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概论

篇1

一、金融生态的理论发展

(一)、生态系统学

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仿生,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泰斯勒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有机体及周围一切空间和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环境共同组成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协调,共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系统。

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各类系统基本上有两部分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或叫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其中生物群落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物理环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所以生态系统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物理环境体系构成。

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平衡是在生物体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的生态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所以不同的生态系统就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生态系统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相互维持与制约,循环往复,并进行自我修复,具有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功能。

(二)、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上,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生态经济结构、功能、规律、平衡、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数学模型等内容,旨在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在1962年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几年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是稳定的,经济系统是增长的,生态系统供给的稳定性和经济系统的渴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必须要经过协调才能更好的发展。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生态经济史。这些研究内容就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三)、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发展理论的概念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格利和E.S.肖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他们相信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确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适当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使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行程。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进入新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二、金融生态的内涵

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金融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金融主体,既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也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主要是指接受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还包括那些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那的第三方,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金融咨询评估机构等,也包括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同时也直接影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应之种类、规模、价格、质量、范围等的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

徐诺金认为金融生态,又可称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这个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主体得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它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条件、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体则以主动及被动的方式接受金融生态环境与制造其生态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校级课题一般项目《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97-02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在21世纪的科技、工业、社会、自然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生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步入了稳定发展期。

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资源环境、自然地理、生态学以及地理地质等相关类知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市政、规划、环保、能源、旅游、国土资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才。[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的“生态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特别是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了解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众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和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对环境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尝试解决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一、“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特点

1.课程定位

“生态学概论”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生态因子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机制,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与生态学研究的关系,明确了解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意义及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体现生态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治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环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生态、环保相关专业工作作铺垫。[3]

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生态学概论”课程相较于其他一些传统专业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内容中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内容具备了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在“生态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比如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等,需要具备生物、化学、化工、物理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更新的,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更新教学知识内容。另外,西安科技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在测绘学院,课程设置也向测绘类课程倾斜,因此在“生态学概论”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将测绘知识运用到生态环境实践中,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性。

3.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

相较于一些基础理论课程,“生态学概论”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较为紧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种群生态等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都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设计等紧密相关。此外,当前社会生活中经常报道的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其本质和机理都与教学中的多个知识点相联系。[4]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笔者所在专业的“生态学概论”课程设置为32个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而言,相对较少。如果在这样的课时安排内进行通篇讲述并且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内容,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目的就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上寻找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课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社会热点的课堂结合引导式教学

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学科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授课选用的教材在原则上是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固定性的,不可能根据行业发展实现年年翻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不断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把一些和课本基础内容相关的新的热点研究成果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发展现状,反映生态学的时代性与变化特征。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问题时,除了讲解课本上的定义及相关公约外,还应着重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分析以及近年来灭绝的野生生物进行举例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进一步明晰其重要意义。通过运用真实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材料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这些前沿性和热点研究的知识点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上和课下的资料搜索也可以扩大生态环境相关的知识视野,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基础。

2.紧扣知识点的扩展式视频教学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已由传统的板书授课改为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原先无法在板书上进行展示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资料很好地呈现在课堂上,有效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实现讲授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放映一些与课程某专题相关的视频可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并且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会更加牢固。比如在讲解海洋生态系统时,首先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一部生态纪录片“海洋”,然后再进行课程讲述,此时会发现学生能够主动结合视频中的内容来理解书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都保持兴奋状态,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由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认知,切实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3.案例与专题报告式教学

生态学的知识内容应用非常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和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案例和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听“故事”、看“故事”轻松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内容。

三、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课堂教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开展生态环境相关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搜集和相关实验。笔者所在专业在此方面主要从两个层面对开展教学实践给予支持。

1.校内实践安排

可以结合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地理学”等课程,建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并且无条件地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和实验考证;同时,要多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按照不同的专题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课题小组,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学校旁边的城中村―吊庄)进行初步的认知、调查,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汇报PPT,之后利用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该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业务能力。

2.校外实践安排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澄合矿务局签订了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由澄合矿务局提供实践场地,在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利用矿区的煤矸石进行生态恢复利用的实验研究。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将他们视为教学的“主体”之一,针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充分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述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的兴趣,拉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注重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对“生态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出的学生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工作及市场的需求,在今后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中也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木壮,林媚珍,谢献春.基于创新理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2-123.

