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 质量 评价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益问题虽日益受到重视,但保障特殊幼儿的入园机会以及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作者认为,在目前考虑学前教育立法之际,应该同步考虑如何保障适龄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中,切实之举是探索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并把其整合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之中。这对待案的《学前教育法》不仅是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也是改变全国特殊幼儿命运的重要机遇。对普通幼儿园而言,开展融合教育实践这样的压力也会转变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升质量的动力。

1 普通学前教育对质量的界定、解析和评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且成果颇丰。就托幼机构教育而言,“质量”主要指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国内外幼儿教育专家对质量的共识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应侧重于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估。但毋庸置疑,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不是割裂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的;某些结构性质量,尤其是班级空间格局、区角规划和材料提供对过程性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用总体环境质量可以更贴切地表述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Harms等(2005)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估量表(修订版)》(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ECERS—R)是体现这一理念最具代表性的产物。ECERS—R包含七个子量表,即从空间与设施、日常照顾、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对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等七个维度对幼儿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的质量进行评价。ECERS—R的判断标准包括:选择性、独立性、自由创造、多样化、计划性、积极氛围、监督管理和成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自1970年代起,美国在几项全国性长期研究中均应用了ECERS或ECERS—R作为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估,可以说,ECERS—R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

国际幼儿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基本公认,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Children,NAEYC)推广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DAP)最确切地代表了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内涵。DAP背后所支持的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及杜威等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育方式。NAEYC倡导DAP的原因主要是想避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入“拔苗助长”(即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误区,一味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基础学科的各项技能。相反,DAP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适宜环境让幼儿发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鼓励其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让他们能自然地培养良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健康、坚实的基础。但是,Copple和Bredekamp也补充说明:DAP并不意味着“集体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就是错误,或所有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需由幼儿主动发起的;DAP也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方法,相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facilitator)。优秀的幼儿教师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性”(intentional),即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和文化背景等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室布置、区角规划、材料投放;选择主题和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选择如何、何时与幼儿互动——交流信息、提问、纠正或提供反馈意见等_2 J。值得一提的是,ECERS—R所代表的质量概念与DAP关于高质量的定义完全吻合,因此得到了众多幼儿教育专家的认同和推广。

2 学前特殊教育对质量的界定和评估

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有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特殊教育(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ECSE)及与之对应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的探讨较少,相关研究亦显贫乏。主要原因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较少。其中,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认知一行为理论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影响最深,具体体现在学前特殊教育强调个体化的干预和评估,并且不断检验干预的效果。其次,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最能解释支持或影响特殊幼儿是否有效地接受各项教育服务的不同因素及其关联性。因此,学前特殊教育强调家长在幼儿评估和干预中的参与以及对家长的培训和支持;注重相关服务人员的专业交流和协作;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此外,学前特殊教育也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鼓励特殊幼儿通过积极发起游戏活动、有意识地参与活动并与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发展适宜性教育也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因此,学前特殊教育的服务项目繁多、内容广泛(如游戏治疗、行为分析治疗、职业治疗)、形式多样化(家庭为主的、机构为主的、普通或特殊幼儿园为主的),强调个别化目标的实现,以及通过支持家庭和维护家庭利益来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通常,对学前特殊教育服务质量评估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法律(如《特殊儿童教育法》,即IDEA)已规定的实施细则上。但这些细则往往强调是结构性质量,而非过程性质量。从过程性质量的角度而言,最具权威的标准来源于全美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于2005年推广的“有效实践”(Recommended Practices)。“有效实践”总共有240条标准,包含五大领域:评估、儿童为中心的实践、家庭为基准的实践、跨学科的服务模式和科技实践。“有效实践”验证了影响学前特殊教育理论的实践效果。有些主要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引导的实践,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如积极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nt)、强化(Reinforcement)以及以同伴为中介的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y)等;有些则以理论为主要支持,实证研究较少,但是在实践中一般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合作教学、对家长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针对这些实践并无相关的质量评估工具和方法,相关的质量研究也未曾查到。

3 学前融合教育的定义及其对质量的新挑战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提倡学前融合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进入普通托幼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的特殊幼儿人数不断增长。最终,随着各国政府支持融合教育的政策陆续出台,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解答什么是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文献常使用“全纳教育”来指称融合教育。两者区别是:前者作为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不管特殊幼儿的残障程度如何都应进入普通幼儿园,在任何时段都与普通幼儿一起参与任何活动。而后者则允许根据特殊幼儿的情况,通过各种灵活形式使其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包括半日融合半日个别化指导,幼儿园以外的专业康复机构训练与幼儿园融合相结合,或者反融合,即普通班幼儿到资源教室与特殊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因此,融合教育的说法更符合中国国情。

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和家长们提出了一系列关心的问题:(1)如何能确保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同时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是否使特殊幼儿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便能确保他/她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3)针对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特殊幼儿,其教育质量指标是否相同?专家们普遍认为:普通幼儿教育的质量指标和发展适宜性教育同样适用于特殊幼儿教育,它也是融合教育的基础条件。基于普通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存在很多共性,许多专家积极倡导两大课程的融合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其可行性。

但是,学前特殊教育和普通学前教育在核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的确不同。单纯地发展适宜性教育(DAP)无法完全满足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首先,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学前特殊教育认为需要对特殊幼儿的缺陷进行预防性的干预(即积极地预防因已存缺陷造成的对其它领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和弥补性的补救。因此,个体化的、目标导向的、系统化的干预是它的核心特点;而且,普遍认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相反,DAP强调的是幼儿自发的、兴趣为导向的、游戏为主的建构主义式教育。虽然,DAP也强调个体适宜性教育,但是它的含义仅指灵活安排环境、材料、课程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由此可见,尽管DAP强调的个体适宜性为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它的个体化含义还很模糊,这与学前特殊教育中的个别化教育还是有区别。后者需要通过对个体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优势做综合性评估,然后再确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情境等。而且,评估要求是多元化的和跨领域的团队合作形式,并须定期执行来检验干预的效果,以便随时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其次,从教学方法而言,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具备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功能性(func—tional)、规范化(normalized),即干预方法能使幼儿有效地习得技能,能有效率地使用干预方法,习得的技能便于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并且,干预方法的选择以接近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由此可见“个别化”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处理好这个核心问题是确保不同的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融合教育并非简单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班级中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反之,它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相关服务支持来体现的。但是,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教育环境中所需的相关服务的概念和质量指标的解析相当欠缺。更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指标和服务概念如何在普通幼儿园教育中具体展现,又该如何有效地评价其融合教育实践的质量水平?长期以来,大家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这对推广本来就错综复杂的融合教育服务体系和其质量提升都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融合教育作出完整的定义用以引导质量界定和评估工作是极其必要的。

