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篇1

关键词:小水电;环境;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小水电对农村景观生态的破坏及修复技术攻关(2009B020311013)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 [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95-2

0 前言

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是发展水电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改变山区落后的经济状况,而且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与大中型水电站相比,小水电有很多优势,如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小水电很少造成淹没与移民,很少引发地质灾害,环境影响范围小[2]。本文就通过对国内外小水电对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总结,尤其是景观生态的影响,为农村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景观规划进行探索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实现农村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1 小水电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小水电与大水电的主要区别除了没有高坝、大水库以外,在工程布置上一般多为引水式,环境生态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大水电相似的。因此,小水电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可以大致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1 小水电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开发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较少。但一些文献中也提到修建水库而产生的温度与湿度的轻微变化通常是有益的[3]。在很多情况下,水库中水体的恒定温度调节了周围的自然气候,会在库区造成冬暖夏凉,甚至无霜期加长的有利环境[4]。小水电梯级农村以电代柴增加,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提高了林地覆盖率[5,6],还可以有CO2的排放强度,减弱温室效应[3,7],另外,由于水库蒸发量巨大,可以缓和一些地区的酷热气候。水电站建成后坝址上游的河道内水面变下垫面的改变将引起不同局地小气候,如气温、降水、风速等的改变[7]。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气候影响有定量的监测,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有49%的当地居民认为小水电对气候有影响(图1)。

图1 建站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1.1.2 小水电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

小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原河道的水的自然生存流态方式,包括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或兴建大坝及其他水工建筑等而引起的水的流态改变。水库蓄水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库水温的影响[8]以及对水质的影响[9]。水电梯级开发将一条条自然河流变成了人工渠道,对河流水文过程、泥沙输送、水生动物以及河流两岸的自然景观都有巨大的再造作用[10]。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小水坝建设对沉积量的影响较大[11],水库泥沙淤积严重[12]。小水电大都是小型引水式电站,也会造成河段水流减少,甚至部分河段断流、消失的现象[13],改变了大小河流的水文节律[14]。电站的兴建,特别是具有季调节以上性能的大库容、深水库的形成,将改变原有天然河道水温的时空分布,进而对水质、水生生态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此次对乳源县境内的流域调研结果也显示,小水电对水环境的影响也得当地居民的证实,如图2,3,4,5。

1.1.3 小水电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库区及库周区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的供需矛盾尖锐,水库淹没后,土地面积减少,使原本不富裕的耕地资源更加紧张。随着人口的增长,后靠移民在低山、丘陵区砍伐森林开荒造田,种植作物,将不可避免地加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水库建成后,库区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小,抑制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同时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增加库周的森林植被,增加枯枝落叶,可以大幅度增加库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而且库周水土流失的减少,土壤养分得到均衡发展。

图2 建站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图3 建站后水质变化情况

图4 水库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图5 建站后河流断流情况

1.1.4 小水电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需进行河床开挖、两岸削坡等土石方工程施工,均会破坏原自然山坡的稳定平衡,严重时导致滑坡、错动、坍滑等。大坝既高且重,蓄水后强大的水压力通过坝体传至地基和周围岩体上,有可能造成水库诱发地震、影响岩体稳定性和原有的地质构造的条件。此外还有库区淹没、岸边浸没、塌岸等地质问题。

1.1.5 小水电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小水电开发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可分为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水电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的局部河岸带原有自然植被的破坏,这会导致流域自然生态的生物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区域景观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水电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植被和水域的景观破碎程度与梯级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流域植被和水域的景观多样性则与梯级开发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1.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篇3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篇4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 农业观光旅游 农家乐

乡村旅游,英文为Rural 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a,也有些国家将其称为Agritourisme(农业旅游)和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

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复杂性和复合性,人们曾提出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比如: 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与乡村旅游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进行辨析。

一、生态旅游的涵义

生态旅游,英文为Ecotourism,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自然之旅”、“绿色之旅”、“健康之旅”等。至于其表征形式更为繁多,以下列举较具代表性的几种:

1.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1992年所做的定义颇具代表性,它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3.Erlet Cater (1994)所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是由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政府、民众的旅游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

