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的建筑成本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层住宅的建筑成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层住宅的建筑成本

篇1

1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总论

1.1高层住宅结构设定意义

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的高层住宅建筑也越来越多,居民对高层住宅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住宅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等,并且在施工结束后的工程验收过程中的检测标准也是非常严格,高层住宅必须经过严密的检查才能投入居住。因此,建筑的结构对高层住宅的建设非常重要,而近年来,由于剪力墙能够增加高层住宅建筑的可靠性的特点,使得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

1.2剪力墙的概念和结构

所谓剪力墙结构就是将现代产品钢筋混凝土应用到高层住宅的墙体中,其基本作用就是代替传统的梁柱加强高层住宅的结构安全性。剪力墙结构的使用使得墙体在承受横竖力时更能体现支撑的良好效果。同时,剪力墙结构能够具备传统支撑结构不具备的优点,即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能大大的优于传统支撑结构的整体性能,并且剪力墙结构的运用增加了房间的装修空间,从而更大的提高高层住宅的房间使用率。但是剪力墙自身存在也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是在房屋的平面使用方面可能会受限制。而且由于剪力墙的整体性比较好,所以进行部分拆除或者破坏的工作难度较大。目前,大部分的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成本较高和施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对原有的剪力墙结构进行优化工作,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

2剪力墙优化设计

2.1剪力墙抗震优化设计

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意识不断提高。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将会更大。因此,在对高层住宅进行结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建筑的抗震指数。对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可能由于本身刚度比较差,所以在发生地震时变形就会非常严重,对于地震的防御力就很低。因此,对于高层住宅剪力墙的刚度问题要进行优化设计,符合抗震的要求,保证结构合理和经济性。

2.2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不仅仅要求是能够达到最基本的建筑使用标准,更要注意的注重结构合理性问题。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层数比较多,并且在施工时要保证地基足够坚固,支撑之后将要建造的上面的楼层的重量。在设计时,既要保证剪力墙能够保证较好的抗震性,又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对于现有的剪力墙结构中的一些缺点,比如建筑成本比较高,而且在施工时难度比较大,对于钢材的使用量也非常大,也需要被考虑在优化设计中。可能这些缺点就是因现有剪力墙的结构不合理性造成,所以在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优化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可能影响到剪力墙结构的因素,在优化设计时能够改进这些问题,争取使得优化后的剪力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原有的不足。优化过后的剪力墙结构需要表现出抗震性好、建造成本低、施工时比较简单、对钢材的使用量降低等优点,因此对高层住宅的剪力墙优化设计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2.3剪力墙位置优化

剪力墙在其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为双向布置,一般沿着主轴方向或者其他的方向,此种做法可有效的提高空间工作性能,且极易实现两个方面手里的抗侧刚度接近。剪力墙的位置、数量均要得当适宜,若是剪力墙的数量太少,那么结构抗侧刚度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数量过多,那么墙体的利用率则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结构抗侧刚度过大,加大地震力和自重,无法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在设计剪力墙肢截面的时候,尽量达到规则、简单、竖直刚度均匀等要求。在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则需加强部位不应采用错洞墙和叠合错洞墙,有效的避免设计过程中墙肢刚度相差悬殊的洞口。同时剪力墙必须应用从上到下的连续布置方式,避免强敌刚度突变,且对剪力墙平面外地弯矩进行控制,保证剪力墙平面外地稳定性。

2.4剪力墙厚度优化

在对剪力墙进行厚度优化设计时可完全依靠ansys软件进行设计,图1剪力墙结构模型利用梁单元BEAM4和壳单元SHELL63建立剪力墙结构模型,如图1,并充分的发挥ansys软件强大模态分析功能采用30阶莫泰,得到模型的30阶自振频率,从而对剪力墙的固有频率与振型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各阶频率均小于优化前,这就使得整个结构变的“更柔”而且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在墙体厚度的优化设计中,设计变量为剪力墙厚度,约束条件为最大层间位移角,目标函数为混凝土用量。优化后的墙体厚度从0.25m减小到0.214m,混凝土的用量也从2544m3降到了2181m3。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高层房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需要注意的问题

1、高层住宅房建施工难度大

在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所要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有效满足施工要求就需要利用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工期。高层住宅房建施工中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难度要比普通住宅的难度大得多。在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地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

2、高层住宅施工问题较多

在平常工作过程中高层住宅结构同普通住宅结构相比面临的问题较多,所要采取的措施也较少。高层住宅是近些年来星期的一种结构模式,实际工作中不少施工人员对于高层住宅的结构还缺乏深入地了解,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多。这正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视的。

3、缺乏系统性

缺乏系统性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同高层建筑施工相联系的施工控制技术是比较分散的,不少施工控制技术是由个别工程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来的。从整体上来看高层住宅工程系统还是有待开发及完善的。正是因为这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必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予以应对。

二、常见的几种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电气施工的要点

电气施工也是高层建筑中较为重要的施工内容,其主要包括配电、报警、照明、应急、通讯、防雷等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也相互影响,所以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总体协调与细致划分。因为高层建筑中电气设备的种类较多且电气结构复杂,所以电气施工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且采取措施保障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高层建筑的多数电气设备电能消耗大所以供电要求高,在配电系统上就应进行合理的设备与施工满足其对电力的供应以及按安全。对于照明系统而言在施工中应做好事前控制,在土建中就应要求对各个部位的照明系统进行预留和施工,对走廊、楼道、车库等照明和应急照明等设置进行预留和设置。施工中应对预留的位置和高度等进行统一规划,指导施工作业进行设施的预埋和预留等,以此保证在后期安装时顺利安全。还有就是电梯设备的安装和保护,高层建筑的电梯是实现其功能的重要辅助系统,因此电梯的配电、通风照明等都必须进行合理的设置,其多数采用的是独立系统和电源,所以在施工中应保障其独立性。最后就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防雷系统施工,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近且高度大,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所以在防雷系统施工中,应合理选择防雷措施和技术,并利用建筑的梁柱和桩基等作为防雷的地线,利用可靠连接来实现整个建筑防雷系统的构建,因地制宜的施工。

2、深基坑支护的技术分析

深基坑的支护需要使用钢板桩,钢材本身柔韧性好,在支护中经常会被用到。但是基坑的深度若是超过了7米,就不适合采用钢板桩了,若是改成高层支护方式,就可以继续使用钢板桩了;地下的连接墙支护工作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机械,这种机械能够挖掘出合适的沟槽,进而布置好钢筋,并浇筑上混凝土;土钉支护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主要用于挡土,并不适合在比较软的土层中采用,由于承载能力较差,也不适合用在对于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基坑支护中;拱圈支护方式主要是根据混凝土的抗压特性发展而来的,施工中比较方便,能够有效缩短工期;深层搅拌支护方式主要利用了水泥,在固化之后与软土剂搅拌在一起后形成高强度的水泥土硬质挡墙。

