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税公司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税公司盈利模式

篇1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机构 可持续发展 盈利模式 解决思路

一、引言

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完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介入,弥补了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度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机构的出现和担保业的发展,对于银行扩大信贷对象的范围、提高贷款的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方面资本市场呼唤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担保市场乱象丛生。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不少担保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息揽储、高利贷的情况;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违规拆放贷款,挪用资本金和客户保证金谋取更高收益等不规范经营现象;银保合作渠道不畅,小型担保机构难以拓展银行贷款担保这一主业,转而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甚至提供违规担保,畸形发展;有些民营担保机构不从事企业贷款担保,反而热衷于短期拆借、资金运作和投资等其他业务。这些问题凸显出来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问题,这种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学者也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总结,如孙劲松、唐维明提出现阶段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四大梗阻——优质客户选择难,业务经营受限制,风险补偿不到位,风险议价能力低。综合上述专家学者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来看,盈利模式一直是影响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存疑

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于2010年3月8日联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20%,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根据以上规定,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对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盈利模式进行测算

根据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度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工作情况报告》的数据,2011年底深圳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法人融资性担保公司有76家,平均净资产1.8亿元,平均担保规模8亿元,平均在保余额为5亿元,平均净资产放大倍数为2.8倍。如果按担保收费每年2%进行测算,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指标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根据表1的测算,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纯融资性担保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7%,实际上几乎无利可图,难以维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由表1可知,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5倍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7%,而净资产放大倍数能够达到5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目前也是凤毛麟角,绝对是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了。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10倍时,理论上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1%,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委实值得重点关注。

(二)对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加以测算分析

假设某担保机构的净资产为1.8亿元,将其中的20%用于风险投资(按年平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10%计算,注:考虑到资金空置率等因素),20%用于委托贷款(按每年利息收益为10%),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盈利的模式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的总的净资产回报率在4%以下。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占净资产40%的情况下,理论上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限为10%,实际中个别的优质担保机构可以做到6%左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低。担保行业内普遍对担保的盈利模式存在较大的疑虑,认为盈利空间太小。因此股东的投资意愿薄弱,整个担保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社会资金开始流出本行业投入其他盈利水平较高的行业或者违规经营从事违法的民间借贷,担保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性发展受到限制,间接也影响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简析

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型问题的解决,深圳担保集团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深圳担保集团作为深圳市政府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十二年来,累计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864亿元,担保规模、总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30%。2011年底,深圳担保集团贷款担保总额203亿元,在保余额95亿元。 深圳担保集团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水平高、品牌优势保证了规模效益

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支廉洁、严谨、高效、专业的骨干队伍,倡导“讲敬业、讲贡献、讲创造性劳动”,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简单文化。这种“简单”集成了管理模式上的简捷与集约,简捷产生了速度,集约产生整体力量。对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业务处理能力强。

由于自身运作规范,深圳担保集团的品牌得到了广大银行的认可,与全市二十六家银行(总行、分行级)建立了合作关系,银保合作渠道畅通。十二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通过深圳担保集团担保的企业都能够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较高业务水平和品牌优势,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大批质量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深圳担保集团服务中小企业过万家,100%为中小企业,超过80%的中小企业客户属于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大部分为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符合政府产业导向,这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使深圳担保集团的规模效益显著。

(二)优异的风险管理水平

深圳担保集团能够创造出优良业绩的关键是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紧紧抓住风险管理这个纲,自主创建“四全”风险管理体系,即“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方法”,培育并形成了与担保高风险相匹配的,以风险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全”风险管理体系获得深圳市、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深圳担保集团运行十二年的累计代偿率仅为0.01%,风险控制水平多次创融资性担保保机构风险控制水平最佳新纪录,成为首家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的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创下第七届“广东省企业创新纪录”及“深圳企业新纪录”。

(三)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

深圳担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大胆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通过业务品种创新,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融资性担保与非融资性担保的结合、主干业务与外延业务的结合、批量化产销与规模化经营的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融资服务,大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传统的贷款担保到最新的中小企业债市融资担保,每一个新的融资产品都为深圳担保集团开辟了新的源泉,同时深圳担保集团通过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风险投资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形成了对担保主业的有益补充。

深圳担保集团通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提供标杆和范本。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深圳担保集团的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以下分别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两方面来进一步阐述上述指导意义。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1、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积极发挥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经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规范经营、认识到长远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股东思想源头加强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应该合法公平开展行业竞争,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共谋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内部业务管理及统计制度,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自觉接受社会及行业监督,共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3、严格把控风险。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化,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规范运营,有效减少风险代偿的发生,实现机构持续发展。

4、注重信用形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在银行、客户、社会面前树立起规范、严谨、诚信的自身形象。

5、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从业务品种上进行不断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种类多样的担保产品,并拓展担保外延服务,拓宽盈利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坚持管理体系创新,努力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风险补偿机制,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提供风险补偿金,畅通风险补偿渠道。

2、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推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贴机制,例如,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应急性补贴改为常态性补贴,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补贴力度,以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服务面积和规模。

3、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税收减免,以及两项风险准备金税前提取等优惠政策。

4、实行差异化监管。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监管上的适当宽松,例如:对风险控制水平高、信用形象良好、规模较大的优质担保机构降低二项准备金计提比例。

5、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为地区担保机构通过多层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

五、结论

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目前存疑较大,值得重点关注。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途径是: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规范经营、严格把控风险、注重信用形象、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

同时,只有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空间,增强其盈利能力,才能刺激股东加大投入、持续增资,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进而提高行业的市场透明度和竞争水平,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更有力地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子初.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1,(8):90-92

[2]叶小玲.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扬州为例[J].金融纵横,2011,(12):29-33

[3]左光耀.亿元以下担保公司仍难与银行开展合作[J].金融经济,2009,(4):43-44

篇2

一、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

政府计划、建设、国土、规划、房产、财政、物价、统计等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合理确定年度房地产开发供应总量,重点发展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比例,优先满足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需求。对每一块出让的建设用地,明确规定其用途,以及应建设商品房的单套面积、户型,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改善供给的户型结构、价位结构及物业类型结构。

二、引导建立住房消费市场的合理格局

应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以财税和金融手段,引导公众形成节约型、简约型的住房消费观念,争取形成中高收入居民购买商品房,中等收入者购买成租住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或租住经济适用房,低收入者租住廉租住房的理性消费格局。对保障性住房,可以考虑放宽标准,扩大消费群体;各地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房价和工资水平适当上浮住房补贴,放宽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限制。

三、合理利用货币手段和财税手段

完善有区别的税收、信贷等手段,坚决打击投机性购房,有效抑制投资性购房,引导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货币手段和财税手段要在“保障自住、抑制投资、打击投机”方面并轨,统筹协调,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税收部门要积极制订或调整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控制第二、三套住房的买卖;对于拥有多套保障性住房的,要令其按商品房标准补足差价;对贷款购买多套房产投资和全款购买多套房产投资的恶意炒房者,征收所得税;对持有空置房产者按空置时间实行累进税制;限制开发商捂盘惜售,打击房源囤积和房屋炒作。发挥央行货币政策机动灵活的优点,审慎运用利率、信贷投放量等手段,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和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严格考察房地产企业项目公司及关联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状况。根据借款人购房实际情况、信用记录及还款能力等因素,有区别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理性引导个人住房消费与投资行为。

