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融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资平台融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资平台融资方式

篇1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市场化

1.市场化运作的理论支持

1.1公共品理论

萨缪尔森将物品分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三种类型产品的特征和供应方式如下表。

三种类型产品的特征及供应方式

1.2 项目区分理论

项目区分理论是将项目分为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不同的项目所对应的投资主体,融资方式和运作过程是不一样的,如下表所示。

三种类型产品的项目分类

2.市场化运作的必要性

2.1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市场化

随着投融资平台数量大幅度上升,融资规模的急剧扩大,带来的风险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10年3月起,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条政策法规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平台公司将面临融资渠道减少,融资规模骤减,融资成本上升等一系列等困难。

2.2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市场化

2.2.1注册资本金风险

平台公司在成立初期地方政府大多是以土地变更使用方式和用途所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增值收益作价入股的,但是现实中土地变现和开发难度极大。同时我国《公司法》要求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必须在五年内缴足,所以大多数公司都面临不能及时交足注册资本金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

2.2.2融资渠道单一

从融资结构来看,平台公司大部分仅采用了负债的方式进行融资,表明其融资渠道单一。从资金来源看,平台公司仅仅与国内机构展开了合作,并且资金来源为国内金融市场。

2.2.3对所投资的项目缺乏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督

平台公司大多的责、权、利不一致,承担着筹资职能却不能参加前期决策,公司所投资的项目,早已经由上级确定好了,公司并不能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事前的审核,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平台的功能只是负责融资,却不能插手项目的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不能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约束和监督。

3.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基础

3.1我国“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支持平台市场化运作

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投资仍旧是拉动经济的支柱力量,在此情形下,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要求有一个市场化的平台公司与之相配合。“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方式给平台公司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3.2地方政府“推动市场建设”的特殊职能支持平台市场化运作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政府要主动推进市场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在转型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就给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大环境。

3.3“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的提高”支持平台市场化运作

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要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才能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也只有搭建起“以市场为导向,公司化运作”的平台,才能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具备借贷、偿债和资本运作的能力。

4.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措施

4.1明确公司定位,推进平台制度模式市场化

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平台公司定位应该是“政府代表、投资与融资主体、公司化经营”。 “政府代表”是指在转型时期,平台公司的产权应归属地方政府所有;“投资与融资主体”,表明平台公司虽然代表地方政府,但是现实的投融资主体是平台公司本身, 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与行业微观运作的桥梁;“公司化经营”指投融资平台的本质是企业,企业需要进行公司化运营,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要做到决策科学、责任明晰。

4.2提高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主要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等。

4.3扩宽融资渠道,加快平台融资方式市场化

4.3.1发行企业债券

平台公司目前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只占了其融资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加上发行债券所需的条件相对宽松,发行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在发行债券这一融资渠道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发行企业债券所需支付的利息比较低,这样就能通发行低利息的债券代替高利息的其他资金来减少利息成本。

4.3.2股票融资

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筹资规模大、无需还本付息、可重复融资。子公司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母公司融资的压力,所以平台公司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旗下优质资产和子公司上市。通过资产整合重组,推进优势企业上市,以上市实现融资渠道拓展和降低资产负债率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双重目标。而且上市还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3.3引入民间资本、国外资本

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中,国有资本向来是绝对的主角,民间和国外资本由于受到种种制约而无法进入这一领域。然而,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进来不但能够减轻平台公司本身的资金负担,减少公司的信用风险,通过引进国外资本,平台公司还能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4.3.4根据项目性质实施多元化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

对于纯公益性的项目,由于这类项目是以政府的财政收入来归还贷款的,所以这类项目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对于准公益性项目,如果此项目的可以进行市场化运作,那么就可采用采用BOT、PPP等模式,通过招标选择,引入民间资本或者国外资本,用项目建成以后的收费收入作为其还款来源。对于收益性项目,如土地和房地产等项目,主要依靠以后土地运营或者房地产销售获得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4.4加强监管,通过发展市场化业务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平台投资方向市场化

4.4.1对所投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平台公司的投资项目一般涉及三种类别,对于公益性项目要采取将平台公司和具体项目承建机构相互融合的方法,平台公司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再由负责建设的机构进行项目的具体运营和管理;对于平台替地方政府代建的项目要采取双方相互融合的管理方法,平台公司负责对项目进行融资,推进项目建设,在建设中进行风险控制,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项目,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盘监督;对于以为了获得收益为目的的经营性项目,就由具体负责项目的各个子公司进行全面管理。

参考文献:

[1]Samuelson, P.,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livocity【J】.he review of economies ands tatisties,1954(27).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 [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篇2

【关键词】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一、引言

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加强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金筹措平台,尤其在加快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项目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中也面临了不少的问题,投融资平台对资金管理能力不足,资金运行效率不高,资金管理公开不够以及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管控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加快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转型,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发展筹集、运作资金已经成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于加快地方的经济转型发展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念及特点分析

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就是由地方政府作为机构的出资人,通过采取财政拨款或者是以土地、股权资产等作为机构出资方式,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主要是承担政府主导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政府投融资平台成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一些大额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经济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筹集资金,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政府投融资平台担保主要是以政府的信用为担保,由政府作为连带责任方为融资平台进行债务兜底。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资方是地方政府,所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一些投融资行为都应该以政府的政策制定为导向,主要是为了完成地方政府的有关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关系到地方发展的重大项目。

