场健康发展。

2.树立社会诚信价值观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强化信用意识建设。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在各领域广泛施行信用评级与惩戒机制,全面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使人们意识到诚信度缺失会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作为政府,切实履行诚信监管职责,加大对各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的坚决打击,降低金融风险,并将诚信度作为企业、个人考核、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参考标准。

(三)强化地方政府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等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对于金融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1.地方政府更新观念,注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能够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在本地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级政府辖区内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对成绩落后地区追究相关责任,强化责任约束意识,最终为吸引、发展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地方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地区相关规章制度,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工商、税务、财政、公安、法院、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助推机制,推动本地区金融生态建设。

3.地方政府要加快职能转换

这种职能转变包括思想转化及行为转化。首先,地方政府应树立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高于市场的指导思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行为。其次应尽快落实,废除有悖于市场原则的原有机制、制度,优化区域金融的制度环境,提高本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加大对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加强经济建设

经济与金融共生,生存环境优劣与地区融资总量相依,因此,只有经济发展壮大,才有资金量供给和需求的放大。可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会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降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2008年全国各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落后,与此对应的是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如此,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则比较落后。因此对于这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一方面国家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帮助他们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该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策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本地要求的产业。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良好的银政企合作关系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变应以本地区实际情况为标准,立足本地,抓好主导产业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发展,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客户基础;组织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平台,努力疏通银、政、企合作渠道,真正实现三方的互惠共赢。

(五)完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

要尽快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竞争力强的金融组织体系,为不同领域提供服务。如对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应多建立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社等,对其服务对象、经营模式、业务种类等方面加以引导与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除此,金融产品创新、信贷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机构设置等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对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9).

[2]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2

一、依托良好生态园林基础,不断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青岛依山傍水,植被繁茂,自然风景优美,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生态绿地结构布局。但是,从总体上看,城市的园林特色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空间布局上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生态绿地建设有待加强。应以自然山水公园为主体,以滨水带状绿地为纽带,以专类公园为地域文化标志,以街旁绿地为点缀,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青岛“山、海、城、岛、河、湾”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保留城市自然山体、河流水系、海岸绿地、湿地等,形成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构成的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以沿海基干林带、沿河绿化带、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海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库涵养区、山头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全市域生态体系,构建“一核、三区、三廊、多点”的生态网架。

均衡发展公园绿地。要在原有城市绿地基础上,以轴线、廊道联通大型公园绿地,合理放置绿化广场、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节点,使大、中、小公园有机结合。尤其是浮山、太平山综合公园、百果山、午山四大城市 “绿肺”。目前,大部分居民周末的去处一般是城市公园,尤其是老年人,公园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必去之地,因此,加强对公园的绿地建设是及其重要的。

合理布局生产绿地。要按照生产性、观赏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市域范围协调生产绿地,以点状形式分布其间,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合理布局生产绿地有利于城市的美观,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绿化和空气清新。在布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季节调整绿地的类型,使其跟城市景观协调一致,在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的同时,为城市带来清凉绿色的感觉。

改造提升居住绿地。要将居住区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结合,扩大原有绿地面积,增加居住区内的游憩、保健和游乐设施。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跟绿化用地的设置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尤其是空气中的微尘物质,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居住区内及周边的水体、绿地,将各类绿地有机串联,使居民一出门就能步入绿色走廊。

严格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城市历史的明智之举。古树是城市的一道重要风景线,不仅体现了古老的韵味,也有利与对生态的保护。要抓紧对我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挖掘文化内涵,从而为开发古树资源创造条件。

二、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加强生态城市文化建设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但要保护有形的物质遗存,把现存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以及具有一定价值的古街旧巷、遗址遗迹等,通过控制性规划划定保护区,严格实施刚性管理,更要注重保护民风民俗、民间传说、遗闻轶事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要及时对其加以发掘、整理和保存,同时,还要保护好孕育了灿烂历史文化的青山秀水。

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有价值的古迹、遗迹要尽量保存或修建、复建并丰富其内涵。历史遗迹是一笔珍贵的文物,对其进行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在城区拓展过程中,力求使史料征集和发掘的成果在规划建设中得到合理充分运用,突出青岛“山、海、城”的海滨特色与欧陆风情交融的生态环境。

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统筹发展,又必须各展所长。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利用并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人文特色,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保护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格,它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不仅能对提高市民素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生态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

