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城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城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城市 排水设计计算机辅助
Abstract: the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in the city is the necessary facilities to prevent wate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in city facilities, this essay, taking the example in the drainage engineering analysis, to talk abou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drainage engineering often appears the question, and to solve the improved method ar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ndustry insiders reference.
Key words: 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urban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如今,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基础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在此环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更是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工作,成为了一个城市的血液,城市建设离不开给排水系统,因此,只有完善给排水系统,城市建设才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可是,当今社会城市给排水系统还不完善,缺陷较大,笔者就此谈谈如何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并作出分析与阐述。
1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
居民生活离不开水,工厂企业生产也需要水,所以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为水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要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及用地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实行节水工程,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还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抗旱植物,推行节水灌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储存剩余的水资源,把用水的项目放在用水的季节,在比较干旱的季节从事非用水行业,对于邻大型水库的城镇,由于水量丰沛而浪费现象严重,节水意识淡薄,使城市供水系统不堪重负,高峰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水情况,使得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问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要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主要因素有: 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渔等方面的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2 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
2.1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一遇(水利标准)。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村庄现状,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2.2城市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用生活污水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还有一种高效载体生物强化工艺,利用硅藻土的高效载体生物作用( 流化床) 和吸附。污水管网设计的将地面线资料、道路设计结果传输给污水设计系统。污水井: 以给定的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线,按照设计人员指定的桩号偏距,沿道路布置污水井,由于污水提升泵站设置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污水管埋深太大,所以在排水工程设计中,要设计通过管材、基础、施工方法等手段,合理选用排水管网,确定合理的排水管设计高程,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还增加了污水的排放效率。
2.3污水计算: 污水计算包括排水面积确定、污水管网计算,可以直接用系统提供的图形量测手段,对管径和坡度的进行确定,帮助设计人员作出正确的选择。污水管: 污水管布置时其管端必须接在污水并上,污水管的管径、坡度均由污水计算结果来确定,标高由系统自动计算。给水管网设计,排水工程规划确定的重要出水口是根据管网系统的布置及当地受纳水体的条件确定的,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设置道路信息; 布置给水节点; 布置给水管; 绘图。排水工程规划确定的重要出水口是根据管网系统的布置及当地受纳水体的条件确定的,要求设计单位按相关道路的设计,调整相应的排水工程设计,造成了设计工程的排水工程部分造价增加30%。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造成了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样造成了设计的重复工作或工程改造的浪费。
2.4将地面线资料、道路设计结果传输给给水设计系统,以道路中心线为参照线,沿道路布置给水节点。给水设备种类比较多,系统提供了利用绘图工具添加自己的设备图例,最多可达99种,设备布置完毕后可用交互方式将给水设备与设计人员指定的给水管相连接。纵断面图和材料表的功能类同雨水管网。
3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应用
城市给排水设计有其自己的设计与道路设计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在未施工之前都只是图纸阶段的人工计算,通常是由道路设计人员先完成道路设计,再将设计资料及道路设计成果交给排水设计人员来完成给排水设计。对配套的道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道路资料就可以直接传输给排水设计人员,使道路与给排水设计软件成一系列。主要是确定城市给排水与道路的关系,首先定一个中心线,管网及检查井布置一般沿道路中心线,使用本系统的道路设计功能可作出道路中心线通过实体转换将已有的道路中心线转换成给排水设计所需的线元,然后赋桩号给道路中心线。
结束语:水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使一个城市具有蓬勃朝气,同时也可以阻碍一个城市的发展,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使水资源朝着对城市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做好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工作, 绿色,环保的进行城市发展,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昌军.浅议城市给水排水管道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
[2]曹小练.战谈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07).
[3]孙耀提高施工质量防止排水管道堵塞[J].内蒙古科技与经流2006( 02).
[4]王晶,高振兴,李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网络财富.2009( 23).
篇2
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对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定性地位提升,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快控规的编制,不少城市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但城市快速发展,多元化的公共利益,对城市品质诉求的提升,使控规的实施面临更多的问题,对控规的调整似乎变得不可避免。对于控规调整的原因,杨浚[1]归结为两点,一是出于对最大经济利益的追求,建设单位会极力寻求在控规指标上的突破口;二是由于控规本身的编制研究深度不够导致部分控制指标失效。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点理由:控规本身的编制研究深度不够,引入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方法,从城市功能、交通、环境、空间形态等方面,强化对地块的研究,增强控规调整的科学性。
2、项目概况———为什么要调整?
