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技能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急救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工作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急诊和急救质量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化程度。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知识+能力型是国际化医疗市场对护理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主动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必需[1]。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转变尚未跟上这一变化,因此,加快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以及急救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为此,我院从2006年6月开张以来,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
1 急救技能培训的意义
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方面均没有通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了人岗匹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影响了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和胜任急诊护士职能,提高对急诊患者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由于我院是新组建医院,护理队伍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地区差异,较多护士没参加过急诊工作,因此,对她们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实施方法
2.1 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
2.1.1 理论学习及模拟培训 被培训的护士,必须首先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基地急上海市急救中心组织的80学时的急救护理学习班,以及为期1周的院前现场模拟急救技能培训,学习班结束后,理论和院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急诊实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2.1.2 临床实践培训 在指定1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作为急诊适任护士临床实训基地。培训时间为2周,实践内容突出了预检护士分诊技巧;急诊护患沟通技巧;急诊常用13项急诊患者的抢救配合程序;急诊常用8项抢救技术;突发事件抢救流程和组织协调工作等。培训结束后进行急诊常用抢救技术、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3]。
2.2 外出进修 为了适应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并且与上级医院协商,安排高年资、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带教,要求带教从手把手带教开始,逐步由放手不放眼,走向放手又放眼,使她们在积累经验同时,能返院后独立上班。
2.3 院内培训 根据护士职称不同,针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制订相应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方案,有三基培训和专科培训,通过此类分层次培训方式要求相关护士能充分掌握护理专科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各类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2.4 “急救能手”的评选活动 为了激励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树立榜样作用,提升急救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急救技能,每月从急诊医生、护士中各评选一名优胜者为“急救能手”。
2.4.1 方法 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术,洗胃术,呼吸机操作,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每月进行一项操作技能考核,从医生、护士优胜者中各选出一位评为急救能手,当选者的照片在急诊室张榜。
2.4.2 评选内容 操作技术,相关理论。
2.4.3 奖励方法 当选者每次奖励100元,连续当选3次,另外再申报院部作为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并作为今后晋升职称的依据。
3 体会
我院急诊科护士共13名,已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6名,外出进修6名,通过将近两年的这种内外结合培训方式的实行,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掌握了一般鉴别诊断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抢救仪器,并可排除一般故障,在抢救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操作,并能进行预见性的护理配合,使我院急诊护理工作逐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秀新,赫玉玲.护理临床教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
篇2
1建立健全急救管理制度及组织
1.1加强急救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有分管院长为组长,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救制度及各项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整改。
1.2进一步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并落实修订口腔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急救流程,包括过敏性休克、晕厥、循环呼吸停止、缺血性心脏病、窒息、高血压急症6个意外疾病;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制定急救模拟演练方案及评分标准。
1.3急救管理纳入科室考核及岗位培训一是急救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按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对各项急救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奖挂钩;二是把急救理论培训放入新职工岗前培训,急救技能操作放入轮转培训中,要求新职工必须在每科室学习一项急救操作技能并由护士长考核通过。轮转结束后护理部及医教科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抽考一项急救操作技能,理论及操作合格后方可定科。
2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2.1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药品固定基数、每月检查、距有效期3个月及时更换、药物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做到四定、每班清点检查、不外借。
2.2落实急救物品管理门诊每楼层配备抢救车,建立急救药物品清单,根据临床实际抢救状况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合理配套设施。药物品全院统一,按编号顺序摆放,严格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并纳入科室5S管理。由护士长为总责任人,公共班人员为包干人,每月1日对抢救车内物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及功能状态进行双人清点检查,无误后封条封存。公共班每天查看封存情况并登记。遇封条启封后即时补充,双人清点后封存登记,急救仪器按要求定期监测,保证急救药物品处于一级备用状态。
2.3规范急救药品管理在科室每月自查的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联合药剂科人员对各科室急救药品种类、数量、有效期、质量、高危药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逐一检查,以确保急救药品万无一失。
3加强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
3.1摸底为了解医务人员培训前急救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医教科牵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急救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护理部牵头确定四项急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每项操作各抽考10名医务人员;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随机抽出6名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的急救模拟演练。
3.2培训理论培训:一是选派4名医护人员参加省级继教培训项目:2010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指南。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内容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预防及处理,符合口腔门诊工作特点,针对性及实用性强。操作培训:一是医院新增设一个示教室,并购置一套高级成人护理CPR模型人及相应物资。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进行4项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培训形式为先由急诊科护士长边示范边讲解,之后本院4名护士长现场操作,由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指导及点评,确保正确掌握操作方法。三是护理部修订各项操作评分标准,4名护士长由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根据操作标准再对科内人员进行示范讲解后手把手教学,学员反复操作练习,以“人人都会”作为教学目标。急救模拟演练: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确定模拟案例:过敏性休克、高血压急症。医务人员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每科室组织一个演练组,设主考官1人、医生2名、护士3名、家属1名,要求流程正确流畅、判断准确、用药合理、医嘱执行及操作真实准确、医护配合默契、人文关怀到位、符合院感要求,由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指导并反馈。在此基础上邀请本市质控组的医疗、护理、院感3位专家来院对各科演练进行指导点评,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各组对每个模拟案例通过反复整改,直到能正确、有序、快速的应对所有的病情变化场景为止。
3.3考核医教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基本理论考试一次,护理部对每项急救技能抽考10人次,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4个科室各抽查一项模拟病例进行急救模拟演练。通过考核以加深培训知识,并了解培训后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握情况及应急处置能力。
3.4巩固研究证实,培训后学员的急救技能有效保持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以竞赛为载体巩固急救知识。护理部牵头开展一次心肺复苏竞赛,医教科牵头开展一次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及药物过敏的模拟演练竞赛。以竞赛形式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热情,巩固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
4效果评价
篇3
关键词:诊科;OSCE;护理人员;技能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于1975年由Hand开发,是一种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考察医务人员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方法,其特点是客观、有序,被考核者通过多个站点、多种内容及多种形式的考试来检验自身能力,80年代以来,这种考核方式被各医学院及医院普遍采用并逐步应用到了护理界[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目标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护理人员27例,男性护理人员5例,平均年龄24.4岁。
1.2方法
1.2.1一般方法 将目标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人员采用OSCE模式进行考核,一组采用传统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2.2考核标准 ①制定OSCE考核的评分标准,进行站点及具体考核目标的设置,每个考核目标设置具体的评分标准,由考核者评分,最后的总分为被考核者的临床综合能力掌握程度。②传统组考核方式为以理论及操作为主。
1.2.3患者满意度调查 随机抽取急诊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个考核方式的护理组别各抽取100例,对比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较好,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由专业技能评价及服务态度评价两方面组成,见表1。
1.2.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两组护理人员间的对比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采用?字2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考核比较 表2显示,采用OSCE模式进行考核组别的护理人员考核平均分数高于实施传统方式考核的组别,平均分数分别为96.3和85.9,?字2=9.051,P
2.2两组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 数据显示,使用OSCE模式考核的组别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传统组考核的护理人员,通过OSCE模式考核的护理人员临床反应能力及操作能力均高于传统组护理人员,采用OSCE组考核的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高,表3显示,P均
2.3 OSCE各站考核成绩分析情况 表4显示对OSCE各站点成绩分析的情况,C站难度指数及区分度较高,A站较为容易,平均分数也较高。
3讨论
3.1效果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OSCE模式进行考核组别的护理人员考核平均分数高于实施传统方式考核的组别,平均分数分别为96.3和85.9,P
OSCE模式注重考核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如临床急诊案例的反应速度和正确判断及决策的能力。站点式的设置,使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素质,才能应对考核,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体的护理人员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独立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还要具备全队共同协作快速反应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设置都对促进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此外,这种方式还能使护理人员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研究中使用的OSCE模式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侧重综合实力的培养[3,4]。
3.2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此外,一些护理人员认为此种考核方式难度过大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如何把这些问题解决,既做到科学合理的进行考核,还能使被考核者适应,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实验和研究,不断完善OSCE考核模式[5]。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与一般科室的护理人员相比较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技能。OSCE模式是一种综合的考核模式,正适用于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考核。OSCE模式以临床实践为导向进行护理技能的评价,不仅可以全面评价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还能激发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明艳,高永忠.基于OSCE模式的护生急救技能考核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7(36):162-163.