自IDEA2004颁布后,美国学前特殊教育出现了以幼儿发展和学业成就为导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学前普教和特教开始联手制定融合教育的定义和质量标准,以避免实践工作者进入误区。终于,在2009年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DEC)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联合发表了关于早期融合教育的立场声明:“早期融合教育包含了一系列的价值观、政策与教育实践,以支持每位婴幼儿及其家庭,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作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完整一员,广泛参与各种活动和情境。

同时,此声明强调了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融合教育效果的理想性:第一,特殊幼儿、教师和家长具备归属感和成员权利;第二,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第三,最大程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该文进一步指出以下三大特征可用来衡量特殊幼儿是否享受到高质量学前融合教育。第一,可接近性,即特殊儿童能够自由地使用她/他的教育环境和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和活动。第二,参与度,即环境和活动的设计能保证特殊儿童有意义地参与游戏和学习活动。第三,支持性,即建构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以实现以下目的:(1)培养和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专业能力;(2)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资源保证措施,以促进家园合作和专业人士协作;(3)构架多种特殊儿童服务模式并提高相关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的确,此定义反映了学前教育与学前特殊教育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累积的对有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共识。它为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让专家们看到了目前所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合理地评估学前融合教育。因为学前融合教育代表了广泛、复杂的实践系统,导致幼儿教师和专家们均缺乏对服务质量内容的共识。其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如何确保个体化的干预和发展目标在普通教育服务体系中发挥最大化利益。这个矛盾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国情(如班额大和集体教学)而变得更加突出。

4 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构想

目前在中国,特殊幼儿连入园都困难重重,何来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谈?撇开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与落实不谈,我们的具体困难有:(1)班级规模大;(2)集体活动过多,缺乏对个别儿童的关注和支持;(3)普通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方法;(4)专业教师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5)特殊设备缺乏;(6)没有适合特殊儿童的课程和评估工具;(7)政府虽重视但资金投入和具体实施计划不到位;(8)没有相关支持和服务等等。普通幼儿园即使接受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学习了融合教育的方法,也无法有效地推动和确保特殊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因此,即使特殊幼儿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种种途径而进入高质量的普通幼儿园,也往往只能得到低质量的学前教育。

重重困难恰恰折射出对实施融合教育和理论创新的极度渴求。国内长期以来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定义、评估和指导中并没有包含特殊幼儿的需要。在这个讲究评价的教育时代,最能影响幼儿园定位和教师行为的,无疑是对其进行的评价的导向、内容和指标。由此可见,对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关评估标准意义重大。作者认为,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中国文化情境下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理论基础,并且把这些内容体现在质量评估项目中,通过教育评估来促进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而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并逐渐丰富实施融合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为此,在对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初步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中国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雏构如下。

第一,质量的前提条件:融合教育源自教育公平的思想,即保障所有儿童的基本教育权。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学前教育,它的基本教育权利包含个体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和发展适宜性的要求。同时,它还包含避免社会性排斥要求。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以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政策和实践。认同与实施学前融合教育,首先须肯定的是它的价值观,其次才是它的实践方法和有效性。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当代教育改革的走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证明这一前提是正确的和坚实的。

第二,质量因素关系结构: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反应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模型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框架。根据这一模型,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的体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融合策略实施(Microsystem),家庭观点(Mesosystem),社会政策(Exosvstem)以及社区和文化(Macrosystem)。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相互牵制,动态地影响特殊幼儿的受教育质量。同样,在中国要实现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需要动员全社会,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

第三,质量方向和定位:美国特殊儿童协会幼儿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对融合教育和相关特征(即可接近性、参与度和支持系统)的定义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实施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明确指出了质量的方向和定位。

第四,质量关键内容: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过程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针对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在此理念指导下,来自其它国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效率性、功能性和普遍性均有待进一步的化验证。幼教专家和教师们须不断研发促进特殊幼儿交流、参与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国情的相关支持系统。

第五,质量关键难点:如何平衡参与普通幼儿班级的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最大程度实现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冲突,需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探讨明确。

参考文献

1 BHanns T,Clifford R M,Cryer D.Early childhood en—vlronment rating scale—revise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5.

篇2

一、观察

观察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影像、实验等直观事物,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安排两个观察: 观察1: 动画展示细胞分裂的大致过程: 一个细胞( 受精卵) 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多个细胞.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运用动画展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他们往往只关注细胞是怎么分裂的,而忽视了其中包含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方向: 重点观察和说出细胞分裂的细胞形态圆形( 教师要说明细胞是立体的,而在教学中只观察它的平面图形) . 观察2: 课件展示人体内各种各样的细胞图片( 本节以学生最熟悉的人体为例教学) . 看到这些图片之后,学生很好奇: 原来人体内细胞的形态是这么丰富多彩的. 学生往往沉浸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漂亮图片,忽略真正的观察目标.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的方向: 细胞形态,如椭圆形的红细胞、梭形的肌肉细胞( 平滑肌) 、树枝状的神经细胞、像石头一样的不规则形的骨髓细胞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感知活动. 教师应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呈现观察对象,明确观察方向,为提出问题作铺垫.

二、提出问题

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是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特点之一. 观察对象越具体,学生感知就越丰富,学生就越容易自主提出问题. 经过上述观察后,学生已经发现了下列问题: 分裂前后的细胞形态与构成人体的各种细胞形态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分裂后的圆形细胞会变成各种形状的细胞? 细胞形态是怎么改变的? 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问题,而且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细胞形态变化了,功能会改变吗? 这就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问题为主动提出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时学生的质疑、关注点较偏,不足以体现教学重点,教师可通过补充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路回到教学正轨.因此,教师的提问,可以弥补学生提问的不足.

三、摆出事实

概念基于事实,反映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事实胜于雄辩. 有了方向正确的问题后,应以事实来解决问题. 摆出事实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感性材料,这有利于建构核心概念. 事实1: 细胞分裂时的形态与构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的形态不一样. 事实2: 合作小组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比较四种基本组织,课堂完成表格. 这样,学生自主发现了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排列特点、功能不同,同一组织的细胞形态、排列特点、功能是相同的这一事实.