3、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在高层住宅中使用,有利于解决沉降差和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企口缝以及V形缝,但是较常用的是平直缝。当工程中的墙和板的厚度在60厘米以上时,一般用企口缝,在30厘米以下时采用平直缝,而在这两者之间时采用阶梯缝。其施工技术为:首先,在浇筑后浇带之前应该将所有的裂缝以及积水都排除,并且确保后浇带构件的两边的表面保持一天以上的湿润状态。后浇带的施工缝必须避免杂质和水长时间滞留;其次,后浇带设模板预设应按照施工图上的要求进行,应保证模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模板的材料可以选择粗细一致,网格均匀的钢丝。再者,对后浇带进行保护时,通常在后浇带缝的两端或两侧采用设置挡水砖或在后浇带内壁上涂抹防水砂浆的措施来完成保护。地下室纵向后浇带的保护,一般是采用砌砖的形式;最后,清理完后浇带施工缝之后,应该用铁皮或者其他模板在对其顶端进行封盖,还需要利用砂浆等筑成一条挡水带,并在周围设置其临时的栏杆进行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受到污染,避免垃圾的堆积。

4、桩基基础工程技术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桩基基础工程做出有效保证,这样才能继续进行下面的工程环节。我国的桩基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进行技术分析后,我们又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首先,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和周遭的地理条件进行勘测,对土层的物理特性掌握了解;其次,选用合适的沉桩和成孔方法,保证桩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不同的土质条件要求不同的沉桩方法,若是采取不合理的方法会为住宅建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5、模块工程

模块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对于模块工程的施工需要一切你特别注意,在实际工作过成长要利用平模板和胶木板来防止出现漏浆以及错位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以利用拉线方式把梁、枪以及柱模板找直。在梁模板安装的时候首先是要调整梁支柱标高,其次还要安装梁底模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同时水平拉线。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需要根据梁的具置并坚持边摸包底模的原则来安装压脚板、斜撑和梁侧模板。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梁高于标准700mm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加固。保证模板质量是模板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那些跨度要大于或者等于4m的浇混凝土板、梁必须要按照要求来起拱。

6、梁板混凝土浇筑

在实际工作中梁板是同时浇筑的。为了保证浇筑质量就需要利用赶浆法来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首先是要从一端开始,然后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梁板一起浇筑则是要等到达到板的位置的时候才要开始。在浇筑的同时还要利用水准仪来进行同步测量。在工作过程中对于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该倾落高度是不能够超过2m,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也应该连续进行。为了保证浇筑质量,间歇时间应该是越短越好。

7、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内部会存在着一些上部和下部之间的空间转换机构,由于其自重和施工中的负荷相对较大,所以,这项技术基本上都是用在转换层位置比较高而且结构自重较大的住宅建筑中。该项技术布置钢筋的实际操作比较难,需要采用稳定性相对较好的方法。另外,由于该技术施工中需要使用混凝土,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需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裂缝。

结束语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高层建筑工程开始不断发展及崛起,而现行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与高层建筑工程的技术需求相满足,为了充分的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成本和进度等要求的实现,那么就需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虽然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施工工艺及施工仪器在施工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必须不断的分析和研究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便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及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涵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市场持续火爆,房地产的蒸蒸日上,带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当然与施工企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施工企业的管理则是建筑成功的关键。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中的高层建设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对于高层建筑质量国家极为重视,关系到业主的利益,关系到开放商的利益,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市场形象,所以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一、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涵义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包含着很多内容,质量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技术管理等等。建筑是一个多专业和多种工艺集合的一门施工技术,因此管理上也显得复杂和缜密。

1.1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力,高质量的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建筑是百年大计,是一次性、唯一性、不可逆性的一种施工劳动。做好质量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是产品使用寿命的保证,也是提业主和开发商负责的表现,所以施工管理要把质量管理放在管理的首位,这是施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保证。首先是目标管理,管理者应该对分部工程进行目标分解,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项进行目标的确定,确保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顺利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其次是加强预控,在施工项目开工之初,要组织技术人员编制项目策划、创优计划、质量计划等施工方面的策略,在这种科学规范的计划中,有序开展施工质量的管理。加强对图纸、规范的学习,提高技术会审质量,力争使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到熟悉图纸,明确规范要求,规范施工科学管理。建立项目部的质量管理组织和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工程质量人人管,人人管工程质量,每一个人、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1.2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材料的预备

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质量的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质量的材料,便没有高质量的工程。所以材料的采购和质检,是一道重要的关口,把不好关,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应对入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水卫电气材料及新材料等的质量把关最为重要,相关人员要进行重新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循序进场,及时退换。建立施工现场的实验室,及时监控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对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进行层层把关,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规定取制试块和按规定计量拌合,及时检查试块强度等级试验报告及钢筋焊接送检报告。

1.3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核心,没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就没有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是质量保证的核心,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协调,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之前的图纸会审、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几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技术的开展及施工中的保证,对于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专题研究。例如:外墙面开裂、柱钢筋偏移、负钢筋保护层过大、墙地面空鼓等质量通病;找出影响质量的主、次原因,总结出应对手段,防止问题重复出现。另外,在高层住宅建筑基槽放线也是一项高精技术,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地质勘察人员应进行基槽验线、验槽工作,建设方和监理方要对轴线的位置、标高、基础埋深进行检测验收,不合格不予验收签单,出现问题,返工,直到合格为止。

二、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施工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和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特点,即全面计划管理。结合高层住宅建筑规模大、基础深、层数高和间距较密的特点,做好计划管理能更有效地推进高层项目的顺利施工。

2.2 合理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先后工序及各工种间交叉作业的程序,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施工。建筑项目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指出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和问题,并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尽量避免因图纸问题而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于重点、关键部位应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比如深基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水混凝土施工、地下柔性防水施工、脚手支架搭设等。编制施工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周全,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到位,对于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预控措施。

2.3 加强质量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并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其次,选择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一个项目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必然要经过招投标或者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在整个选择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不仅要听取施工单位介绍技术力量、设备、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还要看其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同时还得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并且了解其信誉度等。

2.4 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所以施工进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就必须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全面细致的分析预测对进度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需要时刻监督工程进度,一旦工程进度偏离原计划,要马上采取措施维持原计划进行,因为一个工期的拖延会直接影响下个工期的展开实施。如果确实不能维持原计划,要立刻修改施工进度计划,以确保工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5 做好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监理管理工作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监理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建筑方因为自身技术经验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工程变更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请监理单位代为监理。监理工程师经验更丰富,在技术方面更有优势,因而他们往往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要做好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就要组建优秀的管理队伍,就要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加有效,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要对所承担的项目负责,要依法管理企业,做好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措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国家相关施工项目的规范的学习管理和对规范的执行力度,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结束语

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的特点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施工管理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明涛.铁路机动组检修设备管理的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3(05).