篇3

教师专业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取向,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成熟,强调了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来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认知、追求的和谐以及成长环境的和谐,因此,教育生态学提供的新视角,可以说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完善和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选择。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思想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就其本意而言,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ekel,E.)为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就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了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堪萨斯大学的巴克(Parker,R.)和赖特(Wright,H.)、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Bron—ferbrenner,U.)、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E.)、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等都为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入较为兴旺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在此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生态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也开始向纵深发展。我国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研究先于大陆,可以说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何确定教育生态学独特的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主要侧重于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利用多门学科的优势,超越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目前教育生态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人们的研究分属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既有微观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也有宏观的关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遵循着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系统、平衡、联系。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就要坚持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思想,既要保证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又要体现真实有效性、自主独立性,从而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职业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为大家注目,随后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引发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全面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体现为教师具体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等。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一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应看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要求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实践学校等模式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内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落实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要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首先要引导教师思考共同体何以存在的目的,清晰共同体的使命,即共同体存在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是那些可以当做口号的笼统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行动目标;其次要组织教师共同创造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愿景,以形成教师参与到共同体中来的动力,由此可以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更好地支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注重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这样才可以真正营造一个能够滋养教师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的专业共同体。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课例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寻求校本培训的内在动力,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合作、创新培训形式等途径的运用,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制度、规范、教育、榜样等手段,施以职业效能感、幸福感的提升等策略,努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形成教师共同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通过变革既有的同事关系、评价体系、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学习与反思,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形成教师自觉钻研业务共同提高的风气;关注教师生活状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专业权利,加强教师心理保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宽松的人性空间等,都将有利于在教师生态群体中建立真诚、和谐、合作、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反馈调节环节。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测验能够把握其特点、属性和现实水平,掌握其动态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多元和尊重差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而生态学的生态位分化的观点认为,竞争使得竞争个体各自从其部分潜在的生存和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实现稳定的共存,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教师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所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理应存在差异,而不应用单一的标准。显然,发展性教师评价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采用的教师评价方式。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篇4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文明;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环评,指的是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制定出预防或降低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在具体的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是不同的,且每一项步骤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必须要符合满足下列条件:

1、要能够适应对环境造成的显著影响的项目。而且还要识别和评估所有可能的较为明显的影响;

2、要比较每一种替代设计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

3、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定要详细清楚,从而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明白其可能影响的特点和重要性;

4、包含广泛的公众参与与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5、结论要及时、清晰,为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和分类

(一)层次

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已经建设完并且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其排放的污染物和周边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依据每一类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对这一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该区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进行评价,看其是不是在环境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2、环境预测与评价。依据地区发展规划分析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这一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跟踪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跟踪评价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完成后的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果项目与预定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得对评价制度进行改进,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分类

1、按照评价时间分类。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2、根据评价内容分类。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

3、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声学环境评价、土壤环境评价、生物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美学环境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伴随着日益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渐渐从单方面控制污染转向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第一,对优化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很有利,能够提高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比较特殊的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功能;第二,能够加强工程设计方案的及时变更,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注重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四,减少水土流失,推动生态环境的回复与重建;第五,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第六,对于关注率高、影响大的重点工程进行环评,树立国际威望。

(二)促进了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口”和“控制闸”,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优化规模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分析,从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持续发展出发,对区域或行业合理确定发展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不同选址和布局的环境影响的研究,比较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案,确保环境的选址和布局能够合理;对于新污染要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采取“以新带老” 、“上大压下” 等措施,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改革生产工艺和达标技术上,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新工艺,设计出优良的产业链,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

(四)服务民生,维系人民群众健康

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质量关系健康,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 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一直以来,环评将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保护环境质量作为主要关注点,对维护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1、普及环评知识,增强社会群众环保观念,重点加强政府及企业管理人员对环评在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作用的理解,提升对环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环保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企业自身、民间环保组织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普及环评知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2、引进替代方案机制。我国应积极引入替代方案,在环评报告书中规定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完善环评报告书的内容。然而就当前我国形势而言,对所有的项目要求设计替代方案是违背实际的,由于设计替代方案需要经济成本作为支撑,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只有需要编制环评报告书的政策决策、规划、立法和建设项目,报告书中才需要涉及替代方案,而那些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只要编制环评报告表和登记表的项目,就不用替代方案了。同时,那些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牙需要设计替代法方案,让公众更加了解替代方案,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对决策者更具信心。

3、推动环保立法,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政府、媒体及群众的监管监督。推动环保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使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矫正“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反常现象。

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统一管理机制。当前,环境保护监管模式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对各级政府和部分的环境保护责任加以明确的界定;把因为分割部门导致的环境监督管理予以集中,强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确立环境保护机构的独立执法地位,实现环境保护执法垂直管理。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以生态文明委主要目标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有所改善,逐步优化,但这些仍然与我们建立生态文明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环境监管体制不顺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是各项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涉及各个具体的污染领域,如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城市空气等,对各个污染领域的监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污染源,对污染源的排放实施监督和核查。除了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其它有管理权的部门协同动作。如水的管理被分作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分别由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矿产局和国家海洋局负责。如恩施州在清江保护问题上就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州及县市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管理不统一,多头执法,没有形成合力,环境执法实践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监管体制不顺畅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区域外部性,它造成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此外,现行体制中,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有些地方政府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项目上马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企业和项目的数量,放宽审批条件,引进那些工艺设备落后、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以致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权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三同时”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少数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造成一些地方征收排污费的数额少、比例小,降低了企业违规排污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企业违法超标排放行为,阻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进程。

(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一是环境监管执行人员及经费不足,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以利川森林公安为例,在经费方面,其财政预算只有地方公安的六分之一(人均2.2万元),经费无保障,而且装备经费还未纳入预算。在人员方面,利川市国土面积和森林面积在全省县级单位是最大的,林地面积450万亩,但只有29名森林民警。有限的警力不仅要办理数百起行政案件和数十起刑事案件,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主管部门安排的诸如林权纠纷等其它工作,每个派出所5个民警,辖区都是4到5个乡镇,机关两个外勤科室负责全市范围内大要案和难度稍微大点的案件,被动接处警,疲于应付,很少能有机动警力巡查和主动出击。二是环境监管执法条件差,少数基层环保部门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发生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很多基层执法部门装备不齐备,没有执法记录仪。三是监管缺乏威慑力。现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但没有什么威慑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可以预期到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四是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监测方案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明确的设计要求。检测频率、检测指标、采样方式等主要内容都缺乏明晰规定。致使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