4.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 )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保护及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5.中南林学院的吴楚材教授定义为:城市人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二、农业旅游的涵义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在2001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和有关领导在2001年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2001年旅游的工作要点。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解释,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严艳(2000)所下的定义为: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将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三、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

关于农业观光旅游的涵义,可以参考王德刚的《农业旅游与旅游农业》以及舒伯阳的《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都给出了农业观光旅游的定义。这两位专家所指农业旅游的内涵并不包括到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种特殊旅游活动(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金色麦浪、累累硕果、渔歌唱晚、牧场风情等;

二是农事劳作,包括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

三是农村特有的一些民俗和风土人情。

另外,也有人把农业观光旅游定义为: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农业效益为主,旅游效益为辅,并相对稳定,生产与观光功能兼容,提供见识农业生产的机会和欣赏田园风光的开放性农业。

四、农家乐的涵义

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对农家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基本意思相近,成都市旅游局对农家乐的定义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

王秀红(2005)所下的定义为: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群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

五、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关系

由于乡村历来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乡村旅游的活动也就与农事难以分割,正是因为如此,农业旅游也就成了乡村旅游的必不可少的供给。实际上就旅游的形式、内容、分布地域来看,乡村旅游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要比农业旅游要广阔得多、宽泛得多,乡村旅游的活动也比农业旅游的活动更成熟,内容更接近自然,分布地域更广泛,因此,农业旅游只是乡村旅游的一个类型。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更良好、更高级的层次。相对于时下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主要特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旅游更强调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它既包涵生态体验类的乡村旅游,也包涵不含生态旅游产品但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关系可用下图所示:

A、生态旅游 B、乡村旅游C.农业旅游

参考文献:

[1]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

[2]rw.njau.省略 ,中国乡村旅游网

[3]严艳:陕西安康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青年地理学家,1998,No.4

篇5

关键词:旅游开发;景观规划;扶欢镇

一.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

(一)扶欢镇概况

扶欢镇位于綦江县东南部,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500亩。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扶欢坝之称,是綦江县的重点产粮区之一。全镇出境通道有四条,其中经“两扶”公路到綦江县城38公里,40分钟车程可达县城,两小时车程可达重庆,渝黔铁路境内通过。镇内新开辟了溱溪路、宜春路、高滩岩路街道。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景观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1]。扶欢镇已建成有两大基地:一是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年种植面积4000亩。二是以优质大萝卜为主的10000亩精品蔬菜基地。另外,退耕还林4678.8亩(其中麻竹1700亩、花椒2967.8亩),新发展 3000亩优质辣椒项目和2000亩新种花椒项目。另外,扶欢镇工业园区位于万盛区关坝镇和綦江县扶欢镇之间。扶欢镇自然景观经过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基本形成了三种区别明显景观类型,见表一。

综上所述,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表现为一个生态良好的乡村聚落景观。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地分布于“环山”之下,农田则规整地分布在“平坝”之上,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但是,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布局过于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视觉感受,新建住宅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巴渝建筑的整体风格,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农业景观类型丰富,层次分明。扶欢镇四面环山而内部平坦,溱溪河穿境而出,构成了綦江区独特的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多样。内部农业景观从“平坦”的水稻田到“环山”的竹林、花椒林等,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格局。但是,扶欢镇农业景观布局较为混乱,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规模。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规模化成片种植,增加景观的视角震撼力。

(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结构有待优化。扶欢镇工业园区的投入使用,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溱溪河水污染严重,部分河段出现了鱼虾死亡等现象;园区周边垃圾遍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园区内高大的厂房与扶欢镇乡村景观不协调,严重影响视觉感观。

(4)理想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2]。扶欢镇旅游景观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住宿条件、餐饮、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急需解决;区域内部可进出性差,特别是内部交通系统,道路泥泞,路面铺装基本上没有;旅游项目设置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

(5)乡村景观意象模糊,“城市化”倾向严重。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重庆民居独特的建筑风貌。一些公共空间表现出了“城市小广场”的特征,高大的建筑的合围、外来的树种引入、浮华的地面铺装,这些城市化的元素严重削弱了乡村的元气,使得乡村固有的文化遭到冲击。同时,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对其乡村景观意向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

