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税收政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必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也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对现有不够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涉及到一系列的税收政策问题,例如,与转让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以及其他商品、原材料等货物有关的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问题,同破产企业与被兼并企业有关的欠税问题和亏损结转的问题,兼并方或受让方按照国家引导的方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应给予的企业所得税鼓励问题,以及联营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所得税重复征税问题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破产清算是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税收在原则上应该给予支持,但在实践中还必须注意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即一方面把债务包袱卸给国家,另一方面破产企业的原班人马和机器设备,却依旧交由别的企业整体接收的非法行为。
2、我国现行分税制体制中,对国有企业所得税,仍然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将其收入分别划归中央和地方;对铁路、银行、保险部门的各种收入,也仍然沿用旧办法,全部按部门汇总缴纳给中央。这些办法,助长了在长期条块分割管理下所形成的“别人”的资产可以流入,“自己”的资产不得流出的错误思想,阻碍了存量资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重组。
3、税收只有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大力促进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才有不断增长的税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在于后者会比前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对投资和再投资的税收鼓励政策。
结合我国在投资结构和投资税收优惠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的政策性建议主要有以下各点:1、从我国投资状况看,存在着宏观规模过大,微观结构失调,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问题。从财政状况看,在连年赤字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用于投资的税收减免,仍然高达百亿元。因此,今后我国对投资的税收优惠,应该加强总额控制,引导企业增加自身投入。2、在优惠方式上,尽可能减少采用增列所得税税前列支和免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做法。3、鉴于我国科技还不够发达,中小企业居多的实际情况,在投资税收政策上,不仅要给高新技术企业以积极鼓励,而且还要给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以大力扶持;不仅要给使用新科技成果的企业以鼓励,还要给从事科技开发的科研单位以更多的支持。4、由于投资方向在地区和结构上存在一些失调,建议对在西部地区并且又是生产中所短缺的资源开发,诸如原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以及农牧业等的投资,给予应有的税收鼓励。5、消费与投资是关系到社会需求与供给的一对重要经济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一些税收政策作出调整,以采取引导消费、鼓励投资的政策为佳。6、修改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减免税规定,建议以项目优先取代地域性倾斜的政策。7、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投资税收优惠形式。建议除现有的优惠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以外,还可参考国外的税收信贷(即延期纳税)、税收抵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形式。
(三)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鼓励政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同第一、二、三产业一样,也是一种产业,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因此,税收政策应该积极鼓励科技发展,特别是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专家们建议:1、根据国家有关科技立法,制订财税部门鼓励科技进步条例,使财税支持科技进步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2、税收鼓励应该遵守以下原则:服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原则;不使被鼓励者产生依赖性的原则;同等鼓励的原则;财政承受能力的原则。3、凡经财税机关会同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企业和单位,允许其建立科技准备金,以便专项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的需要。4、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鉴于其投资大,产品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品产品,因此,应该考虑给予优惠。
(四)关于对外开放与税收政策。
1、关于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我国涉外税收政策,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而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之处,如:优惠项目、层次过多,范围过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平衡,向沿海倾斜;内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财政收入流失等。但这些可视为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成本。专家们认为看问题不能只看成本,而不看收益。比如,就税收优惠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说,广东省的三个特区和众多的沿江城市是享受优惠最多的地区,也是生产力最活跃和收入增长最快的地区。从1993年起,该省的税收连续四年每年以100亿元的速度递增,增速居全国之首。所以,对两者的关系必须作辩证的分析。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对外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加强,总结经验,适当调整我国涉外税收政策。具体建议:(1)全面清理、归并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使优惠政策更为规范、高效、简明和统一;(2)由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倾斜,转向产业与区域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的政策;(3)在优惠方式的选择上,可考虑将现行以直接优惠为主方式改为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方式相结合的多种优惠方式;(4)逐步理顺流转税的特殊规定,统一进出口税收政策;(5)完善地方税的优惠规定。
2、关于税收国民待遇问题。由于对国民待遇的理解不同,在财税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就是对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下同)给予本国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国民待遇原则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是矛盾的,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就要取消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是建立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的,其基本含义是对外国人的待遇不应低于本国人,因而国民待遇原则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并不矛盾,国民待遇原则不排斥给予外国投资者高于内资企业的待遇。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民待遇与涉外税收优惠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二者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五)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对出口商品退还其已征收的增值税,使出口商品不含流转税。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能够使本国货物以不含税价进入市场,既能达到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出口的目的,又能增强比较利益的透明度,达到互利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消除出口商品岐视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公平贸易的原则。尽管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存在一些矛盾,但我们不能“短视”,只盯住矛盾不放,而应积极加以完善。因此,专家们建议:1、遵循“规范、实效、简化、统一”的原则,逐步缩小退税率差异,体现公平待遇;尽可能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减轻企业筹集困难;兼顾手续简便和监控严密,提高征纳效率;兼顾中央与地方利益,有利于退税政策的持久执行。2、按照全社会的增值税平均实际负担率,结合对某些差异的微调,确定一个退税率,定期公布执行,基本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使企业消除顾虑,放手经营。3、为了做到退税的横向公平,建议将现行出口分别外贸与生产企业按照进价与销价(FOB)计算增值税改为一律按照进项金额计算增值税。4
、结合调整出口退税率和统一退税计算方法,建议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归集于“不宜抵扣率”之中(不宜抵扣率等于法定税率减出口退税率)。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负担明确,便于操作管理。5、用税法约束出口退税时间。可以考虑在申请单位办齐出口退税手续后2个月退还税款,逾期由税务机关承诺按银行贷款利率给予补偿。6、建立职责明确、审核有序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由日管机关负责审定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金;出口退税必须在对企业的进项税金总额、出口收汇等凭征和应征税款额的严密审查以后进行。
二、关于完善税制问题:
(一)关于优化税制结构:
优化税制结构是指,符合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需要的税制结构就是优化的税制结构。从世界各国税制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征管手段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因而大都实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流转税具有征收面广、收入稳定、易于征管等特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对我国基本适用,但目前流转税比重大,所得税比重过小影响了双主体的形成。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当前应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之间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逐渐形成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
(二)完善税种
1、关于完善增值税问题:
(1)征税范围问题。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优化,关键不是要不要扩大到劳务领域,而是在劳务领域覆盖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在操作上主张循序渐进,分步互位。但在具体征税范围的确定上,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鉴于征税范围的扩大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增值税管理规范的影响,以及现有征管能力的制约,先期可考虑对增值税扣税链条影响较大。也便于操作实施的交通运输业和建筑安装业纳人征范围。另一种意见认为,当前应尽快将那些与货物交易密切相连,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关联度高,与增值税的规范操作抵触较大,管理上便于操作实施的劳务纳入征税范围。第三种意见认为,应将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扩大到全部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解决现行增值税“链条”中断,混合销售界定不清待难题。
(2)选型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主张近期仍维持生产型增值税格局,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消费型可视为增值税改革的长期目标。
第二种看法,主张改现行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作为进项税金分年抵扣。
第三种看法认为,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转换的目标模式,但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承受力,增值税类型的转换只能逐步过渡。当前,可以考虑将“消费型”增值税当成产业政策来利用,实行有限制的或定向的消费型增值税。具体设想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新技术、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中采用“消费型”,将抵扣的资本物限定为技术、设备,旨在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并抑制投资扩张。转型期的收入缺口可以通过一些过渡性的安排予以缓解或弥补。比如,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可分别按年度分比例抵扣。对前者在规定的购置年限内允许部分抵扣,对后者一般当年抵扣的比例最低,往年逐步递增,直到全额抵扣。
(3)税率优化问题。第一,税率结构模式的选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主张简并税率档次,认为单一税率结构可以有效消除“无税扣税”、“低税高扣”等弊端。一是维持当前的双税率格局,并且,双税率结构也符合世界潮流。第二,税率的量度调整。同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国家比较,我国基本税率适度,可继续维持。但优惠税率有偏高之嫌,可考虑向下微调为11%。第三,弱化优惠税率累退性的技术手段。可以考虑在技术上设定一个征前扣除率(即基本税率与优惠税率的率差),同时在全部纳税环节统一执行一档基本税率。当国家在对适用优惠税率的纳税人征税时,除按照发票扣税外,再补扣一个设定的扣除率,从而保证抵扣和链条的完整,解决因优惠税率的应用而造成税负在纳税人之间转嫁的难题。
(4)增值税的管理问题。汉前增值税管理方面的矛盾突出,税收流失严重,必须加大增值税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其具体办法有,第一,改进和加强发票管理办法。第二,整顿和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并实行增值税税金结算专户管理。第三,赋予税务机关在异常申报方面的核定征税权,制定转让定价和利息、费用分摊的专门规定。第四,改革现行增值税制度简化“三附表”的填报内容。建立税务机关辅导后再申报的纳税辅导制度。
2、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问题:
(1)纳税人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应当遵循国际惯例,以法人为纳税人。另一种意见认为仅以法人为纳税人是涵盖不全的。所以统一后的所得税应称为“经营所得税”,凡有经营所得的企业、单位和组织,均视为纳税人。
(2)税率的确定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比例税率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所得税率,它具有计算简便、透明度高和可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优点,所以,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仍采用30%的比例税率。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比例税率,其税率可维持现有的33%或降至30%;二是三档累进税率;三是以比例税率为基本税率,制定三级超额累进的优惠税率,即10%、20%和30%。
(3)应税所得额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较乱,税基受侵蚀,税款流失严重。因此,要从多种途径探寻建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办法,如建立相对独立的由若干计税扣除标准组成的所得税会计制度,彻底消除企业财务制度对计税所得的影响,对实行计税工资办法的人员要有明确的界定,明确汇总纳税企业税前扣除项目的具体标准等。所以应同时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与企业财会制度完全分离的分行业税前扣除标准。
3、关于个人所得税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都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需要加以完善。
第一,改进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以“分类综合所得税”取代当前的“分类所得税”计征模式,可将之视为改革的目标。但这种税制模式操作比较复杂,征管成本过高,近期不宜实行。目前只能在“分类所得税”模式下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改进。基本设想:一是改进对“工资、薪金所得”课税的费用扣除方法,实行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使费用扣除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同时,按纳税人生活费用支出内容不同分别设置基础扣除,赡养扣除、特定支出扣除等项目,充分照顾不同纳税人家庭状况的差别,使税收负担更公平合理。二是改进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计算征收方法,在未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之前,可考虑先实行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计征方法,以均衡税负,防范偷漏税。三是调整税率,简并“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的级次,并适当调低其最高边际税率,以更好体现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调整有关所得项目的适用税率
篇2
一个月内两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在北京这座城市的治霾进程中,2015年12月注定要留下浓重的一笔。
12月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消息,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即级别最高的空气重污染预警。
根据2015年3月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空气重污染预警由轻到重分为蓝(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黄(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橙(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红(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4个级别,空气质量指数在200以上为空气重污染。
前述规定明确,启动红色预警后,北京全市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公车整体停驶80%、地铁加开班次、建议中小学停课、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
作为一项公共政策,红色预警考验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政策落实的执行力,以及多部门及周边省市联动的有效性等应急管理能力。北京又是如何应对这道综合考题的?
由橙警到红警
近年来,北京屡遭雾霾肆虐,仅2014年,共启动18次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共30天,其中蓝色预警11次11天、黄色预警5次10天、橙色预警两次9天,但一直未启动最高级别红色预警。
当时间进入2015年,雾霾依旧困扰着在这座城市生活着的每一个人。
11月末,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北京遭遇雾霾围城。11月27日晚间,环保部空气质量预报,称未来四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现重度雾霾,建议空气重污染期间,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同时,建议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
11月30日,《新京报》报道称,当日18时,京西南区域点PM2.5小时浓度达到945微克/立方米,17时该站小时浓度更是达到976微克/立方米。另外,京南区域点18时也达到了897微克/立方米。而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开数据,截至当日下午4点,北京城区内多地AQI(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西直门、奥体中心、东四环、南三环等地AQI达500。
在此期间,北京了2015年首个霾橙色预警。
那几天的北京,对很多生活其间的人而言,心情和天气一样压抑――北京城笼罩在雾霾中,天空泛黑,能见度低。行走在外,空气中有呛鼻气味,人们大多戴着口罩匆匆而行。
12月1日入夜后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当日24时橙色预警解除。由“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到污染结束持续106个小时。据多家媒报道,环保部门表示,此轮污染是今年以来“最严重空气污染”。
但这才是刚刚开始,几天之后,北京再次遭遇雾霾。
12月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新一轮空气重污染。12月4日晚,北京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部署空气重污染应对工作。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在会上表示,大气环境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各部门要检查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切实采取有效有力措施,不折不扣抓好工作落实,自觉接受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打赢未来的空气重污染应对遭遇战。
为应对此次雾霾,北京市应急办于12月5日17时提前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指令,规定12月7日(周一)0时至12月9日(周三)24时全市实施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措施。
两天之后,即12月7日,雾霾预警从橙色升为红色。
为何从橙警升为红警?
