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习心得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学习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电子学习心得

篇1

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已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那么,在职业教育的电子电工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

一、不论是职业教育教师或是职业教育学生都需要改变陈旧的

观念

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

我们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只知道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仍然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仍然在教师的控制之下,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监控。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讲课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不钻研学生如何来获得知识的问题,也就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宗旨。所以,教师要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观”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分为六人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讨论、探究,或站或坐,不拘一格、畅所欲言。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这样就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2.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观念的转变是关键,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在课堂上,要通过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积极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工具如黑板、教材承载知识的种类和容量都已经很少,已经不能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出现了如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等大量媒体,这些媒体承载信息的能力是传统的教学工具的几倍,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问题,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快地突破了难点。

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即“我便是课堂的

主人”

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有接受新知识,做课堂主导的自信心,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

1.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

教师应民主教学,重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使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学术气氛,不同见解的争论责疑,知识的传输和反馈都能得到体现。

2.消除学生“害怕出错”的心理

电子电工教师在授课或实践时,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更不应忘记对出错者给以耐心指导和鼓励,以培养其不怕失败的

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非完美性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癌症的难治,工业的发展与环境污染,经济的增长与人口,大脑的功能的问题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一无所知到略有所知的,科学的发现并不神秘,对事物的认识还要靠我们去完善。

四、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持续提升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师生交流气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很有效。一个成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加上沉闷的课堂,不可能使学生成功地达到自主探索目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

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尤其是中职学生我们要对他们的学习多鼓励,对他们回答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评价,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布鲁姆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讲的知识必须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知识,他们才乐于接受,并且主动接受。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沉浸在快乐中的主动探索者。

如果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要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负责任,则能产生一种自我约束的动力,自觉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即俗话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总之,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只有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导,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性和对问题的敏感性,并使学生真正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篇2

一、“学困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

1.过于强调测试成绩

学校长期使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学生,甚至在做出决定时,不管考试的结果是否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人们都会以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相信考试分数的精确性。而人的智力、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几道选择题、问答题就能检测出来,不同类型的考试有利于不同的人,由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某个方面的能力过于简单化。在我国,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应付考试,升学、就业、资格认定等都是在用分数说话,用考试进行筛选。这就暗示学生必须为了考试而努力学习,为了分数而奋斗。在这样的评定标准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分数,忽视了自身优秀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看不到自身的优点。长此以往,“学困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2.权威人物的低期望

一些教师往往受到“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出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目的,对“学困生”报以较低的期望,预定较低的目标。这样,在一定的情况下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少数学生可能会为了超越老师的期望而努力,但是大部分学生会把自己定位在教师期望的水平上,他们止步不前,以迎合教师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了学生的进步与权威人物的期望呈正相关,一些智力平平的学生在教师的高期望下,也能达到了较高的目标。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尊敬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基石。斯滕伯格认为,过低的期望不光会带来预期的结果,而且会让“学困生”感到自己就是别人眼中的这类学生。长期受到低期望的学生就会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会表现得极不自信。

3.自身较低的自我评价

由于长期的不自信,“学困生”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人们对自我的怀疑并不是全由他人的影响,也源于自己的妄自菲薄,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否定。一旦学生强化了这种意识,就会体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自身潜能的发挥,影响自信心的形成。如果“学困生”对自己能力怀疑,其自我效能感必定会降低,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听到有个声音在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行,我办不到”。这种心理暗示不仅会阻碍既定目标的达成,而且会使他们丧失应有的自信,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实验证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就会越倾向于做出更大的努力。但是“学困生”由于缺少成功的信心,自我效能感较低,在行动上就缺乏足够的动力,成功的几率也相应减少。