(一)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方法

生态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最关键的地区,但又脆弱又经不起破坏,并且破坏后难以弥补[3]。因此,生态环境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加强对这一区域的保护。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就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基地内部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生态功能几乎缺失,所以在完善基地景观其他功能的同时,重点完善景观的生态功能。

(二)完善乡村景观结构的方法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基质可以是森林、农田、居民点等。景观的结构决定景观的功能,然而扶欢镇乡村景观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景观结构不够合理,造成了景观功能的缺失。因此,相应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完善景观结构,对一些景观功能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补充,保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具体的做法就是增加斑块和廊道的数量,把所有林地、草地、河流等都纳入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

(三)创造人工景观的方法

规划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严格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展,建设宜人的乡村居住环境[3],这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独具魅力的聚落景观将会对游客产生强力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同时,在保证乡村景观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实现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应的方法是从旅游功能的角度创造人工景观。

三.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

(一)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4]。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的分布在破碎的山体之下,内部良田万余亩,溱溪河穿境而过,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扶欢镇是传统的农业镇,水稻种植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他农作物种植基地正在逐步建设完善。整体形成了一个山水共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聚落景观。在乡村景观意象明确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乡村景观规划中,继承和保持传统景观和景观意象是景观规划的最高原则[7]。因此,我们提出了扶欢镇的景观意象:“山城江南,水乡扶欢”。

(二)乡村景观格局规划

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溱溪河夺境而出,构成了扶欢镇独特的地貌格局。内部主要交通从西向东连接了扶欢镇和关坝镇,而扶欢镇工业园区则位于扶欢镇和关坝镇交界处。由此,构成了扶欢镇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格局。一圈指扶欢镇“环山”森林景观圈,二轴指溱溪河沿线河滨景观轴和“扶关”公路沿线住宅景观轴,三区指“平坝”内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休闲农业体验区、以及煤化工业园区。通过对“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设计,努力营造出“山城江南,水乡付欢”的景观意象。

四.结论与讨论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求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意向,然后对乡村景观的整体格局进行规划,规划以彰显景观意向为主要目的,最后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来体现乡村意向。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过程基本一致,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表现内容。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扶欢镇乡村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旅游的形式对扶欢镇土地进行再利用,在保证乡村土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强调了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对扶欢镇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区域范围过大,在规划设计中只能对主要景观区域进行了分析设计,这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但是本文基本上把握住了扶欢镇整体景观格局,包含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Forman R.& 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6.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39-41.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公园;设计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背景下的建设发展现状,乡村公园景观规划及营造,成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的乡村公园规划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地利用乡村资源,潜移默化地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

1现阶段乡村公园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景观趋同,缺乏吸引力

经济发展带来各个层面的现代化,乡村公园景观建设也是如此。但有部分城市规划者,将景观建设现代化片面地理解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国外的景观设计元素与形式,忽视了地域文化的本土差异,涌现了大量的“大广场”“大草坪”等,致使国内各地纷纷效仿,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同时,将乡村公园景观单纯地看作视觉审美需要来创作,再加上盲目套用现代化模式,不重视居民对生活环境的真正诉求,与当地地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不仅造成了景观的趋同性,而且降低了居民的游玩兴致。

1.2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乡村公园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才能具备协调性与整体性。然而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乡镇建设者对景观设计的认知,即简单地美化已存在的空间,景观只是建筑的附加物之一,只需随意地在建筑周围种树栽花,不需要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导致所构建的乡村公园景观设计是片面的,与周遭环境割裂开来,显得十分突兀。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2.1乡村公园总体规划理念

2.1.1因地制宜。从乡村实地现状来考虑,应使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元素,充分尊重农民提出的想法与建议,最大程度地为村民提供一处包含民风民俗且能开展休闲活动的开放场所。2.1.2突出特色。围绕当地独特的文化墙、园亭、景观长廊等景观建筑,将当地的优秀风土、民俗文化统一起来,使得当地独有的文化与景观在乡村公园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给游玩者、休闲者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与感受。

