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功能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功能

篇1

[关键词]地区竞争;产业转移;产业升级

一、前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部门不断扩展,沿 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地理区域上,人 口迁移以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集聚为主。在产业维度上,主要是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 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但由于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支撑还不强,特别是第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滞后,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孕育基础还很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

在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背景下,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以及较低的工资水平,可能延续了东 部继续靠引进技术、从事生产链低端环节的局面,延缓了产业 升级。 由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相 对薄弱,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产业转移可能只是小规模、小范围地发生。政府通过加大对 中西部核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核心地区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就近接纳部分劳动 力转移,改善劳动力单 纯流向东部的局面,推动地区间有效竞争改善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短 时间内,流向东部劳动力速度可能会减缓,东部将出现低技能工人工资上涨压力,促使东部 主动升级到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这些高端产业需要更多服务业辅助,长期将形成更多对中西 部劳动力的需求,东部地区逐渐从制造加工向服务业为主转变。

二、低技能劳动力聚集与产业升级阻滞

在基准移民模型中,[1](80-93)当目标地区未来收入贴现流与来源地的差异超过当 前移民成本时, 将发生移民。这些成本包括居住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来返费用以及新文化适应成 本。事实上,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众通过亲朋等社会网络来了 解目标区域的需求状况,因此,劳动力流动具有聚集效应:一个地区已经存在什么产业,需 要 什么人,会继续扩大更多同类型的人到这里。Carrington等[2](909-930)的研究表 明,移民会通过 社 会网络,即使地区间同类型劳动力工资差异收窄,仍然会出现移民和劳动力流动。这意味着 ,劳动力来源地和工作所在地工资很小的差异就可能导致大量的流动。[3]统计显 示,2003―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从1170元增加到1750元, 增长了49.6%,平 均 年增速为14.3%。同期,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从781元增加到953元,只增长了22%,年平均增 长 率仅为6.93%。2007年,广东省的农民工平均工资是853元,农民工工资接近城市最低工资 水 平。[4]可见,由于民工来源地始终保持低收入水平,民工的机会成本低,导致就 业所在地低工资长期存在。

在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背景下,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可能会延续落后产业的存在。 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厂商利用低工资劳动力,从事简单加工,也能获利。而一些技术条件上具 备潜在创新能力的企业,面临众多企业简单模仿、利用低成本劳动力竞争,可能会推迟创新 。较多的低技能工人和较低的工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阻碍创新或技术升级。我们从四个角 度对此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大量低技能劳动力供给影响技术采用或进步方向。希克斯最早阐述了要素价格对 技术进步影响的“引致创新”理论,Drandakis和Phelps[5](823-840)以及Acemogl u[6](781-810)分别在新古典 增长和内生增长框架下发展了这个理论。当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较低时,生产更倾向于使 用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技术采用也更面向低技能劳动力。南部沿海一些较早开放的地区,从 事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行业,吸引大量低技能工人,而劳动力市场信息经过社会网络延续这 种劳动力流动趋势,最终低技能工人比例较高。可见,劳动力流动过程和厂商的产业选择是 互动的,产业投资引导劳动力流入类型,适应这种劳动力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信 息进一步吸引这类劳动力流入。作者的一项相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 ,珠三角地区长期低技能劳动力流入限制了该地区产业结构,同时,珠三角的科研人员和科 研 单位都落后于长三角,创新能力也落后于长三角。由于对高技能工人需求不多,高技能相对 流 入就比较少。即使企业开始意识到要创新,劳动力市场也缺乏创新所需的高等技工和工程师 等高技能人员。

其次,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导致行业容纳过多低效率企业。 行业内效率低的企业往往采取模 仿策略,效率高的企业一旦研发成功很快就会被模仿,行业竞争过度,预期到这一点,效率 高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激励。[7](28-701)Melitz[8](1695-1725) 认为行业的创新依赖于平均效率,在低工 资成本下,行业内低效率的企业能够维持经营,降低了行业的平均效率,不利于行业创新。 产业升级意味着企业需要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低工资实质上维系了技术引进 的政策。广东省统计局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省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只有16.7%,有8 成 企业没有科研机构。这些大中型企业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3%,其中研发经费 占 的比例只有0.8%,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广东企业技术依 存 度达到60%,主导产业则在70%以上(见图1)。当众多企业都依赖低工资从事生产链低端加工 环节时,企业的 利润都偏低,每个企业也都缺乏足够资金开发新技术来摆脱这种竞争局面。

再次,协同效应进一步阻碍产业升级或外迁。如果一个企业单方面提高产品等级,上游 投入品部门为适应这家企业生产进行的转变,可能会面临其他下游企业对新投入品需求不足 的情况。不能发挥规模效应,新投入品生产成本较高,采用新投入品的下游企业竞争力反 而没有采用低档次、低技术投入品的企业高。同时,由于产业聚集前向和后向联系,如果只 是部分企业外迁到其他地区,即使节约了工资成本,却失去了同类型企业聚集对成本降低的 外部性好处,可能利润会更低。因此,只有当大规模企业同时外迁,才可能降低聚集效应带 来的损失。

最后,地方政府可能会阻碍产业转移。单纯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来发展加工等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模式长期不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增长也会更依赖于外贸等不确 定因素。尽管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一点,但由于产业转移短时间会影响本地税收和就业,在新 产业未大规模进入的情况下,基于GDP竞赛的地方政府不情愿让老产业退出,地方政府可能 会阻碍产业转移的发生,进一步延缓了产业升级。

三、产业升级阻滞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显示,下游部门技术含量比较低,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在生产链低端或下游 部门生产时,企业只从事简单的加工业务,对管理、研发、新产品试制等需求较低。从事简 单生产且工资较低的工人对周边地区服务业需求也低,表1显示在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中半 数 以上汇往家乡,对本地的需求较少。相比而言,生产链中游的中间品生产,传统上属于垄 断竞争部门,通过研发来获取专利,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因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与生产 聚集的规模优势类似,服务业也有聚集效应。[9]但是,生产链上不同的分工定位 影响了服务业的聚集,单纯简单加工实际上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江静等的研究表明,[10]生产者服务对不同要素密集程度行业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 差异。相 比较而言,生产者服务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升,而对劳动密集型 行业的影响相对较低。制造业下游加工环节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依赖交通运输及 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和物流成本,还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和研发等高级生产者服务 要素的投入来提升其效率,因此,催生不了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中间品生产部门由于研发和 融 资的需要催生了更多对金融、商业服务需求,表2显示了发达国家中间品生产过程中,服务 尤其是金融、通讯等投入比例逐渐上升,这也意味着中间品生产派生出对服务业更多的需求 。

由于东部一些发达地区仍然大量从事制造业低端环节,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能 力逐渐降低,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民工净流出的情况。只是依赖于承接亚洲四小龙转移的加 工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已经接近极限,并面临周边经济体激烈的竞争。尤其是这次金融危 机带来的全球需求降低,更体现出经济单纯依赖加工制造业对某些地区增长的负面影响。 东部地区服务业比重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的流动速度, 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到现代部门就业。改革前20年农业劳动占总就业的比重下 降了20.7个百分点,余下近10年只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尤其是1997-2002年,农业劳动占 比 基本保持不变,显示出主要从事出口加工来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在下降(见图2)。劳动力不 能及时从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出去,决定了地区间差距长期存在。

