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

篇1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

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ー个学生的学科素

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本学期《道德与法治》主要任务

就是完成新课教学、系统复习、备战中考、冲刺中考,对于

教学来讲就是要做好最后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使本校《道德

与法治》的复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

行,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中考打基础的指导方

针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系统复习,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

轮复习中夯实基础,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融技巧、方法、

思想于一体,获得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

识。

在第三轮的专题和时政热点复习中掌握时政热点题的

答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训练。最后,做好辅导,确

保2020年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ニ、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

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

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

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

别学生自制カ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

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

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

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

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这届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习惯比较

差,需要老师的监督。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本届学生的整体水平较上届弱ー些,而且优生较

少,心浮气躁,基础薄弱,比较懒散,作业上交情况极差。

(ニ)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系統,在应用多本书

的知识解答同一道大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全面看问题的能

カ较差,不能用所学知识点来完整全面的回答,得不全分。

因为是毕业班,时间紧,学生心理压カ较大,课堂容量较大,

练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快慢班的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増加趣味性,以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三、教材分析

七、八年级教材很多学生已经丟失,只能根据考纲有针

对性地复习,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时政热点专题,对

于学生来讲更是陌生,没有可取的教材和资料,全靠教师的

经验总结。

四、

复习目标

以学生为本,复习备考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复习过

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的培

养。

加强课本知识系统教学,争取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理疏

导,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进而构成立体知识系統。

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

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分层布置作业,争取合格率和优秀

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五、

开学安排

(一)对“空中课堂”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

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

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

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

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ー课每ー个知识点

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

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

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

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

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鼓励他们大胆思考,拓宽思路,总结反思,让学生

学会学习

(五)

平时提些有新意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解决,培养

学生的探究意识。

(六)

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_信,培养他们_主学

习的好习惯。

(七)

课堂上经常关注他们的听课情况,鼓励他们向优秀

学生学习,以至于他们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

深入班级,做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定

期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工作。

(九)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明要求,及时了解学生的

思想和情况,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及时表扬和批评。为了防

止优生产生骄傲情緒。

(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

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

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要特別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

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建议

针对小学,建议“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作业不能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同时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针对初中,建议根据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

小学:

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针对小学,建议要根据学校问卷的调查、学生作业状况、参与率、学生座谈等,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制定学校线下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摸清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对象与人数,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作业(如课堂作业本),不能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提出针对性的视力保护措施。

建议提出,各学科要梳理线上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实际精准分析学情,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不能简单窄化为纸笔测试的手段)。结合作业情况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内容,重新制订学科学期教学计划。不主张开学后,各学科任教教师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重讲。

初中:

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

针对初中,建议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以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巩固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焦虑。加强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准确了解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跟进辅导措施。

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教师教学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关注本学科线上学习情况异常的学生,关注学习异常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能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使其尽快适应线下学习。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家长:

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另外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或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充分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好与老师的沟通。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为做好2020年春季复学后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努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

一、根据线上教学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网课做好衔接。

在复课前,学校就组织教研组的老师相互交流研讨,制定学期计划,初步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教师分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学校教导处根据线上所授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教学进度,保障线上教学和复课后的教学内容不断档。

二、整合网上授课内容,改变一贯的按步就班的教学方式,对网上已学内容进行巩固提升。

对于线上教学与本学期新课进行连贯性教学,在新课之前,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线上知识点的复习梳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上实现无缝衔接。

三、开学后教学内容既要面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线上学习的效果,不同学生效果各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线下辅导衔接。

复课后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效进行摸底,目的是检查学生“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学习的状态和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以最快速度激发起学生线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反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检测等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

篇2

为做好2020年春季复学后的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效衔接,

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努力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

一、根据线上教学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网课做好衔接。

在复课前,学校就组织教研组的老师相互交流研讨,制定学期计

划,初步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梳理,明确教师分工,督促教师认真

备课。学校教导处根据线上所授的内容,调整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重

新制定教学进度,保障线上教学和复课后的教学内容不断档。

二、整合网上授课内容,改变一贯的按步就班的教学方式,对网

上已学内容进行巩固提升。

对于线上教学与本学期新课进行连贯性教学,在新课之前,安排

一定时间进行线上知识点的复习梳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让学生

在知识学习链上实现无缝衔接。

三、开学后教学内容既要面向全体也要考虑个体,线上学习的效

果,不同学生效果各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线下辅导衔接。

复课后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效进行摸底,目的是检查学生“延迟

开学”期间线上学习的状态和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以最快速度激发起学生线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

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反复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检