篇4

关键词:工业园、产业工人安置区、配套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南沙电子信息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用地位于广州南沙出口加工区内,其位于南沙开发区万顷沙镇,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园区招商主要对象为光电、IT、精密机械、家电等产业。本项目用地南起十涌,北至红莲路,东起规划路,西至万泰路,总用地面积约902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2035平方米,项目用地周边规划为工业用地。

2前期分析

2.1 产业工人居住区模式分析

传统的产业工人居住区不同于城市居住区,多为宿舍形式,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布局模式。

2.1.1布局模式

(1)行列式布局

宿舍平面一般采用同一种户型拼凑而成,或是采用长条形的建筑平面,整齐排列,每个单元样式统一。

(2)院落式空间布局

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的组合布局,可以灵活组织公共空间。利用单户型间的衔接围合,改善兵营式布局的均质,改善户型空间的通风、采光、朝向。

2.1.2建筑形体

在建筑形式上,产业工人宿舍大多是表现出欢快明亮的色彩,既体现青年工人的朝气、活力,又体现家的温馨。宿舍平面除了采用同一种户型的拼凑之外,也采用内外廊的形式。宿舍单元内部,大小不均,每间住6-8人,3-4人,1-2人不等。

2.2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特点分析

为掌握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特点,首先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了解产业工人对配套服务区的需求;同时,规划设计单位详细掌握现有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建设案例,了解政府关于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建设方式和相关政策。通过分析,掌握工业园配套服务中心区的特点,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2.2.1公众参与——产业工人对配套服务区的需求调查

2.2.1.1对珠江工业园产业工人配套需求的调研

在对珠江工业园园区管委会以及美的集团的进驻部门进行了走访座谈调查,以及对园区入驻企业进行了需求问卷调查后,园区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不完善因素为:

(1)园区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企业高管多在广州市区、番禺区以及中山市居住,上下班通勤距离过长;

(2)联系南沙岛与珠江管理区的南珠大道尚未建设,小南沙商业服务中心不能辐射到珠江管理区,导致珠江管理区投资于居住吸引力不强;

(3)广州南沙珠江工业区至珠江嘉园间17号路未贯通,灵新大道公交车班次与线路偏少,员工交通不便。

(4)美的集团的进驻,即将有大量企业员工进入园区,使得园区的配套服务严重不足,急需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2.2.1.2对入园企业的问卷据调查结果显示:

(1)企业对生活配套设施需求最为迫切,如员工宿舍、超市、餐饮服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和医疗服务等;

(2)各企业对工业配套设施需求较小,主要为会议中心、展示中心与培训中心。

2.3 特点解析

2.3.1讲求房屋的均好性

根据相关的政策,配套服务区提供给产业工人的居住形式包括集中宿舍和单元式公寓,居住形式的不同是由管理层决定的。除居住形式的不同之外,在同一个配套服务区内,应该严格保证每栋住宅在日照、通风、采光、环境的均好性,否则会造成在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因素,而使部分住宅难于分配,或是不能满足大部分住户的要求,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2.3.2严格控制建筑成本

作为投资建设的配套服务区,建筑成本的控制也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应尽量减轻产业工人今后在物业管理上的负担。因此,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应做到紧凑节约,建筑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建筑层数应严格控制,绿化环境设计应实用简单。根据南沙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建筑状况,建筑层数一般控制在11层以内。

2.3.3满足产业工人的使用要求

根据我们的调查,产业工人对服务中心区建设上有以下主要使用要求:

(1)11层以内的住宅设置,物业管理维护费用较低,符合产业工人的收入。

(2)在住宅建筑外观方面,以暖色为主,符合青年打工者的审美需求。

(3)在公共设施方面,对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需求较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区内的人员以中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从事基础工作的普通工人为主,特别是作为主力消费人群的普通工人年龄一般在20-30岁之间,大批工业区内员工下班之后的交友、会友、休闲、娱乐需求也较为突出,对运动、文化娱乐等的要求较高。

3规划设计

3.1 空间结构——轴三带的空间形态

小区空间布局上采用“北低南高、外紧内松”的布局形式,形成“一轴、三带”的空间结构。

在整个小区范围内,形成南部高层住宅组团(分为东西两个组团)、北部宿舍组团(分为四个组团)、西北部为公建组团;中部形成一条贯穿东西、联系南部高层住宅组团和北部宿舍组团的步行商业街,并在南部高层组团中间、北部宿舍组团之间,中部步行街形成三条横向的功能带。(图1、图2)

3.2建筑布局

沿南部用地红线布置一组18栋11+1层小高层住宅和4栋16层高层住宅,充分利用用地南侧的沿河绿化带,形成良好的高层住宅景观。部分高层住宅下设一层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并兼作地下停车库,地下车库出入口设于西侧、东侧规划路上;高层住宅之间的绿化带全部作步行化的处理,与中央绿轴形成一个步行化的整体绿化空间;中部形成步行系统,联系东西两个联体住宅组团;北部组团布置一组6层多层宿舍14栋,沿东西道路设1层的商业裙房,中部为小区的步行主入口;西北组团为商业、经济型酒店、会议和娱乐区。(图3)

3.3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的设置以“人车分流”为原则,建立车行和人行两套系统,保证人行的舒适性和车行的便捷性。(图4)

3.3.1车行系统

车行系统的设置原则,是将小区车辆尽量引向小区,避免对小区内部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将小区车行出入口分别设于西侧万泰路、东侧200米规划路南侧,沿小区中部设置4米车道,平时作为景观步道使用,紧急情况下可做为消防道路使用。在中部设置主车道的基础上,设置若干向东西部联系的尽端式道路,作为进入住宅和宿舍的宅前道路。

3.3.2步行系统

考虑步行人流的多种需求,设计在中央绿轴内设置能够使人快捷通行的步行系统和供人享受绿化环境的休闲性步行系统,并在横向的绿化带设置进入各住宅组团的步行系统。

3.4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地设置,在保证各组团公共绿地的同时,创造更大面积的小区中心绿地,成为产业工人活动的中心和共享的绿化空间。

