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设施;丽江古城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地域特征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地域性”一词从“地域主义”(Regionalism)演化而来。“地域主义”是建筑领域提出的概念,主要探讨从地区性、地域性乃至地缘性来研究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指某一地区由于其气候、自然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原因而形成的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征。[1]

特征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独有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城市要区别于其它城市靠的就是独特的城市个性。对城市景观的特征表达往往离不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识。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认为:“人对城市的意象的认知是通过五种元素,即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人对城市认知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城市特色的载体。”[2]

公共设施是指城市空间中那些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的固定设施,它如同城市的家具,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城市公共设施在体量上远比不上城市建筑和景观,但它在形态、材料、色彩上的变化多姿,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城市个性和地方魅力。

地域文化与公共设施相互影响,地域性是公共设施的重要特性。丽江古城至1997年12月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旅游业取得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外主推的旅游目的地。然而,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开发与设计是伴随着城市化才刚刚兴起的,从设计到管理等各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往往对隐藏在公共设施中的文化内涵视而不见,片面追求出“新”,其结果是丧失了本土遗留的优秀历史资源。因此,遵从城市的地域文化,从城市设施环境的整体风格定位出发,调整设计的重心,对于改善我们身边的城市设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丽江古城的地域性特征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形成地区地域性差异的原因。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经过历史的沉淀,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丽江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交汇点上,不同的文化、艺术、宗教相互交融和碰撞,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大研镇民族、民居建筑群为依托,融汇了纳西族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多民族区域文化。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历史悠久。神奇的东巴文化、古朴的大研古城和圣洁的玉龙雪山被称为丽江三奇。丽江古城的城市布局有别于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模式,巧妙地把经济和战略地位与独特的地势相结合,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以三山为屏、河水绕城、家家流水、户户杨柳的规划布局形式,形成了建筑物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独特风貌,加上别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古城灵动的城市空间。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有着地理上的优势,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一直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丽江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马帮文化不可分割。

公共设施除了本身为城市提供所需服务,它还是城市独特气质的重要体现者,其外观特征应与环境的整体形象相一致,体现一定的场所意义。设计者必须深入到当地的环境实际中去,从中归纳提炼设计元素,传达最鲜明的城市符号。

2.1街区、建筑风格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街区和建筑是反映城市风貌的历史载体,它反映的是城市的过往、历史变迁、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城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场所。一个城市的街道空间与建筑形式是自然的、生活化的,是普通市民大众文化的体现,是最能展现地域文化的。李国友认为:“在城市纷繁复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环境属于显性的文化要素。”[3]

丽江古城是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居住空间的布局、结构和形态方面受当地的具体条件限制和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总体看来,当地传统建筑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散发出纳西族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丽江古城民居建筑是“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的典型代表,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率直、兼容的特质,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经济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设施的设计则应该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考虑与城市的沿街建筑风格和景观效果的处理,从建筑物的地域风格特征中寻找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要素并运用到设计之中,表达地域文化内涵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如丽江古城街道上的售货摊点、厕所、垃圾桶、标识牌、公共汽车站等均沿用了古城民居建筑的常见材料、造型形式与装饰风格,再现了丽江古城建筑文化,显示出浓郁的地域乡土特色。

2.2人文景观环境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人文景观环境是除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之外的另一种概念的环境因素,是人为的、社会的和非自然的,是人们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一定历史性、文化性特质而构成的。涉及到与公共设施设计有关的广义的人文因素,包括思想意识、民族性、文化内涵、、风俗人情及多种实物形式等。[4]

丽江古城已有800多年的辉煌历史,时至今日,它已然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以及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渗透着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丰富内容。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又为古城增加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传统文化色彩,成为城市发展的历程见证。尹思瑾指出:“严格地说,每个地区或城市都有自己发展成长的历史,历史再短的城市或地区也随其诞生、发展历程的延续而有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都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成为组成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部分。”[5]

重视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对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师应能准确把握城市的人文性格,捕捉城市特色符号,使设施本身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视觉,感觉亲切,又能唤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丽江古城城市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可以采取“主题配套”的方式进行。以城市环境的组块功能和结构细分为不同的景观主题区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结合区域的文化特征和设施功能的差异,在形态、色彩、材质等视觉元素上体现出来。例如在古城主要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将茶马古道雕塑艺术与纳西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较好地呈现了丽江五光十色的文化故事。如在特色喷泉、休闲座椅上精致的石雕、木雕艺术再现了丽江纯朴的生活哲学。如在指向标识、灯具的设计上,运用古老的东巴文字作装饰,展示了丽江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还有随处可见的变化多色的地面铺装,蝙蝠、祥云等图案均表达了丽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传统生活方式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根据社会学的理论,生活方式是指与一定的生活条件相适应的人们生活活动的典型途径及其特征的总和。[6]李国友认为:“如果说建筑环境是文化的静态要素,那么贯穿在文化空间中的生活方式就该算是活的要素。”[7]

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为不同的生活习惯。公共设施是为人们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自然受到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丽江古城作为遗产型旅游城市,休闲、慢节奏的生活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吸引了万千在大城市中紧张繁忙的人们。在这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很慢,缓和。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如公共娱乐设施、公共服务性设施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强调细节上的处理,重视休闲特点的设计,是设施的精神功能的良好体现。。

2.4形态、材质、色彩语言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体现

形态主要指事物的造型形状和神态。城市公共设施的外观造型是城市特色文化的良好视觉表达。在丽江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中,归纳整理的方法是多方面的,自然形态古朴直观,抽象形态美观雅致,均以突出丽江的特色文化为前提。如在丽江的城市街道上,采用玉龙雪山、民居建筑、纳西民族服饰的形象语言作为造型元素的公共设施,对丽江城市空间环境特点、纳西族主题文化的表达起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有力地提升了丽江古城的品牌形象,如 “披星戴月”的符号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游人所熟知。

丽江古城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区,海拔约2400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阳光充足,紫外线强,有干湿季分明,四季不分明的特点。冬季,气候干燥,风大,最低气温0℃左右;夏季,凉爽,多雨,最高气温26℃左右。气温上,呈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室内室外温差大的特点。

城市公共设施的材料选择必须尊重当地自然条件,天然自在的乡土材料最能被人所接受。在丽江古城公共设施设计材料使用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设施特点,结合不同材质的风格,在工艺上较好地表现了传统制作手法,对突出城市特色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目前除了选用木材、石材、砖、瓦等常见材质,还可以根据丽江当地的地域环境特点,采用砌体结构、膜结构方式,合理利用声、光等辅助手段,多方面展示丽江古城的独特文化魅力。

丽江公共设施在色彩设计上,由于材料上多采用木材、石材这些当地天然的乡土材质,色彩上总体偏向温暖、亮丽。为了更好地结合丽江古城环境特点、突出当地特色文化,还可选择色彩柔和的暖绿、暖灰等。一方面,可以降低高明度色彩在丽江上空蓝天白云映衬下所带来的强视觉对比。另一方面,可以弱化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冷漠感。

3.总结

不同的文化植根于不同的地域之中,地域性体现了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诸多层面。公共设施是展示城市市政建设水平的重要平台,如果规划设计得当,可以突出城市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人群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还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产生地域情结。

参考文献:

[1] 谭晓红.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5.

