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课标的内容

篇1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落实,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尤其是近些年来,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针对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进行教学革新早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个人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几点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 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改革措施

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与发展。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上,在新课标的不断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健康教学,早已替代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也正因如此,如何做好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早已成为时下我国初中素质教学的首要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文提出几点革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一、准确掌握新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革新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基础教学大纲中,对初中不同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有着明确的阶梯式规定,致使初中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缺乏时效性。而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不仅提出教育内容要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及性别特征相符,更提出了教学内容要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新课标下对初中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更加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灵活的教学,进而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客观教育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即在初中体育教学上,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尝试新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时下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获得更多学习空间,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第二,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从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教育形式来看,传统的教学大纲早已无法满足时下的教学需求。因此,为了更好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与发展,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资源,加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尤为重要。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将百戏,秋千,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初中体育课堂,不但能够丰富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起到推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的目的。同时,根据学校情况开展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健身项目,如羽毛球、健身操等。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堂兴趣

我国的相关教育专家,通过对大量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与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楚认识到,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到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早已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与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以学习动机为基础,以学习兴趣为根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革新尤为重要。

也正是如此,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成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革新的首要重任,也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根本手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的好处与价值。同时,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去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从而获得长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为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针对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两方面进行改进,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首先,从教师的教法入手,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运用科学合理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革新。例如,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进行自我体会,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根据初中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教学,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其次,从初中生的学习入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初中生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合作式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合作式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的良好学习模式,并在学习互动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落实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革新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国在初中体育教学上已经得到了发展,许多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随之产生,并在不断的革新中得以完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要抛弃旧思路和旧模式,从而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篇2

一、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说的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学生感觉身体上、心理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这对于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状态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反而会抑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始动力。试想,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还会有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和动力吗?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体育教师的态度差而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是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体育新课标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理念,而安全又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健康。所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安全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前提。如果学生一时没掌握动作技术,教师也不应该有愤怒的情绪,不要怒斥学生,而应耐心指导。

二、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体育加试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但不是全部任务,中考体育加试只是用来检验体育教学和体现素质教育而已,如果体育教师用猜加试项目而纯粹地教学“加试项目”,就是对学生体育学习权利的剥夺。体育老师应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教学。体育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而课程结构重新调整的一大特点是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在水平目标范围内,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各个运动项目的爱好和兴趣是不同的,只有他们自己选择的项目才是他们感兴趣的,如,在水平目标4中的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目标有“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学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兴趣,选择篮球项目,也可选择排球和羽毛球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习,才能学得更好。如果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只赋予体育教师而不赋予学生,教师又不根据学生实际兴趣,强行安排内容,则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打折扣。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不但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身体素质得以提高,更能够掌握技术,有利于教师传授技术。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新课标对各个水平段都提出了一定的目标要求,但在完成水平段目标的过程中,不是每位同学都“齐头并进”的,具体地说,在这个过程的各个时期,或就一堂课来说,每位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学生在身体条件、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所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制定的目标不能一刀切。我认为体育教学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讲究的是时空上的平等,而体育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平等。为不同身体条件、个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堂学习目标,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某种情景中习得一定行为,而这种情景再现时,他会完成同样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得到刺激),那么,他更乐意上体育课(做出反应)。相反,如果我们制定的目标不符合个体实际,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薄,最后就会对体育、对运动练习处于一种“习得的无望”(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个体对其行为的结果,重复性地推动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状态之中。试想,如果一位同学在体育课上体会到的都是失败的感觉,那么他还会有兴趣上体育课吗?