二、增强“学困生”自信心的策略

1.拓宽学习评价渠道,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个性心理各因素发展的不平衡,加上所处的环境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水平、在同一阶段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在学业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甚至暂时处在落后状态完全属于正常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是由于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方面能力的不同组合所致,各种各样的风格只有类型之别,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教师采用任何一种相同的教育方法都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受益,同样,任何一种评价方式也只会测试出一部分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学业成绩的优劣并不能完全展示一个人的能力。而学校的评价标准会指引学生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不良评价,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学校应拓宽对学生的评价渠道,打破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的评价标准。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分析性智力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评价。首先,要在传统的评价基础上,重视“学困生”创造性能力的评价,勇于发现“学困生”的创造能力,抓住其闪光点。通过小发明创造、奇思妙想等创造性活动鼓励“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回归生活,找回自信。通过在生活中学习,不但能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评价要谨慎,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除了学业的成功之外,还有很多成功的形式,还有很多方面能显示个人的价值。在不断的努力中,“学困生”的自信心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2.相信学生的成功潜能,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权威人物的期望影响学生的成功。学生眼中的权威人物是家长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往往会成为他们行动的内驱力。因此不可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要看到分数之外的成功,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人在智力上没有等级的差别,只有结构的不同,智力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加以培养和发展的。所以后天的教育应给学生提供有助于他们智力和谐发展的条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意识,坚定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心,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手中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像纸牌搭房一样定然倒塌。”教师要不断转变“学困生”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学业的暂时失败,并不能证明他们不能成功,更不能说明他们生活中的失败。其次,教育者应该树立一种新的理念:成功不仅仅是那些学习优秀者所具有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找准自己的坐标,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发展为成功者。再次,要认识到“学困生”的创造应该得到奖励而不是惩罚。当“学困生”有了新的思想,或有一件有创意的作品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给予他们热情的赞扬。事实证明,得到积极的期望的学生,进步就会更快。反之,得到消极期望的学生则容易自暴自弃。

3.树立适当的榜样人物,建立合理的自我评价方式

篇3

工作虽然是通过中介找到的,但对于我来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奋斗了,我未曾放弃理想,只是所达到目的渠道不同而已。我独自一个人在电子厂工作,电子厂中做那线路板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更别说是有压力了。也许我是刚刚从学校出来的,也许我是受外国工人工作态度多熏陶所致,而舍弃了中国那工作时漫不经心而一味的想到自己得到了多少而不曾想过今天自己做了多少事,守望时间工作的人又有几分心思在工作呢?那对于老员工来说是十分的普遍的,但线长只能数落新员工,每天受气的就属那新员工了,不过我还算幸运了未曾受气相反我们的线长对我还是比较的关照的。后来我也不知道我们线长看中我那点让我去修理那功能坏机,对于一名对全电路零件的布局都不熟悉,对于一个曾经未曾学过修理而无人来指导又怎能在短时间内做好那件事呢?但自己依旧勉强的答应下来了。开始的那一两天看到这么多的功能坏机,再想想自己的无能,不知从何下手修理。看到它们我心浮气燥,为何要我来修理那些“垃圾”呢?那刻我无助了,我要放弃了。我向线长说明了我的无能,我不能修理那坏机了,希望有更好的安排。后来线长叫个技术员来指导我修理。一块一块线路板在我的手中修好了,让我感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气息带走了先前的烦燥,带来了自己喜欢上了修理“垃圾”的事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就是做修理工作的事了。修理不仅仅让我学会了修机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了今后的生活中当自己面对陌生事情时,该沉住气,知道从那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来解决问题,来完成对陌生事物的探索,修机让我成熟了一点。让我体会到做事的过程是历练自己,认识了别人,对社会深层的把握,这些都不断让我成熟从容,这过程中在一点一点的削减我的书生气,在打磨我那些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书本知识,在剥离我原有的一些难以改变的观点,在工厂的嘈杂的声音中细细的体会这些过程是生活中极有意义的事情,这既是享受,也是折磨,更是一次历练。

