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守则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守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守则

篇1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化学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实现四大职能、培养人才创新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验证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证科学这些都将在化学实验室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具有严肃、严谨、实证的科研创造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化学管理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我国各地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化学实验室的配置和建设,但使用和维护保养却没有和设备的配置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步。就这样的现状,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随意的自由场所,实验设备损坏较为严重,实验室的环境较差。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不规范

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步伐明显慢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分工不明确。一部分教师不写实验通知单,甚至忽略了化学实验,还有对化学实验没有认真的态度,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记录实验的过程,对实验设备管理也不到位,借出和归还的都没有详细记录。

(三)部门配合不协调

许多学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这就是实验室管理效率提不上去的问题所在。实验设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知识匮乏。因此,教师和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多方配合

(四)实验人员不稳定

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没有稳定下来,经常变动,最重要的是部分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正是因为实验室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在造成了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实践,也阻碍了实验室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价格不菲的进口化学设备,因为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这些设备在安装后一直没有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学校在建校期间为了达标,设置了化学实验室,而在达标后就撤销了化学实验室,用作他用,让化学实验室名副其实。另外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太过于简陋,实验室里化学设备长期无人问津,坏了没有专职实验人员保养和维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因为找不到所需的配件,只能弃之不用,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六)现代实验管理意识淡薄

在多年的建设和管理中,我国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这个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实验管理的步伐,所以,现阶段我国化学实验管理还有待形成成熟的现代化实验管理意识和理念。

三、化学实验室管理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注重学科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现在的老旧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教师群体要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发挥出实验室设备和有限的场所的作用,就要充分调动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做到井井有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规范化学实验

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必须强调与经济社会良性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过去,无论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对保护环境认识度和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学校将化学实验室的废弃化学物品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现如今,中国以及全世界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极高,这就必然要求化学实验室要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意识。

(四)细化实验室管理

1.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

对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管理,只有账目能清楚地反映出实验室设备的财产数目,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最大的效率

账目分为总账和分账,总账反应的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总的数量和财产数目,而这个数目和数量必须和学校财务处的账目完全符合,总账要做到每年定期清算一次,做到收支两清。

分账是总账的承接,反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等。还有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分类号和编号。分账一般要做到一年一清算。设备、药品帐做到随到随记,保证设备和药品的库存量,做到及时补充。

2.建立实验室档案

为了让化学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最用,就要做到对实验室工作做到科学安排,有制度的计划。

计划就是在每学年度,有实验课的年级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课程,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进行安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室课程。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守则》《保管员守则》等,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保管、赔偿、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据可循,有规可依。

(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打破原来实验室各自独立的格局,实现设备资源人人共享,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平时重视仪器的维护个性保养,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的运转。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才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学习环境。

(六)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对化学专业来说,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开展实施,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提前统计学生人数,学生的分组,在开始实验之前,准备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事后统计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等。

篇2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

一、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化学实验室,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室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制定了下以规章制度:①实验教师工作职责;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③中小学学生实验守则;④中小学校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条例;⑤中小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

二、做好管理工作

1.化学仪器的存放和管理

(1)化学仪器存放.化学仪器设专室专柜.将备用仪器和常用仪器分室存放.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后尽量容器口朝下存放.分液漏斗、容量瓶、酸试滴定管上使用的磨砂玻塞不能任意组合,存放时应用棉线将它们一一对应缚在一起,并在磨口处垫上一张大约长2cm宽1cm的小纸片.瓷质仪器(如坩埚、研钵、蒸发皿)可按加热和不加热分类存放,金属仪器(如铁架台、止水夹、镊子、坩埚钳等)容易生锈,用后必须洗或者用布擦干净,再归柜保存.

(2)仪器的洗涤.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试管、圆底烧瓶、试剂瓶、烧杯等各种玻璃仪器.仪器的洗涤,是否省时省事且干净是实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技巧,洗涤玻璃仪器可以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①用自来水洗刷;②用洗衣粉或洗洁精刷洗;③用专门配制的洗液浸泡;④用特殊办法(例如,特别难去污且毛刷难以刷到的角落,可用碎蛋壳加洗洁精在密封容器口后剧烈震荡再用大量水冲洗或河砂加碎麻叶再加上少量洗洁精封口后剧烈摇荡,即可去污).

(3)仪器的干燥.常用的仪器干燥方法有:①自然晾干法(洗净仪器后可倒立于试管架、铁架台铁杆和滴定架上等.)②小火烤干(如烧瓶).③烘干箱烘烤!

