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背景

篇1

结合存量时代背景下的行业转型需求以及地方高校的教学目标,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设计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提出了本科分层教学的探究模式和研究生分类教学的情境模式,并对教学实践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以期对地方高校的城市设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存量发展;城市设计;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3207

在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城乡发展也进入到新的转型阶段。新时期中国城市已改变以往单一向外扩张的“增量”发展,在强调理性规模增长的同时,更重视以城乡统筹、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城市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的“存量”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方式从增量向存量转型意味着现有城市规划范式的转变。存量土地成为城市增长的主要空间来源使规划设计研究的对象发生了改变,以往以增量土地资源为载体的大规模新城建设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微空间、微设计、微循环、微更新。在此情境下,城市应该如何进行更新、再生和复兴成为当下语境中学界重新关注的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应顺势而变,以避免出现“学生一出校门,学的东西就过时了”[1]的尴尬境况。

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别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2016年3月住建部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并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设计专业。城市设计在存量时代的城市发展中对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重点。在本科高年级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城市设计课程中,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思维和设计方法如何逐步介入,如何弥补设计课程教学与现实实践之间的“真实性”差距,并由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是教学实践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存量时代对学生城市设计能力培养的“新”需求

(一)对城市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能力

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主要以城市更新类型为主,即对已经开发的城市土地

资源进行再利用,使其成为城市再发展的存量空间,是一种“在城市上建设城市”[2]的规划设计类型。与以土地增量为导向的新区开发型城市设计相比,学生面对的“难题”不再是如何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理想蓝图,而是如何在问题认知基础上对城市系统进行设计“缝合”。可见,城市更新类型的设计需要学生不仅有物质形态的设计操作能力,更需要具备城市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注重“形体空间操作”向重视“城市问题探究”转变。

(二)对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的辨别与认知能力

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土地使用权主体是多元的,即有待更新的不仅仅是存量的物质空间,还有需要重新调整和界定的利益关系。可以说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3]。

存量时代的城市规划是“对既存利益的调整,所以实施更难。增量规划是针对长远和未来的,利益具有预期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存量和减量的利益关系具有即时性、现实性和确定性,矛盾更为尖锐复杂。”[3]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引导学生对城市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关注,那么其方案的可实施性必然与真实状况有差距。学生城市设计思维训练不仅仅要关注物质空间,还要关注利益相关者。

(三)将城市设计的解决方案转译为规划管理手段的综合协调能力

城市设计的方案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在存量时代,无论是方案制定还是方案实施都是多方利益相关者协作的结果,规划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控制作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思维方式的同时,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更需要学生理解更新的内在机制和管理过程。存量土地资源的再利用需要“精打细算”的精明设计,是能够“脚踏实地”的实施方案,更是基于制度设计的规划管理成果;因此,学生需要具有从问题解析到设计演绎,再到实施管理,城市设计全过程的综合协调能力。

二、存量时代的城市设计模式探索

(一)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篇2

    

    投资规模(万元)                10以下   10-100  100-300  300-1000  1000及

    收费率(%)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上

    工程类别

    --------------------------------------------------------------------------

    城市桥梁 公园桥 复杂/一般       2.4/2.3  2.2/2.1 

    城市桥梁 小桥 复杂/一般         2.2/2.1  2.1/2.0

    城市桥梁 中桥 复杂/一般                  2.2/2.1  2.1/2.0  2.0/1.9

    城市桥梁 大桥 复杂/一般                           2.2/2.0  2.0/1.8  1.8/1.6

    立体交叉 三层全立交                                        2.1      2.0

    立体交叉 两层全立交 复杂                          2.1      2.0      1.9

    立体交叉 两层全立交 一般                 2.0      1.9      1.8

    立体交叉 两层全立交 简单        1.9      1.8      1.7

    立体交叉 简交                   1.8      1.7

    立体交叉 道路与铁道                               2.1       2.0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低碳就是随之衍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形式。低碳就是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减少碳的排放量,是把节能减排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形式。而低碳经济就是指就低能耗和低污染为主要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建设中排出最少量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获得整个社会的产出,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全面转变。低碳城市就是指以低碳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并且居民以低碳为生活理念和行为特征的建设蓝图。低碳城市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园林绿化就是城市居民最先接触到的自然环境。所以建设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倡导低碳生活最重要的环节和关键部分。

2、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性

(1)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喧嚣的城市,拥挤的人群,在繁华大都市里到处都充斥着汽车尾气的味道。而人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疾病。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城市园林缺乏生机与活力,草木和植被也没有健康的生长环境。而在低碳经济的背景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大自然最本真的东西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想象一下到处都充满绿色和生机的城市是多么的美丽。

(2)以低碳经济背景为前提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低碳作为一种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而在低碳模式影响下必然会兴起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向,在探索低碳经济的同时,必然能够带动一些生产企业加入低碳经济的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在节能耗降污染的理念下完成生产企业利益的增收,同时还会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城市园林作为人们直接接触的自然环境,必须能够更加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理念。

