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建议及意见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实训建议及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实训建议及意见

篇1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根据笔者多年的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经验,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机械加工实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机械加工实训成效。

关键词 实训成效;机械加工;产教结合

机械类高职院校在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最终被接受和认可的就是让学生参加实训,很多机械类高职院校走“产教结合”的优质高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去校办工厂进行实训,学生在这里学习实际产品的加工技术,同时也熟悉了机械加工企业与工厂作为一线操作工在“领料、加工、交检”这一系列操作工人需要完成的流程,能更好的融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今后能更快的融入工厂也奠定基础。

校办实训基地主要是为了培训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为主。为了培养企业人才,提高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各大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提高机械加工实训的方法,也提出很多改革措施,最终成效如何呢?通过近些来年来的调查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们希望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上手。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除了在本专业技能要学得比较扎实,同时还要有自己良好的学习方法,我们通过企业的反馈信息和对学生现场实操招聘考试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成效与企业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学生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需注重实训的前期培养

很多学生对实训没有深刻的认识,仅仅把实训当成正常教学中的过程,只要考试通过就行,甚至有部分学生怕苦怕累,想把实训蒙混过关。由于学生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自主学习,所以对技术的掌握也比较粗浅。学习机械加工技能,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很多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自学钻研得来的。作为参与实训的学生,必须地自己所学技能有深刻认识,可能是自己今后谋生的饭碗,努力学习并培养对它的热爱,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效果也大打折扣。

2 实训过程中不善于总结

这一点在实训过程中很多学生忽视了,我们大多数学生参与实训,都是第一次告别理论课堂,接触机械加工,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即使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听懂了,由于没有成文的记录,两三周之后就忘记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把少见、常用、重点和难点、包括自己在实训环节中出现的操作失误等等。实践证明,勤总结和勤记录的学生在实训之后仍然能记住当初所学的知识。

3 实训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或者说理论知识欠缺

很多学生在实训时体现出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或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深刻。例如:普通铣床实训中铣削六面体要求基准统一,那么对基准面的理解,很多同学都知道大概的意思,但是不能阐述其定义。又如课堂上讲的刀具角度,在实训中针对一把焊接式车刀,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判别出前角、后角、主偏角等等,甚至很多学生连主切削刃都不能准确的辨认出来。另外,就是形位公差,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认识如垂直度、圆跳动、平面度等具体的意义。这方面的内容作为学生入门技能培养的基础知识,必须要掌握牢固。如果能很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学习效率一定事半功倍。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加以改善:

3.1 加强几门重要课程的学习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学习好《机械制图》,《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基础》、《互换性与检测技术》等这些课程,这些课程是机械加工的入门课程,它直接影响到一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同时,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对实训老师的教课也起到帮助作用,他们能很快的理解老师讲的加工方法,装夹原理等等,促进实训效果。

3.2 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刚接触机械加工,大多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一般均是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练习,学习方法也基本是处于探索过程中。作为实训老师,应该在实训过程中,结合学生平时实训中的整体表现、接收新技能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结合自己以前学习机加的经验,给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学习方法,这样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3 示范讲解时使用书面规范语言且有意识的融入工艺原则

很多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对刚学完的加工方法、常用工量具名称等等仍然表达不清楚,部分老师讲课、回答学生的问题用语不规范。其实,我们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那么他们也需要更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取得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那么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之外,在口头表达能力上也必须加强,所以我们实训老师讲课必须要规范,并且尽量使用书面语言,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实训老师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意识的加强专业术语的表述。

实训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应把具体的加工方法与工艺原则相结合,这样学生印象较为深刻,也容易理解。例如,普通铣床上铣削平行面的时候控制尺寸,必须要粗精分开,先粗加工去除绝大部分余量,留精加工余量,然后通过测量知道所剩精加工余量,最后再根据余量来精加工,这样给学生灌输的是通过测量保证尺寸而并非对刀来保证尺寸的一种理念。这样学生想到教材学过的知识,这里用到了,也间接的肯定了他们之前的学习效果,其实对学生内在的影响很大。

3.4 重视基础项目细节讲解和多项目、广角度兼顾

我们在给学生讲解基础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讲解,例如,我们讲解六面体的加工,铣削的第一个面是基准面,如何控制基准面的平面度作为重点。第二个面是铣垂直面,我们必须讲解清楚如何通过垫圆棒调整垂直度;第三个面我们必须讲解清楚如何用直角尺找正来铣削侧面与侧面的垂直度。

学生的实训时间有限,其实如果单个项目的练习非常的熟练也很难,那么我们就可以坚持多项目、广角度的原则,我们在可以给学生拓展讲解“用60°靠板铣螺母、铣斜面主轴扳角度的方法、铣V形槽的方法”等等,通过这些加工方法的讲解,能扩大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的广度增加见识,对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3.5 提高实训教师的责任心

学生来校办工厂实训,他们大多数学生是愿意学习的,这就看我们实训老师如何引导,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培养他们对实训的兴趣也是我们实训老师重要职责之一,老师要尽量多的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掌握技术的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很有耐性,讲解细致同时注重重难点的突出。在讲完之后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积极的巡回指导,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训老师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学生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的高低。

参考文献

[1]骆小明.机加工实践教学方法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

[2]张兴全.机械制造技术生产实践教学的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篇2

成立培训组织机构明确培训责任及任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按有关规定都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并明确培训任务及责任。行政主管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负责组织各个工种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并鉴定核发上岗证书,同时定期的进行年度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及时的将各种新的安全规范、标准、要求传授到各岗位工人。企业要根据职责分工成立组织机构,专门对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在作业现场还必须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岗前培训、班前安全交底都有记录签字存档。

