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护患沟通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护患沟通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护患沟通技巧

篇1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儿科;护理;临床观察

随着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家庭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孩子患病期间因为对病情的模糊认识过度紧张[1],故在儿科就诊中极易引发医患矛盾。据调查,临床所发生的护理纠纷中有超过85%以上是因为不良的沟通导致,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证诊疗效果的同时更加侧重关注患者精神满意度[2],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医患护患矛盾。合理的及时的护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从而极大程度保障治疗效果[3]。本院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进展良好,现回顾临床开展情况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诊疗的患儿共500例。根据护理情况分为观察组(n=250)与对照组(n=250)。对照组:常规护理操作和沟通,其中,男135例,女115例,年龄(10.1±4.6)岁。观察组:常规护理+特定的针对性护患沟通,其中,男128例,女122例,年龄(9.7±5.1)岁。两组患儿基本情况、疾病情况、认知能力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纳入研究。

1.2方法[4-7]

由科室责任人商议拟定护患沟通内容与技巧,应用于临床并指导临床工作,具体实施事项内容如下:

1.2.1与患儿的沟通

与患儿的语言沟通技巧:护士在患儿初诊是应先作自我介绍,向患儿及家长介绍医院环境,详细询问患儿的疾病情况、患儿喜好与相关注意事项,做相应的健康知识宣讲,使患儿和家长明确自己是患儿的责任护士。表达自己对患儿的关心,使患儿及家属增加信任感和亲切度。在沟通交谈时,要平视患儿,避免使用专业名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言清晰、简洁、确切,得到患儿回应之后确定患儿明确了传达的信息后再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沟通。沟通内容必须真实实事求是,及时有效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善于运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赞美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告知性语言、询问性语言,减少患儿的就医抵抗情绪。与患儿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提前准备文字图片、音乐、影像资料给予患儿,适当转移检查、诊疗过程中患儿注意力,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为患儿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

1.2.2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

理解、尊重患者家属,对责任护士的身份进行自我介绍,详细讲解科室情况及病情进展。倾听患者家属的诉说,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努力帮助患者家属解决困难。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以积极的心态与陪护人员一起制定患儿的各项护理、检查、治疗措施,及时解决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答陪护人员的各种疑惑,关注患儿的病情发展。及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防焦虑情绪的加重。

1.2.3出院时的沟通技巧

认真核对药品清单,耐心向患者家属解释住院费用的各项清单,对患者的疑问及时反馈解决。对出院后服药、随访、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意见进行虚心接受。

1.3评价指标[7,8]

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抵抗行为,通过量表的方式进行抵抗度、配合度评价,并记录分析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抵抗、配合情况

观察组有21%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了抵抗,相较于对照组有76%患儿发生抵抗的情况,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患儿配合度高达89%,较对照组39%的配合度有明显差异(P<0.001)。

2.2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治疗期间对医院、科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得分(99.73±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17±9.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科患儿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患儿身体娇弱对疾病耐受差,很难主观控制自己的行为,因病情会产生烦躁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服药、输液难度均较大[9]。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临床过程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0,11]。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提倡六位一体的诊疗模式,侧重关注患者精神满意度,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医患护患矛盾至关重要[12]。合理及时的护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医生、护理的信任度,从而极大程度保障治疗效果[13]。本院加强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进展良好,现对近一年的儿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本研究可知,在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21%患儿治疗期间发生了抵抗,相较于对照组有76%患儿发生抵抗的情况,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患儿配合度高达89%,较对照组39%的配合度有明显差异(P<0.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治疗期间对医院、科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得分(99.73±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17±9.11)分。综上所述,对儿科患儿及家属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特定的护患沟通技巧,有效降低抵抗度提高配合度从而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极大程度保障治疗效果,临床推广意义大。

作者:宫景霞 赵敏 单位:总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梦华.护患如何巧妙沟通技巧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4:139-140.

[2]李琳琳,范宣云,张蕾.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538.

[3]黄丽文.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4:16-17.

[3]焦红玲.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3:322-323.

[4]孙秀春.临床护理沟通技巧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9:171-172.

[5]潘学彬.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215-216.

[6]宋宏程,孙宁.加强儿科医学生临床实习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1,09:4-6+22.

[7]陶立蓉.儿科输液患儿100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24:21-22.

