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多样性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园林建设 生物多样性 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具体包括种内、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简言之,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由之构成的系统的总体变异性和多样性,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富集的程度。通常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数量,是最容易被人们认识的多样性层次。物种是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一级单元,其本身也是遗传多样性的一个集结水平。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本身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性。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在不同地理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同一生态系统内,又在种类、结构、功能等各个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
2 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目前的保护方法主要分四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 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 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 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 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进行宣传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3 园林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首先,由于城市的兴建,生物原有群落受到较大影响或破坏,使生物体原有的赖以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消失,某些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的物种其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绝灭,或使一些多样的遗传资源遭受损失。此外,城市的兴建,往往需要从外地引入物种,适当的外来物种可以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但某些外地种在引入后,往往形成杂草,对当地物种形成严重威胁,造成本地种的退缩。
另一方面,城市中由于有多种多样的小气候,使许多物种能够找到生存之地,甚至对一些外来物种在本地自然条件下难以正常生长者,在城市中能够较好地生长,从而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此外,城市恶劣的总体环境,在物种能够生存的前提下,为物种的自然选择施压了选择压,使物种朝着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方向发生变异,久而久之,使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城市人为活动的增加,使物种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有意无意地增加了人工选择的频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城市园林是多种多样的,有动物园、植物园、公园、苗圃、专用绿地、街头绿地等。而生物多样性的涵义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动物园是人工驯养、繁殖动物场所,其本身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野生动物的移地保护进行科学研究并付诸实施。我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有动物园,但绝大多数动物都采取圈养或笼养方式进行饲养的,虽然在保护动物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但养育方式还需要改进。植物园可谓是一个城市的植物多样性中心,它既是园林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
4 结语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非常重要,要建立从引种到应用的完善体系,必须有组织上的重视,要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园林部门的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繁殖应用植物,逐步建立健全植物定位及栽培管理计算机化管理体系,对重要物种进行重点跟踪保护,各类园林绿地各有侧重,相互配合,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只有管理跟上,才能有效地保护植物免受各种因子的损坏。
参考文献
1 张鑫,杨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与保护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0)
篇2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它使排污者不再拥有“地利”优势。就我国而言,多年来为防治河流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应该说是有力的,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等。可是,实事求是地说,效果一般。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众多原因中有一个原因始终未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企业和居民傍河而居的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和居民只要傍河而居,对河流的污染就避免不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排污者具备了“地利”的优势,利用“地利”之便随时向河中排污。尽管有关监管措施较严密,监管人员较为敬业,但“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而只要“打盹儿”,对排污者来说就是机会。可见,只要排污者“地利”条件存在,向河流排污的现象就无法根除。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公园傍河流就不失为一项好措施。这一措施最大的亮点就是使排污者彻底失去“地利”的优势,从而阻断向河流排污的通道,这对于河流治污来说,具有釜底抽薪之功效。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能够显著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由于线性的公园紧贴河流,可将公园的良好植被与岸坡、河道、水连为一片,构成水陆复合型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建立,显著地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水平。而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升,又大大增强了河水水体的自净能力。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队伍的壮大,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水体。如:排入河中的污染物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细菌被水生动物吞食,产生的无机物作为营养盐被藻类吸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供其他水生动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食用。这一过程即为按食物链方式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对河流水体的净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园傍河流,妙就妙在能够促使河流实现生态平衡。众所周知,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主导者。因为有了公园内的绿色植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便会纷至沓来。而动物增多的同时,其残体又成为微生物的营养来源。由此,微生物队伍迅速壮大。而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又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这就形成了良性的能量活动和物质循环。在这里,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三者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荣,一起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上述三者,生产者,即植物,是关键的一方,没有生产者,就不会有消费者,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分解者。河流生态系统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之后,生物的各个组分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渐趋于相对稳定和协调,并通过信息的反馈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从而构成人类所期盼的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公园傍河流,还有其他好处。如:作为天然屏障,可阻挡各类垃圾随风入河;由于绿色植物具有明显的滞尘作用,可阻止空气中各类粉尘入河;由于绿色植物有驱热纳凉的功能,可使夏季河水水温不会过高,从而保护水质;树木可通过丰富的根系吸收河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使河水免受或少受富营养化的危害。
