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 预警系统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35-03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大事。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从“三鹿奶粉”到“毒饺子”,再到“染色馒头”、“地沟油”,由于在我国很多企业家的道德意识并不是很强,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会铤而走险,导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尤其是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存在漏洞、监管体系不完善,食物安全性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完善且不统一,食品安全技术不成熟等等,这种情况下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具有尤为重大的实际意义,我国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以及管理机制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预测、防范、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信誉,优化我国食品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食品质量涉及到食品原料采购、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食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运作,因此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二、食品质量安全的产生机理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产生于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在食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也可能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我国食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大多并不密切,所以很难控制住由于食品生产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多采用的是农户分散生产,龙头企业统一采购的模式,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而农户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并不强,会出现农药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激素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情况下龙头企业采购的原料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能得到保证。如江苏就出现过由于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过度使用膨胀剂等激素造成西瓜爆炸的现象。

2.食品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加工环节中同样存在食品安全的隐患,这主要体现在企业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或改善食品的色泽、形状等外观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例如,上海就出现过有食品公司将白面染色制成馒头在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的现象。另外,我国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设备使用时间长,又不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洗、管理不严,使得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操作不当,管理失误等,并且有些企业可能使用恶性竞争手段,有意制造食品安全事故,进而打击竞争对手的声誉,赢得市场地位。例如,甘肃就发生过同行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在散装牛奶中投毒的食品安全事件。

3.食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流通环节中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如在食品包装过程中由于包装不当引起食品变质,如包装物破损、包装物中含有添加剂并在长时间后向食品内部迁移,同时包装物上的油墨也可能溶出导致食品污染;在食品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由于没有恰当使用冷藏车或冷藏库,冷藏车或冷藏库的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也会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肉类和蛋类食品,往往需要中转很多次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而中间每一次衔接的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库存管理不当也是造成食品质量变坏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当库存货物较多时,不能做到先进先出使得食品超过保质期,而为了节省成本,这些企业又将过期的食品继续销售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三、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系统

食品安全问题急需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是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子系统、食品安全风险预测子系统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子系统。先通过信息监测子系统对食品质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上传到食品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属性分析,若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则启用食品安全追溯子系统,追究相应责任并责令改善;若食品质量合格则进入流通领域并启用风险预测子系统,进行食品安全警度分析;若超过警戒线,同时启用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子系统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子系统,否则进入销售。食品安全的风险预警流程如图1所示。

1.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食品质量信息监测子系统是指在食品供应链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对食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的系统。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子系统应该包括安装在固定检测站或流动检测车上的食品质量工作站系统,主要负责与各种检测设备相连并实时传输检测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安装在农贸市场或基层工商所的食品质量信息录入系统,主要负责对进货台账、食品来源等信息进行录入;安装在省级工商所的食品质量信息监管系统,主要负责对食品质量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评估等,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做准备。

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物流 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物流管理框架体系

危险化学品物流管理分为预防性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前者主要包括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后者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应急网络的建设和应急响应管理。

危险化学品物流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这类事故的产生,将风险降到最低。但如果有关部门忽视对危险化学品物流的安全管理,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控制危险化学品物流风险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合理地选择运输路线以及时间就能够有效降低风险,而适当的风险管理手段更是能够大幅度减小风险转为事故的概率。但由于不可控制因素的存在,一些小概率事故仍旧可能会发生,又由于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的发生地点一般很难提前预测,所以要在应急网络中设置很多应急救援站点,事故发生之后要迅速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及时进行救援工作。

二、危险化学品物流的安全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物流的预防性管理

要实施危险化学品物流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进行预防性管理,对可能发现的事故进行预测以及评估,并且制定补救措施。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两种:危险性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 Operability,HAZOP)方法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基于HAZOP理论的危险化学品物流管理。

所谓预防,就是要坚持从“源头治理”,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换言之,HAZOP的基本思想是细微的偏离预先设定的操作条件值的现象都可能会导致最终的事故。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寻找可能引起偏离的原因,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决定可以采取的措施。总的来说,HAZOP方法事先找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的思想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预防思想不谋而合。

虽然危险化学品物流和一般的商品物流有所不同,但是其中的主要环节还是一致的,比如运输,采购,仓储等等。

(二)危险化学品物流的风险管理

危险化学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思想同样也体现在对此类产品的风险管理中,简单来说就是在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评估后,选择一种风险系数最小的方法。比如在运输过程中,一般会从路途、时间、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一种风险系数最小的方法。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社会安全的维护者,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风险,而作为直接参与者的运输商,就会将减少运输成本放在首位。政府为了要履行它的职责,通常可以采取开放、关闭一些路段的方法;而对于运输商则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路线来实现它的目标。考虑到运输商和政府所采取的不同决策,危险化学品运输网络设计问题可分为过度管制型、无管制型,两阶段型和双层规划型4种。