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

(1)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应用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园林作为体现城市面貌的窗口,它的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既然对园林绿化设计是以低碳为前提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把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被运用在园林中。研究表明,固碳能力比较强的植物主要有,垂柳、碧桃、木芙蓉等。可以在绿化的过程把这些植物种植在园林,就可以有效提高固碳效益,营造自然的园林绿化,从而提高城市的固碳效益。

(2)科学合理的配置营造出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时候不能光注重固碳能力的强弱,也应该主要优势互补的效益。一般来说,对于园林进行绿化时以下几种搭配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低碳高效的能力:

1)落叶乔木与绿灌木的搭配。从理论上来说,首先,灌木类树种在固碳释氧方面的能力要比乔木植被略高一筹,其次,灌木类植被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植物。对于在种植地面上来说,固碳释氧分别为灌木优于乔木,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加大灌木和乔木的种植数量和面积。这样的搭配不仅可以改善单位面积的覆盖率同时也可以增加空间的绿化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固碳释氧能力。

2)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的搭配。由于速长植被的固碳能力要比慢长植被强,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当速长植被与慢长植被搭配的时候,不仅能实现比较高的固碳效益,同时还能形成优良的园林景观效应和绿化效应。

3)常绿植被与落叶植被的搭配。适当增加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这可能与其色素(花青苷)在叶片中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有关,从而影响了叶片反射光谱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但考虑到大部分彩叶植物与落叶植物在秋冬都要落叶,其深秋及冬季的固碳效益接近于零。因此,将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即可弥补这一不足,保证秋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季皆宜的植物景观。

4)不同年龄植被之间的搭配。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老龄树。值得深思的是,这一点即可成为反对目前盛行的“大树进城”现象又一有力佐证。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从其它生态效应、景观美学以及历史科学价值等层面而言,保护古树名木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幼龄树木与老龄树木搭配种植,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5)乡野植被与园林植被的搭配。某些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固碳率,如水果类植物、垂柳、三叶树、天竺桂、冬青等,且非常适用于南方地区,为此,今后应适当增加此类乡土植物,并与常规树种搭配,既可提高植物群落整体的固碳能力,也可提高该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与适应性,并有利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应用,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低碳园林植物景观。

4、结语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合理的设计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园林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了对人们环保节能的思想理念。只有把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出低碳环保的风格,才能对整个社会及居民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激发居民对低碳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想要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必须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注入新鲜的活力和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想,李海梅.居住区绿化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9(03).

[2]黄娟,胡永红.上海地区绿化植物综合评价与群落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05).

篇4

低碳,顾名思义就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和资源浪费。而所谓的低碳经济,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最少的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低碳城市则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方向,政府以建设低碳社会为目标,市民以低碳生活理念为行为指导的城市。这个最终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城市的园林绿地恰恰是市民最容易接触的自然环境,所以,建造一个低碳且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是建造低碳城市的重要组分。

2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方法

2.1选择合适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

在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注重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应用,提高园林绿地中植物固碳的效率。经过多方面查阅资料,总结世界各地学者的研究成果知道,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不同,其中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麻栎、碧桃、广玉兰、醉鱼草、夹竹桃、垂柳、火棘等。

2.2科学配置绿化植物,建造高效、低碳的城市园林

要建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不只是要选择合适的种类,还必须注意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使其在空间上和固碳能力上可以优势互补,使植物在分布上错落有致,最大限度地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群体固碳能力,建设低碳的城市园林。依照某市的城市园林建造现状,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植物配置:

2.2.1高大乔木与矮生灌木搭配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的固碳能力不同,其中灌木的固碳放氧能力显著高于其它高大乔木树种,灌木的固碳能力也远远高于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另有在相同面积上种植不同种类植物的试验显示,在固碳能力上常绿灌木固碳放氧能力最强,其次是落叶乔木,再则是常绿乔木,与前几种相比,落叶灌木的固碳放氧能力最弱。所以,在选择搭配园林绿化植物时,要注意适当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配置比例,合理搭配,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放氧固碳能力,而且园林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气。

2.2.2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搭配

依据植物学研究结果,速生树种的固碳放氧能力远远比慢生树种高,不过这只是一个短期的,但就长久来看,把二者搭配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固碳速度,而且可以在植物景观和生态方面获得长久的效益。

2.2.3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搭配

常绿植物在一年四季都有很强的固碳放氧能力,这与落叶植物秋季落叶后的固碳能力几乎为零相比好很多。但今年相关领域的研究表明,由于秋季落叶植物会出现彩色,这种叶片由于其叶片内花色苷的存在和分布差异,增加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增强了固碳放氧的能力,同时秋天叶色变化可以增加观赏性。所以,常绿作物与落叶植物搭配可以相互弥补,以保证四季都有较高固碳能力,还可以增加观赏性。

2.2.4低龄树与老龄树搭配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盛行直接移栽高龄的大树,从固碳放氧方面来讲这种现象是不正确的,因为低龄树木的固碳能力远高于高龄的大树,虽然就单株固碳来看,古树可能远远高于常规树木。但由于其数目少,且几乎不再生长,总的来说吸收二氧化碳较少。就观赏性来看,古树、大树更加具有观赏性,而且这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古树种类,所以将不同年龄的树木搭配种植,既可以增加固碳能力,建造低碳园林,还可以增加观赏性和保护濒危树种。