篇3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整体保护

当提到“生态保护区”这一名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字眼,甚至还会想到茂密的丛林以及各种动植物。是的,“生态保护区”这个概念长期以来都是以这种形式被人们来认识的,但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而非“自然生态保护区”。同为保护区,二者一个侧重“自然”,一个侧重“文化”。

为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以及原生态保护原则,一些国家纷纷以“传统文化之乡”、“传统艺术之乡”、“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名义,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初衷是想通过对某一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使该地区的优秀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也使这些地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是在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福建厦门召开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上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区域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生活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关联,和谐相处。”①

2007年9月,文化部公布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其“规划纲要”中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②2008年10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中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又做了界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街区与乡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与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相互依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③

2010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区内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从这些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同时,我们还应该总结出这样一个理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的区域。

在明确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概念以及其演变历程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的必要性。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的理论基础,是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整体保护原则。所不同的是,这一理论不但要求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的全方位保护。在这一理论中,它并没有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而是将它视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外在环境。所以,在这类项目中,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受到同等重要的保护。“整体保护原则”不仅是指要对某种遗产的技能、技艺及工序进行整体保护,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指对遗产的生存环境所实施的整体性保护。因为任何一种遗产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只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而忽略其生存环境的做法屡见不鲜。举例来说,分布在济宁市长沟镇的运河夯歌是劳动人民群众在新筑或修复湖堤河堤,夯实地基时所唱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劳动号子。筑堤,大坝,修复塘堰尤其需要打牢基础,夯实土层,以防河水、湖水渗水透水,甚至决堤塌坝④。建筑房屋打地基的工具称为“夯”,而筑堤打地基用的夯具在长沟叫“石硪”。这种夯歌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是一个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反应,充分展示了劳动大众的智慧和才干,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有较好的价值。现在运河夯歌已经濒临消失,因为生活中已不再用人力“打夯”,“打硪”,所以也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目前,只有76岁的老人薛传琢等几位古稀老人会唱。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而只把这技艺做收集和整理,亦或是将传承人请到博物馆或者文化节做表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这种文化遗产创作出能生存下去的环境。有了活态的整体环境,才能使那些古老的技术与技艺原汁原味的传承下去。

那么,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或称其为保护者又是谁呢。首先,人民群众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最直接也是最活跃的力量。保护区是一个活态的存在与传承,所以该区域内的人民群众身担两种角色,他们既是保护对象又是保护主体。他们是该区域内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和传承发展者,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文化生态保护息息相关,也正因如此,他们也更该成为该保护区的最直接的建设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尊重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更要激发起群众参与保护区建设的积极性,享受管理权益的同时更好的履行管理义务。其次,相关学术机构和专家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由于保护区建设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和概念,比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建立相应的名录体系等方面都离不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的支持。由他们牵头成立各地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负责保护区的专项调研、评估和申报文本论证等会让工作变得更顺畅。假如只有各级政府出面完成保护区建立及管理的话,那将会因缺少学术智力支持而出现保护区“误入歧途”的局面。所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机构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各级政府是首当其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主体。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所在地的各级政府是对于此项工作最有力的执行者。各级政府应该在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协调下编制该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和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法规,设立保护区专项基金,成立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实现保护区建设的总目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商界和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商界的经济支持为保护区建设工作增加动力,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普及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建设工作更加顺畅。

有了保护主体,明确保护对象成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保护区内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生态”⑤。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最核心内容。保护区的建设中要将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作为首要工作,做好名录项目保护的各项配套工作。其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紧密相连的,因此保护传承人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再次,保护好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保护好文化保护区内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各项保护工作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生态环境友好的理想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中国文化报》―黄小驹、陈至立《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④―《任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⑤―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论》

参考文献

[1]《2013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宋俊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0月.

