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火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建筑防火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建筑防火要求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整体效果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防火排烟设计不但是提高高层建筑防火能力的重要设计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高层建筑安全性和防火特性的重要设计内容。为了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质量,我们应当从4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选择正确的耐火等级,其次,应当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再次,应当设计合理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区,最后,应当合理设计安全疏散楼梯,保证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能够在整体效果上得到提高。

一、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选择正确的耐火等级

1.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认识到耐火等级的重要性

耐火等级主要是指建筑设计中所采取的防火标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以及高层建筑物设计过程中防火排烟设计的复杂性,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应当选择正确的耐火等级,保证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能够有科学的规范作为依据,提高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选择正确的耐火等级,对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2.根据高层的实际高度选择耐火等级

在耐火等级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高度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要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高层建筑的用途进行了解,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以及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选择耐火等级,并在具体的设计中将耐火等级作为设计要点进行考虑,保证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在耐火等级上能够达到实际要求。

3.对于居民楼和写字楼,应提高耐火等级级别

在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对于居民楼和写字楼这些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应当提高其耐火等级级别,将其与普通的高层建筑区别开来。考虑到居民楼和写字楼人员密集以及防火难度大和人员疏散难度大等特点,在实际的防火等级的确定过程中,应当确保耐火等级充分地满足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并且达到更高的耐火级别。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1.高层建筑应在结构设计中考虑防火排烟需求

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形式对防火排烟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够改变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形式,那么防火排烟的功能将难以实现。从目前高层建筑设计过程来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到防火排烟的实际需求。只有根据防火排烟需求设计出的建筑结构,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2.高层建筑应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考虑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以及防火排烟功能的实现,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在防火排烟功能、居住功能、使用功能和其他功能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满足,最终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效果,使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3.高层建筑应提高结构的通风能力,满足防火排烟需要

从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来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提高结构的通风能力,使高层建筑结构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地将烟气有效地排出,最大程度地保障住户的安全。在这个要求下,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应当重视提高结构的通风能力,使建筑结能够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满足防火排烟的实际需要。

三、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设计合理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区

1.高层建筑应根据防火排烟需求设计防火间距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防火间距的设计首先应当根据防火排烟的需求进行确定。之所以要合理确定防火间距,主要是因为防火间距关系到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否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如果防火间距过小,那么在火灾发生时,防火功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因此,根据防火排烟需求合理地设计防火间距,是提高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质量的关键。

2.高层建筑应根据防火排烟需求设计防火区

与防火间距类似,防护区的设计也应当根据防火排烟的需求进行确定,其中防护区的位置、防火区的面积以及防护区的结构形式,都应当根据防火排烟的实际需求予以确定。只有提高防护区的设计质量,才能够有效地防止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达到挽救生命和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所以,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设计防火区。

3.高层建筑应根据防火等级对防火间距和防火区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防火间距和防火区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防火排烟的实际需要以及高层建筑结构的调整予以合理地确定和调整,应当满足防火排烟要求,使高层建筑防火等级能够与防火间距和防火区的位置相适应,提高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整体质量。

四、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合理设计安全疏散楼梯

1.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增加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

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对人员进行疏散,应当在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增加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将安全疏散楼梯作为防火排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通过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满足高层建筑防火排烟和消防救援的实际需求。

2.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对安全疏散楼梯的数量进行规定

基于对高层建筑的了解,以及安全疏散楼梯设计的必要性,在安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使用功能,合理地确定安全疏散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保证安全疏散楼梯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关键的时期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3.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应考虑到安全疏散楼梯的实用性

在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安全疏散楼梯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安全疏散楼梯能够满足疏散的实际需要,既要提高安全疏散楼梯的整体承载力,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疏散楼梯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得安全疏散楼梯能够在火灾发生和火灾预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合理地考虑安全疏散楼梯的实用性,是安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是提高高层建筑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设计内容,做好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既有利于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可以使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能够更加有效和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我们应当总结高层建筑的特点以及防火排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的总体质量,满足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青华,杨匀波.贵州黔南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调研与防火策略[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22-23.

[2]魏华.探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技术防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4):15-16.

[3]陈晓鹏,张浩.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措施[J].科技传播,2011(17):55-56.

[4]仲宇山.高层建筑消防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8):87-88.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其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层建筑物火灾的隐患多,并且扑救的难度大,因此,应该在设计阶段进行防火设计,将火灾防患于未然。在建筑设计中重视防火,主要是通过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以减少火灾发生。本文以2009年央视新楼着火为例分析其危害性,总结建筑设计防火的必要性,从而提出防火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必要性;举措

高层建筑着火,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关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也影响建筑事业和社会的发展。下面用实例证明建筑火灾的危害性,将事实与理论相结合,引起人们对建筑防火的重视。

一、高层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设计必须重视防火。高层建筑是一项复杂又长期的工程,其规模大,投资大,功能广。这些特点就决定了高层建筑一旦着火,其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社会对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防火设计,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在进步,对社会各项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要争取自身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防火设计,提高自身的综合功效。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重视防火设计,但由于经济不发达,存在技术缺陷,因此在我国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仍存在局限。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决定了预防火灾的重要性。高层建筑火灾具有这些特点:其一,火灾蔓延快,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受风速和气压影响,火灾蔓延快,这将把火灾的危害性扩大。其二,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楼层高、人员复杂,唯一可用于疏散人群的通道是楼梯,垂直疏散人群困难。加之,人员多,疏散时十分困难,严重时可能发生摔伤、摔死、跳楼等惨剧。另外,还有烟气的影响,也给逃难和营救增加了困难。其三,扑救难度大,主要是登高难度较大,若是火灾在高层还较为容易点,若是在较低层次,一直向上蔓延,那么消防人员是很难进行扑救行动的。还有用水量大,供水困难。总之,一旦出现火灾,危害大。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2009年2月9日元宵佳节,“央视新址楼顶冒烟”,让人们开始对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提出了质疑。虽然人员及时疏散但经济损失惨重,央视作为当事方递交的报告单方面认定新址大火损失约9500万元,据熟知情况的央视员工介绍,北配楼2008年底的资产核定为30亿元。大楼着火燃烧六个小时,损失如何评估,恐需细究。通过事后分析其缘由,除了元宵节违规放烟花引起火灾外,央视新址工程的质量隐患是大火蔓延的重要“帮凶”。因此,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出发,分析高层建筑在设计阶段应该如何做好防火设计。