[3][7]李国友,刘大平.叠加、镶嵌、浸润、同化―解读哈尔滨城市文化[J].建筑与文化.2009(Z1).

[4] 张凌浩,陈F瑾.环境中的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5] 尹思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丁熊,张福昌.浅谈影响城市社区环境设施设计的地域因素[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

篇2

摘 要 金融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证券化现象变得更为普遍,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形式。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指的是发起机构将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向特定的载体中,然后经过市场包装变为可以流通的证券。本文具体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与操作流程。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证券化 特点 流程设计

知识产权证券化形式是金融行业的创新,融资者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知识产权人地位,而投资者将证券投放市场之后也会获得相应的收益。从目前金融行业情况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更加显著。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特点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资产,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协调金融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与早期传统的金融经济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更为多样。根据知识产权证券化转变过程看,其特点主要包括:

1.待履行性。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待履行性主要是指授权方需要根据合同条款承担自己的义务,若违背合同操作将会遭到授权法拒绝支付资金,而相应的载体也难以获得预期的资金,投资者同样没有利息可收。

2.可重复性。与早期传统的金融证券不同的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增加了“可重复性”的特点。这是所说的“可重复性”指的是每次对知识产权授权给另一方之后,合同债权情况就会出现新的变化[1]。

3.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主要是针对产权范围而言,知识产权授予了某个产品享有的独特权利。但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知识、经验、资金等,知识产权的运行状态变得更加不稳定。

4.不确定性。市场是任何产品经济价格的决定着,社会主义不同的元素会造成证券市场价格变动,这就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不稳定性。如:消费水平、市场环境、政府决策等,都会使证券的市场价格在不同时间阶段出现变化。

5.可通用性。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变后则会成为“公共性”的财产,逐渐取代别的产业占据市场主流。例如:民族品牌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后,则能转变成一种流通的资产。

二、证券化模式的流程设计

对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模式进行优化设计,能够保证证券化交易过程的持续进行。同时,设计模式时可充分考虑到知识产权各方的利益,让融资者、投资者、产权人都能参与到证券化过程。结合金融行业目前所处的状态,对证券化模式流程的设计,可按照以下几步:

1.转让。需要对某个知识产权实施证券化时,该知识产权拥有者则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分配,把知识产权在某一期限内的许可使用收费权转移到相应机构上,但必须要保证这种机构(SPV)的唯一目的资产证券化。

2.评级。产权转让过后,则要由载体机构安排专业的评级部门开展内部信用评级,而评级的对象则是资产担保证券。通过评级过程能让社会各投资方对证券交易过程有所了解,以决定自己的投资方式。

3.升级。为了让投资者对所选择的证券有足够的信心,特殊目的载体则要按照当前的信用评级结果,且在满足融资者条件之后,选择合适的信用增级技术,让资产担保证券的信用度更高[2]。

4.发行。资产担保的证券主要是交给载体操作,发行对象则是广大的社会投资人员。证券发行所得到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以此来换取未来许可使用收费权的权利。

5.收费。知识产权被许可的一方需要根据产权使用情况交纳相应的费用,而收费方既可以是知识产权拥有者,也可是其制定的服务机构,产权拥有者所收的钱款需存进指定好的收款账户。

6.支付。知识产权的指定管理者,在对收费款项管理时期必须要定期将本还给投资方。此外,对于SPV聘用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其它相关的服务机构,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三、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作用

从长远角度看,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创新举措,也是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一大突破。不管是产权的融资方或者投资方,在证券化过程中收获的经济效益都极为可观。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自主创新。摆脱早期融资渠道的局限性,让知识产权拥有者的集资途径更加宽广,这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作用。对于中小型企业未来的发展,产权证券化可以提供必须要的融资措施。

2.杠杆融资。通常情况,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金额都要远远超过产权担保贷款,这就使得融资成本投入更少。杠杆融资功能发挥后,能让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得以发挥,这就给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创造了更大的财富。

3.减少成本。中小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证券化为这类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之后,能够提高ABS的信用等级,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对知识产权证券化投资[3]。

4.分散风险。市场上购买知识产权证券的人数多了,这些投资者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则会给知识产权所有者带来相对稳定的资金,让知识产权带动的生产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遇到市场风险后,这些投资者可以共同承担。

四、结论

知识产权转变成市场流通的证券过程中,需要由融资者、投资者双方共同完成操作转变。对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特点深入了解且掌握其操作的具体流程,对于今日行业改革创新是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永斌.资产证券化理论及现实运用问题的探究.财经周刊.2009.15(9):34-36.

篇3

关键词:传统特色文化;苏北城市住宅小区;审美思想;设计思想城市住宅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是所有建筑的本源,它体现了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江苏苏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数量也急速上升。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的风格却越来越单一化,相互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无论置身于其中哪个城市,都无法感受到明显的区别和特点。苏北各个城市都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在当地的城市住宅小区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发展尤为重要。

1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发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改变各个城市住宅小区风格过于单一化的现状。改革开放时期,全国各个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风格出现了一种“方盒子”的形态,苏北城市亦是如此。这种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趋于单一,实用但缺乏审美性。随着苏北城市居民对住宅小区的整体风格的审美需求的提升,“方盒子”式的小区建筑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各式风格的城市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建筑风格虽成多元化发展,但关于传统特色的研究和实践还是很缺乏,其他各个风格的运用也多是生搬硬套。苏北各市的历史文化背景都比较深厚,民俗特点、人文风情也异彩纷呈,但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的风格却较为单一,相互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无论置身于其中哪个城市,都无法感受到明显的区别和特点。