小区绿地系统由小区级公共绿地、组团级公共绿地、宅旁绿地、西侧防护绿带以及道路绿地组成,构成“点、线、面”的绿地系统。

小区级公共绿地指中部绿轴,由南向北贯穿全区,综合布置小区运动设施、水景设施、休闲设施、活动设施。

组团级公共绿地指东西向的三条绿化带,分别贯穿于南部高层组团之间,北部宿舍之间。

宅旁绿地指住宅周边的绿化用地。

3.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本区设有饭堂一座,布置于中部东侧主入口处。服务中心区中部设置卫生医疗站、邮政所、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等设施,并与南北两区的住户便捷使用。

4结论

本项目规划设计依托前期调研分析,突出“公平共享”理念,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上,保证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的均好性,公共空间和生活设施的共享性,基本保证户户南北朝向、户户通风采光良好、户户景色优美,使每户居民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从而创造出“和谐人居”的产业工人安置区(图5)。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1.1、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者对建筑项目进行有关的设计工作,完成对于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对一个建筑项目的结构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描述建筑工程的实施意图,是建筑项目实施的前提,对于建筑项目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筑项目的先导与灵魂所在。建筑结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项目,对建筑项目进行规划,促进建筑项目方案的施行,是将设计转化为现实项目,是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内实现经济效益,需要对于建筑工程进行造价上的控制,建筑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进行优化与控制,可以较好地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工程造价

工程的造价主要就是指工程项目实施完成需要的总的费用。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实施完成需要的费用包括:工程前期的策划费用、对于工程实施可行性进行专家评估与研究、项目的论证、设计招标活动、工程实施阶段、对于项目工程的管理、工程后期费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花费。一个工程完成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对于项目在造价上的控制也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费用的控制。每一个工程的费用比例是不一样的,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造价较高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而一个项目在设计阶段对于工程的造价影响是在38--76%之间,因此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对于项目的整个造价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是完成建筑工程各项经济开支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的确立与通过全过程的安排。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阶段就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虽然一般建筑设计费在全部费用中的比例不到1%,但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使原有的工程设计造价增加或者减少,费用浮动大约在40%到70%。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在一项目造价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我国住宅造价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在住宅造价成本控制过程中,没有对建筑结构设计引起充分的重视,我们把建筑结构分为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及实施等三个方面,项目的决策和设计对投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设计方面是工程造价的核心,设计的合理和科学性,对工程的投资和工程总体的造价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多数建筑工程的开发商,误解了住宅成本控制的理解,认为加强竣工完成的时间、建筑开发预计就会有效的控制住宅成本,完全忽视了项目从开始到竣工全过程中,成本造价控制和建筑结构设计的造价控制。

3.2、单方面设计合理、科学、适应性的建筑设计,对建筑成本控制完全不合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对住宅成本的造价有着一定影响,作为建筑工程的开发商,却完全忽视了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并没有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停留在对建筑设计施工预计方面,严重缺乏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经济和价格问题的研究。

4、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4.1、优化设计类型

建筑结构类型不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就会不同,这样造成的成木支出也会不同,由此可知最后形成的工程造价、建筑质量、用户体验也会不同。一方而我们应该尽量满足业主的需求及使用要求,另一方而应该尽量使用成木较低的建筑结构类型,在选择结构设计类型的时候要经过多重结构设计类型的比选,使整个建筑的工程造价得到降低。

4.2、优化基础设计

这里所说的基础设计主要指的是地基结构设计,地基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常整个部分会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10%到15%。通过过往经验盐城地区基础造价由高至低顺序为:天然基础、预应力管桩基础、钻(冲)孔桩基础。桩基础承台在满足受力的前提下承台应尽量避免设计成联合承台,天然基础则尽量设计成独立基础,同时高层建筑基础在满足持力层受力及稳定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浅埋。

4.3、优化上部结构设计

这里所说的上部结构设计主要指的是设计地面以上建筑结构,上部部分是建筑架构中的主要部分,包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板、柱结构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等等,这些部分中产生的成木就形成了我们需要探讨的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下面我们可以针对优化设计谈谈主要的措施。

4.4、结构形式选用要灵活

不同的结构形式拥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建筑物中应使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一般来说六层以下的居民楼主要采用的是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物的强度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可以使工程造价得到降低,高层建筑宜设计成规则的结构,避免设计为复杂高层结构。高层建筑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转换,当转换不可避免的转换层设计应优先考虑直接转换方案,避免_次转换方案,传力途径越长产生的造价越高。通过统计以下为较为经济的结构形式:多层配套公建采用框架结构,特殊情况可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住宅及别墅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柱根据建筑需要部分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低于十二层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十二层以上二十层以下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二十层以上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大跨度的屋盖视实际需要可采用预应力结构或其他新型结构。

4.5、加强对出纳人员的挑选

在建筑行业中,要想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就要选择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出纳人员,在财务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优秀的出纳人员,必须学会单位经营的管理规范,建筑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投资,出纳人员不能只顾着收款和付款,要自己参与单位的经营和管理,不仅对单位的现金进行全面的盘点,还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让资金在单位中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总体成本的降低,使建筑单位获取最大的利润和效益。

总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在市场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也要满足当今市场经济复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建筑工程能够获得利润,必须从建筑结构中设计出对住宅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案,因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建筑行业在设计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引起的建筑工程整体成本的增加,还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对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还增加了建筑工程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对整体项目中成本的控制,制定相应的解决和降低成本的方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新茹.从建筑结构设计看住宅造价成本的控制[J].门窗,2014,01:295.

[2]杨林曙.如何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成本的控制工作[J].江西建材,2014,05:242.

[3]林可勃.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及造价成本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45-146.

[4]祝捷.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成本的方法及策略探讨[J].四川水泥,2014,08:130+135.

篇6

关键词:成本控制,建筑结构设计,探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the examples to thi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through the building design some factors to explore, cost control.

