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做法与经验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做法与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的做法与经验

篇1

关键词:线上讨论;教学网;激励机制;评估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115―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18

“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网络平台以及E-learning概念的推广,讨论的形式与组织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讨论活动从“面对面参与”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上,从课上拓展到了课下,而且课下的“线上讨论”(Online Discussion)也逐渐成为许多大学课程的重要部分,被称为“非同步讨论”(Asynchronous Discussion)。学生可以利用课程教学网的“讨论版块”进行发帖、回帖,还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展开组内交流,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参与教学的时间不限于课上,对于消化课程内容而言也有所助益,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克服课堂即时性讨论不深入的问题。可以说,课后线上讨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能较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尽管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线上讨论”参与度低、讨论质量不高的情况。学生常常很被动,有的“线上讨论”则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在学校看来,搭建与推广教学网络平台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趋势,搭建网络平台的成本也颇高,但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也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会存在推广与使用的矛盾,二是如何找到一套较好的解决方案。对此,本研究从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线上讨论”存在的问题入手,首先基于国内外有关教学网络平台使用情况及“线上讨论”的文献,归纳了有关影响大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因素,其次以北大J课程为案例,设计并探讨了一套“线上讨论”的激励机制,尝试找到提高“线上讨论”质量与效率的方法。

一 困境分析:当“讨论”遇上“网络”

网络教学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包括一系列数字化学习内容以及交流工具,同时教学的管理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交流工具。其中,网络讨论版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开展“非同步互动”,这对于学习者而言很有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其分享与提出不同观点,更加积极地学习课程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有意思的问题以及构建知识[2]。同时有研究指出,网络环境可以让学习者不再怀有课堂上的“恐惧感”,教学也不再由某个单一的参与者主导,而且较少受各种传统规定的束缚。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使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并有所贡献往往极具挑战性,通过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的方式展开课后线上讨论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不好等问题。究其影响因素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 陌生化的网络情境。“讨论”的概念按照人们既有的认知应与“面红耳赤”、“唇枪舌剑,,等体现讨论者活生生面部表情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进行线上讨论时,他们的角色是不可见的,发帖的对象也可以是匿名的,每次发帖的内容也较有限,他们会感觉到网上讨论并不重要、没有用,这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则会觉得人与人之间非面对面的交互非常困难,这种陌生化的感觉也在线上讨论的环境里体现出来,缺少交际的暗示,如面部表情和声音,人际交互与社会临场感的缺失会对讨论的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2学习者的特点。学生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他们对线上讨论的参与度。往往具有较高互联网使用水平的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网讨论任务,而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则对信息收集以及完成讨论任务感到很困难,其参与讨论的动机也不足。同时,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会产生显著性影响。有研究表明,与面对面讨论相比,内向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环境参与线上讨论。但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外向的学生对于获得更大的成功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更有可能积极参与网上讨论。此外,具有较强“共同体感知”(Feeling of Community)的学生也比经常觉得被孤立和排斥的学生更容易坚持在线讨论。

3 指导者的作用。教师是线上讨论中的重要角色,其展现出来的心态与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是否具有促进学生参与在线讨论的方法,能否清晰地设计与组织讨论,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参与讨论的贡献在哪里,从而对讨论有所期待,以及能否恰当地总结和回馈讨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线上讨论的参与度。有研究者将教师的线上参与分为四种情况:①发帖提出问题;②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③回答现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新问题;④其他管理性、组织性发帖。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看重老师是否能够定期在线回答问题,对解决方案提供指导和新的思路,或者讨论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

4 考评机制。将学生参与度和成绩考评结合起来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如果线上讨论的表现在期末分数中占有一定比重,会增加线上讨论的积极性,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同时对学习成果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于老师而言,如何对学习者的参与度进行考评则是一项较大的挑战,虽然已经有较多的讨论,但仍然缺乏相应的经验研究。

结合以上四种因素,在设计“线上讨论”的组织机制时,必须兼顾网络讨论环境、使用者特点以及指导者作用的影响,并且采用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法,特别是针对如何评价学生“线上讨论”参与度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际课程案例的具体特点,从该课程组织“线上讨论”所反映的问题出发,设计合适的讨论方案与激励机制,并尝试从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

二 教学网“线上讨论”机制设计

1 北大教学网(Blackboard)与J课程概况

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校园信息化建设,北京大学于2008年9月正式推出“北大教学网”,该系统采用Blackboard系统构建,是一个集网络教学、数字资源管理、在线视频课堂和校园社区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也是北大所有教学课程的总站。Blackboard作为一种学习管理系统,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教学实践,为教学管理引入新的方法。还有研究表明,Blackboard潜在的优势在于日益增加的可获得性、快速回复、双向互动、追踪以及提高能力,包括组织、时间管理和交流。北大Blackboard功能并不复杂,上手较为容易,北大学生均具备使用Blackboard的最基本技术能力。因此利用北大教学网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设计一套使用机制,使学生能够积极且有效地参与网络讨论,并将其融入到个人的学习习惯当中。

本文以北京大学J课程为例,设计并探讨了一套“线上讨论”的激励机制。J课程是针对专门领域所开设的法律类概论性课程,共10次课,30课时,选课学生为27人,均为研究生,其中大部分本科为非法学专业,还有1名国际学生。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专门领域内法律的基本理论、思维、理念与法学研究方法,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需要了解该领域中的基本法律关系,具备初步的法律思考与推理能力,并能够将法律知识与法律理论用于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J课程概况来看,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由于授课对象是研究生,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从选课学生特点来看,专业背景差异性大,大部分属于法学零基础,因此在设计讨论机制时除了要兼顾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四个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具体问题,例如怎样让非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尽快入门,怎样让学容量、成体系的法律知识变得有趣且有意义,以及如何合理评估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成绩。

