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实现家校合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实现家校合作

篇1

关键词:幼小衔接;引导;激发;向往;独立

幼儿园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幼儿园的任务是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对儿童进行的是预备教育,而小学,则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年龄、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变化,孩子对上小学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会产生不愿意上学的情况,如果这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会使学生的这种不适应感加强,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里分别受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影响,因而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方面的地位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从学生家长和幼儿教师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幼儿园和小学无论是从教育方式上、学习内容上还是师生关系上讲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那么如何减小这种差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适应呢?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明确这种差异,提前为孩子升入小学做好准备,家长和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孩子们灌输小学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等,使孩子们提前了解小学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带领孩子去小学参观,提前感受一下小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做好心理准备。

二、激发孩子对新事物、新环境的向往之情

孩子对新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喜欢探究新事物,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抓住这个特性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家长平时可以以邻居家上小学的小朋友为例来说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以红领巾为目标来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平常还可以多说一些“上了小学老师就会告诉你”“上了小学你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上了小学你就可以给我们讲故事了”等之类的话来使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一定不要说“上了小学你再不听话老师就会打你”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对上小学存在排斥心理。

三、培养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小学的教育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与幼儿园是不同的,幼儿园的老师基本上需要照顾学生的各个方面,而小学老师的任务则是以教授知识为主,所以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适当的放开孩子的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中,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许多父母是“把孩子放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许多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父母都替孩子做了,以为这是疼爱孩子,其实不然,父母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使孩子容易依赖别人,不喜欢动手。因此,在幼小衔接的时候父母也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学会做一些事情,学会独立,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孩子对小学生活的适应。

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是正式接受义务教育的开端,进入小学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要按时完成作业、要有正确的坐姿和写字方式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在上小学之前养成的,所以,幼小的衔接工作还包括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里,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坐姿、写作业的方式等,由于孩子年龄还小所以比较好矫正,在家中父母也应该关注孩子的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先写作业后玩耍的习惯,养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习惯。

篇2

关 键 词 家校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2

当前,教育越来越从封闭走向开放,其中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家校合作的日益密切。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家校互动中既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学校实现新的跨越。这不仅是办学理念的突破,更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行动。

一、在家校合作中丰富教师教育经验

教师是家校合作的主体之一。教师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协同育人,不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助于丰富教师教育经验,实现教学相长。

1.提供教育所需的独特资源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宽广的育人视野,更加灵活的教育形式,掌握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家校合作正好为之提供了可能。

一些美国教育家认为,孩子对学校的态度通常受到家长的影响。当家长对学校和学校的教师感到满意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遵守学校的规则,在学校有良好的表现,并对学校的鼓励和支持有积极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把家长看作学校可以依靠的、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1]在家校合作时,教师与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家长置身同一平台,教师基于这个平台拓展视野,与家长增进交流,或请家长开设讲座,以此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同时,在家校合作中,因为家长的关注、参与和鼓励,教师又自发地对本职工作产生更强烈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获取家长有益建议和意见,从而调整身心状态,提升专业素养。

2.提升教师教育的技法技能

实践表明,家校互动与合作的关键是沟通。如何实现成功的沟通?对此,台湾著名家长工作者詹智慧在《家长动起来》一书中指出,成功的亲师沟通有四部曲,即平等、对话、共识、合作。[2]这告诉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为方便家长接受学校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把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放在首位,因为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是人性的本真体现。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理解家长,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与支持。例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回避,而应尽量满足其要求,主动介绍孩子在校表现等。如此在频繁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技能技法必将得到锤炼,实现专业发展的质的提升。

3.形成教育质量的叠加优势

开展家校合作,有利于确立融洽、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优势互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被充分调动,大家努力担当起各自的角色责任;二是教师与家长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能促进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要求、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统一、协调及互补,教师和家长都能获得彼此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两方面的优势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在家校合作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兴趣等,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差异,从而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各种教育问题和案例,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感受。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会在不断尝试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措施,最终使教育走向成功。

1.自我反思之一――如何提高沟通能力

如上所述,在家校合作中,顺畅的沟通十分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反思如何把握家长心理,充分锤炼沟通技巧。如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树立信心,且真诚坦率。教师应坦陈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真诚的讲述和耐心的交流,消除家长对自己的担心。比如六年级学生小亮在家长眼里内向好静,但在学校他却酷爱运动,且活泼可爱,上课时还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这让老师们颇为头痛。然而,小亮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也很不理解。可见,老师如能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经常向家长“告状”,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么小亮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其次,教师应常常反思自己对待家长的态度是否坦诚。有时候,教师大胆承认自己的不懂,向家长求助,反而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后进生的家长往往对经常反映孩子问题的老师“敬而远之”,因为这些老师总是从负面的角度评价孩子,对孩子的看法片面僵硬,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沟通障碍。因此,如果教师能从多维评价的角度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孩子的成长状况,就一定能争取家长的理解,赢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更顺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2.自我反思之二――如何开展行动研究

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教师积累实践智慧,形成专业自信。目前许多教师在行动研究中还比较盲目,实效性有待提高。而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能主动根据孩子身上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反思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如,教师在开展《创新型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就树立了“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总结一段时期内孩子的行为变化,就此进行互动交流等。这不但能帮助家长逐步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使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也能让教师体会到教育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有效提升他们行动研究的热情,避免产生 “孤军奋战”之感。

