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收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的收获

篇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及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导师,就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在新形势下,辅导员采用哪种方法和手段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应是辅导员重点思考的问题。

目前,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效应已逐步为人们所认知,探析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与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1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健康的实施手段和途径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又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而且对学生社会适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效应。

研究已经证实,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减轻抑郁和焦虑状态。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中,尤其是集体活动特别利于增强大学生间感情上的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加彼此间的亲密感、安全感,利于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项目,这又可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研究提示,参加课外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的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比参加个人项目的大学生得分低,且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经常参加课外集体项目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经常参加个人项目的学生。

2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健康手段的要点

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作为重要的手段,可有效的提高或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在手段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项目的选择: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员可联合体育老师给出针对性的活动项目。整体以集体项目或混合类项目为主,宜选择那些娱乐功能较强的项目,这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活动的形式:宜以非竞争性的方式开展活动。邱新宇等的研究显示,娱乐、健身等非竞争性活动可双向调节心境;黄志剑等的实验表明,竞技性活动的结果对学生的心境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失败会使活动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受到影响。

(3)活动时间、频率:研究显示,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越激烈、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越理想。叶景山的实验研究表明,每周锻炼时间在3 h以上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每周锻炼时间在3 h以下(平均每天不足0.5 h)的学生。提示每次1 h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改善效果比较好。

3 总结与建议

篇2

【摘要】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几乎被完全忽略、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教学创新是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要创新,必须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等赘鲈则。除此以外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教学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创新 现代教学观

一、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1.大学语文几乎被完全忽略。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工轻文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被忽略的倾向,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高职教育也随着市场和就业导向,增设应用性学科,压缩和减少基础性学科的课时。高职教育在高度专业化、市场经济化环境中,使作为基础课程地位的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中小学时期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走到了几乎被完全忽略的地位。

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在高职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教法与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差别,“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3.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创新。随着市场化、网络化速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是文理学科交叉,中西文化交融,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语境,依然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成了制约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l,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的原则。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世界性不过是民族性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的结果和产物。民族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现在我国提倡的人文素质,多数人还主要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来获得。大学语文来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去感受凝聚在这些文化精品中的民族感情,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从整体上去提高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强调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的原则。有很多传统观念是深入我们血液中的,永远去掉不了。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收录的作品,大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其高雅的艺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挖掘创新,如人们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兵法本身,企业界、商业界、外交界都把它视若宝典。可见,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经典作品同样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带给我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启迪我们的灵感与智慧。

3.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的原则。现在人们谈到大学语文,总觉得没有谈及专业课程那样有底气。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是不应该动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给学生。大学语文不像一些应用学科那样可以学以致用,它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知识内化过程,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修养、基础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三、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具备的现代教学观

1.树立大学语文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2.树立大学语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是应该成为积极学习的主动者。大学语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推行多样式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语境进行引领和启发,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与学生的文学社团相结合,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如果活动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获和乐趣,那么大学语文必定能承载起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使命。

总之,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1]彭裕丹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思维的几个原则 教育与职业 2006-4-11.

[2]赵丽萍 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引领中国汉语地位 华章2011-4-20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门优势公共基础课程,曾经在各大高校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随着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满足自身的快节奏学习需要,大学语文逐渐淡出了大学生的关注视野,甚至于部分高校发出废除大学语文课程的呼吁。可见,肩负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正处于岌岌可危的位置。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自1978年秋重新开设以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随着大学生对其摒弃的态度,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一)学科地位逐渐边缘化,面临着被撤销的危险

在高校中,大学语文一般用于对非专业学生的规定培养,笔者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获取以后顺利毕业的规定学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地去学习。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有选择的话,大部分学生会义无反顾地舍弃大学语文,这对任何一个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尤其是近两年里,笔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已经正式“开除”了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