测等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

四、特殊时期,线下教学也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关注

当前疫情发展的情况,尽最大限度做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教育教学要充满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一再延退的开学改变了学生往日固定的生物钟和学习习惯,当前,

教师亟待改变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本次疫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尽快

把放飞的心收回来、把散漫的态度集中起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

学校课堂学习。

中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建议

针对小学,建议“线上教学”期间已经完成的作业不能要求学生

重新做一次,同时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针对初中,建议

根据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

小学: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针对小学,建议要根据学校问卷的调查、学生作业状况、参与率、

学生座谈等,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了解学情,制定学校

线下与线上教学衔接方案。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摸清未参与线上学习的

学生对象与人数,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线上教学”期间已经

完成的作业(如课堂作业本),不能要求学生重新做一次。对全体学

生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提出针对性的视力保护措施。

建议提出,各学科要梳理线上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实际精准分析

学情,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不能简单窄化为纸笔测

试的手段)。结合作业情况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内容,重新制订学科

学期教学计划。不主张开学后,各学科任教教师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

重讲。

初中: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

针对初中,建议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以

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巩固和提升线上教

学效果。

做好九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对中考复习的焦虑。加强

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不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学情做好集体补学和个体补学计划。准确了解未参与线上学

习的学生情况,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学方案。准确了解线上学习效果

不佳的学生情况,采取适当的跟进辅导措施。在线下教学的起始几周,教师教学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

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关注本学科线上学习情况异常的学生,关注学习异常学生的心理

状况,并能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使其尽快适应线下学习。在线下

教学的起始几周,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并抽出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针

对性的查漏补缺。

家长: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另外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使

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防止或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充分关注

篇3

为了切实做好开学复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

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数学课程教学

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要

求,帮助学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后教育教学衔接,保

障春季学期教学时间,确保完成本学期小一数学教学任务、

和教学质量。

二、做好学情诊断

1.梳理笔记作业。要梳理线上课程的听课笔记、学生

作业情况,尤其是作业中的错题,充分了解学生的线上

学习情况。

2.单元测试。开学要基于教材目标与学生学情,对每

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方式可以是纸笔测试与口头测

试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

3.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与学

习需求。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根据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一份科学

理的教学计划。如哪些内容要重新让学生体验理解?哪些

容要重点讲解?哪些内容需要查漏补缺?对于学生已经

握的知识点,怎么展开复习?总上所述,安排以下几种

课型:

1.理解体验课。一是体验不深刻,让学生再次体验,

如100以内的进步加法和退位减法,需要引导学生摆小

棒,真正让学生体会算理。二是理解不深入,要设计活动

加深理

解。如第五单元,人民币的单复名数之间的互化等。

2.查漏补缺课。有些内容学生错误率较高,有些线上

习的局限性,学生接受新知比较难得知识点,这些内容

要查漏补缺。

3.单元整合课。学过的单元,鼓励学生自己去整理,

加深学生对一个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联系。

四、基于学情精心备课

线上教学,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不同学校、

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学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些学过的

课,

怎么上?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备课来展

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

合前面

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

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五、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生学得不好,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是因为学

态度问题,没有在线认真听课;有些学生接受能力慢,

认真

听了,听不懂;还有些孩子在老家没有条件听线上课程等,

因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如没有

线上认真听课的,重新听,反复听;还有部分听不懂的

学生,就要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线上学习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

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

性。另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不利

于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

开展线下

教学的障碍。所以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

级学习氛围、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

习状态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同桌互助、比一比,

小组合作等学习

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

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篇4

——关于后疫情时代“课堂回归”的思考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三中李义唐刘霞

各地学校都在准备复课,如火如荼的线上教学将从云端下线。摆在教师面前的,是疫情后课堂如何回归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课堂搬回学校教室,而是关系到教师和学生如何完美“下线”,并重新回归各自角色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返校心理调适。

长期居家在线学习突然回归学校线下学习,学生心理难免有所不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长期居家线上“盯屏幕”,缺乏同学、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对外界的好奇心削弱,养成了“孤僻好静”的习惯,进入正常线下学习后,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心态不稳。二是返校后突然脱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少学生的“娱乐”机会锐减,课外活动受限,会感到不适。三是自律性差的学生,因居家学习时落下了课程,返校前后会焦虑,影响返校后正常学习。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也许是必然出现的这些心理状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心理应对策略来帮其调适。如:正式复学返校之前,网上学科授课内容减量,有预设地在网课上向学生渗透“断奶教育”,暗示和提醒学生尽早做好结束网课、返校复学的思想准备,正视课堂学习及要求,及时转换学习方式,尽快转变各自角色。

