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针对上述现状,为有效改善数学概念教学,笔者带领的团队将“微课题研学”模式引入数学概念教学之中. 于概念联系、概念辨析、概念拓展和概念运用中开展话题式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精准掌握概念的同时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概念教学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下面笔者以例行文,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 于概念联系中研学
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把客观的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成分. 数学概念之间具有联系的广泛性和良好的系统性,在概念研学中突出概念间的联系正是顺应了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数学概念通过内在联系形成有效的概念网络;而概念网络的形成不仅有助于新概念的有效内化,而且对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数学概念也是十分有益的.
【研学案例1】函数概念研学
高中阶段用集合与对应语言表征函数的概念并引入了抽象符号f(x),完成了从“变量说”到“对应说”的嬗变,使之比初中“变量说”更具一般性,但两者的本质一致. 函数概念的核心——“对应关系”更是架构起两个非空数集间A,B元素联系的桥梁. 非空数集A,B及其对应关系是一个紧密联系着的整体,这个整体构成了函数的概念.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函数概念研学重点为:让学生通过研究具体的函数实例,感受在两个数集A,B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f,进而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刻画这一关系,获得函数概念;比较函数概念“变量说”与“对应说”的异同,进一步体会“变量说”表征函数的优越性.
话题1:同学们在初中已学过“函数”,请你举几个函数的例子.
通过举例让学生回顾“变量说”. 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容易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例子. 此时,教师追问:“函数关系都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吗?”以此开阔学生思路.
话题2:教师举例.
(1)图1是某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 这是一个函数吗?为什么?
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说明其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又是什么?
(2)图2是某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射击序号与中靶环数的对应表. 环数是序号的函数吗? 并说明理由.
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如果第4次射击脱靶,还是函数吗?为什么?
话题3:前面我们学习了“集合”,你能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上述例子吗?
话题4:你能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给函数重新下一个定义吗?
话题5:比较函数概念“变量说”和“对应说”的异同,体会其本质的一致性(联系)和“对应说”的优越性.
话题6:引导学生有效甄别:(1) f(x)=3,x∈R和D(x)=1,x为有理数,0,x为无理数,都是函数吗?你的理由是什么?(2) f(x)=x, x∈{0,1}与g(x)=x2, x∈{0,1}是否为同一函数?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概念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建立概念间联系的过程. 数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只有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才能生成和发展,才能有效纳入概念系统. 概念间的联系也包含着数学方法,它能使人高屋建瓴地理解数学. 概念研学中注重形成概念联系,利用丰富、牢固、准确的联系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概念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 于概念辨析中研学
学生理解概念定义的逻辑意义时常经历两个过程:一是知晓表达定义的语法与词义,二是把词义与认知结构中已知要领建立联系,把个别孤立的词义综合起来加以表征以获得概念的整体意义. 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而无关特征越多,则概念学习越难. 通过实例或观察材料形成概念的“毛坯”之后,接下来便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抽象化、形式化来掌握概念的内涵,廓清概念的外延. 这是概念形成的思维活动过程的核心.
【研学案例2】周期函数概念研学
教材是在三角函数y=sinx,y=cosx的基础上引入周期函数的概念. 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从直观上建立周期函数的概念,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周期函数就是三角函数的错误结论,因此仅仅依靠定义难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周期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实施周期性概念研学时,笔者通过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辨析,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促使学生认识深化.
在给出周期函数定义后,笔者设计系列话题让学生讨论研学.
话题1:函数f(x)=sinx,x∈[-2π,4π]是周期函数吗?为什么?
话题2:函数f(x)=c,x∈R(c为常数)是周期函数吗?为什么?
话题3:函数f(x)=[x],x∈R是周期函数吗?如果是,它的最小正周期是多少?
话题4:函数f(x)=(x-2k)2,x∈[2k-1,2k+1](k∈Z)是周期函数吗?你能从定义的角度加以说明吗?
话题5:函数f(x)=sinx,x∈R是周期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的肯定例证提供了最有利于概括的关键特征,否定例证则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因此,概念研学时须提供一定数量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让学生辨析,从而有助于学生廓清概念的外延,把握概念的内涵,促进概念学习的活动思维深化.
三、于概念拓展中研学
概念拓展是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关键词等手段将概念进行同层级的适度迁移,衍生出新的概念. 其价值在于深化对已有概念的理解,使概念产生更多的信息,形成与已有概念相关的更丰富的链接,并形成更多与其他知识网络相联系的结点,形成在更多情况下问题激活概念连接网络的机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举足轻重.
【研学案例3】圆锥曲线概念拓展
高中教材中的圆锥曲线的概念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从关键词的改变衍生出一系列概念(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因此,在完成圆锥曲线概念教学后,可引导学生再次拓展,还将会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 笔者引导实验班学生开展了以下话题的研学.
话题1:教材中探讨了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和、差是定值的动点的轨迹,那么到两个定点距离的比值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怎么样?
学生研究发现当比值为1时轨迹是一条直线,即两定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当比值不为1时轨迹是一个圆,即阿波罗尼斯圆.
话题2:到两个定点距离的积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又将怎样?这样的曲线有什么性质?
借助几何画板引导学生研究,发现到两定点的距离之积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图象是“8字形”(图3)或“花生形”(图4)等形状的曲线.
话题3:我们已经学习了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问题,如果是“和”为定值呢?差或积是定值,情形又将如何?留给学生课后研究.
对部分智力优异的学生来说,现有教材中给出的探究问题的探索力度显然不够. 选择适合他们探究的问题,也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事情. 相对于解决问题,恰当、适时地提出一个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也许更加重要.
四、 于概念运用中研学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 能灵活运用概念解题是掌握概念的标志. 运用概念解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并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从思想方法的高度感悟并掌握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研学案例4】三角函数概念运用
话题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三角函数是匀速旋转这个最简单的圆周运动的本质表现(图5). x=cosα,y=sinα是单位圆的自然的动态(解析)描述(图6). cosα,sinα的几何意义各是什么?(有向线段OM,MP的数量)
话题2:一半径为3m的水轮如图7所示,水轮圆心O距离水面2m. 已知水轮每分钟逆时针转动4圈,如果当水轮上点P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P0)开始计时.
