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问题;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rural fire control work,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ire control work, impact on the rural life and production of order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 rural fire control work existent problem,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fire control work, improve rural fire safety environment work measures.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Fire control work;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农村消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的领导下,有了较大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逐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如何拓展农村消防工作新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消防安全网络,进一步发挥农村消防安全组织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值得认真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原因和工作建议的分析研究,探求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良策,企能对发挥农村消防工作的积极作用有所裨益。

1、农村消防面临的问题

1.1夏季高温、干旱,冬季风大、物燥,许多村庄地处偏僻,缺乏消防安全整体规划,交通不便;有的村庄仅有小路可走,消防车辆无法迅速到场扑救,而且一些村庄无电话等通讯设施,报警十分不便。

1.2一些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没有群众性消防组织,大量的火灾隐患得不到消除,火灾发生后,不少村民只顾抢搬自家财物,不能组织人员进行有效扑救,致使火势迅速蔓延,酿成大灾。农民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宣传、消防监督难以实施。

1.3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使用大量木材圈地建房,发展林果业,房间内悬挂铺设地毯,院内用木材搭建葡萄架,柴草乱堆乱放,习惯室外用火,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又不到位,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固守旧风俗习惯,诱发火灾的因素不断增多。农民吸烟比较普遍,无论是在场边地头,还是灶前床边,不分场合,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迅速蔓延,难以控制,往往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

1.4是农村消防工作基础条件差,投入不足,欠账严重,缺乏消防安全保障。农村火灾易燃物多,报警及行车不便,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没有消防水源、消防水泵等必备的消防设施,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扑救,使小火酿成大灾。

2、当前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之必要性

农村工作历来都是中央乃至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消防工作也是消防工作的一个重点。孟连县作为国家及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城区面积小,且大型工业基地、生产车间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不多,2011年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50个,且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占大多数,大型厂房为数很少。全县消防力量在2010年以来发展迅猛,官兵及装备配备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县城配置水平,2010年,全县共发生火灾70起,农村火灾52起,在伤亡统计上,多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数据表明,农村火灾较多,且财产损失较大,加之某县地域广且偏,有相当一部分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交通不便,人员防火意识淡薄等,不利于消防部队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扑救,往往容易错过最佳扑救时机。另外,在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上,某县旱涝灾害、冰灾等频发,今年上半年,更是出现了65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消防官兵在防灭火的同时,更是需要将抗灾工作平稳推进。具体来说,孟连县农村消防工作还存在一下问题:

2.1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农村群众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受地理位置远和传播媒介少的客观条件制约,集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消防知识的传播渠道相对闭塞,虽然消防大队做了大量的消防宣传工作,村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防火意识仍然淡薄。偏僻的农村地区往往成为消防工作开展的难点,许多人不了解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和各种逃生知识,导致自防自救能力差,消防知识、消防仪式匮乏的影响。

2.2农村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火源多。孟连县农村房屋还主要以土砖木结构房屋为主,且布局密集,结构简单,耐火等级低,没有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的意识,同时,大部门房屋内有堆放草垛、柴垛的习惯,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且极易垮塌,再加上广大村民都有吸烟的嗜好,而烟火在农村是一个极易引发火灾的流动火源,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同时,农村电气线路零乱、、老化,私拉乱接现象较为普遍,存在很多火灾隐患,极易引发电气火灾事故,县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偏少,导致许多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

2.3农村交通条件差,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扑救。目前多数乡村公路虽然经过改造,但受政府财力的限制,许多更新后的道路仍然十分简易狭窄,甚至有的乡村至今依然不通公路。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花在路上往往就达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消防大队配置的大型水罐车也难以赶赴山区农村进行支援,极大地延误了战机。更有些山区, 只有崎岖的机耕道,消防车无法通行, 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车也派不上场, 只能望火兴叹。

2.4消防设施落后。尽管近年来农村消防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大部分乡镇没有制订消防专业规划,甚至有部分乡镇连城镇总体规划也没有制订,这就造成了消防工作与城镇建设不能协调、同步发展,消防队伍、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性建设滞后,欠债严重。再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畅,发生火灾后,消防队伍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极大地延误了战机,以至于小火酿成大灾。

篇2

关键词:农村;反假币;人民银行;机制

近年来,假币不断流向农村,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的生产与日常生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农民接触过假币。这充分表明农村已成为假币犯罪活动的“重灾区”。因此,加强农村反假工作势在必行。

