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硕士范文

时间:2023-03-25 01:2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硕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学硕士

篇1

关键词: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培养目标

1.前言

作为一门专业,体育管理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只有当体育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证明他们具备了在社会和市场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知识,能够发挥一个管理者应有的作用,并通过管理水平体现其超群的资质时,体育管理才具有合理性。然而,从现实的人才需求来看,高级体育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己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体育产业开发和赛事运作的“瓶颈”。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体育管理人才(尤其是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造就像弗洛伦蒂诺那样的体育产业经营和管理的高手,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教育的关键所在。

2.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管理专业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学校之一,体育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是较全面的。就这两所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已毕业体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8成以上都在高校教学岗位;北京体育大学在地利基础和资源优势上,该方向硕士研究生除了在高校岗位,还有部分在体育局等体育行政岗位;处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岗位的硕士研究生比例相当少。而其他院校学生在高校就业的比例更大。在对部分高校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调查得知:己毕业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中的主要就业去向依次是:高校体育教师、自主创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者、读博深造。分析其主要原因,其一,由于专业对口,在高校就职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大部分趋向于在高校就业;其二,由于自主创业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部分学生选择改行;其三,体育院校原有的教育优势在于培养体育师资,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尚需时日。

3.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3.1全国各高校体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

1978年以来,由于整个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学历水平较低,高校师资缺乏,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充实高校师资队伍,因此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是必须的,也是恰当的。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加深,应用型高级体育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使体育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在原有的只将科研能力和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应用型人才应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并重,各种体育组织的高级管理人才应与高校师资的培养并重。

3.2完善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建议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制定具体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目标的定位应具有前瞻性、适应性、可行性等特点,才能把握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内涵,才能确定具有时代内容的培养目标。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恰当定位其培养目标,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4.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4.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根据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未来的高校体育管理人才必须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过硬,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新趋势,并且能够突破旧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和管理规范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人才培养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培养转变到重素质培养方面来,彻底摒弃以书本知识掌握多少来评价人才质量的旧观念。

4.2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体现了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发展对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所以,为了实现各高校体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构建与体育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课程结构,使专业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科学搭配;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课程内容中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选修课程内容的全面开设,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实习和实践课应该成为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3加强高校体育管理专业师资建设

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除了科学整合课程结构外,其落脚点还应依附在师资建设上。因此,必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体育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按照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从国内外招聘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闻兰.试论体育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2):43-45

[2]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课题组.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 邓衫,等.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3

[5] 柯卫.优化课程设置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6] 高雪峰.体育管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M〕.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温哥华大学是加拿大政府批准设立的非营利大学,拥有109年的悠久历史,在温哥华拥有数处校园。获准在加拿大、美国华盛顿州、英属哥伦比亚颁发学位。温哥华大学开设的MBA课程涉及管理学领域的12门核心课程并有大量的案例教学,课程实用性强。

特色

■ 涉及管理学领域的12门核心课程

■ 大量国际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实用性强

■ 入学不需要托福或GMAT成绩,不参加全国联考

■ 全部课程在一年内学完

■ 为期一个月的赴加实地实习

■ 学位获得加拿大移民局认可, 为移民加拿大提供坚实保障

学位认证

课程结束综合考评合格,赴加实习通过后在加拿大颁发加拿大温哥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课程设置

管理经济学 Managerial Economic 企业战略管理 Strategy Management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营运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市场营销Market Strategy 电子商务 Electronics Management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HR Management 高级财务管理 Advanced Accounting

会计财务管理 Financial Accounting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商务法 Business Law

招生对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并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并有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 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管理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认识

学制

每周六、周日上课,共计800个课堂学时(45分钟/学时),全部课程在一年内修完

赴加拿大温哥华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实地实习

学费

学费共计人民币58000元(包括赴加实习的签证服务费用)

师资

教授团队实力强,教学理论与国际企业操作经验丰富; 全部课程皆由北美著名商学院教授和国内一流大学的MBA教授授课, 部分课程配备同声翻译.

部分核心课程教授介绍

l Dr.Tom Koplyay-著名策略专家,哈佛客座教授

l Dr.Michael Miles -著名市场策划专家,渥太华大学教授

l Dr. Bruce La Rochelle-加拿大国会议员的法律与经济政策专家

入学材料

1. 毕业证书复印件

2. 成绩单

3. 推荐信2封

篇3

关键词:MPA论文规范;公共管理;应用型研究生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适应现代社会管理日益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主要为政府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我国MPA是2000年设立的第10个专业学位,国务院学位办在10年中先后批准了四批高等院校共100所大学作为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院校。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同管理类其他硕士学位相比,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招收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有特定要求和质量标准,区别于教学、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1]这表明MPA专业学位的教育培养模式,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培养的目标、特点和标准应该有所区别。MPA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导向应为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在公共管理应用型导向的教育培养中,MPA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高校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论文的相关要求是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成果,也可以是高水平的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这一要求为MPA学位论文规范指明了大方向,然而关于MPA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MPA学位论文从选题、研究、写作、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内各高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因此关于应用型导向的MPA论文规范和论文的全过程指导与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培养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MPA学位论文选题规范与管理