2.化学药品的存放和管理

(1)一般试剂存放.无机物可按单质、指示剂、氧化物、酸、碱、盐、的次序分柜、分格存放.且各柜内的金属或固体盐(原装)按金属活动顺序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存放,便于化学实验教师取用和归还原位.

(2)易变质试剂存放.化学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常因保管不当或塑料试剂瓶的自然老化而变质.必须根据药品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存.

①盛放在棕色瓶中且放置在阴凉处:光照和受热易变质的药品,如硝酸银、浓硝酸、双氧水和乙醛等.

②保存在特殊的溶剂中:金属钾、钠浸泡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盛水的塑料瓶或玻璃瓶中.

③密封保存:挥发性、易氧化、易吸湿,易风化和易碳酸化药品要密封盖紧.例如,过氧化钠和电石,必须在原装试剂瓶的外面用厚实的塑料食品袋加以包装,且用带子扎紧袋口.

④易受损试剂瓶的管理:通常盛装硫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的试剂瓶,如果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动手实验完毕后,实验教师不及时倒掉其中用 剩的溶液并清洗,那么,第二年再来看这些盛液体的试剂瓶几乎不能再次使用!有的生霉,有的瓶壁变色,有的瓶盖打不开,几乎成了报废试剂瓶.因此,此类试剂只宜现配现用,记得及时清空、清洗.

⑤三氯化铁的原装试剂瓶是塑料的,药品入库前应该换成玻璃瓶,因为该药品容易潮解,塑料瓶容易老化,由于气温的影响,热胀冷缩,试剂瓶会炸裂,造成试剂污染.

(3)常用试剂管理.学生动手实验试剂种类多,需用量大,需随时配制及时补充.因此,学生动手实验前,实验教师应试做一次,检验实验效果,并在工作日志中(或该页教材空档处)写上该实验准备要点,操作易成功的技巧及配制特殊溶液的简便方法,替代材料等.为次年再准备此实验时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节省准备实验的时间.

(4)有毒或者容易逃逸气体的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①实验4-3、4-5都用到氯气,同一个年级在1-2周的时间内一共要用到几十瓶,我们采取集中制气,分别包装管理的办法:用集气瓶将气体集满,盖上橡皮塞,用塑料袋子包紧即可.实验4-7用的二氧化硫气体采用大试管收集气体,方法同上.

三、一心一意为教学服务

正确处理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实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即是为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服务的,凡是任课教师和学生教学需要的实验设备,都应该认真、及时、仔细地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怕任课教师只是一个电话通知,我们也要积极应对,作好提前准备.使学生动手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使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超过100%.做好教辅工作是教师职业道德赋予我的责任.我的目标就是甘当教学辅助人员,甘为人梯, 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出色, 努力当好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方法浅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24(11):44-45.

[2]尹晓光.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J]. 百花园地, 2011,10:158.

[3]张一兵.化学实验室管理初探[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18(3):88-90.

[4]汪桂兴.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安全问题[J]. 基础教育,2012(3):68.

篇3

关键词:实验安全意识;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实验方案评价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9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3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学生实验活动1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该实验是学生学习完第一、二单元后的第一个实验活动,也是学生对实验操作中的药品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以及氧气性质实验等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制法及实验基本操作,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实验现象,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是初中生第一次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可能不会意识到实验存在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在初中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一、教学目标设置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安全目标甚少在现行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中凸显出来,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比较重视实验的原理及具体操作等,常常会忽视有关实验安全的内容。在教学目标设置中,可以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中渗透实验安全,使安全教育在教学目标中指示更加清晰,并对实验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在学生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教学过程设计中渗透安全意识

1. 实验导入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师]许多科学家对空气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经过不断的比较后,还是认为拉瓦锡的实验最为准确,那为什么我们制取氧气的时候不采用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的氧化汞分解法而采用高锰酸钾法呢?

