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 人本心理学 艺术创作 现代主义美术
人本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者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其观点与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在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称“现象学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生物还原论思想,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故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以下几点:
1.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人性观、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基础。
2.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3.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包括自我实现的内涵(完满人性与个人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两种类型(健康型超越型)、15条人格特征和高峰体验等。
4.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旨在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来访者内部资源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矫正,以达心理健康。
5.教育改革论是人本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视教人胜于教书,强调有价值的经验学习和过程的学习方式,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培养能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6.超个人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在西方社会引起重视,但在美国心理学界内部的评价却很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家和体系学家的评价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把心理学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人类所特有的多方面精精神生活的研究,它对近代传统心理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对自身理论的论证尚嫌不足。
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突破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心理治疗诸方面独树一帜,建构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正如先前提到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核心,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都是一种自我想法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人本心理学的这些理论都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深远意义,这从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就可以看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的表现,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纯视觉性,艺术价值在于发现和创作。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未来派等。无论是哪一个流派,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强调自我意识的体现,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的张扬。这也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自我实现。
现代主义这种注重自我意识实现的特征可以从很多流派看出,譬如说德国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受康德哲学、柏森格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作品中则更注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有蒙克,蒙克说:“我想表达一种疲倦的动作,在眼睛里,在睫毛间,嘴唇应该画得看来像在喃喃自语……我要画出生命,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蒙克的作品强烈的反映人的精神状态和主观情感,它的画面中那些奇特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是表现他艺术主题最有力的艺术语言。代表作品有《呐喊》,《病中的孩子》等。
野兽主义也是如此,注重表现主观感受,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度的美感。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 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 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鲜明。代表作有《生命的喜悦》)p《华丽第一号》等。
所以说,人本心理学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表现在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发展中,注重自我的表达和自我实现,这些人本心理学的核心内容都在现代主义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卡尔•罗杰斯 人本主义 自我实现 积极关注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54-02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因其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价值、潜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并且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以及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心理科学观、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来访者中心治疗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本文拟对罗杰斯独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
方法论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各个心理学派别持有不同的方法论范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验―客观范式(experimental-objective paradigm),强调心理学采用实验的方法,遵循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人类心理,如行为主义、机能主义以及当代认知心理学。另一种则是经验―主观范式(experimental-subjective paradigm),主张心理学采取现象学方法,将人性作为主观存在或内部经验的人类独特的本体论特点来研究,如格式塔心理学、意动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车文博,1996,p551-552)。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认为这种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心理的研究,其结果只能造成非人化、机械论的心理学。鉴于实验方法的局限性,绝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主张将实证研究方法与现象学和存在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杨鑫辉,2000,p240)。因此,他们提倡研究人类本性应该用更综合、多学科的方法。
罗杰斯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方法也是建立在对传统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批判基础之上的。罗杰斯“倡导现象学方法,把它作为对意识经验的一种直观描述”(车文博,1996,p553)。他认为以往的心理学方法,如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等都忽视了人的发展潜能和价值,主张用动态的整体研究方法去研究实际生活中的人。罗杰斯主张将人或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综合了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这种主客观方法的整合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通过自己内部的参照框架获得主观知识,二是用他人的观察核对主观知识并取得客观知识,三是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以取得人际知识。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些认识构成个人的现象域,这虽是个人的隐秘世界,但通过上述现象学的方法仍能达到正确理解”(罗继才,2002)。
二、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
“人性本善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前提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恶是由文化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同时人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不仅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满足,同时也要不断发展以及完善自己。通过对人性的认识,罗杰斯发展了人格假说。