暑假社会这一游不仅仅带给我的是金钱,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感悟。对社会我直接接触了消除了先前的一些偏见,又从社会上认识了自己在那些方面的不足自己还要努力的改进。先前我想从此挫学到社会上漂泊闯荡,至于社会的辛苦我早有耳闻了,但我想的是:“每年从各高校中走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对于他们其中又有多少学习到东西呢?又有多少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呢?带着梦想来到大学中最终自己的梦想也被弥腐的大学生活所吞噬,那与不来大学有何区别呢?社会不好生存,更别说是发展了,但我不会象那些自命为什么大学生的人而歧视职业的高低来过分的挑剔工作,我会从基层来做,从基层学习,辛苦对于我来说并不害怕。面对每年高校生失业情况,让我不得不疑惑“知识改变命运”是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条公平的起跑线,疑惑的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博士生没有辉煌过;疑惑的是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的准博士生走上自杀之路;疑惑为什么大学生失业率依旧那么高……知识也许只是改变我们人生条件之一,但对于每日在象牙塔里面渡过的学生来说他们又拥有社会社会对其经验、技术的需求吗?有多少人从大学走出来可以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呢?一脑的书本知识;一身的书生气质;一串的书本逻辑而未吸收社会实践的过滤;而未经历颠簸命运的冲洗,让别人看起来十分的幼稚而待成长。再展望与社会上有多少人是通过社会劳动实践来选择自己奋斗的目标,最终有所成就,此刻我更加感觉到我们大学生目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的危机。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不应该过分的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仅是其中的条件之一,沿着许多成功者足迹来勘察,我们可以看到成就梦想的路途知识可能是斩断路途中荆棘的刀但在前行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也许我们从社会上吸取了这些知识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命运,才能羽翼丰满,让我们飞出藩篱飞向成功。

学校让人学习了那生硬的书本知识,让热血男儿变的更加弱小;社会让人学会了如何来生存与发展,让书生气的学者变的更加的疯狂。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依旧在学习,在学习中奋斗,至于奋斗的结局有谁预先知道呢?但我们要坚持“努力不一定成功,放弃一定失败”的心态来奋斗。

篇4

引言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新理论、新器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与微电子技术的日益融合,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我国是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大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然而,随着全球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升级,我国比较重视课堂知识传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的“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创新品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严重不相符合,在此,针对我校电信专业学生现状和地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需求,提出了关于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1、实践体系改革

通过10多年的教学摸索和企业调研,提出了将一大批课程实验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从理论课分离,实行实验独立设课,并根据内在联系,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按技能发育的实验项目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为主线,将“基本实验/实习”、“课内单元实验”、“课外开放实验”、“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及各种校内、校外实习等工程实训环节于一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2、实践方法改革

目前的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缺乏严谨的作风,遇到困难比较容易放弃,没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信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历史以及科学家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缺乏了解;对电信知识体系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配合多方面多层次的引导,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除了学习的主要因素外,也要帮助学生克服心里障碍,不能有畏难的情绪,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跨越难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找到适当的点,积极引导,善于鼓励,让困难较大的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增强意志力。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融合”。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和就业导向为指导原则,创立以语言与商务、技能与素质、理论与实践、单项与综合、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职场化训练模式。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把商务工作内容作为语言训练的内容,把商务项目作为训练载体,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场景为语言训练营造氛围和环境,单项技能强化和综合运用训练相结合,按照商务流程序化语言训练模块。通过实施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在商务环境中得到有效提升,充分体现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实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用产业发展引领专业教学。

改进实践评价体系,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工科教学和文科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话,更加加重了教学难度,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如果实验中敷衍,人云亦云或过于注重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从而导致不注重对现象的分析,而致力于比对数据甚至编造抄袭数据,其学习兴趣将荡然无存。实验评判中坚持结果错误但能够在数据分析时找到错误原因不降低得分的原则,以及实验过程遇到不可预见问题未能完成全部内容,但事后数据分析时对所见现象分析的合理得当同样得高分的作法,将使得学生注重对过程的记录和剖析。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了,实验内容自然会全部完成了,同时由于有了实质内容,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也有了保证,其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可持续学习的动力就具备了。

制定一整套实验室管理规定。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约束。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将实验室日常管理完全交给该校电子社团的学生,实验室的钥匙由学生管理,学生可以全天候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实践,甚至在参加暑期竞赛培训期间,学生就搬到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在项目得到批准后签字领用,项目结束后归还,学生对实验仪器负责;同时要求学生自己配置计算机和常用工具,实现了部分设备的自主管理,并鼓励学生自己将计算机搬到实验室,实验室提供实验条件。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制度保证。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国家各级各类项目申请和学科竞赛。通过各个渠道多方面来筹措资金和资源,获得先进的实验开发平台和工具。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对某些科研方向的学习兴趣,竞赛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活动。

