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选择地理教学方法 主要依据 基本原则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是达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关键,是选择地理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于优化地理教学设计、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类型

地理教学方法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从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课型的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的不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不同等角度来划分。为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根据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进行划分,具体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以操作训练为主、以自学探究为主和以参与体验为主的六种方法。其中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旅游参观法、演示法等;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二、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

要科学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首先应了解每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适用范围、优势、局限性等。例如,讨论法,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又能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但要求教室空间比较大、班级规模比较小;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合作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适用于高中阶段;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调控能力。又如,地图法是最具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直观性强,最适合区域地理中地理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分布等知识的教学,但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差,需要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的特性,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2.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类型决定了应当选择的方法。由于各章、各节、各课时教学目标不同,就必须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就可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等,以利于学生建立丰富形象的地理表象[1],进而准确地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如果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除了采用讲述法、讲读法、问答式谈话法等以阐明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基本要求和掌握操作要领外,还应大量运用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加强技能操练;如果教学目标旨在发展学生地理能力,则可选用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以及讨论法,以发展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如果教学目标有科学的地理价值观教育,则可选用讲解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地理体验、产生某种地理情感,则可选用以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

3.地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应当采用的方法。自然地理内容多概念、原理,既抽象又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比较难学,宜采用旅游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式谈话法、变式练习法等,便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原理。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在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还应较多地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等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人文地理内容常常被认为是“易学不易教”[2]。因此,针对人文地理的知识特点,宜采用参观法、社会调查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人文地理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人文地理内容“易学易教”。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内容,多地名、数据、景观、分布、判断、特征,可采用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游戏法、区域比较法等,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乡土地理内容最接近学生生活,既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应采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和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例如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自,同时尽可能采用旅游参观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实行开放式教学。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根据课题名字就可确定以模型(地球仪)演示法为主。又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根据问题内容很容易确定出其主导教学方法为决策教学法。

4.学生的特点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方法取决于年龄心理特征。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短暂,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片面、肤浅、粗略;直接经验比较少,理解能力弱;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感性出发,贫乏单调;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不够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讲述法、讲读法、启发式谈话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丰富地理表象,发展地理形象思维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初中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持久;观察事物和现象比较全面、深刻、细腻精确;直接经验比较丰富,理解能力强;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想象一般从理性出发,丰富且具有创造性;记忆以意义记忆为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比较牢固。因此,地理教师应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教学方法以讲解法、练习法、实习法等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练习和实践操作,辅以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自学探究的方法和讨论法。同时,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存量和初始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5.地理教师的特点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教学方法的选用往往带有运用者的个性色彩,因此,地理教师应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选择适宜的地理教学方法[4]。如有的地理教师雕塑和美术功底扎实,他就可以多选用模型、板图、板画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酷爱旅游、擅长摄影录像,他就可以多选用标本、照片、幻灯、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他就可以多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有的地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音质柔美、极富感染力,语调抑扬顿挫,讲话幽默,他就可以多采用讲解法、讲述法;有的地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可以多采用制作法、实验法、观测法、野外考察法、社会调查法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理教师,可多运用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参与体验为主的方法。总之,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

6.地理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与周边教学环境是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校现有的地理图书、报刊、挂图、图片、标本、模型、教学软件、网络教材、教学器材、学习场所等教学设备条件、学校所能够提供的教学经费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教学环境,选用条件许可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设施比较简陋的乡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质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野外考察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地球仪和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教具和设计实验进行教学。而现代教学媒体齐全、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往往建立了地理专用教室,可以经常采用标本与模型演示法、实验法、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法和网络演示法。那些建立了地理园的学校还可以经常运用制作法、观测法。总之,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和周边教学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1.多样性原则

从地理教学方法自身看,选择多种方法有助于进行组合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实践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所有的方法都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5],没有一种方法在所有方面都超过其他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学生和教师。有时,某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可能正好是另一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可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组合、直观教学方法与逻辑思维教学方法进行组合[5]、文字语言教学方法与图像教学方法进行组合、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与以学生为主的方法进行组合等。

从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看,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师素质、教学设备条件等的不同所决定的。不同的进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有差异;不同的班级,学情有区别;不同的教师,素质有高低。地理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变化性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

2.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所选择的几种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均衡使用,而要在其中确定一种方法作为这节课的主导方法,而其他方法作为辅助和补充,为主导方法服务,所谓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体而言,要分三个维度进行选择:首先要在宏观层次上本节课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例如,以语言获取信息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以自学探究为主的方法就属于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的方法。其次,要在中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是以哪一种方法为主导,即确定是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为主导,或是以自学探究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体验为主导。最后,要在微观层次上确定本节课具体的主导方法。如在自学辅导法、案例法、决策法、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方法中选择案例法作为主导方法。