篇4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参与环境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的。今天,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环境设计教育改革需要较为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形势不相适应。环境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新兴学科,以环境规划设计、环境形态艺术、物质环境设计、大众行为心理等为研究核心,以策划、规划、设计、管理四个环节的结合,构成了环境设计纵向系统的整体。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四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约占总课程量的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约占40%,专业实践课约占10%。在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景观设计、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小品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为主线设置一系列专题设计课程,课程分类繁细,内容覆盖面广,各自独立,呈点状的板块式分布。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补充,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授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则指导学生在本门课程内分阶段地完成专题专项研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最终达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生态设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与教学体系,其设计教育发展程度较高。我国的生态设计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的生态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国外设计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培养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而肩负起重大责任。在环境设计教育中植入生态设计理念,应根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生态学、设计学、环境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需要的环境,最终体现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相协调的状态,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让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但是长期以来,环境设计教育受社会意识、经济压力、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体系。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远离自然环境,自然元素、自然气息和自然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日趋淡化,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诉求。设计师需要合理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顺应场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场地的各种资源,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环境,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因此,环境设计师应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将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场、庭院、绿化、水体等是否尊重自然、显露自然作为判断环境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建筑物、构筑物等矗立于环境中,称为实景,在此基础上给观赏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空间称为虚景,建筑物、构筑物等与其共同构成的环境空间能够形成虚景与实景的融合,也就是虚实相生、虚实相应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虚”与“实”的辩证思想,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风格,与中国山水画、山水诗词的创作精神“求‘神韵’于‘大象’”是一致的。如地形变化多端的场地拥有特殊的地形环境,场地中往往呈现出某一地段多岩石、多沙土、多植物、多冰雪、多雾等现象,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那么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计可充分利用这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岩石、沙土、植物、冰雪、雾等作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再利用阳光、风雨、微地形和微气候为环境空间营造意境。结语社会对环境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应针对市场的改变而与时俱进,甚至预见社会发展趋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思路是以动态发展、动态更新为前提的,这不仅是新形势对环境设计教育功能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必要前提。因为不能保持先进的教育,就无法保证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无从谈起对环境设计教育的贡献。

篇5

1 IPM理念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如何真正做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一是要明确有害生物不能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二是要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措施和方法运用。做到这点,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农药的使用者及技术指导者观念的转变,必须向社会输入具有IMP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农药概论》主要讲授农用药剂学概论,其主体是农药。要培养具有IPM 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 

2 将IPM理念设计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中 

根据新的形势,对农药学概论课程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传统课程中的化学部分做了适当精简和合并,增加了生物、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比重,比如增加了生物技术在农药研发中的进展、农药抗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农药的应用、农药如何在环境中转变为友好行为;此外,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提供其他与农药学概论课程相关的书籍阅读范围,诸如基因工程进展、植物生理学、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毒理学。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更容易产生创新思路,也能更好的将多元化融入农药学概论课程中,除了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更能将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入到教学中,将IMP理念深深树立于每个学生的观念中,使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得到提高。 

3将IPM理念体系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中 

毕业论文是对一个本科学生4年学习考量的一个综合体,毕业论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运用理论知识,总结问题经验,锻炼的是“学中用、用中学”的综合能力。以往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往往是针对生产实际中某一特定问题,确定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如“防治草莓根腐病的药剂筛选试验”,学生和老师在设计试验方案及实施试验过程时,更多的关注防治效果,而忽视了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及环境友好的这一理念。现今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及答辩中,IMP理念已深深植入每个老师及学生心中。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已从原来的单一的防治效果,转变为对如“抗药性的初步研究、农药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除草剂对杂草生物群落的影响等”不但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农药,而且能更为完备地进行综合防治。不但使IMP理念贯穿于学生本科学习,更能使其在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上把IMP理念带入到工作中,成为具有IMP理念的植保人才。 

4注重师资队伍专业多样性建设,强化观念碰撞 

教师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新型理念学生的培养,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国内外对于IMP理念的应用,并能将其通过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案例如“DDT的兴衰历史、色质联用在农残分析的使用、生防菌研发等”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将IMP理念融入进农药概论课程的每节课中。还积极邀请具有影响的学术名师,开设学术前沿讲座及学术沙龙。使学生都不出学校即可学习当前本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知识、最新方法和最新进展。 