篇3
如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永无止境的索取最终导致了如今的现状,生态的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遭受威胁,终于唤醒了人们被利益冲昏的头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何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其中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最主要的是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二、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三、对地球生物的保护,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这其中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分多种: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A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环境保护的范围和对象的空间和地域上非常广泛,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这就决定了需要多种法律规范.多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进行综合调整.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体系不仅包括大理的专门环境与资源法规,还包括其他法律部门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范.而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也具有综合性.B技术性.从宏观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不是单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通过高出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因而具有很强的自然科学性的特征.由于环境保护需要采取各种工程的、技术的措施,也使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技术性极强法律部门.C社会性 .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和任务来看,它不直接反映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冲突,而主要解决人类同自然的矛盾.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D共同性.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有的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也较多地涉及到经济发展,生产管理,资源得用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
作为法律关系一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一般法律关系的共性,但是,由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又使其不同于一般法律关系而具有自己的特征.(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具有一切法律关系共有的特征,即其直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但它不单纯是一 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而是人们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结合,环境是个介物.而且,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唯一目的,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造成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主要目的. (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因为法律关系的形成和实现了国家意志和当事人的意志,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受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制约.就环境法律关系来说,更主要是还要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受自然规律的制约.(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具体表现在,,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既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也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而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可以依据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确立.由这些不同的法律规范所确立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也不相同,有平等的关系,也有不平等的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在范围上有哪些异同?我国规定,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 在范围上主要有如下异同:第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其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必须把环境所的主要因素作为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地做出列举规定.如我国规定了环境的定义后,又具体了”包括大气、水等.第二,从环境科学的理论看,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成分、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整个自然界和无限的宇宙空间不可能都成为法律保护的客体.作为法律保 护的客体,除了必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发影响以外,还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所能影响、调节和支配的那些环境要素,否则法律的保护便没有实际意义.第三,人类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就是地球表面的人类生命维持系统.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 ,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护生命维持系统的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 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守秋教授主编的《环境法学教程》
[2]黄锡生教授主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金瑞林教授主编的《环境法学》
篇4
关键词:炼山造林;科学造林;优点和弊端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73-2
炼山造林是人们为了植树造林在采伐迹地或宜林地上用火烧来清理林地的一种营林措施,我国南方人工林普遍采用此方法,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湿润,植被生长旺盛。长期以来,林区都利用火烧方法对山上杂草、灌木或采伐剩余物进行烧毁从而达到造林的目的。炼山使造林地干净,便于开展造林施工活动,降低造林抚育成本,林地初期易于管理。但炼山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它的优点,如引起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及引发森林火灾等。本文针对广西地区整体的炼山效果,详细分析了炼山造林的优点和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如何利用人工清理林地的方式进行造林或更新森林。
1 炼山带来的好处
1.1 节约成本
炼山造林可以节约造林、抚育的成本,根据对广西一些林区调查可发现(如表1),炼山造林第一年每亩成本平均为675 元,不炼山每亩成本平均为900元,造林抚育成本增加25%。而炼山造林的成活率为98%,不炼山的成活率为95%。造林成活率相差不大,且造林成活率与是否炼山关系不大。
表1 炼山与不炼山成本、成活率比较
1.2 减少病虫害发生
