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现代化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确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设置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是客观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确立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是农业现代化概念和内涵。多数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生产工具和条件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生产组织管理现代化三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武装农业,主要体现在广泛应用机械和先进科学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开展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实行科学管理,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目前,各地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繁简不一,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确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除参考国际常用指标外,还应根据我国的特点,立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层次较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多数地区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现代农业建设刚刚起步,农业现代化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性。选用指标既要立足于现有条件基础上,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水平;又要考虑到指标发展的超前性和不同地区间的可比性,一般采用全国通用的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二是系统性。反映在指标的层次上,农业现代化是由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管理、效益等组成的大系统。确立指标时要分别确定总体指标、主体指标、群体指标等不同层次,并分别明确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群体指标数据之和应能表达上一层主体指标的综合发展水平,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三是阶段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不同地区由于农业发展程度不同,其现代化的阶段也不同,一般分为现代化起步阶段、初步实现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完全实现现代化等四个阶段。这样不仅符合不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便于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可操作性。所取指标一方面要全面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奋斗目标,便于对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实际指导,另一方面要简明易懂,便于分析、评价和监测。
1.2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根据以上原则,比较分析了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利弊,最后确定我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以下6个主体指标和22个群体指标组成。(1)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益三个方面。下设5个群体指标,①耕地产出率;②农业劳动生产率;③粮食单产;④劳均肉类产量;⑤大农业结构产值。(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总量水平和结构状况的主体指标。下设5个群体指标: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③农村人均农业总产值;④农村人均乡镇企业产值;⑤非农劳力占农村劳力比重。(3)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指标:反映农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主体指标。下设4个群体指标:①农民人均纯收入;②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③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④百户农民彩电占有率。(4)农业现代化物质投入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生产条件的主体指标。下设4个群体指标:①每公顷耕地农机总动力;②有效灌溉面积比重;③每公顷化肥施用量;④每公顷耕地用电量。(5)农业科技与农民教育指标:反映农业科教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主体指标。下设二个群体指标:①农技人员占农业总劳动力比重;②初中以上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6)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指标:反映农业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指标。下设2个群体指标:①自然灾害成灾率;②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1.3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指数的计算
即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数,反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综合指数大小与现代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指数愈大,现代化水平愈高。
2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为了客观反映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根据上述6个主体指标和22个群体指标,对福建在1980年、1985年、1990年和1995年4个历史阶段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进行了比较测算。到1995年福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43.4,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从发展进程分析,1980、1985、1990、1995年4个时期,福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15年间提高22.1个百分点。其中1990~1995年发展最快,提高13.7个百分点。从农业现代化水平6项主体指标的分析中可知,1995年,在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增长的22.1个点中,最快的是农业生产水平,其次是农村经济水平,第三为现代化物质投入水平,其他依次为农民消费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环保水平。显示,科技滞后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环保问题也值得高度重视。进一步对22项群体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90年代福建农业现代化进展较快,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如1995年比1990年,耕地产出率增长2.4倍;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2.38倍;劳均肉类增长71.6%;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从48.27%提高到55.5%,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二是农村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二、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1990~1995年,农业人均总产值增加2.18倍,而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及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则分别增长6.03、8.21倍,远高于农业人均产值的增长幅度,表明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相对应,非农劳力比重也从1990年的23.5%提高到32.3%。三是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1990~1995年,农民纯收入增长1.68倍,收入的增长推动了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改善。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物化投入增长极为有限,除每公顷耕地用电量有较大增长外,农机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等重要指标数值变化不大;其二,农技人员占农业劳力比重不及1%,1990~1995年,仅增长0.02%,成为影响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水平的重要因素。
3福建与其他省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
采用同一模型和测算方法,对福建、江西、广东、浙江、上海等5省市1995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3.1综合指数分析
在5省市中,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依次为上海70.1,浙江48.6,广东46.5,福建43.4,江西33.1。显示,上海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余4省均处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但发展水平仍较悬殊,以浙江为先,已接近初步现代化,江西最低,接近起步阶段的低限,福建高于江西而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综合指数测算结果与实际表现基本相符。
3.2分项指数分析
在6个分项指数中,5个省市指数高低顺序基本都是生产指数>投入指数>消费指数>经济指数>环保指数>科技指数(见表5)。农业生产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福建农业生产水平次于上海、广东而高于浙江、江西。在该类的5项群体指标中,福建劳动生产率和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具有较高的水平。但耕地产出率、粮食耕地单产与劳均肉类产量指标与高水平的比较,则差距较大。这从一个方面佐证了福建良田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比例大,农业投入资金不足的现实。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测算结果显示,福建仅高于江西,而低于其他3省市,可见福建农村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农业现代物质投入水平在现代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总指数的6个大因素中居第二位。福建农业投入相对低,农业机械化、农村用电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等都低于上海、浙江、广东。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在4项群体指标中,福建均居倒数第二位,且与前三位相比有较大差距。科技水平与环保问题普遍比较严峻,无论是农业技术人员比重或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除上海以外,都普遍较低,这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3.3综合评价