通过举办校内专家教授、企业高层技术人员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行业动态、行业最新技术和企业对学生的最新专业能力的要求。给学生以危机感,并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属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形成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各种科学而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达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3、个性化培养与团体协作培养相结合

大众化教育下,学生数量的激增与学生的多样化,带来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培养模式到专业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学生在大众化阶段下因数量增长而呈现差异放大的现实问题,针对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开放的、弹性化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

“人力资本是先于其他一切投资要素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将如何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我国企业和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我们所提出的个性化教育培养理念一是以地方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兴趣为导向,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全面开展个性化培养。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因此,高校应遵循“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二是通过学生整体素质分类,强化阶梯式培训,全部学生素质分层提高。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即基础好、技术能力强的学生以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疑、难、险、重问题为目标,通过深入钻研各项知识,使能力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中间层次学生在巩固和熟练实践技能上下工夫,努力向基础好、技术能力强的看齐;实践技能相对落后的学生以保证实践能力的基本掌握为目标,加强实验基础培训。通过目标的合理设定,实现了鼓舞一批、培养一批、推动一批的功效,“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是通过学生对不同实践课程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相应的有区别性的发展;在多样的人才评价标准上,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类型的效果。

四是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发现、开发学生潜在的个性。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全体学生,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发现其闪光点,引导学生成长。学会用“心”与学生做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诚理解。

五是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该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激励,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完成基本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固定小团体自己去学习、去创新。改变学生团队精神淡薄、自我管理欠缺、集体荣誉感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4、结语

高等院校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必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现代高校的改革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e杰班-武汉纺织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二:主打应用型人才.ei.wtu.省略/Ku_showart.asp?id=340.

[2]田怡.电信专业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及转化策略.咸宁学院学报,2009,(12).

[3]荀延龙,郜继红,等.改进实验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第32卷(增刊).

[4]高智琛,王丽娟.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2011,(8).

[5]赵波,徐冬平,李俊霖.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篇5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近几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这种生源充足、社会需求旺盛的一派大好形势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及时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手段,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解决以下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1)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问题;2)专业雷同与办学特色的问题;3)专业宽口径与人才多样化的问题;4)与上述相关的教学组织运行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课内容陈旧、授课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严重脱节。大多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讲课效果较差,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

2)各门课授课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有的课理论太多与现代技术联系不紧密,有的课内容与其他课有重复,从总体来看,培养目的比较分散。

3)一方面授课的内容与最新发展的技术严重脱节,一方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和充实,易造成老师不敢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动起手来什么都不会的恶性循环局面。

4)实践环节内容手段比较单一,实践环节只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在创新性方面缺乏必要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是培养现代电子专门人才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教学核心,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实践课题分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项目中心类型、任务中心类型、问题中心类型、训练中心类型、体验中心类型、案例中心类型和复合类型等。例如单片机的实践训练就采取“任务中心”、“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方法,以完成一个实际课题为中心,带动训练和项目,学习相关知识。电子产品工艺训练则采取训练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元器件的测量、元件的装配、元件的焊接、电路的调试、电路的维修等工艺进行反复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实践达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强调进行素质考核与技能考核,减少知识的记忆力考核。实践类课程的笔试一律开卷考核,允许学生使用任何工具和仪器。有些实践课程可以进行分段考核和实时考核。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即使有好的教学计划和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实现不了培养合格的学生的目标。打造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足、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各学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能力。因此,学生应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除了会使用已开发的软件包外,还应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或直接利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设计开发,也能从事控制电路、接口电路等方面的设计与调试工作。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尤为重要,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能否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内容虽有独立性,但在很多情况下已很难将计算机技术单独分离出来,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多结合计算机技术。例如,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己编程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四)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强化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开放实验教学质量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既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的要求,又及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于课程内规定完成的实验,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后,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为学生排位,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各种相关信息,供教师和学生查询。针对开放实验后可能会存在学生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问题,要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具体构思为:学生进入实验进行课内实验时必须通过预习检查(可通过预习检查课件进行);基础实验教学过程实现网络化管理;值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质量进行随机抽查;加大实验报告的比重;采用答辩和集中进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确保开放实验教学的质量。

(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大胆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种问题,从发展战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都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能力、行为,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与实施素质教育出发,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就可以在面临和解决经济体制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来的一系列问题时,少走弯路。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可以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更大的自,使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践,扬其所长;在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时,以考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用实验操作、完成设计课题等方法考核学生,促使学生真正为提高能力而学。

参考文献:

[1] 王皖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3(3):811.