四、规范银行信贷行为

一是加快房地产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调整和完善现行房地产融资体制,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房地产金融创新,培育资本市场,为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提供便利,并为房地产信托和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多种金融创新提供基础性条件。二是改变目前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贷款的盈利模式,加强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改进关注短期利润的绩效考核办法,避免因争相贷款出现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支持,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银行转移。三是实行区别性信贷政策。有关部门可以从房地产开发商市场准入严格监管、住房预售制取消或改善、利率与首期付款的差别性及消费者严格市场准入上入手,实行区别信贷。四是积极开展个人首套自住房贷款,稳妥发展二手房贷款市场。首付款比例应当依据借款人还贷风险确定,提高个人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的贷款按揭成数,坚决限制三套房以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严厉打击“虚假按揭”等套取和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

五、改革土地供应的拍卖供给方式

单纯以“价高者得”为评标方式,很难有效限制企业高价拿地、囤地闲置。可以通过政府调控限制地价,委托开发。同时,改土地批租制为年租制,从根本上降低房价。

篇3

[关键词]新三板;挂牌公司;个人所得税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110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自2012年成立以来,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中小企业的青睐。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挂牌数量逐年增加。挂牌企业、个人股东和员工涉及的税收政策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新三板”企业股权转让、股权激励、股息红利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1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现状

11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经营范围和发展现状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组织安排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为市场参与人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服务。

截至2016年9月25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共有挂牌公司9073家,总股本520609亿股,流通股本196851亿股,占比3781%。挂牌公司总市值达3481354亿元,平均市盈率为2663倍。挂牌公司股票交易数量23899亿股,成交金额123607亿元,日均成交额6905433万元。按照转让方式来看,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企业为7435家,占比8195%;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企业为1638家,占比1805%。按照市场分层来看,基础层企业8120家,占比8950%;创新层企业953家,占比1050%。[ZW(]数据来源: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ZW)]

12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在场所性质和法律定位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是相同的,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这类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只要股权结构清晰、经营合法规范、公司治理健全、业务明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股份公司均可以经主办券商推荐申请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二是投资者群体不同。我国交易所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行了较为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类投资者普遍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

三是制度设计不同。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设立。针对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投资者门槛较高等特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采取了更加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准入管理以信息披露为本,融资并购以备案为主。目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已出台49条业务规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制度框架体系,得到了市场各方的普遍认同。

13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准入条件[ZW(]内容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ZW)]

一是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二是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三是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四是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五是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六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14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交易方式

“新三板”现有的交易方式包括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

协议转让分为意向委托、定价委托和成交确认委托。意向委托指投资者委托主办券商按其确定价格和数量买卖股票的意向指令,不具有成交功能;定价委托指投资者委托主办券商按其指定的价格买卖不超过其指定数量股票的指令;成交确认委托指投资者买卖双方达成协议,或投资者拟与定价委托成交,委托主办券商以指定价格和数量与指定对手确认成交的指令。

做市转让方式下,做市商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持续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报价数量范围内按其报价履行与投资者的成交义务。做市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之间不能成交(全国股份转让公司另有规定的除外),是市场化程度更高的转让方式。

2挂牌企业个人股东和员工适用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21个人股东股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由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简称“挂牌公司”)为非上市公司,挂牌公司个人股东转让公司股权在收入和原值等确认方面均适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67号)的相关规定。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按“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2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2号)的规定,挂牌企业员工适用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业务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政策。挂牌公司符合规定l件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即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股权转让时,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3派发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101号)的规定,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按照上市公司政策执行。个人持有挂牌公司股票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挂牌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对个人持股1年以内(含1年)的,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待个人转让股票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由证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机构从个人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24挂牌企业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0号)的规定,上市公司或挂牌公司转增股本(不含以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按现行有关股息红利差别化政策执行。

对于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上市公司的个人股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的规定不征税,挂牌企业的个人股东目前不执行不征税政策。

3挂牌企业个人股东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31挂牌公司个人股东和员工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311政策适用标准不统一

目前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股权激励主要适用非上市公司政策,股息红利、转增股本适用上市公司政策(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除外),政策适用标准不一致。股息红利、转增股本适用上市公司政策,造成与其他非上市公司之间税负不公。

312政策规定不明确

目前关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争议。从法理上看,本人出资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造成本人股本增加的应不征税,上市公司由于股票溢价发行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应不征税,但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文件表述来看,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征税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类型和资本公积形成原因)并不清晰。挂牌公司股票溢价发行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适用政策存在争议。

313征管规定不完善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0号)规定挂牌公司转增股本按照股息红利差别化政策执行,但两个文件的单位仅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并未包括证监会。另外,并无文件规定转增股本股息红利所得的扣缴规定。据了解,目前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仅为上市公司、挂牌公司派发股息红利的情况,不包括转增股本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因此征管方式存在漏洞。

32完善挂牌公司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321统一各类政策适用

b于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准入条件较为宽松、交易方式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披露有待完善,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见下表)。建议对于挂牌公司股权转让、股权激励、股息红利、转增股本统一适用非上市公司政策,保持与其他非上市公司税负公平;同时为鼓励非上市公司挂牌,引导企业治理机制规范化、股权结构清晰化,可设定一定条件给予企业税收优惠。比如持股时间超过一定年限转让挂牌公司股票或取得股息红利所得可享受优惠政策。

新三板与主板市场差异分析表

项目新三板主板

服务对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

投资者群体机构投资者为主中小投资者为主

准入条件不设财务门槛,无盈利要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且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

交易方式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竞价方式

信息披露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公告上市公司公告

322明确资本公积转股的个税政策

建议完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政策规定。明确不征税的具体情形,包括企业类型、资本公积的形成原因等。一是明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中股份制企业的范围,是否仅限于上市公司;二是明确股票溢价发行是否必须为公司上市后形成的;三是明确本人出资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否可以不征税。从而明确挂牌公司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适用政策。

323完善征管方式

由于挂牌公司统一由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管理,建议财政部、税务总局在与证监会协调资本市场税收问题时也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纳入其中,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整合挂牌企业股权转让、股息红利分配信息,统一计算、代收代缴,完善征管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集约化管理; 坚强智能电网

2010年有幸参加了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财务理念,分享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实地考察智能电网最新实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丰富,受益匪浅。

一、财务管理智能与总会计师素质面临新的更高要求

(一)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和首席财务官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是此次培训的重要内容。从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财务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强会计核算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重视财务管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财务决策支持阶段。安永公司的全球首席财务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基本完成了“财务管理型”向“决策支持型”的转变。

我国企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之后,除少数行业领先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第二阶段,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以实物资产的账面价值管理和投融资决策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既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也不关注企业风险,只反映静态的经营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为了给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先进的财务管理不仅需要提供高效的财务管理职能,还要有效促进公司业务发展,提升公司治理和组织内控水平。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对经营决策支持力度日益加大,财务管理的内涵也不再只是资金管理,而是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支持保障作用。

(二)总会计师的能力和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财务管理定位和范畴的转变,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席财务官(CFO)是国际企业普遍采用的对财务最高管理者的称谓。安永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一流企业对首席财务官的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包括拥有扎实广博的财务专业知识、敏锐的商业嗅觉、深刻的行业认识、良好的社交能力等等。首席财务官的管理职责较传统财务管理者更为广泛,包括:确定业务决策是基于合理的财务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具体的分析报告、为达成企业战略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融资方案、制定全局战略规划、对外部投资者描述战略规划等等。

总会计师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首席财务官相当,不仅担负着资产安全和投融资决策的工作重点,还负责预算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内控制度建设以及发挥自身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等等。参照一流企业对首席财务官的要求,总会计师的管理职责应当实现从传统的财务管理向经营决策支撑延伸,更加全面地参与企业运营,更加注重发挥对战略规划、风险管控、内部审计以及资本运作、增值服务等支持作用。这就对总会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会计师不仅要精通财务知识,还要掌握法律、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生产营销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在提升管理、控制和领导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沟通谈判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二、国外财务管理模式对公司具有借鉴意义