第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方面,主要还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融资主体,融资方式中,最主要的是依据政府信用进行银行贷款。在融资方式上,包含了贷款、债券、票据、信托产品以及权益融资等多种方式,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担保。

第三,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金投资方向上,大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是社会民生、公益项目为主,在项目的运作方式上,主要由地方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存量资源、资产以及资金等,代表政府进行项目的运营管理。

第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收益情况也各有不同,按照收益性质来划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以分为公益性投融资平台、准公益性投融资平台以及经营性融资平台等几种方式。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设立,根本上还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下,不同地方的发展条件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势必也会造成投融资平台功能要求的变化。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需要。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中的问题要求必须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运作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加快转型,才能适应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很多投融资平台在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关项目建设以及融资任务等,往往不是以融资平台自身实际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决策,而是被动地接受地方政府的任务,投融资平台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项目建设、经营管理以及投融资活动等,也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管理灵活性不足。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较差。很多投融资平台资产总量规模较小,资产的质量不高,这直接造成了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不足。此外,很多投融资平台的建设项目资产收益结构不合理,收益整体较少,特别是一些周期长、收益低的项目较多,导致了投融资平台经常出现现金流紧张问题。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少。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是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当遇到货币信贷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投融资平台通过银行信贷进行融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2.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求需要尽快推动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在政策环境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新预算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等一系列政策,对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借、如何还、资金如何运作等等,都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这也要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该紧跟政策的调整变化,积极转型发展,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以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系列要求。

在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日趋明显,货币政策日趋收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等等,对各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地方面临着财政收支吃紧的问题,无论是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还是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能力等,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要求应该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理念。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应该积极的转变发展方向,促进投融资平台朝着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投融资平台的运作过程中,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大的形势,充分利用好市场经济杠杆,以实现投融资平台的资产盈利作为管理目标,在内部管理过程中综合采用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等一系列的手段,运用现代化的全面预算、成本控制、风险管控等管理手段,强化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实现较高程度的资产化运作。

2.优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不断地健全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平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平台董事会、监事会设置,提高投融资平台在内部管理决策、项目安排、人事任免以及大额资金运作方面的自主管理能力,打造具有清晰产权界定、明晰权责归属、政企分开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

3.不断增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生存能力。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在改进投融资平台的运营能力上下功夫,重点是加快平台资源的整合,通过经营权、产权转让、委托运营或者是企业合作、股权合作等方式,吸引外部资本的进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提高投融资平台的整体实力。其次,应该注重适当的拓展延伸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经营范围,按照不同地方的际发展情况以及产业布局要求,在一些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项目以及高科技领域行业等,加强投融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利润点,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长远发展提供后劲。

4.构建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融资体系。提高融资能力,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经营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融资渠道方面,应该坚持市场化、高效、便捷、灵活低原则,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投融资平台可以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既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也应该通过BOT、ABS、PPP、TOT等项目合作模式,在公共服务产品投融资中积极地吸引外部社会资本介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项目的融资能力。

5.加强对风险的管控。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阶段,应该将风险的管控作为重点,特别是应该制定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分类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同时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统计监控,建立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及时分类处置风险事件,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合理分担风险,防范财政风险问题的发生。

五、结语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转型发展,应该积极转变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理念,提高对资金运营管理的能力,构建更加多元灵活的融资体系,完善平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功能,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涛.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及其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5).

篇3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3日表示,地方融资平台及其资金必须明确六个“真实”,并应加强规范管理。 

    在出席中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第二届高峰论坛时,刘士余指出,六个真实包括:第一,注入平台的国有资产必须真实;第二,资金必须真正用到中央确定的投资项目上;第三,平台公司必须真实;第四,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必须真实;第五,平台公司所拥有的权限、平台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和出资人信息必须真实;第六,必须真正接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事后督查。 

    他说,中国坚持金融开放和创新,并不断做出重要的风险制度安排,地方融资平台亦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实中央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消息称,目前地方债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从4万亿飙升到7万亿。而国务院也在5月26日召开会议,部署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和处理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问题。

篇4

【关键词】土地市场 融资平台 风险传染

一、引言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失控将引发地方政府或国家财政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融资平台,在土地市场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其流动性风险极易表现为系统性风险,威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金融安全。通过梳理土地市场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的研究文献,探讨土地风险的传染问题。

二、关于土地融资研究

土地融资则指的是围绕土地开发、经营、利用而进行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运用等融资活动的总称。学术界关于土地融资的研究多以地方政府财政视角展开。刘守英、蒋省三(2005)认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郑思齐等(2014)认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土地储备是多数地方政府拥有的最重要资产其价格上涨可以通过“抵押品”效应,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能力的提升。孙建飞、袁奕(2014)通过对土地出让、城市建设和土地价格三者之间互动机制的分析,描述了一种以“土地融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间正反馈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式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

学术界也普遍关注现行土地融资对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研究。葛扬、朱弋(2013)分析表明我国的土地融资由于缺乏监管,土地的出让和抵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违约、寻租等情况,政府信用下降,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特点。

