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公司的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present studies about the profit pattern of enterprise and listed companies. It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 research i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lack of depth and systematic and so on.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
Key words: listed company;profit pattern;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ies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26-03
0引言
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1]。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
通过对“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733篇,其中期刊论文622篇,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95篇,会议论文16篇。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3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见表1)。
国内对盈利模式研究的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如盈利模式定义和特征的研究,具体企业盈利模式的改进和创新研究,另外还有关于企业盈利能力和绩效的大量研究,例如公司治理,资本结构等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等。针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CNKI文献检索,可以看到与“盈利模式”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如图1)。
国内学者对企业盈利模式开展研究也相对较晚。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的文献检索来看,国内最早开始对盈利模式进行探讨的文章出现于2000年7月,徐锋在《互联网周刊》上发表《慧聪――低成本盈利模式》一文,文中叙述了某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
自2000年以后,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迅速增加。2001年和2002年,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加快发展和普及,这一时期,对宽带、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迅速增加。2002年,中国入世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使国内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研究学者也把目光转向国外企业,通过研究探索跨国公司的盈利模式,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借鉴。对宽带、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相关研究仍然较多。2003年的相关研究较2002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专家学者对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004年至2005年,这一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券商盈利模式,数字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和广播电视行业盈利模式等相关方面。
2006年,国内对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数量又创新高。比2005年的研究数量多一倍,研究关注点也越来越多样化,涉及房地产企业、出版企业、连锁企业以及手机互联网等电信网络行业。2007年至今,有关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逐年递增。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和新兴事物的盈利模式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涉及到新兴时尚产业盈利模式(如动漫产业等各种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盈利模式(如手机报、电子杂志、网络视频、数字电视等),还有对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行业盈利的模式探寻。
2国内外盈利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2.1 盈利模式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盈利模式(profit pattern)的定义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有的学者从狭义角度出发,提出盈利模式即企业盈利的方法和途径。其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关注于企业如何获得利润。麦考尔・罗帕(Michael Rappa)[3]认为盈利模式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盈利模式决定了公司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指导其如何赚钱。Alexander Osterwalder,Yves Pigneur(2002)[4]把盈利模式定义为一个公司提供给一个或几个细分顾客和公司架构体系及合作伙伴网络的价值,公司创造、营销和传递这些价值是为了产生盈利性的可持续收益流。
部分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区分商业模式跟盈利模式。他们认为盈利模式就是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包含了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等各个方面。以下相关学者的论述虽是对商业模式的描述,但都明显地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如Hawkins(2001)则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与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商业关系,认为商业模式界定了一种可行的成本――收入结构,使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收入生存。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
盈利模式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盈利模式必须把握住几个要点。首先,盈利模式是围绕企业如何获得利润展开设计的。其次,盈利模式是模式化的,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第三,盈利模式是一种方法和途径。第四,盈利模式是贯穿于企业的战略和执行整个生产经营行为始终的。Linder,Cantrell(2001)[5]认为,盈利模式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创造价值的商业系统。琼・玛格丽塔和南・斯通(2003)[6]指出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
国内学者对于盈利模式的定义,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周永亮(2001)[7]在《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将人才、技术、品牌、外部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独有经营模式。栗学思(2003)[8]分析了企业盈利模式的概念,他指出企业盈利模式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归纳总结了企业盈利模式分析和设计的五个要素,认为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潘永涛(2004)[9]认为,盈利模式指的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阎峰(2006)[10]指出盈利模式通常是以发现行业利润区为基础,以高利润区的持久停留为目标,通过对技术、产品、销售渠道、顾客、声誉、资本、品牌等在内的资产系统配置,发展相应的经营模式。
尽管各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但目标是相同的,即让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且这种盈利状态能够保持持久性。盈利体现在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可以用公式表达:企业盈利=产品价值-生产成本。盈利模式是基于战略层面考虑的企业资源运营方式。其设定要尽可能的提升产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理解盈利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盈利模式是以顾客需求为前提,并且需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寻找新的盈利点;第二,盈利模式除了关注资源的投入分配的合理性,更关注资源的产出效率;第三,作为资源运营方式,盈利模式建立需要有相应的企业设计制度安排等作为保障。
2.2 盈利模式创新和策略研究西方学术界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争论的焦点在于何种具体的盈利模式最适用。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如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和大卫・J・莫里森(David J Morrison)[11]出版《利润模式》(Profit Patterns,1999)一书。书中通过分析众多知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竞争对策,提出了30 多种改变各行各业竞争态势的模式,指导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形成新的盈利模式。2002年,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2002)[12]在《赢利艺术》(The Art of Profitability)中提出了能够实现高额利润的 23 种模式。美国学者加里・哈默尔(2002)[13]对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了盈利模式的组成元素。他认为,盈利模式应包括核心战略、战略资源、客户界面及价值网络四个组成部分。
我国学者对于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盈利模式进行了众多分析研究。饶红兵(2003)[14]对中国的经销商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大类经销盈利模式是当前阶段经销商赢利模式的最优选择。黄(2004)[15]分析了互联网服务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及零边际成本等特征,认为这些特征既对互联网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有一定影响,更对企业实现利益回报的方式有重大影响。提出产业链横向扩张的盈利模式将成为互联网企业和相关传统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余伟萍等(2004)[16]通过分析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针对企业所处的不同时期,提出各种盈利模式设计。芮明杰(2005)指出创新的盈利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终点;②增值服务;③广泛的分销网络和分销能力;④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协作等,并说明了盈利模式转变的途径。另外,还有众多国内学者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集中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他们分别从券商的经营模式、企业战略、资源投入和企业竞争行为等来分析券商的盈利来源,盈利结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王开国,2003)[17]。吴晓求(2004)[18]认为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财富积累机制。他提出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应该向服务盈利模式转变,从而带动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产品、利润结构、收益风险匹配机制不断完善优化。何诚颖、陈东胜(2004)[19]在分析券商的经营业务时发现,亏损企业通常存在业务开拓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不够,而且过于依赖经纪业务等问题。目前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创新的新时期,传统的旧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券商必须积极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新盈利模式。因此,针对证券公司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纷纷提出不同建议策略,力求构建新的利润模式。一般认为要创新券商的盈利模式,应包括盈利方式的转变、盈利结构的优化、开拓新的利润来源以及加强成本控制等方面(王如富2003[20],林娜2004[21],王滨2005[22])。李连三(2002)[23]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和业务收入结构的特点,提出国内券商应大力发展并购业务。郭良勤(2002)[24]运用历史数据分别对股票发行和证券交易业务的集中度进行测定,总结了我国券商经营发展的一般趋势,提出我国券商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壮大资本实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发挥比较优势。吴志峰(2004)[25]认为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和业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有助于券商提高抗风险和盈利能力,提出要加强资金能力,强化业务创新能力,完善资产管理业务等。黄建(2005)[26]提出改善盈利模式应包括资金实力、人才优势、销售能力、投资能力、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傅佳琳(2005)[27]分析了我国券商的发展模式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从业务收入角度与美国投行进行比较,提出新的盈利模式如优化通道模式、投行业务创新模式、技术优势模式、集团化战略模式、人力资源精英化模式和国际化战略模式。徐丽梅(2005)[28]认为券商的盈利模式创新的核心是业务创新。同时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比如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产品创新机制等。黎水龙、丙学飞(2005)[29]认为券商业务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是我国券商盈利模式转变的关键。
2.3 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相关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可以看到,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学术研究只有3篇。2003年,丁秀斌,王占武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上市公司MBO:一种新的盈利模式》[30],文章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MBO有渐成盈利模式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使我国股市能够健康发展。范军环(2009)[31]以阿里巴巴、慧聪、生意宝等上市公司为例,结合B2B电子商务公司的年报数据对B2B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它B2B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电子商务模式提高盈利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胡南山(2010)[32]以案例形式分析了本土潮商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包括了以奥飞动漫为代表的产业互动盈利模式,以皮宝制药为代表的产品创新盈利模式,以潮宏基为代表的品牌创新盈利模式等。通过研究潮商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为更多潮商企业获得商业的成功提供经验借鉴。
3现有研究成果不足之处
3.1 研究文献总量相对较少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从1979年-2010年07月国内以“盈利模式”为标题进行研究的各类文献共计只有733篇,包括了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研究数量在总体上偏少。从各年度研究总量来看,2000年初是经济型酒店研究的初始阶段,每年的研究数量也只有个位数。2009年达到最多,也不过153篇。而针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只有3篇期刊文献资料。
3.2 深层次研究文献少各类文献中以期刊论文为主。733篇有关盈利模式的文献研究,其中期刊论文622篇。而博士论文为0篇;硕士论文95篇。可见目前国内关于企业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缺乏深层次研究成果。
3.3 系统性研究文献少目前,国内外对盈利模式研究的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如盈利模式定义和特征的研究,也有一些研究涉及到盈利模式的改进和创新研究等。通过对盈利模式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发现目前盈利模式的研究多是针对具体行业或具体部门,其中分析较多的如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以及互联网盈利模式等。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目前仅限于案例研究和基本的理论探讨。真正全面、系统阐述盈利模式的研究较少,对上市公司这类特殊企业形式的相关研究还不具有代表性,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3.4 缺少定量实证研究目前国内有关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多数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实证性的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缺少量化分析。这也将是我国企业盈利模式在未来研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潘永涛.我国大型旅行社赢利模式选择研究[D].青岛大学,2004.
[2]栗学思.如何规划企业的赢利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3,06.
[3]Rappa,M. Managing the digital enterprise-Bussiness models on the Web.Http:///t/page/105888.