炼山之后,林木病虫害发生较轻, 能够有效减少酚类物质的积累, 阻碍了茅草、杂灌草等对林木的养分、水分及光照等物质的竞争,这样会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1.3 降低森林防火管理难度
未经过炼山造林的林地,一亩地林下的可燃物载量大约为2吨,易引发火灾。但南方地区雨水多湿度大,杂草等可燃物经一个生长季节即腐烂,大大降低火灾隐患。
2炼山危害
炼山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加剧、破坏生物多样性及引发森林火灾等方面。
2.1 引起火灾
近年来,广西部分林区因群众烧田埂、烧纸钱、放鞭炮、乱扔烟头等野外用火不慎而引发森林火灾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地方还因造林炼山组织不严密、操作不规范,导致跑火,甚至造成扑火人员伤亡事故。广西某县一造林专业户于2009年因用火炼山造林引发森林火灾,烧毁森林1000多亩,损失60多万元,仅节约造林成本5万元,随后却赔偿损失30多万。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说明,通过炼山造林的营林方法容易引发火灾,这对森林资源破坏性是巨大的。
2.2 引发水土流失
炼山后导致采伐后的剩余物减少,土壤缺乏覆盖物体,直接与雨水接触,使土壤被冲刷。另外,炼山后土壤被灼烧,有机质受损,土壤通气性下降,土壤渗透能力和胶体团聚能力减弱,造林后土体抗蚀性能大大降低, 在我国广西地区, 由于雨量充沛, 降雨相对集中, 炼山后林地土壤侵蚀非常严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3 对土壤肥力影响
炼山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pH值、氮素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是炼山后土壤pH值会增加1~2单位,增加了土壤的碱性程度;二是土壤表层有机质数量和结构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有研究表明,我国南方地区采伐炼山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减少1.2%~35%;三是不同采伐迹地经过火烧后,林木下土壤氮素损失严重;四是炼山后土壤微生物除真菌上升,其他微生物都下降,同时土壤酶活性也降低,而不炼山土壤浅层的微生物有所增加,酶活性增高。
2.4 炼山破坏了林分的多样性
当大面积炼山后,造林地的林木树种单一, 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不经过炼山的造林地可以有选择性的留下一些目的树种,通过与栽植树种相混交,形成混交林,同时,选留的树种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以很好的改变林分的郁闭状况,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5 炼山引发森林演替
炼山后,林地地表的落叶及腐殖质都被烧毁,土壤疏松,没有任何覆盖物,这就导致一些草本植物的草籽飞至造林地,迅速生长、蔓延,因此,炼山后的林地非常容易演替为草本植物生长的家园,使森林演替发生倒退。非炼山林地,由于有而不经过炼山的皆伐迹地,由腐殖层和落叶层覆盖在土壤表面,草本草籽很难生长,阔叶树种便于生长,形成次生林。
3 推行不炼山对策与建议
不炼山造林,一方面有利于保护林地植被,使树种更加丰富,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提高林地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没有火灾隐患,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通过自留种方式,使阴性伴生树种能够很好的生长和发育,这样便于人工利用阔叶树种进行造林,改变了大面积人工造林的纯林现象,促进了针阔混交林的形成,提高造林树种的整体生态结构的抗逆性及稳定性。因此,不炼山对于防止地质灾害,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低碳生态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3.1 充分认识不炼山生态化造林的实际意义
林业的发展需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不要被炼山造林带来的短期效益所迷惑,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化造林对环境保护,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性,这需要政府林业部门进行宣传和引导,培养人们对森林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不使用炼山造林的手段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补贴,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让林区林农真正意识到采取不炼山的手段造林对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加强林地经营管理
相关单位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施工方案,方案要周全考虑不炼山给工作人员带来的难度,提前谋划,科学安排,这样便于在施工中能够顺利完成。另外,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施工流程和具体操作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高质量、高效率。
3.3 推广人工清理作业,配合除草剂和机械化作业
利用人工清理林地后造林,可以使灌木、杂草等草本植物自然降解转化为有机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受破坏,又杜绝火灾隐患,造林初期成本每亩增加50元,如果在一些劳力资源紧缺的地方,应该配合机械化作业和除草剂进行作业,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清理了林地,进而降低造林综合成本。同时,对残余木片等剩余物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工艺对其进行加工制造,从而提高林木剩余物附加值,实现林业良性健康发展。
4 结语
对于造林生产者来说,炼山造林省时省力省钱,但对森林资源、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森林火灾是由炼山引起的,炼山引发水土流失、改变土壤肥力,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在实际造林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人工砍杂配合化学及机械的方式来清理林地,杜绝用火炼山的方式清理林地,使造林营林活动良性发展,促进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冬生.不炼山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J].江苏林业科技, 2010,(5):33-36.
[2] 刘体应,谢年馈,董开琮,吴大成,赵世礼,刘天河.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调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0,(2):18-20.
[3] 黎卓林,谢三秀.炼山造林和捡带(不炼山)造林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 2012,(6):44-46.
篇5
关键词:滨湖景观带建设;城市生态学;岛屿生物地理学;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13103
1引言
水体是城市中保持自然状态最佳的景观要素,它具有相对完善的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一样,水生生态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很多鸟类依赖这一生态系统获取维持生命的食物并在此生息、繁衍;同时,水生生态系统也是水生生物与湿地生物的天堂,它不仅供给人类饮用之水,也维系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滨湖水域是重要的城市水系,一般指市区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有观赏、游览价值的带状区域。在城市中,滨湖水域内的自然因素十分密集,自然过程也最为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子系统和人工子系统交汇于此,成为一个城市风景的血脉,它不仅具备优美的景色,还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格。随环境保护工程的不断完善,城市水体成为污水运送和储存的场所将成为历史,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是当景观规划设计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2滨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都曾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遭到了不同程序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我国表现尤为严重。
2.1经济高速发展造成城市水体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人每天制造着数量庞大的生活废弃品和生活污水,影响和威胁着湿地动植物,并使原本有限的城市湿地面积锐减。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大降低了湿地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使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日趋降低。河流的污染、营养物富集是湿地受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许多环湖湿地接受了来自城市污水的大量氮和磷化合物,使得湿地严重富氧化,蓝藻恶性繁殖,散发难闻的气味,水体缺氧,水生生物灭绝。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陆路交通的发展、城市消防和自来水设施的完善,让城市滨湖水系原有的功能部分消失,城市的扩展外延、路基建设,工业开发更使得许多滨湖湿地自身承载力超载而丧失其主要功能[1]。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城市河流自然属性的内在要求和水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上的特殊性,过量引入外地植物品种,影响到本地河岸带自然植被的生长。这些措施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给城市水体带来巨大破坏。