1.引导应用型选题。MPA学位论文选题更加强调其应用价值,应引导论文选题面向研究生任职的公共管理领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解决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论文类型可以是管理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政策评估报告及公共管理问题对策研究等。虽然一般不禁止写学术性论文,但为了避免空洞的理论堆砌、减少论文的重复率,保证MPA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没有第一手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为基础的学术型论文,要求必须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列明其理论创新点。

2.鼓励创新性研究。围绕MPA的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应用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虽然不侧重于考察论文的理论创新深度,但是要考察论文是否能够提出工作实践中的新见解和新方法。为了使论文达到一定的深度,在论文选题中应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尽量使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从而充分地展现作者的个人观点。

3.规范论文开题报告。MPA学位论文研究方向确定之后,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向导师组提交论文开题报告,即设计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论文选题的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该项研究的条件、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及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论证的报告。通过阅读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包括一定数量的外文参考文献,按论文的类型选用不同的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一般应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见解或新方法。选题和文献综述报告一般在3000字以上,并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4.注重开题指引教导。在学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之后,导师组要为其举行开题报告会,由学生对论文的选题特色、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措施、基本观点和预期成果等做出说明,并附上论文的写作大纲。导师组要对开题报告作出评价和指导,并作出通过或不通过开题报告的结论。经导师组讨论通过开题报告后,学生方可撰写学位论文。对不合格的开题报告,要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并需延期半年后再次参加开题报告会;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导师组要提出选题方向性的修改建议和论文研究的具体建议,从而使学生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二、MPA学位论文写作类型规范与管理

专业学位授予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职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对职业实践领域的知识有创造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反思实践的能力,对实践工作进行深度总结和提炼。因此,针对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领域的管理特点,结合以公务员为主的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要求,本文将应用型导向的MPA论文写作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管理案例分析。围绕公共管理部门或机构已经发生的典型管理事件,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要求:①案例反映的内容必须真实,具有代表性;②论文具有作者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数据;③案例分析要应用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将实践经验和教训概括、归纳、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分析层面;④论文内容结构包括引言、案例正文、案例分析、解决方案、结论。

2.专题调研报告。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或机构现存的某方面具体问题,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部门或机构运行现状与突出问题的描述,以及统计数据深入而系统地分析挖掘,剖析问题及其成因,总结归纳或推论出结论,提出具体对策。要求:①调研分析的对象是公共管理部门或机构;②论文具有作者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数据,样本描述客观、科学、准确,资料数据翔实;③调研报告要以事实为依据,在分析中要应用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结论和对策要有科学论证;④论文内容结构包括调研专题的背景与目的说明、国内外研究综述、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调研样本的选取与描述、调研数据分析结果、相关对策建议。

3.政策评估报告。针对某项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方案的可行性或实施后果进行调研分析、综合评价条件、代价和效果,并提出具体对策或改进建议。要求:①以公共管理部门或机构的某项政策或管理方案为研究背景;②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分析比较政策或管理方案的利弊得失,提出一定新的观点和见解;③政策评估过程要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评估过程具有逻辑性,对策或改进建议要有科学论证;④论文内容结构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政策或管理方案说明、政策或方案比较分析及选择、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结论。

4.公共管理对策研究。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或机构管理中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设计可行性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论证。要求:①研究目的是发现部门或机构现存问题、从而设计解决方案;②借鉴国内外理论模式和相关实践经验;③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辨析问题、分析成因、提出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④论文内容结构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描述、成因分析、备选方案的提出及筛选、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对策建议。

三、MPA学位论文研究流程指导与管理

自19世纪以来传统大学所固守的一切为了科学和学术的洪堡理念[3],在20世纪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日渐成熟,并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专业学位教育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服务学生至上的理念。

MPA研究生虽然主要是由公共管理人员这个群体构成,但是学生的学科背景、职业技能、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尽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研究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加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本身存在着诸如工学矛盾、与同学的沟通少、与导师见面机会少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完成论文研究,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所以,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相比,MPA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需要加强指导与服务。而研究生指导老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人,应该加强与在职研究生的沟通,了解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可靠性[4],将导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渗透到学生的论文之中,从而提高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深度。为了加强学生与导师的沟通,需要通过制定MPA选择指导教师的流程、MPA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流程,通过制度督促学生与导师的联系,加强导师对论文研究的指导与管理。同时,导师按照学术规范要求对MPA论文的内容结构及格式等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从而帮助在职学生更好地提高论文质量。