[2]黄桦,王斌全,商临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32-33.
[3]熊辉,黄政德,李江山,等.OSCE在中医学专业毕业考核的应用与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4):62-64.
篇4
【关键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抗震研究;抗震设计方法
随着科学发展,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2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的抗震设计静力法,1940年美国Biot教授提出的弹性反应谱理论,发展到近一、二十年出现的动态时程分析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地震不确定性的深入认识,多级抗震设防的思想逐步得到地震工程界的认同,并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1 基于结构性能抗震理论的发展概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的一部分内容。基于性能的抗震工程理念可以追溯到地震工程学的开始[1]。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结构工程师协会和波特兰水泥协会对基于性能的抗震工程提出了新的观点。
1964年美国的Alaskan 地震和1971年的San Fernando地震,使美国的抗震规范进行了修订以加强建筑物在遭受地震作用时的安全性。对规范进行大量修订是在1984年的Loma Prieta地震和1994年的Northridge地震后。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设防水平局资助进行了新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到了八十年代,美国的海陆空三军总部出台了一个关于重要建筑的抗震设计手册[3],手册里提出了一些和现在的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非常相近的理论。这些抗震设计理论和1996年出台的升级版本可以看作是现在的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雏形。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结构工程师学会的Vision 2000 委员会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并建立了新的结构性能设计体系的框架。此后,美国和日本自1999年起每年进行专题讨论,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框架、性能水准、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使得这种新的设计思路及围绕这一思路所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目前抗震工程及抗震设计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2 基于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论
2.1 基于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根据设防水准的不同,将结构的抗震性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除了抗震设计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还包括目标性能的确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 地震设防水准
在设计基准期内,定义一组参照的地震风险和相应的设计水平,是基于性能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献[3]认为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应追求能控制结构可能发生的所有地震波谱的破坏水准,为此,需要根据不同重现期选择所有可能发生的对应于不同等级的地震动参数的波谱,这些具体的地震动参数称为地震设防水准,分为常遇、偶遇、罕遇和稀遇地震,并给出了其重现期和超越概率。
2.1.2 结构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指标
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平表示结构在特定的某一地震水准下一种有限程度的破坏,主要用结构易损性、结构功能性和人员安全性来表达。文献[4]提出按照不同的地震动水平将结构的性能水准分为四级,即功能完好、功能连续、控制破坏与损失、保证安全。文献[5]提出了简化的三级性能水准,即可继续使用、修复后可再使用、保证安全。
2.1.3 抗震设计的目标性能
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性能是针对某一地震设防水准而期望达到的抗震性能等级。我国抗震规范的目标性能实际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2.2.1 位移影响系数法
位移影响系数法的基本原理:认为非线性SDOF体系的最大位移等于具有相同阻尼和刚度的弹性SDOF体系的最大位移乘以一个和强度折减系数R、周期Te等有关的位移修正系数:
Δi=CRδe=C0C1C2C3Sa■
式中:Δi,δe分别为非线性和线性体系的最大位移;CR=C0C1C2C3为位移修正系数;C0为反映等效单自由度体系(SDOF)位移与建筑物顶点位移关系的修正系数;C1为利用弹性位移估计弹塑性位移的修正系数;C2为反映滞回环形状对最大位移反应影响的调整系数;C3为反应效应对位移影响的修正系数;Sa为SDOF体系的等效自振周期和阻尼比对应谱加速度反应;T■为结构等效自振周期。
2.2.2 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结构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位移的计算方法需要对结构的期望位移最大值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结构设计,使结构和构件的变形能力超过期望位移最大计算值。
基于位移限值的迭代计算方法与基于位移的计算方法相似,不同的是结构的位移限值是给定的,进行结构设计时,需对结构体系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计算分析的位移值小于位移限值,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迭代计算。
直接基于某一限值位移的方法是从某一给定的目标位移出发开始结构设计,并得到结构的需求强度、刚度等,最后得到满足某一设计地震水平的目标位移。
2.2.3 能力谱方法[6]和改进的能力谱方法
能力谱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使用线性等效的方法。该方法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需”与“供”较为明确,有助于结构性能目标的选取。
3 目前基于结构性能抗震设计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抗震设防水准的完善
目前世界各国各种规范文件对抗震设防水准的规定,有的用四种地震风险水平,有的用三种。对于多遇地震我国的地震设防水准偏低,就会导致在第一阶段抗震设计时,设计强度和弹性变形偏小,而对于常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则与美国规范持平。因此,结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及地震区域的分布特点,提出更完善的抗震设防水准是当前地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3.2 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量化与细化及多重指标的研究
目前对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主要还是采用基于位移或变形的设计方法。由此产生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将业主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量化为具体的变形指标;二是控制指标的细化问题;三是多重指标的使用,有的学者[7]认为仅仅采用变形作为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指标是不够的,应该使用两个或多个性能参数。
3.3 抗震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位移影响系数法只是一种衡量结构整体抗震水平的评估方法,无法提供具体楼层和主要构件的损坏情况。另外,该方法需要确定的系数较多,每一个系数取值的变化都会对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最大非线性位移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采用的是替代结构,由于替换结构的刚度是对应于最大位移时的割线刚度(或初始刚度),其周期一般比弹性结构的周期长(或小)许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近场强震效应、结构构件的滞回特性等对结构位移反应谱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能力谱方法中,需要将原型多自由度结构体(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4页)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这对于多高层结构体系来说,将产生比较大的误差;通常的能力谱方法都只适用于规则结构,对于抗侧刚度沿结构高度方向分布不均匀的结构体系或楼层平面内扭转反应比较明显的结构体系,该方法是否适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史,总结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法,提出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Sigmund A. Freeman,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past, current, and future[J]. Journal of Structural Division, ASCE, 2000:1-8.
[2]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 (SEAOC). Recommended lateral force requirements[S]. Seismology Committee, 1960.
[3]California Office of Emergency Services, Vision 2000: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of buildings[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Vision 2000 Committee, California, 1995.
[4]J.Maffei, Suggested improvements to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guidelines[C]// Pro. 11th World Conf. Erathquake Engrg., 2000:1087.
[5]T. J. Sullivan, G. M. Calvi, M. J. Priestley. The limita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displacement based design methods[J].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03, 7, Special Issue 1: 201-241.