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关键字】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差异性发展的关系,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体操、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都是一人包揽,体育教师勉为其难,敷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再者,我国农村学校多,办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纲》要求,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技能、技术是很难办到的。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新特点

1、体现健康第一

体育新课标反映出来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加大运动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一种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初步体现,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低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师思考问题时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学生活动”这一栏,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

3、课程设计有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们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从教师在“课的设计”使用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与过去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体育老师从学生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案,这表明了教师对各种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构思的个性化教案,而这些构思与设计又是与课的教学目标直接联系的,这也说明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课堂教学不重视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虽已经实行新课标,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为了其他学科或者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就随意占用体育教学时间,缩短体育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课用作劳动、开会等,体育课的实践时间被剥夺,体育课长期处于如此被轻视的地位。

2、体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以及场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学校对这块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校购买了体育器材,但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也造成了学校在体育器材上的匮乏。

3,学生个体差异性未被重视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然都是依据基本理念来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刀切的想象依旧存在,统一讲授授课内容,让学生统一接受课堂知识,体育教师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未进行选项教学的学校来讲,在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4、应对新课改中的困难准备不足

新课改实验初期,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凭着一股热情和积极性,对传统教学进行宣战。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初中体育教师由于对课程改革的难度估计不足,产生了许多困惑。对课程改革需要中学体育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力感到不能接受,面对着每周十多节甚至更多课的实际情况,从思想上产生了隐性抵制,即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轻车熟路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创新与探索的空间不多。

三、提高初中教学效果的策略

1、认清体育课的角色

体育课不被看重是正常的,几十门课业总得有个轻重排序,但体育课若遭受歧视,那就属于社会的一大时弊。体育课虽是小三门之一门,但它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贬低它、扭曲它、挤占它甚至打压它的种种言行,当然都该受到严肃批评。即便排在全校课程系列的末尾,也并不丢脸,把握不住自己的立身之本,才是最可羞愧也最为无救的败北。

2、转变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中去。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另外,体育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个体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身、健心、适应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健康三维观。

3、学校要加大体育投入

学校方面要更新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学校的指导思想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变以往只顾追求升学率的片面做法。同时,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购买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所购置的器材进行管理。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加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确保实现预期的。

4、精选教学内容

新课标并没有否定技能教学,而是给了技能教学一个更合理、更重要的定位,我们不但不能“淡化”,而且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强化运动技能教学”。所以,要实施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体育运动项目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等仍然是我们的首选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要进入课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做好“教材化”处理,如何做好“用教材教”,决不能把体育课的根本一运动技术的掌握丢弃,否则我们就失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真正价值。

5、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

篇4

关键词:培养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体育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03-01

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增加技能,还能提高体能以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质的发展。体育是一种强力性训练活动,需要学生在承担生理性负担的同时还必须承受心理负担,经受一定的心理考验。另外,体育还能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而在体育中合作意识的增强,无疑是对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学形式不容乐观,当前的中学,最大的目标还是升学,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很多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此外,在体育教学功能上也仅仅是满足于增进学生的体能以及技艺。因此,新课改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也面临着重大改革。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选项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去那种懒散的现象不见了,现在的课堂呈现的是一种踊跃投入练习的景象,就连平时不爱运动的女生在自己所选的项目活动中也动起来了。但是,在给我们带来活力与生机的同时,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选项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学生体能发展的片面性。因此,要根据选项的特点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

选项教学具有连贯性,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形成和提高例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中,仅靠大纲规定的时数是达不到的,只有进行长期、稳定、连续的教学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选项教学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体育课选项分层教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运动项目进行选项,在选项教学班中依据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并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分析,在分析了相关的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实验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并做了相关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年的初期实验,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实践的检验,学校体育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前落后的局面。体育课上,每一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每一块场地每一件器材都尽其所用;体育课外,自主锻炼的学生逐渐增加,操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体育组也获得了领导的表扬与同事、同学们的认同。这与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课程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阶段总结如下。

一、课程实施背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对体育不断实践认识、尝试,学生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体育专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发挥和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二、制定我的选项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校本工程,脱离校本实情是行不通的。我在实施体育艺术课程改革时立足校本实际,校本教研积极引领,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选项课程方案。

1、设定体育课程总目标。(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能熟练掌握1-2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2)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增强身体素质。

2、确立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新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划分课程学习维度,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并以五个方面的目标和水平的目标统领学习内容,建立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阶段性成效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以来学生锻炼的热情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与以前相比,学生对现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自发组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次数也在缓慢提升这说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更在逐渐形成,自然身体素质有一定提高。