3.有序性原则

有序性原则是指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此,首先要熟悉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势、局限性、运用条件、适用范围等自身特性。其次要分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组成与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水平等);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性质、知识属性、组成、层次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6];分析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差异等年龄心理特征,挖掘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学习积极性因素,结合生活经验、地理知识存量、初始地理能力等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学习风格;清楚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特长、教学弱点;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学经费情况和周边的教学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学校目前为地理课程安排的教学时数(即课时)和最大程度所能提供的教学时间保证,做到因时制宜。在此基础上全面比较,综合考虑,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陈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3]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家清,等.生本取向优质地理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5] 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原则;方法;单词释义

1引言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作为衡量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三门主要课程之一同样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具体来说,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与表达教学等方面。其中,词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与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词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英语课程总体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探索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2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

2.1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首要误区为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具体来说,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单词,在完成单词学习后才带领学生进行语句学习或文章学习。显而易见,这种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学生只能枯燥地学习单词,难以充分、全面把握单词原本的意思以及延伸的内涵。其次,由于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所学的词汇,因此在词汇学习完成之后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文章阅读与理解中去,往往导致词汇学习效果不佳、词义理解片面等问题。

2.2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

此外,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的误区。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不仅使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还使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英语学科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过程、教学规律等方面必然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然而片面追求单词拼写教学或读音教学都是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体现。这会导致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存在偏差,无法在合适的场景中使用所学的单词,那么这也失去了词汇教学的意义与功能。

2.3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

除了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目前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存在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的误区。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是指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并未将单词口拼与手写两方面结合起来,在检验词汇教学效果时往往采用单一的评估考核方式,如词汇记忆测验、词汇默写测验等等。因此,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无疑会导致词汇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既定的预期水平。以“banana”单词为例,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导致学生要么知道该单词的意思或拼写,要么清楚该单词的发音,而不能完整、彻底地理解、掌握以及运用该单词。

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3.1以文章语境作为检验单词释义的标准

由于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三大误区,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选取、甄别以及确定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成为更为关键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文章语境作为检验单词释义的标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脱离与文章语境或者语句本身的词汇理解都是存在偏误的。因此,教师必须将词汇教学内嵌于文章教学过程中去,在解读文章与阐释语句意思时进行词汇教学,并且在文章语境中检验单词释义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显而易见的是,该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掌握词汇的意思与内涵,更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与运用程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以听、说、读、写为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序

此外,教师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以听、说、读、写为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序。听、说、读、写的英语词汇教学顺序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词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完整性以及路径依赖性的工程,而并非传统单一、孤立的词汇教学方法与模式,这有利于学生获得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以“boy”单词为例,教师将以上教学顺序完整应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是,学生不仅需要能够听懂该单词、掌握该单词的发音“[bɔɪ]”,还需要掌握该单词的拼写“b-o-y”,学生只有从以上维度综合掌握该单词,那么词汇学习效果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水平。

3.3以学法指导为英语词汇教学的主线

最后,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除了以文章语境作为检验单词释义的标准以及以听、说、读、写为英语词汇教学的顺序外,教师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以学法指导为英语词汇教学的主线。以学法指导为英语词汇教学的主线要求教师主要教授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包括类比法、解释法、直观法等等,而并非完全教授学生具体的词汇,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学法指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英语词汇学习时懂得如何主动预习、主动学习与主动复习。最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在学生自我学习词汇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帮助,不仅保障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差异性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科学的词汇教学案例以及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都值得教师关注,从而为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4结语

综合全文,虽然词汇教学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与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词义与文章语境脱离、单词拼写与读音脱离以及单词口拼和手写脱离三大困境。最为重要的是,以上三大困境直接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词汇要求,更导致学生在阅读、听力以及写作等方面难以取得良好成绩。不可否认的是,教师需要掌握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包括单词释义标准、词汇教学顺序以及词汇教学主线等方面都是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宇宁.小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以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六年级为例[D].湖南大学,2013.

[2]付容,张丽梅.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语法优化教学探究——对一节区级语去研究课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09(08).

[3]曹宗超.轻松记单词,快乐学英语——浅谈小学英语中低年级词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0).

篇3

【关键词】问题设计 启发性 数学实验 数学史实

问题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在教学中得以解决,教学又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教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教学,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教学方法而言,不论是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还是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都离不开问题。有了问题,才能启发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可能;有了问题,才能发现规律,有了问题,才有讨论的话题。

一个好的教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作一探讨。

1.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1.1 基础性

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1.2 科学性

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知识。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注意其蕴含的内容是准确无误的。其次,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模型化、理想化;设计的问题还应该注重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1.3 针对性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

1.4 启发性

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的一问一答或是“Yes or No”型问题,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1.5 有序性

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6 表达技巧性

数学课上的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这些问题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除了要注意前面提出的几点外,还应在语言上有所取舍。课堂上尽量避免一种“权利性”、“决定性”的语气,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学生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知识的受施者,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去学。

2.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根据以上几条原则接下来笔者例谈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的几种方法:

2.1 通过“实验”进行设计

一说起实验,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中的物理、化学实验,而数学是一门存理性的学科,

和实验够不到关系。新课程改革后,数学教学既要充分体现抽象化,又要重视具体化、形象化。很多知识都是通过数学活动或是数学实践来推理出来。

2.2 通过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走进课堂,并不是“空白”的白纸,由你涂、画和书写,他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其中,有些经验是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有一些经验则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形成的学习障碍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