(二)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大学语文的任课老师中,既有基本功扎实,“武功”高强的专业出身老师;也有半路出家者;有靠一两本教科书的三脚猫功夫就出来闯天下,其出身专业跟语文教学没多大关系的课本内容复述者。正是教师水平的良莠不齐,使得本来就已经对大学语文课程没多大好感的学生进而对课程产生了质疑?为什么要学大学语文?学大学语文有什么用?对我的专业有什么帮助?等等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却很少有老师来帮他们解惑。因为这些老师当中,“武功”高强者一般认为课程内容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很少考虑到非专业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于是往往导致本来对学生的期望过高,一旦期末成绩出来,不仅学生失望,任课老师更失望。其次,半路出家者和专业没有关系者多半没有能力去解除学生的疑问,导致两者自己的关系不断“恶化”。

(三)教学方法犹如蜻蜓点水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各高校选择有所区别,但大致的内容却是一样的,都是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教学等,其内容之多,广到一个专业类学生要花两三年的功夫才能大致学完的内容,而大部分高校却用一个学期一周2个课时的时间来安排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这种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难怪学生的“消化不良”,也怨不得老师们教学过程中的蜻蜓点水,不然教不完啊!

(四)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考查方式还是固守传统的闭卷方式,美其名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是赶鸭子上架,大部分学生会在考试前几天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背书阶段,假如你问他在背什么,很多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只知道一定要考到60分。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学生考完试后会真的达到素养提高的目的。

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意义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名族,没有了自己的人文文化,实际上就没有了名族。”[1]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前一站的人文素质培养圣地,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看看当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成果,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某某大学有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把另外一个同学给伤害了;也有学生为了评优不惜用尽一切手段诽谤、造谣来打击其他同学;还有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一个玩笑就夺走了其他同学的生命,如上海复旦投毒案,其手段之专业,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大家都会问,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学些什么,大学生都在干嘛?假如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是用来改进社会,而是用来犯罪,那可就不得了了。

庆幸的是,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作品本身所传递给大学生的启迪性,或多或少会促进学生去思考、总结,进而达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借助课程作品,而又超越作品的内容,让学生看到教材以外的世界,于是也决定了它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高教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可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高校在其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

尽管大学语文被设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其地位却摇摇欲坠,特别是近几年,不被广大学生看好,因为学生普遍认为其实用性不强,对他们以后走向职业岗位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当然,如果仅仅是从“工具性”这一角度来探讨大学语文的教学意义,那么它的实用性可能短时间内确实不是很明显,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语文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它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以外的历史经验、生活规律,从而带动学生去思考、学习、工作、生活,其中一些文学知识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精神指引导老师。曾经有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说过,当他面临工作没着落,经济来源已经断绝的处境时,他突然想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这样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于是乎自己突然如有神助,感觉身体无比强大。事实也证明,他真的挺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由此可见,在探讨大学语文功能性过程中,我们不能太过急功近利,而是要看到它的潜移默化作用。这份理解需要高校在学生中广泛传达,以此给大学语文奠定存在的必要性地位。

(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虽然课本一样,但不同的老师授课决定了大学语文这门课的被接受程度相差甚远。往往是专业类老师课堂上信手拈来,知识来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给学生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相比之下,非专业类老师一般是把课本知识重新复述一遍,这样学生难免产生的厌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最好是选用高水平,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专业类老师来教学。因为专业老师由于本身对知识已经烂熟于心,能准确的判断学生的接受水平,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教学方法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部分老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中,依然是保留在对作品的字、句、段的讲解上,使原本应该充满灵气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还害怕上大学语文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任课老师的思考?其实高中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课程的“工具性”,而大学语文关注的应该是超越工具性之外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在作品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思想。

并且,在作品的选择上也要下点功夫。一般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当于中文专业学生教材的压缩版,其覆盖之广决定了我们任课老师在教学作品的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追求面面俱到,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为这样容易让我们在教学当中犹如坐过山车,游戏过后多半是疲惫,很少有收获。有经验的老师会选取大学语文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作品来作为课程的主要讲解内容,这样既避免了蜻蜓点水之嫌,又能以点带面,使学生萌生学习的乐趣。