他认为,有机体(organism)和自我建构(self-structure)是构成人格的两个主要结构。由于人的行为是依据有机体进行解释,因此有机体是行为的“积极发动者”,并表现出一种“有方向的倾向性”(杨鑫辉,2000,p297)。同时,罗杰斯将自我(self)看作有机体主要的心理组成成分,有时也使用自我建构或自我概念。自我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觉知以及对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的认识。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虽然发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但仍能基本维持自身的统一。自我作为一种内在建构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三个阶段:首先形成的是一些处于意识水平的经验,即自我经验。其次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对自身的觉知以及有关各种评价的自我概念。最后有机体可以形成理想自我,即期望自己能够成为的那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同时,人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通过这种自我实现,一个人能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得到发挥。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在具体领域的运用
(一)来访者中心治疗
来访者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是罗杰斯创建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其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为基础,代表着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趋向。它既不同于通过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异常行为的行为治疗法,也不同于探究潜意识改变不正常行为的精神分析,它是通过调动来访者的内在潜能进行自我理解,进而改变对自我及他人的看法,同时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以便达到治疗目的。由于罗杰斯主张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动机和自我成长能力,因此,在他看来,在咨询关系中,不应将来访者看作是病理学意义上的病人,而应该将其看作是与治疗者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的参与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应鼓励来访者自己叙述问题、解决问题。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的是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关系,与来访者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能深刻理解来访者的情绪和经验以便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同时,由于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因此,心理治疗应该使来访者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减少其内心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完整。同时,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咨询态度以及咨询氛围,而不取决于专业知识。要想营造这种咨询氛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治疗者要做到真诚或本真,能随时面对自己经历到的困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以便消除沟通障碍,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其二,咨询师要对来访者的思想、行为、感受等表示真诚的关心以及尊重和接纳,对其叙述内容既不鄙视也不给予评价,既要接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要接受消极的情感体验。其三,咨询师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鼓励来访者自由宣泄其情感或痛苦、恐惧等情绪,使其在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人格发生整合,行为发生变化。
通过这种更加温情友好、富有人情味的治疗方法,最终使来访者肯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及其潜能有了更加清晰、积极的认识,提高了自我评价能力,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1969年,罗杰斯在其《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在他看来,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并且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说,对学生要进行完整的教育,例如使他们具有创造性,能够评估自己的经验;对他人和社会持有积极态度。罗杰斯并不赞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认为其弊端是教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服从,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关系不平等。相反,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关心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其培养成能自由选择并为此负责的人;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进行自我评估。在这种促进成长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进度会更加快。
对于学习理论,罗杰斯强调意义学习。在他看来,学习并不是一种机械灌输式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组合,而是一种“自我主动的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主要是学习者形成对外界刺激的理解和看法。在这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加强对变化环境以及自我的理解来激发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怎样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可以运用到将来的学习之中,因此,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这种思想被罗杰斯称为“学习是成长”的观点。总之,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主张学生中心论以及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四、对罗杰斯心理理论的评价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心理治疗、人格理论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他发展了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基础,强调人格的完整性,主张人具有天生的实现倾向,通过这种倾向,人会逐渐发展为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其次,他提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人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批判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机械决定论以及生物决定论,由于强调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使其心理治疗方法富有人情味。再次,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启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以及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能进行自由选择并为这种选择负责的人。
但同时,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也具有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其理论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之上,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因此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另一方面,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只能对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或是某些心理问题有效,而不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同时,他没有对心理障碍类型进行分类,而全部用其治疗方法实施治疗。
综上所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在心理学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人们的不少批评。而我们所做的更多的是吸取其精华部分,并且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其理论,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罗继才.欧美心理学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杨鑫辉.龚浩然.心理学通史(第5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唐淑云.吴永胜.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9:31-34.
[5]钟建军.郭志宏.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教学指导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3).
[6]曾昱.罗杰斯心理治疗观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68-171.
[7]梁金泉.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1,4:128-134.
[8]孙胜.张延丽.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4:26-27.
