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关系
在我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对各类工作关系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保证可以发挥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工作作用,使其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推广含义。主要就是为农业社会服务进行延伸处理,在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民提供农业相关技术指导,全面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保证可以满足农民在劳动中的需求。同时,在农业推广期间,相关部门可以站在农民发展角度考虑各类问题,创新工作形式,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文明化发展程度,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改善农民的生活。第二,农业推广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可以及时发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技术指导服务,保证可以根据农村需求投入足够的技术支持。其次,具有服务特点。农业推广属于社会化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市场数据和信息、产品加工服务等,建设专门的推广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相关推广活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最后,具有科学化特点。在农业推广期间,会对各类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推广,根据新时期下农业发展需求,完成科技推广任务,以此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1]。
2农业现代化概念与特点
2.1农业现代化概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管理形式等。对于农业现代化技术而言,就是相关部门用科研方式,研发农业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管理而言,就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提高农业管理工作水平。
2.2农业现代化特点分析
第一,农业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部分区域已经建设了农业水利工程,可以优化灌溉体系,在提高灌溉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农村的经济效益。第二,科技与管理相结合。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相关部门已经将农业科技与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利用创新方式为人们营造健康的农产品市场。同时,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先进的包装与运输技术支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成效,还能满足其发展需求[2]。第三,专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向着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专业化而言,国家已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引导农民开展专业生产工作,在节约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对农业用地进行整合,提高规模化经营经济效益,满足农民实际发展需求。对于社会化发展而言,主要就是国家已经开始引导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发展,相关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抵御市场农产品的销售风险,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3]。第四,农业教育与技术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期间,农业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国家已经开始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国家已经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农业教育活动,安排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农业技术转换成为农民的劳动生产技能,在提高农民专业素质的情况下,培养农民的职业道德素养,创建新时期农业人才体系,保证可以提高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3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
在新时期下,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建设完善的方针政策,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联合,可以更好的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提升其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在此期间,需要对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将农民作为主体,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对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推广,建设完善的农业服务组织体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服务工作,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保证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推广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案,建设专门的服务组织,完善新时期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标准,保证自身工作质量。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还要建立考核机制,将农业推广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挖掘工作人员潜能[4]。
4结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需要做好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开展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管控工作。
【参考文献】
[1]罗朝玉.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探析[J].科学种养,2016(3):227-228.
[2]唐红兵.新时期农业推广的内容及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J].北京农业,2014(30):312.
[3]邓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推广的关系研究[J].魅力中国,2013(31):276.
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0-03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综合性发展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转化,所以它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等。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从人口、社会、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从主体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程度。农村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时间特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过程,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渐变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以非农就业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村亦城,以城镇生活观念和方式为主。
二、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状况及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徐州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决定和影响徐州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史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得出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从而促使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加。这些都为徐州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也是影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区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关键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总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甚至变小,就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人口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徐州农村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农业人口比重法统计出的徐州农村城镇化率Y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递增比较平缓,每年递增不到1.0个百分点,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呈递减状态,但不等于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向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呈递减趋势,只能反映第一产业在经济上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确实在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增长。