5将IPM理念应用于农药概论实验课设计中 

采用必选实验和任选实验两种选课方式。《农药学概论》实验项目共设有8个,其中4个必选实验,4个任选实验。必选实验是以基础实验为主,所有学生必须独立或协作完成。基础实验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农药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包括:杀虫剂的内室毒力测定、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峙法、抑菌圈法)、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农药制剂加工配制和质量检测。以上4个实验是为基础实验,在对学生实验考核时,加入了IMP理念的考核,如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对天敌生物影响的观察。完成必选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在4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实验,2个实验老师在设计实验大纲时,只给出实验方向,不给出具体内容及步骤,任选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得研究性质,学生主要结合理论所学及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综合进行实验。如同学在实习中发现三叶草周围很少生长其他的杂草,故在任选实验中,设计对三叶草提取物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实验。这是很好地对IMP理念的理解和研究。将其融合进了实验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6 IPM理念促进教学方式改变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通过动画、表格、视频、对比等形式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从原来枯燥的板书及教师说教中更为形象生动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也参于了课件制作,实习的时候去农药厂参观,学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除了对生产设备及农药制作过程的拍摄,还对农药厂周边环境、水体进行了拍摄,这些图片都在课堂上的多媒体课件上展现,学生除了对农药加工方法加工剂型的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学习,更对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分成2组进行自由辩论,更加深刻的理解农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提高了学生对农药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将IPM理念真正的融入了整个理念中。 

参考文献 

[1]滕春红,陶波.农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2-63. 

[2]李海平,李灵芝.关于农业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58-159 

[3]宋宝安,赵德刚,杨松,等.农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贵州大学学报,2014,31(1):130-136.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5]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4)

篇7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煤矿;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有效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煤矿建设是否合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法来评价煤矿建设工作,将能够促进我国煤矿建设健康发展。

二、煤矿建设项目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工业建设项目而言,煤矿建设项目有以下特点:

1、环境影响时间长。煤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按照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2、煤矿建设活动属矿产资源开发,所处地区多与自然资源所在地交织一起,一切生产过程都牵动生态系统,所以煤矿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生态破坏为主,兼有环境污染问题。

3、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主要受煤炭资源的赋存地点和条件所决定。从全国范围看,煤矿建设项目的选址大多在偏远山区,这就产生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受煤矿建设影响的群体是村民。

(二)由于项目厂址的偏远,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容易被人们忽视。

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排污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对生态的影响,如锅炉烟气、储煤场扬尘、煤炭加工粉尘、矿井水、煤矸石等;二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在上述环境影响因素中,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的影响属于污染生态影响,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可见,煤矿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比之下,地表沉陷对生态的影响更显著,更能反映煤矿生产的影响特征。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植被覆盖率减小,水土流失量增加。

四、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

1、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根据项目对生态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1、2、3级。

在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首先是确定评价等级,按评价的要求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表1方法分级,其要点是:对采煤造成直接影响的区域进行初步分析,选择出1―3个主要评价因子,然后根据该生态因子变化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工作级别划分;在选择的因子大于1时,根据评价级别高的因子确定其工作级别。(表1)

表1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2、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

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

(二)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除此之外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还应该包括:直接作用区,指生态系统可能受到采煤直接影响的区域;间接作用区,指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因子变化通过生态环境运输、食物链转移等产生间接影响的区域;对照区,为了对比和提供某些背景资料而选择的与评价区自然生态条件相似的其它地区。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是直接作用区和间接作用区。评价区域的大小与评价区域周边环境的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运行特点和生态环境功能都是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完全和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空范围宜大不宜小。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表水系特征。要能说明地表水系特征、地表水功能及使用情况、采煤的影响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内敏感的生态目标等。

②地形地貌特征。特征较为简单的如平原或微丘陵地区,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一般较高,调查范围可选择直接影响区域:特征较复杂的如山地丘陵区,可以选择山体构成的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地理单元为评价范围,但沿着河道或沟谷等廊道应适当延伸。在水陆交接处,调查范围应沿岸延伸到相邻的其他功能区。

③生态特征。要能说明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特殊生境如湿地、红树林、保护区等应视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进行全面的调查。此外,采区或影响的生态系统物流的源与汇、生态环境功能也应列为调查与评价的范围。

④采煤的特征。采煤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因此,评价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到地质因素。