据悉,12月5日17时,北京市提前橙色预警后,北京市环保监测部门会同北京市气象部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以及河北、天津环境监测部门等,密切跟踪污染进程演变,每日加密会商研判,滚动分析预测。7日,根据对未来三天空气质量形势分析研判,预测本次重污染过程将持续到10日中午,10日午后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这种情况下,原来预测9日晚间可转好的污染天气,又延至10日午后方可转好。从7日0时起至10日中午,污染一共84个小时,已超过72小时(3天),符合红色预警启动条件。
有民众表示,本次红色预警从到启动只有13个小时,为什么没有提前24小时?
北京市环保局回应称,按照2015年3月北京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红色预警由北京市应急办提前24小时组织。而本次红色预警不是直接从无预警状态启动,而是在橙色预警基础上升级,此前的橙色预警已经由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前24小时组织,12月5日17时橙色预警时,比启动时间提前了31个小时,符合预案规定。
另外,亦有民众心存疑问,11月末那次让一些地方空气污染“爆表”的“最为严重雾霾”,北京为何只启动橙色预警,而12月7日,却启动了更为严格的红色预警?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2015年3月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预警等级启动的条件做了改动,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去除了污染程度,只考虑持续时间。按照预案,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以上才“红色预警”,而上次重污染过程还没达到红色预警条件。
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方网站上的说明亦表示,上次重污染由11月27日开始,27日和28日两天是重污染状态,但29日至30日因为弱冷空气影响,有一段明显的改善过程。后来事实也证明,29日下午至30日凌晨,全市PM2.5浓度有一个明显的回落。虽然后期重污染持续至12月1日,但出现了中断,所以达不到持续72小时以上重污染的情况,不满足启动红色预警的条件。
但张大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确有仍需完善之处。比如预测明天可能空气质量相对好转,但是今天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是否能够启动更高级别的预警?他认为,预案确实缺少这方面的考量和划分。今后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及时调整。
不难看出,红色预警的启动,需严格的监测、分析与研判,牵一发而动全身。
周边联动,全民应战
雾霾红色预警,包括强制性应急与建议性应急两大类措施。
某种程度而言,应急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直接决定红色预警成效。在12月4日晚,北京市政府召开的那次专题部署空气重污染应对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就表示,各区、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各项措施,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组成市级联合督查组,明察暗访,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直接曝光。
面对此次红色预警,北京市各部门具体分工如下:交通委负责及时组织公共交通运输保障,负责落实部分重型车辆停驶等措施;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要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停驶公务车辆及机动车单双号行驶和本市公务用车停驶的监管执法工作,加大对部分重型车辆违反规定上路行驶的检查执法力度,并通过北京交通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及时向公众告知空气重污染期间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全市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市经济信息化委要按照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实施停产限产措施;市环保局要加大对固定和移动污染物排放源的执法检查;市城管执法局要加大对道路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有媒体表示,北京是以最严格执法,应对重污染。
事实亦如此。各部门协作之下,2100家企业停限产,3500多个建设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8184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基本停驶。
在诸多红色预警应急措施中,与大多数普通民众联系最为紧密的,莫过于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一项。如何在限行情况下,保证市民顺利出行?为此,北京市交通委启动了一级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地面公交增加2.1万至2.5万运营车次,安排备班运力不少于150辆;轨道交通方面,增加临客客车应对客流增加,加开临列不少于备班运力的10%,同时在地铁外部加强引导,视客流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疏导、限流等措施。
除北京各政府部门的分工协作外,为应对雾霾,12月6日至9日,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启动了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这是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建立以来首次正式启动三地环境执法联动工作,区域内电力、钢铁、冶金、焦化、水泥等行业高架源为主要检查对象。
早在2012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曾表示,北京空气中“有24.5%不是北京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天津和河北来的,天津现在烧煤近7000万吨,河北烧煤2亿吨。”彼时洪峰就指出,应该建立国家层面的京津冀协调机构。次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下称“京津冀协作小组”)正式成立,涵盖了北京等六省(市)和环保部等七部委,确定了重污染应急、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工作制度。
除此次区域联合执法,如何建立重污染应急长效机制,也是“京津冀协作小组”一直考虑的问题。
2015年11月16日召开的“京津冀协作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京津冀核心区域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及应急联动工作方案(试行)》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京津冀核心区域的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6市或将率先试点开展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和应急联动,当预测上述6市中至少有4个城市,空气质量未来连续4天及以上持续达到5级(含)以上重污染水平时,6市将共同提前启动实施各自的最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以遏制区域空气中污染物的累积速度。
对雾霾而言,区域性联防联控虽是长期且复杂工程,但无论此次区域联动执法,还是建立重污染应急长效机制,无疑都表明,抗击雾霾不再是一城、一省各自为战,而成为跨区域的联合战役。
“红警”成绩单
随着持续三天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正式解除,人们关心的是,前期橙色和随后的红色预警减排措施,最终成绩如何。
12月9日,环保部组织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十几家单位相关专家召开会议,探讨此次红色预警的成效及后续措施等问题。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程水源表示,从数据上看,在北京市采取预警措施之后,污染物平均减排比例是30%左右,若没有采取这些措施,PM2.5浓度将会比现在升高10%左右。另外,他提出,对PM2.5的监测也表明,与机动车排放相关的硝酸盐含量的增长态势亦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则表示,通过用动态源解析技术对此次重污染过程各个阶段的污染来源进行评估发现,12月7日夜间至8日上午,燃煤源及二次源贡献较前日明显增大,扬尘源及工业源贡献上升。红色预警后,受12月7日夜间机动车用量减少及12月8日上午应急措施的影响,机动车贡献较12月6日有大幅下降,由32%下降至7%左右,说明应急减排措施对于降低机动车源贡献作用明显。
12月10日,北京市环保局此次空气重污染预警措施初步效果评估。据其介绍,6日下午,污染浓度开始上升,7日至9日维持重污染程度,10日8时开始污染物浓度出现明显下降,至10日中午空气质量基本全面达到优良水平。8日至9日浓度整体波动在200至300微克/立方米之间,积累速度减缓,没出现明显快速爬升,污染过程的峰值浓度比预计的偏低。根据初步测算结果,减排措施将日平均污染水平由严重污染压低至重度污染水平。
环保局同时表示,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措施,极大减少了高峰时段的怠速排放,而机动车直接排放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向PM2.5的二次转化,对抑制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起到积极作用。据西直门北大街交通站的车流量观测结果,8日学院路地区车流量比前日下降7%至13%,全天平均车速提升近8%,尤其在早高峰时段,车速提升近1倍,减少了高峰时段的怠速排放,对空气污染“削峰”作用明显。
对普通公众而言,或许并不切实清楚这些具体数字。他们只是在雾霾散去时,望着由灰黄变成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朝天空举起手机,按下拍照键。
这一次不全靠风,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参与到红色预警拉响后的反霾之战。因为没有全体市民的参与配合,特别是相关涉事人员的积极响应,红色预警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因而,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2月10日红色预警解除后,发出了《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感谢红色预警期间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应急减排,为有效遏制空气重污染恶化作出重大贡献。
当然,红色预警亦如一次大考,对个人、企业、政府均如此。据统计,红警首日共查处违反单双号限行3690起,另查处黄标车违法4起,货车违法1943起。另外,仍有企业顶风排污,新华社就评论表示,防治雾霾还要更加注重日常督察执法。
在政府层面而言,面对这道考题,每一项应急措施,都考验着协调机制是否完备。比如,尽管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第一时间发出短信,向用户提示红色预警相关措施,但仍有不少民众表示不知情。另外,关于中小学停课,很多家长呼吁,能否让中小学放假和单位放假结合实行,才不至于出现“孩子无人看管”等问题。
何时彻底告别雾霾?
然而,红色预警解除后,北京的蓝天并没有长久停驻。
12月18日清晨,北京再度拉响重污染红色预警――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急措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此时,距史上首个红色预警仅11天。
北京市环保局应急管理处处长王斌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启动红色预警,并不代表空气质量逐步变差,而是因为红色预警启动门槛比往年大幅降低。
前述新修订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空气五级重度污染持续3天以上时,就可启动红色预警,而旧版应急预案中关于红色预警的规定为,未来持续3天出现六级严重污染。这表示,如今红色预警的门槛,相当于旧版预案的橙色或黄色标准。
王斌同时表示,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重污染天为45天,截至12月18日,2015年重污染天为35天;今年前10个月,北京PM2.5累计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增加31天。重污染天数实为比去年同期减少。
即便数据如此,半个月连发两次重污染红色预警,很多公众仍会疑虑,北京空气究竟有多差?
不可否认,大气污染给政府带来巨大挑战。它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民生问题,亦是外交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13年6月中旬通过并公布了10条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简称“大气十条”。而北京市政府继投资额超过万亿元的《2013-2017年空气清洁行动计划》后,又于2013年10月宣布了最新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其中包括部分工业企业停工停产,以及机动车停驶等应急措施。
这些举措无疑表明政府大气治理的决心。但最终结果如何?