四、MPA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管理

MPA的学位论文从开题至论文答辩的全过程有几个重要的审查环节,即论文开题评审、论文中期评审、论文预答辩评审和论文答辩的最终评审,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方向性错误,确保论文质量。其中MPA学位论文过程监督与管理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论文中期检查。在MPA学位论文研究的中期,要求MPA研究生对个人论文的调研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尚需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案、对学位论文预期目标的基本估价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形成文字报告,并交由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科研态度和进取精神、调研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开展的研究工作是否达到开题报告中提出的预期要求提出具体意见。论文中期检查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篇4

一、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民族地区特色模式

(一)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招生模式

MBA教育本身是国际化程度极高的一个泊来项目,是根植于经济发达、人员素质高,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来开展。而内蒙古大学MBA的生源组织起步就面临着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思维观念落后的特殊地域、人文环境的挑战。以“内蒙古自已的MBA”为宣传起点,秉承民族文化的内涵优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迅速拓展,在短时间内让内蒙古了解、接受了内蒙古大学的MBA,招生数量出现了高速递增的强劲势头。

1.以西部开发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宣传方式。以蒙古族传统图腾苍狼、白鹿为基础设计了Logo,并以蒙古英雄文化为主线来宣传内蒙古大学MBA的品牌形象。

2.以“国际化视野,本土化情结”为目标,少数民族管理人才迅速加盟。内蒙古大学的MBA以培养少数民族管理人才为己任,弘扬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以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实战能力为办学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少数民族管理人才加盟。

3.以优良的口碑传播为路径,重点领域、行业的MBA生源形成接力效应。卓越的管理素养、非凡的专业胜任能力显示了内蒙古大学MBA的独特魅力,完善的管理与服务、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现代化的设施与环境,产生了内蒙古大学MBA优良的品牌辐射效应。

(二)基于民族地区特色优势来快速提升MBA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注重专业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有机结合,注重管理理论研究与少数民族企业实践精髓的有机结合。“内蒙古经济与企业发展”、“内蒙古产业与竞争分析”、“民族地区创业学”等特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增添了MBA学员的英雄文化气质,浓厚了MBA学员的本土化情结。

2.教材与案例:本着国外经典教材与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案例有机结合的原则,MBA中心组织主讲教师和在读学员,以MBA独特的视角,编写了“蒙牛”、“伊利”、“兆君”、“鄂尔多斯”、“小肥羊”、“稀土高科”等体现民族、地区优势特色的数十个经典案例,将其应用到MBA的教学与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3.主讲教师:整合全自治区的师资资源为内蒙古大学MBA授课,以充满挑战魅力的教学舞台、以相对丰厚的授课薪酬公开选聘,挖掘了自治区工商管理学科的带头人、知名教授。同时,聘请国内外名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MBA主讲教师,讲授了12门次的核心课程。

(三)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实践的MBA论文选题

经统计,参加答辩的论文中,能够立足本土、立足本职研究内蒙古产业经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毕业论文,占到全部学位论文的85%以上,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企业改革提供了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跟踪调研毕业论文成果,目前已转化为“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经营管理实施制度”的占到了12%以上。例如:“蒙西公司水泥产业发展规划”、“内蒙古地区房地产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内蒙华电投资价值分析”、“内蒙古中西部乳品产业集群研究”、“伊利集团和ERP方案设计”等。

(四)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型人才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定位就是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以培养少数民族职工管理人才和经理人为目标。超过90%的毕业学员留在了内蒙古各重点行业与企业工作,他们正在成为内蒙古企业管理界和政府的中坚力量。

二、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成效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特色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内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四年来已累计招收学员700余人,其中80%以上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已为内蒙古地区输送125名MBA毕业生,其中的大部分学员已走上中高级管理岗位。内蒙古大学MBA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成效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典范。

(一)内蒙古大学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排头兵,并成为MBA教育思想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传播者

曾多次在相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先后有新疆财经大学、广西大学、宁厦大学等少数民族地区MBA院校到内蒙古大学参观、学习。多家媒体对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给予宣传报道。

(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内蒙古大学MBA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2003年,由《财经时报》、新浪财经、世界经理人资讯主办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MBA”调查活动中,内蒙古大学位居29位并被评为国内最具特色及潜力的四所商学院之一;同年的中国MBA人气排行榜中,内蒙古大学被称为西部地区的一匹“黑马”,人气指数位于全国前列。

(三)内蒙古大学MBA项目已获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的关注,成为民族地区MBA的热门报考学校