在初中“从自然数到有理数”这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小学时已经学过了自然数和分数;而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可以结合这两点来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么?为什么后面的人速度快也追不上前者?(追的方向相反了啊)生活中还有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2.2.1 月球表面温度可达123度,晚上可降至零下233度;

2.2.2  某水库前天水位下降2m,昨天下雨后今天水位又上升3m;

2.2.3 某公司第一季度经营不善亏损2万元,第二季度改变策略后盈利12万元;

上面这些问题中用以前学过的数能不能很好的区分情况?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产生冲突,仅有以前的知识无法恰当服务生活,使学生觉得数不够用从而必须引入新的数。

2.3 通过数学史实进行设计

数学教科书在介绍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介绍了许多科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史实。这些史实,是科学家思维活动的结晶,是他们科学探究过程的生动展示,闪烁着科学家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也折射出探究过程的艰辛、失败甚至是谬误。利用数学史实设计教学问题,可以让学生理解科学家深刻的设计思想和精巧的实验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和快乐,激发创新的火花。例如在七年级实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中外数学家发现无理数的历史设计问题。

篇4

教学方法设计要遵循“情境化”、“实践性”、“层次性”等原则,以增强学生感性体验,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关键词】

教学方法;情境化;实践性;层次性

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蓝本”,面对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会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务必要“以生为本”、“以纲为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

一、遵循情境化原则增强学生感性体验

英语教学最忌枯燥的讲解和生硬的灌输,相反,尤其需要的是教师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合适的情境,将言语训练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英语(feelEnglish),说英语(speakEnglish),用英语进行思维(thinkingEnglish),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behaveinEnglish),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情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理解语法知识,提升运用能力,增进对英语学科的情感。如笔者为了导入对bedoing这个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结构的学习,设置了如下的情境:上课的音乐声音响过之后,一名迟到的学生出现在门口(笔者预先安排),笔者指着这位同学说:“Look!Heisstanding,youaresitting.”说完,随即将这两句话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请来晚的学生回位,同时又说:Look!Heiswalking.同样将此句板书出来,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句子,笔者用彩色粉笔在be动词和现在分词下画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此导出bedoing的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结构。笔者就地取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设计了简单而又真实的情境,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到探求新知的学习活动中。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遵循实践性原则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教师要用心研读教材,赋予教学内容以“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焕发英语学习热情,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6Reading这一板块,执教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任务游戏化”、“你问我答,我做你猜”、“你一言,他一语”。在“任务游戏化”环节,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每人看文本的一个部分,然后轮流讲述自己所看的内容;接着,采用Jigsaw法,拼出完整的故事,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由组内的任意三位同学向第四位同学提问、质疑,以检测他对这段内容的理解和Scanning的能力,问题由提问者独立设计,那么每位同学既要深入理解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又要仔细倾听其余三位的讲述并认真思考准备,才能使自己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在“你问我答,我做你猜”活动中,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初步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难点,互相质疑、释疑;在学生不能解释清楚时,适时点拨。然后,设计了“Hotseat”游戏,教师选取部分重点词汇呈现在屏幕上,如:screan,shake,bomb,rullinalldirections,calmdown,inahurry,befrightened等,由一位学生选择一个词语做出相应动作,其余学生根据动作猜出该词或词组。“你一言,他一语”这一活动,属于最的巩固阶段,教师组织小组合作:排列句子顺序,整理故事情节,然后进行故事接龙,根据所提示的Keywords每人讲述一部分;接下来,设计了一个“Face—To一Face”的访谈节目,组织学生进行Pairwork,模仿记者和Timmy进行一次会话采访,最后引导学生开展关于“自然灾害”的话题讨论:①Whatwouldyoudoifyouwereintheearthquake?②Inwhatwayscanyousaveyourselfinthenaturaldisaster?从此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这项“任务型”阅读活动时,融入了情感,优化了策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学习活动有序推进。第一环节设计了学生的口述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设计Jigsaw游戏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完成阅渎理解的任务,培养学生Skimming能力。“面对面”的访谈,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最后两个开放式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结合课文内容各抒己见的机会,目的是拓展延伸,深化阅读。总之,执教者运用这些亲历性的游戏、竞赛、体验等,运用赋予了阅读活动较强的实践性,使“任务型”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遵循层次性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篇5

广西南宁背靠祖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区,是“泛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城市,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在中国—东盟合作的背景下,东盟语言教育即东南亚各国的小语种教育在南宁蓬勃发展起来,泰语教育专业具有区域优势。社会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水平,而且有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听与说在这五个基本技能中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泰语交际能力是泰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培养学生的泰语交际能力,对于泰语教师而言,不仅是根本任务,而且是最终目标。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课堂教学交际化,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学会语言并形成技巧。因此,提高泰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泰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泰语口语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二、泰语口语教学应采用的教学原则