[生]主要是因为汞有毒。

[师]因此,对于一个实验方案的选择来说,不仅要考虑反应条件、操作可行性和反应速度等因素,还要考虑实验会不会带来一些实验风险问题,会不会对我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样的,我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保证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拉瓦锡氧化汞分解制氧气的实验给学生渗透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而且需要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为前提。

2. 实验探究中渗透安全意识,反复加强实验基本操作的操练

认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学习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初中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已在第一单元“走近化学世界”的课题三“走近化学实验室”中对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实验基本操作进行了学习,能够初步了解一定的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生实验活动1中,氧气的实验室制取采用高锰酸钾法制氧气,该实验活动的开展是在课题三“走近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实验探究中将实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装置的连接和玻璃仪器的洗涤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渗透到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具体操作环节中,指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规避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如此反复地加强实验基本操作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实验安全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具体如表2所示。

3. 实验手段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提高实验风险规避能力

实验手段主要包括定性实验的定量化、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和化学实验的现代化等。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教材中仅以木炭和铁丝的燃烧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但只用碳和铁来研究氧气的性质显得较少,一方面就实验而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便快捷,不足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使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不足;另一方面中考中常考查硫和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若对此没有进行实验探究,只能死记硬背实验现象。

硫和磷燃烧虽会产生污染物,但是可以采用实验定量化、实验现代化等实验手段达到安全的目的。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材中要求“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但是没有更具体数量的要求,因而教师需要先进行实验,确定什么量时既能使实验现象明显,又能不造成室内污染。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究发现所取的最少量应为火柴头大小为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量”进行引导,比如教材中说,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那少量究竟是多少呢?如果量大了会造成什么危害?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量的思考,从而将实验安全渗透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对药品量化有一定认识,并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对于硫和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可以采用现代化手段――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计算机在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实验,在虚拟仿真平台中,学生操作错误就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规范操作,并且现象非常明显,同时可以规避实验带来的危害。

三、实验评价方案中渗透安全意识

实验评价包括活动表现评价和实验报告内容评价。在活动表现评价中,教师依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具体实验内容制定评价细则来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如小颗粒药品高锰酸钾是否用药匙取,装入试管时是否遵从“一斜二送三直缓立”原则等,对于没有按照实验基本操作进行的学生,即使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这一项做得很好,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不合格的。

在实验报告内容评价中,传统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和问题分析与讨论六项内容。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项“课后安全评价”,学生在写“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安全评价”一栏中写出各个实验操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规避安全隐患的方法,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行为进行安全评估,包括是否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以及每个简单的实验细节,使学生整体审视自己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四、结语

在实验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可以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方案三个方面向学生渗透实验安全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实验教学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并不是过分地夸大、渲染化学实验的危险性,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做一个旁观者,而是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是要注意安全的,不能随心所欲,通过渗透实验安全意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高度重视实验安全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在演示实验中做到操作规范、以身作则,能够了解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实验安全隐患,明白出现隐患的缘由,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从容、冷静地处理,帮助学生掌握实验隐患的规避方法,强化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并形成一定规避实验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中心;管理;教学质量

一、科学管理实验中心

1.仪器的管理

在化学实验中心的传统管理中,通常将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打印出来,制作成说明书放在仪器旁边,以便及时了解仪器详情。而时间一长,说明书经过多次转手使用,难以及时找到,容易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可将实验所需各种仪器的详细信息都输入计算机,建立“仪器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的名称、型号、分类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功能、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电压、电流、维修情况、使用情况及注意事项等。当“仪器档案”建立完成后,要想了解某一仪器的详细资料可以迅速从计算机中调出,查找方便,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结合某一类型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考虑新仪器的购置。同时,在仪器室中,仪器的摆放位置要合理,便于对仪器的维修与保养。

2.试剂的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试剂摆放在试剂室与部分实验室中,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在购买试剂时,大多凭借自己的记忆对试剂的种类与数量进行设置,常常买回大量相同的试剂。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实验室人员的更换,导致许多工作人员不能全面了解实验中心现有试剂的种类与数量,造成同一种药品积累过多,如氯化铵、碳酸钠、硫酸铜等多达十几瓶,但是每次实验课上的用量并不多,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空间浪费。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在避免重复购买的同时,促使新来的实验室管理员快速熟悉工作情况。首先,可将药品进行分类,如酸、碱、有机物、无机盐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种药品进行划分,如无机盐药品可分为盐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有机物药品可分为蛋白质、脂、糖等;然后,统计每种药品的数量,并将其入柜编号;最后,将每种试剂的名称、数量、使用情况、存放位置等详细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这不仅有利于管理,还能将多余的试剂使用到其他实验课中,实现资源共享。