Duranton和Puga的研究表明,[12](343-370)生产的聚集效应仅存在于部门内部, 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 不但存在于部门内,而且存在于部门间。这意味着生产可以集中在地价相对便宜的中小城市 ,而生产者服务业和来自不同部门的企业总部将会集中于较大的中心城市。由于研发和管理 更与生产者服务相关,因此,传统制造业地区功能转变、升级为研发中心的过程,也是城市 产 业结构制造业份额逐渐下降,服务业份额逐渐上升的过程。[13](399-442)同时 ,从事更高等级产品的生 产,提高了工人的边际贡献,较高的工人收入也带动了生活服务业需要。这个过程也反映了 发达地区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虽然众多下游加工部门积聚形成规模优势,但制造业聚集效 应的好处,可能会被信息生产上的劣势抵消,抑制一个地区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较发达 地区发挥接近国际市场的信息生产优势可以和中间品生产、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从动 态上看,东部较发达地区的优势是协调和组织生产,而不是简单加工再出口。先前带来城市 繁荣的制造业,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限制了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当然,发达地 区不是放弃整体 制造业,而是向制造业更有利润的环节升级。当信息生产优势超越单纯制造业好处时,相对 发达地区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就业,继续保留传统制造业就业岗位 ,却为后来的城市产业调整设置了障碍。

四、中西部发展与产业升级

(一)中西部发展通过地区间竞争促进产业转移

中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在低端产业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竞争基础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可以就近到核心城市周边就业,减少了流向沿海地区的数量。东部 地区低技能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是他们在中西部进行低端工业生产的收益,而不再是农业就业 时的收入。东部低技术企业如果想继续经营,被迫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但成本上升,对于 这些利润率不高的企业来说,可能经营不下去,迫使它们外迁。[14](440-464) 同时,一些大公司也逐渐把 研发总部放在沿海大都市,生产转移到大都市周边地区。沿海地区转变角色,发挥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与政府直接调整最低工资不同的是,投资中西部是通过调整劳动 力流动方向,影响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以及工资水平,从而通过工资变化影响产业变化 。

产业调整的过程可能会被认为降低了东部的制造业优势和就业。从短期看,东部沿海地区部 分企业可能会关闭,农民工甚至没有工作要还乡,可能会形成就业压力。从长期看,东部服 务业比重将随着功能转换而上升,这将为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劳动力转出机会。表面上是 中西部和东部竞争劳动力需求,实际上是中西部崛起协助东部完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 化。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开放力度有很大差异,地区间差距较 大,东部和中西部的竞争是不对称的。东部发达地区的非对称竞争优势可能抑制了资源的有 效配置,表现在中西部大量剩余劳动力,东部劳动力过多集中在制造业。要适当地调整这种 不对称程度,静态上的潜在损失是,中西部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与东部地区已经形成 规 模、具有聚集效应的产业进行竞争,因此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和转移成本。政策调整的潜在 动态收益是,有助于东部更好地发挥市场化程度高的相对优势,更多地从事信息生产和服务 ,更有助于企业创新。中央政府在权衡静态的损失和动态的收益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时 机,积极地进行干预。

(二)产业转移和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东部地区从单纯引进技术,从事生产环节转变为进行产品研发,将在生产价值链上拿到更多 的份额,有效地提高东部地区的收入。过去生产链上大部分价值由国外厂商赚取,国内企业 只拿到加工费。尽管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属于国内生产要素的回报却增加缓慢。开放初 期,较低的人力资本和资金约束导致企业技术条件差,因此只能通过引进技术来不断地扩大 生产范围。在当时企业的技术条件下,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尽可能多参与国际生产。但是, 随 着生产中的干中学和教育改善提高了人力资本,我国逐渐存在着通过产品创新来塑造新的分 工优势的可能,这也是东部地区比较优势的调整过程。自主创新减少了向国外支付的费用和 利润分享,要素收入比过去增加。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相对来讲消费内需不足,中西部崛起,将逐渐改善 这种局面。创新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将改善我国受过大学教育劳动力需求不足的情 况,他们的收入将提高。由于相对于低技能工人,他们属于较高收入群体,是新产品消费的 重要力量,因此将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东部地区从加工业生产转变为从事研发服务以及高 端制造业,服务业比重上升,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增加,东部将更依赖于内部需求 来推动经济增长。由于服务业属于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比重上升, 不仅创造更多的就业,也扭转了9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深化而导致的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局 面,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从而扩大需求。

(三) 产业转移和升级有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会释放出更多农村劳动力。解 放出来的劳动力安置依赖于城市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因此,土地流转政策要和加快劳动力 转移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再失业的现象。仅仅通过跨省去东部打工不可能吸 纳全部剩余劳动力,东部沿海较高的物价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如果部分产业从东部转移到 中西部的核心城市,农民可以流入到这些新制造业中心。相比沿海,中西部更低的生活成本 也能容许他们更多地消费,享用城市的文明。在长期,东部地区服务业比重上升,也能吸纳 更多传统部门劳动力。可见,加快产业转移,也是农村进行改革的有力保障。

东部对农民工户籍开放不如中西部城市力度大,一些沿海城市为了限制居住人口的数量,控 制城市规模,逐渐提高户籍进入门坎。农民工因为户籍问题,长期和家属分居,他们的子 女不能在工作地妥善安排教育,不利于他们的身份认同,带来了城市中的不公平现象。部分 中西部城市开始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例如武汉城市圈内户籍制度改革破冰,逐步实现劳动力 完全自由流动。 可见户籍改革可以和产业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产业转移吸引劳动力流入,户籍可 以保障劳动力权益,稳定劳动力队伍,将新居民的收入转化为对本地的需求,有利于本地未 来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Sjaastad, Larry A.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 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Vol. 70(5).

[2]Carrington, W.J., Detragiache, E. and Vishwanath, T..“Migration wi th endogenous moving cost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Vol. 86.

[3]蒋仕卿,陆 铭,陈 钊,佐藤宏.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城乡融合与 社会互动中的劳动力流动[C].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08.

[4]舒建玲,陈 松.解读农民工工资偏低状况[J].经济导刊,2008(6).

[5]Drandakis, E. M. and E. S. Phelps,“A Model of Induced Invention, Gr owth and Distribution.", Economic Journal, 1966, Vol. 76.

[6]Acemoglu, Daron,“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 tudies, 2002,Vol.69.

[7]Aghion, P., N. Bloom, R. Blundell, R. Griffith, and P. Howitt.“Comp 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 mics, 2005, Vol.120(2).

[8]Melitz, M.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 Industry Reallocations a 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 2003,Vol. 71(6).

[9] Kolko, Jed.“Agglomeration and Co-Agglomer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 , MPRA Paper No. 3362, 2007.