3.自我反思之三――如何科学处理信息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运用信息的最大障碍不在技术使用层面,而在如何运用技术合理有效地传递信息。当前,家校之间的很多沟通都从面对面转变为线上虚拟,由原来声情并茂的表达转而为冷冰的文字,而其中一些信息更是在来回传递中逐渐失真,导致各种分歧和误会。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文字沟通时,一定要把好关,切不可随意发送无关教育的信息,对必须发送的即使是简单的通知,教师也要字斟句酌,细致检查后再向家长。

同时,教师要在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中,不断反思如何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更好地有机融合的办法,通过微信、微博、QQ等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尽量完整、充分地向家长传播。比如运动会、艺术节的有关信息,就可在平台上对家长进行现场直播和交流互动,以实现家校沟通的及时有效,增强育人体验。如此久而久之,教师处理问题信息的能力必然提高,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篇3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学习”,系指研究的目标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的项目学习,也就是把项目学习作为学科常规教学的主要策略,实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用“项目”来统整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换言之,项目学习是以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学习内容为基础,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学科思想、学科素养为项目的价值追求,特别注意项目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切合,能够反映课程标准所重视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和学生表现,“项目”将成为学科学习的主体。

项目学习有多种模式,其中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研制的“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最具系统性和操作性,其对课程标准的关注切合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项目学习”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研究的范畴应当包含课程、教材、教学、学校教育与管理以及理论探讨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又各有侧重;只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同步并重,共同实施,共同作用,项目学习的效果、效率、效益才能更好地得以彰显。

一、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

1.关于课程方案中领域、学科的研究。

关于国家课程方案中课程结构的研究,旨在对国家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试行十余年之后进行反思与研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出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是:(1)均衡设置课程;(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但从十余年的实践来看,后两条基本没有实现。该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实验的结果是,这些课程基本上形同虚设,课程设计的目标远没有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历史与社会”与“科学”课程的设置在我国教育土壤的不适应性也暴露无遗。根据各学科的内容和性质,设计基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且有意义的项目,真实地、适当地、适度地将学科知识综合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关于立德树人,三维目标共同达成的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至今日,立德树人,特别是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等的课程和各个学科的整合还远没有达成,各学科仍然是固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形成学科壁垒,使得立德树人、文理相融、成人成材等教育只能处于可有可无、贴标签、形似神不似的尴尬局面。我们可以利用来自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项目学习,将立德树人、生命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等内容与各学科知识天然融合,使三维目标在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血肉相连,一气呵成。知识学习,特别是侧重知识结果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承载三维目标的,只有让学生在做那些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项目(或称之为事情)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亲历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天然相融,共同达成。

3.关于学科学习时间的研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学科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学习空间的重构也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如何统筹课前、课上和课后,如何用“学时”代替“课时”,如何打通教室、校园、社区、社会等学习空间,只有将以上问题在课程层面加以深入研究,才能为课程全面实施以及新教材设计奠定可行的基础。

二、基于课程标准项目学习的教材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项目学习的教材,其内涵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解决问题的原理和规律,知识技能背后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素养等为主题和目标,并把这一主题置于真实而有意义的项目中,通过学生做项目而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课程活动。它是以精心确立的主题为中心,以驱动问题为动力,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成果共享,且能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习得相关知识。

这里需要研究和突破的是:

(1)如何将记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做事情、做项目的学习,充分体现“做中学”。如何选择项目,使项目既源于现实生活,又与学生密切相关且有意义又可行,还能蕴含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实现项目学习的过程就是融价值、能力、知识为一体的素养形成的过程。

(2)如何用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科思想、学科素养来统整、统领相关学科知识,从而形成项目并成为项目的灵魂和目标。

(3)如何设计和选择项目,使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价值判断、公共关怀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意义领悟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自主自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学科的喜爱,对科学美的感受,对规律美、平衡美、对称美、结构美的感受,对不同思维风格美的感受等。

(4)如何将以知识体系为逻辑的设计转变为以做项目的步骤程序为逻辑的设计。

(5)如何将陈述式、告知式、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发现式、探究式、生成式的学习。如何处理既让学生发现探究又作为教材需给出完整结论的矛盾。

(6)如何将项目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相融合,用项目学习的教材引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将教材做成融“活动、内容、规则、程序、方法”为一体的学生学习指南。

(7)如何设计和选择驱动问题、项目成果,把学生的学习变为以意义领悟和成就体验为驱动的学习,变为在教师组织、引导、评价下的学习,让学生在做项目中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达成全部的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

(8)教材设计如何凸显读中学(让学生不仅读教材,且要读自然、读社会、读相关的书籍、读报刊),说中学(说方法、说思想、说原理、说事实、说质疑等),写中学(学生不仅仅做题,而且要写学习报告、科普小文章、小论文、实验报告、设计报告等微写作)。

(9)如何将理性思维、科学素养的态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融通在教材中。这里主要指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对逻辑、事实、数据的信赖(超越经验、印象、估计)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尊重知识首创的态度、习惯和能力,形成态度、发表看法的习惯和能力等。

(10)在教材中如何设计本学科系列的学科文化典藏,除在项目中渗透外,让学生结合项目学习,不断地读到有关本学科的发展史、相关科学家的传记、逸闻趣事、发明故事等。

(11)如何把良构的封闭的验证的活动和实验设计为劣构的开放的探究的活动和实验。

(12)在项目实施的设计中,如何实现从现实问题到学科问题的水平学科化和从学科问题到学科概念、学科规律、学科思想、学科素养的垂直学科化。项目实施的过程即是学科化的过程。