从5省市农业现代化指数构成分析,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凡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的省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总指数的影响也越大,以上海、福建、江西为例,上海生产、经济、消费、投入、科技、环保等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总水平的影响分别为24%、22%、17%、19%、6%和12%。生产指数所占份额与福建、江西相差不大,而农村经济指数所占份额比江西高12个百分点,比福建高9个百分点。可见,农村经济指数所占份额大是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决定因素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初级产品生产向加工产品生产转变,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4福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构想
上述分析表明:①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的动态过程。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循序渐进,真抓实干;②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地理学概念,不同地区农业现代化阶段和发展水平也不同,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郊区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技术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经济后进地区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遵循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现代化建设。③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密切联系,不能就农业论农业,而必须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统筹安排。④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创造一个有利的客观经济环境,包括城市工业、商业、金融、物资、信息、政策等环境。必须取得城市相关部门的支持,调整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缓解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的矛盾。⑤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武装农业,把农业生产建立在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上,以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特征,推进福建农业现代化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首先,要以农民为主体、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建立发达的现代农业基础产业。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要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制定农业现代化政策的出发点。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民推向市场,参予农产品流通和加工增值等现代农业经营活动,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建设现代农业基础产业旨在突破传统农业的城乡分离和产供销脱节的格局,按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实行农业生产经营的系列化,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公平交换和分配,确保农民的权益。这就要改革部门分割的现状,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市场调节产业发展的机制。
其次,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柱,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内涵所决定的。要从总体上切实对农业科技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把它作为“一头”加以“稳住”和发展。当务之急是认真总结,客观评价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问题,探讨真正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体制的有效途径;顺应科技发展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瞄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中介、推动机制;加大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篇2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角度研究,还是从实践角度探索,都是一对联系远远大于区别的概念。只有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握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才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使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而诞生了近代工业后才出现的一个名词。
首先,工业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理解。
对工业化一词最为流行的解释是将工业化描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这是着眼于工业发展角度给定的定义,强调工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工业发展。有的学者将工业化定义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或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过程。显然,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定的定义,强调的是通过发展工业,使一国的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有的学者认为:工业化是近代工业通过自身的变革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都得到改造的过程。这一定义着眼于对工业化内容的全面把握,强调工业化概念的综合性。东方学术界往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工业化的内涵,或者认为工业化就是现代化,或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此外,有的学者强调生产的物质结构变化,着眼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与产业关系的变化来定义工业化。由此可见工业化内涵的丰富性。笔者认为,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中心向以工业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在运用新科学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门类齐全、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工业体系;二是工业地位上升,超过农业;三是在经济发展中能为其他部门提供先进的科技装备。
其次,工业化是个综合概念,有着特定的层次性规范。工业化是个有着复杂而深刻内涵的综合性概念。例如狭义的工业化概念解释为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概念则是指工业化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过程,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导致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变化。
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基本涵义由浅入深可呈现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工业本身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经济突出的变革;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
再次,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必须在过程中理解。尽管上述诸表述的着眼点不同,但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一致性,这就是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工业化是个过程。发展经济学家钱纳
里就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并给定相应的检验指标。
从城市化的水平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为初期阶段,30%为中期阶段,70%为后期阶段。认为工业化是个动态概念,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地区,工业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就是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准主要界定为人均GDP3000
美元,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至3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新型工业化”就是着眼于时代特征,以可持续增长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标准的工业化。
最后,工业化是个实践性概念,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实现的。
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近代工业化发生于产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至19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近一个世纪;近代工业化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很大,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近代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国民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至于现代化工业,只是极少数发达国家才得以实现。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工业产业,但从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看:机械化、半机械化劳作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几千年一贯制的手工劳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转变。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商品经济尚欠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以来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同样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我国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颇有争议,但基本上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共识: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经济;二是要按产业系列发展农村经济;三是要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四是要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实现由落后的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转变。据此可将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农工商、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这是一个描述性概念。