2 “线上讨论”方案设计

在J课程以往的教学中,积累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线上讨论的经验,比如在建立讨论版块初期会对选课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上给组员留有相互熟悉交流的时间,并让他们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以建立一种共同体身份(Communny Identity)。课程早期的课堂讨论也按照网络讨论的小组进行,目的在于将虚拟的线上讨论与现实的课堂讨论结合起来,一方面培养组员间的合作意识和默契,另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单一网络环境所造成的陌生感。在网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在教学网上参与回帖,提供网络外的课下指导,并且及时对近段时间的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频繁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J课程还通过设计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的双重评价机制,在鼓励小组协作的同时奖励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可以说,J课程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本文第一部分所总结的四个因素。尽管如此,J课程的线上讨论依然存在讨论不深入、讨论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在设计讨论机制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从发帖数量和发帖质量两方面激励讨论。如果单纯将发帖数与考评成绩挂钩,会造成学生为了追求发帖数量而不顾讨论质量,盲目跟帖或敷衍了事,最后形成一片“虚假繁荣”;相反地,如果只强调发帖质量而不对帖子数量做出要求,一方面讨论局面不容易打开,另一方面很难保证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帖子。基于以上考虑,在设计讨论方案时除了关注网络环境、学生特点以及教师角色等因素外,还需对“线上讨论”进行“激励性评估”,将发帖“数量”与“质量”同时纳入考评环节,并建立可量化的激励指标。

据此,J课程进一步修改了讨论方案。首先,将选课学生按其特点分为四个小组,每组7人,同时确保每组有1~2名本科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并设置小组长,由其负责在教学网对应版块中组织开展“线上讨论”。讨论分为“大讨论”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在“大讨论”环节,各小组成员首先通过协商选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时事,在一个讨论周期(15天)内围绕该时事展开讨论。“大讨论”以组内发帖为主,鼓励到其他组“串门发帖”。每次大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合,一个学期内可组织若干次“大讨论”。“大讨论”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讨论问题。在“自由讨论”环节,仍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在对应板块自由发帖,可提问、可发表意见,形式不限,无时限。设立自由讨论版块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课下答疑的空间,增强师生在教学网上的互动,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并从其他同学的回复中获得启发。“大讨论”的特点在于集中和深入,“自由讨论”则以广泛和个人兴趣见长,二者结合起来为J课程提供了立体化、多维度的讨论方案。

3 “线上讨论”考评机制设计

就考评机制而言,J课程继续实行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的双重考核机制。计算小组成绩是为了促进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计算个人成绩是为了奖励个人的出色表现,同时防止“搭便车”情况出现。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合计成为学生的线上讨论总成绩。在该考评机制的实际操作中,也可以以小组成绩为基数,在此基数上按照个人表现进行上下调整,得到学生“线上讨论”最终成绩。就激励指标而言,该考评机制具体分为“参与度”和“贡献度”两项,并尝试对其进行精确化测量。“参与度”通过一个记分周期内组内有效发帖数来测量。所谓“有效发帖”,是指有观点、有例子、有适当阐述的帖子,由教师根据发帖内容来判断,未能满足此要求的帖子则视为“无效发帖”,不能计入发帖总数。强调发帖有效性的直接目的在于减少线上讨论常见的“水贴”泛滥问题。同时,学生被明确告知有效发帖的评价标准和范例,久而久之也逐渐养成了“有理有据”的线上发言习惯。“贡献度”由一个记分周期内组内有效“讨论节点”数来衡量。所谓讨论节点,是对个人在讨论中所做贡献的一种有效测量,通过计算“讨论节点”可以规避重复发帖或者重复一个意思表达的情况。根据课程案例的试验结果,讨论节点的产生情况分可为如下两类(如图1所示):一是在话题已有讨论点基础上新增一个讨论点,计1个有效讨论节点;二是在原有讨论点基础上展开深入讨论,引申出一个新的子讨论点,计1个有效讨论节点。通过统计讨论节点数可以呈现小组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如图2所示,该组讨论了学生权利保护的问题,在A同学谈及“从对象的视角”时,C同学增加了一个“从教育体制的视角”,即可记为一个有效的讨论节点;B同学在C同学这一讨论节点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应试教育体制的问题,也同样可以记为一个有效的讨论节点。

4 成果展示与分析

该套“线上讨论”激励机制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组间竞争和组内合作结合起来,对于个人而言,既要站在团队的立场,同时也要增加个人表现;2)对发帖数量与质量均有所兼顾,前者通过对“参与度”的指标来测量,后者则通过“贡献度”;3)对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要求,讨论广度主要体现在“自由讨论”环节,而讨论的深度则主要体现在“大讨论”环节。以J课程为案例,从9月23日至11月4日实施了该套机制,共发起了2次“线上大讨论”。图3(上)反映了四个小组发帖讨论的总体情况(由Blackboard自动统计并显示),第4栏为组内参与讨论的总人数,均超出了小组本来的人数,表现出了一定的组间参与度;第三栏为各组发帖总数,发帖量均超过100,四个小组平均发帖量为149,从参与度上看已经打开了“线上讨论”的局面。就讨论的质量而言,各组同学能够围绕一个案例做多角度分析,部分讨论节点上还出现了辩论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讨论深度,还培养了学生批判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比两次“大讨论”来看(如图3下),第二次的有效发帖数及讨论节点数与第一次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从对该课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在第一次大讨论进行时,部分小组因为选题不当,导致没有太多可深入分析和扩展的地方,相比之下,在第二次选题时则更有经验,组内成员的互动也更为频繁;而且第一次大讨论后,教师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了点评,以表现优秀的小组为例,展示其“讨论节点”的分布情况,为第二次讨论的开展提供了范例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另外,由于每组的发帖量会在讨论版块首页呈现出来,学生会产生一种相互竞争的微妙感觉,这既带来了压力,也激发其参与讨论。