篇3
论文摘要: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Keywords:life
Philosophy of life
Humanistic
Constructivism
Abstract:Life edu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concept to their own potenti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matrix of lif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to
education. I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students in their hearts,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of the training, Is a harmonious fullness, contains the wisdom of the life education philosophy. Any ideas that will certainly be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basis. Lif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philosophy,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 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 来唤醒生命意识, 启迪精神世界, 开发生命潜能, 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 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 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 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 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 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 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 “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 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 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 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 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4
积极心理学是由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格蔓和劳拉最先提出来的,他们定义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研究普通大众的外观活力和内心美德的一种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心理的积极取向,主要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重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用开放的理念、新的姿态去亲身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建议用一种新的积极心态来解读周围许多人的心理现象,有助于激发人内心的优秀品质和拼搏向上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此种积极力量和品质来帮助身边的人,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来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事实上,积极心理学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和幸福的神奇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心理治疗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当中明确提到:“积极心理治疗”并不是指某一固定疗法,而是指它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过去注重以问题为主的一种病态式的心理治疗,要求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善于吸收和借鉴佛、道、禅等三家的进步思想,致力于解决人的烦恼、冲突、苦恼,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同时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培养他们的自我信任感,然后走向美好的新生活。除了塞里蔓格之外,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将心理治疗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患者保持距离,暗暗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第二阶段,根据观察结果然后再结合资料进行调查;第三阶段,运用心理学知识接近患者,鼓励其走出困境;第四阶段,制定合理目标,按部就班进行实践。他的见解给心理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二)教育教学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帮他们解决问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仅此而已,而是要尽教师最大努力去探索、发掘学生的外显积极性和潜在积极性,并且还要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帮助学生发展这些积极品质和特征。积极教育提倡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积极的、热情的、勇敢的加入到学习课堂当中,并不是限制学生自由、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被动者。此外,积极教育还有一个未达到的目标:就是尽最大努力,把所有人建设到他自身可能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应按照每个人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强求一致。但这个目标离成功还很遥远。
三、积极心理学存在的缺陷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理念学科,尽管吸收和借鉴了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等一些理念,但还未充分与自身理念进行融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理念体系。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很广,但都只是一些浅显的研究理论,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深化。比方说:在积极心理治疗这一方面暂时只有一些笼统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可靠地操作模式。此外,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面临一个重大难题:由于存在的时间较短,许多学科的性质过于复杂以及人类的心理变化式多样,导致积极心理学还不会利用自身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理论实践。到目前为止,积极心理学所拥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西方已有的心理知识背景下形成的。因此,要使积极心理学进行本土化,还需要研究者不断探索本国人类的心理,自发研究心理策略。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所取得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问题。很多人认为,积极心理学比传统心理学效果要好,因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不管是积极心理还是消极心理都会有两面性存在,应该全面看待问题。
四、积极心理学的超越
(一)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存在主义哲学,它的方法理论基础是现象学,反对以客观主义方法研究表面上的东西。人本主义学家习惯于用意识经验现象反对实证主流心理学,但往往缺乏有力的材料支持主张,结果出现了自身所主张的科学心理学和辩护的理由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无法解决的现象。而积极心理学是吸收前人所研究的心理学知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更全面、更完善,甚至超越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点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当中,比如说“主观幸福感”这一知识点就可以看出来。积极心理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靠简单的实验、实证方法,而是在这些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二)在心理治疗方法上对人本主义的超越
积极心理治疗是人本主义治疗基础上的扩展与提升。积极心理学采取以现实存在为依托,以解决冲突为目标点等方法将自己的治疗阶段分为观察保持、语言表达、调察分析、鼓励、扩大目标等五个阶段。曾有学者赞同人本主义的治疗方式,认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注重患者自身作用,是一种非指导性治疗方式。但他忽视了积极心理学治疗的存在,积极心理学治疗注重自重、教育、心理治疗三位结合一体的治疗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助基础上的指导治疗,不仅重视患者自身的的作用,也注重心理学家作用的发挥,使二者能够进行有效互动,有助于患者今早康复。以上,充分可以看出在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治疗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超越。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 教师教育改革;人本主义;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3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2
[基金项目]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建设特色项目——基本素质提升的公共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李艳(1988—),女,四川宜宾人。心理学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也随之萌芽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和重视人或者个体的潜能、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自我潜能的发挥②。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贡献。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标即人的目标,人本主义的目标,追根结底就是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个体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的发展,即有助于个体达到他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正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这些基本理论为依托和框架,构筑了新兴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