篇6

论文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1 如何把CDIO工程教学理念引入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

由于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实验教学与操作的场地被局限于实验室。如何能够让学生让随时地学习和复习电子实验中的知识?在本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一个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电子实验教学体系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构成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按照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把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分解到不同的子项目教学案例中,每个子项目案例目标明确,易于学生接受。每个子项目的知识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被制作成微视频,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学生在分析实验项目过程中,把应用到的内容映射到课程体系中的各个知识点。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通过预学习和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

基于CDIO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师设计实验教学案例,把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分解到每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四个阶段实施,分别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在构思阶段,分为教师课题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设计阶段学生分解实验项目,分为子项目设计、子项目仿真等;在实现阶段,教师审核设计方案,学生开始电路搭建;在运作阶段,学生系统调试及系统完善,教师验收成果,器件回收利用。学生以工程项目流程、控制时间成本以及材料成本的观点来进行电工电子实验实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的可操作性实践性,明确教学信息,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去学习”,亲自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

2 实验教学方法改善:研究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2.1 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重新构建学习流程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案例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建立项目的概念,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工程项目的构思。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设计中的问题、知识的实现和运用等,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自主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在尽可能简约、精练的前提下,在工程实践项目设计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2.2 开展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展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

利用信息化技术(如教学视频、移动技术、云技术),构成网络课堂,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性讲解,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突出操作性,克服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物流增强灵活性,克服课堂教学模式化。在实验方案设计上,鼓励学生参与设计,鼓励多样化设计,强调预习与仿真验证,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解后重新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强调独立的动手,通过学生仿真和动手实验,课程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这些教学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3 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

尊重学生的差异,小班化一对一教学,完成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建立多样化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实现多层次目标化实验教学[4]。遵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并且时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控制学习过程。信息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和复习基础知识,在实验教学课堂上重点解决问题,不同实验方案的讨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自顶向下,明确带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融会贯通。

3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创新与效果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引进团队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方法。探索全新的教学改革策略,开展团队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信息化建设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实验教学效果上,加强学生电子设计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立体化训练,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探索采用课内外一体,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创新工程相结合的方法。

强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高校和企业相结合、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协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是今后工科院校办学的趋势。本校先后与美国ALTERA公司、美国TI公司、XILINX公司等中外知名企业合作,利用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包括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培养学生参与全国电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电子设计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

长期以来,本校十分重视学生多层次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学校的办学目标,在电工电子实验信息化建设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采用目标化教学,实践从课本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设计算法的同时,享受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究,2008,03:1-6.

[2]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1:12-20.

篇7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以往侧重进行软件操作的教学模式转向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归纳与表达应用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课用的是地图出版社必修教材的内容。信息的编程加工知识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介绍。在必修学习中,学习目标是了解信息编程的过程和算法概念,而编程语言的运用将在选修模块中继续学习。

本课中,将电子白板引入课堂,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促进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从而提高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设计

信息的编程和加工一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有: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编程的概念、意义及编程的过程,确定算法的步骤,而算法优化为本课的较高要求。

本课运用类比法、模型法、比较法等科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类比生活事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了解编程的基本过程。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模型化,以流程图对比算法和编程代码,帮助学生识别编程语言,体会算法是编程的核心的理念。

(1)需求设计法。需求设计法是指针对编程过程提出需求,以解决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本课将需求体现在后文所述的6个教学段落中。