目前,仅少数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土地融资带来的潜在金融L险。张玉新(2013)认为由于土地抵押和担保贷款交易中所累积的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风险会经由土地间接融资的杠杆进一步放大,土地间接融资成为地方财政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曾海舰(2012)基于上市公司房地产价值,检验和识别资产价值波动对公司投融资变动的影响,证明了我国存在显著的抵押担保渠道效应。

学术界已经存在较多关于土地融资的研究,但研究往往以土地财政为切入点,与地方财政关联度较高。目前学术界对土地融资中债务性融资的关注较少,尚未有从金融视角,系统性探讨土地融资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风险溢出研究。

三、关于土地风险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研究

学者关于土地市场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租赁融资、土地投资、土地银团贷款、土地期权风险以及土地市场风险结构等领域。何芳进行了上海市土地出让市场风险评价和房地产项目风险测度研究。

国内土地风险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研究主要侧重在土地风险与融资平台风险的关系描述和原因初步分析上。王雅龄基于财政风险矩阵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融资造成的风险。俞瑶、冯兴元通过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实际数据的调查,认为平台贷款与土地风险存在直接关系。荆宝洁分析了土地财政缩水现状,认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敞口即将彰显。张毅认为我国土地储备存在金融风险、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混合的态势。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引发平台风险原因。唐在富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洪源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收益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张玉新认为风险来源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过度融资。

可见,土地风险对平台风险传染研究已经较多文献,但主要是描述两者的风险影响关系,少有在深入研究土地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供求流动性变化视角研究平台风险传染。

四、研究述评

国内外学者针对抵押品的资产价格波动以及流动性变化与违约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定量研究较多,土地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传染的定性研究较多,但从土地价格波动和土地供求流动性风险两个视角进行风险传染的系统性、定量研究少,更缺乏运用系统方法探讨具有复杂网络特征的融资平台系统性风险传染机理及效应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守英,蒋省三.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中国土地科学, 2005.

[2] 郑思齐,孙伟增,吴Z等. “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14.

[3] 孙建飞,袁奕. 财政分权、土地融资与中国的城市扩张―基于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14.

[4] 葛扬,朱弋.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融资运行模式[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5] 张玉新.地方政府土地融资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3.

[6] 曾海舰. 房产价值与公司投融资变动―抵押担保渠道效应的中国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 2012.

[7] 何芳,温修春.基于VaR法的上海市土地出让市场风险评价及其对策[J].同济城市国际论坛:城市开发与地产风险管理, 2010.

[8]王雅龄.地方政府融资与土地资本化:基于财政风险矩阵的分析[J].财政研究, 2010.

[9]俞瑶.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土地视角分析[J].金融纵横, 2010(10):36

[10]冯兴元.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规则[J].中国市场, 2011(3):19-20

篇5

融资平台公司的雏形始于1998年的财政刺激,其中又以重庆摸索出的国有投资模式最为知名。2002年底,重庆市设立了投资平台公司,通过国债注入、规费注入、土地收益权注入、存量资产注入和税收返还等五大方式向八个投资集团注入700多亿元的资本金,以此为平台,先后获得银行2500多亿元授信额度和1000多亿元的实际贷款,主要用于重庆的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重庆近年来全部基础设施总投资额的75%,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重庆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这种模式被世界银行称为“重庆国有投资集团模式”。

在重庆模式的引领和示范下,各地纷纷设立自己的各类融资平台公司,积极从事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客观地说,截止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尚属可控,相关的政府负债也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有一个数据表明,在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融资平台真正遍地开花,从省会城市复制到地级市甚至区县一级,融资金额呈几何级数增加则是2009年以后的事。2009年一年,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我国实行了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项目审批和融资条件同时放松。就平台公司而言,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初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受此激励,外加各大银行事实上放松银根和贷款条件,全国范围内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陡增到3000多家(一说是8000多家),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负债余额则从1万多亿元增加到6万亿元(也有人说是5万多亿元,还有人估计是11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

地方政府缘何如此负债

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面临严峻的发展压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8年的45.7%,30年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2008年,城市化率从30.5%提高到45.7%,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7个百分点。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以各种方式涌入城市,形成了对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巨大需求,地方政府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前几年甚嚣尘上的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其实即为一例。

现行财政与债务管理体制约束下,地方政府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面对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几乎每个地方政府都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约束。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以基金、各类收费组成的非税收入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即使如此,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能依赖常规性的收入来支撑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我国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下,理性的选择自然是对外借债。但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债券,这必然从体制上迫使地方政府另寻出路。

因此,从这两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通过筹建融资平台公司以达到融资和市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在现行体制条件下一种天才性的创造。

事实上,融资平台成立之初,有较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如重庆模式下的“三不原则”、“三大平衡”和“三大方式”),加上银行本身的风险防控体系,平台公司运转正常、宏观经济背景向好、资金链不突然中断等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涉及平台公司、地方财政、金融部门以致于普通储户的连环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导致融资平台公司从风险可控到风险显著增加的“质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008下半年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放松了的项目审查、贷款审查是平台公司贷款急速增加的背景条件这一年,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仅拿出1.8万亿元,另外的3.2万亿元要由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当时,地方政府甚至响亮地喊出了18万亿元的投资盘子),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压力和速度陡然提高,贷款欲望倍增。与此同时,整个银行体系也放松银根和贷款条件,平台公司获得贷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成倍放大。