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方法 物理规律

一、物理科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物理科学方法就是研究、描述物理现象、实施物理实验、总结物理规律、检验物理规律时所应用的各种手段与方法。在严格的科学条件限制下,通过严密的观察实验(观察与实验方法),严格的逻辑推理(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数学方法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内各部分之间及事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确定由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运动变化和因果关系,形成规律性知识。

物理科学方法渗透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从人们认识到学习客观规律的过程看,应该经过三个阶段,即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归纳,进而总结规律。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物理科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物理科学方法贯穿于每一节课堂教学,有的整节课重点学习应用一种方法,有的一节讲授几种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谈谈我的做法:

2.1一节课重点学习应用一种科学方法

《力的合成》这节课重点理解“等效替代”法,应用这种方法设计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科学方法具体实施一些做法。

制作学案,采用“先学后教”模式。

自学指导:

① 阅读课本22页,填写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间2分钟)

② 小组分工、合作,用拉力器或水桶设计实验,并准备为大家演示讲解合力与分力。(时间2分钟)

静心自学:学生自学并用笔进行勾画,小组交流分工设计

小组展示,教师讲解:合力与分力概念注明讲解:理解等效

问1:学生展示的实验中,合力定义的依据?

问2:四人和一人推车图片,一个人对汽车的推力是四个人对汽车的推力的合力吗?

通过探究性的质疑,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强化学生对“等效”概念的理解。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要灵活运用“等效替代”法设计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逻辑和抽象思维相对于高中生稍差些,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于是我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思维,理解并应用“等效”。

①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哪个容易控制等效?

② 选择什么器材显示作用效果?

③ 用一个力或两个去拉伸皮筋,如何操作使两次对皮筋的作用效果相同?

即如图:皮筋A端拉到O点有几种方法?

小组交流一分钟,展示实验方案。

教师注明橡皮筋B端用手固定,在记录纸上描出点,每次实验都要在皮筋拉伸到的位置描点。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对“等效替代法”理解到位并能用于实践。电学部分《等效电路》这一节就是这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学生在学习起来游刃有余。

2.2一节课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课堂显性化

如:《熔化与凝固》应用的有人为定义法、实验法、列表法、作图法、分类法、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法。我根据课程安排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列表法、作图法、分类法、比较法。

列表法处理数据是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一一对应地排列起来,以便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联系。

分类法:分类法亦称归类法。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类)

篇3

所谓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一些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做法进行回味性思考,肯定成绩、吸取教训,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工作。教学反思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不少专家对此都有相当深刻的论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林崇德认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公式惊人地相似,都揭示了反思在教师成长、教学水平的提高方面的重要意义。平时教学时,我也努力多维度地反思,获益匪浅。下面从三个角度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苏氏的话至少给了我这样的启迪,即能“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的,只有先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试想,在一个冷冰冰的过于严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本身已经是战战兢兢、呐于言语了,他们的思维怎么能够活跃、发散,知识的接受完全是一种被动和盲从,根本谈不上在兴趣中学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积极创造融洽的气氛,这是新知教学的“前奏”。教《弧长和扇形面积》(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时,我曾经在两个平行班级做了这么一个试验。甲班我直接导入新知,没有营造一点教学氛围。乙班设置了疑问情境,我这样对学生说:“我们都有参加运动会的经历,在进行400m赛跑时,运动员的起跑点并不处在同一条线上。如果赛跑的起点和终点同在一条直线上,显然,对内层跑道上的运动员较为有利,因为路程短。为了公平竞赛,在外层跑道的运动员的起跑点必须提前,该提前多少才算正确呢?如果现在让你设计一个8道的400m跑道,每条跑道由两条直的跑道和两端是半圆形的跑道组成,你能不能画出每条跑道线的起跑点?”学生虽然没有学过这个知识,但是听到这里大家明显地活跃起来了,因为这种与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的应用数学他们非常感兴趣,然后,我又说:“为了让大家有这样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老师今天教大家学习新的知识,这就是:弧长和扇形面积。”学生并不知道我讲述的这部分内容就在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中,我只不过将它前移罢了,但就是这一移,移出了轻松的氛围,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甲班由于少了这样的开头,学生学得干巴巴的,效果大不如乙班。我在反思中这样记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情境设置不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明显差异,充分说明了是否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好差。” 正是由于这一反思提醒了我在教学预设时不可忽略教学氛围的构建,它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在我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完全体现出来了。

二、敞开师生交流的多种渠道三、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方法

反思,对我来说,虽然谈不上什么教学研究,但是启发颇大、收获也颇丰,特别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预设、课堂生成较为精彩,反思笔记写得颇有心得时,我就深刻认识到教学固然愉快,但反思更是一副清醒剂,是提高教学能力不可多得的一种手段。就说导入吧。原来我的导入非常单调,设疑导入或者是作业评价导入,如此而已,但我感到天天都是这点花样学生会厌烦,我就逐步增加了故事导入,用名人来鼓励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课件导入,用动态的画面、轻松的音乐设置愉悦的情境;生活化导入,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生活中,学数学有用;活动导入,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等等。再后来,我就将两种导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在有一学年结束时,我这样反思:“导入法从少到多的运用,从单纯的一种到多种方法的融合,再到结合学生实际的灵活变动,使得我在导入法使用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时,导入法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篇4