内蒙古大学MBA教育的高速成长,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考生纷纷前来报考。

(四)内蒙古大学MBA项目已经构建起一套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办学模式

基于特色课程、引入本土化案例教学和民族文化的吸收,同时结合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产业,注重思维方式培养、强化素质教育手段,内蒙古大学已整合形成完整的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成熟MBA教育模式。

(五)内蒙古大学MBA培养的学员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篇5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实务界对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2003年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设立了会计职业硕士项目MPAcc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这是继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等之后的第13个专业硕士学位项目。目前该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教育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成立的指导委员会来协调管理。该项目2005年开始在21个试点院校和三个国家会计学院试点招生。笔者在2006年上学期承担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首届会计职业硕士项目(MPAcc)《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收获很多,感受也很多。现将笔者的一些体验、感想、教训和启示分述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即树立学生是一种特殊“客户”的观念和教学相长的观念。笔者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客户”看待的。意思是说,没有了这个“客户”,就没有工作、没有饭碗了,这是给自己念“紧箍咒”,也就是“严于律己”,给自己一种压力和紧迫感;笔者上第一次课的时候,也会把这个观念与学生们分享并共同思考,以便他们与自己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和理念。而特别要说明的是,虽说“学生”是我们的“客户”,但是他们又不同于一个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劳务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商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一般是“客户”,但是这里的客户与“产品”是分离的。而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是“客户”也是“产品”,是合二为一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区别,这个区别很重要。这个区别决定了“学生”这个“客户”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学校“产品”的质量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质量的制造过程既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上述商业关系中“产品”的质量一般取决于生产者。很普遍的是,作为MPAcc和MBA(工商管理硕士)等学生大多来自企业界,他们很习惯把企业的一般观念照搬到学校,而又不加任何的区分,从而产生很多的误解。这个观念清楚了,教师和学生就都明白培养好的学生,“生产”高质量的学生需要老师和学生更多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二、认真分析、研究和思考MPAcc学员的特点

这个工作一般由MPAcc中心的老师帮助做一些统计和分析。比如他们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工作经历、经验等等。根据笔者与他们的接触和对他们的了解,感到MPAcc学员有如下特点:

(一)普遍越来越年轻。原来刚开始招MBA和会计研究生班的时候学员一般年龄比较大些,但是现在看MPAcc学员一般年龄超过30岁的并不多。

(二)大多有会计、财务、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的背景;

(三)大多数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绝大多数在财务与会计工作岗位上;

(四)有很多是独生子女;

(五)有许多学员已经在财经业务领导岗位;

(六)积极进取、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肯学习。

但是也存在“短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心理普遍“浮躁”(可以理解的社会原因),一些学员由于成长过程都很顺利,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而缺乏一点“谦卑”的心态。

三、授课前的预先准备

要上好课,既让学员高兴,受他们欢迎,又要让他们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两者时有矛盾),作为教师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要准备丰富的资料。笔者的做法是:

(一)选好教材,笔者选用的是Atkinson,Kaplan,Banker and Young的第三版的中英文版教材。因为这里面内容比较新颖有用。实践证明也很受学生欢迎。

(二)做好课件。比如教学大纲;

Schedule;课程说明;PPT;考核要求及说明等;教学中中文为主(便于学生理解),英文为辅,一些PPT,阅读材料是全英文的,关键专业术语均交代英文。

(三)查阅和准备好教学辅助阅读材料。通过查阅,给学员每次上课都准备有英文文章和中文参考阅读材料。以便学生理解和课堂案例讨论使用。具体可以查看笔者提供给MPAcc中心的材料。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笔者已经采用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有:

(一)课堂讲授;

(二)课堂提问和案例讨论;

(三)观看和听录音录象资料和图片;

(四)聘请国内从事管理会计咨询的实务界专家――诺亚舟的郭博士来课堂给学员上课和讨论;

(五)引导学员参加学员“财智论坛”的提问和讨论;

(六)引导并组织学员到广州本田汽车公司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尤其是上完Kaizen costing,Just-in-time,Target costing等内容后),这个活动学员印象最深,讨论热烈,启发很大,很受他们欢迎,正是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见识、见识”,“见”后更长“知识”;

(七)收集和提供46个管理会计问题供学员思考。

五、激发学员的积极参与

要多鼓励,多分类。分类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这个问题结合后面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成绩评定制度来讲。

六、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进行讨论点评和总结;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积极吸收学员好的经验,总结好、保存好,成为自己的教学辅助资料,为我所用。

七、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员。实行严格的成绩考评制度。

对学员的基本要求是:

互相尊重,讲诚信是总原则;自觉遵守学校、学院和本课堂规章制度规定,有特殊情况,先书面打招呼。

笔者的要求是:

一要认真完成任课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与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

二要按时到课,不迟到、不缺课。特殊情况不能到课,需书面请假,说明原因。任何请假均应在当次课堂开始之前将书面假条(必须由请假者本人签字)呈交授课教师(可由请假者本人呈交,也可由他人代交)。除此以外,任何请假均视为不成立,授课教师不接受其他任何的解释。

三要在课堂上关闭手机或者调整到振动状态,严禁在课堂上接听或者打手机,有紧要事情请在课堂外进行!