(一)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在不断变革中来适应企业创新发展要求的。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增强集团管控能力,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训中,沃达丰埃莎公司开展财务变革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实施改革的动机包括:产权层级多、管理链条长、财务管控能力弱、ERP应用低效、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通过系统的评价、设计和改革,该公司对财务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整,优化了财务资源配置,建立了统一的财务、供应链和人力工作方式,实现23个办事处共享一个服务中心,财务管理能力和企业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电网企业资本密集度高、网络覆盖面广、业务同质性强,具备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客观条件。国家电网公司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公司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六统一、五集中”的管理模式,于2009年大力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北省电力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部署,扎实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已初步实现预期目标,财务管控能力和资本运行水平显著提升。此外,河北省电力公司结合实际工作,创新开展投资效益评价考核,全面完成资产清查,建立成本费用归集至单台设备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指标体系,构建趸售县公司内部资金市场,在提升财务管理价值中做出了积极探索,并充分感受到财务集约化管理带来的效益。

(二)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值得学习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在不断演化。通过共享服务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及通过专业团队建设提高财务对经营决策的支持力度,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

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可以同时为多个业务单元进行业务处理的实体机构,通过将业务处理工作进行整合,转移到一个低成本的地点。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利用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改进业绩,使本地全队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于其他业务增值工作。IBM公司的财务整合是应用共享服务中心的典型案例。转型前,IBM公司财务工作分散在全球各地,各地域之间相互独立,其财务人员及人力资源成本是竞争对手的两倍。实施财务转型后,IBM使用全球标准化流程、数据和系统,将80多个单独的后端系统整合在一起并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不仅限于财务。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共享服务还涉及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信息化等等,范围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公司所有下属企业。通过共享服务,保证了全球业务的统一性,取得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流程标准化、提高资产合理性等收益。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对公司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三)积极争取电价和财税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和财税政策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安永公司2010年企业风险报告中,将政府监管和政策干预列为电力与能源行业的首要风险。英国以及欧盟曾对电力行业实施特殊税收政策,使电力行业一度享受着较低的纳税额。但实施私有化改革之后,欧洲电力企业运营面临严格监管,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输配环节利润主要取决于资金成本和运营效率。

与国际电力行业比较,我国电价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涨幅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01至2007年间,国际能源署统计的56个国家居民平均电价累计上涨76%,工业水平电价累计上涨84%,远高于我国同期销售电价的涨幅。

欧洲对电力企业的税收及电价政策演变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电价政策研究,积极策划呼吁,努力疏导电价矛盾,争取财税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智能化已经成为世界电网发展潮流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深切感受到欧洲国家对智能电网的高度重视,普遍将电网智能化发展视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例如,德国政府已经出台能源法案,要求新建电力用户安装智能电表。欧盟出台了相关政策,计划2020年有80%以上用户配备智能电表。在发展思路上,欧洲明显侧重于配电和用户侧,注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电网互动化水平,满足可再生能源接入、用电数据分析等需求。这种思路既有出于国情和电网发展现状等因素的考虑,也有利益集团驱动的影响。

相对而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不仅更加符合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的自然禀赋,符合工业化进程中电网快速发展的基本国情,而且更加适应世界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笔者深切感受到,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的思考、研究及实践均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必将对国际智能电网发展潮流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坚强智能电网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

坚强智能电网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将不仅仅局限于能源领域,可能会彻底转变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商业模式。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信息控制是世界三大基础技术。通过坚强智能电网,实现了能量和信息的一体化传输,形成了集电力输送、能源配置、信息传输、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电网的功能作用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对未来社会影响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篇5

1.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C)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销售的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是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电子邮件和20多年前开始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都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某种形式。但只有在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以及其他广域网、局域网来解决交易问题,降低成本,增加商业价值并创造新的商机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依托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贸易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达到网上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这种新型的商务活动已经突破了传统商务的时空国界的限制,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交换方式和交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平台是建立在因特网上进行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是协调、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有序、关联、高效流动的重要场所。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因特网将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无缝的业务流程网络和协作机制,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

1.2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国内因特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将助推电子商务。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2013年中国的因特网经济在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4.4%,2014年上半年又上升到了5%,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超过了美、法、德等发达国家。预计在今后十几年中,因特网经济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22%,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14万亿的GDP总量。因特网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易环境更为广阔,人们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市场更为广阔,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流通更为便捷和价格的低廉,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符合时代的要求,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2煤炭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的内外部环境

2.1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加速发展的需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的严峻现实倒逼煤炭企业创新发展,面对行业“寒冬”,国内煤炭企业纷纷“触网”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现实。煤炭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因特网思维进行组织变革,为煤炭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压缩销售环节、提高销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多个方面获取更多的利益。运用网络新技术进行一系列重组发展,大幅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和竞争力。煤炭行业市场的持续低迷逼迫煤炭营销正在由传统交易贸易模式向新型电商模式转变。早几年,钢铁行业上百家电商平台的应用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在煤炭行业也已经有数十家开始电商运作。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之一,中煤集团煤炭销售电子商务平台中煤商务已经正式启动并上线运营。而煤炭行业老大神华集团的电商平台已经运行1a,根据其统计数字,2013年刚刚运行7个月时间成交已突破9000万t大关。山东能源2012年8月开始推出由中国能源矿产交易中心和中国矿用物资网两部分组成的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全年完成煤炭在线交易量约807.6万t。利用电子商务不仅会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且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与结构,主要表现为: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利用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商务机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使企业快速进入全球化市场,利用广泛的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减少中间环节,大幅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系统是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加速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也为企业发展因特网产业奠定基础。

2.2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构建竞争战略的优势一是巩固现有的竞争优势。企业对现有顾客的要求和潜在需求有较深了解,这样,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计划才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才能便于实施和控制,顺利完成预定目标。二是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根据企业网络数据库存储的大量现实和潜在的客户数据,可以为客户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借助网络数据库还可以对目前销售产品的满意度和购买情况作分析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客户的满意。三是为入侵者设置障碍。虽然信息技术的使用成本日渐下降,但建立一个有效、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企业实行了有效的电子商务系统,竞争者就很难进入企业的目标市场。四是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目前,有很多大公司开始实行电子商务,其数据库产品服务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满足了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也获得了市场上有关新产品方面的许多新信息。五是稳定与供应商的关系。电子商务系统可以让企业根据销售情况来制订商品补充和采购计划,然后通过网络把采购计划立即送给供应商,既可以缩短供应、采购时间,又使库存成本降到最低。

2.3国家有关政策有利于促进煤炭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地方省市政府决策部署下,煤炭企业只能勇于破除产业路径依赖,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发展战略性三大新兴产业。因特网产业作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创建无边界企业,覆盖相当多的商务环节,整合供应链,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生态概念,激发网络效应,实现产业规模,从而将因特网产业发展成为煤炭企业新兴产业板块。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中明确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密切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应借助网络技术实现商务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探索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200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2号),提出“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务部在2007年12月《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对[2005]2号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意见。国税总局了《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希望通过这些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优化网上交易的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国务院在国发〔2013〕32号《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先照后证、宽进严管”思路,加快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降低因特网企业设立门槛。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因特网企业依法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加大现有支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因特网小微企业负担。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同意东莞市等30个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通知》,借助国家宏观的政策扶持,示范城市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和带动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整合农业、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民生和跨境业务等领域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3煤炭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和运作分析