调整区域属于桥头镇中心区范畴,是总规确定的新城区镇级副中心,是中心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调整范围约246公顷。然而,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早期编制的控规却存在众多问题:
2.1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作为桥头未来新城区镇级副中心,原控规布置了大量工业用地,这与中心区功能不相符。规划区的商业用地面积36公顷,商住用地24公顷,商业建筑总规模达98万m2,如此大的商业量,桥头能否消化?据统计,整个桥头中心城区的商业量:商业金融业用地规模达到124公顷,建筑面积高达308万m2。与东莞其他镇街对比,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规模与整个莞城的商业规模相当,远远大于第一梯队镇街(虎门、长安、塘厦、樟木头等),但桥头的经济实力在东莞处于下游水平,桥头镇中心城区商业用地规模明显偏大。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中心区未来发展。
2.2支路网密度过低,干道网交通压力大,交通不成系统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等城市的道路网密度分别为:主干道1.0~1.2km/km2,次干道1.2~1.4km/km2,支路3~4km/km2。而规划区的支路网密度仅为2.0km/km2,支路网密度明显不足,需增加支路网,完善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
2.3地块切分过大,不利于土地精细化管理规划区属于桥头镇中心区,是城市核心地块,根据经验,建议一般街坊控制规模为2.5-4ha,原控规街坊切分明显偏大(图1),不利于中心区土地的精细化管理。
2.4项目的提出我们的目标———规划提升:作为桥头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如何优化规划区的用地、交通结构,使其与中心区和周边功能协调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心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导中心区的有序发展,促进桥头转型升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3、城市设计理论的应用
3.1SOD发展模式运用(1)概念:SOD(ServicesOrientedDevelopment)即服务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大型社会服务设施以及某些商业型设施的建设,从而对期望集聚的要素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开发模式。(2)SOD模式在规划区的应用(表1)规划区是桥头未来的新中心区,将建设桥头镇的体育中心,通过体育中心建设,以引导城市拓展,提升其周围土地价值,带动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源导入,带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
3.2复合高效———创造体现交流活力的功能聚落,引领24小时活力生活规划区建设应该摆脱超级街区的形象———连绵的居住区和零散的社区商业,提倡在清晰合理的城市结构框架下,进行多功能混合,增加城市肌体有机联系,形成多种核心功能簇群发展的有序格局。从用地功能簇群化到建筑功能多元化,核心区商务、办公、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的混合叠加,使得各地块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增加城市活力和人气,营造充满魅力的24小时活力城。
3.3精明开发———提高支路网密度,构筑活力街区规划区采用了高密度路网与小尺度街区,降低道路等级、提高道路密度,来获得均质疏解能力强的通行与停车系统;小尺度街区与其周边的街道承担起了城市公共活动和交往安全的功能,街道为汽车和行人共享,适宜步行,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小尺度街区在相同的面积内获得更多的沿街界面,以达到商业价值的巨大提升,同时更容易获得连续的城市界面与人性化尺度的空间感知。同时,地块的细分,有利于分期建设,管理者能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
4、控规调整内容结合
城市设计研究,对规划区的道路交通、用地功能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4.1道路系统调整———增加次干道,加密支路网,完善地块交通微循环在原有主次干道的基础上,在中兴路和工业大道中间,新增一条次干道,主要分流东西向生活型交通。次干道密度由2.81调整为3.46km/km2。依据现状,加密支路网密度,细分地块,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益。密度由2.00调整为4.90km/km2,完善了规划区内部交通微循环。调整后道路用地增加8.41公顷。
4.2用地调整———优化规划区用地结构
核减原控规的商业规模,整合至沿中兴路两侧集中布置,主要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未来高端产业职能,为桥头注入创新要素,成为升级转型的动力枢纽。遵循工业进园的思路,将原控规中的工业转移到几大工业组团,集聚发展。适当增加居住功能,提升片区人气与活力。
5、调整影响评价
本次控规调整,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完善规划区交通与用地布局,梳理城市结构,保证公共设施的落实,同时,提出重点打造中兴路城市景观轴,通过布置商务办公、体育、研发等能展示城市形象的建筑群,提升桥头城市形象。
6、结语
篇3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城市设计整合机制;前瞻性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据报道,今年年初,《城乡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相对于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虽然只是字面上把“城市”改为“城乡”,但实质上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可见我们正在打破原有的城乡分割规划模式,进入城乡总体规划的新时代,随着发展的需求,我们的规划系统正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逐步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所迈进,同时也越来越具有严谨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边缘地带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在建筑及规划界,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将这一区域作为一项具有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的迫切性。
现存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处理往往是两种方法,一是把城乡结合部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作为一种对于城市的被动式辅规划,所以往往是除了道路、市政管线有规划认可之外,并无其它设计内容;二是大而化之,作为大的区域规划中农村或城镇体系规划的一部分。这两种方法显然是缺乏针对性的,无法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同时也缺乏发展性,城市进一步扩张,这样的规划处理显然会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学者在借鉴了国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后,也形成了一些关于城乡结合部的专业理论,比如城乡一体化理论,再比如有研究者提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明日的花园城市》(GardenCities of Tomorrow)一书中提出的“Garden Cities”,对于城乡结合部就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一种以此为基础的新城乡结构形态,为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构想。譬如此类,不一而足。但现实中所谓的“城乡结合部”依然存在混乱、肮脏、无序的状况。北京的南郊和北郊、上海市莘庄以西、南京市西郊和东郊,天津的西北郊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区域如不及早地规划,就会对未来的城市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实质上这些地带只能说是市区与乡的“接壤带”,绝对还称不上城乡“结合部”。这与很多相关理论依然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实施,甚至有些理论还没得到应用便已不适用于现今的现实背景有关。
2 解决思路
何为城乡结合部,笔者收集了一些对于城乡结合部所作的学术定义:
(1)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市区、城市郊区与乡村的结合部位,这一地区成为在城市市区与郊区农村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化过程最为剧烈的特殊的地域实体。
(2)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郊区、发达的乡镇及交通干线两翼。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的不断外延性扩张促使传统的城乡分隔的二元化格局逐渐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3)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近郊范围内、城市建成区以外受城市物质建设活动与非物质要素影响的乡村地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是指集镇规模以下的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等。
(4)城乡结合部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
(5)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市区与乡交界处的一段地方。市区与乡之间的界限只是一条线而已,城市在发展,市区的建成区就会扩大,市区沿界线一带也会建设起来;而在乡的那一边也要发展,会依托市区的一边开发建设。这样,沿着边线一带就形成了城市型的建设。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基本特点:
(1)模糊性: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区域,但其范围无法简单地确定,且不具有统一的形态。同时又具有空间范畴的特点,其设计具有区域规划的特点,但又不等同于区域规划。
(2)复合性:城乡结合部并不是一个行政界限,也不是城市与乡村的简单叠加,而是因城市与乡村的内在有机联系而形成的。所以在设计中要做到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的协调一致。
(3)复杂性:城乡结合部的设计会涉及到更多其它领域,如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城市经济、乡村经济、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等等。从表面上看城乡结合部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事实上与其它外在因素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
(4)动态性:城乡结合部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所以设计不当就会产生滞后的不良后果。
可见,正是因为城乡结合部的模糊性、复合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使其在设计上必须有别与其他的地区或者区域。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中不但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而且应该作科学地预测,系统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演变和发展前景,以一种先行的手段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发展。
我们知道,城市设计机制理论是运用于城市设计的一项专业理论,同济大学卢济威老师的《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一书中介绍,实践中的城市设计工作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①背景研究,理解作为设计重要依据的城市规划,对设计范围及周边进行现状调查、分析,特别要寻找基地的环境资源;②确定城市设计目标,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行为、自然生态、技术条件和视觉艺术理论等建立城市形态:③依据经过论证确定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制定设计准则(或称导则),以指导下一层次的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市政、交通设计。可见其特点是可以整合各种要素,设计手法具有前瞻性,我们不妨开拓一种新的思路,对其进行借鉴,将其前瞻性的特点运用到城乡结合部区域的设计。