最后,借助现代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引入网络、电影、音频、图片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时可以引进视频的观看,让学生领略到剧中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多数学生反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改变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现在的考核方式还是采取单纯的闭卷方式,单一的枯燥方式容易让学生心生厌烦,学生们大多是追求60分万岁,至于学到什么另当别论。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相对单一的闭卷形式,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不妨考虑一下适当引入一下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程的评分标准上,可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为主,通过4、5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探讨某一个作品、某一句话的不同见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轻松完成自己的课程考核,老师又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优化学习环境

篇4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反映在课程开设上就表现为确保专业技能课和实习实训课的学时,压缩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时,甚至取消了某些人文素质类课程。2012年初,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与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联合全国大学语文教师QQ群做的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5%的高校课时在32或更少,开课1学期、2个学分。但从实际就业的角度看,现代企业越来越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有鉴于此,那么在目前开设的课程及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的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程出发点也大抵在此,以我院为例,大学语文是我院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在高中阶段语文教育基础上,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升其母语水平,提高其文化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在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语文的教材

据调查,大学语文教材已突破1500种之多,人们普遍认为,目前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共有三种,一是“主题+文选”模式,如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二是“文史+文选”模式,如王步高、丁帆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三是“专题+文选”模式,如温儒敏教授的《高等语文》教材等。可以看出以上无论哪种模式的教材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构成,文学是时代的记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古今先贤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思考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文化的载体,“文学即人学”。很多教材都会选择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儒家经典孔孟语录,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以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作等等,这些作品或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或反映历史,现实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料。

(三)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目前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共赏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素质得到提升。以上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的途径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大学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过硬的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侧重于情感熏陶,健康人格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具体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整合教学内容

1.选取合适的教材。如前所述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关键在于选取一本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教材,不仅要适合课内学,也要适合课外读。

2.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但毕竟课时有限,因此在选好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把握好课堂精读篇目和课外自读篇目的关系,课堂教学宜选取我国各个时代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代表作品,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引入学生自选内容。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度引入学生自选的内容,设计成一项语文综合

实践活动,如我校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近诗人”即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选自讲某位诗人的代表作品,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变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提问和讨论环节,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学生简单地认为本门课程与其将来就业没有直接关系,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中不参与,课后不思考,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底蕴。因此,大学语文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由原来的讲授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和参与者。

1.形成以“读”、“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大学语文课程课时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很少留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往往以析代读,以析代议,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很难深入体味文中真意,对教师的解读缺乏兴趣,要改变此种情况则要求教师在课内留有时间给学生去自主阅读,如果是诗词教学,则应加强诵读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有个性化阅读体验,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读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和优秀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当然,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不等于放手不管,就让学生毫无头绪去读作品,反而对教师备课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有两种做法,第一,由教师巧妙设计问题,根据作品实际可设计学生较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有益于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以便保证讨论围绕主题进行,学生确有收获,而不是陷入无聊打嘴仗的境地。第二,由学生读完作品后提出问题,教师收集问题后进行梳理再组织讨论,这种做法优点是能极大地满足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了他们看作品的热情,推动他们积极思考,缺点则是提出的问题质量不能保证,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课时的浪费,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合理选用。

2.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以上以“读”、“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课时有限,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以个人为单位,讨论时很难兼顾所有人,因此建立学习小组显得非常有必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竞争意识,通过组与组之间竞争,既保证了发言的质量,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结合上述教学模式,大多数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可设计为自读感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三)优化考核方式

学生非常注重每门课程的考核结果,可充分把握学生此种心理,以此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本门课程的学习。显然,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更不利于提高其人文素质。因此,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模式,考核手段多样化,灵活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可体现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主要看平时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等;课外主要看作业以及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演讲、写作、读书报告会等,其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动机等也作为重要的参考,终结性评价则应以主观题为主,把人文素质内容与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一起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四)构建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通常只有一学期开设且大多在32学时左右,因此,在此基础上可再结合各专业实际需要,在其他学期配套相应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以我校为例在旅游系、艺术系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历史文化、唐宋诗词赏析、美学等;在经管系、电信系、建工系开设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如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应用写作等。