自课程实施以来,作为体育教师的自己感觉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的也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对学生的期望值发生了变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师生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有特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必须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并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改编和创新等一系列课程开发活动来实现。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师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还改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提升了课程意识,还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和行动,并使自己的职业热情得到了提升。对自己的职业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朱娟;初中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思考 [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10期

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

新课标对中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文件,是我国对基础性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性要求。新课标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新的改革,它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我国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基本理念。这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的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学生体质与素质为目的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也逐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但在改革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摒弃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新课标的推进,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体操、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都是一人包揽,体育教师勉为其难,敷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再者,我国农村学校多,办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纲》要求,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技能、技术是很难办到的。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新特点

1.体现健康第一

体育新课标反映出来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加大运动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一种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初步体现,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低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师思考问题时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学生活动”这一栏,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

3.课程设计有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们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从教师在“课的设计”使用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与过去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体育老师从学生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案,这表明了教师对各种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构思的个性化教案,而这些构思与设计又是与课的教学目标直接联系的,这也说明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课堂教学不重视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虽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岑凡

初中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纽带。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目前,初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业的内容、形式的单一、作业的设计缺乏多元性、作业量大等问题。显然,这些机械、滞后、封闭的作业模式,缺乏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无法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建模、解释、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作业中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设计数学作业呢? 笔者结合当前初中作业设计存在的缺陷,探索了一些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初中作业设计缺陷分析

1.作业量过大,学生压力较大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得不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教师不管作业的质量,一味的让学生去做。题海战术的确训练出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解题机器,可是他们往往缺乏创造性,学生大量业余时间花在完成低质量、高重复率的作业上,其全面发展成为空话。

2.作业单一,无法检测学生真实水平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严重缺少多元性,而对于数学作业的准确性、统一化和模式化过于强调,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较少,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业设计没有针对性,无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作业设计,使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在作业设置中,作业的内容都是由教师所规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权,只有按照老师所布置的完成作业,而作业的内容局限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完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实施的作业设计是完全一样的,按照这种“一刀切,齐步走”的方式发展下去,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布置作业的真正意义,而且在作业的数量上学生也很难承担。

3.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生活,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但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大多算想着利用生活素材来进行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去利用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大部初中数学分作业都脱离学生的生活,使得作业变得枯燥无味。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固定,以书面答题为主,内容空洞,学生易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丧生了兴趣,常常采取应付完成的态度,导致作业效果很差。

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之探索

1.根据学生状况,设计分层式作业

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不能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来布置。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找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设计有层次性的、难易有别的作业。对于优等生,他们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得比较快,利用课上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了,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思考性强的作业,这样优等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给优等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挑战的平台、超越自我的平台。对于中等生,可以布置配套的教材上的基本习题,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其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差生的增多。而对于后进生,则应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一般应是课堂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让学生通过回顾课上所学内容而找到答案,这样可以让后进生经常体会到作业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一点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作业设计形式要多样

长期以来,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笔答型作业为主,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但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业的样式上要有所变化。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对一些设计图案的作业,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去做,并多加关注。同时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 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的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及应用。例如:数据处理的过程.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来体会。探究型作业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探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一次函数的性质,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画图来探究。设计开放型作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已知AABC,请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你能给出几种不同的答案?

3.作业布置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实际问题。我认为老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6

摘 要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体能的发展是体育教学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更要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发展。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技能教学中融入体能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运动技能 体能 发展