3.玻璃仪器的管理

玻璃仪器可分为烧杯、烧瓶、试剂瓶、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将玻璃仪器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后,再依次对器皿的体积大小、数量、颜色等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将仪器详细信息输入计算机内,主要内容包括玻璃仪器的名称、体积大小、颜色、数量和存放位置等。对于经常使用的玻璃仪器要及时进行清洗,并清点数量,如果出现变化,及时同步到计算机上,保证计算机中的存储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实验内容的管理

实验中心应组织化学教师对基础化学实验的讲义进行编写,然后根据讲义内容将每种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配置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情况输入到计算机中。如此一来,在准备某个实验时,可快速查找实验所需物品的详细资料,并且按照所需药品用量进行准备,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避免了资源浪费。

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学校应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空间,还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吸收情况也有较大差异,许多学生在计划学时内无法完成实验内容,需要补做或重做,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学生为实验学习投入较多精力,自己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室后,还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实验,进一步掌握实验内容;通过查阅相关实验资料,学生可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室中进行独立实验。例如,通过化学教师的引导,我校九年级学生在开放实验室中已经完成多种实验,主要包括胆矾溶解于水并与氢氧化钠反应、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碳还原氧化铜等。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应制订安全制度、实验守则、仪器管理制度、损坏赔偿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与内容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善于利用新标准、新技术处理问题。因此,实验教师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应用性较强的综合实验。同时,实验教师还需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采用电教、课件等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学具备多样性特点,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会更积极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实验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化学实验室中心的管理工作,不仅能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还能为基础实验提供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在实验室人员紧张、实验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对化学实验中心进行管理,才能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实验室 实验教学 制度

一、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实验室管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实验教师是实验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素,首先应认真熟悉《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规定》,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实验教学”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做好辅助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实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一线。其次应熟悉各年级的实验内容、仪器、药品、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各年级实验教学进度。了解仪器、药品的性能和用途,掌握仪器、药品性能特点,以及保管存储和维修保养技能,辅助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每学期的实验教学任务。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是贯彻《常规》,建设文明科学、安全的实验基地的必要措施,如《化学实验室教师管理职责》《仪器设备入库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报损制度》《仪器领取借还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制度》《仪器保养维修制度》等等,制度制定后要切实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不且实际的地方,要及时慎重研究修订和完善。实验教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三、教学仪器、药品的存放和使用管理

1、实验仪器分类存放的原则:仪器存放要做到既摆放有序、整齐美观,有条不紊,又方便查找。按仪器的使用性质、大小、轻重、高矮等科学合理的分类存放,做到定橱、定位、定卡,详细记录仪器的名称、规格、数量及位置,帐、卡、物必须相符,关于仪器应该做到勤查、勤擦、勤保养。

2、药品的存放和保管:实验教学药品根据各自的特点分为一般无机、一般有机、氧化剂、有、酸、碱性腐蚀品以及易燃品等,实验教师应在熟悉药品性质的基础上,首先要了解试剂的用途、纯度、挥发性、潮解性、腐蚀性、易燃性、毒性及其它重要的化学性质等,根据试剂的不同性质,分类妥善保管。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的危险药品应分室专柜存放,双人双锁,并做好危险、腐蚀、有使用记录,需要多少发放多少,剩余的药品做到及时回收。严格遵守《有毒、腐蚀品》的领用制度。光照和受热易变质的药品,如浓硝酸、硝酸银、氯化汞、双氧水、氯仿和甲醛、乙醛、氨水等都要用棕色瓶盛装,并存放阴凉处,关于药品应该做到根据药品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存储保管,以安全为原则。

3、做好仪器药品的清理盘点、出入账和增减帐工作,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实验教师必须熟悉所有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结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的方法,懂得简单的维修知识。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回收,应做到有记录;每学期或每学年对仪器、药品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将药品按橱柜认真清点并检查,并把实有数量逐一记到定位卡上,盘点仪器应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点边维修保养,对铁架台、天平等金属仪器要擦拭干净,就能使仪器尽量都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将损坏已无法维修的仪器和消耗的药品,认真记录在《仪器药品报损统计表》上,报学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做报废处理,把清点后的仪器、药品数量认真写入到明细账和增减账上,同时帮助学校制定补充仪器、药品的购置计划。每学年末将有、强腐蚀品、危险药品做统计,报告于校长审核签字,并将以上所做系列工作分别存入各自的档案里。