一、当前农村假币流通的现状和特点

1.流通假币的券别以大面额为主,小面额的假币相对较少。

2.假币种类多样,造假水平不断提高。以当前出现的HD版假币为例,其印刷技术、图形处理等手段都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仿真程度较高,一般群众难以鉴别。

3.假币来源渠道复杂,流入面广。从调查的情况看,假币来源于外地的居多,主要通过三条渠道:一是不法分子直接从假币制贩商手中零星购入;二是流窜作案的不法分子从外地带入;三是制贩一条龙,从省外用货运或托运的方式带入后分销。来源于当地的假币则相对较少。

4.从已发现和收缴的假币看,连号的假币少,重号的假币多。

5.农村集镇和偏远山区成为假币流入市场的主要渠道。农村集贸市场人员复杂、现金使用量大、从事交易人员鉴别能力相对较低。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肆将假币通过各种渠道推进流通领域。同时,偏远山区和外地游客交易时使用假币的现象普遍存在。

6.在假币使用方法上,以大面额假币购买小件商品,从而换取小面额真币者居多。

7.假币危害群体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年纪较大的老人或年纪较小的儿童等。

8.缺乏假币鉴别技能。由于农村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很少有机会接触反假币培训等活动,因此普遍缺乏相应的假币识别能力。

9.缺乏必要的假币鉴别工具。由于资金、管理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目前95%以上的集市批发业市场没有配备专门的鉴别仪器。

二、当前农村反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较低,金融知识缺乏,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薄弱,极易上当

受骗。目前,农村反假币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国务院反假联席会议精神,各地都已经建立了“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制度”。但这一制度在农村尚未得到完全的落实,部分成员单位工作缺乏主动性,基层反假币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管理机制尚需完善,信息平台有待建立,工作督促落实和考核制度尚需完善。

2.反假币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缺乏基本的防假识假技能

近几年,人民银行加大了反假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反假币宣传活动,社会公众的防假、反假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宣传效果不甚理想:

(1)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集中于城市,农村成为反假币知识宣传的薄弱地带,尤其以偏远山区更为明显。各金融机构注重于对城镇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宣传工作,忽视了对农村及农民反假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2)反假币宣传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每年的反假币宣传活动时间短、跨越时间长,很难满足日趋严峻的反假币形势的需要,如何创建长期有效的反假币宣传机制,以保持反假币宣传工作的经常性和连续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3)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宣传效果有限。

3.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反假币服务难以保障

金融服务窗口作为反假币的第一道关卡,在反假币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农村金融网点大量撤并,而保留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心乡镇,难以为分散居住的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假币鉴别及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4.假币受害者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假币长时间“体外”循环

多数农民对识别假币的方式方法、持有和使用假币等违法行为的后果知之甚少。绝大多数群众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发现假币后不会依法上缴银行等金融机构,而是千方百计用出去,将损失转嫁他人,这就使一部分假币长时间“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人民币的信誉。

5.基层金融机构反假币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个别基层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为了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忽视《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放松假币收缴工作程序,发现假币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收缴,致使假币在市场上继续流通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

6.反假币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社情复杂,假币来源渠道较多;另一方面,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的部分一线人员反假币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反假币技能尚有待提高。因此,农村的反假币专业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7.对制、贩假币等犯罪活动处罚不够严厉

目前对小额的假币案件,司法机关只是对涉案犯进行罚款处理,这必然会助长犯罪分子继续从事更大的制、贩假币等犯罪活动。

三、关于加强农村反假币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反假币工作的严峻形势,基层人民银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策略,多措并举,群防群治,才能有效遏制辖区内涉假案件上升蔓延的势头。

1.加强监管,发挥人民银行在反假币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人民银行作为基层反假币工作的主管部门,应抓好反假币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全辖区金融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假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反假币专业知识培训,切实督促有关人员全面掌握反假币业务技能。同时,应加大对各金融机构假币收缴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定期通报各金融机构假币收缴工作情况,对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金融机构给予严肃处理。