(五)营造人文环境

大学语文课堂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光靠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将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营造“生活中处处皆语文”的氛围,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我校为例,可采用以下方式:

1.协同有关部门把校园的走廊、报栏、电子显示屏、黑板等建设成传播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

2.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与学校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现有的“职教园大讲堂”、“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并形成优良的文化传统,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并纳入大学语文课程考核体系。

3.结合图书馆资源,开展“新书速递”、“我与经典有约”读书交流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4.合理利用校园网教学资源平台,建立相关的校园网络的学习园地。

篇5

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处于不断进行之中,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落后于时展的潮流、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也十分落后、教育方式较为刻板、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这些问题是导致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差的直接原因。只有从大学语文教育的整体层面入手进行改革才能改善现在的局面,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既要找出语言教育的规律又要实行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潜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展,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时能够深入思考,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二、大学语文进行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1.坚持大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

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性教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语文实行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核心。

2.优化语文教学方案。

教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不能仅仅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还应该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3.创新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是学习结果的检验,而传统学课程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因此同样要对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创新。

三、对语文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因为学校的性质与学生的能力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大学语文教材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学校与学生,因此在使用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教学时,就要对教材进行较为灵活的处理,使教材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下就是几点具体措施。

1.从不同层次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

虽然在一所大学中许多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使用同一种语文教材,但是语文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不同层次的解读。例如,对一些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如理工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教学目标降低,在课堂中对教材的解读集中在对教材的全面讲解方面,对基础内容的讲解要到位;而对语文素养比较高的学生如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师范生就要将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提高,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要将重点集中在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方面,使得各个专业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使自己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

2.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要在有限的短暂学习时间内做到对语文教材的完全解读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时,教师要根据所在学校与所教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讲解范围进行划分,将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对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细致的讲解,整合时可以按照专题内容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划分,形成新的学习板块或者学习专题。

四、创新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语文教学经验进行深刻的系统总结之后形成新的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使教学理论能够具体化,建立起课堂教学中的较为稳定的活动程序就是所谓的教学模式。只有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模式的选择,才能利用教学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此要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灵活选择。

1.现象分析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向学生展示某一现象或者话题,在展示完成之后由教师对该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讲解,并分析该现象产生的结果,最后提出如何解决该现象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保护自然环境的板块时,语文教师可以选择这个板块中的几篇课文让学生预习,这里被挑选出的几篇课文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象,这几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下一步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这几篇课文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问题有大致的了解: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然后分析:如何利用有效手段遏制自然环境的恶化?在利用这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创设一个自由讨论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发挥,在对话题进行讨论时能够不受限制,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巴特勒学习模式。

巴特勒学习模式的开展方法是,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个具体情境,学生根据所设置的具体情境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然后开展组织教学,将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应用到组织教学之中,然后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估,引导学生完成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整个学习过程来达到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目的。比如在上述的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板块进行学习时,可以设置一个“假如到2050年,空气污染程度到了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在我们所在的今天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的话题,引导学生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模式可以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创造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五、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薄弱是影响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教师在公共课方面所花费的精力比在专业领域方面所花费的精力少得多,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数较少,而且在学历、年龄、职称比例等方面的比例划分不相协调,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都应该有所涉猎,要有渊博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信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活力,利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提高。语文教师对待生活和教学都应该有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和热情,进而令这种积极的力量影响到学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融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扬长避短,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六、总结