前3种方式比较容易理解,双层规划型是指政府优先选择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路段,然后再由运输商再在这些路段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路径,再交由政府进行调整,再征求运输商意见,如此反复,直至双方达成一致。政府开始禁止的路段是以决策的形式的给出的,然后再由运输商给出对策,由此可见运输商的对策显然为政府的决策服务的,而政府又必须根据运输商的对策对决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度管制型和管制型能动性不够且风险太大,实际可操作性太小,而双层规划型虽然成本稍高,但是它的风险也相应较小,所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设计思路。

三、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的应急管理

(一)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应急网络设计

不管前期的预防工作如何到位,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有可能发生,所以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事后应急救援至关重要,就目前来说,构建由若干应急服务站构成的应急反应网络是减轻由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最好的途径。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与改善,例如应急服务站的数量、地理位置、覆盖区域等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就将会拥有一张较为完善的应急反应网。

(二)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应急响应管理

应急反应对时间的要求十分之高,因此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和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为更好的应急救援提供了技术保障。当运输车发生事故时,GPS可以立即将车辆的位置信息传送到决策中心,然后决策中心可以通过RFID阅读器来判断危险化学品种类、包装方式、数量等信息,从而决定所需救援的类型及数量,实现快速而有效的救援。和一般突发事故一样,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应急响应过程包括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与重建等3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步骤。如何有序地处理衔接不同阶段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参考文献

[1]罗一新.危险化学品物流的安全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10,8(2)

[2]苑久富,王海燕,何凡.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 2006, 49(3

篇3

1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呼伦贝尔市辖区内15个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

1.2调查方法

赴各旗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考察实验室基础硬件设施、相关生物安全防护装备设备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转情况。并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要求的相关标准制作统一格式的调查表,对各基层实验室开展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包含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人员状况、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共14项调查内容。

2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2.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共考察15个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建筑面积总和近3600m2,平均每个实验室240m2。其中6个实验室在近五年内对实验室进行过新建或改扩建,2个实验室十年内从未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修建。全部实验室中,有8个实验室不具备独立的给排水或应急供电系统。

2.2实验室人员情况

被调查的15个基层实验室,共有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52人,平均每个实验室3.5人,工作人员最多的6人,最少的只有2名兼职人员。全部人员中,高级职称13人,占总人数的25%;中级职称22人,占总人数的42.3%;初级职称7人,占总人数的13.5%;其他工作人员10人,占总人数的19.2%。其中,畜牧兽医类专业人员共45人,占总人数的87%。

2.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情况

参加调查的15个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全部为BSL-2级,均于2013年通过了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并取得了证书。全部实验室均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并根据各实验室实际情况制作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并能通过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来规范实验室活动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全部实验室均签订了兽医主管部门-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级生物安全责任状,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并落实到人。全部实验室均具备二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台式离心机等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以及一次性眼镜、口罩、帽子、鞋套、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在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的推动下,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视和规范,各实验室均能保持现有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生物安全管理现状总体较好,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存在问题

3.1.1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部分基层实验室多年未进行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造修建,或随行政办公单位不断搬迁,导致实验室设备设施丢失或损坏。部分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损坏,一些常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多年未进行检修、检测或已经无法正常运转。部分实验室没有独立的给排水系统和应急供电系统,几乎全部的实验室都不具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仍依靠传统的先高压灭菌,再深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然而一些废弃物在离开实验室后,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在基层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时,带来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3.1.2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少,相关生物安全培训有待加强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过少,且老龄化程度较高。平均每个实验室专职工作人员不足4人,有的只有2名兼职人员。在被调查实验室中,某基层实验室,没有专职实验室人员,只有2名兼职人员,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该实验室目前已无法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其他实验室仅有的“专职人员”在日常的实验活动中,往往身兼数职,在做好主要动物疫病采样、检测、诊断、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开展其他日常工作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难以保障全部工作顺利进行,也造成了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同时,一些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知识认识不足,开展实验活动时,往往不按规定穿戴防护服、手套、帽子、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未知样品时,不充分利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等安全设备;部分实验室未将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弃物不经灭菌或消毒即作医疗垃圾处理甚至随意丢弃,缺乏警示标签等行为极易造成人员受伤感染和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

3.1.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适宜,可操作性差

部分实验室在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时,过于注重参考一些先进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虽然这样的体系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对实验活动各方面的生物安全要求更加严格,但体系过于庞大,与现有的实验室实际运行机制不匹配。对基层实验室而言,运行如此庞大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得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更造成了原本并不富裕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2建议

3.2.1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设立实验室运行专项保障经费,用于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等工作,确保基层实验室环境安全、运转正常。完善基层实验室独立给排水和应急供电设施设备建设工作,确保基层实验室废水、废气等非常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确保实验室应急用电保障。为基层实验室配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开展规范的实验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3.2.2积极引入专业人才,建立保障措施,防止人才流失,提高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周期性的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熟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使其能够规范正确的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加强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等培训,定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工作,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2.3在充分总结现有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及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自身实验室活动实际情况,正常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泽林,等.重庆市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4):18-19.

