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带来的困难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减政策带来的困难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减政策带来的困难与建议

篇1

关键词:转产转业 渔民 政策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在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今天,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矛盾逐步激化,而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开发潜力向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近海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海洋资源不断衰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稳定,尤其是中日、中韩和中越北部湾协定的相继实施,使本来就十分严峻的局面雪上加霜。

为此,我国政府从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角度出发,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渔业管理经验与政策,我国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于2001年开始实行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至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90年以来,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0多年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渔业大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船和捕鱼技术的不断成熟,捕捞强度的加大使得海洋资源枯竭。现在一艘普通的钢质渔轮的生产水平相当于三艘中小型帆船,而劳动力的使用数量却比帆船节约了30%。

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化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大量沿海滩涂被占用,港口建设,海上漏油事件的频发,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对鱼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类的繁殖能力下降,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

特别是随着《中日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相继生效,我国传统的渔场面积被压缩,大批渔船被迫撤出,据统计,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我国东部各省(市)约有2.5万艘渔船从日韩的对马、济州、大小黑山岛等传统作业渔场撤出,据浙江省统计,仅中韩渔业协定就有超过一万余艘渔船转产,约3万捕捞劳动力下岗待业,波及近10万渔民的生活问题。

鉴于此,从200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扶持渔民转产转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报废渔船补助,转产转业项目补助,转产转业渔民技能培训补贴等。

2.政策实施的困难

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的作用具有统领的作用,所以对于渔业双转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渔业经济。尽管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努力对渔民实行转产转业,希望渔民提高收入、渔业走出困难, 然而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而且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如渔民转产后返流捕捞现象普遍;又如渔民退出捕捞而非渔劳力进入捕捞有逐年增加之势, 削弱双转成果;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海洋开发的推进,临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大量海域被征用、填没等, 对传统的沿岸渔业生产造成极大冲击, 渔民失业或潜在失业增加, 渔民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1]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双转政策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2.1双转政策涉及的渔民规模大且素质不高

虽然随着捕捞强度和渔业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让大部分渔船和渔民从捕捞大军中退出是历史潮流,但是我国的转产转业政策是由于中日、中韩协定而被迫集体退出捕捞业的,我们把这种称为突发性转产,而发达国家是在市场机制下,受利益的驱动而进行的常规性转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渔民转产问题来得比较突然,突如其来的协定使我们措手不及,大量待转渔民使得我们不得不尽快制定政策,也使得双转工作一时难以开展。

从2002年起,我国对沿海渔民实行转产转业政策,力争5年内减船3万艘,约30万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此外,渔民相对来说,接受的教育比较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转业的职业技术,造成就业困难,渔区渔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滞后等等也给双转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2.2渔民转产转业的沉淀成本过高,政府扶持资金少

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所谓沉淀成本是指即使厂商不再进行生产也不能收回的成本。[2]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假定所有的固定成本都是沉淀成本。那么对于一个人是否要进入或退出某种行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沉淀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他就可以持续生产;另一种是当沉淀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他就会选择退出这一行业。

实际上确切的说当厂商的收益在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时,即使会出现一些损失,他也会继续生产,因为如果停止生产,他就蒙受更大的损失。

对于渔民来说,渔船是渔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就是投入生产的固定成本,根据政治经济学知识我们得知固定成本是通过工人的劳动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再通过出售从而得到弥补,也就是回收成本,它不能一次性收回。对于渔船这样的高价值产品更是这样,动辄几十、上百万,回收周期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渔船的专用性很强,几乎不能用作别的用途,因此,它的二手市场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所以,淘汰旧渔船和转产转业对渔民来说成本比较高,难以承受。渔船越大,投资成本就越高。拥有大渔船的渔民一般靠借款,加上利息成本,退出捕捞业经济损失很大,虽然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一定补助,但是政府的资金补助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渔民仍是杯水车薪。

2.3政策宣传不到位,完善政策实施的手段

任何一项政策要想达到良好的政策实施效果,除了科学的制定政策目标,进行可行性的政策分析,监督政策实施的过程外,还要有良好的政策宣传手段。渔例如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并不负责,仅仅下发给各渔村干部,也不深入渔民做思想工作,使得政策流于形式,渔民们也只知道有此政策,对其内容却知之甚少,甚至曲解政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希望能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①宣传教育

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渔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现在的形式。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他们对政策的拥护;

②强制手段

执法机关作为国家的强制机关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尤其是在利益的诱惑下要分清是非,对于一些年老失修的渔船和无证船舶要坚决的查处,依法办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杜绝寻租行为,认真履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

③利益诱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今天,双转政策的实施除了国家要进行干预与指导外,更要利用好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时候要配置以其他的辅助措施,引导渔民自己退出海洋捕捞业,例如建立渔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就业指导,对转产转业的渔民给以生活部贴等等;同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使渔民自主择业,自己选择退出方式,从而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双转政策的补助对象不明确

国家实施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对象是渔民,所以对于渔民这个概念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虽然任何公民,商业机构以及外国人和公司都可以在我国从事渔业捕捞,但我国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对象应该是传统意义上渔民。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所谓的专业渔民是世代生活在渔村且一直以捕鱼为生的才是渔民,至于原“非专业渔民”的人员成为渔民家庭的成员(入赘女婿等)而下海捕鱼的,这些可以由当地渔民协会视具体情况, 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渔民入会条件来确定。[3]另外,对于“船老大”和“渔工”也要区别对待,都要顾及,例如在渔船报废项目上,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的文件规定,渔船报废专项补助的对象是渔船的所有人,即该船的股东,而没有考虑在渔船上的雇工,可见,现行的渔船报废补助政策仅仅注重渔船的产权,却忽视了渔民的渔业权。[4]

3.完善我国渔民转产转业的政策建议

任何一项政策从它的提出、实施到产出,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其中的不足之处,随着时间的发展来不断修改、完善它。

3.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

渔民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和农民还不一样,农民还有土地可耕种,而渔民只能依靠海洋生活,没有任何的生活保障,更何况在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今天,渔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视。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沿海各地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忽视现实的因素,做到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做到减船、转产转业、保护恢复资源并重。

3.2加大对转产转业渔民的政策扶持力度

①要落实转产转业的各项补助资金,例如对渔船的报废拆解的补助,对渔业税费减免的资金

②加强对渔民培训补助政策。通过农业部渔民转产转业培训专项资金及地方培训补助政策的实施,帮助受训渔民掌握一技之长和提高就业能力

③实行渔民税费减免政策。在沿海各地取缔违规涉鱼收费,在办证、纳税方便,给予优惠和减免;四是对从事海水养殖的渔民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

3.3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

现代渔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海洋资源的衰竭,必须调整渔业发展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海产品,同时加大滨海资源的开发,促进渔民的增收、转型,从传统的以打渔为生的渔民变成真正的“上班族”,这样才能更好的吸纳更多的转业渔民,促进可持续发展。

3.4完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船舶报废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坚决依法办案,处理“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同时针对我国渔业资源的特点,进行渔业权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建立一项符合我国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权制度。

3.5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建立渔民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在城市已经有了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险制度,农村也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而渔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渔民,特别是老年渔民,病残渔民等弱势群体还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广大渔民最迫切的要求。只有渔民的医疗卫生、就业、养老等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才会得到根本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舜斌.制度、国情、政策与渔业问题[J].海洋渔业.

[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卡尔·E·沃尔什.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6:161

[3]刘舜斌.渔业权研究II[J].中国渔业经济,2009,1(27).

[4]韩立民.渔业经济前沿问题探索.海洋出版社[M].2007:143.

篇2

【关键词】碳税碳交易中国碳减排

【中图分类号】F124

一、碳税与碳交易的涵义及现状

碳税是指在能源排放中按每一单位碳含量比例所征收的税。在严格控制碳排放的背景下,对于传统的能源以碳的不同含量来分别征税,以期达到延缓全球变暖速度的效果。碳税机制下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则是碳排放的边际成本与碳税相等。从全球看来,美国、日本以及北欧各国等碳制度研究较早的国家都已陆续建立了旨在减少碳排放量的税收制度,并且在一些碳税制度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其碳减排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效。

在我国,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于2010年首次就碳税问题作出专题报告,报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应该首先推出生产型而非消费型的碳税模式,即应先向排放碳的企业征收暂不针对个人。该专题报告不仅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实施的基本框架,也包含了如何实现碳税征收的路线图以及相关配套措施方面的建议。

碳交易是针对全球碳排放总量而采取的市场机制措施。1997年,《京都议定书》上决定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可交易商品,先严格限定全球碳排放总额,企业可以在碳市场中交易许可证,许可证额度内允许排放温室气体。从而形成了排放权的交易,目的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寻减排新路径。《议定书》同时规定了三种灵活履行机制,分别是:发达国家适用的“联合履行”(JI)、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排放限额交易”(ET)。

我国碳交易方面,实际参与的只有碳交易体系中的清洁发展机制。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首次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其中,深圳市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中国碳交易的实施拉开了序幕。

二、碳税与碳交易的比较分析

(一)减排成本比较

1.碳税:实施成本低,社会成本高

相比于碳交易机制来说,碳税的实施成本较低。碳税以各国现有的税收法律为基础,其实施方式即为增加一个税种。各国现有的税收制度非常完备,并且已经存在燃油税、资源税等各类针对能源的税目,碳税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征,不必重新设计一种新的制度体系以及配备相关的机构设施。这不仅降低了碳税实施的成本,而且可以随时征收,减少为构建新体系花费的时间。同时,碳税计量较碳交易简单,征收环节非常集中,可操作性强。

但是就社会成本而言,征收碳税有着诸多弊端,例如增加产品成本、通货膨胀率提升;降低居民生活水平等。同时,很多人认为一旦征收碳税,生产企业会将其税负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起不到以高税率遏制碳排放的作用。因此,碳税的推行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部门反对征收碳税,消费产品的个人为避免税负的转移也不支持实行碳税。所以,碳税的征收不仅要考虑其实施有效程度,也要考虑社会成本,研究其会不会对健康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碳交易:社会成本低,实施成本高

由于温室效应是均匀分布在全球的负外部性,所以无论碳减排发生在哪里,其收益都完全一致。但是,鉴于各国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各地的减排成本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碳交易核定的总排放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地域成本差异,使碳减排成本最小化,这无疑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京都议定书》中设计的三种灵活履行机制确保了在各类不同的情况下,其减排都以最低的成本发生。从微观层面来看,碳额度的交易比较灵活,在核定碳排放额度预计不够的情况下,企业既能选择从自身方面提升创新水平,也能选择到法定的碳交易市场购买需要的额度,多途径的实现碳减排的目标。

但是,构架碳交易体系成本却很高。创建一个完善的新型市场机制对于碳交易体系的顺利运行必不可少。首先,使碳排放权变成可交易商品的量化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需要世界各国碳排放的具体数据,为了保证真实性,也具有监测成本。第二,为了使碳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强制保障措施必不可少,需要设立监管机构,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产生保障成本。第三,碳市场运作后,为了监测不断波动的碳价格也给交易双方带来额外的成本。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实际上实施碳交易的成本要远高于理论成果,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二)减排效果比较

1.碳税:减排效果不确定性高

理论上,碳税的高低与实际碳减排效果呈现正相关关系,税率越高,减排效果越出色,但就目前而言,两者间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量化困难。也就是说,碳税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无法确切的将碳排放降到警戒线以下。同时,随着碳税的不断增加,其碳减排效果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然而其减排成本却有边际递增的效应,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碳税的征收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企业很可能将额外的碳税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这使减排效果不可控性大大增加。

纵观碳税制度的实施国家,只有北欧国家由于经济发达,法律完善而使其得以有效实施,剩余国家效果均不佳。所以学界有观点认为,仅仅依赖单一的碳税来实现我国核定的碳减排目标可操作性低,同时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2.碳交易:减排效果不确定性低

碳交易措施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减排效果有保障,并且可以事先预计与量化。碳交易设置全球总排放目标后,根据一系列因素将其分配至各国,国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减排额,将其分配到地区,行业甚至微观企业。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碳排放份额不断进行流转,最终以市场来实现全球减排的目标。同时,辅以完善的监督机制有效管制各级排放主体的遵约状况,保证减排的实施。

《议定书》参与国家承诺于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这就为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设定了一个上限。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数据,在2005~2007年期间,碳交易体系使总的碳排放量降低了2%~5%,平均每年减少4 000万吨~1亿吨排放。同时,碳交易制度中的CDM和JI机制帮助了许多不发达参与国进行低碳工程的建设。碳交易措施的减排量是确定的,这对延缓气候变化有很大帮助。

(三)未来前景比较

1.碳税:灵活多变,但前景不足

对比碳交易制度,碳税制度更加灵活多变。碳税作为税种的一部分,其核心控制权在各国政府税务部门手中,税务部门可根据对宏观经济的把握,随之调整征税范围、税率水平等。这样可以使碳税跟着经济走,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最大化提升其减排效果。

然而,额外开征碳税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碳税的较早征收国荷兰,经济一度受到较大的冲击。研究表明,若是在我国征收20元每吨的碳税,会使我国GDP减少0.015%,就业减少0.008%,出口减少0.548%,而碳减排仅仅为2%左右,若是继续提升标准,追求减排量的达标,碳税会使普通能源的价格提高,企业可能会将额外税负以价格形式转移到消费者中,使人民利益受损,这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很不利的影响,因此,碳税并不是一个可以作为长期国策的制度。