(三)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法意识不强,p徇私枉法p以执法名义谋取私利;或执法不力、消极执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以言代法p自立标准,关系风p说情风严重,把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凌驾于法律之上,视法律为摆设。二是法律知识及技术欠缺。如一些执法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够;对现场检查情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执法过程中没有沟通技巧;法律文书写作不规范;缺乏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的路径选择

执法工作是法律的生命,也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恩施州要实施生态立州,推进绿色繁荣,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处罚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等。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针对违法企业坚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加大处罚额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给环境安全监管和打击环境违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完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

要加强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权力制衡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比如在清江保护方面,要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要求工业企业、医院学校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对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次要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和执法备案工作,使层级监督规范化和经常化。强化各级执法监督责任,使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是我们执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三)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要清理、废除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行政性法规与规章;从源头上解决地方政府干预环境执法正常进行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地方环境执法制度,建立与完善不受地方政府随意干涉的相对独立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健全环境问责机制。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境违法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篇6

一、设立“三道防线”:规范研究行为,引导教师从“务虚”向“实用”转变

欲流之远,先浚其源。认识教育科研的性质和任务,澄清模糊观念,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走向“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第一步。为此,我们通过系统培训、政策引导等方式,从源头上构筑起三道防线,促进了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对接。

1.两训一评:预防“有行动无研究”

行动研究是广大教师最为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调研发现,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内涵理解得不够透彻:只是围绕课题搞一些连续或不连续的主题活动;只满足于“做了什么”,却没有深思“为什么这样做”;研究缺乏指向性,观察也不到位,研究结果的科研含量较低,起不到改进教育教学的作用。为防止这种浅层次研究再度出现,我们用“两训一评”的方式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两训”指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研究方法的培训。理论层面的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学校教科室负责,主要以威海市教学研究中心编写的《实用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为蓝本,自主地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第二阶段由我市教学研究中心教育发展调研室负责,瞄准行动研究这个热点和难点,分期对基层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实践层面的培训,主要由分管科研人员和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研究共同体,在基层学校针对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通过以上两个层面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训,将行动与研究合二为一,使“教师即研究者”成为可能。

“一评”主要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征文”评选,激励教师对研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深度反思,提高行动研究的效度。目前,全市性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三次。每次评选过后,我们都及时下发“引领式”通报,既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与建议,也对优秀的行动研究案例进行评析,引导教师遵循基本的研究规范。此外,我们还在乳山教育科研网上开辟了“行动研究”专栏,推介一线教师的日常研究收获及每学期获奖的优秀成果,供全市教师共享。

2.两项政策:遏止“盲目研究”

从本质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改进,应该定位为原生态、非专业性质。但由于定位不准,一些学校和教师却走了一条非专家非教师的研究路径:选择课题不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立足于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只是搜索和整理有关资料进行“作秀”,徒费心血而无功。这就是我们提出搞“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背景所在。对此,我们出台两项政策,筑起了遏止“盲目研究”的防线。

政策之一:精选有效课题。为遏制“人人有课题,年年搞研究,年年无成果”的盲目行为,我们要求基层学校可在已立项的课题中,筛选出具有校本性和实效性的2-3个课题重点研究,力争出精品,并强调“只有极具校本性和实效性的课题,方能进入校、市两级重点研究课题行列”。教育发展调研室则从各学校申报的重点课题中,筛选出若干个对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实用价值的课题,给予重点扶持。正是这一政策的引领,府前中学的县市级课题《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建立与应用》,超越了许多省、市级课题,当选本年度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政策之二:杜绝功利课题。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杜绝一些教师将拿到课题结题证书作为课题研究终极目标的不良现象。因而,进行评优选先,不以课题是否结题作为课题研究有成效的依据,而主要关注“研究成果通过何种手段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利用”,从而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并自觉运用研究成果,不再出现盲目研究现象。比如,我们在全市开展的“1121”工程(评选100名教坛明星、100名优秀教研组长、200名师德标兵、100名优秀班主任)中,对于科研成果一项,我们就采用了这一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两步延伸:杜绝“一次性研究”

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环节。“一次性研究”使得课题结题之后,就没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将课题研究成果弃之不用,还是将研究成果复制到教育教学中,都将使课题研究得不到继续延伸和发展,这就严重背离了“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本意。为此,我们采取“在实践中选择,在实践中完善”的措施,筑起了杜绝“一次性研究”的防线,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步:在实践中选择

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从成果推广的原则、推广的途径和方法、推广的程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教育发展调研室本着“成熟一点推广一点,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精心筛选出已结题的、应用价值高、普适性强、再研究潜力大的课题,并吸纳自愿参加推广研究的学校,进行联合攻关。

