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互动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互动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O2O”模式;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59-04
一、引言
2014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选修课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同时指出“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体系”等要求,该方案将选择性课程建设提升到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因而,中职学校势必将打造更吸引学生眼球、更符合学生兴趣、受众面更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为课程改革方向。
毫无疑问,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将会助力中职课改的顺利实施。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又将进一步激发教育领域发生更深入的变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教与学,也需要线下活动对线上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更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
《咖啡技艺》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备的技能课程,原是酒店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一直以来很受欢迎。根据课程特点,将该课程开发为一门校本特色网络选修课,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放。2012年起,学校着手开发了《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将咖啡技能学习虚拟化、游戏化,不仅解决了实体实训室资源有限的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学习。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很高,学生必须通过实操才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该门课程很适合以O2O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二、操作策略
如图1所示,O2O课程教学实践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课程教学实践。
O(online线上):学生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化学习软件、微课教学资源、虚拟互动社区,学习咖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由初级咖啡师到高级咖啡师的晋级过程。
O(offline线下):学生线下根据教师提供的实践计划进行各种咖啡技艺的实操,参与咖啡服务实践巩固咖啡技艺。
2(to线上线下交互):线上学习情况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
三、教学实践
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了第一期《咖啡技艺》选修课,学生报名非常踊跃,有将近120名学生参与报名工作。由于是第一期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在人数上做了一定限制,从报名人员中随机摇号产生了30名学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线上和线下学习,共有24名学员完成了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部分学员晋级到了中级、高级咖啡师,学会了使用法式滤压壶、摩卡壶、滴滤壶等器具制作咖啡,并成为了学校咖啡服务的主力军。
1.O(online线上)
具体来说,学生在线上通过《奇妙咖啡之旅》游戏软件平台进行咖啡基础知识的学习、模拟咖啡制作技能训练(见图2),同时还能在平台上的竞技场中规定时间内PK各种咖啡制作技能获得积分和提高排名(见图3),在虚拟社区和同学、老师进行有关游戏闯关技巧和咖啡相关知识的交流。
由于有些较难的咖啡制作技艺仅仅用游戏的形式无法完全体现出咖啡制作中的细节微妙之处。因此,在游戏平台中加入了微课资源,并在视频中设置了测试题以检查学生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看完微课后可以重新回到游戏中进行虚拟实操,增加微课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实操时易出现的细节问题。
平台的后台系统记录了学生线上学习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教师在线下的教学活动开展。以跳舞拿铁咖啡制作为例(见图4),共30人参与了“跳舞拿铁”的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出错环节,在备器环节出现错误共35次,在放滤网盖的环节出现错误共2次,在取细、中、粗度咖啡粉时出现了14次错误,选择不同温度的水时出现了9次错误,咖啡萃取时间的选择出现了55次错误。
在软件中放置了相关操作的微课视频,并设置13道测试题(其中法压壶咖啡5题、手动打奶泡5题、牛奶咖啡分层3题),用来检验学生观看视频效果。在观看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制作时,30%左右的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他们基本掌握了法压壶咖啡制作的要领,仍有小部分学生(约9.1%左右)在对法压壶的结构、法压壶咖啡的特点、法压壶咖啡操作步骤、法压壶咖啡所使用的水的温度等方面理解错误,18.2%的学生对法压壶咖啡适合的研磨程度选择错误。
第三步骤将咖啡加入到打完奶泡的牛奶中进行分层,所有参与的学生都获得了100%的准确率。这说明本视频在对跳舞拿铁分层原因、分层内容及吧匙作用对学生传达地比较到位。
2.O(offline线下)
在线下环节中,教师根据线上的数据,针对不同学习情况展开教学指导。以学员分层、学习目标分层及任务实施分层为特色,采取注重个性化、富有针对性的分层式教学方法,从学生学情出发,展开差异化、定制化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咖啡技艺上有所提升。从一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检测式
任课教师采取的第一种教学策略是课堂检测式,指在课堂上以检测的方式对学生在网络学习的情况以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形式对游戏平台中相应的虚拟仿真咖啡制作过程要求较高,适合较简单基础的咖啡制作训练。以《奇妙咖啡之旅》中单品咖啡的制作为例,游戏中完整地重现了使用意式全自动咖啡机来制作一杯单品咖啡的过程,游戏步骤清晰明了,和实操的契合度极高,即使没有微课教学资源辅助,学生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该技能。
(2)示范操作式
示范操作是笔者在咖啡选修课堂上所采用的第二种教学策略,即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首先对学生展开一定程度的讲授指导,再由学生参加测试,同样以量化考核的指标加以评分。示范操作较适合难度中等偏上、游戏中无法体现咖啡制作细微之处的教学内容,如对打奶泡的合适力度和程度的把握。
(3)资源整合式
资源整合式是指采取线上微课教学资源+后台数据资源,线下要点提炼+测试式的策略。教师参考游戏软件后台管理数据,分析学生在游戏中的薄弱点。该策略适合难度较大的咖啡制作技能。例如跳舞拿铁制作,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线上总体掌握情况,在确保基本掌握后再进入实操室进行操作。教师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如表1所示。
3.2(to线上线下交互)
O2O互动是指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的双向互动。互动模式包括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学习奖励机制互通,线上虚拟社区展示线下优质作品等内容。
线上学习情况和数据反馈指导线下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上文提及的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还包括对整个班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有线上情况的记录数据(如图5所示)。
线上激励机制和线下奖励机制互通具体指线上积分可用于线下实物兑换,如一定的积分值可兑换教师亲手调制的一杯咖啡,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获取积分的积极性。线下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奖励可用于线上购买装备、丰富虚拟形象,如在学校咖啡馆里进行咖啡服务可用来增加线上的积分。
目前已在筹备创建线上《奇妙咖啡馆》虚拟社区,设置咖啡作品墙和咖啡梦想墙,作品墙展示线上的虚拟咖啡作品和线下实践作品,咖啡梦想墙展示线下采风的咖啡照片(如图6所示)。
四、选修课的特点
1.自由学习,灵活晋级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的特点之一为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和游戏中学生闯关晋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选择任一时间自由反复地学习咖啡网络课程,体验咖啡游戏,也可以在游戏中的竞技场平台中任选一款咖啡(法压壶咖啡、摩卡咖啡、滴滤壶咖啡等)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充分自由。另一方面,不同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可以自由重复学习某一薄弱环节,从而达到更高效地学习。咖啡游戏中学生完成线上任务和线下实训测试后可以向高一级晋升,且排名会出现在游戏中,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习得情况晋级,学生的积分、等级也反映出学生对咖啡课程和咖啡游戏的兴趣度和掌握度。
2.高效管理,差异管理
游戏化咖啡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课堂管理、课后管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差异化管理。教师通过游戏后台系统,可以查询到学生完成任务的积分、学生参加理论测试的分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奖惩措施,可激发先行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改善后进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平台中测试的数据分析,教师可总结出学生在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便于在线下课堂中及时指正,也使得教师在开展线下课堂的教学时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效果更明显,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寓教于乐,调节性强
游戏化学习又叫做悦趣化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的方式,是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特别在游戏化咖啡课程开展前期,学生对咖啡课、对咖啡游戏的好奇心、兴趣度尤为明显。游戏化学习课程相对于传统的书本类、教条类的知识点更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奇妙咖啡之旅软件》中关于咖啡豆、咖啡壶等的文字知识部分,由于和传统课本教材的知识点介绍并无太大差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翻页或忽略,所以一款吸引人的游戏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以视频、情境模拟等形式取代。又如《奇妙咖啡之旅》游戏中原来法压壶咖啡的分步制作图示,而现在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法压壶咖啡的视频,后者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助力性更加明显。
五、结束语
根据《咖啡技艺》一期选修课的教学经验总结,针对一期出现的问题,将进一步对线上的游戏软件、微课资源、虚拟社区等模块继续丰富、完善。对线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整、改革,以期最大化游戏化学习软件的作用,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与学,为中职领域“O2O”模式的教学实践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魏婷,李艺.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3):67-70.