三、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路径和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两者的联系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其次,农村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条件依托。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1.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化提供的产品既有食物产品,也有原料产品。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人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始终是100%,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同样是100%,没有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农村城镇化只能化为空谈。
2.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农村就业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势态。城镇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即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以2005年为例,徐州地区总人口为925.31万,比1990年上升了近15%;农村劳动力人口为348万,比1990年上升了9%;而农村就业人口为182.63万,比1990年下降了约27%,与此相对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减少与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越少,能够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但是,受多种综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徐州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农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3.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资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自农业用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农业用地来谋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多数城镇都建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农业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区土地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积增长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这都是以牺牲农业用地为代价的。其次,农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除了必要的农业消费,更多的资金用在建房、购房、教育、兴办产业、到城镇谋发展等多种渠道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国家还难以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靠的主要还是农民,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村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投入能力低、农民对农业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区情况亦是如此。其中,农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总收入和农业总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稳步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变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能够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徐州是农业大市,其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要依靠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市场化始终是主流,而企业化是其主要形式。农业是个特殊产业,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失灵,而不应该干预农户。政府应加强正确的市场导向,通过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从而从多渠道多层面来引导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扩张,会大大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3.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生产方式的调整,必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性经济转化,农业致富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农业,转向以农为本、以工促农、以商富农。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从更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结构的调整会给农业生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即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农贸市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高追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导向,吸引农民生产、销售收入弹性大的高档、高品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4.农村城镇化能够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经营必须走向规模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应用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不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村经济是很难出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因为小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地让农民增收。通过农村城镇化,将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拓宽他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等农村资源,为农业的集约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比如,铜山县三堡镇胜阳村,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建设乡村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多方位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篇3
社区的概念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与他人共同生存与发展的。这种地域空间不但是人们现实的、实际生活的承载者,而且也具有社会意义,在社会学中相关的范畴是社区。当今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在1887年提出。他在提出这一概念时指的是一种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情深厚、关系协调,靠习惯和共同的价值来维系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包含共同体的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在研究城市中人际关系密切的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这种现象与地域有一定的相关性,进而较为明确地赋予社区地域方面的含义。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帕克来华讲学,介绍了美国当时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势——关于“community”的研究。之后,我国社会学者在翻译英文文献时将“community”译成“社区”,并赋予其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的含义。在“社区”概念引入中国之后,社会学者长期进行的社区研究主要是农村村落研究。
比较各种关于社区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具有共性的三个要素:社会互动、地域和共同约束。综合上述解析,我们可以将社区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对居民而言,社区不仅仅是生活在其中的地理空间,而且是社会交往以及心理与情感归属的社会场域。
要更进一步理解社区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素来入手:
第一,社区总是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地域不仅包括土地资源,还包括该地域中的各种设施。同时,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而且是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结合。社区的地域界限有时比较明确,有时比较模糊。
第二,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社区具有社会性,由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关系联系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从事共同的社会生活,是社区存在的基础。
第三,社区中的人群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共同生活是指人们共同的社会活动或社会互动,包括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精神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是该地域中人们联系的纽带,也使人们形成共同利益以及相互认同。
第四,社区一般具有一定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社区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既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也为他们之间的共同生活提供了规则和约束。
第五,居民对社区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社区居民愿意成为社区之一员的心理倾向,也可以称为社区意识,是社区之所以形成和存续的心理基础,也是衡量社区发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标。
社区的中西之别