一、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倡导“以人为本”,主张“以人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指出学生拥有一种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名为“自我实现”的动机,即学生的发展、扩充和成熟的内趋力是他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倾向③;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是不断成长发展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进而主张“自由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即促进者”,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促进成长,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自我成长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为根本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潜能为落脚点。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教育宗旨是“三面发展相结合”即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情感层面发展结合融为一体。其教育原则的思想包括五个方面:自我同一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美育原则、超越性原则和价值原则,指出教育是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体、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是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和培养,是与艺术教育相辅相成的,是让学生最终实现对自我的挑战和自我的超越,是让学生获得生存的价值感和生命的意义④。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最强调的就是教学过程的“人格化”,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同时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情感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把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其它各种能力发展相结合,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形成健康的、和谐的人格。人本主义教育观是我国当代教育的主流体,同时也是我国未来新兴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缘头体。
二、 马斯洛的教师观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教师观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主张“以个体的发展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潜在学习论”,教师最好的教育理应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己的特质,认识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个体,并且还要懂得倾听来自自己内心世界的声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励学生自己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者能够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宗旨,最终充分的自我实现。作为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他们自己各自不同的成长取向,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性格,作为教师我们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去关心他,关注他,帮助他们自己潜在的价值,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马斯洛对传统的教师观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持坚决的否定态度,指出教师是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伴侣,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我发展的机会,鼓励他们创造和激励他们学习,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应该是“激励者”、“促进者”和“创造者”,让学生自由去发展和成长。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要重视自身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品质的提升,破除传统的只是看重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提高,而更应重视教师个体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用“情”和“爱”来教育和感化学生,用“真诚”和“信赖”教授学生,从而创造和谐融融的学习氛围。
三、 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这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在教育发展的同时,全社会也对教师的教育提出的更多的、更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之路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面对着我国传统教育的局限和社会的高要求,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拓展了新思路。
1.把“人本主义”理念作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指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包括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和知识空间的发展,更是教师个人全面的、充分的“自我实现”的重要发展⑤。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把个体作为“人”来对待和培养,更加注重个体或人的充分的自我实现,这就和教师教育的“人本主义”理念相呼应。我们应把教师看成是一个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人,其也应当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个体,要充分的尊重和维护教师的主体性价值,培养具有自主选择性、独特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性的个性化的教师团体。
对教师的教育要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宗旨,准确的了解教师的当前境况,要切实依据教师自身的需求和教师对于发展的需求来改革教师教育的工作。要努力做到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灌输者”,而是教学的促进者、观察者、引导者和倾听者。
2.重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教育信念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骨子里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涵养,那么其所使用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教育的改革应重视课程结构的革新和课程体系的建筑,课程结构和体系里面既包括学科方面专门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也应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责任感、服务精神、奉献精神的教育。如此一来,教师凭借着自己自身多重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启发,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育影响着人的目的。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工作的“主心骨”和“加油站”,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应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信念,努力增加教师的对于教育这个职业的热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3. 重视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强调应注重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重视人的发展,最终促进其充分的自我实现。重视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不但是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更是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托。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曾说过:“只有培养出了具有充分自我实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充分自我实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勇于实践创新和勇于突破自我,而这一能力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训练才能形成⑥。当今时代的教师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主导是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找原因,才能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完满。
4.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自我能力的发展提高
作为教师要更加重视对自己的继续教育和不断提升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因为教师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处在当今这种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更要重视对自我的“充电”,对自身的要求也应该不断的提高。教师应该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自己对于所从事专业的执着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以此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和教师的期待。
〔参 考 文 献〕
〔1〕胡青,蒋喜峰.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J〕.高等教育研究,2006,(05):102-103.
〔2〕张传开.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J〕.学术界,2005,(02):186-190.
〔3〕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01):334-337.
〔4〕伍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 〔J〕.宁波大学学报,2000,(01):235-238.
篇6
哲学基础