用好返校第一周的心理调适时机,帮助学生身心“复位”。在符合安全防疫的条件下,多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各类活动;借助抗疫过程中各条战线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引导,促进学生尽快进入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要在返校后做好学情诊断。

学生居家学习环境、习惯和自律性各不一样,线上学习状态千差万别,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有效的评测,这关系到复课后如何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效果。

学生返校前,梳理居家学习的“难题”或“易错题”并推荐给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后精选题源推荐给科任教师,科任教师与命题教师根据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从题源中选题,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组卷,适当进行“变式”或“再创作”。整个过程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去,可以较好地实现“以考促学”和“学业诊断”目的。

学生返校后,全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情检测,并组织教师以班为单位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网课期间的成绩并能认真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补交补学活动,促进线下教学平稳、有序、高效地恢复正常状态。

第三,再次精心订计划、调进度,实施教学。

学生返校复学后,为保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前后知识的衔接,不至于在学习中“欠下账”、“补不起”、“填不上”,从而影响今后的学习,教师要根据实情,有针对性地再次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以期做到“培优补差、查漏补缺”,确保线上教学平稳“下线”,教学早入正规。

篇5

[关键词]移动学习 线上线下 三位一体 积件 闯关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2-0053-03

一、引言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缩写为MLearning),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可携技术的学习方式,它消除了一般可携带装置的机动性之地域限制。伴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支柱。移动学习以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以移动设备为工具,以教育传播理论为基石,以微视频和数字资源为内容,以项目驱动、情景教学为教学应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活动中时间不同步、空间相分离的问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转变。[1]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必然对现有高职课程教学产生冲击,引起原有高职教育各要素的不适应,出现诸多问题。如何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移动学习的技术优势实现移动学习与高职课程教学的深层次整合,将移动学习有机地融入到现有高职课程教学中,发挥其最大功用,是非常值得探究和研究的。

二、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以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意图相关因素和移动学习制约因素为调查立足点进行展开。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表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影响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的首要因素是“使用微信进行交流”,这占43.8%,其次是“玩游戏”,这占28.2%。移动学习制约因素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内容枯燥”成为移动学习的最大障碍,其次是“移动版课程与课堂授课不统一”的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在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使用手机意图、改善和消除制约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才能使得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得到实践和发展。

三、移动学习融入高职课程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移动学习有其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困境和挑战,更何况高职课程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单纯地通过移动学习替代面对面等教学方式。移动学习通过优质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对现有高职课程教学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将教学过程单一化的倾向都是不合理的。不同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它反应了人们对知识以及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混合式学习实践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融合的趋势。[2]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移动学习与现有课程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能为现有高职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功能。

课堂教学同步产生的项目操作微视频、课堂教学微视频等一系列的教学成品可以及时到移动学习平台,供学生跨时空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现行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以课后平行项目实现微视频为纽带能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顺利衔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介绍课后平行项目实现基本思路,具体的实现过程可由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来完成。在实现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可借助移动学习平台中的课后平行项目微视频参考得以完成,对于疑惑亦可借助于微信或博客与教师实现实时沟通和交流。线下平行项目的实施情况在后一节课堂教学中得以检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移动学习的统一。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拓宽和补充。开展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移动设备上,打造教育教学的移动学习平台,是积极探索构建移动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不能贸然的将移动学习简单顶替课堂教学,它只是高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增强实践教学的一种探索。只有对线上与线下教学两手抓,并且扬长避短,才能实现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二)三位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

微信是专业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微信平台的碎片化和裂片式知识传播等特点与面授学习、移动学习平台之间实现互补,也与其他社会性软件共同构建了移动社会性合作学习环境。[3]上述宁波城市学院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微信使用率几乎覆盖所有高职学生,若能将微信平台与现有的高职教学环境无缝结合,必将大幅度提高高职学生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的可能性。本文在深度探索移动学习支持功能和理论基础上,以微型资源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平台,构建与基于安卓的移动学习APP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三位一体的面向高职学生的移动学习平台(见图1)和学习环境,实现移动学习与现有教学生态的和谐发展。三位一体的移动微型学习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以及交互式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与“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强调教师主导下的知识传递与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4]微型资源服务器为基于安卓的移动学习APP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的微视频等资料。网络教学平台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无缝衔接打通移动微型学习与现有学习环境之间的通道,网络教学平台通过ExMobi软件实施界面转换直接为微信公众平台使用,避免资源重复建设。通过微信群可以进行师生、学生之间沟通、共享学习资源,也可方便组成学习组,进行协作学习。