(2)类比分析法。信息编程加工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为了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运用适当的事例进行类比。本课以九宫格游戏为情境,巧妙地设计成核心编程问题:“3个数之和为15的组合共有多少种?”从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再从自然语言的描述过渡到编程语句的描述,最后实现编程,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媒体组合法。在教学中,教师将电子白板、Flas、算法语言等多种媒体和计算工具有机组合,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优势,使本课教学更加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演示动画,对程序流程和编程语言进行双屏对比,用白板软件的探照灯功能演示程序流程,使学生更易理解编程加工的过程。在进行编程代码的书写时,利用拖动的方法对编程的代码进行修改,使人耳目一新。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探究情境,寓教于乐

引入课题:学生做九宫格游戏(Flash游戏,如图1所示)。将1~9的9个数字分别拖动到9个方格中,使得横、竖、对角线的3个数字相加都等于15。

图1

利用计算机计算速度快、不怕重复劳动的优点,让计算机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出用信息的编程加工的方法。

化繁为简,对九宫格中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即任意一条横线上的3个数相加等于15(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意图:可以举出很多事例进行编程教学,但选择适当的编程事例可以事半功倍。在选取例子时,要考虑用编程解决问题的两个特性:一是运算量大,二是总是解决有一定的规律的问题。在选取事例时,还需要考虑到趣味性,可以认为选用九宫格游戏是本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情境因素。

本课是信息技术必修课中编程的第一课,重点是体会编程过程,了解算法。如果一开始就将九宫格问题中的9个数需要同时满足8个变量间的限定条件,如果按8个变量的设定条件进行编程,学生一定不能接受,因此在这里化繁为简,从3个数的研究入手,使编程中只涉及问题的1个条件,有利于学生了解编程和算法的主要步骤和分析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2.算法的初识,用类比描述算法、理解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规定的数字范围中找出满足条件的数字组合,可以用穷举法。对于九宫格问题,可将数字不停地试,总会找到答案。这是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这种算法叫“穷举法”,即将所有的可能都列举出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组合。对穷举法4个基本要素,可以以筛沙子为例进行解释:一堆沙子中间有细沙和粗沙,如何将所有的细沙从这堆沙子中分开?利用Flas演示“筛沙”过程。

方法和步骤:

(1)筛所有的沙子—范围;

(2)选用筛子,筛眼大小刚好细沙通过—条件(判断);

(3)反复筛—重复(循环);

(4)直到所有的沙子都被筛过为止—结束条件。

由筛沙子的事例,我们可得到穷举法的4个要素,根据这4个要素,对九宫格横行的3个数进行具体分析(见表1)。

表1九宫格横行数组穷举法基本要素列表

设计意图:本节涉及两个概念:(1)算法;(2)实现算法(穷举法的基本要素)。算法是编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带着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提炼要素,让学生根据要素找到具体问题对应的内容,最终确定算法。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今后对于编程的内容就有了可参照的经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3.借助生活工具,了解程序流程

在九宫格横行3个数的算法中,核心内容是实现3个变量由1,1,1到9,9,9的变化。这个过程需要用到嵌套循环(如图3所示)。

图3 对应表1的流程图

如何让没有编程基础的学生理解嵌套循环?笔者思考后认为,嵌套循环过程有点像计数器的变化过程。计数器在日常生活很常见,如机动车里程表、电量表等。其工作原理是由最小值自动增加到最大值时再返回最小值,这个变化为一次循环。满足一次循环时,大一级的单位就会增加1。于是笔者制作了计数器动画,在教学时,借助计数器的动画,帮助学生了解嵌套循环(变化过程:当最右边的数字完成1~9的变化,它左边的数字增加1,以此类推,如图4所示)。

图4

设计意图:循环是编程的重要概念,循环程序以及循环的过程是教学难题。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计数器的原理学生能够理解,用计数器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嵌套循环的执行过程,将抽象的算法转变成可视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编程中算法的执行步骤。

4.用对应图示法,了解代码含义

学生活动:根据流程图认识代码含义,将代码复制到VB程序中,并运行调试(如图5所示)。

图5

教师演示:运用电子白板进行单、双屏切换显示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相关代码的含义。