11月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北京市环保局曾联合《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以下简称《治理历程》)报告,对1998-2013年这15年北京的治霾历程进行了评估。
《治理历程》指出,1998年以来,北京连续实施多个阶段强有力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北京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已经能够稳定达到现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4微克/立方米和60微克/立方米,NO2和PM10的年均浓度也已接近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40微克/立方米和70微克/立方米。但是,PM10和PM2.5要达到中国国家标准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评估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环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健鹏看来,对政府治污减排工作需进行理性分析。陈健鹏具体解释,我国当前大面积雾霾的出现,是超大规模人口数量、较高人口密度、快速工业化进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强度使用化肥、爆炸式增长的机动车、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来源既有烟尘、粉尘、扬尘等一次颗粒物,也有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
陈健鹏表示,考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大气重金属等六类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可以发现随着过去30多年高速经济发展,总体上这些污染物排放总量呈增长的态势。比如,燃煤支撑了我国钢铁、电力工业高速发展,也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污染。另外,大气中氨的主要来源是化肥使用和畜禽养殖。长期以来,为了保障粮食总产出,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并不受管制,其使用量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1269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5839万吨。
“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积极防治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城市空气质量常规监测项目指标向好。” 陈健鹏表示,如1997至2012年之间,113个重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平均浓度从145下降到83微克/立方米, 下降了约40%。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从20世纪90年代的100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2年37微克/立方米。
然而,为何在常规污染物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雾霾天气反而频发?陈健鹏表示,此前其所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曾做出一项课题研究报告,指出尽管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2006年、2012年以来处于下降态势,但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仍处于上升态势,叠加起来,大气污染物排放正处于历史高位。而根据分析测算,未来5到10年,即“十三五”时期,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叠加总量会达到峰值,而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点”也将全面到来,即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上将由上升转为下降。
“主要污染物排放拐点到来,并不简单意味着污染恶化的终点。”陈健鹏说,那很可能是环境质量状态进入下降通道、最为复杂的时期。“我们需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污染物排放尽快跨越环境拐点。而拐点之后,污染物总量实现大幅消减,进而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则仍是一个长期过程。根据我们初步测算,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水平消减50%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才能显著改善。” 陈健鹏表示,借用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高世楫所长的话,当前大气污染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如果从积极一面来看,也可以大致判断当前至2020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环境质量实现稳中向好的关键时期。在污染物排放见顶、实现大幅度削减之后,环境质量才能得到显著或是根本性改变。”
陈健鹏同时表示,当前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将是治污减排工作的主线。要推进这一过程,一是要完善环境监管体制,进而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二是完善污染物减排的政策体系;三是推动环境司法专门化制度的发展,使环境污染事件可以进入司法程序,使环境监管与司法制度可以做到有效衔接。
关于何时可以彻底告别雾霾,在12月12日召开的“首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表示,到2020年,只有珠三角地区有希望达到现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PM2.5达到要求,长三角地区希望能达到目前珠三角的水平;而全国污染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有望达到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水平。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才有望达标,全国大多数地级以上的城市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在郝吉明看来,到2030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达标,意味着各种大气污染物都要大幅削减。初步估算,要实现达标,二氧化硫排放量要比2012年消减59%,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比2012年消减71%,PM2.5的一次排放比2012年消减70%,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比2012年大概消减45%。
郝吉明同样强调,当前污染物减排已进入深水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前一段的消减,容易消减的已经做了,要进一步消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能是一个攻坚期。”
对于如何真正告别空气污染,各方专家亦有自己看法。
在“清洁空气大会”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地方政府应科学编制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报环保部备案,并向全社会公开。根据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王金南将全国城市分为空气质量已经达标的领跑城市、空气质量实现达标的达标城市、空气质量尚未达标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恶化城市。在王金南看来,对于已达标城市,地方政府应该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不恶化,并进一步改善;对于临近达标城市,地方政府应承诺在“十三五”末实现基本达标;对于污染较重的城市,地方政府必须尽快编制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确定最终达标期限。另外,限期达标时间表确定出之后,必须经当地人大备案批准,向公众公布,以此把环境质量负责制真正落实。
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马骏看来,雾霾问题是中国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公路交通为主的运输结构造成的。实现PM2.5减排必须使用经济手段,以改变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的激励机制,促进结构调整。
2015年12月22日晚,北京市宣布解除红色预警。但是相邻的天津市在一天后宣布启动启动重污染天气1级(红色)应急响应,在全市行政区域内道路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管理措施。根据环保部22日会商研判的结果,23日至25日,重污染过程将自北向南逐步减轻。在北京空气质量逐渐好转时,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仍以重度及以上污染为主,污染最严重地区将出现在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郑州一线,首要污染物PM2.5达到或超过300微克/立方米。
因此,这不是北京一座城市在战斗,京津冀在同一片天空下,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篇3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全面解决。然而,新的贫困问题以及更高水平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这些贫困问题在很大层面都是和城市贫困类似,并且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不断更新对贫困的认知。多维贫困是当前领先的贫困治理理念,对其进行测度和研究有助于与收入贫困状况进行比较,更好地认识中国当前的城市贫困现状。
收入贫困是从传统角度对贫困进行测度和衡量的,该理念也是指导当前贫困治理的主要方法,在具体的贫困举措上也是以相关人群是否在收入上摆脱贫困作为评价贫困治理成效的最核心和最关键指标。由图1可知,中国城市贫困从1981年的27.91%下降到2013年1.79%,绝对贫困问题趋于基本解决,但新的贫困问题、社会排斥等不断出现,教育、健康等问题逐步凸显,生活条件差异显现,而测度这些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则是多维贫困的题中之义(陈宗胜和于涛,2017)。因此,多维贫困是未来中国城市贫困测度需要采取的方法和对策来源。对于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的进一步关系,二者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则没有确定答案。从理念设计上来說,阿马蒂亚·森(2013)认为能力贫困是对个人自由更深层次的认知,因而这也就和收入贫困拉开了距离,即二者不是从同一个层面进行分析。OPHI认为,通过在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补救而实现对收入贫困的补充。OPHI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实践可行性分析的,为了推广多维贫困治理落到实处,从实际角度考虑各个国家当前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而难以纯粹从理念上规划,这就使多维贫困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更长。因此,笔者认为阿马蒂亚·森是从最终目标论述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的关系,而OPHI则主要是基于实践出发。多维贫困治理应该是对应更高发展水平的贫困测度和治理思路。具体到某一国家而言,就要结合该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分阶段、逐步实现从收入贫困到多维贫困的测度。
二、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分析
基于阿马蒂亚·森的推动,对贫困的认知也逐步从“收入或消费”的单一维度扩展到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等多个维度。阿马蒂亚·森认为,应从能力、功能、权利等角度讨论贫困问题,一方面,贫困的实质是人们缺乏改变其生存状况、抵御风险等的能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贫困往往是和不平等相伴随的。这就是多维贫困指数(MPI)的理论支撑,该指标在考虑教育、健康和其他生活条件之后测度了每个人的贫困剥夺程度。多维贫困指数(M0)将是对非自由或能力贫困的(部分)测度,可以表示为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强度的乘积。
M0=H*A
为了测度MPI,学者们提出了基于信息理论的方法(Lugo等,2009)、公理化方法(Bourguignon等,2003)、双界线方法(AF方法)等。其中,AF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是由Alkire和Foster(2011)在FGT指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能力理论的多维贫困测度逐步从理论进入政策和实际工作中。牛津大学的OPHI定期公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是全球多维贫困测度的主要学术研究机构和指导中心,为多维贫困纳入政策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推进工作。世界银行在2011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启用多维贫困指数(MPI),正式取代了人类贫困指数,成为多维贫困走向实践的里程碑式标志。之后,部分国家陆续了官方的多维贫困指标,比如巴拿马、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国。在中国,以国际扶贫交流中心(IPRCC)为依托,在武陵山等地区进行了多维贫困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其他学者也进行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研究。多维贫困方法和测度具有较强的政策针对性,也便于从多维视角对城市贫困治理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建议。王小林和Sabina(2009)通过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以收入为标准的贫困发生率;使用维度包括住房、饮用水、卫生设施、电、资产、土地、教育和健康保险。邹薇和方迎风(2011)使用收入、教育和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去测度多维贫困,其中生活质量又使用饮用水、卫生设施、做饭燃料、照明、住房和耐用品拥有状况6项指标。张全红和(2015)使用CHNS数据测度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此外,中国学者也测度了中国的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动态多维贫困、长期多维贫困等(解垩,2015;高帅、毕洁颖,2016;郭熙保、,2016)。
三、中国城市多维贫困测度
本文将构建包含四个维度的中国城市多维贫困指数,并进行子群分解以更清晰地从多维角度分析中国城市贫困问题。
(一)包含收入的多维贫困
1. 维度选取。既有研究一般将MPI分为三个维度,本文认为收入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多维贫困指标。这种处理不同于一般的多维贫困维度选择处理,一般反对理由有两类。第一类就是全球多维贫困指数(Global MPI)的处理1,Global MPI之所以没将收入纳入其中,是因为数据约束:一般来说,收入贫困数据多来源于各种调查,而这些传统调查并不包含健康和营养信息;此外,大多数国家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人群的重合度是不确定的。对于这个理由,本文使用CFPS数据库来分析中国问题,一是数据库中本身含有完整的收入和教育、健康、生活条件指标而不存在数据缺失或不完整的问题;二是本文对多维贫困的研究就是在中国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趋于基本解决的背景下,探索多维贫困治理的方案,即在未来应该从多维角度对城市贫困进行测度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举措。因此多维贫困在未来就是对收入贫困指标的替代,这样也就不需要考虑两类指标的互补性强度的大小这一问题。综合这两点理由,本文有效地排除了Global MPI测度的顾虑之处,探索将收入指标纳入到多维贫困测度当中。反对理由的第二类是指部分学者认为将收入指标纳入多维贫困是不合适的,认为收入是能力的外在体现而不是最本源的能力决定因素。按照这个理论,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等维度是个人能力的制约或影响因素,而收入是这些变量作用下影响个体福利的中介指标。笔者认为收入本身就是个体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个体社会价值的重要外在表现,进而影响个体福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将收入纳入能力分析是合适的。
此外,笔者也将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三个维度纳入多维贫困的维度衡量上。所以,本文采用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来测度多维贫困。
由于2010年数据维度和2012年、2014年有部分差距,比如在资产方面,2010年资产只统计了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和电视机等四项资产,这就少于后面两个年度的统计项目因而对城市贫困的区分度较低。因此,本文只计算2012年和2014年两个年度的MPI。
2. 多维贫困临界值的确定。多维贫困指数测度的方法是“双界线”方法,即在维度和指标两个方面都进行临界值设置,以确定相关个体在相应维度和指标上是否被剥夺。在各个具体指标和临界值的选择上,本文认为相关设定应该能够反映城市贫困现状并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见表1)。在这个原则之下,城市贫困指标和临界值的选择一般都会高于农村标准。
在收入维度,本文使用上文确定的城市绝对贫困标准来确定相关个体是否在收入维度上被剥夺。比如,在2012年如果个体可支配收入低于4 313元,则认为该个体在收入维度上被剥夺,属于收入贫困。
在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维度,本文将以Global MPI为参考,结合中国城市居民的具体特点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相应指标。在教育维度,因为中国自1986年起实施9年义务教育,而城市相对农村更有条件普及,所以在教育程度指标中将受教育年限的临界值取为9年。在健康维度,解垩(2015)使用身高体重比作为指标,将BMI值小于18.5定义为健康维度贫困;高帅(2015)使用是否患有疾病和健康状况来表示,但健康状况是由访问员“通过自己的观察完成,无须向受访者提问”,因此这个指标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本文依据WHO的BMI指数定义营养剥夺情况。此外,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医疗保险是维护个人健康的重要保障,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个体的职业和工作状况,因此也将其视作个人能力贫困的重要指标。
在生活条件维度,Global MPI的生活水平包括资产、卫生设施、饮用水、做饭燃料、电力、地板六个指标。但是因为中国城市在2014年没通电的家户占比为0.23%(CFPS2014),电力供应基本实现全覆盖而不具有区分度。此外,CFPS数据中没有地板选项,因此也不能作为统计指标。反观城市住房作为一项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成为财富积累的重要工具和象征。2014年城市家庭成员拥有完全产权的占比为77.37%(见表2),因此,是否拥有房屋产权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房屋产权以及拥挤程度作为替代指标列入城市生活水平维度。将家庭成员拥有完全产权、部分产权的住房视为不被剥夺,其他情况则难以从房屋的资产化过程中获得收益,因而可视为被剥夺。
(二)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发生率
笔者将通过对2012年和2014年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的比较,观察多维贫困的绝对水平和变动情况。此外,笔者通过删减前后的数据,比较分析所有人口和多维贫困人口中单个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见表3、表4)。
1. 所有人口的单指标贫困发生率。从表3各个指标的横向比较看,指标间的贫困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在2012年,卫生条件和资产以及饮用水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三个指标。其中卫生条件较差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贫困发生率十分高;资产状况的贫困发生率近四分之一,这说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富裕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饮用水的贫困发生率将近五分之一,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基本水源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房屋产权和拥挤程度单项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并不是最高选项,然而这两者都是反映居住条件的指标,如果将二者合在一起考察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则形势也比较严峻。因此,上述五个生活条件的指標贫困发生率都较高,这说明虽然中国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即便是对城市人群,其生活条件依然较为窘迫。