五、环境影响评价在煤矿建设中的作用

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试验和类比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建设项目在矿井建设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并对矿井开发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分析,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对可研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证煤矿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将从矿井建设所在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位置、场外公路和地面铁路专用线走向、工业场地平面布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保证建设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并分析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得出选址的环境可行性结论。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可保证矿井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价格上涨以及煤炭需求的增长,吸引了各大矿区新建矿井项目纷纷上马。由于煤炭行业属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的建设项目,因此矿井的开发将会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拟建矿井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根据环境特征和自净能力确定的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将会收到巨大的环境效益,这样做的结果是制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或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尽可能小的限度之内,将煤矿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矿井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认识并掌握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情况的基础上,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发展矿区型农业、综合利用塌陷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建设矿区型生态农村等调整建议,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4、控制新污染源和促进老污染源治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对产生污染的新建矿井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在对新建煤炭矿井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废水、大气、噪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对重点污染物烟尘、SO2和CO2进行总量控制分析,确保满足总量控制指标,并提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土地复垦方案、生态重建方案。对改、扩建及技术改造的矿井项目必须“以新带老”,并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制订控制新污染源、带动老污染源治理措施,达到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

5、推动煤炭企业技术进步,实现清洁生产。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起步迟于其它行业。对于煤炭工业而言,清洁生产也就是开采清洁煤、清洁开采煤、清洁利用煤。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将对矿井建设项目的开采技术、煤质、污染物产生量、煤的洗选率、矸石产生量、耗水、耗能和环境管理等指标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建议,对矿井水资源化途径、矸石等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减量化措施等提出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煤炭企业的技术进步。

6、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必然是对相关煤炭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的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煤炭科学研究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煤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煤炭环境保护的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的大批科研成果,所取得的很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煤矿建设的环保实践,为煤炭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煤矿开采大国,必须要重视煤矿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煤矿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而促进我国煤矿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21-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成为全球共识,随着人类不断的需求和对大自然的索求,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们生活的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面临人口快速增长、水污染、资源的损耗、全球气候的升温、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疾病困扰人类。随着生态的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人类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以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价值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因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很大的直接联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等关系时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一些学者认为有两个对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环境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人类,我们有责任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于是我们要保护环境,学界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持此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认为:“人是目的。”在目的国度中,人就是目的本身,那就是说,没有人(甚至于神)可以把他单单用作手段,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在人类中心伦理价值观的作用下,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呈现出近乎无限的可能性”。然而,绝对的人类中心把人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于是提有人出: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索贝特·史怀泽大声疾呼要“敬畏生命”。史怀泽认为:“过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因为它认为伦理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人应当尊重自然,承认自然存在的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属于自然地一部分,和人类一样,动物、植物甚至一些非生命的物质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人一样,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我们应该站在整个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生态伦理概述

1.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讨论生态伦理,我们首先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起。首先,我们认为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和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这个生态系统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个系统运行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的利益和存亡。人类作为生物界中最具智慧的物种,在于拥有了非凡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生态伦理调节。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学认为:善——对生态系统有益,恶——对生态系统有害。很显然,这里行为的主体是人,生物及非生物是不受其约束的。正因为如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具有内在价值,就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所以,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价值霸权”的话,那么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泛化而最终导致价值虚无。一个人的生态伦理观往往起源于群体文化,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和评价他人。可见,生态伦理所规范的是人的行为,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伦理的变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人们无法理解,更无力对抗,于是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将一切归结于神的安排。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加深,加上人类活动能力的加强,这种敬畏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信极度的膨胀。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地人类开始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全然不顾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逐渐我们发现,人类原来并非地球的中心,自然也并非那么顺从地受人类摆布。我们正在受到来自自然的惩罚。所以,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可见,人类对待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传统的社会学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和前提,那就是“人类豁免主义”的解释范式,这个范式认为: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享有自然的最高统治权,可以改造自然并使其为人类服务,因而,许多人类差异是社会引入而非天生的,它们可以被改动的,并且不利的差异可以消除;因而,同样地,文化积累意味着进化可以无限延续,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自然法则和生理原因就不是解释社会现象的主要因素。例如,涂尔干主张,社会事实只能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正因为这样的传统根深蒂固,所以,邓拉普和卡顿等人认为,要想对当今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社会学的解释,必须对这种传统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完全的改造,他们首先提出了“新生态范式”的概念。所谓“新生态范式”,是由这样几种假设组成的:虽然人类有突出的特征(文化,技术),他们依然是相互依赖的包含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众多物种之一员;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网络中原因、结果和反馈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因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后果;人类生存依赖于一个有限的生物物理环境,它对人类活动加上了潜在的限制;尽管人类的文明创造和得自某个地方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定,但生态法则不能免除。这种“新生态范式”与传统社会学所认为的“社会事实只能必须被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的信条相背离。