篇6

关键词: 理工科 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

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倡发展素质教育以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教育之一,也成为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关乎个人的人文修养、思想品德等个人修养的修成。但是经过专家的研究和对平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院校还没清楚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理工科院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一项应付上级单位检查的表面工程,并没有落实并开设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有一些理工科院校看似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深刻,教导学生的只是基础知识,无法达到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因为院校本身对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即使是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也是敷衍了事,常是思政教师兼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并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不断压缩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每学期不足32课时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安排对于理工科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院校只是注重把学生教育成为专才,但人文素质课程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全才。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涵义,并不断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探讨与改革。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理工科院校同样处于相对轻视的地位,甚至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许多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课时也远远不足。有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如同中学语文教学,采用传统的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且教学内容与高中的内容经常重复,没有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育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课本讲授,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升华到思想素质的高度。而大学语文教育摆脱了应试压力,应该把重心放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上,不仅需要语文知识的把握,更需要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不是空洞讲解知识和简单说教。

二、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在涵义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和发展成为社会人才的内在的思想品格,在宏观意义上可以概括为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气节等内在品格,具体而言就是文、史、哲、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升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完善大学生人格。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让大学生学量人文知识,包括文、史、哲、艺等方面知识,虽然通过一些人文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可以让大学生收获相当的人文知识,但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从人文知识中形素质修养,需要开设一定量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开设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该是一纸应付上级的行政指令,更不该是一项表面工作,而应该视作一项重要的塑造人的品格修养的教育工程,应该视作高等院校核心教育的重要环节。理工科院校由于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前景严峻等原因,相对于一些文科类的院校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这样就会容易忽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院校的决策层不能忘记大学教育的初衷是,不仅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还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优良品德、个人素质修养达标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推进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摆脱了应试的压力,可以减少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升华到感性教学上,提高理科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理科生的情感。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课时严重不足,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和定位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忽视了它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向了边缘化位置。要想推进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对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进行定位。

1.通过大学语文传承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是一门工具类的学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追求的是价值层面上的内在涵义――真、善、美。在理论知识层面上,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增进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扩大知识面。而在价值层面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更体现在传承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文学作品是折射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最具活力。大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习到作品的意境,从中升华到人文精神层面上,而人文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学习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例如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被鲁迅先生称赞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书籍,而且堪称一部文学巨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极为丰富而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

2.通过大学语文提高审美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大学语文正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语文通过对优秀杰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增强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优美的意境和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文学作品层面升华到个体精神上,从日积月累的学习和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如中国古代士子文人所追求的“博雅”境界中的“雅”,在现代意义上而言,就是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旨趣,在现代社会中功利化现象颇为严重,而且这种追求功利化现象已经蔓延到高等院校中了,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功利化倾向更严重。这是由理工科院校相对突出的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竞争性大等因素造成的。在高等院校功利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明显表现出急功近利、人格精神低劣、审美情趣低下等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社会现象,首先必须从还没正式走出社会的大学生着手。

3.通过大学语文陶冶情感

人文素质教育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陶冶大学生的情感,而大学语文则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陶冶情感的核心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会怎样去爱、学会有所担当,这也是情感陶冶的最终目标。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更注重让大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到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析和奖赏感动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形成思想理性层面的升华,再深化成为他们自身的内在情感和内在情操。例如诵读清代政治家林则徐的诗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动于诗人那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的炽热爱国情怀,油然感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变大学语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不适应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传统僵化的课堂模式,推进课堂与课外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向新型的集“讲授、引导、启发、细读、质疑、讨论”于一体的互动课堂模式转型,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细读文学作品后,引导学生自己细读,并启发他们自己理解和领会,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小组内的学生通过思想交流,能够发生思想火花碰撞。甚至可以分组演练精彩的章节和场景让情景生动再现,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充分而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髓。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中,要不断向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向发展,立足理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语文中的文史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促进高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完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还是得不到理工科院校的充分重视。我们要积极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实际的教学成效改变这种偏颇的教育理念。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注重理工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理工科院校一定要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扩充学生的文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使其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玉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朱云.从“大学语文”到“大语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沟通

大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依靠母语进行情感、思想和信息传递与反馈,以求感情通畅、思想和认识达成一致,从而提升语文素养、人文知识和实现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具有的语言、情感和文化优势,其沟通存在交流无障碍、情感易共鸣和文化价值易认同等特点。借鉴多学科的沟通理论,探讨教育沟通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手段,让教师能更自由地传授知识,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双方在和谐沟通中实现教学相长,是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