将工业化内涵的一般表述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一般描述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工业化的内涵中,更多地是强调“转变”与“过程”,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中,则更多地强调运作的条件和组织形式。据此,与工业化概念相比较,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个相对“微观”的并且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性概念。
从联系角度看: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统称为Tndacbrialization。在中文的译文中,也将Tndacbrialization通译为“工业化”或“产业化”。也就是说,作为动态名词,工业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区分不具有国际性,是中国人在改革过程中赋予二者以不同的内涵。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如果仅从产业化讲,一国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工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化,就是要实现一国的工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只着眼于工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完整的。从我国的实践看,工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无论从产品的销,还是从企业组织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我们已经实现工业化,甚至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性、生产组织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手工劳作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还更多地保留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特征,作为工业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产业化,还制约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客观标准。虽然对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检验标准是综合的,但对于一个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程度无疑是客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化要求一国的农业产业也要向工业产业那样实现市场化、社会化、系列化,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诸方面与工业的产业化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工农业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国工业化的进展程度,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现代化”水平,集中地体现一国工业化的水平。
再次,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才能最终实现一国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进程。一方面,一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一国的工业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一国工业化的实现具有加速作用的同时,它自身作为结果,也将最终完成于一国工业化的进程之中。
最后,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联系,实质上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联系,并且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走以工厂为企业组织典型形式、以机器大工业为基本特征的近代工业化之路,还是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走以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它们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我们今天走市场导向、产业系列、农工商一体化、经济为中心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还是过去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实际上都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重要内容。
篇3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沿革状况,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二)农业现代化具有区域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分成功,但他们有自己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自然条件。对于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寻求和我们国家情况相似的地方,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有特色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农业现代化首先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机械化,指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机械和电力,替代人力和畜力、简单手工工具。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出,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生产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的运用,把科学研究成果具体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技术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力量。生产管理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要强调科学管理,要有组织地生产,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和生产计划,按照市场的要求,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提高生产的质量。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接受和应用现代技术知识,要有市场意识和现代管理才能,能熟练操作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四)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要面向市场,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应实现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农业利益分配要市场化、公平化,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将农民的劳动与所得利益相结合,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产品交换实现市场化、现代化。主要是农产品交换方式市场化,建立适应农产品流通的市场机制,建立商品流通、交换、销售网络,创新销售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建立自主经营的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农民消费现代化主要是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先进,消费内容健康等,从而使农民实现消费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
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生产力。长期以来,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致使农业和工业发展失衡,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采用以手工工具、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农业比较利益很低,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增无减。
(二)政治上的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要解决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农民占总人口的60%以上,这么多的人口分散在广大农村,并与小块土地捆绑在一起,农民没有自发组织起来,实现村民自治,也没有任何一个组织专门代表农民的利益。这样,农民几乎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民没有享受应有的国民待遇。
(三)城乡之间在科技、教育、福利、文化等方面的二元结构加剧了农村的缓慢发展。城市居民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以及退休、生病以后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农民只有靠子女养活,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农村的教育形式上是国家财政拨款扶持,然而,这只是一种没有保障的虚套,农村的义务教育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基础设施上,农村的电力、道路、天然气等都需要农民自己集资建设,没有得到国家应有的补贴。这都导致了农村发展基础薄弱,落后就是直接结果。
(四)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减少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对象,土地的减少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更加重了农业生产的负担;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破坏致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堪重负,必然导致乱垦乱开,破坏农村生态,加速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拖了农业现代化的后腿。
