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数学;思维;解题;记忆;巩固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小学生刚刚步入学问的殿堂,初学知识,往往不知怎样入门,因此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快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开发智力,触类旁通,寻找规律,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以小学数学为重点,浅谈一些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做法。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提高学习能力、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主要有:
1、粗读、细读课本新内容
粗读就是从头到尾大概看一遍,初步了解课本讲些什么。然后细读,把要预习的整个内容看上两三遍,做到逐字逐句认真读、边读边划、读后记录逐步读懂。
2、查补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要使学生明白,预习时如果发现自己对于新知识与旧知识掌握不好,就要随即复学旧知识,通过翻阅已学过内容或其它资料,或请教同学甚至老师来解决,然后接着学习新内容。
3、做预习笔记
准备一本预习本,把对预习思考题的回答记下来,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上课时带进课堂去解决。
4、试做试题
在看懂新内容的基础上,可自我找一些例题模仿来做,或回答课后的较易问题。这样,可加深新内容的理解。
二、听课方法指导
听课是学好学科知识的中心环节。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十分重要。
1、使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的
上课时,教师要把这节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使学生的听课注意力集中
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艺术,集中学生的精力于听课、思考、做题上,尽量防止学生思想开小差,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3、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
指导学生做到“三个善于”:一是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来思考;二是善于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思考;三是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使学生把听讲、记忆、思考结合起来,逐步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4、要开拓学生的思考,不要干扰学生的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说能做的就让学生想说想做,说出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算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宽解题思路。
5、激发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教育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师生启发帮助下,最后解决问题。
三、思维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思考问题
数学教学中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就是两种思维方法。分析法是从问题出发逆向思考,由果索因,直到已知条件;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顺向思考,由因导果,直到所求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用这种方法去上课,比较复杂的问题既用分析法又用综合法去思考。
2、指导学生学会用归纳法和演绎的方法思考问题
归纳和演绎是逻辑推理方法。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要从大量的已知事实做出一般性结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例子把这两种方法的思路告知学生,让学生掌握,然后结合具体的例子启发学生去理解,从而熟悉这两种方法。
3、指导学生学会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思考问题
抽象和概括是互相联系的。在教学中注意把这两种方法教给学生,用这两种方法形成概念,然后理解概念。
4、指导学生学会用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思考
学生掌握比较和归类这两种方法,对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体上掌握知识、区分知识异同有很好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两种思维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举出实例来说明其方法的运用。
四、解题方法的指导
学数学就要解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灵活、准确、快捷地解题时十分重要的。重点教会学生懂得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图表题等题型的解题方法。
五、记忆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记忆知识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记忆的方法主要有:
1、理解记忆
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吧基础知识记住,这是基本的记忆方法。也是最重要的记忆方法之一。
2、形象记忆。
例如几何图形的轴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就可用形象记忆法来记忆。
3、重点记忆
抓住基础的、关键的、重要的知识来记忆,其他的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推理出来。
4、归类记忆
就是把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从类别上记忆知识。
5、对比记忆
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用对比法区分异同来记忆。
6、表格记忆
把有联系的知识用画表格、填数字来记忆。
7、应用记忆
在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时,复习记忆学过的知识。基本的要求是用到什么就复习什么,记忆什么。
8、循环记忆
反复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对知识的记忆更为深刻。
六、记听课笔记方法的指导
教学生做好听课笔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和记笔记,把听、想、记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生记听课笔记的方法有:
1、勾、画、圈出老师点明的重点难点内容。
2、记下老师的重要板书。这要求老师的板书清晰、完整、明确、图形、字体要适中,学生能看得清楚。
3、记下老师讲课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
4、记下师生活动中自己的最佳解题思路,分析方法或解法、式子。
七、复习方法指导
在指导上做好以下工作:
1、使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
2、使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
3、使学生做到“三个为主”。
八、做作业方法的指导
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的技巧,加上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学习任务。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
2、要求学生明确做作业的要求。
3、指导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4、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
篇2
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启迪学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如在新授教学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下面两道分数应用题:(1)、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3/5,倒出几千克?(2)、一桶油倒出3/5,正好倒出18千克,这桶油重几千克?我先让学生讨论并解答这两题,然后再出示例3: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60%,倒出几千克?例4:一桶油倒出60%,正好倒出18千克,这桶油重几千克?因为例3和例4这两题是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60%)转化成分数(3/5),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让学生将这两题同原来的两题进行比较,从而因势利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了新的问题,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既启迪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渗透学法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跟学生共同商讨的教学形式,师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从。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则表现在善于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法转化为学法,使学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我从学生的知识特点出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出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我先用教具演示,将一个圆8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学生参与操作,把一个圆16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两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后者更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把一个圆32等分、62等分……当把圆无限等分时,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最后让学生将刚才16等分的两个半圆收拢,并将其中一个半圆及半径分别涂上红色,再展开拼插。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圆的半径,从而就很快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
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并能创设“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情景。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掌握学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展开思维,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例如: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篇3
摘要:学习方法研究与指导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基础文化知识水平,学习方法研究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传授方法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首先简要介绍了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的优点及意义,其次介绍了学习方法研究的常用方法,最后重点介绍了学习方法研究与指导的成果。