2.碳交易:体系僵化,但前景广阔

碳交易的体系设计比较僵化。首先,减排基准量的确定不准确。由于各国经济差异很大,其碳排放量也必然不同。根据减排基年判断的减排基准量会有较大误差,这可能导致某些国家配额过少,而另外一些国家配额溢出,从而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其次,制度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较差。与碳税类似,最佳配额的确定与经济发展情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受到视野的限制,未来状况具有不可预见性,这使得政府僵硬的配额计划赶不上经济形势变化,产生过少的分配导致高昂的成本,过多的分配导致浪费的情况,经济效率的实现非常困难。

但是,目前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正在持续加速。对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成为当前全球能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据统计,全球碳交易额2007年为630亿美元,2008年1 263.5亿美元,2009年1 140亿美元,2010年达到1 20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截止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将提升到3.5万亿美元,涨幅惊人。随着交易额的迅速攀升,交易额最大的石油能源的市场地位很可能将被碳交易市场所取代,其前景十分广阔。

三、相对减排目标下二者的兼容性分析

碳减排的目标被分为绝对与相对两种。绝对减排目标,就是针对总量进行绝对的碳排放削减,同时严格监督以达到预期的减排效果。而相对减排目标则较为温和,以碳减排与产出值等衡量因素构造相对比例,不以重大经济损失为代价而达到相对减排效果。碳税与碳交易在这两种不同目标之下其效果也大不相同。相比于绝对减排目标,相对减排目标更加灵活具有弹性。但相对减排目标并不严格遵照减排总量,所以其减排效果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双重压力,必须在其中寻找平衡点,所以中国选择相对减排目标更符合现实需要。

相对减排目标的碳交易中,由于不是对总量进行绝对的碳排放削减,所以其减排目标有着动态性,不会出现超出限定排放的情形。同时,科技水平的上升会产生更多减排技术以促进减排。企业在碳税制度下节约的排放额度,并不一定能有很广阔的市场。另外,除了碳交易制度的影响,碳税制度也能制约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此时,碳税和碳交易具有兼容性,虽然在相对减排目标下其兼容性并不是很强,但在完成低碳减排目标上具有较大的兼容并蓄作用,减排效果较好,这对于保持健康经济下的碳减排有着积极影响。

结合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碳减排的实际经验观察后可以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碳税和碳交易的具有各自的适用优势。大中型排放主体由于其监督、交易等不同方面的成本均较大,从经济效率考虑,推行碳交易比较合适。而小型微型的排放主体,由于其实施和监督成本较低,更适用于碳税制度。从经验中可以得出,当单个政策无法有效率的解决问题时,使用多层次的政策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碳减排问题上,应将碳税和碳交易在时间的跨度上结合使用。

四、我国减排之路的建议

中国在国际上公开承诺大力推行碳减排,以2020年为目标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将会降至2005基准年的40%-45%。作为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减排之路、实现社会经济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短期内采用碳税措施,将碳交易制度的建立完善作为一个长期规划,是碳减排措施在中国实施的最佳选择。

(一)短期采用碳税措施

短期可以实行碳税制度。减少碳排放有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措施,分别对应碳税和碳交易。而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政府具有最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在短期内运用行政力量铺设好碳税制度,以便于在2020年之前完成减排承诺。在短期内,碳税的征收并不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只需在我国原有税收体系中进行针对性调整即可运行。但在长期内,由于目前中国税负已经很高,税收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长期征收碳税加重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不具有可行性。同时,北欧、美国等发达国家十几年征收碳税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碳税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例如确定碳税的征收范围,具有经济效率的税率设置,以及怎样避免其对健康经济发展的冲击等。

在征收碳税时,为了兼顾经济增长的平稳发展,可采用税收中性原则,即在征收碳税的同时,减少其它税收的税率,最终保持税额不变。或者将多出的税收全部以政府支出形式补贴或者投资,保持政府储蓄不变,采用这种形式,补贴的对象应该针对高碳行业、主动减排行业、居民。

(二)转型期采用双策并举模式

有学者研究显示,采用单一的碳税制度可以于2020年使我国碳排放较基准年下降30.85%,明显与我国承诺的40%~45%的减排目标有差距,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减排措施。但是,不管是单一的碳税制度还是单一的碳交易制度均无法让我国取得合规满意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与兼容性分析,无疑结合实际国情,将碳税和碳交易在时间的跨度上结合使用是一个较优的选择。鉴于短期和长期所采取的政策差异很大,所以在二者交接的过渡时期内,可以采取改进的双策并举模式。这样既可以在前期发挥碳税灵活多变的优点,为碳减排的建设积累经验,又可以为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提供资金与实践,同时也可以接轨国际碳减排步伐,有助于建立我国碳减排大国的积极形象,此外也不损害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长期实行碳交易制度

中国作为联合国CDM项目的最大实施方,却只有CERs的一级市场,国际买家可以在中国市场上买入CERs在国际市场进行套利,这只会加大中国经济与其它国家的差距,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在长期积极参与碳交易体系。

我国可以率先在高碳排放量的垄断行业中试行碳交易制度,这有助于缓解经济冲击。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吸收了90%以上的就业人数,所以在大型垄断企业中试行碳交易制度对整体就业的影响相对较低。而大型企业虽然也受到一些影响,但其巨大的体量决定其对损失的容忍度较高,不会对企业的生存造成重大打击。同时,垄断企业资金丰富,人才众多,能为国家碳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的创新能力。碳交易制度给予企业较大的灵活度,相比于会造成经济效率损失的碳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碳交易制度无疑将经济损失最小化。最后,我国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而且要大力推动其国际化,争取利益最大化。目前发达国家碳交易制度相对完善,我们需要紧跟世界能源革命,把握先机。根据《京都协议书》,发展中国家在目前的碳减排情况上具有相对优势,这有助于我国抓住机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碳交易体系。殊途同归,无论是碳税还是碳交易,其目标都是保证世界碳减排的实施,可以综合采用两种手段,达到维护全球气候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光.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J].北方经济,2011,(06): 3-4.

[2]朱苏荣.碳税与碳交易的国际经验和比较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2,(12) : 71-75.

[3]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吕.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二者兼之?[J].管理科学学报,2013,16(9) : 9-17.

[4]郑爽,窦勇.利用经济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碳税与碳交易对比分析[J].中国能源,2013,35(10) : 11-15.

篇3

最近一段时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7月底,希腊已进行了两次大选,但紧缩措施依然没有推进,改革进程处于停顿状态,远远没有达到欧盟救助协议中规定的要求。由于该国债务状况严重恶化,欧盟要求的许多措施都没有落实或者根本不可能推行,因此希腊要求把达标年限推迟两年,并且还要求额外再给予几百亿欧元的救助。而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面临两难境地,是继续逼迫希腊执行救助协议,采取紧缩与改革措施,还是让希腊“放任自流”,允许其破产和退出欧元区,这将取决于由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代表团,在8月份发表的对希腊履行救助协议情况的最新评估并做出决定。

情况更严峻的是,目前“欧猪五国”中,债务规模远大于希腊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持续让欧债风暴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意大利将进入还债高峰期,高达1800亿欧元的债务即将陆续到期,届时即使希腊危机已暂时落幕,若在外部热钱狙击放空和内部经济增长乏力的夹击下,意大利将成为下一波欧债危机的导火线。

此外,西班牙经济目前困难重重,下行风险极大,不久前宣布可能寻求至少3000亿欧元的国际救助,且这一金额还不包括此前获批的1000亿欧元银行维稳资金;英国经济陷入三年来最大幅萎缩;作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德国,7月企业景气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表现弱于预期,连续两次被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警告:先是3A评级展望被调为负面,紧接着,德国17家银行的信用评级展望也被调为负面,降级风险越来越大。

近日穆迪又宣布,把欧元区拥有3A评级的德国、荷兰和卢森堡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降为负面,并将欧元区临时性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在这些利空消息的冲击下,欧洲金融市场持续遭受冲击,欧元对美元连续下跌,汇率跌到了两年来的新低。

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

远在欧洲的希腊,去年国内生产总额(GDP)为2150亿欧元,大约相当于台湾GDP的60%。但这个以内需、观光为主的国家,却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原因是它牵动的国际贸易危机。

事实上,在国际贸易中,希腊只能算小角色。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全球贸易排名,希腊甚至进不了前30名;服务贸易的输出也位居全球第27位,比台湾还少。但是,希腊所属的欧盟27国,包含德、法、英,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因此,希腊等欧元区国家的债务问题不仅让整个欧洲不景气,而且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整个全球经济。

虽然欧盟仅占台湾直接出口量的约9%,但欧盟占中国大陆出口量的19%,占美国出口量的18%。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欧洲不景气,消费力衰退,对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的影响不言而喻。

据世界贸易组织预估,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仅3.7%,比过去20年平均的5.4%还要低,让以外销为主的台湾经济好不起来。尤其是海关公布的今年前5个月贸易统计,台湾出口金额已衰退5%;其中,对中国大陆和美国的衰退都超过10%,显示欧盟市场的衰退已造成全球连锁反应。

而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衰退,主要原因则是中国大陆对欧美的出口下滑。大陆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仅7.8%,实现全年保八的目标有一定困难。汇丰银行发表的中国大陆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7个月萎缩,不仅导致金融市场受到影响,也引发实体经济增长放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且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国人民银行已于6月7日和7月6日两次降息,同时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此外,大陆还开始实施一些新的刺激消费政策,例如家电下乡、旧车换新车、放松信贷、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点建设项目等,目的就是要提振经济。不过,不太可能会像2008年金融海啸后,推出4万亿人民币的大规模振兴经济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5日报告,称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如果不出台经济政策应对措施,很可能会降低到4%,并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负面影响。报告认为,自爆发国际经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扮演着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角色。目前欧债危机已严重影响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对其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了威胁,是其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该机构同时认为,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实施应对措施的政策空间巨大。预计今明两年中国大陆的增速分别为8%和8.5%,在经历过去数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正在向“软着陆”迈进。

对台湾经济的负面影响

台湾属于“浅碟经济”,很容易受全球大环境影响。摊开台湾上半年经济表现,第一季增长率仅0.39%,第二季也只有0.77%,几近零增长。7月份,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第六度下调今年岛内经济增长率预估值至3.03%,比去年8月第一次预测的4.58%减少1.55个百分点。其他各研究机构也纷纷调降预测值,如国泰台大产学合作团队甚至出现“破3”的预估,一举将经济增长率下调至2.45%。

欧债危机对台湾的冲击分直接和间接两部分。在直接影响方面,虽然欧洲不是台湾主要出口市场,但台湾几家科技业大厂势必面临欧洲市场消费大幅萎缩,考验时间更可能长达5年以上。此外,台湾金融业也有部分机构持有欧洲相关债券,尽管金额不高。

比较严重的是欧债危机形成的间接影响。由于美国复苏的脚步仍十分缓慢,中国大陆经济也在降温,欧债危机一旦扩大,将使美国、中国大陆的景气和投资信心雪上加霜,等于全球前三大经济体同时遭殃。而台湾经济增长由出口拉动,中国大陆和美国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

台湾上半年景气如此惨淡,主要是受到出口贸易衰退和国际形势不明朗的影响。自金融海啸复苏以来,出口总值再度呈现负增长,达到5%;其中对大陆、美、欧、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全面衰退,特别是占台湾总出口量40%的对大陆出口,1到5月衰退了10.2%,出口金额仅为471.9亿美元;对美出口衰退了9.7%,出口金额仅为132.5亿美元;对欧盟27国的贸易额也衰退了53%,唯独对东盟六国(泰、新、马、印、越、菲)的出口有6.2%的增长,出口金额为224.8亿美元,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将美国甩在后面。照目前状况分析,下半年台湾不论出口状况、内需景气都会比上半年更糟。

台湾对外投资也正在转向。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台商对外投资金额1至4月呈现15%的大幅衰退,但对东盟六国投资金额却暴增174%。相对于对美投资72%、中国大陆22%的衰退,很清楚看到这股趋势转变。台湾扩大对东盟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业及保险业。

由于出口锐减,间接影响了岛内投资,加上油电双涨,让民众消费趋于保守,民间消费增长率预测也从原本的3.18%下调至2.03%。

台湾太平洋崇光百货营业总经理李光荣表示:这波衰退感觉比2008年金融海啸时还严重,目前岛内民众觉得苦日子要来了,从去年开始,消费信心减弱,进百货公司购物的人少了8%,上班族减少了买东西的次数,成交金额也随之变少。

在制造业方面,台湾“经建会”公布的景气对策讯号已连续7个月亮起蓝灯。不过,预测未来景气变动的“景气领先指标综合指数”持续向上,为下半年带来一线曙光。

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以今年前5个月制造业类别来分析,除了饮料、石油、橡胶、家具产业、其他运输工具仍保持增长之外,其他所有产业均呈现衰退;其中,衰退最严重的是电子零组件与纺织产业。

由于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今年第一季度,大陆经济景气增长趋缓,连带造成机械设备、化学相关产业的出口衰退。

长期扮演台湾出口动能的电子产业,上半年也正面临青黄不接的换代尴尬期;再加上手机大厂宏达电子的欧洲出口市场出现衰退与美国海关卡关,造成台湾整体电子业出口下滑。

所幸,下半年有Windows 8、平板电脑、超薄笔记本电脑新产品上市等利好消息,可能带动台湾电子产业外销订单逐步加温。据元大投资顾问公司预估,台湾笔记本电脑厂商出货量年增率将由负转正,全年出货量年增率为5%,并将带动触控面板、云计算与网络通讯产业产值增长。

就业市场受到冲击有限

虽然台湾经济形势不好,但就业市场受到的冲击有限。根据人力资源公司万宝华集团(Manpower Group)全球展望季度调查显示,第二季台湾就业展望在亚太和全球表现出色,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

尽管受欧洲经济影响,主要新兴国的经济增长率皆下滑,台湾多项出口产业景气也跟着疲缓,但目前制造业仍倾向“储备而不裁减人力”,以应对未来的订单变化。在受访的1000多位台湾雇主中,有44%计划在第三季增加入力,50%维持不变,仅4%决定减少。

万宝华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刘廷指出,今年陆客来台人数倍增,成为旅游业主要增长客源;加上第三季为旅游业旺季,服务业聘雇的需求创新高。另外,目前网络购物与社群媒体行业兴旺,也使IT技术服务和研发人力需求上扬。

台湾“劳委会”调查则显示,各产业7月底人力需求预估以服务业为最多,净增8200人;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7000人居次;此外,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电脑电子与光学制造业净增聘雇人数都在3500人以上。

台湾“经建会”5月出版的《就业市场情势月报》指出,大多数服务业薪资在第一季底均有调高。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薪资增幅最高,达10.8%;工业则以电力、燃气供应的8%最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则受欧债冲击,加上近期证所税等议题,整体就业展望氛围依旧保守,与上季变化不大。

未来投资前景尚不明朗

没有人能百分之百预言,欧债危机未来将如何续演?影响有多大?又在何时落幕?