四、推理

概念是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提炼出本质的东西,运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述出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从而理解概念的含义、理解概念产生的原因、理解规律. 有效的逻辑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规律、理解概念及其产生原因的过程.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提出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紧跟着面对事实解决了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规律,进一步明白了细胞在分化后,不但形态改变,结构改变,功能也改变了. 这样,学生一环紧扣一环进行推理,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

五、总结

学生经过认真观察、积极探究,获得观察探究的结果后,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会产生表现和展示的欲望. 在交流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扬合作学习精神,而且可以使学生发现各组之间的差异和存在的不足. 同时,在讨论交流中,诱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问探究提供了新课题. 如,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都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讨论时间和交流空间. 在交流中注意使用追问法. 追问,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和理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最后,从观察- 问题- 事实- 推理- 总结的教学过程中,构建获得了细胞分化、组织等概念的完整和准确的描述.

篇3

1.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良好基础

1.1 良好的政策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创造了发展环境。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全面推进教改的过程中,需要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恢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进而在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以有效政策的落实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并突出强调要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就具备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2 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相关理论研究从深度、广度上都实现了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不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还是深入到学前儿童音乐、英语等教学领域。在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上,以苏珊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已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借鉴。

1.3 践行教育信息化较早,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下,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地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于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学习网站的建立,进而构建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就为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发展过程也说明了学前教育在践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成功的迈开了第一步,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发展成熟。

2.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对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测查后发现,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平均通过率仅为55.4%。入学认知准备分为基本概念和综合概念两部分,其中基本概念共65题,包括颜色、数字/计数、量、比较、形状等五个基本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我们的测查中,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为65.4%(见图1)。入学认知准备中综合概念共220题,包括空间认知、社会认知、物理认知、数量认知、时序概念等五个综合的认知范畴,被视为入学准备评估的主要评价标准。在这个方面,农村学前儿童的平均通过率仅为45.4%。该结果显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儿童综合概念的获得更加值得关注。

2.2 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范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在入学认知准备中概念获得方面,基本概念的通过率优于综合概念的通过率,其中数字/计数(89.2%)和量(79.3%)这两项的通过率远远高于其他项目,而时序概念、空间认知、物理认知和颜色的通过率则非常低。这个结果可能说明农村学前教育中儿童学习重点的涉及面窄,教育者较多关注儿童计算能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儿童其他认知范畴的学习。

2.3 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与其学前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我们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在性别、民族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显著相关。我们将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分为四种类型:幼儿园三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幼儿园经历)、学前班一年学前教育经历(简称学前班经历)、学前阶段在小学一年级混读经历(简称混读班经历)以及散居在家无学前教育经历(简称无学前教育经历)。研究结果证实,农村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对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影响显著,其中具有幼儿园三年学习经历的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最好,其次为具有学前班一年学习经历的儿童,而以学前班名义就读、实际上在小学一年级混读三年的儿童,他们的入学认知准备与无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没有差异,表现最差。

3.区域性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 合理定位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而实现其内涵建设。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从幼儿的认知特点着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育信息化作用。从以上信息化运用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信息化并非教育的核心,而是实施教学的一个环节。在建设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家长的充分支撑,能够通过家庭教育为信息化教育环节的落实提供支撑;第二,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支撑以及幼儿园管理质量的支撑;第三,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互动与沟通的支撑。

3.2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学前教育资源质的提升。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进而才能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而这就要求做到:第一,政府要给予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的重视,在政策上要实现有效的扶植,并要加大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落实教育的公益性与普惠性。第二,要集中行业教师、学者等的力量,实现理论实践的相结合,并不断更新充实资料库资源,确保资源的质与量。第三,要积极的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搭建与国外信息共享平台,以通过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第四,要建立关于优质资源评价的机制体制,以确保信息化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篇4

关键词: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开放的学前教育观,生态教育观都要求学前教育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幼儿园应该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拓展幼儿教育资源,让幼儿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困境

(一)对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利用的意识较差

1、传统的教育资源观念对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利用的束缚在我国,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教育资源仅仅认为是书本、教室、玩具、硬件设施等幼儿园的物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狭隘的看待教育资源这一概念,忽视了社区教育资源这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挖掘空间,忽视了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园教育资源的补偿性,并未认识到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更不用说去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发展了。2、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对社区资源利用的局限性传统的学校观念使人们习惯性的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学校来完全承担,幼儿园就应该是学前儿童教育的唯一单位。而我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也把教育完全束缚在了学校和幼儿园小小的园舍里。孩子连教室都走不出来,又从何说起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呢?3、教育的参与者各方对社区资源利用的价值都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首先是幼儿园自身对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价值就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是封闭办园,很少走出幼儿园。其次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也未能认识到社区资源利用的价值。幼儿园教师大多日常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活动大多是费时又费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增加了工作的负担和压力,围绕社区资源的活动的频度和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最后是社区教育的管理者多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本身对社区教育、学前教育的知识就不多,更无从谈起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了。

(二)在社区教育体制、管理上的不完善对学前教育社区资源利用产生消极影响

1、对社区学前教育的管理不到位影响社区资源的利用首先,当前社区学前教育在社区教育体系中是非常薄弱的一环,有的地方甚至尚未纳入到社区教育体系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在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前社区教育,也间接的影响了幼儿园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社区教育体制的不尽完善和管理模式的松散,造成了社区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由于社区学前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在活动过程中,往往都是在社区内行政隶属本社区的幼儿机构为主体中开展,没有调动多方面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作为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的人力资源,社区资源利用的局限性非常的明显,利用率低下。2、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不够限制了社区资源的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总量直接影响了幼儿园能对社区资源利用的程度。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主要依赖政府的拨款,但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体并未能认识到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政府的拨款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一些有限的社区资源中也存在这收费的问题。如一些公园、文物景观、博物馆等,长期以来都是对儿童按一定身高来收费的,这直接为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带来的阻碍。

(三)专业社区学前教育人才的缺乏使学前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科学性

1、幼儿园教师缺少社区学前教育知识当前我国的幼儿教师大多为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专门教师,接受的教育内容多为相关的儿童心理学和教学技能等。学习的都是围绕教室、教材开展的语言、科学等领域学前儿童的教学法。走进社区这个大环境后离开了熟悉的教材、教具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所是从,面对丰富的社区资源也无从下手,即使勉强开始也使资源利用单一、表面化和缺少系统。2、社区学前教育行政机构缺少专业的社区教育知识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社区教育政府和街道机构的工作人大多没接受过必要的教育知识培训,社区学前教育知识更是一片空白。因此一些社区人员在接收采访时表示面对幼儿园的协助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让去配合幼儿园,直接给幼儿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造成了阻碍。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价值宣传,提高社区教育资源利用意识