[10]江 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J].世界经济 ,2007(8).

[11]Guerrieri, Paolo and Meliciani, Valentina.“Technology and internat ional c 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vol. 16(4).

[12]Duranton, G. and D. Puga.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 liz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5, Vol.57(2).

[13]Fujita, M., and T. Mori,“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 an System,"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7, Vol.27.

[14]Puga, D.and A. Venables.“The spread of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 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 mies ,1996, Vol.10(4).

Propelling Effect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Eastern Areas on Development of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篇2

本文我们以狭义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述创业。创业指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一家新企业”;创业企业指的是“新创建的企业即新创企业”。由于当代的创业大多发生在高科技领域,如信息、生物基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先进环保技术等,因此,本文中的当代创业企业,特指“新创立的当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其创业者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

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创业企业的诞生始发于创业者的创业劳动,创业劳动实际上是科技创新劳动的拓展与延续,科技创新劳动是创业劳动的“源”与“核”。探寻当代创业企业的经济性质,其出发点和关键就在于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性质的理解。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有机融合科学与技术内在禀性的高智力劳动。从劳动形式上分析,这种高智力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复杂劳动和智力劳动,更完全不同于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呈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异质性。(注:这里的“异质性”是从具体劳动的层面上所作出的分析,而不是抽象劳动的层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异的。)

1.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与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发明、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行为中的创新劳动相比较,由于市场深化与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高。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科技创新活动要取得成功,必然要确定极其明确的目标,瞄准极其清晰的制高点和攻关领域,专注于特定的活动对象与活动空间。这集中体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它要求接受更为专门化的教育与训练,要求培育更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求掌握更为精、尖、新的知识与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验能力。

与高度专业化相适应的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高度专业化的学习、研究、创造与实践,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积淀后,往往形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与劳动品质而表现为劳动形态的高度专用性。这种高度专用性的劳动形态,一旦移作他用,往往成为“沉没”资产,其内在的价值就大大受损。

2.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

(1)体现为产品市场需求的先导性与创造性。飞跃式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物化产品具有优质的消费属性(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服务)的开发与问世,往往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适应了市场需求者的消费趋势,强有力地引导着市场消费的方向,强劲地改善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赋予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以新的内涵。

(2)体现为产品效用的高度创造性。当代高科技产品是一种高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富有高效用。也就是说,单位产品具有更大的有用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①当代科技创新是对自然物质属性和自然能力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生产在性质上仅仅是对自然物质的一般加工和表层属性的自然能力的利用(刘诗白,2001)。因此,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能够带来劳动生产力的几何级数式的提高,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高科技生产手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耗费的非核心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物质资源的成本极低,高科技产品在批量生产下边际物质成本几乎为零。②高知识密集型产品更具“人性化”特征。高科技消费品更适合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消费者个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更为内在、真实的需求,能迎合消费者对单元产品的高质量多功能提供的要求。高知识含量的消费品由于更能满足现代人的文明消费和审美情趣,从而富有高效用。

(3)体现为产品价值的高度创造性。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比马克思笔下的工程师一类的“高级工人”的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高度复杂劳动”,是一般复杂劳动的倍加。这种高度复杂劳动,比起一般复杂劳动,具有以下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①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高。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劳动的专业化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它需要更为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更为丰富的实践与实验经验。因此,科技劳动力的形成,需要投入更高的学习教育费用;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高强度的劳动力耗费,需要有较高的劳动力的补偿费用。另外,由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社会化(即是高度社会结合和社会协助的劳动),创新者的劳动能力实际形成费用中还必须包含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社会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费用(刘诗白,2001)。因此,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而言,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应该高于一般复杂劳动。②劳动力使用创造的价值增值更大。高品质的科技创新产品的成功问世,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由此获得了可观的“超额利润”。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在高科技产品中,其所耗费的物质资源C部分可能下降,但是劳动力价值V部分与价值增值M部分却以更大比例上升。这样,在同一单位时间内,C+V+M在整体上是大大提高了。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同样能够换算为“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较一般复杂劳动能形成更高的价值。

3.价值创造的高度风险性

一方面,某种创意、想法、灵感要转化为现实的物化产品,需要“苦思冥想”、持续探索、高度关注,需要反复试错、重复实验,最终仍有可能失败。这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还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资源。失败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事人要承担着极大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研发取得了现实的物质载体,由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快节奏和当代市场演变的高速度,同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当代科技产品周期极短,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市场竞争又日趋激烈,这使得在高科技产业中,某一项技术往往只有NO.1是成功者,NO.2以下大都难以得到能够赖以生存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硅谷中平均大约九成的风险投资是不成功的,就充分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风险性。

4.效应产生的高度非线性

一般性的生产性劳动或简单劳动,其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直接而明显的、即期而平稳的,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恒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劳动则与此不同,其效应的产生往往不是直接和即期的,更多的是具有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以及跳跃性。科技劳动者价值的创造并不完全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并不完全是当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有的要经过一段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而是阶段性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付出与其所产生的效应或价值创造之间不是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即线性关系,而往往呈现出一种倍增或倍减的非恒定关系即非线性关系。

5.集聚社会资源的高度粘吸性

科技创新劳动,作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具有强大的集聚社会资源的功能。工业经济时代的物质资本往往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发动机和粘合剂,处于资源组合的核心地位。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作为一种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已经独立地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心。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及其特征,强有力地吸引着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与之结合,并相互耦合、相互渗透,呈现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所特有的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才出现了当代的“创业革命”即创业职能的职业化现象与趋势。

在当代创业企业中,出资者不仅与经营管理者实现了分离,而且与创业者也实现了分离。事实上,当代计算机、因特网、通信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在风险资本支撑下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像康柏电脑、美国在线、E-Bay、雅虎等这些享誉全球的明星企业,正是创业革命进程的产物与见证。原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的非吉米·克拉克先生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克拉克先后成功创立了3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却没有在其中任何一家公司中担任经营层职务。他不仅不介入企业成立后的营运管理,甚至对技术开发本身,也是只讲创意而不问实施。这样,克拉克成了一个纯粹的创业者。他的职能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的优势,即在于对技术发展方向作出敏锐的判断及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创意。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与一般的生产性劳动最大的区别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该劳动报酬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从构成上看,科技创新劳动报酬(Y)应该包括和体现为以下几种收入形式:①工资性收入A.这是一种再生产劳动力费用,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的初级或低级形式。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收入更主要地是体现在其他的非工资性收入形式上。②风险收入B.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度专用性以及价值创造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科技劳动者承担着极大的市场风险、生产风险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承担者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收入。③超额收入C.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物化产品的高度创造性带来了巨大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源泉是科技创新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超额利润的创造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入。④非线性收入D.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效应的产生和价值创造的高度不确定性即非线性使得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呈现出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实现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收入报酬形式即非线性收入。⑤创业收入E.当代科技创新劳动集聚社会资源的高粘吸性带来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资源配置状态和经济组织状态的创新,从而产生了创业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应该获得创业收入。