一、引言

新课标中对初中体育教学要求为增强初中生体育学习主体性、激发初中生运动兴趣、加强初中生运动技能学习。在强化锻炼学生身体运动技能、增加身体协调性的同时,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态及正确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价值取向,全面培养学生身心向健康和谐方向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学习与学生的运动兴趣紧密相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以技能为载体,有效提高初中生体能。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使得现实情况与新课标所要求相差甚远。一部分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严重制式化,完全按照课本照本宣科,不考虑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及年龄特点,一味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化与完整性,以竞技化模式、按照成人技能掌握要求来规范初中生技能学习。如此枯燥且强度过大的技能教学得不到初中生的喜爱,学生无法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及成就感,则必然导致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厌烦,以及对运动的疏远与抵触[1]。这对学生运动技能及积极健康心态培养十分不利。另一部分则是将初中体育教学当作休闲课,将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自行学习与体会。这一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人文关怀,但却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学生无法体验到掌握运动技能后的成就感以及技能提高时的。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技能教学与反复练习,有效提高学生体能,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增强体质健康成长。没有体能的提高,体育教学课堂就变成了时间较长的课间休息,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不懂得变通的照本宣科教学,不考虑初中生身心都处于成长期的特点,高强度又无趣的体育教学或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和运动都产生抵触心理。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技能教学的必要性

某些地区学校片面追求学生文化课成绩及升学率,而忽略体育教学,将体育教学时间强行修改为文化课时间。这不仅加大学生文化课课业负担,还强制占用初中生休息与锻炼时间,由此将导致学生身体体能素质下降,将德智体全面发展变为重智育、轻体育。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到高中阶段学生要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1-2项球类运动的技战术,较为熟练地掌握1-2套有难度的武术套路和对练,这就为初中体育教学制定了教学目标,运动技能教学是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主要要求。与此同时初中生体育教学可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有健康的体魄,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生活挑战中拥有坚实的身体基础。初中体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与良好体能,技能学习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四、以技能为载体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技能和体能教学的兴趣

在所有教学方式中,兴趣教育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技能和体能教学的兴趣,才能更加有效发展初初中生体能。

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便应设计体能游戏,趣味球类及绕圈追逐跑等趣味性较强的体能训练方式。采取这样学生感兴趣的体能训练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在技能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更好的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技能,在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生体能[2]。例如篮球运动作为初中生普遍喜爱的运动,可以用学生间竞技、游戏等参与度更高且能充分提起学生兴趣方式代替专项体能及动作训练,在竞技、游戏中纠正学生不标准的动作,游戏结束后针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指出失败学生的不足,给获胜学生提出精进的建议,在这样的条件下为学生安排技能教学及运动符合训练,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培养学生对技能和体能教学的兴趣,在学生更加投入的情况下传授技能,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亦能更有效发展学生体能。

(二)实现德育和体育教育并举,促进技能和体能教学

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初中生付出长久和艰苦的努力,只有通过反复持久的练习,学生才能够实现对一项运动技能的真正掌握。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畏难情绪产生厌恶心理,难以坚持下去,直接影响技能和体能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内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存在“三分钟热度”的特点,学生会迅速参与到新的一项有趣运动技能学习中,但长久且艰苦的技能训练会使得学生产生厌恶且抵触的心理,因而不能坚持学习此项运动技能。在这样的情况发生前,初中体育教师便应该注意到,并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便是向学生传授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教会学生正确的面对各种困难与问题,在面对困难时,采取发展的眼光进行看待,从而克服对短暂困难的畏惧等心理障碍,投入到技能训练及体能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在不同时机,针对学生不同心理状态对学生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在学生产生气馁时进行鼓励、在坚持训练及取得进步时进行表扬。例如较为枯燥的耐久跑训练中,意志品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举行小组间耐久跑团体比赛,团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鼓励学生为团体荣誉而努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进行表扬,在此比赛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长跑锻炼积极性,也加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初中体育教学技能深系过程中,采取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并重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强化运动技能学习,更加有效发展学生体能。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技能和体能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提升身体机能的关键手段,为了提高技能和体能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尽量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持久兴趣。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从而提高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教授学生快速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快速跑技能的不同掌握程度进行科学分组。对反应性较差大动作迅速的学生多安排他们进行灵敏性项目练习,如蛇形跑、折返跑、快速站立跑、抢绳子等多样化的项目;对于起跑反应时间长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起动练习、突发信号反应性练习以及各种预备姿势练习等项目。这样,通过开展针对性的练习项目,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运动乐趣,实现提升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的双重目标,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新运动技能的教学时,首先应该向学生讲解该项运动技能的分解技术要领,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不透彻或者出现错误的环节,教师要及时运用正确的方法予以解决。只有学生理解了正确的运动技能,他们才能够正确运用体能,通过不断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实现锻炼和提升体能的目的。