篇5
但基于未来设计者将越来越全面地考虑结构的性能、安全和经济等因素,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此,本文对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结构 性能 抗震设计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研究背景
2008年5月,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数万人死亡,房屋建筑损毁无数,损失惨重。此次地震灾害再次表明,现代地震灾害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其引起的巨大经济损失,结构工程界将不得不对现有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同时,面对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设计者也将越来越全面考虑建筑建构的综合性能。因此,未来的抗震设计将从以往只注重结构安全,过渡到结构的性能、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二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PBSD)研究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1]经历了刚性设计、柔性设计、延性设计、结构控制设计。目前普遍采用延性设计思想,但其允许次要构件甚至承重构件发生非弹性变形,造成难以修复的永久破坏,以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结构控制设计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存在易老化且耐久性差的缺点。总的来说,现行抗震理论和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对损失的控制不力,难满足对结构选择的要求;结构性能概念不明确,设计透明度小;结构性能标准缺乏灵活性,性能目标的实现过程存在误区。
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述
1992年美国SEAOC、ATC和FEMA等组织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进行权威描述[2],可概括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在现有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基础上,针对每一种抗震作用水准,将结构的抗震性能划分成不同等级,设计者根据结构的用途和业主(使用者)的特殊要求,对结构系统和造型的选择进行概念设计,并根据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合理地进行结构抗震设计,使结构在各种水准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损失控制在业主可接受范围内,同时优化工程项目服役期内的费效,达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一种优化平衡。
其设计特点是:拥有量化的多重设防目标,满足设计者对结构性能目标的需求;整个设计着重体现投资—效益准则和体现抗震设计的个性化;更强调实施性能目标的深入分析和论证,采用现行标准规范中还未规定的新的结构体系、新技术、新材料,实现建筑结构技术进步和创新;针对不同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及建筑的重要性可灵活采用不同的性能目标和抗震措施等。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1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
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的选择,为后续的整个设计和建造过程设定了必须遵循的标准。抗震性能目标确定关键是对不同的地震作用水准的评价,限定结构在一定超越概率的地震发生时的最大破坏状态,这种破坏状态包含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和整体性等功能。若破坏状态的水平设计得太高,建筑结构固然安全可靠,却导致投入的增加;若破坏状态水平设计得太低,固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却存在使用风险和较高的维护成本。目前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大多采用“投资一效益”准则,综合结构安全、功能、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评估,以结构可靠度为决策变量,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时间范围,以相应的寿命周期总费用最小为决策目标,优化抗震设计方案。
但由于地震的随机性所造成的结构破坏变异性较大,结构失效模式复杂,以致结构体系可靠度的概念还不很明确,且地震所造成的非结构损失所占总损失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尚难直接应用到工程结构设计中。
为此美国学者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将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分为三类[3]:基本设防目标、重要/防危设防目标、特别设防目标,提供三个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作为它们的最低性能界限。
2.2 抗震性能水准的确定
为了有效控制结构的破坏程度,使得结构破坏导致的财产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际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明确结构应该具有的性能水平。
由于结构的性能与结构设计的破坏状态相关联,而结构的破坏状态又可由结构的反应参数或某些定义的破坏指标来确定,所以结构性能水平可以这些参数来划分。尽管结构性能由某个参数来划分可能不尽完善,但鉴于目前的研究水平,不少学者认为结构位移变形可以有效地反映结构破坏情况,且以位移(变形)来划分结构性能水平比较方便实用。因此一般的建筑抗震性能水准划分如表1:
表1
三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 综合设计法
此法以概率为基础,要实现最优的设计方案,使建筑物服役期内既达到基本性能目标,费用效果又最优,最大程度地体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但设计中要全面考虑重要因素,设计过程复杂繁琐。
2 承载力设计方法
适用于相对简单、场地条件好的建筑物的性能设计,目前各国规范所普遍将其应用于所有性能目标设计中,计算简单。
3 基于位移的设计法
假定位移或层间位移是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因素,整个抗震设计中用位移控制,设计后以应力验算,不满足后采用增大刚度方法来改进,以位移目标为基准来配置结构构件。该法是在性能设计的理论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根据设计思路的不同可以分为:目标位移法、能力谱方法和按延性系数方法。
3.1 目标位移法
根据FEMA 273[5]推荐,直接以目标位移为控制因素,通过设计位移谱得出在此位移时的结构有效周期,进一步得出结构的有效刚度,求出此时基底剪力并进行具体配筋设计,此法在设计初始就明确的结构设计的性能目标,避免重复设计而增加设计费用,方法比较直观、简单,但设计精确性不够理想。
建筑顶层的质量中心定为结构位移的控制点,则目标位移为:
T——弹性基本周期,有弹性动力分析确定
,——结构弹性侧向刚度和结构有效侧向刚度
——谱位移与顶点位移修正系数
——最大非弹性位移与由线弹性反应计算出的位移差异修正系数
——滞回线形状对最大位移反应的影响修正系数
——考虑动力P—效应修正系数
3.2 能力谱方法
能力谱方法最初是由Freeman等人在1975年提出的,后来经过很多学者不断改进而成,将结构分析得到能力谱曲线(曲线)。基本步骤[6]:
1)建立合适的结构单元恢复力模型,通过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得到结构的底部剪力一顶点位移曲线(能力曲线)。(由于目标位移已知,故可假定一个偏大的位移作限值,保证结构能力谱与地震需求谱相交。)
2)将结构能力曲线(曲线)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谱加速度一谱位移曲线(曲线),即能力谱曲线。
, ,,
其中,,分别为结构第一振型的等效模态质量和振型参与系数。为第j 层的集中质量;是基本振型在 j层的分量;N为结构的层数。当所用的模态不同时,和不同,曲线曲线也不相同。
3)建立结构的地震需求谱曲线。
4) 评估结构抗震性能。
5)将得到的单自由度体系的目标位移反变换为实际的多自由度体系的顶点位移,由能力曲线求得此时结构相应的底部剪力,再根据Push-over各步的计算结果,计算各铰截面此时的塑性铰转角值。
3.3 延性系数法
Park和Paulay最早此法进行研究,其实质是建立构件的位移延性系数或截面曲率延性系数与塑性铰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关系,由约束箍筋来保证核心区混凝土能达到要求的极限压应变,从而使得构件具有要求的延性系数。
基本步骤如下:
1)计算结构在小震下的承载力,求出截面内力并配筋。
2)由在大震情况下的强度验算,选定截面、配筋得到结构实际强度,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确定结构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侧移关系曲线(),求出结构位移延性系数。
3)根据和结构体系的塑性变形机制,计算构件截面曲率延性系数。
4)通过构件的或与塑性铰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关系,约束箍筋,使得构件具有要求的延性系数
4 能量法
假设地震输入的总能量与结构耗散的能量共同决定结构构件和功能设施的破坏,通过设置耗能元件控制结构或构件的耗能能力,以控制整个结构抗震性能。此法能够直接估计结构的潜在破坏程度,但是结构体系较复杂性,结构滞回耗能的计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构件单元恢复力模型的选取,其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计算精确性不高。
四 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尚处于研究中,鉴于其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目前还不能够完全依靠计算设计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但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着重加强结构概念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设计步骤[7]如下:
1) 评估场地安全性 (确定场地适用性和设计地震动水平)。
2)根据结构用途、投资效益准则和业主要求选择可接受的破坏程度,将混凝土结构抗震目标性能划分为多个水准,并量化指标。结构目标性能水准采用可靠度理论和优化思想来确定。
3)加强概念设计,合理选择结构系统和造型(着重对结构总体方案、设计策略和结构构造进行定性引导,保证结构和结构构件的延性,提高结构综合抗震能力)。
4)结构方案设计(考虑多级水准地震作用下强度设计,选择恰当抗震措施和设计方法等完成结构设计)。
5)采用变形指标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通过控制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和非结构构件的性能水平,使结构在服役期内的费用最小,地震破坏控制在业主可接受范围内。
整个设计需要定性定量,准确简便,通过设计周期的缩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整个设计应强调对结构刚度的控制。
五结束语
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国际的认可,成为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新的发展趋势。由于这一设计方法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性能目标和性能水准的合理划分、结构分析模型和参数的选用、模型试验和震害资料、非结构和设施的抗震性能要求、震后灾害估计等,以致工程中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笔者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工程实践应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将会日趋完善,满足未来业主对结构的自由选择和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云 .耗能减震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法[J].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98-199
[2] 马宏旺,吕西林.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 [J]. 上海:同济大学学报,2002,30(12)
[3] 徐如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 2006,32(22)
[4] 柏章朋,邱永东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J].北京:科技咨询导报,2007
[5] FEMA 273 NEHRP Guidelines for seismic Rehabilitation of buildings[R]. Federal Einergeney Management Agency,1997
篇6
关键词: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等效阻尼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51-2
1 消能减震设计标准
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开始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各国也相应制定了相关的规范。