[4]Osterwalder, Alexander and Pigneur, Yves.An eBusiness Model Ontology for Modeling eBusiness(2002).BLED 2002,Proceedings:Paper 2.
[5]Linder, J. C. Cantrell. S. Changing Business Me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Institute for strategic Accenture,2001.
[6]琼・玛格丽塔,南・斯通.什么是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0-53.
[7]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栗学思.如何规划企业的赢利模式[J].通信企业管理,2003,06.
[9]潘永涛.我国大型旅行社赢利模式选择研究[D].青岛大学,2004.
[10]阎峰.传媒赢利模式:概念、特点与战略层次[J].新闻界,2006,3.
[11]Adrian J Slywotzky,David J Morrison.Profit Patterns[M].Warner Books Press,1999.
[12]Adrian J Slywotzky.The Art of Profitability[M].Times Books Press,2002.
[13]加里・哈默尔(美),卫新等译.领导企业变革[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3-166.
[14]饶红兵.建立新型赢利模式[J].销售与市场,2003(07):36-96.
[15]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市场特征与赢利模式创新[J].商业研究,2004,15.
[16]余伟萍,段桂敏.企业发展与盈利模式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12(26):20-23.
[17]王开国等.中国证券市场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8]吴晓求.中国证券业:发展与未来之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p27.
[19]何诚颖,陈东胜.开放条件下中国券商盈利模式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六届会员单位、基金公司研究成果评选获奖成果,2004,(2).
[20]王如富.构建券商新盈利模式战略取向[N].国际金融报,2003.10.21.
[21]林娜.中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04,5.
[22]王滨.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当代经济,2005,05.
[23]李连三.中美证券业券商业务收入对比[J].资本市场杂志,2002,12.
[24]郭良勤.证券业务集中度分析[J].资本市场,2002,7.
[25]吴志峰.中国券商盈利模式的转型:内涵拓展与创新[J].上海金融,2004,4.
[26]黄建.着力产品服务创新重构券商盈利模式[J].证券时报,2005-4-2.
[27]傅佳琳.我国券商盈利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28]徐丽梅.我国券商盈利模式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
[29]黎水龙,丙学飞.多元化业务构建券商新盈利模式[J].国际金融报,2005-3-30.
[30]丁秀斌,王占武.上市公司MBO:一种新的盈利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篇2
1.电子商务
这里的电子商务不仅仅指像亚马逊那样在网上出售实物,还包括在网上出售虚拟内容,如iTunes的音乐,也包括网上零售的平台,让更多的商家通过此平台销售他们的产品,如淘宝。当然也包括那些从传统行业走向电子商务的公司。
互联网的出现是对商业的一次革新,网上购物的便利性吸引了很多用户加入互联网购物的大军,除了便利性,价格和供应商的透明也促使现在的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发展。
2.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从web1.0时代火到web2.0时代,而且也会继续繁荣下去。网络广告的形式广泛,从新浪页面的展示广告到百度的搜索广告。也包括某些公司的一些软文和雇佣的水军。
广告模式很难革新但又长盛不衰。网络广告比传统广告更吸引广告商,传统广告如视频、广播、报纸他们的传播对象太宽泛,抓不住重点,也不好衡量广告的效果。而网络广告可以按地域、年龄段等其他因素进行精准投递,广告效果也可以通过相关工具验证出来。
3.用户付费服务
篇3
[关键词]图片美化;用户粘性;生态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96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应的网速提升,现在正在全面进入视觉信息传播时代。无论近几年火热的VR、AR技术,还是传统的图片、视频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和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视觉传播都将是主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以图片社交为主的Instagram、Snapchat等应用,获得了现象级的欢迎;而其他应用如Facebook、微博等,也将图片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形式。
在图片传播的过程中,对图片美化之后再上传分享成为图片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由此涌现出一大批照片美化修图软件。在国内,百度魔图、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魔漫相机等,层出不穷。在图片美化修饰界,以美图公司的产品最为耀眼,占据了市场绝大多数份额。据在香港交易所官网的美图招股文件披露:截至2016年6月,美图旗下App的月活用户达到446亿;在主流社交网站分享的照片中,535%过美图处理。[1]虽然美图类App市场广阔,但作为专业美图的美图公司亏损严重(据美图上市的招股书,亏损超60亿元[2]),其他公司同样并未形成盈利。文章拟以美图公司为例,探析美化图片类App的盈利模式及其发展路径。
1 国内美化图片类App发展概况
根据国内一大数据公司――极光数据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国内拍照P图类App超过3400款,拍照P图App行业市场渗透率474%,用户规模达322亿人,也即近半移动用户热衷于照片美化。[3]
拍照P图用户中有588%为女性,556%的用户不到30岁。可见拍照主要存在于年轻人中,并且以女性为多,这也正是众多公司选择定位于年轻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美图公司概述
21 发展简介
美图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首次推出了电脑版美图秀秀,相比于Photoshop等复杂专业性软件,简单易用的美图秀秀受到了用户喜爱,逐渐扩大了市场。
之后,按照美图公司CEO吴欣鸿的说法,美图公司经历了4个重要发展节点:一是2011年2月14日,美图秀秀iPhone版正式,软件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二是2013年5月16日,美图手机正式,迎合了当年软硬结合的大趋势。三是2014年5月8日,美拍正式推出,意味着公司从工具向社区转型,开启了公司的平台化进程。四是美图对未来的投资,但没有明确的时间点。[4]
2016年12月15日,美图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并于当日9:30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每股85港元,全球共发售574亿股[5],成为继2004年腾讯上市后十多年来香港股市最大规模的科技IPO。
22 用户数量及人群
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曾经指出,美图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和活跃的数据[6],而用户群主要是年轻女性。据美图官网的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美图的移动应用矩阵已在全球11亿立设备上激活,月活跃用户达456亿。[7]
23 产品布局
截至目前,美图旗下的核心应用共包括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美妆相机、潮自拍、Beautyplus,这些软件主要以自拍、视频拍摄、直播等功能为主。在2016年,美图又布局了美拍大师、美图日记、变美志等。
无论是在PC时代还是在智能手机时代,美图都把握住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图片入口,现在还抓住了时下最火爆的移动短视频和直播。但是如何突破工具属性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总结美图布局,可以归纳出9条产品线。
(1)以美图秀秀等图片后期处理为主的图像美化线。
(2)以美妆相机、美颜相机、潮自拍、美颜相机国际版Beautyplus为主的美颜自拍线。
(3)以美拍、闪聊为主的社区、社交线,美拍以短视频为主,2016年上线了直播功能;闪聊将主要成为美图公司社交聊天的一大利器,是美图布局社交方面的一大尝试。
(4)智能硬件手机产品,2016年第四代拍照手机美图M6和美图V4s,继续沿承过去“为自拍而生”的特色;同时,美图相机也即将诞生,进一步增加了硬件自拍的布局。
(5)手游也成为了美图应用的另一大衍生市场,美图游戏盒的开发逐步会成为一个重要变现点。
(6)以美图GIF、表情工厂为主的娱乐化路线。
(7)以海报工厂、美印、美图贴贴等为主的个性化路线。
(8)以美图看看、美图淘淘等为主的功能服务路线。
(9)以变美志、美图日记为主,将进一步增加用户黏性,同时变美志中涉及相关化妆品、服装等推荐,走一条广告变现路线。
3 美图公司盈利模式探析
31 概述
美图公司的App盈利模式目前仍不是很清晰,可以说正在探索的过程中。美图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和活跃的数据,虽然互联网公司普遍存在的盈利思维是,只要拥有足够多的用户,只要提供给用户所需要的功能或服务,那么公司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实际上流量变现并非易事。最简单的手段无疑是植入广告,但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16年上半年美图仅有2590万元的广告收入[8],其收入的构成更大一部分来源于2013年进军的硬件行业――美图手机,这也是目前美图披露的旗下唯一产生利润的业务。
美图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现有的四大变现模式,包括智能手机、在线广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增值服务。[9]不过,除了手机产生其他三种变现手段的前途并不明朗。
不过按照现有美图布局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美图可以打造一个一个以美图为核心的小型生态圈。这也正是本文将要探索的重点。
32 盈利模式探析
321 增强用户黏性
增强用户黏性是变现的基础。按照传统营销的说法,黏性意指用户的使用频率,用户黏性越高,对产品的忠诚度越高。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强用户黏性。
首先,优化产品布局,形成美图生态。实现用户在美化照片的基础上,需要什么,提供什么,最终打造美图界的“航母”。在拍照、短视频、图片美化、社区分享、拍照配件(如补光灯等)、电子商务(包括但不限于女性拍照设备、化妆品等)、游戏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品生态,在“变美的照片”的基础上,增加“现实变美”可能,拓展实体产品,形成化妆品、拍照设备等高盈利美图生态圈。
其次,优化产品内容,塑造美图品牌。总所周知,美图公司的App目前在人脸识别上取得重大进步,在照片美化上实现了不少功能,提高了美化的质量,但是仍然存在美化后的照片,在放大时出现脸部轮廓模糊或者轮廓边缘美图痕迹明显等缺点。一般意义上,用户希望既美化照片又希望不被看出照片被美化过的需求一直存在(故意美化或者恶搞照片的除外),那么美图公司要想牢牢握住或者扩大用户群,满足用户对照片质量的需要是无法回避的。
最后,优化产品定位,拓展美图用户。美图的用户主要是年轻的女性,那么基于女性的美图产品要立足于广大女性需求,从软硬件、虚拟到现实等多途径拓展,美图目前也是基本围绕女性来布局的。但相对于女性以自拍为主的特点,男性在对摄影的追求上成为近些年来的流行趋势,一些基于摄影的社区(如蜂鸟网)受到了广大男性的欢迎,而在社区中销售二手器械、图片版权销售等模式成为如蜂鸟网等专业摄影社区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在当前手机摄影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作为以图片处理为主的美图公司,有必要从以女性为主的定位,增加男性为辅的布局,打造综合类美图公司,从而拓展用户群体,增强盈利能力。
322 拓展变现路径
(1)软件+硬件。软件+硬件是互联网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也是美图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其硬件主要是手机。从美图官网未来要上线的产品来看,未来美图会增加相机这一硬件,以打造年轻女性的摄影。同时美图在手机配件以及拍照配件上也是研发不断,作为美图的衍生品,配件类历来是投入少回报高的项目,但配件市场临近饱和、产品种类众多,美D若想在配件上盈利,势必要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路线,其中个性化、定制化或许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强化社交。重塑用户间的关系,强化社交,利用图片美化线、美颜自拍线吸引用户形成入口,发展类似于Instagram的图片分享应用,以社交带动内容分享,强化线上图片。