[8]张颖.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4:174-176.

[9]黄伟,钱俊.儿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12:73-74.

[10]魏秀娟.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儿科医患沟通的策略和方法[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

[11]严丽,陈宗玮,彭桂清,杨泽云,万朝雷.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儿科疾病治疗中激素类药物滥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8:84-86.

篇2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8.3±5.3)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及时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等,稳定患者情绪。密切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有效处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观察组护理期间采取护患沟通技巧。

(1)掌握患者心理特征。为了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沟通效果,需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资深护士可以向经验较浅患者讲述骨折患者常见不良情绪,多数患者因肢体疼痛、活动障碍、自理生活能力降低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在掌握相应情绪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2)情感沟通。沟通期间给予患者必须情感关怀,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尊重、关心、体贴、支持、鼓励患者,沟通期间声音轻柔、语速、语调适中,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绪表现,立即疏导。同时向患者讲解具体成功案例,引导、教育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3)形体语言。护理人员合理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给予患者肯定、鼓励的眼神,注意手势、表情,面带微笑,可触摸、拥抱,以形体语言给予患者鼓励和肯定。

(4)帮助患者建立相应社会支持系统。患者突遇伤害后,特别希望得到家长的照顾和关心,护理人员可允许家属、亲戚朋友探视,给予患者心理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孤独和痛苦,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依从性: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用药、饮食、治疗、护理、锻炼等情况进行判断,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超过52分则为焦虑和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绪状况对比,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护理 应用

护患沟通是一门基本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护理技巧。护理人员说话的语气、话语直接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情与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1]。皮肤科疾病主要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疾病,如青春痘、灰指甲、牛皮癣、瘢痕等,不仅影响美观,且较易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患者104例,发现疾病种类:12例皮肤瘙痒,63例牛皮癣,23例湿疹,6例其他。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中28例男,24例女,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31.02±15.21)岁,病程1―6年;观察组中30例男,22例女,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33.02±17.21)岁,病程1―7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注意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沟通的技巧如下。

1.2.2.1疾病介绍。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受教育的程度采用不同文化程度的语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容易理解,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该疾病的性质及其他知识,做到尽量解释患者与家属提出的关于疾病的问题。

1.2.2.2使用保护性语言。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当涉及患者隐私的时候,对于不必要的不必提及这类问题,如果必须了解的,在沟通询问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情绪,语言尽量做到真诚、谨慎,得知患者隐私后,尊重患者,向患者承诺替他保密[2]。使用保护性语言,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2.2.3心理护理。因为皮肤科疾病中绝大多数影响美观,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2.2.4加强护理查房工作。护理人员应坚持定期查房工作,无论多忙,也不能忽视这一工作,护士长及时评估查房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如:疾病的起因、临床表现、发展、护理措施等,促进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得出研究指标,试用SPSS17.0统计软件收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经在常规护理上注意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后作比较(P

表1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效果对比[n(%)]

组别 总例数(n) 治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2 10 20 10 12 40(76.9%)

观察组 52 19 25 6 2 50((96.2%)

2.2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并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总例数(n) 治愈率[n(%)] 患者满意度[n(%)] 并发症[n(%)]

对照组 52 10(19.23%) 25(48.07%) 4(7.69%)

观察组 52 19(36.54%) 39(75.00%) 10(19.23%)

3讨论

皮肤覆盖全身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是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免受化学性、物理性、机械性和病原微生物侵袭,可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内,且可防止体内电解质、水分和其他成分的丢失,不仅能参与人体代谢过程,还能保护人体[3]。因此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更加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更加耐心、细致及注意沟通技巧,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良好的沟通技巧需要我们做到疾病介绍、使用保护性语言、心理护理、加强护理查房工作。疾病介绍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该疾病的性质及其他知识,有利于患者与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使用保护性语言应注意患者的情绪,保护患者隐私,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治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加强护理查房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应坚持定期查房工作,护士长及时评估查房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语言沟通,还需要求良好的非语言沟通技巧[4],如肢体语言、目光的交流,微笑以对。对患者和蔼,沟通语言亲切,当患者情绪不好时,要做一个合格的聆听者,知道患者的困难,耐心帮他解决,使患者的心理处于良好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的治疗护理能力,还要求他们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问题,而这需要护理人员自身良好的修养、丰富的阅历还要求其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学习新知识,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运用沟通技巧。沟通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有助于建立与患者的良好关系,得到患者的信任,工作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效果与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书峰. 沟通技巧在护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08)