2.2乡村公园总体规划原则

2.2.1生态优先。以生态学原理为根本依据,利用绿色植物优点,有效发挥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植物造景方面,考虑到地形要素,通常是采用鲜明的花草、灌木、草坪等,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2.2.2适地适种。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态模式,从而实现长期观赏景观效果,实现乡村公园自然效益。2.2.3地域适宜。凸显新农村乡村公园建设特征,根据调查收集的具体信息,了解村民生活特征。有目的性地选用适宜的景观方式,充分体现乡村公园独特的魅力,为当地村民及观光游览者提供休息、娱乐的好去处。2.2.4乡土文化。乡村公园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文化,塑造的景观要符合村民的生活及休闲方式,以达到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的目的。乡村公园设计,既要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又要有益于乡村优秀文化的延续。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

3.1景观空间规划

3.1.1空间格局布置。在乡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空间格局潜在于景观中的各个部分,空间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乡村公园景观游玩的顺序上。空间格局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公园规划必须具备完善的空间格局,既要保障乡村公园景观的中心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其他次要景观围绕景观中心有规律性地布置,又要把握好景观轴线,让游玩者产生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3.1.2空间序列组织。乡村公园的空间序列可以通过视线,将各空间连接起来,也可以通过某个具体的观赏点组织起来。规划空间时,可采用景观艺术表现手法,如对景、先抑后扬、漏景等,充分体现乡村公园景观空间的良好作用,让人们可以细细地欣赏与感受其中的韵味。

3.2景观结构规划

3.2.1点状景观结构模式。通常由具有观赏价值的个体景观设计景观连接成一组或多组景观群,这些景观群会成为乡村公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较为容易地将景观形象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凸显极强的凝聚力。3.2.2线状景观结构模式。是指具有长条形状的景观点连接成景观群,这些景观群将乡村公园中发挥独自作用的区域有序连接起来,相关联系、相互贯通,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的线状景观格局。3.2.3面状景观结构模式。是指以点状、线状或点状与线状景观体共同形成的功能分布明确的景观网状结构,规划覆盖内容丰富、多样、具体,可充分体现出乡村公园优质的观赏效果。乡村公园景观结构的3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点状结构受到多方面的要素影响,通常是以文化实体景观组合成群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线状与面状结构的乡村公园景观具备鲜明的方向性。3种景观结构模式都是在考虑如何运用造景手法,以重点突出主景,展示各种类型景观场景的吸引力,满足游玩者玩耍、休憩的需求。

3.3生态环境规划

乡村公园生态环境规划可以解决生态问题,特别是注重植物分布的合理位置,因地制宜,保证植物的丰富性及成活率。与此同时,还需顾及到其他动物、微生物及组成的群落,共同构成完整、丰富的生态景观。所以,生态环境规划不仅要统一规划,完成所需绿化面积,而且要保证景观之间的协调关系。

3.4文化景观空间场所

3.4.1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因此,要做到面面俱到、合理规划。3.4.2空间场所的选择。合适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文化活动氛围的产生,反之则会阻碍,所以,在不同文化活动中都应选择适宜的,利于环境氛围营造的空间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活动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在开展活动型文化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活动类型,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要求合理规划景观,选择出最佳的空间场所。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设计实例分析———以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为例

4.1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概况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位于山东省蚕庄镇,而蚕庄镇坐落于招远市西部,辖6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被誉为“金都明珠”,在规划建设前,地区交通出行方式较为单一,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匮乏,缺乏市民绿色公共活动空间。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南北长225m,总设计面积1.8hm2,覆盖面积较大。公园原始现状为一片土壤地,生长着些许植物,公园周边分布农田,空气质量佳,没有受到重污染,具有十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见图1、图2、图3)。公园规划方案设置有景观亭、特色花架、健身广场、湖泊、栈道等景观,加之栽植以当地主要树种为主,景观与植物之间相互衬托,打造出可以供人们观赏游憩、健身娱乐及组织开展多类型乡村文化活动的综合性乡村公园。

4.2项目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1)理念:金水湖生态旅游区项目坚持贯彻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理念,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乡村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有效利用保留下来的景观元素,重塑乡村面貌,将村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内涵等元素融入公园规划设中,凸显当地特色,插入新鲜设计元素,赋予村民公共空间更多丰富的功能活动,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公园。(2)原则:将当地村民需求放在首位,提供娱乐设施,供村内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去使用;合理保留原有资源,营造特色多样且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多功能的乡村公园。