[2]恽如伟,李艺.面向实用的电子教育游戏界定及特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5):75-78.
[3]丁荣涛.面向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游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6):101-103.
[4]尚俊杰,蒋宇,庄绍勇.游戏的力量:教育游戏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韩婉秋.教育游戏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价值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52.
[6]叶展,叶丁.游戏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7]朱海静等. O2O教学模式设计与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4(9):114-115.
篇2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学管理;网络模式
一、网络管理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我们通过微信、网校的形式,让通讯服务功能越来越便捷丰富,能够实现在线交流文本、文件图片传输、视频语音交流、资料整合和检索等等.所以说,教学管理与网络服务平台的有效融合,是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发挥高效互动交流服务,让教育管理信息处理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大多数学校的网络服务平台与教学管理实践来看,主要方向包括常规管理、集体备课、德育教育、家校共育、资源库整合等等,同时也在培训对老师信息技术的普及,从而让老师更加高效熟练地使用网络平台.并一直都在对网络平台与教学管理进行深入探索与创新尝试,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方式的科学智能化.
二、网络平台的实际策略与具体措施
策略一,微信网校的交流与沟通.
1.网络平台为我们老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网校平台开设了许多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让老师线上交流学习成为现实.通过手机就可下载网校App,告别了之前还需要电脑登录管理的特定因素,真正达到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即时开展网络教研.通过开设专栏主题教研探讨活动,老师们都可参与其中,跟帖探讨互动交流,将那些教研中的新点子、好方法提炼出来,通过这种无障碍、无距离的论坛跟帖活动,我们就可以在质疑中找寻问题,讨论中迸发出解决办法,促进老师对教学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我们也可以依托网校Office空间,来创建小群体互动平台,让网络平台管理开枝散叶.还可以借助微信群、公众号,将老师的学、行、研、思,高效传输给学生,实现直接、快捷、无局限的特点.每位老师,每个备课团组,都通过文字分享、图片传输、话题讨论的形式,大家一起在群中交流心得体会,展示自我的最新思路与实践成果,在思维与交流中碰撞出更好的教学理念.2.网络管理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成长的新园地,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师生之间、学校家长之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沟通互动.学校公众号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导航学堂,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向家长学生推送专题教育知识,以及最终消息通知等等.
策略二,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共建共享
我们可以利用网校Office空间,让不同学科的老师以及不同班级的学习进度,收集整理相关的授课方式、教学资源、课堂效果,通过网校共享,让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这样有利于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以网校为基地,拓展渠道资源,大力与校外合作,可链接许多健康且资源丰富的学类网站,将教学资源丰富化.如此一来,不仅老师可以随时学习借鉴便于查阅检索,还能够高效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趣味与新鲜感,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率.
策略三,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展示宣传
每个学校都有必要也有责任,将自身的教学特点彰显出来,在扩大办学效益与学校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学生家长方便了解每个学校的区别与优势,不再像之前需要费时费力地寻人多处打听,对比每所学校的区别与不同.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公众号,推送关于学校的整体信息,清晰明了地展现在所有关注者面前,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考量:学校概况、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校园动态.时常更新教学管理中的成绩与方式,提高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让大家对学校的认知更为直接全面.策略四,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问诊监督我们可以在网络服务平台上建立校长意见信箱,实现人人平等,意见直达的公开纳谏工作的新途径.借助这样的信息透明度,我们就可以及时了解大家对学校的看法,对一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意见,通过对意见的研究与解决,我们还可以定期公布意见解决办法,让大家感受到管理的真实高效性,并且付诸行动及时通报、督促整改,让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上升一个层面.通过网校虚拟办公管理模式,我们还可以实现老师的考勤请假无纸化快捷办公,让老师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加强了家校沟通与合作,实现教育管理民主化,通过问卷调查,让家长参与到评校评教活动,大量征求家长建议,从而实现家庭与学校与社会的高度协调,让大家能提升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篇3
关键词:SPOC;可行性;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77-02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学习者能否达到理想的学业成就,与是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紧密联系(文秋芳,1995)。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大学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然而不少学生根本没有系统地掌握外语学习的方法策略,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英语学习是茫然的,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对其开展学习策略培训势在必行。然而,独立学院自身又有建校历史短、办学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特点,而其学生因其具有思维灵活、个性鲜明、抵制循规蹈矩的事物等特点,使得专门开设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课程困难重重。而SPOC教学模式既能克服学校经费、师资不足等情况,又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所以SPOC教学模式能成为在独立学院开展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SPOC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构建
从学习的生态学角度来看,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师生创造并维护一个新的学习生态系统。因此,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中的教学设计者、学习者、学习内容、活动形式、组织形式、学习评价可以形成一个在线良性循环的动态学习生态系统。
1.构建的理论基础。大量的研究已证明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学系统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效果有着必然联系,这是我们构建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要依据。SPOC依托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的在线学习环境,增设限制性的课程准入条件,服务于小规模特定群体,使得资源建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达到教学资源开放化、师生交流互动同步化、反馈评价智能化的目的,最终实现让学生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总体方案。基于教学实践、学习者的需求,通过借鉴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清华大学的SPOC教学模式,将SPOC平台和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相融合,笔者提出了基于SPOC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将线上、线下的教与学相融合。针对教师的线上教学包括教师提供模块教学视频、内容、在线答疑、监控学习;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包括视频学习、自我检测、反馈问题、同伴互评;线下教学包括制作课程、设计任务和反馈评价;线下学习分为互动交流、学习反思、知识内化。总体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学生的需求,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和评分系统。
3.课程框架。本部分主要从课程框架的四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对SPOC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1)教学目标。语言学习策略教学是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较为系统的教授语言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目标,最终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文秋芳,1996a;王立非2001)。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教学内容。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学习策略培训其内容需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讲座,一部分为在线学习活动和讨论。知识讲座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由精通于某一研究方向的专职教师制作出相应模块的精品视频进行相应模块的学习策略知识讲解。如词汇学习策略模块、听说学习策略模块、阅读学习策略模块等等。在线学习活动和讨论是指:基于SPOC课程规模小、学习者互动性强等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作业、在线阅读、电子图书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探讨相应的学习策略,使学习者感到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不是人机对话,是始终有人一起参与的、人性化的学习活动。其教学内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及普通的视频网络资源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来选择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率快进、回放、反复播放、边学习边记录等,可以交流互动、避免枯燥无味等。(3)组织形式。SPOC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的组织形式是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习策略培训的模块设定相应的班级,在相应班级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精品课的学习、讨论及在线考试等。SPOC在线课程是小规模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教的培训主要面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在线的培训及讨论,所以其组织形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第一,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学生们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共同学习;第二,更加具有针对性,不同模块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选择相应的班级;第三,便于师生交流,更符合独立学院学生追求新鲜、反对墨守成规的常规大规模在线课程的特性。(4)教学评价。SPOC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的教学评价采用在线评分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识别系统、学生的活跃度识别系统、学习内容测试系统等进行在线评分。此评价系统的优势在于:第一,于学生而言,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第二,于教师而言,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劳动力。
三、SPOC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影响
1.对于学生而言,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SPOC教学模式因其规模小、互动性强、教学评价及时性强等特点,能克服独立学院学生自制力不足的缺点、找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策略;新鲜的、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更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对新鲜事物追求的特性,使其爱学、乐学,从而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
2.对于学校而言,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学习策略培训能克服师资不足、资金不足等实际问题。从产生到现在,独立学院也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等。而SPOC教学模式因其在线性的特点,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资源的效果,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师资和资金。
四、结束语
SPOC教W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其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各个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在应用SPOC教学模式方面还未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以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为切入点,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进而对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促进教师主体和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6-93.