3总结

篇5

一、广场

广场是建筑外环境面的一部分。城市的公共性广场是广大市民进行户外聚会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公共性广场少不了园林绿化,近年来,彩色植被成为大连市各大广场绿化的新宠。

以星海广场为例,在广场的中心周围及中央大道的两侧,植物规划采用大面积的草坪作底。其上进行模纹式的矮灌木栽植,平面造型为抽象连续的海浪,以烘托主题。大量彩色地被的营造多少缓解了钢筋城市的生硬感。在广场的外环。植物栽植主要以灌木为主,常绿植物占有一定的比例,丰富的色彩与模纹的式样结合,使得广场整体效果极佳。

二、公园

公园绿地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和市民的文化生活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材质、色彩及高度各异的地被植物在大连市各大公园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劳动公园是将地被景观营造得比较好的公园之一。劳动公园地处大连市中心繁华地带,是大连市中心最大的集文化、体育、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在台地园景区、山水园景区、蔷薇园景区、牡丹园景区、荟芳园景区、竹园景区、鹤飞坪景区、鹿鸣谷景区、樱花园景区中,注重复层植物混交。结合东北地区及大连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种植抗寒性及耐盐碱性都很强的植被,丰富林下植被的种类,使单一的草坪铺设成为历史。

园路在园林景观中举足轻重,它不仅划分空间,还把各种活动场所和景点连接起来,而且直接影响绿化率和景观效果。因此,植物配置非常重要。劳动公园主路边各色鲜花以花境方式布置,依材质、种类和高度混合搭配,争奇斗艳。

三、住宅小区

居住区绿地最接近群众,与群众日常生活最为密切,在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美化环境、创造老少皆宜的室外游憩空间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其中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是居住区绿地中景观最集中、最动人之处,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不惜重金打造别具一格的庭院,以博得购房者的青睐。

隆泉华庭是大连首个围合式小高层布局的建筑,它以简约现代的建筑立面,散发着浓郁的海滨度假浪漫风情,无论是自然式的种植还是规则的模纹,都是那样和谐和自然。楼盘入口前就是大面积的彩色地被造景,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堆石成山、流水潺潺、草花相伴,创造让人舒适陶醉的感觉的景观已成为当前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舒缓的坡地上,高大乔木的映衬下,紫叶李、黄杨球、红叶小檗和鲜花与假山石结合,显得自然而和谐。模纹、圆球规则栽植被几块自然的山石打破了它的规则,增添了自然的感觉。

四、道路

交通绿地是指各种道路用地的绿化。这类绿地具有遮荫防晒、降低噪声、吸附尘埃等功能,对改善环境卫生和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北出口”道路环境设计中,主要是利用植物材料在一年四季中色彩的不同进行有机的组合。一、二年生草花使分隔带仿佛是一匹五彩斑斓的锦缎,其中千日红的花期很长,管理也不难,是理想的道路分隔带地被植物。如在春夏季节主要是根据植物的花期及花的色彩进行搭配组合,在秋季则主要是利用秋季植物叶片变色的这一特征,与其他植物进行有机的组合,而冬季则主要是利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在色彩、形态上的巨大反差组合运用。以冷色调为主的交通岛给人以冷静的感觉,有利于行车安全。彩色地被上以一定韵律点缀修剪的灌木,使分隔带更加立体化。交通岛内乔灌木混植,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为道路营造了一处富有浓郁自然气息的景致。

五、结论

从对大连地被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中可以看出,合理地利用地被植物,以不同配植形式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既解决了城市中的黄土问题,增加了绿地率,又丰富了植物景观类型,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层次,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在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地被植物的景观应用虽然有固定的模式,但要依据因“地制宜、功能优先、季色相变化、配植合理”等原则,并根据景观的需要和绿地系统的要求来决定地被的使用,不断研究开发新、优地被植物,并探讨新的应用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城市交响一大连城市理念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查德・L・奥斯汀,罗爱军译植物景观设计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35.

篇6

关键词:寒地;寒冷地区;配置原则

一、概述

城市景观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景观的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些“特殊”城市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设计,比如——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概念,指北纬40°以北的高纬地带,其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西安、兰州、拉萨、沈阳、哈尔滨等一些省区。

二、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如瑞典、挪威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前苏联针对寒冷地区城市的景观设计问题也提出了,建立气候防护单元、设施布局紧凑、注重街道走向和冬季风向的关系、发展室内景观等理论。

三、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特色性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气候条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观,是创造北方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资源。国内外有许多的城市都善于利用北方特有的冰雪条件开展冬季景观建设及各种文化艺术和节日庆典活动,并相应的发展冬季旅游项目。我国哈尔滨在每年冬季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节旅游活动,利用松花江的冰面营造城市冬季景观。将冬泳、冰滑梯等冰雪活动汇集在一起,再利用江堤开辟雪橇滑道,建冰雪大世界大型主题公园;在太阳岛公园中举办雪博会、雪雕比赛,从而营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冬季游憩空间。

寒冷地区城市景观是基于自然及长期演化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观形象。一些形式简单,布局紧凑,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挡春季的风沙的城市地区设计形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闭的人行系统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交通空间之一。比如,哈尔滨大型地下商业街、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空中步道都是为适应寒地城市气候而设计的。