美国最早制定相关条款,颁布消能减震技术的暂行规定,指出消能减震结构不同于普通抗震结构,由于消能阻尼器的加入,对结构的设计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之后,在FEMA273中增添了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一章,专门讲述消能减震设计。
在2003年,日本隔震协会也在《被动控制结构设计施工手册》中说明了某些阻尼器的类型及被动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法,对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也相应加入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规范中对消能结构的设计方法、装置的性能、安装技术等均给出了相应的指导,对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与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消能减震系统的基本理论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运动方程可写为:
3 消能减震系统的设计方法
3.1 振型分解法
采用振型分解法进行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考虑结构增加消能阻尼器后的等效阻尼比和等效刚度,并对消能减震结构加入阻尼后的非正交阻尼矩阵进行解耦。对此,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主要有Iwan、Warburton、Soni和欧进萍等人。
在振型分解法中,一般利用规范给定的计算过程来实现。而对于等效阻尼比的确定主要有复模态法、强解耦振型分解法和基于变性能的等效阻尼法这三种方法。复模态法是一种精确解法,通常比较复杂不适合用于工程中;而其他两种方法为近似解法,较为简单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精度。在进行等效附加阻尼比计算时,一般采用迭代法。但是,振型分解法一般只能用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下的消能结构地震作用设计,因为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规范给出的反应谱已不存在确定的振型,因此这种方法对于进入弹塑性消能减震结构是无法进行计算的。
3.2 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对于弹性和弹塑性体系都能分析。时程分析法是相当于是一种数值分析计算方法,他直接对结构的动力方程进行数值积分,能够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各个时态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由于其直接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积分,所以其计算更为精确,对弹性体系和非线性体系均能做出分析。时程分析法的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
3.3 数值积分法
数值积分法就是:将输入的地震波分成若干个小时间段,根据各段的初始值位移u(t) 、速度(t)、加速度(t)等来求出各段的末端值位移u(t+?驻t)、速度(t+?驻t)、加速度(t+?驻t),并将该值作为紧接着下一段的初始值,以此类推,直到求出所有段的数值。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有Wilson-?兹法、Newmark-?茁法和线性加速度法。
3.4 能量分析法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考虑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和结构自身各部件消耗的能量相同。根据能量平衡的原则,可列出下述能量平衡方程:
Ein=ER+ED+ES+EA (4)
式中Ein―地震作用时输入结构(传统抗震结构、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能量;
ER―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能量(;结构振动动能、势能);
ED―结构阻尼耗散的能量(一般不超过5%);
ES―主体结构构件在非弹性变形状态下耗散的能量;
EA―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所耗散的能量。
从上述方程式中可看出,对于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因ED所占比例较小(5%左右)可忽略不计,在地震作用时消能构件会先于主体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状态,此时的消能构件耗散大量因地震能量对结构物的输入(EAEin)。由于消能构件产生的阻尼消耗了地震能量,而能量输入到结构中的却较少,这就意味着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将有显著的减小,避免主体结构遭受整体性的破坏。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考虑地震能量全部由耗能减震器来耗散或吸收,则可表示为:Ein < EA (5)
虽然,公式(5)中忽略了ER、ED、ES等耗能因素的影响,但这不仅简化了计算,还可以将这些因素作为工程设计中的安全储备。
3.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
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是一种最新提出的抗震思想,代表了今后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方向。它的设计关键,是在设计过程中将某个或某几个指标作为消能结构抗震设计的指标而进行设计。它分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方法,前者是经投资效益分析得出的具有优化意义的标准,后者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则要确定为满足设防标准需要进行具体计算。但是,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思想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大量的研究学者不断探索和丰富。
4 总结
①消能体系的计算最主要在于如何考虑加入消能减震装置后对于原结构体系的刚度和阻尼产生了影响。如何考虑附加的阻尼和刚度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考虑附加阻尼和刚度后,结构体系的求解方法也是关键之一。②振型分解法主要适用于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弹性分析阶段。结构体系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会进入到弹塑性分析阶段。时程分析法则可以弥补振型分解法的不足,求解结构弹塑性问题。③能量分析法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考虑,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地震能量具体的消耗方式,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来检验。
参 考 文 献
[1] 叶锋.消能减震技术发展现状综述[J].山西建筑,2010,36(33):63-64.
[2] 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3] 冼巧玲.消能支撑结构[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4] 张文芳,靳金平,崔路苗.工程结构消能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70-75.
篇7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 超声诊断 实践技能教学 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在卫生职业教育中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趋势,培养高素质及高技能型医技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必不可少。随着医学影像超声诊断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型的超声诊断设备不断更新,传统的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始终是基础的实践技能之一,对学生的基础实践技能掌握的培训,是为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工作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实践技能教学在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实践技能教学的原则
(一)主动原则
坚持主动性原则,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活泼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二)操作原则
严格操作规程,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相关的超声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实践,尽量减少和避免操作失误。在掌握实践操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巩固。
(三)合作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互相沟通、合作,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
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逐步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和实践操作中学会总结,提高技术素养。主要包括: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不断地总结和理解超声影像技术的基础理论,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知识实用化。
(二)引导学生加强超声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新的发展动向,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技能训练
(一)超声医学诊断技术是一门为临床提供医学影像信息的前沿科学,根据我校目前的教学设备和条件,可以满足学生绝大部分超声影像诊断技能的实践培训,尤其适合培养为基层医院工作的、在超声诊断方面知识含量高的和服务质量高的临床技术型人才。
(二)选择课程为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超声诊断技术》,教学设备YD-9000D型全数字超声诊断系统6台,以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2010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全日制中专生为例,共110人。
第一步:将学生分组,分成5组,每组22人,每组负责不同的超声切面。每组分别对应的切面是:1组-右肋缘下第一肝门斜切面。2组-右肋缘下第二肝门斜切面。3组-肝、腹主动脉矢状切面。4组-右肋间经肝门静脉长轴斜切面。5组-肝胆矢状切面。每组挑选2名学生为扫查对象。
第二步:学生根据自己对应的扫查切面,首先进行切面扫查的相关条件的书面描述,然后由老师审核并通过每个学生的扫查相关条件。扫查相关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探头的选择、探头放置的位置、切面要求显示的内容、超声仪器深度增益补偿的调节(DGC调节)。
第三步:在每组学生的切面扫查相关条件书面描述中挑选两份比较准确的答案,以之对上述备选扫查对象进行实验性切面扫查。
第四步: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切面扫查,并正确冻结所扫查的切面。
第五步:根据每组学生冻结的画面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的扫查切面,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说明改正方法。先由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再由老师进行系统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操作有更充分的认识和提高。
(三)测评显示:
参加评价学生110人,平均分数78分。其中90分以上8人,占7%,80—90分之间有31人,占28%,70—80分之间有71人,占65%。患者检查前准备注意事项正确率达100%,正确选择探头的学生占95%,探头位置放置正确的学生占86%,切面要求显示的内容描述完整的学生占79%,超声仪器深度增益补偿的调节正确的学生占90%。存在不足:某些切面显示内容不能完全记忆,漏查的占11%,部分学生操控探头不够熟练,方位出现误差的有12%,少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冻结画面。结果分析在110名参与学生中,100%的学生表现出对实践技能教学存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要求。数据表明,通过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将改变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结
实践技能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全部学生对实践技能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自主性显著增强。通过实践技能教学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并且在学习中提高团结协作能力、知识延伸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07(9):24-25.