[2]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10):46-51.
[3]文秋芳.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4).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在中国[J].外语界,2003,(1):49-54.
[5]李松,张进宝,徐峥.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4).
[6]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3).
[7]张森,段然.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8]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4).
篇4
在“互联网+”已在我国社会建设多领域普遍应用的前提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亦已成为当下社会各领域工作新的方式,O2O法则作为当下具有普适意义的互联网思维范式,日益被人们所接受。鉴于此,本文拟以O2O法则为认识理据,就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等构成的整体结构层次,系统探索“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与资源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明晰我国教育教学转型的方向,拓展符合时展需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推动教学系统重构的探索实践。
一、O2O法则比照下的智慧教育可行性分析
O2O(Online To Offline)专指线上、线下商务,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前台、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商务模式。当前,这一商务理念已进化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价值论法则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运行模式。O2O法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产业业态,并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和系统管理,旨在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协调发展。在O2O法则下,运行业态不再区分线上与线下,而是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步运行的新型服务体系。事实证明,O2O法则不仅适用于商务运行,同样也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等其他社会业态的转型需要。
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绝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可见,智慧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2]
因此,“互联网+”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不断革新的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革新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就此而言,转换传统行业服务方式和服务场所,创造一切服从大众需要、线上线下协调运行和便捷服务的O2O模式,与上述“互联网+”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形态性质与根本理念恰相吻合。
二、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教育+网络信息化”教学并未能系统整合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优势,亦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互联网+”教育还问题重重且任重道远。
其一,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已久,但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化仍流于形式。当前网上虽开设了在线开放课程、在线作业批改等在线教学形式,但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貌似网络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形式只是将线下实体课堂搬上了网络,仍然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完成作业和学期考试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级形态。
其二,线上课程教学目标与实践脱节。慕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突破。[2]在解决就学机会和教育公平等问题方面,慕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也为教育变革开创了划时代的探索视角,使学校教育因此具有了告别传统教育理念、调整传统教学策略和传授模式的创新动机。借此,课堂教学有望告别传统,建构出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知识获取与内化能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然而,当前慕课等线上课程教学形式仍存在着种种与教育目标不甚协调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科教学对应的方法创新,现有慕课视频讲座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以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内容与当下社会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慕课等线上课程规模浩大,虽然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共享,但教师讲课之余与学生沟通寥寥,知识结构理解、吸收与内化的教学层面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总之,慕课由于缺乏线下互动而使知识体验缺失,其教学实践与其设定的优质教学、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兴趣的初衷相去甚远。
其三,资源链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情境不足是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可用于学校教学的各类教育资源知识库、学习平台系统和作业批改网等在线教育资源比比皆是,但这些教学资源多半仅为各类教育机构独自使用,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合作和扁平化链接。这种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严重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发展。
正是教学资源的相对封闭状态,致使我国课程结构与教学基本形式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即使某项课程偶有创新,也往往多年重复使用,难与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形成与时俱进的现时性关联,导致学生知识理解困难。
其四,信息递送和管理体系建设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需要相应的设备系统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线下形成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监督与线上教学平台系统融合成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而形成完整的递送与管理体系,以有效保障和控制最终的O2O教学成效。然而,由于有关部门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而投入不足,我国校园数字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网络运行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这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中许多教学改革难题持续存在、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
三、基于O2O法则的智慧教育的实现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1.把握教育规律与信息技术规律,实现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首先,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教学者不仅需要深谙教育的内在规律,还应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规律,并使两个规律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既要聚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潜力,也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体验。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学习。
其次,由于未来的教学形态将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是今后社会各领域的常态工作范式,因此,“互联网+”教育应打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行其道的尴尬局面,就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展开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探索。具体说来,教学环境应当由传统教室或网络环境向线上线下一切适宜学习的空间转移;教学结构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动态化更新,并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生态化,即依据不同的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O2O课程结构,形成能够适应于学生终身学习、动态灵活的线上线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应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校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和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有机对接的O2O教学模式,以形成智慧教学;教学资源则应更多拓展使用云教育数据库,链接线上线下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智慧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形成线上线下贯通的教学监督与评价的O2O系统管理体系,以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和智慧服务。
2.以扁平化思维实现智慧教育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当下流于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远非“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使二者深度融合,而且还需要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体制往往容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过度集中,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如前所述,当前互联网在线教育虽已能够广泛链接各类开放性学习资源,但由于缺乏沟通合作,大量资源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和共享。扁平化思维是O2O的重要资源策略,其能够消除层级障碍,直接实现资源链接,因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达到双赢,并实现资源生态效应。O2O的扁平化思维有望进一步加快教育资源传递的速度,使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模式,往往极易聚合超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而大大降低学习和教学的投入成本。也就是说,以O2O产业链思维形成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向度扁平化生态连接和充分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形式固定重复的弊端,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建设费用。
以O2O法则理念建构学校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尝试在国内校际与相关国家教学机构之间,形成各具所长、分工合作的教学资源产业化链接,以加强学校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联性,寻求学校教学资源平衡协同、生态化利用的实现途径,弥补当前学校教学资源的种种不足,使教学投入效应最大化。