地方政府的深度介入众所周知,各类融资平台公司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负债就是政府负债。事实上,各类平台公司从一开始就是地方政府借以融资的工具和载体。一方面,平台公司本身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的,资本金主要由政府注入,运营范围由政府指定;另一方面,平台公司的贷款、还款均是在政府担保下进行,贷款资金的流向、相关项目建设等等,都是由政府决定,甚至当某些融资平台得不到大银行贷款支持时,地方政府就转向自己可以控制的城市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抽取贷款资源。

银行自身逐利动机下的风险防控松懈以及近期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渐失信心多年以来,各大银行一直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视为“肥肉”,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最初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某项收费权等作为贷款抵押,但后来就有所放松,普遍接受由地方人大、政府出具的所谓“担保函”。同时,对地方政府授意下的平台公司套取信贷资金、改变贷款用途、不提供详细清楚的财务信息等问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预期之上(又特别基于高房价后的高地价以及地方政府的高收入预期)。但去年以来房价一再攀高、社会各界呼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声浪提高,在此背景下,银行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信心发生动摇。

各类融资平台公司良莠不齐,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各类违规操作时有所闻早期设立的各类城司,运作较为规范。但近年来,各地、各类平台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其中相当部分缺乏足够的资本金,资产负债率过高(60%-80%之间),管理人才不足,有时连项目也是临时拼凑而成,自然蕴藏巨大风险。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巨额负债可能产生的危害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万众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巨额负债问题,有其深刻的原因,既是多主体(政府、银行、企业)联手运作、共同参与的结果,也与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必须明确,从整体上讲,当前巨大的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要转化成现实的风险,还有一个过程和一系列复杂的条件。但无论如何,一旦地方政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巨额负债就会转化成巨大风险并波及金融体系和财政体系。据媒体报道,目前各类融资平台公司高达6万亿元的负债中80%为银行贷款,一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吃紧,平台公司不能如期偿还贷款,其中的相当部分就会转化为银行的呆坏账,进而影响到整体银行体系的盈利与健康状况。反过来,一旦银行嗅到风险或迫于上级要求,开始收紧新增贷款,催还到期贷款等一系列措施,地方政府马上会就面临严峻的还款压力。对于那些有所积蓄、财力丰沛、经济增长预期尚可的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还款、展期、续约等一系列方式渡过还款高峰,但对于那些本身并无多大增长实力、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一旦宏观政策收紧、银行收缩贷款,就会马上面临还款压力,地方财政将全面吃紧。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所有地方政府的问题事实上也是中央政府的问题,所有地方政府的负债最后都是中央政府的负债,中央财政承担着“兜底”责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大的风险在于道德风险,即银行、地方政府“倒逼”中央财政为地方政府不加约束的融资,为银行放松监管、一心逐利承担最后的责任。

进一步地,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已启动的项目因资金跟不上停工而造成的欠薪、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银行、中央政府和以及与之相关的全部利益相关者,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需要在还没有变得不可收拾之前,提前采取措施,化解问题,消弥危机于无形之中。

几点应对思路

对于当前万众瞩目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必须理性处置、审慎决策,切莫“墙倒众人推”,人为地将那些潜在、隐性的、或有的风险变成了即期的、确定的风险,以致伤及整个经济体的健康。具体如下:

当务之急是由金融部门启动,摸清贷款平台公司的家底、资产负债、项目运行管理情况等,以利分类处理近期央行这方面已有所动作,政府融资平台的清查工作已被列为地方银监局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务,各大银行也正在紧急清查相关的贷款状况。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融资平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那些项目经营正常、有明确偿还能力的贷款,勿须太大担忧,宜将主要关注点集中于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另一类是项目本身不具备充分的还款能力而由地方政府以信用、担保函、未有具体名目的未来财政收入为空头担保的贷款,对于这两类,银行应当严密监控,敦促地方政府明确还款来源,及时提供财务信息,同时内部要足额计提坏账准备金。

迅速启动地方政府的债务整理工作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全面清理现有融资平台的债务状况并按项目进行分级,将重点放在那些项目不尽真实,偿还有问题的项目上,从地方财政综合统筹的角度,提出合适的债务整理方案,力争以盈补亏,化解风险。据我们了解,部分城市政府还是做了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保有着近年的财政盈余,以备包括偿债在内的不时之需。现在需要做的是将这部分隐形偿债资金亮明身份,正式、公开地建立专门的“偿债基金”,并向社会公告以强化各方面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中止某些可以适当收缩的支出项目,调入部分预算调剂金、长期国债资金、本级财政盈余等注入偿债基金,争取滚动几年,逐渐积累还债能力。另一方面,要严肃查处融资平台设立、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违法行为,对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平台公司、无项目贷款、挪用信贷资金等情况要严肃查处,切实控制新增债务(据悉,国家审计署已将政府债务的清查情况列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篇6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融资环境

1引言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逐步实现了税种、税权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但由于改革后财权向中央集中,而事权向地方转移,使得地方财政资金出现收支不平衡现象。而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对资金需求量却逐年加大。目前,依靠本级财政收入和有限的上级财政补助,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应主动寻求有效的融资途径,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寻找有效的地方政府融资途径,缓解财政压力并构建合理的地方融资模式,也是应对经济环境剧烈波动的有效方法。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需求不振,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为了避免连续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经济增长对中央政府投资的依赖,中央对地方的投入资金会进一步减少,而地方政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自己筹措资金,找到适合各地自身发展的融资渠道。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融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地方政府找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融资模式提供参考。