(五)传统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分散的小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家庭联产承包制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它带来了农业生产小型化、分散化的负面影响。由于生产规模小,经济力量薄弱,无力抵御市场风险,也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同时,由于农民家庭很少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来更新生产工具,学习新的科技知识,阻碍了大型生产工具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降低
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途径选择
(一)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前提下,带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具有自身的优点,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的优点。同时,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要走合作化的路子,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协调生产,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合作化有利于农民引进先进技术,购买大型生产工具,进行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科技化。只有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篇4
Abstrac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go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rural basic facilitie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aper constitutes a system of assessment index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entropy method. The assessment result will help local government to allocate resource rationally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水平;熵权
Key words: agriculture;modernization level;Entropy method
中图分类号:F327;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19-03
0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一系列惠农措施推动下,我国夏粮连续六年增产,成为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大将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坚持科技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和生产效率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减缓城市就业压力的关键,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不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进行评估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地区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估。采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法[1-2]、层次分析法[3]、综合指数法[4]以及灰色关联度法[5]等。这些赋权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在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时,专家组对各分目标之间的比较、评分存在较大工作量。为降低评价时的主观性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偏差,本文利用从热力学引申而来的熵权法对山东省各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估。
1各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析
(1)样本。
本文尝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评估样本分别为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济宁市、泰安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洲市、和荷泽市17个地级市。
(2)指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对各地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从三个层面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农业产出效率方面,选择了9个具体的主要指标。这三个层面的9个主要具体指标分别如下:
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标,包括:
1)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2) 农村通车率;
3) 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
②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指标,主要反映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发展水平,包括:
1) 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
2) 每公顷用电量;
3) 每公顷机械动力;
4) 有效灌溉比例。
③农业生产效率指标,主要反映各地市耕地的产出效率和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包括:
1) 耕地产出率;
2) 劳动生产率。
(3)分析方法。
熵权法是一种在综合考虑各因素所提供信息量的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熵权法在评价指标权重时减少了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综合指标的贡献程度。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其权数。熵原本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最先由Shannon C・E・引入信息论,现已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信息论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而熵则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二者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研究对象由n个样本单位组成,反映样本质量的评价指标有m个,分别为xi(i=1,2,…,m),并测出原始数据。设实际测出的原始数据矩阵为:
R′=(r′ij)m×ni=1,2,…,m;j=1,2,…,n
其中:r′ij是第j个样本在第i个指标上的得分。对R′进行标准化,消除指标间不同单位、不同度量的影响,以便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得分矩阵。标准化方法一般有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等。考虑标准化后的数据rij受r′ij、min│r′ij│和max│r′ij│的影响,采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设原是数据矩阵为R′=(r′ij)m×n,标准化后的矩阵为R=(rij)m×n,则具体的标准化公式为:
2分析结果及说明
本文利用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各地市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2007年山东省17个地市各指标数据,如表1所列。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和指标值,对各地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17个地市的综合评分及其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如表2所列。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市包括淄博、烟台、枣庄、威海、以及莱芜市等,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学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效率在全省处于较好水平。而东营、临沂、滨州、聊城和荷泽5个市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则在全省处于较差水平,其中,滨州市虽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方面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水平则远低于全省其他地市,导致该地区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无论是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以及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这5个地区在全省17个地市中均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3政策建议
通过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地区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东部和中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都远高于西部不发达地区。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地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完善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其现代化水平。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全省农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差的地区大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地方政府仅靠自身力量无法完成对农业现代化的全部投入,因而需要对这些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拓宽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并加大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建设,为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提供资金支持。
(2)以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