3.建构与时俱进的智慧教育课程结构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结构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理解、吸收与内化,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阅读表达等途径来完成。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知识内化不够,多归因于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然而,学生之所以学习动力不足,除了缺乏学习意识或学习意识不强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课程结构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
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类共享资源,重新建构基于O2O理念的教学结构,以不同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课程构成,并及时进行动态化更新。除了关注课程结构逻辑性使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之外,还需要使教学结构的两个阶段课程比值恰当,为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以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等交际方式进行学习,从授课方式上建立起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化机制。可采取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学习国内外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并与教师进行探讨等多种开放性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4]
4.创建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模式和管理体系
(1)教学模式。如果将智慧教育理解为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需要的智慧性教学系统,那么教学模式无疑是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而教学模式之所以要进行变革,核心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也就是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当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O2O理念下学校教学模式应切实满足并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基于可协作的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自组织性质的探究式知识建构。这一目标能否达到,关乎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竞争和能否自觉开展终身学习。因此,O2O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应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实现优质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必然成为学校O2O教学模式中的根本性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5]根据这样的整合目的,凡适合线上开出的课程应尽量在线上开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留出精力,在线下课堂通过更为深入的解惑答疑、组织讨论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到的知识。课程作业和过程性测评考试可以在线上完成,总结性考试或考查则可在线下完成,以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与考核。总之,以O2O理念创设的课程教学,将是基于线下实体课堂、线上慕课在线教学资料,或线下实体课堂、线上答疑+在线批改等形式交替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相互之间互动交流,以完成知识建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见表1)。而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依据自身所长分工协作,开展课程内容设计与制作等教学资源建设、线下组织面授、在线互动答疑、教学安排、课程总结评价等教务工作,即以团队方式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
(2)课程资源。O2O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应依据优化原则合理定位,对通用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可直接引进、共享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或使用慕课等开放性在线教学资源,也可使用国内校际合作开发区域共享的在线资源。与此同时,教学资源
建设还应根据本校特色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开发各类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相关资源。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资源设计应避免在视频制作上过度投入。授课视频虽然在教学资源中相对重要,但与时俱进的教学阅读材料、视频和实践探索等同样重要。O2O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细致考察和精心准备,切实做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使之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和简洁明了的媒体呈现效果。
此外,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学习者感兴趣的现实实例,激发学习者兴趣;对辅知识课程,则需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尤其需要利用协作方的资源链接,采用专题讲座或访谈等授课方法,以真情实景促进和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对基础课程,则可利用短小精湛的线上信息资源,实现在线引导教学。总之,恰当地利用O2O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可充分实现与时俱进、精炼适用的学校教学。
(3)管理模式。如前所述,学校教学O2O远非以线上线下简单叠加的教学平台即可实现预期成效,其同样需要完整的运营体系来掌控教学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为教学制定适合于线上线下操作评价的规范流程,这些教学规范和评价系统还需要以O2O系统化思维,使线上线下平台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管理系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教学系统的职能执行力和教学效果。为保证得到资源协作各方普遍认同和有机协作,O2O资源模式应在规则制定、过程监管、冲突裁判、服务链接等方面形成系统管理的组织职能,形成学校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变革的O2O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
(4)教学资源递送体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O2O教学模式课程通常需要提供大量结构化的教学视频等在线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到学生在线学习视频,再到构建课堂协作学习环境等,O2O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网络条件和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设备支持,因为其授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的适合性。尤其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极大,更需要相应网络技术条件的有效支持。当前Web3.0网络虽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但大多数学校的校园设备落后,网络卡慢已严重制约正常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校教学。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服务器性能配置、增大宽带接入量等途径,卓有成效地解决校园网络的信息递送问题。只有切实做好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方可能落实O2O教学模式,进而使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
(5)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线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教学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无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有效考核。需要强调的是,O2O提倡将服务流程规范和服务评审两大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而不是满足于搭建线上线下简单结合的运营平台。因此,学校教学应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深度融合的完整运行体系,以确保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反馈评价体系,O2O法则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不但要注重对学习成效的评价,还要依据大数据建立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档案,加强对学习成效的全过程监评,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等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需要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一切内容,覆盖学习方法选择、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计划、专业表达和作业成绩等方面。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而总结性评价则需体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程度,所有这些评价都将依据大数据形成最终科学判断,并使之用于指导后续的教学与学习。
5.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篇5
针对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缺乏有效衔接、缺乏生态性系统设计、缺乏具有“参与感”和“现场感”的语言学习环境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英语教育的改造提升作用,为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变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对促进新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深度融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泛在学习;学习生态;有效学习;英语学习;大数据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为学生营造了泛在英语学习环境,大数据技术开启了个性化智能教育时代,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虽然它们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英语课堂的改造和提升,以全新的视角思考英语教学的变革方向。
一、研究理论概述
1.泛在学习理论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泛在网络实现任何知识内容的学习。泛在网络和泛在计算技术为人类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重构着教育和学习的生态环境。一方面,移动通信终端的多元化发展解除了传统英语学习对地点的约束,翻转课堂、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进度、内容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传统教学设备正在向数字教学设备变迁,教育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推动跨区域教学资源整合,海量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必须和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有效结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精准施策和差异化施策。
2.学习生态理论