一、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控制论模式的代表,它突出了传播过程的双向循环性,强调了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并且引入了“反馈”的机制,认为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1]。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和学生是一组既能发射消息又能接受消息的传播单位,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播的新知识时,作为传播受众会按照自己的母语经验解释信息,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并把自己的主张反馈给教师,教师倾听学生的语言反馈,角色又变成了受众,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沟通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形象地揭示了传播过程的几个特点:平等性、互动性、循环性和共通性。平等性,是开展传播的基础条件,循环模式的传播要求师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课堂关系和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互动性,表现在参加传播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双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互动中传授学业,激发兴趣,解答疑惑,学生们在交往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2]。循环性,师生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并非单一的传播。共通性,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师生之间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包括相同的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相似的生活经验等。如对于鲁迅《伤逝》的教学,从教师角度讲,首先要详细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剧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思考涓生和子君命运悲剧的必然性;然后,组织指导分组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接受学生的互动提问,做出总结评价。在本课例中,教师的讲说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和解释,通过选择电影等传播介质进行控制性传播,体现了编码者的主导性;学生将接受到的教学内容进行译码,并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编码达到认知的目的;在互相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另一方面又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新的信息。老师对学生的所提的问题进行译码,如此循环往复,教师与学生一直在编码者、译码者、传递者、接受者的多重角色中不断转化,保证了教学始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体现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开放和互动,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获得知识分享见解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角度看,循环互动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积极和主动地介入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和使用语文知识,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教师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促使教师对教学进一步思考。从教师角度看,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释,反过来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思考,也就产生了科研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和学生在循环模式中均是受益主体,通过循环互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和规划当前以及未来的传播行为,为下一次的教学传播积累了经验、做好了新的准备。学生则在循环中收获了新知识,提高了主动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特立普和森特的有效沟通理论

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理论,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双方互相接受。有效沟通理论涉及传播学中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反馈分析等主要内容,极具价值。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生的有效沟通,而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的交换活动,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通过语言的交换激发了学生的理性潜能。特立普和森特提出了有效沟通的“7C原则”:即传播者的可信赖性、环境的一致性、内容的可接受性、表达的明确性、渠道的多样性、持续性与连贯性、受众能力的差异性。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对大学语文教学传播来说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传播者的可信赖性,大学语文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他要在课堂中投入包含着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的情感,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成为既有学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具有人格魅力人。环境的一致性,又译为情境架构,指传播须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等相协调,如在讲授《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就要营造出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和哀叹鸣怨的悲情文学基调,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内容的可接受性,要求教学内容须与学生有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再是背诵和记忆课文的知识点,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创新能力,感受人类的丰富的心灵和智慧。表达的明确性,要求大学语文教学使用的词语要准确、语法要规范、表达要简练,教师教学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易于学生接受。渠道的多样性,大学语文本身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最优化。持续性与连贯性,就教学过程来说,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对语文知识实施持续性教育,母语教育的根本在于体验和使用,即使在大学阶段诸如对字词、语法和习作仍要不间断地使用和练习,同时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很难维持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受众能力的差异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会有所不同,表现在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学创作等不同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人,手段是语言,形式是真诚的对话,目的是实现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致[3]。大学语文课堂的交往行为从本质来看是师生依托母语媒介,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学习新知识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有四个重要功能:一是理解功能;二是合作功能;三是社会化功能;四是社会转型功能。理解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理解是教育交往的重要手段,只有建起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术讨论中学会“自圆其说”“自成一家”,相信学生能充分发展;学生也要充分理解和信任教师,也要尊重老师的课堂劳动,遵循老师的课堂设计,维护老师的课堂尊严,从而奠定教育交往的理解基础。合作功能,合作交流是大学语文教学交往的主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是深入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优势互补,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社会化功能,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载体,其育人功能在于能够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认同当代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转型功能,语文的习得可以在客观上影响人的观念、思想和价值,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在教育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行为的主导者,要让学生产生信任,对知识产生追求向往,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培养自我的求知行为和责任感,提高寻求真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育交往的另一个主体,也要逐步摒弃中小学教育中“唯课本论”“唯老师论”的被动接受心理,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生活距离和认知距离,主动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交往,争取更多的语言交换机会。如讲授《关雎》时,教师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作为《诗经》开篇之作,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社会美德,通过共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诗词的美妙,心灵受到净化和感悟,实现师生精神的统一、情感的共鸣和视野的一致,以达到精神层面的合作,实现理解和合作功能。文学的唯一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又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塑造了一个思想单纯、意气风发、书生气十足的大学生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困顿、住房的狭窄、事业的不顺等各种矛盾的交织,使他心力交瘁,不得不向物质生活和庸俗的世俗关系低头的真实生活图画,引导人们去肯定和赞扬、否定和批判社会,实现其社会化功能。文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整首诗浸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悲愤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在战争情况下的种种屈辱和悲哀,也潜含了觉醒的民族的痛苦和复仇的火种。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是它的社会转型功能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四、海德格尔和狄尔泰的“亲在—体验”理论