第二步:在实践中完善

由于对某个学校或班级适用的成果在另一学校或班级未必适用,同时,对研究课题成果的应用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各联合攻关小组在原成果单位的带领下,按照推广程序,有计划地开展了深化研究。比如实验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学行为研究》课题成果在威海市获二等奖,为深化研究,他们与另外七所自愿参与深化研究的学校组成了研究共同体,通过“区域联动研究”的方式,在研究中推广,在推广中深化,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研究成果,形成了联动共赢的局面。

二、坚持“两破两立”:完善管理和评价机制,实现教科研由“无序”向“有序”转变

高效是“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能否高效运作,关键在于管理和评价机制能否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针对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存在的缺陷,我们采用“两破两立”的措施,初步完成了从滋生形式主义到孕育“经济实用型”教科研的转轨。

1.科研管理体制:破除“行政垄断型”,建立“团队自主型”

以往的教科研范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从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计划的确定,从过程管理到课题结题,均是以行政管控为主。基层学校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忠实而被动地遵照上级指示行事,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角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教育科研工作的自下放到学校,采用“团队自主型”,还能者以广阔的自由驰骋空间。

(1)组建团队,集中智慧

我们的教科研团队完全由各学校自主形成,有强强联合式的,有异质互补式的,其目的都是通过团结协作,集中智力资源,提升团队效能。比如,以诸往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小学阶段国学启蒙与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团队,由11所实力较强的学校组成,而以府前中学为核心的《中学历史多维互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团队,则是异质互补式的搭配。这样的结合,提高了执行力,有利于把课题做得更实、更强、更长久。

(2)自主发展,互利共赢

团队自主,指的是自主制定研究计划,自主确定研讨活动形式和活动次数,自主开展研讨活动,自主负责团队管理,自主确定通过何种方式展示研究成果,等等。但是,团队自主并不是搞“放羊式”教科研,我们要求行政和研究部门根据团队的需求,为其总体把脉、出谋划策、提升总结,完成指导、服务的职责和任务。这样,便实现了教师和行政研究人员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教师不等不靠积极研究,行政研究人员减少指令性文件和检查次数认真指导。这样,就催生了自主研究的内部动力,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科研评价机制:破除“虚评体系”建立“实评体系”

用评价机制引领教科研、管好教科研,是我们建立教科研评价体系的目的。我市以往的教科研评价体系由管理保障、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四部分构成,具体指标中也不乏“有健全的教科研制度,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之类以听汇报、查资料为主的“虚”评价指标,从而助长了言不符实、弄虚作假之风的滋生与蔓延。为此,我们果断摈弃虚空条款,添加强化实效性指标,建立了务实的“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评价体系。

(1)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

因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都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关注成果获取的过程,才能保证成果的含金量,才能使科研成果作用于教育教学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在摈弃无实效性指标的同时,我们又增添了一些关注“课题在课堂上是怎么研究的,每一阶段学生得到了哪些发展,通过哪些具体指标可以看出学生的发展,所留下的过程材料是否有价值”等硬性指标。明确的目标,引领教师真正将教研和科研联系起来,潜心于各种教学法的研究。

(2)关注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进行教育科研,绝不是以降低教学成绩为代价的。因此,我们除了关注成果的研究过程,更关注成果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根据研究过程和应用价值,以质论价,把研究成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硬性指标,是彻底扭转教育科研由虚变实的强有力武器。比如对参与成果推广的各团队的成果评价指标是:参与推广研究的团队必须有一半以上在学年末的考试成绩比上年有提高,否则不得分。这一系列指标,都实实在在地把教育科研引导到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了。

“经济实用型”教科研虽尚处起步阶段,但响应之热烈、影响之大、成效之显著,足以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师不再视教育科研为“鸡肋”,不再是教育科研的局外人,不再忙碌着做无用功,而是在享受着科学化和优质化的研究过程与成果。比如,我市黄山路学校进行的国家级课题《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不仅研究出了识字、阅读、作文等教学法,而且编写了体现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学习理念的课内补充阅读丛书;以实验中学为核心的《生活物理教学行为研究》团队,提炼出了生活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编写了《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包,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制作了相配套的课件;白沙滩镇大陶家区小学《生态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构建了以五种方式(“生本”、“情境”、“体验”、“愉悦”、“合作”)和六个维度(“参与度”、“整合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延展度”)为主的生态性课堂教学模式,其中 9名教师的课题研究感悟在《山东教育》上刊发;乳山二中的《优化教材,探索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依据音乐鉴赏教材和学生的需要,编写了体现知识系统性的校本教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新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海阳所初中的《政治新教材中“附件”的应用研究》,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附件分类应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增进了政治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7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虽然能够有效开发水电资源,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当中的比例,但工程的建设过程却还是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水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封堵、截流等施工,这会直接改变水生环境,将原来的陆地变成水域,将原来的流水变成静水,而这样的变换对于水域当中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尤其是水库的修建,将原来流动的河流改为水库,这样水域的水流速度降低,界面之间的交换速率大大下降,就会使水域中的污染物扩散减慢,从而使水域中的复氧能力下降,导致水库当中的自净能力较差,导致水库的水质与原来的河流水相比大大下降。再者,水库中的水体流动速度较慢,水层更加透明,这样阳光能够直射进水中,从而加快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如果藻类生长过快就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而藻类大面积生长和死亡会淹没水库表面,影响水体下部的氧气循环,而且生长在水面上的藻类还会消耗水库中的氧气,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沼气,二氧化碳的增多会改变局部内的气候环境,从而影响水利工程周围的气候环境。再者,由于水库中的水流速度较慢就会使水中的杂质沉积在水库底部,积累过多的话机会直接对水库水源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给陆生环境带来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上游水资源进行拦截,那么势必会影响下游的水体流量,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中的肥料降低会直接影响下游平原的土壤质量。而且水库蓄水阶段会对周围的土地造成一定影响,让周围土壤长期处在高含水量的状态当中导致土壤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问题,而且还会直接影响陆生植物生长。水库蓄水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导致植被大面积减少,这会直接破坏施工现场的生物多样性,并且在修建过程中所产生的工程垃圾和生活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问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人文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而且还会给当地的人文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噪音污染以及废水、废气等,这些不仅会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还会通过自然环境而影响人文居住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导致部分病原菌体滋生,尤其是血吸虫病在库区更为常见;二是会给修建区的文物保护带来威胁。水利水电工程给文物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文物古迹和建筑物,水库蓄水后需要淹没大片土地,而这其中就会包括一些人文景观,尤其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给文物带来的影响更大,比如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就使得当地的39处文物古迹被淹没,这些文物古迹都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精髓和财富,而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造成这些文物古迹被破坏,这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三是会给带来移民问题。由于水库修建需要占用大片土地面积,那么依河而居的人们则需要进行搬迁,而大批的人口迁徙势必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在选址完成后对当地居民搬迁的人地关系处理,有很多居民是不愿意离开自己居住多年的地方的,如何有效处理人地关系,如何妥善对迁移的居民进行安置,让他们能够在搬迁后过上稳定的生活,这都是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要考虑的,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修建所带来的重要人文问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建设方应该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来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