2.2城市滨湖建设的问题
城市水系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掀起城市水系治理和美化运动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相继出台。已有不少滨湖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视觉景观效果颇为明显。但是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的城市滨湖景观带存在着大量问题。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现代化都市印象、形式美,或者局限于工程上的要求,用水泥护堤、衬底,强加给城市滨湖硬质的铺装外衣,以简单化的人工绿化代替原本自然的湖岸带。过高程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使得这些原本生机勃勃的水系一下子成了死水。
改造后的水体自净能力消失殆尽,许多生物无处安身,加剧的水污染更令水生环境的异质性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将城市滨湖建设成滨湖观光带已成为热点,如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金鸡湖等地,杭州的西湖建设也有了这种趋势。这种“人本主义”的建设,破坏了城市滨湖景观带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曾经是鸟类翱翔、游鱼戏水、花木丛生的自然景观从此消失,光洁的水泥护岸寸草不生。对比自然状态下起伏多变的湖底延岸及丰富的基质所形成的多样生境组合,环湖观光带成为了人工造景的天下。这种改造方式,严重影响了城市滨湖景观地带在城市生态建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3滨湖景观应具备的生态功能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对城市湿地内涵以及生态作用理论认识不清造成的。滨湖景观带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水分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它一方面临近开阔的水体,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态场所;另一方面具较大的大气湿度,调节着城市内小气候环境。滨湖景观带不仅可以勾勒出美丽的城市轮廓线、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还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指湿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繁殖、遗传和变异等,而丰富程度通常以某地区某类型的特种数量表达[2]。滨湖湿地生态环境独特,适于多种动物如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尤其是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1950~1980年代的调查表明,太湖有鱼类106种,隶属于15目24科;水生植物66种,隶属29科49属;两栖动物59属。如此丰富的水生动物作为食物来源通常会吸引许多鸟类迁徙。在鸟类的迁徙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空间觅食和休整。城市环湖湿地恰好可以充当水禽生存繁殖、越冬迁徙的“中转站”角色。杭州西湖观光水域就是冬候鸟游禽和鸥类的主要栖息点,在其他季节,以鹭科鸟类为主的鸟类又有:鸳鸯、黑颈鸊鷉、鸬鹚、普通秋沙鸭等。这些鸟类部分为当地的特色鸟种,四季中以冬季为观鸟的最佳时节,届时景观十分壮美。滨临水体的南京市政府大院的一些林地人为扰动少,也成为水禽的栖息地,保护着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可能的空间。
3.2净化污水
滨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科学研究证实它的净化过程是自然生态生化过程,是湿地的理化、生物作用的综合效应,作为城市之“肾”,这一净化过程包括了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的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过程。伴随着风浪的搅动和湖水的流动,湖水携带泥沙、藻类、有机物等与污染物相互作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大型的植物组成的湿地植被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能生产出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产品,通过收获利用,将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出湖体,又能有效的防止富营养化,为水生动物、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3.3调蓄水量、调节小气候
滨湖湿地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环境生态功能。城市的滨湖水域与一般湿地一样,含有大量持水性良好的泥炭土以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使其有着巨大的蓄水能力。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蓄积水分,以较长时间将水排出,湿地的内部贮藏的大量水体不仅可以对附近的河流等进行补给,其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都对气候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3]。
如何保护和恢复这种特殊的城市湿地类型,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环湖带的生态效应,是当前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借鉴一定的生态学理论方法。
4滨湖景观建设应借鉴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为了研究物种的分布、数量、存活和迁徙等一系列动态平衡规律,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自然环境,并且该自然环境应具有比较明确的边界,有不受人为干扰的体系,有内部相对均一的介质,而外周是差异显著的领域,这便是由MacArthur和Wilson在1967年提出的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曾经得到过有关鸟类和哺乳动物数据的启发和证实,并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和自然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同[4]。城市滨湖景观带也可以应用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型来解释。即将城市环湖观光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看待。如何让这个岛屿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让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这是研究的重点。借鉴和吸取某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做法,把环湖湿地的开发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即对滨湖地区的一部分进行合理的开发,留下一部分自然滨水地带,为自然生物保留栖息场所。这种作法可以控制人类活动以维持其原有的生物种群、群落,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减少人为干扰对这一生态系统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滨水景观带的生态作用[5]。
5城市滨湖景观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5.1滨湖景观建设应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
“人本”包含“humanism”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意思,这里的“人”是相对于天、地或自然而言。城市滨湖的治理与美化的根本在于消除、截流污水,还水系以自然本色,并加强其生态功能作用。对滨湖景观带的建设不应以单一的“美化”、卫生为目的,片面的追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而将城市中最具灵气的自然景观元素糟蹋。关于人本主义与环境伦理的关系,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主张“反人类中心主义”,按照《圣经·创世记》所说,上帝创造了人与万物,而万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被人所利用或征服[6]。这里并非有鼓吹西方文化的意味,但生态的保护确实应该限制无序开发导致的资源环境浪费,减少乃至杜绝所有不可挽回的破坏行为的发生,维护区域内的生态安全,需要确保自然生态系统景观结构的有效性。在生态安全格局中,确定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是首位的,人工生态系统应该受到一定的引导和限制,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自然优先”,以生态为主线[7]。在向一些生态系统中引入外来种时的,也要以深入分析原水系的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类,尽量维持原先的生物种群使得生态系统得以平衡发展,让城市滨水景观带不仅仅成为一个欣赏美妙大自然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一个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场所。