四要对未请假缺课达全部课时1/3及以上者,授课教师将不再为其评定本课程之最终成绩。

笔者在本课程中实行的成绩考核与评分办法如下:

本课程分四部分考核并计分,最后总评得分。

(一)课堂参与态度(包括出勤率)10%

包括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表现两部分。本部分基本分为100分,每缺席一次且被授课教师知晓,请假者扣5分,未请假者扣30分。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每次均酌情加分。本班最后总得分最高者计10分,其余同学按得分多少比例计算。

(二)平时作业10%

所有同学均须按时呈交授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授课教师不接受未按时呈交的作业。呈交作业的具体时间临时以适当方式通知。平时作业每次均按百分计分,本班总计得分最高者为10分,其余同学按得分多少比例计算。

(三)案例分析报告(小组合作完成)20%

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一个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参与小组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和讨论,报告要求用A4纸打印(不接受非A4打印件),小组长对本组成员表现和贡献打分(100分制)。每小组需准备PPT文件并确定口头报告人在全班演讲,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对该组(组的情况和各个组员情况分别)进行同行评议(根据理论运用;分析透彻度;演讲表达情况;团队合作情况)打分。然后授课教师对本小组长自评得分、其他小组长评分和老师评分进行统计得出各小组成员该部分得分。本部分总计得分最高者为20分,同一小组同学得分相同。

(四)测验或者期末考试60%:实行闭卷测试

(五)每部分的计分方法如下

实际得分最高者获得该部分应得分之满分,其余同学按实际得分多少比例计算。每人各部分得分之和即为最后本课程之总评得分。

八、为了更好地改进MPAcc《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组织全国MPAcc院校该课程的主讲教师编写专门教学案例,建立案例库,集结出版教学案例集。

(二)建立MPAcc课程校外专家和实务界专家库,聘请他们穿插上课和做报告,让这些专家参与联合指导学生论文。

(三)建立MPAcc学员实习、实践和实地观摩教学单位和基地。

(四)建议全国MPAcc指导委员会引导国际相似项目的教师、学生交流。笔者在University of Houston看到他们类似项目是MPA(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

(五)组织全国MPAcc学生参加论文评选活动。

篇6

【关键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旅游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2011年获得了面向全国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的招生资格,目前招生已达四年。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MTA人才,在旅游管理企业及相关行业中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在培养过程中,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一直以“高档次、低门槛;重实践、强理论;强实力、低学费”的目标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相当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起步较晚,可参照性不足,也导致在实践教学的环节有所不足,需要大家加以思考。

1.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现状

在学生专业思考与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重视MTA的实践教学类课程,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公共基础课2门,学分为6分;专业核心必修课7门,学分为18分;选修课开出了12门课,要求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至少选修2门课、完成4学分;必修实践环节课有三门,分别是《实践环节》、《开题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共4学分。必修实践环节课虽然只占4分的学分,但学院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方式必须多样化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实践教学已基本浸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以综合而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MTA的授课方式已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 现场教学、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报告、调研报告和专业论文撰写等表现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特点

2.1地方特色突出但国际性不足

旅游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在各个国家或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1]。旅游业的地区差异性相当突出,也折射反映到了旅游教育业。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桂林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高等教育对地方旅游业的总结与思考也较深入。在实践教学设置过程中,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考虑到了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相当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比如,《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一课,主讲教师将课堂带到了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丰富的昭平县;《旅游规划与战略》的主讲教师将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旅游规划作为经典案例来讨论。实践教学突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主讲教师在地方有相当的从事旅游业的实践经历,他们丰富的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能够让他们游刃有余地引导MTA学生深入学习。但不得不说,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立足旅游需求,依托桂林这个优秀旅游城市,积极拓展与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不足,教学内容国际案例较少,MTA学生专业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不足。

2.2“本科化现象”尚存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MTA教育实践教学“本科化现象”尚存。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MTA招生简章中说到,报考人员必须符合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根据统计,目前MTA学生仍有不少并非旅游专业出身,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理论相当匮乏,还有不少学生是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理论总结能力相当弱,导致主讲教师不得不兼顾他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2.3重视实践,缺少评估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MTA教育实践教学虽然被放置在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到目前为止,学院仍没有完整的评估体系来激励、约束教师行为,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开展,完全是由教师依据自身的思考来设计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评估是实践教学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却缺少评估必然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毕竟教师资历、背景差异较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一。