培训制度化,建立培训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劳务)企业共同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有组织有步聚的开展培训教育工作。联系有能力组织安全技能的培训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应注明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被培训人员签字、考核记录,根据这些形成已接受培训人员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留档,被培训人员持证,连续记录。这样对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能跟踪管理,而且能在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前掌握具体情况,便于各部门管理,特别是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及时了解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有效地制定相应培训措施及计划,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施工(劳务)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企业长期的重点管理的核心。农民工进入此行业时,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现在很多企业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施工现场什么时候进人、走人都不知道,谈何安全技能培训。这也是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狠抓的问题,也就是形成行政主管部门对强制集中培训,施工(劳务)企业对集中培训,管理人员(项目部)对班组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逐级建立档案,有必要可由职业培训部门进行培训。建立长效的培训管理机构。

三、培训形式及要求

培训的目的是让农民工辨别安全隐患,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技能,了解安全生产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能自我保护,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形式采取多样化,应灵活运用教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要达到目的又要让其接受。如施工(劳务)企业组织竞赛、观看视频教材、建立安全标兵小组、互问互答、老工人的“传、帮、带”、现场实际操作比赛等活动。可以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方式,到现场实地传教。坚决杜绝对农民工不负责任的走形势、做样子、应付检查现象。

四、培训内容

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制定教育与培训教材(案),要适用、且少而精。根据工种、岗位确定培训内容,如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电气设备、防护用品、放火防中毒防中暑、事故案例、物体打击、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护等,要组织相关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操作技能进行重点教育培训。另外按施工进度还要组织专项的安全教育内容,如基础施工中防塌方操作及事故应急自救,主体阶段防高处坠落,潮湿作业防触电,雨季、冬期施工专项措施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等。

篇3

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由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综合测试和课程评价四个模块组成。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电工技术的最基本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模块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实训和电路仿真等与电工技术理论内容相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综合测试模块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的要求,注重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课程评价模块包括学生、任课教师、专业教研室等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组理论内容,夯实理论基础

电工技术课程所包涵的内容较多,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与相关专业沟通、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结合维修电工考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模块按内容属性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及电机电器四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下设若干个基本课题。各专业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组合出适合本专业的电工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基本课题的内容要简练、实用,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同时要贴紧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内容;贴紧维修电工考证的内容,力求达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电工考证的高度统一。

三、整合实践内涵,提升应用能力

1.实验教学,以仪表使用为主。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技术教学中至关重要。实验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以电路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及仪器仪表使用为主线合理安排,弱化理论验证性实验,强化应用性实验。通过实验巩固电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内容包括电位、电压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常用阻容元件识别与测试、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负载、单相变压器特性的测试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与使用。

2.基本技能实训,注重打好基本功。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落脚点就是岗位的工作能力,基本技能实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包括安全用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系统图和平面图的识读及照明电路的安装;低压控制电器的拆装;电动机的拆装;电气控制图的识读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逐步积累电工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设虚拟实验,拓展学生视野。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一是解决了由于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常规仪器难观察得到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既预习了实验,又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锻炼提高实践技能。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法,理论、技能并重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智力和技能的一种测量、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验。综合测试模块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验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三个单元。基础知识考核含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发言、完成作业及单元测试的情况,占40%;结果考核要围绕教学大纲,贴紧中级维修电工考核标准,贴紧实验、实训教学内容,通过建立试题库,以客观题(填空、选择、判断、画图、计算)为主。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合理考核,占60%。实验考核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以实训课题为基本单元进行考核。将考点及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考点进行练习,注重实训结果的考核。

篇4

论文关键词:农电员工;“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原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二五”培训工作意见》中关于加强培训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实施省电力公司“人才强企”和“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提升基层农电职工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农电职工队伍,省公司提出了在农村供电所实施“四个一”(即一档线、一台变、一间学习室、一间训练室)工程。为广大农电人员创造“就近、随时、方便”的基本培训条件,解决基层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需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农电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训练基地承担了《农村供电所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科研任务,笔者现浅谈该课题的研发制定原则。

一、立论依据

1.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等级要求

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职训基地开展的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要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征求来自全省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一线的学员意见,了解农村供电所人员对培训工作的要求。

2.制定“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研究步骤

确立了制定“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步骤:一是收集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农村供电所以及农电员工对技能培训工作的需求;二是对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培训需求进行提炼,进而拿出既有培训类产品一般特质又能贴近生产实际的产品研发条件和建设标准;三是将真实的应用于生产营销实际的设备装置引入到培训中;四是细化“四个一”工程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

3.“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定位

明确“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中核心项目“一间实训室”内应配置的实训装置,按照“组合式、模块化、插件式、多功能”的要求到相关厂家进行了调研,初步提出了“配电装置安装排故一体化、表计回路装接检查一体化、表计抄核纠错一体化”的研发条,力争实训室培训装置的配备具有鲜明的农电特色,同时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满足农村供电所的培训需求;特色项目“一档线、一台变”;基础项目“一间学习室”包含计算机联网学习课件、查询以及阅览室等功能。

二、技术标准制定原则阐述

1.技术标准制定依据

本标准根据《农网配电营业工-国家职业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建设标准》、《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以及《江苏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等规范制定。

2.“一档线、一台变”建设的技术原则

“一档线、一台变”主要包括一档或一档以上10kV、0.4kV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配电线路、一台10kV双杆架设的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关配电装置,可以进行配电线路架设与检修、配电变压器安装与检修等技能培训和考核。