2文献回顾

融资方式的寻找对于地方政府扩大资金来源至关重要。丹尼斯Dennis ARondinelli,2007)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以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在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研究中,王铁军2006)将地方政府融资细化为 22 种方式,共归结为4种类型,即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源融资方式[2]。马特斯-安德森等人MatsAnderson,2001)则认为,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主要包括银行借贷、市政债券、向用户收费、征收财产税、租金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五种方式,同时提出可以逐渐扩大地方融资的含义范围,不断加入新的融资方式[3]。丁勇,杨加鸥2007)将当前各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概括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BOT融资、土地出让收入等几种形式[4]。

经过对国内外政府融资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对地方融资的基本理论和机制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而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国内主要针对国内地方政府融资的难题提出了具体的融资思路和方式方法,比较侧重于实践研究,以解决具体问题。从整体看,对于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和深入,但是对具体融资方式的利弊缺乏深入研究。

3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融资环境,不断创新融资方式,逐步建立了适合当地的融资模式。如上海市的市场化多元融资模式、重庆市的“投”融资模式、北京市的政府补贴融资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建立都不同程度的解决了当地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为当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将各地方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具体内容见表1。

西安市政府发展融资平台有自身的优势,如西安市国际港务区的建立,带动了西安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但是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市政府在融资模式发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融资结构不合理。目前,西安各融资平台把资金主要集中在无直接现金流入的城市路桥和效益较低的污水处理、环保项目上,自身的资本运营受到限制。长期造血能力不足导致权益资本和负债增长不匹配,增大了融资平台融资风险,也不利于公司进行再融资。

(2)融资方式单一。西安市政府目前的主要融资渠道还是银行贷款,资金来源方式单一,流量狭窄。单一的银行融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加强宏观调控,银行收缩信贷规模,西安市政府融资平台必然受到影响。其次,融资规模受到限制。银行对贷款企业都有资产负债率的考量和信用评级的打分,因此贷款规模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

篇7

【关键词】金融互联网 小型企业 融资方式 研究创新

一、理论创新研究

(一)金融互联网研究

新兴的金融互联网模式对于传统的金融经营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冲击和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商业银行之间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培养金融人才,大力推广新兴金融业务,方便适应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需求。而其余的国内学者主张,信息行业的不对称是影响企业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可以有效调节这一因素,不仅可以缓解不对称的这种发展趋势,而且,有利于加强借贷的约束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二)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经营,该经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例如:经营规模小,经营范围窄,内部管理不完善,企业信息不完整等。当企业陷入危机或困境时,融资方式由企业融资转变为内部融资。导致外界对于一部分的小微企业存在误解,不能客观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该企业的内部情况和运营信息,加剧了这些企业的融资力度。互联网融资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不够专业,系统,加剧了金融乱象的出现和发生。而对于学术界来说,针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不能及时有效的提出制约措施,缺少实质的构建性研究。

二、融资模式的研究意义

(一)国家支持

小微企业要实现与金融互联网服务的双赢主要依赖于融资模式的不断创新。我国主要利用财政和金融这两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互联网服务的大力投入和建设。在金融改革的背景发展下,我国已深刻意识到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通过利用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力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现状,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融资力度。信贷速度体现在贷款基数大于总贷款量的平均数;信贷数量体现在贷款人数高于往年的同期贷款量。小微企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主要依赖于金融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合作优势

影响小微企业不断壮大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融资问题,资金周转因素,其中融资困难是资金无法正常运作的主要影响隐私。根据这些年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的资金负债比例严重超标,这样是导致小微企业无法实现融资的最大原因。目前,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呈现出:贷款额度低,贷款渠道窄,贷款力度小,贷款门槛高和贷款基数大等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在于小微企业财政状况差,竞争力度小,投资规模小,资产累计小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

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而言,这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更具有稳固性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方便性强等特点。

三、浅析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

小微企业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融资。直接融资主要表现于:风险投资项目和股票债权这两方面;间接融资主要表现于:通过利用亲朋好友,个体私户和金融机构等媒介进行投资。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融资基数要求高,贷款力度大,由于上述原因的限制导致一部分的小微企业无法与融资机构进行合作,而政府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推出一系列新研发的融资项目供小微企业选择,暂时缓解民营小企业的融资力度,改善小企业的资金周转程度。大部分的小企业由于自身各方面的限制,只能简介的选择一些相对比较稳妥的融资。

(一)点对点融资模式

点对点融资方式是小微企业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通过该平台寻求符合自身要求的贷款机构或者贷款商,从而进行贷款合作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风险安全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等,通过利用网络进行贷款操作,小型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信贷机构进行贷款合作,一方面降低贷款成本,有利于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同时提供多个贷款商,提高了贷款的安全系数。