篇8
【摘要】
回顾了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得气实质、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近期研究表明,fMRI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针刺的相关研究之中,对针灸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 针刺; 穴位特异性; 穴位配伍效应; 得气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目前临床主要是指运用血氧水平依赖法(blood oxyge- 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进行的功能性成像。当脑特定功能中枢被激发活动时,局部血流量瞬间快速增加,含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而去氧血红蛋白减少。在fMRI 图像上,运用不同色彩标示脑功能区血氧含量的改变,实时显示其功能变化,突破了既往研究脑功能“黑箱技术”的限制,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相对较高,是迄今为止研究脑部活动的最佳工具之一。近年来,该技术已经成功地运用到了针刺研究的领域,在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把针刺特点的观察、研究和脑功能活动进行了有机的联系。现就近年来针刺领域运用fMRI技术开展的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穴位,又称腧穴,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穴位的特异性指的是不同的穴位对某一或者某些内脏、或躯体的功能、或病痛,具有区别于其它穴位的反映和调整或功能。近年来,在穴位特异性的研究中,成功地引入了fMRI技术,在单纯的穴位针刺效应和真穴、假穴的效应比较、穴位真针刺和假针刺的比较等等方面,观察了穴位特异性在不同脑区的指向性激活。
足三里穴是观察较多的穴位之一,有报道指出,针刺足三里,能相对集中地激活额叶、颞叶、视丘、室旁核。如肖叶玉[1]等采用fMRI 技术研究针刺足三里穴时脑区的激活情况,发现针刺右侧足三里穴能引起同侧视丘下部、室旁核和双侧颞叶、中央后回兴奋增加;尹岭等[2]、孙锦平等[3]也分别观察到针刺右侧足三里穴时,fMRI扫描显示同侧视丘下部、室旁核及双侧颞叶脑区脑血流增加;付平等[4]则观察了电针刺激右侧足三里穴的效应,发现能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右侧颞中回;Wu MT等[5]也研究了针刺足三里对脑区的作用,发现在下丘脑和腹侧纹状体存在激活,在前扣带回、海马回存在抑制;王苇等[6]对20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三里并行实时动态fMRI 检查,发现在fMRI 脑功能图的整个上额叶均可见明显的功能激活区;FANG等[7]也报道,针刺足三里能激活中央后回及右侧额下回,抑制双侧海马旁回、海马、扣带回、楔前叶及小脑。
太冲穴也是研究相对集中的穴位,有观察表明针刺太冲穴能激活视区、边缘系统和皮层下灰质结构、小脑等不同脑区。如王葳等[8]采用fMRI研究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活动,发现左右小脑、前额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枕叶、海马旁回、岛叶、丘脑、豆状核以及对侧颞极和前、后扣带回等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LIU[9]等报道了针刺太冲穴时小脑的激活效应,发现穴位对侧的小脑前叶、同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有明显激活;方继良[10]等针刺10例正常人左侧太冲,发现在左顶叶中央后回、左下顶小叶、右丘脑、左丘脑、右上颞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激活,在左额内侧回、右额内侧回、左枕叶楔回、边缘叶系统的前扣带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胡卡明等[11]在进行单侧和双侧持续刺激太冲穴时,发现大脑相关区域有BOLD 变化,其中在岛叶、颞叶、顶下小叶、上丘、楔叶、枕中回等出现像素聚集。
合谷穴的报道也很多。侯金文等[12]针刺6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的右侧合谷穴,fMRI扫描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左侧豆状核区的信号升高,双侧前扣带回区和双侧枕叶的信号降低;LIU 等[9]报道了针刺合谷,能激活对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及同侧小脑后叶上半月小叶;Hui KK等[13]针刺13例正常人的合谷穴后,fMRI检测表明,有针感者表现为杏仁核、海马、海马旁、下丘脑、腹外侧区、前扣带回皮质、尾状核、豆状核、颞极、脑岛等区域核磁信号明显减低,躯体感觉区核磁信号增加;LI等[14]也报道,针刺右手合谷穴,能引起双侧感觉/ 运动区、额中回、颞上回前部、丘脑、额上内侧回、双侧小脑、双侧枕颞交界区、对侧岛叶、扣带回前部、中央后回上部以及同侧顶盖区激活,双侧颞极部、内颞叶区、额下内侧回、额叶眶部、双侧颞中回、双侧扣带回后部、枕叶、双侧中央前回中部、同侧中央前回上部的抑制;XU等[15~17]、闫镔[18]等还观察了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发现进针后、拔针后都出现了一次高峰,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刺激有了反应。
其他穴位的fMRI研究也有报道。如迟旭等[19,20]观察了针刺后溪穴,能不同程度地激活双侧中央后回、扣带回、左侧岛叶、辅助运动区、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双侧额叶、双侧小脑半球、双侧后顶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尾状核头、左侧壳核;还观察到针刺中渚穴,能不同程度地激活右侧中央后回、扣带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双侧额叶、双侧小脑半球、双侧顶叶和双侧壳核;闫立平等[21]报道电针右侧曲池穴,引起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双侧的初级躯体感觉区和次级躯体感觉区双侧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对侧扣带回、双侧的楔前叶、双侧颞中回和颞上回、黑质底部、中脑导水管、海马、下丘脑、尾核的明显激活;迟旭等[22]还指出,针刺左侧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FANG等[7]还指出针刺阳陵泉穴未发现大脑皮层的信号增高区,但在双侧海马旁回、海马、扣带回、楔前叶及小脑出现脑部信号减低;方继良等[23]发现针刺丘墟穴,能激活左右顶叶BA40 区、右顶叶BA2 区、左额叶BA9、10、44 区、左岛叶BA13区、左颞叶BA22区、右颞叶BA42区、右壳核和左小脑;FANG[7]等观察针刺三阴交穴,能不同程度地激活中央后回、右侧额下回、左额下回、左岛叶、左侧顶下小叶、左小脑山顶、左颞中回及左额中回,抑制双侧海马旁回、海马、扣带回、楔前叶及小脑;王爱成等[24]观察了针刺申脉穴,主要引起边缘系统(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额叶、颞叶等脑区的激活;陈华德等[25]研究了百会穴的针刺效应,发现能激活左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缘上回、颞中回、背侧丘脑、尾状核。
病理状态下穴位效应的fMRI脑功能成像也有观察。付平等[26]报道了针刺神门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fMRI成像的影响,发现患者左侧的额中回、颞上回、颞横回及中央前、后回、丘脑、壳核、右侧额中回和颞上回有不同程度的激活。
穴位刺激fMRI脑功能成像分析的动物研究也有开展。杨琳等[27]报道了经皮神经电刺激大鼠右足涌泉穴时,大脑激活区域有双侧的额叶皮质1区、2区、双侧的扣带皮质1区、2区、对侧的尾、壳核、对侧岛叶皮质、皮质后肢代表区和顶皮质1区;金香兰等[28]则报道针刺大鼠后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等脑区信号增加。
通过针刺真穴和针刺假穴进行比较,来阐明穴位特异性的研究也有开展,研究初步表明,穴位区的针刺与非穴位区的针刺,在脑功能成像方面有一定的不同。Cho ZH等[29]利用fMRI技术观察了12 例志愿者针刺膀胱经京骨、足通谷、至阴穴等对枕叶视皮质区有相对特异性的激活作用,但针刺该穴位旁开2~5 cm处则无此激活作用;Kong J[30]等对比了电针刺激光明、昆仑和非穴位fMRI扫描结果,发现在光明、昆仑用电针刺激时核磁信号有明显的变化,而在非穴位区电针刺激时核磁信号不明显;Wu MT等[4]发现,电针左阳陵泉与其旁开4~5 cm 处对脑功能影响不同,电针阳陵泉能激活下丘脑、初级躯体感觉-运动区,抑制前扣带回的喙端,而非穴的效应不显著;方继良等[10]也运用fMRI技术观察了针刺10 例正常人左侧太冲、行间、内庭及邻近非经络假穴点对不同脑区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针刺非经络假穴偶见激活灶、并见双侧中央前回等皮层的抑制;张俊海等[31]进行了针刺阳陵泉和悬钟穴,和针刺非穴位的对比,发现穴位针刺与非穴位针刺刺引起的脑功能区的变化有显著差别,真穴针刺表现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双侧豆状核区等信号升高、双侧扣带前回(BA24、32 区)、左侧杏仁体(NA)、双侧海马结构等信号降低,非穴位组双侧扣带前回(BA24、32 区) 等信号升高,双侧豆状核等信号降低;艾林等[32]针刺17例健康志愿者的太冲穴和非穴位,发现都能引起双侧前扣带回和丘脑的疼痛任务激活体积下降,但真穴的下降幅度大于非穴;HU Ka-ming等[33,34]对比了针刺双侧光明穴和太冲穴,双侧丰隆穴和陷谷穴,以及这些穴位旁开的假穴,发现针刺假穴仅偶有丘脑的激活,而针刺真穴,则出现了丘脑、红核、大脑外侧沟、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顶颞皮质的激活。
同一穴位采用真、假刺激的方法进行刺激,其fMRI脑功能成像结果也不尽相同。如Siedentopf 等[35]在左至阴穴进行真、假激光针刺的比较,发现运用真针刺(激光针刺)时对应于同侧皮质BA18和中间枕回(BA19)的楔叶出现激活作用,而假针刺刺激未见任何激活; Yan等[36]用fMRI 研究了37例健康自愿者,假针刺时脑区未见明显激活,但真针刺合谷、太冲时,则引起中颞回、小脑区域的激活,中额回、下顶叶区域的信号减弱。
2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开展穴位配伍效应的研究