2.1 背景研究
2.1.1 交通要素:因为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往往是车流量很大,很多地区标识不清,故易造成交通组织较混乱的问题。
2.1.2 配套系统要素:在现有的城乡结合部,政府及开发商通常是以集中建造住宅区为主,这种做法使得城乡结合部功能单一。小区挨着小区,缺少配套商业零售和餐饮娱乐设施的设置,正因为商业氛围明显不足、设施不全,使得城乡结合部仿佛就是一个巨型的小区,从而进一步造成了恶性循环。简单地说就是没有街道生活,住宅都成为了孤岛,没有办公、没有商业,对于城乡结合部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
2.1.3 空间形态及景观要素:城乡结合部空间往往缺乏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地面过大没有空间的封闭感,景观粗糙缺乏细节。同时建筑之间在功能到交通都缺乏联系,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2.2 设计目标
正如1953年英国F・吉伯德在《市镇设
计》(Town Design)一书中所说的:“设计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用以往的那种过度性、临时性的观点来对待它,其城市规划及设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地区,使其建筑空间、功能和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同时城乡结合部又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的一面,我们不能以普通城市空间的设计要求来做,必须要更多地联系建筑以外的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等等,从而达到整合的目的。
2.3 设计准则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设计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2.3.1 交通问题:关于交通的设计,单纯只有规划范围的界定、现状调查及研究、区域环境分析等内容作参照是不够的。因为现有关于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设计,往往只是关注目前的交通需求,而忽视这样的设计将完全不适用于进一步发展,现在的城乡结合部就是未来城市的一部分,如果不以可持续的眼光来设计,将是极大的浪费。
2.3.2 如何进一步提升商业服务功能及商业氛围: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分析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人口和劳动力的发展与布局、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内容,真正做到各个要素的合理一体化。毕竟商业氛围的营造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活力与发展前景。
2.3.3 对于空间形态及景观的改善,在众多的设计内容(要素)中,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2.3.3.1 天际线设计:天际线是城市面貌的体现,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天际线设计,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完全按照城市中的做法,从而缺乏针对性。比如如果我们不对城乡结合部的建筑高度做一个限制,认为在城市边缘地带建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对城市不会有太大影响,那就会严重影响城乡结合部的天际线景观,即使不从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上来考虑,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我们也应该慎之又慎,应该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天际线的建筑都应仔细研究它与整体的关系。因为一旦缺乏控制,无论是从城市向外还是郊区向内,给人的感觉都会是一个“围城”,高高的城市边缘天际线将造就一个压抑的城市。
2.3.3.2 轴线设计:我们知道,在城市中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将主要景观联系在一起,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同时一些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设为视线焦点,在轴线上成为空间序列的。作为城乡结合部,其空间之于城市中心较为简单,所以城乡结合部的轴线设计的重点并不是在于景观的导向,而应该是交通的导向性作用。
2.3.3.3 边界设计:城乡结合部可以视为一个城市的入口,通俗点说就是“门面”,也就是我们专业所说的边界。设计中应以原有的环境景观为基准,即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因为城乡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其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是整个设计中的一大重点。打造边界休闲观光带,不但可以作为城市休闲游乐区,对于其后续发展也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铺垫。有了好的环境,我们就可以全面整合商业功能,让这一区域易于接近,提高其边界形象作用。
2.3.3.4 细节设计:“细节决定成败”,或许有些夸张,但一个出色的区域环境不单是由设计优秀的公园和建筑组成的,而应该是宏观至整体微观至细部的。因为每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体形象。上文已阐述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入口的重要性,所以优秀的细节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认为其所处的不是中心位置而忽视细节的设计。以构成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的标志为例,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的效果,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所以城乡结合部的标志性建筑或景观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可识别度,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细腻的一面。
2.3.3.5 结合点设计:在各个要素的整合过程中,要素之间的结合点设计极为重要。结合点设计必须是三维的,结合点的选定可能是二层步行系统与建筑的结合点,也可能是地铁站枢纽综合体、自然景观与公共活动广场的结合点、作为地下与地上空间联系的下沉广场等。诚如《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中所说的:“要素应该是开放的、互相联系的,要素互相渗透已成为现代城市形态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城乡结合部一旦具有完备的结合点设计,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可以以此为依托,对于未来城市的拓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篇4
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建筑师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
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至80年代,尽管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国家当时强调加速发展工业经济。特别是十年结束之后,全国上下摩拳擦掌,一心要把时期损失的时间抢回来。当时的建材供应,特别是水泥及钢材的生产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较为紧缺。当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普遍采用,预应力技术普遍得到应用。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屋架、桁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行车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板等。为了适应工业快速发展的速度,加快工业厂房的建设进度,国家大力推广建筑模数制、构件模块化。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大量的标准化设计图集,包括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图集、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体系等。以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及加快工地现场的建设进度。以上的这些工作,都是在当年大干快上的时代背景下,为当时的工业大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那个阶段,建筑师的作用开始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建筑师本身也已开始认识到了自己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责任。但在当时的大干快上的环境中,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实力的影响下,建筑师还是较难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年的基本建设还是沿用了“经济、适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当注意美观”的政策。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工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给操作工人做个遮风挡雨的围护。没有把工业建筑的设计置于一个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来统一考虑。许多项目的土地利用率很低,建筑能耗也很高,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均较差,厂区的环境也较简陋,厂房建筑的形象单一。这些都是当年工业建筑的时代特征,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阶段。
国民经济有了一定规模,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钢铁产量已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钢铁产量的快速提高,钢结构厂房大量出现,有单层钢构厂房,也有多层甚至高层钢结构厂房;有门式钢架结构形式,亦有钢网架结构形式。由于钢结构的特性,厂房的跨度越做越大。这就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果厂房的单向柱间尺寸大,可采用门式钢架结构;如双向柱网尺寸均很大,则可选用网架结构形式。所以钢结构厂房满足了大跨度生产工艺的需求,且能满足工艺上的各种灵活变化布局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由于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这就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度。且由于钢结构的自身重量远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轻,所以对地基础处理的成本也大为减少,特别适合在软土地基区域使用,而且钢结构属可回收材料并可重复使用。正是有上述的种种优势,所以钢结构厂房被普遍采用。在这个时期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程度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意识挣脱了长期的束缚,建筑师们也不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在广大民众对提高城市品位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建筑师的地位日益提升。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开始得到了重视,建筑师的才能逐步得到了发挥。建筑师已不再满足于给工艺设备做个较简单的包装,而是针对不同的企业对工业厂区的不同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多样化、差别化。对厂区的环境绿化要求公园化;对工业建筑的外观要求美观、有个性化;对操作工人的作业环境力争适当舒适,要做到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对员工生活设施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厂前区的设计要求更高,要求与城市街景相匹配。