针对欧债危机对上半年台湾投资市场的影响,岛内财经媒体以问卷调查方式,请各大拥有欧洲或全球型基金的投信公司、实际操盘欧洲基金的经理人,或综观全局的海外投资交易员现身说法,综合整理他们的建议,理出几个方向,作为台湾投资者在国际股市、汇市和资产配置方面的理财参考。

希腊短期不易退出欧元区

今年下半年,希腊是否拒绝还债、退出欧元区,并引起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猪”国家跟进,甚至导致欧元区解体,是目前台湾投资者最担心的状况。不过根据调查,超过60%的投资专家认为,不论希腊要求额外再给予几百亿欧元救助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短期内贸然退出欧元区的机率低于25%。

希腊改革进程处于停顿状态,但这和要不要继续使用欧元是两回事。根据多项民调,希腊人虽反对欧盟种种严苛的纡困条件,但仍有将近80%的民众希望继续留在欧元区。未来最可能的情况是,欧盟各国将另外讨论振兴经济方案,协助希腊经济复苏,降低希腊政府在民意压力下立即违约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

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投资人也无须过度惊慌,担心像金融海啸时,市场崩跌、股票顿时缩水40%以上的情况重演。

根据摩根大通等外国投资银行估算,截至今年7月底,全球股市的跌幅已反映希腊退出欧元区近70%的程度。换言之,未来再大跌的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在欧盟和各国央行联手救市下,触底小幅反弹。

欧元将继续下跌

对于欧元下半年的走势,专家们相对悲观。超过70%的专家认为,即使希腊未退出欧元区,欧债危机仍将持续延烧,欧元兑美元将在下半年跌破目前1欧元兑1.25美元的价位。

每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元通常会走强,加上这次风暴中心在欧洲,欧元急跌在所难免。若希腊今年退出欧元区,欧元兑美元将跌破前年低点1.19,逼近1.1美元兑1欧元的价位。即使欧盟成功解决希腊“退盟”危机,后面仍有西班牙、意大利等“未爆弹”。市场专家认为,欧元仍不会强力反弹,预计在1.2至1.3美元兑1欧元间来回震荡。

由于欧元将持续弱势,欧洲经济前景不明,95%以上的受访专家都建议,投资人手中持有的欧元资产,不论股债,若超过资产配买的20%,下半年最好趁市场反弹时减码。

不过,这不代表投资人要“闻欧色变”,只要避开希、意、西,像英、德等财政体质强健的国家,长期投资仍有获利空间。

投资市场不会逆势大涨

为应对欧债危机和经济下挫,中国政府两年来首度降息,为市场投下“震撼弹”。不少投资人更期待,随着中国大陆降息、美国QE3、欧盟经济刺激方案“三管齐下”,将让全球投资市场在上半年大跌后,在下半年重演2009年的资金行情。

但高达60%以上的投资专家认为,虽然下半年中、美、欧三强会相继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但“印钞救市”将不再是资金行情的保证。超过70%的专家也认为,即使三强联手救经济,全球投资市场仍不会逆势大涨。

这是因为欧债问题和金融海啸大不同。金融海啸时,全球市场交易量急冻,各国央行措手不及,因此必须大量印钞,挽救流动性,这也造成热钱流窜,推升各国市场。但这次的欧债危机,一是爆发已久,各国早有一定防范;二是目前各国政府的主轴都在“拚经济”,会将资金引导到产业而非金融市场。

因此三强出手尽管可成为支撑市场的信心,却不容易重启大涨行情。专家建议,要掌握三强刺激经济的“反弹财”,必须从各国政府重点产业的基本面而非资金面着手,例如可适时加码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建设、民生消费类股,及欧美的医药、生技产业、绿色能源概念类股等。

震荡加剧,股债宜均衡配置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下,未来半年至一年,全球投资市场将持续随着欧债变化起伏不定。受访专家建议,稳健型投资人此时的资产配置,最好股、债均等,并保留至少15%的现金,以降低波动风险。

在全球动荡的股市中,美国仍是多数全球型基金经理人看好的重点。一方面,美国虽然复苏脚步缓慢,但经济仍在趋好的轨道上;更重要的是,着眼于美元相比欧元或其他货币的“避险特色”,将在欧债危机下,持续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美国市场。

中国大陆宣布降息后,长期处于低档的陆股和邻近东盟国家的股市也值得观察。而债市方面,由于美、英、德国,甚至日本公债均在避险需求下,价格来到高点。因此专家建议,此时不宜追高公债市场,而是选择新兴市场中财政体质较好的国家公债,或逢低以投资级公司债为核心配置,伺机加码高收益债,期待景气复苏。

台股最黑暗的时期即将过去

外有欧债危机、全球景气趋缓,内有油电双涨、证所税、美牛案等争议,台股今年从3月初至今已大跌超过1000点,市值蒸发新台币3万亿元,是同期亚洲跌幅最隆的市场。

篇4

一、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涉农金融理念“摇摆不定”

由于涉农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金融机构自身商业化经营理念和上级考核机制导向的推动下,县级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理念不可避免地产生摇摆,“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热情减退,参与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譬如,从惠农卡发放及授信上看:砚山县农行2009年发放金穗惠农卡27827张,授信4236万元,2012年仅发卡113张,授信1395万元,发卡量和授信额呈“双减”态势;县农村信用联社2009年发放金碧惠农卡4222张,授信3568万元,放贷率为84.5%,2012年发卡8680张,授信5974万元,放贷率仅为68.8%,放贷率明显下降。从农户贷款面上看:砚山县2010年至2012年分别为85%、60%、40%,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涉农金融服务理念的动摇,不仅降低了涉农金融服务的参与热情,还削弱了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

(二)涉农金融产品“拓展滞后”

相比工业和第三产业,目前涉农金融在产品和服务方式上显得单一和单调,很难满足农户和农企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一是业务品种单一。就砚山县而言,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仍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以保险为主,其他服务产品很少;二是信贷产品较少。砚山县涉农信贷产品多以农户联保、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房产抵押、担保和票据融资为主,而诸如国内保理、仓单质押、出口卖方信贷、存货质押、权利质押、特色农业贷款等新型业务品种,由于创新意识和推动力不够,至今尚未开展;三是新产品推广难度大。如砚山县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始于2007年,由县农村信用社率先开办。但到目前为止,县农村信用社共只发放45笔,累计发放2482万元,余额仅740万元,县农行仅发放1笔,金额250万元,而县工行、建行和邮储还没有开办此项业务。新型金融产品拓展在贫困县域受制于多种因素难以推行和普及由此可见一斑。

(三)农户贷款投放“下滑萎缩”

砚山县2010年农户贷款余额7.96亿元、占全县贷款23.43亿元的32.58%;2011年余额为7.09亿元、占全县贷款25.33亿元的27.99%;2012年余额为8.72亿元、占全县贷款31.17亿元的27.97%。2010年至2012年全县农户贷款的增幅分别为6.56%、-10.96%、22.96%,均低于全县各项贷款22.97%、8.07%、23.06%的增速。从上述数据看,农户贷款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户贷款增速均低于当年全县贷款增速,说明农户贷款有效投放不足,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在国家重视“三农”扶持的大背景下,贫困县域的农户贷款投放下滑值得深思,应当引起关注,毕竟这是县域涉农金融服务的关注重点和关键所在。

(四)农村金融网点“残缺不全”

就砚山县而言,目前11个乡镇除江那、平远2镇有工行、农行、建行、农信社、邮储营业网点外,其余8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距县城较近的干河彝族乡只有邮政储蓄所,而维末乡农村信用社还不在乡政府所在地,这样的金融营业网点布局,不仅不能满足当地农户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对乡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需求造成严重影响。

(五)涉农金融保险“零散狭窄”

涉农保险滞后已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县域开办的涉农保险不仅险种少而且覆盖面较低。就砚山来说,全县有10家保险机构或网点,目前开办的涉农险种仅有能繁母猪、水稻、玉米、林权、农房火灾险等5种,而且由于承保范围小,资金到位速度慢,风险补偿低(农房火灾险理赔最高为1000元),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速度缓慢,导致“银行+企业(农户)+保险”的涉农金融扶持新模式难以推广,涉农主体的金融保险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二、几点建议及措施

一是转变观念,树立“扶农必为、惠农有为,强农能为、富农善为”的全新金融服务理念,增强金融支持的主动性。金融部门特别是县级机构要主动破除涉农金融低产低效、本高利薄的旧思想,坚决摒弃“嫌农好工”的传统金融服务理念,树立县域金融的生命在于“三农”的新观念,自觉增强涉农金融工作热情和能动性,牢牢把握县域金融服务主动权,用新思路引领“三农”金融服务,切实在扶农、惠农、强农、富农上出新招、动真格、见成效。

二是主动创新,打造扶持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支持的多样性。县级金融机构要根据“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主动开发一些特色鲜明、便于操作、企业响应、农户需要的新产品,特别要在涉农信贷产品创新上花心思、做文章,积极突破土地房屋实物抵押模式,着力改进担保融资方式,大胆运用企业商标权、矿产权、林权、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及其他有效权证等非实物抵押融资方式,切实改变因产品单一带来的金融服务“瓶颈”问题,使县域金融服务尽可能覆盖涉农实体的各种有效需求。

三是简政放权,下放涉农信贷审批权限到县级机构,增强金融支持的灵活性。省级商业银行对县域涉农信贷审批权应完全下放到地州市一级进行管理,地州市商业银行要结合县域产业特点,适度将涉农贷款审批权下放到县级金融机构,允许县级机构对涉农项目贷款实行自主评估、自主审批、自主发放、自主管理,由县级机构“量体裁衣”开展涉农信贷投放,这样既可避免由审批决策链过长带来的效率低下和隐患过多的问题,又可增强县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及时为农户和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涉农主体的金融服务效率和扶持能力。

篇5

我国牧区现状

牧区自然资源情况。传统草原有丰富的资源。地广人稀,牧民择水草而居,草原为牧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内蒙古草原为例,耕地可利用面积549.14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6800万公顷,目前森林面积约为1407万公顷,矿产资源120多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谓水草丰美,矿藏丰富。但是近年来由于缺少对草原的有效保护,牧民及外来人口对于草原的干预频繁,加之草原干旱严重,牧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化,出现植被退化,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土地盐渍化的现象。

牧区社会经济条件。牧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是人文方面。牧区百姓过去主要通过游牧方式进行生产。他们生活以肉食、奶食为主,居住在蒙古包,草原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来源和基础。现在,牧民已基本实现定居的生活方式,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的退化也在大规模地发生着改变。其次在生产方式上。传统牧民直接以草原为生,畜牧业经济直接构成了牧区经济的主体。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畜牧业收入外还包括在畜牧业的相关产业,包括肉、奶和皮毛产品等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然而,近些年,由于受到传统生计的推动,大片优质的草场以“开荒”的名义被开垦为耕地,有些牧民只能退居到相对贫瘠的草场。

我国牧区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存生产方式的不良影响。现存生产方式的不良影响首先表现在畜牧业对草场的破坏。以内蒙古为例,牧区百姓主要采用靠天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牧畜在天然草场寻找草饲料。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状况的依赖非常强,同时技术含量也较低。如果年头好,雨水充足,虫害天灾少,牲畜繁殖快,牧民卖牛羊和羊毛的收入就多;但是如果遇到旱灾、雪灾,牧民的牲畜数量就会大幅减少,牧民收入急剧下降。因此农牧民的收入有时直接取决于牲畜的数量。而如果追求牲畜的数量势必造成多度放牧,使得草场破坏,加剧畜草之间的矛盾。这种恶性循环无论是对于农牧民的经济增收还是保护草场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例如以锡林郭勒盟桑根达来镇为例,草原退化的现象就很严重,草场沙化率达78%以上,桑根达来夏营地人均草场仅78亩左右。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突出畜草矛盾,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牧区人口规模的加大,对自然的干预频繁,破坏了草原的气候,增加了灾害的发生次数;此外,随着牧区农民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对耕地的渴望也随之增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草原被开垦为农田,草原生态环境便每况愈下。