(二)利用室内空间表现的原则

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和公共交往的需求,而室内环境的室外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在某种程度上尽量接近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公共空间,为寒冷季节的室外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气候环境。比如设计有玻璃顶棚的街道、庭院、屋顶花园、空中步道及地下商业街等多种形式的室内化公共空间。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以引入自然光线与室外环境保持视觉上的联系,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丰富冬季城市景观。

四、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长寒冷、日照时间短,植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观叶观干等特殊观赏效果外,大部分的树木叶子干枯,呈现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改变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努力方向。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方面:依据四季景观不同主题的要点选择植物。

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常绿针叶树;各种风致优雅、婀娜多姿的常绿树树形,如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这些树种枝形飘逸,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如冬季美丽的雾凇景观;落叶阔叶树。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其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除了充分挖掘树冠的自然形成外,还可修剪成各种人工形态,白雪覆盖后也可作为雪雕观赏。

枝干色彩与质地。与春、夏、秋三季比起来,树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较单调的,枝干多为灰褐色。但有些树种的枝干却具有鲜艳的色彩,如红瑞木、京桃等。应用这些树种可丰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色彩,打破色彩单调的冬季效果。

冬季宿存果实的植物。宿存果实是冬季植物的另一景观,若在白雪的映衬下其观赏效果会更好。

结语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在于能否创造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否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受,以及是否能满足寒冷地区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面貌,而寒地城市景观同样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产生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风景。所以,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雄飞,王悦.城市特色与古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陈自新.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年6期

[5]李绍纲.寒冷地区城市旅馆中庭设计的几个问题.世界建筑,1984年2期

[6]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NO.4,Dec.2002.

篇7

关键词: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教学现状;措施

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为桂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机泵设备操作与控制、管路与阀门拆装吸收解吸塔操作与优化控制、精馏塔操作与优化控制、膜分离设备操作与优化控制等内容[1]。学好该课程可为后续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工程及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涉及的共性技术原理、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具有鲜明的环境工程技术特征,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而新工科背景下对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又提出,要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技术原理用于指导工程实践,提高发明新工艺、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教学效果离这一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甚至反映该课程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针对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课时为72学时,其中,16学时为实验学时,理论学时为56学时,平均每周的理论学时为4学时。部分学生反映理论课时偏多。另外,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学校没有设置实践教学课时。(2)考核成绩评定体系不够完善。我校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占比分别为30%和7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成绩两部分。在期末考核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应付考试仍能取得较高分数,因此,成绩评定机制要做适当的调整。另外,期末试卷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原理阐述、简答题等客观题,缺少能反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观题。(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枯燥。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主要以PPT的形式来讲授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4)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授课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目前主要是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过于书面化,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

2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课程设置与安排应适当调整

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是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的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笔者认为,我校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对该课程做适当调整势在必行。如将理论课时由原来的56学时压缩至48学时,压缩的8学时增设为认知实习或者参观实习的实践教学学时。授课教师应着重对该课程中流体流动、传质、传热、过滤、蒸馏等核心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内容,让学生课后学习即可。增设认知实习或者参观实习,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各设备的运转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观实习过程中,通过现场讲解各设备的工作原理,还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安排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上课时间时,应把实验课尽可能往后安排,避免出现某个知识点的理论课都还没上,而实验课却先开始的现象,从而丧失了通过实验课来消化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的作用与效果。

2.2课程考核评定机制改革

成绩评定与考核既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我校环境工程原理与设备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占比分别为30%和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成绩两部分。鉴于存在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应付考试仍能取得较高分数的现象,笔者认为,应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可提高至40%。另外,应适当增加少量的随堂测验作为平时成绩,如一学期开展3~4次随堂测试,这样可起到时刻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笔者认为,环境工程原理及设备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非对概念知识和复杂公式的死记硬背[1]。同样,期末考试的卷面考核内容,不应仅局限于对原理、概念名词解释、理论原理等进行阐述的客观题,而应适当精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阐述其中的原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2.3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俨然已成为高等院校最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直观展示,也可采用动画模拟设备器械的运转过程,使大量难板书、较抽象的关于设备的运转原理变得更直接、更生动。因此,多媒体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4]。然而,如果授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出现课堂枯燥乏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散漫等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往往过快,有时候来不及消化吸收上一页的PPT内容,屏幕就已切换到下一个知识点,造成知识点的脱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如果把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和板书二者的优势。例如对于那些逻辑性较强但难以理解的公式,授课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慢慢推导,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另外,对于一些重难点的计算题,相较于多媒体教学,采用板书一步步推演给学生看,效果会更好。

2.4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为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授课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采用问题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所谓问题导向法,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环境工程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出发,让学生深入展开探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吸附相关内容时,可先设置提问“为什么人们常在购买的新车里放置一些活性炭小包?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及其原理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授课教师可以自然引出吸附的定义、吸附剂的特性、吸附剂类型、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2]。而案例教学法[3]要求授课教师平时要养成搜集工程运用与生产实际中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的习惯,通过讲解经典案例,使抽象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能动性。教学主体也从传统的“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求知欲[2]。