2.建立健全农村反假币法制网络

充分发挥县域“反假货币联席会议”的作用,积极协助公、检、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健全农村反假币法制网络。公安机关要加大查堵力度,切断假币贩运的链条,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追根溯源,深挖假币贩运、贩卖团伙,摧毁假币贩运的渠道和贩卖的网络,遏止假币犯罪在辖区内的蔓延。检察机关要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涉假案件尽快提讼,使涉假犯罪嫌疑人员从严、从快受到法律的惩处。法院对涉假犯罪嫌疑人员要进行公开审判,对涉假犯罪增加法律震慑力。

3.改进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广大农村群众文化层次较低、反假知识有限的特点,应改变过去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小范围、低层次宣传的方法,采取“下乡到基层、宣传到人心、服务到细节”的宣传方式,做到“集中宣传与分散宣传相结合、农忙宣传与农闲宣传相结合、宣传假币识别知识与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相结合”,通过开展经常性、反复性的宣传活动,逐渐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反假币知识水平。

4.推广非现金结算工具

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结算手段有了很大进步,农村金融机构在积极开展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方法创新的同时,应当在集贸市场、商店、旅馆、饭店、便利超市等消费场所加大POS机投入和使用宣传,增加ATM机等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现金管理,引导、鼓励企业、个人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义务为群众提供假币咨询和鉴别服务,从而减少农村的现金交易,杜绝假币的滋生市场和生存的空间。

5.建立健全长效的反假机制

农村反假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去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如下三个机制:

一是强化反假联络员培训机制。通过个别辅导、办班培训、观看视频影像资料及真假币实物对比等形式,定期对反假联络员进行培训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防伪常识、假币特征及反假币法律法规等,尤其是当新版人民币发行后及发现新版假币后更应及时进行培训。

二是完善反假币职能部门协调机制。人民银行要加强与公检法机关、宣传部门在打击制、贩假币等犯罪活动及反假币宣传等方面的协商,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三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人民银行要按照《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的规定,及时兑现破案奖励,调动基层办案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除人民银行要严格落实反假奖励办法外,各金融机构应设立“反假货币专项奖励基金”,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收缴假币和对社会人员举报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做出具体数额的奖励规定,对知情不报或违反规定的行为做出相应处罚。

目前,在现金交易中,农村误收假币的概率远高于城市,给原本经济就不发达的农村和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反假币意识和假币鉴别能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地遏制假币在农村的蔓延。

参考文献:

[1] 陈晓波,郑德文. 加强农村反假币宣传工作的设想[J]. 河北金融, 2005(8)

[2]孙洪信. 基层央行应加强农村反假币工作[J]. 黑河学刊, 2007(9)

[3]芦燕. 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假币收缴难[J]. 现代金融, 2007(2)

[4]李均成. 目前农村假币流通新动向应予以关注[J].时代金融, 2007(11)

[5]宫振.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假币收缴难问题[J]. 科技信息, 2008(24)

篇3

希望能够为缓解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公路;道路维护;存在问题

1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所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只在国家级、省级、县级的公路方面有养路资金的保证,村级的公路方面,养路费从未划入到预算当中,农村公路保护工作仅仅依靠交通部门对这部分农村地区进行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情况就导致农村公路养路费的缺口较大,每年的修缮资金得不到保证。现在我国总体上的趋势是花钱去修路,但是却没有分配足够的资金进行养路相关的工作,长此以往只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1.2农村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

农村公路的养路工作的主体管理人员是当地的人民政府,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并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没有整套的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的养护人员,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养护,以至出现没有人养路的情况发生。农村公路普遍维修周期是一年,在每年维修期到来之前的空档期都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路损坏也是一样,一年的损坏累积下来,并不是几天就可以维修好的。在农村时常会出现积水路面或是其他原因导致路面病害,给路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并且还时常会有超载的情况发生,使得许多公路会遭到毁灭性的损坏,维修十分困难。

1.3 养护专业水平低下

常年以来,大多数乡村对于公路建设的工作依旧存在误区,认为公路建设的主体就应该是国家,后期维护保养等资金也是应该由国家出资,这一情况就导致乡村地区爱护公路的意识较为薄弱,因为没有涉及到这部分人群的自身利益。同时乡村地区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人才拥有量较少,所以在养护公路方面也缺乏相应的高素质施工队伍,现有的养护人员队伍在公路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及时进行治理,就会导致公路因为延误维修期而进一步损坏,缩短使用年限,造成资金的浪费。