不合理开发导致的问题。草原不合理开发首先表现在畜牧业过度放牧方面。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实行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和“牲畜作价归户”两种政策,这种政策会对牧民产生新的激励,促使他们扩大养畜规模追求自身利益。同时政府引导牧民向家庭牧场和养畜大户方向发展,并为达到要求的牧民提供信贷、财政以及技术和宣传方面的支持,这种不考虑草场承受力的政策引导成为牧场持续超载、严重过牧的直接动因。草原过度放牧,牲畜量增加,对草原植物及土壤都产生了产生不利的影响,会直接导致草原退化。

草原不合理开发还表现在发展工业生产方面。我国内蒙古牧区地区各类矿产资源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矿藏量都很大。近几年矿物资源勘探开采虽然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得牧区的植被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牧民观念导致的问题。在牧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牧区人民的意识形态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一直维持着传统的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更多的牲畜的观念。有些牧民认为牧区地广人稀,便过度放牧,或认为只有在局部才会导致草场退化。除此之外,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内蒙古,使得牧区人口剧增;另外在“人畜两旺”的观念下,当牧畜的数量已超过草原承载警戒线的情况下,还盲目机械地增加牲畜数量,从而导致草与畜矛盾的加剧。

其次采矿业过度发展。近年来,有些牧区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引进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项目。例如,由于上游建设的“六小项目”导致目前海拉尔河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水污染进一步破坏了草场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锡林郭勒草原还出现占据牧民承包的草场的现象,这些开放商把大面积草原用来采矿、采煤,这些厂矿排出的工业废物也对草原环境造成了污染。

最后还包括过度开垦的问题。由于相应政府号召,将牧区经济从单一的畜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导致了牧区耕地的过度扩大。很多牧民在“牧区的发展前途是农业”等错误观点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重农轻牧、以农挤牧的现象。这种做法破坏了大量的优良牧场,还进一步制约了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牧民多元化经济生产方式的对策建议

推进草原分区放牧。草原牧民放牧时在一个地方固定放牧而不移动,很容易导致草量减少,应该采取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推进牧区的分区放牧形式。分区放牧时,草地被细分为几个分牧区,在一个放牧区进行放牧时其他区域休牧并保证足够休牧期,以保持草地可以持续生长,从而平衡生态环境。此外,过去因为公共资源的权属与责任不清,人们重利用轻管护,使得草原退化。所以可以采用草原私有化制度,如家庭承包制,从而改变草原无主的局面,有益于调动牧民投资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规范草原开发机制。在开发和利用草原资源时,应合理进行规划,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对资源的保护。避免因人口数量过多导致超过草原环境承载力上限,防止使草原退化、沙化等生态问题的发生。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加大旅游景区点的草原压力,如果不及时采取限制和制止措施,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因此,我国的牧区为了寻求长期持续的发展,在开发过程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时刻考虑草原生态系统的现实情况,以不不影响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

此外,政府还应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激励,如对“养畜大户”的盲目大力支持;要改进政府的激励政策,对未超载或减畜后达到平衡点的牧民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对于在禁牧区放牧、草畜平衡区超载现象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于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的搬迁牧户的后续产业投入、社会保障、生产生活救助等方面要加强科学合理配套的政策措施,否则会在牧区半牧区出现新生的困难群体,利于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

其次,矿区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如煤矸石堆放导致牧草无法生长。可先种植对水分养料需求不高的植被,如小草,灌木等。再次,河流等水源的污染对草场的影响。政府引入产业时应不单单追求经济效益,应权衡把握。

篇6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是对可以预见的风险进行分析、控制,从而降低或消除经营结果遭受损失的可能。石油建筑企业是一个受管理体制、行业特性双重约束的经营主体,经营风险呈现多样性、群发性的特点。石油建筑企业系国有企业,但其施工行业的性质又决定了其生存状况直接受到工程项目经营效果的影响,如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物价、气候等)和企业内部(技术能力、施工水平等)、企业外部(协助队伍、发包模式等)等因素,国际项目还要受语言、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油建筑企业开展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对企业顺利转型、激活潜力、发挥规模优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工程企业正逐渐采用国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项目发包模式,石油建筑企业加强经营风险管理也势在必行。

2石油建筑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2.1石油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的特点

与民营建筑企业相比,石油建筑企业虽然有明显的资源和资金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国家利益优先于企业利益;二是企业多承担着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责任,一旦出现风险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三是发生廉洁从业风险的概率高;四是风险管理连续性差,基本上没有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

2.2石油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2.2.1外部风险

对石油建筑企业经营冲击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尤其是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母公司”。典型形式有改制重组风险和市场壁垒风险两种。部分可控的外部风险主要有4种:一是国际工程市场风险,如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项目投资主体等方面的风险;二是工程变更风险,特别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工程设计、工程量与招标时或有较大变化;三是市场风险,如政府发展规划、市场供求关系及材料价格变动等;四是工程收款的风险,如建设单位不按规定支付进度款或异常收付款、拖延工程结算等。

2.2.2内部风险

内部的全局性风险如企业战略风险和主营业务规划风险,往往具有决定性危害。就石油建筑企业而言,工程投标时尽量不要采用低标价中标的策略,不能把获利的希望寄托在合同变更、技术改新、施工索赔等方面。内部的可控风险主要有以下6大类:环境技术风险,自然环境方面主要有河流流量、水位的变化、地质构造和地基承载力等;技术经济方面包括当地可利用的材料、能源与交通运输、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等状况;投标风险,如投标前是否进行充分调研、投标中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质量要求)等是否进行了仔细分析以及是否了解资金能力、施工难易等;企业的法律风险,指来自企业国内外的政治、法律环境方面的风险;企业的运营风险,指生产经营、市场营销、质量安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分包管理风险,如分包商选择不慎将导致总包单位项目延期、滞后,甚者导致或法律纠纷;廉洁从业风险,在市场开发、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环节易发生腐败问题等。

2.3石油建筑企业经营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石油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行政色彩很浓,很多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完全凭管理者经验,而不是建立在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或体系基础之上。很多企业管理者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往往只是把它挂在口头上。同时,一些企业仍未真正摆脱行政性管理模式的习惯与束缚,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不能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开展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工作。

3加强石油建筑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建议

3.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多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了风险管理职能,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建议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运行机构。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建立内部定额,不盲目报价;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新技术,加大可降价空间。还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以价值最大化为原则,评估成本效益的比例关系。对不能承受的风险主动回避,对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分担的风险要综合运用管理措施和保险方法管理。

3.2选择恰当的风险防范方式

建筑企业防范风险一般有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3种:⑴控制风险,指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措施有: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签订完备的施工合同,避免合同条款约定不明造成的风险;吃透招标文件,控制盲目招投标带来的风险;尽量签订国际工程合同要符合FIDIC合同条件,避免合同签订无依据的风险;及时进行工程结(决)算,控制合同履行过程的风险;优选分包商,制定可行的分包方案,签订权责分明的分包合同,减少工程违法分包风险等。⑵转移风险,指在风险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时将风险转嫁给他人的一种方式。措施有:推行索赔制度,向合同对方转移风险;推行保险制度,向保险公司索赔;推行担保制度。担保有抵押和保证两种,是向第三方转移风险的一种作法,当前我国可逐渐推行银行保证或企业保证。⑶自留风险,指企业自己主动承担风险。通常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程度低、损失在短期内可以预测以及最大损失不影响企业财务稳定时采用此法。但有时会因风险单位数量或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导致财务安排上的困难,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一旦产生风险损失可以风险金弥补。

3.3加强全过程合同管理,优化基础资料台账

首先要建立健全合同审查机构及审查机制,发挥内外部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的作用。要制订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实行合同签约人负责制和重大合同评审报告制度,规范签约程序,减少签约风险。其次要防范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如:开工前工程性质、规模的变更,应报政府相关部门重新立项;设计方案的变更,要重走规划审批的程序;施工中的变更,需经设计院审图办认可盖章、建设方签字后交监理下达施工方。施工方要求的变更,经监理确认、建设方签认,由建设方申请设计方出变更单返回建设方,交监理下达施工方。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工程变更,应有双方正式委托的代表书面签字,防止“口头协议”。同时要注重工程变更带来的价款增、减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证据不仅包括合同文本,还包括招投标资料、变更、签证及结算单等全过程的资料。对重大合同、金额较大合同可借助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签证,提高证据的法律效力。

3.4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防范法律与廉洁风险

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55-02

随着高等教育学费分担制度及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与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社会各界在关注贫困大学生时,往往仅注重经济救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由于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他们的毕业、就业。

一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对全院大学生的心理普测及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生。贫困生中约有85%的同学存在着自卑、性格孤僻、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强烈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水平与城市或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学生形成强烈反差。由于经济条件差,又没有文艺特长,参加集体活动少,很难融入集体中,内心深处不免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心理凸显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窘迫,日常生活费用拮据,心理上自卑、胆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及行为。再加上贫困生敏感多疑,在生活中不愿意与周围同学多接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被他们当成故意讽刺,别人善意的帮助可能被他们看成是一种施舍,在日常交往中容易产生误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这种矛盾冲突下,他们的心理慢慢扭曲变形,进而表现出自我封闭。

3.压力过大,抑郁、焦虑心理困扰

与所有的当代大学生一样,贫困大学生也渴望成才,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向往美好生活。而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几乎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父母及亲戚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也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及一份好的工作报答父母,改善家庭的境遇。但过重的学习负担、紧张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因素导致他们精神紧张、焦虑,长此以往,一些贫困大学生便慢慢产生了抑郁心理。这种焦虑与抑郁并存的心理状态,易导致贫困生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自我沉沦。

4.消极悲观、嫉妒心理严重

现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果,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单位领导优先录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花钱买工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不正之风及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使贫困生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嫉妒心理,甚至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对社会产生极度不满,产生厌世、愤世的心理。

二 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由于经济上的贫乏,长期处于多重压力下的贫困学子产生的自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无疑对他们的就业带来消极影响。

1.恐惧竞争,害怕就业

由于受自卑心理影响,一些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不积极主动地争取机会,担心自己条件差,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不敢去尝试与追求,从而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感到前途渺茫。残酷的现实与改变家庭境况的强烈愿望的矛盾,往往使贫困生焦虑不安,不能客观评价、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不良影响,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2.就业期望值过高

贫困的家庭环境给了贫困大学生以深深的精神束缚,由于对贫困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恐惧贫困的心理,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山区和艰苦行业,害怕找不到理想、可靠的工作使自己再陷入贫困的状态。一些贫困生考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城市找份好工作,以此来光宗耀祖,于是毕业后宁愿待在城市没有工作也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他们往往不愿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而倾向于选择大中型企业、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或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

3.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短视、务实的特点

贫困生迫于生计,就业时更趋向尽快找到工作,分担家庭的重担。因此,贫困生中大多数人选择直接就业,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另外,贫困生由于社会资源(权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匮乏,他们往往早早活跃在人才招聘市场中,积极推销自己,一些综合条件较好的贫困生也因为害怕失去机会而盲目签约。

三 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要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有效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政府、高校、社会、贫困生本人应互相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党和政府应实施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党和政府一向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

务工作。第一,政府应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制度和法制建设,完善就业机制,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企业在招聘、选拔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毕业生凭借个人才能就业,为毕业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使贫困生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二,完善就业政策,实施贫困生援助工程。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制度方面更多地向贫困大学生倾斜,给他们更多的帮扶,完善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政府有关就业服务机构及部门向贫困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咨询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优先为他们办理就业手续,实行优先安置。第三,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基层、生产一线就业。

2.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第一,高校应特别重视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新生入学就开展就业的相关指导,指导贫困大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进行自我剖析及职业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与特长,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及不足,了解职业,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从而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同时高校还应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略,将就业指导纳入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就业辅导体系。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引导贫困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并结合专业特点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从业资格考试,增加就业砝码,提升就业能力。

第二,高校应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帮扶贫困大学生,使他们实现经济及心理双脱贫。高校应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目前许多高校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都相继采取了奖、贷、勤、助、免、绿色通道、就业补助等多种措施。在减轻贫困生生活压力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更多地给予其精神支柱与关怀,采取集体辅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二是在充分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经济和心理压力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信心,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其自立自强、敢于拼搏的精神。

第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个人的能力是求职的关键,我们要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整体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消除人际交往恐惧,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争当学生干部,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改变自卑、胆怯的心理,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就业的“绿色通道”。高校应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举办面向贫困生的专场招聘会,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聘用贫困生。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以社会有偿资助为主,与就业相结合,由单位出资培养学生,待其毕业后为出资单位服务。高校还应积极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为贫困生个人信息,提供各种招聘信息。同时高校要积极鼓励、引导贫困生自主创业,并积极地与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给予创业扶持,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校园氛围。高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在解决贫困生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的建设,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团结进取,提倡勤俭节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贫困大学生本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为顺利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解铃还需系铃人,贫困生要摆脱由于经济上的劣势导致的心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具备面对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提高自我解困的能力,化阻力为动力。第一,贫困大学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看到优点也不回避缺点,扬长避短。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竞争对手,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远大的职业理想。要认识到就业要服从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形势,要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充分认识到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就业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二,贫困大学生要认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要用知识和能力来丰富和武装自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的至理名言,勇敢地战胜贫困。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贫困生就应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组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校园集体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人际关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第三,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在学习、生活中贫困生要学会自我调节,采取找朋友谈心、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式适当地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在出现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时,能科学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进行自我调适,塑造更健康成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西部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2]何佳蓉.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之实证研究[J].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10(12)