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短期和长远利益对工程建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成熟完整的评估系统,并且根据评估出来的结果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包括对策。再者,工程建设方和施工方应该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制定详细的运行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全面考虑。尤其是在水资源利用上,应该充分衡量当地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需求,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生态效益,预留足够的水流,满足当地农田灌溉和水电工程发电等需求,科学合理开展生态调度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环境影响和保护标准,综合考虑日常调度运行需求来对周边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以便能够保证后期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运行。

(二)、建立健全补偿措施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规划设计阶段,建设方就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事先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和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减小不利影响的目的,通过补偿措施来恢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比如在上文中提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得土地上的大批植被被砍伐、淹没,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而针对于这种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完成之后,由建设方负责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偿处理,包括非工程和工程上的措施,进行树种补种、增加植被覆盖等,通过这样的措施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缩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从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篇8

素之一。在对这一教学环境进行生态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以认知

主体为核心的生态交互模式,以期优化这一教学环境。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生态环境;建构主义;生态交互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3-0062-0004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因其某些特点和建构主义的概

念相契合,因而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关于“大学英语

教学”、“网络教学”和“建构主义”三者之间的结合点

以及相互关系频繁出现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比较具有

代表性的是丁刚等人(2003)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

为进一步将建构主义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实践

奠定了基础。

网络教学环境是一种虚拟的教学环境,其由于主

导一主体时空分离和人一机交互模式等原因而与传统的

课堂教学模式相区别,但是由于其以“学生生命发展”

为主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

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激

发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兴

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能力和效力”(高凡、张媛媛,2010:199),因而也是一

种生态化的英语教学环境。与此相应的教学模式将学

习者作为环境中的有机体,通过对人、环境、人与人之

间、人与环境之间研究来揭示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

多重因素和复杂的关系,因而学习者的“学”是我们研

究的核心问题(Anderson,1991:7)。同时,建构主义

所提倡的学习环境实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习环境”(乔纳森等,2002:2),与这一生态模式相似,

因而可以借助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对网络教学生态环

境的研究。

1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服务于“学”的

虚拟教学环境

“教”和“学”是教学活动中双向互动的两个过程,

通过对两者基本规律的研究,顾日国(2005:6)发现,

从理论上来说“教服务于学”、“教的职能是助学”,但

“从社会集团层次上讲,由国家提供的正规教育迄今为

止可以说是学为了教的教育”。网络教学则不然,某种

程度上来说,它实现了“基于学而教”这一理想,是一

种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知识(信息资

源)是数字化的,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是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

是人一机交互的模式。对单个的学习者而言,除他/她

之外的一切学习因素都是虚拟的,学习者对计算机的

操作似乎就是对信息和交互对方的操作,因而其主体

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虚拟学习环境的其他因素

都是为学习者的“学”而服务的。这一体系看似有主

体性发挥泛滥之嫌,但实际上却在其对学习者的“框束

功能”和“机遇功能”的合力作用下可以平稳发展,并

且,网络虚拟环境更有利于“变框束为机遇”(顾日国,

2005:8)。

2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中的生态问题

2.1 教育生态化

教育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运用到教育

研究中。“生态学”的概念被引进教育研究始自美国学

者Lawrence Gremin。1976年他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

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我国学者刘森林

(2008:33)认为:“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道德的、生理和心理的)之间相

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

教育中的生态问题研究既有关于整体教育模型的假设

(顾日国,2005),也有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态化

环境设计(刘森林,2008),还有关于“教育信息生态学”