(2)有利于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其专制性使中国传统民居的整体风格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成、发展。因此,更独具特色与魅力。很多人误以为具有本土特色、传统特色的建筑风格就是建造一些仿古建筑。甚至认为注重传统特色是倒退,其实不然,任何实物的发展都需要学习已有的历史文化,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重心,对周边国家建筑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现代民居的整体风格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在接受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融入本民族的思考,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风格,其建筑风格被称为“日式”或者“和风”。日本在现代建筑中传统特色体现与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3)有利于传统特色审美思想的表达。苏北有一些城市建造了大量的仿古建筑来发展旅游业,这些仿古建筑同当地一些现代主义的建筑不协调,在城市中形成了一种孤岛的模式。中国古代的民居多为合院式,建筑结构多为木质结构显然不适用与现代的城市住宅小区。我们不可能在住宅小区房屋内部使用木质结构,也不可能还原古建筑中瓦当、窗棂上雕刻的精美绝伦的纹样。不管是建筑的材料、色彩还是纹样,都只是起指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论物质化的媒介。中国古代的许多建筑作品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审美思想,通过建筑来抒发胸中意气。并且注重空间层次的人伦秩序、与自然交流的建筑工艺传统。“艺术的妙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齐白石)。苏北城市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既不能完全照搬古代的民居风格,但也不能完全脱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支持这种建筑风格的内部思想。具有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构成 、整体环境氛围、审美思想等多个方面。

2江苏苏北传统特色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整体风格中的多种体现

篇4

城市设计实践发展至今业已从空间设计扩展为包含编制和实施等在内的整体管理实践。作为一种价值完善的专业管理过程,城市设计实践中更偏重于解决专业领域中设计问题的工具价值;而作为一种“行政过程”、“政策过程”或是“政治过程”而言,城市设计过程将体现其公共性的基本价值特征,从而使其在城市空间的公共管理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城市设计过程在价值取向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相关争议首先体现在其关注对象是城市空间整体还是其中的公共领域:城市空间具有公私混合的特征,且很多情况下难以泾渭分明,其公共属性并不突出;而公共领域则是城市空间中具有公共价值的部分,其管理实践自然受到公共价值的规范。另一争议反映在管理者的公共属性上:对于公私混合的城市空间而言,在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具有管理者角色;而作为行政过程,公共部门的管理者角色将更为突出,市场则成为管理的目标群体。城市设计相关的公共性价值特征并不明晰。然而,讨论和辨析城市设计的公共性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性之于城市设计而言并不仅仅体现为职业伦理中所应持有的公共精神,也是认识城市设计管理职能的价值规范。在当代多元价值共存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将公共性作为价值基础为其管理过程提供了合法性,由此其管理职能将以保障和促进城市空间公共价值为目标。同时,公共性的认识也为具体管理实务提供一种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理解城市设计的管理范畴以及自身的公共角色,确保各类管理途径符合公共性的价值规范。城市设计领域的价值取向研究并不多。其中公共价值取向的成果较集中在城市空间公共属性的探讨,具有社会学视角(沃尔泽,1986;夏铸久,1994;卡尔莫纳等,2003等)、法学视角(卡尔,1992;阿里·迈达尼普尔,1996等)以及经济学视角(周进,2005;克里斯·韦伯斯特,2007等)等多种认识途径。对城市设计实践中公共性的关注一类体现在职业伦理中的公共价值规范的阐释(董慰、王广鹏,2007;刘代云、金广君,2008;金勇,2008等),另一类则体现在管理实践中与公共性密切相关的命题,例如公众参与(克利夫·芒福汀,1999;刘宛,2006等)和法律法规(理查德·黎,1988;扈万泰,2002;王世福,2003;庄宇,2004;王卡、曹震宇,2009等)等。公共取向的城市设计研究重结果轻过程,而过程导向的相关研究中一则关注哲学伦理层面的倡导,一则关注实务操作层面的方法技术,缺乏对公共性在管理理论层面的解析。本文将基于公共管理领域中有关公共性的理论认识,从关注对象、管理者角色和管理途径等方面辨析城市设计过程中公共性价值特征的具体内涵,从而为理解城市设计的管理职能提供理论基础。

2公共性的内涵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命题,是公共管理获得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础。公共性的理解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公共”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沃尔多(1955、1997)把“公共”理解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哲学、法学和政治理论层次的理解,即从国家或者政府的角度下定义,涉及、合法性、普遍福利等问题;二是从经验层次界定某种社会中人们有哪些公共职能与公共活动;三是从常识层面理解政府执行活动或者职能。①尼古拉斯·亨利(2002)对公共性提出了制度定义、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三者结合构成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制度定义是按照制度术语来理解公共行政,表现为政府各级机构;规范定义专注于影响公共利益的现象上;组织定义主要是为了实现参与,即公共利益观点若能被共享必须要求相应的组织予以保障②。罗森布鲁姆(2002)认为公共行政强调的公共性体现为:(1)以宪法为基础,提供行政存在的空间并对其进行限制;(2)政府有义务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3)政府较少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即使运用市场机制也是有限的;(4)作为人民的代表,公共行政管理者的行为具有合法地位与强制权力,并应遵循代表性和透明性的要求③。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97)回顾了公共问题的哲学、经验和理论的观点,并分析了社会科学中有关公共的五类观点,提出公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理念,它意味着所有人为了公共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或者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作为一种能力,它意味着为了公共的利益而在一起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获取充分信息的能力,通常通过政府而进行,但并不是所有④。国内对“公共性”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利的委托者和委托权利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孙柏英,2001);二是认为公共性即政府产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共利益、公共目标、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具有公益精神的意识形态等(祝灵君、聂进,2002);三是认为公共性指一种公有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王乐夫、陈干全,2002)⑤。综合而言,公共性的理解具有层次性。哲学层面的公共性是一种公共精神或是理念;政治、法学理论层面的公共性从公平和正义出发,涉及、合法性等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层面将公共性作为一种价值基础,帮助认识公共组织的公共职能;公共管理实务层面的公共性将成为一种分析工具和价值标准来理解公共组织的具体管理活动。城市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职业伦理受到哲学、政治和法学层面公共性价值要求的引领,但对于实践而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务层面的公共性探讨将更具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作用。