哲学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人和社会相互依赖、共同存在。因此只有当人和社会处于相互融合、彼此协调的状态下,人和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既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又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近年来,人性化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制器化教育而言的,它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去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仔细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由于受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也逐渐强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性而注重促进学生职业定向性发展,这在有意无意中已经弱化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致使培养出的学生被有些用人单位称为“跛足人”“半个人”,这与教育的终极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关注社会与关注个人并重,并将关注个人置于前提才能真正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科技和人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领域,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精神。二者虽然研究对象不同,所用方法也有差异,但他们在追求真理、对未知世界孜孜探求的精神方面是一致的,都要求客观、公正、真善美统一。人们要探求包括技术和人文两种因素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就必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进行。对于正在为社会生活作准备而受着专业教育的学生更是如此,缺少了“技术”的教育称不上是专业教育,没有“技术”的学生也不是专业教育下的合格学生;而缺少“人文”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缺乏“人文”的学生更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专业教育中专业课程的对象是由科学技术转换成的另一种形式――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当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专业课程作用于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时,专业课程就应成为一种育人的精神文化、一种富有人性的有助于人的发展的载体及其现实表现。因此,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意蕴与教育教学的人文本质共同决定了人文精神与学科课程的结合成为必然。
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如此。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动物,更不是机器人。无论何种教育,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它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成人”。大学中的专业教育也必须复归于“育人”这一本位:只能是“育人”,绝不是“制器”[1],绝不是一切形式的只重视做事的急功近利。也就是说,专业教育教学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中,给予学生自由发展、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充分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的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要从人的心理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心理积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既不赞成精神分析心理学把人当作精神病患者来研究,也不同意行为主义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任凭外在环境的左右,它扭转了心理学的非人化的倾向,研究健康人的需求、情感与理想、价值与尊严、潜能与创造性、自我实现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2]。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自我实现的需要)表明,有指向越来越完善的存在,有指向越来越努力实现这种完善的趋向”[3]。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自我,自我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将这种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目的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而不是看作机械的刺激――反应联结的总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虽然“人的本能需要一个慈善的文化来孕育它们,使它们出现,以便表现或满足自己”,但是归根到底,“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 [4],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主地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对人类自身、人的本性的研究,其理论体系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坚实地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其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贯彻和应用。更进一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它昭示着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法时,要立足于整体的人,立足于人是一个知、情、意并重的生命个体,从而弘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实现人的潜能。
教育学基础
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具体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基本活动。毋庸置疑,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把每一个学习者都当作具有他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给予某些东西的物体。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是服务于生命与生活的,所以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如果教育“目中无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工具,是被动“盛装”知识、填充技能的“容器”,这就违反了教育学的原理。
第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学习如何学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使教育真正回到原本意义上去,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因此,要重视学习如何学习,即对学习过程的学习。
第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内容观是“有价值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有价值、有益的技能和概念的学习,是对人发展有用的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经验的掌握。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选择学什么及如何去学。
第四,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及感受性的训练,倡导创建一种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人性。那么,在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合成教育;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价值澄清法[5];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人际关系调适等。
社会学基础
教学过程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性[6]。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从教学的形态起源来看,教学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从教学的形态存在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它有着特殊的交往目的即学生的发展、特殊的交往内容即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特殊的交往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特殊的交往方式即教材这一文化中介;教学这种特殊的交往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成了师生间的“我――你”关系[7]。也就是说,师生交往,它以知识的传播和思想、情感的交流为基础,以师生之间发生依赖性为特点,以对师生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为结果。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下,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给予重新定位。应该承认,今天的教师作为“学者”其品质在弱化,作为“引导者”其品质在加强[8],他们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社会和自然。“引导者”的定位,要求教师运用技巧和策略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学生的角色可定位于“自主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和关怀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形成属于“自我”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学习者。这样定位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这其中,情感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教师以自己理智的爱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就视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教师和学生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引导学生的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基础向专业课程教师展示了一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每一个专业课程教师都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使命,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李轶芳.盛则俱盛 衰则俱衰――访杨叔子院士.刘献君 主编.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6.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53.
[3]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易莉.西方德育“价值澄清法”之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 2004(3).