(三)基于微课和积件理念的移动教学资源设计

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所带来的各种新的学习上下文的关联及其传递特征,也是与固定、大容量等学习方式有所不同的。[5]移动学习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资料的设计必须要符合零散这一特征,微课理念与之不谋而合。移动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微型学习理论的指导,设计具体移动学习资源内容时,应将学习内容依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但又自成体系的微型知识模块,通过模块之间的组合,构成新的主题。移动学习教学资源设计以微视频为核心进行展开,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将制作首页的任务分解为更细化的可具操作性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实施过程大约为10分钟。同时在移动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积件建设。积件是一种教学设计软件的策略和思路,是对教学信息的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6]积件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从复杂的教学软件设计的技术问题和资料收集管理中解脱出来,它具有最小化、可积性、共享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并能适应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更新变化,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实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基本规则和无穷变幻的统一、静与动的统一。

(四)基于闯关游戏的教学设计

闯关教学设计是基于宁波城市学院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探索出的一种适合于高职课程的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呈阶梯形难度,每个部分为一“关”,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实现闯关。这种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例如,在网页制作移动学习教学设计中,以网页设计中的基本操作为学习积件设计闯关游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数量的代码段(以图形化表现方式)由上往下自动落下,当单击特定的代码段图像时,显示相应的结果。当三个正确的代码段图像都被选中后,则显示闯关成功,进入下一关。此外,这个关卡内容以积件的方式保存,当其他关卡中需要这个积件,可以直接组装使用。

四、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移动学习与高职教学整合策略,旨在为移动学习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移动学习和高职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基于微课和积件理念的移动教学资源设计理念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供了借鉴。据不完全统计,微信在高职学生中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让其成为移动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平台与高职教学环境整合探索,可以实现微信移动学习、基于APP的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教育生态和谐统一。移动互联网给高职教育教学领域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充分挖掘三位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在高职学生中构建新型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今后研究和实践的目标。

[ 注 释 ]

[1] 张翠荣.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3]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4] 张艳超,伍海燕.移动微型学习:新生代员工继续教育新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79-84.

篇6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VR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39-02

一、VR科学技术时代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新常态开始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1]“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教育体制,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移动学习等信息新技术,使教学形式由线下的课堂教学加上线上教育,正如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中学为用”一样,21世纪互联网教育的口号是“线下为体,线上为用”,线上线下完全打通,形成整体。

微课是教师通过录制5~8分钟的课堂教学视频来教授学生某一个学科知识点,教学内容精简;慕课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支持百位乃至上万人学习的互联网开放课程,学习者通过慕课打破时间、空间、年龄的界限,免费地获取来自全球顶级专家的多个领域知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重新建构学习的过程,利用学习认知理论的发现式学习方法,寻求疑难问题的答案,巩固知识的运用。这些在线教育有视频直播录播、问答社区、论坛互动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哪一种,用狭义的理解都只不过将线下学习通过视频、音频直接搬到线上,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式”数字化知识,其受众群体绝不会是本文研究对象――自主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好的中高职学生,因而VR科学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VR科学技术即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将学习主体用户真正置于虚拟场景中学习。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确认将推出全新购物方式“Buy+”,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100%还原实体店场景,戴上带有动作捕捉的VR设备眼镜,“走进”店里,体验更多的商品购物过程。VR技术当然也要广泛应用于商务英语教育教学中,学习者带上一款智能眼镜客户端就能将自己转换到不同的商务英语活动的虚拟教学环境中,智能终端能把识别系统、智能搜索、逻辑推理以及信息感应等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让学习者在全方位立体型综合教学场景中,都有近似真实的感知。如何把VR科学技术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使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设置更加优化是互联网教育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突破口。

二、广东省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中职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其根本都是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的实际应用和商务技能,其培养目标根据不同的岗位群的行业标准进行划分,再具体细化到不同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要求上。商务英语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商务英语中职生比较,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都应该更强。换句话说,中职教育应为准备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储备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和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而高职教育应该是在中职教育层次的基础上延伸与提升。于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商务交际能力,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商务技能从事各种商贸活动及在英语环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本文研究的就是中职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问题,难以有效进行衔接的主要因素是职业英语技能的人才培养没有明显层次性差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2.课程设置重复分离。商务英语课程内容也不够专业性,很少涉及专业技能英语知识,大都以基础大众英语为主,“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知识、轻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高职商务英语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本科化,没有突出高技能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了衔接中出现断层现象。”[3]

3.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在课程教学模式上,根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交际性、交互性、实践性的特点和要求,高职阶段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广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互动式教学法、真实外贸项目实践、网络自主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和技能培养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通过对部分“五年一贯制”学生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过半学生认为中高职教师的授课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的培养以及“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体系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不清楚的情况。