篇4

污水处理厂的化验室是整厂的实验重地,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都是不同与普通物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安全操作,化验室内的化学品非常复杂,化验人员流动性较集中。因而,在日常的化验管理中必须要加强化验室安全管理,牢记安全第一,避免事故的发生。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安全管理谈一些看法以供同行们切磋。

一、化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化验室化学品清单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验室制定所有的化学品清单,包含药品的批次,药品的购买时间,药品的特性以及药品的保质期。化学品应由化验员负责保管,分类存放,注意各个试剂特性的保存方法(注意酸、碱药品,氧化、还原剂药品,易燃性药品分别储存),定期检查,定期监督,定期更新台账。化验室内应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汇总可张贴在化学品主要处理场所附近的墙面上。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污水厂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大致包括:易燃液体,氧化剂,有,腐蚀品及压缩气体等几大类。

①危险化学品的申报

危险化学品的申报可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报送当地公安部门批准并备案,化验室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年分批次报送,注明化学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②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严格按规定分区、分类储存,并且不得超量储存(如氧化剂不得与还原剂同区存放,易燃液体应单独存放等)。对有易泄露的危险化学品不能二层堆放,对剧毒、易制毒等化学品化验室应有专柜储存,严格按照“五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双本帐、双把锁)管理制度”执行。

③危险化学品的使用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熟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记录危险化学品的名称,使用量,做到有据可查。

3、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有很多特性,有毒废液,强酸、强碱废液等,我们在处理这些废液时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单独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上应标注废液名称,贮存时间,定期处理,若没有处理应上锁等待后期处置。污水厂实验室废液可根据废液产生的特性由化验员专门具体处理,遵循废液处置的原则在废液浓度已经相当小而且安全时,可以倒入下水道。污水厂实验室可根据其产生的废液性质制定出适合本厂的《化验室废液安全处理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有安全人员监督管理。若处理难度大或者处理安全指数高的废液由指定废液处置单位集中处理。

二、化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1、化验室使用仪器的安全管理

化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安全试验的必须要求,因而我们在日常的检测中必须要遵照每个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仪器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编制设备号并张贴在仪器设备醒目处,所有仪器设备应用“三色标识”(注:三色标识指绿色表示检定合格可以使用,黄色表示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准许降级使用,红色表示设备已停用)表明其受控及检定状态,标识上注明仪器设备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检定单位。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确保能正常运行,有专人保养,负责安全使用,运输及维护等。所有的仪器设备应由专人建立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论证意见或报告、检定证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护计划和维修记录等,所有资料进入设备管理档案予以保存备查。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运行不正常的应在修复后经检定或校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存入仪器设备档案备查。

2、加强实验室水电等的安全管理

加强实验室卫生、水、电等都要合理安全使用和检修,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不使用绝缘不良或接地不良的电器设备,不能私自自拆仪器,实验结束后,化验人员离开前要检查水、电和门窗,确保安全。

3、化验室自检设备的安全管理

化验室应配备自检设备提高使用人员的专业防护,如配备:通风橱、灭火器、紧急洗眼器、防爆警报器、冲淋器、气体探测仪、急救箱等工具,并进行定期检查。

三、化验室人员的安全管理

化验室的日常工作都是由化验员来完成,因此化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和化验人员息息相关的,化验室新近员工必须在到岗后接受本岗位的安全教育,并告知与之相关的的危险工作以及需遵循的保护性规章,以实现安全工作。

1、人员做好专业性的要求

化验员应该熟悉所有的操作流程,了解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细致谨慎不容疏忽。专业性的知识要落到实处,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哪些物质不能混合在一起等都应该注意。

2、人员的安全管理

仅允许经授权及化验员进入化验室工作。到访者、分包商或未授权员工须在授权人员的陪同下进入化验室。供应商的出入应制定相关的安全协议。

3、建立可靠的安全责任检测制度

安全检测的制度是加强对使用者的安全监督,在化验室的检测工作中,将检测的时间、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制度化,也是对于化验人员的一种鞭策。在每次进行了大型的化验工作后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细致的检测,将化验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检测一遍。这种检测的工作应该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只是应对领导检查,应该是与安全直接相关的,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建立化验室安全检查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并建立台账,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示安全警告。

4、制定定期培训工作

化验员必须至少每年参加安全知识更新培训并考核通过。污水厂内也应制定相关的化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全演练工作。安全演练一般包括灭火器的使用以及进行化验室内部意外事模拟。

化验室内应至少始终配备一名急救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

5、提高化验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化验员必须学会安全防护,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靴、眼罩、手套等安全用品,工作服白大褂不能穿短袖,只能是长袖,尤其夏天。安全靴不能由帆布鞋,拖鞋,凉鞋代替。眼罩和手套是化验员在洗涤玻璃器皿或者配置溶液等工作时时必须佩戴的工具。

化验员还必须学会相关安全事故处理知识,掌握一定的防护急救技能以及事故的排除方法,制定相关的化验室应急预案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能力,不至于在遇到事故的时候出现束手无策和盲目无助的状态以致错过最佳的急救时间。

