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政策

1.概念性的研究、规划与设计

概念与规划、研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结合起来却能够较清楚的分析日前城市规划体系。

1.1 概念性规划

概念性规划也即概念规划,由于许多城市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的概念已为规划界所熟知,但也因为如此,对概念规划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层次上。从上面的分析中,概念与规划的结合应该是多层次的,实际上,概念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目标性的规划,由于城市规划是多层次的,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深化方案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概念规划,工业区、居住区规划也存在概念性规划内容,只是由于问题简单,概念的确定较为容易而简化。如房地产策划中某开发地段的基本定位,发展策略就是概念性规划的基本内容,也是具体规划的依据。

1.2 概念性研究

既然存在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有概念性研究。实际上,概念性研究是概念性规划的基础,单独以研究为目的的概念性工作还是很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由多家参与,编制不同的规划方案,准确的说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至少是战略规划研究阶段,也即概念性规划研究阶段。如果从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上来看,目前国内所开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均应该是概念性研究。

1.3 城市设计的概念性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城市设计是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桥梁。由于城市环境元素的不确定性,城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空间的概要性设计,也就是说,城市设计包含着空间概念性设计的内涵。

1.4 概念性研究与规划的重要性

概念性的规划、研究将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说,城市发展所涉及到的问题复杂,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因素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几乎各个方面,仅按“蓝图规划”的方式难以实现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控制引导。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功能的划分和用地的安排,城市空间、社区环境等均需要在功能安排之前给予一个基本定位。城市设计带有很强的空间概念性设计,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已说明微观规划中对概念性规划、设计的需要。

从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通过计划式的具体控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现行规划体系及其发展

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其一是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法》中将城市行政区内的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多年未有法定的编制审批程序。近二年来,认识到区域性规划的重要性,已开始将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独立的规划进行编制、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也开始由国务院审批,“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是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二个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此同时,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编制思路也有大大更新,珠江三角洲地区编制了城镇群规划,江苏、安徽等地着手编制了都市圈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其二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定为15―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等的蓝图规划。随着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城市总体规划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的宏观问题,如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但由于总体规划时限、相应的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制约,法定的总体规划模式已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产生大量的矛盾,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模式的产生。

其三是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针对大城市总体规划深度难以与详细规划结合而设立,是总体规划的补充。

其四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规划管理中最便于操作的内容,深圳市为强化控制性规划的管理作用,在控制性规划(技术文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定图则制度。

其五是修建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规划形式,但由于只有建设项目落实后,规划才真正具有实际的建设指导作用,而许多城市的重要地段的建设有多元的建设主体,建设意图、建设时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以其空间概要性设计的突出表现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3.新的规划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理论不断更新,现行法定城市规划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由于现行规划体系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制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较为浓厚,在市场经济发育不断完善的今天,难以对不断变化的城市综合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更新,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也要求城市规划体系应该进行适当的更新。

篇2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布局

一、编制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可能性

(1)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此类规划的主体不明确。在地级市尤其是实行以市带县(或市)的城市,此类问题十分突出。例如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巩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果按照纲要要求,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市域范围应包括巩义市,但是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与巩义市的相关部门并无隶属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郑州方面不会要求规划成果涵盖巩义市绿地系统规划。而巩义方面为了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独立编制本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况且市域内各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较城区更为复杂。(2)编制该类规划的技术性基础不充分。从参与规划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一是市域范围往往是市区范围的几十倍,如此大范围的现场调研,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二是市域范围内各种用地隶属关系不同,各主管部门对于该类规划编制的理解和需求不同,因此规划所需基础资料的获取难度可想而知;三是市域范围内相关规划门类众多,由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一个专业规划来直面并协调各种规划,其力度可想而知;四是鉴于以上工作量、工作难度等因素,相应所需的规划编制费用和财政可能的投入也可想而知。因此,与其名不副实,最后有可能导致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的丧失,不如实事求是地重新思考和研究应该如何对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市域问题。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涵盖大环境绿地的必要性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一城市绿地的基本功能的发挥仅仅依靠市区范围内的绿地是非常有限的,市区的自然山水等大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编写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提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其他绿地的概念。虽然在该标准编制过程中这类绿地的命名根据各方意见几经调整,但对于增加这类绿地没有否定意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市区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形态、满足城市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已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对市区绿地的规划控制,以保证和引导城市各类绿地的良性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问题应对方法的探讨

(1)规划范围的探讨。首先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看,它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因此它的研究对象应该也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空间层次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在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制中,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结合得越紧密,其实施的力度就越大,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对待市域问题时,规划范围的确定应坚持城市规划区的概念,与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对应关系,既可以避免专项规划的各自为政,保证专项规划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够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面向实际,而不是纸上谈兵。(2)绿地分类问题的探讨。从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建立广义的城市绿地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而广义的城市绿地能否在行业内以及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内取得共识,关键是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绿地如何认识。在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内这个空间层次中,牵涉到的用地类型、归属部门、各种规划很多,因此绿地分类研究需要面临和协调的问题也很多,比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分类更复杂,诸如林地、耕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等等,既有各自的归属部门,又有不同的规划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来讨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地分类问题是有法可依的。(3)规划内容与深度的探讨。规划内容和深度与规划的定位是直接关联的,也是由规划的主要任务决定的。纲要编制说明中指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据此可以理解为:对于市域大环境绿化来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是解决空间布局问题。