三、广东省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解决策略

1.重新定位中高职学生培养目标。中职学段的商务英语不仅要增加专业知识,也应强化综合职业能力。“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坚持以外语为主线、以商务知识和外贸技能为核心、以实践为手段、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凸显外语学习的基础性和连续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强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渗透和融合。”[4]学生从中职进入高职学习,让学生通过“VR技术”确切得到自己学业发展的反馈,放置于什么样的商务英语环境中,自己的表现力是最强的,最符合什么样岗位的需求,从而有目的和方向的学习、训练那个层次的职业技能。

2.设置中高职商务英语衔接课程。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衔接主要体现在第三学年的教学安排中,以中高职的衔接课程替代原有的专业技能方向课。中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整合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中高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优势,有效的实现中高职的衔接;另一方面,能避免中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过度重复或脱节,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如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又名广州市轻工技工学校,他们既有中职学生又有高职学生,在两个层次城市轨道专业的英语学生学习中,我们将利用“VR技术”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地铁活动场景中用英语咨询交流,通过这种虚拟场景的测试表现知晓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从而因材施教地设置出中职升华到高职的英语校本课程,培养出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加强中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通过对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一体化管理以提高其课程衔接的有效性,中职和高职的教师应在教学科研的建设上多进行沟通交流,一起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商务英语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理论知识以及职场的实战技能。对于中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而言,通过下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来熟悉国际商贸一线的岗位技能,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实践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教师可以直接把在企业学到的最新商务英语行业知识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引导者,中高职教师应该好好与时俱进,学习并了解“VR技术”,开发设计有效的衔接课程,衔接讲求的是系统性与渐进性,要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和中高职学生能力提高的渐进性给予重视。任何一门传播技术课程都只是推进教育事业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关键还是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授课方式,因而优质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王键.以教育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27):4-7.

[2]施冰芸.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设置――基于可雇佣性的研究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9).

[3]孟令超.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D].广东外国语学院,2013,(05).

篇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深入贯彻2020年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健康至上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课题研究,提高学业考试备考的针对性,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全面提升精细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的教育,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在区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的具体指导下,针对本学期疫情防控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线上常规教学管理,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规律,总结混合式教学经验;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校本教研,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育创新工作的实施;引领教师深入开展基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教学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围绕学科学期课程纲要,促进课堂教学由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寻求教学质量、教研特色的新突破。打造“干净、文明、安全、满意、幸福”的“五美”学校,文明健康学校,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灵动”课堂。

三、主要工作

(一)常规工作

1.认真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淄博市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规定》和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工作常规,促教学效益的提高。

2.落实三级课程,做好学校课程开发开设工作。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全,地方课程符合要求,校本课程丰富多彩。

英语、数学教师利用区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六、七年级教师依托学校“梦想中心”建设,利用“一对一”教学手段,学校教师利用新的空中课堂直播室和高水平综合实践创客教室以及万校云、希沃助手、洋葱教育等各类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加强体卫艺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校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在研学旅行、国学教育、文明志愿服务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课例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带头示范作用,探索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灵动”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我校“421”教学模式的实效性。

4.注重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完善和发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组共同体。围绕《周村区关于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本学年重点打造学校教研组共同体。启动仪式后,进一步完善了共同体章程和活动计划,确保共同体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教师自我发展、同伴互助发展、集体专业发展为一体,共生、共享、共进。

5.加强学业考试研究,重点抓好八、九年级学业考试备考工作。各级部每周进行至少1次学情检测工作,教导处负责阅卷工作并形成分析报告。

(二)创新性重点工作

1.坚持利用“晨读、午写、暮思” 推进传统国学进课堂,打造我校传统文化、鲁商文化、丝绸文化校本化研究的教学特色。

2.本学期重点围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特点,摸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形成线上教学经验总结1份并附有PPT,上报参评线上教学案例11份,上报参评教育信息化教学课件案例7份,各级部均总结撰写了线上教学亮点工作总结。3月3日以后每天上传教学资源十几份,坚持了近三个月。线上教学以来每天坚持上下午巡课形成巡课报告一百多份并及时发送给主要领导和级部。3月22日开始每周对四个级部的各科作业进行督查。制作宣传展板2块,撰写制作“秀米”宣传稿件10篇,组织开展线上教学问卷调查并撰写分析报告1份。

3. 分管领导、教学管理干部深入级部、学科组、备课组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召开线上教学工作会议进行工作调度,开展集体备课,组织线上教学公开课活动,帮助级部和学科组、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击,确保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共召开不同层级的线上教学工作推进会、部署会、研讨会40余次,各科开展网上集体备课305次,线上家长会20多次。