换句话说,建筑师在这个时期里,在社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有了很大的施展才华的余地。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师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上,将真正开始发挥作用,并将越来越得到重视。建筑师们将结合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状况,不断地归纳工业建筑的发展思路,以城市设计理论为主导思想,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及园林景观理论相结合,将人性化设计思想不断引入工业建筑。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为工人提供一个健康的操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现代建筑材料,运用建筑设计手段,注重工业厂房的美学与城市环境的结合;着重于厂区总体规划与地形地貌相结合,与城市规划相匹配;保护自然环境,保持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政府已经把土地政策提升为国策的高度。所以今后对工业建设土地利用率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对于这一点,建筑师将从二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对新建的工业建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生产空间的组合,尽可能地将各种功能集合成大体量厂房,将仓库、车间及生产管理、辅助设施合理地组合起来,减小无效空间,减少室外交通面积。这样的组合方式,不仅加大了土地利用率,同时也对厂房内的使用方式的灵活变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当然这种组合方式要充分考虑消防疏散,通风排烟等其它要求。节约土地的另一个方面是要重视对旧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工业建筑不是一次性的用品。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其更新换代的周期远比一个建筑物的使用周期短。所以利用旧有厂房的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在节约土地,减少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方面均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新设计工业建筑时,就要对今后的适应性改造留有最大的可能性。
如何进一步降低在工业建筑中的建筑能耗,也是建筑师们需思考的问题。如何最大可能地利用被动式的能源技术。如合理的总平面布局,尽量地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以减少照明、暖通的耗能;如利用太阳能为生产及生活提供热水;利用地源热能为车间及管理用房提供舒适的环境;将有空调要求的空间尽量地组合在一起,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热损耗。我国的现有规范对民用建筑有具体的节能要求,而对工业建筑未有具体要求。事实上在工业建筑中,有许多行业的厂房都有空调要求,因此在这些厂房的设计均应考虑适当的节能措施。在设计大体量的厂房时,通风是需重点考虑的。我们曾经在博雷控制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厂房中设计了一种预热型通风方式。即将室外的新风通过地埋式的管道引入车间内部,利用地源热能进行预热,给车间送入冬暖夏凉的新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厂房操作环境的舒适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分页标题#e#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将日益得到重视。人性化设计就是将人类行为学引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中,体现在现代工业建筑学里。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操作生产的核心因素是人,以人为本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的要素。建筑师们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将更加重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上诉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努力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一个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工作环境,让全体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从城市设计者的眼光来看,工业建筑与其它的建筑之间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了。因为工业建筑的设计将回归于城市设计的理念中,工业建筑将进一步融入到城市建筑群中去。具有个性特征的工业建筑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用建筑,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满足其工艺生产要求的同时,也将遵循城市设计的理念,创造一个宜人、优美、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并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中去。工业厂区的对外交通将充分考虑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妥贴结合,将更加注重厂区的环境对周边景观的影响,厂区内建筑物的高度对城市天际线的整体考虑。
篇5
关键词: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危机和挑战,为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
1 关于低碳城市理念
1.1 理论的诞生与研究进展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世界对“低碳”理念的广泛关注。其后,随着将低碳研究的视角引向城市,逐渐形成一系列关于低碳城市概念的研究与实践。在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方面,ChinSiong H. and Wee Kean F. (2007)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发展低碳城市的几种可能模式,并指出通过政府在城市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及交通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可以使城市CO2排放量在未来几年内减小到预期情景。Glaeser and Kahn(2008)发现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新增人口人均碳排放量要高于存量人口,而土地开发密度与碳排放量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Jenny Crawford 和Will French研究了英国空间规划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低碳目标关键在于规划系统对新技术的适应度和准备度,而规划系统必须实现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性优势和地方层面强调权利分散的灵活性优势互相结合。
1.2 低碳城市概念内涵
低碳城市的概念诞生至今,国际上并未形成统一观点,我国众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观点:夏堡(2008)通过对“低碳经济”概念研究出发,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金石(2008)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付允等(2008)提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空间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结合以上观点,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2. “低碳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困境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城市规划理应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是现状对于低碳相关概念研究较多,而对于低碳理念与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之间关系的探讨较少,缺乏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进行有效落实的研究,而分析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切合中国国情低碳价值观的辩证思考
当前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已规划建设不少低碳甚至“零碳”的示范新城项目。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这一占地6平方公里的新城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环保、固碳技术的应用几乎贯穿从设计到建造的各个环节,整个新城的“零碳”概念无处不在,但总投资高达220亿元的巨额建设资金令人咂舌。客观来讲,马斯达尔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意义毋庸置疑,但发达地区的这种“高消费低碳”的壮举给人的印象更像是高碳排放过后的一种自我救赎。
在当今国际社会 “生态低碳”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应当树立怎样的“低碳”价值观?学者龙惟定就指出“富人烧钱买低碳、穷人没钱被低碳”,都失去了低碳城市的本意。当前中国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建设低碳城市不应等同于停滞不发展,保留落后状态绝不应该是低碳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因此,针对中国这样处于工业化中期和高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必须探索实现针对于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路径。这种探索也是我国发展低碳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一个发展中国家对适于自身低碳发展模式的探讨,在发达国家是找不到先例的,而这种探索也将让中国为国际气候变化事业作出贡献。
对低碳城市价值观的辩证思考同样可以延伸于低碳城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零碳排放”是低碳城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需长期努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目标模型与策略组合。同时城市类型的不同,其碳排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评价国内低碳城市的实践工作时,不应采取相同标准,应讲求公平、合理原则。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正确树立辩证的低碳价值观的前提下,才能公平、合理、有序、有效的开展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建设工作。
2.2 当前相关理论层面的研究多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
在低碳城市建设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曾提出“CIRCLE”原则:即紧凑型城市遏制城市膨胀(Compact)、个人行动倡导负责任的消费( Individual)、减少资源消耗潜在的影响(Reduce)、减少能源消耗的碳足迹(Carbon)、保持土地的生态和碳汇功能(Land)、提高能效和发展循环经济(Efficiency)。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其《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活方式、加强技术创新4个方面具体落实实现低碳城市理念的发展策略。但以上实现“低碳城市”的具体策略研究集中于区域战略层面,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规划工作,如何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模式中融入低碳城市的理念是目前工作的关键。