篇3

一、市场经济主导城市发展

1、 经济主导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商品交换,逐步形成了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蒸汽机提供的集中力,使工业摆脱了过去靠人力及水力的状况,并创造了在城市集中的可能,使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渗入城市就业,使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使城市迅速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如日本东京,在讨论战后东京重建规划时,东京人口不足100万人,随着战后几十年经济、技术的发展,东京人口现已达1500多万人,城市规划日益扩大,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之一。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实践过程可以证明,经济主导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 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迅猛发展

在1949年至1978年间,中国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发展较长的时间内,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自党的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轨道,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迅速,带来城市发展迅猛。以深圳为例,深圳是实行市场经济最早的城市,在特区建立初期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鉴于过去30年县城人口保持2.7万,建成区仅3平方公里的基础,城市布局按照二、三十万人口来考虑,在当时已是大胆的构想了。几年后,特区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已超过三十万,于是重新调整城市布局,按五、六十万人口来考虑,在1984年的总体规划,提出按照80万人口规模来控制,而现在已是人口超过100万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国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过程表明。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迅猛发展。

3、 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发展的本质原因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动辄人口100万,用地100平方公里。从形势上看,好像是只有通过扩大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实质上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再生能力。发展市场经济明显增强城市的再生能力。一方面市场经济改变了计划经济仅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单一模式,使经济结构、投资结构多元化,既有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建企业,也有外引、内联、合资、独资、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这使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带动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就业人口相应增多,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发展市场经济,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行政、税收等多种方式能相应地收取较多的城市配套费,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就有了根本保证。反之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能为引进建设项目改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再生能力的增强。上述两方面就是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快、更好的本质原因。所以市场经济是主导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市场经济主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前面已说明,市场经济主导城市发展,就必然主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从政策导向上讲,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工作中心,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市场经济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要进行经济论证。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首先要制定城市总体发展纲要,而经济论证则是发展纲要的首要部分。进行经济论证是突出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经济论证就是针对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综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市场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目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算,得出各个时期市域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具体数字,从而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近期规划提供科学的经济依据。进行经济论证时,既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要有超前意识,更有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切忌急于求成,标准过高的倾向,以免给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与就是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以前,许多城市没有编制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即使编制过也没有请城市规划部门参加。面对这种情况,规划部门不能走老路,把计划部门或者是市领导决策的经济发展计划,当做指令性计划来执行,据此计算城市总人口和总用地,然后画在图上了事。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纲要时,进行经济论证,与全市的经济发展计划接轨,经过反馈取得协调。

(二)市场经济要求扩大市域经济分析研究视野,深化市域宏观经济分析。

市场经济突破以往行政区划的界线,加强了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就要求扩大市域经济分析研究视野,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认识市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及制约条件,评价市域经济发展条件,必须以上一层的区域分析为背景,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并以此条件分析为基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市场经济也突破了意识形态不同的障碍,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评价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条件,要以世界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背景,也要分析研究倘若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城市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去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城市的总体发展,不能靠国家恩赐计划性建设项目,要依靠发挥城市本身的潜力,因此更需要深化对当地的地理区域、经济辐射和吸引影响、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拟定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方向。

(三)市场经济要求强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整体性

《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包括市域镇体系规划。市场经济也加强了城市。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就是要求把整个市域的各个城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依据市域经济条件分析,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各个城镇的职能分工,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人口发展与就业,交通与运输和各项基础设施。研究如何发挥市域的整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完善和强化市域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作用,强化城市对周围市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政府对整个市域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协调和加强城市与周围市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整个市域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所以市场经济拓展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域和规划概念,改变了过去只规划城市市区的做法。

由于市场经济加强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对于联系密切,规划范围跨越市(县)行政区域的地区,应把这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由有关市(县)联合组成规划工作班子开展城镇群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四)注意考虑和把握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有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其关键环节可归纳四个方面: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商品生产与交换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是联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必要条件。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需要思考和把握这四个关键环节,这也是体现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

关于商品生产,城镇商品生产的部门是工业,城镇总体布局要选择条件的地域建立工业小区,条件适宜的城市,要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多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实践的情况表明,由于经济结构、投资结构多元化,增加了建设项目的不定性,也使许多情况难以预见,因此,开发区实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使用性质实行地块划分,各项控制指标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用地内适建项目可考虑置换或兼容。这样,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作为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在用地情况发生变化进,仍能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也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在的自由度,便于吸引投资由于建设项目的不定性,开发区总体规划原则是,控制近期规划与建设,留出发展余地,依靠城市再生能力,分阶段滚动发展。城市房地产开发可划为商品生产类。要结合旧城改造,搞好房地产开发规划。受级差地租的影响,城市中心地区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规划上要做出安排,要在平衡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负荷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土地使用效益.

关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总和称为市场,城市是商品的集散中心,因而是市场中心.城市是依赖市场的是中心作用,才显示对周围市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城市只有培育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才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力.为繁荣城市市场,就需要建设商业区或集贸市场,特别需要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这要求将市场培育从城市总体规划上作出安排,城市有必要把市场培育规划作为专项工程规划进行考虑,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统筹安排,这样便于政府宏观调控。

当前,集贸市场规模发展不足,致使许多商业个体户以街为市,占道经营,造成城市交通混乱,严重影响了城市怕交通秩序,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要充分估算个体经营者的数量,用时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的集贸市场把常在道路上经营的个体户请到集贸市场来做生意。这样既繁荣了城市的市场,也为城市保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创造了外部条件。关于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需要交通运输。现代城市往往是现代交通运输枢纽,它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地下铁路、电车、汽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组织城市内外交通运输。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特别要有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和运输系统。这要求作好市域交通与运输规划。大城市要尽快考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立,要充分估计家用小汽车的发展,用早采取对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从规划上落实。要搞好航空港、火车站、高速铁路客站、城市货运中心与城市道路系统的联接。