2 完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方式

2.1 完善公路养护相关管理机制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养护管理相关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主要责任方,强制性规定政府承担公路养护主要责任,交通局可以配合其充当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以此来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进程。通过配备高素质管理人才来完善整体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一切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2.2加强养护公路的资金筹措

养护公路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所以笔者认为,想要完善相关工作,首先就要从筹集资金方面做起。中央财政拨款方面可以加大转移力度,增加对于偏远农村的养路财政的拨款数量,通过国家拨款的方式来增加农村地区养路经费的筹集,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养路效果。层层深入,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这一项目规划到区内每年财政支出的预算当中,作为一个专项来进行安排,以此缓解农村养路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在农村建设一些较小的、非营利性的、自助养护公路的组织。这部分团队可以向政府申请购置相关机械的款项,并且可以按照比市场价要低一些的价格收揽一批工作人员,这一措施既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工作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2.3养护队伍人员素质、技术偏低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仍旧以扫帚、铁锹为主要工具,工艺粗放,设备简陋。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中极少有专业的养护技术人员,虽然对于个乡镇按照要求组织了养护人员进行道路养护,但现有养护人员因工资较低,大多数人员年龄偏大,经常出现人员交替现象导致养护水平和养护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很少有专业性人才会下乡到农村进行这方面管理与施工,所以就导致我国乡村公路保养工作开展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必须要组建专业化的养路团队, 并且要大力对这部分人进行培训。对于我国乡村当前的状况来看,培训是最为实际也是最可行的一种提升养路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可以聘请专业型人才到乡村来进行讲座,利用一段时间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的讲解,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将工人整体素质提升到专业人员的高度,但是在资金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这一方式最为经济实惠。通过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定期考核,不断督促养护人员的养护水平,根据考核结果给员工一定程度的奖励。

2.4 树立科学发展观

农村公路在建设时,首先就要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大力修建农村公路,所以许多地方政府都在无限的追赶施工队伍的工期,这一现状就给道路施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许多公路由于追赶工期,就会产生施工质量较差的情况,进而使得整体工程抵抗灾害能力差,需维修频率高。通过不断维修来满足这部分道路使用需求显然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维护道路虽然重要,但是道路自身建设质量更加重要。

2.5进行分路段管理

分路段管理的主要方式就是将乡村公路分为几个部分,不同地区的重视程度将会有所不同。例如使用频率较少的公路就可以设定为最低一级,通往学校的道路或是交通要道就可以设定为较高的等级,这一情况在资金一级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十分适用,可以将有限的资源使用在最需要使用它们的地方。

2.6 将爱护公路的思想深入到各方面群众中去

道路损坏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居民违规使用道路所引起的,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情况的发生,首先就要将爱护公路,保护公路的意识深入到每名村民中去,以此达到减轻道路损坏程度的目的。“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更好的巩固农村公路成果。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走上正轨。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性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对“村村通公路”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更加重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一项全新的、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农村公路建设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稳定的发展,只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尽职尽责,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解开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这把“锁”,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张晓青,张学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公路,2012,(14).

[2]宋峰.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视界,2010,(35).

篇4

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非法生育难以控制

一是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座谈了解,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到现在,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一个孩子嫌少、两个孩子正好、生个男孩养老”的旧传统生育观念仍未彻底改变。据反映,农村中多数群众仍希望生育2个及以上的孩子,而且有男孩。二是一男孩户、双女户生育欲望强烈。

2.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一部分育龄妇女外出嫌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手续麻烦、不好回函,便采取不与村打招呼、不办证、不签合同等方式私自外出。加之个别村干部经常性工作不到位,对流动人口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掌握,极易造成这部分人漏管。

3.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

一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即使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无经济执行能力。二是对“流动型”违法生育的处罚不好执行。这部分人常年在外逃避,找不到人,无法强制执行。由于社会抚养费的征缴渠道狭窄,征缴措施不够严厉,给应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群众留下了抗拒缴纳的空间。

4.个别村干部责任心不强

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村干部和育龄群众对村民自治认识模糊,村级查访服务、业务工作梳理、人口学校开课学习等经常性工作开展不正常。由于有的村计生专职人员责任心不强、保管不善,导致往年计生档案流失。