3.1传统煤炭企业进军电商商业模式因特网电商分为平台型、自营式及品牌电商三大类。传统煤炭企业进军电子商务,主要是以销售公司的名义,把因特网视为工具作为其产品的销售渠道,依托其丰富的煤炭产品、铁路或海路运力、港口,建立自有的销售平台,把传统的线下贸易活动搬到线上为切入点。比如山东能源要求规模2万t/a以下的客户纳入平台,实现了年交易量达1000万t,神华集团将其通过在线调度的铁路运量视作线上交易,年交易量达1亿t。整个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挂牌交易、竞拍交易、物流服务、支付与金融服务,以及有关的信息资讯。在平台运营前期,以煤炭的线上下单、线下交易为主,后期均规划配套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此类电商企业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为主,未来考虑的是通过配套的物流和融资服务赚取利润。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新建的电商平台均是以免费的形式向客户开放的。

3.2第三方煤炭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目前国内成熟的第三方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以电子商务创新重构煤炭供应链,围绕煤炭电子交易(包括短长协、超市、商铺等)核心业务,向平台各类参与者提供供应链金融、物流、数据等专业化服务,与用户共建开放、透明、高效、分享的煤炭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及新型煤炭商业生态圈。其中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在线交易撮合、在线签订合同、保证金冻结履约、第三方银行交易资金监管结算、第三方质检、第三方交收等电子交易功能,主要帮助煤炭企业进行在线煤炭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规避交易风险,快速开拓购销渠道,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在煤炭产业信息流上,通过强大的行业交易数据库、产运销统计数据库、运输数据库、仓储数据库,进行大数据的整合和挖掘,形成智慧煤炭的理念。在资金流上,既有电子结算平台,也有为会员开展订单融资、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链。在商流上,开展电子商铺、超市、长短协、贸易、等业务,实现企业产品的网上展示与销售。在物流上,第三方电商平台可以提供配套的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服务,通过自身的运力组织能力和运输生产过程现代化管理监管手段,借助平台的规模化交易量,帮助用户降低物流综合成本,保障运力、保障煤质、保证合理损耗,从而降低企业在物流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此类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一是通过电子交易过程中收取的保证金形成资金池赚取利息,二是通过给有资质的下游客户及上游煤炭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服务,赚取利息差,三是通过配套的物流服务赚取利润。而平台的加入和信息均是免费的。

3.3煤炭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初步运作根据信息化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可以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企业电子商务阶段。以提升效率为主,通过业务整合、内部业务上网实现内部业务协同化、流程化、网络化,实现内外部商务全程协同。以企业商务平台为依托,探讨对外服务模式,逐渐建立会员服务、业务拓展、电子交易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第二阶段为电子商务企业阶段。该阶段以提升效益为主,企业电子商务进一步普及深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电子商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形成安全可信、规范有序的企业网络商务环境。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面向社会(联合银行、物流)提供全供需链服务。第三阶段为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阶段。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单一电商企业向电商企业集团迈进,形成产业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根基于煤炭行业但不局限于煤炭行业,研究基于能源行业电子商务的衍生盈利模式,发挥电子商务的品牌效应,围绕电子商务产业,促进主辅业在能源链条上多点开花。逐步实现配套物流、供应链金融、广告、会员服务等增值业务,利用电子商务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与外部业已成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合作,采用收购、参股、合作等形式,成立新的电子商务子公司,利用煤炭企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互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成熟的商业模式,共同运营和管理自有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品牌推广、展会交易等形式打造成区域性的以煤炭交易为主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4结论

篇6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 财务风险 管控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力推的重点改革,近几年,我国推出了一系列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的运营。政企合作成立开发公司作为开发主体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正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开发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有收益分成及BT(建设―移交)成本加成两种模式。收益分成模式主要是开发公司完成土地一级开发后,政府按土地出让金的一定比例支付给开发公司;BT成本加成模式主要是政府按总建设成本及固定比例的加成收益支付给开发公司。本文主要从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角度分析财务风险及如何管控。

一、土地一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资金回款风险。

(一)投资风险

1.投资成本大,周期长,投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征地拆迁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近几年,征地拆迁的补偿成本逐步提高,在拆迁过程中又极易遇上拖延不配合的单位和住户,从而导致拆迁周期延长,成本上升。拆迁工作没有及时完成,后续的场地平整、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就随之延后,项目投资预期难以如期实现。

2.采取收益分成模式的开发公司未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

土地出让往往在项目开发的三五年后陆续开始,前期为纯投入期。政府每年安排一部分的土地出让指标,整个项目的土地出让时间短的七八年,长的十几年。未来的土地出让价格变数很大,易受宏观经济、城镇化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影响,也受项目所在的区域发展影响。未来土地出让价格的不确定直接带来收入的不确定。

3.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受政府规划及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在项目前期,开发公司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商住地可出让面积测算未来收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可能会根据需要更改规划方案,减少商住用地的面积。如此会导致土地出让金减少,开发企业的土地开发收入减少。

另外,虽然近几年国家对社会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但也需谨慎对待可能政策收紧的时候。

(二)融资风险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资金的筹措直接影响开发公司能否按照计划持续稳定地完成项目开发。

第一,开发公司的外部筹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筹资方式和结构较为单一,受国家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当房地产处于宏观金融政策收紧状态时,获得银行支持的难度就加大,不仅体现在贷款额度上还有利率上调的风险。

第二,融资提款金额存在与实际开发进度不匹配的风险。部分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防范,往往要求在贷款合同上约定开发项目的贷款总额并制订提款计划,要求按规定的历次提款时间和提款金额进行提款。如果开发项目在后续实际建设过程中发生投入延后或提前,则极易出现资金闲置或不足的风险。

(三)资金回笼的风险

在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或投资款,成为了企业预期收益是否能够达成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偿还到期债务,避免资金链断裂的关键。

1.采取BT成本加成模式的开发公司资金回笼的风险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资金实力

在BT成本加成模式下,开发公司完成土地一级开发的审计结算后,政府应按投入成本加上固定比例的加成收益支付开发公司。这时可能土地尚未对外出让,政府没有土地出让金的资金来源,是否能够按时全额支付开发费用主要依靠政府储备的资金实力。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开发费用拖付的风险。

2.采取收益分成模式的开发公司资金回笼的风险在于土地是否能够按计划及时并以合理的价格对外出让

开发项目内每年土地出让面积的分配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土地出让价格又受当地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能否按计划顺利并以合理的价格进行土地出让直接影响投资款是否能及时回笼并获得收益。

3.税收政策调险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开发周期长,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

在2016年实施营改增政策前,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视不同的开发模式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有的缴纳营业税,有的符合国税总局2013年第15号公告的规定不缴纳营业税。15号公告规定:“纳税人(以下称投资方)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政府土地改造项目(包括企业搬迁、危房拆除、土地平整等土地整理工作)。……当该地块符合国家土地出让条件时,地方政府将该地块进行挂牌出让,若成交价低于投资方投入的所有资金,亏损由投资方自行承担;若成交价超过投资方投入的所有资金,则所获收益归投资方。在上述过程中,投资方的行为属于投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其取得的投资收益不征收营业税。”

实施营改增后,原来符合上述公告不征收营业税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面临着是否要交增值税的问题。不同地方的国税局调研后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这还是投资行为,既然不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就不存在改征增值税的问题,有的认为应按建筑业征收增值税。目前国税总局对此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如果征收增值税,之前按不征营业税进行测算和依此签订开发协议的项目则面临税务成本增加的风险。