当前,城市道路宽度不足,也是许多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道路宽度不足,易使城市交通不畅或造成交通阻塞现象。根本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商品极大的丰富,货物运输相应增多。发展市场经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购买力日益增强,城市人流相应增大,客运量和自行流量也相应增多。这就要求拓宽道路,满足人流、车辆运输快速、畅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城市远期规划认识不足,认为大、中城市的主干道宽度30米就足够,致使相当数量的城市至今还留下这个“烙印”,解决道路宽度不足的问题,靠拆除两边的高楼大厦来拓宽道路是不经济的,以在道路空间上规划和建设高架桥的构想来增大交通量,虽然造价高,但相对比较经济。总之,要重视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以满足商品流通中快速运输的要求。

篇4

关键词:植被;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生态

引言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逐步恶化,噪音、污染等问题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这些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成为人们关注重点。生态学作为整合城市资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显得尤其特别。生态学理念的最初出现到它在城市绿化规划代表着城市绿化建设的进步:从最初的观赏设计深化到环境保护,再过渡到重视生态建设为主,生态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日益受到重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构成的景观,是由斑块、廊道、边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基本要素,是城市开放空间,也是城市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性规划,重点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利用生态学的角度来进行环境设计。它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生态总体规划的城市特性、城市发展目标、用地规划等规定,科学的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内各类园林绿地的建设和区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最终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来进行城市的生态性规划建设。

当今世界中,生态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的冲突越来越多,所以城市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酸雨、热岛效应、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都急切迫使要求我们从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去认真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其中很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城市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

2.1 对城市绿地系统没有相适应的规范,导致规划中生搬硬套 我国对于绿地指标的规定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四项,定额指标相同。然而,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等各不相同,想要用定额指标来评判一座城市生态绿化的等级,明显是缺乏科学理性与依据、不够真实。

城市绿地应该和当地的城市建设相符、气候特征、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城市经济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归属性。但由于我国的城市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一直发展比较缓慢,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工作中长期照搬照抄苏联时代的城市游憩绿地的规划方法 和一些构图的原则,特别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行政指导方针,多年来一直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布局原则。

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在具体的规划中,由于工作阶段的划分、主管部门的分置不同等原因,经常造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分离,形成两个单独的规划。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间形成的前后上下关系,迫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中脱节。

2.3 现有绿地现状水平差,研究调查不规范 形成这种绿地指标虚高现象的原因,一是不少城市现状指标严重失真,规划指标存在不明确的现象。二是绿地规划指标提出比较盲目,依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采取简单类比的方法,对城市的现状、不同地区的差异考虑不够,一味追求规划的高指标。

2.4 规划协调性不高、互动性不够 由于专项规划的进行往往在总体规划完成后才开始,这样协调的难度非常大导致我们经常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被动的、填空式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城市的全局观。只有将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很好地融合兼顾,才能有效地协调不同专项之间的矛盾。

3 提高城市绿地规划的要素

由于不同城市环境基础和城市特征的差异,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各不相同,各个城市都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规划。

3.1 根据城市现状建设 把握城市的基本特征,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的特色加以保护和运用,立足于建设现状和水平,制定实事求是的可操作的规划目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规划指标具体化。

3.2 对关键问题提出规划对策 对城市的绿地结构、背景、出入口等关键性的问题提出实施性规划对策,提高对下一层次规划、设计的指导性。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规划策略在不同层次的规划设计中得以运用,规划意图才能得以实施。

3.3 增强各项规划之间协调 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通过沟通和协调达到相互促进、提高规划整体水平和贯彻实施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私人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路难行、停车难成为各个城市的共同问题。本文根据停车场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并对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现代城市;停车场;规划设计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迅速增长。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从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我国一线城市已经达到千人15―20辆,汽车市场进入起飞期。随着我国私人购车比重的不断提高,汽车正加速进入更多家庭。机动车增长是导致停车需求增加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家用型轿车为主的汽车工业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进入家庭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平均每年增长30%,未来城市交通只能会越来越拥挤,停车问题也将会日趋严峻。

1 停车场的分类

现行停车分类较为混乱,尚无统一标准。按停车位置划分,分为路上停车、路外停车;按停放方式划分,如停车场、停车库(楼)、机械式停车等;按建设方式划分,如配建停车场;按使用方式划分,如公共停车场、自用停车等。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是将停车场分为三类,即: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和路边停车点。按笔者理解:公共停车场,顾名思义是为公众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是从使用上进行分类,所以公共停车场既可单独建设,也可隶属某一建筑,特别是有些配建停车场对社会开放,一定意义上可看作是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一般与公共停车场对应,是按国家或各城市配建指标确定定额,与主体建筑物同时建设,并附属主体建筑,为本建筑物以及本建筑物吸引的外来车辆停车服务,是从建设程序上进行分类;路边停车点是由交通管理部门在部分路段划定的停车区域,方便短时间停车需求。