学习生态是由学习群体及其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由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施等支撑,通过以合作、交流、共享、互动为特征的教育实践,实现知识信息传递和有效学习,从而促进系统的不断优化。学生与学习环境、学生和学习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的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1]。在泛在学习的背景下,学习生态研究的是教育信息、学习主体、教师、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需要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视角研究各个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3.有效学习理论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学习内容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高效率地完成知识建构,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行为。有效学习是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价值追求[2],学生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灵活应用。学习内容的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表现为对海量学习内容的筛选、清洗与转化[3],使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调整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偏好、认知习惯、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因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进行的。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和师生进行合作、交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评价是学生改变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可以起到引导、激励、启示和教育作用。
二、当前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
首先,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在教学节奏、知识范围上没有有效衔接。例如,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线上学习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在线上环节重复学习课堂中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其次,缺乏对课堂英语学习和个性化英语自主学习的融合创新设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标准无法满足英语学习分层分级的差异化教学要求。不同学情的学生对学习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需求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和学生线上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的融合对接,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主观判断作为实施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其决策缺乏精准性和稳定性。
2.泛在学习缺乏生态性系统设计,学生英语泛
在学习的用户黏性不高当前泛在学习过程特别是在线学习过程缺乏师生互动性、社交互动性、线上线下互动性。泛在学习仅停留在将文字、图像、视频等教学资料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泛在化的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选择性和便利性,但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黏性设计,因此泛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3.英语泛在学习体系缺乏具有“参与感”和“现场感”的语言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在学习环境的特定情境作用下,借助教师的帮助与学习伙伴的协作,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实现的。因此在英语泛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增强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沟通和交际活动的参与性[4]。例如,如果在英语课程设计和在线学习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偏好的设计,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我实现感,实现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多元需求的感知和把握,缺乏语言锻炼的“现场感”设计,使学生无法在接近真实生活情境的语言环境中得到语言交际锻炼。
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
移动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有效解决当前英语泛在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以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特征、习惯、喜好等大数据挖掘为切入点,联合学校、互联网教育机构、教材编写人员、教师、信息化支撑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在校学生和在职学员等生态系统成员共同把泛在学习落实到教学环境、模式设计、资源开发、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工作中,不仅仅是教育内容资源和信息的共享空间,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四个子系统,并构建了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1.大数据采集子系统
首先,大数据采集子系统要实现数据、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多媒体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实现跨区域、跨机构、跨教学环节的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采集功能,解决教育数据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次,实现英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内容建设、网络学习内容资源建设、语料库建设、学生学习认知过程监控、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监控和学习评价等全教学链条的数据采集功能,为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共生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资源基础。英语教学设计数据主要采集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路径等数据,厘清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分别学什么、在哪学、怎么学的问题。教学过程数据主要采集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经验、做法和策略,包括情感态度、认知因素的调控、语言情境的构建、师生的有效互动等。课程内容数据主要是采集教师、学校、互联网教育机构课程教学内容数据,包括教材内容、课件、题库、案例等授课内容资料,以及以上资料经过碎片化处理的数据资料。网络资源数据库主要采集互联网、校园网上英语学习方面的相关资料。英语语料库数据主要采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内容,以及英语教材、英美小说、散文、演说词、电影剧本、新闻稿等英文自然语料。学习行为数据库主要采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线上学习行为数据。课堂学习行为包括是否预习、复习等,线上学习行为数据采集学习日志、学习习惯、学习时长和学习路径等。学习评价数据主要采集教师或者在线学习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运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数据。学习情感态度数据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采集影响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动机、态度、焦虑、自信等指标。
2.大数据存储子系统
大数据存储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大数据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归档、压缩,实现一体化数据存储。可以实现跨区域、跨系统的英语泛在学习数据的融合,解决不同教学机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带来的信息孤岛问题。英语学习数据仓库是指集成了大数据分析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决策分析所需的泛在学习数据,这些数据是按照一定的英语学习主题进行组织,是在对原有分散的各类英语泛在学习数据库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和整理后得到的,有效地消除了各类源数据中的不一致性,所以英语学习数据仓库的信息均是关于学生英语泛在学习全局情况的一致性信息。数据仓库的这些全局性信息同时通过网络云平台实现英语泛在学习数据的云端存储,可以直接由大数据应用子系统调用。
3.大数据分析子系统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习得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大数据分析子系统首先结合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对学生个体的英语学习认知行为和学习的情感态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学生的动机、态度、焦虑、自信、兴趣等情感因素,以及学习毅力、能力、习惯、方法、英语水平和常犯错误等认知行为因素,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聚类运算和分类处理,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行为和学习态度情况将学生细分,以识别不同学生之间相似的泛在学习需求,以及某个学生个体在不同学习阶段泛在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同时,大数据分析子系统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并根据学习评价结果判断学习方案的优劣,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方案的调整。
4.大数据应用子系统
大数据应用子系统包括学习信息推送系统、学习信息定制系统、在线互动学习系统、语言情境仿真系统、知识关联推荐系统、知识精准搜索系统、知识树形管理系统和娱乐在线学习系统等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终端连接到相关应用系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有效学习。学习信息推荐系统自动推荐给学生的学习信息是学生应掌握而目前未掌握的英语知识。学习信息定制系统可以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而定制某类主题的学习信息。学生一方面通过在线互动学习系统可以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实现和其他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英语学习经验。语言情境仿真系统可以实现某类主题的英语学习情境的在线仿真,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环境的英语语言情境中进行英语交际锻炼。知识关联推荐系统是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点,自动关联推荐对应的拓展知识点。知识精准搜索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实现英语知识的精准有效搜索,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树形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未掌握知识的树形目录管理,实现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知识管理的无缝链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英语泛在学习生态系统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英语教育的改造提升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深度融合。在生态系统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中心,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学生培养模式。在学生习得效果评价体系上注重加强学习过程评估,强调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相结合。系统注重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围绕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碎片化、情境化、可视化处理,通过采取教育信息推送、关联推荐和定制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在线传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英语学习信息服务,带给学生全新的英语泛在学习体验。
作者:张慧丹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社科部
参考文献
[1]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
[2]曹贞.以有效学习为目标的大学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26).