[3]章冬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5)

篇8

[关键词]经济周期;税收弹性;宏观税负;企业生命周期

1994 2009年16年间,我国税收收入从5 071亿元到63 104亿元增长了11.4倍,年均增长19%,同期gdp增长了5.9倍,现价年均增长14%,税收收入以高于gdp增幅的速度增长。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幅放缓,全年gdp增长9%,增幅同比回落了2.9个百分点,2009年仅增长8.7%,成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增幅。税收收入增幅也从2007年的31.4%下降到2009年的9.1%,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增幅为6%,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税收收入保持了更高的增长速度,而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增幅也以更快的速度回落。我国税收收入随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态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此做简要分析。

一、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现状

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新

et=(t/t)/(y/y)×100%。

公式中,et为税收弹性,t为税收收入总量,at为税收收入增长量,y代表gdp,y代表其增量。当et>1时,表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当et=1时,表明税收为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同步;当et<1时,表明税收缺乏弹性,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根据目前主流观点的的弹性区间是理想化了的评价标准,脱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我国长期以来税收弹性大于1的现状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一般来说,影响税收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影响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成立到死亡的存续过程。企业和生物一样,都有一个诞生、成长、壮大、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企业生命周期。美国学者查克·爱迪斯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10个阶段,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必然会出现这些阶段。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企业生命周期简单地分为成立期、上升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死亡期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其税负也不相同。在企业成立期,由于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产出非常少,通常会有一个明显的亏损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增值税出现大量的留抵,没有所得税,税收为零或很少。税负很低;在企业上升期,由于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销售收入和利润迅速增长,税收增长较快,税负持续上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最高点;在企业成熟期,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税负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在企业衰退期,企业面临诸多困难,销售萎缩,欠税较多,税负迅速下降;在企业死亡期,由于牵涉破产清算,企业能够纳税的可能性很小,基本没有税收。因此,企业的税收曲线与生命周期曲线是密切相关的两条向上的抛物线,其中税收曲线的斜率更大,并且由于申报纳税期滞后于经营期而造成税收曲线滞后于生命周期曲线。这里我们还可以引入行业生命周期的概念,行业生命周期指一个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分为成立期、上升期等若干阶段,其生命周期曲线与企业生命周期曲线非常类似。我们可以把一个行业的所有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拟合成行业周期曲线。从长期来看,在一个行业的成长期内,企业仍然有生有死,包含着无数的企业生命周期。在全社会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行业和企业被淘汰,但是更多的新兴行业和企业也在发展,社会经济周期就代表着全社会各行业、各企业的生命周期曲线的拟合。由此,我们可以画出一个经济周期内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曲线的关系图(如图3)。

图3中,oa阶段属于经济上升期,这个时期内经济增幅快速上升到高点a,税收也以更高的增幅上升到a点;ac阶段属于经济衰退期,经济增幅开始下降,但直到b点之前增幅还是正的;b点之后增幅出现负值,经济总量上也出现萎缩,这个时期税收增幅下降的速度更快,到达c点;在cd阶段,经济开始新一轮的上升,但是直到d点之前,增幅仍然为负,经济规模仍然没有恢复到均衡点,税收也开始快速回升,遂完成一个周期。

图3表现的是经济总量保持不变的均衡状态下的经济周期曲线,在现实社会中,经济规模是不断扩张的,经济增幅往往没有达到负值就结束了衰退期,而上升期的时间往往比衰退期要长得多。由于社会经济从长期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新成立的、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和行业数量远远大于处于衰退和死亡期的企业和行业数量,因此,税收在较长时期保持比经济增长更高的增幅是正常的。统计资料表明,1965~1990年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税收弹性系数平均为1.4,也是大于1的。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任何国家的税收制度都不会把整个gdp当作税源来征税,而只是把gdp的一部分作为可税税源。同时,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对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制定产业政策、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在我国现行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制度下,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整体税源明显增加、税收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换言之,即使在经济总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仍然能保证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造成税收弹性的上升。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税负较轻,第二、三产业税负较重。因此,在gdp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增加,经济税源增长就快于gdp的发展速度,从而税收弹性系数得以提高。1994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8:46.6:33.6,到2009年,三大产业的比重调整为10.6:46.8:42.6,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十几年内增加了9.2个百分点。从税收收入角度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近年来税收大幅超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原因。产业比重的差异客观上也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发展规模和税收弹性水平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性,总量的差异和变化的快慢影响着各地区间弹性系数的大小、宏观税负水平和变动方向。

与产业结构相同,行业结构的变动也影响着税收弹性系数的大小。根据前面所述行业生命周期的特征,新兴产业的税收弹性是比较大的,新兴产业的兴起所带来的行业结构的变动也是造成税收弹性增强、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累进税制的影响

税收制度对主要税种选择上的差异和不同税种自身的特点是影响税收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流转税来说,由于征税税基是商品流转额,某一税目一般适用单一比例税率,因此,流转税的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基本相等,流转税的税收经济弹性系数也大约处于1的水平。而税率累进型的所得税则不同,由于按照计税依据数额的大小,划分出不同的级次和税率档次,不同级次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计税依据数额越大,边际税率越高,平均税负上升,这种累进机制会引至税负的边际爬升效应。从纵向角度分析,经济发展上升期的所得税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税收收入的增长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攀升。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往往是由流转税制、所得税制、财产税制和行为税制等共同组成的,因此,在存在累进性税种的税收制度下,整个税制具有一定的累进性。无论是对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而言,累进税制的存在都会使得税收的变动率大于经济的变动率,表现在公式上就是t/t大于y/y,税收弹性相对较强。

认识,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在0.8~1.2之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0.8~1.2

(四)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

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增有减、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增加税收收入成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税收弹性的提高。比如1997年起国家对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从5%提高到8%;1999年11月起国家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2000年开始的三资企业超税负返还政策和小学校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陆续到期;到2001年结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政策的取消;1999年开始对出口企业逐步实行的“先征后退”政策等。当然也有一些诸如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额、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实行增值税转型等减税因素,但是总体上来看,前些年增收政策比较多,提高了税收弹性系数。

(五)征管力度加强的影响

在征管模式上,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到位,从1995年开始逐步确立起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即取消原来“一员进厂、各税统管”的税收专管员管户制,建立起“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2004年这一征管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征管模式被重新表述,增加了“强化管理”,成为了34字的新征管模式。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税收管理员制度》,对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广泛开展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水平上,计算机及其网络在税收征管上的广泛应用为推行现代化征管软件提供了平台。金税工程和ctais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为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税收流失,保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织收入方面,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应收尽收原则加大了对征管力度的考核;出台了欠税管理办法,努力控制新欠的发生,压缩陈欠;加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力度,等等。征管力度的加强,使得我国的税收征收率由1994年的50%上升到目前的70%左右,征收率的稳定提高,使得税收弹性连续多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三、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是否有害

在研究宏观税负或者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是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塞.拉弗。拉弗曲线表明,一个国家的宏观税率有一个临界点,如果税率超过临界点则会对国民经济起到破坏作用。同时,拉弗曲线也表明,在宏观税率较低的情况下,税收收入稳定快速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税收弹性系数在高位运行不仅正常,且一般会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税收的这种高速增长不会具有持续性,随着宏观税负稳步提高,税收增长将减速运行,税收经济弹性系数会呈回归之势。拉弗曲线在理论上证明了税负、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最佳结合点。为获得最佳经济增长幅度,实际税率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但是,拉弗曲线只告诉我们实际税负有一个临界值,超过这个临界值将对经济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而这个临界值是多少却并未提及。

1994年的新税制实施以来,我国宏观税负保持了一段时期的较快增长,目前宏观税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有关专家认为,考虑到税外政府性规费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我国的宏观税负达到了30%,已经太高了。同时指出,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应该在0.8~1.2之间,目前的弹性系数显得过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的专家认为,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税收弹性系数保持在1.5~2.0的范围内是正常的,高于2就不正常了。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的态度是在总局内部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比例,不能因此判断税收是否与经济增长形势同步,但是认为离开税收弹性系数的形成原因单纯谈论系数本身的大小是不合适的。

从理论上看,高税负对经济发展的确有负面效应,但是宏观税负保持到多少为宜还不能仅仅从数字上来判断。近1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表明,宏观税负的稳步提高并没有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保持了高速稳定的态势,且呈现出一定的加速度。政府集中较大的财力开展宏观经济调控有利于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在这轮金融危机中我国能够这么快走出阴影,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在经济增长期,税收与经济的高弹性不一定对经济增长具有危害性。判定目前我国的税负是否偏高,如果离开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税负发展阶段,笼统地谈论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是否合理是不妥当的。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经济法制建设,提高经济法律法规的遵从度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依法纳税、依法征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根据税收制度发展规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得税制应当逐渐取代流转税制成为主导税种。而在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双主体税制中,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仍然很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使得查账征收的比例较低,造成依法征税的刚性弱化。而在查账征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大量长亏不倒的企业,偷税现象比较普遍。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各部门经济法律法规贯彻不力,使得大量经济行为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国家对社会经济单位的资金流、货物流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不无关系。其一方面使得国家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经济信息的失真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造成误导,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各项经济法律法规,提高国民经济统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且实现数据的适度共享。

(二)按照“简税制、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模式进一步推动税收制度改革

在降低理论税负的基础上加强征管,促进公平纳税和保持宏观税负的稳定。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我国税收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因素;二是税收政策调整因素;三是税收征管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经济发展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能调整和改变的,而能够调整和改变的只有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改革进一步降低了税率,规范了税前扣除项目,而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得企业的实际税负有所降低,实际上也是顺应了“低税率”的改革要求,使整个税制更加科学合理,也符合当前世界上的减税潮流。这些减税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来以增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方向,使得我国税收弹性受增税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在税收征管方面,随着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现代化征管手段以及税务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进程仍然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成为税收征管进步的强劲推动力。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作为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净化纳税环境的征管、稽查手段仍然有不断加强的必要,但是在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各地区、各时期的力度分布,不能因为征管力度不同造成地区间的税负差异,也要避免使加强征管成为简单的促收手段,时松时紧,造成执法的随意性。随着我国税收征收率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征收率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强征管的意义更加倾向于社会公平,而征管的促收效应会相应地逐渐弱化。

(三)政府要建立经济危机和财政危机的预防机制

在大江大河上,往往建有一些水库,在洪水季节起到蓄水调峰作用,在枯水季节则起到供水灌溉作用。国家财政部门也可以借鉴水库的功能,综合利用非税杠杆,建立财政资金余缺调剂机制。比如在经济上升时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适度降低国债规模;经济衰退时期,则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国债规模,用以调剂财政收入年度间余缺,提高财政抗击经济危机的能力。在中央与地方财力的分配和调剂上,中央可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加快税收计划改革,建立正常的税收增长机制

前些年,我们对税收计划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淡化税收任务,逐步变计划完成情况考核为应收尽收考核。但是这次计划管理体制的变革是建立在连续多年税收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连续多年的超计划增收使得政府的财力比较宽裕,甚至可以考虑推行以减税为方向的新一轮税制改革。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税收增幅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减收,日益紧张的财政压力使得税务部门面临的税收任务压力空前加大,地方政府又层层加码,税务部门只能不遗余力地挖潜增收。在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和加大税收征管的双重压力下,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改革给企业带来的政策性支持所剩无几。从税收收入对金融危机的反应程度来看,高弹性条件下的税收减收是正常的,也是值得欣慰的,说明我国的税收制度设计得比较科学,税收征管工作做得也很出色,没有必要人为扭曲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篇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10055)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摘要: 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危机迫使我国必须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但是,占社会总能耗比重大的既有建筑能耗却逐年攀升,迫切需要通过建筑节能改造来降低社会总能耗。然而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改造模式。因此,研究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既有住宅节能改造EPC运作模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serious crisis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currently forces that China hav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u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accounts for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total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rises year by year,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reduce the total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by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However,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that the Chines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develops slowly is the lackness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model that suits to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and urgent that we should study the EPC operation model for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suits to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 : 节能改造;EPC;间接分享型;建议

Key words: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indirect-share model;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03-05

摘要: 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危机迫使我国必须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但是,占社会总能耗比重大的既有建筑能耗却逐年攀升,迫切需要通过建筑节能改造来降低社会总能耗。然而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改造模式。因此,研究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既有住宅节能改造EPC运作模式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关键词 : 节能改造;EPC;间接分享型;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003-05

收稿日期:2015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刘亮(1988-),男,河南信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施工技术。

0 引言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旺盛,但世界能源危机使得我国能源状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不断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让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能源与环境危机已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来控制社会能耗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由于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很大,而且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1 研究背景

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

在我国社会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大,预计2020年城镇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到35%以上[1],并存在建筑能耗持续增长,用能系统效率低,既有住宅能耗占比高等问题。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加大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在哈尔滨、唐山、乌鲁木齐、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陆续启动了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试点工程。其中哈尔滨嵩山小区节能改造项目,在第一阶段实现建筑节能30%[3],乌鲁木齐市操场小区节能改造项目,在节能改造后实现总体节能60%[2],通过工程实践,我国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政策方面积累了经验。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改造,这与居住建筑的能耗地位不符,应尽快打破这一僵局,缓解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矛盾。

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模式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模式按照实施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①政府主导模式。