由于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社区和西方社区有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从形成方式来看。西方社区更多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基于某种相同需要或选择聚地而居、共同生活,从内部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共同意识,并形成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西方国家,社区往往脱胎于教区。中国社区传统上主要依托血缘而维系,新近建设的城市社区则一般是政府基于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其居民规模、边界等由管理者划定。在此基础上,社区居民通过共同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生活共同体,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社区特征。
其次,从社区形式和发展水平来看。在西方国家,城市社区多于农村社区,并且现代城乡融为一体,人们的日常活动穿梭往返于城乡之间,乡村生活十分方便,水平甚至高于城市,属于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状态。中国社区发展总体上正处于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过程当中,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数量都很大,且城乡社区生活形态及水平相差较大,大多为发展中社区。
再次,从社区建设上来看。西方国家社区建设起步早、发展水平高、比较完善,并且具有比较浓厚的自治传统,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在其中发挥着主体作用。而中国社区建设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当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治理方式正在朝着“小政府-大社会”方向发展,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开始转变管理体制,“单位办社会”的职能也逐渐剥离,由此,城市居民逐渐由“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必须依托社区这一源头重建新的社会规范和信任。
现代社会的社区重建
在现代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给人们带来了现代生活方式,追求社会分工以及工作效率的城市化进程与生活共同体强调人文关怀的追求是有差异的,对社区共同体造成了深刻冲击:居民之间的异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样化、人际交往中的非感情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匿名性越来越强。同时,高度的社会分工、紧张的生活节奏、工作与生活不但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上的明显分离,都削弱和肢解着社区共同体,使得社区日益缺乏社会性,人与人之间明显地相互疏离了,相互关怀、相互支持的社会资本在减少,并且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排斥现象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建设议题被提出来。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共同致力于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和内聚力,加强居民之间的团结和相互支持,使社区更具它所应有的特征。
篇4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总结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有一下几种代表性主张。第一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人员及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是指利用当代信息化技术,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手段,使得教育过程、结果科学化,合理化。第二种,2004年,李克东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1]。第三种,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是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2]。”
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计算机网络的铺设,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立。再者,要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员,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人员的指导。
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菹拢要努力抓住机遇,改变保守的思想观念,改善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式方法,立足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和需求,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资源。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一)财政投资不足
相比较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比较落后,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优先发展城市的政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暂时发展局部地区的政策在一定时间内是有成效的,在今天看来代价也是无法忽视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时展速度的步伐,农村教育的落后,宏观上城乡差距拉大,两级分化也在加大。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财政投入不足带来的影响。农村的教学设施一般比较陈旧,长久得不到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收入渠道不多,交通相对闭塞等原因也是造成农村发展速度缓慢,对教育投入不足的成因之一。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的客观条件,影响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多优秀的教师被城市的优越条件吸引,选择在城市的教育事业上发展。农村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留不住优秀的人民教师,人才流市也比较严重。而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保障措施,造成很多人对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心而力不足。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条件
(一)本来就落后的教学条件没有后路可走,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农村地区的落后使得这里的教育极力想方设法改善现状,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无疑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希望。农村地区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教育信息化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子系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各级各类学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培训。硬件设施的建设意味着教育教学新载体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建设。这要求农村地区最大限度的铺设网络高速公路,做到信息获取渠道畅通,保障信息平台、网上教学互动平台、各种资源管理平台的运行畅通。
(二)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政策信息的流通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方面,网络开放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网络使用者可以搜索到相关需求的信息资源,不会受到地域限制,只要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纸质材料信息的接收方式。并且可以共享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向一流学校的教育借鉴学习,这样相对减少了地域阻碍,缩短了城乡教育信息化差距。另一方面,政策是教育发展的可靠保障,首先要有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政策的传达提供了有力可靠的保障,缩小了失真现象的发生。可以很好地解读国家政策,缩短了以往从上往下传达政策信息的时间。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发展缓慢,而教育的信息化不失为一个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资源获取平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缩小教育差距,培养新时代的建设人才。农村人才反过来回馈农村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吸引有志向的教师来校助教指导。一方面,计算机技术提升了整体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信息化素养。利用网络技术,农村学校也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视频的资料,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观念,改善了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使得教育过程、结果科学化、合理化。培养与时代接轨的有为人才。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从主要承担着,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虽然经济落后,物质相对匮乏,但是农村天然的自然地理环境也许更易于人类居住生活。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建设,加强了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带动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农村地区的特色也会被传播开来,吸引一批优秀的教师前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四、结语
农村地区的落后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深远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教育是人才成长的保证。农村的发展,要靠人才的力量,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教育条件。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其主要表现就是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教育教学输入变革的因素和动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农村教育要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建立信息化平台,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资源队伍,进而渗入到教学领域,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改革[J].广东教育,2004(17):20-22.