篇6
【关键词】慕课 课堂 网络平台 互动
MOOC一词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形式,通常被译为“慕课”。慕课是由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一场教育革命,因其对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颠覆性的创新而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逐一分解缩写词MOOC,我们便可发现:massive意为大规模,即能支持数以万计的人群同时使用;open意为开放,可以供自由或者定向学习者免费使用;online意为在线,指的是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即时的观摩学习和互动;courses意为课程,这是成结构化、系统化的课程,而非毫无关联性的松散知识讲解,虽然是自主在线学习,他要求学习者必须像在课堂学习一样循序渐进,善始善终。MOOC的诞生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可谓是相得益彰。MOOC的四要素,即微视频,单元测验,讨论区以及在线考试功能确保其成为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多维互动的有效手段。在线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以及强大的在线自动评分系统也是吸引和监督学习者学习的重要机制。
空间大学城及爱课程网是MOOC顺利实施的便捷平台,更是实现师生多维互动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网络应用的普及,世界大学城已然成为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具有更新速度快、即时互动强、交流群体集中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以教育实际应用为带动”的理念。教研苑功能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和讨论环境;课程作业功能使得教师能适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近况,发现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空间教学资源的建设不仅方便学生提前预览和课后复习,还可通过任务的布置形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立体教学互动模式。爱课程网是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具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兼有资源浏览、搜索、评价、互动和“教”“学”兼备等功能的网络平台。其资源的多样性与知识的专业性,良好的互动及评价机制吸引了大量的专业学习者及自由学习者。
由此可见,以资源开放和知识共享为典型特征的大规模网络课程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史无前例的超越和创新。慕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体系化的平台支持服务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和关注。慕课知识性兼趣味性的视频资源、文本材料、交互社区、证书获取等功能模块注重对学生持续学习的鼓励和支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体验,方便学生获悉课程动态及了解学习效果。慕课的出现、引进和应用是时展的产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结果。慕课方兴未艾,但是,慕课与公共英语教学的结合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我们充分感受慕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呈现的明显优势时,也不能忽视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问题。首先,慕课的学习群体是多样化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各有不同。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如何公平、客观、全面的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适时、准确的评估学生状态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下三个方面的举措将对实现多维互动、确保学习成效有所裨益:
一、 在线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确保了在线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1.多媒体教室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提供了数字化学习环境;2.大学城、爱课程网等网络资源平台提供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线学习具有传统的学习环境所无法企及的优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线学习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可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可自行查询丰富的学习资源,自行拟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建构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们不仅能获取自主获取知识,还能体验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张扬个性、建构意义,这是步调统一的集体学习所无法具备的。而在课堂这一传统的教学环境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师生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辅导学生学习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可通过和教师的交流讨论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探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通过在线学习和课堂面授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弥补了在线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教师监督作用弱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缺陷,形成线上与课上组合的教学系统,优化学习效果,提升学习绩效。
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是适应当下学习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学习理念。学会利用信息工具,检索学习资源并借助资源展开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探讨并最终解决问题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思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缺乏严格的自律观念、面对资源取舍困难、不能积极督促评价自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自觉的自主学习意识、强调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都是克服当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正如《教学要求》所言:“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主要功能是交际,而交际是互动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公共英语自主学习并非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授课教师、学生团队乃至教学管理部门等外部力量介入下的“自我导向、自我计划、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师生、生生、人机多维互动的学习。教师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惯性、养成学习意识。
三、线上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网络资源的剧增和在线学习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各种诸如爱课程网等成熟的学习平台的出现。这些在线学习平台重视学习工具的功能性,注重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完善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其自动评分系统是在线考核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作为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仅是线上、课堂二维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保证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做出真实、全面的评价,构建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然而,在线学习中师生在时空上的分离状态,以及教师获取学生学习状态的时间差,使得教师很难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通过直观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合理的帮助指导。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及时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实时采集、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问题,结合课堂表现,包括知识、技能、策略、态度等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表现。
慕课的兴起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与普及”的核心价值,使尽可能多的人群获得优质及时、低成本的教育资源,推动社会进步。慕课的推广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国内各高校课程资源的互补与共享,还可以实现面向全社会开放。慕课环境下的公共英语教学真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便捷性,使得教与学更加灵活、新颖和个性化,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平等、多维、立体化。而慕课环境下的网络在线学习与改革理念下的课堂面授学习的结合,使得两种教学模式优势互补,各尽其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真正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爱玲.试论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互联网,教育形式
Internet技术是发展最快,最迅速,并且也是更新最频繁的主要行业之一。“Intemet+”本身的含义和核心是将Internet用作整个网络的重要内容,并将其逐渐分布到教育,文化,技术和社会等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世界,并有效地联系和协调不同的行业。由于可以通过修改其传输方法或现有内容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大量信息,因此人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源以进行学习等,这样可以使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如今,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和信息技术实现网上学习,从而有效地解决生活,学习和其他问题。
1互联网技术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间接地促进了许多其他行业的发展,包括教育领域和建筑领域等。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可以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丰富学习资源。另外,当前的技术正在迅速变化,使得我国许多高校正在丰富和改进教育方法和内容。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教育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历史性的变化。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终端技术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拍照、录像、搜索和学习。
2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方法
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利用学院搭建的教学资源平台,将海量的信息资源,各类教学视频、图片、练习技巧与方法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很便捷的获取,这些资源都支撑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库,积极探索完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探索课前、课中、课后的多元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实施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形式,使传统课程延伸到课前、课后,使学生的学习可以打破传统授课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网络课程及时得到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学院创建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创新应用的形式,针对面前“00后”的教学对象,应该采取一种和多种组合教学方法等等,通过这种学习,体育教师可以更明确教学方法应用的场景以及组织实施效果,这样在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就更多元、更实效、更能满足教学对象的体验感受,从而促进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相互评价体系。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师生沟通。一方面师生体育交流能够为体育教学基础信息,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体育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变化、素质发展实际等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交流沟通,体育教学实施中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哪些环节需要停止,哪些环节更容易被学习接受,哪些环节更有利于体育教师生组织实施;通过互联网实现师生相互评价,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利用互联网建立体育教学中实时监督、指导、考核的新模式。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教师讲授外,需要学生进行身体练习,这些练习包括肺活量、握力、耐力、速度、爆发力、柔韧等,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师对学生课外锻炼的监督,练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指导,以及考核的新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3线上教学的案例分析
随着延期开学日期的不确定性和体育课线上教学的推进,其弊端不断显露出来。(1)缺乏面对面监督,课堂效果无法保障。线上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运动技术为主,线下的自主练习才是关键,而部分学生在自制力较弱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认真练习的情况,交作业的时候只是“摆拍”交给老师“打卡”。由于线上教学时课堂老师无法面对面授课监督,只能通过打卡的方式反馈互动式教学效果,因部分学生居家学习能力不强,有的出现了“老师上面播,学生下面睡”的情况。(2)受训练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影响明显。学生在家中线上听课,受客观条件制约因素较大,场地过于拥挤、器材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存在。这时就要充分的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锻炼,而不能因为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就放弃体育锻炼。要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用楼梯进行台阶练习、用油桶进行哑铃练习等,最大限度地将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变为课堂资源,以保证线上体育课程正常开展。(3)网络问题导致授课效果不佳现象。在某些欠发达地区,部分学生由于乡村网络不稳定、电脑配置不高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不高,不能按时上课或在上课途中出现卡顿甚至掉线等情况,导致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三、关于解决高校线上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方法探讨实际上,这次延期开学和开展线上授课,不仅是对传统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检验。针对大学线上体育教育的多种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要想有条不紊地进行线上体育教学,就应该进行方法的规范和方式的创新。规范线上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建立云端服务模式。我国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第一大国,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老师推送云教育资源,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自我诊断学习效果。同时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随练随停、随学随停,以更加弹性、灵活的方式进行选择性学习线上体育知识和技能。(3)建立师生互动机制。网络直播授课虽然没有群体氛围,但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学生因本人性格原因造成的不敢发言、不善发言等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采取点对点方式直接向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采取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回答问题,并对学生体育动作进行专业指导规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线上教学的实际效果。(3)加强课后检查督促。授课老师将每名学生的现实表现、课堂活跃度、学习效果、课堂纪律等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反馈给学院辅导员,由辅导员及时掌握情况并和学生本人沟通,分析原因、加强整改、推动提高。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仅检查打卡情况,更要抽查课堂表现、课后行为,真正督促后进,实现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4结语
在当代以信息共享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此次延期开学和线上教学,不仅检验了我国大学教育的线上信息共享能力,推动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技术革命,还推动各大院校普遍以更广更深的维度去思考和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新途径。归根结底,只有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问题,努力把可以做的做到最好、做到最佳,才能更好地消融和对冲这次延期开学对高校体育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谢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2]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03):228-232.