(1)“一档线、一台变”培训功能。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主要实现10/0.4kV线路架设、配变台架安装、负荷开关安装及常规操作、绝缘子和金具的更换、导线修补与更换、线路线材压接、拉线制作、10/0.4kV电力电缆的制作、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与直流电阻的测量、变压器接地装置的安装与接地电阻的测量、低压接户线及电能计量箱的安装、检查与更换、10/0.4kV线路巡视与障碍排除、线路杆位测量和电杆组立与纠偏等培训功能。

(2)实训场地要求及主要建设内容。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面积应在100~400㎡左右,建设内容包括一档及以上的10kV和0.4kV共2个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培训线段,一台容量不超过315kVA的配电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供电所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安装其他配电装置(10kV断路器、分段开关、并联电容器、故障指示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等),场地上配置防高空坠落等各种安全装置。

(3)“一档线、一台变”主要设备。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设备主要有:变压器、低压配电箱、变压器台架金具、直线杆、终端杆、10kV金具与绝缘子、0.4kV金具与绝缘子、拉线盘及拉线、故障指示器、三相接户角钢、单相接户角钢、单相计量箱、三相计量箱等。

(4)仪器仪表配置要求。农村供电所室外“一档线、一台变”实训场配置的仪器仪表和工器具主要有:双臂电桥、接地电阻摇表、四极接地电阻测量仪、2500V绝缘电阻表、1000V绝缘电阻表、500V绝缘电阻表、单臂电桥、导线连接钳压工具、测距仪、测高仪、紧线器、脚扣、脚板、双控保险带、安全帽、成套电工工具等。

3.“一间训练室”建设的技术原则

主要配置用于配电设备安装与故障排除、电能计量装置装接及通电前检查、电能表抄读及计量异常处理等训练的综合实训装置。

(1)“一间训练室”主要培训功能。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主要实现以下培训功能:低压电源接入系统原理;低压照明及动力回路接线原理;低压照明及动力设备安装及维护(含电工基础工艺);常见低压照明及动力回路故障排除;低压无功补偿控制接线原理与常见故障的排查与检修;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直接接线或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接线的各种情况测量、绘图和分析计算训练;对各类错接线方式进行判断和分析以及对电表误差电量的退补等培训;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训练等。

(2)“一间训练室”场地及设备配置要求。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面积应在40~80㎡,训练室内应配置具有配电设备安装与故障排除、电能计量装置装接及通电前检查、电能表抄读及计量异常处理等功能的综合实训装置,同时配置工器具柜、仪器仪表柜以及相应工器具和仪器仪表。

(3)“一间训练室”主要配置设备。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主要配置以下设备:低压配电安装与排故综合实训柜、装表接电检查分析智能实训柜、电能计量抄核智能实训柜等实训装置各1~2台。农村供电所“一间训练室”还可配置以下设备(物品):仪器仪表柜、静电地板、白(黑)板、仪器仪表桌、移动工具小车、数字(指针)万用表、组合工具、工具盒、实训桌椅、若干规格导线、绝缘垫等。

4.“一间学习室”建设的技术原则

主要包括配置与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类和管理类书籍,能与省公司网络大学相连的若干台计算机等设备。

(1)学习室主要功能:学习室主要满足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可采用自学、网络大学课件学习、集中授课、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

(2)学习室场地及主要配置设备。农村供电所“一间学习室”面积应在30~60㎡,室内应配置有书柜、书报架、学习桌椅、计算机(原则上按照每5人/台需求配置)及计算机桌椅、白(黑)板,有条件的亦可配备电子录放设备和教学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3)与农村供电所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类书籍有:《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抄表核算收费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用电监察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力负荷控制员-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配电线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送电线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电力电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内线安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农村供电所人员上岗培训题库》、《中低压配电实用技术》、《农网配电营业工岗位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农网配电营业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常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手册》、《低压配电常见问题分析》、《低压电气技能操作作业指导》、《计算机操作基础教程》等专业书籍;与农网有关的规程和标准,如《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农网配电营业工-国家职业标准》等;与农网相关的技术类期刊,如《农村电工》、《农村电气化》等。

(4)与农村供电所管理相关的管理及励志类书籍有:《你在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读本》、《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体系知识读本》等;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农电管理的制度汇编等;与农电管理有关的期刊,如《农电管理》、《供电企业管理》、《电力职工教育培训》等。

三、该技术标准的创新亮点

1.高度提炼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技能等级主要培训项目

将国家职业农网配电营业工高级工、技师技能等级主要培训要求,高度提炼成“一档线、一台变、一间实训室、一间学习室”,即“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

2.高度浓缩实训柜功能空间

核心项目“一间实训室”内配置的实训装置,按照“组合式、模块化、插件式、多功能”的要求,初步提出了“配电装置安装排故一体化、表计回路装接检查一体化、表计抄核纠错一体化”的研发条件,将原先的7块实训柜浓缩至3块实训柜,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满足农村供电所的培训需求。

3.高度实现“就近、随时、灵活”的基本培训条件

在农村供电所建设“四个一”的基础培训设施,为农电人员创造“就近、随时、灵活”的基本培训条件,满足基层农电人员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的需求,达到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保护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农电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4.“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实行“四个统一”

即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统一各材料规格,统一实施方案图纸,统一验收标准。这样各项清晰明了,便于执行到位。

5.农村供电所兼职培训员的选聘和培训优化到位

农村供电所应按配电运检、装表接电、营业抄核三个专业设立兼职培训员,兼职培训员优先选择技术骨干和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等级的农电员工。同时,兼职培训员负责组织本所农电工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自学和网络课件学习,组织员工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