篇8

关键字:植物 绿色空间 城市公园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 A

1植物在城市中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城市中的开敞空间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在狭小的空间中人们感觉到心理的压力,渴望一种辽阔的视野,而且城市的污染程度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增多,人们急切的需要清新的空气。植物是生物链中的供给者,自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地球植物化学物质循环的推动者,在改善城市空气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创造美丽造景的条件。

2绿色空间理论概述

2.1公园系统论

“美国造园之父” F・L・Olmsted从生态角度将自然引入城市,还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即自然不规则公园和住宅区城市公园。他提出的公园系统论主要观点有:(1)国家公园、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公园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改良的重要手段。城市公园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自然的天堂,主张在城市心脏引进乡村风景。(2)尊重和保护自然。公园规划应尊重一切生命形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尽量不改变地形和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美,使其与人工美融合。他规划的公园采用自然式布置,注重大面积自然意境。(3)其理论核心是,重视生态环境,系统地把公园有机相连,突出植物景观和自然景色。

2.2自然风景论

1841年,A・J・Downing提出保护自然、接近自然的风景园理论。他认为,国家公园、城市绿地及自然保护不是奢侈,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呼吁建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2.3景观规划生态论

1969年,I・L Mcharg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提出景观生态规划论,即把自然资源与风景规划结合的人造自然生态系统思,推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区域自然保护和土地使用的规划。其主要观点有:(1)一切自然因素、生物及其存在形式,都是顺应自然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结果;(2)生态决定风景,合理规划的实质是有效使用资源。风景园林规划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根据自然特征、生态系统及土地状况,确定城市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3中国当代城市绿色空间

中国当代城市被誉为重城,它的意思指沉重,缺乏灵活性、可变性、高能耗、高污染。城市之于自然之重,城市是自然中的“黑洞”,不断吞噬和摧毁着外部的自然,而城市内部的自然被鼓励并不断消耗:当代中国城市对于自然缺乏弹性、还原性和可持续性。未来的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一种相对重城而言的轻城,轻的意思是弹性、可能性、灵活、清洁、节能、便利。轻城中的轻环境,指自然景观以其功能综合化特性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组成元素,生态、清洁、并充满着发展变化的弹性和可能性。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促进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并由于数字科技的附着,使其也成为工作、学习、交流的完美平台。同时自然景观可以与交通基础设施结合,提供更绿色舒适的出行享受。合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良便捷的居住载体和土地弹性储备区域。自然景观用作城市农场可以在满足生态和休闲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粮食和耕地保障。

3.1城市绿地

城市规划中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使人们对城市绿地有了全方面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城市绿地功能除了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且成为城市减灾防灾的空旷地带外,在使用功能上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观光旅游、文化宣传等场所。从美化城市的角度看,绿地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城市绿地的构成主要是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分为(1)基础型地被:植株低矮,以覆盖地面为主,应用范围广,可大面积种植,不需频繁修剪,体现或替代草坪作用。如麦冬类、白三叶、扶芳藤等。(2)骨干型地被:城市各类绿地中广泛应用,以色叶低矮灌木为主,群植、组合配置,或通过修剪进行高度、造型控制,稳定性高、延续时间长。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3)点缀型地被:主要观赏地被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同一绿地内用量不大,多用于花坛、草坪、林缘,或与骨干型地被配置。如鸢尾等。

3.2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后期建设的公园主要是为本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城市公园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创造城市公园的主体,对改善城市气候、调节人们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植物构造出的景色也就不同。西方国家喜欢将植物通过人工的塑形,创造出不同的景物,最典型的就是英式园林;我国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因此景色都是植物的本色,通过植物的不同含义来构造出不同的美景。

4城市公园中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4.1途径公园的沿途

城市公园的位置会临近道路,在不同的车速情况下所看到的景色不同,虽然城市公园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比起小汽车,乘坐大客车可以越过栅栏、围墙、树篱和路堤的顶部看到更多的景观,而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则可以看到更多细部。如图所示,车速不同,视角也就不同,此图显示了如何运用沿途的交通速度确定线路边沿的变化尺度、景观持续时间以及开阔度大小。

(摘自西蒙・贝尔《户外游憩设计》)

4.2入口

如果入口是有一条通道与公路连接,必须考虑到几方面的因素:

(1)交通工具从入口处转向公路的视线问题,因此此处不应种植高大的树种以

(摘自西蒙・贝尔《户外游憩设计》)

免遮挡视线;

(2)竖立标示提醒正在驱车接近的司机,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减速;

(3)入口处的路面要妥善处理,以便使司机安全刹车,同时入口处的路面要慎重选择,防止有松散物质掉落到临近的公路上;

(4)入口外观应该使人觉得有吸引力并觉得安全,因此在靠近城市道路附近要考虑设立信息和安全须知栏,但不能影响能见度和吸引力,入口处应当整洁美丽,

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4.3通行步道

城市公园是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公园内是禁止机动车辆通行。随着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更多的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城市中的自行车郊游团越来越多。现代自行车运动更加专业,速度也较普通自行车要快,如果将这种特殊的自行车运动融入到城市道路中,会给城市道路带来一定压力,而且专业的自行车性能也得不到发挥,将此类运动跟公园结合起来又会给在公园休闲娱乐的人们带来干扰。轮滑和滑板逐渐成为青少年的活动项目,轮滑和滑板的具有速度快、灵活度高且表演性强等特点。但是公园中的步行节奏比较慢,这种灵活性的活动项目与慢行会有冲突。