各国政府在建筑节能改造中都是先驱带头者,该模式依靠政府强大的执行能力、严格的考核标准,能够促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短时间内规模化实施[1],同时便于统筹协调改造中的矛盾和当地发展的要求。但是这种模式容易产生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市场相关主体积极性不足、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分离等问题,同时政府在节能改造中,既充当实施者又是监管者,使得监管效果差强人意。

②产权单位主导模式。

产权单位主导的建筑节能改造,一般以大型的产权单位为主,如学校、医院、大型企业和大型商场等。在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种模式通过节能改造降低其整体的运营成本,实现节能改造收益和提高生活质量[1]。该模式中产权主体改造意愿强烈,对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十分有利。但是该模式具有局限性强、普遍适用难度大的缺点,同时产权主体在节能改造的管理、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③供热企业主导模式。

供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改造是改造的重点,供能企业进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一般以供热计量改造、管网改造及热源改造等方式进行,其改造目的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供热成本等方式提高自身收益[1]。该模式的改造优点在于,保证了资金投入链和收益链的一致性,有利于节能改造市场化的推动。但该模式限于在供暖地区进行,同时存在供热企业对供热系统外的改造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

④能源服务公司主导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EPC模式)的节能改造实施主体是能源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服务的专业化公司[4])。ESCO通过合同形式,为能耗主体进行节能改造,并从中分享节能收益[5]。该模式具有很好的市场化运作效果,能够大力吸引市场上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先进因素参与到建筑节能改造中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并能把传统模式中政府的被动角色和资金压力等给予很好的解决。

2 EPC及其运作模式的研究

2.1 合同能源管理(EPC)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简称ESCO)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ESCO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ESCO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6]。

EPC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ESCO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6]。

EPC项目一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ESCO必须投入(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等),并承担风险;二是用能单位向ESCO付出的代价不大于合同期内的节能收益。而随着合同能源管理的不断发展,如图1所示,在其结构本质上,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各方参与进来。

如果有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EPC,ESCO可以通过调用市场上更专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来实现自己的利润并分担风险。同样,由于EPC的本质是通过节能并分享节能收益,所以ESCO也可以由多个主体共同组成,参与各方整合各自优势来更好的实现节能服务,获得收益。图2为一般的ESCO业务流程,可做为多方参与的业务流程参考。

2.2 EPC运作模式

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中,形成了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保障型、节能费用托管型、融资租赁型四种基本的运作模式[6]。下面对这四种基本模式进行介绍,给出无社会其他参与方的基本构架图,即只考虑能耗用户和ESCO的运作关系图。

①节能效益分享型运作模式。

节能效益分享型运作模式是:在项目期间能耗用户和ESCO双方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改造工程的投入按照ESCO与用户的约定共同承担或由ESCO单独承担。项目建设完成后,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后,双方按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所有权无偿移交给能耗用户,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能耗用户[7]。

②节能量保证型运作模式。

节能量保证型运作模式是:以ESCO承诺保证节能量为前提,能耗用户事先支付一定年限的节能效益或者费用,作为节能项目的全部投资以及ESCO的服务费用,委托ESCO实施节能项目。项目完成,经双方确认达到承诺的节能效益,用户一次性或分次向ESCO支付服务费,如达不到承诺的节能效益,差额部分由ESCO承担。节能量保证型合同适用于实施周期短,能够快速支付节能效益的节能项目,合同中一般会约定固定的节能量价格[7]。此种模式在发达国家政府机关节能改造中比较常用。

③节能费用托管型运作模式。

节能费用托管型运作模式是:能耗用户委托ESCO出资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双方约定将该能源系统的能源费用交ESCO管理,系统节约的能源费用归ESCO。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公司改造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能耗用户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能耗用户[7]。

④融资租赁型运作模式。

融资租赁型运作模式是:ESCO或融资租赁公司把节能设备租给能耗用户,能耗用户以设备生产的节能效益支付租金。合同期满,ESCO或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将设备转让给能耗用户,也可以收回。如果采用融资租赁公司的设备,则ESCO负责对能耗用户的能源系统进行改造[8]。

2.3 EPC模式在我国节能改造中应用分析

2.3.1 应用EPC模式的必要性

国外在住宅改造中EPC模式有一定的应用,在我国的应用却十分困难,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在我国采用EPC进行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原因有:

①改造资金的需求。

节能改造技术在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我国节能改造技术也迅速发展,对既有住宅改造的整体技术门槛不高。相对改造资金来源成为能否顺利进行节能改造的关键点,在有技术没资金的情况下节能改造是无法推进的。

②政府资金的局限。

现阶段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资金中各级政府的出资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而这种政府占大比重出资甚至全资的改造项目,即使在技术应用、节能效果和节能收益上都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政府财政的限制,在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的推广中往往力不从心。所以政府的财政情况决定了,资金问题成为推广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最大障碍,想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真正解决对财政出资的高依赖,必须通过调动市场的资金进入节能改造中来,才能真正实现节能改造的快速发展。

2.3.2 应用EPC模式的障碍

EPC模式调动市场资金的能力是巨大的,但在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障碍,其根源是:

①我国住宅高私有化率。

与非居住建筑的产权结构单一的情况(如学校、私人企业、政府机构等)不同,既有住宅的产权结构更加复杂,而这种涉及多位产权人的结构在推进EPC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障碍。

②我国多业主住宅形式。

我国私有住宅的形式也与发达国家不同。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开始出现郊区化,大量兴建独栋式住宅,50~60年代,郊区化达到。如美国在二三十年代初期,单体或双体别墅所占居住建筑的比例比较低,随着郊区化的发展,独栋住宅的比例不断上升,在1960年有68.8%的住宅为独栋式住宅,到2006年上涨到70%左右[9]。这种独栋的单业主私有产权在节能改造中所面临的沟通难度小,也能通过节能改造收回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大部分为多业主的整栋住宅,在协调改造和出资问题上难度极大。

③其他障碍。

在推进EPC模式中我国还存在其他的障碍,如:虽然EPC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发展很不均衡,根据国家发改委2010年到2013年先后公布的五批ESCO备案的名单中[10],共3210家公司(不包括取消的32家)各省统计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这种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具体统计情况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在建筑能耗比较大的东北地区ESCO并不是很多,西部地区ESCO很少。

政府在推广EPC模式时不够深入,体系不够健全,使得ESCO公司成长速度比较慢,且存在ESCO公司用各种手段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力度也不够,居民的建筑节能改造意识不够强烈、认识不深刻、需求不迫切,这些也增加了EPC推进的障碍。

3 EPC模式优化研究

针对能耗用户出资难度大和节能效益分配难的核心问题,对EPC运作模式进行优化,本文设计了一种间接分享型模式。间接分享型运作模式是:由ESCO与供能公司签订节能合同,对能耗用户进行节能改造,供能公司向能耗用户提供能源,收取不高于改造前的总能耗费用,因节能改造使得实际能耗降低,故供能公司多收取了节能部分的费用,并拿出这部分费用与ESCO进行分享。间接分享型运作模式的基本构架见图4。

该模式发展初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监督、政策支持和一定的资金支持等工作,在市场模式运作成熟,节能改造效益分享顺畅后,政府可逐步退出。间接分享型模式运作构架详图见5。

间接分享型运作模式不需要居民直接出资,资金由ESCO所代表的投资方承担,或初期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这样就避免了居民协调难的问题,在资金的落脚点上找到了出路。同时实现了投资回收,通过供能公司对能耗主体多余供能费用的收取,来实现节能的经济效益,并与ESCO进行节能效益分享。这形成了投资回收点,开拓了利润渠道,吸引了市场资金的投入。

4 基于EPC模式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对策建议

4.1 广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调动市场力量

由于EPC模式可以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好的优化配置,结合间接分享型等运作模式,可以对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市场,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情况和改造主体,鼓励采用EPC相应的运作模式,充分调动市场的节能改造力量,最终实现市场的运作良性循环机制,使得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更好、更和谐的发展。由于现阶段政府在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主体地位,所以政府广泛采用EPC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示范尤为重要。

4.2 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推广初期,虽然EPC模式能更好的提高政府财政的利用率,但是不代表政府在支持节能改造财政总量上的缩减,相反政府应该在这种高利用率的模式下,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总量,特别对采用EPC模式的节能改造行为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相应制度上,完善财政支付的流程,针对不同的节能改造模式指定更加详细的财政支付计划,如针对间接分享型EPC运作模式,可以在初期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后期再通过财政补贴逐步实现政府出资额度比。

4.3 相关标准和法规完善

建立完善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体系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由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广、任务重,管理工作涉及资金测算及使用、工程立项及招投标、项目验收及备案等多方面管理,工作复杂,应给出相应的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改造主体进行编制,以减少管理不利造成的成本和运行等问题,更好的实现节能改造的标准化。

4.4 提高参与度

针对能耗用户以及社会各方对节能改造认识不深和参与度不够的问题,应该采取更广泛的宣传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纸媒等方式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宣传,并介绍政府相关的政策信息等,宣传给出具体的效果数据,增加节能改造效果的说服力。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市场的整体参与度和社会关注度,为节能改造创造良好的气氛,调动市场的活力,关键是释放节能改造的需求。

4.5 信息平台共享

政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相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信息平台,使得节能改造的参与各方能通过该平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各参与方在信息平台上可以学习和了解节能改造的管理、技术和需求等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节能改造行业的整体水平,更快的匹配市场需求信息,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建筑节能改造,而且还促进尚未进入节能改造领域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节能改造中。同时,信息平台公平、公开、公正的分享政府的信息资源,能有效的促进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4.6 采取全面完善的节能改造措施

在节能改造中不仅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分别针对热源、热网、热用户等进行全面整体的节能改造,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能源,使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效果更好。其中对热源的节能改造技术包括;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采用热转化率高的先进锅炉和采取其他技术手段减少热源的发热损失等。热网的节能改造技术主要是采用计量控制系统的节能改造,对能耗用户进行热量计量的硬件改造,这样配合供热计量收费的改革,能更有效的从人为控制方面减少能耗用量,也避免一些“节能建筑不节能”的怪象。热用户系统的节能改造,包括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及因地制宜的利用新能源等措施。积极开发利用新技术和再生能源等也是节能改造不可或缺的技术发展趋势。

5 结论

①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住宅私有化率高,且主要住宅形式为多业主结构,导致我国能耗用户出资可行性低、难形成节能效益分享机制等问题,所以现有的EPC运作模式在我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中难以应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对EPC模式展开研究。

②设计EPC的优化运作模式—间接分享型EPC运作模式。间接分享型运作模式采用ESCO与供能公司合作进行节能改造的形式,由供能公司在收取不大于改造前总能耗费用的基础上,与ESCO进行节能收益分享。该模式避免了居民成为出资主体并形成了效益分享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我国EPC应用面临的核心障碍。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报告(201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刘学峰.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3.

[3]徐艳娟.黑龙江省既有建筑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4]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5]陈柳钦.合同能源管理创新节能商业模式[J].中国市场,2011,50:36-45.

[6]孙红.合同能源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7]梁伟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与风险研究[D].清华大学,2012.

[8]张岩.融入碳减排交易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模式设计[D].天津大学,2010.

篇10

1紧跟政策的新能源车们

面对史上最严苛的第四阶段燃油限值标准,新能源汽车自然成为各大车企的主要发力点。

BENTLEY EXP 12 Speed 6e

作为金字塔顶端的超豪华品牌,宾利没有故步自封在传统汽车那里,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依然不遗余力。

这次在上海车展展出的宾利EXP 12 Speed 6e概念车,其实就是之前日内瓦车展展出过的EXP 10 Speed 6的升级版,这次是首次与亚洲观众见面,虽然外观长得差不多,但却有质的变化,首先第一点是采用了敞篷没计,第二点就是采用了纯电动驱动方式。

外观方面蜂窝状的中网格栅是宾利特有的家族脸谱,但为了迎合电动车的炫酷效果,所以内嵌了一个闪闪发光的“6”LED灯带。

说了大一堆的东西,其实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续航里程问题。宾利这次为EXP 12 Speed 6e概念车装备了高速感应式充电系统。据官方介绍,电池充满一次电,其续航里程相当于从伦敦行驶到巴黎。

最亲民的增程混动

上汽通用别克Velite 5

各位x者,请问您们知道Volt(沃兰达)是什么吗?

答案是,它是几年前雪佛兰推出的一款增程型混合动力车,但由于引进数量不多,加上价格不是那么亲民,于是未久就淡出消费者眼中了。是增程型混合动力车没有市场生存空间吗,不!它是非常好的新能源车解决方案――车辆以电动马达驱动,而发动机则负责为电池提供电力,基本上能让用户不会再患“缺电恐惧症”!而上汽通用见时机成熟,一举把沃兰达的改款车型换标、国产化,打造了首款合资品牌国产增程型混合动力车――别克Velite 5,售价依据车型不同分别是26.58、29.58万元,再加上可享受36000元“别克蓝”新能源车型购车补贴,终端售价分别为22.98和25.98万元,这下可够亲民了吧?