1、更新传统的教育资源观,提高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全面认识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学校组织、开发和使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具有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等特点,教育者和家长也应该在更新自己教育资源观念的基础上,理解学前社区教育找资源的概念和价值,开发、利用社区的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开展和支持学前儿童教育。2、加大社区学前儿童教育的宣传,提高学前教育参与者正确的幼儿教育意识在正确理解教育教育资源的概念,认识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该加大对社区学前教育的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定期的社区学前教育的宣传,走进社区,走进幼儿园,打破传统的学校观念和教育观念,让社区学前教育的意识走进每个人的心里,使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为幼儿园围绕社区资源的活动奠定思想氛围。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统筹社区学前教育

1、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社区都应建立由教育部门和社区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有一定比例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相对完善的,这个机构应该是在各自的领域和立场领导学前社区教育。2、最大能力吸引各种扶持在保证对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基本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社区内的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学前教育,为社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文化等不同方面的支持,增加社区学前教育资源。

(三)增强社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普及,为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专业指导

1、建立社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制我国的社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当前还是一片空白,幼儿教育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为社区资源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境。因此,我国应提高对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重视,为社区内的幼儿园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余能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也具备较高的挖掘利用社区资源的能力。2、增加社区学前行政机构中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比例,增强工作人员的社区教育知识为增加社区学前教育行政机构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专业学前教育工作的比重,当然家庭和其他成员的比重也应该的到保证。同时定期接受社区学前教育的培训,增加社区学前教育理论学习,以指导社区学前教育实践的开展,也能更好的为幼儿园创造适宜的社区资源。3、建立社区与幼儿园的有效合作机制首先,幼儿园应该在基于开发社区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符合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把社区的丰富的物质、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的课程,让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更好的了解,也能从社区丰富的资源中的到更多的发展。同时幼儿园也应该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如走进社区家庭为社区讲解育儿知识、儿童培养的方法等,定期参加社区养老院、居委会的活动,拉近自己与社区的关系。其次,社区应该积极参对幼儿园日常活动。让社区参与幼儿园教学计划,对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和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并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社区由此会对幼儿园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产生更大的参与感,更有主体性,在社区资源的丰富和开发利用上也会产生更大的向心力。在我国社区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幼儿园作为社区学前教育的主力应该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的困境,提高对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利用意识,在社区学前教育的管理上和幼儿园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上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使社区学前教育资源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园的开放教育创造更多的空间,使幼儿园和社区在此过程中都得到收益,促进幼儿的最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红红.浅析社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雷少波.社区教育资源的而开发及其价值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3]李岩,李晶晶.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课程结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大方向的变化是从课程的一元化往多元化方向发展。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学前教育的课程一直往多元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一、关于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的常识分析

学前教育课程结构是课程模式的中心思想,是课程开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结构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般来讲,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课程的类别、构成课程结构的各个科目和构成课程结构的各个因素。一般认为的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类别和科目。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一直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约束,导致我国的课程结构也出现很多不具有可行性的现象,如“跟风型”和教育课程趋向“小学型”。这些课程结构都是不合理的,因此,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也要求教师对学前教育课程结构研究分析,然后寻求解决这种不合理现状的方法。

二、关于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结构的分析

(一)学前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类型

关于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开设课程类型,笔者根据课程所呈现的性质,分为基础、游戏和特色这三个类型。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在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的课程当中,大多数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基础课程是以主题教学活动为主,分科教学为辅,部分幼儿园是以领域教学作为基础课程。关于游戏课程的开设,较多的开展区域活动、创造型的游戏和教学游戏,比例较大的是教学游戏。而且,大多数的学前教育机构都开设了自己的特色课程,特色教育课程多以艺术教育课程为主,还有一些阅读和英语相关内容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机构开设课程的课时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课时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硬性规定,所以每个幼儿园的课时都有所差别。但是从整体的角度看,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课时比重较高的课程是基础课程,也是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趋势,一般在一天两次的程度。大多存在差异的课时是在游戏课程和特色课程这二者上。

三、关于我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结构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结构现况分析,不难看出,多元化的教育趋势已经慢慢显现出来,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在两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是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理念。理念是灵魂,只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才能够引导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合理,具有创新性的课程结构。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数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对学前教育体系的知识也处于茫然的阶段,并没有具备一个完整系统的幼儿教育知识体系。所以,导致对于课程理念这一概念,很多从业者并不了解。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对幼儿的教育是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其需要什么,而不是像以往站在成人的角度、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作为幼儿教育的标准。其次,课程结构类型的相互合作。对于课程类型的设计,是需要符合幼儿需求的,三种类型课程的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课程的效应,吸引幼儿来参与,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对于基础课程的设计,还是需要保持主题形式教育的主要地位,抛弃以往的教材教育,对主题形式的教育进行创新。关于游戏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幼儿主导,最大程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学前教育机构特色课程的设计,应该以符合孩子的优点、特点,满足孩子的兴趣为设计标准。另外,特色课程作为课程类型的一部分,需要和其他两种类型课程相结合的,不应该独立存在。学前教育机构设置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体力等因素,要保证课时的设计是符合孩子的体力和脑力发展的,不应该强行附加在孩子的身上。尤其是集体活动,一天应该保持在三次以内。这样的课程设计,一是有利于老师集中精力,不至于注意力分散和手脚忙乱。二是保证孩子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不至于一直跟从老师。而且,这样的课程设计,也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前教育机构在开展课程教育时,应该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保教结合,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真正的在教育中,将孩子放在主导地位。

总而言之,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结构,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摸索阶段的学前教育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始终坚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失败中得到教训,积累经验。从而寻求出一条适合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设计的道路,寻求真正符合以孩子为主,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教育活动课程结构的设计。

作者:范书婷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论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但菲,靳美玲.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2.