(1)将点P距离水面的高度z(m)表示为时间t(s)的函数;
篇2
1.新概念的“按需引入”
1.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引入
[师]:在学习质量与物质的量的联系时,我们引入了新的概念――摩尔质量。
在学习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联系时我们引入了新的概念――气体摩尔体积。
这两个物理量的引入使质量、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也方便了它们的运用。
[师]:问题1:在标准状况下,如何较为准确地获得1molO?(不考虑实际操作)
[生甲]:O的摩尔质量为32g/mol,1mol O的质量为32g,可以称取32g O即为1mol。
[生乙]: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可以在标准状况下量取22.4L O即为1mol。
[师]:很好!1mol O约含有6.02×1023个O分子,如果一个个数那要数到什么时候?(学生笑)正是在知识中引入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易于操作!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而丰富起来的。下面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师]:问题2:现有一瓶质量分数为58.5%的NaCl的溶液,如何较为准确地获取含1mol NaCl的溶液?(1mol NaCl的质量约为58.5g)
[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含1mol NaCl的溶液质量应为100g,只要称取100g该溶液即可。
[师]: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对于液体量取体积的方式要比称取质量的方式方便得多,我们能否也通过量取体积的方式获取含1mol NaCl的该溶液?
(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
[生]:从前面分析可知需溶液质量为100g,如果知道该溶液的密度就可以换算出所需溶液的体积,然后量取相应体积的该溶液即可实现这一目的。
[师]:很好!但是我们知道,即使同种溶液也会因为浓度不同而使得密度存在差异,要想即时获得某一浓度溶液的密度不容易,如何在未知溶液密度的情况下达到目的就显得很重要了。根据前面问题的提示,我们是否也能创设某一概念来达成此目的呢?而这个概念又需要将其他哪些概念联系起来呢?
[生]:这个概念需要在物质的量与液体的体积之间建立联系。
[师]:是什么物质的物质的量?
[生]:溶质。
[师]:又是什么物质的体积呢?
[生]:溶液。
[师]:想一想看,该如何定义这个新的概念?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的定义来类比推导。
[生]:可以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师]:很好,我们把这个新的概念称为――物质的量浓度。
1.2教学反思
概念教学一直是中学化学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费力”是教师普遍的感叹,提高课堂中概念教学的效益也是众多教师的追求,情境设计、问题探究等许多时髦的教学方式纷纷运用到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我认为,这些教学方式虽然在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更多地考虑的是方式方法,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的情感需求方面关注不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热情是暂时的,而遇到困难为寻求创造性突破而产生的情感需求则更长久,这正如你为了乐趣学习一种乐器往往不如为生存而学习保持的久远。概念教学中,如果我们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主产生建立一个新概念的需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概念建立的过程,体现概念主动获得的价值,同时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培养创新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2.新仪器的“按需引入”
初进高中,学习新的实验知识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一些新的实验仪器,注重对新的仪器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对这些新的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的理解。
如,在讲述分液操作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仪器分液漏斗。教师在涉及相关知识时通常做法是先展示仪器,然后说明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印象往往并不深刻。而在学生初次接触这些新仪器时教师采取“按需引入”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对新仪器的构造和性能了解得更为透彻。
3.“按需引入”教学方式的优势
3.1“按需引入”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情感认同,能够减少学生接触陌生知识时易于产生的情感壁垒,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需要、探索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2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按需引入”正是激发学生创新的需求和渴望,能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开拓创新的精神。
3.3让学生做一个新知识的接受者不如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缔造者,“按需引入”教学方式其实也是“尝试”教学方式的一种具体呈现方式,让学生努力尝试知识的“海洋”遨游,激发出“生存”的基本需求,从而尝试成为知识或规律的发现者。
3.4“按需引入”教学方式正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知识结构出现断层的情况下产生以创新求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完成对客体(新知识)的充分认识。
3.5“按需引入”教学方式在新知识教学中的应用面较为广泛,不仅在新概念和新仪器引入中可以运用,在新的实验方法、新的解题方法、物质新的性质的学习等方面也可以借鉴使用,在使用中只要关注学生的起点知识,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将新的知识的掌握内化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过程。
篇3
关键词:工程设计,概念设计,创造性思维,创新
1工程领域中的概念设计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信息、新材料及集成技术的进展,使产品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模块化已成为工程产品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设计开发过程、制造过程、营销和售后服务过程,并改变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现代工程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艺技术手段和社会化制造体系。这些变化都深刻地影响着工程设计的发展。
工程设计是人们运用科技知识和方法,有目标地创造工程产品构思和计划的过程,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工程设计的费用往往只占最终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8~15%),然而它对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能力却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往往决定70~80%的制造成本和营销服务成本。所以说工程设计是现代社会工业文明的最重要的支柱,是工业创新的核心环节,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龙头。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各种模型,并不断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过程,即反复地创造模型和评价模型的过程。工程设计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值计算型的工作,包括大量的计算、分析、绘图、编写说明书和填写各种表格;另一类是符号推理性的工作,主要是方案设计工作。在设计方法学中,前者称之为细节设计,后者称之为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把主设计师根据产品功能的需求而萌发出来的原始构思和冲动形成产品的主体框架,及它应包括的各主要模块和组件,以完成整体布局和外型初步设计。然后进行评估和优化,确定整体设计方案。再由各责任设计师把总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落实到具体设计中去,实现细节设计。可见概念设计是个创造性过程,它要求设计者能综合运用许多学科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而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再经过反复思考、推理和决策,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满足用户要求的设计方案来。
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设计、构思的原始冲动是三维概念,最终设计实施之结果即产品也是三维形体。可是多年来以二维绘图为基础的产品设计、制造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创新的桎枯。
三维建模技术的崛起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的出现为概念设计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极好的工作平台,设计师们可以直接从三维概念和构思入手,进行概念设计,形成产品的初步框架,然后进一步通过工程分析、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未来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这种设计方法尤其能充分发挥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不必拘泥于平面图纸的限制和束缚,而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创造性的劳动——创新。
2概念设计与创造性思维和技术创新
2.1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要设计就要有创新,而创新正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设计人员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变换角度,开阔视野,才能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思维有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形式。在工程设计的概念设计中,要努力发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注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辨证统一,准确把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巧妙结合,善于捕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闪光和亮点”,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产品。
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能用常规、传统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新颖的、独特的思维。这就是它的独创性。独创性要求人们敢于对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敢于向传统的陈规旧习挑战,敢于否定自己思想上的“框框”,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
(2)连动性:创造性思维又是一种连动思维,它引导人们由已知探索未知,开拓思路。连动思维表现为纵向、横向和逆向连动。纵向连动针对某现象或问题进行纵深思考,探询其本质而得到新的启发。横向连动则通过某一现象联想到特点与它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从而得到该现象的新应用。逆向连动则是针对现象、问题或解法,分析其相反的方面,从顺推到逆推,从另一角度探索新的途径。