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

(一)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忽略防火设计的重要性

防火设计是防患于未然,未发生的事,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人们处理事情的一般心理,从而出现不重视建筑防火设计或是敷衍建筑的防火设计现象。另外,在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不够完善,也致使许多设计人员对防火设计的了解和认识不够,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防护设计。另外,就是设计人员和设计部门自身的原因,有的为了节约成本或是节约时间,简单地完成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

(二)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忽略了排烟系统的设计

高层建筑火灾中,致命因素是人们忽略的烟气,根据统计发现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60%以上均死于烟气。烟气不仅仅制约人群的疏散,也影响扑救。因此,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加强烟气的排放十分重要。

(三)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的规范执行不够严格

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有的设计人员完全依赖经验,有的设计人员完全参照设计规范,无论是从知识还是经验的角度,设计人员本身的能力都是存在局限的,很难驾驭高层建筑设计。更何况,仅仅单一的考虑一个方面,很难完整地对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因此,这些行为都是不合理的。因此,不仅仅要重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完善和创新,还要对设计人员的培训,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

三、加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举措

(一)选择好建筑材料,将稳定性和防火性结合

近年来,大多数高层建筑都依赖钢结构,钢作为建筑用材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但其耐火性是十分差的。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钢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出现变形弯曲等现象,不能继续保证高层建筑的结构,也就不能保证其质量。在我国建筑常用的结构类型有四个耐火等级,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必须重视建筑结构和用材的选择。建筑的耐火能力一般是由其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决定的,因此,建筑物应该重视各个构件的选择。比如,承重墙必须用一级耐火的材料,通常的材料是砖和混凝土。梁一般选用钢筋,内部装修一般使用不燃或是难燃的材料,这样可尽量避免引起火灾,就算引起火灾,不易燃的材料也可以减少火势的蔓延。

(二)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在火灾情况下经常致命的是烟气,烟气是火灾中最隐形的杀手。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重视排烟系统的设计。通常电梯、楼梯是逃生的主要通道,也是火势蔓延的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楼梯间应尽量设计送风系统,减少通道的烟气,保证人员的输送顺利。

(三)保证防火间距,防止火势蔓延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位置、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高层建筑,不能建造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附近,也不能建在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必须选择合适的位置,主要分一下几类:其一,是在建筑物之间保持距离,让火势不至于蔓延到其他建筑物,缩小火灾影响范围。其二,保证建筑物远离易燃易爆的建筑物,与这类建筑物保持距离,也是远离火灾的一种方式。其三,建筑物内部各设施和材料的布局也要保持距离,也是为了阻止火势的无限蔓延。

(四)建立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方便人群疏散

这一点在许多建筑设计中已引起重视,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安全出口的标志,比如电影院、体育馆等等。但这不仅仅是一个标志,还应该重视其实用性。必须计算出空间距离,尽量设计更多的安全出口,可以是楼梯口、可以是屋顶。

(五)强化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自动报警装置的设置

自动灭火装置的探测器可以有感温、 感烟和感光。 有自动喷水设备,在不适合用水时,要选择安装二氧化碳 、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另外,还要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能够及时和准确对报警、灭火、疏散 、排烟及消防电梯、防火门窗、紧急照明等进行指挥和控制。

(六)高层建筑设计必须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把这点放在最后,不是说不重要,应该说是最重要的,这个规范中明确地规定了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各个环节,详细地阐释了每一点的要求。高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的结合自身实际,并且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从而将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四、结语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防火设计做得更加完善。总之,最为有效的防火阶段就是设计阶段,只有将火灾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一文.违反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酿成央视大火[J].文化社会.2010.(01)

[2]中财网.央视新楼火灾保险理赔犯愁[J].中财网.2009.(02)

[3]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J].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01)

篇3

近年来,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所带来的高层建筑火灾也越来越多,群伤群死事故很容易发生。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威胁,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在高层防火设计方面还有些不足,本文对其进行了完善。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 火灾蔓延途径多,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大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其建筑内部的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排风道以及楼梯间之类的通道较多,一旦发生火灾就极为容易出现烟囱效应,从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高层建筑由于楼层较高,受风力的影响也较大,在风力的影响下其火势扩散的速度也快。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中的自动化电气化之类的电气设备较多,增加了由于短路而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目前建筑中大量可燃性装修材料的使用,会在火灾发生助长火势,同时还会排出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甚至是有毒气体,从而提高了火灾的危害性。

1.2 人员多而密集,安全疏散困难

由于高层建筑中的楼层较多,其建筑面积也大,在建筑内所容纳的人员必然也多,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梯必然会停止使用,所有人都必须是依靠楼梯来疏散,但是楼梯的空间拥挤狭小,再加上人数多,发生火灾又比较慌乱,必然会有拥堵和踩踏情况的出现,同时来不及疏散的人员的生命安全就更难以得到保证了。

1.3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自身高度,现在很多消防设备都无法满足消防灭火的需要,消防梯还有高压水龙头在高层建筑上往往无法发挥作用,这就给消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2.1 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