4.3项目定位

公园性质定位———以乡村景观和环境为依据,突出当地人文风情与传统文化特色,打造一处集文化传承、休闲活动等多元素于一体的乡村公园。公园形象定位———“乡村、生态、文化、休闲、运动”,主要目的是践行新农村发展建设,具体展示出丰富、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内涵,自然朴素的乡村韵味,美丽迷人的风光与景色。

4.4项目功能区

4.4.1中心主景区。将公园中部位置作为主路口,主道路沿边设置景观花坛,花坛种植颜色鲜艳的芳香花朵,进入公园就可以闻到令人身心放松的花香味。通过主道路进入公园中心区域,广大的中心广场作为全园景观的重点,并加以花池点缀,红花、黄花等花色给中心广场增添了一处绚丽的风景线(见图4)。4.4.2安静休闲区。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安静休闲区,该区域配以素雅的景观亭、休闲廊架等景观小品,选择使用花坛、假山水景进行点缀,结合体现休闲的青石板汀步,再栽植当地树种,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轻松、幽静的半私密空间,给当地村民及游客提供一处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休息的安静场所(见图5)。4.4.3地方文化展示区。蚕庄镇有着自身的文化氛围,但在村庄里面没有一个主要区域可以完整地展现出来,于是在乡村公园规划下,选择一块区域作为地方文化展示区。采用素雅的文化墙,合理放置文化墙,并配以鲜明的花坛点缀,可以展现出文里李村革命历史文化与文明古村的魅力(见图6)。4.4.4儿童活动区。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设置为一小广场作为儿童活动区,主要采取塑料及软质铺装为主要材料,加以色彩丰富、鲜明的鱼儿、海豚、章鱼等形状点缀。设置适合儿童娱乐、安全的活动设施,例如,跷跷板、木马椅、摇摇椅等;设置小型沙池,并放置小型的、安全性能高的攀岩墙,满足儿童玩耍的乐趣;设置休闲廊架,可以提供儿童休息及便于家长看护孩子(见图7)。4.4.5滨水游憩区。通过结合水体、景观小品、种植本土特色植物的方式,设计出具有优美、迷人、观赏性好的乡村公园特色景观。在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亲近水的兴致;在湖面上设置景观亭与活动平台,可以欣赏沿岸的风光及进行休闲活动(见图8)。4.4.6娱乐活动区。乡村公园需要满足玩耍、休闲的需求,于是在乡村公园规划中划分出一块区域设置为公共开放广场作为娱乐活动区。在娱乐活动区内,放置休闲树池坐凳与景观花架,供人们休息与交流,同时,设置简单的户外健身设施,提供村民及游客等多种活动的选择。人们在公园游玩、散步、活动的时候,可进一步促进人们的互动,加深彼此之间的友好感情(见图9)。4.4.7休闲健身区。需要满足当地的锻炼需求,设计满足要求的活动空间,在乡村公园规划下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休闲健身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区域内设置有1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及若干乒乓球台,同时,放置球场灯与休息坐凳,可选择在各时间段内进行锻炼或开展比赛(见图10)。

5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稳步推进乡村公园规划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乡村公园建设传承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可以使乡村自然环境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对乡村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十分重视行之有效的乡村公园规划理论,在分析农村原有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对园区功能、道路、植物等进行人性化设计,推动乡村公园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德骏,谢鑫泉,李敏,等.地域特性乡村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晋江市华侨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5):122-125.

[2]郭毅.新时期下新农村景观环境设计探索及创新实践———以山西太原阳曲村景观环境设计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0):146-148.

[3]朱金水.基于设计事理学的乡村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以木兰溪流域霞皋八卦村文化公园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21,28(05):96-101.

[4]许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以翥山公园为例[J].低碳世界,2017(35):216-217.