(3)多向性:创造性思维要求向多个方向发展,寻求新的思路。可以从一点向多个方向扩散;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解决。
(4)善于想象:创造性思维要求思维者善于想象,善于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里形成新的形象,善于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只有善于想象,才有可能跳出现有事实的圈子,才有可能创新。
(5)突变性: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是在创造性思维中出现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它往往表现为思维逻辑的中断,出现思想的飞跃,突然闪现出一种新设想、新观念,使对问题的思考突破原有的框架,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2概念设计呼唤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概念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设计中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发现某种新事物、提出某种新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用户)的需求而激发出的新颖构思和创见。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拘一格,不局限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模式,以下诸多方面都是孕育技术创新的土壤:
(1)多项现有技术的有机结合或综合运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已有知识的创造性总结和应用常常带来重大的科技突破;
(3)突发奇想但经过科学论证或实验证明所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4)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的合理嫁接;
(5)产品功能上的兼收并蓄和去粗取精;
(6)学科间的交叉、交融和借鉴;
(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有机结合及应用;
(8)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
由此可以进一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技法:
l智力激励法:又称集智法、智暴法。即通过集会让设计人员用口头或书面交流的方法畅所欲言、互相启发进行集智或激智,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
l提问追溯法:根据研究对象系统地列出有关问题,逐个核对讨论,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创造性发明的设想,或是针对新开发产品的希望点(或缺点),逐点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l联想类推法:通过相似、相近、对比几种联想的交叉使用以及在比较之中找出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方案;
l反向探求法:采用背离惯常的思考方法,通过逆向思维、转换构思,从功能反转、结构反转、因果反转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l系统搜索法:从一个初始状态开始,分析影响系统的各个参量,逐步向前搜索,或采用孤立因素、更换参数等方法获取系统的多种解法并求得最优解;
l组(综)合创新法:将现有的技术或产品通过功能原理、构造方法的组合变化,或者通过已知的东西作媒介,将毫无关联的不同知识要素结合起来,摄取各种产品的长处使之综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技术思想或新产品;
l知识链接法: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和复杂的作用过程和知识流,它包括知识的产生、开发、转移和应用,这四个阶段构成一条“知识供应链”并按照下述原则进行管理:把技术创新过程作为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只有将所有涉及该过程的伙伴捆绑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些伙伴都应明确什么知识内容才能满足用户最大需求,知识转移的特征和形式是什么,最终用户是谁,他们何时需要使用这些知识?涉及创新的所有信息流和通信流对全体伙伴都是开放的,在每个知识供应者和知识使用者之间建立信息反馈,使信息交换更为有效,知识供应链中每一个伙伴能够感受到整个系统和他们自己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认识到自己是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该方法适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的技术创新。
3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概念设计技术创新实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若干种含有技术创新的产品概念设计范例:
(1)采用先进的控制、驱动和定位系统,由局部小画面组成整体大画面的可变画面巨型灯箱广告机的设计;
(2)时速超过运七飞机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身外型设计,既要满足空气动力学性能,又要有美观的外型,三维CAD建模技术和NURBS曲线面理论的应用;
(3)适应于多弯道和小半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下的摆式列车车身及减振转向架的设计;
(4)反求工程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具有复杂曲面的实物模型(如模具)的三维数据重构,不妨借鉴用来对生物医学图象进行数字图象处理,为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逼真的三维模型和实体模型;
(5)基于电动机——发电机可逆原理的新型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把(下坡时)车轮转动的动能所转化成的电能再回充给蓄电池,从而增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一次充电使用的续行距离;
(6)加工中心自动换刀功能的扩展,用于东风4(11)型内燃机车发动机端面多轴孔加工的自动换箱多轴箱设计;
(7)把列车检修工人的丰富经验升华为专家系统——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式检振锤的设计;
(8)虚拟轴机床(并联机床)的概念设计。
这里以铁路机车车身设计为例,对概念设计及创新的过程加以说明。
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已通过论证并计划在下世纪初建设第一条(京沪)高速铁路。
当我们看到法国TGV(TraindelaGrandeVitesse)实验车速达到515.25公里/小时时,我们知道这已经超过了我国“运八”飞机的时速,设计师的头脑中自然应该产生这样的概念:时速300公里的铁路机车车头的外型也应该像飞机那样具有流线型和光顺性,才会有较好的动力学特性。“光顺”一词的几何意义是所构造的曲线、曲面应具有C2连续,且无奇点。从通俗的概念来理解,即为“光滑顺眼”之意。
由这些概念和构思出发,我们可以由整体构思和概念设计逐步进入流线型机车车身的细节设计环节。
铁路工业和汽车工业对车身外型设计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的都有着一致和迫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l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减少在高速运行时的摩擦阻力。
l具有良好的结构布局及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l具有美学曲面的质感和动感,以美化生活和环境。
l尽可能短的设计和制造周期,以尽快地占领市场。
显然满足上述诸要求的车身外型曲面是相当复杂的,非一般常规曲面(如柱面、球面、锥面、环面等)所能表达。再者,若按常规设计、制造方法和过程来完成如此高要求的设计外型,则上述第四项要求更是高不可攀。只有积极谋求技术进步,大力推广应用CAD/CAM技术才是解决车身外型改型频繁、不断创新且满足上述各种要求的关键所在。
近十年来,CAD业界涌现出一批象EDS的UG、PTC的Pro-Engineer、MATRA的EUCLID、IBM的CATIA等等一系列优秀的CAD/CAM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它们的三维实体建模、参数建模及复合(Hybrid)建模技术,实体与曲面相结合的造型方法,以及自由形式特征建模(FreeFormFeatureModeling)技术为我们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这里具体地介绍如何使用UG的FreeFormFeature等功能,来实现车身外型的概念设计到细节设计。
UG的FreeFormFeatureModeling模块把实体建模和表面建模技术集成为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建模工具组,它支持复杂自由曲面的造型设计。它的复合建模技术,自由型面特征建模,可视化编辑,多组件装配,二维视图自动生成,尤其是伴随最新UGV14.0版本推出的全新概念设计WAVE(What-ifAlternativeValueEngineering)可使不同部门的工程师在设计的早期阶段,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同时针对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通过将设计意图组织到一个“控件结构”中去,使工程师十分有效地控制设计变更,而且所发生的变更会自动地传递到上级设计中去。
这里以创建流线型机车车身外型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前节所述模线的来源,本例参考法国TGV和德国ACE机车外型模板,并加以个性化修改。所选定的23条模型基线见于图1。
外形模型基线向等值半径线云图
以这一组模线为基础,采用UG的FreeFormFeature/ThroughCurve来创建曲面;采用Info/Analysis/FaceCurvature功能来观察和分析该曲面的光顺性,图2即为车身外型曲面及顶面法向半径等值线云图。
在构造模线的原始数据中可能有“瑕点”,或者仅凭“感觉”进行判断,创建的曲面不一定能完全满足C2连续的条件和光顺性的要求,可以通过光顺处理予以满足。图3是对其中一条模线进行光顺处理的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获得一组光顺的模线是生成光顺曲面的必要条件。
采用光顺后的模线重新构造车身外型曲面。采用UG/Photo功能并指定材质,可进行着色、光照、渲染,以得到更为逼真的三维造型图。见图4。
图4机车车身三维造型图5机车车身二维投影图
(5)对机车车身裙部和头部下端,可采用Feature/Curve/Mesh功能分片进行创建。这里充分体现出UG软件对角域曲面的三维造型能力。
篇4
Abstract: In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rvival.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nterprise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ability. There is no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the recession is inevitable, this study has carried on the review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rend
0 引 言
自熊彼特首次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奠定了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不断的创新能够打破市场的均衡,为企业提供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然而一种现象的出现,使人们对创新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即在一些创新出现以后,市场上企业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市场上的一些领先企业失去了其领先的地位,而原有的一些小企业却异军突起成为了行业的主力军,这样一种现象是Christensen所说的“创新者的窘境”。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导致这种窘境的发生,而可能导致这种窘境发生的创新,我们称之为不连续创新。由于不连续创新与传统创新相比存在其独特性,而10倍速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新挑战更需要企业具备一种独特的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企业的生存安全,所以,不连续创新引起了学界众多的关注。物流企业作为融运输业、仓储业、信息业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其他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l展。在创新已成为各行业持续发展追求目标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而传统的在已有技术轨道上对物流企业进行的扩展、改进、改变等创新模式已不能够成为企业获取或维持领先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需要探索新的创新来构建常青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连续创新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不连续创新的研究回顾