在高层建筑中的防火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以及疏散走道等,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是,实现对人群的安全疏散主要就是依靠这些安全疏散设施,同时这些设施也是火灾发生时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该设施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出口的设置。首先,在安全出口的设置上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就是“双项疏散”的原则,即在在建筑物内常驻人员地点一定要保持两个方向疏散路线,不能仅设置一条路线,从而提高疏散的效率;其次是在安全出口的设置数量上,要从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经济角度两个方面出发,并不是的越多越好,一般在每个防火分区会设置两个安全出口,即保证安全性,又比较经济合理。

(2)疏散楼梯。高层建筑中的疏散楼梯主要包括的有防烟楼梯、封闭楼梯和室外疏散楼梯三种。首先,防烟楼梯一般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32m,并且每个楼层的人数基本都超过十人的高层厂房、一类高层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十一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而封闭式楼梯间主要适用于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高层住宅、设置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医院以及疗养院的病房楼、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高层厂房、以及层数超过五层的公共建筑;而室外的疏散楼梯则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高层建筑。

(3)消防电梯的设置。消防楼梯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要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候,便于消防队员迅速到达建筑物起火的部位,从而做到对火灾的扑灭和对受困遇难人员的救援。如果在消防过程中仅仅依靠消防梯,会对消防队员的体力消耗较大,相应的也会影响到灭火的效率,同时也会受到疏散人群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物内设计消防电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防电梯主要设置在以下几类高层建筑物当中:一类公共建筑、建筑高度高出32m的二类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厂房、十二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以及塔式住宅。

(4)疏散走道。所谓疏散走道,就是指从建筑物的着火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这段通道,一般都是指建筑物内的过道或者走廊。从建筑防火的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疏散走道在建筑设计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疏散走道的吊顶装修上,必须要保证其材料的耐火极限不能少于0.25个小时;为了保证疏散人群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安全出口,其疏散走道的距离不能太长,同时在疏散走道内应该设置相关的防烟排烟措施;应该尽可能的减少疏散走道的转折,要保证明亮宽敞,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从而保证良好疏散;疏散走道中的门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火性,门两侧的一定范围内也不能设置台阶和门槛,防止人员在疏散拥挤的过程中出现跌倒现象。

2.2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防排烟系统也是建筑被动防火措施的一项重要技术,当火灾发展蔓延后,由于火灾烟气具有遮光性、毒性和恐怖性等特点,因此防排烟系统对于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具有重要意义。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中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另外,由于高层建筑中烟气具有极易通过烟囱效应进行传播,因此管道上的各类防火阀对于高层建筑的防排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报警系统设计

由于高层建筑外部救援能力有限、内部人员疏散困难,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从而能够及早的控制火灾发展,并为人员疏散提供足够的时间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感烟、感温等探测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一些特殊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因此一些新型火灾探测技术应运而生,如光声火灾探测技术、燃烧音火灾探测技术、微波火灾探测技术、图像火灾探测技术和无线火灾探测技术等。其中图像火灾探测技术是火灾探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不容乐观的,本文从分析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出发,注重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从而杜绝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 杨亮.高层建筑防火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2] 马伟锋.现阶段高层建筑防火技术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防火设计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并且成为当代都市建筑主流。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生机,但是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增大,容纳人数多,纵向交通容量有限,且外部开放空间面积较少,因此,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时,避难和消防难度较大,特别是高层建筑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现在高层建筑的火灾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越来越受人们瞩目。

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的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版的规定,建筑总高度超过24m 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1.1火势蔓延迅速

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不好,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建筑物越高,形成风速越大。风速越大,火势的蔓延速度越快。

1.2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物建筑高度越高,内部结构越复杂,发生灾害是安全疏散越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人员需要时间较长;有人做过一个测试,让一名健壮的消防员从30 层楼的高度向下跑整整用了30 分钟的时间,二是疏散时人员集中,在疏散通道内容易出现拥挤踩踏情况;三是火灾发生时火势和烟气迅速向上蔓延,而发生火灾时人们涌向楼梯间,使烟气窜入,增加了疏散难度。

1.3高层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往往达不到高层建筑物着火层的高度,所以,扑救高层火灾需要利用室内设施。但由于室内设施管路复杂,需水量大,灭火针对性不强,阻截火势能力有限,建筑物自身消防水量有限,需要利用消防车从室外进行补给。

1.4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较为复杂,电器设备繁多,用电量较大,电器线路老化等问题,很容易发生火灾,而高层建筑现代化程度高,易燃物较多,引燃后不易扑救,如果管理出现漏洞,建筑物内自动报警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会成倍的增长。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对策

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防患未然、立足自救、从严管理的原则,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采取积极必要的措施,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修等方面贯彻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严把消防设计关:设计高层建筑时,设计师进行防火设计应严格按照《高规》的要求。做好防火分析,结合建筑的使用性质做好各种功能要求,认真考虑防火安全。对高层设计、施工和验收单位的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要求负责,对对违反高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不得审批验收并交付使用。

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总体布局合理,设计理念要清晰。

2)合理划分疏散楼梯间和防火分区。

3)高层建筑各构件要有足够的耐火极限。

4)安全疏散通道要设计合理。

5)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时选用联动效果好安全稳定的系统。

6)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用水设计,保障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蓄水量,起到出不阻燃火势的作用。

7)室内装修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减少可燃物的数量,提高安全指数。

(2)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增强意识高层建筑不仅要在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消防设施配备上下足功夫,这些只是高层建筑防火要求的基础条件,而且要在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增强意识。“防患于未然”最为关键。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管理、健全制度高层建筑落成后、在高规的要求下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设备长期使用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很正常的,因此,这些设施的日常维护需要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按要求每年每年定期检查,定期检测,相关单位形成日检查制度,安全管理责任人,分区责任人,真正落实到人头上,让每一个责任人有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尽早发现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2)建立督导机制,任何好的管理方法,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任何制约机制时间长了都会麻痹大意,这样就需要在每一个周期到来之前,进行督导,达到警示的效果。