[3]谢幼如,吴利红,邱艺,张惠颜,李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7.
[4]魏武华,罗雅过,侯敏,高晓宁,朱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20(03):87-89.
[5]罗儒国.“互联网+”时代教学思维方式变革:境遇、趋向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9(01):149-156.
[6]苗子蕊,葛耿育.“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7):154-155.
[7]李卓.互联网+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运动精品,2021,40(01):17-18.
[8]李谋涛.探讨“互联网+”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0(01):119-124.
[9]张军骑,张兆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98-100.
[10]易凌云.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篇8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环境设计教学
1.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
环境设计专业是主要涉及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专业,是对建筑室内外以及环境、空间、光线、景观、家具、陈设等元素通过设计手段进行整合与改造,以满足符合人们使用功能和视觉审美需求的专业。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本身较高的基础要求和涉及的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融的复杂性,有效开展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有效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教学成效,教师要采用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日渐发展成熟,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与研究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空间和造型的搭建、物体表面材质的模拟、自然光线和人造光线的模拟,能够产生接近真实的虚拟世界,具有独特的全沉浸式和强烈的交互性特点,可以为创建教学情境提供有力的支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符合环境设计专业随着时展的更高的教学需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环境设计教学,可以进一步满足环境设计专业中部分特殊且复杂的教学要求,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具有一定帮助。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合理且具有较大潜力的发展趋势。
2.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教学需求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设计专业协作教学模式,是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以增强学生知识建构、交互学习作为教学关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社会互动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个体置身于群体之中,其行为受群体行为的影响,即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生于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过程中。维果茨基提出,社会互动是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的学习和认知发展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获得实践经验;费厄斯坦在“中介理论”中指出,中介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效的学习来源于个人和中介人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互动和交往双方互动的质量。混合式教学是将传授指导和研究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中,在线课程可以代替一部分传统课程,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普及,还可以承担更多互动学习的功能,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层次;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则可以转而主要承担辅导、交流、研讨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升教学深度,并将在此过程中得到的学习成果作为补充再次进行线上互动,以优化学习环节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将整合学习与碎片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增强课程中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有效扩展有限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加适应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学习信息量快速增长的状况。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二维展示教学模式限制有效的空间感知学习
在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图片赏析、案例展示等间接形式分析空间的营造效果、情感表达以及文化内涵。这样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环境设计的空间展示学习中,教师通常用二维方式展示三维空间,这种方式虽快捷、直观,但因其具有高度抽象性,缺乏真实的空间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空间的性质、结构、尺度、形态、色彩、质感等设计构成要素的有效感知,难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理解、运用知识系统;二是虽有大量实际的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空间案例供学生体验学习,但因存在时间与距离的成本限制,考察性的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教学中难以普遍、持续开展;三是考虑到实际空间的建设成本及不可逆性,难以专门为专业教学构建丰富多样的真实空间环境,供学生学习体验。
2.封闭式课堂影响学习深度
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下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相似,是一种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相对封闭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此模式在保障教学基础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以及明确的指导性上具有强大的效力,但由于专业发展现状,师生人数悬殊,主讲教师通常需要面对中、大规模班级的学生,教学活动往往只能集中在较为基础、普遍的知识点与技能上,难以满足设计教学中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将课程内容进一步延展。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形式往往较为枯燥,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专业学习的深度。
3.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受时空限制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信息技术条件下,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线下课程小组合作机会以及线上论坛讨论机会,但均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协作式教学无法普遍性开展,且在有限的协作式教学中,抽象设计思维在空间中的体现形式也无法进行有效、直观的传达,学生间的协作质量无法达到要求,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性的设计思维培养。
4.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环境设计教学中的部分重点、难点,对以往教学中很难涉及到的领域也可以进行突破。但环境设计专业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尚未完善,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更加完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协作教学模式策略
在环境设计的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生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便捷、多元、有效,以此增强学生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中进行互动交流的兴趣,促进协作式学习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协作式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在协作教学模式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在环境设计专业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互动学习机会,不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表达观点,而且能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设计思维互动,有助于促进对话、反思、知识建构和自我评价等教学实践的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实践、批判性评价和领导性才能。
1.人机协同合作
人机协同合作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将线下的相关基础知识展示和线上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相结合,提供真实和虚拟两种实验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突破以往教学仅以教师输出为主的局限,提升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人机协同合作首先是学生在课前通过线上知识构建系统对基本知识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学内容,然后进入线下课堂,教师设计一系列与线上相关的专业知识问题,形成问题式教学,将以往教学中“教师输出、学生输入”的模式变为“教师输出、学生反馈”的模式;在线下相关基础知识展示观摩阶段,教师可设计游戏性教学环节,增加新颖的学习基础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将虚拟项目中呈现的相关知识与真实世界的实物对应,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记忆。此类人机协同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将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重构成为更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学生吸收的形式。
篇9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统计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当前社会技术应用的主流,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社会发展都是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数据无处不在。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推动企业会计转型,逐步由过去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处理模式发展到基于会计信息、会计数据进行经营管理的业财融合模式,数据分析成为会计人的必备能力[1]。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统计学”课程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会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探索。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要立足于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2],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借助于媒介环境中多个元素的混合,确保教学模式改革在统计学课程中实现教学效果的高效化和最优化。
1.1闭环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混合式教学设计要以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导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怎么解决”“需要哪些理论知识支撑”“哪些已经具备”“哪些还未知”,引导学生发现“未知”的知识,将其带入课程中去学习。学习完相应的知识后,最后环节要落在“怎么解决”层面,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真正解决问题。
1.2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以任务为驱动安排教学过程。首先任务方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然后任务须在限定时间内以多人协作方式完成,且前后多个任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最后对任务完成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任务驱动式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1.3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原则
根据教学大纲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专业术语、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调查研究五大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计若干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中安排预习资料、自学参考资料、讨论话题和测试题等资源模块。资源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短视频、音频和图片等。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主要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整合利用超星学习通的通知、签到、分组、讨论、上传下载、作业、投票、互评和统计等交互功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形式推送项目任务及测试题,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及结果,配合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学生随时交流。
2.1课前先行探索
课前教学阶段主要是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包括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是问题导入环节,新知识点引入要结合身边的逸闻趣事或者热点新闻事件,注重知识的前承与传递,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点,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助于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是预习环节,学习通平台推送预习课件、短视频、相关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同时布置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在“讨论”模块踊跃发言,以此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三是先行测试环节,针对每节课教学内容,5―7个客观题形成先行摸底测试题,通过完成先行测试题目,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话题讨论和先行测试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发现学习积极性较差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通过课前教学的三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先行探索”进行量化评价,基于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话题留言以及提交测试题目的时间和认真程度,超星学习通能够自动完成对学生预习效果的可视化分析。这些分析结果有助于教师及时修改课中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教学环节设置。
2.2课中协作研讨