1.1 不连续创新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学术界对不连续创新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强,认为不连续创新是企业不断打破市场均衡获得垄断利润的有效方式。Anderson和Tushman在1986年和1990年完成的关于技术不连续性的研究堪称不连续创新研究的奠基之作。他们对水泥、飞机、微型计算机三个产业长达百余年的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产业的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被不连续创新打断的变革过程。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不连续创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直接用不连续创新这个概念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但与不连续性创新相类似的概念却不少,如破环性创新、突破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激进式创新、架构创新等。本文认为不连续创新的说法能够较好地表达这些创新的本质,所以,为了避免概念不一致造成的混乱,本文统一使用不连续创新概念。技术创新可依据技术轨道是否改变的标准,分为连续创新和不连续创新,连续创新是指在已有技术轨道上进行的创新,通常表现为小步的、局部的和连续性的技术改进;不连续创新则是指开辟新技术轨道的创新,表现为行业主导技术的根本性改变,产生新的技术规范、技术轨道和主导产品,它能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肖海林,2011)。
对于不连续性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熊彼特时期,但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tensen, C. M.(1997)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为不连续创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技术提供了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兴市场中新用户的创造了新的价值,出现一种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在继承Christensen的定义基础上,其他学者也对破坏性创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不连续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对于现有的技术是一种颠覆,它改变了企业竞争的规则和现有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Christensen,1997;Greg & James,2003;Thomond,2003;Danneels,2004;Song & Dienedetto,2008)。一些学者从技术和市场的视角分析了不连续创新,认为不连续创新产生了新的顾客与新的市场联结(Abernathy,1985;司春林,2005;Govindarajan,2011),主要改变了技术、市场和用户的关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现有及潜在消费者的效益(Moore,1991;Benner & Tushman,2003;徐河军、高建,2003)。现有对于不连续创新概念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技术、市场、用户的角度界定的,不连续技术产生了跨越式的S型曲线(魏江,2010)。不连续技术创新另一个较为常见的分析视角――行业,可以说不连续技术创新起源于行业,分析了几百年的行业技术演进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不连续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竞争范式,导致了产业的重新洗牌,使企业的外部网络发生了重大的迁移,所以,要不断地积累不连续技术创新能力,制定合理的公司战略(Anderson & Tushman,1990;付玉秀、张洪石,2004;姜黎辉、张朋柱,2006;Sainio,2007;Paulo,2010)。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不连续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不连续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为不连续创新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不连续创新的风险研究
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不断深入使得不连续创新越来越成为了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企业未来的成长提供了保障。所以,许多企业正在致力于通过制定和实施不连续创新战略,来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不连续创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它是一种非线性的技术跃迁行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美国PRI管理学院成立的Rensselaer突破性创新项目组,通过对一些重大不连续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总结出突破性创新中所面临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资源不确定性和组织不确定性。Rice(2002)认为突破性创新的风险可以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组织与资源风险。肖海林(2011)系统地阐述了不连续技术创新的5大风险,并提出了风险核对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不连续创新进行了研究,但对不连续创新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的比较少。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连续创新对于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其特性与传统上的渐进式的创新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导致了其风险也比较大,因此,了解不连续创新的主要风险对其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对不连续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和风险的研究,针对具体行业进行了研究较为鲜见。而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不连续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物流企业为例,对其不连续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2 物流企业不连续创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已有物流企业的创新研究大部分是基于连续性创新视角进行的,对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的研究还较为鲜见。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行为将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等方式实现物流企业的全新发展。主要的发展趋势如下:
(1)信息技术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不连续创新是对技术、产品、过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它使现有产品和服务获得重要改进,有利于赢得现有和潜在市场顾客。目前,物流行业的不连续创新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的较大的发展,提高了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商业模式从“线下”交易更多地实现了“线上”交易,为了满足这一交易方式的转变,物流行业也迅速发展。“云物流”借助“云计算”的强大功能为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譬如,“云物流”不仅可以降低电商企业物流的成本,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客户的需求、处理客户订单,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配置,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出现,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逆向物流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电商企业的发展。
(2)以知识管理推动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的发展,为物流企业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电商企业的迅速发展,消费方式的转变,物流业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产业,而物流企业绩效不高,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和竞争力。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的绩效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学者对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M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物流企业的不连续创新也离不开知识管理,从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整合到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众多知识管理活动都会影响物流企业创新绩效。而目前,学界对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较少,需要运用知识管理来提升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创建“环境伦理”理念的绿色物流企业。低碳经济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需要物流企业进行不连续创新实现绿色发展。人类的发展是以消费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人类活动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由此引发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物流企业应以环境伦理为指导理念,通过不连续创新行为构建绿色物流企业,合理处理物流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基于不连续创新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就物流企业来讲,不连续创新无论是技术方面、商业模式方面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是开创了不同的轨道,与企业原有的技术轨道、市场轨道、管理轨道不相同,因此,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就要求物流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不连续创新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以获得或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5