在非泰语专业本科生泰语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口语中出现种种问题,如表达不合乎泰语规范,用词单调,流利度差,口语生硬和死板,甚至于无法表达想说内容,出现“哑巴泰语”现象,等等。仔细看看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够,对语言差异了解欠缺,对于不同文化习俗不了解,这就要求泰语教师改进课堂教学,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一)帮助学生克服心障碍。

在泰语课堂上,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敢说,主要是怕自己说错,因而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帮助学生克服羞涩与畏惧心理,使其树立当众用泰语说话的自信心,燃起“想说之火”,最终到讲台上敢说。这一点相当重要,教师应当好心理医生,让学生勇敢迈开第一步。

(二)循序渐进。

泰语教师在课堂上语篇分析过程中的语言输出不可或缺。口语训练应该是个逐渐升温的过程,这才符合学习的规律。口语能力的训练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因势利导,分段进行。如不重实际,急于求成,其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在教学过程中,可分以下五步进行操作:发音练习阶段朗读背诵阶段复述阶段情景模拟阶段自由输出阶段。这五个阶段较好地完成了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过渡。自由输出阶段是口语用到的高级阶段,当学生能进行自由表达的时候,教师就只需要创造出一个好的口语环境,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说”。

(三)培养学生兴趣,创造趣味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口语课的兴趣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掌握好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话匣子。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让学习者个人或学习小组经过一定准备来完成。例如:以个人学习者为对象开展每日报告会。在课前5分钟做泰语报告,每次课一位同学做报告,全班轮流进行该活动。学生事前准备材料稿件,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诗歌朗诵,新闻播报,读书心得,美文、图片赏析,等等,其他同学可以就该报告进行提问或评价。该活动既能促使学生多做课外阅读,又能锻炼报告者的讲演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其他同学的听力水平和同学间互相交流的水平,一举三得。

(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传统教学法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现代教育学家杜威关于教学有两种中心说,一种为“教师中心说”,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优势在于容易进行课堂管理和知识传授,但缺点是比较呆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学生活动中心说”认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应该把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组织课堂,这样课堂气氛容易活跃起来,学生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调动。

三、提高学生泰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加以掌握,口语提高的关键在于营造学生开口讲话的语境和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仿说、复述课文内容方法。

学习任何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要让学生愿意说,首先必须让他们会说,这就需要强化模仿这一环节。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仿说训练,特别要指出的是,仿说不是仿读,仿说与仿读有着本质的区别:仿说是学生不看书本,模仿录音机或老师说,学生是主动的,而仿读则是学生看着书本,跟老师或录音机读,学生是被动的。在仿说练习中学生能对自己在语音、语调方面的缺陷加以纠正。我认为,仿说最好立足于课文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书本的基础知识,如新单词、新内容等,经常模仿录音能使学生的语音语调纯正,并表达流畅。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学生能大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把心里的想法不假思索、流畅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话语表达的基本方法,为下一步训练打下深厚的根基。复述课文内容是在仿说基础上的提高,这一训练有利于使学生思维敏捷,语言灵活应变,更有利于培养归纳能力。为了达到以上两个目的,在学生复述之前,应提醒其注意两点:(1)忠实原文内容,保留重要情节,舍去非实质性细节。(2)根据自己的思维重新组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为了避免学生以背诵代替复述,教师可以适当就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如关键词语或情节等,增加其复述难度。

(二)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旅游情景和资料,对旅游景点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介绍民俗风情。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和材料模拟导游工作场景,进行讲解、训练和实践,总结旅游业务,把专业基础知识融入实训过程中,掌握带团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泰语的热情才会相应有所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

学生通过真实情景下的交流可以逐渐达到能够自然使用口语的程度。因此,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任务本身其实就是一些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活动形式,如我院有泰国留学生邀请泰国学生到教室就校园生活话题进行交流或让学生接待泰国新生、现场采访、消息、商务谈判、经验交流等。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注意让任务略微超出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这样学生才会有提高泰语水平的需求。

(五)泰语演讲。

利用泰语演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拟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在课堂构思一段时间,然后到讲台发表即兴演讲。教师拟题时要注意题目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有东西演,有话讲,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另一种是在校内举行泰语演讲比赛由学生自己拟题,写好演讲的思路及要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讲自己内心想讲的话。学生比赛完后,再发奖状,激发学生的泰语学习兴趣。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让课堂传授的知识得到运用,增强学生对不同交际场景的应变能力,教师应该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如庆祝泰国传统节假日,举办留学生联谊会,组织泰语俱乐部,举行泰语演讲比赛,等等,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增加泰国文化知识,在活动中用泰语进行真实交际,在实践中教会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的技巧,使他们感受到交际口语对语言的流畅表达所起到的作用,进而树立他们加速提高交际能力的自信心。

四、结语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在大学泰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灵活使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推广泰语教育的发展进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尽自己所能提高泰语教育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出能力强、水平高的泰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涟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刘芹,胡银萍,张俊锋.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形成性评估体系构建与验证[J].外语教学,201,(1).