篇6

【关键词】普惠性幼儿园;桎梏;《三年行动计划》;联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3-0023-04

伴随着社会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热议,“普惠性幼儿园”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将“普惠性”以法规的形式呈现,切实为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反思以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存在的桎梏,我国大部分省市加大了宏观政策上的导向,但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兼顾微观层面的把控,以求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审视桎梏:观念与实践层面的缺失

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的直接原因是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十条”明确了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认真反思以往在学前教育发展上存在的缺失。

(一)观念层面: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认识模糊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这在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中早已明确。但据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回答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时,只有15%管理者提到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其中,教育部门的财政负责人中有23%的人提到,而县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职成教和社会力量办学部门、民政和工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部队等幼儿园举办单位等负责幼儿园审批注册的部门相关管理者中只有9%的人提到。…由此可见,在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中,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定位不清是一种普遍现象。

另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我国的学前教育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未得到明确的定位,这使得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处于摇摆和混乱之中,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学前教育过度市场化的趋势。可以说,市场经济给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有些单位部门和集体办园迅速被关、转、改。以北京市为例,2000年北京市共有2047所幼儿园,随着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大量单位部门幼儿园和集体办幼儿园被关闭,到2009年,注册登记的幼儿园仅剩1266所。这正是政府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忽视学前教育公益性造成的恶果。

(二)实践层面:政府管理职能不到位

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在观念上的偏颇直接导致了在实践中管理职能的不到位,具体体现在行政管理、财政投入、教师队伍、质量监督四个方面。

1 行政管理层面:学前教育专业管理力量短缺

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据调查,国家层面负责管理学前教育的教育部幼儿教育处的编制只有2人,而实际在编专职人员仅有1人。除北京和天津还保留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9个省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在机构改革中陆续撤并,由基础教育处兼管,在不少省市没有幼教专职干部,或专职干部不“专干”,往往身兼数职。如此薄弱的管理力量,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是相当困难的。

另有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教育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有1/4的教育部门甚至没有专职的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又由于学前教育的权限过于下放、管理的权力过于分散、没有相关立法保证,使得学前教育处于管理不到位、无人管,甚至管理混乱的状态。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当前民办同占据学前教育发展“半壁江山”的现实情况下,给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财政投入层面:教育财政投入体制落后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体现出来的。而目前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没有设立学前教育财政专项经费。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经费与中小学一起统筹安排。而由于学前教育在我国属于非义务教育,很多地方政府常以此为借口,认为学前教育不应该由政府来负担。

从我国学前教育投资的外部比例来说,近十年我国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0.03%-0.06%之间;从学前教育投资的内部比例来看,2000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财政性幼儿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的份额一直维持在1.3%左右。在我国,学前教育不仅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经费分配不均的现象。2009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额为195.16亿元,东部占65.6%,中西部占34.4%,而且其中92.8%被用于支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在有限的1.3%教育经费中有70%被用于极少数示范幼儿园,城镇和农村普通公办幼儿园所获得的财政教育经费不足30%,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民办幼儿园则长期享受不到政府的经费资助。

3 教师队伍层面:幼师队伍整体状况不佳

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而当前幼儿教师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待遇低、社会保障不落实等问题,这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东部地区幼儿教师数量占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58.19%,而西部十省市仅占16.25%;东部地区研究生、本科、专科幼儿教师占教师总数一半以上,西部地区研究生、本科学历教师相对匮乏,总量仅为东部地区的1/4。据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未评职称的学前教师由2001年的50%上升到2007年的57.2%,东部地区学前教师的平均收入是中部和西部的1.8倍,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差大;东、中、西部学前教育持有教师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即使在东部地区,学前师资获得两证的比例均为一半,两证皆无的比例达14.6%,中西部的状况更不容乐观;东、中、西部临时编制的教师比例分别为23.5%、30.3%、38.4%。

4 质量监督层面: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办幼儿园的分级分类评定、验收和督导上,缺乏对民办园学前教育质量的监控,致使民办园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收费和教育质量两个方面。

在我国,民办园一般是根据自身的办学成本确定收费标准,然后报主管部门备案。有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园,经常向家长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还有的民办园为了追求高效益,忽视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甚至有些民办园园长和教师不了解幼教法规和幼教基本规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缺乏计划、随意安排,或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市场化、小学化倾向严重。特别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以学前班为主,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另外,有相当部分的民办园未经检查验收,甚至未注册登记,没有办学许可证。有的即使登记了,登记部门也未实地考察办学条件,平时也很少督导幼儿园的教学。总之,严重缺乏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二、突破一:出台政策,各省《三年行动计划》崭露头角

(一)成立政府管理机构,统筹学前教育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应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为了弥补过去学前教育在发展中缺乏行政机构管理的局面,个别省市成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如天津、上海、江苏等省市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政府成立了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成立学前教育处,承担全省学前教育的宏观管理工作;陕西省各级政府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教育部门成立推进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于学前教育管理混乱的现状,成立政府管理机构,有助于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力量,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为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已成为各省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议题。北京市计划未来五年投入50亿元,新建、改扩建600所幼儿园,使全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70%以上;辽宁省计划投入17.7亿元,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三年新建、改扩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600所,城镇公办幼儿园277所,接收小区配套幼儿园207所,所需资金由省、市、县按1:1:1分担;重庆市未来三年预计投入43亿元(其中市级财政6.3亿元),新建360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270所城区幼儿园,改扩建450所公办幼儿园;四川省将投入24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8.4亿元),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1200所公办幼儿园,基本实现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贵州省省级财政三年将投入2.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支持新建500所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计划总投资48亿元。可见,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已成为各地区的共识。

(三)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新办园体制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国十条”也强调:“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福建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2010年在已投入4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的同时,还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生均给予补助。上海市通过鼓励兴办规范的、收费较低廉的三级民办园或“看护点”等办法补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苏州市实行部分优质民办幼儿园“公助民办”体制,其收费完全“公家价”。重庆市江北区针对民办园办学条件差、资金短缺等难点,通过制定普惠性幼儿园标准以及普惠性幼儿园申报程序,确定一批符合普惠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为普惠性幼儿园,并给予其办园条件改善的专项补助,为全区所有民办幼儿园发展提供支持。

(四)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早已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正在得到落实。但是,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现实处境却令人唏嘘。