4.正式开学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协调配合学校兄弟处室积极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方案》《疫情期间学生上下学方案》《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衔接计划》等制度、方案、计划文件29份。撰写分析报告2份。

5.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建设XXXX中学中考考点,此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准备工作繁琐复杂,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可以说出色的完成了此项重点工作。

6.本学期为提高学校学情检测分析的质量,更有效地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导处基于大数据分析,建设开发出一套过程性动态成绩分析系统,目前已完成测试处于试用阶段。

7.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危化品的管理使用的短板,本学年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得到很大提升。我校获2019年危化品管理使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化学实验教师XXX被评为区危化品管理使用先进个人,XXX等3名教师获XX市创新实验说课一、二、三等奖。

篇8

关键词:服装专业;中高职衔接;网络联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席卷全球,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任务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为迫切的新要求就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创新应用带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牵头,联合3所中职学校共同开展服装专业“1+3”中高职网络联校项目建设工作,通过网络共享方式,构建一体化网络联合学校群,以高职带动中职,形成中高职网络联校“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示范效益。

1 网络联校建设的工作目标

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中高职立体空间连线网络平台,建设中高职衔接的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团队,打造“在线教学、在线实训、在线自测”的互动课堂,实现网络联校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步教学、学分互认、联合教研,形成中职、高职“校际互动、教学互助、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局面。

2 网络联校建设的工作任务

2.1 构建中高职立体空间连线网络平台

基于顶层设计的中高职立体空间连线网络平台建设整体规划,依托现有的服装专业中高职的对接立交桥、专递课程资源、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空间课程等,重新构建中高职立体空间连线网络平台,制定中高职网络联校运行制度,打造“在线教学、在线实训、在线自测”的互动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2 整合中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

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服装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岗位分析,明确中高职服装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群)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中高职衔接的服装专业“岗位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依据“以碎片化的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的原则,整合现有空间教学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为中职学校“量身定做”一批集教学微视频、教学微素材、教学微案例等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推送到网络分校。

2.3 探索中高职学分互认机制

探索中高职学分互认的建设及运行机制,建立和制定以学习者为核心的“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活学活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联校项目建设,探索中高职学分互认新机制,科学调整中高职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建设,实现中职和高职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

2.4 建设中高职信息化应用团队

通过服装专业“1+3”中高职网络联校项目建设,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素养和技能培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训等,形成基于网络空间的教学、教研方式,探索建立中高职之间教师结对帮扶和教学教研团队建设机制,推动网络联校联盟学校之间教师的教学互助、教研互帮、能力互长。

2.5 优化教学同步互动直播的条件

优化建设网络联校联盟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重点优化教学同步互动直播的设施条件。通过网络,结合在线教学互动,实现远程视音频互动教学应用。充分满足网络联校的教育教学应用需求,保证实现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和信息化设备的正常使用。

3 网络联校的建设工作成效

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牵头的3所中职学校的“网络联校”项目立项后,学校制定了网络联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及综合效益,成立了调研团队,深入调研,收集一手资料。调研团队对时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学习需求情况等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研;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中高职网络联校示范工作现状。除此之外,学校还派出多名团队成员外出参加信息化教学调研、观摩、研讨、培训等各项活樱立足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信息化素养和技能培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训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所有的教师具备较强利用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完成了相关设备的采购及安装,优化了网络主校和网络分校的信息化教学设施条件。

学校在“服装专业中高职对接立交桥”空间设置了“网络联校专题栏目”,及时在空间更新项目建设进展,实现了全过程空间管理。

“网络联校”项目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二种形式结合开展工作。

3.1 线下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3所中职学校都是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理事单位,也是服装行业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并且,3所中职学校都是国家示范校,其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都是重点建设专业,在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团队到实地指导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学校在中职教学标准、专递课程、中高职衔接项目等省级重点项目上开展了广泛合作。中高职教师一起完成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等工作,同时由高职教师带领中职教师一起编制教学标准,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了中高职师资水平。

“网络联校”的线下活动主要利用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年会,共同进行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的研讨。此外,还有利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设计展示开放周,邀请3所中职学校的校领导、专业教师来校进行专业交流。

3.2 线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线上合作主要依托世界大学城“中高职校企对接立交桥”专题空间,开展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每位教师都建设了两门空间课程和主题特色空间,由于中高职教师都为空间好友,资源完全开放,中职学校教师可以通过“服装系空间课程大观园”和主题特色空间查找到其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校际之间互访学习和交流活动频繁。