Keywords: cost control,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explored

中图分类号: 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师都将要表达的结构语言通过结构设计表现出来,这些结构语言包含较大,比如基础、柱、墙、梁、楼梯以及大样图等等,将这些结构语言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结构体系。而成本控制是各个行业关注重点,也是建筑企业获利的直接体现。事实上,建筑结构设计和成本控制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怎样才能让这两者实现最优化,是建筑设计者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种功能形势下,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与成本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2.建筑结构设计案例探究

对于建筑结构的探究上,本为就是以一个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作为案例进行阐述。具体探究如下:

2.1工程案例概述

本文选择案例工程位于某个市中心,建筑面积总共约为20万平方米。由5栋高层住宅楼组合而成,每栋为30到31层,朝地下延伸了2层,底层是无裙、架空房;从地2层开始都是住宅房。

2.2确定结构体系

因为该建筑为高尚的住宅区,底层为架空的酒店式大堂,而且还引入了室外的景观,因此对于底层剪力墙以及柱的位置要求较为严格,从二层都为住宅房要求方正实用。由于上部的墙体大都没有办法落地或者落于框支梁上,所以多实用了高位2300mm箱形的转换结构。这样就能够加强转换层整体刚度,同时还能够增加框支梁抗扭性能。要依据合理的控制结构来增强总体刚度,这样不但能够满足抗震需要还能够抗风要求。而且把核心筒的剪力墙落地,并在建筑物的以及局部较为突出位置设置成约为800mm厚L型的剪力墙,就能够有效避免独立框支角柱出现,还将中部的部分剪力墙落地,用来确保落地剪力墙数量,平衡上下的刚度比。

2.3设计框支层结构

1)设计框支柱

本工程案例中框支柱的抗震能力为一级,轴压的比限制为0.6。而框支柱的主要截面大都取1300*1300*1300*2300,通过相关计算可知每一个框支柱上所受力都比较均匀,轴压之比也在0.42—0.51,这样箱形的转换层下框支柱变形具有一致性。设计框支柱剪力值大都是按照柱实配的纵筋来计算,并且还要乘上放大系数的1.1,并要将剪压比控制到0.15之内。柱内纵向钢筋使用的配筋率要大于1.2%,箍筋沿柱大都使用大于直径12@100井字的复合箍,体积配箍率要大于1.5%,这样柱就有一定延性,能够实现强剪弱弯。

2)设计框支梁

本工程案例的框支梁的抗震设计为一级,框之主梁两端搁置的框支次梁,受力上与简之梁相似,因此设计较大跨中低筋,而支座面筋按照基本要求进行配置。设计两端搁置在框支柱或者墙上框支梁,要看上面是否有剪力墙,如果没有其受力模式按照普通的框架梁即可,如果上面有就要墙体和该梁共同动作。

在本案例工程设计中,主梁梁高为2300mm,在梁底与梁顶各自加设一层200mm厚箱板,梁的截面尺寸要按照剪压之比为0.15来控制。

对于承受力较大的框支梁,要突出靠近支座的应力;从一些梁设计结果体现出来,如果出现梁端的抗剪不足现象,就要先对该梁的各个截面剪力值进行核查,就发现剪力不足大都是因为截面深入到框支柱的截面之中,因此对梁截面尺寸适当做调整,就解决了这种抗剪能力不足问题。

3)设计箱形转换的层楼板

本文选择的案例中箱形转换层中箱体高位2300mm,起上下层板的厚度都为200mm。计算上下层板内力大都使用ANSYA有限元软件来分析。本案例经过相关分析显示,在各种荷载工况的作用之下,箱体的上层板都会受到压力,最大的平均压力达到了1.2Mpa,箱体的下层板要受到拉力,最大的平均拉力达到了2.0Mpa。设计的时候,把楼板的裂缝控制到0.2mm以内,实配双向双层的直径为16@150通长钢筋。这种设计加强了整个转换层上的刚度,形成了一个刚度较大的刚体,上部荷载就能够传递到各个竖向的支撑构件之上,有效的增加了主梁抗扭性能。

建筑结构设计还包括多个方面,比如设计剪力墙、各个部分的计算分析等,都必须要依据相关设计标准进行实施,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

3.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主要要点,设计之时一定要抓住这些要点,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综合而言,主要结构设计要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验算抗震之时,不同楼盖以及布置要采用不同刚柔、刚性以及柔性理论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注意建筑场地的类别,一旦跨度超过了5层的最好加设剪力墙,这样能够有效改善结构抗震的性能。

②雨篷不能够挑出填充墙;如果是大跨度的雨篷,就要在阳台灯处梁之上考虑抗扭,其扭矩是梁中心线处板负弯矩与跨度一半相乘。

③框架的柱子、梁上的混凝土等级最好相差一级。

④设计之时,如果一些原因导致梁伙子过梁等等截面比较大时,就要验算构建最小的配筋。

⑤对于出层面楼的电梯间不能够使用砖混结构,一定要采用框架式。

⑥如果结构设计为框架结构,那么电梯的井壁最好是使用粘土砖砌筑,但是砖墙是不能够承重;承重大都采用每层梁承托来承载墙体的重量。

⑦建筑的长度不能够随心所欲,要满足伸缩缝的要求,不然就要采用相应措施,比如改善保温,通长配筋,铺设架空层以及加后浇带等措施。

⑧柱子的轴压比一定要满足规范的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重点不仅仅上面这几个方面,还包括电线管的集中穿板、构件的延伸等,设计之时一定要注意各个重点,做到详略得当才能设计出科学的建筑结构。

4.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成本控制是提升利润的一大措施。实施上成本控制贯穿于建筑中全过程,相比之下结构设计的控制至关重要。具体而言,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4.1材料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我国产钢量大幅度升高已经突破了两亿吨,而且钢材的品种更是出现多样化。各种新型的建材不断涌入到市场并广泛推广,比如彩涂压型钢板、轻质包围墙板以及楼承板等。因此设计建筑钢结构阶段时,对于钢材选择有更大空间与途径。因为材料不同,导致工程直接费用不同,总造价也就不同。因此在设计阶段选择合理建筑材料,控制好材料的单价或者工程量,是有效控制成本最佳途径。

在设计之时一定要清楚认识到,不同建筑结构最终产生工程造价肯定有所区别,事实上最科学、最合理的成本控制并不是花钱最少的建筑,而是要依据建筑施工中的能力、工期规定以及投资水平来科学分析造价,进行全面成本控制,要尽量将获取利益与投资进行平衡,最大优化配置成本控制,进而找出适合该建筑工程结构的最佳设计类型。下面就举几个例子进行阐述:

①彩涂钢板;这种钢材都是使用在轻钢的厂房墙面板与屋面板,有不同基板厚度、板型以及板号、类别、镀锌层的厚度及不同彩涂层类别;而形式上又分为了保温复合板、单板、单板加内保温层等等,保温层分为硬质岩棉、超细玻璃丝绵以及聚苯乙烯等等,各种样式不同都导致材料价格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总价格。因此在设计之时,要根据建设所处大气环境、性质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科学选择合理的板材有效控制成本。

②高层住宅的墙体材料选择;事实上墙体材料花费占据了整个建筑总造价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对于高、多层的住宅来说,选用经济、配套以及节能墙体材料十分重要。如今,设计上外墙材料选用最多为水泥保温的外墙板、NALC板等等;而内墙材料有GRC内墙板、改性石膏板、水泥保温复合板等等,随着设计的标准规范化,钢结构的住宅体现也正超着定型化、标准化以及工业化方向发展,为成本控制埋下了基础条件。

③高层住宅的楼承板;在设计之时,要根据建筑结构体系作用使用楼承板。楼承板主要使用了两种形式,即将楼承板视为永久性的模板,这种大都采用普通的镀锌压型钢板就可以,对镀锌量以及耐火时间要求都不高,价格也不贵;但是另一种组合楼板,这种模板使用阶段是用来替代受拉钢筋的,对镀锌量以及耐火时间要求高,价格也贵。

4.2结构体系上

设计上不同结构体系与立、平面布置也影响着工程造价。设计之时,就要根据建筑物实际使用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立、平面布置与结构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才能做到经济适用。

5.结束语

事实上,因为建设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以及不适用,增加了建筑的成本是大量存在的,严重阻碍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因此必须要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挖掘潜在问题,并认清建筑结构设计的陈本控制中占据的重要作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才能优化产业结构与有效配置资源,让建筑行业在低成本、高效的建设之中确保强劲,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继荣.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动态与观察,2010(4):29-33.