2 现行停车场分类的矛盾

被广泛认同的停车场分类,概念逻辑上不严密,往往引起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公共与配建停车场的理解上。首先,公共停车场是从使用对象上分类,配建停车场是从建设上进行分类,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不应相提并列,而规划设计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两类停车场相对应,从而导致规划设计中一系列混淆。其次,配建停车场是为本建筑所属车辆和本建筑吸引外来车辆停车服务的,假设一个区域或地块,所有建筑物都按配建指标建有完善的配建停车场,理论上就不再需要公共停车场,因此,两者对应关系逻辑上不严密。再者,根据我国现实情况,配建停车场中有很大部分是为社会公共停车服务的(不仅仅为本建筑物吸引的外来车辆服务),而名义上又称为配建停车场,所以许多停车场无法区分究竟是配建停车场还是公共停车场,这种停车场分类概念的不严密,引发系列的规划与使用上的混淆,如:如何确定配建停车场的恰当规模,如何规划公共停车场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停车场的健康发展。

3 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

3.1 停车规划设计原则

停车供给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停车场应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机动车拥有水平、客运交通方式等方面相匹配。停车场规划设计应利于实施建设和管理,将停车作为一种调控手段,通过杜绝非法停车,对交通拥挤、机动车拥有量进行调控。

3.2 停车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按城市规划步骤,停车场规划相应的内容和方法为:停车行为特征及其基本概念、停车需求及预测分析、停车供给分布理论、停车场及停车设备分类、停车场规划及换乘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建筑物停车配建系统规划设计、停车管理信息系统没计研究。

3.3 停车场规划设计中若干关键性问题

3.3.1 停车场规划目标

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停车规划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分区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中,都必然包含停车规划设计内容。停车场规划设计目标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近期目标,解决现状(或三至五年)停车问题,二是远期目标,满足未来城市停车需求。规划设计目标将涉及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当按远期目标进行规划设计时,在短期内停车指标会过大,特别是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可能引起用地和建设的浪费。当按近期目标规划设计时,停车场缺乏所导致的交通问题随时间推移也将愈加严重,而且建筑物一旦建成,很难再从用地上或建筑规模上增加配建停车设施。停车场规划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近远期目标,保持弹性发展。

3.3.2 总体规划设计中的停车场规划设计

我们常常看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将“公共停车场”以具体规模落实到位,画到规划设计图中,依笔者观点,这是毫无意义,毫无依据的。如前面所言,假设一个区域或地块,所有建筑物都按配建指标建有完善的配建停车场,就不再需要公共停车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用地布局毕竟是相当概括的,也无法确定一个地区配建指标不足而修建“公共停车场”(即使确定了配建指标不足,首先应考虑修改配建指标,而不是布设“公共停车场”)。因此,在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停车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停车发展政策和全市停车总需求、确定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停车场的健康发展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否定非法停车,配建停车设施加上合法的路边停车设施应基本满足城市停车总需求,传统的“公共停车场”不能成为总体规划设计的主体,所谓的“公共停车场”(沿用传统概念)只能是城市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对停车设施不足部分的补充。

3.3.3 停车发展政策与配建停车指标

停车发展政策和各类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最应有所作为的方面,也是起到对停车总体控制与把握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总体规划设计的工作重点。停车发展政策是停车场发展的总体策略,目前我国城市普遍停车车位缺口过大,基本上是提倡建设,但仍缺少鼓励发展建设的措施和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停车发展政策应从土地资源、机动车发展水平、出行方式等方面综合论证停车场发展策略和保证停车场建设的措施,并从政策上对机动车快速增长起调控作用。如日本和香港的停车发展政策着重强调鼓励私人投资停车场建设,采用“购车者必有车位”的政策以控制机动车过快增长。

篇6

【关键词】城市;专项规划;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空间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在城市中建立湿地公园对生态维护城市发展都具有巨大效益。城市规划是为湿地公园提供科学引导和空间支撑的重要前提,湿地公园会成为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以城市经济和环境发展的方向来看,二者的总体目标一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从利益追求和带动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二者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湿地公园项目在空间落实上时常与城市规划发生矛盾。如何合理解决这种矛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 湿地公园规划的内涵和地位

1.1湿地公园的内涵

1.1.1概念

城市中湿地公园专项规划在国内外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概念诠释。根据编制湿地公园规划的目的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湿地公园规划可以理解为:根据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分阶段实施的湿地公园策略,并重点制定近期湿地公园项目的计划,策划出精品项目的一种规划形式。

1.1.2特点

作为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主阵地,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湿地公园规划要同其他规划一样保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平衡性。在湿地公园项目选址时,必须关注湿地公园活动的系统性,整体以联系的观点来管理湿地公园建设和优化土地利用,从宏观角度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平衡。在此,笔者认为湿地公园应具有保持该区域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并趋近于湿地自然景观状态,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特有的湿地结构、功能、演替规律,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相应的“保护”和“娱乐”设施,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等特点。

1.2 湿地公园规划的地位

1.2.1湿地公园规划的编制依据总体规划

湿地公园规划不属于法定规划,在规划手法、理念上与法定规划不同。其编制必须依据总体规划,总规的编制应该围绕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做好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突出生态主题、在保护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挥环境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2.2湿地公园规划属于专项规划

湿地公园规划在城市中系统性较强,虽没有独立的地位但对湿地公园关联度大,按照城市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应当属于作为指导城市开发的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2. 湿地公园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2.1加强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的引导力度

当前城市所处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规划设计工作者对林业相关政策的认知理解程度、湿地概念和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了一个规划设计成果的质量更关联着该项目的成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规划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龙头”,对引进湿地公园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项目的快速落地和开工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湿地公园和城市规划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

传统的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角度入手,环境经济意识不够,项目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与招商引资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使规划略显被动。湿地公园项目无法落地,用地紧张是城市规划工作中的突出困难不仅直接影响了湿地公园项目的落实,还使部分引资项目引进程序复杂化。