四、实现措施

1.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省公司农电工作部负责制订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负责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审查和下达工作;省公司人力资源部是“四个一”工程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四个一”工程培训指导意见,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培训工作。各市、县基层供电所负责汇总、审核、上报各农电工培训计划;负责根据批复的培训计划组织供电所农电工开展基础知识自学、网络课件学习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负责农村供电“四个一”培训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负责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农电工培训需求,提出完善培训设施和培训方法的合理化建议;负责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2.分步推广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2010年,在全省1570个农村供电所,挑选200个供电所分步推广实施,不断总结经验,稳步以点带面推进。

3.基层农电工培训要求措施

基层农电工参培基本要求:参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自学和网络课件学习的学时不应低于48学时/年;参加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学时不应低于48学时/年。

管理要求措施:供电所负责组织本所农电工日常培训工作,兼职培训员对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培训实施中应做好培训(实训)日志和员工培训考勤记录;供电所要设专人负责“四个一”培训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设备损坏要及时报修,保证培训设施时刻处于可用状态;基层农电工参加培训应利用业余时间,不能影响日常工作;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供电所培训质量定期抽检制度。定期抽取供电所员工进行考试、考核,考核情况纳入供电所年度工作考核;市、县供电公司要不定期对供电所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了解最新培训需求,并整理汇总上报省公司。

五、实用价值及评估

1.实用价值

农村供电所“四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实用性高、针对性强、效果大;可以全面提升农电员工的技能素质,快速适应电网发展形势的需要。

2.效果评估

一是从规范基于能力标准的项目评价模式上看。在“四个一”工程培训项目实施前,要向学员公布培训科目设置和对应的能力要求,开展训前能力评估;在培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检验培训项目效果,对每位学员做出能力提升效果评价。事实证明“四个一”培训前后,其技能水平大有提高。

篇5

一、思想方面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以来,时刻感受到教师这份事业的光荣,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中我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努力做到“爱校、爱岗、爱生”。

二、教学方面

我从2014年10月开始从事《电子技术》、《PLC技术应用》《变频器应用》、《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等多门专业科的教学工作。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站在这讲台的时候,紧张到手心都出汗,生怕自己讲错,时刻担心着会出错。而现在早已不会再有这中情况了,课堂的掌控能力,完全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此,也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栽培。

在三年里,我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申报公开课,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并服从领导安排,积极编写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和专业设置等。并带过两届的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的,通过率分别为70%、86%,通过率还有待提高,我定会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每一次的在公开课中,我的运用了蓝墨云、QQ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克服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借鉴资料少、没有相关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自学和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手段,圆满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此也非常感谢我们校区的老老师们,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提建议,使我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教学流程更加明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动于老教师们的无私,感动于老师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增强了进步的动力。

三、其他工作

1、实训室建设

刚到校区的时候,我们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可以说是为零,一切从零开始,这句话形容南沙校区,一点也没错。为了给我们学生一个良好的实训条件,我们从零开始,由于学校对校区的投入经费有限,我们只能购买一些电气器件来自己设置实训板,在设置实训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重点是经验的不足,没有经验的老师带,只能自己找资料摸索,不断地完善设计。在制作板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乐于其中,在实训室没有电的时候,我只能带领学生装电,在实训室没有风扇的时候,我只能带领学生安装风扇,也非常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最终完成了,四个实训室的建设:分别是: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

2、组织技能比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次组织了校区内的技能比赛,包括:电气装置、电子技术焊接、PLC程序设计。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可以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发现学生的水平差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努力地去查找资料,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校区的电工维修工作

由于我们南沙校区没有电工岗位,所以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在任教师的岗位中,有时候也需要对学校的一些线路进行维修工作。例如:(1)2016年10月,为了让学生晚上练舞,对二楼舞蹈室、乒乓球室的照明线路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插座;(2)2017年3月,由于南沙自来水公司调整水压,导致整个男生宿舍的处于停水状态,情况危急,学生抱怨比较多,这时候,为了尽快地解决这问题,在校领导的安排下,王老师和我去五金店购买了水泵,并连夜安装了水泵,通电,解决了学生的用水问题;(3)由于汽修实训室铁门漏电,所以对实训室的电路进行了改造等。

4、舞蹈协会的建设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在2014年11月创建了南沙校区交谊舞协会,在协会创办的期间,我主要负责舞蹈的教学与协会的管理工作。协会创办以来,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节目也在每一次的文艺晚会中演出,过程是辛苦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舞台上绽放。

5、校区搬迁

    2017年7月-2017年9月,服从领导的安排,对南沙校区进行搬迁,在搬迁期间的工作有:(1)打包、搬抬实训设备;(2)校园卫生垃圾清理;(3)课室卫生清洁、冲洗;(4)学生宿舍清洗等。最后,在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下,顺利开学!