[6]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1):26.
篇7
关键词:人本主义德育 高校 核心价值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6]何齐宗.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9-64.
篇8
【关键词】学校德育;人本主义教育;反思
1 人本主义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重要社会思潮之一,其中,以罗杰斯和马斯洛心理学思想最为出名。他们重视人的基本思想和感情的研究,重点回答了人如何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等一些基本的问题。与此相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和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很大,卡尔・罗杰斯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完善的人的概念。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个体可以挖掘潜能和获得幸福的观点为了解人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三方面构成:
1.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学生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它期待学生个人能成为教育的中心,必须为其负责。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1.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师观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家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人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要以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自我感知基础,适当应用外部力量,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我选择和判断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2 学校德育中人本主义教育的意义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人本主义教育中对人性持乐观和发展的观点可以用来改进学校德育。它强调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位置;强调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必须尊重的独特个体;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要做学习的促进者等等。这些观念已经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被普遍认可并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更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人本主义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和“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西方德育的改革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德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以学生为本;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正确看待和评价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和学生平等的人,公正地接受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确立发展的目标并加以积极的引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主动配合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从而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 学校德育实践中对人本主义教育的反思
人本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无疑对当今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任何一种思想或认识仅仅代表了人们关注教育的某一视角,受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所处背景的不同,必然会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如果过分推崇“非指导性”的德育,可能使现代德育改革走得太远;同时,我们还不能确保学生可以完全有能力选择和决定道德价值的目标和方向。因此,要辨证看待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的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为此,我们要澄清几种错误的认识:
3.1 过度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育者一切听命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原则,它并非包罗万象,完美无缺。人本主义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要一切听命于学生。然而,在德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既然倡导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就应当以学生要求教不教、教什么为前提和标准。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实际,一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应减少乃至取消德育课。同时,在大学生中也喊出了反对的呼声,他们认为自己具有了基本的政治知识和道德素养,已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上述认识是对人本主义的过度推崇。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德育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的需要;从个人方面看,它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需要。因此,德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德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德育改革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要求,又不能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挥好二者的能动性,才能真正搞好德育工作。
3.2 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有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的特点,这是不应该为我们所取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社会性体现并制约着人的自然性。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必须遵循社会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并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基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德育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但是,在实施人本主义的德育改革过程中,一些人过分地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认为学校教育用不着花大力气去抓德育,学生的发展应该完全由其天性使然,不要人为地灌输思想政治知识和道德规范。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德育不仅不会妨碍学生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
3.3 实行多元化自由式德育
西方资本主义的学校德育与我们的学校德育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他们的一些原则并不适合我们的教育实际。比如,人本主义教育坚决反对德育的一元指导思想和灌输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的教育实际对它加以扬弃。不得不指出的是,每一个社会和时代都有相对稳定的德育指导思想和德育内容,这是不能想当然地自由选择的。然而,在倡导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德育改革过程中,一些人提出让各种思想道德体系自由竞争,让学生自由选择的主张。我们说,这是不适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德育发展实际的,也是不为社会所允许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但是,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总之,学校德育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既服务学生,也服务社会。这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和德育工作者的参与,也有待于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更彻底的改革,有待于各种社会条件的进一步成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所谓"自主学习",从狭义上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活动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广义上则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学字
自主学习的缘起