学生上机,打开教师事先制作的VB面板,在面板中完成上述程序并运行。教师巡视指导,用广播系统显示几位学生的运算结果并点评。

设计意图:学习编程语言必须认识代码。作为必修内容,主要是学会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以了解编程过程为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结合图4和图5,将代码与流程图对应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每段代码的含义,并上机自己操作,使学生在对比学习和操作中达成教学目标。

5.改进算法,提高效率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算法也是如此。对于图5中的算法,提示:当x+y+z=15时,其中一个变量应为z=15-x-y。根据这个条件,找到第二种算法。

篇8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本校工学结合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信息专业。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是能满足电子信息类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及辅助研发的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统的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行业对专门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如何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是电子信息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1-2]。

一、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而开设,实验室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段内才开放。实验教学分散在各门课程中,孤立而不连贯。实验方式大多由老师先讲,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或者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对实验的设计思路、方案的拟定很少考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因此,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二,实训课程、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各自独立分开,基本是结合在课程中开展,毕业设计也仅仅是有限的几门课程的训练、反馈,是建立在模拟基础上的简单综合,这种模式很难使学生通过训练达到综合能力的锻炼,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重理论、轻实践、低投入。传统的高职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造成实验设备更新缓慢、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从事实践教学和管理的教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践教学水平得不到真正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第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各门课程单独实验多而综合性实训项目少,与真实产品相结合的实训项目少,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确定了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育人成才为目的,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把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3-4]。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工学结合实际情况,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训练阶段、仿真训练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主要面向大一学生,这一阶段的实验主要包括电工基本技能、电子工艺与装配实训、工程制图等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电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的验证型基础实验。这一阶段是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第二阶段为仿真训练阶段,主要面向大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实验主要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可编程应用器件、DSP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仿真实验和基础设计实验。这一阶段是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提高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各种EDA软件进行仿真和初步设计的能力。第三阶段为实战训练阶段,主要面向大三学生,这一阶段的实验主要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工程实践、创新实验等。这一阶段是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高级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转贴于  3.2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既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生产氛围,针对专业岗位群要求,开展“真刀真枪”的岗位技能训练,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5]。

3.3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包括时间上、空间上和内容上的开放。时间上的开放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验时间,实验室确保全天开放,以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 空间上的开放即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同一实验平台向学生提供具有不同功能的实验条件,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进入较高层次的学习提供机会。这样不仅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还可促进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内容上的开放即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专业和兴趣选做实验题目、设计实验内容。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同时也为大学生电子竞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4改革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考核制度也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实验考核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没有考虑学生在各个实验阶段的具体表现。为此,在总结了国内同类高校实验考核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多年来实验考核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公正的实验考核机制。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综合评价其实践能力[2,6]。

四、结束语

通过理论研究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当然,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涉及到教学体系的很多方面,除了教学方面的,还有管理方面的,也有学生自身方面的,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从资源配置到组织管理等方面相互协作,更需要处于实践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实践,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信息化教学法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运用

本文以《CAD绘图》为例,研究了在电子工艺实习中,教师如何采用信息化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电子工艺技术知识的理解。

在电子工艺实习培训中,长春市职业技术高别设置了《CAD绘图》培训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计算机编辑、管理以及控制、翻译电子信息,为未来就业奠定技术基础。首先,教师应通过网络检索、搜集有关CAD软件的信息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联机”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知识和以往积累的绘图经验设计图像,并试着运行。当学生输入相关数据后,图像会以信息集合的形式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这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最后,学生通过利用计算机完整、自动的统计分析功能,能清楚、精确地绘制出CAD图像。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发展趋势

1.强化信息与电子工艺实习中常用软件的关联影响

目前,CAD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纺织、建筑、汽车、机械、造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电子工艺实习操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可以说,CAD技术代表着电子工艺实习中绝大部分的“信息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侧重于对学生软件操作的指导,多表述、研究有关“软件”和“软件语言”的信息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教师表达信息的“实践功能”。

2.学校加大信息化教学的投入资本和精力

目前,教学技术创新是电子工艺实习工作发展的首选路径。为此,学校不仅要具备独立研究、发展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决心,还要保护其在学校实习实践活动中的生存空间,让技术为教学服务。一方面,无论是学校、实习单位,还是学生,都应致力于挖掘电子工艺实习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把它与计算机应用功能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操作价值、运用空间的信息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学校要设立电子工艺实习教学研究基金,专门奖励在信息化教学、电子工艺实习教育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指导员,以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3.注重人性化教学理念