二、原因分析

1.传统旧生育观念的影响

多数一男孩户想要2个孩子,双女户想生男孩,如果管理措施稍一弱化,这部分人便想方设法超生,达到自己的生育目的。农村出现了达到法定婚龄不登记先生育、不登记先举行婚礼、不够法定婚龄违法生育的三种苗头性问题,且呈蔓延趋势。有的以外出打工为由,在流动中违法生育;有的通过冒名顶替进站,逃避管理违法生育;个别村干部包庇亲属违法生育。

2.少数村干部计划生育工作主动性不强

通过调研了解,目前个别村干部普遍存在不想抓、不愿抓、不敢抓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不想抓,是由于受村委会三年换届的影响,个别村干部怕落选、丢位子。不愿抓,是由于世代均在一个村子里居住,撕不开情面,放不开手脚,怕得罪人,得罪一个超生户,便得罪一个家族,怕形成世仇,对自己和后代不好。

3.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观望型,对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不积极,不主动,存在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再落实也不迟的思想。二是对抗型,有违法生育动机,拒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三是流动型,有的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查体有环,但外出后私自取环;有的常年在外打工的已婚育龄妇女,由于受现居住地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严格的影响,落实难度较大。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

立足于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人口学校开课学习、印发宣传材料、粉刷固定标语、广播喇叭定时宣传和组装宣传车等形式,全面宣传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营造浓厚的舆论声势。要大力加强乡镇、村婚育文化一条街建设,利用大、中型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橱窗,抓好舆论环境宣传。同时,要与育龄群众算好经济对比账,算好多生育一个孩子,抚育子女的成本,引导群众自觉选择少生优生。

2.强化管理措施

一是按照“一孩首选放环、二孩首选结扎”的原则,切实抓好已婚育龄妇女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及时落实,筑牢控制违法生育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加大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对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违法生育户,可“一次征收,分次缴纳”。对有钱不怕罚的违法生育户,由计生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依法查封其房屋,用以抵顶其社会抚养费。

3.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一是打击“两非”,加强对B超和流引产药物的监管,发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从严处理处罚。在全县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开展一次B超配备的调查摸底活动,托清底子,并查验B超购买、使用审批手续,对无批准手续的,予以没收。二是要加强孕期随访服务,及时掌握持证、册育龄妇女的孕情,杜绝正常怀孕情况下私自终止妊娠的行为。对持证私自终止妊娠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是二胎的坚决不再批准其生育。

4.加强乡镇、村计生队伍建设

篇5

一、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农村基层防疫队伍体系不健全

基层防疫队伍中的街、镇畜牧兽医站是基层动物防疫的主体,然而多数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出现断层,且大部分的村级防疫人员承担了基础免疫的主要工作,工作较重,以致于组织形式松散,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就业机会增多,很多年轻的防疫员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呈减少趋势,人员老龄化严重,个别乡村出现有畜(禽)无人防,有病无人治的局面,导致动物疫病频频发生。不按规定保存、发放、使用疫苗,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的不良后果。

2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政府行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实施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然而目前大部分街镇财政困难,很难保证防疫经费的投入,尤其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偏低,以至于达不到较高的防疫密度利较好的防疫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导致疫苗种类不足,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常常发生。另外,对农村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往往只集中在春秋二季进行免疫,由于经费和人力多方面的原因,对新补栏动物的免疫未进行有效监管和及时补免,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

3 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防疫意识低

长期以来,社会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处于一个较为低下的层面,尤其农村的广大养殖户对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许多畜禽散养农户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私人财产,打不打防疫、畜禽病死了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权干涉。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养殖户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工作难以实施,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和宰杀食用、出售病死畜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动物疫病的整体防控。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养殖户防疫观念落后、法治观念缺乏,疫情发生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现象严重,病死动物尸体不能依法处理,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执法困难。

二、对策

1 理顺体制,健全防疫队伍,确保村级防疫人员待遇

乡村兽医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动物防疫、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任务基本都靠他们完成,总结2006年我国南方各省市猪高热病流行的教训,乡村兽医力量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当前各类重大动物疫情的频繁发生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乡村兽医力量薄弱已成为首要矛盾,如不能尽快解决,将成为我国动物防疫乃至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以增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性。二是不断完善市、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不断将有知识、懂专业、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青人纳入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使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三是进行人员分流,将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人员推向市场,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人员留在畜牧兽医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基层畜牧兽医站组织和队伍的稳定,从而在保障畜牧业发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2 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养殖业主防疫主体责任