(四)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能教学的融合性

学生体能是初中生学好和掌握必要运动技能的基础条件,而学好运动技能后,又能够形成对自身体能拓展和延伸。正是由于运动技能和体能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初中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锻炼的良好融合,让他们既能够获得体能上的提升,又能够享受运动技能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把握体能练习的方法性和手段性,以培养学生相应的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授“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环节时,很容易出现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理解不透彻导致体能难以有效利用的现象。因此,在开展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积极融入体能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学生在提升投掷实心球技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发展体能。1.很多学生持球手型不突出。凡是犯有这种错误的学生普遍存在体能差的问题,他们手指和手臂难以提供足够的力量,因此拿球不稳,教师在纠正他们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也要培训相应身体部位的体能,加强学生上肢和手腕手指的力量练习,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手指斜体俯卧撑练习、握力器练习等。2.很多学生在做投掷实心球的预备姿势时,背弓不标准,说明这些学生背部肌肉力量不足,也是体能差的表现,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安排学生进行俯卧垫上两头起、背拉肋木练习满弓等技巧性体能训练游戏。3.投掷实心球时,后腿弯曲不够,说明这些学生下肢难以提供足够力量,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加强下肢力量练习,比如引导他们做单腿跳、起蹲跳以及跪姿投球等练习,重点提升他们下肢体能,同时感受下肢发力要领。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协调性的体能训练项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投掷实心球过程中对身体协调技能的要求。在追求学生运动技能提升的同时,一定要完成相应体能的培训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运动技能和体能教学的有机融合。

(五)加强“课课练”,保障运动技能和体能教学效果

对于每一课时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采取“课课练”模式,通过课堂上的强化练习,在巩固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提高体能培训效果的目标。进行“课课练”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该严格把握主教材的相关要求和既定教学目标。例如,教授“投掷实心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引体向上、俯卧撑、柔力球等“课课练”练习内容,帮助学生缓解在柔韧性和上肢力量方面的欠缺问题,从而巩固实心球教学效果。

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形成一定的技能基础后,教师也可以渗透“课课练”内容。例如,同样是在“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上肢发力动作要领后,教师可以继续开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柔韧性的“课课练”练习,如安排学生进行收腹跳、蹲马步、原地跳起反转等练习。此外,开展“课课练”练习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统筹性的设计,确保“课课练”的系统落实。例如,进行排球垫球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递进式的“课课练”内容,如在首堂课教学过程中安排原地纵跳、助跑摸高等练习,提升学生下肢力量,接下来的课时中安排折返跑、蹲姿往返跑等提升灵敏性的练习内容。这样,通过加强“课课练”,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实现对体能的有效利用。

五、结束语

初中体育课程应该顺应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积极发挥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能中的关键作用,以培养学生体能作为重要发展目标,逐渐摆脱片面强调运动技能培养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康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以技能为载体实现体能培养目标,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的教学任务。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技能教学和体能培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36).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改;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34-03

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课标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形成科学合理的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思想,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分析如下:

1.师生对“健康第一”课改理念的认识情况。本次调查中显示,“健康第一”观念深入教师和学生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健康第一”课改思想的认识情况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老师分别有36人、75人和23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6.5%、55.9%和17.6℅。这就为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全面认识它的作用意义和本质特征,并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推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此外,学生这一思想的认识情况也比较理想,“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5.6%、32.2%和44.2℅,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课认识,这就使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体育项目成绩和运动技术的传统思想,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

2.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学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基本都能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项目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在问卷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上课内容非常满意,5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基本满意,只有6%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满意,而且在课堂上较之以前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课堂上不像那样死板,只是老师在那教,然后教完了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去积极的思考,而且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优越性。调查数据表明,87%的学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了学校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范围,学生再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