二、土地一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

(一)投资风险管控

1.项目前期调查分析工作需全面细致

在进行投资前要认真调研与项目相关的各个细节,包括规划、资金来源及担保、成本、税收、未来收益、政策调整、政府资金实力等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企业虽然获得了项目的开发权,但是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影响公司后续的发展。

2.制订合理完整的开发计划,监控开发实施过程,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开发公司在开发前期需将资金、成本、未来收益预测等数据资料融入到开发的每一个阶段,制定细致、合理、完整的项目开发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开发投入情况、政策调整及最新的市场预期,定期跟踪,滚动更新开发计划,调配资源,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3.完善合作开发协议的条款,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首先,确立政企合作,共同投资组建开发公司,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土地一级开发业务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要求和开发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否能和当地政府形成互利共赢对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在协议中约定如果政府在建设过程中更改规划方案减少商住地面积,则相应调增分成比例。如此,可以规避开发公司未来收入来源减少的风险。

另外,如果国家未来出台政策,收紧社会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需要在协议中约定开发公司的退出条款,保障已投入成本按合理的回报进行政府回购。

4.做好成本管控及审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成本管控,通过招投标选择优质的中介机构,做好标底编制和审计结算。特别是针对征地拆迁成本,需借助政府及中介机构的力量,保证拆迁进度又控制拆迁成本。

(二)融资风险管控

1.做好规划,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债务结构

开发公司应充分考虑项目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细致的财务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需求,规划合理的融资规模和适合企业自身的债务长短期结构。

2.采用灵活的信贷模式

开发公司可以与多家银行进行沟通协商,选择“按需放贷”的灵活信贷模式。银行给予一个总的贷款授信额度,在额度内,开发公司根据资金的实际投入需要,在某个时点提取某笔资金。这样就可以做到资金不闲置,减轻利息负担。

3.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IPO上市或上市后的再融资等多种方式,获得开发所需要的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款风险管控

首先,开发公司需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在协议签定时,需与政府共同制定一份未来土地出让计划,完成土地供应,回笼开发成本。另外,政府与开发公司还需在协议中约定违约条款,如果政府出现资金支付拖延,需要按一定的利率支付拖延利息作为补偿。

(四)税收政策调险管控

开发公司在前期要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相关税收政策,做好纳税筹划,规避纳税风险。同时,公司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纳税管理团队,与税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及时有效衔接最新的税收法规,深入研究每一项税收政策,准确掌握税收政策规范的经济业务内容和范围,避免由于政策选择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晖.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防范[J].知识经济,2014(13).

[2]钟瑞杰.关于土地一级开发相关财税问题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

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 共担基金 苏科贷

一、引言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对推动就业和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社会和谐稳定也有积极作用。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我国政府机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例如: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34号)等相关制度,不断加大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扶持力度。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但随着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国内外消费市场萎靡,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小微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其中融资难是众多困难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对于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起步较低,暂无有效的核心资产抵押,也很难找到有实力的企业为其担保,导致企业资信度不够,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融资支持。对于该问题如何解决,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就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机制问题,较多集中在担保机制的讨论上,比如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互担保等机制都在讨论中不断改进。孟(2012)认为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模式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成员企业的非货币收益、企业面临的社会惩罚和贷款规模是贷款企业选择是否履约的关键所在[1]。王斌等(2013)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一个可行模式――组建企业入股型担保公司,并对其运营模式、担保评估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进行了探讨[2]。刘玉红(2015)认为应从保险管控风险的功能出发,充分考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信用风险的可保性,在政策指导下重新构建保险金融信贷融资新模式[3]。何方园(2013)提出了一种小微企业联合担保贷款机制,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4]。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众多学者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主要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及政府三方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三方在融资担保过程的多方博弈提出相关策略。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信贷资源的稀缺度、利率浮动的市场化、企业经营的盈利能力等均在不断变化,这必然对既往的融资担保机制产生冲击。因此,基于新的经济环境,有必要设计一套新的融资担保机制,以适应多方实际需求。

二、“苏科贷”模式的描述

“苏科贷”全称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是由省、地科技部门联合商业银行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性贷款。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以提升我省科技型企业竞争力为重点,聚焦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风险补偿资金为手段,构建差别化的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大力发展以“首贷”为重点的科技信贷,为全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重点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原则,创新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建立差别化的责任分担机制和多层次、多元化的风险共担体系。重点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首贷难题。2015年,省财政共安排风险补偿专项资金5亿元,带动全省60余个市、县(区)设立地方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近5.7亿元。

“苏科贷”主要支持对象为江苏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企业只需提供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作质押,以及企业高管提供一套个人房产抵押(价值不限)即可,无需提供其他担保。办理贷款手续简便,企业只要登录“苏科贷”申报系统,填写申请表,申请通过后由企业配合当地科技部门和银行的联合调查,调查审核通过后,办理抵质押手续,就可以放款,同时商业银行实行一定的利率优惠。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损失,则由“苏科贷”风险池资金按照比例进行赔付。

三、“苏科贷”模式启示下的“政府补贴型共担基金”模式

受到“苏科贷”模式的启发,并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创建一种“小微企业共担基金”模式的全新融资担保模式。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各省市具体经济实情出发,因地制宜出台政府补贴型共担基金政策。各省市可按一定比例抽取部分政府科技补贴资金,作为小微企业担保发起基金,同时以一定优惠政策向社会募集公共理财资金,如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均可注资。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基金市场化运营,基金实行自负盈亏。其盈利模式是由小微企业向基金管理机构申请融资担保,并接受相关资质评审。通过资质评审的小微企业则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融资担保服务,以提高自身资信而获取银行信贷。为保证风险控制问题,基金管理机构可成立相关资信评审机构,由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对小微企业担保申请予以评审。但考虑到成立小微企业担保基金的目的便是为了减轻其融资负担、降低其融资门槛,故对小微企业的资信评估的审核应减少繁文缛节,去除苛刻高门槛要求,将一些不合理的资信条件调整至合理区间内,以适应多数小微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本质而言,资信评审应本着“扶微助弱”原则,积极扶持多数合法合理性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将一些存在明显资信不良的小微企业暂时排除,以保障基金的稳健运营。

通过对企业资质和经营状况等的调查后,经批准,银行出具联合担保合同及同意贷款款协议,基金管理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担保合同,从而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手续完善后,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执行相应的优惠利率。这样,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担保的难题,且可以耗费较少的精力和相当较低的融资成本取得贷款,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从而使得小微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到企业发展中,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获取更佳的利润率,激励企业更好的经营。企业经营越来越好,使得企业还贷能力越来越强,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心越来越足,使得共担基金项目能够朝着一个良好的循环方向发展,这将惠及到更多的小微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共担基金的出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社会投资者,因出资者较多,难免会使基金的日常运作充满矛盾性和复杂性。如何处理好多方关系,保证基金的良好运行,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具体流程可按以下思路设计。基金池管理委员会由政府、银行、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派代表组成,防止一家独大,对基金池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共担基金成立有限公司形式,依照法人化进行治理,财务进行独立核算,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只对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下设运营部、风险评估部和监督审计部,运营部主要负责基金池的日常运行,同时受理各企业提请的担保申请,进行初步梳理后提交风险评估部;风险评估部为核心部门,要求组成人员有专业的金融背景,主要对提请的申请进行调查评估,风险评估部在收到运营部转交的担保申请后,与银行小微管理部共同合作对企业资质进行调查评估,通过资料审核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认真调查后出具具体调查意见;监督审计部主要负责对各小微企业使用贷款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对内部风险评估部定期进行审计,防止操作规程中的违规行为,并定期出具审计报告,以此作为基金池管控风险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尽管共担基金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色彩,但也要考虑到收益问题,以保证基金长久稳定运行。在基金运行初期,可向部分发展前景良好的特定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如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表彰的优质企业等,以控制风险,并适当收取一定的担保费。担保费一部分继续注入基金池,其余部分以分红方式发放给社会募资主体。待条件成熟后,可进一步扩大共担基金的担保范围,但出于对管控风险的考虑,还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担保制度,明确责权利关系;第二,共担基金以企业法人化治理结构搭建,严格按公司章程运行管理;第三,控制信贷担保规模与基金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结语

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并出台多项措施激励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在此环境下,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本文在借鉴“苏科贷”模式基础上,提出政府补贴型小微企业共担基金模式。在考虑风险控制、资金来源、资信评审等一系列环节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基金运行管理模式。该模式既要保证基金运行的稳健性和长效性,也要保障小微企业及时获取一定融资担保资源。为此,本文提出基金担保的总体原则,如资信审核原则。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个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仅对政府补贴型担保基金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但具体能否可行,尚需经过实践检验,以期对相关部门有所启发。一些细微操作问题,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本文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孟,钟田丽.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12):117-121.