交易流程:以网路交易平台为媒介,小微企业对符合贷款的企业进行有条件的对比和筛选,选择一些利率比较低,贷款比较稳当的企业,筛选出适合本企业的贷款机构,并达成与该机构的合作,完成初步合作交流。另外,对初步合作的贷款企业,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进行财务审核,财务审核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最后,两方确定具体的贷款金额,对融资风险做进一步评估,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最终实现安全交易。

(二)基于大数据下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

基于大数据下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是电子商务公司旗下的小额贷款项目,该项目的特点主要是:周转快、门槛低、整个申请流程采用网络系统的高效率贷款方式。

交易流程:首先,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该企业内部的工作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确定企业内各项运营指标,包括:营业额、财务状况以及是否有能力进行还贷等,要在确定放贷之前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核定。其次,在确定贷款交易后,要对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全面的监管其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详细的经营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来判定该企业的贷款风险和力度,同时,需要及时保持跟小微企业间的业绩沟通,有助于本企业尽盈利。

(三)大众融资筹资模式

大众融资筹资模式就是一些小型企业借助相关的网络交易平台,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大众消费者进行融资,目的在于实现互惠互利。常见的有创新众筹和股权众筹这两种模式。创新众筹的特点在于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前预约和销售一部分的创新产品,该模式具有广泛和灵活的优点,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通过大众消费者来进行资金筹集。股权众筹的特点在于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融资信息,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法,此方法有加快捷,降低了小微企业的人工成本,为小微企业开辟了一条新型有效的融资模式。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法。并对网络融资方式的优点进行理论阐述,并通过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小型企业与贷款机构间的网络交易。同时,对融资渠道进行区分和探讨,根据供求关系的不同分析了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最后,归纳和总结了融资模式,利用不同的融资模式,结合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分析了我国小型企业的融资情况,最终实现了融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军生.金融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 2005(10).

[2]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10).

篇8

关键词:资金问题 融资渠道 对策 高速公路

2012年2月15日,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全线破土动工。京台高速廊坊段是国家“7918”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7918是中国高速公路网工程,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是北京七条放射线中的“线3”,河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纵2”的重要路段,也是直联京津的第三条高速公路。与即将建设的廊坊北三县高速和建成的廊沧高速相连,构筑纵贯廊坊的高速“脊梁”,使全市所有高速实现互联互通,从三河到大城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3个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40分钟以内,市境交通运输一体化步伐全面加快。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资金问题

(一)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

1、建设环境差,致使投资增加

一部分人把高速公路建设当成一次难得的发财机遇,从地上物赔偿开始就开动脑筋,在被确定占用的地面上,一夜之间冒出好多农作物、机井、坟头等。而且这些行为,具有带动效应,互相“学习模仿”。结果是增加了占地拆迁赔偿费用,本项目概算拆迁费用为6.2亿元,目前已经超支近亿元。

2、项目前期运作时间长,可变因素多

本项目从2007年开始运作,到2012年正式开工,现实情况与设计、招标的情况有很多变化。拿土源为例,本项目处于平原,经过的大部分是农用地,设计的路基全部是填方,需要大量土源。现实情况是无土可挖,地方政府多次协调未果。为保障工程的顺利进展,多管齐下寻找土源,现在是用工程弃土、社会商品土等。这些土源比设计招标里面的价格高,增加了工程投资约9000万元。

在实施的过程中,土地指标即建设用地指标,也与可研批复及设计阶段的情况,出现较大变化。尽管省市多次协调,保障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指标,也不能满足所有的指标,最后只能省内购买别人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占补平衡,结果是增加了投资。

(二)建设资金极为紧张

1、政府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

按照文件规定:地方政府确需设立融资平台公司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足额注入资本金。经清理整合后保留的融资平台公司,其融资行为必须规范,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须落实到项目,以项目法人作为承贷主体,并符合有关贷款条件的规定。

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进行了全面清理。存续的平台公司如何继续发挥在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关键还取决于其融资能力,融资能力越大其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也越大。高速公路的融资都被纳入到融资平台的范畴,管理更加严格。以前,平台可以按照统贷统还的政策,各个项目之间根据轻重缓急,资金调剂使用,现在必须以项目法人作为承贷主体,自己项目自己用。强化了资本金要求,原来还可以进行搭桥贷款,现在也不允许了。

2、金融机构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管理

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投资4万亿,引导很多投资。政府融资平台大量举债,到了2010年融资平台贷款大量增加,银行意识到了此类贷款风险,并不断出台新的监管措施,减少对平台的贷款支持。

2012年银监会对平台贷款风险监管提出新要求,银行要按照“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的要求,坚持有保有压和结构调整,对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分类,有效防范平台公司贷款风险。同时,严格控制新增贷款业务的发生,严把入口关。

在进行贷款控制的同时,银监会在贷款使用方面,要求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项目贷款必须进行委托支付,提交的银行的贷款资料必须有明确的用途、合同、用款人的信息、付款资料必须完整,所贷款项T+0日或T+1日必须划到用款单位账户。这个要求有个缺点,当银行有规模的时候,用款方没有马上正好要支付的合同款项;等有需要付款的合同,银行并不是就能马上提款。

3、融资渠道单一,结构失衡

本项目国家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10.45%,其他所需建设资金靠地方筹资和银行贷款解决。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来源主要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等债务性融资。融资方式单一导致的后果,就是一旦这种融资方式遇到政策障碍或限制,对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本轮宏观调控,就使高速公路融资工作遇到了困难,银行不仅在贷款量上控制公路基建借款,利率上也大幅上升,致使建设期利息高于预算。