当前国内的低碳城市研究重点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除了战略层面的研究,其余研究重点直接落于微观的低碳建筑技术、环保技术层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在谈到低碳城市的时候就曾提出:“城市规划要融入低碳城市的理念,而且不仅仅是理念,应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的方方面面。”
2.3当前国内 “低碳城市”的建设实践多处于“务虚”阶段
在建设“低碳城市”的浪潮下,全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希望使得城市名片前拥有“低碳”这个时髦“头衔”。
但冷静分析国内多个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名为“低碳”,却实为“务虚”阶段:首先,不少低碳城市的建设实际为依托出台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去做一些项目的示范,堆砌展示一些并无多少推广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其次,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评价机制不健全,相关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科学考核存在难度。在产品生产过程做一些“减排指标”相对容易,如何确定评价指标需要探讨。因此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更应避免赶时髦、贴标签等现象的出现。
对此现象,已有学者及专家提出质疑,诸大建就指出“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没有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低碳城市”的美好愿景就将永远停留于概念阶段。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例,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提出超过20年,全球各地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也非常多,但在实施层面没有突破。综上所述,如果“低碳城市”的实践只是特别的案例,都是由于特别的政策推动的,其规划理念就没有复制性,就不能推广;同样的,如果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只停留于概念与战略阶段,其规划理念就没有实践意义。
3.促进我国低碳城市规划概念的建立
3.1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的定位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实践特征较强的学科,它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控制与指导作用,它是我国引导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所应对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城市规划是我国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及关键技术。众多专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低碳理念下城市规划定位的看法,结合相关观点,本文认为,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思想上强调低碳革新,具体操作上,应是延续传统城市规划体系,继承了原有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吸收适于低碳理念要求的规划理论,尝试对常规规划策略、规划模式与规划技术的“低碳”优化。
3.2低碳城市规划宏观层面研究内容
侧重研究城市或地区在低碳城市建设、低碳城市生产、低碳居民生活消费及低碳交通体系等等关系到低碳城市运行各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与城市自身的发展建立科学联结,以低碳的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方式,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条件,制定生态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战略,并为城市或地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3.3低碳城市规划中观层面研究内容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发挥其对城市总体控制的作用,从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固碳方面来达到城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低碳目的。例如低碳的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方面,可以充分吸收紧凑城市、精明增长、可持续集约式发展的理念精髓,探索对内聚式城市形态、带型城市及组团城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低碳优化策略,并鼓励城市形态与碳排放关系方面的定量实证研究。低碳的土地利用主要探索功能充足及不同开发强度对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通过缩短出行距离,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方式达到低碳。
由于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其开发强度及空间形态有较大差别,总体规划控制的基础上仍需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低碳编制技术,因此应针对城市中功能相对集中的地区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弄清各类地区在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方面可以实施的减少碳排放的规划设计技术对策和实际效果。
篇6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设计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 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水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 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全国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2.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入大气层,使大气层严重恶化,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3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全国有2 /3 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三、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3.1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的概念。旨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该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总体原则: ①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②生态基础设施: 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③居民的生活标准;④文化历史的保护;⑤将自然融入城市。
3.2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
根据上述五条总体原则,结合实际提出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七条具体原则。
(1)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农业大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2)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3)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4)将自然融入城市
“绿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绿色城市”、“山水城市”。因为自然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层次,自然山水与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有生机的要素。
(5)发展生态住宅小区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4.2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技术,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4.3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要将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4.4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用水回收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4.5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 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 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式的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当地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城市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6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 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河湖、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增加居住区文体设施。
4.7以尊重自然而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统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隐藏,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4.8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Abstract: the city i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ombining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produce's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living space. People live, work, learn and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are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so the scienc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separately from the city planning design in urban whole construction work, how to coordin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and dealing with building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ity planning to discuss the desig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Desig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课题。
1、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中的意义