课中主要采取的是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涵盖三方面:重要的知识点、先行探索中出错率高的知识点、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及时跟进随堂练习题。通过学习通平台3―5个限时练习题目,题型一般为客观题。随堂练习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练习结果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利用学习通平台“选人”“抢答”功能加强课堂教学互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提问回答式的互动形式,手机终端开展互动教学可以全体参与,尤其对于胆怯消极、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选人”“抢答”式的教学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融于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打造“私人订制”模式[3]。每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应根据专业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区别于财经类专业的通用案例和教学场景。本课程打造的是会计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因此在教学案例和实践运用场景方面均来自会计职业相关领域,基于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用于解决会计职业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针对“统计学”课程特点,有部分教学内容要进行Excel和SPSS软件的实操练习。由于教学大纲没有安排相应的上机实验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笔记本进课堂,教师课堂演示完后要求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实操练习选用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多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作为教学数据素材。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统计学方法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商业敏感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
2.3课后巩固拓展
课后教学辅助对课程学习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可采用学习通作业与章节测试,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线上直接完成,系统自动批改,答案及解析均可在系统中查看,学生根据答案解析纠正对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对于仍有疑惑的问题或者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实时在微信群里讲解分析,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QQ群里拓展学习资料,也可以分享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网络阅读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愿完成。每一模块教学内容完成后,公布各班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以此激励同学们找到自身不足,持续保证自身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后教学辅导的过程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一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二是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学生学到了什么”可以通过客观性检测和主动性检测得知,客观性检测由教师在学习通平台的测试和作业随时展现,主动性检测由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的讨论发言主述式反馈。综合两种检测结果,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中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学生希望得到哪些帮助等。基于课后线上学习效果检测、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复盘迭代,促进线上线下教学形成良性闭环。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以前完全线下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注重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上的课件、文档和链接等教学资料进行线上先行探索;教师以课前预习情况为出发点进行课堂讲授,通过学习通APP发起课堂选人、抢答和讨论等环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课后加强线上跟踪,通过布置统计学作业、测验等任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多元化的特征,保证了“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3.2提升学生在会计专业中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师生的在线实时互动,以专业实践应用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方式创建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会计职业相关领域的应用场景,借助任务驱动将统计学内容与会计案例结合起来,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的混合式教学效果,沉浸式的课程体验帮助学生成长和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
3.3实时追踪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根据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学情统计发现,学生线上章节学习次数达到2778次;签到9次,平均签到率92%;根据选人、抢答以及学习任务完成等情况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积分,满分50分,积分30分以上的比例超过70%;课后作业及测验共6次,平均完成率94%,平均分为82分。这些统计数据说明学生线上教学参与度较高,任务达成度较好。实时追踪学生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双向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统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
“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应该充分挖掘利用学生互联网原住民的特征,将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与管理中[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建立集体验、互动、考核、评价、反思于一体的学习场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统计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课程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实践,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
4.1智慧教学工具很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超星学习通作为一款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受到了师生的欢迎。高校应当为智慧教学工具的推广使用提供便利,包括更新课堂教学设备、完善网络配置,通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吸引更多的教师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人
智慧教学工具和环境很重要,但是利用工具和环境的是教师。教师观念不同、能力不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效也不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还运用过去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教师应该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教师优秀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不够,不能完全做到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科学安排线上线下教学任务。
4.3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强
目前课程组教师以老教师居多、青年教师较少,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较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但是对混合式教学实践应用相对比较顺利。在混合式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每位教师的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课程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力量,形成教师团队的合力,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提升以及学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郑峰,朱维维,吴琼.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统计学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4):22-24.
[2]李芳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统计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20(36):50-52.
[3]吴佳.线上线下混合式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J].高等教育,2019(13):14-14.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作用;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R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纷纷进入千家万户,在接收大众信息的同时,高校也紧追潮流,争相与高校教育联系在一起。当然,如何开展好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当下主要的研究工作。此时,腾讯课堂应运而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它给高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高等教育学校正顺应当下发展需要,全速推进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改革创新,对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的认识需要不断加强,积极寻找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多方面考虑,争取探寻出一条与时俱进的可操作的教育道路,从而为学生临床医学知识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对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种新型网络平台逐渐涌现,其中,腾讯课堂以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他是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聚合大量优质教育机构和名师,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学校教育等众多在线学习精品课程,打造老师在线上课教学、学生及时互动学习的课堂[1]。诚然,对于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来讲,腾讯课堂有着多种多样的指引作用。
1.1提供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高等教育临床医学概论教育中,其教学空间存在很大局限性,学生们在封闭式学校课堂的环境中学习,在临床医学概论规定的课时下严格执行,学生们接纳课程的时间也是一成不变的,当然,教学内容往往单调乏味,学生很难听懂,更别说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了。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将网上的腾讯课堂与高等教育学习临床医学概论有机融合,很大程度上给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摆脱固有思维及以往一成不变的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为学生提供便捷化的教育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接收课程,也给教师提供了便利,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1.2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或数据描述,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对于临床医学中一些解剖图谱、人体构造以及一些必要的动图往往只能靠老师纯粹的语言描述,致使学生缺乏直观的想象,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如此恶性循环。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腾讯课堂能够上传临床医学概论中大部分的图谱,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师生互动、课外交流的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自行下载学习学习资料,作为课堂外的补充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1.3提高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以前的高等教育教学具有很多弊端及局限性,往往单调乏味,涌现出的问题也参差不齐,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会放在知识的灌输,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严重阻碍学生的长期发展。腾讯课堂的兴起,在上课时,老师可借助有趣的网上相关视频以及附属医院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或者不懂的知识点时学会先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同学之间沟通探讨,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创新思维。
二互联网背景下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创新策略
2.1更新固有教学思维
医学科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逐渐更新固有教学思维,改变传统传授模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目前网络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高校对于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应着重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积极转化思想,将腾讯课堂应用到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中去。其二,腾讯课堂的逐渐应用推广,医学类高等院校逐渐转换原先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全面凸出学生在教学的主流身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比如,在临床医学概论四大生命体征测量部分,积极引导学生观看四测具体操作视频,然后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用体温计、血压计、计时器等医疗设备对自身、家人展开实践工作,同时关注在外界因素改变的情况下,如运动后、情绪紧张后、饮热水后的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的改变,注意早晚监测,判定不同刺激因素作用下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與同学、老师展开线上讨论,最后与课堂学习的理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2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互联网+”腾讯课堂临床医学概论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体系,离不开充足的教学管理资源。其一,医类高等院校应努力从目前临床医学概论教学现状出发,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设置完备系统化的临床医学概论教育课程,注重腾讯课堂各个亚设备的开发利用,推陈出新,建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其二,注重新型网络课堂的建设[2],以腾讯课堂为平台,促进网络教师的开放层次,让学生有充足的网络数据材料自主开展学习并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及时巩固复习,线上平台的构建,师生互动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