关键词: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学习方法;研究
1前言
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方法的改革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融处,真正体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学习方法的研究,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爱好,让学生在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过程中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2学习方法研究与指导的优点及意义
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具有很多优点,能够促进中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如:具有丰富的笔墨纸张、报刊、图书等。再次。其次,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有计划的客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疑难问题认真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标准高效的做法成为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再次,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有计划安排学习的习惯,尤其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合理安排艺术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其培养学生自己查阅参考文献,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培养将现有知识消化吸收以后转化为自有知识的能力。
3学习方法研究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的历史悠久,应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通过眼睛、耳朵、大脑即可进行观察研究,通常来说,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感知活动,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在不影响观察对象原有状态的情况下,运用已有知识,对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观察法有时候需要借助仪器来帮助。
(2)实验法。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很多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艺术,艺术比较深奥,要想弄清楚艺术之间的秘密,往往我们是假设在比较简单的理想条件下,进行逐步分析,进行实验,通过理想状态下的模拟实验,找出影响因素,逐渐由理想状态回归自然。
4学习方法研究与指导的成果
当今社会,知识不在多少,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否能够将现有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1)学习方法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学生。为了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论结合实践。教师应该具有专业性、复合性等特点。
专业性:是指教师工作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具有特殊的内涵、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凭经验和权威,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应用性为基础,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人员。
复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全面发展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要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教师应该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认识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注重激励,及时总结,提高品格修养,进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其全面综合发展。
(2)实施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一套区别于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实践教学为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式。1)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其他院校学生的水平或者社会上的作品,在教学楼大厅内,应定期举办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示,或走出校门观摩其他学校学生的作品展。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参加各类作品比赛或参加社会的设计招投标,在社会需求的作品主题和要求下有针对性的进行作品创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将学生的作品到论坛、微博等,让更多人对作品做出评价,使学生在评论中不断提高作品水平;以团队的名誉走上社会,学生可以依托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组成一个社团,以社团的名义承接社会上的商业活动或作品展览,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将自己的特长不断丰富发展,为以后真正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打下良好基础;2)引人实践机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定期聘请艺术设计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走进讲堂,将生动活泼的现场经验和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传授给理论知识丰富的学生。此外,应该和设计行业一线人员进行沟通,模拟现场与客户洽谈等事项,也可以联系项目交流进学校或组织同学进行实习等实践活动;3)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让学生走出室内,贴近自然,以大自然为教材从事作品创作和艺术设计.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而深深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学生的作品更具生命力;4)创新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应结合艺术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计划,按时间顺序进行;为了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开展,对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加强管理,制定有关管理规定与条例;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成绩与教师奖金挂钩;创新实践教学资料、学生调研或考察报告、实习、实践报告等管理模式。
(3)加快教学改革步伐。1)以学生为主,实施有差别的个性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实施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实践条件,教师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要精心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鼓励其大胆创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艺术设计迸发出学生的灵感;2)教学过程中,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结点或找出理论或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3)改革职业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校德育教育是培养艺术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关键,职业素养又决定了艺术人才的发展空间,中等职业学校大多以就业为主要向导,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就业和发展的基础。学校应该针对艺术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改革道德教育方式,将道德教育融入范式管理、专业文化建设、志愿者行动、特色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5结束语
学习方法的研究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人才的需要。艺术人才需要灵感和创新,所以,学习方法的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掌握学习方法是艺术专业学生成材的关键,艺术专业人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只有掌握了获取新知识和新能力的学习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崔红英.关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考[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2] 封美言.高职油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篇4
一、创设思维式教学情境
鉴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指导时,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巧妙地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灵活教学,就以“自主学习”为借口,罔顾课堂教学效率,盲目追求“自主学习”,这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模式,通过对思维式情境的创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自主、活跃地进行阅读方法的学习。教师引导小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充分的发小学生的课堂主题作用,以便于得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二、总结学习方法