[2] 车珊. 护患沟通技巧与临床效应[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8)

篇4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产科护理

产科是医院医患纠纷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为了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除了医疗人员须得与患者保持和谐的关系以外,护患关系也必须和谐,而沟通技巧是促进并和谐护患关系最好的一种剂。尤其是在产科,因为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因此,产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在从事护理服务过程中与患者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的沟通。随着人们对健康内涵理解的不断加深,患者既希望从护患沟通中获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以配合治疗,也希望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这就要求产科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笔者在产科一线从事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多年,通过多年的边工作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对如何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增进护患关系,总结出如下三点工作体会:

1 了解产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

1.1 产科护理工作紧张忙碌,患者与家属期望值高,涉及隐私、伦理方面的问题多,患者角色与其它内、外科病症患者角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1.2 产科患者都是女性,所以具有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性格更为敏感,依赖性更强,生理、心理的变化更复杂。一个女性一旦进入准妈妈阶段后,以上个性表现会更加

突出,极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慌等心理问题。生产后的患者又会出现忧郁,无所适从等一系列问题。

1.3 在越来越提倡“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的今天,妊娠及分娩已不仅仅是孕产妇的个人行为,而是孕产妇及其家庭共同参与的家庭行为。因此,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对象还不仅仅只有患者这个即将成为母亲或已成为母亲的角色,还包括其胎儿或新生儿,甚至还有患者丈夫及其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以上无论哪类角色,既相互独立,也相互影响,无形中也自然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

2 对产科患者进行心理分析

产科患者都是女性,因为生理与心理的不同,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害羞,对医务人员提到的问题,羞于启齿回答,甚至会在体检过程中羞于配合;其次表现出来的就是担心或恐惧,担心胎儿会有什么问题,恐惧生产时的痛苦,尤其是害怕疼痛;少数临产时的患者还会有来自家族观念的压力,表现出焦虑或紧张的情绪。无论患者是哪种情绪,都要求我们的护士必须要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懂得恰当有效的沟通。

3 锻炼并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3.1 正确分析护患沟通障碍因素

3.1.1 护士方面

3.1.1.1 部分护士职业道德意识不强,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责任心不强,缺乏耐心,认为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患者态度冷漠,缺乏真诚。

3.1.1.2 护理队伍年轻化,工作阅历浅,缺乏工作经验,观察产程不细致,对突发性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及时报告医生。

3.1.1.3 护患沟通交流信息过少。由于当今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护士担心解释太多,祸从口出,不能有的放矢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及时的心理疏导。

3.1.1.4 对患者隐私保密不够,实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时忽略患者的害羞、恐惧心理,未予适当的遮挡。

3.1.2 患者方面 不同的患者,由于年龄、职业、经济、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关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护理的需求及期望值不一样。因此,同样的服务方式也可能导致与不同患者的沟通障碍。

3.2 掌握沟通技巧

3.2.1 加强学习,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增强综合素质。

3.2.2 加强培训和教育,培养护士群体和个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提高情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3.2.3 微笑、真诚、保密性地服务,以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与配合。

篇5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患沟通;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00-01

引言:

急诊患者多为紧急危重的患者,其病情变化较快,护理操作流程复杂,并且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较多,极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1]。急诊输液需要面对各类患者,其面临着病人数量多、流动性大、病情繁多以及用药复杂等问题,是医院中最易发生各类纠纷的科室[2]。本院通过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接种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龄为38.28+4.35岁。干预组1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46例,平均年龄37.95+4.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患沟通,其实施方法如下。

1.2.1树立优质形象

医护人员的形象,能够表现出其自身的修养素质,并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要秉持真诚、耐心、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满足患者的合理心理需求,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输液治疗。

1.2.2充分尊重患者

在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及家属,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态度。在查找、呼叫患者时,采用适宜的称呼方式,避免由于不宜的呼叫发生而引起患者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

1.2.3沟通技巧的应用

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沟通技巧,并将技巧应用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通过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言语,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于患者沟通时,需要把握时机,避免引起患者的不耐。