[2]李淼,张丽霞.浅谈建筑成本控制[J].科技信息,2010(6):132-134.

篇7

关键词:建筑; 结构设计; 成本控制

一、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主体和支撑,建筑成本主要包括土石方、地基处理、建筑结构、围护及装饰施工、设备安装等五部分费用;不足投资费用1%的结构设计可造成对整个住宅投资成本75%以上的影响程度,这一数据足以说明结构设计对控制建筑造价成本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是建筑成本确定与控制的重点。

由于结构造价在建筑总造价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一个好的设计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当然结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其目标就是保证居住使用的安全,在接近实际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方法把结构设计得尽量合理,最大程度地达到规范所要求的设计目标,做到建筑安全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概括来说,就是“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二、建筑层高对成本的影响与控制

1、建筑层高对成本的影响

建筑高度不是结构可以左右的,是建筑定位,使用功能所确定的,所以,在结构设计角度对于层高的设计,只能在不改变净高的程度上进行结构优化,比如采取屋面反梁、无梁楼盖等措施。对于时下人工劳务费快速增长,时间成本、融资成本高启的大背景下,合理布置次梁,降低制模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变相的节约了成本。

(1)对于地面以上部分

减少层高可以减少所有结构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的长度和体积;减少建筑的总高度、降低结构的总荷载,间接降低结构成本;降低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地震力、风荷载,间接降低结构成本。

(2)对于地面以下部分

减少层高可以减少地下室土方开挖及运输的数量、基坑支护的面积、基坑支护的单价;减少地下室底板及侧壁的截面及配筋;减少抗拔桩、抗拔锚杆的费用;减少基坑降水的数量及费用。以深圳某项目为例,该项目地下室拟建4层

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单主体结构成本一项普通梁板结构比无梁楼盖结构节省146万元,但综合考虑土方、基坑支护、抗浮措施三项成本后,采用无梁楼盖比普通梁板结构更合理,综合成本可降低约670万元。

2、结构超限对成本的影响与控制

(1)总体造价分析

相对高层建筑而言,超高层建筑设计复杂,对项目设计及管理水平要求严格,因此设计、工程管理费用可能增加;配套设施建设费或会因建筑物层数不同而收费基准有异。超高层建筑造价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项目整体设计与建筑标准;基础及结构;屋面及外立面。

(2)施工难度、成本分析,施工周期的长短

结构超限不仅仅是结构高度的超限,还有高宽比、平面、立面的规则性等方方面面。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设计初期,结构方案制定

时有效的避免结构超限问题,至少不要因结构专业的方案错误导致结构超限。有案例是遇到过因为结构师设缝位设缝,导致结构超限的案例,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避免。如图四、图五所以,塔楼高度174.6m,宽度16.1m,高宽比达到10.8,这在结构经济性方面要付出较大代价。

图三

三、建筑结构设计成本优化措施

1、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既可以满足使用功能、提高工程质量的要求,又达到可以节省资金,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需要在熟悉建筑材料的性质、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类型建筑材料的价格,按照灵活、经济、适用的原则选用材料。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安全适用、成本合理、施工方便为基本原则,应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2、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建筑物地面以上的结构形式对工程成本同样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各有优劣,应比较各种结构的布置方案、受力体系及经济性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尽量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建设出低成本、高质量、高标准的民用建筑。砖混结构的成本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成本的60%~70%,其钢筋混凝土用量少,适用于7层以下的建筑物。

3、选择最适宜的基础形式

建筑基础形式的投资成本占工程结构总价的1/3之多,因此可以说合理的选择基础形式是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主体因素。同时合理的建筑工程基础形式还会有效的缩短建设工期,使基坑维护的工序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目前, 我国的建筑物逐渐走向多层、高层、甚至超高层。这些建筑物对于地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基础结构的造价与项目建设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它的工期一般情况下占整个项目工程的25%~30%,造价通常占整个造价的10%~25%,由此可见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地质勘察工作,控制基础的埋深与截面面积, 通过经济性对比,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

表二中桩为塔楼抗压桩,以微风化花岗岩为持力层,桩端阻力特征值为12000kPa,桩长30~40m。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桩径越大,单位承载力成本越低,不同的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桩径。

4、选择合理的构件截面

构件截面尺寸与其配筋率在一定范围内是相互对立的。一般来说,同一结构构件,当其截面尺寸减小时,其配筋率就增大,钢筋用量增加;相反,当其截面尺寸增大时,可以适当减少构件的配筋,但增加了混凝土的用量,增加了建筑物的总荷重。楼层的层高是影响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层高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梁高。梁高与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突出。考虑现浇楼盖共同工作,考虑T形截面的刚度;梁两端的嵌固弯矩对梁变形有利;施工支模起拱可以抵消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柱设计时尽量少采用异型柱,柱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沿高度有所变化。

图三所示结构平面为一座174.6m的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标准层平面,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求,两端只能布置框架柱,且截面控制到最小,这对结构整体抗扭刚度影响极大。根据计算结果,柱内设十字型钢,控制柱截面800x600,满足了轴压比控制要求,同时为使用者取得了良好的视野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改善空间效果和增加使用面积,还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从而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成本控制进行探究,对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优化成本效益和实现优质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卜志勇.论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及控制[J].科技传播,2012(12):59-60

篇8

关键字:高层 施工安全管理

一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特点及现状

从现代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来说,消防安全方面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1)整体建筑大型化、裙房体量大、数量多;(2)分布形式多样,建筑功能多;(3)人员密度高,流动量大,导致诱导性差,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4)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困难;(5)各种管道、竖井较多,不利于扑救中火势的控制,火势可迅速蔓延;(6)易燃物多,装修的化工品用量大且极易燃烧;(7)着火后所产生的气体、烟尘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部门的救援,且对人的身体有很大危害;(8)高层扑救消防用水量大,供水、排烟、登高都很困难,不利于地面消防行动的展开,扑救难度较低层建筑困难很多。