5.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杭州西湖旁边一所医学院的一片临水林地较好的保持了它原有的自然湿地特性,故引来众多鸟类聚集于此。鸟类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周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种现象不禁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城市是人类的集居地,对人有害的动物等理应适当的加以清除,或通过其他途径将其运送至大自然环境中去。但是城市之中,这些无害于人类的飞鸟、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应当拥有属于它的生态位,人类并没有权利剥夺它们生存的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保护性的进行开发,湿地开发活动应在环境承载力的允许范围之内,不使湿地生态功能降低或损害为标准,或者通过环保措施使受损伤的环境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补偿,合理的把握湿地开发活动的规模,部分开发、部分保留,恰到好处的协调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关系。此外,城市规划师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原则时还应考虑到城市滨湖地带的生态学特性:宽而植被浓密的滨湖廊道能更好的减少来自周围景观的各种溶解物污染,保证水质,为两岸内部物种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不间断的湖岸植被廊道能维持含氧高的水生条件,有利于某些鱼类生存;适当规模的生态走廊,能使植物和动物在各个环湖带之间均衡分布[8]。
2013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6结语
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发起了人与生物圈(MAB) 计划,展开了多学科广泛参与的生态系统研究,特别提出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90 年代末期,MAB 城市研究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就是将生物圈保留地(biosphere reserve)概念应用于城市开发中,将生物圈保留地与城市问题联系起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湖地区应作为城市生物圈保留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功能互补协调,注重市民的参与性。如:利用城市滨湖景观地带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建立鸟类生态基地,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提供空间。协调滨湖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市民的自我监督,节约国家法律监管的费用,增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主人翁观念和责任心,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终目的[9]。
参考文献:
[1] 张路红,项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6):677~681.
[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 陆健建.中国湿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徐基良,张正旺,郑光美.鸟类栖息地片段化研究的理论基础[J].生物学通报,2004,39(11):9~12.
[5] 李.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6] 李存山.“人本”与“民本”[J].理论参考,2006(2):20~22.
[7] 邹涛,栗德祥.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J].建筑学报,2004(3):18~21.
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境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76-0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高中生物课程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高中生物课标》中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或是彰显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或是蕴涵环境教育元素和信息,为高中生物课程具体而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搭建了平台。《高中生物课标》的课程总目标提到:“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指南》的第一部分前言中关于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中指出了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并且列出了十大主要表现形式。这就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技术的基础,在高中生物讲授中应该突出讲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从情感上了解其所带来的危害。将课标中关于环保的理念植根于学生的头脑当中,在学习生物技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时重点讲解,启发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发明研制出新的节能环保型产品。同时,《高中生物课标》中的具体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中同样凸显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地位。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内容标准是《高中生物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10个一级的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环境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导学生珍视生物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从上述《高中生物课标》的10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内容没有一个不符合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没有一个不可以作为环境教育基础的。尤其有些主题明确了环境的字眼,让其与环境教育的关联性更加紧密,使高中生物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载体显得无可厚非而又环环相扣。
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会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我县每年7月~8月份的流行病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主题时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好地渗透环境教育。例如,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循环中的作用,参加绿化校园,打造绿色学校的活动。
活动安排:1、勘察整个校园的绿化情况,找出绿化欠缺和不合理的地方;2、设计绿化方案,可以参考其他学校或是公园的情况;3、选定绿化方案,组织学生植树、植草;4、由学生担负小树茁壮成长的责任,使学生增强责任感;5、就绿化校园活动开展讨论会,谈谈植树给校园环境所带来的好处,分享植树心得,进一步设计让校园更美丽、更经济、更环保的方案。
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
篇7
一、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和运用高超的科学加艺术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于不知不觉间产生共鸣、情感受到激荡、道德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是要善于“掩盖教育意图”。
(1)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点。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显性”,例如,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植物学家。只要老师讲述,或者学生阅读,就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教师去发掘。例如,植物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会促进植物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由此,教师强调:超过了物质的数量界限,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结合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知识点需要发掘、升华。