1.2.4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

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除了应用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微笑、鼓励性的眼神和安抚性动作给予患者以临床安抚[3],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3效果评定

本次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_90》对两组患者进行输液后焦虑情况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测评,其分数随效率因子得分增高而提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同时对护患纠纷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82.2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4.52%;干预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5.16%,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42%,两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见图1),P

3讨论

急诊科所接收的通常为病情突发的患者或者需紧急救治的患者,是医院极易产生纠纷的科室。在急诊科救助的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一系列不良情况,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

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开展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运用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关怀与安抚,使患者感到安心与温暖,提高了患者的遵医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研究发现,通过进行护患沟通,可以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病人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趋于正常水平[5]。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度,减少了输液风险发生率。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降低其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 论

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减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为医院数量了良好的医疗形象。

参考文献:

[1]赵英.运用护患沟通技巧防范护理纠纷发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7):169.

[2]钟娟,谢小华.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07):110-111.

[3]王维花,穆爱兰.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54-57.

篇6

【关键词】产科护理;护患沟通;技巧应用

护理纠纷的产生大部分都是因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有障碍,产科护理中护患矛盾更多。护理人员如何保证产妇的心情,确保产妇在分娩之前心情舒畅,从而降低护患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具备一定沟通技巧。

1 产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技巧分析

1.1 产科护士要取得产妇的高度信任

这主要依靠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护理过程中与产妇沟通交流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整洁、不急躁、健谈大方,而且走路要轻盈、说话要清晰并注意语气,对负责的产妇名称要牢牢记住,坚决杜绝直接以床号来称呼产妇,在最初交谈时可以直接称呼产妇名字,在熟悉之后可以将姓去掉直接称呼小名,这样有利于关系的拉近,能促使护士和产妇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产妇从这些小细节就能感受到护士的细心、关爱和友好,从而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并逐渐有依赖感。大部分的产妇都会有焦虑急躁和紧张的反映,其家属也会有轻度的焦虑,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当产妇心情焦虑的去病房后,护士要热情、积极的接待产妇,争取通过自己积极乐观的情感去感染产妇,让护理和产妇之间更加友好,快速消除陌生的感觉,这样产妇心理的焦虑和恐惧就会大大降低。微笑是交流沟通最好的方式,面对产妇要露出甜甜的微笑,在产妇心情焦虑时给予鼓励的延伸,或者只是一个亲切的称呼都能消除产妇的烦扰,护理人员只要将产妇当作亲人来对待,那么产妇就会十分信任护理人员。

1.2 护理人员在于产妇沟通时,一定要重视说话的技巧

而且非语言交流技巧也很重要,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一定的非语言交流方法。与产妇说话音量不要太高,而且要让产妇清晰的听到,如果产妇有任何问题一定要细心、耐心的解释清楚,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不要用医学专用术语。对产妇的问题一定要根据生理和理论依据进行解释,不能随意编造,这样可能会误导产妇甚至发生矛盾。沟通过程的语言尽量诙谐、轻松,营造一个幽默自在的环境能让产妇心情放松,同时也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产妇在临产之前也能保证心情舒畅。非语言交流主要是指肢体语言、态度、表情等,如果在每次和产妇交流沟通时都以真诚的微笑去面对,那么产妇在被护理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快乐温馨。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产妇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能更好的为产妇考虑,热情积极的对待所有产妇,产妇宫缩时要紧紧握住她的手,给产妇心理安慰和力量。

1.3 产妇分娩开始和胎儿娩出两个阶段,护理人员通过非语言沟通与产妇交流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一定要紧紧握住产妇的手,给产妇足够的力量和支持,为产妇擦拭汗水并抚摸额头,让产妇对护理人员更加依赖和亲切,在顺利娩出胎儿后要立刻向产妇描述宝宝的样子并告知性别,以喜悦的心情感染产妇,这样也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疲惫感,分娩后立刻让产妇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照顾。

1.4 产后护理也很重要

有大部分产妇特别重视胎儿性别,如果性别和自己所期望的有差别,可能出现悲观、消极或抑郁的心情,甚至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厌倦心理。此时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产妇并做思想工作,无论男女都是怀胎十月亲生的宝宝啊,同时还要经常把胎儿抱来跟产妇接触,鼓励产妇抱宝宝时要不断夸赞宝宝,尽量让产妇逐渐消减失望的感觉,尽快让产妇和自己的宝宝建立感情。