1课程定位

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空间表达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期望同学们能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有清晰的认识,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类型及特点,掌握风景园林各要素设计原理及组合设计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合作、遵章守纪的良好职业道德,开发对新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设计绘图习惯和空间感。通过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和一个学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尝试,通过教学环节设计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从课程设计和实施两方面阐述具体做法。

2课程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人本主义教学、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多元智能教学评价等思想与理论[1],而“以学生为中心”也要求教学过程以传递信息、解决问题为目标,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2],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尽可能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形成课程与课堂教学中师生、师师、生生等多人合作[3]。在授课之前,首先分解课程目标,进而匹配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原有的教材知识。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因而对于学生而言,主动学习内容及能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对于老师而言,能够及时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线上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得这些问题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是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在备课阶段,将该门课程进行细化,划分出100多个知识点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归类,以模块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针对每部分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测评内容和方法,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形成能够输出的内容,更能直观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课程内容产出要求见表1。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提取,例如结合设计细节的故事,告诉学生设计要以人为本,通过制图的规范性等方面培养学生认真工作、工匠精神等,在教学内容设计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政教育的培养。

3课程实施

明确课程定位之后,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FA)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进行的学习效果评价。目的是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或作出教学调整,以促使学生更好学习[4]。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教学和学习过程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

3.1课前准备

在线上教学时期,由于学生对线上授课形式的陌生和约束感不足,学生会对整体的教学过程没有整体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让学生清楚每个授课时间段要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程度,并且清楚如何进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以及教师会如何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回归线下教学过程中,结合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优势,运用到线下课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前阶段,课组教师集中备课,制定课程计划,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制作详细的课程流程表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安排。同时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预习学习内容、串联并复习以往知识点,或者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课程内容学习做准备。课前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需要多多关注,多做引导。

3.2课中实施

3.2.1设计奖励机制。在师生互动方面,思考如何拉近网络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在同步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区参与课堂抢答,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每15min左右设计一个互动环节,通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等方式,选择优秀的学生奖励专业书籍或马克笔以激励学生。回归线下教学中,同样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2.2理论讲解设计教学环节。在线上课程实施中,把一节课进行拆解,分段进行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单一直播授课时间过长、学生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可以采用视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视频内容往往可选择一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一般视频制作都较为精美,内容上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引发学生去讨论与表达。在直播授课的过程中,穿插视频与讨论,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回归线下教学,也可以增加这样的环节,在课堂中主要让学生学中思、思中学,如何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学习有思考有收获要做好教学环节设计。

3.3课后答疑

3.3.1下发任务,做到下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不容忽视课下学习时间的调动,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和课后对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课后任务。在任务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条件以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来设计,既要保证学生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也不要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例如前2周的任务是不限纸张大小,绘制手抄报,每个人介绍一处典型的风景园林案例,古今中外不限,要求图文并茂,这样的任务既能锻炼学生手绘的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通过任务下发、线上汇报的形式,调动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继续学习。3.3.2汇报答疑,做到学习有总结。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可以线上设计答疑环节,采用直播软件屏幕共享的功能,教师可以随时看到学生在线人数,同时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连麦提问或者抢答等,教学互动效果较好。在课程答疑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和同学们分享作品图片的同时进行汇报;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同步打分的功能,每位同学汇报之后,教师点评的同时同学们也进行实时打分,同学们参与程度较高,较为热情,所有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效果较好。线上教学不单单是讲授知识,是教学生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如何去引导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3.3.3师生共评,做到作品有评价。对于学生的作品评价,采用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两部分,学生互评采用汇报同时进行打分取平均分的方式,教师打分通过作业上传进行打分,各占总分的50%。教师会提前下发评分标准,根据标准进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清楚任务完成的标准和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

4课程总结

对于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线上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详细设计,将课程重组为每个小的模块,在每部分小的内容讲授过程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能很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并通过任务的达成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回归线下授课,结合线上授课的经验和优势,逐步探索形成适合专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1):59-70.

[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3]杨运强.“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16):1-3.

篇5

【关键词】实现 有效教学 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8-01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的课程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发展的关键。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谈点自己的做法:

一、通过提升学习体验,实现有效教学

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指的是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乐学的教学。它是有效教学的灵魂,也是有效性学习的内在保证。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指的是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乐学的教学。它是有效教学的灵魂,也是有效性学习的内在保证。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提出了探究、演示、讲授、辨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达成课程目标。按照这一要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有辩论赛和探究性实验。

(一)辩论赛

在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和“你是否支持克隆人的诞生”为题,在高二全年级开展了“辩论赛”的教学尝试。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的主要收获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知识容量明显增加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这次活动中,教材是学生的辅助工具之一,教师只是学生的“顾问”。大量的调查以及对资料的搜集、整理都要靠学生独立去完成,通过查阅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等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亲身参与辩论赛,体验辩论的激动与兴奋,获得成功感;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兴趣,在活动中,除了拥有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知识和能力外,更有许多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3.增强了生物学的趣味性。辩论赛的特点之一是富有情趣,而情趣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发现的幸福。同时不断提高了生物学的科学素养。

4.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辩论赛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同时也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通过“辩论赛”这种教学模式,使我深深体会到:辩论是学生学问的比试,智慧的交锋,才华的检阅,更是素质的抗衡,自信心的展现。同时也为以后的生物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探究性实验