6、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时,能够主动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7、获奖情况

    2016年度优秀合同教师。   

四、继续教育

为了更快的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我积极地地参加技能培训和下厂实习。在2015年7月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的为期30天的“教师技能培训”,培训学习的内容:1、PLC技术应用;2、触摸屏及其应用;3、PLC通讯技术;4、变频器应用;5、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学习中我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开展培训基地开展的实习、实训,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培训期间,考取了维修电工技师证,为今后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2017年7月16日-7月23日,我参加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7年广东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师资培训,在培训期间学习了:ABB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RobotSutio的应用、工业机器的实训室建设等。在学习之余,我和其他市的教师交流、探讨技工教育方法经验,让我有很大收获。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很大提高,也了解到了现在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和同班学员的交流,使我对其他地方的职业教育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必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努力方向

篇6

【关键词】汽修专业 微型企业 实训

问题的提出

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这表明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安康市虽属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全市保有的各类机动车辆也已达43.5万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及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的政策利好,[1]都极大地带动了汽车维修、检测、配件等服务行业微型企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批初、高中毕业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汽车维修市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这些从业人员大部分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根据安康市某县的调查,全县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总数达500余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却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不足30%,维修企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远低于《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必须达到的60%。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在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过分依赖经验来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当前,现代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技术已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工艺、技术以及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化检测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传统汽车维修工难以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因此,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现已招了八届学生,形成了一整套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和实训体系。该专业的创设和发展,填补了本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为初高中毕业生提供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成为农村孩子实现跨出贫困、成为工薪阶层梦想的最佳途径。

本文于2010年开始起草,通过开展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以及对微型企业实训资料的整理,探索了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提出优化本院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建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调查

依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确定了如下实训教学方案:第一学期开展汽修设备及工具使用介绍,进行技能技巧实习;第二学期进行发动机拆装实习;第三学期进行汽车变速器拆装训练,第四学期进行汽车电器维修实训,第五学期进入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第六学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大于1年,超过理论与实践2:1的标准。

笔者跟踪调查并监督了2010年以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的情况,将每班第五学期四至六个月的企业实习资料汇总成表1、表2:

企业资质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739.1-2004》维修企业的资质。这个资质在上述微型企业场所公示。

企业类别,是指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第三条,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第四条第十六款: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表1依据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数划分。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以微型汽修企业为主。这是几年来教学系部、学生和企业共同选择的结果。

原因分析:安康作为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大中型规模企业可供校外实训。即使是4S店,也属中小型企业。截至2014年10月底,安康区域内共有机动车维修企业740家,其中一类21家、二类126家、三类593家,另有摩托车维修店面149家。这里面占主体的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均属微型企业。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在实训教学方面比4S店做的更好。学生反映, 4S店只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甚至有学生下企业实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还有的实训企业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他们更愿意选择到二三类维修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训。调查发现,小微型维修企业主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接受经过初步专业培训、文化基础较高、又有汽车方面基础理论的职业院校学生,乐意安排学生更多实际操作机会。因为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优于学徒工,易于管理,边培训边工作,“上手快,进步快。”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我院学生在校外实训后期,曾有多人受维修企业主指派,随师父或独自外出执行紧急维修救援任务。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也极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汽修专业微型企业实训的实践与思考

1.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依照工学一体、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遵循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校内外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八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形成了本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微型企业,实现学生、企业、学院的多赢。

从学院的角度看,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获陕西省“民生工程”项目的支持,现有汽车维修与检测中心一个,汽车结构、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底盘拆装、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示教板等实验实训室七个。配置比较完整的汽车维修专用工具和设备,能够为合作企业的外协维修提供便利,与合作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从企业角度看,核心人才是决定微型汽车维修企业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些企业在经营中常遇到如下因果循环的问题:相互挖墙脚造成核心人才(主力师傅)的频繁离职,进而损害在职员工的士气,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成本的增加,进而形成新一轮的员工跳槽或哄抬待遇。接受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有助于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对微型汽车维修企业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发现、培养和储备人才,实现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看,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企业主一般安排是主力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学,易建立良好的关系,师傅愿意教,学生乐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相长。学生发现课堂学习的理论在工作之中有“用武之地”,更加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克服轻视理论学习的偏见,激发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校外微型维修企业实训期间,学生能跳出自己的象牙塔,与企业老板、经理、厂长、技术人员、客户等紧密接触,初步观察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方式,亲身感受到诚信做事做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与同事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到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为毕业后就业及创业提供参照,提升就业软能力。笔者通过八年的对专业办学实践和校外实训的调查发现,以校内实训为基础,第五学期企业实习四至六个月,学生技能提高的相当快,部分学生能在维修企业独立开展专项维修。八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时,中、高级工一次性通过率达81%,一次就业率达100%。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微型维修企业主、指导师傅以及实训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了下列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改进:

(1)应加强汽车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汽车已成为高科技的结晶,特别是电器技术和单片机的应用已经使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空气悬挂系统、自动巡航系统、自我诊断系统等复杂的系统,加上世界各个汽车制造厂商每年不断地推出新的车型车种,使得汽车维修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凭经验、凭感觉修车已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修车的标准作业程序是:接手故障车,询问故障现象,用专业仪器与设备对汽车进行整体分析,得出最准确的诊断,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对其解体检修,装配试车。调查发现,安康本地这类人才急缺,因此建议在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器技术和单片机教学与实训课程,特别是汽车电器电子系统图识别与分析检测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实践教学进行加强。这样才能做到维修时对症下药,避免盲目蛮干。要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维修观念,不能局限于机修、电工、钣金、漆工等工种,否则将难以适应现代汽车发展呈现出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状。此外,要利用学生热衷于网络参与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网上答疑、网上咨询和网上查询,并对学生进行网上培训,实现维修技能的不断更新。

(2)注重专业细分及模块化教学。在初步培养学生汽车维修与检测技能,构筑起学生专业通用能力的平台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采用“大专业、小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提供模块化课程结构,如机修模块、电器模块和汽车美容模块(包括喷漆、抛光、打蜡、装潢等),这三个模块代表了汽车维修行业的三个不同职业方向,使学生的个性选择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学生进入实训企业时,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进行强化学习,以适应微型汽车维修企业专项 “精修”的生存之道。改变择业时某一专项(如机修)人员拥挤,其他专项(如电脑、电器)人员严重短缺的状况,顺应汽车维修行业、特约维修店和品牌认证店的发展趋势。