二、保护自然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转变,就是转变到以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上来,不要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员,平等地对待其他物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立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在人类进化至今,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和灾难,自然中心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任何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又同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人类的理性,建立一种现代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

2.尊重动物享有的生存权利。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力。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破坏和坏境的日益恶化,现在有许多动植物都濒临灭绝。所以人和动物也应该是平等的。人类要是不能够与其他生物取得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在生物圈中和其他生物互济共存。

三、实现生态伦理和谐的途径和方法

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加强环境立法和保护环境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2.加强规划,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平衡。国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之,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必须对以前以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价值观进行反思,转变到以自然中心主义的发展价值观上来,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不要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正确处理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必须坚持和谐共进的价值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型社会。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91.

[3] 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9.

[4] 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65-90.

[5] 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3):43-56.

[6] 方盛举,李韬.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学术探索,2000,(3):25-27.

篇9

【关键词】能源概论;教学改革;互联网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即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资源的国家。今后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并且消费量逐年上升,这样使得中国的大气污染面临巨大困难。我国目前各种环境污染处于相当严重的局面,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对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校该课程选用《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一书为参考教材,针对能源经济专业大二学生进行教学,共30学时,旨在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和能源开发过程中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但是由于本门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能源经济专业的学生,他们主要以经济为主,所以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其次,该课程全部以理论课时为主,内容抽象,综合性强,使得许多学生不能认真对待。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授课经验,结合本课程实际情况,提出互联网、问题-探索式教学方法优化《能源概论》教学。

二、互联网在多媒体教室的应用

《能源概论》大部分内容是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的介绍,如系统工程的基本知识与环境系统的基本理论、各种能源利用的技术和现状、制冷技术和引起的环境问题、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等,因此,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能源概论》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计算机不在仅仅是播放PPT的工具。

笔者在《能源概论》授课过程中发现,按照传统的制作ppt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所授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通过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各种视频网站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对应的实物操作演示,明显增加了同学们的上课热情。比如在讲到人工系统时,说明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既解决洪水问题又尽量减少损失,三峡大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见过真正的三峡大坝,加上单纯的讲解并没有在学生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学生很不理解。但是当我用10分钟时间利用优酷视频网站提供的三峡大坝三维动画进行了实物播放后,同学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因此在播放的过程中学生集中精神观看了视频,获得了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因为视频直观地展示了三峡大坝整个工程的构建,运行及原理,使得本人在进行理论讲述时学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所讲授的内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喜欢这种授课模式,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节了课堂气氛,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三、问题-探索式教学

问题-探索式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讲到水体污染与控制一节时,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书籍等途径收集一些关于水污染的实例以及处理办法,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增强师生互动,而且培养学生养成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

四、结论

通过互联网、问题-探索式教学等方法对《能源概论》这门课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借此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能源概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力求做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亓海全,罗鲲,焦慧彬.互联网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4,(9).

[2]许婧祺.浅议如何通过深化教研教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J].才智,2015,(6).

[3]孟红英.改革创新是发展中职教育的根本出路[J].职业教育,2014,(2).

[4]韩娟.关于《食品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J].读与写,2014,(15).

篇10

>> 生态课堂的基本原理 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 物资流成本会计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浅析盾构隧道基本原理及在我国的使用情况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基本原理浅析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基本原理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 基于大众标注的情报学基本原理探析 论建筑学的基本原理 会计学基本原理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基于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探讨 试论网络会计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 学习基本原理关于人的发展探讨 论管理的基本原理 “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 烤制的基本原理 刑事推定的基本原理 整体教育的基本原理 摄像模组的基本原理 组合数学基本原理与微分学链式法则共性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2] 张国庆.标准学[EB/OL].(2011-07-08)[2013-08-30]..

[13]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EB/OL].(2011-02-20)[2013-08-30]..

[14]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2-04-13)[2013-08-30]..

[15] 张国庆.系统学概论[EB/OL].(2013-03-27)[2013-08-30]..

[16] 张国庆.论社会化[EB/OL].(2008-03-30)[2013-08-30]..

[18] 张国庆.客货站应集中到郊区——以武汉为例[EB/OL].(2011-10-02)[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