当代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报酬是由以上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即Y=A+B+C+D+E.(注:严格地讲,B、C、D、E各种形式的收入之间存在着交叉或部分重叠的可能性。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本文中暂且不考虑这种情况,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与结论。)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难以全面地反映出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式中的B、C、D、E等非工资性收入形式都是由科技创新劳动的自身属性带来的,是特殊的劳动报酬形式,不能把它们完全归类于非劳动属性的收入,这是一种根植于科技创新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化收入。

由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形式构成的报酬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①由于风险是不可计量的,与其相应的风险收入就是难以直接测算的。②超额利润是个事后变量,而且是极不确定的。通过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以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给付,根本无法真实体现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高价值形成功能。超额收入是无法事先计量的。③创造价值的潜在性、时间性、动态性、跳跃性特点决定了一次性计量和当期计量的非科学性,人为计量或计划计量也必然是失真的。非线性收入是难以进行一次性计量或当期计量的。④创业收入是集合了多种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租金”,这种“组织租金”只能以某种特殊的“剩余索取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总而言之,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无法直接地、一次性地、事前地给予定价的。很显然,无论是采用单一的固定合约的工资形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年薪制、奖金制或业绩提成制等一般性的剩余索取的形式,都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价值的。科技创新者的风险收入、超额收入、非线性收入、创业收入是高度不确定的,多层次、多元化、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报酬结构充分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三、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对这种劳动报酬的计量只能采取间接的、重复的、持续的、适合于不确定性状态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定价机制实质上就是市场中的企业定价机制。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较好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1.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首先表明了市场无法对它进行直接定价,只能采取间接定价的迂回方式,即先是通过市场对“劳动的实体”的交易进行直接定价后再来间接反映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交易仅仅反映科技劳动者的一般工资性收入部分,而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都只能通过“劳动的实体”的交易来体现和获取。这里所谓的“劳动的实体”是指劳动的物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或劳动者劳动持久性投入的组织载体。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个“劳动的实体”就是企业本身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产品源于企业的生产机制,离开了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产品的提供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了企业的生产机制(提供服务性商品的企业也具有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内在的生产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间接定价的基础。要实现对科技创新劳动的间接定价,只能采取企业组织的迂回计量方式。

2.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是某个“中心签约人”与一系列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相互交易的产物(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詹森、麦克林,1976;巴泽尔,1989)。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的交易机制的内涵。企业的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进行多次重复地间接计量的平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分析,企业的交易机制体现为企业主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易。各种市场主体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对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着计量,科技创新劳动报酬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易过程中实现的。下面我们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

(1)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①风险资本市场上风险资本家的计量。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是按照某创业者预期会创造出最高价值的标准,从每个研发项目中选定一个进行阶段性融资以使项目得以完成。风险资本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博弈,他们之间是进行着一场锦标赛,只有那些能产生最高的预期价值的创业者才能得到在第三阶段完成项目所必要的资本。这种“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青木昌彦,2000)最显著的功能是风险资本家在一群创业者的试错过程中能够把确实具有创业才能且能带来最高预期价值的创业者甄别出来。实际上,这种特殊的锦标赛式的治理机制也是风险资本家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定价机制。科技创新劳动所内含的的真实价值就是在这样的阶段性锦标赛式的治理过程中一步步反映出来的。这种灵活的治理机制有效地反映了科技创新劳动的高风险性与非线性。②股票市场上社会投资者的计量。人们借助于股票或由其派生的股票期权等种种金融工具,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巧妙地实现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多次重复地间接定价。在股票市场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内生力量相互运动、博弈和共同作用而自发生成的股价信号内在地包含了科技创新劳动的种种特性。投资者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买或卖来判断和决定创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是通过股票市场上提供的价格信号来预期某种高科技产品的内在价值,更是通过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生成机制来对不可捉摸的充满高风险性的科技创新劳动进行他们各自心目中的“理想”定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科技创新劳动“出价”并最终形成了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这样,借助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实现了科技劳动力市场上无法直接计量的定价机制的转移,实现了企业内部进行计量的艰巨性到企业外部的资本市场的转移。

(2)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和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消费者日常的“货币选择”行为表面上看是对科技消费产品的购买,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对凝结在科技产品身上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化计量,这一点无需多言。我们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创业企业与众多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交易过程,也体现了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意义。供应商对购销合约的履行状况、供应商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的热情度大小,创业企业外部网络化中各相关协作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功能的判断与预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劳动效应发挥的现状或未来潜力的许可或质疑。这些都是供应商对科技创新劳动进行计量的表现。

(3)劳动力市场上非科技创新劳动者对科技创新劳动的计量。科技创新者的创业收入、超额收入等非合约性收入的获得,是建立在企业内其他非科技创新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集体力”基础上的。劳动者对各自雇佣合约的执行态度、劳动力的流动势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集体力”的形成。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的“出价”行为以及从业者对他们所工作的企业的认同感,不仅体现了劳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是劳动者对创业者的价值创造功能的评价。

以上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计量,本来应在科技劳动力市场上由供需双方来解决或应在企业内部由创业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各方来解决但又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却在多元的市场交易中由千千万万的“局外人”解决了。在这多元的市场上,无数的经济主体以各自的方式相互作用、综合交织,共同计量着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这样的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交易重复多次地间接地进行的综合定价机制,除了企业组织外别无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是个多元市场性的综合定价机制。

3.企业的产权机制适应了以不确定性收入为主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报酬结构特征

所谓企业的产权机制,这里是指由各种要素产权的让渡而形成的企业所有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对企业剩余的高效率配置。让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获取剩余,是一个有效率的企业产权机制的应有之意。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技创新者通过创办企业,必然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其报酬收入主要是以索取剩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获取收入的方式,恰恰最大程度地适应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价值创造的不确定性特征,符合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收稿日期]2002-08-22

【参考文献】

[1]刘诗白:《论科学力》,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2]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著,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6]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连建辉:《融资制度与企业家筛选机制》,载《改革》2002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社会保障改革 老龄化

0 引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时期是有过突出贡献的,但是伴随我们国家经济体制调整,呈现趋势却是逐渐下滑的,渐渐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潮流了。2003年至今,国家一直坚持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计划,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涉及到要进行改革的地方是方方面面的。该篇文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对个人与社会风险有明显的化解作用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导致个人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一般情况下,造成个人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这两点:首先家庭内部方面,比如像家庭成员或者个人因老病伤残死等原因生活出现困难;其次家庭外部方面,比如像自然灾害,下岗失业或者是职业病等等。假使个人风险不能及时根除,当某种契机与纽带联结到来,许许多多个人风险很有可能就变为群体风险,进而最终构成社会风险,甚至严重时会引发社会危机。可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当中国有企业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冗员情况严重,针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中,下岗与失业的人员就会不可避免的增多。现如今仅东北三省的下岗职员就已经有四百三十五万人之多,加上原有离退休职工,可以说这是一个急需社会体系保障的弱势群体。就算家庭保障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这也并非是长久之计,社会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1]。假使这个问题不能及时被解决,将会拖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1.2 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成长为市场的主体,并在公平竞争环境下不断完善自身。但是基于各种原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增添了负担。在此情况下非国有制企业担负的责任就不是很多了,因此,国有与非国有制企业在竞争的起始之初就已经存在分歧了,公平性大大失真。国有制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拔得头筹,需要大量裁减冗员,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同一时间也对加速社会保障改革提出了要求。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改革,对国有制企业是极为有利的,国有制企业的改革步伐也会大大加快了,最终使企业制度与时俱进,为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1.3 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是企业占据市场主置的必然要求