4、资本金短缺,是融资工作的“软肋”

当初为了项目能尽快上马,各方都承诺了资金的来源,到实际落实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虽然银行对此类平台贷款审批更加严格,各银行为控制风险,制定了此类行业限额和平台规模,通过沟通、协调、争取,现有资本金能配的贷款都贷足了,后续如果资本金如果不能到位,对应的贷款就难落实,就会有财务风险。银行在批授信的时候,一般都要求项目方资本金要同比例到位,才能满足发放银行贷款的必要条件。所以,资本金的短缺是融资工作的“硬伤”。

二、积极应对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一)继续推进交通融资平台建设

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注入交通融资平台优良资产,扩大融资平台规模,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以平台为主体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引进保险债券自己等方式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二)创新融资方式

探索通过与供应商约定就应付原材料价款并确定偿还期限和合理收益率,在项目运营后以通行费收入补偿供应商的融资方式。

探索与施工企业就劳务收入确定偿还期限和合理收益率,在项目运营后以通行费收入补偿承包商的融资方式。

探索在计量工程款额度内,给施工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约定期限,施工方用银行承兑汇票做贴现的票据融资方式。

探索在银行规模受控的情况下,加强银信合作,争取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支持,如信托、委托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工程保理等融资方式。近年来,信托投资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由于高速公路现金流比较稳定,能够满足他们的收益的要求,所以可以先使用银行信托资金,到期的时候,用银行贷款承接。

(三)拓展融资渠道

2012年4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领域的实施意见》,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现代交通体系建设。我们积极争取利用民间资本,通过BT、BOT等方式,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对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采用TOT方式运作,筹集资金。

探索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将高速公路资产打包出售给租赁公司或财团,高速公路使用资金付出融资租赁费用,到期后高速公路业主用象征性的价格回购高速公路资产,进行变相的融资。

京台高速廊坊段项目,为了解决一部分资金,把高速公路的加油站租赁等收益进行了转让,筹集了高速建设资金。

三、结束语

高速公路项目作为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密集,投资额巨大,又恰逢国家宏观调控等多重影响,资金筹措是高速公路行业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要分析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把握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不遗余力的落实建设资金,破解难题,圆满的完成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凌平.交通基础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和策略的探讨.交通财会.2004.2

[2]刘瑞波.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及其创新.财经问题研究.2005(11):68-72

[3]廖国志,易剑.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公路与汽运.2006(1):139-141

[4]戴新征,刘庆涛. BOT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水路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6

[5]孙国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方式研究.知识经济.2008(3):38-39

[6]吴新华,朱国一.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基础设施的长效机制探讨.交通财会.2009(10):14-16

[7]王慧玲.浅谈我国高速公路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0(1):108-109

[8]胡宪伟.基于BOT模式的高速公路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时代金融.2011.6

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西部中小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西部 经济 中的重要力量。但融资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西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的构想。

机制设计理论由赫维茨开创并由马斯金、罗杰•b•迈尔森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能区分 市场 的有效性,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和规则体系。西部中小企业较东部企业存在资产负债率高、信用贷款少、担保的信用体系不健全、投资 环境 不够开放、信息较闭塞、观念较封闭等问题,其较落后的融资机制使西部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短缺瓶颈。要实现西部地区长期和谐发展,在国家投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下,研究西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约束与机制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单一。重庆87%以上的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缺乏足够了解,对信托、租赁、私募等多种融资方式更谈不上熟悉;其次是融资政策存在规模歧视。西部新增贷款的主要流向是 上市公司 和大企业、大行业以及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私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最少。再次是融资效果有限,由于受到信息流通不畅、信息搜集 成本 较高等 地理 位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西部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仅有很少的企业与 银行 关系良好。究其原因,从内部来看:这里既有西部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如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等,又有人才的缺乏、信息不畅、设施差、辐射功能弱、 交通 不便、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市场功能相对落后等原因;从外部来看:“规模歧视”、“信贷缺口”仍存在,加之西部中介机构缺乏、担保方式单一,风险资本有限,严重限制了西部中小企业融资。

西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思路

(一)融资方式和渠道创新

创业板市场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2007年,《创业板发行上市 管理 办法》(草案)终获国务院批准。西部应加快培育地区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推出“创业板训练营”等。同时,由于从整体上看西部中小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有限等问题,因此加快西部企业并购融资、夹层融资、抱团融资、专利质押贷款融资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并购融资的传统方式包括内部留存、银行贷款、增发新股等,创新方式包括卖方融资、杠杆收购融资、过桥融资、租赁融资、 保险 公司贷款融资、信托融资等。笔者认为应结合西部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创新方式,构建西部融资方式服务平台。又如夹层融资是一种介于优先 债务 和股本之间的融资方式,其期内可预测、协议风险低的特点很适合西部的现有市场情况。

(二)风险 投资 机制创新

加快西部产业发展急需进行风险投资的 融资 、退出和保障机制创新,可以适时放开 银行 、 保险 、养老金等机构投资参与风险投资的限制,使其成为风险资本 市场 的主体。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 上市公司 、企业集团参与风险投资。西部的风险投资发展与发达地区在内部机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扭转这一局势应首先解决目前制约西部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种种障碍,用好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通过 “政府资金先投资-民间资本进入-民间资本成为主体-政府资金减退”的政府牵引机制,对风险资本的收入和资本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促进风险资本的有效循环。