此外,收入指标的贫困发生率为16.71%,说明收入状况在多维贫困中也是重要影响指标。医疗保险较高的贫困发生率反应的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现状。而教育维度较低的贫困发生率则说明中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较为扎实的进展。
从纵向比较看,中国城市单维度的贫困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贫困发生率在收入、教育程度、儿童失学、营养状况、医疗保险、资产、卫生、饮用水等指标上都实现了降低,2014年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反映居住条件的房屋产权和拥挤程度的贫困发生率都发生了恶化,其中拥挤程度的贫困发生率更是提高了近60%。这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居住问题严重等问题。
2. 多维贫困人口的单指标贫困发生率。区别于所有人口的贫困发生状况,删减之后的人群均是多维贫困人群,接下来对这部分人群在各个指标下的贫困发生率进行考察。
由表4可知,从多维贫困人口的角度考虑,其单维度贫困发生率显著低于所有人口角度的单维贫困发生率。这说明在非多维贫困人口中,很大部分人群在单个指标上是贫困的。很多指标的多维贫困人口中单维贫困发生率只是所有人口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反映了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的严重性。
从横向看,多维贫困人口中的单维贫困发生率与所有人口存在显著差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别是收入、卫生条件、资产和教育程度。这说明对于多维贫困人口来说,收入是最显著的贫困发生指标。
从纵向看,多维贫困人口的单维贫困发生率大都是下降的,比如收入、资产和教育程度都实现了2%以上的下降幅度。虽然这几个指标存在较高的贫困发生率,但也是贫困改善最为显著的指标。这很可能说明中国的发展或者采取的相关对策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居民在相关维度的贫困状况。
(三)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状况
贫困临界值k的选取并没有统一标准,笔者依据OPHI通常采用的30%作为划分标准。而在各个k值之下,2014年贫困率均值都低于2012年(见表5),表明中国城市贫困状况逐步好转。
由中国的多维贫困率结果可见(见表6),2014年中国多维贫困状况相较于2012年实现了较大幅度改善。从调整后的人口比例来看,2014年多维贫困率下降1.44%,下降幅度达24.83%。从多维贫困发生率来看,2014年较2012年下降2.84%,下降幅度为21.24%,表明多维贫困人口比例显著下降。从多维贫困强度来看,2014年多维贫困强度为0.414,比2012年下降2.03%,下降幅度为4.67%。多维贫困人口从2012年平均在4.34个维度受到剥夺下降到2014年的4.14,变化不大,显示了多维贫困治理在贫困人群中的难度。
(四)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维度分解
由表7可知,收入依然是城市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2012和2014年都是MPI指数贡献度最大的维度,均超过50%;收入贡献度从2012年的51.19%提高到2014年的54.03%,收入对多维贫困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说明虽然中国城市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贫困人群的收入敏感性较大,即便从多维角度看,收入也是城市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育程度是多维贫困贡献度第二位的指标,2014年贡献度为10.68%,相较于2012年有所下降。说明对城市贫困人口来说,尤其是年龄较大人群的教育水平缺失成为城市贫困的重要因素。
此外医疗保险和卫生条件是仅次于上述二者的多维贫困贡献因素,二者只是在此期间互换了一下位置,医疗保险从2012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14年的第四位,卫生条件则相反。这就说明了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改善。
城市生活条件虽然从各个具体指标看已经不太严重,但从整体看依然是城市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房屋产权和拥挤程度在内的住房因素也是多维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收入、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等多个维度着手,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贫困状况。
四、中国城市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异同
多维贫困和收入贫困基于不同的理论对中国城市贫困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果有同也有异。
多维贫困和收入贫困测度有着一些共同之处。第一,从总体测度而言,二者均测度出中国城市贫困逐步改善的趋势,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并较为客观的显示了中国城市贫困的现实状况。第二,收入依然是中国城市贫困的主要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即便在多维贫困测度中,同样适用中国城市绝对贫困线,收入依然是中国城市多维贫困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贡献度超过一半。
多维贫困和收入贫困也存在诸多差异。其一,二者对省域贫困发生率的测度有差异,四川在多维贫困中属于贫困问题较严重的地区,而在收入贫困中属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多维贫困通过较多维度的考察,能更全面地衡量中国城市贫困。其二,多维贫困更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城市贫困居民在收入之外,其生活也受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的影响较大。
五、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多维视角
(一)中国城市贫困治理
中国的反贫困政策包括预防性政策、救济性政策和开发性政策。在城市实行的政策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福利增进政策、贫困预警机制和再就业工程(吴清华,2004)。预防性政策的不足主要是政府制定的贫困线较低而难以确保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救济性政策主要是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是以单一的收入指标进行划分,即家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低于低保线。该制度对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较好的保护,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保障水平低、覆盖人群窄等方面。从保障水平看,中国的低保标准较多强调食品支出而较少考虑交通、通讯、教育等其他基本需求和开支。这就使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近年来,中国的低保标准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该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低保制度实施“补差制”,即按照低保标准与低保家庭人均收入间的差额进行补偿。从激励机制来看,该制度容易诱导贫困人群的福利依赖。针对这一问题,边恕(2014)提出了负所得税激励的政策措施。开发性扶贫的问题存在不切实际、内容单一和缺乏想象力的缺陷(洪大用,2003)。就业是解决城市贫困的重要举措,其中的非正规就业在城市贫困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都阳,2007),成为低收入人群的重要就业方式。
本文认为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点有:
第一,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制度建立较晚、保障水平较低,但覆盖面广。中国通过城市低保制度建立起基本的城市扶贫制度,用不到十年时间就实现了制度的基本建立和规模的迅速扩大。但是中国的城市低保标准较低,保障水平有限。当然,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低水平应该放到中国整体来看,由于显著的城乡差异,中国还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其生存状况更为恶劣,成为政府一直以来的救助重点。由于户籍制度的保护,城市户籍居民享有相较于农村居民较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些制度也有助于城市居民脱贫。
第二,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带有显著的制度约束特征,即户籍制度是城市贫困问题的重要制度因素。在户籍制度限制下,城市贫困人口虽然也在增加,但部分常住在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农村可以回,在遇到进一步的困难之后有退路可走。这就实现了虽然没有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但这部分人群依然没有引发进一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中国和国外城市贫困最大的不同之处。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特征的新变化,这种制度约束性越来越不具有可信性。
第三,中国城市贫困治理践行的是多维贫困的治理理念。陈宗胜(2017)提出中国的减贫工作是包含收入在内的多维扶贫目标、是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共同参与扶贫,扶贫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城市贫困治理中,中国建立起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魏后凯和王宁,2013)。所以说,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实际上践行的是多维贫困。
第四,中国具备消除城市贫困的制度基础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濟制度,这就为解决城市绝对贫困问题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虽然中国城市贫困治理在事实上采用的是多维贫困的治理理念,但在具体措施上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安排。此外,在城市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背景下,剩余人口的脱贫将显得更为困难。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并且部分人口陷入贫困。以上诸方面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多维视角着手。
(二)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
能力贫困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收入贫困的治理不是贫困治理的最终目标,最终应该是实现人类的自由选择和发展。在城市绝对贫困已经十分微弱的当代,这无疑为下一步的城市贫困治理提供了选择依据和行动指南。
多维贫困的测度已经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如何确定多维贫困指标却莫衷一是(见表8),出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瓶颈”,这种“内卷化”问题(李飞等,2013)说明对多维贫困的研究还需要深入和加以探讨。
针对内卷化问题,李飞等(2013)建议从动态和分层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中国多维贫困的指标确定应该考虑以下原则:第一,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依然只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虽然从贫困率来看已经较低,但从贫困人口规模来看仍然十分庞大,收入贫困依然是贫困的重要方面。而依据本文的测度,收入是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占比超过50%,甚至有扩大的趋势。因此,从中国发展阶段来讲,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的治理不能忽略收入因素。第二,从与世界接轨来看,global MPI是世界银行和100多个国家较通用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主要从教育、收入和生活条件三个维度进行测度,为便于国家交流和沟通,应该注意这三个维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城市贫困在这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这也是中国城市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综上,建议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以解决中国城市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为其从理论落到实践提供可能。当然,在每个维度具体的指标测度和临界值选择上,应结合中国城市的具体状况进行设置和分析。
篇4
有些意外,却难言惊喜。
与扑朔迷离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反,近日密集公布中报的上市银行,无一例外地亮出了净利大幅增长的漂亮业绩。但近两周来,上市银行的股价并未因此走出中报行情。犹豫不定的股价走势,恰是银行自身和投资者心情的写照。
2008年被称为近来“中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内忧外患”的考验。大到国内外宏观经济严峻态势、信贷结构调整,小到房地产和小企业贷款,国内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
外患则来自风雨飘摇的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7月25日,证监会要求上市银行详细披露所持证券投资情况,于9月1日正式执行。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此次中报中,即详尽披露了所持海外证券投资状况,这包括持有濒危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房利美的债券,和细分的次贷产品及拨备情况,以回应投资者此前的担忧。
“比赛还有下半场,金牌到底花落谁家,还得赛完了再看。” 8月21日,在中期业绩会上,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针对下半年的挑战坦言。
“似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坏消息出来,市场的恶化程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谈到美国现在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最大的挑战来自不确定性,银行要注重集中性风险的管理。”
房贷风险积聚
备受舆论关注的房贷质量已经出现恶化的苗头。
《财经》记者获得的央行最近出具的一份房地产信贷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中资金融机构各项房地产类人民币贷款不良率为2.56%,比去年末微升0.19%。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率则上升0.37%,达到了4.32%。这比业界预期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的反弹早了一个季度。
“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滞量减态势将进一步延续。”建设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香港交易所代码:00939,下称建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直言。
在房地产走势尚不明朗的北京,一些银行正在揣测政府的调控力度和意图。一种判断是,政府可能会通过信贷紧缩,对房地产商进行一次洗牌。这也使得银行在当地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方面表现得较为审慎,避免成为最后一个接盘者。
北京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69)中报显示,其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12%,比年初下降2.3%。该行董秘杨书剑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北京市房地产市场未来可能的波动,今年上半年以来,北京银行已经开始主动压缩开发商贷款,并且提高了房地产贷款的进入门槛。
“对于开发商贷款,下半年仍要进行主动压缩。”杨称,“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投放政策不会变化。”
珠三角由于此轮房价跌幅深重,当地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情况尤其引发关注。
中报显示,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01,下称深发展)目前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167.0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27%,同比下降1.96%。针对这一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深发展表示,此系该行历史遗留不良贷款所致。深发展坦承,随着宏观调控下部分行业资金面趋紧,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增加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抵债资产工作的难度。
深发展没有详细披露其个人房贷的资产质量,仅表示仍处于可控状况,没有明显恶化趋势,但深发展表示,下半年将对个人按揭政策从严,按揭贷款增幅会有所放缓。
与深发展不同,兴业银行目前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相对较低,为0.58%,低于全行平均不良贷款1.04%的比率。数据显示,兴业银行的房地产开放贷款投放速度在2008年上半年明显趋缓,投资额尚不足去年全年投放额度的十分之一。知情人士称,兴业今年扩张速度放缓较明显,低投放使得新增贷款对不良资产的稀释作用大幅减弱。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兴业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房地产业贷款依然从严。
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依然占较高比例,但不良率暂时相对较低。
中报显示,以基础设施和个人按揭为传统优势的建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64个基点至4.2%;不过其个人按揭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略有上升。中国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香港交易所代码:00988,下称中行)内地的房地产相关贷款的增速略低,减值贷款金额为62.3亿元,不良率为3.81%,较去年末的4.87%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惟有工行中报显示上半年其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幅明显,总额为3386.84亿元,同比增加21%;但占全部贷款总额的比例为7.8%,低于8.7%的同业平均水平,且不良率亦有小幅下降,为2.43%。姜建清称,根据利率等变量进行的压力测试表明,目前工行的房地产相关贷款风险可控。
小企业贷款窘境
随着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日渐严峻,小企业比大中企业更难生存,贷款风险势必有所彰显。中报显示,在国家希望大力予以支持的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投入力度和风控情况不尽相同。但有关数据披露是否详尽,数据是否失真,则值得关注。
比如,这次中报各银行纷纷披露中小企业贷款的总额和增长情况,但并不披露相应的不良贷款数据。个别银行披露了新增小企业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但有关数据却不足以说明问题。
以工行为例,工行新增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00亿元,增幅为10.3%,不良率较上年末的0.78%有小幅上升,攀升至0.99%。这个数据比外界预计的小企业不良率要低得多。
此前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允许下半年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新增5%,股份制和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新增10%,但严格控制贷款投向,如必须投向小企业和“三农”。
8月27日,银监会明确要求新增贷款规模要真正用于小企业。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提出了信贷倾斜、布局、产品、考核等六项突破,力争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单独安排小企业信贷规模,单独考核。
对此,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看法不同。一家国有银行高层对《财经》记者表示,各家银行对于央行的窗口指导虽不是言听计从,但也不会公然违抗,在大型商业银行尤其如此。他认为,银行本身也需要增加“三农”、小企业信贷投入,对他们而言,虽然规模增加有限,但毕竟“聊胜于无”。
然而,股份制银行的态度则大不一样。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小企业集中的一些发达地区,目前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地方分行上半年就基本完成了全年的利润指标,但尚未用足贷款额度。此时,他们更倾向于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更愿意做大型的市政项目、大企业贷款,对于房地产企业和中小企业限制很严,对风险比较高的小企业坚决退出。
一些中小银行的信贷业务负责人表示,央行希望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其实是不现实的,除非容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更高的不良率。“谁会在这个时候把钱贷给风险高、经营不稳定的小企业?”