计划经济背景下,就业与社会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劳动者步入企业与机关部门,生老病死便都由工作单位全权包揽了,企业办也成了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这方面又是特别明显。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责任归于社会,而再也不是企业了[2]。企业以市场主体身份出现于大众面前,它做好生产经营相关活动,把目标放在盈利上面就可以了,而再无需为员工社会保障问题而担忧。关于员工社保,企业要做的就是交纳一部分相关费用,其余工作由社会代替企业来完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单社会保障相关制度主体发生移位,企业公平良性竞争也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原因是新老职员年龄结构是不一样的,造成退休金与医疗费等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为企业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公平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劳动力市场加速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力是社会经济与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人力资源是否能按照市场预想的方式进行流动,对经济发展效益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原先基于市场机制宏观调控,非国有制企业对于下岗与失业人员利用率是很高的,但是非国有制与国有制职员享受社会保障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因此,有部分人员宁肯失业也不想到非国有制企业就业,对非国有制劳动力利用率造成很大打击,劳动力流动方面也形成了阻碍,市场体系劳动力发展停滞不前,对企业改革也是大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说是最早推行计划型经济相关体制的试点单位,基于低工资、就业广的传统思想,致使国有制企业冗员现象严重。

2 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改革主要对策

2.1 多方位筹措资金,打破资金短缺的不利局面

在社会保障体系当中,资金可以说是决定性要素,它对社会保障体系最后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假如资金不宽裕,相应问题很难被根治。现如今,社会的统筹基金可以说是抵达瓶颈,社会养老保险拖欠情节严重,个人账户也是形同虚设。如果照这样下去,社会养老保险相关制度巩固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3]。解决资金难的对策可试着从下面几点着手:

第一,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速度,是处理社保资金不充足的上上之策。因为只有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速度,才可以真正贯彻落实我们国家相关制度,政府也才能拥有大把的建设资金,企业与个人交纳相关资金才不致于出现困难,资金短缺的局面才可以被打破。

第二,实行奖惩措施,提升缴费积极性。用个人账户储蓄的办法,让养老金和个人积累联系上,工作时多缴纳点费用,退休以后就可以多收获些。但是在对保险金进行储蓄的时候应当注意随物价变化进行宏观调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灵活多变,最终调动起人们参保与缴费的热情。

2.2 提升参保效率,拓宽覆盖面积,将社保对象向各类型员工拓展

想要提升参保效率,拓宽覆盖面积,必须要以非国有制职员为主要对象,拓宽社保覆盖面积,通过走相应法律程序加以明确规定,把所有企业员工都纳入进来。此外还应当做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国有制与非国有制企业加入社保队伍当中,结合大量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如果能把非国有制企业职员,个体劳动力与农民都引进社保队伍当中来,社保资金来源自不必愁了,提升社保资金支付的能力,可有效应对老龄化与失业高峰带来的隐患。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改革对东北区域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活,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相关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等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所以,应当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改革工作,为东北人民步入小康社会提供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广西财政厅课题组.推进广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11:8-13+55.

篇4

正如人们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看到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阶层之间的财富分配必定是不均等的。“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个人与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在财富和生活机遇方面的不平等性仍将继续增加。”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并不重视财富分配、就业与发展问题,所以,这样的经济全球化越是加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贫富鸿沟便越加扩大,社会分层越发明显。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扩大直接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国内部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全球范围的穷人与富人之间在财富分配和生活机会与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性在不断拉大。

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可以说,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一种尴尬的境遇,无论其是否对全球经济开放国内市场,结果都将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一方面,凡是作出了自由结构调整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条件恶化、社会不稳定性增加”;而“另一方面,凡是拒绝满足其[全球化]要求的国家,则被忽视而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从而最终被驱逐出国际圈”。

随着发展中国家被世界贸易体系和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步边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全球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性也在扩大。“最近9年来,世界174个国家中的前15名与后15名的收入差距从60倍扩大到了74倍,而这种差距在60年代仅为30倍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最穷的1/5人口在这方面所占的份额仅为1%。”全球经济体系正在被日益划分为受益于全球化经济浪潮和在其中蒙受巨大损失的两类经济实体。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与全球资本流动的本质有关,这也是有关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所在。根据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资本应该能够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自由流动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本自由流动自动地把资本引向最有收益的地方。从理论上讲,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此种方式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因此据称,商品自由流通和资本自由流动提高了所有参与国的富裕程度。然而,“就像相对成本优势定律没能给各国带来什么好处一样,资本自由流动也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当发达国家企业希望在某个发展中国家获得较高收益时,它们的资金就流向那里。然而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事实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富裕起来的并不是普通工人,而是资本所有者。而受冲击最大的却恰恰是那些缺乏技術的非熟练工人,他们几乎将被全球市场无情地排斥。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大

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破坏了二战结束后30年之内逐步形成的劳资妥协的社会契约。从1980年代开始,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主义的经济逻辑开始将自己从社会关注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标志着一种令人吃惊的倒退——重新退回到一种过度剥削的状态。“就象19世纪一样,失业和贫穷重新出现,并且成为社会的结构特征;社会不稳定和社会排斥每天都在增长;资本收入在上升,而劳动收入在下降”。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资本胜利的时代”,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以往进步的社会政策的失败和工会力量的衰落而进一步加剧,即使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亦是如此。

近一二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在逐步加剧(参见表1),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原因有: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增殖增加了经理层和高技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溢价,加大了与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美国国内的低技能工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削弱了美国劳动力市场中低技能工人的议价能力。

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收入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人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他们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同样它的重要性还在于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表1英国劳动力两端的收入分配(%,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收入的百分比)

年代

收入最低的1/5

收入最高的1/5

1975

5.6

40.7

1980

5.3

41.1

1985

4.8

43.1

199O

4.6

44.3

1995

4.3

46.1

资料来源: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1999)CountryProfile:UnitedStatesofAmerican,1999-2000,p.26.