(13)项目成果如何展示,如何说明,如何使用。

(14)在教材中如何设计评价测试题,探索对素养评价的办法和途径,厘清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适用范围。

(15)教材如何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采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如何从网络上与别人协作学习、收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数据、创建模型、制作多媒体作品,如何应用网络技术工具作为强有力的学习支架。

(16)关于教材“六个统一”的研究:教材、学案、练习册相统一,不仅有学什么,而且有怎样学;课前、课上、课后相统一,课时转化为学时;学科知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相统一;教育部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相统一;听中学、说中学、写中学、做中学、练中学相统一;21世纪核心学习主题“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目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与职业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三者相统一。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项目学习的教材始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呼唤,新的教材反过来引领新的教学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也是迫在眉睫的。需要研究的问题有:

(1)在学习组织上,如何从班级授课制切实转变为小组探究制。小组这一新型的学习组织成为学校基本的学习单位和管理单位。项目学习与实施依附小组进行。

(2)在教师角色上,教师如何由讲授者、作业布置者转换为项目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教师应从讲师变为导师。

(3)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如何实现从教师讲坛到学生论坛的转变,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和引导。

(4)教师如何高效地组织项目活动,特别是室外活动、校外活动如何组织和实施。

(5)教师如何统筹和合理安排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全部学习时间,如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效果(包括对自主学习的控制,自主学习内容的布置与要求,自主学习效果的监控与反馈等)。

(6)学生如何进行整体化学习展示,在展示中教师如何引导质疑、辨析。学生如何学会倾听,如何形成观点、发表看法。

(7)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如何把只针对个人的评价转化为对团队和个人兼顾的评价,如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何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共同评价。

(8)项目成果如何展示,如何使用,如何体现成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使学生更充分地享受意义领悟和成就体验。

(9)针对新的教学模式和项目学习,如何设计阶段性测试题和终结性测试题,为中高考改革探路、铺垫、引导。

四、项目学习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研究

新教学模式的形成,新教材的使用,必定导致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学生的社团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学习场所设施设备的配置等一整套学校管理机制和操作办法的变革和创新,学校需要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需要各方联动,全面推进。需要研究的问题广而深,诸如:

(1)学校如何建设一个以校长为首的彻底理解新模式、新教材理念并且完全认同新教育模式的价值追求的强有力的工作团队。

(2)如何做好教师、学生干部、小组长以及各种不同职责组员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新模式、新教材的使用与学习。

(3)如何搞好项目学习的校内教研和区域校际教研。

(4)新模式、新教材所需要的新的教室配备标准的研究。教室要有利于小组活动、展示活动、相关实验、课本剧表演等,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相关的教具、学具、制作工具等的配置,教师图书角的设置及图书、报刊的配置,教室电路及有线、无线上网的配置等。

(5)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仪器室、信息技术教室等如何尽量靠近学生,方便学生项目学习使用,生物、地理等标本、教具如何方便学习小组和个体的观察使用。

(6)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理化生实验外,设计、制作类的活动将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那么,相关的工具、材料等耗材如何解决。

(7)学校的课程表如何编制,学时如何统筹安排。

(8)教师新的工作量标准如何确定。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需要教师的统筹、引导、组织、评价等工作,如何计算工作量。

(9)随着新教育模式的建设,新的项目学习教材的使用,如何开发与管理大量地存在于学区、社区、自然、社会的学习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活动发生在教室以外、校园以外的社会和自然中。

(10)各门课程如何逐步建立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的校外学习基地,教师要像研究教材一样研究校外学习基地,从而保障对学生体验、考察、调研、采访的有效指导。

(11)针对校外学习的种种疑虑(如组织问题、效率问题、安全问题等),如何建立校外学习管理制度。如何组织家长、社区成员等组成学校理事会,保障家长、社区对学生项目学习的支持。

(12)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用好新的教材的教师队伍。新模式、新教材非常强调教师的组织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设计和制作能力等,如何引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实现教师来源的多元化,如何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制度,如何研制合格或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标准和评价标准。

(13)学校的社团活动如何与项目学习相结合,学校的校本教材和教学如何与项目学习相融合。

(14)小组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学习方式。

篇4

关键词:教师 专业化 发展

一、调研目的

要建设一支能胜任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重任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这是我们教育人公认的事实,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和重构。因此,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几年来,满洲里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部门以及基层学校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教师专业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教师,所以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听听教师的心声是非常必要的,了解他们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需求以及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培训工作,为推进我市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法、教师座谈法。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发出300份,收回300份)

您认为下列哪些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较大帮助(最多可选4项)

学历提高培训 集中授课式培训(继续教育) 听专题讲座或报告 校本研修

3% 7% 21% 90%

蹲点式教研 送课下校 校际间互动交流 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30% 55% 68% 37%

从这个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教师培训工作重心应该下移,老师们较为认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较大帮助的培训方式有“校本研修、送课下校、校际间互动交流”,这些培训的阵地都在学校、在课堂,那些远离学校、远离课堂,集中到培训机构中接受培训的方式已不受教师欢迎。我们觉得这就是教师的心声,同时也符合教师教育规律。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问题情景中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理念,非常符合教育规律。同样我们开展教师教育使其专业水平迅速发展,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人格,承认并重视教师个体各自所拥有的背景和经验,重视教师的主体参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具体情况,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为背景展开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从而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不断的得到提高。这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教师座谈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老师们认为培训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较大帮助的首选是校本研修,于是,我们从十所中小学中挑选了50名老中青教师代表进行了以下两方面内容的座谈:

1、您认为下列的校本研修方式按有效性排序应怎样排列?并说明理由。

(1)制度约束自学、(2)师徒结对、(3)大型观摩、研讨课、(4)课题研究、(5)专家诊断引领、(6)教科研一体培训、(7)校际交流、(8)教学反思、(9)沙龙研讨、(10)专题讲座、(11)校本课程研发、(12)外出听课。

按有效性排序是:(1)师徒结对,(2)大型观摩、研讨课,(3)教科研一体培训,(4)沙龙研讨,(5)校际交流,(6)外出听课,(7) 教学反思,(8)专家诊断引领,(9)专题讲座,10.制度约束自学,(11)课题研究,(12)校本课程研发。

“师徒结对”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方式。因为“结对”时,师傅都是学校从名师和优秀的骨干教师中精心挑选的,他们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师德修养,这些经验有的可以用语言传递,是显性知识,有的难以用语言传递,是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只有通过教学行为才能展现出来,这样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让青年教师通过实践和直接参与的方式获得师傅的教学经验、技能与智慧就是最有效地途径,同时大家认为“师徒结对”不仅使青年教师专业得到了发展,同时师傅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娴熟也感染师傅,优势互补,达到了双赢。

而“大型观摩研讨课、教科研一体培训、沙龙研讨、校际交流、外出听课”这些培训项目排序相对靠前是因为这些培训对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大型观摩、研讨课”授课的教师都是某学科中的骨干教师,他们都有很好的专业素质,而且所讲的课也都是精心准备、设计的,有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可供学习借鉴的亮点很多,所以受欢迎。

“教科研一体培训”不仅培训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载体,而且将教研、科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多元、综合的立体化培训网络,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使学科组相互联系,共同促进。这就使一次活动、一次培训有多重收获,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省时高效,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所以大家觉得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较为有效培训形式之一。

“沙龙研讨”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每次选择一方面的话题,为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点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获得了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大家畅谈自己各自实践中的体会与收获,通过争鸣与共鸣达到经验共享,少走了许多弯路,使得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均有所提高。

“校际间互动交流”,一是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我,二是可以盘活资源,校际交流可以将两校的优秀教育资源充分的发挥、利用,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取他校之长,使双方的优势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外出听课”老师们也较为认可,教师们认为,教师的生活很封闭,长期局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看的只是自己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的程度,视野窄、思维褊狭,走出校门听听课,看看外校的面貌和教师、学生的风采,开阔一下视野,然后审视反思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排在靠后的项目大家的看法是:强调进行“教学反思”的观念很好,但老师们工作太忙,没时间反思;“专家诊断引领”的培训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但这对于我们这种比较偏远的小城不够现实,偶尔请一次也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专题讲座”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听讲座时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制度约束自学”由于教师的工作忙、时间少、自觉意识也不够强,老师们只是学校有要求就按要求做些,应付检查,没有多大实效。“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研发”都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要高一些,就我们地区现有的教师队伍来说,多数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才能胜任,所以不具有普遍性,就排在了最后。

2、您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们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严重,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的快速更新,教师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传统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师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和要求,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探究,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所有这些导致教师每天早出晚归,“在学生的升学期待中,在家长的殷殷期望中,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中,在专业的不断研修中忙碌,每天的生活紧张得像上足了弦的陀螺,高速运转着”,久而久之,导致对工作缺少激情,产生厌倦,工作学习积极性也就随之减弱,必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专业发展价值认识不够。他们仅仅把自已定位于“教书匠”的角色,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成绩抓好就行,而专业化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是基础性的,它对教学成绩并非立竿见影。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对学生,尤其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限,所以不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对学习、研修的热情不足,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教育科研缺乏理论指导,教师有畏难和抵触情绪。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育科研有别于教研,它必须有理论基础做支撑,这对于多数的基层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基层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实践经验,他们可以接触到最原始的信息,可是要通过这些信息提取出具有理论水平的观点和看法,对大部分基层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专家、学者的引领指导。而我们这只是一个偏远口岸小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很难满足教师们的需求,这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观;服务机构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人们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道德是培育人才首当其冲的事。蒙台梭利也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教师的价值及重要性。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过于将目光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德育观念比较淡薄。然而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是时代向德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健康发展,最终使学生在恰当地教学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所以,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以期能够确保德育教育价值的充分体现。

一、从学校角度来说,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教学中,学校要充分其独有的价值,建立合理的机构,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1.用责任心端正德育教育思想

责任感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学校在实施以人为本的道德观的时候,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以往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追求高升学率、维护学校的荣誉、扩大招生范围等等上面,导致德育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所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有关领导也要转变观念,要用强烈的责任心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从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学校在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时,可以设立多层次的德育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要求,还要对教师制定相关的规定。比如:要求每位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渗透到每节课当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在这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样的要求是面向全体教师的,而不是局限于语文教师或者是思想品德教师等等。而且,学校要确保每个目标的切实实现,不能将其流于形式,这也是体现学校责任心在以人为本德育观有效实施中的价值。