3)做好消防培训,加强人员的消防意识。任何先进的消防设施、设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一要固定,二要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上岗人员要正确熟练地掌握消防设施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一般故障的排除等专业技能,并坚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排除影响设施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

4)增强意识,加强消防宣传,提高高层建筑内人员应急防灭火能力。任何好的设施都是只能是处理现场火灾,却无法救援困在火场的人员,这时就需要建筑物内的人员自行逃生,而逃生需要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灌输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内部人员自救逃生的能力,加大逃生知识普及力度,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结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减少,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防火安全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不仅要在设计之初消除火灾隐患,而且要在思想上提高预防火灾的意识,遏制和杜绝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要让血的悲剧一次次重演。

【参考文献】

[1]王有为.建筑防火的新动向[J].消防理论研究,200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间距;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而在这些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概述

1、火势猛烈,火灾蔓延速度极快

高层建筑美观漂亮,建筑物内装修了很多容易燃烧的东西,比如说窗帘、地毯以及各种装饰等,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猛。同时,高层建筑还设计了一些井道,比如说电缆井、排气管道以及电梯井等,这些都能够引起火势的快速蔓延,也就是“烟囱效应”;除此之外,竖井具有抽风效果,如果引起火灾,就会快速的向别的地方蔓延,楼层的高度与抽风强度以及火势猛烈程度成正比。

2、火灾扑救工作复杂

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办法要强调“自救”的重要性,但是,高层建筑配备了非常复杂的防火设施装备,当救火系统中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时,这一救火系统就很难起到关键作用。将火扑灭在发生前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现场工作者并不会熟练地掌握灭火设施,当火势变得猛烈时,消防人员赶到,当他们爬到起火点时,体力消耗很大,同时还会发生消防人员与地面联系不方便的现象,或者是救援用水很难到达高层建筑上,因此,这样就会造成越来越迅猛的火势,救火困难性大。现在,我国自行生产的登高消防车并不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灭火需求,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困难。

二、高层建筑防火的隐患与问题

1、设计图纸不全,消防审核困难

一些地方建筑物的设计者并没有认识到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或者是专业设计者不足,并不能够科学的装备出合适的灭火设备。同时,建筑物的建设时间少,设计花费的时间少,设计者只能够简单的设计出图纸,并没有相互合作,共同处理施工图纸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造成了较多的施工问题,更严重的是一些施工者仅仅按照设计草图进行施工建设。

2、监督不力,源头关把不严

一些消防监督者并没有真正的履行监督责任、把控施工的各个步骤。比如说消防施工监督者并没有仔细研究消防设计图纸,也就不能够发现消防设计图纸的问题,施工审核时也并没有提出科学有效的审核建议,一些消防监督者还并不能够对疏散门以及消防栓的位置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也有一些消防监督者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监测程序,在进行施工检测时,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种种原因共同造成了我国在消防监督方面的不足。

3、施工质量差,消防设施运行难

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时,没有真正的公布工程量,减少了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有很大的缺口,进而造成了较低的工程质量;有的施工单位的技术工作者还并不能够熟悉的掌握施工规范标准等,施工过程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进而经常发生施工过程的技术性问题。

三、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探讨

1、相关规范对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分析

有关规范要求,高层建筑要分别和高层建筑、裙房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之间保持13m、9m、11m、14m的防火间距;如果是裙房,则应该跟裙房和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三级耐火等级其他民用建筑、四级耐火等级的其他民用建筑之间分别保持6m、7m和9m的防火间距。尽管规范里明确进行了防火间距的规定,也根据规定执行了对图纸的审核工作,但是笔者觉得,应该要在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要对消防车扑救火灾以及救护人员等方面作出深入考虑,以此决定建筑物间的最小间距。

2、关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高层建筑之间或者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除之间,不仅要保留一足够的防火间距与消防车道以外,还一定要满足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与登高消防车的操作需要。一般情况下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只有确保留下所有指标中最大的距离标准才能确保发生火灾时可以顺利实施救援工作。这就要求具体分析消防车的技术参数与操作特点,还要考虑建筑物高度的情况。当前,国外最高的登高车能够上升112m的高度,我国的很多发达城市也因为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而选用了最高可以升高至上百米的登高车,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所以只能选用50m以下的登高车型。截止今天,我国几乎所有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都根据规划选用了30~50m云梯车。

消防云梯车的工作特点包括:首先,云梯车的曲臂在从初始状态到完全延伸的过程中,能够沿着消防车的长度的方向展开,不需要多出消防车宽度的额外空间;其次,可以一节一节将消防云梯车的曲臂展开,还能依照根据消防车登高救人的实际状态对曲臂的高度作出调试;再次,如果云梯车的曲臂达到完全伸展状态,就可以进行360°的回转,因此没有空间走向盲区的存在;最后,正常情况下云梯车工作的曲臂与水平面幅角在45°~75°之间,一旦超出这一角度,就出现了危险工作区。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和高层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距离最好在5m以上,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可以有障碍物出现,消防车道的宽度至少为4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该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至少要大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应该大于18m×18m。事实上如果消防登高车和建筑物间的距离保持在5m左右,那么就没有办法真正发挥自身的灭火救援能力。所以,救援灭火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所以,用来救助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车的消防车道一定要确保将消防车道的宽度保持在5m以上,消防车道转弯半径设置在12m以上,而消防车回车场面积则要超过18m×18m。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包括安全隐患分析决策的相关研究开始出现,但真正讨论高层建筑项目安全隐患尤其是防火间距问题的文献却仍不多见。关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终极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其中,高层建筑防火间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秉安.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操作面的设计及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19(4):27-28.