想要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良好的阅读方法十分重要,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小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和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益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句子深入内涵的目的。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不断增加阅读实践,累积阅读量,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找出一定的阅读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主动的进行语文课文的阅读,并积极地总结经验和规律,找到真正适合的阅读方法,以便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针对课文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及较强的概括性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阅读,共同总结规律,通过提高规律实用性,提高小学生对阅读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三、提高学习实效性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仅要对教师教的研究,还要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加以研究。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应寓学法于教法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教学改革与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和巩固,如何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1.小学数学学习方法重要性。数学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或者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正确的课前预习、课堂听课的“听”、“思”、“记”、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课后练习等,这些环节要指导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记忆的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并要经常总结方法,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多种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不断探究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三是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四是通过课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2.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如讲授式、交流式和辅导式,向学生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或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或请本班数学优秀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会学习和学习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学习方法
有效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在学习中掌握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极为重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般不会认真思考和分析,思维较为单一,也就是缺乏自己的思想与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依据实际来指导学生掌握实用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对数学有效学习方法谈谈看法。
1.兴趣激发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入手来创设符合其兴趣的情境。所以,在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小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相互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从而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能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且是教学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再让学生们说出其面积大小。随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中的一组对角往外拉,这时,长方形就转化成为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再进行提问:同学们能够说出其面积是否有所变化?学生甲的回答是:它的面积不会改变,依然是6平方分米。学生乙的回答则是:它的面积改变了,要比5平方分米还小。这时,我并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两位同学所作出的回答,而是为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应当如何得出?按照小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他们必然会积极地探求其中的奥秘。通过创设这一情境,他们自主积极探讨,并得出结论。如此一来,他们的求知欲就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了,这样的学习成效要比老师生硬灌输公式要好很多。
2.倾听学习法
现代心理学证实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非纯认识之过程。学习主要包括了认识与情感等两个不同方面。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智力因素具有信息加工的重要任务,也就是对信息实施感知、加工与应用等。它能让人类所积累的经验真正转换成为个体性知识结构,这属于主体性的操作。另外,非智力因素具有信息选择之重任,也就是对信息实施鉴别与筛选,当学生认为其有趣而有价值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加以吸收。反之,这就是为何一部分教师不断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却难以真正让学生接受的原因所在。所以,非智力因素发挥了定向、维持与调节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一般都较为枯燥、抽象而乏味。因为其缺乏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故事情节等,所以难以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的认数与记数等,我引用了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和有趣故事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为了使学生能够记住1至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下面这个顺口溜:1如粉笔,2如鸭子,3如耳朵,4如旗子,5五如钩子,6如口哨,7如锄头等。以此来帮助小学生记住字形,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方法变革的过程中,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其理解数学知识极为重要,以上生活经验不但数学现实,而且是其通过经验来经历一个具体到逐渐抽象活动之过程。因此,要让小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观察与分析来找到其对于社会与数学的认识历程。如此,自然也就能找到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游戏学习法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游戏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书本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探索与运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游戏当中学会求知、做人、合作与交流,在游戏学习之中品味到成功之乐趣,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为其学习数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让他们能够在数学游戏之中学习,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就在教学中开展过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让一位同学充当鼓手,用布蒙住其眼睛,而其余学生则在十分急促的鼓声当中依次传出同一个信封,其中有一些数学题目。当鼓声停下后,信封在哪位学生的手里,就由其抽出信封中的一张小纸条,要求其在读出题目后在短时间内进行回答,而其他同学则用手势来判断是对还是错。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课堂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同学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还满足了好动与好玩之心理需求,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再如,我在教学“乘法”时,先做了一个“看谁算得既对又快”的游戏。我先出示题目:2+2+2,3+3+3,4+4+4……学生觉得容易,争先恐后地进行抢答。正当他们为自己的神算而得意时,我再增加算式当中的相同加数。这样一来,题目就变成了:2+2+2+2+2+2+2,3+3+3+3+3+3+3……学生们顿时觉得这太难了,我在这时就很快地说出了结果。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么算出来的,从而带着疑问进入到“乘法”的学习之中。
4.电化学习法
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而对于具体而形象的实物比较有兴趣,这是由于具体而形象的内容直观而生动,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来讲课,就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能让他们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从而弥补传统教学形式之不足,让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变得十分容易理解与掌握,并且取得了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所难以取得的理想效果。在教学当中,通过应用电化教学,能够化难为简。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通过多媒体画面演示小熊运南瓜的情景,第一次运的是四个,第二次运来的是三个,一会儿又运来了三个,小学生依据画面就会十分容易地写出算式:4+3+3。这样一来,不经过教师的指导,他们也能正确地掌握连加运算,全过程就如同水到渠成一般。又如,在教学“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了大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课件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些图形所牵涉的范围十分广,既有蜻蜓、蝴蝶、蜜蜂等动物,又有向日葵、玉米、花朵等植物,同时还有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漫画。通过认真观察以上形态各异的图形,吸引学生认真探究以上图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由此可见,电化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兴趣。
5.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有效的资源,从多元化的视角来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思维能力出发,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优化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