[2]王斌,王健,谭清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可行渠道:企业入股型担保公司[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8):128-131.

[3]刘玉红.保险机制引发小微企业信贷担保融资模式的革新[J].财会月刊,2015(14).

篇8

一、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发展产业并购基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产业并购能力

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产业并购基金有清晰的并购战略,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上市公司提供专业的并购服务。一方面,产业并购基金改变了并购重组模式,以当前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向运作基金杠杆转变,在产业基金运作前期,通过基金杠杆对项目进行筛选和培育,减轻了项目初期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造成的压力。项目后期,对于产业基金培育成熟的被收购企业,把资金以资产注入、定向增发、换股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注入上市公司,消除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前期的项目风险。另一方面,产业并购基金将金融和产业资本密切结合,依托上市公司和专业并购基金公司专业优势,在项目运作前、中、后期,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委派、托管经营、销售采购渠道共享、商标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等,产生强大的投后管理和整合能力,能有效提升被收购企业价值,提高收购项目的整合成功率。这种方式既支持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又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本金问题,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

针对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通过产业并购基金为上市公司进行同行业的横向整合和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在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行业资源集中度,实现了以市场化手段将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据了解,浙江天堂硅谷公司与湖南大康牧业合作设立的天堂大康并购基金于2011年9月成立,以畜牧业及相关领域企业项目为主要投资方向。截止2012年底,天堂大康已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到目标项目20多个,推进中的项目估值超过2亿元,其收购模式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通过持续的系列并购帮助上市公司实现行业快速整合,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

(三)有利于充分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解决民间资本进入产业、支持产业的问题

产业并购基金在吸纳和转化逐利性的民间资本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更容易吸引民间资本介入。产业并购基金借助上市公司既有资源进行管理运作,并以上市公司平台作为退出渠道,较之于传统从事VC和PE的股权投资基金,其项目的退出不受IPO发行影响,项目收益预期稳定,有利于大量吸引民间资金,也有利于传统从事VC和PE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转型。

二、上市公司参与产业并购基金的三种模式

(一)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导的产业并购基金

如滨江集团的房地产基金。2011年底滨江集团通过控股股东成立房地产项目基金“普特滨江一号”,专门负责房地产项目的投融资业务,截至2012年年底,基金首期募集30亿元已经完成,预计未来3—5年将扩充到100亿元以上。该房地产基金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股,上市公司接受基金委托,利用其专业化的团队、丰富的项目储备资源及良好的品牌形象,负责项目运作和品牌运营。上市公司销售收入逐步转为由房地产开发公司收取代建费用,回避了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风险,实现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转型,真正由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向品牌输出管理转变。基金则可以在宏观调控中继续实现项目融资,收购陷入资金困境的房地产项目,实现并购整合优势。社会投资者通过参与基金实现预期投资回报。

(二)由上市公司直接主导的产业并购基金

如通策医疗的医疗投资基金。通策医疗出资510万元成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以其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了昆明通策医疗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规模5亿元人民币,并定向投资于昆明地区的成熟医院以及医院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股权、与股权投资相关的债权或其他可以转换为股权的投资工具。基金首个项目“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呈贡医院有限公司”已正式签署协议并公告,等待有关部门最终批准。该项目投资规模为3.75亿元,占通策医疗当期净资产规模的93%。上市公司负责项目投资把关、被收购企业运营管理等,对该基金的项目退出有决定权。通过该医疗投资基金,通策医疗探索从单一的口腔医疗服务逐步向综合性医疗服务转型。

(三)由产业和金融共同主导的并购基金模式

如天堂元金药业并购基金,是由浙江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元金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设立,专门为元金投资公司下属上市公司京新药业提业整合服务的并购基金,通过并购基金对并购对象进行收购,并对并购对象进行培育管理。在并购对象达到各方约定的并购条件时,由京新药业对并购对象进行收购,以壮大公司的实力和提升公司的形象。元金投资出资占并购基金规模的10~20%,天堂硅谷和社会投资者出资占并购基金规模的80~90%。其中,天堂硅谷指定其全资子公司浙江天堂硅谷恒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剩余部分由天堂硅谷负责向社会投资者募集。天堂元金并购基金以与京新药业的核心业务有关的中药、生物制药领域为主要投资方向。该模式下,天堂硅谷负责项目资源的寻找与对接、资金募集、基金管控、交易结构设计等,推动新设基金去收购和参股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且具有资源、渠道和品牌优势的相关项目。上市公司负责项目投资把关、被收购企业运营管理等,在项目达到约定条件后由上市公司按照规定的程序收购并购对象。

三、发展产业并购基金的几点思考

(一)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各类产业并购基金设立、发展

一是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基金的设立门槛,简化行政审批备案手续,允许社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基金,为其发展营造宽松自由、透明高效的政策软环境。二是探索形成“政府引导(母基金)+产业跟进(上市公司)+政府扶持”的模式。建议成立由具有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发起设立母基金,通过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示范效应,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放大政府对特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导向效应,解决社会资本投资不足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政府在产业基金中只扮演引导角色,应把握好“参股但不控股、引导但不干预”的原则,产业基金持续发展还应以社会资金市场化决策为主。

(二)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产业基金与上市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产业并购基金与传统VC和PE相比,最大优势在于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开展运作。但由于涉及收购标的的多次转让,导致从项目收购、资产注入到基金分红等各个环节的税负层层叠加,加重了上市公司的收购成本,影响其利用基金模式开展并购的积极性。建议针对产业并购基金的运作特点,对上市公司利用并购基金模式开展并购重组活动的,应参照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拟上市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给予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税收扶持,以引导股权投资向产业并购基金转型,并在基金的设立、收购项目选定和培育、以及产业资本的退出等方面给予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加强立法保障,积极拓宽基金融资渠道

我国产业基金立法相对滞后,特别是基金的募集环节,长期游走在法律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发非法集资等问题。建议如下:一是加快产业投资基金立法,明确基金募集方式、规模和程序,通过立法保障推进产业基金的阳光化,促进基金业规范、健康发展。二是放宽并购贷款限制,允许产业并购基金借助银行杠杆提高交易收益率。三是借鉴国际通用做法,研究并购基金发行私募债、可交换债、高收益债等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充分借助直接融资市场以提高并购能力和规模。

(四)完善现有监管制度,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上市公司主导的产业基金作为一种新兴模式,代表了并购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监管部门应在保护上市公司合法权益基础上,及时调整完善现行监管规则,根据并购基金运作特点适度为企业“松绑”。