学科构建的构想(朱永海、张新明,2008),总体来说都

是围绕优化“教学环境”来展开的。在本世纪初由Tudor

和Leather两位学者将生态学概念引入到了外语教学环

境的研究中(刘森林,2008:33;高凡、张媛媛,2010:

199;魏晶,2010:70),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上述研

究即是分别针对外语教学中的不同生态问题而展开的,

分别涉及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问题和环境问题。

2.2 生态化的网络教学系统

随着教育科学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到

来,虚拟的网络教学环境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其中的

生态问题也为人们所关注。魏晶在研究中指出,“多媒体

网络生态课堂环境是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因

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这里的生物因素是学习者

和老师。”陈琦和张建伟(2003:92-94)将学习生态系统定

义为“由学习社群及其物理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

自成一体的实体”,其基本构成包括“学习者/学习社群”

以及“他们所学习和生活其中的学习生态环境”其中学习

环境指的是信息资源、技术工具和社群一学习过程中

可能发生交往的人,包括教师、同学。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发现,生态化的教学观强调教

学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强调个体发展的平

衡性及个体发展与其他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

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在网络

外语教学实践中,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虚拟教学环境

可以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平衡中不断发

展和优化,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促

进学习者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2.3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与传统课堂生态环

境相比的优势与不足

与传统课堂生态环境相比,网络生态教学环境既有

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因而还不能彻底

地取代前者,在具体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两者只能优势

互补。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网络英语教学环境具有以下

优势:①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且时间充裕,弥补课堂教学

在有限时间内的信息“资源缺乏”的局限;②多媒体及网

络信息技术保证“多种渠道输入信息”(魏晶,2010:71),

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也多样化,创设了一种“多样性”的

信息生态环境,另外对语言学习来说,可以实现听、说练习

的反复操练,巩固学习效果;③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时

间及学习进度相对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自主性加

强;④学习者之间可以有效地通过协作交流实现资源共

享,在讨论中实现问题解决,实践一种“开放式”学习,并

且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效果和人力资源的利

用达到最大化”(张立新、李世政,2008:6);⑤网络教学

环境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和“差异性”教学,体现了关注

“教育过程中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的存在状态”(高凡、

张媛媛,2010:199)的理念;⑥在网络环境下管理者(教

师)可以有效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对环境中的不

利因素进行监控和引导,使系统平衡发展。

网络英语教学环境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系统平衡、有

序发展的不利因素,具体表现为:①对学习者自主学习

能力要求较高,在监管缺失或不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学习

“漫游”,影响学习效果;②对学习者有一定的多媒体及

网络技术要求,如果达不到则直接影响学习效果;③信

息资源分布不均,并且“信息污染”会导致学习环境的

“生态危机”(张立新、李世改,2008:5);④由于学习者

对网络教学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交流、协作活动不能有

效进行;⑤当个别学习超出一定范围时管理者(教师)

便不容易再对整体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和评估;⑥长时

间使用计算机会导致学习者视觉疲劳,甚至影响身体健

康;⑦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尽管多媒体网络

英语教学在听说、阅读、翻译与写作的教学上成效显著,

但在词汇与结构和完形填空教学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

相比没有突出优势(金成星、李新国,2010:67)。

针对网络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大学英语

网络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学习环境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解

决其中的某些问题,优化网络教学生态环境。

3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

系统

3.1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目前众多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理论之

一,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张建伟、陈琦,1996:

75)。尽管流派纷呈,在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众多

的建构主义者的观点仍然是一致的,形成了独特的知

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

作用的结果,是不能传递的,而只能由学习者建构起来

(Jonassen,1995:9)。因而与此相适应的教学观认为,

教学的作用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在于给

了学生有效的活动机会,学生在活动和互动过程中、在

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陈琦、张建伟,

2003:91)。因而“学习”也被认为是在一定情境下,借

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写作活动而实现的

意义建构过程(何克抗,1997:4),是一种社会性、相互

性的合作学习(Skehan,1999)。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对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最

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它所提倡的学习环境。众多的研究

者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

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目的

也是核心;“情境”,特别是真实情境是“意义构建”的

必要前提(王湘玲等,2002:21);“协作”、“会话”则是

方式和手段。何克抗(1997:5)在研究中提出了与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一种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

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

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

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一模式突出了学习者

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

用以及教学中情境、交流的重要工具性作用。它在一

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

心、教学内容以易于进行系统阐释的语法知识为主、互

动、交流不足而导致“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

的不足,因此被后来众多的语言教学研究者所接受,并

被应用到问题研究的实际中,本论文也基本赞同这一

模式。

3.2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优化大学英语网络

教学生态环境的模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关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

与教学生态环境所关注的问题相契合,尤其是建构主

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对改善和优化网络教学生态环境

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具有指导意义。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大学英语网络生态教学系