3. 湿地公园规划的目的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协调解决湿地公园项目的开发时序、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组织、绿化建设等方面是十分必要的。既要确保总体规划中所确立的目标与核心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又要控制与协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3.1衔接法定规划,保证公园用地需求

城市湿地公园专项规划与法定的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衔接紧密,为城市战略性项目和亮点项目的湿地公园创造条件,体现城市特色。

3.2增加规划科学性,空间合理布局

湿地公园专项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注重统筹发展,使项目之间在用地上达到合理布局,有效地避免项目无序重复建设,避免先立项、后选址和污染类项目盲目引进的情况,为城市科学发展打下基础。湿地公园专项规划将总体规划中,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等转变为有秩序的项目序列,提出可行的分期项目库储备,从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4.湿地公园规划编制的思路和重点

4.1规划思路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依据总体规划,对规划范围内不同层面的城市土地、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竞争力提升、湿地公园项目落位和湿地公园环境的建设。在编制时实现“一个转变、一个结合”:

(1)从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向“空间”转变。规划遵从“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对空间布局进行宏观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城市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进而将湿地公园目标落实到空间上。

(2)从“控制规划”向“应变规划”转变

城市建设的各方面的经济需求对用地布局有很大影响,所以湿地公园规划在编制时必须注重适应经济模式:一方面为湿地公园项目提供多个空间选址方案以备选择,另一方面增加地块可兼容的用地性质,使用更加灵活,增强规划的弹性。

4.2编制重点

湿地公园规划的编制重点有:一是为湿地公园服务,形成湿地公园项目库序列,为项目提供空间载体;二是在规划编制时,体现灵活性,注重项目的实际性;三是突出城市的特色,发展战略性项目;四是注重项目配套服务和湿地公园环境的营建。

4.3规划内容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其他公园规划设计不同,在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湿地公园基本的环条件,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城市湿地公园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目标、湿地公园规模、重点。湿地公园区域、分期发展目标和空间湿地公园模式等明确湿地公园规模与范围,保障规划区域内满足一定数量的湿地生态功能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最低要求,也是总规对项目的第一道控制线。

(2)根据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任务,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角度编制城市分类湿地公园规划,制定湿地公园功能区及各个功能单元的划分。合理规划湿地公园内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服务区等区的空间布局与面积比例。

(3) 明确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对象或主体湿地景观,对区域内已有的地域代表性湿地景观或当地地域性典型湿地景观构成。强调生态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分级保护、旅游承载力的规划、湿地文化保护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高江菡.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恢复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2]赵哲远.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篇7

【关键词】 环境规划;经济发展

一、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有一个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城市总体规划;一个城市要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可持续生态环境,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境规划。以前城市的环境规划是单项规划,而且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不易科学且合理地落实。如果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合理,不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环境规划若必须服从于它,则可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现在许多决策者们都认识到,必须强化城市环境规划,将城市环境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与经济建设,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实施城市形象工程。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的标志。要围绕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园林城市目标,进行城市总体形象的策划和塑造,做好绿化与文化、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进行街道、河流、城市内部功能区及城区边缘等窗口部位的形象设计建设,搞好城区公园的策划设计和建设。搞好交通主干道绿色长廊建设。努力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质量,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市民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树立“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的理念,预防和控制城市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将绿化、林业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第一需求,大规模推进城市绿化、林地建设,重视物种多样性和绿地的保护及修复,全面开展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创造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城市总体规划则应根据环境规划中确定的环境容量和功能区划来制定,并依据环境容量明确城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水体污染的治理,由于早期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形成工业布局不合理及污水大量排放。如香港政府为了解决吐露港的水污染问题,先后多次投入巨资用于治理,但吐露港的水质继续下降,未见好转。这是建污水处理厂时,没有进行全面水质规划的典型例证。

3.高起点、高要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和空间形态设计,合理规划城区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其他社会服务功能,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要针对城市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在科学指标体系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信息的收集和加工、环境预测,对过去和现在存在的及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抓住主要的环境问题,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相应的环境功能分区,确定工业布局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等,实现功能分区要求的环境质量目标,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几点思考

1.坚持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城市环境规划要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匹配,既要有长远的城市发展规划,也要有近期的城市环境建设计划,要按照人口对环境生存空间的基本要求和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规划建设一定面积比例的广场、绿地、水域等环境功能区,使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步伐相统一,环境质量与市民生存要求相一致。目前,我国多数乡镇功能区划和发展空间布局未确定,需要加强小城镇城市化的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把规划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环境规划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地区的优势,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把环境做为城市的重要资产来经营,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提出“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城市土地增值,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能否增值的基本条件之一。如南京市多年来一直想把江北新区变个样,做了区划却没有好规划,想搞建设又没有资金来源,大发展的梦想迟迟得不到实现。2000年,南京市从德国请来两位世界知名战略规划专家。两位专家注重特色塑造,活用新加坡经验,对江北新城作了崭新的概念式规划,几百亿投资源源涌来,地价涨了3倍。可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标。

3.规划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优劣,这已经成为各地实现大发展的共识。大连市较早提出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加强工业布局调整,实行“退二进三”,对甘井子工业区进行集中改造,拆除旧厂房,扩大绿地面积,保留下来的工业项目也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放弃污染重的上游产品,发展精细的下游产品。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市区环境质量,带动了房地产、旅游、会展、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本市投资。据估算,大连市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是1:5。大连的经验生动地证明,优美的环境是最有效的“招商广告”。