[2]李悦.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1):25-26.

[3]沈友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2):130-133.

[4]庞建军.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防范措施改进[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070-1073.

篇6

【关键词】民用建筑;防火

高层民用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者超过24 m 的公共建筑。它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挺拔,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地的城市民用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城市民用建设逐渐向空中发展,导致高层民用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民用建筑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一、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由于目前民用建筑多为高层,因此民用建筑火灾也呈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如 下 :

(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一般高层建筑办公室,平均可容纳4000~5000人火灾时由于现场混乱状态的影响,受烟气的威胁,人的本能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都强烈暴露出来,人们便一窝蜂的涌向安全通道。大量的人流在楼梯间汇集后,极易发生拥挤堵塞,影响疏散安全。

(2)火灾蔓延途径多、火势迅猛

高层建筑内一旦起火,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各种竖井犹如高耸的烟囱,拔火效应十分强烈。因此,所有的竖井可使火灾迅速扩大。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力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物越高,风速越大,火灾扩散速度越迅猛。

(3)火灾扑救难度大

现在的消防云梯车数量、高度有限,另一方面缺乏地面消防行动展开的场地。高层建筑的主题建筑周围往往设有裙房,妨碍登高车全方位靠近主体建筑进行灭火救援活动,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上部楼层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无法进行外攻。

(4)民用建筑装修材料易燃

高层民用建筑对内部装修和陈设采用不燃、难燃装修材料重视不足,甚至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塑料装修,化纤地毯,用泡沫塑料来填充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65%以上。

(5)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危害面大

现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新建建筑物与其他建筑之间应有一定的合理距离即防火间距,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后果。

二、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问题

(1)民用建筑的分类标准粗略。目前的民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对民用建筑的分类,仅限于按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楼层)区分。对于不同类建筑的火灾危险特性,缺乏系统科学的分析判断标准。如同样是商场, 经营服装、纺织品、家电等易燃、可燃商品的商场与经营五金、机械零配件的商场其火灾危险特性是不同的;而大型综合性超市与小型专卖店的日常顾客流量也有明显区别;

(2)对防火分区面积、人员疏散宽度和内装修防火等内容的强制规定,造成防火设计与使用功能设计的诸多矛盾;

(3)对主动防火系统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中的作用需重新定位;

(4)对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防火技术要求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大量以钢结构为代表的、集经济与建设速度快等特点于一身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不断出现,同时也给建筑防火技术带来了新的难题。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

3.1 采用德尔菲法对现行的民用建筑防火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目前相关的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需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完善。通过消防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和设计部门有关建筑防火专家对疑难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修改、弥补,措施后形成会议纪要,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即专家组的讨论意见能否取代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而作为设计和审核依据尚有争论;二是技术可靠性问题,专家凭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的意见缺乏科学实验和论证作支撑。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技术力量,以强制性防火设计规范或防火设计

指南为主要依据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但现行技术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说明必须对其进行深人的修订完善。目前民用建筑防火安全仅以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为标准分类,但在实际建筑防火设计中,往往要考虑建筑内的致灾因素和人员安全因素,因此笔者认为缺乏或不充分考虑这两种因素的民用建筑划分标准,是不完善、不合理的。

3.2 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于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防火设计理念,与依据指令性规范的防火设计方式不同的是,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整个建筑防火系统所应达到的目标,在对建筑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实现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方案。但这种途径同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地位问题,我国现行的建筑及消防法律法规中对性能化防火设计暂无明确规定;二是经济问题,性能化防火设计涉及大量的分析、计算、设计文件制作和专业评估,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人一般建设投资者难以接受。

3.3 对于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应完善规范体系

及时更新、完善、规范对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装修材料防火安全性能和新型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现行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对以钢筋混凝土,加气、轻质混凝土,普通砖为材料的各类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已做出了系统详细的指导。但对于以钢材为主的各类新建筑结构形式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各类新型的建筑内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或防火措施,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给设计、消防部门带来了困难,也限制了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应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现行防火技术标准在体系和自我更新完善方面的欠缺。笔者认为,对各类新型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及建筑防火灭火产品的指导性标准应独立于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其更新完善的周期也应小于相应的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反过来才能推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更新与完善。

四、总结

高层建筑以其功能齐全、外形美观、空间利用率高、节约用地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先锋,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已成为衡量这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城市当中,会不断有新的建筑形式诞生和新的技术法规出台,而需要探讨的防火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陈再秀,文锁民.建筑防火分区常见问题成因及对策.武警学院学报,2007,2.

篇7

纵观这场大火,除了居民丧生的悲戚和网友关注的温情交织之外。还有对高楼消防隐忧的惊惧。上海消防部门救援速度和力度值得肯定,但仍有力所不及之处,凸显高楼消防救援短板。要终结高楼大火之痛,理应从静安区这场火灾中反思:如何来构筑高楼防火绿色通道,并将其深化为公共安全命题。

实际上,随着高楼增多,高层建筑防火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早已进入公共安全视野,美国“九一一”事件更是加深了反思力度。可是,因为高楼竖向通道的“烟囱效应”以及高空气流作用,大火在高层建筑很容易迅速蔓延。加之不合理的高层设计,一旦引发火灾,火势将难以控制。而高层逃生所需时间较长,当前国内大部分的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高度又是极其有限,只能覆盖到四五十米的高度,只有北京等极少数的城市装配有极小数量的高度可达七八十米的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抢救高层建筑受困者,确实存在很多先天不利因素。

但先天不足、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意味着民众就该忍受这样的安全隐忧。生命代价敦促我们,无论存在多大技术瓶颈,这个“人命关天”的安全命题也必须马上提上议事日程。要克服高层火灾的救援瓶颈,归根到底还是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救人,二是自救。