目前,高科技人才是中国人力资源格局中紧缺的,尤其是从事电子工艺实习的人才。作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信息化教学也应择优选择培养对象。如学校需要综合电子工艺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导向,适当地调整和安排教学课程,优先满足、服务于创新型学生的学习诉求,帮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实习信息资源,积累更多的操作经验。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前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传递,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既能够提升信息处理的质量,也能够帮助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运作。

一、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于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意义

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遵循一定的网络规则,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将不同电子计算机之间的信息进行共享,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能够更好的将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开发[1]。而网络对信息的传递形式有多种选择,既能够使用光纤的形式进行快捷的信息传递,也可以选择稳定性较高的电缆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因此,多种多样的网络介质使计算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具科学性。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收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提升电子工程质量的主要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够对数据进行准确快捷的使用,也可以将多种多样的信息数据使用整合的形式加以对比和拼接,电子信息工程在处理图片和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更换信息的传递和保管形式,使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吸收新的互联网技术,并将技术更好的使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开发。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方案

(一)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

首先,进行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人员需要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进行工程应用方案的明确,要使系统收集海量信息的能力得到保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作为应用方案的主要内容[2]。另外,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机制进行完善,使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妥善的保护,并进行加密系统的设置,使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高水平的发挥作用。在进行技术应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子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的状况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频繁的调整,例如,电子信息工程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则可以使用网络环境较为快捷的光纤网络,如果电子信息工程对信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则可以适当提高信息管理成本,使用光缆等网络形式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

(二)完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要将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信息安保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充分研究近些年我国各领域的信息泄露和失真问题,并结合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的安全保护机制进行完善,首先,要针对当前的网络环境进行信息安保问题的分析,并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以便制定的解决对策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要将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集中管理,采用分类法对相似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策的制定效率能够得到提高。要将网络环境中的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黑客程序对网络信息的恶意篡改和窃取,是影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发现概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危害性较大的问题进行解决技术的研发,使更多大范围内的网络用户能够共同受益[3]。要在完成应对方案的制定之前,对当前问题对社会各领域构成的损失进行研究,并争取社会其它力量的支持,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制定更广范围内的支持对策,在对网络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以工程系统为中心,对各类可能对系统正常运行构成危害的因素进行隔离,并对已经隔离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排查,使电子信息工程运行领域能够更加具备稳定性基础。要正确的使用防火墙技术对已经出现的网络危害进行控制,尤其要对可能出现遗失的关键性信息进行备份,使网络问题不会危害电子信息工程的正常发展。

(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设备开发研究

要将设备的开发作为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基础,首先,电子信息工程的操作人员需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要保证网络技术可以更好的将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研究和掌握,保证操作人员可以熟练的使用数字模拟技术对设备进行正规的运行,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修正,以便网络技术的重大价值能够更大程度上得到发挥。要加强对用户管理的重视,根据网络用户的实际情况对信息的接入机制进行规划,使不同规格的接口能够保证提升通信质量。要对不同属性的接线装置进行区别对待,既要保证网络资源使用过程中能够拥有完整的专用线,也要确保系统运作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公用线,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设备的防护作为重要内容,要进行派生系统的设置,根据目前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网络技术对技术的派生状态进行控制,在进行技术应用之前,要按照目前系统当中广泛存在的网络结构进行协议的制定,以便制定完成的协议可以使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当中,提升技术应用的质量。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技术引进协议的制定,使技术的运用情况得到正规的管理,如果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网络技术存在技术性漏洞,则可以按照协议的要求对漏洞的产生原因进行控制,以便技术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简洁性。另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正确的使用网络技术对网络技术的具体功能进行明确,要保证信息资源能够在传递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并使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实现信息发送功能的完善。在重要的科研领域和政府部门,都可以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电子信息工程的构建,并将此一技术在单位内部进行使用,使信息的传递质量和传递效率得到更大范围内的提升。

结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提升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质量的具体方案,对促进电子工程的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钧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