2 讨论

(1)社会进步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自然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的疾病普通护理升华到心理护理,而且护理理念也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在过去只是治疗疾病的辅助专业,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保证病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行业。在转变护士角色的同时,护士的服务和患者需求之间存在很多矛盾,这是护患矛盾发生的主要原因,也体现了患者不满意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态度,因此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目前护理行业的重点话题。

(2)产妇在准备迎接自己宝宝来临之前,出现无助、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是很正常的,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急需家人的关心,而在医院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就更加重要。分娩时还要忍受疼痛,产妇就会更加有心理压力,产妇护理就要想方设法消除产妇的心理压力、减轻产妇负担,帮助产妇顺利的完成分娩整个阶段,并对产妇心理和胎儿健康更加重视。本研究组对目前医院的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其中有100份是针对常规护理人员的调查,其余100份是针对利用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发现,产妇对利用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近百分之百,具体结果如表1。

从上表就能看出护理人员利用沟通技巧调节与产妇的关系,能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经过研究表明在产妇分娩前期、中期和后期心理和生理都会有相应变化。前期是产妇心情紧张焦虑最严重,产妇会对分娩有极度恐惧,紧张、不安、焦虑甚至恐慌,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尽量转移产妇的心情,利用语言沟通并配合肢体动作和表情等,为产妇营造轻松温馨的环境。产妇中期的宫缩会更加严重,宫缩带来的疼痛会让产妇更加恐惧和无助,所以要以肢体语言为主来转移产妇的无助和疼痛。后期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产妇对宝宝性别的期望,自己的宝宝和期望的性别不同而导致心情抑郁,护理人员要和家属共同消除产妇的这种悲观心理,尽快让产妇恢复正常心态并配合产后的护理和恢复治疗等。

3 结束语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优质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产妇护理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通过交流技巧拉近与产妇距离,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护理的态度和服务质量,有利于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医学上非常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岳树锦.成翼娟.影响护士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4).

[2]倪利蓉,陈红宇.护患沟通的实施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13(7).

[3]陈慧瑛,王蕾,阮洪.护患沟通本在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13(5).

[4]李春艳,范虹雨.浅谈新形势下的护患心理沟通[J].吉林医学,2007(4).

[5]付玉.护患沟通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4).

[6]李梅华,何志坚.分娩期助产士与产妇的语言沟通技巧[J]. 海南医学.2009(5).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44-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湖北省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新入院病人。2012年2月到7月为实质研究阶段,其中研究对象为100例新病人,年龄18~76岁。

1.2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进行资料收集患者对护士与之沟通的期望及沟通内容

1.3 结果:在100例新病人中,80例患者希望每日护士至少与之沟通一次,占比例为80.00%;有94名患者选择护患沟通内容与疾病有关,占比例为94.00%。

1.4 讨论:护患沟通是护患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使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而对于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它不但能避免医疗纠纷,而且能加强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值得重视。

2 护患沟通的技巧

作为护士,不仅要努力使自己具备博学、负责、耐心、细致的优秀品质,加强职业道德和内涵气质的修养,更应该学习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备了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精湛的专业技术、娴熟的沟通能力,才能有理有据、应对自如[2]。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 有报道,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

2.1 语言沟通: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而语言礼仪则可以传递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给对方已关怀和温馨的感受。在护患交往中,恰当使用礼貌性语言,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不伤害患者自尊,对患者的称谓要有区别、有分寸,可视年龄、职业选择不同的称谓。在称谓上如果不是“三查七对”时尽量不要直呼其名,也不可用床号称呼。原则为: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力求确当;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在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适当用敬称如“您夫人”、“您母亲”、“您父亲”,以示尊重。

2.2 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又称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的沟通,在进行护患沟通时常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风度、气度,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2.2.1 面部表情:据研究发现,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微笑是最常用、最有用的面部表情。护士常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可以给病人带来很大的感染力,使他们能够在本能上相信我们。病人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就如同给病人注了“安慰剂”;病人恐惧不安时,护士镇定、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给病人以镇静和安全感。再就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在巡视病房时,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环顾每位病人,能使之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当病人向你诉说时,应凝神聆听,让患者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已经被你听进去了,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这是被重视、被尊重的。