篇7

一、前言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五、结论

篇8

关键词:乡村地区;可持续;康复景观

中图分类号:U98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98-03

1引言

康复这个词意味着具有恢复或保持健康的能力,与景观或花园这些词结合起来就得出 “能恢复或保持健康的环境[1]。采用康复性景观(ealing Landscape)来称谓这一研究领域,是参考环境心理学领域恢复性环境(Restorative Environments)而确定[2]。可持续康复性景观是一种基于可持续景观理念,让使用者在游览中能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新景观形式。

目前,康复性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应用于医疗场所外部环境设计和老人疗养院设计,较少应用于绿地公共空间,且更少有研究将可持续景观理念与康复性景观相结合。针对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绿地景观效益低下等问题,以广饶县织女河为例,利用河流生态河道生态改造策略和康复性景观构造策略,探索乡村地区可持续景观的构建方法。

2区位及现状分析

2.1区位概况

东营市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广饶县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型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2.3 ℃,年平均最高气温18.8 ℃,年平均最低气温6.8 ℃。织女河属于塌河水系,发源于青州市山峦,最大部分的流域面积位于广饶县,是广饶县的母亲河。

2.2现状分析

2.2.1环境水质分析

由广饶县环保局公布的2013年10月到2014年6月对织女河东王路桥断面COD检测含量均值[3](图1,2014年3月与4月未公布),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织女河的水质为V类水质,属于污染水质。究其原因是织女河从上游广饶工业区流径多处工厂和化工企业,污染排放严重,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严峻,水生动植物死亡率剧增。

2.2.2废弃轮胎现状分析

2010年广饶县子午线轮胎年产能约为0.6亿套,2012年轮胎年产能为1.1亿套,发展到2014年约为1.亿套[4]。因为广饶县轮胎产量高,所以也导致广饶县每年的废旧轮胎数量一直在不断攀升,加之居民轮胎使用率的增加,当地废旧轮胎的数量更是日益增多。目前,当地的废弃轮胎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已造成二次污染。

2.2.3职业病状况分析

织女河沿岸分布有众多工业区和工厂,其中轮胎厂和造纸厂是工人职业病的高发工作场所。当地的工人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为三类:肺部疾病、听力疾病、精神压抑和紧张。

病因主要是轮胎厂炭黑在硫化车间空气中飘散和各种化学物质的飞扬,工人长期工作在该环境下对肺部伤害极大,容易引发尘肺、肺积水等职业病。轮胎厂的炼胶车间和造纸厂长期产生噪音污染,对工人的听觉造成很大的伤害,引发多种损害听力的职业病。工人长期工作在狭小面积的车间中,面对流水线枯燥单一的工作,加之缺乏与人沟通,文化生活贫瘠,造成工人精神压抑,神经紧张,长期以往造成各类身体疾病。

3可持续康复景观构建策略

3.1河道改造及淤泥生态循环策略

河道淤泥不仅仅会堵塞河道,降低泄洪能力,而且含有大量的病原菌、重金属及某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毒物。本策略基于织女河河道现状,将织女河河面均宽拓宽,降低河流流速,同时清理河道淤泥,增加河流摆动,促进水体的自然更新净化。

河道疏浚产生的淤泥,一部分可用泥浆泵稀释过滤后,输送到织女河沿岸的土壤里,进行土壤改良做成有机肥,促进织女河沿岸的园林植物生长,提高织女河沿岸的景观多样性。另一部分可用砖瓦厂烧制节能环保空心砖,此举不但减少了对耕地的侵占,同时也缓解了砖瓦厂土源紧张和对农田的取土破坏,带动当地建材行业发展(图2)。

3.2废弃轮胎可持续利用策略

废弃轮胎生态驳岸不仅能够增加织女河沿岸的景观多样性,而且具备净水功能。根据织女河的水流速度和驳岸现状,引入两类废弃轮胎生态驳岸。第一类适用于织女河中段水流较为平缓的流段,充分利用废弃轮胎内部空间,添加砾石和沙土为基质,一方面作为部分需水动物、微生物栖息空间,增加景观多样性,另一方面增加驳岸稳定性。对于某些特殊土质要在轮胎空隙处打入木桩,并用锚块进行加固,同时为防止轮胎后土壤跟随渗入水通过轮胎间孔隙流失,故在轮胎背后加设一定级配的卵石反滤层。另一类适用于织女河流速较快的流段,石笼网装生态袋―废旧轮胎生态护岸技术串联堤防与河畔植物,能增加河流、驳岸与陆地的景观整体性。种植于生态袋内的植物一般选用根系发达,抗拉强度好,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存的香根草,对水体中的氮、磷、COD、BOD等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能显著改善水质[6](图3)。