为了说明经济全球化及其主导思想新自由主义对于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可以采用一种二元的方法论:一方面利用经济理论来推论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回顾新自由主义进程开始加速以来收入分配所发生的实际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和大多数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占有更多的资本、土地和技术;而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群体往往不均衡地拥有较多的劳动力。“如果某种社会变化导致了对于资本、技术等报酬的提高,这将会增加这些资产在不同家庭之间的集中度,并有可能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不平等;而如果某种变化导致了对于劳动力报酬的提高,或减少了财产的集中度,则将有可能使收入分配更趋于平等。”

经济和社会政策往往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收入分配,如国家调控主义者的政府政策,通过影响汇率,实施进口限制,调控利率、工资率、要素流动等,往往使要素的报酬无法像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环境中那样反映要素的禀赋。而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或取消了这些限制,于是产生了一种更接近于自由市场自发状态的形势。

在工业发达国家,二战后广泛实施的以上这些限制,曾普遍地抑制了对于富裕阶层的报酬,从而提高了对于那些拥有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的阶层的报酬;对于商品和劳务流动的限制也提高了对于非熟练工人的报酬,保护他们免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在发达国家中对于资本流动的限制也倾向于降低资本的利息率和利润率。但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限制逐渐放松或被取消,其结果势必会破坏原有的收入分配状况,使之日益不平等。

从198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并完全扭转了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变得日益平等的趋势。在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收入不平等开始逐渐增加,其中“最大的增加发生在美国,瑞典收入不平等逐渐下降的趋势又开始逆转,而在英国,维持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接近稳定状态的收入分散的状况正逐渐让位于一种收入分配急剧集中的状况。”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增加、贫富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许多标准来加以验证,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著名指标。这一时期,几乎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都上升了。以英国为例,“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测量贫富差距,人们还常常用另一种叫做“五等份”或“十等份”的方法,即将人口分成五等份、十等份,看每10%或20%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特别是比较最高收入的10%或20%人口和最低收入的10%或20%人口,看他们占有总收入比例的差距。从1980年代早期到1990年代早期,四分之三的经合组织国家中,10%的最高收入者和10%的最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比率都在增加。“在瑞典,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与处于底部的20%的家庭收入之间的比率在1980年至1988年间从4.5上升到5.5;在美国,1989年人口中1/5的最高收入者的平均收入是1/5的最低收入者的平均收入的10倍,而这一比率在1967年为7倍;在英国,这一比率从1980年代初期的4倍上升到1991年的接近6倍。”

西方社会中这种劳资妥协的破坏,贫富分化的加剧,经济与社会的分离,意味着“全球化正在导致一种沙漏社会模式的形成,在这样的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将掉入社会底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水平下降,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凝聚力瓦解。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贫富分化的加剧“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工程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只有新的经理和领导精英才从这种发展中受益。‘第三世界’的大规模贫困并不能被克服,充其量在大规模贫困中创造出几个富裕的小岛罢了。”

经济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普遍影响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影响都有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分化的倾向。经济全球化刺激了资本流动性的加大,许多研究表明,外国资本的渗透往往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渗透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小批本土的高收入精英阶层,他们管理着这些投资并且扩张着非正式的经济部门,而由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就业往往是相对低工资的工作岗位,由此扭曲了东道国的阶级结构。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正日趋迎合经理阶层、职业白领和高技术工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际资本的进入,这些群体的收入也大幅增长,并逐渐拉大与国内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差别。第二,由这些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往往回流出东道国,而不是再投资于东道国,这抑制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资本积累和形成。第三,东道国为了迎合外国资本,往往营造出更受国外资本青睐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限制了国内劳工获得较高工资的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和其所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类型而有所变化,一般可以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种经济类型: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生产国,许多亚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初级农产晶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大多数非洲国家属于这种类型;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国家;许多拉美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在以上三种经济类型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对于进口替代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影响最大。在许多进口替代型的产业部门,新自由主义很可能会导致工资和就业岗位的减少,这对于城市就业机会和收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城市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不可避免。所以,新自由主义对于拉美国家中收入分配的冲击是最大的,由此造成的贫富分化的加剧在这一地区也最为明显。

墨西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始于1980年代中期,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相继自由化,并于1990年初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这一自由化改革期间,墨西哥社会的家庭总计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3上升到1992年的0.475,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1989年后。而工薪收入者的基尼系数从1984年的0.419缓慢上升到1989年的0.443,然后急速跃升到1992年的0.519。”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在墨西哥,导致这种收入分配状况急剧变化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始于1980年代末期的由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所推动的大规模的国外资本的流入。这种解释也支持了以下这样一种观点:即从一个发达工业国家向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在这个例子中分别指美国和墨西哥),同样降低了这两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非熟练工人的相对工资。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减少对产业工人的保障,拉美各国政府都设法削弱工会的权力,劳方在与雇主谈判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拉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也变得更加脆弱和不安全。大多数劳动者的命运注定是低工资或长期失业,由此导致拉美地区的社会贫困现象大量增加。“在80年代债务危机发生后,穷人和就业不足者占到了大多数拉美国家人口的30%-50%。”与此同时,拉美各国内部的贫富分化也在加剧,“70年代智利工人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50%,到1989年只能得到19%。阿根廷1975年贫富收入之比为1:8,1991年为1:16,1997年为1:25。”“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问题的出现与解决的思路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在那些能够从全球化经济中受益的人与不能从中受益的人之间,在那些能分散全球化带给其风险的人与那些不能分散其风险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潜在的冲突根源。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居民分化为全球化的富人和区域化的穷人,“有些人以全球为家,而另一些人则被束缚在其居住地”,那些以全球为家的权力精英们“凭借着极其尖端的信息技术、空中旅行和多处居所而自由地做跨洲来往和沟通。”这一部分国际性流动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变得无拘无束”,而“通过减少对国际性流动性群体的约束,全球化会使团结社会力量的凝聚力松懈,并加剧社会的分裂”。乔治·卡斯特尼德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社会的分析很令人深思,他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

经济全球化既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同时又使一个民族国家政府在使用调控手段缩小贫富分化、减小财富分配不平等时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上,一个国家往往通过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其社会内部的贫富分化,减小经济不平等以及相关的社会不平等。其中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便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为那些贫困人口或者近期没有得到工作机会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转移支付是有很大平均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流向低收入的家庭。”转移支付的费用主要来自国家的税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在“经济基地”的竞争中为了获得资本的青睐,往往采取减税政策。而另一方面,资本流动性的增强,也使得它逃税的能力增强,“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侵蚀了一部分重要税费”。国家对资本的征税越来越困难,以德国为例,“1986-1996年德国对资本收入实际征收的税从24%下降到了1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纷纷采取紧缩政策,这使得用于向贫困人群提供保障和无偿或廉价公共服务的公共开支在逐渐缩减-,社会福利的标准在不断降低,劳工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计划的税收负担不断加重。“甚至在美国,全球化的压力也促使其减少社会保障方面的赋税和转移支付份额一这些措施本来旨在抵消全球化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对此,丹尼·罗德瑞克经过分析研究得出:“全球化削弱了政府在社会计划中支出资源的能力;使得对资本征税更加困难;而劳工所负担的税收的份额在增大。”“全球化已使政府更难于提供社会保障——而这是政府的核心功能之一”。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在缩小社会贫富分化、减小社会不平等方面的调控能力在弱化。