3.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和效果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去评价和体现。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价,比较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的程度、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关于体育的学习评价已从单纯依据“测试成绩”和“出勤情况”转变到向“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等综合依据上,但仍有部分老师延续以前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课标对课程内容不作具体规定,可以说是给地方与学校更多的自,但问题是许多体育教师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说只要符合课标的理念,教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弹性过大同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还不行,还要注重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尽管体育老师们对教学评价改革有了概念,在教学中也有所落实,但落实的点并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前进和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要。当前的中学体育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比较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互相交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了,因此,教师要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潜心研究体育教材,根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自己设计和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适当缩减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这样的教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从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灵活多样地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和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为他们的自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2)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方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体育相衔接。

(3)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统括传统体育和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于一体,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篇8

目前,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还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学生体质大幅度下滑,运动能力下降,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的现状和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是不是喜欢这种体育课,初中体育课有没有达到真正的实效性?本文就我县新课标的执行情况,对“初中生在三年的体育课中最不满意的是什么、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农村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思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来自全县13所农村初中260名七、八、九年级的学生,这些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数据处理采用汇总法,将调查表逐项汇总统计进行分析。调查问卷自设了“初中体育内容的调查”包括:对学校名称、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器材、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中考项目练习时间、初中体育课你最不满意的是什么等20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在对13所学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初中体育与健康具体教材的20个项目,体育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总结如下4个表。

(1)从以上四表中的情况分析

田径教材学习情况最好,10个项目内容有8个超过50%,体操和武术类的学习情况比较差,没有一项超过50%,反映出多数学生在初中没有学习过体操或武术,球类运动除了篮球和羽毛球情况好一点外,其他的几项球类很多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教过,让学生自己玩的占多数。

(2)从调查的教、学习率高的教材分析

从全部调查的20个项目中,挑出学习率最高的5名是短跑、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篮球,这前5名全部是中考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在初中体育课中以中考体育项目学习为主是主流,应试教育、应试学习是多数学校和多数体育教师的主选课,教学内容单一是学生厌倦体育课的主要因素。

表5对初中体育课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

有效反馈人数 满意 百分率 不满意 百分率 不知道 百分率257 40 15.6% 156 60.7% 61 23.7%结果归因:学生在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上学的东西少,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应试教育和只练中考考试项目是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从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

①无故占用学生活动时间,有的学校临近中考、期考时,体育课和三操全部取消,其他主课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

②课外体育活动徒有虚名,没有人组织和管理,没有人发放运动器材,学生便放任自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落到实处。

③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和器材使用率不高,由于一些不正确的思想,个别学校害怕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把一些体育器材尘封于库房,使学生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对修建体育场地、购置体育器材不积极,学校没有任何体育经费开支,导致器材的严重不足。在“普九”验收期间,各学校自制了一些器材,如沙包、毽子、铁环、棍一类的体育用具,这些东西几乎尘封在器材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没有起到教学的作用。

④早操、课间操常年不变,听同样的音乐做同样的操,年年如此,学生毫无兴趣,只是勉强应付,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①我县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现象,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教师思想过于落后,接受新知识较慢,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②反映出农村初中在教学上教的内容比较少,学生课堂上学的运动技能不足,学生普遍对体育课不满意,对应试教育和只注重中考考试项目练习反感。

③上级体育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领导不重视农村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上课同工不同酬现象存在,造成农村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这种现象下实施新课程改革,远远达不到效果。

2.建议

①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所,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完善学校体育评估标准,加强执行的力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②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体育课堂观念,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把体育课和其他课程放在同等位置上,开好、开足体育课,做到教学有计划,上课有教案,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公开教学和观摩教学,定期召开体育研讨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组织形式上,灵活多变,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以班级活动为主,不断更新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定期举办学生体育运动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篇9