自自事实上,自主学习的主张可以追溯到本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0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求。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这种教育哲学指导思想下的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具体实践中,人本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向导和顾问。人本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同时,教育领域尤其是学科教育领域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也正在经历重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研究侧重研究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而忽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研究。这种研究为教育实践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一个接一个被否定或放弃。在教育方法的研究进入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认识到,既然研究教师"如何教"不能取得进展,为什么不研究学习者"如何学"呢?于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者借助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学习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是研究学习过程的共性以及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者个体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智力、个性、态度、动机、学习潜能以及学习策略等。虽然这些方面的研究还远不成熟,但有一点是公认的:虽然学习过程有共性而且总体学习目标可以是一致的,但是学习者个别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差异使得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摆脱了高中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时期。大学时期已经没有了硬性的目标,学生往往把大学作为是自己的自由发展时期。如果还用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学生的不满和反学情绪。大学时期,学习从学生生活的全部转为主要,学生的个体发展既是学生内心的渴望,也是社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甚至是一个民族活力源泉。大学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个体发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制定任务,并不要求具体如何完成,因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兴趣选择完成任务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少了教师的干涉,学生成为了主体,有别于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避免一些学生被动学习的疲劳和厌倦,让学生更有兴趣。
(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在课外完成节省了课堂时间,上课的积极参与也可以流畅上课的节奏。同时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在于课前准备,另一方面是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学生越积极热情参与,教师就越有激情和活力,思路更加的开阔流畅,讲课会更加的生动,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教学效率。
(三)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由于很多的学生习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总是等待老师给出答案或信息,所以教师从大学生一开始就应当帮学生改掉这种懒惰被动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准备,上课时让学生回答,并给出点评。上课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应多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或自己课后去搜寻资料,共同探究答案,通过对学生的答案分析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课堂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发现和分析问题,有助于他们掌握有效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如果实施任务型教学,在完成同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完成任务。最终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减少对学习任务的反感的可能性。也就有可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更好。任务多选,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水平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难易程度等方面提供不同的选择,可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的水平从中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只有一个题目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
(三)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也会使学生很好的接受该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同时由于对教师的喜爱,对于课程就没有了开始的抵触心理,会愿意和教师交流的更多,教师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和学习上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自己所学的知识,学生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就不会因为跟不上而丧失学习主动性了。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
(四)团队学习
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班风好的班级,基本各个争上游。学习刻苦的寝室,想懒也不好意思,这就是周边的影响和压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习好差的进行组合,既可以有一定的鞭策的作用,同时以优帮差,大家共同提高,相互学习。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对学习小组进行重新分组。
大学不应只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因为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而是要帮学生奠定基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陆根书 于德弘 著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篇10
论文关键词:主客二分研究范式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论文摘要: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业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二者的对峙与整合,构成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完整图像。
1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对立物。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规范心理学。它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人的心理与行为视为自然物一样的认识客体,心理学的研究主体则只是反映客体的一面镜子。主张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分离,无论是实验操作还是理论构建均应彻底排除研究者的主体性。物理主义(或自然主义、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方法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自然科学取向、逻辑主义与还原主义的研究原则、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因果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等是其根本特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强调人、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不同于自然物的独特本质,积极追寻心理学的特有研究方式,主张研究主体向研究客体的渗透、移入、融合,突显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
人本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存在。目的性、价值性、个体性、历史性、整体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心理学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一切特征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积极关注人的自由、价值、尊严,以增进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进而促进人的潜能实现为根本目的。
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主张问题的性质乃心理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决定着方法的适切与否。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应积极寻求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反对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强调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以人文科学的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
直觉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的本真状态为一活生生的有机体,只有通过非逻辑的直觉体验或内在体悟才能获得完整把握,而逻辑则必然造成对人的本真状态的割裂、歪曲与限制。直觉体验不是从对立面观照人,对人有所规定,而是直接与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融汇共存,舍为一体。它既有领悟能力,又有亲身体证功能,其真理本身具有本真性。
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还原为自然科学一样的假设结构如元素、原子;整体亦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有着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因此,对整体的理解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心理学应以理解人及其心理、行为为己任,以立足于整体或质的理解与分析为基本方法。
主观主义研究范式。认为心理学的知识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而是有着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目的、价值乃至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不仅应该、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价值为导向、从价值的观点选取事实并形成问题,乃心理学研究应有的立场;内省、直觉、体验、理解、解释等则为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认为人有别于物,有着心理、意识、目的、意志等。人可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存在于自然界的因果规律并不适于人的心理、行为,目的、价值、经验、意志等应纳入心理、行为发生发展的解释框架。
2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发展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常识心理学对内在体验、直觉洞察的自发运用,宗教、哲学心理学对内省、反省、直觉、禅悟、同感理解地位的自觉高扬,构成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先驱。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型再到日臻完善的过程。