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49-01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早期,也就是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第一次打交道时期,需要给留学生们打造一个汉语言并不会很难掌握的的印象。留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通常需要学习,并掌握好拼音与汉字,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留学生本身并没有汉语言与汉字的基础,他们通常是极易记住汉语拼音,但对于汉字的学习却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汉语拼音仅仅只是学习汉语言与文字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而已,如果回避汉字的学习就无法真正的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因此,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动向。

1 两个重要原则

1.1 识写分开

(1)“先识后写”。识作为写的第一步,是其基础所在,学生在面对与英文字母完全不同的汉字,只有自己有了一定的感知之后,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些汉字。因此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先行感知这些汉字然后,才要求其会写。对于那些必须掌握的汉字,即所谓的必写字则一定要让学生先有感知,对于那些必须掌握的汉字来说,识与写其实是合为一体的。在进入对文字的写作阶段学生,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需要建立在前期的学生对汉字的感知与熟悉的基础之上。是就需要让拼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对于汉字的印象。

(2)“多识少写”。在我们教学的初期,推荐采用对汉字多识字但少写作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莫大的好处,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认识一个汉字与写出一个正确的汉字是两个教学层次的目标。就如同我们大家可以认识不少汉字,却难以保证自己所写的汉字都是正确的是一个道理。所以,写对汉字要比对汉字的认识难不少。从实际使用的层次来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的信息仅仅只是要求认识,知道其含义即可,而不少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也仅仅就是这些。让学生多多认识汉字可以让学生自我学习,自己看汉字的书籍,这样对于培养汉字的语感有较大的益处。多识字少写字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有利于我们从易到难的推进教学工作。

1.2 识用结合

学生学习汉字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自己看汉语言的书籍和与说汉语言的人沟通。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着不同的含义,甚至于是截然相反的含义,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困惑,他们往往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因。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的汉字时,一定会询问这个汉字的字面含义,但是因为汉字的词语组成千变万化,具有多重含义的特性,这就需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解释清楚这个字的真实含义。也就是汉字离不开词语,词语离不开句子。汉字只有在具体的语句中方能体现出其真实的含义。因此我们在汉语言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汉字与词语和句子这三者紧密的结合,方能实现教学的效果。

2 多种方法

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很多,但真正实用且效果好的却没有。汉字的形状和读音以及在语句下的具体含义作为识字方法的根本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统统都是要么依靠字形或者字义、字音将汉字统一起来,其方法大同小异。我们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要满足学生的真实所需,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依靠字形与字音、字义为线来进行教学的方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学生特点。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个人认为下列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汉字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2.1 强化刺激法

在学生刚刚接触到某个陌生的汉字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视听等诸多方面将汉字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这样对于学生能够有效的接受教师所刻意施加的刺激,从而可以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于学生今后的汉字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国内的幼儿园在教授幼儿看图识字的时候,也是通过直观的图表来展现汉字的字面含义,因为这样幼儿可以直接感受到汉字的字面含义。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不是仅仅传授汉字的字面,而是要发掘其视觉线索,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取足够的视觉冲击并形成牢固的思维。

篇7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58-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无论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时展的背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向新一轮改革进程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需要怎样的教学基本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从多层面评价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等问题,成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整体改革所必须面对的又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成的要素

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一种本领。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教师从事专业教学活动应该必须具有的特殊的专业素质与专门的能力。教学基本能力包括知识加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合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

1 知识加工能力

这是指教师对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和加工的能力。教师当然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对知识达到“懂、透、化”的程度。但对教学而言,只是理解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必须具有组织、加工知识的能力,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的要点,从而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并用一定的方式描述这种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而且,教师还要具有使用各种表现方式来描述知识的能力,比如同样的一种现象,可以用语言描述,可以用模型、图示来表现,也可以用动画或录相或实物来展示等。采用多种方式表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适应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加工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表现。

2 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在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的基础上,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具体的师生沟通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总体设计达到教学目标的总体思路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设计总体教学进度和各个教学环节,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体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课型设计的能力、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教学结构设计的能力、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的能力

3 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解决教学出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核心能力,是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传授知识的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处理“教学生成”的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等。

4 教学评价能力

教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监视自己的各种教学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评价是能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评价课堂教学,能科学合理地对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方法、效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对教学中师生之间围绕教学主题所进行的沟通活动的评价,包括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教学组织活动的评价。

5 教学合作能力

教学合作是教师走向成长和教师发展教学知识、教学技能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在与他人(同事和学生)交流合作中可以从中获得关于教材、技术、教学表达、一般教学策略的知识,又可以获得处理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如何与学生沟通对话、评价学生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我们在强调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之外,更要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这样即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6 教W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了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反思既包括教学活动后的总结反思,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监视。只有反思才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才会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这样才会促进教师自我的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是现代教学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同时,高职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 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

1 评价必须是在真实教学过程进行

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全过程进行真实的有效的评价,避免教学评价的“失真”。在具体操作时,不能一次性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就决定这位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而是应该对教师进行多次的几个学期的真实的教学能力的评价,来确定这一位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情况。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定期的又是随机听课,或是课堂教学的实录与视频等对教师做出客观的真实的评价,避免教师多次“排练”后再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不要让评价“失真”,而是让评价“真实有效”。同是还应该建立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档案与教学成长的有效档案,这样就可以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有效的综合的评价。