一、前言

学校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田径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的完成与总体的教学质量。通过对田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提高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基本素质和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搞好初中田径教学工作,有利于顺利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萧山区农村初中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外活动和校内体育竞赛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影响杭州市萧山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向更高水平和层次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及对各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发展学校体育决策的客观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径教学在萧山区农村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田径运动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发展人体各种身体素质,对于各项运动的技术和成绩的提高也起着积极决定性作用。(2)田径运动对于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还有心理的发育都需要全面协调的发展,通过对田径运动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体形态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3)当前萧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现状:调查显示有少部分教师对新课标还不甚了解,这反映了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盲目性,田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为必修的实践课内容,虽然在大纲中作了明确的规定,初中32课时/学期,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不能足额足量的执行。在教学内容上对发展学生反应、灵敏、力量项目的铅球、跨越式跳高、跳远等内容开展的较少,在教学方法上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主要还是采用讲解示范预防和矫正法来教学,使用游戏比赛启发式教学的比列还很低,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枯燥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田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田径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2.对萧山区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状况的调查分析

调查308位体育教师结果显示:其中男体育教师259人,占总人数的84%;女体育教师49人,占总人数的16%。中学的体育教师队伍需要更多的女教师的加入,从而使得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化。田径专业教师92人,占总人数的30.6%;非田径专业教师208人,占总人数的69.4%。这说明田径专业体育教师的比例比较合理,对初中田径教学是比较有利的。

3.区农村初中学生现状分析

(1)中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分析:通过对萧山区农村不同地区的400名中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在中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运动是篮球与健美操,然后才是跑步,并且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的跑步参与者,是由于在其他项目中由于身高、身体协调性差等因素,对篮球、健美操缺乏自信心,才把跑步作为自己日常锻炼的手段,总体来看,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同程度不高,田径运动的健身优势并没有在中学生身上发挥出来。(2)中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态度和认识:通过对萧山区农村不同地区的400名中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许多的中学生对待田径运动用一种逃避的方式去对待,学生普遍认为田径内容较为枯燥,不如健美操、篮球等项目趣味性强,多数学生不喜欢田径课,从而也忽视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

4.山区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现状分析

(1)田径场地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9所初中拥有400米田径场的学校的有15所,300米田径场的学校9所,有200米田径场的学校有4所,还有l所学校没有田径场。按照正常的田径教学与课外活动的需要,一个学校应当有一个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萧山区农村初中的体育场地条件影响田径教学的顺利的进行,也使得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能够全面的贯彻实施。(2)田径器材:在萧山区当前的农村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实心球、接力棒、铅球、标枪、跳高架等器材拥有的比例最高,由于这些器材相对比较廉价,对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像投影仪等器材一般的初中学都不拥有,田径技术的表象如果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很好的建立起来。

5.前萧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资金有限,场地器材不够完善:调查中发现还有很多学校没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距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培养后备人才示范学校要求的人均占地是6.8平方米,学校应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和风雨操场的目标相去甚远,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初中的体育器材主要是实心球、跳绳等,像标枪与栏架等器材的缺乏,造成这些学校无法完成相应的田径项目的教学。比如戴村初中,非但场地不标准,而且跑道上的煤粉很松散,且高低不平很容易早上伤害事故。(2)当前初中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尚待提高:当前的一部分体育教师还不具备系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没有形成与现行课程标准相匹配的全面技能,有些田径教师还不能成为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指导者,这些也是造成田径教学不成功的重要的原因。(3)田径教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新教学法的引入不够:时下的部分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能力局限,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不够,不了解或者新课程标准下萧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现状分析对新型的教学法了解甚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就更微乎其微了。现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探究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对新时期的田径教学尤为重要。(4)学生对田径课兴趣普遍不高: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其一,受新兴项目的冲击。二,教材内容缺乏新颖性。其三,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5)行政管理者对田径教学不够重视:此次在访问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的体育出身的初中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半数以上的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一般,还有近三成的校领导认为体育教学不重要。