篇5
科学发展观可概括为三个层次: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五个统筹”。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合目的性的表述,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合规律性的表述,第三个层次是前两个层次的统一在实践层面的要求,体现了价值、一般规律与实际情况的具体结合,主要是合实际性的表述。所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结构可以视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实际性三者的统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得以凝聚和形成的中心点。中国发展目标体系的设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发展结果的考量,都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是贯穿于科学发展观各个方面的灵魂。中国的发展在实践上是否成功,归根结底要用“以人为本”做得怎么样来衡量。
“以人为本”提出时,其基本含义被表述为“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以人为本,体现了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的根本指向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展开为三方面的内容: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这三个命题的新综合。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是现代化合目的性的全面展开,是现代化的全面扩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价值层面上的深入,是现代化结构的全面建构——从物质、制度到文化建构的价值依据所在。由此,人本的价值理念凝结于现代性的当解之中,“以人为本”成为现代化纲领的根本理念。
“以人为本”是以价值与规律相统一的形式进入现代化纲领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际是把“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把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性和规律性统一起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客观进程的规律性要求。历史表明,现代化虽然从经济社会某些要素的现代化开始,但在其发展进程中总要向经济社会的总体方面扩展,总要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体现为现代化的全面整合,总要在这种整合中实现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也总要使这种发展在时间维度上展现为可持续性。这是现代化的辩证运动规律。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而言,在开始阶段工业和城市先行一步,它们是现代化进程的主角,而农业和农村是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配角。但是,当工业和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和城市就需要反哺农业和农村,否则现代化就无法深入,它的全面整合进程将受到阻碍,甚至可能出现某种停滞。所以,在这一意义上,实现城乡、区域和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使然,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价值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因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某种统一。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不仅体现为“以人为本”与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统一,而且也体现为“以人为本”与特定领域的发展规律如经济规律的某种统一。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农村建设,就是把解决农民基本需求的价值要求与增强消费拉动的经济规律要求统一起来进行的。“三农”问题一方面关系农民的基本需求,属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层面;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限制了消费市场,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因而又属于规律层面的问题。因此,它既是价值问题又是规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必须是两者的统一。所以,“以人为本”的现实实现是通过与规律的统一而达成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是与规律的某种深化形式结合在一起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总是体现为一定的实践要求。这种实践要求是在价值、一般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换言之,它既反映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要求,也反映了合实际性的要求。“五个统筹”就是这样的实践要求,它既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也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还特别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现实要求。
篇6
【关键词】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正能量 金融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金融
一、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
金融二元结构即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一种状态,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外国银行的服务网点,形成了一个有限但却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小规模经营非正式金融组织,也是存在在金融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构成的金融体系。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金融发展存在的差距体现了城市、农村金融市场构成的“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笔者说的这种“二元”结构和通常意义上的二元结构是有所区别。从正式与非正式角度上看,两者都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但从城市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来看,两者之间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与制度都存在非常大差距,且两者是较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资金是不能自由地双向流动的。笔者所指的中国城乡的金融二元结构就是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
二、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必然性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基本实现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面两步已经得到了实现,国民生活水平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是有两层平均含义的概念,第一层平均含义是总量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而另一层平均含义是全国总人口人均GDP已超过800美元。两个平均后面的,掩盖了很大的矛盾和反差。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减小区域差距扩大并没有好势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急需调整,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发的关系也同样急需理顺。所以,这个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的。
(二)我们提出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概念,指的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是所有国民都达到小康,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而更应该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我们将要在2020年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很大的概念。而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最主要还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水平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难理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实际上,“三农”问题成了“全面小康”的制约和“瓶颈”。必须通过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并且把“三农”问题纳入整个国民经济通盘考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所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其深刻背景是城乡二元结构。
三、关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缓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解决“三农”发展融资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城乡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组,积极科学的引导融资与现代化农业管理流向农村,促进“三农”事业发展,发掘城乡金融在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潜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城乡商业金融的正能量
商业金融是一个多元化金融机构的统称,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金融主要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而在城镇就不一样了,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代表的金融机构之外,还拥有近期发展兴起的很多的新型服务性的机构。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广大农村同时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需求和面临着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工商业的融资需求,种养殖业大户也极具融资需求,是农村主要的融资需求主体,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各类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当下,势必要强化城乡金融机构的作用。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是确保城市和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然能有效解决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是指农户门面临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为了更好的解决融资困难,并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形态。农村合作金融实行民主管理,盈亏自负,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主要用于组织的发展;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分红。笔者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金融制度安排。
(三)关注农村政策性金融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国家或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具体负责具体实施政府指定的发展战略,在经营范围的法律限制,直接或间接从事一个特殊的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分析.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09年05期.