农业现代化水平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难以通过自身力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反过来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的落后又会进一步阻碍农业效率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而地方政府应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途径,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村机械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3)促进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产业技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方面,还体现在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只有农业信息技术、产业经营理念、市场营销理念等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提高基础设施和机械和电气等现代化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而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将农业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软件的进步相结合,否则,农业现代化将无法进入依赖自身条件发展壮大的可持续增长轨道。
4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的必经之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融资渠道,改善其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设施,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农业现代化在解决农村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多方面采取措施增加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此外,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硬件设施的先进,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的进步,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冰阳、陈小彦:《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1):95-96。
[2]郭冰阳:《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DEA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30-32。
[3]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4):1634-1635。
[4]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87-91。
篇5
进入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农业所展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结构的变化。原来是农业辅助工业,现在是工业反哺农业,这足以表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政府先后出台若干政策法规,对整体的结构形式做出宏观调整,保证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平衡。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化差异明显,这是国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支持,也就没有当前的良好形势。目前,我国城市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带动农村一同发展,国家也开始实施以城带乡的战略。这一整体局势的变化,必将影响到农村生产要素的模式。
2转型期给农业经济管理带来的挑战
2.1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生产机制滞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与以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不相适应,增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难度;农业从业人口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当前农业产业从业人口知识结构单一,整体教育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2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对管理模式的影响
现代化农业战略的推进,会对农业经济管理内容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甚至阻碍农业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对滞后的农业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首先,现在农业发展提出了“生态化”这一概念,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表现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在这一理念的倡导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定会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下足功夫,随之会带动农业管理思维的改变;其次,虽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世界上先进国家来看还是落后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大的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缺乏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让使我国农业应对世界局势的变化也是今后农业管理中重点研究的内容。
3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浅析
3.1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工农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拉长农业的整体产业链,改变以往只注重片面性的管理体系,将目光重点放在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管理上。不仅如此,还要细化农产品的加工,构建服务于农业的大物流,开辟农村绿色食品市场,并抓好质量关,这些都是未来农业经济管理项目中的重点。
3.2推进城乡间的循环流通
接触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势必要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而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探究的课题。目前,我国城乡间的联系模式主要还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城市的工业化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中间过程,农产品作为工业的原料基础。对于今后来说,城乡间的联系模式必定会增多,提升生产要素的大循环、大流通,将会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3.3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将“服务于民,帮民致富”作为行动的基本指导原则。现代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务占,将建设、运营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整套服务于中国农民生产与生活的解决方案,解决中国三农领域的现实问题。科技服务体系必须把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组合在一起,强调市场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为农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间,进而帮助农民解决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多方面的民生问题。把科技的管理模式作为农民致富方案和工具的提供者,问题的解决者,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贴身管理运营商,为农民生产、生活建设一个管家式平台。科技管理体现在:首先,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涵盖了农业生产领域生产资料一站式交易、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科学种植技术指导、农用机械及劳务的农事服务等内容,解决农民“买难”与农村“有地没人种”的问题;其次,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搭建农副产品收购、粮食银行、农副产品期货、现货交易平台,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此外,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村市场引入金融信贷服务、互联网应用技术,提供就业信息、择业指导培训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帮助农民开源节流,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3.4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
首先要以实际为出发点,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于农业生产。组织三农问题专家,针对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出符合农村生产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案,通过基层调研,听取群众意见,证明方案可行后便大力推广到全国各乡村实施。
3.5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困难
农业经济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撑,除了政府的拨款外,还应借助于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的特点。此外,政府还要统一规划,出台惠农扶农政策,鼓励吸引社会各企业的加入,引导他们向农村投资,兴办乡镇企业,这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6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大学生下乡做“村官”,但这一举措还远远解决不了农村技术人才缺失的现状。如今农业生产已经不是原来单靠人力简单耕种的情形了,大型机械化播种收割设备已经遍及全国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走向多样化,这些都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和骨干。当地政府在提倡大学生下乡的同时,还应免费开办技术培训学校,面向的对象是基层农民,主要培训内容是基本的生产技术常识和信息化生产设备操作知识等。
4结语
篇6
【关键词】农业旅游 社会文化环境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强调协调与共生的时代,人们期望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开发之间能够达到完美的协调,因此我国旅游界正式提出“农业旅游”概念。农业旅游将农业生产活动资料和生产活动本身作为观光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一方面满足城市人返朴归真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并与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旅游项目不断多样化,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农业旅游充分利用和突出农业资源原始、纯朴的自然美,它的吸引力在于充满自然生机的田园风光和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在于那种不同于城市的自然特色。在农业旅游中,农村社会文化环境是构筑农业旅游产品体验价值的重要要素,以文化丰富农业旅游产品内涵能使游客得到更深的心灵体验。