篇5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安全;安全分析;防护措施

0 引言

物联网作为提高互联网功能应用的基础和先导,物联网能大大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但是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后,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安全是物联网中的首要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保护措施,物联网就谈不上被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安全问题会对物联网作用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物联网有别于传统网络的安全需求,阐述了物联网安全方面的相关技术特点,针对物联网的安全问题,结合传感网、互联网等的比较成熟的安全技术,给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物联网是射频识别(RFID)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物,并伴随着移动互联的融入和深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性的、更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服务网络框架。物联网使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便携式计算机、专用终端等作为操作终端,目前为2G但必将以3G为主的移动通信网络或无线局域网作为接入方式,直接或间接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已经非常成熟的应用业务。物联网安全威胁存在于各个层面,包括感知节点安全威胁、接入传输安全威胁和业务应用安全威胁。智能终端的应用带来了很多新的威胁,如感知节点的非法篡改和资源的非法访问,通过更换终端信息,利用病毒和恶意代码进行整个物联网信息系统的破坏。

物联网信息系统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在空中传输,容易被截获或非法篡改。非法的感知节点可能以假冒合法节点进入物联网网络,进行各种非法活动,合法身份的节点在进入网络后,也可能访问相应的网络资源。业务应用层面的安全威胁包括非法访问应用业务、非法访问数据、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和目前IP网络已经存在的所有安全威胁。物联网直接支撑着并影响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传统互联网等研究领域的发展。然而随着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增加、处理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必将面对更多的安全风险,因此物联网面临的威胁和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是物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1 国外发展概况

目前在全球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上看,物联网成为未来10年发展迅猛的行业。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连”的应用业务,跟人与人之间通信的业务相比,前者是后者的30倍,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入侵检测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美元。因此“物联网”必将成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关键技术。在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美国工商精英们的“圆桌会议”上,IBM公司CEO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在2009年5月,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与媒体中心主任鲁道夫-施特曼迈尔说:“物联网及其技术是我们的未来”。在2009年6月,欧盟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韩国出台了《基于IP的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的增长动力。

2 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比较早,中国科学研究院10年前就开始了对传感网络的研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重点科研单位,目前正重点研究物联网关键技术。在2009年10月,中国研发出第一枚物联网核心芯片“唐芯一号”。在2009年11月7日,总投资超过2.76亿元的物联网项目在无锡签约启动,物联网项目研发涉及到传感网智能技术研发、传感网络应用研究、传感网络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中的多个前沿研究领域。在2010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到2020年之前我国将投入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支持下,国内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与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光子和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演进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和传感器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性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开展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应用项目。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无锡和深圳等地都作为研究试点进行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鼓励政策。从全国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3 物联网特点分析

物联网技术有可跟踪、可监控、可连接三个技术特点。

可跟踪的特点:在任何时间,只要与物联网连接的物体,它的精确位置,甚至与其相关的周边环境都是可以跟踪的。例如在物流行业,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在运输中的货物和车辆都打上电子标签,通过路边的固定读写器读取标签信息,再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传送给指挥中心,实时跟踪整个货运过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运输货物的丢失,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可监控的特点:物联网可以使用物体来实现对人的监控与管理。例如在医疗系统中的身体情况监测,健康监测用于病人身体的监护、生理参数的测量等,可以对病人的各种状况进行监控,通过通信网络把数据传送到目的节点终端上,基于数据医生对被监护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控,并做出及时处理。

可连接的特点: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实现了物体在无线网络下的控制与兼容。例如在汽车及其钥匙节点上都植入感应器,如果饮酒的司机使用汽车钥匙时,钥匙能监测到酒精含量,并发射无线信号给汽车,这样汽车就会无法启动。

4 物联网安全分析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由于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感知节点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感知节点本身就是用于监测和控制各种感知设备。节点对各种检测对象进行监测,从而提供感知设备传输的数据信息来监控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这些智能传感器节点是暴露在攻击者面前的,最容易被攻击。因此,与传统的IP网络向比较,所有的监控措施、安全防范策略不仅面临着更复杂的网络环境,而且还有更高的实时性要求。

物联网面临的主要威胁。

安全隐私: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用于物联网系统中,RFID标签可能被嵌入到任何物体中,例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但是这些物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了解相关情况,会导致该对象的拥有者被随意地扫描、定位和追踪。

伪造攻击:与传统IP网络相比,传感设备和电子标签都是在攻击者面前的。与此同时,接入传输网络中有一部分是无线网络,窜扰问题在传感网络和无线网络中是普遍存在的,而无线安全研究方面也显得非常棘手。因此,在网络中这些方面面临的伪造节点攻击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传感器节点的安全,从而影响整个物联网安全。

恶意代码攻击:恶意代码在接入传输层和传感层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可以攻击的突破口。对攻击者而言只要进入到网络,通过传输网络进行病毒传播就变得轻车熟路。而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一点与有线网络相比就更加难以防御。例如类似蠕虫这样的恶意代码,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这种环境中检测发现和清除恶意代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拒绝服务攻击,这种被熟悉的攻击方式,发生在感知层与接入传输层衔接位置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由于物联网中感知节点数量庞大,而且多数是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因此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时候,海量的感知节点信息传递转发请求会导致网络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的效果。