4.制订规划,要敢于跳出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最大范围的规划布局。城市,是区域中的城市,它不可能孤立地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城市发展集群化、连绵化的形势下,区域经济既融合又竞争的态势更加明显。制订大规划,还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更长远的目光,综合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正确把握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分工,积极争取错位竞争、互动发展,提升城市的区域功能地位。例如南京,河西新城、仙西新市区、东山新市区、江北新市区,露面就是“一城三区”。本来1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马上发展到4730平方公里。隔江相望变成了跨江发展,长江变内河。南京江宁开发区一次规划了72平方公里的园区,里面所有的村庄都搬迁,“十四通一平”一次完成,所有的管线一次下地,路边美化绿化一次完成,地下共通管沟,路上只留路灯。这些大思路的规划、大手笔的建设推动了发展上的大跨越。如苏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真正原因是他们有勇气突破地域间的行政壁垒,借他人的优势为己所用,甘当配角,实现错位发展。苏州不仅是江苏省的苏州,还是上海的苏州、浙江的苏州、世界的苏州。只有跳出城市,站在区域化的大视角上看城市发展,才能为城市未来的前景描绘出更科学更宏伟的蓝图。

5.弘扬环境文化,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环境意识、环境质量和环境文化,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精神风貌、文明形象、文化品位和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保护碧水、蓝天、绿地,营造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让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到无污染的放心食品。这正是环境文化总和具体事物而上升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内涵。深刻认识环境文化的具体内涵,认识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把环境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是时代进步的特征。环境文化的高与低,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促进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就是要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光焘.气象、环境与城市规划[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城市规划与大气环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2)

篇8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是原国家经贸委在2001年提出的,近年来在商务部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发展很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积累了经验。下面结合笔者近年从事商业网点规划的经验体会,就商业网点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谈些看法。

坚持规范性原则

规划的基本目的可以概括为,回顾历史,面对现实、规划未来。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通过评审后,需经当地权利机构,作为指导当地商业网点建设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保证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性十分重要。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性要求有以下几点:

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体系结构要完整。即从规划提供的最终成果形式看必须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基础资料、规划图则四部分。从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看必须包括规划目标、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商业网点业态结构规划、商业街规划等。

要注意商业网点规划与商业规划的区别与联系。一些城市主管部门对此缺乏清晰的认识,常常将商业发展规划与商业网点规划混为一谈。事实上,商业网点规划和商业发展规划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回事。前者主要解决商业网点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合理布置问题,如市级、区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分布,商业街的布置等,相对比较具体,其规划的主要基础是城市总体规划。后者则主要是从产业的角度对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的行业性规划,包括商业发展的总规模,组织方式以及政策措施等,其规划的基础主要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商业发展规划是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的指导,而商业网点规划是商业规划的具体化。

要注意商业网点规划中所使用概念的规范性。商业网点、零售业态、商业的组织形式等,这些概念在规划中常常用到,因此注意这些概念的内涵并正确使用,以免引起混乱。比如商业网点的概念,它是指从事商品流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单体商业经营场所和大型公建等综合设施中的商业经营场所,包括商品的批发、零售、饮食服务,仓储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等。对具体的商业网点而言,规划中有必要明确其业态属性,比如是百货店、超市、便利店;规划中还应该注意商业网点的交易功能属性,即是从事商品零售还是商品批发,还是兼而有之;同时还应注意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属性和经营方式属性,例如shopping mall作一个商业网点将其看作一种商业的组织形式比较恰当。

坚持系统性原则

商业网点规划是对城市商业网点在空间上的一种系统安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在城市范围内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不同组织形式构成的商业网点系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需求。因此商业网点规划需要进行系统思考,坚持系统性原则。

要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置于特定社会经济环境背景下加以考察,确定城市商业网点体系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思路。影响城市商业网点系统建设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城市区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及历史特征等。因此,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使未来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相协调。另外,要注意防止仅从自己城市行政区划的视角而忽略从城市经济区位的角度进行商业网点规划的倾向。事实上,一个城市与自己周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对于确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对城市商业网点系统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值得指出的是,商业网点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城市现有商业网点体系的改造、完善、提高和发展,而不是重构。因此,系统分析对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系统分析要对目前商业网点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做出客观评价,要对未来商业网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做出科学分析,明确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范围。因市制宜,制定出符合当地商业网点发展规律的规划,例如有的城市可能需要将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规划的重点,而有的城市则可能将特色商业街作为规划重点等。

系统性原则还体现在,城市商业网点系统是由一定层次结构、业态结构和商业组织形式等交织起来形成的有机整体,决定商业网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商业网系统从空间层次上要合理地划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然后再在不同层次上配置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和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坚持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是规划的重要属性,也是规划的难点。因此必须跟踪城市居民未来的生活和生产服务的需求变化,描述商业网点系统在未来时空条件下的布局、规模、业态结构、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达到商业网点规划前瞻性的要求。

一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推断未来商业网点系统的总规模。可以参照国内外商业网点设施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人均GDP与人均占有商业网点经营面积的指标,人均GDP与零售业态和商业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关系,人均GDP与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关系等等,结合城市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未来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二是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规划未来商业网点建设的空间布局。规划依据可以从城市总体规划中找到,比如一个城市在未来时点功能分区的变化、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等等,总之应该跟踪城市发展的和扩张的基本趋势来配置商业网点。三是考虑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对零售业态、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网点建设的影响。比如随着电子商务普及和日益实用化,可以预见未来许多商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交易,其后果可能导致有形市场的缩小和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的扩大。四是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购买行为的变化趋势,优化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比如生活必需品的购买追求的是便捷,对时尚商品和奢侈品的购买追求的是体验和感受,而旅游过程中的购买追求的是轻松和随意。因此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以满足消费者购物、休闲和体验的不同需要。