《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提出了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安徽省对学前教育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拟对公办幼儿园实行全额核编、全额拨款,由幼儿园按照需要编内聘用、自主用人;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实行全额核编、定编不拨款、定编补贴等办法;对提供普惠的民办园实行定量给编、按编补贴等办法。黑龙江省为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公办园采取全额核编、编内聘用、定编定人与定编不定人相结合的办法;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应取得岗位任职资格,做到持证上岗;民办园举办者要与聘用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参照公办园教师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天津市规定实施对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和农村全员培训工程,分期分批培训300名园长和1500名骨干教师,并对5000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并严格准入制度,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五)加强质量监督体系,规范收费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了政府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管和督导责任,要求政府把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入口关和质量监督关,还明确提出政府应“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为此,应以教育部门为主,协同有关部门建立起常规性的、全覆盖的督导评估制度,并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安徽省芜湖市对申报普惠性幼儿园提出了八个方面相关要求,其中首要条件是已经取得办园许可证达一年、年检合格的民办幼儿园,并对收费标准、教学内容作了严格的规定。为加快山东省学前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山东省政府在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及教育示范县评估范畴的基础上,又决定于2012年上半年对全省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督导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办园条件、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五个方面。

三、突破二:着眼微观,以认识为先导,以联动促发展

(一)加大宣传,更新普惠观念

“普惠性幼儿园”是一个新生的概念,政府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此概念的掌握比较清晰。但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还涉及到幼儿园和家长两大主体的利益。普惠,亦即普遍优惠。对于幼儿园,特别是对即将办成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幼儿园来说,普遍优惠就是降低幼儿园收费,让大部分家庭的适龄儿童可以入园。但是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降低了收费,无疑是砍断了幼儿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来源。而对于部分家长来说,他们理解中的普惠性幼儿园就是一种优惠廉价的幼儿园,生源质量不高,他们会从心里排斥这类幼儿园。因此,在“普惠性幼儿园”还不被人们所熟知的情况下,对“普惠”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往往只停滞在表面上,缺乏深层次的灼见。

“普惠性”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从经济学的角度审视普惠性,其具有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三个基本特点。这三个基本特性说明普惠性幼儿园是面向大众的,它既不指向高端阶层,也不偏袒弱势阶层。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在观念上对普惠性幼儿园有一个真正的理解。在对幼儿园宣传方面,政府部门应依据相关的政策,向各类幼儿园宣传政府在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的主导作用,并对普惠幼儿园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但也必须向幼儿园强调“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主办”的思想,避免幼儿园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对家长进行宣传方面,可以采用借助新闻媒体、联系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家长们了解普惠性幼儿园是面向大众的、有质量的幼儿园,避免家长陷入盲目择园的困境。

(二)科学联动,部门分工负责

自《幼儿园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一直行使“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国十条”再次明确了这一管理体制,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的教育职能部门,具有贯彻和执行政府相关教育政策的作用。作为发挥主管作用的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必须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贯彻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协同相关部门有效配合并付诸实践。

日前,三部委《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来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申明“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费用”。《暂行办法》在政策文本中着重指明了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等三大部门的职责,因此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要依靠三大部门的有机联动。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是现代学制向终身教育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物质财富和教育质量的改善,学前教育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教育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此完善学前教育机制,确保幼儿健康成长。但是,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现状,系统论述存在的问题,并举例探索构建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保障机制的措施。

一、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现状

“内涵”主要是指在概念中反映出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内涵式发展”特指抓住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促进“质”的飞跃与发展。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已呈现出两种显著变化,一方面是学前教育的结束期明显提前,传统学前教育的幼儿平均年龄在4到7岁,而当前的平均年龄在3到5岁,结束期提前了1到2年。另一方面,多数幼儿园非常重视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连接,把大班教育作为小学预备教育,从各方面来指导幼儿学习小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责失范,责权配置模糊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首要问题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与认同,在责权配置方面没有明确的实践和主导。教育部曾经在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应全面主导地方办园体制,但是,多少地方政府都没有将办园体制付诸实践。另外,因为地方政府不是特别重视学前教育,为其投入的教育资金偏少,所以导致学前教育发展陷入经费不足的困境。

(二)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据调查了解,学前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大多数地方政府都会将学前教育资金调配到城市而不是农村幼儿园,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所获经费不足,师资流失现象严重,保教工作质量不符合学前教育的标准。

(三)公民办园结构失衡,学前教育属性摇摆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优惠政策的扶持,公民办园工作日益兴起,解决了不少学前教育问题。但是,公民办园结构失衡问题不容忽视。部分公民办园的目的是“赚取经济利润”,而不是“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而且,公民办园缺乏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务性,师资素质有待提升,这必然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师资队伍结构失范,核心素养薄弱

从总体上分析,学前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质量还有待加强,核心素养偏低。部分教师并非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职业道德修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如何构建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保障机制

(一)从理念维度

完善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保障机制,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创新学前教育文化。其次,需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的结束期,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不能急于将学前教育的年龄缩短到5岁,需要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二)从目标维度

教育部引导全体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目标,转变工作观念,将“维护幼儿健康成长与均衡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并加大城乡幼儿园的教育资金投入,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充足的补助资金,以此推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从制度维度

地方政府应该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协同幼儿园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制度,明确各级权责,规范学前教育文化机制,落实办园体制,将学前教育制度付诸实践工作。

(四)从结构维度

教育部应注重优化公民办园结构,解决学前教育属性摇摆问题,引导民办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幼儿园的公益性、教育性和服务性。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师资培训工作时应采用以“按需培训”为主的方式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实现学前教育、研究、培训一体化。另外,要引导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能力,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核心素质。

综上所述,解决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问题,提升学前教育总体质量,必须着手构建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保障机制,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注重提升工作效率并兼顾公平,全面推动学前教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合理分配师资资源,将“维护幼儿健康成长与均衡发展”作为基本目标,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制度,优化公民办园结构,从而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刘云艳.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8):38-43.