信息安全:感知节点一般都具有功能单一、信息处理能力低的特点。因此,感知节点不可能具有高强度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因为感知层节点的多样化,采集的数据、传输的信息也就不会有统一的格式,所以提供统一的安全防范策略和安全体系架构是很难做到的。

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隐患,在物联网的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除了面临传统有线网络的所有安全威胁的同时,还因为物联网在感知层所采集数据格式的不统一,来自不同类型感知节点的数据信息是无法想象的,并且是多源异构数据,所以接入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问题也就更加繁杂。

5 物联网安全防护措施

目前监管体系对不同的物联网信息系统的防护管理要求存在没有差异和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因此,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根据物联网的技术特点,针对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我们应构建和完善物联网的监管体系,从防范阻止、检测发现、应急处置、审计追查和集中管控五个方面,对物联网系统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进行安全防护管理。

防范阻止主要指物联网系统应该具有安全防护和阻止信息安全威胁影响的措施,从而有效防范上节中提到的安全威胁。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而言,物联网除了面对TCP/IP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传统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大量自身的特殊安全问题。因此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

检测发现主要是指物联网系统应该能够检测发现物联网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其中包括感知层检测、接入传输层检测和业务应用层检测,在感知层应能检测发现感知设备伪造攻击。由于感知设备是“”在攻击者面前的,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它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操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件。接入传输层应包括边界接入系统、视频接入系统和无线接入系统三类接入传输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业务应用层应能检测发现业务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因为TCP/IP网络的所有安全隐患都同样适用于物联网。同时应能针对物联网感知层、接入传输层、业务应用层三个层次进行风险威胁分析,形成反映物联网系统安全态势的总体视图。因为安全系统从隐患到影响是一个态势变化的过程,因此对物联网系统态势的分析与威胁防范同样重要。

应急处置主要是指应该能够具有高效指导系统维护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应制定物联网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物联网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做出相应修订。应明确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各应急行动小组在应急救援整个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应明确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应该包含的所有应急程序,以及对各应急程序能否安全可靠地完成对应的某项应急救援任务进行确认。应急预案应具备实用性、可操作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的特点。

审计追查主要是指应该能够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安全事件倒查的措施,包括日志采集、查询、分析和追查。其中采集应能对分布在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各个部分的用户和管理员操作日志进行采集。查询应能对物联网信息系统日志进行查询,包括常规查询、条件查询和权限控制查询。分析应能根据统计需求,对物联网信息系统日志进行统计分析。追查应能根据追查安全事件需求,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安全事(案)件的倒查手段。

集中管控主要是指应该能够为物联网系统自身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包括集中监控、策略管理、运行监控、异常和用户监控。其中集中监控应能通过监控指挥中心对物联网系统进行集中管控,包括系统安全管理和监控。策略管理应能对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策略进行集中管理,支持管理感知节点的备份与恢复。运行管控应对感知层终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应对物联网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异常和用户监控应能对业务应用层异常进行监控,应对系统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

6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其信息安全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所以安全是物联网领域的核心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物联网就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这就会对物联网优势的发挥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在对物联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技术特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并根据物联网技术特点,针对面临的安全威胁,给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从而进一步明确物联网的安全应用不仅包含技术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出台与物联网安全防护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丁超, 杨立君, 吴蒙. IoT/CPS的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中兴通讯技术,2011,01(17).

[2] 李向军.物联网安全及解决措施.农业网络信息,2010,12.

[3] 戴铁君.物联网安全问题与其解决措施.科技风, 2011,02.

[4] 汪金鹏,胡国华.物联网安全性能分析与应用.科技信息, 2010,33.

[5] 姚远.基于中间件的物联网安全模型.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01(07).

[6] 肖毅. 物联网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通信技术. 2011, 01(44).

篇6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 计算机 英特网管理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而电子阅览室被认为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特别在Internet时代,他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料和便捷的服务。许多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完成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后,建立了不同规模的电子阅览室,并开展了一些新项目的服务。

一、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加快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界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资料的查阅和下载

阅览是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应当能访问光盘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以及Internet。阅览方式有光盘阅览、网络阅览等。光盘阅览和下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非印刷资料已是人们获得社会知识和信息最简单最快捷的途径,以光盘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储存量大、收藏方便、使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已经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网络阅览和下载。Internet上有极大的信息量,使读者可以获取和下载网上信息和资料。从而在信息获取上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丰富性、时效性。

2.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电子阅览室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信息的瞬息万变,科研人员已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查询繁琐的检索工具书,而逐渐依靠计算机进行检索。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馆自己产生的如期刊数据、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等;二是来自本馆以外的数据,如与其他图书馆交换或购买的数据以及购置的电子出版物;三是Internet的网络文献,包括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标库等。所以电子阅览室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检索、任意浏览和自由选择馆内、国内乃至全球网络上的计算机情报、资料检索服务。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检索业务。其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也可以由读者自己进行检索。

此外,无论是信息检索还是资料阅读,读者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而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计算机设备,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可以随时为读者提供地址查询、信息导航、娱乐与欣赏、新技术研究等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高校电子阅览室一般都对学生开放。由于学生使用频繁,管理工作困难较多,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故障和计算机部件失窃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是为学生服务,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这是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难点。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老师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水、食品及与无关的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这需要平时的教育和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2.计算机管理和维护