一、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教学的根本。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如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以下几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发现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也是一种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一个人的创造力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如果一个人不想去创造,即使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创造力再高,一切也都等于零;而如果他具有愿意为科学和人类进步献身的高尚品德,那就会给他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就可能会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感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性;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二、在学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概念
在学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概念的教学,不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一一亲自实践。在学生已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利用原有基础知识可以建立新概念时,可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因为每一个新的概念,都是产生于相关的旧的知识基础上。一般来说。新的概念与原概念联系比较紧密,只要抓住它们内涵的差异,作出简要的说明,就可以使学生建立新的概念,这种方法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所以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教学效果好。”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让学生说出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便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了。我认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让学生不断地由已知到未知“自行去探索真理”,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新知识理解深刻,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
三、形式多样,巩固概念
形式多样,教师向学生讲清了概念,并不是说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概念,而且对概念的掌握也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因此,还要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消化、吸收,以达到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目的。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常见的命题形式。这些练习中,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说明理由,这样既能使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一次,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自觉的学习过程中牢牢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其次是通过实际应用来巩固概念。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须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习到的数学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势必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如在学习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可布置学生这样一道作图题:“作面积等于12平方厘米的图形,能作几个就作几个。”在解答这道题时,只有把学过的有关图形的概念联系起来,才能灵活运用。
四、运用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适当运用对比。
对于容易混淆的新旧概念,要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既要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又要找到它们的根本区别。
(2)要及时作出言语概括。
篇6
关键词:部件知识结构知识知识转移创新类型
一、引言
知识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使单一企业的有限知识资源无法满足创新的要求[1]。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它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这些研究虽然承认知识转移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但多数侧重于笼统地探讨知识转移活动与创新能力、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但知识是多样化的,在转移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有必要细致地探讨不同类型知识的转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数都仅仅分析单个创新的发生机理,或将创新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系统地对创新类型进行的考查尚属鲜见。因此,根据Henderson&Clark(1990)的创新分类模型,我们提出了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试图揭示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的企业间转移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生怎样的创新。
二、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的关系模型
1.知识与创新的分类
Henderson&Clark(1990)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将知识划分为了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前者有关某一产品中某一零件,还包括产品的各项核心设计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如何在各部件上实施。后者是连接产品中各零件的知识,即如何将各部件完整系统地整合的知识。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部件知识与结构知识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创新类型的重要依据。根据部件知识和结构知识的改变程度可以将创新区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创新活动所运用的新知识可能强化也可能摧毁现有知识。
2.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1)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渐进性创新不改变产品的核心设计概念,也不改变组成部件间的连接方式,仅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功能加以扩充。部件知识是渐进性创新的持续源泉。企业间部件知识转移后,接受企业在已有部件知识和新部件知识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现有产品设计功能,进行一系列渐进性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或功能日益增强的需求。
模块性创新是在保持部件间连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对组成部件(核心设计概念)进行变革,既可以表现为部件功能或功能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新部件的组合创新。模块化使产品部件间相对自由,供应商只要基于接口规则对部件进行改革,就可以持续推动产品创新。然而,模块性创新要深入,产品结构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当产品结构不能容纳创新时,产品结构必然破裂或重构,这就是为什么“产品组成部件的变革常常会触发结构性创新”。
(2)企业间结构知识转移对创新类型的影响
当一种新的主流设计被产业完全接受后,结构知识变得相对稳定,供应商在这种结构基础上独自运作,旗舰企业也将其继续保持。长期发展结构知识固化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中,产品开发出现了路径依赖。当企业按固有方式工作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注意到结构性创新的存在。企业间的结构知识转移可以打破现有技术路径和运营规则的刚性,使企业抛弃部分旧的结构知识,将外部获得的新知识重组为新范式下的知识链,从而创造出新范式下的结构知识基础。当模块性创新的深入对产品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协调要求,而现有的产品结构无法满足这种要求时,建立新的产品结构以容纳新的创新部件成为必要。结构性创新彻底打破产品原有组成结构,用新方式连接现有产品部件。可以说,模块性创新提高结构性创新能力,而结构性创新又推动模块性创新。
路径依赖性对于根本性创新的发生是致命的。随现有技术走向成熟,并逐渐接近自然和物理极限,产品部件和结构的改进与提高都越来越困难。在结构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性部件的引入便会导致根本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轨道。过去成功的经验、组织惯例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企业特有的结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开放性可以打破知识的路径依赖性。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图所示的企业间知识转移类型与创新类型关系模型。三、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企业间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部件知识、结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类型(渐进性创新、模块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发现企业间的部件知识转移可以促进渐进性创新和模块性创新。部件知识转移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超过某一水平后模块性创新会随之发生。其次,结构知识在企业间转移将带来结构性创新,乃至根本性创新。这些结果对于理解和指导企业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企业确定知识转移的类型和制订创新战略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PowellWW,Koput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andthelocusofinnovation:networksoflearn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
篇7
关键词:产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时代中,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能否在知识、技术、理念等方面实现创新,能否顺应时展的潮流,就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根本上进行产业转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经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行政管理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型,涉及到了企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来说,为了避免为了管理而管理,就要通过管理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移交、会议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以往,我国施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行为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受国家的控制比较严重。这种管理模式难以对市场需求做出调整,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IE企业管理普遍过于重视行政管理,是一种粗放型经营模式,受到了以命令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大,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管理的整体效果。