一、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2001年。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的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此外,关于农业旅游的概念曾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吴必虎、魏小安仅强调“农业旅游是产品的概念”,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兴的业务旅游产品;王莹在1997年提出:“农业旅游是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内涵为主题开发的主要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为内容的、具有极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毛勇在2004年提出:“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为资源,融观赏、休闲、参与、娱乐、学习、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杨涛在2006年提出:“农业旅游,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等等。
农业旅游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大。农业旅游不包括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三是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农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在国外,农业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上,但是农业旅游真正兴起还是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作为度假地。一些贵族、富商在度假地盖别墅或第二住宅度假,还有更多经济状况并不很富裕的城市居民或者联手购房、分时度假,或者住到当地农户家里度假,于是一些农户适应这一需求,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成家庭旅馆,接待观光度假的旅游者,这就是最早的农业旅游。
我国农业旅游的萌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走向兴旺发达之后。1998年,国家旅游局在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中,对北京“锦绣大地”和上海孙桥农业旅游的肯定拉开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序幕。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主题是“华夏城乡游”,其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农业旅游是一个重要内容。2001年,国家旅游局为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的要点,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调研形成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并于2001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200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随后海南、湖北、江苏、云南等地纷纷筹措巨资打造农业旅游。
目前农业旅游已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业态之一,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在许多国家的旅游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中都占有可观的比重。例如,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次数达2000万,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意大利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一个夏季就可以招徕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超过全年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的2%;法国农业旅游的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的1/4;澳大利亚旅游业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超过35%,等等。
三、农业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急剧地消失,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加速丧失。多年来,过分地关于西方“先进文明”的宣传使中国人认为,所谓富裕就必须像西方一样,因此,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模仿西方。同时,城市相对农村,又总是处于文化和经济的优势地位,农村体现自己的现代化和富裕程度的方式以城市为榜样,不仅有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电器、家具,而且民居也模仿城市的钢筋水泥楼房,经过媒体宣传,后起的中国农村富裕村镇也纷纷仿效他们的模式,导致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民族文化遗失。这种情形使我们认识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有地区特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使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得到复苏和重整,带动了农村传统文艺的复兴和农民文化自豪感的加强和巩固,打破了农村封闭的社会文化氛围。异域文化的良性示范效应改变着农村的社会文化风貌和村民们的社会心态、文化观念,加速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步伐。而与此同时,农业旅游的经营活动本身又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使其过分商业化从而丧失其本性中善良淳朴的一面。农业旅游对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如地方特色的弱化、节庆活动的商品化、民俗的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淳朴民风的消失等,已经为旅游界所公认,这使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必然会采用先进的生活技术和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观念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是这又与旅游者“求异”的要求相背离,使农业旅游成了游客“在异地的城市生活”,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城乡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在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选择的同时,尽量避免现代文化污染,保护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本地乡村文化进行挖掘,丰富文化休闲项目,利用不同的区域文化打造农业旅游精品,在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这是保持中国农业旅游良好的发展形势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业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的方法
1、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能越是世界的。政府在帮助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要大力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避免过度城镇化,保护特色民居,保持淳朴的民风民俗,维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在真实生活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延续,因此,政府要大力宣传提倡当地农民的务农传统,并提倡在不影响生活质量改善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政府政策应有利于部分农民安于农业,吸引有志于农业的人才,以此来为保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真实的“土壤”,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在保护农村特色民居时,可采取保持民居的外观,同时改造内部功能的方法,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在建设新建筑时,应保持与当地原有建筑格调的一致,避免求新求大,追求洋味;对于农村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护,要注重激发农民对于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根深蒂固的原始感情,并由此激发他们对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自觉的传承,而不仅仅是简单地重现一些历史场景,或一年举办几次节日庆典,或定期举行几场民俗风情歌舞表演,使传统文化流于形式,成为了一场场生硬的、没有感情的“秀”。农业旅游只有达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高度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经济的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当地农民中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举办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班和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等,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一方面,这些培训班可以集合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灵活开展。可以在高中等农业院校开设农业旅游人才特色班,可以由企业在民间开设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提供培训,也可以由各级农民协会举办旅游人才培训班。这种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旅游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这个有力的工具开展远程培训、网上交流示范等,让有条件的农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培训。在这些培训中,各种有关农业旅游开发管理的正确理念和实施方法得以传播,这些土地的主人们将真正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中获益,农民们将真正成为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守护者,而只有作为农业旅游资源核心的农耕文化生生不息,农业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说的是,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应突出自然朴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原则,“乡土性”是农业旅游产品本质属性,但是也要避免走向“越土越好”的极端。这种极端观念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文化观念,是对农业旅游的极大误解,这种误解的结果使一些低级甚至庸俗的东西被搬到农业旅游中来,导致游客的反感,同时也有悖于旅游作为一项高尚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最终将使农村失去对城市居民的旅游吸引力。
五、结论