解释学派认为沟通的发生即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体验是一种亲历性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为“亲在”,即“亲临存在”的意思,又译作“此在”,更看重的是“将来”对存在的意义。在狄尔泰看来,它与“经验”相对,更看重“过去”对生命的意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言语和动作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精心创设满足教学需要的模拟场景或真实意境,让学生亲力亲为参与,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亲在”体验,来获得新的感受和觉悟,并通过交流和分享,唤起对“存在”的关注,以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达到认知体验的自由之境。大学语文的“亲在—体验”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兴趣激发、感知体验、分享交流和应用迁移等几个阶段。学生是学习体验的主体,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提供情景材料,这些材料要贴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最近发展区,能诱发学生产生体验的兴趣和动机。在感知体验阶段,教学内容要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通过参加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感知和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体验结束后,学生要主动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事件、语言等知识的认知和观察结果,通过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总结原则或归纳提取出新的经验和认识。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并生成新的主体。[4]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经历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允许存在差异,只要是真实的体验,就无对错之分。以的《雷雨》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角色表演话剧或者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来体验戏剧文学冲突,揣摩和讨论剧中角色可悲可恨可叹的人物性格。通过“亲在—体验”,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潜意识地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将主人公的命运夹杂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而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角色,体验过程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亲在”小世界。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将亲在的体验关联到今后的生活体验中去,开始新的认知活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也就实现了语文的教育沟通。

五、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权力支配,沟通行动实现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素养、学识和课堂的实际氛围,以及学生的文学基础、理解感悟能力和求知的主动性等各种因素。教师熟练掌握多学科视野下的沟通理论,恰如其分地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29.

[2]尹风霞.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方法初探[J].教师论坛,2003(12):21.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3:3.

篇8

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其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不同的学者根据各国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实践,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界定。

伯顿?克拉克教授以欧洲新兴的、中小技术导向型大学为例,从组织变革的视角出发,认为“‘创业型’的含义是指全部大学及其内部系科、科研中心、学部和学院的一个特征,它寻求在组织的特性上做出实质性的转变,以便为将来取得更有前途的态势”。亨利?埃兹科维茨教授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例,从“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螺旋关系的视角出发,认为“经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励的大学及其组成人员对从知识中收获资金的日益增强的兴趣正在使学术机构在精神实质上更接近于公司,公司这种组织对知识的兴趣总是与经济应用紧密相联的”。通过对上述观点的比较与分析,本文认为创业型大学是指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做出积极回应,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从而获取自身发展动能的新型大学。

二、创业型大学特点

(一)教学方面。创业型大学因为扮演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新角色,它的传统的学术概念也因此发生变化"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活动在洪堡改革后就接受了研究的影响,从简单的知识传授扩展到通过参加研究获得知识,包括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对现存知识的重新解释"现在,教学活动又受到第二次冲击,它被要求必须让学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运用和检验他们的学术知识。今天,创业型大学中的教学不再是孤立的、理论的、专注于本科的教学,而是和大学里的研究、服务以及研究生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