冯特的“精神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及格式塔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论可视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在莱比锡大学期间,冯特承继了赫德尔与维柯有关“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分。他赋予实验内省法与历史法(即民族心理学方法)以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实验内省法只适于那些与感觉和运动反应密切相关的意识内容的研究,只有在这些简单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上,心理学才是“自然科学”的,而对于高级心理过程,对于“由种族和民族决定的心理差异”的研究,则带有“精神科学”的性质,必须运用历史的方法才能达到对人类心理的直觉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则建基于现象学哲学之上。现象学强调摒弃一切先前的理论与假定,直接面向事物本身,它将现象当作研究的出发点,认为现象乃呈现在我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现象即本质,而本质是被直观到的。但上述主张井未自觉地高扬人的独特本质并追寻人的特有研究方式,只能视作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萌芽。
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确立、成型与狄尔泰、斯普兰格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狄尔泰不仅以其生命哲学与解释学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其“描述心理学”内具体阐明了其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主张。他认为,艾宾浩斯的“说明心理学”是模仿“原子物理学”的思想,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心灵的元索的结合,不能认识具体的心理学的现实,如艺术家的创造想象、价值感、义务感、自我牺牲、宗教热诚等等。由于任何心理现象的部分总是深嵌在一个连锁的整体——一个“结构关系”中,因而,心理学应以人文科学为规范,从体验到的结构关系出发,用“分析的方法”去描述和理解它的多个方面,以“描述心理学”或“理解心理学”去替代“说明心理学”。“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理生活”。而所谓理解,是指通过呈现于感觉中的表现认识其心理生命的过程,是通过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他人的心境,从而再现他人的内心体验的过程。此后,斯普兰格认为,那种以“意义关系”为特点的整体——整体的人格,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当我们不以文化生活的表现而以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个人为出发点时,我们便可找到为数较少的“意义倾向”或价值:经济价值、理论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和宗教价值。并且,根据这六种“意义倾向”何者占优势,可以把人格划分为六大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他特别强调,作为“理解的先验图式”,这六种类型不能用实验法来证明,但能使我们在人同历史环境的关系中,在人与“艺术”、“科学”、“社会生活”等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整体的精神生活。到人本主义心理学阶段,罗洛·梅、罗杰斯等人亦赋予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以较高的地位。罗洛·梅高度重视现象学方法的运用:“现象学叫人们必须放弃一切先入之见与观念,然后系统地对眼前的资料加以直接的观察和整理”。罗杰斯则主张,对于心理学方法论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当作人,当作有主动性、创造性、有自决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来研究。心理学应接纳现象学的思考,应该将假设的检验、测量以及诸如此类的经验性、技术性手段及其应用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地位等。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步骤: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统取得主观知识;把主观知识核对以他人的观察,取得客观知识;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取得人际知识。不止于此,在罗杰斯的倡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现象学观点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案。按照安斯多的调查,这些方案包括现象学方案,体验方案,现象描述方案等。至此,主客同一研究范式获得了自己的全部特征。但同时亦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呈现出绝对化的两极对立。
试图超越两种研究范式的狭隘,使心理学方法论建设走向完善的,当推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马斯洛主张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以“层次整合的思维”看待人的本质或人的心理发展,在层次整合中将为两种研究范式所割裂的“此”与“彼”重新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其基本主张为:整合的研究取向。认为人是整合的人,成熟的思维是“层次整合”的思维,因而强调将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物”的研究范式与“人”的研究范式纳入到同一层次整合系统之中;问题与方法的统一。不排斥方法对于科学进步的价值,但主张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必须适合于问题,问题与方法之间是统一的。心理学应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人为出发点去建构自己的方法论,以人为依据去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与问题;“科学的客观”与“道家的客观”的相容。不否认“科学的客观”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的追求,但认为这一以主动干预、价值无涉、感情超脱为条件而达成的客观只适于远离人的自然事物的研究。对人而言,更重要得多的客观来自以顺其自然、价值关涉、感情移入为途径所达成的“道家的客观”;整体理解与分析研究的互补。认为人及其心理、行为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等昭显了其心理、行为的整体“风味”,使整体获得了不同于其部分的新性质。因此,心理学研究应致力于个体的目标、价值、动机的把握,建基于整体的理解之上。但这并;意味着心理学排斥分析研究只是这种分析、分类是以对于整体的完整理解为前提、目标。
3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历史地位
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始终引领着心理学的主流,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更多地为非主流心理学所坚持。但不可否认的是,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构成心理学的一道独特风景,在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中确立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地位。
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在这一范式的引领下,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弊端:人的理想应然的世界,人的超越自然的、自我创造的、实践性的本质被排除于视野之外;目的、价值、动机、人格等未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等未能纳到心理、行为的解释框架之中;适于人的特性的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的探讨遭到忽略甚至排斥。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强调人有着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独特本质,提出以人为本去构筑心理学的方法论,无疑已使心理学对方法论的思考由对心理、行为的拘泥上升到了如何将人真正当作人研究的高度,使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回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发点。其具体主张亦不乏合理之处:(1)提出问题中心论,强调问题决定方法,重新摆正了问题与方法的关系,有助于心理学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它激励着心理学家们去思考、探索适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保持对方法的开放态度,使得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所排斥的经验方法(如内省报告、直觉理解等)在心理学研究中再度获得适当的位置;同时也使得一些重要问题,如人性、价值、自由、尊严、动机等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使心理学更贴近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社会。(2)提出直觉主义研究原则,主观主义研究范式,强调内在体悟、直觉理解、意义阐释等是获取心理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注意到了关于人的心理学知识有着相对于人、相对于一定社会文化和一定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彰显了心理学真理的人性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逻辑主义知识论、客观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3)倡导整体主义研究路线,从总体上看适应了近现代科学逐步从经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从注重分析的研究方法转向注重综合的研究方法,日益重视整体研究和辩证思维的趋势,并从根本上扣住了人的整体性特点。倡导整体理解与质的把握,力陈是目的、动机等使人的整体特性能够从各个局部中突显出来,使心理学由单纯注重感知、记忆等认识过程的研究逐渐拓展到动机、价值、人格的研究上来。(4)确立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肯定了目的、价值、动机、经验等在人的心理、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彰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特点。事实上,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已展现出一种迥异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心理学境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表征着心理学的科学主义追求,展现的是人作为机器、动物或一般自然物的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物”性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从外部加以观察、操作进而获得其一般规律之认识的“外观心理学”;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则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展现的是人有别于一般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张扬的是人的“神性,本质上是一种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的理解与洞察的“内观心理学”。
- 上一篇:线上教学学情分析
- 下一篇:线上教学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人本主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