2.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最近网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则报道,重庆1岁半的男婴被婆婆误留在电梯,被电梯里的10岁小姑娘抱起,电梯关闭后,小姑娘却把男婴摔倒地上猛踢,放置在25楼阳台栏杆上,使他坠落并摔成重伤。我们现在不必追究是不是从25楼阳台抛掷下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10小姑娘在电梯里反复踢打男婴。从这则信息上来看,小女孩在心理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且,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有关调查现实,心理问题在德育教育中是最突出的问题。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中,作为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定期组织一些心理教育课,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和价值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建立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不能成为摆设,要切实发挥该机构的存在价值。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进心理健康中心的学生就是心理有问题或者是精神病,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是自己心里想不通的事情都可以走进资讯室,如:早恋问题、学习成绩问题、课业压力等等,平时一些烦心的事情都可以走进咨询室,让老师帮助排忧解难。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价值的充分建立,对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3.组织有效活动

组织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不仅可以直接面向学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而且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读书活动”“感恩行动”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进而为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教师角度来说,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而且还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开展的情况下,教师要转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要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人。

1.以耐心、爱心为指导思想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耐心、爱心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进而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每个学生都自愿地走进课堂、走进德育教育当中。

2.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与学生接触最长的时间就是在课堂上,所以,我们应该将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贯彻到实际教学当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价值,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同时,也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

(1)借助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自主明确德育的价值。在授课的时候,我会给学生创设以下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问题一:中学生小丽到新同学小明家去做客,无意中听到小明父母的谈话,得知小明在初一时曾因为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丽将这一秘密告诉了同学,导致小明因此事被一些同学疏远,为此小明感到很孤独、痛苦。请问,小丽的这一行为对吗?问题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中奖短信,有的以“快乐大本营”“非常6+1”等获奖观众的形式进行宣传,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一些钱财。当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上当受骗呢?问题三:小王在商场购买了一个空调,厂家承若保修一年,可小王在使用了6个月的时候,因为制冷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时,在找售后时,售后却让其付费,这让小王产生了疑惑。请从小王和售后两个角度分析问题等等。上述的这几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会随着自己的自主思考而得到培养。

(2)借助小组合作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小组合作形式是新课程以来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学习讨论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它不仅可以充分、主动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不需要为了迎合某个人的观点而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不存在对与错的判断,所以,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突出学生的个性。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要鼓励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德育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我会组织相关的一些辩论活动,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确相关的观点,进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组织学生以“要赢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21世纪是否还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德还是法律更能促进社会和谐”“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等等为辩论主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双方在充分的准备下开展辩论活动,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明确一些道德思想。以“21世纪是否还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为例进行简单介绍,正方观点:21世纪仍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反方观点:21世纪不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设计意图:通过辩论活动让学生明确艰苦奋斗精神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

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我们仍需要用艰苦奋斗精神指导我们的

日常行为,进而让学生在辩论中能够明确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去了解一些道德方面的知识,这样对以人为本的德育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三、从学生角度来说,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在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中,学生才是主体,所以,不论学校和教师采用何种方法,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时,我们首先要转变学生的观点,要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德育的价值,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我们可以依靠宿舍来建立德育体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宿舍文化,对宿舍进行装饰、设计宿舍的名称、制作一些装饰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都知道宿舍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小团体,尤其是人数比较多的宿舍,导致一些学生就会独来独往,尤其是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控制欲、领导欲都比较强,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摩擦,所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相互了解中明白每个的性格,进而提高宿舍的团结,也让学生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四、从家长角度来说,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421家庭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者是一些不良行为影响,往往会严重阻碍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5+2=0,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5天里所受到的教育,却在却在星期六、星期天这两天里因父母不同形式的教育而完全抵消了,使得学生在一个星期里能学到的东西只为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不是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道德方面的教育。由此不难看出,家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中,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修养,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孝敬老人,尊重他人,看一些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的节目,遵纪守法等等。这样的环境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明确那些行为是正确的,那些行为是不正确的,进而为学生做一个高素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和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一切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道德教育更要以学生为根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所以,在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实施中,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要转变思想,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最终为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做好前提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峰.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3).

[2]刘羽.浅谈教师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大庆社会科学,2005(4).

[3]王芳.浅析学校德育教育的以人为本[J].前进,2012(1).

篇6

关键词 层次 引导 学情 教材 形式 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55

Abstract In the new education 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 monologue "cramming" teaching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quality education. How to embody the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how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hole group of teachers. To this end, the city launched a "teaching -learning-do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earn to cooperate. We are also trying to "learn from the teaching as a carrier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 efforts to set the guiding case on the search for ideal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level; guide; learning situation; material; form; cooper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素质教育。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①为适应改革,我们教师必须舍传统,争创新,实行素质教育。我校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无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推行整齐划一的课前自学―新课讲授―课后巩固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为此,我组织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了《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尝试以导学案中问题的探究为切入点,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素质成长。

《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是在我市课题“学教做互动”探究的一个子课题,旨在从“学教做互动”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质,并通过设置的不同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做互动,做中达标”的教学效果。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问题探究分为学生个人自主探究、学生小组内部探究、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师生整体合作探究四种探究形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下面来谈谈我们的一些感悟,以期抛砖引玉。

笔者认为,导学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显层次

问题设置要突显层次性,在难易程度上,要先易后难,层层递进,有明显的梯度;从逻辑联系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表象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导学案问题的设置严格遵循以上原则:

学生个人自主探究,本部分内容难易程度相对较易,一般为新课程标准的“知道”、“了解”部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有关的客观史实,学生通过自学在课前即可独立完成。学生小组内部合作探究,这一探究相对于学生个人自主探究难易程度,相对有所提高,需要一定的归纳、比较和概括能力,一般为一些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现象的原因与结果、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等内容,学生须同伴的支持去验证自己的结论。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所涉及的是历史信息获取与感悟、历史探究方法等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内容,需要小组之间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讨论、争辩等途径来实现。师生整体合作探究,这一探究形式主要用于处理难度较大的开放型问题,尤其须高度概括的理论观点、认识历史的意识和态度等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方面的内容,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才能完成。

2 重引导

导学案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重在“导”, 即通过导学案各个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而问题的设置正是实现学生“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就能掌握或基本能掌握新知识,让导学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先灌输理论再反复训练的“题海战术”思路, 要通过问题去启发引领学习思考,以问拓思,把问题作为杠杆去撬开知识的大门。如:在学习八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影响是本课的一个学习重点,又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在问题设置上作了如下处理:(1)简要概括中英《》的内容,由学生个人自主探究完成,一方面强化重点知识,又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2)将中英《》的内容绘制成表格,并逐一探讨条约各款内容对当时中国的影响,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合作探究活动将会让学生逐步认识到中英《》让中国的领土、关税权等政治权利受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由此导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的含义是原有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②就水到渠成。

3 近学情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重要性是教学创造着最近的发展区这一事实。”即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③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初中生正处于智力与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具备理解和使用抽象概念的能力。但因为社会阅历浅,使其理解和运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设置的问题务必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问题的设置要贴近其认知水平并开发其“最近发展区”,使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即将开发的空间的衔接程度_到最大化。让设置的问题既能与学生现有的认知对接,又属于其认知未知的区域,引导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开启新知识的钥匙,挖掘新知识,同时将抽象的、枯燥的理念具体化、生动化,活跃课堂。

如:在学习九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为了让学生轻松获取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我设置了一个“七嘴八舌”的问题――说说身边的“洋货”哪来的?怎么来的?学生整个情绪抗奋,争先恐后,“中外合资的公司生产的”、“全球购的”、“外商投资公司生产的”,我就只需要将这些认知归类后一一与新知识对接,引入“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生产活动全球化”等概念,自然引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这样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4 扣教材

这既是问题设置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在设置问题之前,要深研教材,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及考纲要求,设计出符合教学三维目标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能力得以提升。问题正如课堂的生命,但离开教材的问题就如同空中楼阁,当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更谈不上探讨价值。

5 讲形式

“学教做互动”教学模式,关键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合作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如何达成有效的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问题的设计的科学性就至关重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从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的重要性去考虑以外,还必须在问题设计的形式上作文章,形式要力求多样化。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要善于捕捉他们的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要注意兼顾,问题的设置还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我们导学案的问题设置还一并做到了形式多样新颖,如辩论赛、竞猜、动手动脑、鸡蛋里挑骨头(即指出对方的不足)等,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学生们乐此不彼。譬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内容的时候,考虑到各学派的理论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们设置了一个现实版的“百家争鸣”,让不同组的学生代表分别饰演墨家、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其中的一派进行争辩,小组其他成员均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在合作性任务进行学习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彼此的支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学生群情激昂,不仅对各家的历史观点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印象深刻,而且对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有了透彻的认知,目标达成非常理想。

以上是我们探究《初中历史“学教做互动”模式导学案问题探究研究》这个课题一年来的一些感悟,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兴趣上更加浓厚,在学习历史的态度上更加积极主动,在学习历史的方法上更加科学化,正如成长中的雏鹰,由嗷嗷待哺转向主动觅食。初步实现了由“填鸭式”的教学转向“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模式。当然,在探索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譬如:如何使设置的问题能兼顾全体学生,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如何实现小组分组的最合理化,如何让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有效地生成问题等等。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地探求,进一步地改进,也希望得到先行的各位同仁的指点,获取他山之石,取长补短。

注释

① 刘静玉,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4.

篇7

如何实现这一点,正是大赛各方热烈探讨的核心问题,来自各方的建议提供了多角度的启发。

模具赛项的现场裁判长、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善状老师,曾在很多比赛中担任裁判长。他介绍说,从2008年大赛开始,他所在的学校就开始尝试把大赛竞赛题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对教学方式、教材进行改革,企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装配,反过来再验证自己的设计、加工是否正确、合理,和企业的生产程序一样。同时学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态度更积极,特别是与亚洲最大的模具企业――富士康进行深入合作,目前学校毕业生有一半都进富士康工作,起薪能达到每月3000元。

来自云南的李老师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的指导教师,他说:“这个是选拔赛,不能惠及所有人,如果能够范围更广、时间更长,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一些。”

让大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也是企业的愿望。

神州数码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赛项的赞助企业,其教育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徐雪鹏在接受采访时建议,省赛、市赛、校赛都要积极开展起来;同时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在大赛中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很重要。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上,为了吸引获奖选手签约,一些企业甚至开出了比本科生还要高的起薪。但不少企业也表示,获奖选手的动手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非竞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则要差不少,希望职业院校在提升学生整体动手能力方面继续下工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是大赛获奖选手招聘洽谈会的常客。这家在绵阳的高科技企业为了延揽人才,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应聘,实地了解情况,由企业负担全部费用。他们的招聘模式很特殊,每年跟踪一二类大赛,只招聘获奖选手,最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他们也发现,获奖选手在这两方面和非竞赛选手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企业的招聘难度不小,非常希望大赛能推动更多学生的成长。