结合以上两点以及美国的一些实例提出一些构想:

(1)在公园中设立两种道路,一种是仅允许步行者通行的道路,还有一种是自行车及轮滑、滑板等通行的道路,这两种系统用黄色的线进行分割。

(2)道路周围景观设计要注意不宜种植低矮的灌木,可以种植草坪,地被植物或者乔木,乔木分为小乔、中乔和大乔。草坪和地被植物具有相同的空间功能特征,即对人们的视线及运动方向不会产生任何屏蔽与阻碍作用,可构成空间自然的连续与过渡。

4.4公园内道路周围的植物选择

城市公园中基本都是步行道,与周围景观通常会用树篱进行分隔,树篱是由小型灌木构成,小型灌木的空间尺度更具有亲人性,而且其高度在视线以下,在空间设计上具有形成矮墙、篱笆以及护栏的功能,而且由于视线的连续性,加上光影变化不大,所以从功能上易形成半开放式空间。

利用植被建立小规模景观以及大规模景观,还可以考虑路径设计中的趣味性内容和风景,同时公园的道路也要建立无障碍步行通道,必须沿途保持一条没有树枝妨碍视障人士的无障碍步行道。

公园道路周围也适合种植一些大乔木,夏天起到遮阴的效果,冬天没有叶子的树枝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色。

5结语

城市扩张式的发展导致城市的开敞空间逐渐缩小,城市公园成为了居民需求的首选。城市公园的道路系统有别于城市一般的道路,主要以步行道为主,其中穿插一些自行车和轮滑运动,这些道路应多选择草坪或地被植物,完全的步行道路可以选择乔木。无障碍步道周围的植物选择要考虑不会有树枝妨碍到视障人士的出行,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公园的入口处要充分考虑车辆、人员的分流和视线问题。植物是构造城市美景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柔和建筑的金属的灰色冷漠的情调,构成城市的美景。

参考文献

[1] 王保忠,安树青,宋福强,何平,张智俊,李明阳.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J].人文地理,2005,(5):32-33

[2]刘斌.城市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调查[J].科技风,2011:216

[3]城市中国.2011,45(2):94-95

[4]西蒙贝尔,陈玉洁.户外游憩设计[M] .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旅游规划与设计―节事城市旅游[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1):58-60

[6]孟华.西安城市东部绿色生态环境分析―以灞河生态区绿色空间的生态规划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5―6

[7]张文,范闻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8]苏雪痕.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互联网+;UI设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130-03

1 引言

随着Web2.0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无疑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它改变了许多固有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变得更为灵活、更为自由、更为智慧。UI设计课是目前社会需求度非常高的技能类课程。UI设计理念必须经由实验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与操作技能,而传统的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缺少互联网思维,已经不符合移动碎片化学习的需求,逐渐呈现出教学技术陈旧、学生主动性降低、师生交互呆板等问题。“互联网+教育”代表着基于新技术的教学方式演变,可有效改造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

2 实施可行性

“互联网+”手段能否改善原有UI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本文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可行性。

从优势方面进行分析,互联网+的优势是互动性强,许多“互联网+”产品是学生兴趣的聚合口,如微信。将“互联网+”引入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UI设计内容的学习动机。此外,即时交互的特性也能够缓解师生双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对等关系[1]。

从劣势方面进行分析,“互联网+”技术一般均需依托Internet,在实验过程中开放网络会成为常态,一部分不专心的学生会浏览与实验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这对教师的实验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要维持课堂的有序,保证实验流程的正常运行,都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从机遇方面进行分析,“互联网+”如同春风,吹起一池之水,为原来呆板的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带来新的改革机遇。教师可以大胆启用适合于课程的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智慧教育趋势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参与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

从威胁方面进行分析,新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带有一定的未知性,教师较难掌控所有方面。一旦对其管理不佳,则可能造成课堂上的某些失控,对整门课程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只要克服实验教学管理、学生动机维持等问题,应用互联网+手段构建UI设计实验教学模式具备较大可行性。

3 实验教学原则

无论采用何种“互联网+”技术手段,无论安排何种形式的混合教学,“互联网+”背景下的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技术必须服务于实验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实验教学虽然是新技术的应用,但并非“为了使用技术而用技术”。每一项“互联网+”技术在引入实验教学之前,都必须经过论证评估。首先对其面向对象、技术特征、教学优势、潜在隐患等进行详细调研,再判断是否有合适的实验环节可以嵌入,最后决定是否将其安排入课程的实验设计之中,确保其能服务于实验教学。