1.1计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并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提出城市整体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以及分期实施计划,将城市整体建设活动进行有序的编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能够按计划进行。
1.2有效促进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城市整体建设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治安等诸多方面,而且具体工作的执行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协助 而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各项工作具体化,并且将建设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单位,有效保证了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秩序,进而促进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
1.3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的主要在两方面: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调控。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期和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需考虑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2、如何科学协调和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则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
2.1科学分析待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2.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3立足于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环境问题,具体处理方法是:a.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b.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2.4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机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2.5建立健全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设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客观角度而言,城市规划设计系统的划分了城市各区域的功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是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必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城市功能布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规划管理部门及规划师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内外在联系,以保障城市整体规划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8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目标来看,都是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以满足人类自身利益为主,人的价值处于整个设计的核心高度。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加快,以牺牲环境为主来谋求发展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破坏自然结果也逐渐显现出来,人类不得不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从改变人的思想方面入手,要从生态发展的角度看待环境艺术设计,树立生态价值观,强调人和自然的平等,改变以人类利益为主和经济增长为指标的陈旧价值观,把人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实现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开始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同样应该重视生态的建设,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视野下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使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当前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环境中,探索出一片“绿色的乐园”。设计者可以从生态美的角度出发,引入大量属于自然界的元素。例如,山、水、植物等,对自然景观进行再创造,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工作环境都更加接近大自然,让现代人能够回到大自然,感受最原始的美。这样一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无疑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使环境艺术设计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了人、社会与自然的良好发展。
3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的范畴很广,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总体来说要满足生态环境第一的要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把设计环境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中的各个要素包括自然、生物、文化等分别进行研究,对各要素间的功能、结构关系进行协调设计,统筹兼顾,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2应遵循科学性原则
环境艺术是一门绿色艺术和科学,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用到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各种资源,以保证其设计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设计者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科技的发展问题、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问题、设备的不断更新问题,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变化等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时刻关注科技的新成果,科学地加以积极运用,这样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结果的科学性。
3.3应遵循人性化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不变主题始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要以人为本,在实现人类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环境,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人们,促进人类社会长久发展。
3.4应遵循适度性原则
任何事情都要受到度的限制,“过”或者“不及”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同样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意味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防止出现过度设计或改造,也要避免设计欠缺造。新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求我们要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思考清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装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4如何进行生态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想实现生态化,从设计师的角度看,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设计技能以外,还需要有明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白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渗透生态保护理念。
4.1制定可持续性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前,首先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在设计方案的构思、设计材料的选择、装饰物的布局等方面,都要事先设计好方案,而这种方案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破坏后代人的需要,有效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2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节约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应本着节约性原则避免繁杂设计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尽量简化设计,这样就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设计符合生态价值观。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简化设计不等同于简单设计,不能以牺牲艺术美来发展生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4.3实施高效性设计策略
高效性的设计策略就是要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以低成本换高利益,杜绝粗放、浪费的设计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尽量选用可再生资源,或者或易于再生的原材料,实现材料的最大价值,实现高效的设计目标。
5结语
篇9
【关键词】新时期;道路工程 ;市政道路设计
一、市政道路设计的不足
1、城市道路规划明显不够严谨
从当前城市建设的角度上说,首先要做好道路规划,而在这之中规划位置又是决定能否真正做好城市的关键因素,城市建设主要跟周围环境,如旅游景点街道、等设施相联系。目前,城市道路建设没有规划,整体设计比较随意。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道路规划速度过慢,满足不了城市的飞速发展;第二,某些利益的驱使,一些相关责任人为了获得私人利益存在各种影响土地规划建设的问题。
2、道路设计缺乏群众参与
人民群众参与道路设计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加上进行道路设计时缺乏独立性、公开性,领导只是凭着自己的判断进行规范,这样就大大的违背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规划时没有保护文化的意识。在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时,部分文化古迹以及风景名胜遭到破坏。在规划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到生态环境。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的面貌得到更新,但是城市生态环境却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片面的追求速度也是影响城市建设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道路在拓宽方面通常比较窄,通常只有几条主干机动车道。而这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各方面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问题特别是堵车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城市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良好的规划。而是直接对旧街道进行拓宽,而随着机动车量的增加,不断增宽的机动车道,占地面积进一步增多。此外在道路交叉口位置的设计也不合理,在这些交叉的位置由于设计不合理,使得车辆运行的速度受影响,通行能力变差,因此就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主干道数量过少,特别是下雨天又由于雨水过多不能及时排出去,因此很容易引起雨水堆积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道路建设也存在着组织相对较复杂、建筑密集度高、在很短的建设时间之中就有很多的布线等等。作为重要的政府工程,城市道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施工时,只按照工期完成任务就会降低其施工标准。在者很多主干道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不合格的基础建设,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出现各种路面问题,在进行道路规划广场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口密集的问题,也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