一是同业竞争问题。产业基金的特点决定了收购的项目主要是上市公司主营相关行业,项目在注入上市公司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同业竞争问题。笔者认为应尊重公司自治原则,在充分披露和控股股东回避表决的前提下,允许根据中小股东的意思进行决策判断。特别是控股股东主导的产业基金,其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上市公司主业发展,控股股东和并购基金承担了收购项目早期的经营风险,并不构成对上市公司利益的损害。

篇9

为了加快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走向世界,借助浦东新区“先试先行”和综合改革配套试点的契机,充分利用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优势,积极开拓文化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加快文化产品及项目的“走出去”步伐,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等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应运而生。

建设平台是宏观战略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已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世界范围内对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日趋增长,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势必要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贸易与交流。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能够分享文化和创造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一个最具有活力的部门。因此,文化贸易在近几年里发展迅速而且将会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同时成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的新领域。

中国文化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文化贸易对于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将起到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领域去争取和拓展国际市场和空间。因此,建设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是一项极具宏观战略思路的举措。

在上海市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促进委员会领导下,由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公司作为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运营实体,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促进委员会和股东单位的领导下,着力打造全方位支持国内文化企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项目走向国际市场和中外文化企业交流、展示和贸易的综合性、功能平台。

平台坐落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的东方国际文化贸易中心。启动建设以来,在推进平台扶持政策和资金落地、服务功能拓展、文化企业及项目引进以及平台的文化贸易中心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发出的号召,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长期战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特别是我国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使国际上对我国的文化越来越关心、越来越重视。随着经济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数字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渠道、手段和力量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快捷、越来越交融,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愿望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外高桥文化平台的搭建就是希望在实践这一历史使命中能发挥其独特而积极的作用。高定位与高职能成就高平台,在各级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下,平台充分利用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以及文化大都市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时机和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特殊功能与政策,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大战略、服务于全国文化产业、企业与项目“走出去”需要,通过文化服务贸易资源整合、公共服务链建设,重点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打造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基地,构建国际文化交流的载体,形成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文化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并将通过“三步走”战略将平台的功能向纵深推进。

为加快外高桥保税区文化进口基地的培育,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繁荣,扩大对外文化服务贸易,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外高桥保税区特制订一系列政策以扶持文化服务贸易业。所以平台享有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优势,这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平台将在税收、海关、财政、外汇等方面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如可自由开设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账户,且外汇收入可全额留存;对在保税区内新办的动漫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形成新区地方财力部分,3年内给予100%补贴,其余年度给予50%补贴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文化服务贸易模式在全国是一个创举,上海也是希望通过前期优惠政策引凤筑巢,再通过高质量服务打造完整的文化链。

此外,还有浦东新区关于产业创意园区的政策、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等,并且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和各类项目的不断拓展,可以预计,平台的聚集效应将逐步显现。所有支持与政策,再加以平台版权交易和演艺经纪方面的专业服务,上海文化精品海外输出的成本将大大下降,而且过程也变得更为迅捷有效,从而有利于自身开拓文化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平台的职能比较广泛,主要包括5个方面:文化“走出去”渠道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展示交易中心功能、国际贸易基地功能、国际文化交流载体功能。

文化“走出去”渠道功能,是指通过引进中外文化企业入驻平台,打造文化贸易产业链,开辟文化产品和品牌走向海外的推广渠道,成为中华文化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中心。

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将为文化企业提供行业信息、政策咨询、投融资担保、设备租赁、商贸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同时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延伸审批等服务和综合配套支持。

展示交易中心功能。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是外高桥保税区功能性专业市场之一,是文化企业展示产品和交易洽谈的平台,借助保税、长期展示等各种有利手段,通过举办文化行业专业和高端的展览、展示会以及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产品交易等为入驻文化企业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

国际贸易基地功能。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是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基地,利用外高桥保税区成熟的贸易环境、优惠的政策条件、便捷的通关服务和优秀的经营团队,能够为文化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的专业服务。

国际文化交流载体功能。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营造中外文化企业交流的环境,为展示输出中华文化和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提供便捷和场所。

平台在大力推动东方国际文化贸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努力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和方式,积极服务文化企业和项目,以丰富平台服务菜单,形成平台功能与集聚优势。截至目前,平台已与近40家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或签订了合作协议。

平台自启动建设以来,得到了、商务部、文化部、上海市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政府、市商委等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支持与肯定。

2007至2010年,平台的发展规划、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政策和服务框架逐步成型,服务规范完善成熟,国际服务渠道有效建立,引入30至50家国内文化服务贸易骨干企业,引入20至30家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知名企业,在世博会期间初步显现平台的特点和规模,运营主体初步形成国际化文化商务运营和服务模式。

到2015年,平台的服务形态趋于成熟,长三角区域和全国辐射带动效应已逐步显现。功能性建设已基本完成,文化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形成集聚和交汇。国际服务贸易势头发展良好,预期功能逐步显现,国际国内地位日益确立。运营主体形成成熟的国际化文化商务运营模式,并以良好业绩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及保税区新业态增长的新亮点。到2015年,年进出口总量争取达到200亿元,并且长期保持出口大于进口的增长态势。

预计2016年至2020年期间,平台将实现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功能进一步深化,服务体系国际化全面完善,规模和辐射能力全面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战略地位牢固确立。发展从以硬件转向软件,运营及盈利模式全面成熟,并在条件成熟时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充分显示在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自2009年起,平台以拓展国内外合作渠道,推进平台招商、扩大宣传推广,参加国内外重要文化展览,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组织高端文化展会和论坛,启动文化服务贸易市场交易功能,完善平台网站服务功能,实现平台信息、网络化管理等作为主要的具体工作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市场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及依据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的区域功能优势,平台采取了以下发展策略:

1.引进演艺经纪、货物贸易、设备租赁、技术装备、影视后期及特技制作、艺术品展示和市场、印刷服务外包、出版业版权交易等领域可作为平台下一步经营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市场。力争服务世博,服务文化繁荣与发展;

2.争取同境内外著名拍卖行合作,试行开展国际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展示与拍卖业务,逐步形成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集散地;

3.在各级政府的推进支持下,积极争取市场准入政策的有效突破,积极引进国外经纪公司,以进带出,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4.鼓励文化产品的后期制作或特技制作的企业将设备加工基地放在保税区,运用服务外包开展数字印刷业务,逐步形成文化创意、加工、制作的基地中心;

5.逐步建设与培育版权交易基地;

6.筹建文化高端论坛,搭建国际高层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网络;

7.争取成为文化项目审批的延伸受理点,使外高桥平台真正成为国家的文化产业服务贸易的口岸和基地。

当中国出口贸易长期顺差且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时,文化贸易逆差比例却一度高达1:7。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优秀文化产品“输出”的通道始终不够顺畅。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建立,成为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全国文化企业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为中国文化产品飞向世界各地,又增添了一对强有力的翅膀。

相关链接

入驻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与服务

1、利用平台所在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政策,在东方国际文化贸易中心采购免税设备,极大地节省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开展设备租赁等延伸服务;

2、利用平台所在外高桥保税区特殊的外汇监管政策,拓展国际文化贸易。入驻企业可以享受外汇全额留存的特殊外汇政策,同时平台正在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试点工作;

3、可享受上海市委宣传部以及上海市商委的相关文化贸易扶持资金的资助。上海市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商委等将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平台的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入驻企业可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在贷款贴息、房租补贴、翻译费补贴等方面获得资助,做大做强产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

4、可申请加入外高桥文化交易市场,享受由浦东新区及外高桥管委会等为支持平台特别推出的财税优惠政策;