统的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其与周围环境的互

动来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保证这一过程

顺利进行的条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学习

者与学习环境中的各构成因素——包括信息资源、技

术工具和交往社群——之间形成一种生态交往模式,

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认知主体问生态交互;②认知主

体与认知工具间生态交互;③认知主体与客体问生态

交互。

认知主体问生态交互,指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

交互。这里的助学者包括教师以及学习者,在建构主

义所倡导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个体学习者都是其

他学习者的助学者。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习者之间的

协作、交流,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地得以共享,“每个人既

分享外界的知识,同时又共享自己的知识,既是知识的

‘消费者’,又是资源的设计者、知识的‘生产者”’(陈

琦、张建伟,2003:93),保证了教学生态系统中的“能

量守恒”。

认知主体与认知工具间生态交互,即一种积极健

康的“人一机”交互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多媒体网络

技术是协助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最理想的“认知工

具”(陈琦、张建伟,2003:92),但是它不能替代主体自

动完成意义建构。无论网络的功能多强大,它必须服

务于人的认知需求,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生态平衡的

学习系统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学习者应当合

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服务于学习活动,提升

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被网络所

牵制。一方面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工作会对人的健康造

成威胁;另一方面,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会造成人与

真实社会环境的隔离,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这些因

素都会导致网络教学环境的“生态危机”,只有克服了这

些弊端才能营造一种健康的“人一机”生态交互模式。

认知主体与客体间生态交互,指学习者与信息资

源的生态交互。网络资源虽然信息量大,但分布不均,

且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信息污染”严重,导致网络信

息环境不安全,资源利用不够优化。另外,建构主义并

不是普适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在网络环境

下进行“意义建构”,例如,词汇和结构等学习内容不

太适合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建构。同时,由于学习者受

到自身的多媒体网络应用技术能力的限制,以及把握

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能力不强,也会导致对网

络教学环境不适应,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因而监控网

络信息环境和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一定要落实在网络教

学过程中,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

最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问

题:①教师应组成教学小组对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管理,

形成“多对多”的教辅模式,并且依照每位教师的专长

对教学内容及活动板块进行分区管理。这样可以确保

教师在每个领域的指导能力上都是合格的,符合学生

智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②要做到多媒体网

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如前所述,这两种教

学模式在目前教学实践中不可相互替代,只能优势互

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做到从实际出

发,针对教学内容的性质合理安排最合适的教学模式。

③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管理者既要

“在场”又要“隐形”。网络信息环境客观要求教师必

须在场,而创设“真实”交际语境的现实又要求隐去教

师“权威”的干涉,使交流自然、自发。理想状况下,教

师自身也以“学习者”身份参与交流、讨论。

4 结语

相比于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视角下

的网络教学突出了情境、协作、交流等理念,同时也为

语言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交流平台,达到了

“交流尽在指间”。在网络教学生态系统中,“生态平

衡”与“生态危机”共生,只有转弊为利,化解危机使生

态系统不断达到新的平衡,才能有效优化环境,保证学

习者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对这一虚拟环境和建构主

义的学习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两者都关注于以学习

者为中心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以建构主义学习观的

具体内容为指导,我们提出了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

篇9

路明副主席以“发展中国农业科学,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而奋斗”发言。他介绍了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指出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普遍推行集约农业,靠提高复种指数,开采地下水,过量使用化肥来提高产量,影响水体质量,造成农产晶化学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出口。而采取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的地区,由于生产水平低,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导致大量采薪毁林,破坏草原和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带来洪涝、沙尘暴等灾害。针对集约和粗放农业,提出了“生态农业”、 “可持续农业”的理念,中国应当走一条与生态友好的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路明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新世纪农业科学的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他介绍了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概念,认为生产健康安全农产品有三个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二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应对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晶的国际竞争力。在生产健康安全农产晶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保证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四个环节,建立农产品安全管理的五个体系。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中,要保证最佳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达到安全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产品的加工、储存、包装达到安全标准四个环节。要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安全标准、监督检测、质量安全执法、质量安全认证、质量安全市场五个体系。

第二,提高资源特别是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三,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做到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平衡开发,采取与环境友好的作物生产方式。

第四,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开发能源农业和化工农业。

吴晓青委员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几点建议”为题,从分析云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总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验教训,就我国新世纪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阐述了意见和看法。

他总结我国多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几点启示:第一,生态保护与建设多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需要。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放弃部门利益,顺应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第二,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要平衡发展。第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第四, 自然保护区由政府单一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需要。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全民的参与,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第五,环境保护部门要发挥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履行“统一规划、统一法规、统一监管”的职能,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要参与生态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服务。

他认为,为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态环境面貌,必须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改进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管理机制。

第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三,生态建设要与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相结合。

第四,必须高度重视和依靠非政府组织和环保志愿者队伍的力量。

第五,引进和推动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

吴晓青委员还介绍了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形势,以及相关的对策。

蔡建成委员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为题发言。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进展,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针对目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具体措施。

他认为,目前三峡库区仍然面临严峻的污染问题,表现为:一,库区废水达标率低,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水体污染趋势加重;二,库区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岸边随意堆放,处理率低;三,三峡库区由于各个支流沿江城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基本未处理,沿岸堆放垃圾现象普遍,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高;二、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普遍。

为此,他提出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并提出实施建议的具体措施。

第一,必须统筹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三峡库区应在大规模削减现有污染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影响区应以水质改善为重点,加大污染防治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上游区在控制水体污染的同时,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泥沙人河量。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是控制三峡库区上游的水土流失,减少入库的泥沙量。优先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水土保持等工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点资源开发监管区,采用适当措施,使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得到强制性保护,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