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并且中国高科技的发展与建设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好坏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在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形成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的探索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指教师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学生学习特性的问题作为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设定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材料,分析并整理材料以及制定解决方案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作为基础,特别是学生创新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的探究式学习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的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并且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生活经验作为指导基础,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与问题,但是教师都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经验,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以及探究方法,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学习情境,明确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间接性地把学习的难度以及抽象程度增加了,并且独自创建的学习情境还可以模拟发现知识的情境。在学习中创立学习的特定场景对于提高数学的探究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为了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情感,所以需要创建相对应的数学情境。为了有效地降低小学生思维模式与数学学习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所以需要通过相关的数学经验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的学习经验与已有的经验相互结合。为了打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够更进一步的进行探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从而达到目标。
2.选择探究内容,制定探究计划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与外界的环境进行互相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概念与数知识。同现代教学相比较,被动的让学生接受知识,虽然现代教学中的接受式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同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样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之前还需要结合教育对象、教师水平以及教学内容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教学课本作为教学探究的基础,创立相应的教学情境,促进小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完善的思维模式、正确的数学认知和探究数学的情感价值观。
3.实践探究,进行活动
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大多数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方式都是通过抽象的公式、符号以及文字等来表现的,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了相对应的问题情境以及实践操作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际的问题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寻找资料、整合资料、共同合作、分享实践经验、解决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使用的方式。探究式学习方法主要是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问题的时候必须要主动地进行探究,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探索精神为重点,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总的来讲,探究式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把相关的教学情况进行结合,正确地进行探究式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马丽珍.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任铁丹,何桢木.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模式:探究式学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篇8
小学生良好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由于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因此,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就担负起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
“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了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养成教育研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着力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的成果与成效
(一)研究成果
1.初步探索出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1)构建“生本课堂”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激发学习兴趣。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因此有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教师改变了以往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预习—展示—交流—指导——反馈”,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课前预习:利用新课前一天晚自习,让学生按预习导航的问题自学课本、合作交流,也可多方搜集资料。此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尤其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课上展示:
第一步:利用1—2分钟进行预习检测,由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第二步:课堂展示。通过课堂讨论、问答、学生讲解等形式引导学生展示预习中的收获、体会和困惑,学生尝试讲道理、理思路。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的关键处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反馈:目的在于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结果,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反馈、检查。通过反馈,检测当堂巩固程度,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先导,以展示交流为核心,以教师引导为辅线的教学流程。
(2)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年假期,我们通过深入各村屯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写下心得,开学评选“读书模范家庭”。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朗读、速算等竞赛活动,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之“会学”。
教师在“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的带动下不断探索,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五画预习法。一年级实验教师结合孩子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注重了低起点和细节的要求,整理出适合低段学生使用的“五画”阅读法。“一画,用数字标出文中的自然段;二画,用“”画出需要写的生字;三画,用“”画出需要认识的字;四画,画出喜欢的词句;五画,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五画”阅读法浅显易懂,便于操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2)阅读感悟随笔法。年级实验教师根据高段学生已有一定阅读能力的状况,侧重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将阅读、摘抄、写作相结合,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生活随笔,使学生养成了“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3)数学预习方法。把第二天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先从头到尾地看一遍;在新出现的概念下作记号,看教科书是怎样解释这些概念的;认真看新公式、定理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证明的过程中,有没有用到过去学过的知识,有哪些;多看几遍书上是怎样解答例题的;把课本合上,看看自己能否将公式、定理证明出来,能否把例题做出来,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和教科书对照一下,看看是否一样?不一样的话,区别在哪里,错在哪里;预习的内容里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仔细思考,经过独立思考仍无法弄清楚时,把这个问题记在教科书或笔记本里,上课时看看老师讲到没有,如没有直接向老师请教。
(二)研究成效
1.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研究,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普遍增强,涌现出一批科研骨干,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2.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方法更科学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学”“会学”的养成教育使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3.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
“农村小学生‘好学’‘会学’养成教育研究”使我校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师们具备了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控能力差,好习惯不能长久,反复现象严重。
2.受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家校不能很好的形成长久合力。
四、努力方向
1.深化课题成果,推进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凸显办学理念,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特色。