(三)银企、政企服务体系机制创新

国际国内经验证明,要使资本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就必须是多层次的,首先应是构建一体化的融资平台,以省级平台、产业基地平台和市县平台、乡镇平台这四类平台作为西部中小企业融资主体。强化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使其成为西部培育核心 经济 板块和区域增长极的战略平台。其次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资本市场、信用担保、 金融 服务体系。针对西部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西部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营造信用 环境 ,组建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合作性 金融机构 ,加大对 农村 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通过 税收 支持、扩大利率浮动幅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实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实行比例控制。最后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 管理 体系,尽快改变目前政出多门、管理分散、职责不清的情况。

参考文献:

篇10

一、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主要类型

截至目前,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众筹融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

(一)众筹融资

它是指小微企业借助于互联网渠道,以合伙出资或是预先购买一类的方式,来向广大群众进行资金筹措的一种融资渠道,通常由出资人、创意者和网站平台所组成。其结果须是规定时间资金得以筹集成功,出资人获得报酬。创投圈、众筹网就是其中典型例子。众筹融资这一方式开拓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来源、也符合当前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政策背景。

(二)第三方支付

它是指实力和信用有所保障的,能在收付双方之间保持第三方独立性的交易平台企业。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融资服务是一种信贷业务,以客户资金流动和信用变化的信息进行合理数据解析,从而评定客户信用级别,无需提供大量资产抵押。现今的支付宝、财付通即为个中翘楚。第三方支付的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有效信息不足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鉴于它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上有所关联,同时也促使着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

(三)P2P网贷

它是指借助网络来进行的个人对个人间的小额贷款。其运作方式是筹资人在P2P互联网平台上公布筹资的具体信息,出资人自行选择适宜回报率和借款时间的筹资者,借出资金。和传统融资方式的差异在于P2P的运作平台是具有开放性的互联网,融资双方无需见面交涉,筹资者也无需做出抵押和担保行为。目前发展较好的P2P平台有宜信、拍拍贷等。P2P网贷具有流程简单、运作平台成熟、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条重要渠道。

二、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

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也引发了新的融资风险。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有这几类风险:

(一)融?Y平台经营风险

2013年,P2P网贷平台“众贷网”,由于缺乏团队管理经验宣告破产;电商平台B2C模式的杭州“数银在线”,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这对广大小微企业融资客户带来重创。结合众贷网和数银在线的情况,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平台经营风险颇为严重。近几年,无数互联网融资平台兴起,然而其中能够控制系统风险的经营者却寥寥可数,行业中还不乏本身管理能力不合格的从业者。由此导致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脆弱性,不能最终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更甚者出现“跑路”现象。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存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多种模式中,比如第三方支付、P2P借贷、众筹等。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原生的虚拟性特点:筹资着与出资者两方的一切联系都发生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对于对方的身份信息、交易意愿不能有效验证,双方之间发生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信用风险。除了交易发生在互联网平台的方式虚拟性以外,小微企业本身的信用体系也并不全面,催生出更多信用风险,交易违约率增强。

(三)技术风险

2015年5月27日下午,第三方支付巨头的支付宝系统出现故障,截止当日晚间各项功能才逐渐恢复正常,给融资的小微企业造成十分不便。案例反映出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传统金融机构中,自身的网络通信只在内部共享较为独立,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建立在信息自由公开的网络上,其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不足,技术安全有待商榷,以致于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攻击时常威胁着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体系。技术风险的发生,会使互联网金融客户的交易无法进行,引发金融机构的信誉危机,破坏小微企业融资行为。

(四)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市场的新秀,还在起步阶段,目前的政策法规细则未能及时跟上。现行金融法律体系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则较为缺乏,比如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数字签名和电子合同合法性等问题缺乏明文界定。正是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业务的不明确,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都缺失监管,以致于有不法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经营者钻漏洞进行非法集资。2015年12月的e租宝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后被公布非法集资500多亿。表现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漏洞较大,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严把市场准入关,提升融资平台经营水平

要想应对融资平台的经营风险,有几件事要做:①在金融市场准入上提倡从严管理,淘汰掉自身实力不足的经营者,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交易安全性;②对融资业务提升监管力度,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者的各项业务必须规范合理,给小微企业创造真实合法的融资渠道;③不再只以合同协议等来制定交易规则,而是改以法律手段来落实融资各方的利益保障。④融资平台自身也应加大对管理者和经营人员的营运管理水平培训,提升管理经验。

(二)建立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虽然有其快捷便利性,但同时带来不少新风险,如持续依赖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手续简单特性,更会加剧风险程度。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传统与新兴互联网金融并用,实现多渠道多广来源的融资体系来分散融资风险才是理想方案。

(三)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

防范技术风险的措施与信息安全风险有所类似,也要依靠提升我国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即提升硬件设备,加快信息技术建设,开发自有专利产品等。另外,发展技术的防范措施上也要注意整体性的规划,在各个系统上设立统一的技术标准,逐步稳健地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体系。

(四)加快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