3.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3.1增加教师国际化实践教学经验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质量的高低[3]。要想培养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走向世界的拥有综合能力的优秀MTA学生,教师就必须自身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走向世界的综合能力。建议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对MTA专任教师素质的要求要以国际标准作为要求。为达到MTA专任教师不断“走向世界水平”的目标,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激励教师到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挂职,让MTA专任教师弥补国际风土人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战略、旅游市场等相关知识的实践缺陷。

3.2创造激励机制引导“弱势学生”

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调动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学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学生及非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这一类相对弱势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激励机制来引导“弱势学生”。首先,可专门针对“弱势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建立网络教学网站,网站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基础知识传授为中心,然后逐步加强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与交叉学习。建议学院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以鼓励“弱势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相关学习,让他们在实践课程开设前就基本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

3.3完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实践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不同,评价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相当不同的。国际上培养专业硕士,对实践教学评价上已开始重视,比如美国学者泰勒(R.W.Tyler)为代表的目标导向型、美国学者克龙巴赫(L.J.Gronbac)为代表的决策服务型、美国学者布鲁姆(B・S・Bloom)为代表的过程改进型和日本学者桥本重治为代表的价值判断型等。建议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依据评价活动三要素,即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研究国际已有的经验,找到适合学院的实践教学评价的理念和价值观,制定一定的实践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对MTA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产生约束作用。只有将问题反馈给被评者,使其认识到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教师才能不断改进水平,逐渐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4科学分配实践课时比例

要实现MTA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让他们真正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应科学分配实践课时比例并还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数量。MTA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实践课时的学分值比例还有待加强。建议在不超过教学计划总学时的基础上,多开设实践课程,增加实践课程门数的比例,让MTA学生依据自身基础及条件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

4.结论

目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需要社会加以关注,需要学院在不断的创新与制度完善中加以解决,只有不断发挥出学院培养实践特色人才的优势,相信必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莉霞,李九全,郭静花,巴华蕊.基于4R理论的海外旅游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旅游

论坛,2012(01):114-118.

[2]桂林理工大学.2011年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简章.[EB /OL]:百度文库网

http:///,2015-04-12.

[3]胡晓珊.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优化设计初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GZ119)。

篇7

论文摘要 《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小说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多个层面实现意义的延展。小说一方面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一种叙事的平衡。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吕志青的中篇小说《南京在哪里》(2002年《收获》第4期)发表之后,引起了创作界与评论界的重视,小说在2003年获得了“上海第六届长中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篇奖,2004年吕志青又藉此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关于该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魅力的评论文字已不少见。笔者认为,小说以隐喻的手法,隐秘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及其现实关系的理解,这构成了文本的二重叙事结构,而这一点为学界所忽略。

作者在作品文本中所表达的对宏大历史进行隐密叙事的这一种言说方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作者的创作实质上是作为一个传播者成功的完成了一场完整的编码、译码、释码的符号传播过程。编码就是作者把要传递的信息转化成符号,因为在文学作品未形成可传播文本之前,这些要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仅是作者个人的主观体验,在自己的大脑里,别人是无法知晓的。要想把这些东西传达给别人,就要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声音、表情、姿势等各种各样的符号,变成别人凭各种感官就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即文学作品。译码是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把接收到的符号再转换成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者在作品中隐密叙事的言说方式,显然就是编码者考虑文本创作目的,而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和怎样组织符号去传达意义的一种方式。

一、“编码”: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成演变一个有关历史的“新闻事件”?

在谈论小说的叙事立场与思想意蕴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小说的叙事细节: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一个历史问题,并最终导引了一场社会事件。这个问题耐人寻味的,其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次“议程设置”,它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基础。

一个其貌不扬并且是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南京在哪里,问题首先在学生中间引发强烈反响。面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异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学生们突然都感到了一种“陌生”与“不确定”。这种“陌生”和“不确定”,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正是这种“陌生”和“不确定”,激发了学生们一场关于“南京在哪里”的知识探寻欲望。学生们从秦淮河与金陵两个意义层面出发,开始搜寻一切有关南京的知识。由此,那些沉埋于地表之下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逐一显露出其本来面目。这种显露进一步刺激并导引学生们向历史更深处漫溯,他们收集而成的东西本身构成了有关南京的历史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演变为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不仅如此,有关南京的问题还在继续生发、裂变,并以某种令人吃惊的速度向前伸展和蔓延。