二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高层住宅没有设置必要的“避难层”。现在的高层住宅,由于造价成本、建筑结构设计、住宅容积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少有设置“避难层”。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而救援的消防云梯车不能达到所需高度,从失火的高层建筑外面成功施救的可能性将非常小,只能依靠着火大楼内的人员实施自救。这时,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避难层”就是实施自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把自动化控制应用于现行的避难层防烟系统,实现防烟系统的智能化。从而也解决了我国现存的由于风口位置不当,使得大量烟气从风口进入避难层的问题。

2.消防通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是由于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建设的商用建筑之间密度高、空地少,应设置消防车通道的没有设置或是缩减防火间距,而高层住宅建筑,虽然按规定设置了消防车通道,但不是环形车道或者不是平坦空地,更未设有回车场(通道)。很多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了不利于安全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顺利进行的永久的挡车柱,使火灾中消防车辆不能顺利通过,而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长期封堵,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是在各座高层建筑区内至少要保证两座以上消防疏散楼梯和对外的消防安全出口;另一方面是可以在各座高层建筑间开设相互连通的消防安全出口,确保各座大楼之间能够互相疏散;再者是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是指供消防登高车操作中扑救火灾和营救人员的建筑垂直面,实践证明,合理的设置消防登高面,对高层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消防登高面一侧,必须结合消防车道有效设置不少于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便于消防登高车一次就位迅速靠近建筑物展开施救工作;最后是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设置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应确保在数量、宽度、形式上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3.高层建筑中装修及配套设施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和美观,集中的供应空调和冷热水,必然会加大建筑本身的负担,由此带来的燃气、锅炉、燃油等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很多大楼的消火栓箱为了美观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者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考虑,把消火栓布置成环状管网,而对于某些条形建筑物,则要将管网竖向成环状就可以了。另外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首先应保证建筑构配件的耐火极限,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可减少火灾损失。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1.做好施工预案。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2.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高层建筑计划阶段所确定的工期目标,往往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合理工期,因此,时间上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进度拖延还是超前,都可能造成其它目标的失控。

3.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开发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因此在设计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变更最少。

4.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它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四 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高层建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制和不断发展,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韧性性能也不断地改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经可以达到C100甚至更高,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减小结构构件的尺寸,减少结构自重,必将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强度具有良好可焊性的厚钢板将成为今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用钢,而耐火钢材FR钢的出现为钢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了方便。

2.层数增多,高度加高。由于城市规划、用地紧张和使用功能等原因,我国高层建筑目前也有一些正在设计或施工的80层以上的建筑。在地震区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我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3.组合结构高层建筑增多,采用组合结构可以建造比混凝土结构更高的建筑。在强震国家日本,组合结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其数量已超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除外包混凝土组合柱外,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应用很广泛,外包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双重组合柱的应用也很多。由于钢管内混凝土在处于受压状态时,能提高构件的竖向承载力,从而可以节省钢材。

4.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增多。现已表明多束筒体系在适应建筑场地、丰富建筑造型、满足多种功能和减小剪力滞后等方面具有很多优点,预计今后也将扩大应用。

篇9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eps to building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briefly introduc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design,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design of specific programs in high-rise buildings, in order to guide practice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满足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住宅实行商品化后,使用寿命长是区别其他消费品的最大特点,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是住宅结构设计最基本的要求。结构体系以及材料的选用,都应有利于抗风抗震,以及使用寿命期间改造维修的可能性。

2.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多种户型可灵活分隔室内的空间,满足人居的热光声的环境等要求,给居住的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当采用剪力墙结构的时候,宜采用大开间的布置。使住户在日后改变分隔的空间。

3.满足经济性的要求。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房屋的建造地点、层数多少、平立面体形,在满足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经济又合理的结构体系,在构件设计中应该精打细算,要严格执行规范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更要注意,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对房屋造价非常重要。

二、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1.房屋结构周期性折减系数。房屋框架结构和顶盖等结构设计中,因为填充墙体存在使结构实际表现刚度大于设计计算刚度,计算周期也会大于实际周期,所以当算出结构剪力偏小时,会使房屋的某些结构不安全,而应该对房屋结构计算周期适当的进行折减,这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房屋框架结构,计算的周期不宜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小。

2.耐久性的优化设计。大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遭受条件和使用环境变化最终造成房屋结构损伤,使房屋在合理的使用期限内,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引起房屋可靠度指数下降。设计者当选以高层混凝土结构优化为设计的主要目的时,要放弃对经济的单纯追求。依据设计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分清主次,选多目标或单目标来实施优化,达到满意效果。

3.房屋结构抗震性设计。在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房屋结构按抗震设防分类,房屋抗震等级可根据房屋高度、烈度以及结构类型按国家《抗震规范》确定。地震震力振型组合数据对建筑应当不考虑耦联扭转计算; 当振型数大于3 的时候,应取3的整数倍计算,但数据不能大于建筑物层数; 当房屋层数不大于2 时,振型数则可取房屋层数。对于不规则房屋的结构,应考虑扭耦联转,对高层房屋建筑来说,振型数应取不小于9;房屋结构层数多或房屋结构刚度突变系数大的话,振型数则应多取,例如结构中含多塔结构或顶部有小塔楼和转换层等,振型数应取不小于12 的数,但其大小仍不能大于房屋总层数3 倍,除非其含有弹性定义的楼板,而且采取总刚性分析的时候,振型数才能够取的更大。

4.地下室的层数处理。多层房屋框架结构

一般都设置地下室结构。由于隔墙较少,故常采用的是板筏基础。设计计算时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层数结合在一起,并在图纸中按实际的地下室的层数计算,如此计算基础底板以及地基纵向荷载可一次设计完成。同时通过侧层移刚度性系数比较,可以调整和判断房屋相应嵌固位置,适当加固构造措施,保证楼板最小配筋率和厚度。当房屋结构纵向不规则时,要验算其最薄弱层。

5.合理使用高强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总造价一般都包括框架结构材料、施工和基础的物料费用等,其中用钢量以及构筑件截面积对房屋造价影响较大,故在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高强混凝土与高强度钢筋可有效降低用钢量,节约建筑成本。对于震区的高层楼房来说,在设计中高效地使用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能快速有效的缩小梁墙板柱等构件截面积,达到建筑造价目的。