还有不少企业指出,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问题。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胡经理此次带队来大赛招聘,提供了40个岗位,希望能多招揽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但最后收到20多份简历。一个原因是专业对口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建筑施工行业需要在项目现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胡经理说,学校对学生还要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特别要注意与家庭联动,从新生进学校开始,学校就要和家庭有比较好的互动。她还建议,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孩子比较自我,不愿意主动去交流,那么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这个问题学校也已经有所意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学生就业形势非常红火,但学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徐树莱老师却也指出:“就业岗位多不见得就业形势好,岗位多,学生的挑选多了,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对学校就业工作也是个难题。”

篇8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少先队体验教育 整合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体验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又各具自身特色。如果将两者进行科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达到“双赢”。

一、整合的意义

1.转变教师观念。变“活动开展”为“主题探究”,变“学科教学”为“课程建设”,变“个体参与”为“协同指导”。

2.做实少先队教育工作。通过课题开展实施少先队教育,使少先队阵地得到巩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活动途径得到保障。

3.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集体观念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

4.拓宽家校沟通渠道。辅导力量得到加强,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家校合力明显增强。

二、怎样整合

1.活动内容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少先队的体验教育也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两者的教育内容基本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除包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内容之外的“班队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纳入到课程管理范围内,协同实施。同时,在课时设置上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坚持全员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原则,班主任与少先队辅导员为该课程实施的主要实施者(含校外辅导员)。这样,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少先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课程化、常规化。

2.活动形式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少先队体验教育也要求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少年儿童的亲身参与,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真实感受,体验教育开展程度。基于以上考虑,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可以按照“发现问题、主题确定、自主合作(成立探究小队)、提出课题(争章)计划、开展活动、汇报交流、结题展示、颁发雏鹰章”等步骤进行。开展活动时以队的形式体现:如:探究小队的成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合作小队并自己命名小队名称);外出采访调查,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佩戴少先队员标志,集体外出实践体验的还必须带上队旗,直至完成活动任务;最后,在汇报交流的时候,把主题中队会的仪式有机地结合到展示活动中。

3.活动时空的整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有时间保障,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活动整合,可以为少先队活动提供更多的时空,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如:五年级开展的《爱眼大行动》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统筹上,可以安排课前资料搜集(2个课时)、方案制定(1个课时)、问卷调查(3个课时)、数据整理(1个课时)、交流汇报(1个课时)、成果展示(1个课时),通过一系列体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得关于眼睛的生理构造和用眼卫生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次爱眼护眼的教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活动结束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的调查报告(心得体会)以《倡议书》的形式,通过学校大队部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进而有效地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功能。

4.评价方式的整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把雏鹰争章的激励机制引进活动并贯穿于活动始终,可以使雏鹰争章更加灵活化、规范化。不防可以这样做:结合平时的实践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参加每一次的课题探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体验生活,收集整理有关信息,通过竞赛、汇演、展示、结题观摩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出来,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由少先队大队、中队负责考核后向学生颁发相应的雏鹰奖章,并把所获奖章装入学生成长卡。

三、整合要注意些什么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它需要更多能力强、知识面广的辅导员参与指导,意味着辅导员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2.如何挖掘活动资源,寻找生动活泼的体验教育主题,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参与,让社会提供更多的体验时空,让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的进程与实施、评价,值得重视。

3.如何实现整合的常态化实施,建构富有实效、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还需不断努力!

篇9

“治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领导和操纵”,和“管理”的最初词义相当。1989年,世界银行会议在讨论非洲发展问题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这种说法。此后,“治理”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国的政治学、行政学和管理学领域,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理念。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的长篇研究报告,其中将治理的四大特征表述为:“它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上述特征,在教育领域显然也是适用的,它很好地描述了教育的历程(持续性与长期性)与特征(政府-教育局-学校多元主体、校长-教师-学生多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多重互动),这就使得“治理”概念在教育领域的跨界使用成为可能,甚至变成一种全新的理念。虽然要真正实现其内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办“有道德的教育”――追求学校治理的道德目的

(一)“学校治理”首先必须成为“道德治理”

从“管理”到“治理”,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却包含着现代管理理念的重大变化:治理并非废除已有管理,而是更强调管理的多主体性、管理过程的民主性,强调多方协商、合作、协调,以及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利益共生和目标共求。教育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公共使命,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因此,“教育治理”必须是“道德治理”,但它无须放弃以往的积累与成就重起炉灶,只是强调应当比以往更加凸显管理的人本境界以及多元共治的可能性,同时也回归道德的本意,即对于管理领域中所有人的有效关注和平等尊重,藉此发挥更大的学校系统效能,使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用真正发挥到极致。在教育治理层面上,与其把德育看成学校工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如把它看成是“有德之育”的缩写,是统领学校教育的最高指导思想与终极目的。

(二)明确德育治理的现实目标:培育合格公民和合格职业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仍有其合理性,代表着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其中,德育理应起到定位教育本质的作用。如果学校教育是有道德的,那么它必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打好基础。因此,德育治理的现实目标是:实现对“应试教育”的大力纠偏,中小学生在校所受的所有教育,不仅是为了成绩去学习、为了升学去竞争。学校德育应当利用其集体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探讨并回答如下三个问题:“我是谁(自我认知)”“我想干什么(理想教育)”“我能干什么(生涯指导)”,使所有学生在青少年阶段就获得思考自己的社会职责和发现个人职业兴趣的机会与能力,而深入思考并审慎回答这些问题,将能为有效实现教育的长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即培养合格公民,打造合格职业人。这才是学校为社会和未来培养各行各业人才与接班人的真正出发点。