从救援角度讲,应该突破更多的技术障碍,对高层建筑防火环境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救援设备进行针对性升级。用一般消防设备应对高层火灾,难免有心无力,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为防止高层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美国有袖珍降落伞、日本和英国研制了滑梯和充气滑道……我国1995年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用作火灾时的临时避难场所。

篇8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防火构造设计在超高层建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都应对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有充分的认识,本文从超高层火灾的危害性对防火构造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 、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

1 火势蔓延快

高建筑物的排气道、电缆井、楼梯间等竖向井道中,若忽略防火分隔,或方法处理不当,产生火灾时,灾情短时间内会迅速扩大。据测定,火灾刚发生时,因空气对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3m/s,火势猛烈后,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0.8m/s,烟气沿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如一座高度为 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如无阻挡,只要半分钟即可将火势引至顶层,造成严重影响。风对超高层建筑火灾有较大的影响,测定显示,当建筑物10m高处的风速为5m/s时,在30m高处为8.7m/s,60m高处为12.3m/s,90m高处为15m/s,100m以上风速更快,由于风速增长,导致火势的蔓延,因此更加难以控制和扑灭。

2 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疏散到地面时间长;二是人员较多,不易疏散;三是超高层建筑火势蔓延极快,增加了疏散困难,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火灾案例分析表明,在火灾中死亡有一半人数以上是被烟熏死的。

3 扑救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起火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扑救十分困难。例如: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消防队员难以堵截;消防队使用的灭火及救护设施高度有限,因此室内消防给水设施是扑救超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设施。当火势扩大,形成大面积火宅时,室内消防水量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车向高楼供水,但消防水带耐压能力常常不能适应需要,此外,建筑物如果没有安装消防电梯,消防队员因攀登高楼体力不够,不能及时达到火层进行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随时补充,均会影响扑救。

4 火险隐患多

超高层建筑通常功能多元化,易燃物多,若管理不当,发生火灾可能性很大。特别是一些面积大、超高层建筑,情况更为复杂,一旦发生火宅,后果不堪设想。

二、超高层防火疏散设计的措施

超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结合各类建筑的功能要求,考虑防火安全。设计人员应按照国家及各部门相应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设计单位应对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负责,凡不符合设计防火规范的工程,不能上报审批或交付施工。在设计超高层建筑的防火时,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布局要保证安全畅通。保持与其它各类建筑的防火间距,对广场、空地和绿化做好合理规划,保证消防车可以顺利接近超高层建筑。(2)合理进行划分防火区。采取每层做水平的区分(以防火墙划分)和垂直的分区(以耐火的楼板划分),将火势控制在起火单元内加以扑灭,防止向上层和相邻单元扩散。同时,对各种管道及线路的设计要尽力消除取火及蔓延的可能性。(3)构造设计要使建筑物的基本构件(墙、柱、防火门等)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以保证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区的隔火能力。(4)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明直接。在靠近防火单元的两端布置疏散楼梯,控制最远房间到安全疏散出口的距离,做好疏散楼梯的防火封闭和排烟措施,以保证人员安全迅速地撤离。(5)尽量做到建筑物内部装修、隔断、家具的不燃化或难燃化,以减少火照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6)做好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保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7)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并正确地处理安装位置及联动控制功能,控制和智慧报警、灭火、排烟、疏散等。总之,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设计防火规范,包括各种正在制定,即将公布的有关专业规范。必须从整体考虑,包括各种正在制订,即将公布的有关专业规范。必须从整体考虑,加强建筑与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工种的配合,使防火设计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防火构造

(一)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有关规定

在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有关内容中规定超高层建筑除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有关规定外,对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特殊的防火设计要求,如:

(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应在电缆井、管道井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2)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3)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4)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高层建筑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上述静压要求时,应设增压设施;

(5)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二)新型防火材料

2.1新型复合轻质材料

1、石膏。石膏是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它的优点是:水化快,凝结硬化迅速;强度较低,硬化后孔隙率大、有隔热保温以及吸声的功能;水化硬化后体积有少许膨胀;石膏制品虽然有优良的防火性能;但是耐水性不好。因为石膏优良的防火性能,水幕防止火势蔓延(绝热阻燃物是无水硫酸钙),所以现代的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吊顶和墙体,都使用石膏制品。

2、新型阻燃剂。ZRY天然纤维阻燃液,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它无毒、无味、无色透明、没有腐蚀性,只要是麻织物、棉织物、刨花板、纤维板、木材、纸张、胶合板和其他植物纤维制品,经过ZRY阻燃处理和整理以后,就会有明显的阻燃效果,它遇火不会燃烧(只出现局部炭化),可以有效地抑制火焰蔓延,避免发生火灾。

3、金属板材以及金属复合板材。金属复合板俗称夹心板,其上下两面都是非常薄金属板,但是芯材的材料是能够保温、高刚度、低强度复合材料。由于它有承载力的一种结构板材,这种材料需要专门的自动化生产线才能进行复合生产,主要有金属板材、微穿孔吸声板、金属复合板材。复合材料的应用之处为钢结构厂房的外墙、屋顶,洁净区的顶板和它的隔断、分隔板材以及冷库箱体或,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建筑工地办公地方材料以及职工的宿舍建材等。

4、新型防火板。最新的WA2F防火板有耐火、不燃、吸声、隔热、密度低、抗腐蚀、防虫蛀等优点,它是一种新型的防火装饰板。板材的强度高、板质轻、价格低、安装方便,是一种优良的不燃性装饰材料。