这种伸展和蔓延,不仅体现在有关南京的知识层面,更在于这个话题在社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先是那些家长们如邮电局局长、影楼老板、茶楼老板、李小红的父亲李总等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一事件中来。就在劝阻学生这一行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黄老师、历史小陈老师、政治大刘老师等也逐步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领导者们如陶校长、教育局长、宋副市长也居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学生们因为这个问题分心而不再把重心放在课堂学习上面,教师们也心有旁骛,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事情的发展。这样,一个课堂问题真正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新闻事件。

从文本的表层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为人“熟知”的事物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是非常肤浅的,也即在“熟知”的背后往往是引人深思的“陌生”乃至于“无知”。在另一方面,正如有论者所言,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再一次洞察了人在精神上的脆弱性和盲目性”。但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话题竟然能够引发这样巨大的反响,乃至于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文本的叙事逻辑。吴俊认为,“《南京在哪里》(吕志青)中的一个偶然的提问,竟然会酿成生活中的一连串事件。作为事件的起因和核心,偶然因素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就在我们眼前,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议地成为现实,成为不可预料也无法推翻的事实。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事,都像是附着了一个能量巨大的漩涡,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跟着沉没到底。这是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冥冥之中)的命运或超人力量的显示。……作家的才能就应当这样体现为能够去发现日常平凡中的深不可测性。”我不太赞成吴俊的这一说法,这个说法附和了先锋试验作品的一般经验,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们当下的中学课堂里,一个地理问题或者历史问题能否真正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这是很让人怀疑的,换言之,小说的叙事存在一种逻辑悖论。我想这正是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之处。正是这个逻辑悖论透露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只有在寓言或隐喻的层面,小说文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才是合理的。

二、“译码”:在所指与能指的语境传播之间实现文本的隐秘叙事

译码是对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把所接收到的符号,即传播者(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信息再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和体验的信息,那么,作为一种寓言或者隐喻式的文本,《南京在哪里》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它的思想意蕴与叙事立场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于小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调小说的趣味性。王宏图认为:“这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采用了先锋小说的探索方式。整部作品展示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它的内核是人们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小事招引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后果。……它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起笔貌不惊人,但随后的一切充满悬念,让人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其叙述框架仿佛是对侦探小说的戏仿。此外,在叙述中它巧妙地将大量有关南京的事件和人物穿插其中,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色彩。”

其二是突出小说的话语特性。有论者认为,“南京在哪里”最终演变出了各自始料不及的日常喜剧,“这与其说是生活本身的逻辑使然,倒不如说是‘南京在哪里’这句提问带来的‘话语哗变’。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命运会受到话语的左右和宰制。话语的力量超过了生活的力量,这似乎印证了福柯的那套后现论。从表面看,小说只不过是一场从能指到能指的空洞叙事游戏,从零到零,从起点回到起点;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作者似乎无意中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的另一种表征,创造了一个极具智性意味的审美空间,于是,先锋小说擅长的叙事游戏由于其对‘所指’发生的勾联,获得了某种再生力,从而也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值得反复阐释的可能和意义,并藉此成为先锋小说写作在现阶段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成果。”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很值得商榷。趣味性毕竟只能反映文本的表层意义,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一审美高度,这多少有些佩不上这样的文字了。至于有关话语的说法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上又语焉不详。南京在哪里?这个话语的所指是很有限的,其能指却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小说文本对事件的描述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历史问题?其二是一个课堂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仔细审视与揣度这两个方面,我们发现,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决不可能引发如潮的知识探寻活动,而“历史”是一个真正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小说沿着寻找“南京”这一事件所展开的种种途径,从话语的所指悄然滑向有关“历史”的能指,小说由此实现了关于“历史”的隐秘叙事。这里面因含有两个转变:从偶然转向必然,从局部转向全局——其结果是话语的能指从“南京”转向一切如南京一样被现实遮蔽的“历史”。

“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南京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自然是极为丰富的,但是,北京、西安等地哪一个城市不是如此呢?由此可见,“南京”这个概念自身并非不可替代,但在另一方面,“南京”作为一个历史的切入点,我们藉此进入历史,这样看来这种选择又是合理的,因为切入点可以有许多个,但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自身。在“南京”背后隐含有全部的历史,这才是我们要探寻的标的;或者说,南京,作为整体历史中的一个局部,象征着历史自身。不错,“南京”正是作为一种历史子系统的符号,存在于文本里。