动物防疫是一个长期的重要性工作,在宣传上要坚持常抓不懈,并要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当前要抓好基层领导干部、动物防疫员,特别是

养殖业主的《动物防疫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畜牧养殖者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做到养殖大户主动防疫,散养户积极配合防疫,并且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动物防疫氛围。

3 加强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要加强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和经费保障。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常年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本地的动物疫情动态进行预警,制定适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和免疫程序,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对动物疫病防疫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补免,使动物疫病防控真正产生实效。

4 搞好动物检疫,抓好以检促防

对农村畜禽散养户,实行仔猪阉割前后给仔猪、母猪注射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佩戴免疫耳标,填发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春、秋两季对猪、牛、羊各注射一次口蹄疫疫苗,对家禽注射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对种公猪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围绕“三个结合”搞好产地检疫。一是产地检疫与防疫的结合,在对畜禽进行临床健康检查时,查看免疫标识,回收免疫证明。未免疫的动物由防疫员进行补免,两周后重检合格方可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二是产地检疫与屠宰检疫的结合,凡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必须查验或回收产地检疫证明;三是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督相结合,凡是调出县境外的动物,必须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才能换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篇6

关键词:农村水利;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水利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在水力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的力度,水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农村水利作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村水利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影响深远,它关系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关系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可以说农村水利不仅是农民、农村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水利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水利事业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也难以满足广大的农村地区水利建设的资金需求。因为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范围大,在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水利建设;与我国的资金划拨政策有关,在投入水利资金时,我国的资金划拨政策是按照由上而下的划拨方式进行,由于这种一级一级向下拨款的方式存在资金被一些官员私吞的弊端,导致最终真正用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少之又少。而资金又作为农村水利建设得以开展的前提,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是切断了农村水利发展的道路。

1.2 农村水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水利事业虽然是国之大计,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农村水利作为我国水利事业的一部分却经常被忽视,农村水利与我国其他水利项目严重脱节,尤其是在水利管理的管理制度方面。农村水利与其他的水利项目不同,一直以来,农村水利的管理都十分的落后,管理制度经久不变,这样就使得管理制度无法在农村水利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制度的落后不能带来农村水利管理的进步发展,相反却严重阻碍了农村水利的发展。

1.3 对与农村水利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加以重视

在对农村水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水利管理人员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疏于监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视而不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疏于对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学习,导致其相关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辨别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农村水利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甚至增多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这也与地方水利部门有很大的关系,地方水利部门理应负责对违法违规的处理规定具体的处理程序,然而很多地方水利部门忽视了这一点,这样也使得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摸不着头绪,违法违规行为的遏制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1.4 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水利的管理不仅仅是在制度上进行管理,人的作用也相当大,管理人员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在我国农村水利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农村水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缺乏在处理实际农村水利管理问题上的能力;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消极怠工,没有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出现的重大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纵容置之不管。管理人员存在的这些问题都给农村水利的管理带来了难度,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任重而道远。

2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解决对策

2.1 加大农村水利资金投入力度,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针对农村水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解决:国家继续加大在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制定政策、下发文件等途径使各级各部门重视农村水利问题,为农村水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要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加强管理,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被官员贪污等情况的发生,使国家投入的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在对农村水利进行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农村水利的发展要与农村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相协调不能单单只在水利上下功夫,更要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适应。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

有关部门需要正视农村水利管理的意义,从思想上重视对农村水利的管理,并要把农村水利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对待;要改变农村水利管理的现状,通过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来提升农村水利管理水平。具体的措施有:加强绩效管理在农村水利方面的应用,规范农村水利的管理,借鉴一些成功的水利管理经验,引进新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减少传统管理制度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建立完善高效的农村水利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要尽一切可能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为指导农村水利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针对农村水利建设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比如水法等对违法违规行为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准确界定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绝不姑息。地方水利部门也要参与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活动中来,要向下级传达精神,使各级各部门重视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地方水利部门要规范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程序,给出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帮助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总之,各部门齐心合力加强监督管理,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能得到控制。

2.4 提高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低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十分必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进绩效考核方法,通过绩效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管理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增强职业道德,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反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事,确保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的意义

3.1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是我国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农村水利是我国水利事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水利事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农村水利是关键,因此加强农村水利的管理相当重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农村水利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成为现实,也才能在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向前发展上做出贡献,加强农村水利的管理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3.2 加强农村水利管理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农村水利遍及大江南北,而且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相当大的部分,因此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是受益的。农村水利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耕种难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对于促进农村水利的发展至关重要,更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

4 结语

农村水利的意义是重大的,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水利的重要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有关部门要把农村水利的管理工作切实重视起来,让农村水利切实为百姓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建武.水利工程的管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1(4):37-38.