但专家表示,增加小企业贷款和控制风险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要求更高,而这恰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软肋。
根据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的建议,商业银行应对小企业贷款利率单独定价,在风险定价的基础上合理浮动,并合理制定小企业不良贷款控制指标,对小企业贷款损失依法及时核销。
不良贷款局部反弹
尽管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不良贷款反弹只是早晚的事”,但事实比想像发生得更快。
不良贷款局部反弹现象在中报中已经有所显现,其资产质量则呈现出总的不良资产或不良率下降,关注、可疑或损失类不良资产和不良率却反弹的态势。
中报显示,浦发银行拨备前贷款增速12.8%,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到60.37%,严重超出市场预期。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所下降,但损失类贷款余额24.42亿元,较年初上升12.36亿元,损失类贷款占比也上升17个基点至0.39%。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却有所上升,关注类和可疑类贷款出现双升迹象。对此,兴业银行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临时性逾期贷款直接进入关注类,是导致上半年个贷关注类上升较多的最主要的原因。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关注类贷款中约有80%为逾期30天以下临时性逾期贷款,这主要是该行个贷宽限期计算规则所致。
对于可疑类贷款余额的上升,兴业银行则表示,“可疑类贷款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本行某大型国有集团企业所涉及的5.68亿元贷款,因企业重组而逾期欠息超过360天,由次级类调整为可疑类。”
“这部分贷款大部分有足值的抵押或实力较强的担保,预计最终损失不大。”该行对《财经》记者如此表示。
大型商业银行也出现了不良贷款局部反弹情况,则很难以个别贷款企业出现不良的理由来解释。
建行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在整个不良贷款双降的同时,次级类贷款出现双升。与此同时,个人贷款的不良率上升,从上年同期的1.09%上升至1.18%。
中行中报则显示,内地业务中的关注类贷款余额从去年末的1355.55亿元,上升到了今年6月30日的1411.13亿元。对此,李礼辉解释是受地震因素影响。
此外,数据显示业内人士关注的电力等行业的不良贷款出现小幅双升。以建行为例,其不良率由2007年末的1.58%,上升至1.68%。但由于电力等行业的亏损有政策因素,未引起银行的过多警惕。
尽管不良贷款反弹只是初露端倪,但一位银行家坦承,“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银行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的压力”。
外患无穷
内忧言不尽,外患滚滚来。
自去年次级抵押信贷危机发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依然,潜在风险不可小觑。目前只有中行、建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详细披露了所持次贷产品的结构和拨备情况。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行不得不为此计提更多减值准备。中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中行集团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06.51亿元,同比增加了94.86亿元,其中大多是为外币证券投资增提减值损失所致。
次贷危机阴云未散,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下称“两房”)风波又不期而至。据《财经》记者统计,截至6月30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七家上市银行共持有253.45亿美元“两房”相关债券,折合人民币1738.44亿元。
其中,中行持有相关债券总额最高,达172.86亿美元,占已公布数据68.82%。
建行投资规模位居其次,达32.5亿美元。这一数据尽管低于里昂证券此前推算的70亿美元,但仍超出了业界的预期。
工行和中信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98)的投资规模折合人民币也在百亿元以上。相比之下,交通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28)投资最少,只有1.85亿元,目前已抛售。民生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0016)和招商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0036)的投资总额则在15亿元左右。
一家国有银行的首席风险官对《财经》记者坦承,大银行在应对外患过程中,可以做得更好。他表示,经过了一系列危机的考验,中国的银行已经意识到,不仅要看相关产品的评级,还要研究估值,考虑流动性。
最近以来,各家银行已经纷纷在减持“两房”债券。
截至8月25日,中国银行实际持有的“两房”发行的债券减少到75亿美元,“两房”担保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减少到51.74亿美元。中行行长李礼辉表示,6月后的减持基本是原价收回,并没有出现损失。
建行同样进行了减持操作。建行行长张建国透露,该行持有的“两房”债券,已经从6月底的32亿美元,减少至7月底的20亿美元左右。减持过程没有亏损,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
“从年初至今,我们已累计减持‘两房’及其他与美国房地产相关的债券80多亿美元,加之我们对政府债券进行了波段操作,在债券投资方面整体未出现亏损。”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称。
不过,《财经》记者注意到,由于持有上述债券的各上市中资银行仍对“两房”债券走势普遍表示乐观,因此未对有关投资计提任何专项拨备。
在8月28日举行的中行中期业绩会上,行长李礼辉表示,中行所持有的“两房”债券,目前还本付息和市场交易价格都很正常,并认为下半年“两房”相关投资也不会对中行产生重大的财务影响。
“两房”所指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均为美国国会为保证住房贷款市场资金流动而立法设立,对于美国房贷抵押市场作用举足轻重;二者共拥有或担保价值5万亿美元的住房贷款,占整个美国应收住房贷款总额的近一半。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两大巨头也泥足深陷。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公开担保和注资承诺,目前其债券持有者仍可保持还本付息。
自去年三季度至今,“两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二季度,“两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房利美净亏损23亿美元,房地美净亏额8.21亿美元,是一季度净亏损金额的5.4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两大巨头前景黯淡,在美国本土也颇受争议。
篇5
我们期待拐点的到来,尽管早了点。这让我们告别狂热而回 归理智,让我们告别焦躁而回归平和,让我们面对财富不是疯狂追 逐而是精心打理,让我们不再步履匆匆而是慢品生活之美。
一旦潮水退去,就是满目疮痍。这时,恰是我们重新盘点自 己的资产、做出最优或者次优理财选择的时候。就像在沙滩上拾 贝壳的小孩,精心寻找心中那最美丽的一片。
要赎回基金还房贷吗?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哪个重要?冷 冰的房子和家庭的温情谁更珍贵?在拐点到来的时候,有种种 的理财选择等着你来决定,《钱经》从中遴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读者分享。
Choice1该卖掉基金还房贷吗?
目前,Jeff 每月有2800 元的房贷要还,三个月后他的另一处房产又会为他增加6000 元的月供,同时,他的基金投资已经亏损了20% 。市场急转直下时,选A还是选B显得尤为 尖锐―Jeff 越来越心慌,要不要把钱从基金里抽出提前还房贷。
几乎不看财经新闻的市Jeff去年八月在朋友“忽悠”之下入了市,刚开始两周的收益的确让他欣喜不已―折算成年收益足以傲视自己的小票务公司的营收,Jeff 很自然的投入了原打算提前还房贷的资金,并计划了今年六月获利离场的“完美计划”。
事与愿违,目前基金两万多的亏损让Jeff 对市场伤心透顶,更重要的是“一面要不断交利息给银行,另一面基金净 值每天都在减少”Jeff 向记者诉苦, “我 想赎回基金还房贷或者出售一套房产 ,至少不用两头赔。”
我们至少能体会Jeff 的两种感受:惶 恐,来自市场的难以捉摸;压力,来自 房贷利息的上扬和贷款总额的增加。卖 掉基金还是卖掉房产?如果要给这道选 择题求解,必须量化每一项选择的成本收益,而不是跟着情绪走。为Jeff 解决困 扰的是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投资顾问文 晓波博士和安家世行个人贷款管理部的 总监陈霞,他们将帮助Jeff 规划每一步选 择,被同样问题困扰的读者朋友们不妨 也准备一张草算纸,一起“计较”每一个决定对你的财务造成的结果。
由于经营事业 ,现金流和资产流 动性都是他的财务安排上需要注意 的,赎回基金还掉部分房贷固然可以 减少资金压力,但也就没有了自由支 配的金融资产。
文博士提供的解决思路
Jeff Step One
你的现金流情况如何?
Jeff 我的这套房子每个月需要还贷款2800 元,刚还了一年。另一处的房子三个月后开始还款,第一个月大概要还6000 多 元。不过我打算把这套卖掉或者出租 ,以弥补现在资金亏损的状态。
我们来计算一下,如果jeff 把12 万元 基金全部赎回并提前还款,能每个月少还 1000 元。Jeff 的还款压力从2800 元变成了每个月1800 元。但就jeff 的财务状况而言,多 1000 元或者少1000 元并没有太大影响,反 而是全部还房贷会造成jeff 手头没有活钱而 不得不加急处理掉马上交付的第二套房。
Jeff 的第一套房产于2007 年1月开始 还款,采用等额本息法贷款37 万元,支付利息30 万元(按照2007 年12 月21 日利率 下限计算)每月还款2800 元,还款期限 为20 年,如果提前还款12 万元,并保持 期限不变,则jeff 每个月将少还1000 元。
Step Two
投资收益能否高于房贷?
Jeff 如果就按投资收益算的话,当然是我的公司收益率高,但买基金的时候刚好是
股市收益最丰厚,当时我就想,按这个趋势那比我公司赚得多啊,然后就稀里糊涂的被套了。我现在心里特别没谱。
文博士 如果以现在房贷利率7.83% 算起来,摆在你面前的 至少有两项投资是高于这个 收益率的。其一,开公司,如果你要继 续扩大规模的话,我当然建议你把钱投 入到实业中去,你也知道公司的盈利能 远远高于7.83%―只要保持合理的资 产配置。
至于基金投资,就涉及到具体的市 场判断,根据国际经验,长期下来基金 投资的年平均收益大约为7%-8%,而 在我们这样的新兴市场,基金的机会更 多一些,应该会高于这个数字。
但从短期来看,市场震荡、价值中 枢下移不可避免,基金行业再取得去年 那样的超额收益不太可能,但如果从这 个时点―不是你起始投资额起步,而 是从基金现值开始,基金组合的年化收 益超过7.83% 的可能性很大。
但对于你这样只经历过牛市的投资 者,难免心里没底,如果真的觉得基金投资 进行不下去了,也可以等待机会出货,假如 三个月内市场反弹3%,你卖掉基金拿到的 年化收益率也远远超过了房贷利率。
文博士建议jeff 还是以投资的形式保 留资金,无论是基金或者其他的投资 ,只要收益能超过房贷利率即可。但值得 注意的是,jeff 这样不以工资收入作为 收入来源的小企业主必须关注资产的流 动性,选择基金能有效提高资产的流动 性,同时,必须在其他投资与企业运营 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
普适定理 Universal Theory
打算提前还款请选等额本金还款法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每月还款本金 保持不变,利息逐步递减,其间若选择提 前还贷,归还的本金多,利息支出相对减 少;而“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偿还的金 额相等,在偿还初期利息支出最大、本金 最少,以后则支付利息逐步减少、本金逐 步增加。由于提前还贷时已支付的利息是 不退还的,而同样贷了一段时间后,等额 本息还款法所要支付的利息将高于等额本 金还款法,所以购房者如果在一开始就想 要提前还款,贷款期限又不是很长,那最 好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
非工资收入人群注意财务流动性
以奖金和其他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的人群,显然不如以工资为主的收入结构 稳定,因为无论是奖金还是其他收入,都 未必能保证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收益,这种 收入占主导地位的收入结构受到经济周期 的影响比较大,同时收入的波动性也比较 大,在经济增长期和成熟期,收入可能会 很高,在经济衰退期和萧条期,收入可能 很低。这样的收入结构对于个人的理财能 力要求比较高,怎样做到“高筑墙,广积 粮”以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是他们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Step Three
调整现有基金组合
文博士强调,如果jeff 要继续保留基 金,就必须调整他的基金组合。至少应该 将指数基金去掉。指数基金是被动管理型 的基金,如果之后的市场是从4000 点到 3600 点又回到4000 点,指数基金的净值 只会来回震荡而抓不住收益。而主动型基 金就能在这些波动中找到机会。我们必须 找到比较抗跌并能在某段行情中做出积极 反应的基金。
至于转换成哪支基金,文博士向《钱 经》读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思路。我们选 择了三个大盘下跌时间段(2007-5-30―2007-7-6,2007-10-16―2007-12-18,2008-1-15-2008-3-20) ,分别找到最抗跌的 70 支基金,并求出交集,则保留下来的基金 池有很好的抗跌性。然后在从三个大跌日至 今,计算出涨幅最快的70 支基金,合并这两 个基金池,我们得到了在抗跌和获得收益方 面都表现良好的10 支基金以供读者参考。
普适定理 Universal Theory
指数基金不适于现阶段
在今年振荡为主基调的行情中,指数 型基金领跑的情况很难重演,由于该类基 金在市场下跌时不能主动避险,目前,投资 者不要轻易介入,已少量持有指数基金的投 资者,可忽略当前的短期波动以追求长期收 益。而重仓或满仓指数基金在目前的市况 下已不合时宜,这类投资者需要择机减仓,重 新调整自身的基金配置结构。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月28 日,今年以来指数型基金净值平均跌 幅为12.65% 。2006 年以来风光无限的指 数基金在振荡市况中遭遇尴尬境地。由于 其被动的投资策略,指数型基金在大波动 行情中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其波动与下跌 幅度也大于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产品。 指数型基金以绝对优势成为2007 年牛市 行情的领跑者。而在振荡为主基调的行情 中,指数型基金领跑的情况很难重演。
逐步增仓大盘成长风格基金
从估值水平比较,以上证50 指数为 代表的大市值股票2008 年、2009 年动态 市盈率分别仅为20.99 倍和17.65 倍,相对 沪深300 指数和全部A股均有比较优势。 而且,从大小市值股超额收益长期运行变 化的规律上看,目前也处于风格投资转折 的临界点。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市场风格 投资将逐步发生转变,大盘股票的超额收 益率会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换个角度从成长、价值风格角度 进行比较看到,成长类股票相对价值类 股票的超额收益近阶段一直处于上升趋 势。从基金2007 年四季度季报显示 ,“成长性”也是基金化解高估值压力的 主要选择。建议读者在控制基金组合风 险的同时,逐步增仓大盘类(适当兼顾 成长类)风格的偏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产品,或者逐步提高上述风格基金产品在 组合中的占比。
看重基金的择时能力
基金行业规模膨胀下对于配置的要求 逐步提高,个股选择对于基金(尤其是大规 模、超大规模基金)超额收益的贡献也随之 有所降低,加之当前股指波动幅度很大,在 此背景下择时因素在基金收益构成中的占比 将有所上升,而股指期货推出下的套保机制 也将增强大规模、超大规模基金进行择时操 作的可行性。因此,对于股指波动节奏的把 握(也就是择时能力)将成为影响今年基金 间收益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基金 选择上适当侧重择时能力相对突出、规模适 中操作灵活的基金产品。结合对基金择时能 力、操作灵活性以及风险水平的分析比较 ,建议关注嘉实服务、博时主题、华宝兴业多 策略增长、东吴双动力等股票型基金和华夏 回报、华夏红利、中银国际中国精选等混合 型基金。
陈总监提供的解决思路
Step One
目前的月供 是否对你造成压力?