四、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实验教师和个年级任课教师制定实验进度计划表,根据教学大纲、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进度计划,认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和教材要求的实验教学任务。为了做好每个实验,实验教师应熟练掌握每一项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等,熟悉药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实验教师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各年级的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等,从而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实验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程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教材内容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仪器室没有的自制教具,如:各种玻璃导管、烧制玻璃棒、给胶塞打孔等。

认真准备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准备完毕都要亲自动手做,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更正,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在做学生实验时,能及时帮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要求学生注意操作步骤,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学生课后写实验报告,实验完毕,要求学生做到整理好仪器,需清洗的仪器清洗干净,将仪器摆放整齐,并搞好实验室卫生,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教师要及时对仪器进行清点、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更换,做好保养以提高仪器的使用率,检查药品的缺少并及时添加,保证不耽误每个班级实验的完成。对学生不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情况,要由损坏丢失者按章赔偿,以提高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认识。认真辅助任课教师上好“化学课外小组活动”课,每次课外活动实验的准备也要提前备好,并经过多次亲手操作来调整药液使用的量,以及更适合的仪器,使之能够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进而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每学年认真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一次学生实验操作考查工作,以及教师的实验操作竞赛等工作。

五、做好实验室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仪器设备、药品增减帐册和明细帐册、仪器药品报损、学年仪器配备率、实验开出率、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开出率、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进度计划表、实验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室工作计划、总结、学生分组名单、仪器药品借还记录、赔偿记录、实验考查评价分析、仪器保养维修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说明书和技术资料等等,各项工作的情况及结果应如实的记录在册分别存入各自的档案里,并整理有序。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为每月一次小结,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之,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每学年末要进行大的总结,反应实验室一学期内的实验开出率、仪器配备率等主要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始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有序、全面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和探索的能力,起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第1期,54页

[2]《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第10期,39页.

篇6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12-02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转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培养的人才一方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中,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在实践、实验环节的训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多进实验室、多进企业,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走开放实验室之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然途径之一。开放性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既在学生创新、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很好的外部平台,又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能适当服务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专业实验仪器的作用,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一、开放性实验室开放形式及内容

高校实验室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教学的同时为师生的科研提供服务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时间上的开放和场所仪器设备的开放,而且在空间上也应该开放。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分为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两种形式。校内开放可采用由内到外方式,即各院、系实验室首先向本院系师生开放,逐渐扩大至对其他院系师生开放。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为教学实验课程开放,二是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开放,三是为师生开展科研活动开放。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分部分开放实验室和完全开放实验室两种。针对于基础性的、验证性的教学实验,由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后,在工作时间内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即为部分开放实验室。部分开放实验室可以在低年级学生和教学实验中采用。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可采用兴趣为先、任务驱动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实验室可完全开放。完全开放实验室是理想的校内开放形式,要求实验室的所有设备、实验项目、实验材料等,包括实验指导在内的任何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来实验室做自带的实验项目。完全开放式实验室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参加各种实验竞赛的学生以及教师科研是比较适用的。

高校实验室向社会开放一是校校之间的开放,整合区域高校间的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效率,促进校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二是校企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投入的力度较大,高校实验设备精良,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强。如果面向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不仅可以使企业和科研院所节省物资投资开支,也可以给产学研结合创造更多的价值。三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和条件,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可以促进科普活动展。

二、开放性实验室科学化管理

1、完善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开放面的扩大必定会影响到实验室的管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增加,合理的管理体制才是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根本保障。各实验中心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有制度、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中心人员值班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低值耐用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培训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和消防制度和仪器设备的修理、报废、赔偿制度等。开放性实验室还应健全各种登记制度,登记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对设备的登记和对人的登记。

2、开放性实验室实验设备管理

现阶段开放性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设备价格昂贵不能完全开放,另一方面,尚未有健全的上岗培训制度。设备的管理不够到位。

在美国、日本,很多高校都采用实验室设备共享的模式,一方面降低仪器设备闲置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国家教育经费因重复投入购买相同类型仪器而造成的浪费。我们可参照美国、日本相关高校,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实验设备良好的管理与使用。第一级是高端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需要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操作,而不是把样品交过去只拿结果。笔者所在高校会涉及到硕士研究生或或师生做科研,需要长期做某个实验,首先要向实验室提出申请后等待安排培训,由初级到高级,再经过自己摸索适合自己样品的方法和参数设置,这样很有针对性,做出来的结果可靠性高。第二级是中端仪器设备,无需上岗证,参看操作说明即可直接操作。此类设备可陈列在开放性实验室玻璃橱柜里,预留仪器开关按钮,实验者可自行简单操作,直观了解仪器运转过程。第三级是废旧仪器,此类作品可摆放在实验室的过道里,大学生可以随时前往接触设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3、开放性实验室实验药品管理