穴位配伍是指根据一定方案来选取穴位,把不同穴位配合在一起,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临床上,用独穴完成治疗者少,多穴组合更为常见。多个穴位配伍,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机体,产生了综合效应。
近年来,运用了fMRI技术开展了对穴位配伍效应的研究,对穴位配伍的初步规律有一定的揭示。四关穴,双侧合谷配合双侧太冲,是常用的穴位组合之一。王葳等[37]针刺13例正常老年人四关穴,全脑fMRI扫描表明,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左侧额中回、双侧额下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丘脑、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有不同程度的激活;许建阳等[38]也报道,针刺合谷配太冲穴诱导额叶和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的增加。
也有专门观察某个治疗针对性相对集中的穴组的fMRI脑功能成像特征。如与视力治疗有关的穴组的针刺脑功能成像研究方面就有邱明国、胡卡明、周诚、邓振生等的报道。邱明国等[39]观察了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的fMRI全脑扫描,结果表明电针刺激右侧光明及外关穴可使受试者双侧大脑枕叶距状沟附近的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皮层区的fMRI信号显著增加;胡卡明等[40]研究了19 例正常人针刺光明穴和太冲穴时,人脑视觉皮层区域的反应,发现岛叶、颞叶、顶下小叶、上丘、楔叶、枕中回等出现象数聚集;周诚等[41]、田丽芳[42]等也分别报道了针刺光明穴、阳陵泉穴,能引起双侧枕叶视皮层的明显兴奋,额叶、颞叶、基底节和桥脑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激活;邓振生等[43]观察针刺京骨、足通谷、至阴、光明,能引起大脑枕区的激活与去活化,而且也引起额叶、顶叶、颞叶、扣带回和小脑的兴奋。
常时新等[44,45]观察电刺激治疗偏瘫患者常用的一组穴位(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的fMRI扫描结果,发现受试者的对侧初级躯体感觉区(SM1)、辅助运动区(SMA)、运动前区(PMA)被激活;何扬子等[46]则观察了运用阳经穴位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时,对中风患者食指运动激活脑功能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状态下食指运动,可见对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以及第一感觉区的激活,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除见上述区域激活外,还可见同侧初级运动区,病灶部位及对侧顶上小叶、颞上回、岛叶等部位的激活。
与语言功能恢复高度相关的穴位也有关注。常静玲等[47]观察了电针皮质下失语症患者左侧通里、悬钟后,出现右侧颞上回、颞横回、额下回、岛叶、海马旁回、中央前后回、小脑扁桃体等部位的激活,电针右侧通里、悬钟后左侧颞上回、颞下回、海马旁回、角回、岛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等脑区出现激活;李洁巍等[48]也报道了联合刺激通里和商丘两穴位时脑皮质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发现分别刺激左右两侧的上述穴组,能分别激活双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缘上回、枕叶、枕叶、额上回及扣带回。
其他的穴位组合针刺效应的fMRI观察也有报道。胡军武等[49]对志愿者进行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的实时动态fMRI检查,观察到躯体感觉运动区( SMC) 、运动前区( PMC) 、副运动区( SMA)激活明显,额叶前部、扣带回、尾状核头部、豆状核及丘脑、岛叶、岛盖皮质大多有大面积明显激活,小脑和桥脑也可见有激活,信号减低区包括两侧额叶内侧面皮质,双侧扣带回前部皮质,两侧海马区,右侧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等;J. L. Fang等[50]报道了15例正常人刺激太冲和丘墟的fMRI成像研究,表明额叶、右侧丘脑和小脑左侧有明显的信号显示;周诚等[41]、田丽芳等[42]分别观察到针刺伏兔穴和足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海马回、额回的神经生理兴奋;王苇等[51]开展了针刺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穴的MRI研究,发现躯体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副运动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
3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开展得气实质的研究
得气,是指当针刺入穴位后,通过使用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徐和/或沉紧,而患者针刺局部也会产生酸麻胀重痛、蚁爬、点击等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得气和临床疗效的关系非常密切,是针灸学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fMRI的成功引入后,对于得气的观察,有了新的发现。Hui等[13]利用fMRI探测针刺合谷时,如受试者出现“得气”现象,则其皮质下-边缘系统信号减弱;龚洪翰[52]等对比了6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三里,上巨虚穴得气和不得气状态下fMRI成像结果,发现同一穴位在得气和不得气两种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区定位差别明显,得气状态下,双侧扣带回、岛叶、大脑外侧沟上壁及中央后回激活明显,而不得气状态下仅有左侧中央后回明显激活。
4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开展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
不同的针刺方法刺激相同的穴位,是否能够产生不同的效应,同样的电针刺激,但是使用的频率不同,是否也有着不同的效应。这方面的研究,也引入了fMRI技术。有报道指出,挑刺和深刺这两种不同的针法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脑区激活效应是类似的。如李定忠等[53]采用fMRI观察比较足三里、伏兔穴局部挑刺与经穴深刺的差别,发现两种刺激产生的兴奋点均集中在颞叶海马旁回,表明在相同的穴位施行不同的刺激,能激活相同的脑功能区;但也有报道指出,手针、电针这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对脑区的激活效应明显不同。如Napadow[54]对正常志愿者的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和手针刺激fMRI 对照研究,结果提示,电针和手针刺激有不同的效应产生,而且不同频率的电针也存在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各类刺激都能激活岛叶前部、抑制杏仁核、海马前部等边缘系统、膝状体下部、扣带回、腹内侧额叶、顶叶颞极等部位,电针则还能激活扣带回前、中部,2Hz电针刺激还能激活脑桥中缝;Kong 等[55]的观察表明,电针合谷穴主要引起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叶、壳核和岛叶fMRI 信号的增强,手针刺激则引起扣带回后部、颞上回和壳核、岛叶的fMRI 信号的显著减弱;Li等[56]也发现传统针刺和电针刺激激活的脑区存在差异,以4 个与视力改善相关的穴位为研究对象,发现传统针刺能激活大脑视觉皮层,2Hz电针和20Hz 电针虽有激活,但程度较低;金真等[57]、张蔚婷等[58]还分别观察了不同电针频率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发现2Hz和100 Hz的电针刺激左足三里和三阴交穴,能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低频刺激时,对侧运动相关脑区、双侧第二躯体感觉区、对侧丘脑、扣带回中前部、同侧部分联络皮层如颞上回后部、岛叶有明显激活,双侧海马的信号则与镇痛效果呈负相关;高频刺激在相应的躯体感觉区、联络皮层都有激活,但运动相关脑区少有激活,部分边缘系统有强的抑制信号,如双侧杏仁、扣带回膝部、伏核、双侧前额叶内侧等脑区。
5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展针刺研究的现状分析
将fMRI技术用于针刺领域的研究,可以无创、实时、活体地反映针刺过程中的人体功能变化,为深入开展针刺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手段。上述的报道表明,fMRI已经成功地引入到了针刺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fMRI技术运用于针刺研究,首先,可以观察比较穴位的特异性,研究不同穴位与不同脑区的功能活动的相关性,研究针刺穴位信号的传递途径和调控渠道;其次,能够研究穴位组合的内在规律,为针灸临床选穴组方提供依据和参考;第三,研究不同针法的特异效应,观察不同针法之间在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差异,为针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证据。
目前,fMRI在针刺研究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穴位特异性的关注,还比较相对地集中在足三里、太冲、合谷等几个常用穴位,没有相应的系列研究,对于穴位组合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仅仅提及一些穴位两两联合的fMRI成像观察,没有深入探讨穴位配伍的内在规律;至于针法部分的研究,也相对局限在手针、电针、不同频率电针效应的初步观察,没有从刺法的基本实质开展研究;再有,目前的研究,多以健康志愿者为主,临床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开展得相对较少。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运用fMRI技术进一步地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fMRI成功地引入针刺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活体人状态下,从脑功能成像角度,进一步研究针刺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这项技术的运用,为针刺研究的深入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肖叶玉,吴仁华,裴仁全,等. 针刺足三里穴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2):106.