[2] 陈炎.浅谈水库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21):18-19.

篇7

关键词:农村 计划生育 工作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如传统生育观念有所反弹,基层乡镇的计生工作陷入被动,计生政策宣传执行受困等等。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坚持抓紧抓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出积极贡献。本文笔者针对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计生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育龄群众生育观念反弹

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到现在,现行的计生政策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一定转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一个孩子嫌少,两个孩子正好,生个男孩养老”等传统生育观念仍未彻底改变,甚至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据调查,农村中大多数群众仍希望生育2个及以上的孩子,而且必须有男孩。育龄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存在差异,在农村尤为突出,违法怀孕及生育现象一直持续不断出现。究其原因,他们有的是想减轻将来养老给子女带来的负担,希望自己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有的是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份寄托;有的甚至只是指望多几个孩子帮干农活,为家庭多挣点钱。

(二)基层干部计生压力增大

首先,基层计生干部在执行政策时严守纪律,对群众态度和蔼,即使群众出现过激行为也是十分克制,万分忍让,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仍难见成效。其次,计生工作日常事务太多、太杂。繁杂的日常事务占去了计生人员大半的精力。农村出生一个小孩,帐、表、卡、册、单等一大堆,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阻碍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计划生育工作日趋难以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要面对上级的各项考核和检查,作为“一票否决制”工作奖励不多,处罚倒不少,让很多基层干部产生了要调离计生工作岗位的想法。

(三)计生政策宣传执行受困

1.计生工作手段逐步弱化。基层计生工作人员以前采用的许多强制性手段现在受到了限制,甚至禁止使用。现有计生手段主要采用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等。面对部分计划生育工作的钉子户,现有计生工作手段显得无能为力。

2.计生政策执行难度太大。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得到了全面贯彻与落实,但是,部分计生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太大,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及时。通过调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能拖就拖型、对抗型、患病不适应型、流动型、攀比型、对立型等。从以上几种类型分析,前两类所占比重较大。

3.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一是对“经济困难型”处理难兑现。二是对“流动型”违法生育的处罚不好执行。三是社会抚养费征缴手段不多。

(四)相关部门配合协调较差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必须由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完成。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各有关部门配合较差,未能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例如公安部门给小孩上户口,不看其是否是违法生育的;许多医疗机构没有执行计生政策,只要生了就开出生证明,甚至孩子没有在医疗机构出生,卫生工作人员凭关系违规操作,出具假证明等等。这些现象直接支持了农村育龄群众的违法生育。

二、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转变群众陈旧的生育观念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计生工作的推进。而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而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和导向是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我们要逐步转变群众陈旧的生育观念,确保舆论的高压态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例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相关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真正接受计生政策,引导群众自觉选择少生优生。同时,基层干部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计生工作,以引导群众自觉转变生育观念。我们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切实转变群众的传统生育观念上,以期营造有利于计生工作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强化队伍素质建设,提升干部自觉的服务水平

针对当前计生队伍存在执法水平低,服务意识差,人员老化,思想不稳等问题,我们必须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我们要整合现有乡镇资源,合理配齐乡镇计生办人员,采取公开考聘、聘用等方式,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要提高乡镇(街道)、乡镇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村计生专干素质,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和执法水平;要通过有力手段,淘汰一批执法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工作人员,引进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工作骨干,建设一支能真正公正、公平地贯彻执行计生行政法律、法规的服务水平高的执法队伍。

(三)制定计生惠民政策,完善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

为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奖励扶助惠民政策,使更多的计划生育户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使计划生育户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要让计划生育户在就业、就医、入学、社会保险等生活方面得到更加明显的优惠。同时,要探索推进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逐步形成奖励扶助标准机制,切实解决计划生育户的后顾之忧。