3城市设计关注公共领域

城市空间及其特征包含了各类物质要素和相应的属性,同时还有这些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外部性特征。随着城市空间管理专业领域的分工和细化,作为其中之一的城市设计在当代所关注的内容已并非涵盖城市空间的所有方面,而是由“城市空间”逐步聚焦于其“公共领域”部分⑥。焦点的转变蕴含了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空间成为公共和私人的混合体。城市空间的市场开发运作越为成熟,市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甄别越敏感。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将焦点转变为公共领域是基于“窗户外看到的所有事物”已经出于各类考虑受到了相应的干预,城市空间的控制已经形成了“看不见的网”。“公共领域”源于西方社会,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复杂的含义。现代公共领域理论中,较具影响力的是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认为公共领域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形式,承载着公共生活,这种公共生活是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沟通和交往、辩论和批判等活动来展现自我或是达成共识。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突出其政治象征意义,而后者偏重其社会文化意义。城市设计关注的公共领域是具有物质空间表现形式的公共场所,并包含其承载的公共生活之非物质内涵。然而,公共领域的界定却无法统一。社会视角下以公共开放性来界定时会发现并非所有公共空间都会无限制向每个人开放,而准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更是因服务规模的不同而模糊不清。法律视角下以公共权属界定时会发现公共领域的各类物质要素在权属细分之后公私属性并不统一。经济视角下运用公共物品来理解公共领域时,以竞争性和排他性为划分标准,然而公共领域中的各类空间要素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上都存在着程度差异。由此可见,各类视角下的公共领域认识都是模糊的,然而这种复杂性并不能掩盖其公共性特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差异客观存在,只是差异划分标准并非是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而是一种具有梯度性的“谱系”(卡尔莫纳等,2003)。有关对城市空间进行公共干预的合法性问题已经在城市规划相关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面对外部性问题,对公共干预的需要是肯定的,然而对于干预的限度却存在不同的观点。公共领域的实际界定及其干预程度将通过具体的城市设计过程加以辨析并得以实现,其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对干预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城市空间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看,对城市设计的公共需要来自对公共领域使用价值的关注,因其规模和品质直接体现了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然而,市场化的城市开发引发私人对空间交换价值的追求而阻碍公共领域的发展。阿里·迈达尼普尔(AliMadanipour,1996)阐述了市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空间私有化和设计标准化等趋势,前者使公共领域的规模逐步减少,后者则对公共领域的品质造成冲击,而这些趋势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公共部门将立足于公共领域的空间使用价值,通过城市设计过程加以保障和促进,尽可能提供公共场所并促进公共领域的空间品质。近年来,激烈的城市竞争使得公共领域被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公共资源,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其交换价值吸引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引导投资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设计”(Cowan,2000:24)⑦。城市设计虽在提升公共领域的交换价值中具有一定附加作用,但并非其要义所在。本末倒置的价值追求将使城市设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城市设计管理者的公共角色

有关城市设计实践主体的认识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城市设计过程的不同诠释相关。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城市设计过程包含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管理过程,政府和市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管理者角色较为突出,管束型和开发型的城市设计分类(赵斌、徐雷,2004)正是基于主体公私属性的差异。当城市设计被理解为行政过程时,公共部门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更为突出,而市场成为了行政管理的目标群体。城市设计过程中管理者公私属性的探讨体现了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城市开发过程直接产生城市空间结果,市场成为了空间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在开发过程中,市场关注空间品质是希望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提升空间产品的交换价值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设计管理”是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确保产品按照设计要求生产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当开发项目规模较小时,设计管理关注项目自身的内部问题,大多属于私人领域;而当开发项目规模较大时,设计管理所处理的问题往往已经覆盖了城市空间公共领域。虽然管理动机仍以营利为目的,但从结果而言已经属于城市层面的设计问题。因此,市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其设计管理过程是否是城市设计过程往往具有争议。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公共领域的供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进行大规模地产开发的企业家们在城市开发过程经常扮演了一种半公共角色(乔恩·朗,2005)。这种角色产生于其管理行为结果而并非动机。市场开发的设计管理是为了扩大私人的获利,许多开发都有意识的塑造良好的公共领域来吸引更多的公共使用者,为其带来更大的获益。在这些市场主导的项目管理中,公共部门的角色相对较弱:有些是由于对公共领域的价值认识尚不成熟;有些是社会对此尚未形成公共需要,因而不必要进行城市设计的干预;还有一些是有意识发挥市场优势,依靠私人投资发挥其优势来创造良好的公共领域空间品质。然而,无论是否提出城市设计要求,公共部门对私人开发在其项目的空间效果等方面始终具有监管职能,差别在于干预程度的不同。城市设计过程伴随着开发过程而展开,它并不仅仅是结果管理,同时还包含着过程管理。对开发项目运作过程进行公共监管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之一。出于城市设计考虑的公共监管途径一般包括:一是将城市设计的内容纳入城市规划的管理体系,同时依循规划许可的行政程序对开发项目进行管理;二是单独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作为开发控制要求的组成部分,依据规划许可程序进行管理;三是城市设计控制内容采用独立设置的设计评审程序对开发进行行政许可管理。无论哪种途径,公共部门始终承担有关公共领域的设计及其实施的监管者角色。对于城市设计过程而言,权力始终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洪亮平,2002)。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建筑”,城市公共领域的塑造和发展属于公共事务范畴,因而其管理实践必定受到公共权力的影响。纵观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最初有意识的城市空间设计由当时代表公共权威的皇权主导,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政府作为公众逐步成为了城市空间设计和管理的主导。之间的差异在于公共性的不同历史诠释,然而城市设计管理者角色的公共性始终存在。当代社会多元价值并存,城市设计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参与程度。然而,市场和社会的参与是有限的,公共管理者仍然为是否需要对公共领域进行城市设计干预、如何干预以及干预程度提供了整体性管理框架。

5城市设计管理途径的公共性保障

法律和政治是公共管理途径体现公共性的保障。城市设计过程关注城市空间公共领域的相关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者的公共角色都决定了其管理途径必然体现公共性特征,且受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策略的保障。法律为城市设计过程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各个国家对于公共部门的组织、规章制定、许可、仲裁和司法审查等程序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确保了公共部门行为过程的公共性。城市设计过程同一般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样遵循公共行政程序的法律要求。根据“程序正当”的法律原则,城市设计依据法定行政程序运作而获得合法性,从而保障其公共性。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公共管理尤其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体系也为城市设计的管理过程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基础。由于城市设计在各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体系具有不同定位,因而具体程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美国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各个州有所不同,很难说具有完整的体系。区划被认为是美国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物质空间管制的法律工具之一。而城市设计同样也是城市空间管理的公共政策工具之一,其管理程序将遵循公共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如联邦行政程序法,1946),或依据行政法律要求制定相关的程序要求。英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的法律体系,对规划管理程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城市设计的运作被明确纳入规划管理体系(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2000),并在新的规划法中明确纳入其管理事务(英国城市规划法,2008:第183条)⑧。因而,其城市设计的公共干预过程须遵循规划法定程序的相关要求以保障其公共性。我国的城乡规划法中并未明确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它更多是作为地方性城市空间管理的公共政策工具之一。有些地方性的规划法规将其纳入,明确了操作程序的要求⑨;而没有明确管理途径的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参照了规划管理的法定程序。法定程序规范为确保城市设计过程的公共性提供了统一的基本的保障。国家和政府在基础上不断推进行政程序的公开性和参与性等来加强管理过程的公共性。无论是公共行政管理还是具体的城市规划管理,相关的法律机制都不断得到完善,由此受其规范的城市设计过程也将不断加强其公共性特征。对于具体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市场、社会及其自身在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其价值分配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城市设计一直存在于“平民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两难困境(克利夫·芒福汀,1999)。在价值的认定上,“公众”和“专家”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分歧。与此同时,“公众”本身包含着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并持有不同的观点。城市设计师往往将城市设计保持在一个技术过程的安全范围之内,以避免直接面对重新分配权力和财富的问题。然而,城市设计过程中的管理者则无法避免去面对价值分配的政治议题。城市设计中的连续决策都是有关利益分配的政治决策,即便是通过技术分析做出决策其本身仍然代表着政治的选择。特定的城市设计管理过程会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因而其过程的公共性将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偏向于“专业主义”的决策过程以法律为公共性保障的基准,更关注专业价值的实现;偏向于“平民主义”的决策过程则体现为更具公开性和参与性的集体决策。实际过程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和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观点,采取何种决策方式则受到市场环境、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影响。但每一种决策方式都体现了相应程度的公共性特征。政治策略对城市设计过程的公共性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6结语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 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 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 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 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 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4)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道镇