生物新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生物新课程的灵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加强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在选修《生物技术实践》中,我们以“走进生物技术、体验和运用生物技术、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为教学宗旨,结合我校实际,有选择性地做了实验,如“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探究保卫细胞的吸水、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探究胡萝卜的组织培养”;“果酒、果醋的制作”等。对待每个实验,我们都沿着探究实验的基本程序(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行,使学生真正理解探究性实验的内涵。

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从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提高;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体现;同时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总之,通过改进生物课程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真正体会到: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路开阔了,心情愉快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提倡“同课异构”,促进有效教学

篇6

一、“汽车市场营销与策划”课程建设

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领域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终身学习需求为依据,重点满足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企业、自学者四类对象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强调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联合行业、企业等优势群体,利用现代数字化营销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成包含学习手册、教学课件、图片、漫画、文本等图文资源以及动画、微课教学视频、示范视频等非图文资源在内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三阶递进式课程资源和符合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的专业资源。建该精品在线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全面提升和发展的营销策划综合实训平台,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目标。

(一)课程主体结构

联合深度合作企业兼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媒体素材、优秀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搭建课前、课中、课后开放的、可扩展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企业标准灵活进行课程设计,包括大纲、学习内容、课前课后作业、测验、任务等,通过对学生成绩和学习行为的统计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支持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使用PC端和移动端课中签到、实训、课后提交测验、任务、互动交流,问题与解答,相互评价及分享学习笔记等。在确定课程目标的情况下,围绕数字化汽车营销与策划关键技术、方法,以产教融合实际工作项目内容为导向,设计项目情境,加强课程内容的连贯性与实践性。同时深入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状况,使课程教学内容贴近营销服务一线的实际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资源搭建。

(二)建立营销策划综合实训平台

1.线上学习——基础学习模块。用于汽车营销策划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项目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任务下达”明确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查看配套多媒体资源学习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分析案例中,在企业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处理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在项目实施中,完成该流程的相应工作任务。此外,基础学习中还设有知识拓展内容,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核学生对于方法的运用及掌握能力。经过完整任务环节的学习,系统将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情况的选择,自动生成基础策划方案的素材,用于学生展示汇报方案PPT的制作。基础学习模块的系统化设计,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真实的企业案例,掌握市场分析目标,确定策略选择的七大核心工作任务的必备知识及关键技能。2.线上线下结合——综合实训模块。该模块用于汽车营销策划方案制作,实训学生需完成淡季促销、试乘试驾、车展等多项汽车营销策划实训任务。教师在综合实训模块,还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行设计实训项目,综合实训中,学生已制作汽车营销策划方案,为任务目标分析相应的背景信息,进而完成促销目标的确定、实施计划的确定、场地布置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和任务的理解,可以做出各具特色的汽车营销策划方案。同时,综合实训模块也可结合实物沙盘配套使用,学生在完成场地布置、策划方案讨论等工作后,可利用实物沙盘进行展示,并通过系统完成策划方案录入,系统会根据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给出客观评价。3.线下——方案汇报模块。该模块用于汽车营销策划方案PPT展示,要求学生对方案策划活动人员安排、活动预算等信息进行讲解,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和分组学生可扫描展示汇报PPT对应的二维码获取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系统通过主观评价+客观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策划方案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三)建立营销策划技能竞赛资源模块

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引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学校连续承办多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营销赛项,数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技能竞赛资源模块的建立,促进汽车行业、企业、各职业院校,共同就汽车营销策划新趋势、新方法、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使课程教学内容体现真实工作任务,符合工作实际和岗位需求。

二、“汽车市场营销与策划”课程教学实践具体做法

(一)通过企业调研,推进校企资源融合,夯实精品课程资源基础

资源融合是校企利益共同体存在的条件,企业岗位规范、标准、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实际案例资源等是精品在线课程的综合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标志。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训室等相关资源要与行业、企业最新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通过企业调研,掌握企业、行业前沿资料及技能标准,课程资源对接企业发展方向,企业融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线上精品课程学徒制合作,推进校企人员融合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双师教学,为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认定等提供课程服务,节约投资,相得益彰。使学生在线获得企业名师指点以及多方位的实践和学习体验,增加实践技能;企业员工可以在线获得完善、先进的继续教育。

(三)推进产教协同创新,主动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企业、课程教师团队围绕数字化营销关键方法、核心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以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主动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与企业、数字化营销运营商合作,面向企业营销策划创新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教学方法创新,激励教师将创新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人才培养。同时,重视加强未来技能研究,提高职业技术、技能开发的前瞻性。

三、课程建设成效与创新

(一)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及学习效果

通过课后任务评价,任务统计分析学情,改善教学资源及教学组织模式,增强在线课程的实用性和适宜性。专业与行业、企业建立直接联系,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趋势和需要,调研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的营销策划知识、能力、素养提升水平;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证率;企业、行业、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及满意度等指标。总结调研结果,修改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学校及企业搭建高起点、高标准、大空间的学习平台。

(二)课程教学的实践创新

第一,采用任务驱动法、营销策划沙盘软件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企业现场直连、营销策划技能竞赛等教学方法,在高仿真的环境中组织教学,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第二,利用垂直媒体、自媒体、汽车企业官方网站、新兴宣传平台等进行汽车网络推广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时下热门的营销策划手段,既达到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实现了内容的有效拓展和延伸。第三,学校教师、企业教师线上教学接力,在课程师资层面上创造条件交叉教学,合作制定线上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深入企业实践之前,线上获得企业实战指导。通过在线企业实训,对企业营销策划工作流程、标准、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方面初步了解,双方共同推动对学生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美萍.后疫情时代高效线上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篇7

问题1:观察图中的房屋,有你熟悉的空间几何体吗?