(3)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与风险控制。调查显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校外实训风险主要是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学生实训是在生产一线操作,技术性强,机械电气设备操作危险性大,加之对操作规程不熟练,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劳动法》和2003年版的《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没有专门条款。实践中,我院采用学生医保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分担学校、实训企业、学生的伤害风险,消除汽修企业接纳实训学生的顾虑,这样有利于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无论学生医保还是学生意外伤害保险,都是事后救济,而且报销范围限于急诊和住院治疗,然而大多维修实训过程中的伤害事故属于轻微伤,达不到报销标准,学生只能自己承担,仍可能引发矛盾。因此,应时刻高度重视学生微型维修企业实训的安全教育,风险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实训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管理经验,做好实习(训)岗前培训和实训中的安全警示等。我院的做法是:根据微型汽修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结合学生校外实训方案,共同制定实训安全培训方案,将其作为进入实训企业后的第一课。笔者建议在政府层面引入保险机制,开发专门的保险项目,确保校内外实训安全,或者借鉴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做法,建立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实习(训)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或视同工伤条件,在劳动部门做出实习生工伤认定后,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享受工伤补偿,由实习(训)生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

(4)发展微型汽修企业,促进市(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小微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就业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出台,为促进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政策保障。本届中央政府已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措施。陕西三级政府也都设置了中小型企业促进局,指导和服务本地小微型企业发展。随着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十天高速和安康至川陕界高速先后在安康境内建成通车,安康已彻底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山门”,成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所有这些都为本市微型汽修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汽车行业各类注册企业数量激增,汽车维修用工需求旺盛。安康市中小企业促进局2013年组织开展的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融资难、人才缺、创新能力不强等瓶颈和难题。[2]其中,人才紧缺问题最为凸出。这对于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无疑是最为有利的消息,该专业近年招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率高达百分之百。

安康工业基础薄弱,属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外出务工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在外从业的劳动力人数达68.6万人,超过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家庭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发展本地小微型企业,实现就地劳动力转移就业,既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轻视职业技术培训的观念还相当严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初高中毕业学生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就外出从事低收入工作,难以真正实现家庭脱贫致富的梦想。安康本地发展微型汽修企业,吸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政府可以扶持宣传,发挥其示范效应,带动安康本地其他行业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而提升本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文件, 2012年4月。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推动作用

Discussion on the employment promoting fun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base

Wen Zongyin Peng Zhaohui Liu Cunxi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to the training bas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xi,and summarizes the main achievement which is gained during the training bases which are taken employment as a guide constructed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xi,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which have been during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ed.At last,we put forward the solving solution.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mployment Promoting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U467.5 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19-02

1.广西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2006年6月,广西教育厅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立足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意见》的指引下,近年来,广西区内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初见成效,目前实训基地已涵盖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建筑技术、生物技术、旅游、护理、化工技术、农林、财经等专业领域。

当前,广西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难点之一就是缺乏实践经验。而可以弥补高职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的有效途径是毕业前的实习。因此,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各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都有着自身独到之处,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本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

然而,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诸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一些实训设备的可持续利用率不高,各实训基地不能很好的实现共享,学生实习保障体系得不到完善等现象。如何利用有限资金将实训基地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进一步推动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成果

在经过几年的实训基地建设后,广西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院校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本校就业率的提高,具体如下:

2.1 多种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存推动了就业率的提升。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看,高职院校通过以下四种运作模式推动了就业率的提升。

2.1.1 以中外合作模式建设的实训基地。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土木工程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t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BCIT)于2007年初正式开展。

2.1.2 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基地完全由政府投入,建成后一次性可同时接纳1200多名学生实习,除接纳本校学生外,还承担了多所职院等外校近3000多人次的学生实训。

2.1.3 以企业投入为主建设的实训基地。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共同创立了广西唯一一家丰田T-TEP学校,从属于T-TEP学校的实训基地主要设备由一汽丰田汽车公司提供。

2.1.4 引入企业股份制运作模式建设的实训基地。如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的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是由中铁25局柳州工程公司等5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入股合作建成的,该集团不仅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实习实训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2.2 通过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使毕业生就业面更广。

广西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学生在校所开展的实习实训项目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使毕业生就业面更广,竞争性更强。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筹、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等多种方式,投资360万元,建设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的实训基地功能庞大,除满足本校学生实训外,还充分发挥出了共享与示范功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等,共向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经费1000万元,近年来,该院添置了一大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主体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达到广西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形成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职业办学格局。

2.3 多种形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拉近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的距离。

各院校在创新校企合作方式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把强化技能训练与拓展就业市场、优化人才培养途径与毕业生质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建设、校办企业等多种方式,拉近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的距离。

2.3.1 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性。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下半年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共同创立了广西唯一一家丰田T-TEP学校,引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的教学模式,完全按丰田4S店的要求进行组织教学。在课程上,严格执行丰田汽车的标准,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境、实训内容、实训方法等都是以丰田汽车最新技术为内容。这种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能真正把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落到学生本人上,极大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

2.3.2 充分利用行业、地域优势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环境。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改革。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先后与广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下属30多家汽车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工学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行业优势与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建有校外实训基地;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行业优势与南宁、桂林、湛江火车站、柳州五星商业大厦、中铁二十五局柳州公司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3.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发现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看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大与运转不畅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校企合作还不能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有以下问题。