Abstract: the dongguan double transition period, an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ity of fin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 way the system of the urban design of beijiao exploration research, so as to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services company.

Keywords: fine; Urban design; Way of beijiao tow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东莞市进入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时期,对城乡规划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关系,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转为内部挖潜,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功能区完善和品质提升。现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不能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近年来中心区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成熟社区、地块包装等规划设计的逐步推行体现了规划思路的转变。然而,如何搭建和完善精细化规划体系,如何协调与法定的规划体系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1国家法定规划体系与特点

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解决城市(镇)与周边城市(镇)的区域协调,确定城市(镇)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框架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细化各项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市政管网,着重确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以便实施土地开发强度管理;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控规确定的地块指标为依据,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作出具体布置,为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主要以控规作为具体项目审批管理依据。但是控规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没有就地块与城市之间在空间、建筑形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等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政府难以把握、统筹城市空间品质的建设,公众难以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造成下一层次详细设计方案审批依据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2构建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规划体系

2.1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衍生

东莞现有的规划体系是由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衍生而来,衍生的规划类型包括“三旧”改造规划和“地块包装”。“三旧”改造规划是结合省、市“三旧”改造政策衍生而来的,包括“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分别对应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为依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的需求,在镇街范围内对“三旧”改造进行统一部署和整体安排。“三旧”改造单元规划是以“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为依据,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制定近期改造片区的详细规划,提出具体的改造要求和实施安排,达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地块包装”是为适应精细化城市管理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地块包装”也叫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咨询,是在控规之后、土地出让前,由规划局组织,土地出让方委托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拟出让地块的现状环境特征、上位规划要求,通过意向性方案比较验证,综合提炼形成地块的规划控制要素,经规划局审议通过后,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规划控制要素包括用地性质、功能、强度、空间、形态、环境、交通、市政等方面。

2.2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补充建议

在衍生的规划类型中,“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和“地块包装”都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其控制要素在地块控制指标基础上增加对城市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控规的不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要求。然而,无论是地块包装还是三旧改造单元规划主要是针对局部街坊或地块展开的,在缺乏片区城市设计指导的情况下,其城市空间研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周边为非建成区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精细化的城市规划框架,为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应国家法定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编制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在中观层面编制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在微观层面编制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单元规划。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应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提出城市空间形象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格局和人文环境景观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展开,其研究成果以专题形式纳入总体规划,使其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针对特定地区,进一步策划城市功能,深化完善片区的空间景观、形态结构,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其土地功能、地块的强度和高度要求、环境景观要素和公共空间系统等经过提炼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达到管理控制目标。地块包装、三旧改造单元等依据控规和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城市局部街坊或地块的空间组合、建筑群体、环境小品、人文活动场所和交通市政设施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提炼出控制要素,形成控制管理图则,作为核发用地批准书的依据,从而实现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目标。

图3 东莞规划体系补充建议框图

3城市设计体系在道镇的实践

随着东莞主城区的进一步辐射扩散及东莞大道延长线、西部干道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道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道镇适时提出城市发展要以城市规划为纲,通过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管理、强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品牌,最终实现建设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目标。由此,道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在二维城市规划管理基础上引入三维城市规划管理。

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道镇初步实践与精细化规划管理相对接的城市设计体系研究,包括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结合项目建设需求的地块包装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并与道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有效对接。

3.1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从与总体规划对接出发,确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如下图:

图4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总规的关系图

规划通过现状城市核心风貌资源分析,确立了“岭南古镇,河岛绿城”的总体定位,提出“一结构五系统”的总体城市设计体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系统、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城市立体空间系统、城市体验系统和城市色彩系统),通过“一结构五系统”具体设计要素的控制与引导实现总体设计构想。

道镇总体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成果后开展的,在充分解读总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城市空间美学、人文活动和观赏体现的角度补充完善了总体规划的定位,优化了用地功能、空间结构、景观系统、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等,其研究成果反馈到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深化编制中予以落实。

3.2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根据道资源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建设重点,提出5个重点控制地段,并对其开展了概念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在总体城市设计“一结构五系统”的指引下,细化重点地段的功能、空间和特色策划,对土地使用、绿地开敞空间、用地强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建筑风貌与特色、建筑界面和重要节点等进行了普适性的控制和引导,为控规编制或调整、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如下图:

图5 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关系框图

3.3地块包装

篇7

1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工业革命后,近现代西方城市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武器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西方中古城市的城墙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作用;同时,近现代城市功能的革命性发展,以及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运用,使得近现代城市形体环境的时空尺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社会亦具有了更大的开放程度。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急剧膨胀,城镇自发蔓延生长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且超出了人们用常规手段驾驭的能力。就在这一时期,城市逐渐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花边状态”,城镇形态产生了明显的“拼贴”特征。环境异质性加强,特色日渐消逝,质量日渐下降。这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有规划的设计对于一个城镇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摆脱城镇发展现实中的困扰。现代主义启蒙时期的一些理想城市方案,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设计,美国的格网城市,“花园城”理论及其实践,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主张等,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观念中对理想城镇模式的追求。其中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模式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很大。