以往所倡导的劳资妥协、缩小贫富差距的历史局面是在国家的调控干预下实现的,但现在,这种妥协正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摆脱这种调控国家的干预而受到破坏,而这正在严重削弱着社会凝聚力。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造就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不能为失败者提供任何希望和援助的体系,很容易被绝望的行动所破坏。”对此,不同的学者开出了各自的药方,以缓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状况。

威廉·K.塔布疾呼,决不允许以“全球化”的名义剥夺人们的权利,“要用控制资本并使经济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必要性,同诸如竞争、自由市场,以及所谓的全球化的要求之类的意识形态构想对抗,而不是承认劳动人民应当持续充当这类意识形态构想的牺牲品。”

篇5

摘要:句容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通过明确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建设“南京副城”“苏南名城”和“美丽句容”,将极大促进长三角区域的融合与协调,推动宁镇扬同城化发展。

关键词 :句容;新型城镇化;主要任务;发展战略

句容隶属江苏镇江市,它北通镇江市区、东连丹阳、南邻金坛和溧水,距离南京37公里,距离镇江45公里,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与苏锡常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联系紧密。与南京同城效应明显,是南京对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节点城市。

一、加快句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任务

句容城镇化载体不同,重点任务各异。中心城区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各个功能板块以功能建设为重点,特色城镇以挖掘资源为重点,乡村地区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

1.做精中心城区:结构调整、打造城市新地标

中心城区着力拓展城市空间,完成城区拆迁,建设道路框架。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综合体、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新地标,加强城市文化氛围。整治城市环境,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秸秆发电项目,提升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对葛仙小区、梅花小区等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完成房家坝、肖杆河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争取更多的居住区被评为“省园林式居住区”。

2.做强功能板块:明确功能、构建城市新引擎

按“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空间布局要求,高标准推进开发区、碧桂园片区、北部新城等重点组团开发建设,树立“城市意识”、推进“产城融合”,努力把新城建设成“吸金”“吸人”的热土。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围绕空间形态、建筑品味、城市色彩等,推进老影剧院等重点区域形象改造,打造独具特色、富有内涵的城市天际线景观。

3.做优特色城镇:挖掘资源、强化产业的支撑

小城镇是城市体系的重要功能组团,是城乡连接的纽带和节点,更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跳板。句容要研究各特色城镇资源,按“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加快提升城镇产业支撑和人口、资源、要素集聚能力,重点抓好宝华、茅山风景区等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鼓励后白、茅山等有条件地区建设旅游小镇,实现城镇开发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4.做美乡村风貌:基础配套、开展新农村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农村新社区。加快推进公共财力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管理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二、句容新型城镇化五大战略1.产业转型战略

句容产业转型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以集聚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

(1)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全面增强发展后劲。积极承接国际国内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加强与央企国企及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努力掌握新兴产业产品重要部件和关键技术,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扩大新兴产业规模。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引进消化、自主研发、技术嫁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着力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多层次消费群体的多元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面提高市场集聚辐射能力。依托句容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和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反映句容历史、文化的景区景点,构建较为完善的旅游休闲体系,建设长三角驰名的高档旅游度假区。积极承接南京、上海等城市转包、发包、分包业务,逐步培育具有自主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企业群体。强化与南京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对接。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依托空港和长江港口区位优势,大力建设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3)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现有产业为基础,按生态、高效、集约、精准要求,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狠抓发展,初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突出、基础配套、生态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农业,着力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化体系。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农超对接”等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农科所农业综合示范园、嘉汉苗木园、白兔省级应时鲜果产业园、“容天下”农业文化休闲园和现代农业物流产学研基地等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2.同城同建战略

以打造南京副城为目标,在发展理念、城市规划、通达能力、空间布局、建设标准、城市管理、产业结构、综合环境、文化品位等方面,全面实现与南京的对接,加快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同城时代。

(1)统筹城乡规划。与南京城市规划实现对接,为推进同城同建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完善边界地区规划,加快宝华与仙林龙潭、下蜀与龙潭沿江、开发区与汤山、郭庄与湖熟等重点交界板块规划对接。破除行政壁垒,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探索与南京接壤地区联合开发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区域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化。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构建“两环”(建设环、生态环)、“三轴”(宁镇轴、沪宁轴、宁杭轴)、“二楔”(宝华山绿楔、赤山湖绿楔)的市域空间组织结构和“中心城区—新市镇—新社区”三级城镇体系结构。着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采取北拓、西进、东南优化的发展策略,扩展主城区发展空间、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提升存量土地价值,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功能。围绕南京副城目标,加速人口集聚、强化承载能力。

(2)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建设坚持现代技术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旧城综合改造,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注重城市出入口、主要街道的详细设计,精心设计城市天际线、滨水空间,统筹考虑整体色调、建筑高度、建筑组合形态,打造精品项目和地标建筑。加快房家坝公园等城市景观建设,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档次,建设城市“生态绿色长廊”,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

(3)增强服务功能。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业,实现住宅管理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加强城市交通、治安电子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治理行动,实现城市秩序和市容市貌大改观。科学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做到用地优先保障、建设优先实施。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商业中心、交通枢纽、文体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健全商贸服务体系,完善娱乐休闲设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吸纳人口能力。增强承接南京部分城市功能转移的能力,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着力引导南京金融商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服务功能向句容市延伸,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4)完善交通路网。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以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区域大交通建设为契机,加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整合,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以及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初步构筑一体化的结构均衡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3.生态文明战略

句容以创成国家生态市为载体,努力打造苏南生态高地。把生态文明作为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标杆,围绕“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精致生活、句容享受”的目标,一手抓保护建设,一手抓综合治理,全力描绘好“美丽中国”的句容画卷。

(1)推进节能减排。围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重点环节,对句容市化工、建材、电力、冶炼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全面完成COD和SO2等污染减排任务;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继续加大技改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推广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

(2)狠抓环境治理。建设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系统工程,完善太湖流域水质监测系统和重点污染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坚持开展秸秆禁烧行动,加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保护。继续推广测土配方和植保专业化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加快实施太湖流域乡村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工程,积极推进“五改”工程,加快形成实施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置系统,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突出实施氮磷拦截工程、整治农村污水、畜禽养殖污染,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

(3)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按照江苏省主要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公益林、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等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力度。严格禁止开采,积极开展环境恢复治理,对废弃矿区和宕口进行景观式修复。

(4)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软件)、旅游、服务外包等低碳产业,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工业集群和服务业集聚区。制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适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低碳、循环经济宣传力度,改善用能方式,引导绿色消费。以企业和园区为重点,积极做好低碳、循环经济的试点与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一批低碳、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4.富民优先战略

(1)提高居民收入。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有效增加居民收入,使群众生活宽裕安康。完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六年倍增。

(2)健全保障体系。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等内容为主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住房保障制度,以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为重点,逐年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提高城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专题研究,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多元投入、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5.城乡统筹战略