2.2.2 手势:手势配合口语,可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这是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比如在病人腹痛时,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腹部皮肤可以让患者感觉到我们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

2.2.3 体态、位置:工作中体态、位置是否恰当,反映护士的职业修养和护理效应。站立时双腿挺直,双臂在躯体两侧自然下垂,收腹挺胸,不依墙而立。坐姿应上身自然挺直,两腿一前一后,屈膝,平行或交叉,能显示高雅、文静。当病人痛苦时,护士主动靠近病人站立,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适当抚摸其躯体或为其擦去泪水,会给病人以体恤、宽慰的感受。

3 小结

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最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相互信任,从而减少冲突、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当今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最近几年各地成立了养老机构,来这里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数患有糖尿病、脑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生理上耳聋、眼花、大脑反应迟钝、感觉不灵敏、行动不便、大小便不能自理等,加之退休、患病,在社会及家庭的角色地位都发生了变化,因而从生理到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会产生失落、孤独、悲观、焦虑的情绪,缺乏安全感,担心疾病治不好会离开人世,所以护理人员与他们沟通起来费时费力,有很大难度,然而只有掌握与老年人沟通技巧,才能有效沟通,真正了解他们的病情及思想动态,让老人及家属满意。

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老人,使他们感到来自护理人员真挚的关心,才能使他们愿意与护理员交流,说出自己的不适与想法。

尊重老年人:他们虽然年高体弱身患疾病,但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老一代人用智慧与辛勤劳动和不断努力进取换来的,有的人现在所患疾病还是当年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他们往往觉得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在与他们沟通时一定要尊重对方。

主动与老人沟通,会使他们感受到被关心、重视,从而产生与护理员沟通的愿望,愿意说心里话,为良好的沟通奠定基础。

老年人一般说话语速较慢,絮叨,担心别人听不懂或由于自己记忆差思障碍会把说过的话反复说几遍,因此与他们沟通时一定不能着急,发挥善于聆听的技巧,耐心听才能听清楚他们所要表达的问题,然后用较慢的语速耐心的一条一条的进行解释说明,有时要反复说他们才能够理解并接受。

个性化:许多老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处社会家庭背景不同和身体原因,对于护理员语言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与他们沟通时充分注意到对方特殊性,有针对性的选择适于语言和沟通方式,才能有效的沟通。

注意外在形象:护理员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的言谈举止,清洁整齐的着装,面带微笑与老人沟通,会让老人感觉到犹如春风一样清新,让人赏心悦目,沟通也就会轻松愉悦得顺利展开。

沟通时应用巧妙而得体用自己的语言和合适的称谓,会为沟通打开渠道;同时与老年人沟通时一定要尽量把问题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述;有时应用一些幽默来活跃气氛或化解尴尬僵持的局面,会使沟通愉快地进行下去,大部分老年患者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很难说服,沟通时不妨应用幽默,换个角度去讲,开着玩笑去讲,常常会使他们破涕为笑。

认真聆听避免争辩,有时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不解,误会或由于言语障碍表述不清,无论哪种情况,护理员都要耐心倾听,表现出一种很认真的样子,切忌一边干活一边听或注意力不集中,那样他们认为护理员对他们不尊重不重视甚至会惹他们生气,更不要争辩,而要在聆听完全部叙述后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了,之后再心平气和的耐心给与解释答复,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利用肢体语言,恰当表情,表示同情、理解、支持;当老人在受疾病折磨、情绪激动、痛苦绝望,或耳聋失听时,最好的沟通莫过于护理员主动为患者倒上1杯水、拉拉被角、点头示意、送去一个微笑、递去一个同情眼神,或伸出手为他们轻轻做做按摩、握握肩臂都会给老人带来安慰,在老人心中留下良好印象。也传递了来自医护理人员关心关爱的信息。

多给与安慰鼓励和赞扬,中国有句俗话叫“老小孩”,的确,有时老人就像小孩一样喜欢听护士多给予其一些安慰鼓励,特别是当护理员对他们表扬和肯定时,老人会表现出孩子般的满足感,有的还会表现的很不好意思,但此时他们总会报以满意的微笑或低头默认。