篇10

转型期间的中国房地产,正处于巨变的前夜。房地产基金顺势而生,风起云涌,正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面向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基金,怎样才能走得更长远、更稳健?在地产金融时代即将开启的大背景下,这一新兴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格局?又存在哪些问题及矛盾以及趋势与变化?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的成立,又将发挥哪些作用与功能?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地产LP等,又将如何在参与地产基金过程中,实现各方的共赢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紧要关头,《融资中国》杂志联合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举办“中国房地产基金发展路径”高峰论坛,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前瞻性探讨。

首创集团总裁刘晓光:

地产基金是私募基金专门用于地产投资的分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因为商业手段凶悍,而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基金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但在中国更晚。我们最早接触地产基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真正运作是在2002年以后。近年来,地产基金发展很快,市场激增,有的是开发商的财团背景,有的是外资独立背景。开始可能主要集中一二线城市,现在是二三四线城市都有。

现在,行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探讨。第一,传统的基金模式没有具备快速接触物色项目的功能,这样的专业大型开发商可能是不缺资金,他们资金很多,但是中小开发商自身的基金功能还是差点;第二,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项目之间有利益冲突;第三,定位出现偏差,可能有一些基金将来发展成为财团;第四,盈利模式,注重资本的收入,项目的管理收入和资产管理的收入。当然还有机制的问题,整个基金的投入期、丰收期的配比等。

房地产基金虽然很多,但仍处在发展期、探讨期。回顾历史,中国的房地产基金每次变革都是伴随着宏观调控大背景进行的。中国的房地产没多少年,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只有20多年的历史。我们赶上大概有11次宏观调控,在这种调控情况下,我们房地产金融面临的困境,当然跟其他行业宏观调控产业升级等等有相似之处。我们的困扰肯定是流动性的紧张,传统融资工具的受限,但我们也看到行业发展的新的机遇,比如私募基金正在成为地产金融的一个很好的模式。接下来的工作:一是要深入研究海外基金的先进经验;二是要促进行业内互相的交流沟通。此外,还要加快地产基金人才的培养、创新模式,打造房地产基金的声威。

盛世神州董事长张民耕:

以前房地产界一调控就开会,叫扎堆壮胆抱团取暖;今天是房地产基金和各种潜在的投资人的机会,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呼朋唤友、结伴同行。房地产基金产生后,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怎么在现在的环境下,规范、有序地发展?房地产基金在千载难逢的机会下诞生了,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使这一行业能够茁壮成长、有序发展。

河山资本董事长曹少山:

地产私募基金的核心首先是资产,是社会资本用一种新的形式参与房地产开发的组织形式,其次才是开发商可以运用的融资形式,所以地产服务的核心意义是投资人的利益,能够有能力影响主导地产行业格局的应该是LP群体,尤其是有组织的LP群体。但到目前为止,LP还在观望。地产基金有整个私募股权市场的特征。

行业的规模非常小,影响力还有限,虽然前景很广阔,但发展速度并不快,真正要形成势力,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现在地产基金有几百家,但是在我看来,有很大一部分是开发商用有限合伙的形式实现的案例,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地产基金,比较纯粹的地产基金从投资规模讲,一年能够融资200~300亿,这相对每年四五万亿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还比较小。

由于政策限制,投资人对资产类型的态度比较谨慎,真正的大型LP群体对这种房地产意识没有完全觉醒,在如何评判的核心认识还是比较粗放。在行业起步阶段,LP缺乏对GP评判的很好的尺度,现在绝大多数看品牌,看谁的名气大,看背后的股东背景势力,对真正GP实际问题:专注研究能力、利益冲突、团队操守等问题关注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没有放弃原来“重资产+高杠杆+投资开发”的盈利模式,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形成有利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而市场上也严重缺乏具备良好机构特征的基金管理人,合格的GP团队是稀缺资源。现在社会上钱不少、机会也不少,真正少的是好的基金人才。目前市场上追求短期化的收益,这样不利于培养好的管理人,制约了行业发展。

在中国地产投资行业舞台,现在开发商还是主角。这些人基本功很好,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最适合行业发展。开发商发起并担当实质基金管理人。这种基金,不再做母体以外的投资,这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基金,是开发商反融资的一种形式,在PE企业里,大家没有听过把钱投到自己企业的事情,但是同样的利益冲突在地产私募基金领域没有被广泛认识。

中国地产基金现在正遭遇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实际上,国内、国际宏观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考验基金管理人的时候。调控是把双刃剑,以前投资地产闭着眼也可以赚钱,现在不可能,这样有利于锻炼培养好的团队。在激励机制和行为约束上,和投资人利益可以实现高度一致的基金有可能成为市场的鲶鱼。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同时在加速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这样的机遇放在全球范围都千载难逢,专业化、精细化的地产投资时代才刚刚开始。而在糟糕的市场中,优秀的私募基金都能找到赚钱机会。在泡沫破裂的20多年中,很多私募在日本的地产中是赚钱的,地产基金也不例外。中国未来也很难预判,需要所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促进更加完善健康的地产基金。

裕元资本集团总经理闫宗成:

中国房地产基金的快速发展,既有宏观调控的促进因素,更是大势所趋,目前的发展局面是基于房地产行业自身金融创新的需求和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动力同时涌现的结果。可以预见,本次房地产私募基金不会是昙花一现,更不会停滞不前,最终涓涓溪流将汇集成波澜壮阔的江河,成为推进中国地产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房地产私募基金虽然迎来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但其规模仍然很小,行业有待成熟,且各基金之间应广泛交流合作。只有基金、房地产私募行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各基金公司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坚信只要房地产私募行业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与国家房地产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遵循国际奉行的成熟的基金手段,中国的房地产私募基金行业必将蓬勃发展,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持续推动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业基金董事总经理章华:

行业的形势和趋势的分析与认知对基金越来越重要。比如房地产调控、负债率增加带来的问题等都不可回避。地产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地产基金的发展。我们选择做基金,还是长期看好这一行业。站在未来的20~30年来看,比如城市化进程、财税体制、投资渠道单一、融资过剩等因素如果不改变,我们就长期坚定看好这个行业。

现在,所有的房企都没有战略,生存安全变成了第一战略,短期内,大家看空的因素是越来越明显。站在我们角度看,短期看政策,中期看货币,长期看供需,短期和中期是一到三年,长期是三年以上,短期是政策猛烈的打压,各种因素的焦急汇集,使房地产陷入混乱和焦急,中期的货币我们也觉得国家会收,但是从世界的趋势看,当美国在不断印钞的过程中,其他国家都会跟进,才可以在国际贸易里不吃亏,长期趋势业内人士比较容易认知。

当前,中国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各有各的优劣。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基金,优势在资金,劣势在专业。由专业人士发起的基金,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最强,应该代表未来,可能在短中期还会碰到问题。由金融背景人士发起,再有专业人士参与的模式,从长期来看,我认为是最主流的方式。外资基金始终没成为中国房地产基金的主流,问题还挺多。

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

我们相信,未来房地产基金无论对房地产行业发展,还是对中国投资渠道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房地产基金行业只能算是一个婴儿,我们还处在启蒙状态,没有禁忌,但是非常热血沸腾。

实际上,每个基金的赚钱模式都不同,但是最近我们发现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就是开发商缺钱,信托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有很多赚钱机会,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赚到钱要问自己是怎么赚到的,是市场赏赐的,还是靠你自己能力赚到的。不是说市场赏赐我们就不需要,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基金的发展是靠你的核心能力,你的商业模式就是你赚钱的能力,你所投资的项目,对你来说能不能促进、提升你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