(2)教育对象的易接受性。生物学科的认识和方法,给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因而知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会更为深刻,对生物学知识真理性的信念也就更为牢固。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的思想熏陶,学生更易于接受。例如,从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的角度阐述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从呼吸、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卫生说明了吸烟、酗酒的危害;讲青春期身体重要器官要到25岁左右才发育完善,说明了晚婚晚育的生理学基础;遗传学阐明了为何《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像这样一些具有思想意义的内容,在生物教学中进行,要比离开科学知识单纯进行纪律教育、道德规劝效果要好。
(3)育人效果的依赖性。生物学科的思想教育是通过生物教师去执行的,因此思想教育的效果依赖于生物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水平。教师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意志、情感,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如果生物教师富于教学机智,就会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境进行思想教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学>-j兴趣越浓厚,思想教育就会理入而情动,最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样也面临着威胁。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介绍,让学生既为我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当代科学家的智慧以及为世界科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①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由c、H、O、N等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在生物体内,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又构成了各种化合物,由各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而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界最普通的化学元素所构成的,从而揭示了生物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从分子水平上丰富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论原理,而且还指出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是分子运动。例如,生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由小到大,由幼体到成体乃至衰老死亡的过程;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等等,都阐明了生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②生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通过生物课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明确四组辩证关系:一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例如: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二是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必须指出,细胞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三是生物多样性和共同性的辩证统一。生物虽然具有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但生物体还具有共同性的一面。如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建立在共同性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还具有统一性的一面。四是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的辩证统一。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所有现存的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周围环境大体相适应的,不然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使环境发生变化。③生命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生物学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本质规律。生物界的一切生命现象都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例如: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人们只有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利用、改造、控制生物,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的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例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促使其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
(4)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科学态度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和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穿予科学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及每一教育活动之中。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一共有四处,它们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关于生物实验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途径。除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而外,还有实验、现场教学、野外实习、生态系统的调查、参观访问、作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研究课内,还要研究课外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实践活动的思想教育特点。现将生物课的几种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思想教育内容分述如下。
①实验课。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学生分组实验,可进行团结协作的教育。做实验,要求学生要严格、谨慎、细心,培养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现场教学。可进行听指挥,守纪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③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篇8
关键词:生物课;轻松有趣;联系生活;幽默
应试教育下的生物教学害人不浅,一切为了考试,毁掉了学生可贵的创造力,使他们情绪低落,恹恹欲睡,失去了生活情趣。这样的数学,学生哪会有求知欲!这样的教育断送了多少英杰!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义不容辞。那么如何让生物课更轻松有趣呢?
一、联系生活万象,运用身边的事物,结合文学的魅力设计课堂环节