生:图中有长方体、棱锥、棱柱等几何体。

师:(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从该房屋中抽取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由哪些几何元素构成?

生:长方体由点、线、面这3个几何元素构成。

师:点、线、面是空间图形的基本元素,它们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世界。关于点和线,我们在初中已经详细研究过了,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评析】这么一栋漂亮的别墅竟然是由一些几何体组成的,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几何体的世界。这些几何体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呢?接着,执教老师以学生熟悉的长方体为载体,提出新问题,这样设计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必要的、有用的。

二、概念的生成

问题2:(1)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给了我们直线的形象?(2)直线有哪些基本特征?(3)如何表示直线?

生:黑板的边缘、空中划过的闪电都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

师:数学中的直线就是从同学们刚才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那么,直线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生:直线是直的,向两边无限延伸,无粗细之分。

师:如何表示直线?

生:在几何中用线段表示直线,但是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用符号表示直线,记作:直线AB或直线a。

【评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直线这一概念,这是他们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把直线这一原始概念理解透彻。用研究直线概念的方法可以类比、迁移到对平面概念的研究,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平面概念。这一做法体现了“抱住”直线学习平面的理念。

问题3:(1)生活中哪些例子给了我们平面的形象?(2)平面有哪些基本特征?(3)如何表示平面?

生:桌面、黑板面、光滑的玻璃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师: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同学们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那么,平面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生:平面是平的,无限延展,没有厚薄之分。

师:真不错!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全面。那么,我们如何表示平面呢?接下来,我们通过类比画线段表示直线的方法,画出矩形表示平面,但观察角度原因,当平面水平放置时,矩形的平面变成为平行四边形。同样地,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将平面记作:平面ABCD,平面AC,平面α。

【评析】纵观平面概念的生成过程,执教老师通过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平面,使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对概念理解达到概念学习的水平,同时将直观与抽象、比较与类比等思维方法贯穿于教学中。

三、性质的探究

师:我们知道,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多少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呢?

生1:3个点。

生2:4个点。

师:同学们的看法不一样。这样吧,我们动手来做一个数学实验,看看到底几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一)实验1:用手指头将一块硬纸板固定在空中的某一个位置,保持平衡,至少需要几个手指头?

学生动手做实验,小组讨论,最后学生代表分析并展示结果。

师:哪位同学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至少需要3个手指头才能将硬纸板固定在空中的某一个位置并保持平衡。

师:如果把硬纸板看作一个平面,将一个手指头看作一个点,你能用一句话归纳你的发现吗?

生: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师:任意三点都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生:不行。如果这三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就无法确定一个平面。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三点不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平面。那么,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什么?

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师:很好。这实际上就是课本第42页的公理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何用图形语言表示公理2以及公理2的作用?请你说说公理2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生: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有照相机、测量仪器的三角架定位、三角形所在平面的稳定性等。

【评析】公理2的内容不仅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即“过不在一条直线的三点有一个平面”,而且给出了这样的平面具有唯一性,即“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另外,公理2还可以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比如不共线的三点中任意取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一定在不共线的三点确定的平面内,为学生学习公理1作了铺垫。

(二)验2:如果把硬纸板看作一个平面,把你的笔看作是一条直线的话:(1)你能使笔上的一个点在平面内,而其他的点不在平面内吗?(2)你能使笔上的两个点在平面内,而其他的点不在平面内吗?

师:你能根据上述两点知道什么?

生: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师:这是公理1的内容,我们如何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这个公理呢?

生: 如图:

师:根据公理1的3种表示方法,请你总结出公理1的作用。

生:公理1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们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直线向两边无限延伸,无限延伸的直线放在平面内,说明平面也向四周无限延展。公理1的作用在于用直线的“无限延伸性”来检验平面的“无限延展性”。

师:请你举例说明公理1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生:比如工人用直棒检查墙面是否平整,木匠将绳子拉紧,将两端置于桌旁,通过是否漏光来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三)实验3:把三角板的一个角立在桌面上,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所在平面是否只相交于一点B?为什么?

生:不是。

师: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伸的,对于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如果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一定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那么,它们还有除了这条交线以外的公共点吗?

生:没有了。

师:请你归纳出关于以上描述的一个基本事实。

生: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师:这就是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我们如何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示公理3?

生:α∩β,如下图所示

【评析】执教老师设计了3个实验,通过让学生操作,直观感知抽象的点、线、面的关系,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思考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的观点,以及延续本节课研究的3个公理的基本方法,你认为研究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判定定理、性质时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

【评析】这样的课堂小结,使得学习内容不只拘泥于认识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定理、性质的基本方法,为整章立体几何的学习谋好篇、开好局、定好调。

【总评】

一、以“问题串”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维,将“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两个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在教学中

教学伊始,执教老师设计的问题中有4个小问题:观察图中的房屋,有你熟悉的空间图形吗?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给了我们直线的形象?直线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表示直线?再到后面的3个实验,实际上这也是3个问题,最后还有反思性的小结,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可见,在本节课中,教师用“问题”串成了整节课的教学。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执教老师首先要有“设计问题”的意识,要有准确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问题”可以驱动学生思考。在这节课里,执教老师将“问题”连成串,前后互相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整体。此外,教学前后的“问题”呈现出相似的结构特点,如问题2:(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给了我们直线形象?(2)直线有哪些基本特征?(3)如何表示直线?问题3:(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给了我们平面的形象?(2)平面有哪些基本特征?(3)怎么表示平面?其实,执教老师设计的3个实验也是3个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有了目标。