(3)分享社区。互动社区线则是黏住用户、分类用户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最后商业变现(比如精准的广告营销、垂直细分的电商销售等)做准备。
(4)会员付费。会员付费现在是美图公司正在试水的一个盈利模式,打造了一个美图福利社。在社区里的会员可以优惠购买包括图片美化里的滤镜、装饰,游戏里道具等。美图一系列产品,特别是以美图秀秀为代表的App,用户对修图内容已经出现使用疲劳,急需更方便、更先进、更高质量的图片处理软件,那么会员付费无疑是培养优先尝鲜用户的最佳做法,同时对优化产品也有很大帮助。另外,美图与奢侈品、化妆品、服装等的合作,若提供会员适当优惠,则能与合作方实现共赢。可以说,会员付费是美图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在线广告。在线广告可以与目标受众的定位相符,与女性相关的奢侈品、化妆品、服装、佩饰等公司合作,化流量为现金。在线广告可以说是美图公司的一大优势,因为其有着体量巨大的用户群。在线广告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战略、路径相辅相成的,增强用户黏性,强化社交分享,实现用户精准营销,未来势必将改变美图公司广告收入薄弱的窘境。
(5)电商结合。电商结合,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为淘宝网等商家提供批量图片处理服务,美图出品了美图淘淘等可以批量处理图片的工具;另一个层面是打造自己的网上商城,主打出售与美图、美颜等相关的衍生品。美图商城是美图公司的一个重要平台,美图商城里上线了手机、相机、常规配件(贴膜、耳机、手机壳等)、拍摄配件(自拍架、遥控器、补光灯等)以及Meitu Family专区(T恤、帽子、雨伞等物件),进行电商销售,但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挤压之下,美图电商平台(除手机外)并不高,美图要想在电商领域实现盈利,走个性、定制化、高质量路线来满足会员以及独特需求的用户的路径,或许是美图未来盈利的最好举措。此外,美图现在开发了一个美印平台,通过美印平台,用户可以印刷高质量的图片以及定制个性实物产品,这一举措迎合了现在“90后”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可见美图在个性化上已有相应概念,但若扩大相应范围,未来实现个性服装私人设计、纪念物的私人定制、配件独特化或者私人定制化,美图或许能在市场上开辟出一条独特路线,进而获得不少盈利收入。
(6)游戏变现。目前美图与Forgame公司合作开发游戏,开发了以“我的私属轻游戏平台”的口号的“美图游戏盒”,打造以女性用户为主的轻游戏应用。从先前的美美小店,到现在的美图游戏盒,美图在游戏版块的拓展速度相当快,可见美图期待在游戏领域上成为另一个盈利入口。或许将来美图将借鉴其他互联网公司类似的游戏盈利模式,通过道具、点卡、广告等方式实现盈利。
投资变现。未来VR、AR的发展,必然对照片、视频类产生重大影响。在美图上市招股书中,美图公司公布了未来的一些新规划,其中有几类投资并购:一是拥有前沿技术,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增强现实及与业务相关的其他技术业务;二是拥有可与公司继续变现用户的计划相协同的成熟互联网服务变现模式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广告、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增值服务);三是运营具有可观用户基础的应用或社区的业务;四是拥有娱乐方面的优质知识产权,或制作可丰富已有内容及娱乐服务的高质量视频内容的业务[10]。现在各类App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产物,未来VR、AR等技术将开启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智能时代,对未来技术掌握、应用的程度,决定了互联网企业能否继续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4 结 论
美图公司产品布局相对比较广泛,显得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明朗的盈利模式。美图若在个性化、定制化、社交化、高质量化的发展路径上,整合游戏、在线广告、会员付费、电子商务以及智能硬件,增强用户黏性,形成以图片、短视频社交分享等为核心的小型生态圈,未来或将突破工具类App难盈利的魔咒。
参考文献:
[1]Eastland月活4亿、“市值仅次于腾讯”“保值力压苹果”,逆天的美图却遭变现困难[EB/OL].虎嗅网(2016-10-24)[2016-12-15].https://wwwhuxiucom/article/168100/1html
[2]刘艳坐拥446亿月活用户,美图流量变现咋就这么难[N].科技日报,2016-09-05(6).
[3]极光数据研究院P图封神榜[EB/OL].(2016-12-12)[2016-12-20].http://399033kuaizhancom/23/99/p39085120545ce9
[4]贺文美图:“美”的安全感[J].IT经理世界,2016(13):18-22
[5]美图网美图公司成功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EB/OL].(2016-12-15)[2016-12-18].http:///news/news/39html
[6]潘少颖用“颜值”取悦用户的美图还能“靠脸吃饭”吗?[EB/OL].IT时报,(2016-12-28)[2016-12-30].http://wwwit-timescomcn/shibaoshihua/59407jhtml
[7]美图网美图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EB/OL].(2016-12-15)[2016-12-18].http://corpmeitucom/news/news/39html
篇4
关键词:C2C;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21-01
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有B2B、B2C、C2C三种,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成功在于它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如今,B2B、B2C网站早已实现盈利,美国的Ebay在C2C市场上也开始盈利,而国内C2C行业在淘宝网“免费模式”的冲击下,行业整体至今尚未盈利,面临盈利模式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但是,正是因为C2C网站虽没有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直接吸引了腾讯和百度等一系列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市场切入,而盈利模式的创新将是国内C2C行业竞争的关键点。
1 C2C网站现有盈利模式
1.1 会员费
会员费也就是会员制服务收费,是指C2C网站为会员提供网上店铺出租、公司认证、产品信息推荐等多种服务组合而收取的费用。
1.2 交易提成
C2C网站是一个交易平台,它为交易双方提供机会,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所、大卖场,从交易中收取提成是其市场本性的体现。
1.3 广告费
企业将网站上有价值的位置用于放置各类型广告,根据网站流量和网站人群精度标定广告位价格,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向客户出售。
1.4 搜索排名竞价
C2C网站商品的丰富性决定了购买者搜索行为的频繁性。搜索的大量应用就决定了商品信息在搜索结果中排名的重要性。由此便引出了根据搜索关键字竞价的业务。用户可以为某关键字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最终由出价最高者竞得,在有效时间内该用户的商品可获得竞得的排位。
1.5 支付环节收费
支付问题一向就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直到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宝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上在线支付业务的开展。买家可以先把预付款通过网上银行打到支付公司的个人专用账户,待收到卖家发出的货物后,再通知支付公司把货款打入到卖家账户,这样买家不用担心收不到货还要付款,卖家也不用担心发了货而收不到款。而支付公司就按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
2 盈利效果分析
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Ebay采用注册商铺、物品登录和物品交易提成的收费模式。2002年,它在中国的子公司易趣也凭借这种收费模式发展起来。但是为了抢占市场,淘宝采用了“免费”政策与它展开竞争。由于淘宝上所有的交易都不需要付费,卖家将店铺从易趣搬到淘宝后不需要任何的成本,于是卖家纷纷涌向淘宝,卖家的转移伴随着买家的转移。最终淘宝成了中国C2C市场上的老大。其他的网站也纷纷效仿,于是“免费”政策在中国C2C市场上大行其事。在淘宝网“免费三年”即将到期之际,马云又宣布淘宝网继续免费三年,腾讯拍拍也紧随其后宣布免费三年。C2C网站原有的盈利模式被彻底打破。
虽然依靠“免费模式”打败了eBay,但淘宝却也由于“免费的商业模式”给自己带来了盈利的压力,不得不面对依然亏损的尴尬局面。即便如此,市场后入者腾讯QQ仍是坚定的“免费模式”支持者。因为,坚持收费的eBay成为中国C2C市场的一个反面教材:面对一系列的市场挫败,无奈变身为如今的TOM易趣,市场份额从最初的90%萎缩至如今的不足7%。对用户免费三年,淘宝已经付出了高额的代价(在2005年投入1亿元的基础上,2006年又对淘宝网再次追加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为了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收费道路,淘宝推出了“招财进宝”――竞价排名服务,为愿意通过付费推广,而获得更多成交机会的卖家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但是“招财进宝”一经推出,很多店主就表示无法接受,甚至有店主称,“淘宝是在用财富的不平等制造交易的不平等”,用户迅速流向拍拍,最终“招财进宝”业务不得不叫停。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云当初为了抢夺C2C市场而精心策划的“免费午餐”,现在却成了桎梏C2C行业收费的枷锁。收费本没有错,错就错在网站用“免费”把用户给宠坏了。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免费的习惯,一旦收费就会引起激烈的反弹和对抗,使众多网站无法应对。同时,市场是一个竞争的环境,你要收费,竞争对手正好用这种方式打击你,用免费把你的客户群争夺过去,收费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梦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C2C网站不可能永远免费。但是网站要收费,就必须要探索出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盈利模式。
3 C2C网站盈利模式展望
平台提供商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购买平台服务的消费者。对于C2C网站来说,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为其会员提供更加完善和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即提供独特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会员的忠诚度,以促进收费模式的展开。从C2C网站现状分析,免费开店模式仍将持续一段很长时间,C2C网站盈利模式将以间接收费为主,同时在移动电子商务方向进行突围,从而确定新的盈利模式。具体有两点:
3.1 网络营销业务收费
网络营销业务,体现了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网络营销业务收费和物品交易提成等直接收费项目不同,收费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网络营销服务。比如,帮助客户提升品牌,帮助客户促进销售,帮助客户提升品牌包括品牌推广,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社区活动等,帮助客户促进销售主要指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包括品牌旗舰店建设,商招募、搜索排名竞价、广告费等。通过对用户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再进行相关加工整理进行“销售”来实现盈利。
3.2 移动电子商务
伴随着中国手机用户的成熟和普及,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网购平台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手机网络购物平台不仅仅是新增了一个渠道,而更重要的是确定了移动购物新的盈利模式――移动支付。而互联网上的C2C商务平台,将逐渐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补充,成为移动商务的信息纳入渠道。
总之,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怎样界定顾客、界定客户需求和偏好、界定竞争者、界定产品和服务、界定业务内容吸引客户以创造利润。优秀的盈利模式是丰富和细致的,并且它的各个部分要互相支持和促进;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跃强.C2C市场赢利模式的实证研究与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08,(1).