根据场地现状引入废弃轮胎生态浮岛技术(图4),废弃轮胎生态浮岛最关键是浮岛净水植物的选用,原则上具有生长快、分株多、根系发达、植物量大及观赏性好等特点[7](图4),能对水体中的COD、氨氮(N3-)、重金属污染物等有强力的净化和吸收作用。同时要注意选择符合乡村地区当地情况的乡土植物,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到美人蕉、旱伞草、鸢尾、睡莲与麦草等。

3.3康复性景观构建策略

篇9

【关键词】生态;景观;水景生态化;植物配置

1.扬州沙头镇生态农业观光园玲珑水街南区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扬州市沙头镇,地处扬州南郊,南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施港公路和在建的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越而过,水运、铁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该园区以沙壤土为主,肥力中上,地势平坦;温、光、水3要素协调,极适宜蔬菜生产;排灌条件较好,灌溉水源直接来自长江,水质优良。园区雨水充沛,光照条件优越,附近无污染性工业企业、无三废排放、无城市垃圾。据监测,大气、农田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均为一级。园区内将路、沟、河、渠、堤、坡等进行合理的绿化,田林路综合配套,排灌设施齐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其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办成休闲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一个亮点,充分突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特色和内涵。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生态观光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国家,最初多为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庄,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形式。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可初步定义为以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环境美学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集农业生产与示范、观光旅游和环境保护为一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和参与性的交叉型农业产业园区。

2.1“生态”的概念

“生态”与“生态学”在英语中属于同一个词语,而最早的“生态”一词是来源于古希腊文中的,它的原意是“居住的地方”和“家”。1869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1]首先将生态一词用于科学研究,并生态学的概念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

2.2景观的概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美国景观生态学家福尔曼和法国地理学家戈德伦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范围。[3]

2.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他当时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者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研究所的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4]

3.规划设计手法

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三产综合”为发展理念,以原生态乡村风貌为基底,以高效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品质都市乡村休闲度假产业为引领,融乡村休闲、乡村度假、文化体验、情景社交、产业示范、生态涵养等多功能复合,引领都市人群回归返璞归真的乡村自由生活。这是该方案欲打造的主题,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最大限度尊重现状,充分尊重现状地形、水系、现有村庄、道路尽量保留。设计的风格继承江南水乡的古朴清幽,构景方式随意自然但不失韵味。尽量保留本土文化和植物的原生态。

4.水景生态化

水景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处理水体的造景,水体景观不但要在景观上富于水的情趣,而且要求水体洁净、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共生,并且水体景观有可持续性,在较少,甚至没有人工干涉的情况下,水景能得到保持,并且能随水体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变化。[5]在驳岸的设计中较少地加入人工因素,保持自然,这样在其水体驳岸之间形成一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湿地带,在湿地上随水体的深浅不同,栽种不同的水生和半水生的植物,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水面上自然式点缀一些浮生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游人可以在水中荡舟探幽。

5.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原则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其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景观植物不仅有乔、灌、草、藤本等形态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是否喜光,干、湿耐性,酸、碱性适应能力等生理、生态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构建生态功能强大的复层植物群落时必须尊重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及生态特性,这样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此外,植物固有的生态习性决定其有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每个区域的地带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背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周围的生态系统达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大力开发运用乡土树种,丰富绿化树种的多样性。[6]在此设计方案中植物配置的种类上遵循生态性原则,采用大量乡土树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相互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下创造复层绿化。

6.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创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加强,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该方案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米,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该农业观光园区的建设,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美]摩特洛克著,李静宇,李硕,武秀伟译.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7—1—1

[2][日]河川治理中心编著.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1

[3]宇振荣主编.景观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3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06

[5]王浩主编.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的乡村面貌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面对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系统,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显得日益迫切。