3.1 政府投入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过于分散,成效不够显著。

目前,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资金投入与运转的矛盾,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虽然初现成效,但因设备的更新周期缩短,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将使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3.2 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院校校内实训条件较差。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普遍处于初创阶段,即使条件好的院校也只是部分重点、主干专业的实训设施较齐备,多数专业的实训条件较差,新建专业则几乎没有。

3.3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到企业积极性的影响。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双赢”,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要让企业参与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

3.4 有经验的“双师型”实训教师数量较少。

目前广西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或基地较少,培训经费较难落实,时间也不能完全保证。每年仅靠学校选送部分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是不可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由于企业核心技术保密等原因,即使到企业参加实践的教师也不可能接触到最新技术。

4.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集中有限资金,建设集团化的实训基地。

为了切实解决资金投入大与运转不畅的突出矛盾,应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人集中起来,建设一家集团化的实训基地,同一区域的所有职业院校的实训项目全部或大部分在该实训基地内进行,集团化的实训基地应能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以解决到此实习学生的吃住问题;并配有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以确保学生实训的质量。这种集团化的建设模式,除了极大的提高学生技能、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质量以外,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平衡,部分院校校内实训条件较差的问题。

4.2 建设有效的学生实习保障体系。

为切实推进企业主动参与、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工作;要使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现状得以改善,应建立起可靠的实习保障体系,对于主动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可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或减免。

4.3 建立健全的高职教师培训制度。

“双师型”实训基地教师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的同时,建议地方教育与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重点支持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各高职院校之间也应加强相互联系,或作定期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若峰等.加强高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23)

篇8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阻力;对策

楼宇智能化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项目和朝阳行业,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但矛盾的是许多学校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因为它要求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院特开展楼宇智能化专业的课程教学,由于是新的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存在的阻力

目前从行业需求看,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马上上岗,以节省培训费用,但我院的学生总担心自己所学无法胜任或水平不够而选择改行,这体现出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错位。

1.1 实训教学设备不充足。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涵盖楼宇自动控制、LonWorks EIP 教育培训、智能家居控制、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卫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与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一卡通、背景音乐、可视对讲等十一个系统。由于是新开课程,我院目前的实训系统仅有一半,且未实现对学生课后开放。

1.2 没有配套相关课程的教学。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除了该行业自身的知识,还需具备相关知识,否则对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往往不知道如何看图纸、绘图纸、使用工具及拆装设备元件等等。

1.3 教学计划不能及时更新,滞后于行业发展。对于要适应信息迅速变化的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而言,需要根据行业的最新需要及时修改教学计划。而现在的教学计划都是在前一年就制定好的并按部就班的实施,这不仅体现不出新,还使学生不能第一时间学到行业的新技术。

1.4 教师教学存在不足。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教师均为非专业,理论教师出身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对机器设备的运作原理、构造、维护等都很在行,现为我院的副教授。虽然其原工作背景与物业智能化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相关性,但毕竟不是正统科班出身。实操教师是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但早期并未学习和接触过物业智能化这个新鲜事物,由于缺乏理论和实操经验,在实操教学上并不能起到专业理想的效果。

1.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主动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于教师没涉及的或没教好的内容,学生也不会去学。

1.6 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所谓大学的专业教学不同于一般高职院校,强调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动手能力。我院《楼宇智能化专业》学制两年,但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之比为3:1,学生的动手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对策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本人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改善实训环境,课后开放实训室。尽可能购置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涵盖的所有实训项目系统,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和学习,面面俱到。规定课后开放时间,派教师或学生干部进行管理,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也能进行实操训练,弥补课堂时间内未做完的项目,提高动手能力。

2.2 配备相关的课程,如绘图学、电工学、工具使用、电子学与操作学等,使学生能看懂图纸、能绘制图纸、使用工具及拆装设备元件等。

2.3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设置相关配套课程或教学单元,帮助学生更好更完善地掌握对楼宇智能化专业的知识。

2.4 让专业教师与社会接轨,提高教师专业业务水平。教师应摆脱教材的束缚,通过自学、外出培训、在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手段方法不断为自己充电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能及时将行业新的信息和动态反馈给学生,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篇9

第一,通过调研了解笔者学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要求。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课题的资源库的研究内容,并讨论下一步网络平台功能模块的要求和建设方案。第二,通过到其他学校进行调研,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资源与模块化课程的建设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研内容

一是了解不同专业的中职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要求。二是了解授课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的要求。三是了解其他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情况。四是与其他学校专家、教师一同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资源与模块化课程的建设课题的方向、框架、内容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学校内调研于2012年4月9日至2012年4月20日进行,调研范围为笔者学校信息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的中职学生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校内调研的目标主要是了解不同专业的中职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要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授课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要求,以及在备课授课中遇到的问题。2012年4月25日课题组全体成员到江西省新余市新余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调研。

四、调研过程

1.对学生的调查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各有不同。在校内的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对学校信息管理系、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的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WindowsXP入门与操作、网络知识与Interner应用、常用工具软件上的能力需求是一致的,但是在Word2003文字处理、Excel2003电子表格、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的能力需求上相差较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有:课后与老师缺乏交流、上机过程中教师指导时间少、上课时缺乏案例讲解、课后如何复习计算机知识等。

2.对教师的调查

在与教师的座谈过程中,很多教师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上一节计算机基础课,通常要花十多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备课,其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现在网络上各类教学资源多,教师在查找资源的过程中网上的资源不易管理和利用,有效资源内容匮乏,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解决理论讲解和实操练习教学时间分配的冲突等问题。