(1)创新土地政策。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和万顷良田建设等工程。农民进城住房和社保两项基本保障,在农户自愿前提下,尝试以进城农民交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为交换条件。生活在城郊的农民土地早已以“小产权”形态租给城市各类经济体使用,对这些中国“新地主”阶层转变城市居民要给予社保,还要以城市商品房所有权置换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可货币化转让,让农民由此获得进城参与工业化进程所必需的原始积累资金,摆脱“离土不离乡”的尴尬。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积极探索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形式。深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2)创新户籍制度。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市民化”的关键是户籍制度改革。句容将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限制,凡是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所、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从简手续迁移户口,使其成为真正的市民。逐步探索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的积分制落户政策,让已在城镇就业人口落户。还要推动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强化户籍的登记功能,淡化其识别功能和分配功能。

篇6

关键词: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规划建设;培训方式;师资力量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各级电网企业中,生产技术技能人员在实施与开展具体的运行、检修、操作以及营销等任务的优劣,关乎全局,举足轻重。从电网本身的特质和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角度来看,只有切实提升电网企业实操员工的技术技能和队伍素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才能全面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和能力。电力供应企业在不断强化和提升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规划建设水平之路上,坚持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培训过程中,通过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带动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二者共同发展。本文从以下方面分析了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规划建设中应该密切关注的若干策略。突出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实训和技能鉴定的核心功能,首先技术技能实训项目主要是指企业和培训机构因条件所限而无法开展的高新技能实训项目;而电力技术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服务主要侧重高端和新兴职业,开展示范性鉴定和试验性鉴定。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同业交流活动,开展师资培训,推动高技能人才宣传等工作。

一、培训手段

1、实操培训与仿真培训相结合

仿真培训投资较少、形象具体,此类多媒体培训方法在火电以及变电等领域得到了普及。然而,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所要强调的是借助计算机所开展的模拟训练肯定不能和在实际设备所开展的仿真培训相提并论。所以,通过建设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培训基地,实操培训为主,适量引入结合仿真培训,全面坚持实操培训与仿真培训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地发展。如果条件许可,还可把各级培训中心和基地与各电网省级公司广域网系统链接起来,实时观测采集真实的生产数据和客户数据用于培训,进一步取得较好的培训实战性效果,提升培训质量。

2、课堂讲授与现场训练相结合

在培训电力技术技能员工的过程中,要切实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讲授,加上现场化的理论教学,方能成效显著。此举可以让学员充分借助和使用培训基地所拥有的各类设备和设施,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素质与能力双提升。特别一提的是在开展现场教学训练过程中,现场教学是培训训基地教学的重中之重,将课堂教学和现场的具体训练紧密相连,突出重点,扬长补短,突显培训基地优势,使受训人员收获实用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二、配套师资

尽可能地提升专职培训师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这就要求各个培训基地要充分地考虑每次开展电力技术技能培训的相关要求和特征。在开展电力技术技能培训之前,要预先定制出相关的培训计划,而且还要运用现场实习和重点辅导等多种类的辅导方法来全面地提升专职培训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在建设培训基地的过程中,还要为专职的培训师提供自己参与到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中的途径和渠道。例如,可以让培训师来参加设备选型、安装以及设备调试等诸多任务。这样就可以尽快熟知相关的设备,熟悉自己的培训师角色。再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兼职培训师的巨大作用。在邀请兼职培训师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关的技术技能专家,让他们来手把手地向受训者传授电力技术技能的相关技艺。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培训方式,例如,网上授课、多媒体教学、名师辅导等多种形式,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培训师资的巨大潜能。

提高公共实训基地服务效能。建立企业、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实训基地紧密联系机制,提高利用率,扩大服务覆盖面。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职业培训发展状况,对公共实训基地实训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注意提升技术标准和设备设施先进水平,适时增加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项目,及时调整已经由社会培训机构普遍开展的实训项目。

定期组织绩效评估。建立运行效果评估制度,定期组织内、外部评估,重点评估基地的利用率、服务覆盖面和其他社会效应。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接受监督。

三、培训设备

1、培训设备要与现场在运设备同步并适度超前

在配置具体的电力培训设备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做好现场的“神似”,而不能仅仅是“形似”。比如,可以恰当地增加设备之间的举例、将相关的安装高度降下来、压缩相关的线路档距等,这样就为教师示范以及学员开展相关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巧妙地组合和整合相关的培训设备资源

在安装电力设备的过程中,可以把不同型号以及电压等级的相关设备都配置在同一个培训区内,这样就便于后继的对照和比较工作。例如,在培训变电站的过程中,需要安装少油以及六氟化硫开关,安置设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操动机构在内的相关液压式、弹簧式等。

四、规划协调

1、培训基地要按照电力生产流程整体规划

要系统地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电力营销、变电、电网二次、通讯信息等培训区的建设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也可以分期建成。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在每个专业间进行协调协同培训,这样就可以让各专业的相关技能人员获得了本专业的实际培训,还切实增强了自身对相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了解、把握和认识。

2、各培训区要由相关专业部门直接负责

在建设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过程中,要让负责生产、营销以及调度等不同的部门来主导,而且还要让他们直接负责具体的工作,例如,负责本专业的培训区,可以从设备调配、施工建设、功能设计以及资金筹集等来管理。

3、要协调推进培训基地工程建设

在建设培训基地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协调好培训基地的综合计划以及整体协调性发展。在此过程中要设立培训基地的项目指挥部或则具体具体负责部门的相关领导小组,且要让具体的分管领导来联系相关的牵头部门,定期举行基地建设的相关会议,要全面地监督基地建设的进度,分析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有序地进行工程建设。

五、场地布置

1、相近专业(工种)培训场地的布置方式

在用电营业专业的布置格局过程中,可以将装表接电和电能表修校、以及抄核收等很相近的工种布置在很接近的地方。这样,在和这些培训区的相邻布置,就可以开展相关的“流水线”类型的培训。在变电运行的相关培训区间内,如有必要,可以制作出若干间隔来,也可以成为当成变电检修、调试以及高压试验的相关培训区。通过此类的布置方法,就基本上类似于现场作业的情况。在学员接受电力技术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就如同在电力现场开展具体工作,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是提升培训的真实感。

2、灵活地处理和设置地面与墙面

从地面设置来看,还要预先安排放置电缆、电源的向沟槽,或将地板架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布线。再就是要对培训区所铺设的彩色水泥地面进行综合检修,使得它们不但可以耐压、抗砸、还有利于分区管理。通常情况下,还要在地下预埋相关的槽钢,布置成“井”字型格局是最为适宜的,这样便于固定而且有利于置换相关的培训设施。可以在墙面上悬挂相关的规定、规范、设备结构和技术工艺的原理图和流程图以及标准件等。这样不但可以为受训人员在自学过程中提供便利,还形成了很好的培训气氛。

结束语

在开展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模拟相关的实验室来开展建设,还需要强化实习场所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相关的场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领域的综合建设。从这些方面来看,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多个层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地分析和设计相关的规划、协调、场地布置情况以及培训的师资力量建设和相关设施设备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全面地优化培训基地的功能和设施,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电力技术技能实习基地。这样一来也可以全面地统筹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的各种功能,全面地提升员工技能,增强电力技术技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晓峰,叶纯.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变电仿真培训基地[J].中国电力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