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挑战性,对于“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这个结论,学生的操作非常精彩,这是一个思维精致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在学生学习3个公理的过程中,执教老师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让学生感知平面的性质,增强了运用点、直线和平面去想象空间问题的意识,提高了数形结合的能力。

二、以活动促进学生探究

让学生主动探究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追求。假如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一问一答”的情况,那么这是简单的回答,思维步子迈得太小。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汇报、交流,通过“观察”“猜想”得出结论,同时进行判断、验证并举出反例,这对促进思维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研透教材,变换教材中的3个公理的顺序并尝试教学

在O计教学时,执教老师打破教学传统,将教材中的公理2放在公理1之前学习。

从教材内容顺序而言,3个公理的顺序依次是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目前,正在修订的课标和执教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顺序较为一致,因为正在修订的课标有可能会把“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作为公理1。其实这个从希尔伯特的公理体系来讲,它们都是公理,照理说它们的顺序并不重要。比如,过去数学教材把公理1作为定义,其实公理1是最能够阐释平面“平”的特征,它是用直线的“直”刻画平面的“平”,公理2、公理3都出现在公理1之后。而目前正在修订的课标,拟定将“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作为公理1。笔者认为,这个顺序是符合希尔伯特的公理体系的。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希尔伯特这个公理体系比较接近。这样设计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首先要对平面有所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说明点、线、面的关系。

四、几点启发

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问题”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那么,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呢?好的教学一定是源于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源于对学生认知基础、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因此,提问的关键是要自然。

篇8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67-01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不仅违反了幼儿教育规律,还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剥夺了幼儿幸福的童年。那么,如何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阻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背诵英语单词。为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幼儿园借鉴小学做法,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实验班的招牌。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纲要》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重要的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要由“教学”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不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

四、加强保教队伍建设

为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一教两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同时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篇9

我们的教育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用什么方式去教育下一代,把下一代教育成怎么样的人,却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从我们小学的课程设置,从奥数班和“坑班”的屡禁不止,从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都反映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如果从国家民族的前途来说,还存在巨大的危险性。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小学五、六年级,都没有地理和历史课,只有科学课。这是沿袭了20世纪80年代初取消常识课的做法。8~12岁是孩子认识世界、建立各种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自然、地理和历史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帮助他们建立起爱国观念、初步的自然观和时间、空间观念。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会给他们造成素质上的缺陷。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务员,特别是中高层官员的执政能力。如果说不设常识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没有常识的人,这是过甚其词。我们的一些官员出于好心,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是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除了他们缺少理论的修养和实践的经验,以及利益集团的干扰,缺乏常识或没有常识是重要的原因。这是上世纪80年代教育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还有屡禁不止的奥数和“坑班”。奥数教学中最大的部分,就是把小学高年级、初中乃至高中的教学内容改头换面拿来作为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这超过了大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在奥数课中是做不到的。奥数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类型的题和各种解题方法。学生必须大量做题,才能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填鸭式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实质上是死记硬背。这样培养出来的解题能力并不是真正的解题能力,一旦超出了他们学习的范围,大多数孩子就无能为力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学单位不断扩大解题方法的内容。因而学生也只有多参加几个班,多做题。代价则是少睡觉。有些小学生不到晚上 10点、11点甚至12点是不能上床睡觉的。星期六、星期天就更忙了,参加两三个课外班都算是少的。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运动、游戏、看课外书和参加各种活动的权利,而且大大超过了小学生的体力和脑力的承受力,对孩子的体力和脑力造成巨大的伤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解题能力确实很强,能应付各种考试和比赛,并被许多中学视为优质生员。但是这种以死记硬背为前提的解题能力,是真正的学习能力吗?而他们从小学开始的付出,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他们的家长为他们参加各种课外班和家教所付出的精力和钱财更是常人所不可想象的。

还有高考这个指挥捧。

上个世纪60年代,福建省为了提高高考的升学率,全省高中实行统考。整个教学纳入了考试升学的轨道。高考的升学率和进入一流高校的比例,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般没有经过这种特殊训练的学生,入学后很快都能适应高等学校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这些高分进入大学的学生却普遍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还停留在高中时期为了应付考试的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阶段。

80年代以后,升学率逐步成为评价一个中学的主要标准。类似统考的摸底测 验、模拟考试风起云涌。高中阶段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怎样应付高考。全国各地 的教学都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更有甚者,很多“名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选拔“优质”生源时都以奥数成 绩作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些学校或者是迫于大环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者是 他们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常识,或者是由于缺乏优质教师,他们本身就缺 乏举一反三的能力,缺少慧眼识英雄的本领。不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无不出此 下策。现在一些所谓“名师”,大都是如何应试,帮助学生考上名校的名师。他们最大的本领是摸出题的脉搏,猜题、压题,以及教学生怎样应付这些题型,而不是启发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掌握知识,怎样融会贯通,怎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升学率其实并不能反映教学水平,更不能反映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只能反映他们的应考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高分低能,对我们民族可能造成的伤害,特别是民族创造力的伤害,是不能忽视的。

只有跳出目前这种应试教学体系的怪圈,建立起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科学的教学体系,学生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国家的栋梁之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才能使教育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复兴的基础。

二 应试教育问题已经提出多年。

奥数、“坑班”问题更是年年提,甚至年年禁令,非但没有成效,而且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所谓禁令,似乎变成了一种炒作。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就变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只有让孩子跳入这个苦海,才能有一个好的学校可上。有些年轻夫妇感到承受不了这样的人力、财力和精神上的付出,不敢要孩子。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到现在学生负担那么重,不忍心让孩子受罪,只好忍痛不要孩子。某名校初二一个班的家长说,班上有1/5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承受那么