2 坚持多元性的评价机制

多元评价机制是指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学督导员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并且要凸显学生对教师的主导评价。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始终参与者、直接者,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最具有发言权。不同的评价主体在评价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时,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其评价的权重应该是不同的。这种多元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评价才是客观的、公正的和准确的。

3 评价应采用等级制而非百分制

在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上,应该多采用等级评价,而不要采用百分制的评价,评价要素宜细不宜粗,评价等次宜粗不宜细。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价等级,将分值转化成等级,不是重视评价的分数,而是重视评价的过程,要把教师教学能力与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教师对自己评价的认识,更好的改进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 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的一般性原则

1 发展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

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时,我们应该始终贯彻发展性u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原则。从而更好地激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自我发展,自觉地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意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多元评价体系中,我们应该将便于统计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只看定量评价而不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并且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把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有一个既有量化的考核又有定性的评价。在评价过程,最好是将量化的统计分数的结果,转化成评价的等级。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而不是只重视分数与等级的评价结果。

3 “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是师生双向“教”与“学”的合作过程。评价教师教学基本能力,不仅仅是评价教师的“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评价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的“学”的成果。所以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必须把“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着重突出“以学评教”,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评价重要指标。这样才会有效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冠生.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几个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38-39.

[2]毕菁华.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95-296.

[3]陈凡,吴跃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30-31.

篇8

关键词:慕课模式 微视频制作 原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14-02

2012年被称为“慕课年”,全球学术界形成了一股“慕课旋风”。从2012年至今,世界顶级排名的高校都开发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慕课巨头,即斯坦福教授创办的课程时代、哈佛和麻省理工创办的edx、前任斯坦福教授创办的在线大学。三大网站所涵盖的丰富资源已超出人们对课程边界的认知度,因此国内不少知名学府也参与到这场“慕课风暴”中。

一、如何理解慕课教学模式

慕课是英文MOOC的翻译,其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它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人将慕课等同于传统的网络课堂,这是对慕课教学认识上存在误差。如何正确理解慕课与传统网络教学的不同呢?

第一,教学内容计划性。慕课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一种在线课程模式,开课之初要求其课程做得更加细致化,将课程每阶段所达到的进度、侧重点、难点列出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计划。

第二,教学视频专业化。慕课的视频制作是由资源丰富的教授一起开发创作的,每一项课程设置必须具备专业化特质,并不是传统课程教学或会议的录制,它强调专业化的视频制作和录制。

第三,教学视频分段化。调查表明,人们观看视频在最初的10分钟内注意力相对集中,因此慕课教学视频多以10分钟的微视频为主。为测试学生的观看效果,视频会镶嵌回顾性测试,回答会方可观看新视频。

第四,教学形式多样化。慕课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作业区和交流区,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此外,慕课也会组织线下交流会和讨论会,丰富整个教学内容,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慕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慕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慕课教学模式主要运用在中职或高等教育中,这部分学生完成了中学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开始向专业课学习阶段过渡。在学校开展的计算机、生物科学、网页制作、思想政治等课程中都可以运用慕课教学的形式完成整个学年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封闭式、填鸭式、固定式的教学,教学安排不灵活,课程设置内容偏向理论,无法达到与企业对接的要求。慕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拓展了教学内容,注重将灵活、有趣、活泼的要素融入到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实用、快捷、高效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机会。

(二)慕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改变学生对教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枯燥无味的,“师生尊卑”的理念在学生心里根深蒂固,教师板书、学生记录,回去完成作业习题,这是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式教育的理解。慕课教学是从国外传来的一股旋风,在2012年席卷全国,在国内教育行业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些知名院校的讲师、教授也开始制作本专业微视频,并在各大教育网站上采用免费试听的形式授课,当然也有部分视频是收费的,但费用比较少,是普通的学生族都可以支付起的。这种以网络为媒介形式的授课,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力,灵活、有趣、活泼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解。

2.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高校是开展慕课最广泛的地方,因为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形成,对新鲜的事物接受度强,渴望通过慕课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慕课教学多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学生,每个微视频制作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它既要符合预测的教学计划,又要有侧重的知识点和重点,而且还要镶嵌作业区或学习交流区。首先,以这种视觉性的教学形式传递知识,比课堂“上传下达”的授课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视觉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多模态模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手、耳、眼、脑完全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

慕课虽然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模式,但它会分阶段组织线下讨论会或交流会,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此时慕课讲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良师益友”,在线上交流区或线下讨论会上,讲师针对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展现专业导师的魅力;在普通的线下交流会上,讲师与学生间是一种朋友关系,一个在专业爱好方面有共同取向的好朋友。慕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理念存在本质性区别,因此学生对待慕课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更偏向这种和谐式的师生关系。