篇5
关键词:物流超市;商业模式;校园快递;整合;人流量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55-03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成熟,网购逐渐成了消费者重要的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与网购紧密相连的快递行业飞速发展。据国家邮政局《2013年度快递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91.9亿件,年人均快件使用量为6.8件。而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集中居住地,具有集中度高、人流量大、网络消费水平高等特点,校园快递整合商业价值巨大。经过对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高校校园快递大都处于“割据”状态,缺乏统一管理,从而出现校园快递平台整合的市场机会。校园物流超市就是结合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校园快递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从概念上说,这里的校园物流超市是指在高校校园内建立多家快递企业并存,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超市,即物流超市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日常快递代收、个性包装、校园配送等一系列的物流需求。此外,校园物流超市可以利用人流量优势,开展物流增值服务和基于物流超市平台的校园O2O服务。
本文力图结合当前快递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校园快递发展实际情况,通过对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为高校快递配送难题的解决和基于校园快递整合下的商业价值挖掘提供一些建议和发展思路。
2 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快递发展现状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走访点、访问快递公司、亲身体验等方法,发现该校校园快递具有以下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结论。
2.1 快件业务量巨大
在高校扩招和网络购物不断普及的背景下,高校校园快件业务量不断增加,安徽财经大学也不例外,该校校园快递业务量位居当地大学城四大高校之首。根据实际调查得知,在该校有快递业务的企业多达11家。各大快递公司日业务量如表1所示。
2.其他是指全峰、国通、京东快递、汇文快递等业务量较小的快递企业。
2.2 点多且杂
在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内,快递点最多时达9处,基本是一家快递公司一家点,且绝大多数点与校园内书店、报亭合作,场地狭窄拥挤,快递摆放混乱。而无固定点的快递公司则无法进入校园,该类快递公司主要将临时取件点设在该校东门门口,杂乱无章。
2.3 管理混乱,包裹安全性低
各大快递公司虽在校园内开设点,但大多是各自为政,快递管理混乱,包裹安全性低。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由于场地限制,大多数商家将快递包裹露天无序摆放,加上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包裹丢失、暴力分拣、被雨水淋湿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师生造成安全性低、管理混乱的感觉。
2.4 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与先前受关注的低价相比,如今消费者更追求真正有“品质”的快递服务消费体验。因此,快递服务者要维系顾客忠诚,必须专注于提高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体验。而高校校园快递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管理,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和考核,因此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难以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对快递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巨大伤害。
2.5 盈利模式单一
从快件交付业务中获取佣金是传统快递自提网点最基本的盈利来源高校校园快递点大多数盈利模式单一,点主要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以快递收发业务量为标准来参与提成,点的收入来源仅仅局限于快递公司的佣金。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内点大多数是合作商家的副业,点工作人员无暇开发基于点的新业务,收入来源单一。
3 安徽财经大学校园物流超市运营可行性分析
消费者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对服务质量的初始评价主要基于与快递服务者雇员间的互动交流。物流超市作为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物流末端服务平台,对构建校园末端服务体系尤为重要,因此为构建好此服务体系,达到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需要对其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3.1 从校园物流超市的利益相关者来看
(1)供应商――快递公司。
快递公司作为快递包裹的上游供应商,自然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质的服务为校内师生解决日常寄送难题,但由于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和出于网点经营成本的考虑,快递公司无法直接在校内开设直营网点,而只能寻求与校内商家进行合作,由此带来服务质量差、包裹安全性低、管理混乱、成本高昂等一系列的问题。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整合校内快递资源,使得降低付给点的佣金成为可能,快递公司基于成本考虑必将认可该种模式。
(2)中间商――校园点。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安徽财经大学快递点大多盈利模式单一,点不仅需要为快递包裹的丢失承担赔偿风险,快递收发带来的人工成本、通信费用也很高昂,分散各处的点将快递包裹露天摆放,给校园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不利于校方的管理。本文提出的校园物流超市模式通过集中规范化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大大提高校园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末端消费者――在校师生。
根据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发现,当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快递模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日常快递寄取需求,师生反映的点管理混乱、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物流个性化服务缺乏等问题突出。因此,急需校园物流超市这样的新模式管理校园快递,统一服务标准。
3.2 从校园物流超市所处的市场环境看
(1)学校环境。
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主力军之一,日常网购频繁,由此带来的快递需求日益旺盛。安徽财经大学拥有点的快递公司多达九家,日均快递包裹超过2000件,由于部分快递点管理不规范,快递爆仓现象频繁发生,为学校的校园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建立校园物流超市并进行规范化运营,对于校园环境和校园安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将容易得到校方的认同。
(2)社会环境。
网络购物加速了快递业的发展步伐,但校园的末端配送却是当前行业的共同难题。对于校园快递的整合,地方管理部门大多持鼓励态度,如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快递服务中心为模式,研究推动该模式在省内高校的实践。因此,校园物流超市模式也终将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认可。
综上所述,校园物流超市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可行的。
4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设计
近年来,商业模式屡屡成为业界的焦点。创新板提出“两高六新”标准,最后一个“新”就是指“新商业模式”。而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学术界与实业界都尚未达成共识。这里,我们姑且采用魏炜和朱武祥的观点,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商业模式六要素包括业务系统、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正是基于魏炜和朱武祥两位教授提出的“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建立的。
4.1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
魏炜、朱武祥认为,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是其核心概念,用来表达企业选择哪些行为主体作为其内部或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如图1所示,其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快件供应者、合作商家、物流超市、终端消费者。其中,快递供应者可以是专门的快递公司,如申通快递、顺丰快递等,也可以是有寄件或者配送需求的消费者。合作商家是指除快递公司之外的与物流超市有合作业务的法人企业或者个体商户,如广告投放商、支付厂商、O2O业务的商品供应者等。物流超市则是当作一个平台来运营,其基础业务是快件的代收和临时存储。此外,物流超市依托快递收发带来的巨大人流量,与合作商家、终端消费者以及快递公司开展除快递收发以外的其他业务。终端消费者在这里主要指广大师生,他们通过物流超市这一平台享受其提供的各项服务。
注:合作商家1主要指物流超市的广告投放商,主要与物流超市发生交易,故其与消费者关系用虚线表示;合作商家2主要指物流超市O2O业务引流对象;“服务”是指物流超市提供给消费者的取件通知服务、增值与个性化服务、O2O商品供给服务等等。4.2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定位
定位是指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方式。物流超市存在的根本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其创造价值。对于物流超市这一模式,其定位是以高校校园为目标市场,通过整合校内快递资源,实行专门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快件收发服务,并依托人流量优势,建立校内服务平台,开展增值业务,并提高与校外商家的议价能力,通过规模效应、规范化管理和一站式解决校内师生需求。
4.3 校园物流超市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此处盈利模式也是物流超市的业务模式)包括盈利的来源和计价的方式。当前,由于校园快递点分散经营,资源整合能力较差,主要采取与各家快递公司分成的盈利模式。而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整合校内所有快递资源,实现规模化效应的同时带来巨大的人流量,而人流即商流,人流量决定商业价值。因此,高校校园物流超市可重点开发以下四种盈利模式,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物流超市的经济效益。
4.3.1 快递计票分成
高校校园物流超市的基础业务是快递业务,即整合校内快递点,建立专门的物流超市门店,为师生提供日常的快件代收服务。这一业务模式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与快递公司进行分成(主要有派件分成和寄件分成两种),如通过计票制,物流超市每成功交付一票业务,就可从快递公司获得一定报酬。
4.3.2 广告服务费
校园快递包裹集中且数量众多,物流超市可以与快递公司和广告投放商合作,在包裹或者快递面单上进行广告投放,为商场、饭店、教育培训等学生需求类行业提供校园推广服务。这一业务模式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广告公司或者商家的广告投放费和校园商品推广费。
4.3.3 增值业务收入
物流的使命就是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开发和创造客户价值,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物流超市作为在校师生的统一寄取快递平台蕴含着众多的增值机会。针对校园市场需求的的特殊性,校园物流超市通过提供网购代收货款,校园(如驾校报名、培训等)、个性化物流服务(如校园极速配送、个性化包装等)等增值服务,这一业务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挖掘在校师生的特殊需求,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增值业务收入。
4.3.4 O2O业务商品销售差价与线下商家提成费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崛起,因此,物流超市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开展校园O2O业务。具体来说,即利用物流超市人流量推广物流超市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服务号,进而通过微博、微信售卖商品和为线下商家提供引流服务。在商品货源和商家选择上,物流超市采用本地化策略,从而确保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质量可控。这一模式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品销售带来的差价和为线下商家提供引流服务的提成费。
校园物流超市因为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将不会只存在一种盈利模式,而是多种盈利模式的组合,前文提出的四种模式只是典型,整体还处于摸索阶段。
4.4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能力
关键资源能力指让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和能力。校园物流超市连接着快递企业、合作商家和下游消费者(此处指师生),一方面需要整合众多快递企业,使他们进驻到物流超市,进而通过物流超市这个载体统一将快件送达到师生手中;另一方面,物流超市需要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引导师生认可校园快递这种运营模式,进而为物流超市开发其他业务打下客户基础。所以校园物流超市的关键资源能力主要体现在不同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师生的管理能力上,如能否保证快递企业与物流超市之间的长期稳定合作,能否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否及时挖掘师生的潜在需求并引导他们通过物流超市解决此类需求等。