突出适应性原则

一个城市的区位特征、城市定位和交通状况是商业网点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确定商业网点系统总体功能的出发点。

商业网点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区位特点相适应。实际中常常看到,在设置商业网点规划的总目标时,有的城市并没有对城市区位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论证,动辄将自己定位为某某省东部的商贸流通中心,辐射区域达到多少平方公里云云,这样制定的总目标往往脱离实际。如果一个城市相对于自己周边其他城市处于中心地位且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一般其商业流通和物流的辐射半径相对较大,则具备将自己定位该区域商贸物流的中心条件。否则,就不应将自己定位为商贸中心。此外,能否可以成为商贸流通中心还决定于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看其是否为交通枢纽,是否具有铁路、航空、水运的条件等。

商业网点规划还应与城市的定位相适应。所谓的城市定位是指一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城市所处环境等因素确立的城市发展方向、基本功能和城市形象。按不同的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定位。按照城市重点发展产业特点,有的城市定位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的定位为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城市等。按照所承担功能特征,有的城市定位为经济中心、有的则定位为金融中心,还有的定位为政治中心等等。

坚持科学性原则

坚持商业网点规划科学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商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网点规划超前性,适应性,可行性的统一,达到构建和谐商业网点体系的目的。

首先,规划中不应片面追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也不应片面强调人均拥有商业网点经营面积的大小。而应该根据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设定可行性指标,要树立节约土地,不断提高商业的集约化程度的观念。

其次,规划中不仅要注意新的商业设施建设问题,同时也应该注意现有商业设施的利用问题,总之要防止规划中盲目追求商业网点规模的不良倾向。近年来一些城市商业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商业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开展商业网点规划过程中应该对此给予必要关注,对商业设施闲置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将其纳入网点规划的范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某种意义上还承担着盘活商业资源的作用。

第三,不同的城市其布局形态各异,因此应该因其布局特点进行不同商业中心规划。比如有的城市属于集中式布局,即其居住区、商务区和工业区等是连片分布的,这样的城市布局形式便于市级商业中心或区域级商业中心的布置。而有的城市则是分散式布局,如有些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中小型矿业城市,他们一般由几个城市片区组成,而且各个城市片区之间距离比较远,各片区都有相应的工业区和生活区。对这类城市规划中不必强求一定要设置市级商业中心,而采取多区域商业中心的结构比较适合。

坚持协调性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其特点是不仅重视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而且开始重视专业规划,正在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商业网点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物流规划等为补充的规划体系。值得指出的是,城市是商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载体,而商业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因此商业在城市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决定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应在以下几方面把握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一是规划层次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是关于一个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及各种物质要素总体安排的基础性规划,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属性的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二是规划内容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涉及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划分及配套设施匹配等,是综合性的规划。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消费者需求角度所做的专项规划。三是规划功能上的协调。城市规划是进行城市建设的依据和思路框架,决定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模式。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则是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两者之间具有互补和不可替代性。四是规划详细程度上的协调,这里主要指关于商业网点规划的详细程度。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涉及商业网点规划的内容,但往往是粗线条和框架性的。而商业网点规划则是从商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对城市商业网点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编制出尽可能详细和针对性强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程道平等编.现代城市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黄国雄.零售十论.国际商业技术,2004(5)

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在城市化理论中,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描述语较多,如“城市近郊区”、“城市化地”、“城市边缘区”等,虽各有涵义,但其所表述的内含及其地理概念基本相似。本文所研究的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建成区周边、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是城乡的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所依附城市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地域变化,体现出从城市到农村在层次结构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其内层由于紧邻城市区域而明显具有较多的城市特征,而外层则主要以农村土地利用为主,但其中也穿插有一些城市景观和城市设施。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中城市规划的作用必不可少。

二、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结合特有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较低廉的土地价格,使之成为城市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区域。但是,近年来城乡结合部农民在市场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所产生的个体和集体的急功近利、各自为政,破坏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及管理工作力度上的欠缺,目前那些逐渐失控的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政府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愈来愈明显的负面影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 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 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 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 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 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6. 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加强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沿地带及城市职能的疏散地,是城市建设活动十分活跃的区域。因此,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重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充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城市政府已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应进一步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完善,缩短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周期,充实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统筹安排空间资源和城市功能,促进城乡布局与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保障城乡结合部的有序健康发展。

2. 做好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规划,确保乡镇企业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发展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市化进程的科学选择。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农民企业家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乡镇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客观必然性,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设置正是顺应了这种客观发展规律。因此,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重视对乡镇企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利用当地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或科研等产业链,建成生产要素集聚、资源共享的特色工业园区,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便于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3. 做好农居点规划工作,改变城乡结合部环境“散、乱、差”的局面做好农居点规划工作,促进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在农居点规划中,应打破现有行政村界限,通过农居点的合理布局,实现农居用地的集中有序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使农居点的功能分区趋向合理布局,便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绿化和环境卫生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篇10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空间系统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边缘区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

城市边缘区:

顾朝林(1992)认为城市边缘区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即同时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属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色具有特色自然地区;城市化对农村地区冲击最大,城乡连续统一体最有效的被研究的地区;城市扩展在农业土地上的反映。”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城乡边缘区绿地的作用

对于大城市边缘区绿地的作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一般来讲,这些绿地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功能:

阻止城市无序蔓延,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我国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多以单中心同心圆层状向外扩展,城市建成区呈“摊大饼”向外迅速蔓延,城乡环境急剧恶化。建设城市边缘区大型绿地,能有效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和相邻城镇的连片发展。