Velite5六大亮点:

1.纯电行驶为Velite 5的优先驾驶设定模式,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16公里。2.结合高效增程模式,也就是用发动机为电池充电,车辆总续航里程可达768公里。

3.综合工况油耗每百公里0.9L。

4.在纯电动模式和增程模式下都应用动力分流(Power Solit)技术来发挥电机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各自优势。

5.采用EREV增程型电驱技术,包括EVT电控智慧无级变速箱、TPIM电控模块、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以及专为混合动力开发的1.5L直喷发动机和三元锂电池组。

6.具备别克最新eMotion智能驱动、eConnect智能互联、eProtect智慧安全科技。

观致Model K-EV Concept

观致在2017上海车展上带来了Model K-EV Concept概念车,这台概念车采用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在保证强度之余能够大幅度降低车重,碳纤维结构车身比现时同级车型减重140kg。和现时的电动车相比,观致Model K-EV最特别之处是使用了工作电压高达800V的轮上电机,4组电机输出最大功率960kW,峰值扭矩1400Nm。根据观致给出的数据,M0dek K-EV Concept的0~100km/h加速时间是2.6秒;最长续航里程超过500km;最高速度超过260km/h。

通过专用的高功率充电桩,可以在30分钟内为高容量锂电池组充进80%的电量。在不久的将来,观致还会为Model K-EV提供无线充电和灵感来自空中加油的“驾驶者视角”对接式充电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免触式充电体验。

CHEVROLET FNR-X

雪佛兰品牌近年在车辆外观设计上的家族风格已逐渐定调,产品线也渐趋齐备,但对于中国大陆市场却一直欠缺一个足够代表新科技、新理念的切入点,来为品牌好好提升迎接未来的形象。

好在,休旅车、新能源为雪佛兰张开了欢迎的双臂,也因此雪佛兰会选择在上海车展来全球首发它们家的全功能运动概念车FNR-X,而这款作品很好展现了雪佛兰的科技想象力,它可以随着驾驶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的变化,在高性能与全功能之间自由切换。至于动力方面,FNR-X则是搭载智能混动四驱系统,配备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数字化LED动态头尾灯设计和个性化车联信息终端,在特定驾驶环境中构建特定车辆形态,通过可切换动力、可升降底盘等创新科技,满足未来出行多功能、多场景、多个性的多元需求。

不说未来有多远,笔者倒是觉得这车如果能维持概念外观设计基调不太远,配上个够吸引人的价格,市售之后估计也不难卖啊!

2依旧是热门的SUV们

虽然SUV好卖、SUV泛滥、SUV大战,但有看点的作品还是值得关注的!

后势还得看它

Alfa Romeo Stelvio

继承法拉利基因的阿尔法・罗密欧,今年入华的首款车型Giulia就受到不少的关注,接着在今年上海车展放出第二款重磅车型――Stelvio,对手也是指向了奔驰GLC、宝马X3、奥迪05等。

Stelvio的到来很明显是进一步细分豪华中型SUV的市场,并且定位是更运动的车型。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普通版车型搭载2.0T发动机,分为高低功率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分别为5 7秒和7 2秒,可以说实用和性能都兼顾到了。而QV高性能版本目前虽还没有消息,但引入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普通版车型也配备轻量化部件――碳纤维传动轴。无论在中国抑或欧洲,SUV车型确实“火”了一把,因此有不少高端品牌“打破传统”,开始涉足这个市场。而对于Stelvio的出现,它不只是新车型的开端,更多是代表阿尔法罗密欧的命运走向。

如今的消费者还愿意为纯粹的运动和情怀买单吗?最后的悬念唯有留给时间来揭晓。

无人机伴飞

Jeep云图概念车

Jeep云图概念车由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的全球设计团队应广汽菲克的需求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是一款定位于满足城市用车和远距离出行的新能源汽车。嗯!特斯拉都开过很多辆了,新能源几个字完全打动不了我,不过,Jeep说云图在设计上支持快速充电与无线充电功能,可以在配有无线充电车位的住宅小区、商务中心以及服务区快速无线充电――听起来好像很有新意哎,我家抽屉里躺了好几年的诺基亚LUMIA手机就是可以无线充电的,不过需要放到专门的充电板上,而这辆Jeep据说是真的可以隔着空气进行无线充电,嗯!什么时候可以让我眼见为实?

然后,作为一款插电混动概念车,配合带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混动系统,Jeep说云图能实现上千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真的假的?如果说无线充电是个很好很强大的噱头的话,那这个续航上千公里就真的是直接命中每个驾车者的心跳了。

下面是一个好玩的:在无人机大行其道的今天,Jeep云图概念车也适时引入了车载无人机的概念,车辆行驶时无人机提前扫描前方地形,将实时画面和地形数据传回车中,进一步完善Jeep的360度环境感知能力,从而可以帮助车主规划更有效率的行车路线无人机伴飞,酷毙了。

DS7 CROSSBACK

其法国人不擅长做SUV车型的,但是一旦他们决定要做,就要做到最浪漫。而这款在上海车展首发的DS7 CROSSBACK正是这样。

单纯论配置论硬件,其实DS7并没有太多优势,几乎都是人有我有的东西。但就是那么一个最简单LED大灯,经过DS操刀出品也变得与众不同:钻石切割设计的一颗颗灯珠横向排列,LED远近光大灯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钻石;车尾部分,同样采用钻石切割元素设计风格的尾灯组与前大灯组相互呼应,让DS7文艺得一塌糊涂。

DS的设计高层正是挖了LV的人,所以它的内饰部分同样毫不含糊。大面积高档皮革包裹中控台,加上一块超级巨大的中控屏幕,多媒体,空调控制按钮整合到屏幕内采用触控操作。新车外观设计多处采用的菱形元素同样在车内得以体现。

想要改变DS目前在华的颓势,DS7 CROSSBACK快点国产吧。

Mazda CX-3

迟到了近两年,马自达终于舍得将旗下的小型SUV――CX-3引进了。基于过去失败的小型车销售历史,马自达对再次引进包括Demio/Mazda2在内的小型车显得相当谨^真,所以CX-3暂时会以进口的形式在长安马自达的渠道进行销售。

这款小型SUV将会搭载2.0L创驰蓝天发动机,并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于2017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销售。值得注意的是本田系的缤智与XR-V在今年或明年年初会迎来中期改款,丰田C-HR也会在今年内引进,并如卡罗拉/雷凌一样分别于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生产销售。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如果马自达还是只满足于为用户提供“人马一体”的驾乘愉悦感,那似乎有点作茧自缚。

上汽大通D90

目前国产SUV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尤其是在紧凑型领域,因此上汽大通首款SUV选择了全尺寸的大型SUV,其实可以看作是上汽大通对市场研究过后的考量。毕竟这个售价想走量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对于树立品牌形象还是很有帮助的。

大通D90的尺寸达到了5005×1932×1875mm,轴距为2950mm,给人最大感觉就是霸气,市面上相近价位而同尺寸的SUV确实少见,除了大众途昂,似乎真没什么车型了。

上汽大通宣称采用C2B理念来打造这款车,简单说来就是基本按着消费者喜好来,全尺寸车身,以及大面积镀铬前格栅、20英寸铝合金轮毂和内饰真皮包裹、悬浮式中控等配置,基本上是一应俱全。因此这车不需要强调它有什么配置,作为一款完全按着消费者喜好来打造的车,去强调配置似乎意义就不大了。

那刨除配置以外,大通D90还有什么看点呢?大通D90是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正式展现在公众面前的,除此之外,它还是款搭载互联网概念的SUV,这两项技术,也是上汽通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对于新晋SUV来说,大通D90是一款相当大胆的车,似乎就是冲着颠覆传统来的,但传统向来不是轻易能被颠覆的。而这款车到底有多少实力能被认可,还得等到上市后才能知晓。

广汽传祺GS7

广汽传祺GS7,这是一位从底特律海归的“华裔”,整体设计与GS8大同小异,机械也沿用同样结构,可惜一点就是没有设计得更加激进,相比起GS8少了点新鲜感。

作为同平台车型,GS7延续了GS8“凌云翼”家族脸谱,前脸采用炮筒式雾灯,黑色前保险杠,配以粗壮D柱及三角窗亮条,好不好看这种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一贯不爱评论,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棱角分明的设计在停车场里可以提供不错的辨识度,找车方便多了。

广汽集团在配置上迎合消费者需求已经成了一种惯例,所以在GS7上面发F了一块长达1.35m的超大尺寸全景天窗,我一点都没觉得奇怪,然后就是传祺智联娱乐In-Joy系统,这套可实现10英寸中控屏+7英寸液晶仪表以及手机三屏互联的“玩具”,让我这种背包里有一堆不同品牌智能手机的人有得玩了。

机械部分还没体验,实在无话可说,然而只要同胞们对SUV的热度不降温,广汽应该不需要担心GS7的销量。

3高端自主新品牌

为了走向高端化、国际化,这届车展上很多自主车厂旗下的全新品牌也都横空出世了。

从概念开始就如此真实

LYNK&CO(领克)01

有关吉利集团与沃尔沃之间的关系如今到底如何,相信许多产经或商业类媒体已经有过深挖,笔者在此不予赘述。倒是LYNK&CO(领克)这个新品牌的横空出世,除了填补了两大品牌之间空下来的市场区间,严格来说也透过新设计、新品牌玩法摆脱了吉利、沃尔沃的固有窠臼,给中高端消费者更多畅想与体验空间。而LYNK&CO的第一款市售产品――01休旅车,便是这样一款在各方面都有崭新特色的作品。

就外观上来看,01与先前露脸的概念车几乎没有差异,如果曾经看过就已经爱上的人可以放心在今年第四季出手掏钱了。

01的大嘴样式进气格栅,加上独立上置的大灯设计,要是放在10年前可能被市场称为异类,例如当时喜好采用这般设计风格的Renault-Nissan集团就曾尝过苦果。但如今风水轮流转,这般外观设计用来放在中国消费者超喜欢的SUV上,就起到很好的拉高、霸气化车身外型,而又不显臃肿笨重的画龙点睛效果。再加上LYNK&CO的设计师以“都市对立美学”主题铺陈产品设计,看起来有新意又不失协调感。至于车内空间就无须多说,想卖进中国市场的SUV,如今没有这项产品特点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动力配置上,可以看出LYNK&CO01与吉利、沃尔沃的密切关系――1.5T三汽缸与2.0T四汽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正是来自沃尔沃的Ddve-E系列。而01赖以为骨架的CMA平台亦是如此,它使得LYNK&CO品牌在未来可以很灵活的透过此模块化平台打造计划中的产品,包括已经曝光的02跑车、03四门轿车。

WEY VV7

WEY这个品牌可能有些朋友已经有所关注,不过我还是简单说一下它的来龙去脉:哈弗系列SUV取得了惊艳全球的成绩之后(H6的百万销量),长城汽车的BOSS决定往上走,建立一个新的品牌进军高端豪华SUV市场,并用自己的姓氏“魏”(WEY)来命名这个品牌。

WEY宣称价格区间为16,78~18.88万元的首款量产车型VV7,“在安全配置上可以与沃尔沃比肩”,这句话初看之下稍显狂妄,不过细看一眼,人家WEY说的是配置可以和沃尔沃比肩,要说配置么,来回也就那些,少了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的WEY装备了自家的Collie智能安全系统,所以这句咬文嚼字的话也说得过去。

VV7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ACC),在0~150km/h速度范围内能够识别有效车距;在视觉安全方面,车辆装备了130万像素高清流媒体电子后视镜,视野可增大至普通内后视镜的3倍,配合雷达及摄像头共同营造出360°无视野盲区的效果。另一方面,VV7使用了流水转向灯,在转向灯打开双闪及转向的过程中采用依次点亮的形式,视觉上更能起到警示作用,这也是国产SUV第一次采用这种设计。

4不可或缺的大玩具们

每届车展的这类车型都是观展热点,这次车展有哪些呢?

超级吸睛的“超级快”

Ferrari 812 Superfast

今年是法拉利品牌成立70周年,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法拉利也以超豪华阵容亮相,例如70周年特别版LaFerran Aperta、四座超跑GTC4LussoT、特别版488GTB等。但这些,都成为了法拉利812Superfast的陪衬。作为法拉利最强量产跑车,该车配备了全新的65升V12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00cv,峰值扭矩718Nm。该车的最高速i殳计为340km/h,百公里加速时间2.9s。除了优秀的性能以外,812 Supeffast还采用了法拉利最新的科技,例如优化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更先进的动态驾驶辅助系统等,这些让812 Superfast的动态表现更加出色。新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用户,始售价为538.8万元。为庆祝品牌成立70周年,法拉利今年也将在中国举行一系列庆典,届时广大中国车主都能参与到这样的品牌庆典活动中来。

Lamb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最新的纽博格林圉速王Huracan Performante大量应用了独具特色的锻造复合材料,利用在树脂基质中嵌入短碳纤维切片的方式,使其超越了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还可以打造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实现的复杂几何形状。

Maurizio:关于我们的SUV车型Urus,我们其实早在2012年已经推出过Urus概念车。如今,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期待Urus量产版车型的到来,在上海车展的新闻会上,Stefano Domenicali先生已经宣布,Urus将于今年年底在意大利兰博基尼总部正式推出,届时,我们会看到兰博基尼全新的SUV车型,相比2012年的UFLIS概念车,全新Urus车型在多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我们目前计划的Urus是一款8缸车型,Urus是我们首次采用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出于越野性能需要,我们需要在相对较小的转速(rpm)的情况下输出很大的扭矩,而V8发动机无论是在外形还是重量上都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性能上、扭矩上更能够符合研发Urus车型的实际需求。我们并不是要用V8发动机去与V10或V12发动机竞争,而是V8发动机最符合Urus这款车型,至于混合动力的Urus,目前也在规划当中。

我们向马自达抛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对话马自达MX-5首席设计师中山雅、CX-3项国负责人富山道雄 吴均杰

为消费者为用户带来微笑,能够让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充实,这是Mazda的品牌根本。

AM:对于MX-5 RF这款车,中山先生认为设计上最满意的地方在哪里?在执行MX-5项目期间有没有留下遗憾没有达成呢?