Jeff 我的月收入还两处房贷没什么问题,但我的公司希望有更充裕 的现金,最重要是我没办法接受支 付银行利息的同时基金还亏损的“双失”局 面,而且房地产和股市表现都不好,我担心 会越赔越多。
陈总监 事实上,个人贷款的评估系 统认定贷款收入比达到50% 才 会对实际生活造成压力,你的在20% 以下,而且你这个年龄的风险承受能力 是最高的,你的投资比例问题不大,目前存 在的问题可以这样来解决 :
目前,股市和房产市场都开始走稳 ,你需要等到合适的时间调整投资结构:第一 是更换一部分基金、再适当降低指数基金的 投资比例,等拿到房产证后,如果你有现金 流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一些个贷理财产品解 决短期的资金问题。第二是调整你的投资心 理,现在你知道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了,所 以最好设定比例,下跌或上涨超过多少时就 卖出,逐步熟悉和训练你的承受能力,根据 承受能力投入资金而不是根据预期收益。第 三是眼光放长看,不要过度关心一年两年的 收益率,地产投资的关键是资产价格的长期 上涨趋势和抵御通胀,20 年后你就会发现 每月还银行2800 元其实是很少的一笔钱。
Step Two
判断你投资的 房产的升值潜力
Jeff 买房最初是出于投资加自住的双重考虑,我的计划是如果收益不错的话,有10 万
元/套的差价就卖出,没想到现在房价涨得这么慢,而且我的那两个楼盘还陆续有
新房出售,二手房的价格滞胀,如果出租,租金也不高。所以,在还没开始还更
多贷款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退掉第二套房子 ?
陈总监 也就是说 ,你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不足,认为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但其实,只要房产增值速度高于房贷利息付出,投资就是成功的。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北京对于房地产的需求是刚性需求,而且在未来供应量有限的前提之下,房价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与基金股票相比,地产有实用性而且抗通胀能力更好。我们不妨从你两处房产的
情况分析你的投资情况 :
普适定理
置业需要关注的三点
1. 北京大部分房产租售比倒 挂,以租养房的可能性极低,因 此,靠租金取得收益的投资需要 事先调查周边租金水平。
2. 各银行间的房贷产品存在一 定差别,不同城市的之间也有差 别,购房者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 况选择合适的产品,而不是随便 挑一家银行申请。 3. 房产是有自身价值的,它的 上涨空间不仅取决于城市的整体 房价变化情况,还有位置、楼盘 品质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同样价 格的房产由于这些原因存在,投 资者如果计划赚取差价的话,首 先应该考虑的是单位时间内房价 涨幅而不是绝对价格。
Choice2 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
该不该卖掉基金?该不该买房子?在“生活需求”的面前,所谓时机、拐点等 显得无足轻重。在这一场的理财面对面中,大家得出了统一的结论: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服务。
Lisa 比大多数28 岁的女孩子幸运得多 ,她不必为每月的信用卡账目忧心、也不会因 为一个LV 包包而啃几个月的馒头,感谢理 财意识的先知先觉!自从2005 年初涉投资 后,lisa 的资产增值了5倍之多,这让这个 普通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小富婆”, “当你有了10 万和有了100 万 的时候,考虑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lisa 不像一般的同龄人那样必须面对因为资 金匮乏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A或者选择B,她需要做决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的 生活规划,购入地理位置不错的房子、足够 的退休等等。为lisa 解决困惑的是上投摩根 基金总经理助理(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俞楠。 有趣的是,一位资产篮子里大部分都是基金 的投资者,一位基金公司的老总,居然不约 而同地放弃了对“市场、时点”的判断而直 接驶向了更深的话题―对理财的理解也许 比理财本身更重要。
Lisa面临的选择题
作为《钱经》的忠实读者,lisa 对自己的 理财向来很有“主意”。刚度完蜜月的lisa 还 时时带着甜蜜的浅笑,同时,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这 意味着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要降低;婚后的 lisa,目前还跟父母同住,为此,lisa 也计划着 等时机买套房子作为婚后新居,但让她非常迷 茫的是,房子看上去还是太贵,还有下调的空 间吗?市场下一步会怎么表现,现在赎回部分基金作为购房款合适吗?如果房价一直高企 ,手里的现金还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机会 ?
Choice One
适当调低风险资产
Lisa 俞楠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能承受风 险,但结婚了毕竟不一样了,我
打算一步一步调整自己的投资。
你在理财这方面想得很周 全,看你的资产配置里,中高风 险的资产比例超过90%,显然有点高了―这是一把双刃剑,相比于你少得 可怜的低风险资产,适当降低高风险投资的 比例是很有必要的。
Choice Two
投资只是一件 锦上添花的事
Lisa 我今年想尝试一下其他的投 资,黄金期货或者其他品种,但 我们结婚后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好像需要在投资和房产中做个选择。
俞楠 我希望你能明确一点,投资 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第一 步还是应该先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支持你,就算拿着 几百万、几千万去投资,理财的心思会乱 的。从大多数过来人的经验来看,我建议你 考虑房子,作为生活必需品而不是投资品。
Choice Three
需求第一
Lisa 俞楠 我最近也看了不少房子,都 很贵啊(笑) ,要不要等降一点 了再买 ?
还是那句话,需求第一!如 果你要求房子质量不错、交通便 利,在北京城的三环之内,降价 的空间似乎不大,供给就那么多,需求在这 里摆着。至于要不要分期付款,以你目前 二十几岁的年龄和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我 觉得可以适当运用财务杠杆,何况目前有很 多灵活的房贷形式,建议你多花点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
Choice Four
存在好时机吗?
俞楠 可以理解,你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高点把基金赎回,并且找一个 低点买到合适的房子,但如果两 边都犹豫的话,你没法做出这个决定。或者 说,寻找合适的时点是一个无穷解。当前你 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如果是我,先定好房 子,再赎回部分基金准备首付款,反正基金 的流动性这么高,随时取出来都可以。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情,拥有一套属于自 己的新居是你的一个阶段性生活目标,理财 并不是到此就终结了,此后将会陆续面临子 女教育、养老等生活目标,应该根据下一个 人生目标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普适定理 Universal Theory
投资只是一 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是否买房,是否赎回基金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市场并无关系 ,投资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或者 说,投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无论 现在还是以后。所以投资的第一步应 该首先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
把眼光放长远
把投资的目光放长远一些,特别 是80 年代生人,lisa 是个值得效仿的典 范,在一次投资大潮中成就了第一桶 金并非幸运,而是长期的理财规划使 然。永远做好准备,碰到有绝好的投 资机会时能够有出手的基础。
在退休后过有尊严的日子
三年规划够长吗?五年、还是十 年?俞楠分享了一个无奈的故事:一 个大半生都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HR经理在退休那天发现自己的生活从云 端栽了下来―上班还能拿到2万元 的月工资,退休后只有2000 元。一 项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你想在 退休后过比较有尊严的生活,必须保 持退休前收入的60%-70% 以维持花 销,钱从哪来?你应该开始准备了 !
压箱底儿的基金组合
Lisa 打趣说她的黄金已经变成压 箱底儿的长期投资品―轻易不会变 动,而基金同样如此,根据前两条普 适定律,不妨构建一个基金组合作为 你的压箱底儿。当然,这不是鼓励大 家寄放在箱底儿就不闻不问了,定期 的审视和调整也是固定功课。
Choice3 是创业还是继续打工?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事业的梦想,即使是拥有一家小小的网络商店。本 篇主人公面对的问题是,是否应在职业黄金期,放弃高薪和职业上升远景,将大部分的资产投入到这个梦想之中。
奥地利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95 岁时接 受采访时说: “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就应该是一 台挣钱的机器,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 人都对鞋子没有兴趣,他们认为金钱是真实 的,其实,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对chris 来说,到底真实的应该是蛋糕还是利润 呢?这直接决定她是否该去尝试创业。
29 岁的chris 萌生了开一家同时拥有网 络商店的西式蛋糕店的想法,尽管这与她之 前在美国就职的IT 业风马牛不相关,但因为 有亲戚好友善于此道,chris 职业经理人的 性格很快让她把创业部署提上日程,为了前 期大约15 万元的资金投入以及之后陆续的现金流出,她可能需要赎回投资了一年多的 基金、换掉外币账户上的欧元、瑞士法郎 ,最后像金三顺一样卷起袖子在专门的市场上 挑选烤箱、模具、上好的芒果和鲜奶。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需要问答这个问题 的不止chris,还有你、我、他和她。也许 疯狂的股市曾经让你体验过一把只有创业才 有的收益率,这使得前文中Jeff 那样的小老 板也把钱投入进来,但两个月翻番的神话已 经逐渐远去,我们开始拿着一笔不多的本金 (也许是从股市基金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怀揣着被“赢在中国”节目激发起来的创业 因子无时无刻不在寻摸好项目、好投资人。特别是在这样的市场下,创业显得尤其具有 吸引力,钱投向何方――2007 年的火爆市 场吸引了来自实业的大笔资金,但现在的趋 势是,资金纷纷抽离出股市流向了回报更高 的实体经营。
“创业是小概率成就大收益的事件, ”工银瑞信基金渠道总监秦红鼓励每一个像 chris 一样打算创业的年轻人,她认为 :“理财,或者投资是大概率追求小收益的事 情。”但秦红的观点也非常犀利直接,如果 你把创业当作一项投资而不是一个事业的 话,还是停手的好。不妨看看秦红给chris是否该创业的建议吧。
Chris面临的选择题
Chris 在下表中,我们记录了chris 创业的资金 缺口大约7.5 万,在她理想的情况下,网络蛋 糕店可以在三个月内收回成本,半年后开始 盈利。为此她还做出了最坏的准备,继续工 作,以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弥补风险,可能是 创业前期的资金不足及被迫延长回收成本期 限。她面临的抉择很简单,到底该不该去创 业?创业之后,资金又将如何安排 ?