创建良好的城市外部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大城市空气、垃圾、水体等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系统严重失调。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善、健全城市生态系统,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搞好城市的环境绿化特别是城市边缘区的绿化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支持。

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文化需求

城市边缘区的绿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闲、游憩场所和减灾、防灾空间。还可以传承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郊野和乡村特色,塑造良好的城乡生态景观环境。

加速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首先,结合部地区绿地建设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机遇,实现兴绿致富。不仅可以促使兴办科技含量高、无污染、产值高的工业企业。还可以为大力发展以旅游、休闲、度假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提供巨大市场。

其次,通过绿地建设,可促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市政建设,促进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减少城乡差别。

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绿地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城市有关该地区的绿化规划和建设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发展空间需求与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城市边缘区大型绿地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阻止城市的无序蔓延,避免城市建成区“摊大饼”现象。然而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足够的物质空间为依托,在城市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向外扩张以获得必需的发展空间是无法避免的。在强大的发展需求面前,在规划中如何协调好绿地生态建设和城市空间发展要求的关系就成了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失控,规划绿地被侵噬现象严重

规划绿化用地不断被侵占和蚕食,这是结合部绿地规划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例如1994年上海第一次编制环城绿带规划时,规划总面积为7241公顷,而到1998年再次编制实施性规划时,已有1100多公顷的土地从规划用地上消失了,绿地规划总面积减少到6208公顷。被侵占的规划用地主要被作为房地产项目开发、乡镇企业兴建厂房仓库以及农居建房等匀。这些数字说明,尽管绿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规划绿地被蚕食的状况并没有被彻底改变。

缺乏权威有效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虽然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城市外环境及城市边缘绿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表述,如“城市生态控制区”、“城市发展敏感区”、“城市绿化带”、“城市大环境绿地”、“城市生态保护绿地”等等。但实际上,这些表述长期停留在一般的概念深度,定义模糊,往往只是在规划图纸上的城市建成区随意划入某些区域涂上绿颜色了事,既没有明确的用地界线,也没有实质性的规划内容,可操作性很差。在城市规划实践中,也缺乏明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有法律权威的专项绿地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造成该地区的绿化建设无章可循。由于没有详细的规划,城市边缘区的不少乡镇和地区都不清楚自己的哪些地段处在规划绿地范围之内,因而客观上导致侵占规划绿地的事件不断发生,造成该地区的绿地规划失控和绿地规模萎缩。

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定位

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

我国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由于其在规划时间上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在规划范围上局限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内,导致我国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提出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改变绿地布局受限于城市规划的这种现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能够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出路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将城市边缘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的城市绿地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在规划程序上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确定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范围,形成行之有效的法规性规划内容,保证绿地建设和管理的可实施性。

沟通市域和城市的桥梁

本文出于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的思考,提出将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层次划分,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是对现有城市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两个规划层次的重要补充。

首先,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提出,将城市近郊区的绿地建设展示在人们面前。考虑到它与城市的密切关系,不能将其等同于市域内其他空间范围的绿地系统,而应该重点建设。

其次,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填补了城市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之间的空白,弥补了市域绿地系统由于尺度过于宏大,而无法操作的弊端。并且在二者之间起到了过渡、联系的作用,是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中不可缺少的组分。

最后,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支撑体系,是城市绿地向乡村的延续。将其纳入城市规划阶段同步进行,可以保障其用地和规划管理的法律地位,确保其规划内容能够较好地实现。将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层次划分的宗旨,不是割裂各层次的绿地系统之间的关系,相反应该是强调从城市到市域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贯穿的整体化的绿地系统。三个规划层次内的绿地将形成城市建设用地内部以人工为主、城市边缘区人工与天然并重、市域以自然为主、返璞归真的建设模式,充分地体现出不同层次绿地系统的特点。

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可操作性

强制性控制内容和引导性内容相结合,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城市边缘区地区绿地建设规模宏大、涉及面广、时段性强,为此,在规划编制阶段就必须加强面向实际、面向基层的可操作意识,协调好控制性指标与引导性示范的关系,协调好宏观的规定性要求和微观的操作弹性的关系。概括地说,是在强化规划指标的控制性的同时,为区县、乡镇、及各建设单位落实规划提供详细依据和措施、并留有弹性,从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以确保规划的实施。

绿地是为城市大众服务的公共产品,因此首先必须得到规划的严格控制和保护。绿地控制性指标就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达到的最低绿地建设标准,它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强制性。在这方面,结合部绿地规划首先应该符合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要求,《暂行规定》中与绿地相关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总体规划阶段中: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控制;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等。

详细规划阶段中:(a)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b)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c)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d)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小结

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是针对城市边缘区内、城市建设用地外的用地(水域及其他用地)中其他绿地的规划。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今天的“底”(水域及其他用地)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图”(城市)的一部分,在“底”与“图”的转换过程中,边缘区绿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与城市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进行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理想工作模式是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其他绿地的布局和规模进行规划,以适应城市规划远期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提出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也是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包括的规划内容。

参考文献:

【1】刘立立,刘滨谊. 论以绿脉为先导的上海远期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汇刊,1996(5),27—32

【2】刘滨谊,张国忠. 近十年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研究进展. 城市绿地系统,2005(6)25-28

【3】徐波.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问题的探讨. 城市绿地系统,2005(3)65-68

【4】徐波. 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 规划研究,2006(11)20-22

【5】贾俊. 我国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绿地规划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博士论文].北京园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