篇9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很多学科的知识都在相应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密切结合,使教育措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小学生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成功地学习各个学科,特别是科学课的有效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重塑科学教师pck结构,为小学生科学教育发挥卓有成效地作用,是当前科学教师应该着重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下面就通过对元认知理论的探讨,来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教师pck结构的问题,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我国科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一、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教学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新开设的综合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尽管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前,小学课程中也开设有常识课和自然课,但是这些课程仍然还是停留在科学普及水平的基础上。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未成年的时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对于科学课程的接受能力比较差,需要寻找一条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这些小学生建立起一个学习科学课程的思路,这就需要科学教师的积极努力地配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使小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下,能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上,不断地取得更多的成绩。本文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对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很强的认知能力,这就需要科学教师能够以元认知来提升自身的pck结构,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这些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大量的研究证实,元认知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的效率就比较高,在课程学习上成绩就比较好。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小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PCK机构的传授能力,这关系着小学生在科学教师的传授下,是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掌握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PCK结构的实施,其实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这种科学教学的实施,就需要结合元认知的理念知识,对小学生学习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又进行一次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通过元认知强化小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元认知的理论指导,结合PCK结构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而元认知理论就是一种科学探究,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科学探究,来不断地顺应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同时教师高效的PCK结构的方式有利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系统的方式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小学生,使小学生因为接受能力的增加,和科学教师善于传授知识,这种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这门课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学生怎样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是学校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授人以鱼,而现代的教学方式却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远比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元认知理论是加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之一,使教师可以通过PCK的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三、从元认知理论结合pck结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关键。一直以来小学生科学教育都停留在讲科学的状况,背后是以科学知识的理念作为支撑。科学素养教育的广义目的,就是要培养和启蒙的市民,进行科学的教育,能够不断地利用科学资源去做一些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的事情。通过元认知理论,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把有关的科学知识,通过教师的PCK的教学结构进行引导,转化成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元认知理论,对于PCK结构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以此来培养明智的科学态度,使小学生对于与科学有关的事物感兴趣。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激发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他们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谈几点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欲望
兴趣是创新思维的人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哪怕是"异想天开",也不要讥笑学生,而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敢想"精神。例如,在教学角的性质时。我同学生:在纸上画一个45'的角,和在黑板上,在操场上同样画一个45'的角。哪个角大呢?有的说是操场上的角大,有的说是黑板上的角大,有的说是纸上的角大,也有的说是一样大。同学们在讨论中,对所画的角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思考,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或找到了疑难问题的答案后,教师不要轻易放过学生这种有益的情感,而应和学生一起享受解决问题时的愉快。
二、开展多样教学活动,聚集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容易分神是必然的,但是为了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就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小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不仅表现在他们容易分神,还表现在他们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即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小学生们的目光。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竞猜的方式,让小学生们来竞猜答案是什么,或者采用口算比赛等方式,让小学生们比赛谁口算的速度又快又准等等。这样小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上,就会因为积极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而无暇东顾西盼,保证学习的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的学习是高效的,三心二意的学习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正确的学习态度,集中的学习注意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须严肃对待。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知识的记忆应以理解为主,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理解记忆法。数学知识面广,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例如:什么叫梯形。首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是什么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会怎样。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四条边中相对的两条边为一组,其中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梯形这个概念就容易了。
规律记忆法。数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记忆。例如:记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率。因为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掌握了这个规律记忆就比较容易。
形象记忆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例如,一年级数的认知教学时,把数与某些实物联系起来进行形象记忆。如把“2”比作小鸭子、“3”比作耳朵等。这样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细胞,教学效果显著。
四、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方法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利用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低年级教学,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在训练中,应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有的要手把手地去指正;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这样的操作,重视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五、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概括复习。学生每学完一个小单元或一个大单元,就组织他们对于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纲目,记住轮廓,列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单元的主要内容。分类复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比较,以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深度、广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区别复习。把学过的相似的概念、规则等,加以区别、比较,掌握知识的特征。一方面,复习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况,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认知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复习,不断地对知识本身或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进行提高与精炼。
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知识的掌握是行之有效的。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 下一篇:网络工程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