由于灰尘、温度、使用时间、机械磨损等因素,计算机经常出现硬件故障,处理不及时,会给电子阅览室工作带来影响。为了满足每个学期工作的需要,在学期开学前应对全部计算机软、硬件逐机检查。

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经常会有意无意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一直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难题,病毒一旦传入电子阅览室建立的局域网内,轻者机器运行速度减慢,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阅读。在管理硬件方面,设立专职维护人员,由其负责软、硬件的日常维护。正确用好CMOS加密,使恶意破坏分子,无法进入和修改。使用还原卡保护启动盘上的系统文件;使用Ghost软件,经常做软件备份和恢复。在管理软件方面,电子阅览室当值教师发现计算机出现故障,应及时登记,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行检查维修,维修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实现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面向全校学生,有空余的机位时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因此每个人进入和离开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这种情况如何进行管理?用传统的收机票、或单独设立一套收费系统的办法显然是不太好的管理方法,必须对机房实行自动化管理。我认为学校应该建立校园IC卡管理系统,它使学生在校园里享受一卡通带来的方便!如:它集学生食堂用餐、校园内超市购物、学生公寓用水和用电、电子阅览室阅读、开放式计算机房上机等等。它应该将每个人的各种消费数据及时的通过校园网,汇集到校园IC卡管理系统中心,实时增减。学生只需手持校园IC卡,就可自由出入学校各种消费场所,而无须登记、缴费等繁琐手续。这样才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

4.安全管理

用电安全一直是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应配备独立供电线路,并安装地线,不要与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共用线路。无论电网质量好坏,服务器都应配备交流稳压电源或UPS。

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修线路。无论电子阅览室电缆布线和电源插件板是否完好,由于存在老化问题,都应该在5年左右彻底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是避免引起火灾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要注意特殊天气时的用电安全,在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电源。根据电子阅览室大小配备灭火器,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计算机和配件失窃在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管理教师提高警惕。下班前一定要反复检查电源关闭情况,检查好门窗,不让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安装防盗门、防盗监控系统和留守值更人员等措施。为每一台主机箱加锁,使用扣线把键盘、鼠标线锁住。该举措能较好地防止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学生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要严格管理。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张贴危险警示。严禁学生在室内及周围吸烟,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事先都要有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结束语

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必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我们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理应想方设法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而前搞好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努力提高我们自己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最大功用,为广大教职员工搞好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斌.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江苏省高教研究,2007,1.

篇7

关键词:Internet时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电子阅览室;管理;绿色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29-03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数字图书馆的原型;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览室在网络技术、软硬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集电子文档(如电子书,视频资源,网络信息检索)、阅读、查询、检索和一体化培训服务的现代多功能阅览室;他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和更便捷的服务。不同规模的电子阅览室在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发展了一些新的服务项目。读者在图书馆享受的文献不但有纸制的,还有丰富多彩的数字化资源,最主要的是它通过网络技术能够将各种资源由单一的馆藏迅速传播到整个世界。

1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难题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设施逐渐完善,网络资源不断开放、各种共享资源迅速增多,其优势日益显现。部分读者使用计算机能力不强、认知社会的水平不高、分辩能力差,所以对使用电子阅览室的目标定位不对、动机还不纯,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很大浪费。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不完善,跟不上电子阅览室的快速发展,大大阻碍了使用效果。主要包括:

1.1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1)部分读者把电子阅览室当成游戏厅、网吧,并未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资源来研究、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有些读者片面的认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不到位,上网与监控系统做的不够完善,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只想玩游戏,并没有阅读、学习;电子资源、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严重浪费。

3)一些农村的读者自身知识水平不高,由于计算机设备不普及和缺少相关的辅导,对网络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计算机认识不到位,从而不能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资源。

1.2管理难度较大。

有些读者认为网络是最安全的,想干什么都可以,缺乏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因此,电子阅览室的管理重点是要给读者积极向上的观念,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净化读者的思想。同时,应加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加大对读者违规操作的有效控制,更好地发挥电子阅览室在图书馆中的的作用

2 电子阅览室的类型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发展很快,各种各样的电子阅览室先后建立,在开展各种服务的同时要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优势服务。电子阅览室有以下几种类型:

2.1装备单机的电子阅览室

一个简单的电子阅览室由几台或者几十台相互单独的计算机构成。它的好处是花不多的钱、可以随拆随装,对空间的要求也不高,但它不能共享网络资源,无法整体控制,实用于小规模的图书馆及乡镇图书馆。

2.2 联结局域网的电子阅览室

利用原有的交换机、集线器、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组成电子阅览室局域网,由几台至几十台计算机组成,不装软驱、光驱;机房服务器上安装不同型号的光驱,将光驱设置为共享,电子阅览室里所有电脑可以通过局域网同时共享光盘上的内容。