篇7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篇8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创新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农村是我国的基础,因此我国对农村建设非常重视。随着三农建设,农村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随着农村群众省会水平的提升,我们还应该对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可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没农村群众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在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
一、农村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即以群众为主要对象,反映其生活状况、心理活动,进而丰富其精神生活的社会文化,多由群众自行组织并参与,与其文化水平、综合素质、价值观等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如云南人喜欢的花灯小戏.滇剧,东北流行二人转,安徽流行黄梅戏,河南以豫剧、河南坠子闻名;(2)狭隘性。如缺乏创新、对个性文化的打击;(3)多功能性。群众文化多源于民间,既适合娱乐观赏,也具备艺术美,或带有教化功能。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文化程度偏低。如今,经过长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精神消费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层次也日益提高,传统文化难以反映当前时代,为此,需创作新作品,或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进,使其符合现代化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只有物质和精神水平同时提高,才能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文化是灵魂,是实现经济长久发展的基础,只有创新,才能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经济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当经济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带动文化的发展,二者不能出现过大的差距。如今,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应有与其相匹配的文化,因此,必须解放发展生产力,尤其是面对着对外开放的局面,必须走出国门,与国际文化接轨,这就要求重视群众文化的创新,进一步加强体制改革,发展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
(三)是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核心。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群众文化起着核心作用,对相关理论和文化影响颇深。在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素质得以提升,在放松身体、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在不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可加深对其理解。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丰富,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为建立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新环境下如何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一)实例分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越州镇占地面积220Km2,气候宜人,地理结构较为合理,现辖14个行政村(社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镇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14个村(社)更为重视,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以工业园区.烤烟.大蒜.林果外,还积极联合各村(社)干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化户(文化联合体为主)在各村建立农民演出协会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强硬件建设。为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各村相继建立了图书馆、农家书屋,有些村落还建立了文化活动小广场,各种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并积极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教育活动,使农村逐步实现了现代化。(2)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在漫长的发展中,各村庄都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如越州的踢打戏是曲靖市的特色,许多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包括花灯、说唱、剪纸、杂耍、雕刻等民间艺术。(3)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在水果成熟时,各村庄通过多种传媒技术,将村庄内的盛景往县城、市区散播,吸引了大量游客,既可以旅游观光,又可娱乐健身;在春季百花盛开时,举办有踏青活动,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能体验农家生活。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原因。(1)重视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充足。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从镇级到村(社)级,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建设均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同时制定有相关制度,在全镇各数村.组建立文化活动小广场,派遣懂文化、高素质、具备优秀组织能力的人员到文化活场宣传推广群众文化。在经济预算方面,每年都会拨出一部分文化活动经费,包括各种设施设备的建设,而且还成立了自己的剧团。(2)政府发挥带头作用。由于范围较大,文化管理工作颇有难度,为方便管理,避免出现混乱,政府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有花灯会、烟火盛宴、广场文艺演出、农民书画展,另外还有青年读书演讲、新农村建设典型人物故事会、农民舞蹈培训等。
(三)今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群众文化建设中也存在有瑕疵,如人才匮乏、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少数农民群众积极性不高,许多题材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礼堂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而且应重视文化创新的作用,只有创新,文化才有活力,才能长期发展。因此,首先要创新思想观念,培养各种人才,创作更多的新作品,如搭台唱戏较为陈旧,可开办小型摄影展。其次,要重视文化内容的创新,传统文化、特色文化都要具有时代意义,加入现代化元素,去除落后的部分,实现永久性的传承。最后,还要做到形式的创新,增加新的表演道具。借助多媒体等。
四、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群众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吸收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创新,尤其是思想、内容及形式,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整体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解静.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篇9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化大农业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与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现代化大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含义入手,探究了农业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含义;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33
现代化大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比广泛使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办法施行的社会化农业。目前农业技术以植物学、遗传理论、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为基础利用农业理论经验解决农业的栽种、培育、饲养等实际问题。现代化大农业还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等机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随着农业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农业生产要与加工、销售的制造的联系势必日益紧密。
1 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作用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只有发展好农业我国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粮食的需求也是最多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粮食需求日益上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我国劳动力在不断减少。根据社会调查结果,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保障。显然,要保障粮食的安全就要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粮食安全审查力度确保粮食安全从而提高粮食的质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1.2 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要以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率、安全等为目标。因此进行农业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加快农业发展、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产量低、安全系数差、污染大等缺点因此首先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的后代着想实现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改善污染大效益低的现状,因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实现农业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1.3 农业科技创新是使农民富裕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中找工作,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农产品的出售,因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方式就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率。我国发展农业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策略。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有一种“科技富农,科技兴国”的说法,因此只有将农业科技运用到农业的生产中去才能加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 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的策略