(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行政执法的齐抓共管

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应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计生工作。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职责,组织、宣传、公安、工商、法院、广播等部门对于拒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和事,该动用法律手段就动就用法律手段,该采取组织措施的就采取组织措施,形成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局面,促使计生对象自觉选择计划生育,不敢再不守法,不敢再违法。

篇8

听到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总让我们不寒而栗,不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而且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这些动物疫病的此起彼伏,接踵而来,原因就是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免疫工作存在难度大、养殖者免疫意识落后、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农村基层免疫工作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基层动物免疫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免疫工作难度大

我国的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基本上都是零星的小规模养殖,饲养方式比较简易,同时在农村,动物防疫条件差、交通不方便等,造成我们动物防疫人员在实施动物免疫时存在着工作量大、面广等问题,加之养殖者的文化素质问题难免造成对防疫工作的不支持、不配合等,使得免疫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阻挠,免疫工作难度大。

二、养殖者免疫观念落后

农村养殖业大部分是农民作为农耕以外的家庭副业,受这种家庭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所以在农民眼里养殖业仅仅是副业。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没有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认为是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之发生疫病时对养殖者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所以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和宰杀食用病死畜禽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及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实施必须由政府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来主导、干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部分乡镇政府对基础免疫的重视程度不够,机构也不健全,一些基础动物防疫人员不仅要承担动物防疫工作,还要经常被抽调去完成乡镇的防汛抗旱、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虽然市、县、乡政府业务部门每年都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但部分基层政府流于形式,在免疫实施过程中宣传、组织、管理上存在不力、不作为的现象。

四、动物防疫体系不完善

虽然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兽医体制建设实施意见,各地乡镇动物防疫机构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变为从事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明确了防疫人员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仍然面临着工作经费匮乏、队伍断层、疫苗、设施等达不到要求、责任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所以,需要加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

篇9

推广人员素质不齐,综合能力难提高。县级农机推广队伍的专业人才较多,素质较高,能够独自承担农机推广工作与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乡镇农机推广队伍由于职能转变,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了解和掌握不够,不适应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要求。

推广经费不足,工作难开展。县级农机推广机构是政府性推广机构,人头工作经费靠财政拨款,财政预算是按人安排事业经费的。事业经费就是人员工资,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测试等经费没着落,没有经费支撑无法开展农机推广工作。乡镇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后,实行的是以钱养事新机制,政府用于乡镇农机推广公益性事业经费相当有限。同样是人头经费,农机推广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推广手段不高,难适应新形势。推广办公条件简陋、推广手段落后,没有检验、检测设备,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信息处理设施,没有推广示范基地,没有生产试验车间。乡镇农机推广更是以“三无状况”摆在面前(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

现阶段,农机推广工作已经成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把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既可以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作好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加强农机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让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既要重视在系统内的宣传,也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氛围的引导,真正发挥农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助农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断扩大农机化的社会影响力。要做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特别是购机补贴的政策宣传,精心组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或暗箱操作。农机推广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农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机推广方面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篇10

关键词 农业工作;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26-01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农业工作喜忧参半。近年来,通过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大通县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

1 大通县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的角度看,大通县农业发展中还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更新能力有待加强、科技服务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及农民的需求、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技推广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生产难以成规模、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础,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促进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乡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2 对策

2.1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结构调整要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规模,着重探索出一条发展一村一品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路子。首先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路子。特色种植在大通县农业发展中尤显重要,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今后要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和比重,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大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2]。

2.2 抓好科技示范,使农民掌握农业科技新技术

目前,虽然农业科技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民不了解新技术,不愿投资,大多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抓好科技示范工作,重点建立科技示范项目和科技示范户,利用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用科技新技术致富。

2.3 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主力军。应充分认识到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在现行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4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学技术显得更加重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牢固树立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无私服务意识,弘扬不怕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奉献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将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简单地看作是向农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今后应尝试将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采取电视、广播、板报、网络、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加工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基地、连农户的一个纽带,对于农民来说能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要加以扶持和支持。大通县龙头企业少之又少,难以起到广泛的带头作用,因此应支持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完善利益联结,扩大规模。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搞好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力度。积极发展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实现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逐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3-4]。

2.6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

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应正确引导广大农民走出土地,通过乡内吸纳和区外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发展劳务经济,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快速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浅析[J].青海农技推广,2004(3):30-31,50,51.

[2] 张岁乃.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探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