中山雅:首先我对MX-5 RF所有的部分都是感到非常的满意。RF的全称为Retractable Fastback,藉着这种特别的硬顶敞篷设计,让我对RF车顶的轮廓设计感到非常满意。另外,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当然希望我设计出来的车型能够令消费者喜欢,但具体如何实现是要靠工程师团队去执行,而马自达的工程师团队能够把我的设计意图完完整整表现出来,所以我ξ颐堑墓こ淌ν哦右彩歉械椒浅B意。

也因为以上的原因,MX-5项目能够将我所有的最好的设想都得以实现,我没有留下一丁点的遗憾。

AM:使用硬顶的MX-5 RF设计是否比软顶的MX-5 Roadster更难一些,重复杂一些?

中山雅:确实,RF的设计比Roadster更难,因为难所以最终选择了斜背式的设计。我们在开发硬顶敞篷跑车的时候有三个原则:1.尽量缩短轴距,做到轴距的最小化;2.确保能够放下两个人随身行李的后备箱空间;3.确保轻量化的结构。这是三个必须坚持的原则。而这三个原则的大前提,是MX-5项目追求驾乘中的开放感和通透感,所以就拥有了MX-5现在的设计。

AM:进行MX-5 RF设计时有没有采用向经典车致敬的元素?

中山雅:我们设计MX-5 RF时首先要符合美学价值观。当然,这个美学价值观当中有很多的元素是经典车型所拥有的,所以我们会采用这些与马自达美学价值观相符合的元素。当然讲到审美这是非常个人的感觉,当中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不管是新的设计元素也好,旧的设计元素也好,只要是符合马自达美学价值观的元素,我们都会采用。

AM:CX-3这种小型SUV的轴距更短,虽然车体较小,但车身的高度和重心比例其实没有降低太多,导致车的重心比例偏高,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跟其它马自达产品一样的为用户带来驾驶愉悦感呢?

富山道雄:确实,特别是和轿车相比,CX-3的重心是偏高的。所以为了极力避免重心偏高带来的影响,马自达对CX-3悬挂做了调整,以尽量实现我们马自达“人马一体”的驾驶感受。

AM:最后一个问题,同时给两位的。两位都经历过马自达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期到21世纪的重新振作,你们对马自达这个品牌有怎样感受?还有两位各自最喜欢的马自达车型是什么?

富山道雄:还是我先来回答吧,先回答的比较容易回答。我们马自达品牌就是要为消费者为用户带来微笑,能够让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充实,这是我们的品牌根本。

让我选择一个最钟爱的马自达品牌车型的话,我觉得我所设计的CX-3是最符合、最能够体现马自达造车理念的这样一款车型。实际上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也是开CX-3。

中山雅:我想大家可能都看过“ZoomZoom”的宣传片,就是马自达带给大家一种小时候曾经感受到的这种心动,这种心动并不是谁强加给你的,而是小朋友自己能够接收到的心动的感觉,现在我们通过“ZoomZoom”传递给已然成年的消费者这种心动的感觉。而具体要我说出我喜欢的这个车型,从我的角度,可能我马上反应过来的是NA(第一代MX-5)和ND(第四代MX-5),实际上我自己也是既拥有NA又拥有ND的车主,我更喜欢NA。

迈凯伦的电动何时到来?

对话迈凯伦定制中心总监(MSO)James Banks 胡华杰

McLaren计划2022年之前推出15款新车型,其中有一半的车型都会用到混合动力的技术。

AM:关于改装市场的问题想问一下您,您如何看待中国的改装市场,您对中国改装客户的改装能力有怎么样的一个评价?

James Banks:改装车市场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市场,因为税非常的高,特别是进口车,整个价格方面的税都是特别的高。我们MSO就是迈凯伦特别定制中心,客户定制的产品也是在英国的生产厂当中生产完毕之后再运送到中国,我们也知道对中国的用户来说,要通过MSO提供更多的定制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实现定制,一个就是我们在中国有十家零售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零售商代表迈凯伦为用户提供一些定制的选择,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我们会派技师到用户这边来做汽车的改装或者升级,比如说迈凯伦F1车型,是25年前就推出的,我们会派技师去当地的零售商这边或者用户的家里面给他提供改装服务。

AM:对于一个非常讲究运动的品牌来说,车型换代会更讲究运动性,两种方式,一种是马力增强,一种是减重,减重跟减肥一样,是很难很难的。但客户定制的东西,有时反而让车增重了,会不会心里面很难受?

James Banks:一般不会有客户故意要求增重,但是有可能有时候一些改装的需求确实会增加车的重量,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给客户提出,增加了这些重量会影响到车的性能,会有负面的影响,降低了它的动力等等;还有就是他这个改装的需求有可能使得我们这个车不符合认证的要求,比方说我们要通过碰撞测试,有车重的一个标准。只要不违反这些规定,我们会给客户提出建议,他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就会满足他们的需求。

AM:我有一个关于BP23车型的问题。我在搜索引擎上看到这样的内容,说迈凯伦这款车型是限量发售的,但是现在还没有上市就已经预定完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JamesBanks:确实,这个车卖得非常快,已经预定完了,限量是106单,但是订单是这个数量的三倍。

AM:多出来的订单怎么解决呢?因为是限量的。

James Banks:要满足这么大的需求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会优先考虑我们的忠实客户,比如说拥有各种车型的或者是经常来参加我们活动的客户。

AM:有消息传出:部分超跑品牌要打造SUV,例如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迈凯伦针对这个会有相应的措施吗?

James Banks:不会,我们是运动品牌。

AM:从车展来看,整个世界的汽车变化非常大特别是关于新能源这一块的车,从车展就能看出来,对于迈凯伦而言,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James Banks:确实,新能源汽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对我们这个品牌来说,要去拥抱或者采纳这样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像我们这样的运动跑车没有办法100%的使用电力,因为电机会产生100%的扭矩,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用一部分的技术增强车的环保性,同时也增强它的性能,像我们的P1就是一种轻捷车辆,同时性能也非常的好,我们计划2022年之前推出15款新车型,其中有一半的车型都会用到混合动力的技术。

何不静观其致 吴均杰

纵使观致高层换人比翻书还快,但观致坚持品质与服务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

AM:现致Model K-EV将会采用碳纤维车身,现时碳纤维车身成本较高,现致将如何将Model K-EV的售价降低到合理水平?同时,碳纤维车身是现致自行生产还是采购?

Mark:观致很清楚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很清楚碳纤维车身的产量和价格到什么程度会符合我们业务发展需要。实际上,根据我们估计的产量,碳纤维车身核算下来的成本要比铝合金车身和钢制车身还要低。观致拥有能力极高的合作伙伴,我们和康得新共同开发Mode K-EV的碳纤维车身,生产方面则交由康得复材来进行。(康得新和康得复材均隶属于康得集团)

AM:碳纤维车身在碰撞后的可修复性较低,大部分情况下需要直接更换部件,这将会导致修复成本和保险费用的问题,观致是如何看待的?

Mark:其实从高强度钢车身到铝合金车身的过渡,能发现铝合金车身要修复也是成本比较高的,不过完全取决于要替换多少部件,或者要修复到多大的程度。碳纤维车身亦然,根据车身受损的状况来看修复成本,不过如果不严重的话也能够修复而不需更换。但观致也会在4S店方面下功夫,加强和完善碳纤维部件的修复能力,尽量降低车身受损后的修复成本。从安全性方面考虑,碳纤维车身的强度不比高强度钢车身差。而同时Mode K-EV也会在一些关键部位使用高强度钢以发挥碳纤维材料和钢材在碰撞安全方面的优势。

AM:现时较为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如BMW i系列是使用可回收材料来制作内饰,观致会往这个方向走吗,还是坚持使用传统的内饰材料?

Mark:观致一直倡导的是高品质。保证我们生产出来的是高品质的产品,所以不管在车身方面还是内饰方面,我们都会用上碳纤维。特别是一些比较适合使用碳纤维的地方,比如门板、中控台,我们不希望用户在车厢里看到的材料和廉价划上等号。

AM:观致的电动车技术现时发展得如何?续航、充电效率方面的指标能够透露一下吗?

Mark:Mode K-EV的续航里程可以超过500公里(欧洲NEDC循环),但是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最高时速、加速时间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去平衡。Mode K-EV每个车轮部有独立的电机来提供能量输出,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2.6秒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64Km/h。充电方面,我们则能够在30分钟为电池充进80%的能量,Mode K-EV除了支持国标有线充电之外,还支持观致自主研发的无线充电和“驾驶者视角”对接式充电系统。AM:从观致的团队可以看到观致是一个工程师主导的汽车企业,是不是正如外界所说,观致是工程师主导的思维?怎样解决技术和市场之间的问题?

Mark: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团队里面任何一个人更重要一点,我们实际上是很尊重每一个部门的。我们的销售和市场部,还有负责产品规划部门的,他们代表客户的声音,观致非常关注客户的声音。我们的工程技术部和产品开发人员会共同合作,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创新的、高科技的产品。实际上,我们和设计团队、工程团队都是紧密合作的,而且部门之间很少是有冲突,大家都在共同努力去生产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有话说

世纪中的创世纪

也就几年前的车展还可以打打自动驾驶、新能源环保等比较务实的主题,没想到才短短数年那些话题就一下不新鲜了,而这也使得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显得空虚到不行,各种“××造车”、新能源车、未来科技像潮水一般涌入,每个都说自己时代,但每个看起来也都还未成熟。或许,如今的世界正处在新世纪的创世纪混沌期,大家都在摸那个能引燃市场爆发点的引线,估计得经过一波大浪淘沙之后市场大势才会渐趋明朗。

对此我学会了观望近年来各家说的新玩意儿,只要未实现的,那就都先看看就好!――涂纯明

依旧一流的车展

上海车展明显比广州车展、成都车展都显得更像一流车展,两年一度的气度跟北京车展已经越来越相似,尤其新展馆的各项安排和服务也比以前提升了很多。如果一年只看一个车展,首推北京或上海车展。――林中乌马自达在今届上海车展终于带来呼声最高的MX-5跑车和CX-3,唯一感到不足的是没有出现CX一5的全新换代车型,面对如今普通A级SUV市场的激烈竞争,落后就要挨打!如果马自达可以稍微加快步伐,或许还真的有机会能与丰田、本田一拼。――胡华杰

网红有如滔滔江水……

本以为没有了车模挡镜头的上海车展终于可以愉快的拍车了,结果却又出现了另一种神奇的职业――“网红”!想让摄影师帮忙拍一张满意的照片都需要“清场”很久…… ――潘曙光

丢脸丢到全世界

这次上海车展,最有意思的画面就是保时捷的高层走到众泰的展台参观,不知道路虎的有没有去参观陆风展台?――何连山

车再次成为主角

没有车模和为拍车模而堵塞的人群,上海车展返璞归真重新让车成为车展的主角,主办方还对展台的音响音量作出要求,相邻的两个展台之间也能做到互不干扰,展馆内的气氛不再狂热而深沉为专业,差一分就是完美。

――杨家焕

更多样化的汽车市场

本届上海车展延续了SUV为主的场面,但细究之下还是有所不同,本届车展上,中型甚至是中大型SUV新车的比例有了大幅提升。相信这不仅仅是受政策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性价比、够用,他们也开始追求如何更好的享受汽车生活。――林映辉

独具品位的动态艺术家

新BMW M4 CS特别版车型亮相

新BMW M4 CS作为今年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特别版车型正式在中国亮相,它是BMW M以性能定义纯粹驾驶乐趣的新作,也是BMW品牌尖端汽车科技的代表。

新M4 CS的诞生标志着BMW M为其车型引入了一个新的命名体系:位于第一层级的是M标准车型,然后是位于第二层眭能更加强劲的M竞速版本,再向上是CS特别版车型,即位于眭能最大化的M品牌顶端车型。而在产品定位匕,新M4CS介于M4双门轿跑车竞kg%,g-~M4GTS之间,丰富了M的产品细分!

续写M传奇

新M4 CS搭载了高性能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至460马力,峰值扭矩达600牛米,凭借先进的M TwinPower Turbo涡轮增压技术,从静止加速至时速100公里仅需3.9秒。新M4 CS标配带Drivelogic(换挡逻辑)的7速M双离合变速器(MDCT),使换挡操作在瞬间完成,并且不会中断动力传输,使其综合耗油量低至8.4升/100公里。

M4 CS采用了更具运动感的自适应M悬挂,使其无论在公路还是费首上均能输出最佳性能。前后桥连杆与车轮托架之间均用锻造铝制成,因此重量极轻,并且有助于提升动态驾驶性能。新BMW M4 CS也经历了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的磨砺,单圈用时仅为7分38秒,让新BMWM4CS跻身超跑之列。

自适应M悬挂、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和主动M差速锁的控制系统均经过改进,以确保最佳抓地力并以适应新BMW M4 CS的动态要求,还配有电动机械转向系统。驾驶者司根据个人偏好或当前路线要求调节转向和悬挂设置。新BMW M4 CS还配备了专为其设计的赛道轮胎――铝合金轮圈搭配米其林Pilot Sport Cup2轮胎。

创新科技先锋,打造M专属动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