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让知识更有亲切感。这方面可用的素材很多,可以是学生会的唐诗宋词、歌曲、绕口令、谜语,也可是图片、资料、音像等,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教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时,我播放了一段洪泽湖湿地的视频,同时介绍:“洪泽湖湿地公园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位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内。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内陆淡水湿地中排第11位,华东地区第2位。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目前已建成多媒体展示馆、湿地生态博物馆、古泗州文化博物馆、湿地水族馆、湿地景观立体电影演示厅、荷花大观园、千荷园、鱼类繁育中心、游船码头、水车体验区、垂钓中心、湿地芦苇迷宫、精品荷花池、主题文化墙等旅游景点,开设了水上网球场、沙滩排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卡丁车赛场、水上运动中心等健身运动场地,配套建设了金水山庄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湿地管护中心等服务设施。景区内湖水浩淼,原野广袤,荷苑飘香,曲桥蜿蜒,芦荡深深,百鸟齐鸣,置身其中,宛如走进一幅原始、自然的旖旎画卷。”学生的心飞扬起来,用陶醉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喜欢这节课。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我请一个普通话水平很高的学生朗诵了《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带着他们的心灵畅游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讲授有关“鸟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导入内容,同时展示大鸨等珍贵的标本。在教授“生物进化理论”时,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用图片展示了泗洪西南部下草湾一带作为化石之乡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又带领他们参观了花鸟市场的化石展厅。大量的木化石年轮清晰可辨,悠久的岁月、凝固的历史令人感慨万千。看着唏嘘不已的学生,我觉得这次的收获也许真的可以算是胜读十年书!恰当地利用这些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
了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使学生终生难忘。
二、以富有哲理的幽默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在其中
像说相声一样,我安排一个学生说吸烟有害健康,让另一个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说吸烟好。后者边说边穿上一件特制的衣服,把自己扮成“一支烟”,然后阴阳怪气地对同学们说:“抽烟大有好处:一是‘我’营养丰富,有比较多的蛋白质,但都被烧了。‘我’燃烧时可以产生4000多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化学名流。二是和‘我’交朋友可让你成为医学专家——久病成医嘛!让你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滋味,‘运气好’的人还可与癌症亲密接触。不知道吧,烟草所含的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学生笑得很开心。幽默的教学活动能活
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
享受。
三、在互动合作中观察、活动、体验,不拘一格
生活体验造就了学生的情感,观察在其中起了最根本的作用。大胆地,甚至是“革命性”地创设观察的素材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念需要相互交流的需求,以此构成教学的核心。身体活动的教学过程,拥有充分心里空间的精神之旅,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种历程产生的体验是自然生成的,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它以尊重学生为前提,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给了他们一个大舞台,使他们有新的追求,有了追求就会有创新,这是多么可喜的良性
循环。
记得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一位学生亲手制作的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老师,在洪泽湖湿地的野外生物课至今难忘,谢谢
篇9
1.1按照其所处的位置不同,绿道可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城市型绿地。生态型绿道:位于乡村地区,主要沿城镇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欣赏自然风光为主要目的,可供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郊野型绿道:位于城郊地区,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以加强城乡联系、满足城市居民郊野需求为主要目的;城市型绿道:位于城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河流、城镇道路等两侧的绿地设立,以串联城市广场和公园、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目的。
1.2按照其使用功能的不同,绿道可分为交通型绿道、游憩型绿道、生态型绿道。交通型绿道主要是为了满足车辆的通行,起到组织交通的功能;游憩型绿道将自然景观经过人工改造,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时主要考虑景观效果和运动休闲设施的设置,为居民提供室外活动休闲的场所;生态型绿道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自然的生存环境,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1.3按照其不同的交通组织功能,绿道可分为城市步行绿道、城市自行车道及综合型绿道。综合型绿道是指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相结合。现在城市中的绿道多为综合型绿道,并且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分离,避免“人车争道”。综上所述,城市绿道一般建于城市内,多属于游憩型绿道,交通组织为综合型绿道或者步行绿道。
2城市绿道的功能
2.1直接功能。1)游憩休闲功能。城市绿道向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平台,绿道属于带状绿地,与公园、广场相比,服务半径更广,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和更高的灵活度。2)慢通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污染不容忽视,慢通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用于锻炼的慢通基本在目前的城市道路中不容许并存。而此时,城市绿道却可以为人们的户外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城市中心公园的压力。
2.2潜在功能。绿道除了以上的直接功能,从长远来看,绿道还有一些潜在的功能。1)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居住环境。“绿”就是绿色植物,绿道强调环境的保护,绿道可以供给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空间,保护物种的迁徙和繁衍,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具体说来,绿道可以为鸟类提供生存的场所,为植物提供不同的生长环境,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与气候水准。同时,由于植物的大量栽植,绿道还具有防洪、蓄水、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整个居住环境得到改善。2)宣传教育功能。绿道通过串联城市中的公园和历史文化遗址等,形成一条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廊道。将历史文化通过景观手段表达出来,不仅保护历史文化的流失,对青少年也有宣传教育的作用,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解、纪念历史的有效途径。可以增加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加对于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同。3)经济发展功能。一般来说,城市中的休闲绿道往往与传统的道路系统相互并存,在城市绿道规划中,引入吃、游、购、娱等消费要素,吸引市民和游客进入旅游资源丰富的绿道中,这样就增加了传统道路两侧的商业机会,使得城市的商业有了绝佳的发展环境。特别是行进在休闲绿道的居民往往都是有着闲庭信步的心态,这就加强了人流的停留,无疑对商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3充分发挥绿道功能的具体措施
3.1植物种类的选择。绿道中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在前期的规划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植被。新设计的区域,植物的选择以当地自然植物群落为主,保证植物的生长势。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保健类植物的选择与栽植,例如松科、柏科、槭叶树、木兰科、忍冬科、桑科、桃金娘科的许多植物,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3.2节点景观的设计。绿道景观节点中的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在绿道和城市商业结合的区域,完全可以模仿步行街,扩大铺装面积,增加景观的现代感,与城市商业保持一致。这也是绿道对经济发展作用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绿道游憩、休闲功能的体现。绿道中景观节点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合理布置。例如当绿道与河流产生交汇时,应根据河流天然走向进行规划设计,不宜采用裁弯取直、渠化、固化等方式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在景观节点设计中保护自然环境思想的深入体现。