二、真正实现德育伦理――厘清教育内外部的多重治理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视角,治理理论更多强调了多重权力关系共生共存、相互作用与影响融合的状态,凸显了治理关系优于传统管理关系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组织活力,这些特征也非常吻合于中文中“伦理”的语辞本意――指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条理,理顺关系、相处和谐即为“善”。因此,实现学校道德治理的第一步是在治理伦理的视角下,对各种教育治理关系予以梳理,使之协调。

(一)政府(教育局)-学校-社会之间的治理关系新形态

1.政府、学校、社会实行“管、办、评”分离。这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教育治理主题,这种新的教育管理循环,即政府管学校、学校办学、社会评价学校教育,为学校能够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打开了新思路。“管、办、评”分离能够成为“学校治理”的重要话题,本身就说明治理理念在教育领域已被普遍接受并正向纵深发展。

2.教育集团化(亦称“教育联合体”)。这一趋势也可以看成是对当代教育治理形态的一种注解。多主体的教育集团通常由地区名校(教育强校)主办,也可以是不同学段的几所名校强强联合举办,并由主办学校引领或与集团内的其他学校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师资交流和其他教育资源的集团内共享,切实带动并促进区域教育的同步发展。

3.校际委托管理。这种区域教育共同发展的形态通常发生在办学条件和基础存在差异的学校之间。在委托管理的历程中(通常是2-5年),通过双向、定期的领导沟通、教师团队合作研讨、优质校教师专业带教、两校学生交流,致力于谋求两所学校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4.大量新型办学主体的出现。这一变化极大丰富了学校类型,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的出现,充实了教育供给,活跃了教育市场,满足了百姓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在现实中成就了多元主体办学的业态。

上述种种教育治理的新思路和新形态,体现了教育治理的道德本质。因为这些做法本身旨在解决教育治理历程中事关教育德性的紧要问题――办好老百姓需要的教育。与此同时,理顺多元办学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也保证了多主体办学的可信赖程度与相互支持的可能性,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共使命与服务特质。

篇10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理论研究 概述

自20世纪70年代,产学研合作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合作机制、合作模式、知识管理以及产学研合作不同主体的诉求、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了大量且成果丰硕的研究,并呈现出研究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当前,协同创新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的理论共识和道路共识,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产学研合作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依然是理论界和政府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 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合作机制问题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首要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纷纷围绕合作机制中的动力机制、效果机制、问题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动力机制研究

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不同的合作主体角度。比如,从多个主体角度,Brokhoff.K(1983)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只是各主体为了减小成本而采取的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Geisler et.al.(1991)等人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界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以及学术界对物资、生产实践的需求。Etzkowit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之外的另一重要职责,大学、产业、政府三方既要发挥好自身原有价值,又要加强多方向多角度的合作,从而提高国家创新整体效果。从企业角度,Chesbrough(2003)认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创造和流通的速度以及人才的流动速度都在加快,企业应该与高校等建立更为积极、开放的合作,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Motohashi Kazuyuki(2005,2006)通过数据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对提高技术型企业生产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合作欲望更强。从高校角度,James A.Hazlett, Elias G.Carayannis(1998)认为校企合作是源于建设相对独立和相对自主的虚拟型学习组织的需要。

我国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内容更加深入,主要是从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刘伦钊(2005)从市场需求、新技术推动、共同利益追求、竞争压力、政府支持五个角度归纳了产学研合作的动力因素。袁胜军(2006)等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构建了一个由市场引导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协调统一的创新系统。刘慧芬(2009)[1]采用三螺旋理论对企业、高校、政府产学研合作三大主体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在产学研中的主要作用是将企业和高校拥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匹配,政府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并引导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内容与国家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李雪松(2010)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核心思想,从合作过程、系统结构、外部环境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复杂性原因进行了解读。周正(2013)从内、外两个角度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要素及运作原理,并把外部动力归结为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市场竞争力、政府支持四个方面,把内部动力归结为利益驱动、战略协同引导、内部激励推动和创新能力保障四个方面。夏红云(2014)在周正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内外部动力的创新动力数学模型,将动力机制分析向深里迈进了一步。

(二)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在价值取向、利益分配、技术水平等方面。游文明等(2004)认为合作双方技术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中介服务功能不完善、合作经费不足是致使合作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吕海萍等(2004)认为高校技术是否纯熟是影响企业与大学合作最主要的因素,利益分配问题是制约高校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双方的管理能力是合作的主要阻力。曾宪军(2005)[2]认为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存在经费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双方功能不完善、合作层次不高、技术市场效益不高、工作岗位需求不足、对合作规律认识不全面7类问题,并从利益分配、运行保障、协调监管等十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张伟(2005)认为产学研合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强调合作各方应加强沟通。袁胜军(2006)等从价值导向、联系程度、合作环境、合作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李振祥(2007)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存在着认知差别、意愿差别、利益划分不合理、政策支持不完善、文化冲突等5大障碍,并提出通过建立学研结合、动力促进、资源投入等机制消除这些障碍对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影响。张力(2011)从国家战略层面剖析了产学研系统创新的内涵与意义,并重点从高校和政府角度,围绕如何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出了政策要点。

(三)产学研合作效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