开放性实验室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财产容易丢失,特别是一些低值易耗品。目前的实验室在实验材料如易耗品的管理缺乏规范,大型的实验仪器都是固定资产一般不会丢失且有详细的登记本。但是一些小的实验资料一般无法详细的管理,没有准确的登记查验器材的准确数量,造成了实验室财产的流失。实验药品的管理同样存在相关的问题。开放性实验室就必须面临实验药品的开放,药品的管理在总数量都有详细的登记,但在准确数量特别是液体药品的准确数量上的管理存在问题。一些无毒无腐蚀性的常规药品的小(上接第12页)数量的丢失影响不是很大,但具有腐蚀性药品的丢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难以控制。实行实验室开放是高校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必然发展的一个趋势,势必关联到上述问题。借鉴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资金来管理。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做实验的人员,将其相应的实验经费划拨到实验室。在使用低值易耗品时建立申报制度,将所需物品与实验者的经费挂钩,必将减少浪费和丢失。二是建立低值易耗品出入清单,设立奖励制度。每学期每个实验室都要划拨相应的实验经费,一般都是根据开出实验的多少来分配。每学期根据在开出实验的同时节约的低值易耗品多少来奖励实验管理人员。

三、实验室开放后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安全隐患问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首先加强管理工作,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开放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危险品的保管、使用,试剂的配制、使用,废弃溶液、死亡动物的回收等,都必须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置于醒目的位置。对参加实验者,实验室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实验者明确本实验室的规章要求,并加以遵守。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注意对每一位实验者讲明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则,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做好巡视工作。对于有毒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使用登记工作,控制用量,做到用多少取多少,多余试剂必须收回或倒入指定容器收集处理;其次建设和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安全工作不仅是防火防盗,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要科学化、人性化。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危险因素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比如在化学实验室要使用防爆开关,挥发性物质较多的实验室要强制通风,安装自动喷淋装置等;第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举办各种有关的实验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实验室安全;第四,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的训练;第五,可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领用的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完好情况建档,条件成熟时可对各实验系统进行计算机监控。除了前述的防爆开关外,防火设施、灭火器、消防砂都要相应配备,实验室还要设置废液收集容器,配备必要的消毒杀菌设施,对实验器械进行杀菌消毒。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该建立专门的废水净化设施,保护环境安全。

四、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实验技能的专家,同时也应是本专业的管理专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应该是一支专业水平高、实验器材操作熟练、工作热情高的技术队伍。高校必须。要加强开放实验室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引进的方式,让更多的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技术管理队伍中来。二是要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自我完善,以适应现代实验技术和管理的需要。三是要重视现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各院校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如适当减少工作量和八小时外工作量的重新计算、优惠职称评定条件等。四是要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给校内、校际实验技术人员搭建平台,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经验分享,提高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卫亚博.宋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245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酶;说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71-03

说课,就是教师面对其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过相互评说,从而达到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等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因此,自“说课”一词被提出以来,经过不断推广和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更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成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

本文以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之《酶的专一性》为例,从教材分析、学生特点分析、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教学程序及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做具体讨论。

一、教材分析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高教出版社《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五章第五节的内容。《酶的专一性》实验是本节内容的配套实验模块,采用本校自编教材进行教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它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本质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也是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本专科生及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必修课程。相应的实验课设置,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加强,也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自主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酶学知识作为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关系到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每一环节。而酶的专一性,是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2.教育教学目标。①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估;对最终的实验现象给予合理的分析和解答。②知识目标。深刻理解酶的专一性;掌握并熟练运用糖的基本鉴定方法。

3.重点、难点。重点――把握实验的设计思路;难点――合理分析具体实验结果;关键――掌握酶、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本次实验,在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较为简单,并不涉及复杂的仪器设备;实验原理浅显易懂,是学生早已熟悉并掌握的内容。那么,这个实验就真的就可以用“简单”二字将其概括吗?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实验,其特点就在于它的设计性上。要通过几组简单的实验来体现酶的某种专一性,并要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可靠,那么如何选择实验材料并设计对照实验组?这就是本次实验的重点所在。而难点则在于――真实的实验结果与学生的预估结果之间是否会存在差异,以及对差异性结果如何正确地分析处理。要解决上述重点难点,其关键就在于学生对酶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糖的鉴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二、学生特点分析