Choice One
做事业还是做投资
“如果你打算把你自己投身其中,把蛋糕 店当作你的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投资些钱 ,开个铺子的玩意儿,那就去做吧。无论卖基金 还是换掉欧元,都很值得,也不用考虑市场、 不用考虑赎回的话可能亏损多少。”秦红快人 快语。这项事业能不能导出一个好的结果,只 是概率问题,谁都希望可以有马云那样的经历,但马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他投身其中并热 爱自己的事业―这一点直接区分开了两种创 业者,投入自己去创业,还是仅仅投资钱。
Choice Two
如果创业是你的投资,请计算收益率
Chris创业资金缺口 Chris 承认以前并没想得这么深远,本来 以为可以做点生意,同时还能在职业道路上 有所追求,但现在看来必须计算一下回报。
秦红简单地剖白了投资收益的奥义 :“如果你只是把蛋糕店当作一项投资,我觉 得没有必要白耗精力。其一,你没有经验 ;
其二,投资回报真的可观到你放弃工作吗 ?首先我们估算一下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如 果收益率是30%,投资10 万、或者15 万 ,那一年也只能赚三四万,你还劳神费心、要 考虑销量、人工、成本等等,所有环节都需 要你来运作,还不如去做职业经理人。那 好,如果你假定这个蛋糕店的收益率可以达 到100% 或者更高,那岂不是所有人都会来 做这项生意!10 多万的门槛并非高投入 ,收益率也许就不如你想象中可观。”
Choice Three
创业跟职业的不同
“女孩子开店失败的很多” ,秦红自己身 边就有不少例子: “好像很多女孩子都希望自 己开业做老板,不用受气啊,但到最后往往发 现,赚到的和投入的只能打个平手,或者小有 盈余,但对这些一年就能赚二三十万的白领来 说,还不如回去打工呢。”
普适定理 Universal Theory
创业是小概率成就
大收益的事件, 投资是大概率 追求小收益事件投资只是一种财务手段,与创业 不可同日而语,后者还包含着激情、 事业以及有超额回报―即使获得超 额回报的概率不到10% 。但如果创业 的目的仅仅是投资的话,你必须需要 考虑投入产出,不仅仅是收益率上 ,还包括你投入的精力和心力。
女性创业,超越虚荣心
开个服装店、打理一个花店或者 美容院几乎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职 业,如果这个项目能财源滚滚、时间 自由不受约束,甚至能每天都睡好美 容觉就更完美了,但大多数的结果可 能只是落下了一堆库存衣服自己穿。
痛苦不是放弃投资的理由
大多数起点未明确的投资,最终 的走向都是不赔不赚的离开市场。Chris只是单纯的把钱放在基金里,但是,市 场的波动却促使她在面临资金紧张时首 先选择卖出基金而不是有升值压力的外 汇。理性投资最艰难的过程就是克服内 心的恐慌造成的错误选择,而不是标的 物波动引发的价格起落。
Choice4 持有外汇,还是人民币 ?
3月初,《钱经》编辑部连续接到读者询问有关于外汇的问题,最具典型性的两个是:“不都说人民币升值了吗? 可是去年1066 元能换100 欧元,今年1085 元才能换100 欧元,人 民币究竟是值钱了还是不值钱了”?另一个疑问来自目前持有澳 大利亚元的kk ,她担心,“人民币升值之后澳元会不会不值钱 了,现在是否应该及时换成人民币”?
为什么汇率会变化?我们要把所有外汇 都换成人民币吗 ?
鉴于汇率问题的复杂,我们更愿意讲一 个有关于汇率的简史给您:国际汇率经历了 这样的变化:金本位、美元本位和浮动汇率 制度(目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1974 年克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 间大多数国家放弃了本国货币与美元间的 “固定关系” ,实行浮动汇率制。也就是 说,两国货币的兑换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变 化,但是,此时美元仍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 大多数国家的储备货币存在,这使得“美元 本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直到欧共体 和日本的经济崛起。
目前,国际间大多数货币不再盯住美 元,而是盯住以美元为首的一揽子货币(主 要是美元、欧元、日元三个强势经济体的货 币,其他国家的货币基本钉住或是以某种比 例盯住这三种货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和各经济体的发展程度不一,各国的经济相 关度加强,汇率波动在国际间相互快速传 递,外汇市场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供求决 定了各国汇率的变化。
因此,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之后,国 际间盯住美元的货币就会相对人民币贬 值,比如:港币和迪拉姆;但是,由于人 民币并没有相对欧元和日元升值,因此 ,盯住这两种货币的其他国货币,并不一定对人民币构为贬值,比如盯住欧元的卢布 相对美元也在升值。
这就是答案了― ―目前,人民币升值并 非相对所有货币而言,所以不是所有的币种 都“变得不值钱了” ,因此,对外汇的态度 不应该是“抛出”一种方法那么简单。
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KK 刚过而立 之年,也算是事业小有成就。三年前为了支 持妹妹赴澳深造,她在澳大利亚存了10 万 澳元作为“保证金” ,现在,这笔保证金已 经解禁,正静静地躺在她妹妹的存款账户中。最初听说人民币升值的时候,kk 并没有 当回事,三年来汇率上上下下的波动她已经 习惯,何况妹妹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但是,媒体天天介绍“人民币升值速度 加快”的消息和身边朋友抱怨美元越来越不 值钱的消息触动了她,目前,澳大利亚元与 人民币的汇率是100:635,她开始担心如果 人民币对澳元也升值,她的钱不就越来越少 了吗?而且由于工作的原因,如果把澳元换 回人民币的话,kk 可以投入到一项保证年收 益有25% 的项目中去。
KK面临的问题
Question One
澳元会不会 跟美元一样贬值?
根据前文所说,如果澳元是盯紧美元的 ,那么,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就不可避免的引来 澳元相对贬值,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
让我们看右图,事实上,货币的走势图 告诉我们,澳元与美元并没有保持一致的走 向,甚至在2007 年,澳元相对美元升值幅 度是高于人民币的。
由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渊源,历史上 澳元一直采取盯住英镑的政策。尽管1946
年至1972 年间,澳元曾采取盯住美元的 政策,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澳元 自1974 年开始盯住一揽子货币,被称为 “TWI” (贸易权重指数)。从此,澳元的 波动开始与其贸易水平息息相关。近些年 ,澳大利亚出口形势好转(主要因为矿产价格 升值) ,澳元开始走高,兑美元的汇率也在 节节升高。而且,分析师评价,在未来黄 金、农产品、煤炭和铁矿石等商品价格坚挺 的背景之下,依靠贸易支撑的澳大利亚贸易 条件指数在今年第二季度将上升7%,由于 经济基本面保持强劲增长,无论GDP 还是通涨指标都处于数年来的高位,加之今年仍有加息的预期,澳元很可能继续维持目前的 强势局面。因此,短期内并不会出现kk 担心 的澳元相对人民币贬值的局面出现,反倒由 于贸易额的增长等因素,澳元很可能对人民 币保持升幅。
Question Two
留在澳洲收益高 还是换回本币划算?
如果人民币投资可以保证25% 的年收 益,而留在澳洲大约只有7% 的存款利率 ,即使人民币不相对澳元升值,是否也应该换 会本币呢 ?
事实上,考虑到目前18% 的收益差 ,kk 想把外币换回本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考虑到澳元将继续维持强势和澳大利亚的 实际CPI 增幅低于国内,这一收益差还将 继续缩小。如果计算汇兑手续费及外汇买卖差价 的话,kk 进行的调整很可能会是收益差降到 10% 以下;而缺点是显而易见的,kk 如果计 划出境的话,比如赴澳,她将会用更高的汇 率买回澳元,如果分析师对于澳元对美元升值幅度仍强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的判断 正确的话,kk 今后用澳元购买美元将会比用 人民币购买更划算。此外,购买外币理财产 品亦是选择之一:虽然大部分银行推出的外 汇理财产品都以美元、港币为主,非美元外 币理财产品相对较少,但这类理财产品的表 现却很抢眼,某银行的欧元理财产品三个月 内收益更是达到了9% 。
外汇分析师测算,即使最近美元走势 有所反弹,但今年澳元、加元仍处于强势 通道,与此同时,这些货币还存在加息预 期,因此,持有欧元和澳元资产还是稳定 的选择。
Choice5 忍受房租上涨 还是在下买房?
近期,关于房价“拐点”的争论愈演愈烈,很多欲购房者 采取了观望的态势。而在房价高悬,置业充满风险的时 候,房租也伴着其他商品的价格一路上扬,特别是对于有奥运概 念的北京,房租上涨的幅度更大。对于资金实力并不是很雄厚的 年轻人来说,是继续租房忍受租金上涨还是承担起高额的负债买 房?恰好,一个80后的女孩罗哲给笔者打来电话,讲述了自己 对于该买房还是继续租房的选择困惑。
笔者(张)接到罗哲的电话,约定周末面 谈,详细了解她的情况,并打算请理财师为 她做一下规划。但一见面,她突然告诉笔 者,自己看了一圈房后,已经决定不买了。
围绕着她独自做出的这个决定,笔者与她进 行了一番对话。
现在确实不是 买房的时候
张:听说你准备买房,现在看得怎么样了 ? 罗:不准备买了 。 张:啊,为什么 ? 罗:根本没有称心的楼盘,居住条件比较 好的太贵买不起,价格可以接受的条件又太差了。 张:看了哪些楼盘 ?
罗:主要看东四环―五环之间的 ,还有亦庄的。有的房价每平方米要2万元 ,物业费就4元多,像我和男朋友的家庭条件 都一般,根本买不起。还看了一个便宜的楼盘,在南六环马驹桥附近,叫珠江?奥古斯 塔,90多平米才80多万元,我男朋友从父母 或朋友那儿借40多万元就能买了。不过那里 太荒凉了,高压线和垃圾处理区到处都是。 而且距离市中心太远,离国贸有24公里。
张:你现在租的房子离单位多远呀 ?
罗:我每天步行上班,我男朋友打车去 他的公司也就10元钱。
张:你刚才说你男朋友曾打算从父母和 朋友那借40万元首付 ?
罗:是呀,虽然我男朋友是做生意的 ,每月能收入2万元左右,但毕竟年轻也没什 么积蓄,不借哪来的钱。他想从公司拿10
万元,然后从父母那儿拿30万元。他父母 在老家浙江有个养殖场,卖了之后就有钱 了。但后来我觉得不妥。他父母还没有养老 的钱呢。你知道对于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是 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的。他父母年龄都不小 了,没有养老钱怎么行 ?
张:看来你还挺善良的。
罗:也不是的。我是觉得老人辛苦一辈子,到了晚年还得把钱掏出来给孩子买房 ,
太可怜了。不过我还听说有的人逼着父母借 钱帮他买房,说不买房就没法结婚,这种孩 子算是白养了。
还是租房划算
张:你为什么想买房,是因为房租涨了吗 ?
罗: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租 的房子在崇文门附近,叫新景家园。以前是 1750
元一个月,4月份到期,房东说要涨到 2500元。
张:那你估计现在租的那个房子如果出 售,能卖多少钱 ?
罗:105万元吧。
张:租售比是400:1左右,租金回报 率是3%,都远超国际警戒线。
罗:什么意思,我不太懂 ?
张:就是房地产泡沫太严重,风险太大 了。还是租房合适。
罗:但是每月多给别人750元,真不是 滋味呀 !