4.5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现金流结构
校园物流超市作为快件到达校园的终点,为保证快件及时、安全到达师生手中,在选址、设备、人员及管理方面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物流超市不仅要作为中转站集中派发货件,实现对货件的规范管理,同时需要基于物流超市这一校内平台,挖掘师生日常需求,使物流超市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校园物流超市在运营前需要大面积的快件中转场地和满足快件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如货架、信息通知平台等),因此前期需要一定的投入。在快件业务运营为物流超市带来巨大人流量并实现业务分成收入后,此时又将开发其他业务,又需要大量现金支出,而物流超市能否实现预期盈利,关键在于前文提出的关键资源能力的强弱。因此其现金流结构表现为一开始就较大的现金流出,然后是持续的现金流入和较快的现金流出。如果物流超市要持续盈利,就需要稳定与快递企业的合作,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及时准确的寻找适合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校园商机,进而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形成大量现金流入,实现盈利。
4.6 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的企业价值
当前,由于全国快递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高校校园快递市场的持续扩大,部分高校的校园快递整合已初露端倪,如西安欧亚学院的校园小邮局、上海金融学院的“微快递”等,此类校园快递的运作模式大多单一,主要盈利方式仍是快递业务提成。本文提出的校园物流超市商业模式在校园快递整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人流量的价值,实现物流超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快递业和电子商务融合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类似物流超市这种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企业价值,必将受到电子商务行业和快递业的重视。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从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快递现状切入,提出高校校园物流超市这一商业模式,并在该模式的运营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商业模式六大核心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逐个深入探析。作者认为,物流超市这一校园快递整合模式不仅是行业大势所趋,也是破解校园快递末端配送难题的有效办法,其蕴含的巨大企业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刘慧玲.电子商务环境下校园快递配送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3,(20).
[2]邹建平.快递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J].大众商务,2010,(2).
[3]丛迪悦.校园快递自提网点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8).
[4]魏炜,朱武祥.商业模式经济解释―深度结构商业模式密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林小兰.O2O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6]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6
行外人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建筑领域的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型。不过,随着广联达在电商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建筑工程领域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模式浮出水面后,投资者才更容易看懂广联达的战略意图。
借着“互联网+”的风口热潮,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价也开始加速上扬。5月8日,除权后,公司股价迅猛展开填权行情。与此同时,公司内部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转变。此前,极其低调的广联达在5月19日召开年度投资者见面会,众多公司高管与投资人互动交流。
至少这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从一个细分行业领域的专业公司,到一个互联网化的公众公司,广联达已经展现出了求变的姿态。
不过,从软件公司到互联网公司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转型鸿沟。广联达既要在垂直的专业应用领域继续开拓蓝海市场,又要在专业应用之后横向延展行业大数据服务、征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它能获得成功吗? 不担心短期波动
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多,潜心经营近20年的广联达在建筑工程软件服务领域,如今已经鲜有能够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挑战是来自市场的变化。
建筑行业此前的长周期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像广联达这样的企业,但现在,宏观经济减速、建筑行业增速趋缓已成新常态。
根据广联达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Q1营收同比下降16.6%,净利润虽然仍同比有4.6%的增速,但公司预告半年报,净利润有可能同比出现90%-40%的降幅。这背后是受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主动转型的双重影响。
“建筑业的重要性,不用去证明,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全球建筑业GDP2010年增长12.5%,到2020年会增长14.7%,中国每年在施工项目达到55万个,所以这个产业还很大。”广联达总裁贾晓平对《英才》记者表示,尽管短期冲击会有,但长远看市场仍然乐观。
就国内市场而言,每年仍然有30亿平方米的新增房屋面积,作为行业龙头的广联达自然不会太过担心市场的短期波动。更何况,还有一片蓝海市场尚待开发。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会有决策、设计、采购、施工和运维五个阶段。广联达过去主要在采购环节提供工具软件和服务,基本是在新增量市场。现在已经延展到施工环节,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并存。目前国内建筑保有量约650亿平米,建成后运行维护周期为十几年,每年的能耗、空间、资产、环境等问题不断产生,运维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筑业存量市场的运维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国内市场刚刚尝试起步。 互联网聚合平台
占据市场主导的企业,总是具有优势的行业整合者。
“我们的目的是重构建筑工程领域生态,推动建设工程领域升级发展。”在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看来,重构行业生态是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重心,也是增值服务的来源。
在互联网时代,重构生态就意味着信息化。在此之前,建设工程领域各个阶段内的客户,围绕各自的阶段独立参与工程进行。而广联达想要构建一条生态链,将各类硬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以及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整合到一个开放的平台上。
“传统的生态是孤立的、低效的、有边界的,而重构后的生态链使联系更加广泛、频繁,同时效率也更高,边界在无限扩大。”贾晓平表示,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提供的是软件产品和服务,现在提供的是免费+租赁+增值服务的方式。硬件是卖的,PC端是租的,移动端、大数据、征信和金融则是增值服务。”
2014年12月,广联达推出电商平台“讯采旺材”,通过互联网聚合房地产行业采购规模,从而形成电商采购优势,并利用大数据为行业提供金融征信等增值服务。而做“讯采旺材”也是公司基于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长期积淀。
建筑行业中有6000-7000万从业人员,将这些人和工地聚集起来就会产生多种需求,例如采购需求,将需求聚合起来就是聚量,而这些量可以帮助采购方和供应商重新组合交易关系。
在此之上,以工程为核心的大数据将应运而生。大数据可以直接为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服务于另外一个体系:征信。而征信又是广联达做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基础。基于征信的金融平台则可以提高融资便利性、资金安全性和贷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就是广联达做电商、做征信、做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值得关注的是,广联达早早运作成立的保理公司、小贷公司,实际上都是为了在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布局。
据统计,建筑业施工过程贷款高达2.11万亿,房地产开发贷款为4.38万亿,这其中不包括其他形式融资,可见建筑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十分强烈。从开发商到总分包再到设备厂商都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这对广联达来说,无疑又是一块待开发的宝藏。 “冰山”之下
涉足垂直电商、切入大数据,布局供应链金融,广联达已经不是单纯的软件公司,而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
不过,从软件公司转型互联网企业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变。当年以杀毒软件撬动市场的金山软件,就因为互联网转型的困扰,而淹没在了奇虎360的快速崛起中。同样的困扰会出现在广联达身上吗?
“这其实是一种基因问题,盈利模式转变是表象,决定成败的是下面的部分,别人看不见的部分。”贾晓平有一套特别的“冰山理论”――公司的盈利模式犹如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很容易为外界所认知,但支撑盈利模式的是企业的运营模式(研发、市场、销售、服务),而运营模式又受到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模式才是企业发展的基因。
贾晓平告诉《英才》记者,广联达现在内部设有创新孵化激励机制,在此之上又进一步推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以确保转型成功;而在内部结构调整上,公司变得更加扁平化,还划小经营单元,以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
篇7
很多人利用微博赚到了钱,微博的提供商却一直在发愁怎么赚钱。随着用户的增加、影响力的增大,拥有3亿用户的新浪微博近来加快了商业化进程。
2012年4月,新浪微博广告报价单在网上曝光,从PC端“我的首页”、登录页、推荐话题,到无线端的Wap、手机客户端等位置,都有明确的广告报价;
4月26日,在2012微博营销大会上新浪正式宣布推出微博广告平台,升级企业微博产品至2.0版本,并推出商业开放平台;
4月28日,新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2011年年报中称:“我们尚未建立新浪微博的‘货币化’模型,无法确保其他微博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的盈利模式也将适用于新浪微博”;
5月7日,《新世纪》周刊刊载了《新浪微博双平台之梦》一文,分析了新浪微博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商业化迫在眉睫、广告模式是否能解燃眉之急、开放的焦虑和双平台悬疑等;
5月16日,新浪一季度财报显示,虽收入同比增长6%,净亏损达1370万美元,远不及上年同期盈利1500万美元的业绩……
对新浪来说,博客曾带来巨大的流量,但没有带来商业上的成功,新浪微博会不会是下一个新浪博客?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运营开支。新浪微博用户持续攀升、流量急速增加的背后是巨大的成本投入。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在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新浪2011年在微博上的投入达到了1.1亿~1.2亿美元,第四季度新浪微博运营成本上升至6073万美元,同比增长30%;2012年投入将达到1.6亿美元。
另一方面是未知的盈利模式,乏善可陈的盈利点。从严格意义上讲,微博的盈利模式仍然未知,正常产业链仍未启动,已成立6年之久的微博鼻祖Twitter,尽管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
早在一年前,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就透露了微博可能存在的六大商业模式: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随着即时通信、微群、相册、位置等产品的陆续上线,虽然看起来很热闹,新浪微博开始变得“越来越重”,但基本是赔钱赚吆喝。据新浪年报,新浪微博2011年的大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好业绩,加之对麦考林、中房信的投资贬值,新浪在2011年的净亏损达到3.02亿美元,没有业绩的支撑,新浪的股价也从2011年中最高时的140美元左右下挫至现在的60美元左右。直到目前,即便在新浪内部,对微博的盈利模式也没有统一的共识。
此外,新浪微博摸索盈利模式时还必须考虑商业范畴之外的风险,比如政府监管。
图1 :新浪微博3月5日~4月5日流量排名数据(数据来源:Alexa)
2012年3月底,新浪微博为配合政府清理与某些谣言相关的用户评论,将评论功能关闭了三天。根据上图相关的流量数据可以看出,这三天对新浪微博的影响是巨大的。
微博盈利模式之惑:处在十字路口的新浪微博
对新浪而言,前有业绩不足的预期、股价下挫的压力,后有腾讯、搜狐等对手的紧逼,推进微博的商业化的确是迫在眉睫。年初曹国伟透露微博商业化进程包括:“二季度推出基于用户资料和兴趣的新的广告系统;下半年推行自助广告系统,并上线移动客户端广告系统。同时,下半年将同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在线数码产品电子商务。社交游戏的零分成政策也将在今年6月终止。”可以看出,新浪今年将主打广告和电子商务。但新浪年报的风险提示显示:“如果我们的货币化努力不成功,我们对新浪微博的投资将会明显降低我们的盈利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提高微博的用户和流量,我们的股价表现将遭受重大负面影响,公司普通股股价将会下滑,投资者有可能失去部分或全部的投资。”
处在十字路口的新浪微博,该何去何从?