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互联网+教育”概念兴起的当下,有些教学工作者看到深度学习机器人战胜人类思维能力等现象,对教学产生悲观情绪,认为“互联网+”将弱化教师地位。然而笔者认为,“互联网+”代表了新型的思维,但是教师地位并未下降,而是在侧面被加强。教师对于整个因新技术而呈现离散状态的教学过程,其引导管理作用变得愈加重要突出。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天性,也不可能因为冰冷的显示屏幕而被取代,面授除了知识的交流,还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互联网+”背景下的UIO计课程中仍需维护。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采用“互联网+”技术的实验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包括参与动机、关注程度、实践热情、知识内化效率、课程满意程度等。只要是能产生某些方面的助益,对教学过程没有消极影响,均可以考虑引入。如某项技术对于教学设计中的知识表达可能并无太多帮助,但它能活跃学习气氛,提升参与者的自信与热情,即可加入上述第一条原则的论证对象列表。

4 实验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主要以微信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互联网媒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从基于慕课的自习、混合式实验过程、基于Web教学平台评价、基于开源社区扩展实践等方面展开,其模式思路如图1所示[2]。

基于慕课的自习 实验教学的课前学习主要通过慕课自习实现。教师在第一次课即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微信关注教师公众号。教师提前一周左右在微信公众号下一节课的知识要点,并提供慕课学习资源的链接,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知识要点在慕课平台上进行自学。

如下一节实验课的主题是APP UI,教师事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送推文,通知学生就APP UI主题进行预习,要求结合教材、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就APP UI的设计原则、设计风格、设计工具等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师除了预告学习要求,还会提供与APP UI相关的网络参考资源。除了依据课程建设实际情况推送学校自制平面设计类慕课,还会推送中国大学MOOC“人人爱设计”、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等著名联盟、院校的针对性慕课资源,以解决参考资源有时不够全面的问题。

混合式实验过程 在实验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必须从微信端推送实验指导书,使用简化的流程图等方法告知学生整个实验的步骤,以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设立实验教学目标与流程,降低部分学生的茫然与紧张感。

如教师推送一个“头脑风暴+思维导图+UI绘制”的流程以及绘制APP UI的重点技巧至学生微信,进行学习任务的预示。要求学生按5~6人分组进行头脑风暴,每组设一位组长以及一位记录员。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提示APP主题的卡片分发到每个小组,要求小组就发到卡片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提炼创意,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不得打断发言,学生采用Xmind软件或纸笔等工具提炼创意。头脑风暴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Xmind将创意点组织为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并请创意较好的小组将思维导图成果在讲台上进行讲解。而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就APP UI的各个分解页面使用Axure或Sketch绘制APP UI原型。教师在整个混合式实验过程中主要是组织与引导,并视学生的具体实验需求考虑采用Remote Desktop演示重点与难点。

除此之外,师生的讨论有时也使用微信的微现场等功能进行交互,如教师在Web设立讨论主题“微软的扁平化风格UI是否代表互联网的全部扁平化趋势”,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微信提交看法,教师则筛选学生讨论意见,将具备代表性的见解“上墙”(展示在页面),并对“上墙”意见进行点评。

基于Web教学平台的评价 教学评价在实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需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3]。过程性评价方面,教师通过头脑风暴活动中的组员表现、思维导图的创意讲解、现场互动等形式进行评价。总结性评价方面,教师主要通过学生在Web端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期末总评对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进行加权计算。

限于微信手机端API等问题,移动端提交作业功能仍不成熟,因此,目前实验作业的提交与批改采用的是“课堂派”这种融合PC端与移动端的Web教学平台。教师提前在Web教学平台作业要求,学生将完成的实验成果提交到系统对应任务,教师在平台上实时预览作业并进行打分。因为该Web系统与微信端数据互通,学生可自愿绑定微信至Web系统。绑定微信号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查询作业提交结果以及分数。教师也可以针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私信点评,师生间均可以通过Web系统或微信进行站内私信,避免学生因做错作业产生的尴尬感,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加深了师生的信任与交流。

基于开源社区的扩展实践 创新创业成为当下高校应用型教育的重点关注话题,因此,本研究除了课堂内的实验,还积极推动课外的实践深化。“互联网+”背景下UI设计课程的扩展实践,主要安排在课后。教师通过微信推送时下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主题,引导实验过程中感兴趣的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此外,教师不定期微信推送开源社区信息(如开源中国社区OSChina),引导学生在课外跨学科跨学院组队,扩展所学知识,并依托科技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等将其转化为实践成果。教师在这个步骤内充当导师身份,与学生在创客空间等场所进行交流,助其成果孵化。

5 存在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的UI设计课程实验教学中,虽然在诸多方面有所改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工具并非原生为教学开发 许多好的互联网工具(方法、应用、平台等)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验教学,降低了工具的适用性与工作效率。原因在于其并非原生为教学开发,部分是中途转型,还有部分至今仍面向其他领域。但一个利好的现象是,包括YY教育、新东方网校、淘宝同学在内等在线教育均对教育市场看好,开始投入开发力度,甚至QQ群等长期未进行教学优化的也推出了教学群功能。

教师对于新技术有抵触心理 大部分教师能接受新技术,却不情愿将其应用于教学。因为,首先这部分付出往往并未计入工作量,教师没有回报;其次,学习技术需要时间,将技术转化应用于教学进而改变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习惯,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部分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害怕在课堂上因新技术应用失误而产生尴尬。这一点仍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政策安排,以及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能力。