3.3交通路线的组织。绿道中的交通组织较为简单,一般是沿着绿道方向,设置1~2条主干道和若干条游步道。绿道中一般不允许机动车驶入,以慢行交通见长。绿道中不建立或者单独建立机动车系统,周围提高绿化档次,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者等慢通人群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绿道的建立犹如城市中的“绿肺”,为整个城市注入活力。绿道的使用可以降低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率,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城市绿道的慢行交通较为普遍,主要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以及综合慢行道等非机动车道。常见的慢行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步行道,其中不设计自行车道,这种慢通适合建于自然风景宜人,但绿道宽度有限的区域。里外一种慢行道较为多见,其中包括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为了充分体现慢通,满足绿道的游憩休闲功能,一般将车行道和人行道进行隔离,隔离物可以是一根白线和不同的铺装,也可以是几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是不同高差的台地或者绿化缓冲带。总之,在设计隔离带时尽量利用原有格局,降低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
篇10
关键词:园林设计;生态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足发展,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生态心理学家对生态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呼吁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园林设计中有关生态问题
园林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要求,具有艺术品位,也应遵循生态的原则。很多园林绿地位于城市或城市边缘,这就涉及了不闭合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很大影响;房屋建筑多,不透水地面增加;热岛效应和大气污染;用水短缺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大量增长等方面。园林设计应用生态原则是对不闭合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挽救和恢复,最终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改善作用达到最大。
2 与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2.1 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匮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保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2.2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等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2.3 生态景观性原理
植物配置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因此在配置时,应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使植物在生长周期中“,收四时之烂漫”,达到“体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的效果,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2.4 生态平衡原理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3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方法
3.1 要从人的生态本性理解园林设计中自然要素的重要性
渴望与自然界的接触,是人的生态本能,渴望与别人交往,最初也源于人的生物本能,然后进化为一种社会行为。倘若着眼于更长远的人类命运,还需要从人的生态本性去认识建筑和城市园林。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非人工的自然环境,对解决心理压力最有价值,要竭力保护那些野生的环境不被人工环境吞噬。其次,要充分重视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与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实体相比,那些过去认为最无用处的部分———城市开放空间,恰恰有着独特的功能。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构图中“空”的部分,从城市市民与自然要素角度看,建筑物是“有之以为利”,开放空间恰恰是“无之以为用”。再有,要在现有人工环境中增加自然的要素。许多城市开放空间的园林设计忽略自然要素的作用,建了一些无树、无水的广场,没有裸土和草坪的住宅区,可以说没有自然要素的外部空间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3.2 园林设计体验自然环境,寻找设计的本源
人们需要从室内走出,进入自然,或漫向街道、广场和公园。自然体验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教导小孩与自然相处的过程就是最真实的自然体验。在现代社会,体验自然成为刻意的过程,甚至变得奢侈。园林设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引导人与自然的对话,借助树、山、水、川,透过风声、水声、颜色、而不是通过语言来做知识的传达,这将有助于儿童和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助精神疾患的治疗。城市园林设计应当设置量上足够的自然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这些场所空间要便于市民到达,与建筑物有机协调,让市民到绿树中和滨水岸边,把自己融于自然之中,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保持健康的心理。特别是一些医疗建筑的园林设计,更需要提供种种方法,让病人能和自然共存,接触自然是最好的治疗。
3.3 城市园林设计宽容的空间,而不是束缚某种功能呈现的空间
从园林设计的角度看,有的空间为满足特定的功能,服从于规定性的行为,本文称之为规定性环境。有的空间虽有一定的功能,但具体的设施和空间利用却是漂浮不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刻,使用同一空间的行为差异很大。因此这些空间的园林设计更宜提倡一种灵活设计,或者可能称之为引导性园林环境设计。引导性园林环境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动物和人对环境的生理本能反应去做设计的观点。对于一些公共环境设施,如城市公园的座椅,采用台阶、高差等不确定性的形式,由于能够诱导多种行为,就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如果设计成专门的椅子,限制了其他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则是不适宜的。一些未经特意设计的场所,人们能恰到好处使用,往往是由于设施的尺度、形态和色彩,会诱发人的某些行为。设计师将建筑空间理解为有人在其中活动的场所,经常想到其设计对行为诱导和影响,要比仅仅停留在空间概念的理解更接触事物的真实。
3.4 从园林环境伦理的角度反思人类的行为
生态心理学的观点还给了设计师一个新的启发:应从更广阔的生态视角,去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的园林环境,要体现对人友好和对环境友好的原则。为此,设计时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环境设计的伦理问题。要研究当前高科技发展引起的环境设计问题,如关注信息全球化所带来的时空压缩,由于互联网等高科技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推动,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直接存在的东西越来越为间接的、缺席的、虚幻的东西所取代。于是社会关系被在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的过程中被重建。我们的研究对象——园林环境也扩展到虚幻的环境,它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人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性,甚至影响了真实空间设计观念。我们是否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在园林环境设计中强化这种技术性对人的自然性的侵入。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环境问题日趋重要,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开始从生态学方面探寻解决的办法,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在缓解城市环境压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我们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物群落,建立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秩序,才能使城市生态园林发挥它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建议
- 下一篇:双减政策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