著名的学者彼得-霍尔认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规划的城市中,柯布西耶的普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上述主张认为,城市发展中只要有一套良好的总体物质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案,其他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避免,但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种设计的价值观只是设计者本身的愿望而已。印度昌迪加尔,巴西的巴西利亚和许多新城的设计建成,标志着这种规划设计思想的整体物质实现,但由于缺少有“根基”的居民生活环境内聚力,加之模式本身是静态的,不能满足本质上是动态演进的城市发展需要,所以不少人批评这些设计“是把一种陌生的形体强加到有生命的社会上”,其实践是在政治和经济强有力的干预下完成的。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恢复,重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足够的财力,物力用于城市建设,使许多城市继工业革命后又一次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然而,由于过度依循形体决定论的建设思路,重视外显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席卷西方的城市更新运动,对城市内在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掉以轻心,反而使得城市中心进一步衰退和“空心化”,不少历史文化遗产收到威胁和破坏,甚至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再一次提出城市设计这一“古已有之”主题。1950年代末,特别是1960年代以来,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古城保护和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成为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以往主要注重形体空间美学的主要特征。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发展。各种理论和方法也应运而生,构成了现代城市设计多元并存的局面。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作为一个环境,中世纪的城镇是美好的,朴素而清洁的理解它不需要理论或者抽象的设计理论。”由于城市小和具有人的尺度的连续性,永远不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他还指出,所有伟大的城市设计者都应有“历史感”和“传统感”。《拼贴城市》一书的作者柯林-罗和凯特运用了“图底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古罗马城与“现代城市”在格局,尺度,空间围合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后指出,西方城市是一种大规模现实化和许多未完成目的的组成,总的画面是不同建筑意向的经常“抵触”。林奇教授等从城市居民的集体意象着手,首创性地建立了城市形象调查方法,分析了现存城市结构的优劣及其评价标准,总结概括出城市形体环境的五点构成要素。他还认为,要使规划具有意义,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必须了解其所规划环境中使用者的思想和行为。雅各布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对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大规模的计划”不容易做好,压抑想象力,缺少弹性和选择性,再度表达了对统一规划的设计思想的抨击。亚历山大在其名著《城市并非树形》和《图式语言》中,主张用半网格形的复杂模式来取代树形结构的理论模式,允许城市各种因素和功能之间有交错重叠。亚历山大认为“城市是包含生活的容器,它能为其内在的复合交错的生活服务,如果我们把城市建成树形系统的城市,它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支离破碎。”接着他又指出:“现代城市的同质性和雷同性扼杀了丰富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个性发展。”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由许多亚文化群构成的城市环境。上述这种多元的城市设计视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城市设计者和理论家对“人”的意识的重新觉醒和高度重视,这种“自下而上”的渐进主义设计思想与以往那种形态决定思想迥然不同。这一思想转变从20世纪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两份纲领性文件主题的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到。体现现代主义理想的《雅典》曾认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主要是“功能”因素,城市应该按照“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这种认识到了1950年代末开始有了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两种方法上各有千秋,应该有机结合。1977年,在秘鲁首都利马通过的《马丘比丘》直率地批评了现代主义那种机械式的城市分区做法。认为这是“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而秘鲁的马丘比丘代表着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一种文化体系的存在,同样具有蓬勃的生机和独特的魅力。世界性的“公众参与”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城市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城市设计的方法从主观到客观,从一元到多元,从理想到现实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相应地,城镇形态从单一性到复合型,从同质性到异质,从总体到局部发生了重要转折。城市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也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学条件的认识反思和觉醒,并努力将这种认识反映到城市设计实践中去,也即是向作者称之为所谓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方向发展。

2现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城市设计的区别

2.1传统城市设计的特征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途径的,因为古代人们始终是以物质形态的城市为对象进行规划的。此后,西特倡导的“视觉有序”观点,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张,沙里宁的“有机城市”思想也都可归于这种城市设计范畴,它有以下特点:2.1.1主导思想和价值观是“物质形态决定论”和“精英高明论”——即认为个别的智者的规划设计或统治者的力量可以驾驭城市。2.1.2把整个城市看成是扩大规模的建筑设计,而不太注重具有应用意义的和各种局部范围内的案例研究。2.1.3在方法上,多用建筑师惯用的手段和设计过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互补。2.1.4在抽象层次上涉及人的价值,人的居住条件等有关问题,但对城市社区中不同价值观的存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委托人的需求及选择认识不足。2.2现代城市设计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心中所考虑的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应经转移到了对和平,人性,和良好环境品质的渴求。因此现代城市设计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同时,不再将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对象,而是缩小了对象范围,采取更为务实的立场。它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所涉及的旁系学科范围却远远超出了传统城市设计,可以说现代城市设计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环境设计,具体表现在:

2.2.1在主导思想上,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2.2.2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但涉及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空间艺术范畴,它所关心的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2.2.3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这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过程,并常由某组织机构驾驭。2.2.4客观认识自身在城市建设中的层次和有效范围,承认与城市规划和建设设计相关,但不主张互相取代。2.2.5设计成果不再只是一些漂亮的方案表现图而是图文并茂。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城市美化

【分类号】:TG333.7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自从人类开始自觉建设聚居地的时候,就已经有原始的设计意识,因此城市设计作为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城市建设史中不乏许多成功的城市设计杰作,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我们今天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例如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普南城(希波丹姆模式)、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对于彼得广场、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巴黎改建规划等,以及我国唐代的长安城规划、宋代的“平江图”、明代的北京城规划等。

然而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分离出来,还是近四十年来的事情,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正式使用“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这个词汇。 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美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它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的价值观的共存,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并通过对城市内在文化内涵及外在城市形态的发掘、探索,提炼出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其它感觉上的联系,城市设计必须尊重和发扬城市特色,保护乡风乡俗;另外城市设计不应忘记人类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而不顾此失彼。

二、以城市设计为手段,构筑优美城市空间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因而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针对突出特征进行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它既可以是宏观的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塑造,也可以是微观的包括城市形象标志等方面的设计。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和行为科学。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使人类活动史有意义、特征突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城市设计的主旨,首先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根据自己城市所在地方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其次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其它感觉上的联系,涉及人们的时间、空间感和幸福感;再次必须尊重和发扬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约定俗成已经具有的特征;另外城市形象设计不应忘记人类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而不顾此失彼。

1、项目概况

中原街片区位于晋城市区南部,沿街产业多为汽车销售、维修、公路管理、餐饮等交通配套服务业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晋长二级公路开建,市区南部段与207国道重叠,中原街肩负着国道干线公路与二级道路双重功能。近年来随着晋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向南部扩张迅速,中原街南部大片地区也变成了市区,原来作为过境公路的中原街变成了市区中一条主街道,交通量大,同时,在产业上增加了居住以及教育、物资交易市场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本项目根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8-2020)》,晋城市城市未来五年的城市发展将围绕“区域中心城市、门户城市、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按照修编确定的“六区联动、组团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围绕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四位一体”的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乡生态化为目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造林绿化、兴水治污、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大力提升片区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