(二)研究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创业型大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型大学不是无本经营,它的创业也不是无本创业。它是依靠“知识”来经营和创业,而知识正是基于大学自己的研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愿望和能力在创业型大学是得到统一的。创业型大学大多具有领先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力量,吸引了来自政府与企业的研究资金和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正是创业型大学杰出的“研究”,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确保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三)创业方面。创业型大学的“创业”形式,除了教师个人到校外兼任顾问、创办公司等形式外,越来越多的是以学校为单位与企业、地区开展全面合作,更为高级的形式是建立产学研较为固定的联合体,借以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创业型大学面向国家需要,为地区与国家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兴办知识企业,带动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三、《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现阶段“大学语文”的教学状况,表明“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创业型大学要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则需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应多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并引导生自己学习,同时,构建多种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导学―自学―助学”模式。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这种模式授课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信息量大的教学环境。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调动了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项目驱动型模式。该模式是以控制论、信息论、建构主义理论、最新发展区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用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核心能力的一种教学程序。这种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

篇9

一:现实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要架设学生主体与生活的桥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的内涵虽是多样的,但它首先是社会生活的,是用于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语文是随着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得以使用、传播和发展,因而其本身不但是一种文化,还是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谁也不能否认,“生活是文学、文化的本源”这一命题,我们有理由认为语文等同于生活,跟生活同样地丰富多彩。学语文不仅仅是为生活作准备,学语文本身就是生活。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就课文讲课文,死抓教材,更不能让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要让阅读教学生活化。及时地经常地为学生创设一种语文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在应用中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将生活素材纳入语文课程中来,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假设学生的主体与生活的桥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关注社会的意识,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准确的前瞻力。敢于从课本中走出来,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社会生活中的大事。

其次:要通过具体的方式,架设起学生的主体与生活的桥梁。学生接触生活,方式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教师提供,也可学生搜集。

二、现实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积极探索走进生活。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引导学用语文的方式去听、去说、去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生活素材。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不同的见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权利,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研读。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游览观光活动,通过调查与活动开展,加深学生“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认识,让学生面对广阔的生活天地,通过思考、实践真正获得能力。

三: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丰富对生活的处理方式。

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彩, 还得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训练。

首先、重视听的训练,打好语文学习能力基本功

其次、注重说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再次、加强读的训练,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最后、培养写作兴趣,诱发创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效果 思考

现在,具有较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纷纷要求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只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当老师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当然,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坐等,有责任思考在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我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集体教研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应悟有己见,教有己识。这需要全方位地锻造自我。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求新。教师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自然形成教研组整体教研优势。奖优促后,适当的压力可以化作改进提高的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扎实做好教研工作,形成团队合力。

1.加强有意识的自我阅读,不断学习求新。读书学习是语文老师自我提升的最有效手段。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选修教材涉及相关文学、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几乎与语文构成联系的领域都有涵盖。只懂得语文教材,甚至只精通选修教材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开阔阅读视野、学习领域。诸如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选修教材领域、相关史哲学科内容,甚至理科科技类等著作,都应当有所涉猎,尽可能在学科“业专”的基础上做到广博。

2.扎实推进实践教研,营造研究氛围。教学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做到“有效教研,促进教学”。采取集体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集体智慧,又发挥个人特长。首先,开展组内常规教研课活动,每个学段内每个学年组开展一次集体教研课活动,由设计、讲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五个环节组成,年级组内选择内容,教研组研讨,最后教师撰写教研文章,组长进行总结。其次,切实做好学校承担的国家、省市级语文学科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专题研讨和教研论文评审、教学竞赛等活动,并做好研究的阶段总结和课题结题工作。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以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捕捉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就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得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信心,而且大大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四、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思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中追求效益,从指导中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中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项: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