2.3混合型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在图书馆已有的网络基础上,电子阅览室由几台或者几十台多媒体计算机组成[6];电子阅览室里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通过局域网可共享服务器光盘里的文献和每台计算机光驱里的单机版电子读物,可以在局域网里查询馆内的的各类图书,还可以通过本馆自建的数字图书馆查阅本馆的电子书、视频及馆内特藏图书的电子版和特色资源,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国家图书馆、省一级图书馆及世界其它文献服务机构的文献信息,这是从目前来看比较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3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3.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是为读者服务,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读者的管理;管理阅览室的计算机难,对上机的读者管理更难,这是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电子阅览室管理辛苦、忙碌又零乱,想要有一个好的上机环境,读者最好能参与制定适合电子阅览室的制度,这样读者就会自觉遵守。严禁大声喧哗、严禁扔垃圾、随地吐谈、禁止打游戏,水、食品不能带入,这样才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上机环境。不准随意搬动、拆御电子阅览室的任何设备,不私自打开或者关闭除电脑外的任何电源;下机以后,要正常关闭用过的主机、显示器、摆放好椅子、耳机及鼠标,对故意破坏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不得私自将电子阅览室中的任何设备带出电子阅览室,一经发现即视为盗窃严肃处理,严禁读者登陆非法网站及使用违禁软件。

3.2计算机维护和管理

机箱内的cpu、内存条、显卡等芯片时刻处于高速运转,温度特别高,吸附了大量灰尘,风扇转轴里进入灰尘后,会给计算机带来不同的问题,如不及时排除这些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子阅览室的正常工作。为了不影响读者正常的使用,每月都要对计算机软件、硬件进行检查,并排除相应的故障。

读者操作电脑的能力水平不一,经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把系统文件或者一些重要的应用软件删除,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病毒无处不在,这是管理中最大的麻烦,病毒一旦侵入局域网,轻者使电脑运行速度变慢,严重的会让电子阅览室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使用。在硬件管理方面,应有专门的技术员,随时检修计算机。要加强CMOS的管理,设置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密码,读者不能随意进入和修改;最好使用还原卡或还原精灵保护硬盘不被破坏,用Ghost备份系统,便于系统瘫痪后恢复。在管理软件方面,电子阅览室最好有一套适合自身的软件来进行管理控制,比如批量分配机时,统计上机情况以及定位读者等,这样便于管理人员管理。当值管理员发现计算机有问题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进行登记并通知技术员维修,技术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3设备与网络安全的维护

网络维护有馆内每台电脑能否正常运行,内网和外网是否畅通、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否正常、馆内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以及各种数据库资源的维护。管理人员时常对每一台计算机检测、维护网络系统,如有问题马上处理,以保证电子阅览室内的网络及机器的正常运行。最好是安装软硬件防火墙和上网行为管理,时常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对局域网内的每台电脑查杀病毒,预防病毒、木马对电脑和服务器的破坏,在遭破坏时及时修复受损。

3.4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电子阅览室是免费开放的,读者随到随上,自由度很大,单独设置一套收费系统或者用人工的方式来登记读者的上机情况是比较费时费力,所必须对电子阅览室实行自动化管理。我馆建立的IC卡管理系统集成人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为一体,读者只需手持一张卡,就可自由出入图书馆的各个阅览室阅查阅、借书、上网等活动。

3.5加强对读者的管理

读者管理分为进门刷卡、上网监控、系统控制、远程载屏、远程关机、上机情况的统计、网上阅读等;读者在享受电子阅览室无偿服务的同时要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内应有相关的流程对读者在电子阅览室的行为进行规范,这可以借鉴网吧的管理模式,比如:读者进入电子阅览室必须先进门刷卡,然后上机。

为了维护电子阅览室的干净整洁,请读者不要在室内吸烟,饮食,大声说话,要正确使用键盘、鼠标、耳麦,不要随意搬动桌子和椅子,保护公共财产,一旦破坏应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理。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有操作不当、死机等问题时,及进向管理反应,得到管理员的帮助解决相关问题。读者离开后,如有乱扔垃圾、损坏硬件的情况,管理人员通过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定位这台有问题电脑最后使用的读者,将此读者的帐号禁止使用并注明情况,等待读者下次来后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处理。

3.6安全管理

“安全用电”在电子阅览室管理中显的尤为重要,电子阅览室应有自己独立的供电线路,在房顶安装避雷针,并安装地线,机房里应安装交流稳压电源,服务器配备相配套的UPS。

图书馆应有专职的电工,要定期检查维修线路,特别是电子阅览室的各种线路和电源板,在使用一段时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问题,为了避免和预防火灾的发生,应及时更换有问题的电线,地板要用防火材料。在雷雨、闪电、大风、暴雨等天气下,最好切断电源,避免烧坏设备,应按标准配备灭火器,过期的灭火器应及时更换,以备使用。

人们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经常发生电脑及配件被盗的事件,管理员在下班前要检查门窗是否锁好,不给小偷留有任何机会,最好在大楼内安装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及防盗窗和防盗门,每天安排专门的值班人员。在设计电脑桌时应考虑防盗,将机箱锁在桌子里,并用扣线把鼠标、耳机扣住,这样会预防人为破坏和偷盗设备的行为发生