2、立足项目本身,构筑城市空间

对于中原街城市设计,我们应充分结合现有资源条件,从实际出发,将中原街片区的功能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满足城市南部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高端汽车销售、商业贸易为补充,完善片区功能为目标,将城市的文脉尽可能地延续下来为出发点,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特色为轴线,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下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定位。

2.1规划要突出地域特色

通过对晋城市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内涵,通过建筑布局、体量、色彩、材料、图案、细部处理等,突出建筑的地域性,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风貌。

2.2坚持功能优先的原则

按照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功能是一切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时,应该注意反映建筑物的真实功能。办公和文化建筑应体现稳重、严谨、高效、亲和的特点;商业建筑应体现轻松、欢快的特点,尊重不同商业文化和商业品牌文化的需求;金融、保险、高级酒店等公共建筑应体现公众服务和城市窗口的特征;住宅建筑要求具有温馨、轻松、愉悦的特点。

2.3对文化界面的控制

在规划中,加强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控制以文峰塔为核心的文化面,文化轴线和文化节点,将晋城历史文化要素贯穿于片区东西,勾画出晋城特有的文化符号。

2.4绿色网络的构成

依据自身景观优势,结合晋城历史文化内涵,以白水河、回军河、道路绿带为景观廊道,建设良好的生态体系。

2.5加强建筑整治,增强整体协调性

建筑应组织有序,既要突出建筑的主导地位,又要使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创造界面建筑的统一性、连续性,考虑对传统建筑组合方式的运用,注重建筑体量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建筑立面的细部设计要维护景观整体的协调性,并使建筑材料、色彩与整个城市相得益彰。在建筑的形体组合上同样要强调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使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与未来交汇,使市民从整体而有韵律的建筑形象中去感受城市文化的气质和精神,潜移默化中促进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强化意识,不断加强城市设计工作

从全国来看,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形象特征及资源优势、地域特色。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的每一个过程。它致力于不断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着眼于城市宏观层面整体塑造城市风貌及景观特色的工作,它可以增强对城市整体性的把握,使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更加丰富,构筑优美的城市空间。

针对晋城市中原街道路两侧城市设计这个具体实例,我们就是力求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通过采取种种措施保护和拓展城市空间,来达到传承晋城市历史文化和原有地域特色的目的,通过对用地规划、建筑整治以及各种形态的综合布置,形成一个富有层次的都市脉络,方案通过对中心区种种功能的组织,形成了丰富、具有活力的空间序列,并通过设计加强步行通道、绿化走廊、河网水系及节点空间之间的相连、相通,传承和延续城市特色。

四、结语

希望通过对中原街城市设计的案例,指导我们以后努力做好城市设计工作,虽然目前城市设计工作存在编制技术标准规范欠缺、成果的可操作性、利益的兼顾性、法定性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加强城市设计的工作,对于提高城市空间形象,彰显城市自身的人文、历史、地理的特色,创造优美生活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我们要不断致力于推进城市设计工作的发展,发掘、突出地域特色,

增强城市空间的构筑,不断指导我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与城市产业规划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发展的城市经济是城市设计的物质保障,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实践的理性指导。以产业理念为维度,剖析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需求及实现路径为本文主旨,明确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的过程既是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美学设计,又是对城市整体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环境利益等的协调、权衡与配置的过程。

一、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1、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

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产业规划是描绘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它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资源配置、发展程度、支撑条件等,提出具体、长远而全面的城市产业发展构想。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部署和战略安排,其具体的编制对象即为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存在双向促进的关系。首先,产业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的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新要求,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改善和调整。其次,城市规划制约引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作用于产业发展的性质方向,催生新的产业规划。

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相较于城市规划宏观视角下的数据化和抽象化,城市设计更具图形化和具体化的特征。它综合考量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需求,对相关因素进行有序组织并加以恰当的控制和引导,创造理想化的城市空间,推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

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实施取决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公共干预。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统筹,引导、控制、约束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制度性因素是实施城市设计的前提条件,而技术性因素作为具体的操作手段依赖于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设计的必要条件。

二、产业规划缺位下的城市设计现状

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性化意识逐渐被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中,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城市景观艺术水平。然而从产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现分析如下:

1、城市设计中的利益博弈

利益博弈是城市设计中多元利益主体的“生存常态”。目前,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主体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及开发单位等,各部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省市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把握全局、维护公众利益,区县政府更多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而开发单位则争取自身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利益冲突容易使公共利益受到侵犯,背离城市设计的初衷。且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城市设计的管理理念各有不同,管理方式差异性强,管理水平参差,也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面临挑战。

2、城市设计导则缺乏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空间形态的和谐性与整体性,以及在更广泛、复杂的地域空间和经济布局中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深度各有不同,在多种审美中选择适宜该城市的标准,如何在产业规划的引导下将城市设计成果具体应用到城市设计中即为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具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是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编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无成熟的经验方法可借鉴。

3、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变现

我国多数城市设计仍停留在形态设计层面,重视描绘终极蓝图,对城市发展的过程性、动态性及城市设计的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未引起足够关注。现阶段城市设计的成果通常是感性的,在将其纳入规划设计要点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对城市设计的成果进行“翻译”。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设计变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替代品的境况屡见不鲜,并且因为缺乏对开发条件的深入研究,使设计成果最终停留在纸面上。城市设计成果看似丰富多彩,在实际应用中却流于无形。

三、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

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决定了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矛盾而又共生的关系。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增长,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与宜居环境,吸引要素集聚,打造城市品牌,优化配置城市资源,通过城市设计环节达到城市效益的最大化。

1、产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主要针对城市整体建设空间的设计。在进行城市设计时,要对城市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状空间格局、环境生态评价、文化、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要对城市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整理,并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情况以及城市中的产业与驱动经济的整合方式进行构思,以确保城市设计的实施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另外,须重点关注城市重要规划与设计案例的研究,将规划与设计成果与城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优缺点及对城市发展的正负影响,使后续规划设计与前期的规划有效衔接,并集中修正前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利益和谐配置的城市设计

多元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设计过程,而利益主体的动机、目标及相互关系的差异决定了现实的分配关系。城市设计关注城市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本身即为公众共同享有的资源。因此,公众参与应作为实施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步骤。政府秉持中立的立场,无论是城市宏观发展目标的拟定,市域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或是地块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逐个阶段,公众都有权参与其中。如此,才能真正使得利益的均衡配置成为城市设计空间配置的主旨内容。

城市发展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而无论城市设计抑或城市规划都只是城市建设的开端。城市设计若不能根据特定的城市环境、产业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会为城市发展带来阻碍。而相反,若城市设计能够贴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空间利益及产业发展利益进行合理配置,必将提高城市自身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健.产业理念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3(02)