本课程面向的是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专业理论体系,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对实验课保持着较大的兴趣和热情,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师和其他同学过于依赖,实验统筹能力较弱,实验态度不够端正,操作过程中草率、马虎且无计划性。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次实验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摒弃惯常的“我说你做”的教学形式,而改为“你说你做”。《酶的专一性》实验,在课程安排上属于生化实验的中间阶段。经过小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实验室的设置、常用仪器的操作、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室安全守则都十分熟悉。因此,在本次实验中,可将实验的主导权交予学生,要求他们全程参与实验的准备和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通过教师讲授,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使用的仪器和试剂。以提问的形式,回顾已学过的酶学知识,了解本次的实验原理。而实验的设计和具体操作,则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由教师现场演示,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2.教学手段。由于实验课的性质所定,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完成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展示为主,教师现场操作和多媒体演示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四、学情分析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思考、设计、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探究、分析。这种研讨式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教给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五、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主要包括:导入课程、设计实验、预估结果、完成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部分。

1.温故知新,导入课程。酶的专一性是酶学的一个重要知识,也是酶区别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一个重要性质。那么,什么是酶的专一性?酶是如何体现其专一性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并导入本次实验的主题――通过检验酶对不同反应物的催化作用,从而证明酶是具有专一性的。

2.选择实验材料,引入实验原理。提出一个小问题: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这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回答的问题,由此引出本次的实验材料――唾液淀粉酶和淀粉。但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酶的专一性,因此必须还要引入另一种底物和酶来加以参照。在此,选用了同属于糖类的蔗糖和相应的蔗糖酶作另一组实验材料。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用讨论,进而引入本次的实验原理――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即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3.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上段所述内容,既是实验原理也是实验目的。那么,如何设计反应体系,把实验原理转变为实验数据?这是本实验的重点问题。另外,反应物和水解产物共5种,俱是无色的糖类物质,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水解产物(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的生成,从而判断体系中是否发生相应的酶促反应?在此,要求学生放下课本分小组讨论,根据已掌握的实验技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优化实验方案,预估实验结果。经过讨论,学生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并阐述其设计思路。然后经过比较筛选,分析其优缺点,并参考教材,选取最优实验方案进行板书展示。同时,根据已知的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估。

实验方案(节选)及预期结果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7支试管中所加入的反应物各不相同,按照已知的实验原理,只有3号试管能发生相应的酶促水解反应,生成的还原性糖能够通过与班氏试剂的反应被检测出来。而其余6支试管对于3号管来说,都属于对照实验。那么,这6支对照组各自对照的是哪个方面,若缺少其一,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和缜密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已知知识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不盲目依赖教材和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为实验的主导者,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在旁指导。

6.实验操作结束,分析实验结果。经过准确的实验操作,学生可得到两组实验结果。两组实验都由7支试管组成,其中各有一支试管发生明显变化――由蓝色澄清溶液变为黄色或砖红色沉淀。与同组其他6支试管相参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次实验采用的两种酶都是具有专一性的。这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目的。但是实验不是纸上谈兵,很多情况下,实验结果往往会与预期结果发生偏差。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有时会有其他试管也出现颜色变化――由蓝色溶液变为绿色或蓝绿色溶液。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在学生实验中,即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并不相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这种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已知的实验原理和预期的结果。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对反应物产生的影响,综合各种可能的情况加以分析,找出原因――究竟是自己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还是反应体系中某些因素所导致的正常现象?不忽视、不掩饰,对真实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答,端正实验态度,这是培养学生科研精神的关键所在。

7.知识延伸,关注细节。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实验原理、设计、结果分析等重点难点,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譬如:①本次实验中用到的淀粉溶液,其中除了含有淀粉这一主要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钠,那么氯化钠的作用是什么?②实验操作中要求酶与底物混合后进行37℃恒温水浴,这个温度设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忽视这些细节问题,把它当成理所当然。而实际上,这些细节问题却往往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之处。

8.辅助教学。除板书和教师现场演示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实验过程和结果,在课程结束前进行回放,纠正错误操作,并展示正确的实验结果。

9.板书。实验课的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几个部分。版面设计要求内容精简,重点突出。

10.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详述实验设计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教师批改之后,于下一次实验课上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