二、市政道路施工需要注意的细节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时,首先要把道路功能放在第一位,道路功能除了要考虑其交通性以外,还要充分注意到其生活性、浏览性等相关问题。当然了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道路施工所需要考虑到的特色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后期的运行,从而促进道路施工的全面运行。
为了更好的满足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发展危机。很多城市正在慢慢的失去了本城市特色。这也加大了全球文化问题。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人民群众对精神方面的需求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而这就要求城市在设计形象时,就更需要满足其个性化的要求。因此对于从事城市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交通工程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以尊重城市历史为基本前提,充分尊重城市的文化、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注意突出地方特色,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的成本。
在我国道路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城乡结合部车道多以双道为主,一些车道还出现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不分等情况严重,而这也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城乡协调发展。为了使快行车辆的驾驶员不必忍受在慢行车辆后面行驶,确保驾驶员安全超车,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进行道路设计一定要注意超车视距,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设计上,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由此引起的交通事故。
三、如何进行市政道路设施
1、以地面特征进行设计
在进行路路设计时,设计者一定要做好道路的现场研究,特别是对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周围的建筑特点,包括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于那些道路周围有人文景观,或者自然景观的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尽量的将这些景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与道路环境。
2、合理的设计道路横断面
1、横断面的设计是道路设计的关键
道路性质、道路的等级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的一些条件,特别是在横断面设计时,而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就要主分做到合理布局,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因为道路交叉负荷比其它地方都要严重混乱、特别是在车辆较多、存在着超车、无故停车等问题都有可能坐加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难度。在车道设计中如果没有设置分隔带的话,那么其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知道,盲目的增加车道的数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根据我国交通违章情况,在城市主干道中,双向机动车道的数量最好不能大于8条。如果在在严格控制双向机动车道的数量里,存在的交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必须做好道路的改善工作,适当进行调整交通组织,科学的做好平行道路的修建,改善城市布局,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混乱等问题。
2、人行道及非机动道设计重要性
不可否认的是非机动车辆仍是当下老百姓最主要的一种出行方式。因此在进行车道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减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影响到机动车辆的交通情况,而是应该使两者之间形成互补的关系,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宁宽勿窄的原则,千万为了满足机动车辆的交通方便而盲目的缩短非机动车道的比例,建议从局部发展到整个交通组织的方式进行非机动专用车道的修建。
3、布置综合管线
设计者在布置综合管线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同步建设,其二,协调性,此目的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其三,经济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其四,从近期设计考虑远期设计的结果;其五,统筹规划;其六,尊重临时性与永久性的结合。在布置综合管线时要把人行道布置放在首位,在充分保证人行道布置时才考虑车行道,如果管道检修次数比较多,需要在人行道进行优先布置。充分借鉴国外设计主干道方面的经验,从而改善沿线环境,方便管线管理,做好地上管线系统,对日后出现的反复开挖等问题有一定帮助。
4、完善公共交通设
对公共交通进行设计,有助于对城市交通道路压力起到缓解的作用。但是,在进行道路交通设计时,如果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则有可能加重道路的压力。比如说为了缓解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对人行道的影响,可以在人行道的树外侧设计单独的非机动车道、可以把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放在非机动车道的空间式等等,这样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5、做好监督工作
做好城市道路设计不仅可保证道路规划,同时对整个城市规划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建议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城市道路建设的审批工作,对道路设计、规范、施工等各个环境给予严格的监督管理,如果发现违法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或者利用法律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实地考察,充分尊重现有道路条件,同时还要发挥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严格进行审批,从而促进市政道路设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温善敏,温善瑞. 市政道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11(01)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能源;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60-04
1978-2012年间,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从19.72%提高到52.57%。与西方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这已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巨大进步。而长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能源的供求失衡、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问接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197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按发电煤耗计算为57144万吨标准煤,到2012年已增长至36.2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5.5%。近年来,部分城市积累的能源问题集中显现出来,不少城市都相继出现拉闸限电、油气供应不足等能源紧缺现象,在高能耗的同时也引发了碳排放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一方面使城镇化发展的成本不断提高,导致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使我国城镇化的终极意义受到挑战,城镇化的质量受到质疑。能源作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对一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理性分析我国过去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下探索如何进行能源集约利用十分必要。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能源利用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多特点:一直强调外延式城镇化发展,突出城镇化的规模;城镇化的战略重心主要是支持工业化水平提高,以促进工业发展为导向;城镇化发展规划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尤其是忽视与能源利用规划的配合和协调。这样,直接或间接导致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利用问题突出。
(一)忽视能源利用问题
我国城镇化发展理念是一直致力于外延建设,片面追求“做大做强”的冲动非常明显,尤其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后,部分城市盲日规划发展蓝图,有近百个城市提出要建没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能源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所必需的投入,长期外延扩张直接导致能源消费膨胀,能源利用的重点是强调无条件的供给保障,而非合理利用。由此导致城镇化发展中忽视对能源的合理利用,间接导致部分城市发展中能源问题集中爆发。城镇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方面系统综合演进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有全局发展、长远发展的理念作为基础,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互作用作为支撑。过去的城镇化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完成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力度较小。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推进对能源利用问题缺乏成本效益的考量,决策的失误和政策的变动也相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二)能源粗放消费
城镇化的初始推动力足工业化,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支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为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甚至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都围绕工业化的需要而展开。由于战略重心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利用问题也必然是围绕工业化需要来进行,尤其是很多城市在建设初期,大量的工业建设和生产直接导致能源粗放式消费,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日积月累,致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从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角度而言,由于一切围绕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思路,使民用能源利用的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等出现相对混乱无序现象,这也间接导致能源粗放式消费。