三、慕课模式下教学微视频制作的原则

(一)视频制作质量要求高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它所面对的学生范围非常广,学生跨越地区也遍及全球各个国家,所以教学视频的制作要考虑其受众的规模性。仅Coursera一个慕课平台,就集聚了全球24个地区110所高校和世界组织参与集中,如此大的网络承载力,是以前任何时候不曾有的。据了解斯坦福一讲师计算机研究这门课超10万学生注册和学习,这个数据使人感到震惊!面对如此大受众群体,微视频制作质量和水平被看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视频清晰度不够,是很难吸引学生来注册的。

(二)视频内容具有开放性

慕课对学生的年龄、地域、身份、学历背景等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你对这门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那么就可以注册学习。慕课学生对象的开放性要求其教学理念和内容也要具有开放性,应该是多种要素的融合,教学内容及用语不仅要具有严谨性,而且要具兼容性。在教学微视频制作之初就要想到它能够被全球不同国籍的学生收看,每个地域的习俗、学习理念、接受程度不同,因此要求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内容更具有开放性,不能拘于一格。

(三)采用时时在线的形式

采用时时在线的慕课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有助于师生间、生生间互动。慕课教学是非常注重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每次的互动都会记录在最终的成绩考核中,当世界各地的学生集聚在一个交流社区,那么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头脑风暴,有利于专业知识以外内容的拓展。更加经济和快捷。不少学生都渴望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大学等这样全球名校教授的讲课,一是很少有学生考到这样的高校;二是高额的学费很难负担起。采用慕课教学模式,原来上万美元的课程现在也许只要7000美元就可以完成,而且对学习地域没有限制。学习数据的时时监控。学习数据监控是慕课教学必需的一个过程,它不仅能够与学生间产生互动与交流,而且能够让讲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轨迹,它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四、慕课模式下教学微视频制作方法调整研究

(一)将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

慕课教学虽有一定的计划性,但计划往往被打破。如斯坦福一讲师根本无法想象他的计算机研究这门课有10万人注册学习,如果讲师在制作微视频之前只考虑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知名学府学生的受众群体,那么即使有10万人注册,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听懂教授在讲什么。因此,针对这种大规模的授课,微视频制作之初应该考虑它的意外性,因为教学的本质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并得到知识。将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课程设置更具有兼容性,这些都可以使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往期的视频补差,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使整个教学任务更加单元化

单元化是国内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类似的知识点集中在一个单元,采用由简到难、逐步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慢慢地接受更深层次的知识。慕课教学模式涉及的专业非常多,如音乐学、生物科学、网页设计、计算机研究等,每门课程的设置都不同,采用单元化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慕课模式下教学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每个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容衔接,避免跳跃性微视频让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另外,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视频的制作在时间上可以调整下,使整个单元和章节看起来更清晰、规范。

(三)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可视化

很多学生愿意注册慕课平台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通过网络形式听到世界顶级名校教授的课程,虽然收取一部分费用,但比起传统的授课方式学费要低很多,实用、经济、快捷是它最大的优点。因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来自于全球各个地区,所以教授们对课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微视频的制作需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投放到平台上。当将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可视化,需要学习者的手、耳、眼、脑并用,采用一种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重视慕课教学过程全程化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慕课模式教学应注意课前准备、课中发挥、课后交流的重要性。课前准备是慕课开展的基础,它是在熟悉教学要求和计划的前提下,将录制的微视频提前到慕课网站上。因为慕课课程是提前到平台上,学生对课程会进行预习,课上时间讲师会要求学生对设置的问题及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并解答。课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慕课内容的补充,是对新知识的拓展,能够丰富学生知识,也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五、结语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是一种灵活性、开放性、大规模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开始国内掀起的这股“慕课旋风”,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和冲击,但却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使我国教育模式能够跟上全球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孙鹏皓.“慕课”: 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

[2]单志丽,周高明.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J].科技展望,2014,10.

[3]何陈欣,郑琦明.我国高等教育 “慕课” 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考试周刊,2013,06.

[4]范贤锋,宫国林.浅析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

篇9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大学类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缺少了许多扩展性和前沿性的内容,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空洞,学生课后自学困难,难以掌握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难以发挥物理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物理教材内容选取和教学活动上提出了必要的措施。 

 

广播电视大学类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所选物理知识必须要有体系,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就是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它虽然不是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但却是物理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进一步理解完整知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就是要弄清各个基本概念和规律在一个整体中以何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并在基本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地位,它们怎样决定着知识整体的功能。 

一、广播电视大学类院校的大学物理内容选择 

(一)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板块 

由于物理学习领域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许多领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而学习中若删去某些领域或略去一部分内容,不会影响整个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这与数学学习内容不同,数学的学习内容一般是不容人为地做较大取舍的。所以大学物理授课内容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讲授,如机电系各专业可以选择力学、电学作为讲解内容;生物工程类的专业重点介绍热学、热力学、液体、流体等部分内容。 