[2]尹岭,金香兰,石 现,等. 针刺足三里穴PET 和fMRI 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 (9):523.
[3]孙锦平,尹 岭,金香兰,等. 针刺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成像及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2:39.
[4]付平,贾建平,徐 敏,等.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 (16):92.
[5]Wu MT,Sheen JM,Chuang KH,et al. Neuronal specificity of acupuncture response:an fMRI study with electroacupuncture[J]. Neuroimage,2002,16(4) :1028.
[6]王苇,漆剑频,夏业玲,等. 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8):472.
[7]FANG Song-hua,ZHANG Shi-zheng,LIU Hai,et al. Study on Brain Response to Acupuncture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Observation on 14 Healthy Subjects[J]. CJ ITWM,2006,26(11):965.
[8]王葳,李坤成,单保慈,等. 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1):29.
[9]LIU Hua,SHAN Bao-ci,GAO Dian-shuai,et al. Different cerebellar responding to acupuncture at Liv3 and LI4:an fMRI study[J]. CH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06,22 (8):1165.
[10]方继良,金 真,王 寅,等. 针刺太冲及其临近穴脑反应区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1332.
篇9
关键词:砌体房屋;抗震加固;建筑物;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97-02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各类生产活动。因为砌体结构材料属脆性材料,强度较低、变异较大,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较差,地震发生时,砌体结构的房屋容易被破坏。另外,在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有温度变形作用时,极易产生各种裂缝,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损伤或破坏,更增加了砌体房屋破坏的严重性。[1]目前砌体结构在我国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广大村镇房屋建筑中占很大比重,而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受地震的破坏最为严重。为此,除在砌体房屋的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开裂外,如何提高砖砌墙体的抗剪强度和抗裂性能,及如何对已开裂的墙体进行加固修复,是当前砌体结构房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基于目前对砌体结构加固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对一些加固方法进行简单介绍,从而让我们对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原则
1.砌体房屋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强弱是判断其抗震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满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的基本原则;
2.加固时应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加固后的砌体房屋结构不发生变化,不影响原有房屋的结构;
3.加固后的房屋应该保证局部刚度不会发生突变,并且质量分布均衡;
4.加固后砌体结构和构件的抗震能力要比加固前强,可以达到预定的抗震能力。[2]
二、砌体结构加固技术和方法
抗震结构的加固一般包括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等。进行房屋抗震加固的目的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其抵御地震破坏的性能提高。一般做法是加构造柱、圈梁、加钢筋网墙、对墙面进行处理、设圆钢拉杆、外包柱等。[3]砖墙体承载力和抗震构造措施是砖混结构加固的重要内容,墙体是砖混结构受力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质量好坏决定了整个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好与坏。圈梁和构造柱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抗震措施。构造柱与现浇圈梁及内墙拉杆结成整体,形成外包框架,是加强房屋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4]
1.增设圈梁加固:增设圈梁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属于构造配筋。增设的圈梁楼、屋盖的同一标高平面内闭合,在阳台、楼梯间、窗户附近应拐弯通过在变形缝两侧闭合。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水平面上,以避免建筑物质量分布不均和局部刚度发生突变,并沿纵横墙应形成封闭状。[1]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2]增设圈梁加固可以使楼板和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加强,地震时圈梁可以箍住楼盖,提高楼盖刚度。并且,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增设梁垫加固:当大梁下砖砌体被局部压碎或大梁下墙体出现局部竖直裂缝时,可增设梁垫进行加固。加固时需要剔除部分砖块,可用等级稍强的水泥砂浆代替。增设梁垫的目的是增加梁对墙体的作用面积,减小梁下面砖块的应力,以避免由于砖块应力不够导致压碎而破坏整面墙体。[5]单纯的增设梁垫对房屋增强抗震强度的作用不是很大,墙体的整体性并没有得到提高,应当同时加固墙体整体性连接,如增设圈梁、外包钢筋网片等。
3.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6]外包所采用的型钢需要型钢厂配设,且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外包后的墙体在截面尺寸上改变不大,整体性、强度、刚度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外观的美感降低,对于有外观美感要求的装饰房屋还需要进行装饰。[7]
4.外加钢筋混泥土柱加固法:设置外加柱可以增加房屋抗倾覆能力,对局部易损墙段的承载力有显著提高。设置外加柱时应当适当选择位置,一般设置在房屋外墙的四角转角处、楼梯间与外墙交接处外侧、内外墙的交接处外侧及外墙墙垛处等建筑物需加强的部位。外加柱应该全长贯通,并不得错位。当建筑物有变形缝或抗震缝时,应在缝的两侧分别设置外加柱不得合为一根设置。[2]外加柱的混泥土强度应不小于C20,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也有一定的要求。
5.砌体局部拆砌:当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后尚未影响承重及安全时,可将破裂墙体局部拆除,并按配合比提高砂浆强度一级用整砖填砌。墙体的修补可采用以下做法:凿去墙体抹灰层,用清水冲洗墙面,以冲掉墙面灰尘。设置胀锚螺栓,焊接竖向固定钢筋,绑扎横向钢筋及斜向钢筋。用强度较高的矿渣水泥、中砂,按比例拌制砂浆,分层分段抹灰。[1]
6.砌体裂缝修补:在进行裂缝修补前,应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的特征等因素,确定造成砌体裂缝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修补时可采用压力灌浆修补,满墙灌浆可以加固砌筑砂浆饱满度差或砌筑砂浆强度偏低的墙体。对于抗震加固效果而言,层间隔震加固和增设构造柱、圈梁、钢拉杆的抗震效果较好。[4]
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其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抗震能力不足的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抗震加固对于减轻地震时生命财产的损失是非常重要的。[1]抗震加固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但在现实中对已有的建筑物却缺乏必要的加固措施。一方面,目前还有大量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必须积极推进抗震加固工作;另一方面,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来说,也应尽量不拆除现存的这些不满足抗震能力要求的建筑,而采用抗震加固技术,即使不面对地震,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7]由于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加固工程中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及方法将得到应用。抗震加固是一项有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谷军明,,卢谅,杨海名.对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探讨[Z].昆明理工大学,2004.