馆内读者的安全问题相当重要,要严肃而认真的约束,严禁读者乱动电源,在相关地方张贴危险警示。禁止读者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并悬挂警示牌,提前做好馆内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应急预案,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在发生特殊情况时便于读者逃生,这样可尽量避免读者在馆内受到伤害。

4 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方式与创新

“绿色图书馆”是指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以绿色服务为宗旨,是一个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不断自我更新换代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高效能的、多功能的、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的、适应时展、紧追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图书馆[4]。“绿色图书馆” 丰富的内涵和前瞻性的概念,符合时代特征,现代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要以绿色图书馆为基础,各馆应当借鉴绿色图书馆的理念来指导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4.1 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引导读者正确使用电子阅览室

举社会各界微薄之力,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有些读者的自我控制力差,所以读者在利用网络阅读时所涉及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问题上需要各方相互配合,应积极向读者传导绿色健康的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向社会推广电子阅览室,引导读者绿色上网,正确使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检索、查询等功能,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效果,使电子阅览室利用率最大化。

4.2 传播绿色信息,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电子阅览室有一套完善的网络,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对读者的信息辅导,传播绿色信息,经常开展有益读者身心健康、主动进取的文化活动,通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指引,为读者打造绿色网络空间。

4.2.1 加强操作培训

读者想要尽快顺利地在电子阅览室查到所需的资料,除了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因此引导不同层次的读者有效利用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提高读者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同时是一个相对较重的工作。电子阅览室应在不同时间段举办一些提高读者使用电脑技能的培训班,特别对网上数据库的查寻方法和电子资源的查阅方法进行重点培训。此外,根据专业需求型的读者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源信息,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在电子阅览室的进行专业训练,以达到快速、准确获得所需的信息。

4.2.2 提倡“绿色阅读”活动

读者喜欢在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里学习,电子阅览室要努力营造读者喜欢的环境;通过对电子资源的整理分类,利用电子阅览室导航系统和数字图书馆推荐适合每位读者的内容,引导读者积极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图书,少读低级趣味的读物,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电子阅览室应利用导航系统给读者推荐各类考试、教学所需的网站,向读者推荐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和音乐,起到陶冶读者情操、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

4.2.3 打造健康网络交流平台

努力将电子阅览室打造成为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联系平台,通过为读者提供有阅读兴趣的电子期刊、电子读物等途径实现信息传递,引导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上来,同时也要搭建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为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供平台,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效果[5]。

4.2.4 加大技防手段

加强软硬件防火墙的管理及升级,及时更新技术防范手段,把“不良信息”扼杀到摇篮中,预防网络混乱行为的发生,安装“网络过滤软件”、“上网与程序监控”软件等,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电子阅览室终端上安装上网与程序监控软件,添加禁止网站、禁止读者随意安装应用软件、禁止读者访问不健康的端口及IP地址,防止读者随意更改终端的IP地址,控制读者的各种越权使用和破坏行为,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网络进行不定期监控。利用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给读者设定上机时间,成年人和未成人应划分在不同区域,未成年人上机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在机时用完的前5分钟机房管理软件自动提醒读者时间已用完,时间到时电脑会自动下机并关闭电脑。

此外,图书馆防御各种不良信息的力量是相当薄弱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将各种不利于读者的信息抵御在电子阅览室的大门之外,给读者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4.3提倡绿色服务,打造健康节约的电子阅览室

4.3.1 多渠道扩充电子阅览室数据库资源

电子阅览室不能只靠图书馆一方的力量来建设,要调动读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中来。电子阅览室数据库的平台搭建起来后,要积极吸收本地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广大群众手中的资源,来补充到电子阅览室的数据库里。要要提倡绿色节约的方式,建设本馆的特色资源,扩充信息资源,把本地电视台制作的一些本地特资源和文本资源转化为数据库里的资源。把购买的电子读和收集来的各种电子书编辑、加工、分类,利用本馆内网站制作成电子图书馆供读者检索阅读,从而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同时,要给读者提供研究学习的平台,及时将读者的原创作品进交流和共享。

4.3.2 打造绿色节能的电子阅览室

在电子阅览室的建筑设计上就应考虑节能环保,建设中最好利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减少空调耗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来取暖和供电,室内安装柔和的节能灯,尽量利用天然采光,减少损耗。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种花草,净化空气和调节读者眼疲劳。

由于Internet的逐步成熟,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应不断扩展和延伸,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也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净化的网络资源和阅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扩充电子资源,让电子阅览室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让电子阅览室走进千家万户,大大提高电子阅览室的社会形象。我们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理应想方设法为教学、为科研、为读者搞好服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就必须不断学习充电,提高业务知识、管理能力,为读者做出最大的贡献,让电子阅览室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做读者满意的图书馆人。

参考文献:

[1] 杨洪斌.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江苏省高教研究,2007(1).

[2] 海特,雁腾.快速操作Internet教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3] 张雅伟.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方式探析护林[J].科技资讯,2010.

[4] 李桂贞.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以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