[2]关丽阳.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及规划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 2011(04)

[3]张.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

[4]冯婕.我国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研究[J].城市建筑. 2011(02)

篇10

1、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要求

城市设计简要地说就是为人们设计聚居地的一种艺术,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所关心的是建筑实体的视觉效果;人与场所的连接性;活动空间与舒适环境的创造;整个城市景观改善的进程。城市设计要为建筑物实体及其空间布局,为建筑形式构图及其与周围空间的三维关系,为获得美学与社会质量成就进行视景布置建立整体框架。

1.1城市设计内容的层次性。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城镇分布与城市形象。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包括在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分布;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功能组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区特色与舒适的环境、城市出入口、土地利用与活动场所等。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内容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更注重于城市的关键性特征与自然景观的构成;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的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对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优美的城乡视野成为重要准则。包括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与利用,视觉特征物的适宜性和可视性,整体高度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传统景观的协调性等等。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的城镇布局。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重点发展地区的用地空间发展所作的规划。规划在宏观上充分考虑了炎陵县作为人文与生态旅游县的自然环境特色。

中观层次:建筑物与空间。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包括用地布局、建筑设计、交叉口与广场、街道和路网格局、视线走廊、连接度与整体性、体量与高度、地标物、开敞空间和公园、人行道与步行系统的连接等等内容。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与城市总体或分区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物质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人工建造物的适宜性和视角的关系;对光和空气的穿透性影响;与步行道格局的协调性;与城市整体立面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地方传统的协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图3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城现状所作的全景鸟瞰。

微观层次:使用者环境。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的人的尺度、街道陈设、材质颜色和纹理、过渡的处理、广告和标志、街道景观等。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设计相辅相成。在对微观层次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自然方面主要关注功能上的适宜性。人造方面关注街道结构和功能的适宜性,创造好的步行环境,人的尺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空间的创造等。图4为某中学新校园的大门,通过三维建模贴图生成。

1.2城市设计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从城市设计各层次的内容及评价原则来看,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恰当的空间组织,悦目的视觉效果均是共同的追求。以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规划师和建筑师主要是通过二维图形加空间想象来构思和评价设计方案,仅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或很小的群体设计中才应用三维效果图,或固定路径的动画来模拟建成后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众所周知,传统的效果渲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因此多方案的交互式设计和实时动画根本不可能进行。

城市设计计算机视景仿真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并修改三维地形,进行坡度、坡向、高程、填挖、淹没、视线视域分析。

其二,进行建筑密度、容积率、可达性、缓冲、选址可行性分析,用以评价社会经济与环境效果。以上两项是GIS的典型功能。其三,大面积多单体的快速三维建模,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家俱、广告牌、树木、车辆、人物等。一般GIS只有二维拉伸功能,称为2.5维,不是真三维。而流行的3Dmax三维建模不胜任大量对象建模与实时浏览任务。其四,实时虚拟。要能快速地重绘画面,包括对场景对象、天光背景、动画路径、视点视角等的改变均能立即作出反应。从理论上说,以上四大问题可以在一个GIS平台或统一的VR系统中得到解决,不过目前这种平台还处在研发之中,但是我们可以借助GIS与VR综合集成来解决问题。

2、一种基于GIS与VR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案

2.1虚拟现实系统集成。无论是GIS还是VR,当前国内外均有多种商业软件可供选用。美国ESRI的ArcGIS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不过它的三维建模功能不强,且没有实时虚拟动画的功能。美国Multigen-Paradigm公司的Multigen-Vega是当前虚拟现实的旗舰软件,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工具Creator和虚拟仿真引擎Vega有机结合能很好地满足虚拟城市实时动画要求,不过它不具备空间分析的功能。其它的GIS与VR软件大体也是如此。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综合两个方面的优势来解决城市设计技术问题的方案。这就是ESRI公司委托Multigen-Paradigm公司开发了一个ArcGIS扩展模块SiteBiulder,该模块使得ArcGIS具备了实时动画功能并且能接受Multigen的三维模型。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基于GIS与VR的应用于城市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

2.2系统应用步骤。该系统的完整的应用包括场景的规划设计、单体的建筑设计、三维建模并贴图、实时虚拟动画几部分内容

2.2.1城市规划设计。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老城区的改建均要先确定规划设计目标,提出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等一系列的基础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完成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竖向规划、工程设施等规划设计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规划设计仅用CAD进行辅助设计。本系统强调应用ArcGIS技术辅助规划设计,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CAD不具备所要求的空间分析功能;其二,只有ArcGIS主题及主题中的特征(对象)才能被引入到SiteBiulder中进行实时动画。图5为应用ArcGIS制作的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地势图,图6为新校园的一个规划模型。

2.2.2建筑设计。在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各单体设计成果仍以平、立、剖面图为主。为配合下阶段的Creator三维建模和纹理贴图,建筑师绘制的单体立面效果图很有用处。整幅有阴影的彩色立面图可以代替多块片的烦琐贴图,在三维场景中具有相当的立体效果。如有必要,某些单体可设计出多个,供虚拟替代方案优化所用。

2.2.3组织ArcGIS主题。在SiteBiulder三维场景中,各虚拟对象是以ArcGIS主题来组织并引入的。进入三维场景的主要是三维地形、道路、建筑、树木、铺地和草地。主题中的特征并不要表现对象的具体几何形状,而只要确定各对象的具置。例如用点主题表示建筑布局,每栋建筑物仅需要一个点来表示,每个点代表的建筑物的模型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如住宅只须保存一个实例就行了。只要建立起点对象与建筑实例的关联,则不同的建筑物模型都会被引入场景中。

2.2.4创建三维模型。本虚拟系统采用MultiGen公司的Creator作为三维场景建模工具,它的Open-Flight采用树状层次结构来组织管理场景数据。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场地中的模型包括天空、地面、单体建筑、构造物、树木、街道陈设物、广告牌等等,建模工作量巨大。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应根据场景中每个实体的几何空间位置以及模型内部与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虚拟场景中所有单体模型的层次归属,以有利于模型的修改、调用。三维模型并非越细越好。我们要在几何真实与纹理真实之间取得某种协调。适当地划分几何面和准备适当分辨率的图片是建筑虚拟的关键。

2.3.5创建虚拟动画场景。起动ArcGIS及其扩展模块SiteBiulder,将模型库中的各模型实例与主题中的各特征建立起联系,各虚拟对象将依各自的空间位置呈现在三维场景中。SiteBiul-der有一套自己的菜单和工具,完成实时动画。

3、新建校园虚拟现实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