1.微博规模发展到多大可以进行大规模商业化
互联网的逻辑就是规模制胜,拥有海量用户和企业客户,收入则水到渠成,如果规模达不到,急于商业化,很容易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进而影响整个产品的黏性和用户体验。据新浪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大关,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中国网民5.13亿,占58.5%,如果套用黄金分割点理论,当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61.8%时,可以做到赢家通吃,目前新浪微博大规模试水商业化,为时尚早,但如果这种商业化是建立在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的基础之上,是无可厚非的。
2.品牌至上VS产品至上
毋庸置疑,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在品牌上,而非具体产品,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两者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但从目前新浪微博的发展来看,新浪未来的重心依然是对新浪微博品牌的持续维护。
3.定位:信息源VS社会关系网嵌入(单向的弱关系VS双向的强关系)
按照微博鼻祖Twitter的最初设计,其更多地扮演社会的信息源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媒体,这是一种社会单向的弱关系;而Facebook更多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的嵌入,是一种双向的强关系,这种关系所吸附的社会资本更多、更牢固。在商业运营中,与Twitter的“信息流”广告模式相比,Facebook基于真实的社交关系的广告收入更多,公司估值也更高。去年下半年至今,新浪微博将产品和业务方向定位为两大图谱——社交图谱和兴趣图谱。可以看出,新浪微博更希望成为“中国版Facebook”,而非“中国版Twitter”,抑或是两者的合体,这从新浪微博的“六大商业模式”及新浪微博发力于用户之间的双向关系等可窥见端倪,新浪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单向+双向”的关系平台,也可以理解为介乎Twitter和Facebook中间的一种平台。
新浪希望通过信息流来切入社会关系网,然后通过关系链来获得社交网站模式的营收,像利用道教的“小无相功”来练习少林的“七十二绝技”,难度很大,因为Twitter与Facebook这两个产品差异太大,想做以社会关系网为核心的社交平台,必须要做好隐私控制,好友间的交流需要一定的保密空间;微博因其轻便、公开、快速而受到用户青睐,二者核心不同。一旦与用户兴趣无关的商业信息、大量的复杂操作在微博上铺陈开来,其原有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强关系与弱关系能否在同一平台共存,还有待时间检验。
4.单一化的信息平台VS大而全的大杂烩平台
在公共场合的演讲中,曹国伟提到新浪曾经尝试过众多产品,如爱问、邮箱、游戏、社区等,但最终被用户所认可的只有门户、博客和微博。现实运作中,新浪微博面临着是继续做单一化的信息平台还是做大而全的大杂烩的抉择。
从本质上讲,微博是一个社会化信息平台,新浪微博未来的商业化之路如果使得商业、游戏和无效信息等过多的信息熵充斥在用户的信息流和时间线里,会冲淡微博作为信息平台的核心价值,最终反而不利于商业化。这一点在实际运营中也得到了验证,对新浪微博在基于社交关系上的商业模式探索,如社交游戏,外界并不看好,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对第三方开发者的吸引力依然不强,因为还没有多少开发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挣到钱,开发者更愿意在苹果的平台及腾讯的平台上开发游戏。
5.主业和次业相辅相成的盈利模式VS百花齐放的盈利模式
新浪微博今年4月正式推出的广告服务,从形式上看,延续了新浪门户的展示广告模式,仍然是按流量购买。
同时,新浪将游戏、相册、即时通信、微群、微币等功能和道具加入微博平台,还正在推进微博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和数据挖掘体系的搭建,以进一步完善微博电子商务等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六大商业模式”即将全面开花。但无论怎么说,微博毕竟是微博,微博之微之轻,难以承载太多的商业企图和商业梦想,正如其竞争对手腾讯微博的人员评价的:“新浪现在的感觉就是什么都想要,微博承载了新浪太多的梦想和焦虑。”
业内专家对新浪微博定位于电子商务平台持保留意见,有专家认为微博更多的是广谱的内容,大部分与商品信息没有关系,同时在微博中,用户也不愿意更多讨论具体的商品交易。洪波认为,电子商务平台需要一个可信的交易环境,而微博太过嘈杂,没有评价体系,没有信任机制的控制,无法形成交易平台。
同样,对其实时搜索的商业价值,业内专家也持观望态度,认为目前还很难判定。专家认为用户的实时搜索需求是一致的,即使是百度,新闻搜索也不会卖关键词,因为用户更多是搜索突发的信息和新闻,而非找商品和找服务,与商业内容的关系不明显。
6.差异化VS山寨化
中国的互联网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山寨文化,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原罪。目前来看,这一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个互联网公司。综观目前新浪微博推出的诸多盈利模式和手段,都可以看到Twitter和Facebook的身影,山寨化纵然有成本低、跟进快等优势,但必须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目前有些专业化微博在进行积极尝试,如HR伴侣(青岛英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推出的“职微博”,它是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在职、求职人士推出的开放式沟通平台,专注于分享、互动职场话题,积极嵌入到社会关系整合和社会资本再造的现实社会关系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微博盈利之惑还存在很多的关系和利益点博弈,如用户隐私安全与商业化之间的均衡和博弈,在具体的实践中都必须通盘考虑。
平台经济-粉丝经济-关系经济:微博盈利模式再思考
今天的网民更多地将互联网视做一种工具、平台和环境。基于这种需求,互联网公司要提供更新的产品,帮助他们梳理关系、维系情感、帮助工作、建立未来,并帮助实现用户的需求与被需求,也就是把现实中的关系搬到网络上进行有效处理。进入关系处理的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周期,互联网公司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维系社会关系,如何真实地服务社会、服务网民,这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微博今后发展的根基。
人类从一开始就是生存在关系中,而不是信息中,如何建立并持久地维护人类的社会关系,应是包括微博提供者等所有互联网人士思考的重点。
1.关系经济:未来微博盈利模式的价值本质
对于互联网的盈利本质,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最早是平台经济,随着微博的出现,又出现了所谓的粉丝经济,笔者认为微博作为基于一种社会关系的互联网产品,其价值本质也是一种关系经济,基于社会关系之间的嵌入、维系、沉淀、连接、整合等一系列行为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可以成为关系经济。关系经济本身是对传统经济学的超越,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对个体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之下,研究的是经济体系中最基本单元(个体、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关系经济研究的主体是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微博是这种关系经济最直接和生动的体现,也就是说微博所有的盈利增长点都必须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
2.基于关系经济理念下的微博盈利模式的若干做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微博要在媒体化产品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并进一步发掘、沉淀用户关系链,使微博从社会化媒体向社会关系网络转型。基于关系经济理念下的微博盈利的若干做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关系广告服务的盈利点。基于个性化定制和关系链的精准社交广告,应该是未来微博盈利模式中最为核心的业务。微博广告将实现从流量购买到用户投放的转变,强调广告即内容,通过社交兴趣图谱将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并利用对应的应用页面吸引粉丝互动,激励用户分享创造口碑效应。广告主还可以利用数据中心,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方案。可以实现将合适的广告推送给合适的用户,把广告变成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样对于平台、用户、广告主各方都是有好处的。
基于关系维护服务的盈利点。目前部分外国企业已经开始享用来自Twitter付费的VIP服务,如一家创业型公司的CEO表示,他们在新浪微博的企业官方微博,拥有300多万的粉丝,有专门的运营团队打理,已经成了公司的一部分。“如果需要花钱从新浪买这个地盘的话,我们也愿意付钱。”
基于关系沉淀服务的盈利点。微博是可以将社会关系变现的互联网产品,新浪微博在用户关系的沉淀上,已小有所成。如在微博的产品架构上加入的即时通信功能,很多人也开始用来与好友聊天。
基于关系提升服务的盈利点。微博的实时搜索服务、基于位置的LBS服务、微信的社交服务都已经凸显了关系提升服务,但这不是关系提升服务的全部,未来的微博应该加强原有社会关系提升甚至社会关系嫁接、迁移服务。
基于关系嵌入服务的盈利点。电子商务平台从某种意义上看属于社会关系嵌入服务,将传统的物流网络中嵌入基于社交网络的服务,在口碑营销的效应下影响社会商品的营销,根据这个思路,微博可以提供基于关系嵌入视角的一切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交游戏和数字内容收费服务也是基于关系嵌入服务产生的盈利点。
基于关系监测服务的盈利点。关系流在微博中呈现出信息流的信息表征,对微博信息流的监测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关系流的有效监测。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客户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掌握用户的基本社会网络及潜在需求;另外,通过关系流监测,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些实用化和个性化的收费信息,如向商务人士提供整合后的商界名人对经济形势的深度分析等信息。
基于关系整合、嫁接服务的盈利点。这是微博营销的最高境界,微博在社会中扮演社会关系的整合者和嫁接者,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信息枢纽,社会关系运行均是基于微博这一产品形态而有效运行。届时,微博不仅为企业打造服务的应用商店,在整个社会中创建有效利益分享机制,内容公司、广告公司、数据公司、应用公司等将构成微博营销的生态链和产业链。