篇8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城乡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9.2 文献标识码:A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云南省保山市更是如此。统筹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使所有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1.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予适龄幼儿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以及资源配置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计划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果计划的相对均衡。

1.2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概念辨析

1.2.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

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城市与乡村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分布规划,分布实施,使学前教育走向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更有力的措施支持、帮助基础薄弱地区的薄弱幼儿园的发展,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促进,不断实现均衡发展。

1.2.2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长期的历史原因,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均衡是相对的,是不断螺旋式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2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对比

2.1学前教育机会不均衡

城乡学前教育机会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入园率的差异上,截止2013年8月,保山市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仅为50%。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入园率偏低,保山市72个乡镇中,仍有17个乡镇没有建中心幼儿园。目前保山市仅有一级幼儿园13所,仅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3%,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

2.2学前教育过程不均衡

城市幼儿园拥有优厚的教学资源,不仅设施齐全,而且教师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管理规范,幼儿园的包教质量较高,尤其是城市幼儿园基本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可视化、活动化,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贴近幼儿的心理,符合幼儿教学的要求,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乡村幼儿园由于体制不顺、经费不足,设施、场地、教具、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连一台VCD、彩色电视机都没有,玩具、图书也很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老套,阻碍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一些幼儿园实行的混龄班,只有一个老师,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太大,老师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几本课本就进行数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多媒体、音乐、美术、游戏、手工等教学活动。农村幼儿园办园指导思想、保教活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小学化趋势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发展。

2.3学前教育结果不均衡

学前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学前教育的结果无法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衡量。但是否接受过学前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质量的高低,却对儿童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优于农村儿童;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入学准备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他们入学之后的学习和发展。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国家应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和入学机会,保障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统筹保山市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建议

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的统筹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通过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促进保山市学前教育的发展。这些机制包括形式多样的投资机制、供求均衡的分配机制、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等。

3.1多样化的投资机制

3.1.1政府是幼儿教育投入的最重要的主体

公益性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属性。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主要是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和管理监督得以体现的。其中,政府财政投入对其公益性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明确政府职责”,这是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学前教育普及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1.2确定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投入机制

保山市城市学前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不同,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相比农村较为丰富,因此城市和农村的投资重心稍有差异。政府对于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应实行政府支持、举办者投入、社会力量捐资、家长缴费的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政府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应主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家长交费为补充的经费投入机制,并逐步加大政府对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

3.2供求合理的分配机制

合理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时要以供求均衡为导向,考虑合理配置资源的现实原则。

3.2.1城乡幼儿教育供求的差异性

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的供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城市地区供给能力较高,丰富的幼教资源被用于提高幼教质量;而供给能力低的农村地区,有限的幼教资源还得(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延伸到范围更广的地区,幼教资源分散,并且不能满足所有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需求。因此,在分配幼儿教育资源时应该倾向于为不利群体提供服务,优先考虑农村地区,用于改善农村幼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乡镇示范性幼儿园,发挥其辐射能力和规模效益。

3.2.2 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则

(1)供给与需求均衡化

解决城乡学前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合理分配学前教育资源的关键,由于保山市城市与农村之间,城市与农村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差异,在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时应该偏向于乡镇和农村幼儿园,改善和加强农村薄弱幼儿的硬件软件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

(2)因地制宜合理调配

在我国分税制体制的背景下,保山市各级政府、不同区域的同级政府间存在着财政实力的差异。但各级政府都应该根据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前教育资源的比重,着力将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重点扶持农村幼儿园,以缩小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之间的差距。

保山市政府应积极把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使一些本来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或者使一些处于不利境况的幼儿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3.3合理优化的幼儿师资结构

统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应加强学前教育人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提升教师学历层次。要探索用人新机制,将素质较高、富有潜力、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派到基层幼儿园担任管理工作,以改变农村幼儿园的管理状况。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设立地方支教津贴,鼓励年纪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挂职任教,以优惠的待遇吸引大中专学生到基层幼儿园任教,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同时鼓励学历低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与进修,逐步改善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

3.4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保山市城市学前教育相对农村来说有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农民收入的限制,呈现出“办园条件低、教师水平低、小学化倾向严重、安全隐患严重”等特点,很多散居幼儿甚至无学可上。

(1)在办园体制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保山市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建立以县政府办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园为补充的办园体制。对于人口和幼儿较少、距离较近的行政村,可以联合共同举办幼儿园。

(2)在管理体制方面,保山市政府要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城市学前教育的管理相对已经步入正轨,市政府应该加强对各区县农村政府的管理力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作为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项目,积极开展城乡幼儿园“对口帮扶”、“结对互助”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在传播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研究、培训师资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学前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挑战,适时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克服学前教育发展的障碍,推进学前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推进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的统筹发展。

基金项目:保山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保山市城乡学前教育统筹发展研究”(12B009KZ)。

参考文献

[1] 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2).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性

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基本实现,“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级各层教育领域展开,当前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布展主要集中于大学教育、职业教育,还缺少对学前教育层级的关注。学界已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治理研究状况如何,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必要,是否可行,应从哪些角度开展系统的研究是本文着重论述的内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当前学前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破解策略上。骈茂林(2012)认为,由于治理责任不明确、治理理念不清晰,以往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受制于地方政府自身的努力程度,学前教育治理结构、过程和结果呈现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并将此归因于政府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不明晰;学前教育服务的制度供给不足以及学前教育服务标准缺失和监督机制缺位。时丽(2015)认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还存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学前教育公平缺失等问题,其根源是学前教育治理结构的失衡。并且指出市场、民间力量和家庭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治理主体,要理清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治理体系各主体的参与领域和职责,实现学前教育治理体系的创新,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的突出成果集中于以下几项:(1)学前教育的多元立法。英国《儿童法案》(2004)和《儿童保育法案》(2006)的颁布,为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政府职能,明确相关重要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能和职责,实施整合服务为所需的机构重组和跨部门合作机制提供法律支持。德国政府制订了《儿童和青少年福利法案》(1992)、《托幼机构拓展法案》(2004)等,以保障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连续性。(2)实施学前教育“弱势补偿”方案。国家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系统的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和发展计划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3)鼓励机构的多元发展。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途径有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区、教会、慈善团体、学校、企业、私人等。

(三)研究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检视发现:(1)对学前教育治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治理的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入国内,学界对其的分析也不可谓不多,然而结合中国国情和体制特征进行的有价值和有力度的分析依然不多见。(2)在立法多元、均衡发展、课程设置理性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方面,国外已有了实际操作,但是基于自己的国情,我难以照搬他们现成的理论和经验。(3)“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应该在各级各类教育展开全面的研究,而学前教育层级的系统研究还未展开。

二、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是落实中央政策,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改革的总目标,落实到教育领域就是要通过全面改革,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可以“牵引”到学前教育层级,学前教育的治理现代化研究在教育的基础环节,将起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其次是破解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需要。袁部长提出了当前教育工作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习惯于用分数管学生,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习惯于用升学率管老师,制约了教师的创造性。问题“牵引”到学前教育层级就要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但是,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动态的、流动的,要破解难题,则离不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而这一研究将为破解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可供参照的对策建议。

再次是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在政府、社会和市场等主体的参与下,将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惠及所有农村适龄儿童的管理保障体系,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和政府主导性。”学前教育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good governance),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要实现其“公益性”与“普惠性”就要规避单单依靠市场进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缺陷,要在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多元主体“共治”来保证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学前教育才能最广泛地惠及到“弱势”适龄儿童。