2.缺乏学习动力,企业管理不规范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一些新企业的领导层虽然积极引进国外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但是企业引进的这些管理方法和模式等严重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很难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根本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管理效果。其次,企业高层缺乏对管理的正确认识,不具备与时俱进的魄力,甚至拒绝吸收新的管理知识、管理理念,缺乏学习动力。由此,企业管理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领导层难以组织开展管理工作,进一步弱化了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不能及时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缺乏科学性,最终导致企业被社会和行业淘汰。
3.对人才建设缺乏重视程度,导致企业落入困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时代,全球经济都在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但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管理思想上,还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需要大力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凸显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同时,人才是产业转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要重视人才,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避免人才流失,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足够的人力基础,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二、产业转型视角下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1.“创新人”,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创新人”是企业实施的管理创新的基础,为了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在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工作时,管理者要具备“创新人”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创新效果。人才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能否成功,开展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活动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人进行重点创新,同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形成创新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对创新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在创新人和创新制度之间实现相互推动,从而使企业创新管理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
2.管理与文化: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的过程,在社会发展中,一点点地积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也制约着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要相互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通过纳入一定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能够实现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
3.管理转型: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
a业形态与生产力水平有关,是一个独立的定义和概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在产业转型背景下,企业要转变人们的思维意识,调整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适当调整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要积极参与,正确看待产业转型。
三、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构建
首先,产业转型视角下,企业创新概念模型要遵循传统理性,总结分析产业转型经验,根据已有的对传统经验、知识等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升华为企业管理活动的经验,如:传统的人性本恶论、与企业管理有关的传统理性等。其次,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中,企业要将传统理性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为推广普及企业管理创新模型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企业管理创新模型。从管理效果来看,随着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在企业普遍接受管理转型的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符合我国国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并且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显示出企业管理的全部传统理念。另外,我们要借助更多的实例,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另外,在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上,按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创新活动等管理内容,深入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属性,构建全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进一步构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科学、合理地判定新构建的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思雨,许亚东,杜宗棠.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7(02).
[2]李洪波.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27).
篇8
【关键词】突破性技术创新;隐性知识;样机
1.渐进性技术创新与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依据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技术边话强度和对象,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
1.1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持续的、不断积累的局部货改良性创新活动,它是对现有技术小的改善或者简单的调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的变化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上的变化,并且与现在的市场与顾客群的变化相联系,即在现有市场为现有技术提供新的特征、利益和改进。(1)在目前产业技术方式和技术制度下进行的创新;(2)是按主流客户要求对现有产品或工艺进行的改进。
1.2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较高层次的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统一突破性创新的定义比较困难。但是不同角度的定义却存在着相同之处(1)与技术不确定有关;(2)与新市场有关,并经常改变目前市场规则和竞争格局;(3)常常摧毁旧的产业,发生产业更替;(4)建立在新的技术知识原理上,对公司知识基础有很大影响。
无论内部开发还是外部产生,它改变了公司的技术过程,并且创造了新的行业、产品或市场。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能使产品成本、产品性能等主要指标发生实质性改变、创造新市场、具有改写市场游戏规则、竞争态势等潜能,甚至导致产业更替的创新类型。
2.知识的分类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能够用言语表述的、可交流的、且能用正式的、系统的结构化的方法进行转移与交流的、大众化的信息,如组织的程序、规则、科学方程式、手册等。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隐晦的,非常规的知识形式,所以并不被我们所感知。隐性知识是个人化和非正式的,因其根植于行动,程序,承诺,价值观和情感等。或者说,隐性知识是不可编码的,不能通过“语言”来交流,需要共同的经历,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沟通。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互补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也就意味着这两种知识类型都需要知识的创造。没有隐性知识辅助的显性知识重要意义便会稀释。知识的创造需要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不能依赖其其独立发挥作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动态循环、并产生新的知识。很多研究已表明,在显性知识被其他竞争对手识别的情况下,公司只有通过评估其隐性知识来获取其竞争优势。隐性知识能够创造出其他相关者的学习曲线,提供未来成功企业的竞争优势。
3.突破性技术创新隐性知识的类型与结构
隐性知识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都会为创新提供独一无二的优势。隐性知识识别的最直接方法是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对隐性知识分类有助于研究不同类型隐性知识识别和获取的方法,对企业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获取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认知角度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中所利用的隐性知识,按所依附的对象可以分为员工、团队、组织、组织外部四类。
第一、员工个体隐性知识。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对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技能隐性知识和认知隐性知识,技能隐性知识指的是技能或是具体的“诀窍”,而认知隐性知识指的是根深蒂固的模式、信念和习惯性思维方式。第二、团队层面隐性知识。安德鲁认为隐性知识不仅置于个人之中,而且还置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表明了隐性知识集体性的一面。第三、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个人和集体都可以拥有隐性知识。企业隐性知识是个体、团队和从企业外部获取的各种知识转化、整合形成的,其知识特质不同于单个个体或团队,如企业层次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企业惯例、共同愿景等,以及企业层次的诀窍、经验和协作能力等。第四、组织外部的隐性知识。企业外部的消费者、合作者等的隐性知识常常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外部隐性知识经由企业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获取掌握,最终转化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4.隐性知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4.1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技术创新的模型并不唯一,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创造出技术创新的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有:
Rajiv S. Narvekar & Karuna Jain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Narvekar & Jain(2006)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基本框架。该框架提出了一个交互的三阶段创新过程:构思、酝酿和论证。过程的输入指的是内部研发(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顾客反馈(相关资本)或偶然事件产生的触机,同时,创新所涉及个体的直觉属性和组织的吸收能力对创新过程的产出有一定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创新过程的产出指的是一项专利权、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的过程。
4.2隐性知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重要的知识创造活动,与隐性知识紧密相连。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创新活动过程一般表现为企业内部隐性、显性知识与企业外部显性、隐性知识转移和显性一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知识转移与转化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知识,促进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
4.2.1即兴创作阶段
即兴创作阶段是突破性创新的起始阶段。大量关于模糊前端的研究主要围绕机会识别、概念产生、概念评价等。渐进性创新创新构想一般来自企业与顾客的互动,成熟企业突破性创新构想与来自对大量不同技术等信息的个体领悟与综合更密切相关。突破性创新构想的开发需要潜在新技术必须具有商业潜力。同时,由于突破性创新项目的高度不确定性特点也使得该阶段对技术发展路径进行构思并确定这条发展路径能使企业成为产业领导者是很困难的。主要难度是由于想法与想法启动之间存在很大缺口,而且,在研究的大多数案例中,尽管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突破性创新的基础技术,但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识别创新产生的商业机会。
4.2.2实验阶段(样机阶段)
无论是渐进性还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实验阶段(或者为产品模型形成阶段)都是其研发活动的核心。渐进性创新在该阶段目的是通过样机消除目前技术存在的非重要的不完善之处,突破性创新在该阶段的目的是用样机作为市场(或企业内部)接受新技术的机制。样机有实体与虚拟两种类型,虚拟样机更适用于突破性潜力的评价。领先用户通过实际使用新产品,获得对新产品的认识,这种认识既有隐性知识、也有显性知识;研发企业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获得用户的隐性需要和难以表达的想法,在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有效进行企业各层面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移和转换,在新的层次上形成新的具体的研发内容和方案,形成新的产品和知识。
4.2.3商业化阶段
篇9
关键词:战略创新 整合 成长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
引言
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从简单变得复杂,企业家需要具备战略领导能力以摆脱日常繁琐的经营事务,应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企业认识到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建立学习型组织能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使企业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本文研究的问题有: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和关系假设;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通过组织学习、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基本内涵
战略领导能力的概念国外学者早有研究,战略领导能力是从战略目标的实现及组织绩效达成的角度诠释领导者能力的理论体系(Nahavandi,2003)。Christensen认为战略领导就是领导者预测事件、保持灵活性和指导组织做出长期判断的能力。Ireland和Hitt(2007)提出有效的战略领导能力的概念,包括确定企业方向、建立平衡组织、有效管理企业资源、维持有效的组织文化以及强调道德操守。从实证的角度看,包括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与战略实施能力。
组织学习的概念出现在1965年,但当时只是强调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用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组织学习是一种既能按照创建者的目标和意图发展,也能超越初始目标的主动学习。组织学习是对经验的累积及其转化,是获得与组织使命有关的知识,并且组织学习改变了以往的认知和行为。仅当组织共同的信念、规范等发生改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学习。
Mintzberg & Westley(2007)认为战略创新是涉及组织方向性,如思维层次的愿景选择、战略定位和具体层次的程序、设施等。Hamel认为战略创新是对行业中现有为客户创造新价值过程进行重构的能力,同时也是为所有股东实现新财富创造的能力。Markides认为战略创新主要是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发,思考并构建相应的商业模式,战略创新关键点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自身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的运行方式的不同,并能够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企业家只有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才能从全局、整体来观察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方向选择进行思考,具有观念创新的意识,并且能形成企业综合愿景的能力。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要取得战略成功,企业家需要具备快速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家除了动用常规的战略规划模式,还要具备超常的规划设计能力,同时还具备与之匹配的规划执行能力和效果评价能力。战略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略成败,最终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成长。
通过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可以提出假设1: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影响
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共享的知识系统,具有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功能,那么领导者的任务就是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运用与创新。战略领导能力会影响组织核心价值观,也会促进组织成员间的互动,促进组织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变,并促成新知识的生成与整合。所以为了提升组织绩效,战略领导者必须发起一个可以促进组织学习和知识整合的战略机制。企业家的支持与参与,能够在组织内部广泛开展组织学习,从而提升组织创新效果。Crossan & Hulland(2002)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有显著正向影响。战略领导者面对环境的日益变化,有必要通过推动组织学习进程改变先前已经僵化的学习制度。当企业家具有战略型领导行为时,更有利于组织学习,企业家战略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并且企业家支持和促进组织学习也将会对组织成长绩效产生影响。
战略创新涉及到组织方向性,如思维层次的愿景选择、战略定位和具体行为层次等。战略创新关键点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自身运行方式与竞争对手运行方式的不同,并能够创造出超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G.Hamel认为促进战略创新的条件是企业家必须放弃对战略的垄断。企业成长需要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因为企业家自身能力和战略刚性的存在,创新能力和机会能力减少,难以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通过组织学习,使战略克服刚性,增加创新能力,带来企业持续成长。德鲁克反复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创新是利用变化的机会并且能开创新的经营业务,创新是企业家专有手段,企业家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创新能力。
在日益动荡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家必须成为推动战略创新的主体,企业家的战略领导能力对企业战略创新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企业家发现机会后,有了新的构想,必须付诸实施,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能创造新的资源组合,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创新的目的,并且通过行动来获取利润。在日益动荡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的战略领导能力能帮助企业实施积极的战略创新。战略领导能力的作用遍及战略创新的全过程,既要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又要领导企业形成战略愿景,也就是说企业家必须为组织创造一个愿景并获得成员实现这种愿景的承诺,同时企业家还必须成为推动战略创新的主体。
通过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组织学习、战略创新的关系研究,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组织学习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对战略创新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组织学习、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战略创新更是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推动因素。在创业管理研究领域,大部分人都赞同德鲁克,认为创业企业成长中创新有着特殊意义。通过创新,企业家要么创造出新的财富来源,要么从现在的资源中发掘更大的创造财富的潜力。创新是企业家发现机会并转化企业赢利市场的过程,企业家是创新过程中市场变革的催化剂。企业战略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创业企业初期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更是现有企业继续成长的唯一途径。创业企业成长中,战略创新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做出形式、性质和状态等方面转变,战略创新内容的变化主要包括企业界限、企业资源配置和协调性等方面,同时战略创新执行因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战略创新能力能有助于创业企业成长中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并根据所处外部环境或内部情况的变化,改变或整合企业的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战略创新不仅仅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外部收益(资源、能力、知识等),也就是说企业是通过资源、知识、能力、环境的战略创新生态系统建立,获取系统竞争优势。