1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城市化快速建设时期,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 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景观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农业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和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乡村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因此,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维护乡村生态安全,已成为乡村持续发展研究的紧迫任务。

在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的乡村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体现,乡村景观呈现出了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不相适应的状况,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盲目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带动乡村经济的同时带来了耕地、林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在规划和建设中,有些部门甚至照搬大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方式,造成了负面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布局混乱,土地利用布局零散,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建设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遭到蚕食或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差,损毁耕地的数量惊人;三是乡村景观特色消失,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造成千村一面现象,破坏了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意义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2.1.1 乡村地域的经济功能: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乡村形态不同,经济地域功能不同,乡村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同。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1.2 乡村地域的自然生态功能: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低,景观结构保存完好,景观类型多样,景观生态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场所,是乡村的自然遗产,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3 乡村地域的社区文化功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乡村社区文化体系,是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方文化,是乡村的文化遗产。乡村文化的继承性,是乡村文化得以保存的根本。

2.1.4 乡村地域的空间组织功能:保持景观斑的合理性和景观的可达性。乡村空间结构表现在景观斑、景观道、景观廊和景观基所形成的景观特征。同时,乡村居民点体系、中心镇、中心村、建制村与自然村,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廊、道、斑的合理性与村镇体系的合理性,是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2.1.5 乡村地域的资源载体功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重要载体。资源的集约、高效和生态化利用,是提高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益,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景观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1.6 乡村地域的聚居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乡村是人类发展和居住的重要地域,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乡村人口仍然是人口形态的重要构成。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2.1.7 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乡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

2.2.1 景观规划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传统景观的保护。景观不仅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载体,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张和在更大规模基础上的开发利用,是景观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加速变革,使传统景观不断遭受冲击。

2.2.2 景观规划是在城市化与环境之间建立协调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源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同时又旨在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完善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使城市化过程建立在充分考虑区域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与演变过程的基础之上,建立协调的城市 、区域发展模式。

3 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农村特色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果园种植等模式逐渐成熟,乡村景观规划应体现出生态环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性的特点。由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综合构成新的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形成。

3.1 乡村生态景观

根据特定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和气候物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维持物种的原始构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特色生态景观,注重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森林及其他植被种植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构建生态环保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可以分为平原乡村景观和山地乡村景观。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视野开阔,规整的长方形农田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本底。少量的村庄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种植是乡村景观中的斑块,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是廊道,综合构成了平原地区乡村网状的自然景观。乡村农田景观规划要求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增加景观生态工程的建设内容,协调农田生产与土地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平原乡村环境。山地地形使景观更能体现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有利因素。山坡上自然生长的树木是乡村景观的本底,村庄及其附近的少量农田是其中的斑块,自然的河流和建设的公路是廊道。在人口密集的山区,人们对地形进行改坡型为梯型以便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的地区则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景观上便表现出了梯田和草坡的不同特色,高原地区的地质环境,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深层次原因,但又能够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2 乡村生产性景观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争取与其和谐相处,体现出自然安详、天人合一的面貌。在绿色和生态环保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成为绿色经济的主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水产养殖及果园种植等产业,力争体现产业结构特点,构建富裕文明的特色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种植业景观和乡村养殖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恢复独特的农业种植业,发展乡村种植园景观,保护集中的农田种植斑块,改变因人类活动使乡村自然植被斑块减少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增加植物绿化廊道的数量,提高乡村景观特征,丰富季象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种植经济效益高且观赏性强的种类,建立苗木花卉基地,强化果树、蔬菜等产业,拓宽中草药等种植渠道,还农田以原始的生态景观结构,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丰富景观,调整落叶、常绿植物的比例,增添并丰富其植物种群和其它观赏植物。养殖业景观为乡村景观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情趣。养殖业景观包括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在牧业景观中,动物是最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动物资源非消费性利用的趋势在逐步增加,以观赏、保护、研究为主要宗旨,加强保护动物的宣传和教育,分析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建设措施,

3.3 乡村聚落景观

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格局,由此形成的村庄聚落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典型的生态学意义。我国地域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乡村聚落景观,徽州民居、北方四合院、陕北窑洞、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等,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加强乡村聚落景观建设,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挖掘乡村村落的内涵和特色,注重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