三、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开展的研究路径

第一,要在厘清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方面做出努力。因为明晰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前提。首先,学前教育治理与大学教育治理、职业教育治理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从治理的本质来讲,都是对主体利益的协调与整合,区别就在于学前教育治理涉及的利益主体的特殊性,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一直关注的焦点,国内知名专家都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性,杜绝学前儿童的超前教育,学前教育的“去小学化”旨在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而非集中在小学知识的掌握。其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学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两个必要维度,治理体系是规范政府、学校、市场等多元治理主体的权利与行为,维护公共教育事务和提供优质教育公共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即治理组织和相关人员开展治理活动,实现治理目标的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二,应关注学前教育治理的“现代性”意蕴研究。学前教育治理现代化,不是“化”为现代学前教育就算完成任务,而是要在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础上,追求更为长远的“现代性”。对于学前教育治理的“现代性”意蕴可分别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工具、治理过程几个维度展开。按照现代性所秉承的“大写的人”(即主体性)及“大写的理性”特征,学前教育治理理念需要凸显公平、民主与效率;治理主体要凸显多元化特征;治理机制要凸显法制之理性以及市场之理性特质;治理工具要注重法律与契约;治理过程要凸显“互相承认”、“民主协商”等特征。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获得过程,学前教育治理的“现代性”是什么,直接决定了学前教育现代化的走向。

第三,可关注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障碍研究。这是关乎“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矛盾的集中爆发点。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受制于,学前教育法制不足、传统一元化管理理念、缺乏规范市场和成熟社会组织等因素。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立法还不够完善,综合国外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在学前教育立法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特征,这也是立法完善的体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封建制度的影响,管理理念陈旧,主要以政府的一元化管理为主,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还不能完全实现。规范的市场和成熟的社会组织是学前教育治理的“胚囊”,市场和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制于特殊的“权利”机制。如何突破“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是实现学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篇10

如今,对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是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是否能够顺利发展也将对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是,与预期情况所不同的是,如今农村学前教育并没有正常开展,发展状况也并不达标。为了能够改善如今的状况,就需要分析状况并且采取有关的改良措施。本文就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加以研究与讨论,从中发现问题与弊端,从而对于如何改善如何发展提出有关的对策,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农村 发展 探讨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农村经济也在飞速提升,如今与农村有关的惠民政策也逐渐落实到位,农民的生活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开始逐渐受到了关注,在许多乡镇上都开办了不同规模程度的农村学前教育班。可是因为农村学前教育并不普及,同时其起点较低,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并且对此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

1.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状况

1.1小学化教学内容过于严重

目前有关农村学前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属于非常规规律,其并没有遵照幼儿生理正常发展规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的形式将会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很严重的压力。先从教育活动上进行观察,农村学前教育大多是因为家长的激烈要求,才会开展的,而家长之所以赞成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提前接触到小学的知识,所以孩子的听说读成为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重点,造成教师对于语文数学重点关注,但是本应注意的美术、音乐、舞蹈却反而不受重视。另外在教育方式方面,其采取的与小学教学方式接近的模式,这使得孩子的动手能力并未得到一定的培养,并且也缺乏应有的游戏环节,这样无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得幼儿的主动学习性无法有效地形成。最后则是教学教材的环节存在问题,因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不规范,导致所使用的教材多样,并且多数使用一年级教材,造成学前教育变成小学教学预备班,与因材施教的根本有着极大的偏离。

1.2薄弱的师资力量

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即将退休的小学教师,或者是非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社会青年,其本身也并未经受过任何有关的专业培训。而这两者是无法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仅仅只能对幼儿起到看管作用,保护其不受到摔跤磕碰等伤害,但学前教育的课程安排以及活动开展就无法有效开展。

1.3错误的开办目的

农村学前教育本是为了能够开发农村幼儿的能力,启发其创造力,激发其兴趣,但由于家长对于孩子成才过于急切,仅仅只关注表面的显性成果,而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情感方面等隐性教育的培养则并不关注。这就导致部分学校仅仅将学前教育班的开办当做学校营利创收的方式,而受到利益驱动开办的特色办、兴趣班都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完全没有顾忌幼儿成长过程的规律。另外,教师给幼儿灌输各种知识,仅仅是为了能够让家长与领导认可自身工作,而非学前教育的初衷。

2.改善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对策

2.1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待遇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前提为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的好坏对于其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村教师水平开展改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第一,补足农村教师的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福利待遇的效果;第二,将农村幼儿教师薪资待遇纳入财政系统,建立有关的收入机制以及工作保障,使得编制内的幼儿教师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第三,对于幼儿教师的招聘与使用需要严格把关,并且在职期间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幼儿教育方面的业务素质,确保其学前教育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

2.2教育观念需转变

学前教育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之一,是之后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其重要程度与义务教育相同,所以需要受到家长、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关注。为了能够保障学前教育顺利进行,需要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其有着正确的认知,需要认可学前教育是以孩子为根本,并且转变错误观念,不应将学前教育与提早教育当作同一概念,需要将孩子自身发展需求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不能急于求成,应以孩子的未来发展为主。另外,每个孩子就是独立的个体,应对孩子的认知与兴趣持有尊重的态度,将成人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是错误的作法,这样将会造成儿童过早对于学习的反感,并且将其童心及创造力给剥夺。为了确保其能够奠定出良好的基础,需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各种发展经验,使得其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农村学前教育环境需提升

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中小学教育也在朝着信息化发展,而农村学前教育也需要随之改变。为了能够满足如今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有关幼儿园也需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采购教育所需要的娱乐设备、电脑、多媒体等。另外政府投入时也可以采取多渠道办园,比如合理收费、捐款办学等,这样就确保开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有着其应有的保障。

3. 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既是如今教育事业中的重点,也是最薄弱环节。为了能够让孩子的发展不受到制约,需要从教室、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改善,让教师、家长对农村学前教育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使得有关的教学活动与内容不再是小学化,而应让其回归自然,能够顺着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为将来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有着地区特色的办学方式,让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最后让国内的教育事业有着飞跃性的突破。

作者:聂凤云 单位:舒兰市亮甲山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郭兴平.探讨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163-163.

[2]吴继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瓶颈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1):97-100.

[3]何显禄.浅谈政府主导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J].科学导报,2014,(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