2.2新型无机轻质防火材料

1、矿渣棉和岩棉。岩棉是天然岩石经过高温熔融制成的,因为它有导热系数低以及不燃等优点,所以可以做一些防火构件,也能做防火的隔热板材。由于岩棉熔点高而且比较抗高温收缩,在建筑结构中使用时可以形成比较有效的防火屏障,阻止火势蔓延。其自身既不能燃烧,也不会放出有毒的气体,是“A”级(或“A1”级)的建筑防火材料。

2、玻璃棉。玻璃棉及其制品是继岩棉之后,出现的新的绝热性好、容重轻的隔热保温材料。它是用白云石、石英砂、蜡石等天然矿石做成的纤维状的不燃材料。它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绝热、隔冷、保温、吸声等优点。其制品主要有玻璃棉板、玻璃棉毡、玻璃棉保温管、玻璃棉带等。

3、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俗称陶瓷棉,是一种特殊的新型轻质耐火材料,它是用天然焦宝石为原料制成的棉丝状无机纤维耐火材料,其制品具有导热系数小,抗压强度高,施工方便,能反复利用的优点。可以作防火门的芯材、吊顶板材、玻璃幕墙填充隔热材料,起防火隔热的作用。

4、硅酸钙。硅酸钙材料的耐热性能及热稳定性好,耐火性好,是不燃材料。它是用钙质材料,硅质材料和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轻质板材。纤维增强性硅酸钙板优点很多,如密度低,湿胀率小,比强度高,防蛀,防潮,防火,防霉以及可加工性好等。可作为公用和民用建筑的隔墙以及吊顶,经过表面防水处理后还能用作建筑物的外墙。因为此种板材的防火性很高,所以尤其适合用于高层以及超高层的建筑。

2.3新型轻质板材和砌块

1、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加气混凝土又叫做发气混凝土,是由含钙材料、含硅材料和发气剂等作为原料生产而成的。其制品有砌块和条板两种,既能用作非承重墙体、承重墙体又能做保温材料等。

2、粉煤灰墙体材料。粉煤灰墙体材料具体可分为灰小型的空心砌块和灰砌块。前者的主要制成原料为粉煤灰、水泥等,详细又可以分成有承重、非承重民用砌块两种,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粉煤灰砌块主要原料为的石膏、石灰、粉煤灰等,主要在工业、建筑墙体等方面进行应用。

(三)楼梯、防火门及防火墙的设计

1楼梯

楼梯是火灾时人员逃生的安全出口,是重要通道。建筑疏散楼梯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所以这就决定了,做为疏散楼梯,一些材质不能被应用,只能用钢筋混凝土楼梯等耐火极限能达到1小时的不燃烧体。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0mm。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2防火门

防火门是由门框、门扇、控制设备和附件等组成,它们的构造和质量对防火门的防火和隔烟性能都有直接影响。按照耐火极限把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按燃烧特性分为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非燃烧体防火门由钢板、镀锌铁皮、石棉板、矿棉等组成,而难燃烧体防火门是在可燃的木材、毛毡等外侧钉不燃材料制成。

3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规范中要求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得低于3小时,对于特殊建筑如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等的防火墙要提高到4小时。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独立墙几种类型。防火墙的材料一般有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或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在需要防火墙的部位使用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难燃胶合板、难燃木材、泡沫夹心板等重量轻、安装方便的不燃性材料或难燃性材料作为墙体隔断,这些材料往往达不到防火墙的设置要求。防火墙的设置部位、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和构造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轻质防火墙体可不受此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底面基层。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高层厂房(仓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0.4m以上,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0.5m以上。其它情况时,防火墙可不高出屋面,但应砌至屋面结构层的底面。(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在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应为宽度不小于2m的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外墙的耐火极限;当建筑物的外墙为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但装有固定窗扇或火灾时可自动关闭的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可不限。(3)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4)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5)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消防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随着防火设计理论的发展,对超高层建筑防火构造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诸多的火灾也表明,防火构造设计也是越来越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引擎 .建筑防火工程 [M].北京 :化学工 业 出 版 社 ,2004:27-567.

[2] 李旭春 .建筑工程中防火门的注意事项.石河子[J].石河子科技,2005(3):43-4 4 .

[3] 邵卓氏.最新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标准实施手册.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问题、管理、对策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诞生,一方面是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大厦的功能也在日趋多样化。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于开展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经过多年的摸索,现已基本上步入正轨,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中小城市,这项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都较弱,加之社会发展较大中城市缓慢,有关方面的干扰不少,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就相对较多。

1存在问题分析

1.1设计单位存在缺陷

前几年,许多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均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且大部分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使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重要的公共场所未设消防自动系统,缺少消防水源,疏散楼梯间也不符合规范要求等,而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固疾,一次次地被消防部门列为重大火险隐患,又无法整改。

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降低标准,设置自动消防设施,在国家标准中均有明确规定,但有些设计人员本身对各类消防技术规范了解不深,又积极为甲方考虑成本,导致高层建筑一些部位漏设自动消防设施,大于1000m2设简喷等问题的出现。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②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建筑火灾中,由于装修材料选用不当,而引起火灾或因此而使小火蔓延扩大成灾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有些设计人员就是一味地追求美观、效果,浑然不顾规范对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的要求③耐火设计不符要求:主要体现在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防火分区超面积或者安全出口数量少,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自动扶梯充当疏散楼梯等④无防排烟系统或形同虚设。

1.2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筑防火审核,目的是为了在建筑做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但现在消防部门在建筑防火审核时仍会遇到种种困难。一类是三边工程,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擅自更改消防设施。另一类就是边施工边报审,审核未通过,工程已施工了一大半,造成未按要求建设,存在先天隐患。

1.3建筑施工质量不高

现在不少建筑是由私人建筑队承包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差、业务水平低,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要求高不相适应。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为了赚取利润,私自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1.4建筑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名目繁多,而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是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有的建筑管理是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这种淡薄表现在单一使用主体的建筑物上要好一些,若是两家以上单位共租一座建筑那么,便出现了问题,建筑使用上各自为政,造成安全门封闭,疏散楼梯堵死,消防问题互相推诿、拖而不决。