张:通货膨胀期间,物价都在涨,房租 上涨是正常的。你算过如果你把买房的首付 存一年定期的利息是多少钱吗 ?
罗:首付40
万元,一年定期存款的利 息大概有1.6万元吧。
张:你看,把首付款存定期获取的无风 险收益都是多支付房租的两倍,而且存款利 率还要上调。这么算,你租房还是划算的。
罗:其实我也愿意租房,资金压力小 ,而且上班方便,北京这种交通条件,住得离 单位远太难受了。不过我还是担心,怕房价 继续疯涨再也买不起,或者房租继续上涨。 你说房价还会涨吗 ?
张:你觉得呢 ?
罗:不知道。反正除非房价跌50%,要 不我们这种人买不起。
张:哈哈。房价暴跌不太可能,别作 这种指望。不过现在我的信心也有些动摇 ,你看股指从6000多点跌到3000多点,看来 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当然我还是坚持那种看 法:房价收入比会长时间持续缓慢的下跌 ,但房产市场应该不会崩盘。
罗: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很多人仍说房价 还会大涨。很多专家说房产是抵抗通货膨胀最 好的东西呢。
张:你觉得现在这个价位买房能抵御通货 膨胀吗 ?
罗:我不懂经济,不过我一个朋友去年年中 在深圳房产最疯狂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如今房价跌 了15%,而其他商品物价涨了30% 。
张:这就是了。这轮通货膨胀不是由供给短 缺造成的,而是由资金泛滥推动的。当一个地方 资金泛滥,必然伴随着土地价格的暴涨,进而带 动房产价格上涨,并一步步传导到最终消费品 ,形成全面的通货膨胀。当人们承受不了物价的上 涨,紧缩消费时,或者政府为了稳定政局,抑制 通胀而提高利率时,泡沫破灭了,伴着土地和房 产价格的下跌。
罗:哦,我有点明白了。这轮通货膨胀是 土地和房产价格先上涨的,而当其他商品价格 上涨时,房产的泡沫反倒破灭了。
张:差不多可以这样 理解。当然仔细解释起来 会更复杂些。而且次贷危 机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 外需紧缩,以及国内的生 产能力过剩等,会让这次 泡沫的收缩时间更长。所 以现在买房会承受资产价 格缩水和通货膨胀侵蚀购 买力的双重打击。
罗:嗯,幸亏我没四 处借钱买房。但是房租涨这 么多,怎么办呀?总觉得把 钱给别人不舒服。
张:呵呵。刚才我们 已经算过,你把买房的首付 钱存起来,获得的稳定利息 都超过房租的上涨数额。看 来你还是心有不甘,不过你 放心,房租不会涨太久的 ,肯定没有你收入涨得多。而且房租是计入CPI 的,房租涨说明通货膨胀继续高企 ,必然还会加息,这样你手上的闲余资金能获得更多 的稳定收益。何况现在中国的生产能力过剩已经很 严重了,当大宗商品和土地这个最后的泡沫破灭 后,必然会出现长期的通货紧缩。那时候,现金就 值钱了,因为你租房,所以不用背负通货膨胀期间 虚高的负债,所以你怎么算都是赚了。
罗:那如果政府就放任物价上涨呢,比如 CPI 超过10%,房租不还是得上涨 ?
张:这是不可能的,控制通货膨胀是政府 第一要务,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尽快戳破土地 市场的泡沫。
罗:那你觉得奥运会对房产市场会有什么 影响,很多人说因为有奥运会,所以房价、房 租价格会一直涨。
张:奥运会确实对北京的房租价格产生了 影响,很多人为了赚奥运会期间的短期暴利 ,
捂房不租,造成出租房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更要选择租房,因 为现在的房租价格大涨也是不理性的,整个房 产市场从长期来看是供大于求。
普适定理 Universal Theory
房子不是古董
世界上有没有长期来看只涨 不跌的东西,很多人马上想到古 董。可惜房子不是古董,有涨就 有跌,折旧就不说了,即使房子 的根基――土地的价格,也是周 期性的涨跌,指望房价一路涨下 去,是非常可笑的。
怎么判断房产的泡沫 ,租售比和租金回报率是很好 的两个指标 ,比如这个案 例,租售比达到1:400,租金 回报率不到3%,还不如一年 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就是说 买房子的钱存在银行的利息 都比租金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预期 房价一直上涨并且人们的购 买力还能支撑当前的房价 ,那无所谓,一旦这两项之中 的一项发生转变,房产泡沫 就会破灭。
房子不等于家
房子和家是一个概念吗 ?完全不同。承受巨大压力下买 房很可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 其实房子同存款、股票、基金 一样都是一种资产,房子给你 带来的安全感不比后面这些 多。如果房子占你家庭资产配 置的比重太大,而且更多是以 负债的形式存在,那就太危险 了。当然,房子是生活必需 品,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首 先还是应该安家置业,但没有 经济实力而为此背负沉重的负 债绝对不可取。
不能为了买房而失去了家
罗:我对金融几乎一窍不通,只是从 自身感觉出发,租房比买房让我的生活质量更高,而且让我更有“家”的感觉。这也是我决定不买房的原因。 张:你这种说法挺奇怪,很多人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没有房子就不能称为“家”。 罗:我是巨蟹座的,没有哪个星座的女孩比我这个星座更懂得“家”的含 义。你想想看,如果我们承受那么大的压 力买房,将他父母的养老钱投在你所说的 处于虚幻泡沫中的房产上,一旦出现什么 意外,他会恨我一辈子的。贫贱夫妻百事 哀,年轻时不积极去创造财富,而是背上 沉重的负债,那样虽然有了房子,也伤害了彼此的感情,家庭也快破碎了。
张:我知道你和你男朋友打算结婚 ,这也是准备买房子原因,如果没有房子能有安全感吗 ?
罗:我的看法相反,在承受巨大压力下 买房后,我会变得更焦虑、更没安全感。我身边朋友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初嫁给房子 ,本来想图安稳,结果生活更加动荡。虽然我 和我男朋友没有买房,但是我男朋友每月给 我定期存8000 元,还打算买一些以我为受益 人的保险,这说明他很爱我,让我无论在经 济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觉得很安全。
张:很独特的观点,再说说你们的家庭财务规划吧。
罗:其实我们的积蓄不多,有5万元的 7天通知存款,我男朋友还买一些股票,接 下来我们打算买一些保险。毕竟家庭还没 有任何保障,特别是我男朋友做生意的 ,面临的市场风险很大。
张:看来你对家庭的未来还是挺有规划 的,这很好,现在不为买房租房的事烦心了 ?
罗:想开了。房子这玩意儿跟其他东 西没啥区别,有涨就有跌,而且我现在享 受更好的居家生活,没必要承受那么大压 力买并不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
张:很好呀,其实理财就是一种生活方 式,随时随地的去观察体验,这很重要。
Choice 6
我是菜鸟, 还要不要入市?
看到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恭喜你,这说 明你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套。不过要反 问一句:你入市的目的是什么 ?
如果你是打算抄底,想大赚一笔,那 我劝你还是别入了。如果你是想拿出一部分闲钱做资产配置,学学投资,那现在入 市肯定比6000 点时好很多。在这种弱市 整理的格局中,菜鸟入市未必能赚到钱 ,但或许意味着进行长期资产配置有了一个 好的开端。
Choice 7
是投资自己 还是做金融投资
人生就是一个投资理财的过程,一 般人做出的第一笔理财决定不是买房、炒股,而是选择受什么样的教育。人力 资本是与生俱来的,虽然禀赋各异,但 通过教育及其他方式可以不断挖潜,然 后在事业发展上获得丰厚的回报。所 以,投资自己是最重要的理财行为。
其实,投资自己和金融投资两者是并行不悖,除非你是专业的投资高手 ,否则年纪轻轻就想辞职靠投机赚钱太过 随意。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自己肯定是第一位的 ,虽然回报往往较慢。
二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金融投资 有巴菲特,投资自己有杰克?韦尔奇,他 们共同的特点是专注和执著。
Choice 8
出国发展 还是留在国内?
“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这种时 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出国学习和就业 未必是人生规划的更好选择。这不仅仅 是因为人民币升值,还因为未来的中国 会更接近全球市场的中心。在经济全球 化浪潮下,谁更靠近市场中心,谁的发 展机会就更大。当然想获得比较有品质 的生活,出国可能更好些,不过前提是 要能忍受得了寂寞。
其实出不出国这也是个伪命题 ,强者到哪里都是强者。还是想好出国是 为了什么,是不是你人生规划中的一部 分。人生的路是自己选择的,不能听别 人说那条路上有鲜花就赶紧过去,说不 定就走上了岔路。
Choice 9
生还是不生?
进入21 世纪后,中国近10 亿的第一代独生还是存起来? 子女都在忙着干一件事―生孩子。根据计生委 的统计 ,这次的第四次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而2000 年“千禧宝宝”近4.2 万人的出生量和1999年相比高出10%左右的增幅。准备“植树造林”的准家长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孕检、分娩、月嫂预约……处处排起了长队,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人望而却步,甚至可以预见的,资源匮乏的情况将延续到下一代,宝贝们不得不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生存斗争。生还是不生?似乎没有正解,唯一确凿的是,你的决定将会以蝴蝶效应的方式对你未来几十年的财务状况造成巨大的改变,所以至少在决定之前先制定一项万全之策,以应付你“甜蜜的负担”。另外,情况可能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的华裔科学家易富贤在他的新书《大国空巢》里的说法,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如此低的生育率,很可能在若干年后会出现大国空巢的景象―中国人口由数千万上升到13 亿只花了200多年,要是以目前1.3 的生育率,只要200 年 ,就可以跌落到数千万的水平。那么,迎接你的天使吧,等同于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Choice10
生还是不生?把钱花掉
这并不是一个胡扯的问题,至少身在北京的小张就是这么想的,她刚一口气买了一个LV 新款包包、一个400D(准专业相机) ,这是她在 年相比高出10% 左右的增幅。准备“植树造林 ”工作三年之后首度“月月光”。让小张受刺激的并不是肉价上涨,而是G-star 新一季的牛仔裤价格比去年上调了23%,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 布的2月份CPI 数据―以8.7% 来计算,十年后物价会上涨一倍有余,也就是说,如果刚性的工资没有及时上调的话,东西势必越来越贵,把钱存起来等到十年之后花还不如及时行乐。尽管这套理论相当诱人,但我们不得不板起面孔说话 ,如果小张在积蓄微薄的处境下继续“今朝有钱今 朝花” ,那十年之后她可能需要为一时的自由付 出代价:没有存款、没有安全感、没有超过工资 花销的自由消费,她没有足够坚实的盾牌抵挡人生财务上的缺口―在年龄增长、工资减退、养 老生活面前,通货膨胀的事情还是暂时搁置一边的劲头来投资,不靠涨工资也能追上CPI,如果想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式,或许LV 也可以列入考虑范围。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
上面这十种理财选择只是我们碰到的理财案例中的一小部分。其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要面 对不同的理财选择,只要认真的对待生活,就无法逃避这些选择。所以说,理财是一辈子的事,理财更是 一种生活方式。
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往往在贪婪和恐惧两个极端游走,很多人一生的理财非常失败,就是因为克服不 了人性的弱点,或者把理财简简单单的等同于投资,甚至炒股。笔者最近随机问了几个《钱经》的忠实读 者,市场环境这么坏时感觉如何?回答几乎一致:投资收益虽有亏有盈,但没影响生活,因为都是在用闲 钱投资。这就是理财与投资的不同,投机炒作会让你倾家荡产,而理财会让你的财务更加稳健,不会因为 一时的市场风险而影响你的生活,并且从长期来看能战胜通胀乃至实现财务自由。
当前,股市、房市都面临拐点,恐慌情绪在蔓延,但这种市场环境就可以让你忽视理财了吗?想想 看,在这两年大牛市中肯定赚到钱的是什么样的人?不就是在曾经的五年熊市中,坚持理财并关注市场的 人吗?我们不知道市场风险何时能充分释放,其实这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最后的胜利者都属于这样一种 人――在别人都恐慌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在任何时候都热爱生活,把理财当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对双减政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