6.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对策

(1)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田径教学的场地器材设施;(2)增进现有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3)田径教学要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4)改进田径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5)根据中学生身心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田径运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萧山区农村初中的田径教学完成情况距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来看,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但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高职称比例偏少,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足。(2)萧山区农村初中的田径教学从硬件设施来看,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尚不能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得不到改善,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学校领导对体育课教学不重视、体育法规意识淡薄,这是田径教学未完全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3)从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情况来看,萧山区农村初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存在着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透彻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4)在当前田径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目前萧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的创新度不够,课堂教学单调、枯燥、乏味,从而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与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目标距离较远。(5)萧山区农村初中田径教学在内容创新上不够,没有引进其他兴趣较高的项目,或对传统的运动项目进行低难度等合理的优化。

2.建议

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 课堂模式 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校轰轰烈烈推进高效课堂的开展,为配合学校搞好体育课程改革,我们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同时,积极地整合教材。我们深知体育课肩负着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教学,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体育课的效果远远不能达到其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其在体育课上显示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呢?笔者结合学校实际谈几点理解。

1 课堂模式

1.1 依据

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新课标理念、目标的研究和教材的整合,我们在开 2 节小课的基础上,把 1 节开成选项课,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课堂模式,我们研究制订出了符合初中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又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1.2 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 3 节体育课,其中 2 节小课,1 节选项。

1.3 具体安排

每周 3 节体育课,其中 2 节是按照进度进行,各年级安排合理的小课授课内容,如本学期初一安排篮球、武术、排球、田径、搏击操,初二安排排球、健美操、篮球、田径、武术,初三安排田径、篮球等。这些内容的安排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和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如果单纯的小课教学,有的同学会压抑,所以我们把其中的一节拿出来上选项课,也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自己相对喜欢的项目,以使其在小课中学到的知识,能在选项中实践、巩固。

1.4 小课教学模式

各自老师上各自的班,按照进度,根据老师自己的实际情况,上符合自己特色的体育课。小课的评价:一个阶段上完一个内容之后,老师及时跟上考核评价,再和平时的考勤及表现情况结合起来,即是一个内容的成绩。

1.5 选项教学的模式

选项教学就是以学生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报给年级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再按名单打破班级的界线来重新组班来上课。通过选项的教学,让学生把在小课上学的知识,在选项中实践,缓解小课中个别同学的压抑情绪,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调节学生学习,愉悦身心,强健学生体魄。根据师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板羽球、健美操、搏击操、跳绳等模块。选项评价:按照选项班,由专项老师进行考核。一个学期上完一个模块之后,专项老师及时跟上考核评价,再与平时的考勤及表现情况结合起来,即是一个模块的考核。

2 创新教学方法

2.1 在课的基本部分中,教师要延续准备活动时调动起来的激情,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课中做好培训,和小组长一起把课堂组织得既活跃又严谨。

2.2 依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特点,对学生的活动做好安排,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3 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展现自己闪光点的机会,这就需举行合理的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不同的闪光点。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但在某个特定的比赛项目中他是佼佼者,这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相信其兴趣肯定会与日俱增。

3 加强思想引领

教师应该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本身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健有力的身体作保证,就失去了其更多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因势利导地利用多种方式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逐渐产生一种想拥有健康体魄的愿望。在此前提下,教师教得卖劲,学生学得起劲,学生们掌握运动技能、技巧的欲望愈强,那么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4 用“爱”搭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以爱心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体育教师爱学生,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而且要有一种表扬、鼓励、引导、关怀、教育和帮助的平和心态对待学生。一个对学生没有爱心的教师,就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无法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无法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也就不可能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5 合理运用适合初中学生的游戏

游戏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走、跑、跳、投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教学时,就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兴趣、启发心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既当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做游戏的参与者,和学生一起跳、一起玩、一起乐,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感情交融,赢得游戏教学的成功。这样在游戏中学生既学到了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培养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6 在课中合理运用音乐

音乐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同样的教学内容练习,配上合理的音乐,学生就会情绪高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外,音乐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使学生精神愉悦,还能调节学生的心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