[2]薛素铎,赵均,高向宇.建筑抗震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任振甲.既有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做法与分析[J].华中建筑,1998,(01).
[4]唐佩韦.关于抗麓加固的若干设想[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9).
[5]张震,宋红.民用建筑房屋接层改造鉴定及抗震加固设计探讨[J].辽宁建材,2002,(3).
[6]张立人.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
篇10
提前找好家中藏身地
“防患于未然,无备才是大患”。诸多地震灾害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熟悉躲藏位置、逃生路线、周边环境等信息,就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还率。
日本灾害危机管理咨询师和田隆昌说,千万不要觉得地震等天灾离自己很遥远,每个人平时就应该提早找好家中安全的藏身地,预备好防灾用品,并将其放在找好的安全避难角落,方便地震时第一时间冲向藏身地并展开自救。一旦灾难降临,小小的防灾用品包就能大大增加活命的几率。
和田隆昌介绍,防灾用品应分为两类,一种是指遇到灾害时可以立刻带走的用品,一般4~5公斤,主要供灾后半天或一个晚上使用,至少要准备2瓶500毫升的饮用水;另一种是指应对灾后长期生活的储备用品,要把长期停电、等待救援等因素考虑进去,一般至少准备3~4天的饮用水和1周的食物。
那么,家中哪些地方才是安全的藏身地呢?一般来说,承重墙附近是室内最坚固的地方。砖混结构的房屋所有墙体都是承重墙,框架结构的房屋内部墙体都不是承重墙。具体可通过以下三点来判断:1.声音:敲击墙体有清脆大回声的是轻墙体,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声音。2.厚度:户型图的非承重墙墙体厚度明显画得比承重墙薄。3.部位:外墙、和邻居共用的墙通常都是承重墙,非承重墙一般在储藏间、厨房及过道。此外,坚固的家具下面,例如书桌或其他硬质桌子之下,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也较安全。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熟知逃生通道,家门口与楼梯间的相对位置等。在公共场所,防灾意识也不应懈怠。入住酒店时,首先要了解房间位置、紧急逃生路线、可以利用的逃生通道以及附近的公园或广场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跑到室外。
藏身
就地蹲下,寻找“三角区”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由于时间紧迫,每半秒钟都是自救的关键,所以容不得半点迟疑,应当立即采取防护措施。近年来美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库普总结的“生命三角”法,以及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提倡的“伏地、遮挡、手抓牢”两种避难措施都比较流行,但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安全、最能保命的方法呢?对此,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指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具体采取哪种方法应该视情况而定。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副局长何永年说,许多震例表明,强烈地震时,有不少人就是因惊慌失措跑来跑去,结果不幸被坠落的东西砸伤、砸死。地壳剧烈震动时,人会感到头晕、四肢疲软无力,连移动都很困难,此时,如果你所处的房屋不是危房,建议马上抱头下蹲,就地躲藏。但如果住的是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在12秒钟内冲出门外。
躲藏时,应立即蹲下,并尽量蜷缩身体,利用坚硬的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身体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一手捂住口鼻,另一手抓牢固定物体,即“伏地、遮挡、手抓牢”。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应尽量将头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颈后,保护头部和颈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如果睡觉时发生地震,应该抓紧枕头保护头部,然后滚下床,抱头下蹲。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应该迅速移动到事先找好的家中藏身地,在墙边蹲下,利用承重墙、坚固的家具或厕所等小空间形成的“三角区”,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一定要记住:躲避时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它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尽量靠近水源。
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选择开阔地点蹲下,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楼房、水塔、立交桥等建筑物;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危险物、悬挂物;避开狭窄街道、危墙等场所;如果正在开车,应立即把车停在路边;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等,以防山崩、泥石流;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海啸。
逃生
住再高,也要往下跑
12秒的主震过后,仍不能掉以轻心,要当心余震带来的危害。余震虽然能量不及主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因此,主震后无论如何都要从建筑物内迅速撤离到户外。
撤离时,应选择楼梯,千万别乘电梯。要避免惊慌,以免出现踩踏、挤伤。可以将身边较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也可用手护在头上。手插口袋是极其危险的,双手应随时做好防御准备。当被卷入混乱的人流不能动弹时,要用肩和背承受外来压力,随着人流移动而行动。弯曲胳膊、护住腹部,脚要站稳,以防被别人踩到或挤到墙壁、栅栏旁边去。
撤离到户外后,不要停留在楼房、电线等周围,尤其是城市里楼房间距较窄,如果驻足停留,很容易被坠落的物体砸伤,应尽快跑到空旷的平地上等待救援。最近网上有传言说,地震时住在高层的人应转向楼顶跑,以免往下跑来不及,被压在废墟下。李宗浩对此纠正说,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地震时无法预测楼房的倒向,因此,不论住在几层,都要向楼下跑。
自救
伤口止血很重要
安全逃生后的救助同样重要。李宗浩介绍说,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在专业医护人员赶来之前,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保障。
逃生后,如果发现身体有创口,一是可以将软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二是当出血量大,有血管创伤时,需将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要动脉部分,按压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尽可能抬高患处,减慢流血速度。若是前臂出血,手指按压肘窝处动脉;伤口在肘部,压迫上臂中段内侧肱动脉;手指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血管止血;大腿出血,应屈起大腿,用拇指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的股动脉;小腿出血时,应用拇指压迫腘窝处(膝关节后打弯处)动脉;足背出血时,在内踝后侧跳动的地方用手指压迫即可。
如果颈椎、脊柱、腰部等部位疼痛,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急于包扎固定,否则有可能造成瘫痪。在有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伤员平稳地抬到坚硬的门板上。如果四肢骨折,可以用夹板对其进行简单固定,以避免因运动而使损伤加剧。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并且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