需要说明的,无论是关系经济还是粉丝经济、平台经济,用户都是整个微博盈利中的核心,如果微博获得大多数用户的认可,就无需担心其盈利模式,因为商业总是跟着用户跑。任何互联网产品一旦被用户普遍认可,即使看上去再难盈利的互联网模式,最终都能盈利。
参考文献:
①《新浪微博双平台之梦》,《新世纪》周刊,
②Lyotard, J.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p131
③喻国明:《微博:从嵌套性机制到盈利模式》[J],《青年记者》,2010年7月上
篇8
1.1传统物业管理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个基本大类:①基本服务:房屋、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环境卫生、安全消防、清洁绿化等的管理。②增值服务:中介服务、代送牛奶、报纸、代交水电费、小孩接送,室内装修等等。基本服务为业主创造的价值在于:房屋的保值、增值,设备的正常运行,业主安全感的获得,优美环境的创造;增值服务为业主创造的价值在于:为业主提供方便,给业主提供信息,节约业主的时间等。
1.2传统物业服务公司盈利模式物业服务公司创造利润的途径是第一就是筹集资金,那么,物业公司应如何筹集资金呢?①收取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企业按规定,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性质、特点档次、内容、质量等分别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这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②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2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
2.1现代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为拓宽经营思路,物业公司必须改变以下几个观念:①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不仅是服务的供应者,还应成为服务的组织者,是服务的集成商;②在现代物业管理中,服务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所管辖小区内的业主,还包括:建筑开发商、购房者、游离于社会中的服务供应商;③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可利用的资源不应仅限于本公司专业技术、设备、管理人员,还包括信息和知识,信息和知识已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④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在提供“机能性”服务的基础上,还应给予业主提供“情感性”服务,创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为开发商和自身品牌创造价值,同时也使业主的物业有更大升值。
2.2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
2.2.1经营资源组织多元化、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至少可以组织四类资源来创造利润:公司自身的资源,如公司的专业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公司积累的关于所管辖小区业主需求的信息资源;公司积累的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整合社会的相关资源。
2.2.2利润来源的多元化。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四条途径来创造利润:公司利用自身资源,在小区业主群体提供基本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增值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和劳务服务费;公司通过创建信息服务平台,把小区业主的需求信息“出售”给社会服务供应商,获取信息服务费;公司利用掌握的物业管理方面知识和经验向购房者和房产开发商提供咨询服务,获取咨询服务费,或在与开发商共同打造房产品牌中,接受开发商的补助;公司通过创建社区文化平台,向小区业主提供“情感”服务,虽然不能直接从这项服务中获得收入,但它能间接的创造利润。这一方面有利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业主也愿意把更多的增值服务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另外一方面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收集和积累关于业主群体的需求信息,因此,“情感”服务实际上起着“放大”利润的作用。
2.2.3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在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中,物业管理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服务的供应者又是服务的组织者,是现代服务集成商。服务的对象是多元的,不光是小区业主群体,而且包括购房者、房产开发商、社会服务供应商。
3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能够实现的理论依据
3.1资源的组织、获取和利用
3.1.1信息资源首先,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社会服务供应商的信息。建立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网络,通过有效的评估并以契约的形式,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或短期但及时的专业服务;其次,物业管理公司要根据业主需求信息建立业主需求档案数据库,以便及时填补供应商,这样业主和服务供应商,就能够走上这个由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网络和业主需求档案构成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交易。当然,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服务组织者,还要懂得如何保护业主在消费过程中的利益,包括法律和政策咨询、交易、风险防范等,要切实为业主带来便利,使业主放心。
3.1.2知识资源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物业租售经营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要成为可用的资源,还需要对知识进行管理。
3.2服务对象的需求
3.2.1业主群体的需求基本服务是行业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提供的,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做好基本服务是与业主建立信任关系从而获得增值服务项目的前提。因此,做好基本服务是加强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偏好,使得业主愿意向物业管理公司购买增值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社区服务日益社会化已呈明显趋势。因此,增值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利润空间巨大。
3.2.2购房者的需求对于业主来说,购买物业是一项长远的高额投资,物业管理服务是日后与业主的生产、生活和工作质量息息相关的,业主当然也希望自己的物业能够保值、增值。因此,业主在购买物业之前对将来的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是非常关心的。另外“服务”这种商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购买前难以试验其质量的好坏。而且业主在购买物业时,与开发商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3.2.3房产开发商的需求在传统意识中,人们常常把物业开发看成是发展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的事,物业管理是在房屋建成后才开始的,似乎开发时期与物业管理无关。于是,发展商委托设计院作规划设计,绘制图纸,然后又委托施工单位建筑施工,再聘请工程监理单位参与工作质量监理。但经常一但房屋建成交付使用后,便会出现许多不尽如意的事。有时严重地影响了日后的物业管理。随着业主的“买物业就是买管理和服务”观念的增强,开发商已经把物业管理服务看成是售楼的一个“卖点”,因此,为了避免物业开发过程中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除了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严格把关外,开发商也愿意聘请富有物业管理经验的物业公司提前介入,参与物业的开发过程,为自己提供咨询和监督服务,改进、完善物业的具体设计,完善物业的使用功能。
3.2.4社会服务供应商的需求尽管社会服务供应商可以脱离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报纸、劳务中介所等途径获取业主群体的需求并提供服务,但是如果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并成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会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
基于上述的分析,理论上现代物业管理盈利模式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较为适应信息时代经济需求的现代物业的服务体系,从系统地角度,拓宽了传统物业管理服务内涵,从而给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者创造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经营思路,同时通过构建了现代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从而使现代物业管理经营者通过多种途径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创造了社会效益,是一件十分值得探索的事情。
摘要: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应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物业企业属于微利性的行业,除少数物业服务企业略有盈余外,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资金紧张、收费难成为物业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如何扭亏为盈,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业管理公司如何组织和利用资源,通过哪些途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创造利润,对于现代物业企业的运行及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业资金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物业管理条例》.