以上是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与5000多位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终结出的一些粗浅经验,提供给大家探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儿童;沟通技巧;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 整体护理转变, 与患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是现代医学模式中儿科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广大儿科护理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1]。

1儿童的特点

1.1不能清楚地表达情感由于发育水平有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表达个人需要的方式不同。1岁以内的婴儿语言发育尚不成熟,多以不同音调、响度的哭声表达心身的需要,1―2岁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常有吐字不清、用词不准确等现象,3岁以上儿童,可通过语言并借助肢体动作,形容、叙述某些事情,但容易夸大事实,掺杂个人想象,缺乏条理性、准确性。

1.2缺乏认识和情感分析能力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直至学龄初期,才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作为主要的思维方式。

1.3父母教育态度和方式有些父母对儿童过度保护,溺爱孩子,是孩子的人际交往比较局限,接触面狭窄,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

2与患儿沟通的途径与技巧

2.1创造一种快乐、友好的气氛环境设计要有欢乐的特点,室内光线明亮,装饰宜采用暖色调,配以有趣的壁画、小桌子、小椅子及必要的玩具和游戏设备,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气氛。

2.2 与患儿的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始终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 护士要善于引导患者说话, 关键是看护士对患儿是否有同情心。同时护士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 根据患儿好动、好玩、活泼、情感表露直率而单纯、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 在稳重大方的同时与他们做做游戏、讲讲故事取得他们的欢心, 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不要训斥患儿, 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护理操作前还可运用激将法、对比法, 给他们讲一些/ 同病相怜的小动物的故事, 用虚构动物的勇敢, 换取他们的勇敢, 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2] 。

2.2.1 主动介绍初次接触时主动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己,亲切询问儿童的名字、年龄、幼儿园等儿童熟悉的生活与事情,可缩短与儿童及家长的距离。

2.2.2注意声音效果 掌握谈话时声音的技巧,稍慢的速度,适当的音量,亲切的语气能引起儿童的注意与反应。同时在谈话中稍加停顿,给儿童理顺思路的时间。

2.2.3使用适当的方式 沟通时需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水平。对幼儿可模仿童腔“牙牙语”,重叠词等,在谈话中,不用否定方式,而采用其能理解的方式。

2.2.4真诚理解对儿童某些幼稚、夸大的想象、分析,应采取诚恳的态度,表示接受与理解,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以此作为讽刺、取笑儿童的话题,而失去儿童的信任。

2.3与儿童的非语言沟通

2.3.1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在非语言沟通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亲切和蔼的情感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儿童消除紧张情绪,增加交流的主动性。即使是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婴儿,若看到对方表情严肃地面对自己时,也会紧张,甚至啼哭。对婴儿来说,抚摸是更有利于情感交流的形式,可以利用怀抱、抚摸向婴幼儿传递“爱”的信息,得到情绪上的满足。如与患儿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除特殊需要,一般不要戴口罩,以使患儿经常能看到护士的微笑,缩短双方情感上的距离。

2.3.2游戏儿童时期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游戏。与儿童沟通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从游戏中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处理周围的关系,适应社会的要求。儿童以游戏表达他们对家庭、社会的感受,发泄自己的情绪。如在医院,进行适当的游戏可很快缩短护士与患儿间距离;通过游戏可减轻由于疾病和住院对患儿产生的压力;通过游戏护士可以评估儿童的认知状况,进行相关的干预和评价;同时,在治疗性的游戏中,护士可鼓励、帮助、教育患儿,使之消除因住院和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

2.3.3 绘画儿童图画可有各种含义,多与个人熟悉的、体验到的事情有关。通过绘画,儿童可表达愿望,宣泄情绪,通过绘画与儿童交流,了解和发现存在问题,绘画可帮助儿童表达感觉,反应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画面多处涂擦、重叠,与儿童矛盾、焦虑的心理有关,个体形象的大小,可反映儿童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可结合儿童的背景资料、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

2.4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获得儿童大部分信息。在与家长沟通中,可采取适当的沉默、倾听、观察,并配合接受、尊重、移情等方法,充分理解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例如当儿童患病时,家长常有内疚、苦恼、焦虑的心理,这些情绪同样也可引起患儿的不安。因此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可借助家长促进与患儿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提供家长放松其紧张焦虑情绪的机会,使患儿及家长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安心接受治疗。在此时要注意谈话的意见或信息的负荷,避免加重家长的焦虑情绪而阻碍沟通。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急症 沟通技巧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17-01