6.框架梁以及柱箍筋间距。依据规定,工程上取柱箍筋与梁的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 mm 左右,非加密区箍筋最大的间距为200 mm 左右。通常在柱箍筋和内定梁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左右,以此为计算依据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当房屋的框架梁跨中有较大的其他荷载或次梁存在而又只有两肢箍筋情况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应采取200 mm 左右,使房屋梁非加密区的配箍充足,故建议内定梁箍筋改为梁非加密区取200 mm。既可保证梁箍筋加密区抗剪切能力,同时又增加梁非加密区抗剪的承载能力,使梁强抗剪性能更加充分体现出来。

三、工程结构体系方案的比较分析

某高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26层,总建筑面积达到30.000m2。高度达94.5m。针对结构体积的选择。设计院进行了优化设计,第一方案采用的是框架-筒体结构。该结构的特点刚度较大、自重不是很大, 而且结构的平面布置相对灵活, 能克服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一些缺陷。此外, 由于核心筒的存在, 整个建筑的侧向刚度得到了大大提高, 且大部分的水平力都是由筒体来承受, 大楼的整体刚度得到了提高, 并承担了大部分水平方向的力,使该建筑具有良好的侧向变形能力, 抗震性能非常强。第二方案选取了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结构设计, 用以比较两种不同结构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性能。剪力墙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侧向刚度大, 强度大, 整体性强, 缺点在于剪力墙结构需要的混凝土量是很大的, 自重大,造价高, 且地震作用力大, 结构平面布置不灵活。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 我们采取了结构软件计算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设计基本参数

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使用年限为50年, 安全等级则为一级, 地基设计等级则为甲级。该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地震分组是第一组, 设计的基本地震加速度选取0. 05g,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丙类。由于该工程的场地为Ⅰ类, 按照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抗震构造就可以了。该工程确定为A级高度建筑, 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 剪力墙和框架柱都是三级抗震。工程场地的特征周期Tg = 0. 25 s,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am ax = 0. 4, 放大系数β= 2.25。工程所在地区基本风压为0. 40 kN /m2, 地面粗糙为D 类, 风压的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以及风振系数都按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来确定,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按现行荷载规范进行取值。

2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采用了PKPM 软件中的SATWE 系列, 目前该软件在国内的普及率很高, SATW E系列软件也是专门为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一种有限元分析软件, 它能非常精确的计算分析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受力。

3计算分析

高层建筑由于受到水平力的作用, 侧向位移比多层要大很多, 因此, 侧向力是结构考虑的重点。研究表明, 若结构的侧向位移过大就会导致结构附加弯矩的产生, 严重影响建筑的舒适性,有的甚至会造成结构破坏。结构设计时, 主要考虑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三个基本指标。一般采用弹性设计方法, 即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建筑结构构件处于弹性受力状态中, 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 对此, 《高规》对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以及层高之比做出了如下的规定:

a当高层建筑的高度不大于150 m 时, 层间位移角不宜大于表4. 6. 3的限值;

b当高层建筑的高度大于250 m 时, 结构楼层的层间位移角不宜大于1 /500; 3) 当高层建筑高度介于150 m ~ 250 m 之间时, 结构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按上述1), 2)的限值要求, 线性插值来取用。

c从软件计算分析看,建筑为框—筒结构时, 其自振周期要比采用剪力墙结构的要长, 层间位移以及侧向位移都要大。由此看出, 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更大些。但是, 结构设计不能完全只看刚度, 还应综合考虑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因素。

研究表明,当建筑采用纯剪力墙结构, 且建筑层数不多, 建筑高宽比小于1的时候,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建筑墙体的变形主要以剪切型为主。而当建筑的高宽比大于4时, 整个墙体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 变形主要以弯曲变形为主。当建筑的高宽比值介于1~ 4之间时, 建筑墙体存在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框架结构虽然能够获得更大的空间,但由于框架是由梁、柱、板构成的,相对于剪力墙来说他的抗侧移刚度较小。受水平荷载后成剪切型变形,故层间位移相对来说较大,不利于结构抗震。框架—筒体结构, 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 结构的侧向变形主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 其侧移曲线与弯曲型杆件的变形是极为相近的。框架—筒体结构中的框架和核心筒, 两者是通过梁和楼板相连的, 因此, 两者的侧向位移是相近的。

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 对于20层~ 30层的高层建筑, 最后选择了框架—筒体结构体系为大楼的主体结构。

四、结语

在满足建筑结构长远效益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建筑结构的近期投资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和合理性。与传统设计相比,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多种结构形式进行结构试算、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5%~30%。优化技术的实现,它还可为建筑整体性方案设计进行合理的决策,优化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 适用、安全和经济" 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 特点

正文: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用地矛盾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人地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基本权利。为此,在新时代的到来之际,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建设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解决人地矛盾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 高层建筑的发展背景

所谓高层建筑,世界各国对其定义的标准不一。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建筑按照层数划分为四种类型:一至三层为底层住宅;四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楼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约24m者即为高层建筑,大于100米的为即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自古有之,在古代,高层建筑是为了炫耀国家的富强、国力的强盛而产生的。早在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就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灯塔;而523年,在中国河南也建有高约40米的嵩岳寺塔。

现代高层建筑产生于美国,1883年与美国芝加哥建成了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城市化进程,呈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繁荣期。高层建筑,以其自身特点与城市各方面特征的完美匹配,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大城市的亲睐。目前,在上海陆家嘴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我国的最高建筑,楼高482米。

二、 高层建筑的特点

历史实践证明,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对于解决人地矛盾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有着与城市发展适宜的特点,也因此散发出了巨大的魅力。

首先,高层建筑节约用地,有力的解决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人地矛盾,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甚至成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其解决方法主要依靠开源节流。其中,开源主要指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截流主要指对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发展高层建筑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举措。

其次,在解决人地矛盾的过程中,无限的扩大城市的面积,一是可能会受到周边行政单位的限制,也有可能导致耕地的减少;另外也会增加市政建设成本,特别是道路交通和管道网等成本,而发展高层建筑恰恰可以节约成本。并且由于建设面积小,总体工程量小,可以减少城市建设的时间,更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高层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良好规划和设计更可以增加高层建筑的美观性,成为城市的景观。

三、 高层建的施工特点

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 ~3 ,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 20 ,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 ;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 ,强度降低5 ~10 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控制

2、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 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 养护时间严重不足 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 全湿养护3天 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 1.5 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所以严格养护制度不可忽视

3、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 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 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 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 混凝土的浇筑 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高层建筑 三线 控制轴线 标高 垂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 由一定数量的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是区域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人们往往称之为轴线 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所以就要加强高层建筑 三线 控制,具体如下:

4、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 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 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 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 浇筑混凝土 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5、轴线的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 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 200 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 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6、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 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

(1 )放的措施

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 梁 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抗 的措施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