自律性差的学生会影响效果 验教学中教师头疼的往往是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如在大班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形式中,组内“消极怠工”的学生往往会降低整个小组的凝聚力,影响最后的实验成果。微信、Web等应用的放开,给了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自由与资源,然而从事无关事情的学生却会影响整个实验任务的积极氛围。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实验过程,因材施教,引导偏离于任务之外的学生重新回到任务线。

6 结论

“互联网+”应用于实验教学是一种趋势,种种便捷特性为UI设计课程带来新的活力。本研究结合微信、Web教学系统等互联网媒体,采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对此满意度较高,期望能结合更多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对于教师及教育研究者而言,“互联网+”本身正在发展,仍有许多特性需要时间去改善,以更好地符合教学需求。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教师对技术的接纳度提升,包括UI设计在内的课程都会形成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篇10

我们以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13个主要城市为对象,采用空间引力模型测算了2005年和2009年间京津冀区域内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隶属度。

分析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以北京为中心,考量北京与某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第二,以北京为中心城市,考察某城市对北京的经济隶属度。

第三,以50%的经济隶属度作为衡量密切程度的标准。

2005年京津冀经济联系情况

就经济联系量来看,如表1所示,2005年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呈现出明显的中心——特征,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为中心城市,其它城市为,经济联系量主要围绕京津中心城市展开,周边城市对京津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明显高于对唐山和石家庄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充分体现出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

综合分析2005年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北京对外联系的经济联系强度,可以看到,在首都圈范围内的二级中心城市中,唐山和石家庄对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要高于对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尤其是石家庄与北京的经济联系要比石家庄与天津的经济联系密切得多,反映了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中的更为明显的吸引力。廊坊、张家口、保定、承德、秦皇岛、沧州等城市,对京津的经济隶属度都要大大高于对唐山、石家庄的经济隶属度,反映出唐山和石家庄作为二级中心城市并不具备较强的集聚力和扩散力,与北京和天津差距明显。

总的来看,2005年京津冀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是以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为主导,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是中心城市与二级中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与部分周边城市来展开,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很强,扩散效应不足,而唐山和石家庄的极化效应明显弱于京津,对三级城市的辐射力偏低,这也充分反映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

2009年京津冀主要城市经济联系度

随着时间的发展,京津冀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考察2009年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度,如表3所示,与2005年相比,2009年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并仍然呈现出明显的中心——特征,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对其它二、三级城市的集聚效应要比2005年更加强烈,周边大部分城市对京津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要比2005年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明显高于对唐山和石家庄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充分体现出北京和天津在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所处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

在二级中心城市中,唐山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要比2005年的水平提高不少,而石家庄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度虽有提高,但是幅度有限,而且石家庄和唐山对北京的经济隶属度有所下降,对天津的经济隶属度都有所提高,反映了自滨海新区战略实施以来天津经济发展的集聚力和扩散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就北京对其它二三级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来看,如表4所示,2009年,北京对外经济联系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周边的廊坊、唐山、保定等市,对廊坊、唐山、保定的经济联系量之和要占到北京对所有二三级城市经济联系量总和的79%左右,要比2005年的水平还有所提高。

首都圈的范围界定与合作发展建议

通过两次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与北京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是天津,换句话说,京津同城化是首都圈建设的基础。北京与天津是北方地区经济联系最紧密、相互之间的经济隶属度非常高的城市区域,2009年天津对北京的经济隶属度为73.18%,北京对天津的经济隶属度为58.66%。因此,从北京与天津的发展现实看,京津应当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那就是京津的同城化。如果放大到首都经济圈的合作,也就是必须将天津总体上纳入到首都经济圈的范畴。

首都经济圈是要解决国家首都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为国家首都的发展夯实资源环境基础。因此,首都经济圈的功能定位,应当是为解决首都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而形成的经济区域,是首都功能的拓展区域,其空间范围应当是与首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区,是北京经济实力能够辐射与带动发展的区域。

对于保证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都经济圈,如果我们以50%为标准的话,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是组成首都经济圈的主体部分,唐山和秦皇岛是不符合标准的,或者说可以将唐山、秦皇岛不作为首都经济圈的主体部分进行考虑。

首都经济圈主体部分六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广泛,发展层级却有很大区别,要使之成为一个经济高度融合繁荣的首都经济圈,可以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经济圈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不断深化和加强区域合作,健全快速交通设施、高效能源供应和产业配套体系,在更大的空间谋划首都发展和世界城市建设。加强合作交流,消除壁垒和障碍,加快产业转移,实现商品、生产要素、区域政策的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向。

第二,从疏解北京超大城市人口和功能的目的出发,加快“京郊新城”和“环京新城”的建设,在首都经济圈内进行城市建设的机制创新。探讨并试行首都经济圈内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设施和政策的对接,推进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城市群。

第三,进一步推动产业在首都经济圈内部的有序转移。随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北京很多拥有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创新集聚区(如中关村、CBD等地区)将更加专注于高端产业的发展,制造业、部分生产业、部分陆路物流等产业将北靠和南移,促进环京地区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