“服装品牌产品企划”“服装产品制版”“服装CAD”三门名师空间课堂,是省级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中职学校教师通过空间观看微课视频和课程资源,与名师进行交流。

专题空间设立了“中高职网络联校服装专业教研室”,中高职教师就专业教学、技术问题等展开了研究与探讨19次,实现了网络联校的同步备课,教研教改。

“专递课程资源”与“同步课堂”也被设立到专题空间。“专递课程资源”包括裙装、裤装、衬衫、外套四类产品的设计、制版与工艺,涵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课件、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同步课堂”前期主要是以上4门课程为主,以后将根据“3+3”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逐步增加“花瑶挑花技艺”“扎蜡染技艺”等课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属于企业的前沿技术,目前开设此课程的本科学校也不多,这对于中职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因此,3所中职学校的老师均参与了学习,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篇9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MOOC;影响因素

一、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开发高职教学的影响

(一)MOOC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育变革的新力量

自2012年开始,MOOC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对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MOOC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单一、刻板的特性,发展成更具有现代化、多媒体化以及网络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也从唯一的全日制教育向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和不同规格的教育转变,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次性的教育方式向着终身教育的方向进行转变与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新形态,MOOC的用户数量飞速增长,伴随MOOC混合式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新形式教学不断出现,教育应用范畴不断拓宽,MOOC混合式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与焦点,也将对未来的教育带来正能量。

(二)MOOC混合式教学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近些年来,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通过不断的总结,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可以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融合,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混合式教学作为高职课堂教学革新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就必然成为高校平衡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学的问题上的最好方法。因此MOOC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2]。

二、高职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混合式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同时也得到了高校的关注和重视。但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也面临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的束缚和高校教学管理变革等挑战。这就使得,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它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理论学习能力较弱。而混合式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理论部分,这就会出现学习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缺乏教师及时讲解的情况,特别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学生无法进行下去。线上学习掌握不够好,线下课程衔接困难,就会使问题越来越多。另外,如果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自控能力差,听课不集中精神,线上学习又相对于传统课堂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学生即使在线上打开教程,也并不一定在学习,这就容易半途而废。另外,有些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式一时间适应不了,转变不了,尽管教师针对线上课程传授了学习方法,但是学生一开始还是会有些手足无措。

(二)教师因素

尽管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都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课前也做了充足的备课,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教学节奏混乱的问题。例如,原本计划在线上授课的内容,中途决定换成课堂讲解会比较好接受,这就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计划和节奏,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不少工作量。而有的教师虽然是响应了号召,也积极开展线上教育,但是他们深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没能真正理解线上教育,仍是以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把学生集中起来观看线上教学视频。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等。显然很多已经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执行[3]。

(三)教学环境因素

在开展教学行动的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顺利开展教学行动的基础保证。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包含两方面:外在的物质条件,实际教学中的方法、学习氛围、教学模式等。在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环境主要是起支撑作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学生与老师与MOOC之间进行交互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教学环境还对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持,这里的环境支持主要就是介绍线上教学环境与线下教学环境。对于线上教学环境而言,主要就是依靠MOOC学习平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并且在线上的教学时间的自由性增加,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并且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线下教学环境而言,它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实际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支持。发挥学校已有的传统教学环境的功能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服务,这是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下教学环境的支柱,主要包括互联网络通信设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物质环境,以及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同学与同学和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人际社交、情感交流等非物质环境。相比较与传统的教学而言,混合式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教学理论来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来进行设计,而是按照学生对于学习环境的要求与目标设置为重点,所以研究者需要了解大局,以便对学习环境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分析并且依据分析进行环境的设计和实施。因此,在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提供环境支持服务时,应该结合一定的理论,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境[4]。

(四)学习资源因素

学习资源是教学组织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支柱。目前,MOOC课程对于学习资源因素主要是媒体资源以及其他网络资源,这也是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中两种最重要的学习形式。

1.MOOC课程媒体资源

在MOOC课程中,会应用到许多的媒体资源,如各种学习的视频以及测试题等,他们是MOOC教学模式中进行有效学习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也是混合教学模式中所应用的主要媒介工具。目前学校中应用的MOOC课程基本上都是由国内的名校或名师进行开发设计的,是具有高质量性的教学资源,具有公开性、多样化、知识体系完整性和规范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教学资源与体系的不断完善,MOOC教学模式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对于混合模式中所进行设计的学习资源与开发已经不再作为重点研究问题,目前研究的重点已经是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教学风格等,形成更加适应本地化的MOOC课程。所以在高职院校应用MOOC教学课程中,要根据具体学校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改进,如需要根据高校进行课程资源提供的相关外部设施条件、人员调配、技术支持等,形成更具不同学校的不同学习发展特色的教学模式。