3.与其他学校的探讨

课题组全体成员与江西省新余市新余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资源与模块化课程的建设课题的建设方案、建设内容、资源库内容和网络平台功能模块的要求及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五、调研建议

篇10

关键词: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rural electric power consumption and increasing, then with all kinds of accident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is paper analyze the rural security electricity problems in it,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o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Safety electricity; Problem; suggest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网是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供电安全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房屋建设、农民用电设备、家用电器不断增加,但农电设施却没有随之不断完善,加之农电工作者素质偏低、农户安全用电意识薄弱,这就为用电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如何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安全用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网配电设备现设水平低,线路设备维护和抗风险能力差

现阶段,农电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长期以来资金、技术等的投入不足,使得农村配电设施改造不够完全和彻底,这直接影响了配网的安全运行。由于农村特殊的生产、生活性质,其用电季节性比较明显。夏季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用电较多,容易造成配网设备出现过负荷现象,导致设备安全隐患突出。加之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用户分散,点多面广,供电线路比较长,道路房屋交错,这也加大了检查和维护管理的难度。

1.2农电安全意识不强,农电安全管理执行不到位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改革项目不断推进,但是部分工作人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农电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农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直接导致农电事故频发,并且在发生后没有及时吸取教训,将大事化小,没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度。

1.3农电工作者素质偏低,农电安全管理水平滞后

农电工作人员尤其是农村电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基本是来源于农村,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安全用电意识薄弱,缺乏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不想适应,这严重制约着农电安全管理事业的发展。同时,农网改造后,设备更新改造、维护维修及用电管理由原来的村级组织管理变为供电所直接管理即“四到户”,安全责任也随之延伸到户表以上,管理范围增加了很多。从施工检修,事故处理、抄表收费、正常运行维护到安全管理,一名农电工平均管辖900多户,确实有困难。再加上农电工待遇较低、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到位。

1.4习惯性违章、装置性违章问题严重

在农电管理中,尽管各种“规程”、 “规定”、“制度”制定得井井有条,要求安全管理规范化。但有些人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难以杜绝,凭经验办事,走“捷径”,怕麻烦,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接上线能用电就行,不管标准不标准。装置性违章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三线搭挂”、超高树木、私拉乱接、线下建筑,计量箱、配电变压器台区接地极锈蚀严重、安全距离不够等。农用配电设施因没有进行农网改造存在违章现象更是严重,特别是蔬菜大棚用电和农灌机井用电,农民为了省钱,拒装保护器或使用劣质用电器具,私拉乱接,一些拦腰线、地爬线、挂钩线到处可见。

1.5农电用户安全常识匮乏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电器已经逐渐走入农村家庭,安全用电的预防范围也随之扩大。随意安装电线,乱接乱搭现象严重,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违章操作,遇到断电、短路现象时,不找专业人员帮助,经常自己动手维修,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有的农户室内线路带电部位、漏电;有的农户家用电动机外壳不接地,而且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有的农户漏电保护器损坏,而且闸刀开关没有盖板。

2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的建议

2.1加强农电安全建设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在农电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相关部门协作共管的方式,加大对农村电网的投入和管理,提升电力设施安全硬件实力,抵御抗风灾,雪灾等恶劣自然天气的能力。此外,还要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备设施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电力设备设施安保护电力设备设施安全,维护电力网络畅通,并将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的管理相结合,防范与打击相结合的保护电力设施的长效机制。

2.2加强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供电企业在日常维护中,要对线路和设施做到勤巡、勤护、勤修,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消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生故障及时排除,积极履行好供电服务承诺。

2.2加强安全管理领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调研,抓住根源,彻底解决问题。建立相关的农电管理规章制度,并下达到乡镇,村,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建立奖惩制度,定期进行考察。同时树立忧患意识,积极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检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

2.3提高农电工作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针对农电工作者安全技能知识缺乏这一情况,农电管理部门及农村变电所要加强基层农电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制定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培训课题,使农电工作者能够对基础线路、变电设备等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考核,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农电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对于用户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指导,帮助农民认识到安全用电、经济用电的重要性,还要在基础检查工作当中积极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促进我国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2.4加强安全用电培训,增强农民安全知识

供电所要与乡(镇)、村、组建立四级电力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有针对性的组织村民代表进行安全用电常识培训,主要是教他们触电急救方法及电力安全防范措施和一些基础的电工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与青年光明服务队下乡开展活动为契机,以现场演示的方式教农民如何选择电器材料,如何防止触电,出现故障如何处理等方法,从而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

2.6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农电用户的安全意识

在农电用户遇到困难时,农电工作者要及时赶到并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进行讲解,帮助农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使农户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农电用户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安全用电,才能在行动上杜绝不安全行为。供电所要定期不定期开展送安全下乡活动,特别是春季春耕排灌时期和夏季雷雨多发时节要开展特殊安全宣传活动。可以利用宣传车到用户比较集中的村、组进行广播宣传;利用漫画的形式,形象、客观进行宣传;下发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单进行宣传,也可以从小孩入手,走进学校以上课的形式,给同学上安全用电课,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并通过他们使家长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2.7加强安全监察,加大考核力度

在抓好人和设备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安全监察工作,加大对乡镇农电站、村电工的安全考核力度。上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村用电第一线,督促农村电工认真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帮助他们搞好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搞好触电急救培训,提高广大村电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对个别安全管理较差者,要进行从严教育,促进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确保低压安全无事故。

结语

电力设施遍布城乡,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必须充分认识到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广大农电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小春.安全用电(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聂广林.电工技能与实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恩花,孔令文.农村家庭安全用电问题[J].供用电,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