篇9
【摘要】现在微博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且近两年已开始盈利,2014 年第四季度净营收1.052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盈利困境虽已打破,但因缺乏完善的盈利模式并未使其实现大规模盈收。本文从新浪微博的现状、现有盈利模式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并对其未来的盈利模式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 新浪微博广告盈利模式
一、新浪微博的现状
根据2014 年微博的第三季度财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 年9 月30 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67 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6%;9 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为7660 万,较上年同期增长30%;且根据第3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4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 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国内互联网网民数量,特别是手机网民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增长。对比网民整体数据增长水平来看,微博平台下的用户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在用户数得到有效快速增长的同时,新浪微博2014 年第四季度业绩也是可圈可点,净营收1.0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广告和营销营收880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微博增值服务营收1720 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
新浪微博近两年来的努力探索使其逐渐走出烧钱的困境,走上盈利的正轨。但是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微博虽然盈利,但是盈利额并未超出公司预期额很多,公司盈利预期范围为1.02 亿美元至1.05 亿美元,微博第四季度净营收1.052 亿美元仅超出很少部分。且2014 年第三季度广告营收约为2000 万美元,这与预期相差甚远,微博仅有20 万中小企业客户,规模上不足以支撑其商业化战略。总体上虽已见收益,但是商业化压力依然很大,未来的路依然不明晰。
二、新浪微博现有盈利模式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微博今后会往哪个方向走?该怎样拓展出更大的盈利市场?如何能够取得高效快速的成长壮大?这些都是现在运营商亟待解决的困扰。分析目前微博的盈利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页面出售各类型广告,增加广告营收微博类的社交网站上每个用户可以
在网站上关注好友的动态,分享新鲜事让好友看到,好友分组功能更是把用户标签化,使得用户特征越发明显,从而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广告营销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使得广告主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广告的效果,掌控自己的广告预算,尽量减少预算损失。
首先,微博带有的分组功能使其优越于传统门户网站,便于分析用户特性,深度了解用户在线行为,包括用户了什么内容相关的微博,经常浏览什么内容,利用后台数据更好的汇总分析出用户特征,提高广告投放针对性,尽量减少广告费用的浪费。投放的广告针对性提升了,广告对目标用户的价值也会体现出来,用户便不会像看到以往不感兴趣的弹出广告立马关闭,相反会出于自身需求去点击浏览,继而产生后续消费行为。这样广告主、用户以及广告者之间就是一个良性共赢的关系。
其次,微博搜索也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的功能,基于
关键词 的搜索广告便成为了另一种高效的广告展示位。例如用户在微博搜索栏内输入“旅游”
关键词 ,显示出来的相关用户除了是根据用户量及微博等级排名的账号之外,还有一些希望借助微博推广自身旅游景点的账号,此类账号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出现在搜索排名的前面,也可形成一种共赢。
虽然微博广告位多样且效果相对较好,但要注意不能打扰到用户,削弱用户使用体验。如果不顾及用户的关注乱弹广告窗,或广告过于频繁,这都会损害用户体验,容易使用户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广告到达率,所以广告主、微博平台在进行广告审核的时候,切记减小干扰性,增强内容相关性。
2、品牌活动服务,微博搭台商家唱戏对于企业来说,相比以往在传统媒体上投放费用较高却效果不显著的广告,微博平台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品牌营销机会——微博搭台商家唱戏。而且品牌活动也是微博现在重视的版块,比如现在微博定期会开展一些品牌活动,如“欢乐购车季”以及年度红包盛典“让红包飞”等,都是其积极开展出来的为企业营销服务,自身创收的品牌活动。
例如2014 年@新浪汽车开展的大型购车返现活动,主流汽车品牌悉数参加,近百款车型特价销售。在8 月21 日~9 月3日举行的购车活动期间,共有6.2 万名用户提交了订单,通过微博成功支付订金,最终活动实现售卖8023 辆,网友购车的平均车价为13.3 万元,总计实际成交10.68 亿元。微博欢乐购车季首次启动,便交出了极为漂亮的成绩单,该活动打通了购车信息推送、需求者服务以及用户下单后的沟通各环节,实现一站式服务;超过10 亿元的成交金额,用真金白银说明了网友对欢乐购车季活动的认可,也印证微博电商和品牌活动的无限潜力与价值。
3、巧妙增加游戏的盈利性
游戏历来是现在大型互联网公司必争的一块蛋糕,且游戏现已成为很多公司的盈利重点。在这块肥沃的市场上,也看得见微博的身影,从游戏着手积极跟进取得营收。比如之前推出的游戏平台,为吸引游戏企业积极加入,该平台很长一段时间内向游戏企业免费开放,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博在游戏领域的前进步伐。后又积极完善平台,采用展示广告系统,慢慢开始收费等手段,逐渐走上盈利之路。
虽然微博已经在游戏市场谋得一些位置,但目前微博有关游戏盈利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开拓出更广阔的游戏市场。
4、数据服务收费
关于此项盈利方式的诞生,也是基于近两年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新事物——大数据。每个人登陆微博都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填写基本资料。当用户开始在微博上产生一系列使用行为时,微博运营商后台都会记录下这些“行动足迹”,这些信息都是微博所拥有的宝贵资源。在遵守国家关于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运营商可以将用户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继而数据分析建立一个分类数据库,及时追踪完善,并结合现如今的数据挖掘技术,最终形成对外有偿付费分析报告,这也形成了近年来微博的一项营收途径。
5、提供增值服务,虚拟产品交易
首先,开通微博等级会员功能。这方面新浪微博借鉴腾讯的增值型盈利模式,推出了VIP 服务,即“微博会员”服务。①用户开通了微博会员便可以享受到更多普通用户无法使用的特权服务,比如装扮特权、身份特权、功能特权等花样繁多的特权,这也是抓住了用户希望区别于别人的心理进行的收费项目。
其次,开展“微博+电商”的电商模式。2014 年4 月29 日阿里巴巴宣布以5.86 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总股份的约18%。双方进行数据流量置换,微博使用者在淘宝天猫上搜索自己有意购买的商品后,再次登陆微博页面广告上看到与自己浏览过的商品类似的商品。淘宝天猫和微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挖掘,使用户在微博上看到此类推荐广告之后,不会急于关闭,而是点击浏览,极大提升了留驻时间,提升了电子商务的到达率、承担率和转化率。
除此之外,同第三方网站分享流量也是新浪微博盈利的方式之一。比如,阿里与微博合作之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淘宝天猫商品的浏览量成交量;除此之外,链接到站外视频网站也是能够增加收入的方法。但是文中所述的盈利模式尚未充分涵盖微博更多的赚钱机会,随着互联网风口风力越来越强劲,微博如何更好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从别人手里抢夺更多的资金,着实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浪微博发展的建议
1、升级传统广告盈利模式,开拓新的盈利点
页面内容展示的位置,如何展示都是一门艺术,就看运营商怎么巧妙地展现自己想展现的内容,还不会被用户厌弃,甚至都不被用户发现乃至被喜欢。一方面,微博分享视频的功能应该更加充分的利用起来。微博可以搜集广告主的需求,合理的将与视频标题和视频内容相关广告植入其中;另一方面,新浪微博是明星聚集地,微博可以继续深化之前的名人战略,与明星商议,让众星积极发表一些含有特定微博品牌广告主链接的信息,再按照协议分成,一举多赢。
2、借鉴百度搜索引擎的经验,建立数据库
深度挖掘微博搜索的商机,强化搜索功能,使新浪微博成为社会数据搜索引擎,使数据转化为货币化,产生更大的网络经济效应。②新浪微博海量信息流的优势必须加以更加深度的利用,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客户化和实用化的竞价信息服务。
3、继续开展品牌活动,吸引更多商家加入
过去一年里微博举办的成功活动比较多,如“带着微博去旅行”“让红包飞”“欢乐购车季”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分析总结出举办经验,形成一套完备的品牌活动流程,加强对外宣传包装。并且根据经验设立品牌专区,吸引商家加入。这些举措无疑都会给新浪微博带来经济效益,一方面商家入驻微博需要获得新浪的官方认证,运营商收取相关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商家借平台开展活动,微博负责策划推广,也可收取服务费用。另外还可以打造明星产品运营团队,依靠团队名气为微博赢取利益。
4、拓展更多增值服务选项,拓展利益增长点
据统计,新浪微博现在拥有4 亿多注册用户,但目前并没有合适的技术和产品策略来分离出核心用户群,增值付费不失为分离核心用户群的一个好方法。现在微博有一项“等级抽奖”的权限活动,一定程度上刺激的是用户为了升级微博等级积极活跃账号,原创分享更多内容,这是一种进步。除了不同等级可以抽取不同价位的礼品之外,新浪还可以为不同等级微博账号设置不同的权限,高等级的微博账号可以接触到更丰富更优质的资源,相信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其增值服务。
以上措施能否使微博打破盈利困境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微博要实现持续盈利,必须向平台化、集成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入口,集多种服务与功能于一体的载体,与更多的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移动应用同步互通。③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微博运营在商业化的同时也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用户活跃度上,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升级让更多用户对微博产生更强的黏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移动互联的世界瞬息万变,迎着风口,秉着团结扎实,齐心协力的精神,相信微博的明天会更光明。
参考文献
①宋玉蓉、李小玲,《微博的盈利模式新探》[J]《. 新闻世界》,2012(6)
②郭全中,《微博及其盈利模式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10(3)
③卢晓云,《微博盈利模式和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视听》,2013(2)
篇10
表面上看来,这三家公司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雅虎的问题在于管理层的领导不力、管理层臃肿繁杂、员工满腹怨气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移植到Groupon身上;而Facebook虽然用户基数庞大,但却迟迟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来让其充分发挥潜能,其中最被人诟病的缺乏移动平台的盈利模式。那么这三家公司当前窘境背后的原因有没有共同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三家公司都高度依赖用户,并且通过“用户需求挖掘”(Demand Generation)的广告模式来盈利。
用户需求挖掘(Demand generation)是指,广告商没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销产品或者服务以达到创造需求的目的。Groupon的团购(或者又称每日一购)模式就属于这种情况,打个比方,不管你是否有意向购买,你都可能会收到关于激光脱毛特价活动的电子邮件。Yahoo关于住房抵押的展示广告也是如此,不管你是否有租房需求,广告一样会呈现在你面前。Facebook上面的广告大多数时候意义不大,推出的“Sponsored Stories”广告形式最终也是收效甚微。另外,Facebook在移动设备上的体验也很一般:屏幕很小,用户总是在赶时间,以至于用户总是对那些讨人厌的广告视而不见。
据说这些公司都在改进技术、调整管理层或者对组织进行重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庞大用户的潜能。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互联网上,”用户需求挖掘”的这种撒网式的广告形式并不那么可行。每个屏幕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链接,一方面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用户为了节省时间,只会查看那些与自己需要的信息相关的广告,而且只会点击那些看起来有实质性价值的链接。在用户需求满足(Demand Fulfillment)阶段,广告的相关性以及价值性是才是比较可行的方式,因为用户有明确的需求,而且正在寻求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中。
说到用户需求满足,那么应该如何去识别和了解用户的需求呢?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户输入怎样的搜索词,一般就有怎样的需求。Google、Bing,Amazon,eBay、Yelp、Etsy等网站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用户潜在需求的。采用“满足用户需求”的广告形式,用户看到的广告将更具相关性,广告商也能更好地瞄准用户,得到的投资回报率(ROI)也是相当可观的。与用户的相关性越大,得到的投资回报率自然也就越高,这两者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Google是如何从展示广告中获取巨额利润的呢?难道不是“客户需求挖掘”的广告形式吗?事实上,Google的展示广告形式被称作“基于兴趣的广告“,这种广告是根据用户的网页浏览历史来投放的。相比于一般的“用户需求挖掘”,Google的展示广告更倾向于满足用户需求,这也是为什么Google能够胜出竞争对手的原因。这种广告使广告主更好的瞄准目标用户,网站发行商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而用户看到的广告将更具相关性,可谓是各取所需。
- 上一篇: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 下一篇:电子商务主要盈利模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电商平台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