急症患者发病急、病情重,有的患者甚至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病情,护士面对的不仅是生命垂危的患者,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的亲属等。因此。急症患者语言沟通困难,难度较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的人际关系。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沟通将导致护患之间产生误解或冲突。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促进护患关系的基础。针对此特点,我们总结了一套沟通技巧,现总结如下:

1 护理沟通技巧在急症各环节中的应用

1.1 急症就诊中的护理沟通技巧 急症患者发病急、病情重,普遍存在急躁情绪,不易建立信任感,对接诊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言谈举止、精神面貌均甚敏感,影响着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关系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涉及到治疗配合与否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对待患者要有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在最初的交往中应用言语性沟通技巧把握好护患冲突的主要症结,积极、主动、诚恳地做深入细致的疏导、解释。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同时, 积极应用非言语性沟通技巧。在非言语性沟通中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 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 所以,护士的表情要亲切自然,微笑服务。

1.2 急症检查时护理沟通技巧 急症检查包括医师详细查体和安排相关检查,如化验、Cr、透视、超声等。患者与家属是否配合需护士应用沟通技巧进行协调。急症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的水平取决于当事人对情况的主观评价、人格特征、既往经验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估计等,焦虑过度、持久则影响人的认识能力,妨碍人们准确地认识和考察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条件,就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急症患者及家属焦虑的同时。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及对治疗的疑虑等,如护士态度稍生硬、解释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就会产生攻击。所以,护士在了解急症患者常规心理的情况下需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协调好护患关系。我们应用角色置换的护理沟通技巧,使自己处于家长的位置上,对家属的心情表示理解和体谅。并耐心地说明各种检查对明确诊断与治疗的意义。经过言语沟通,使家属由焦虑过度而做出的非理性冲突转变为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促使了医疗措施顺利落实。

1.3急症抢救时的护理沟通技巧 急症患者病情急、危、重症者占多数。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呼吸衰竭、休克等,往往需紧急抢救,病情有时变化很快, 以致家属对预后难以接受。抢救过程中要用恰当、严肃的言辞及时与家属进行言语沟通。

交待病情的变化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由于家属不配合或不能接受患者死亡或预后不良的残酷现实可引起纠纷。所以,在应用言语沟通技巧的同时,又要应用非言语性沟通技巧协调好护息关系,如娴熟的抢救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文雅的举止等,以取得家属的信任。与此同时,注意家属的心理反应,如对危重患者抢救无效时,应根据家属心理需要进行感情抢救,使家属心理有一段适应的过程,以能承受不幸消息的打击。

1.4急症留观治疗时护理沟通技巧 留观治疗患者的病情变化快。留观病房患者流动性大,病区秩序相对杂乱,护士更需应用沟通技巧协调护息关系。急危病人的观察当中,我们耐心地向患者家属作出解释,告知患者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好转会逐渐减少。患者的这些症状逐渐消失, 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可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1.5 急症会诊与收治时的护理沟通技巧 急症就诊的急、危、重、疑难患者常需各专科会诊。会诊医师能否及时赶到,特殊药物能否及时用上等。都将涉及并集中到急症科的医护人员身上,因此,需要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协调。理解、尊重、体贴患者,多与他们交谈进行言语沟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此,要把握好护患冲突的主要症结,掌握护患冲突的调控技术,不断加强护士的角色意识,充分体现出医院“救死扶伤” 的宗旨和急症的“急” 字。

2 急症护理沟通技巧应用体会

2.1 护士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应以情感为纽带。“爱与奉献”是护士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急症护理中避免纠纷的前提,沟通技巧也是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作用的。

2.2 应用护理沟通技巧使护理工作趋于圆满,避免了医疗纠纷与差错,赋予了医疗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哲理性,减少了护患关系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总之,护士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应以情为纽带。“爱与奉献”是护士职业的集中体现,也是急症护理中避免护患冲突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病人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率。有效沟通能促进护患、医护、护际关系健康发展,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同时护士也能通过沟通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红.谈临床护理沟通的技巧[J].实用护全科医学,2006;6(4):638.

[2]韩志东.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81.

[3]林腾珠,胡冬梅.沟通技巧在急症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