2.网络媒体资源支持

网络媒体多指以网络通信和数字化技术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形式和手段。随着当代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改进与提高,新型的网络媒体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不仅要重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媒体资源,对于新型网络媒体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色彩构成;艺术设计;高等学校;教学改革;MOOC;慕课

随着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Coursera、Udacity、edX等在线教育平台备受瞩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弗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也开始认同MOOC的理念与实践,网络课程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作为高校教师,面临着“狼来了”的教学改革冲击和一种物竞天择的进化,如何将传统课程同MOOC结合的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机遇。

一、“慕课”特点

从高校学生的角度,慕课的特点:1)时空的任意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慕课成为一种可以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地点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2)进度的个性化。传统课堂总是在提及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课程的掌握能力都是不同的,慕课将学习进度由老师转交学生本体,让学生可以做到因材施学。3)选择的多样性。“将世界上最优秀的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学生可以横向选择感兴趣的学科,也可以选择对国家、学校、教授进行纵向选择。

二、艺术设计课程特点

艺术设计包含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艺设计、工艺美术、信息设计等二级学科。整体课程体系中三大构成是所有学科的公共性基础必修课程,本文结合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来探究艺术设计课程的慕课化教学改革方式。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用科学的方式总结人们对于色彩的不同心理感受以及色彩的搭配方式,将色彩概念化、元素化。探究色彩元素的组合规律,从而让学生以理性的角度创造新的色彩效果。课程需要学生对色彩对比、色彩调和及色彩心理进行手动操作练习,传统色彩构成课是进行纸质化色彩调和填涂练习。

三、艺术设计课程计算机化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无纸化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在设计公司中已经渐渐的淘汰掉纸质化的设计方式,电脑软件、手绘板等科技的发展也在促成这一趋势。而现今的教育中,虽然也有教授计算机软件类课程,但只是在这类课程中会用到计算机。这种教育模式并不是完全因为学校的不懂变革,资金、场地的缺失才是计算机房无法普及化的主要原因。想将艺术设计课堂计算机化,不同的课程因其本身课程特点所对应的方式也不同。色彩构成相对应的是对色彩的规律组合,而这种课程形式可以使用计算机填图进行。

四、艺术设计课程网络教学模式

如同其他世界名校相比较,我们的师资可能有所不及,所以我们的课程相对应的更应展现我们本身的优势,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同学生的可交流性。色彩构成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下授课同时练习搭配线上作业、作业互查以及讨论。总课程三周中42%的课时为线上时间。课程成绩:线下*60%+线上*40%=100分1)学生需分5次在线上完成46张电子版作业,线下授课决定了作业进度的。作业采用电子版《秘密花园》上填色的形式,按照特定要求如:使用色环上120°颜色为主进行低中调填色。2)每位学生需对460张其他同学作业进行认真评分,该评分不计入成绩,但教师会对评分学生评分时显示的色彩感进行打分。3)教师每隔一天一个讨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论坛上对课程相关问题进行发问及探讨。4)由教师搜集课程相关资源如:图片、视频、配色网站、辨色游戏等并到色彩构成课程资源中,学生可自主自觉学习,该项不做强制要求。同时学生也可以上传相关资源,互相学习。

五、艺术设计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

通过三周MOOC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详细的改革成果如下:1)作业量的增加:在传统的三周课堂中,可以进行8张纸质版作业的练习,而在慕课教学改革模式下相同时间中可以完成4张纸质版作业+46张电子版作业。2)学生色彩感觉的培养:在做作业的同时,每个学生在作业互评模式中需要评价460张作业,这些作业需要学生仔细观看,认真评价。增加了学生品鉴作品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3)软件的练习使用:传统教学中计算机软件往往在教学体系的某一段时间里集中教授,而其他课程缺少使用软件的机会,部分需要软件来配合的课程往往是在学科体系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学生大三、大四的时期,软件的遗忘周期却很短,所以经常导致学生再次使用软件的时候已然忘掉大半。本次色彩构成课程加大了软件的练习率,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软件的衔接性学习。同时当今设计行业已是近无纸化设计,增加软件的使用,也能更好的同社会相接轨。4)线上讨论以及资源整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增加学生相关知识储备。

六、结语

MOOC慕课是否是“狼来了”中的“狼”还有待争议,但传统的授课方式期待着变革,也终将变革。跟多的课程模式等待着我们去探究,更新的教学方法等待着我们去创造,更好的人才等待着我们去培养。

作者:潘维 高月斌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卓轩.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