大的压力,考虑把孩子送到国外。这些虽然只是少数,但也绝非个别现象。一般家长则是知其不可为不得已而为之。

“占坑班”屡禁不绝。所以屡禁不止有各种说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优质生源、资源配置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与奥数与升学挂钩和“占坑班”的屡禁不绝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所以拥向“名校”,是与目前把学校区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以及择校生制度有密切关系。也与小学升初中入学制度设计的失误、不透明有关。一般所谓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都是这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都具有教好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制约这些学校发展的除了硬件和资金,主要是体制、领导和生源。非重点的做法严重打击和挫伤了这些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而生源更使这些学校输在了起跑线上。只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教师中发现和提拔具有教育家资质的优秀教师来担任学校领导,这些学校都可以成为优质教育资源。

而现在所谓“名校”就都是优质教育资源吗?他们的教师都是优质师资吗?一个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把初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学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少学生还请有家教,那么老师水平的高低也就很难衡量了。如果在与非重点学校相同的条件下,他们的教学水平能否超过非重点学校的老师呢?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把一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才能算得上是优质教育资源。

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没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下一代具有怎样的素养,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深刻教训的。唐玄宗仗着有他祖母武则天为他准备的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具有政治见识,并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大臣,因此在开元年间他没有注意通过科举培养德才兼备、经世治国的人才。在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继续以贴经作为录取的标准,走上死记硬背的路子;进士科也逐步以诗赋作为录取主要标准,走上文学之科的道路。唐玄宗也提拔和重用了一些开元年间进士科出身的官员,但他们都只有文学才能,让他们担任的也多是一些与文字有关的职务。他们都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和解决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等到武则天为他所准

备的治国人才一个个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后,就出现了在开元年间科举出身官员中无人可以重用的严重情况。这样就只好重用李林甫等吏治派官吏。但由于其缺少经史知识,不能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基础上来制定政策措施,因此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特别是军事制度上的失误,给地方反叛中央造成了可能牲,终于造成了安史之乱。唐代在教育和人才选拔中忽视素质所造成的这样严重的后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其次是没有从教育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他们智力的发展有他的规律。有一位小学老师说:“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接纳知识、理解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开发这些能力,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要考虑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必须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度开发,拔苗助长。” 目前的奥数、“占坑班”和升学应试捆在一起,完全违背了这些规律。我们的教育必须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三是没有从教育经济学,或者说投入和产出关系来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国家教育投入是不高的,但是社会的教育投入却是惊人的,已经成为工薪阶层不堪的负担。问题是这种特殊投入将来的效果会是什么情况?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牵涉“教育产业”这一巨大的产业链。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素养外,更注重人文修养,数学教学在高中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革。在新课改下需要对教材的处理,对学法或教法的一些做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很久以来,数学课堂基本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数学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师生谈话或一问一答,最后做一个课堂小结。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而学生充当老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老师进行“满堂灌”教学,学生进行单一接受性学习。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框架的形成,但是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使学生形成“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久而久之,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以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有甚者,这种一灌到底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活生生的学生甚至成了被窒息的人。这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传统课堂教学以课本知识为本位导致学生读死书,“课本知识一般表现为概念、原理、定律所组成的系统,主要是一种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学生要把这种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有自己在以往的活动中积累的或在现时的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在提高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更违背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例如,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圆锥曲线》总体的教学设计建议: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既是对直线方程等数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圆锥曲线的理论基础,贯穿于整个章节的全部内容。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坐标系,借助形数的对应关系,建立曲线方程,把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来研究;再利用代数方程的特性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这种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是数学思想的华彩乐章,应贯穿全章的始终,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学生应全面、准确地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是导出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依据,而且也是圆锥曲线其他几何性质之“源”。因此,利用定义解决问题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应该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解决问题的规律,化繁为简。3)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的探索与研究上,以展示思想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将对椭圆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双曲线、抛物线的有关内容的研究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圆锥曲线知识,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4)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观感知,应尽量利用圆锥曲线的图形特征。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动态几何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等多种工具。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

例如在讲授《曲线和方程》时教学内容分析:1)掌握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会验证点在曲线上,会证明方程是曲线的方程。2)会求已姗曲线的方程。3)会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坐标,会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的个数。重点、难点:1)掌握“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2)会根据曲线的几何性质,求较简单的曲线的方程。3)会求曲线的交点。

教学效果检测:课内检测题知识梳理:1)曲线和方程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之间,如果满足以下两个关系:(1)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O的解;(2)以方程F(x,y)=O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上的点。那么,方程F(x,y)=O叫做这条曲线C的方程;曲线C叫做这个方程F(x,y)=0的曲线。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设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x,y的等式。(4)把关于x,y的等式进行化简、整理。(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说明)。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梳理并给出相关的例题,对教学的课堂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多角度地理解概念,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做顾名思义。数学概念的名字往往比较概括,比如说斜率:斜,理解成倾斜;率,就是一种程度。既然要研究直线倾斜的程度,那么我们只用两点纵坐标的差X是不够的,还需要除一除X,那才能表现它的这种倾斜程度。总之,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很多,不同的概念都有它不同的特定的教学方法。按照客观规律,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往往会记不清曾学过的概念,这会影响到他的后续数学学习,导致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所以,还需要学生在概念的记忆上有一个凝缩的过程,只有记住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才能够在需要运用概念时,通过凝缩的记忆对概念进行还原、再认。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在新课改下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因为它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了课堂教学与效率的关系,教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学习起来也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赵岚.高中数学课堂学困生的影响因素与转化策略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3,S2:78.

万连飞.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才智,2013,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