G.Hamel认为促进战略创新的条件是企业家必须放弃对战略的垄断,听取不同的声音,特别是组织中年轻人、新来者等。通过战略创新能使企业较好地适应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运营绩效和竞争优势。战略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会引起企业系统诸要素(包括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创新能不能带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创新后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战略创新的协同有赖于企业内部各部分或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协同也意味着各部分在战略创新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学习。 Rajaopalan & Spreitze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战略创新更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推动因素。
通过对组织学习、战略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可以提出假设4:组织学习对战略创新过程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5:
战略创新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企业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构建
通过上文概念界定及相互关系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图,如图1所示。4个变量的测量维度和测项界定: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包括4个变量: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与战略实施能力;企业成长主要包括3个变量:营业额增长率、新营业网点扩建速度和员工人数的增长率;组织学习主要包括3个变量:学习承诺、共享愿景和开放心智;战略创新包括3个变量:环境感知性、战略推进速度、战略协同性。
企业的创新、整合与成长概念模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对战略创新转化为企业成长的机制提供了充分解释,今后研究仍需进一步的检验以及证实或证伪。
参考文献:
1.Nahavandi A.The art and science of leadership[M].China Machine Press,2003
2.Michael A.Hitt, R.Duane Ireland, 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 and Globalization(Concepts).Seventh Edition, Published by Thomson Learning,2007
3.刘进,揭筱纹.基于环境互动的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与决策机制研究—一个新的战略绩效整合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2)
4.Mintzberg.Mintzberg on Management Inside Our Strange World of Organizations[M].China Machine Press,2007
5.Crossan M,Hulland J.Leveraging knowledge through leadership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Choo C,Bontis N(Eds).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A collection of readings[C].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作者简介:
篇10
一、要善于创设创新思维的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中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生怕出错而招来同学和教师的嘲笑。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正确对待,以免挫伤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教师态度要和蔼可亲,要满腔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共同分析出错原因,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害怕出错,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才会去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才会主动创新,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新思维的氛围,还应主动抓住时机进行诱导。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些情况:学生在解决某些问题出现共性错误;个别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同一问题学生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不同;同学对同一问题出现不同答案而发生争议等等。这时就形成了一个创新的良好氛围,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逐一解决,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类比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和集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
二、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是一种由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亲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进而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观察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本质,从而获得生物学知识,有效地形成生物学概念。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质疑、迷惑和矛盾的情绪,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模式,能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注意到、接触到比以前多得多但同时又不太懂得的新事物,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等来源于生物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对生物史的考察和介绍,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发挥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讲述科学家开展研究的生动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信息的传递”一节时,首先从巴普洛夫进行科学实验讲起,使学生从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中受到启发,认识到这是巴普洛夫成功的关键。学习“生长素发现”时,按照科学家的思路一步步引导,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的结论,又教给了学生获得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科学家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生物进化学说”时,不仅讲述现在普遍接受的现代进化理论,而且还向学生介绍目前尚有争议的“中性学说”,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还不算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素质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才是首要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发现问题,通过已有知识来解决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只有学会学习,学生才能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才能独立完成各个生物题目。学会学习不仅在学习生物学科时让学生事半功倍,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学生学会学习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强大的。只有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在遇到未知问题时才能从容不迫地进行分析、思考、解决。学会学习也是学生的一个优秀本质,具有了这个本领,不管将来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让自己快速顺利地适应环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习兴趣。
四、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生物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而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资源。生物概念是抽象的,是通过众多的表象和抽象概括得来的。我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来搭建起通往概念的桥梁,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丰富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与生物概念建立直接联系。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表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这更便于学生理解,能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用好教材,还要将教学与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抽象的概念与现实生活间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学生所熟悉的各种生活现象、生活事物来导入概念的学习,由浅入深,由一般到规律性认识。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生物学习特点,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兴趣中形成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树立好好学习生物、为生活服务的学习观。实践证明,将生活与概念教学结合起来,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更能激起学习的激情,使学生真正爱上生物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教师肩负重任,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首位,在“创新”二字上狠下工夫,大胆探索,勇于寻求科学的培养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俞国良(主编),《学生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丛书》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
2.朱作仁,《创新教育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陈皓兮,《中学生物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上一篇:道路工程安全施工应急预案
- 下一篇:期货公司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