2建筑防火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

2.1把好设计源头关

(1)实行建筑设计资格证书制度。建筑设计是建筑构成的第一步,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为了加强对从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国家特设立《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设计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的设计证书。

(2)严格实行消防专篇自审制度。公安部30号令已明确规定,带自动消防工程系统的高层建筑等必须有消防专篇。因此,该消防专篇应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设计内容,专篇应在初步设计中体现完善,并应由设计院完成自检自审工作,由设计院签字盖章负责,同时有关法规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谁负责,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2严把审核关

实行审核责任制度。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审核工作,也应落实谁审核、谁负责。施工图审查是整个设计审查中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建议实行施工图审查签字制度,对消防施工图纸,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消防

部门才给予受理审核。

2.3严抓施工管理

(1)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制度。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消防专业资质等级队伍承接,这一点已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队伍转手分包、换人施工等做法却屡见不鲜,监管部门亦极难控制与管理,要真正控制这一点,建议可实行资质单位消防水、电施工员及施工管理员上岗制度,这样消防监督部门在施工检查中,可以有的放矢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严格落实责任制,从而也就确保了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设计的施工质量,增加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2)实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因此,技术性的咨询指导工作亦就显得极为重要。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既可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质量,又可以了解施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的把关极有益处。

2.4加强建筑施工检查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装修阶段。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消防检查,要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控制可燃材质的使用,监督某些隐蔽工程中木龙骨、木框架的防火涂料处理,线路穿管敷设、有关孔洞的封堵等方面。

2.5严抓后期管理

(1)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要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必须确定专门管理部门专人管理,因此消防部门应及时签订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移交书,同时根据高层建筑的有关规定签订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合同,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有关消防法规明文提出建筑管理需要经正式消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

(3)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对系统工作状态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4)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建筑工程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搞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确保消防系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作用的保证。

篇10

关键词:建筑 步骤 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防火设计是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材质、结构、用途等,结合建筑物火灾时的着火特性,采取必要的建筑防火措施所进行的设计。本文按照建筑防火设计的步骤来介绍防火设计的注意事项。

1确定所设计的建筑的适用的规范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低规”)适用于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般称“高规”)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 24米的公共建筑。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其中要注意:建筑高度与规划要求的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规划要求的建筑高度一般由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防火规范指的建筑高度是由室外地坪至檐口(坡屋顶)或屋面面层。

最后根据使用功能等工程信息确定所使用的相关专业规范,不同功能的建筑除了遵守通用规范外,还要遵守相应的专业规范。

2 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划分建筑物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规模、用途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我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高规》、《低规》以及各专业规范中都对不同规模、用途的建筑规定了最低的耐火等级。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盖、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后,就为总平面布置、各层平面图布置和建筑防火分区划分、各部位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确定以及设备、电气专业等一系列消防设施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注意: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按照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最低者而定,只要其中某一项不符合要求,都应定为下一级。

3. 进行建筑单体的防火设计

建筑单体的防火设计是单体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与单体方案同步进行的。建筑单体的防火设计主要包括合理的布置安全疏散出口和划分防火分区。

3.1划分防火分区

3.1.1目的:划分防火分区主要是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限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室内人员能安全疏散,为消防扑救工作创造条件。

3.1.2类型:防火分区的类型主要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两类。

水平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火灾向楼层水平方向蔓延,从而有效的控制火灾受害面积,使建筑物的其它部位免受到损坏。防火分隔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不可活动式的,如建筑物中的内外墙体、楼板、防火墙等;另一类是活动、可启闭式的,如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它们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阻止火灾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火灾沿竖向井道迅速向上蔓延一直到屋顶,其主要分隔物有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楼板等。

注意:当建筑物需要有较大空间时,防火墙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房间的连续性,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防火卷帘及水幕代替防火墙,以补救因不能设防火墙而出现的火灾危险,防火卷帘门的设计要符合《钢质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GB14102-93)规范,进行合理的布置。

3.1.3防火分区的平面布置:建筑平面设计中,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平面功能、层数、面积、楼层所处上下位置及是否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等因素确定平面的防火分区,同时绘制每层的防火分区图,并标示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

3.2安全疏散出口

3.2.12数量: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层数、疏散人数、楼层所处位置等因素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同时,应在防火专篇中详细阐述理由及所符合规范相应条款。

3.2.3距离限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房间所处位置等条件,分别做了较详细的规定。防火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说明各部位的安全疏散距离是否满足规范的限定值。

3.2.4公共建筑楼梯、走道、疏散外门各自总宽度的计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建筑物内每层疏散人数,人均面积指标做了详细规定。防火设计时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净宽度。重点是疏散楼梯间的门和梯段的净宽及建筑物底层对外出口门的净宽,并在防火专篇中详细说明计算公式中各项系数的取值及对规范的符合性。电梯(包括消防电梯)和自动扶梯都不能作为疏散的工具。

3.2.5疏散楼梯间的确定:疏散楼梯间主要有非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几种,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等。具体情况按建筑防火规范的规定相应设置。

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大空间的最不利位置的安全疏散距离。这一点有时候往往被忽视。

4 建筑构造的防火设计

重点部位的防火构造是建筑单体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建筑防火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防火墙:现在“低规”和“高规”统一规定,只要耐火极限不小于3小时的墙体均可作为防火墙。

(2) 各种竖向管道井: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由于上下联通,极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蔓延。因此,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各种竖向管道井应每隔一定层数要进行封堵。

《低规》中规定“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高规》中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3)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Z].北京:2006.

[2]李峰.建筑防火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