在农业旅游活动中,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农村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者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充分尊重,同时也要求提高农民对所在地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一个成功的旅游开发必须能将旅游地的文化融入其中,同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传达给旅游者。所以,在中国农业区域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地方,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以给旅游者带来关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体验才是农业旅游永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钢:在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工作会议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4-4-7.
[2] 魏小安: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DB/OL].深圳市委党校网上图书馆,2005(8).
[3]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
[4] 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4(4).
篇7
【关键词】 农业 城市经济 发展 影响 策略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必将带来农业市场化,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又扮演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随着全球加速推动贸易自由化,各国产业结构改变的步伐也有加快的现象,尤其是农业部门在生产与就业上的比例加速降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趋势,但贸易自由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同时增加了农业关联产业(包括食品加工部门、运输仓储部门、餐饮服务部门、旅馆服务部门等)的生产及就业。
农业的发展将带来充足的农业剩余,而这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因素。通常情况下,农业剩余涵盖产品、劳动及资本三个方面的剩余。由于城市一般不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因而只有农业的不断成长才能保障城市的基本供给,也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成长。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劳动力的剩余,这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农业资本的使用者多是政府,这些资本被用来进行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一般说来,农业资本剩余越大,则工业和城市发展越快,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农业剩余对于城市发展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农业剩余的存在,可以使工业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二是只要有一个持续增加的农业剩余,工业扩张就与资本存量无关,决定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唯一变量是农业剩余。
农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具有支持性作用,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城市提供较为充足的食物。在城市中,基本不会进行农业生产,这就决定了城市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物资,尤其是食物必须由城市以外的农业生产提供。由于城市居民通常比农村居民有着更高的消费水平,因而对于农业生产的依赖性也更大。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对郊区的依赖程度就越大,城市对郊区农副产品的依赖却不会改变。所以,农业所能提供的食物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口规模。其次,为城市提供进行经济活动的原材料。早在建国初期,同志就指出,轻工业原材料的重要来源就是农业,因而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认定为工业。城市经济的重点在于发展工业,而这又需要充足的原材料加以支撑,否则工业经济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就轻工业的原材料而言,其大多为农业生产的果实,如棉花、粮食等。因此,缺乏农业提供的原材料也就是缺乏了工业生产的基础,城市经济也就无法顺利开展。再次,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第二、三产业的出现和集聚,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这个分工过程需要农业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如果农业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部门就不能兴起,城市也就不能产生。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能够以多大的规模为城市提供劳动力资源,是由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农业释放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力规模。最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通常来说,农业生产会带来较多的剩余资金,这些闲置的剩余资金可以被用到非农经营活动中。这种类型的利用程度越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就相应较高。与之相反,如果农业生产不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剩余资金,则城市工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也就相应的缺乏资金的保障,导致城市经济的规模与发展速度都会收到约束。
二、科学开展农业生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1、农业生产科技的知识化推广
最近因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快速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已具相当效力。因此,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化的首项推广工作,即是要构建重要作物的信息系统,以方便经营者能具时效性的搜寻、查询、学习和使用科技新信息,而次要进行的推广工作即是要建立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网络,内含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系统和专家顾问咨询系统。不过,未来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网络所产生的知识附加值并不仅限于农业经营者所获得的工作效益,因为所有农业科技研究、教学、推广人员及农业经营者均在该网络内进行知识信息的转化和转移活动。农业经营者虽是知识信息网络内的主要信息消费者,可是他却能提供原生态创新知识给其它网络互动者来学习,其原生态知识也能整合在整体知识网络内。形式上,建立一个庞大公开和随机存取的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则可容纳所有网络行动者的创新科技知识(含原生态知识),它提供给所有需求者使用。相对而言,个别行动者群体也可建立区域性或专业性的信息支持系统,以随时扩大科技知识的附加值效应。比较来说,农业生产的科技化、自动化、信息化或数字化是第三层次的知识化过程,所以未来的农业生产知识化过程,应努力建立各种信息系统及科技知识网络。
2、农村生活的知识化推广
改进民众生活环境和水平一直是政府各部门多年来的工作重点,因此,农村随着现代化政策的推动,其生活教育会与城市地区同步开展。除了各级政府执行社会教育和社会工作机构长期落实家庭、青少年教育计划以外,各农村地区野营进行家政推广教育工作。因此,整体上,目前农村生活的知识附加值已充分具有内隐知识成长基础。所以,未来农村生活知识化应进入第三层次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也即是应立即建立农村生活信息支持系统,使得农村妇女、青少年及老人产生有效的生活决策。由于信息科技的进步,近年来,社会生活信息系统已具有相当成熟的规模和功能效果。因此,未来可转化一般社会生活信息系统成为农村生活信息的支持系统。另一方面,农村生活者一直具有优良质量的原生态创新知识,这些知识具有解决农村特性问题的效用。因此,未来可构建农村生活知识网络,并将农村生活原生态知识系统纳入网络中。而除了建立电于化信息系统以外,目前应可开始筹划建立生活专家咨询顾问服务制度,其顾问专家可来自一般社会生活机构的专业人员和经过培训的农村生活咨询顾问师。比较上,从推广对象的信息应用能力而言,农村青少年生活知识附加值应可依赖于电子信息传播服务,而农村妇女和老年人口则可能更需要个别专家的生活咨询服务。
3、农业生态的知识化推广
目前由于国内全面进行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农业生态教育也正积极展开,但农业推广工作还是尚缺乏生态教育活动成果。因此,未来应以农民为对象而积极建立和执行农业生态教育系统。在学习特性上,生态教育更需要通过集体行动而学习。所以,未来则可针对农场、产销班或农作系统(Farming system)的所有对象来筹划教育支持系统。农业生态是一种反省性知识,它是对现代性科学破坏的批判。所以,农业生态的知识附加值主要反应在生活质量方面,而不是对市场效率的贡献。当地区民众对生活环境产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时,生态、教育便可能落实成为地区居民的共同行动。当然,建立农业生态、信息系统也有助于居民的环境发展,不过,通过集体互动、讨论和寻求发展共识才是促使生态知识附加值的主要条件,也才更可能建立乡村完整的生态知识体系。
4、乡村文化的知识化推广
因为长期以来乡村民众受现代化观念的影响,一直以城市或工商文化为发展目标,所以,乡村文化是逐渐在消失中,而乡村文化需要重新被唤醒,才有可能再扩大其知识加值效应。唤醒和激发乡村文化是近些年才进行的活动,通过农业营造运动的推展,各农村地区民众才开始反省乡村文化的存在事实和价值。然而,唤醒和活化乡村文化仍还需一段时期,因为反省性的学习需依赖民众组织为主导引动乡村整体的社会行动。可是目前乡村民众组织力不高,村委会在执行此项活动的意愿也并不普遍,同时,推广员也缺乏运作社会营销或社会运动的方法技巧,所以,加强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未来可积极进行乡村文化教育活动,但教育效果也还是需要乡村民众均已植唤醒并认识真实乡村文化以后才能显著表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应该十分重视和区别什么是郊区的小城镇建设,什么是郊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实际情况有的效地做好工作。也就是说对农村的发展而言,除了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有的坚定信念外,还要排除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概念,特别是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下功夫,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起来农村要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是不要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把城市说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唯一的象征,实践证明,城市并不是一切都完美无瑕,也有它客观存在的极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根本上无法克服的缺陷;二是也不要把自己说成一无是处,带上一顶无法摘掉的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帽子;三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城市均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强项,而且随时间的推移二者的互补性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四是要紧紧抓住城市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难带来的机遇,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质文明的手段,依托拥有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建立可靠的运作机制,以形成与城市在相关领域的联系,并且运用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标杆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和时间迎头赶上。