钱弘道委员引用“外部不经济性”理论,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

空气、河流、海洋和森林都是生态环境财富,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福利的公共财产。这些公共的财富被少数人的生产行为所侵害,使得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外部不经济性是由厂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损害和资源的破坏。厂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收益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不经济性未计人企业的生产成本,而被转移给了社会,即全体受害的社会成员承担了少数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结果。

他认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源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没有人拥有产权或没有人强迫他们处于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中;二是正在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集体消费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负外部性正逐渐发展为巨大的威胁,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积极的干预,控制外部性。现实生活中,解决外部性问题主要采取政府管制、惩罚性税收或补助、颁发经营许可证等办法。

他认为,没有法律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无从谈起。从经济分析角度讲,法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应当起一个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

他介绍了利用税收控制污染的优点,一是可以给污染者提供激励,促使其寻求改进的方法和手段来避免或清除其排放物。二是防止污染者把其生产成本(污染成本)转嫁给其他人。他认为利用税收控制污染与其他管制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要求管理机构衡量包含在税金中的遵守污染控制标准的成本,而只是估计减除污染的收益,这使税收不像排污标准那样容易出现错误。

苟少华委员分析了当前在食品、住房装修等生活中使用的化学产品的污染问题,阐述了化学工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20世纪是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的世纪,上个世纪中叶,由于化学品产量的剧增,化工产品种类的增多,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和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也逐渐暴露出来。

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占有量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国民经济每年以高增长率速度持续发展,但经济格局仍以粗放型经营为主,不仅造成能源和资源消耗强度巨大,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经济规模扩大,其带来的危害如环境污染和危害健康实例不断出现。他结合国外环保治理经验和教训以及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对协调好化学工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建议:

一是要合理立法和严格执法,使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二是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以国际通用标准进行行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监督市场产品,已是我国环保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三是大力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全民环保素质。建议将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纳入全民义务教育体系中;四是增加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发新技术对于治理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张季纶委员介绍了国外的“环保警示教育”,提出环保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意识问题,强制性的环保措施是针对当前环境恶化的形势的,而环保教育才是永恒的、持续的。应着眼于提高全民的环保素质和意识,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全民教育人手,将环保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学科当中,环保教育的立法需要加以重视。

倪晋仁委员提交了题为《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的书面报告。介绍了用生态系统原理来合理调配水资源的水资源系统概念。他认为,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多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为目标,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则是水资源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自然一社会一经济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提供最优的生态服务;传统水资源利用以“供给管理”作为核心,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利用则强调“需求管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利用、配置与调控模式关注水资源从输入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到输出该系统的全过程。

面对我国恶劣的自然环境,必须寻找用较少的水资源满足发展需求的新途径。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体现。

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模式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治愈水资源浪费的良方。面向生态可以使水消耗和水污染更少,并使人们生活得更好。越是生态脆弱的地区,越需要面向生态;越是需要调水的地方,越需要面向生态。面向生态,应该变水资源供需导向为水资源生产率提高导向,变单纯的分配定额制度为水资源的有偿转让制度,按照面向生态的市场机制利用水资源、出租水资源、回收水资源,转让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使节水者获益。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不同地区的生态需求定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以水定粮、以水定产、以水定草、以水定林、以水定发展。

他认为,面向生态是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面向生态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方向,它的目的是让社会受益,而且是更多地受益和更持久地受益。面向生态追求物耗最小,即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满足同样服务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物耗、限制污染物排放和减少生态系统的影响。面向生态与一般的“考虑生态”有本质不同,面向生态不是暂时的,而是需要持续的。

他说,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调控是一个新的探索,它将使得水资源配置研究的视角更加广阔。

委员们还对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社会服务部2002年调研课题报告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篇10

关键词:乡土地理;实践;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开放的新课程观念,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就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虽然乡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直接源于学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感知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探究地理问题,注重基于乡土实际的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更承载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的职责。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新时期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学校是学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环境之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选择引领学生从认识校园生态环境开始认识家乡、国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校这一“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1.“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设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的地理环境,其所包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可谓非常丰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对校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为地理实践教学所要调查的内容,是有效开展“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考,“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校园植被调查:学生实地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现状、分布及植被覆盖情况,实地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绘制图表并提出校园绿化、美化建议。

(2)校园温度湿度调查:学生选择多个测点,使用阿斯曼温湿度计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各点的温度及湿度,比较不同地点的温湿度值,绘制图表、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校园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学生实地观察,总结归纳用地类型种类;实地测量各类用地的面积,利用实测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园噪声调查: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楼、操场、绿地、临街、临近主干道等测量点,多次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噪声值,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校园垃圾污染调查:学生多时段对校园内垃圾进行观察、拍照,调查垃圾箱的数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产生原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整改建议。

(6)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学生多时段对对校园全方位观察、走访、拍照,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消除隐患的可行性报告。

2.“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商定调查内容,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从中发现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内容,商定研究过程,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培训相关仪器的使用,做好人员分工与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查;教师全程调控,给予指导。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去经历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进行知识讲解及方法介绍。

这一阶段,各组分别实地调查、测量、绘制图表,并反复检查测量内容,认真核对测量数据,按照分工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交流分享——撰写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及成果展示。

学生对测量数据分类、归纳、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形成科技小论文及课题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乡土地理,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喜欢。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是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