(二)根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 

选择了物理教学板块后,还要在板块里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侧重,克服学科本位,删除难、繁、偏、旧内容。如有的内容从物理角度来说很重要,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却是不实用、相关性不强的内容,为了避免专业上需要的可能没教,物理课上教的可能不太需要状况的出现,所以有必要根据专业需要再制定一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制定时,可请专业课教师提建议,让他们从所教专业的角度指出哪些物理知识点是他们专业迫切需要的知识,在他们建议下制定课程计划,制定后还请他们修改。同时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师最好能参与专业方面的实验和实践,了解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状况,了解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领域和专业方向。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还要注意的是既要考虑专业需要,又要考虑学科需要;既要考虑物理知识的“实用、够用、管用”,又要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电大类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对策 

(一)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的衔接 

大学物理在力学部分的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用微积分和向量来解决物理学问题上,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向量和微积分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处理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利用微积分的方法来推导出他们早已熟悉的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定律。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清楚了解到大学物理力学课程中的新任务,也使他们对力学分析研究方法有全新更深的理解。用矢量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既简洁,又表示了大小及方向,但开始学生不太习惯,要使学生逐步适应。 

中学物理以研究简单特殊基本运动为主,用初等数学描述分析物理问题;大学物理以研究复杂一般运动为主,抽象性加深,用高等数学微积分思想方法与矢量代数描述分析物理问题。大学物理虽然上了一个层次,但是我们要将比较复杂的问题最终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这个转化是极其重要而且关键的,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使其在学生头脑中不断强化。例如我们求非匀强电场中的两点的电势差,虽然是用微积分来算,但无限分割的含义就是在分割的小范围内认为是匀强电场,根据匀强电场与电势差的关系求出这个小范围的电势差,然后求出两点间的电势差,微积分思想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再如矢量,研究物理矢量时,还是将矢量在坐标系通过分解成我们比较熟悉的标量来解决的。 

(二)关注物理学与专业交叉的前沿动态 

讲每个基本概念时可以争取涉及一些现代物理知识的应用或介绍一些前沿的知识,使教学内容能点燃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激情。如讲磁场时,可以讲霍尔效应测磁场,磁性材料在信息存储方面的应用,巨磁阻效应在硬读取硬盘信息上的应用等等。还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资料、下载科技视频,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以科技快餐的方式充实到课程内容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可以在网上下载的《激光及其应用》这段视频,在五分钟不到的时间里,通过动画形式演示了激光的原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激光的特性,以及激光在照排印刷、激光手术治疗、激光准直、激光机械切割等方面应用的内容。要选择一些与大学物理内容自然连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能激发学习兴趣的主干过程和主要结论,突出其中蕴含的物理学新思想、新方法,突出介绍成果的现实意义和科研意义。在教学“度”的把握方面,应以介绍和渗透为主,注重的是思想、方法的熏陶而非繁杂公式的推导和超出学生数学水平的结论介绍。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目前有大部分学生不参加物理学科的高考,使得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严重现象,这种现象在电大类院校尤其普遍。因此在上大学物理内容时,教师需要给学生补充相关的中学物理内容。刚入学的学生,高等数学知识还不具备,即便学完了微积分,在物理上建立数学模型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理解微积分思想,熟练运用微积分方法来分析物理对象应用要贯穿在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三、结语 

选取与专业联系紧密,有结构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学内容,同时把物理学内容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结合。科学合理取舍内容、安排教学,争取在少学时的情况下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发挥大学物理的基础作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郝会颖,《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8(06) 

篇10

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评价机制之一,它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套系统性的评价机制。目前,形成性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旨在找出教师工作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环节中,形成性评价以客观、公正、全面为主要特点,在评估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改革上收效明显。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芬,他强调在教育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及时反馈,最终将收集的信息用于教学环节,一方面满足学生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必要依据,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形成性评价分为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进行中的评价。

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重实践、轻理论,高职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不如本科生积极,表现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就显得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时,就应该更重视重建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目前来看,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然而,英语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外企求职目标的必备技能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传统的三级考试是各院校授予参考学生专升本以及学生拿到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已推行多年,但其在应用层面存在严重弊端,有明显的工具性动机,缺乏生命力。

因此,高职外语教学要想真正实现其教育,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是改进传统外语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有效手段。同时,形成性评价在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高职学生学英语难题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快捷方便、收效显著的英语学习和评价机制,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难题之一。

2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构建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英语教育者应注重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形成性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理念的提出既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观念上的飞跃。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目前,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新课标中评价的要求,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途径如下:一是课堂内外结合――语言的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二是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三是听说入手,落脚综合。

形成性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形成性评价的目的直指教学质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所接受。②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提供的对象是学生,以内部为导向,能引导学生及时反思,纠正偏差。③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评价,以便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 高职英语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相比,有其特定的构建原则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相结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当然,在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安排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与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另外还要重视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课程中的作用,通过多种信息手段和渠道,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3.2 采用对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所谓定性评价,就是指通过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多种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定性评价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

而定量评价恰恰与与定性评价相反,它强调数量计算,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

形成性评价将定量评估和定性描述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只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训练,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实用性特点;而有的只偏重应付各种等级考试,忽视了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造成很大影响,使得学生所学并非所用,偏离了高职教育的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在相关领域的工作中,英语作为一项交际工具,被人们越发重视。所以,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形成性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及时评价,并找出不足,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