2.1 现代化大农业中进行科技创新要考虑环境的特点
农业生产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气候、空气、土壤的成分等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中季节性气候的特点,比如新疆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因此适合种植哈密瓜,而夏季酷热、蒸发强适合种植大枣,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则种植巴塔木。此外要考虑区域性比如:地势平坦阳光和水源充足的地方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因此区域性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大特征。所以农业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从而有效的进行农业资源配置。
2.2 现代化大农业中科技创新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帮助农民掌握科技技术才是发展的根本。在研究农业技术时要以农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素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比如主要以农业为主的新疆哈密地区总人口56.27万,农业人口18.5万,工33.33万hm2地。此地区以农民为主导,给农民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服务。传统的农业种植主要依靠以往的技术和经验。因此,要充分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3 结束语
现代化大农业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目前的现代化大农业利用农业科技进行创新,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综上所述,只有利用农业科技创新并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显示区域性的特点、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才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强国。
篇10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制约性因素;建设对策
现代化农业理念的提出是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通过现代化途径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经营方式等进行改良,是实现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法。但是受到农民知识水平、各地农业发展态势不均衡等问题的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一、现代化农业概述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与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相比,现代化农业以现代化发展理念为核心,在发展过程中注意使用更多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农业经济的管理方法。简单来说,现代化农业更加重视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经营理念,以此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占据更加领先的水平。
概括而言,在农业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化形式转变的过程中,从农业的基本理念到生产经验等一系列从内到外的环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器械比较简单,农业生产的后期处理方式较为单一,与其它领域发生的交集较少。但是现代化农业所涉及的含义更加广泛,从种子的培育、私聊的生产再到各种农林畜牧业的种植和养殖,以及后期的产品销售、推广、运输。现代化农业形成了连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的经济链条。
同时,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在进行培育种植与生产的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化因素,因此,现代化农业也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各项资源的过渡使用对现在发展造成了较大发展的压力,因此,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在于综合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对农耕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良,在种植过程中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最突出的差异表现为现代化农业更具有市场性眼光,在发展中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因此现代化农业除了通过生产获得盈利之外,还在充分分析当前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之上通过扩展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文化欣赏等形式扩展现代化农业的盈利途径,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因此概括来说,现代化农业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通过利用科技含量更高的生产器械,尊重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规律的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经济。
二、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制约性因素。
其一,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幅员辽阔,各个省市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政策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导致农业的发展一指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比如我国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的发展占据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在部分西北地区,农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水旱、病虫灾害比较严重,导致当地的农业收入不高,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进行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困难。
其二,虽然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导致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4hm2,这个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用耕地面积将会进一步减少,这也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三,现代化农业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机器,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现代化发展理念,拥有农业产品市场化的战略眼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素质能力普遍偏低。而且农业种植人员的年龄普遍偏高,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青年人选择在城市中寻求发展机会,导致农村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多以传统的农耕经验为指导,农民中只有5%曾进行专业的农业技能培训。这个数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左右,因此,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了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现代化农业的实现与发展是我国进入发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希望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政府部门在农业经济下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主导性角色。因此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为了提高农民对待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部门一定要坚持贯彻落实土地公有化制度,尊重农民进行合理土地承包使用的权利,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
其次,想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离不开专业人才与技术的有力支撑。因此国家一定要联合各级政府部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不断提升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在未来阶段内实现“农民”的职业化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专业的农业人员对农民的生产活动进行帮扶,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帮扶小组也可以定期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业知识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现代化农业理念,提升对现代化农业理念和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农民的市场化眼光。对于农村人才和劳动力严重流失的现象,国家应该给出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为回到农村发展的青年劳动力提供经济补贴等条件。
再次,现代化机械的使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农业器械的大规模施使用可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因此农业器械的推广应该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选择适当的农业生产器械。
最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建设。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及时的了解市场发展的机制以及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农业决策,保证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对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见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仍旧充满坎坷,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以及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将会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周攀,王辉,孙大为等.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12年“农业科技促进年”部分活动[J].辽宁农业科学,2013(06).
[2]李周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及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3(08).
3]沙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补贴制度创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10).
[4]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