此外,郊区农村的发展还要充分运用小城镇建设发展带来的经济上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由此直接获得的一切可能的商机,把目前不够发达的农村进而建设成既有乡村风貌又有科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的新农村。因此,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两种不同的发展概念,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实中,势必成为两股之间相辅相成而又并行的快乐道,通过农村和城市资源利用上的整合,以及城乡经济的有机联系,进而构筑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使本农村和城市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以及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必须从这一积极的思维出发在思想上拨乱反正,注意纠正长期以来习惯上形成的历史偏见,特别是要从经济发展的科学出发,在实践中证明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实际存在各自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臧卫强、段汉明、刘菊梅:银川平原城市发展动力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7).
[2] 李俊梅、余维祥:农村打工经济发展对城市GDP贡献的实证分析――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J].农村经济,2006(11).
[3] 刘金芳:沈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就其基本特征而言表现在“聚”和“散”两个字上。“聚”为人口聚集、资源聚集、资本和财富等的聚集,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和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即所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散”则为以城镇为源,对周边实现资源有序分配、再分配及利用调节,即为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城镇正是通过聚与散两方面功能发挥其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城镇化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区分: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国内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名称在一段时间内争论较多。按照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对城市定义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以及乡镇企业就地发展的客观现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相当部分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集居,从事二、三产业,我国目前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近20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镇打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小城镇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城镇化”更为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指乡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部分乡村地域转变化城镇地域。另一方面是指城乡一体化,农业作为土地密集型的产业,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乡村城市化”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农村都转变为城镇,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主要是强调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缩小工农之间收入差距;通过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农民新村)的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物质文明,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逐步缩小,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被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镇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镇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镇化和一个市域的城镇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镇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二)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撤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四)隶属于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五)忽视或不懂区域规划。一些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视城镇圈或连绵区的客观事实,搞恶性竞争,降低了竞争力。
三、结语
我们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认清城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把握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完善城镇化的机制和体系,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法切实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破解长期阻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2009年5月6日,我在区文化中心礼堂听取了农大何教授对都市农业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知识的讲解,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懂得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高新农业技术和相关农业政策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农业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此次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我对都市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了解: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它有4个特点:一是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二是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三是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四是农业生产经营明显的表现为高度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它的特点:一是动态性;二是区域性;三是世界性和时代性;四是整体性。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篇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以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教育的地位、作用、责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就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异常活跃,特别是劳动力的流动明显加快。但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组织保障和资金投入。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要创新机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着眼新农村建设,以最大限度盘活农村人力资源为目的,努力探索农村人力资源持续、深入开发和管理的新方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总结和借鉴以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由政府负总责,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制定政策。既要管好又要放开,既要整合资源,又要多元开发。同时,加强微观管理,强化机构和网络建设,明确牵头部门的责任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乡村也要建立组织,纳入考核,加强督查,努力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满足城乡快速发展的需要。
2. 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培训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文化教育培训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班制度,由政府筹集资金,以培训班形式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培训机构提供“菜单式”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让农民自己“点菜”培训。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培训经费由政府买单。对低保对象、农村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统一由政府出资,针对不同情况,多次培训,让其掌握基本技能。
3. 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公益性质的社会事业,其资金投入应该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着眼城乡统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投入体系。政府每年要制定政策,做好预算,安排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投入。鼓励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助支持,加大投入,共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