(三)城镇化发展规划与能源利用规划脱节
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能源利用规划应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尤其是“十二五”之前,较少体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和要求,也较少将节能和减少城市用能污染等目标贯彻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中。城市能源部门对能源利用的规划一直局限于考虑能源供需两大问题,较少把城市能源政策、城市能源利用模式、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等纳入规划。除在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区规划中有城市电力、煤气、供热等工程管网规划外,对具体能源利用问题既缺乏目标管理,也缺乏过程控制。总体上,我国城市规划中能源意识相对淡薄,城市规划较少介入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能源利用规划与整个城镇化发展规划无法实现内在融合,能源利用规划主要是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的行为,而不是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的规划,两者长期处于错位脱节状态。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对能源利用控制的无力和管理的无序,也是近年来城市能源消费中浪费现象以及引发的高污染、高排放问题的根源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能源集约利用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党的十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日标,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了科学的发展理念,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强调协调的发展路径,实现高效集约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不能把城镇化本身作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发展路径和目标看,都对我国新时期城镇化发展中能源集约利用提出了更深层次诉求。
(一)科学的发展理念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尽管从规模角度而言,我国城镇化确实取得很大进步,但从质量角度而言,却不容乐观。我国人口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国情决定了城镇化不可能长期维持粗放式的外延发展模式,而是既要发展规模又要重视质量,既要立足当下更要思考长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没有城镇化发展的国际能源支持和环境条件,必须基于有限的能源供给和较小的环境成本来完成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原有的发展理念已不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树立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不仅要扩大外延,更要注重城市内涵建设,实现能源从城市建没到城市运转全过程的集约利用,从而最终克服城市能源利用上存在的矛盾。
(二)稳定协调的发展进程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化发展还不能懈怠,这就需要加强能源保障。同时,在国内常出现工业与民用之间用能冲突的情形下,城镇化的建设要真正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也必须有效解决能源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要求实现一个更加良性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互动,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同步改善。在我国目前国内能源供给有限、国际能源供给不稳定的前提下,从能源利用角度来寻求供求平衡的出路是必然的。这就对未来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提出更大挑战,不仅要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提升能源利用质量,更要改善能源利用模式,协调能源利用冲突,从而实现城市能源集约利用。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城市作为维持一个国家运转的重要人群的活动区域,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是城镇化的终极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发展目标的人本性,始终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人在城市生存的各环节都必须依赖的要素,能源的利用不仅是城市的建设需要,加强其集约化利用更是旨在保障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城市居民从工作到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安全稳定和便捷高效。如,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和其他污染问题直接对城市人居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破坏城市自然的生态平衡。能源集约利用正是降低碳排放、控制城市污染从而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的需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但要真正实现还需克服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这只能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前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还是潜在的发展目标的冲突都是对能源能否集约利用的挑战,而我国目前面临的客观能源条件能否支撑起能源集约利用措施的实施也还有很多的困难。
(一)过去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形成一定制约
要在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下有效施行能源的集约利用,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制约。而且外延式发展相对内涵式建设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难免使部分政策延续下去。过去已有的各类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能源设施、交通设施及城市配套等都已成为既定的客观事实,无论是对其改造,还是后续新建都需要不小的投入,要实行能源集约利用的措施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成本引发的障碍。
(二)发展目标如何协调将形成制约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排放控制的战略目标虽然在近年已受到重视,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目标始终还是当前我国政策的落脚点。我国目前面临很多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可测因素,而能源的集约利用将直接对现有的很多高能耗产业产生影响。现阶段,这些产业往往都是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调整这些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实际是要求政策在维持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间做出权衡,我国要贯彻新型城镇化理念,并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协调好发展目标是首要考虑的难点。
(三)客观能源条件支撑形成的制约
客观能源条件包括区域的能源禀赋条件、能源传输的技术条件、能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等,这些条件决定在城镇化建设中能否很好地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如,要实现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引发的碳排放等问题,上述客观能源条件都是能否最终实现规划的基本支撑。当前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各城市的能源禀赋差异较大,能源传输和利用中的技术瓶颈很多,这些都是未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制约。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能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实现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集约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一)坚持新型城镇化理念,将能源集约利用提升到战略高度
发展理念决定了发展模式的选择,发展理念同样决定了发展道路的科学与否。因此,应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灌输到城镇化建设的决策者、实施者和城镇化建设成果的享用者的头脑中,才能使政策的出台、制度的执行和城市的运转真正体现出能源集约的思想。能源的利用涉及城镇化建设的各环节,应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能源为城镇化发展无条件提供支持的习惯思维,在能源利用上强化市场化机制和成本效益约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只有从战略高度上重视能源的利用问题,才能保障新型发展模式的推广。
(二)调整城镇化规划思路,将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融合
传统的城市规划是将能源利用环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的辅助环节,基本没有将能源规划提升到与城市发展规划同级别的地位。城市能源政策与城市产业政策、城市环境政策、城市财政政策、城市交通政策、城市社会公正与环境公平、城市规划政策及城市设计政策紧密关联,要从规划上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必须从能源政策制定上与其他相关政策相互协调,应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下加以整合。要在城镇化规划思路中克服以往只关注局部规划、忽视全局规划问题,克服只重视能源供给规划而忽视能源利用过程控制和管理问题。同时,必须将城镇化中面临的工业化导致的能源消费问题进行有效规划,实现城镇化发展规划与能源利用规划双约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发展引发的能源利用问题,实现城市工业生产、城市自身建设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三者相融合。
(三)构建高效能源系统,将能源集约利用的全方位循环过程纳入城市发展中
城市能源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满足城市工业生产、民用和商用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能源需求,由城市外部输入油、气、煤、电及可再生能源,经过城市电网、燃气网、热力网等输配、转换至最终使用环节的末端设备组成的系统。要实现高效的能源系统,应从能源循环的角度出发,将城市能源的生产、输入、传递、转化(消费)至输出等全方位循环过程纳入城市发展之中,使城市空间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交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城市能源循环的最优化过程相一致。
- 上一篇:城市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 下一篇:失业保险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