具体而言,小说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历史以一种与现实对立的面目出现,历史往往为现实所遮蔽。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只是暴露历史冰山的一角,我们不妨提出一系列历史问题:武汉在哪里?广州在哪里?等等。被遮蔽的历史隐含着巨大的能量,寻找历史的进程就是一个释放历史能量的过程,正如文本所展示出来的,尽管历史总处于一种不断被遮蔽的“历史”之中,但是一个“偶然”提出的历史问题就可能掀起狂澜。历史一旦露出峥嵘,现实的秩序即发生混乱。这正说明历史本身的去蔽性及其强大的冲击力。问题在于,我们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分子,又构成现实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构成现实秩序的力量是强大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服从现实秩序差不多是别无选择的,但如果我们习惯于忘记历史,而遵循一种现实的秩序,历史就真如往日云烟,隐蔽在天的尽头了。也许有朝一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南京在哪里”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历史问题。那么,在这个看似荒诞的命题背后隐含了我们时代的先知先觉:神圣也好,荒诞也罢,有关历史的命运的思考,融入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并且直通未来。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或许它就隐含于带着几分先锋面目的吕志青的潜意识之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没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我们(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乃至于教师)对南京的“陌生”和“无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牵引我们从“历史”走向“现实”,但这个问题被成功地掩盖起来了。从表面上看,吕志青似乎很沉醉于对“现实”种种的琐碎记忆里。事实上大量的读者已经很满足于文本的表层叙事了,它完整、细腻、生动、丰富,以至于我们差不多已经无可挑剔。这正是吕志青的高明之处,或者如西人所言,文本大于作者自身?它的多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穿透文本的表层叙事,达到一个极为隐秘的层次,发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

这种隐秘叙事,典型地体现出吕志青的文本特征;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表层、深层两个甚至更多个空间里实现意义的延展。在很多时候,他以一种精细的文思穿透后现代的狂欢,让我们漫步云中,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他的《老五》、《穿银色旗袍的女人》等佳作莫不如此。谢有顺在《2002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选本序言中说:“这是我在近年读到的叙事上最独特的小说之一,整个叙事细密而微妙,环环相扣却又不着痕迹,最后,因南京在哪里的提问而起的社会事件平息了,可内心的骚动却一直延续在了当事者身上。小说的叙事处理如同一个象征,但它却精妙地虚拟了一场精神漩涡,把置身其中的人的那种不由自主、不能自拔的状态。”唐静恺则认为这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和写作技巧上的创新实验,别出心裁,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在教学秩序的有序和无序、发散性思维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生活中耐人寻味之处的思考。”这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三、“释码”:跨越“启蒙”之后的狂欢与诙谐

现在我们来提出本文的最后一个问题:侯老师是谁?

与“南京在哪里”一样,作品文本中这些符号或信息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也即编码者或传播者)使用这些符号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读者对编码者在作品中传达所有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品中,“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由一个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最终问题的解决也回到他这里,那么,在文本逐一出场的知识分子人物系列中间,这个地理老师就显得举足轻重。令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又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弱化这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小说写他的地方非常有限,倒是一开端他的出场显得突兀,这构成了文本的叙事的玄机。试看小说开端:

初二五班的地理老师病了,临时派了一个人来带课。梅雨季节,天色老是灰蒙蒙的,加上前排的日光灯又坏了,光线更加黯淡。所以自始至终大家都没怎么看清这人的面目,只是留下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似乎有点黑,有点瘦,还带点慌张,像是没什么教学经验。特别是他走路的样子,轻悄悄的,给人一种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感觉,像是做了点什么亏心事或者正打算做什么亏心事。进来之后也没什,么开场白,说了句“我姓侯。”

说罢径自转过身去,将一副中国地图挂在了黑板上。等他转过身来时才又冒一句:“南京在哪里?”

为什么是由一个地理老师而非历史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在“历史”和“地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按照侯老师的说法,一个词就是一个活的神秘的发酵体。只要死死逮住不放,它就会一而二、二而三地生发、裂变,生发和裂变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他说,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知识群落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此系统与彼系统相联系,一个连着另一个,另一个又连着另另一个以致无穷无尽。所谓学习就是从一个被控信息流环路向一个较为广泛事件领域的延伸,并依靠这延伸和规定这一系统的可理解性标准的密码来理解这个世界……“南京在哪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地理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年轻的学生们无以为答,而对这个地理问题的探讨是沿着一条历史线索进行的,随着“金陵”与“秦淮河”两个历史层面因素的展开,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就自然转化为一个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不经意之间”提出的一个问题,掀起了大波,在周遭一切秩序日益混乱之际,他却安然自处,大谈所谓围棋棋理:“想过没有,如果把几个棋盘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不断地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呢?”这又似乎透露出作者的思想痕迹,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处处契合。一直到这个叙事阶段,他的生命态度与境界都着实让人期待。但是,转眼间我们又变得无比惶惑与失望,并且不得不再次向一种荒诞的现实低头。在校方的压力之下(或者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他把学生们研究的专题加以合并。“将选题两两合并,合并,合并,再合并……经过多次合并,问题逐渐萎缩,萎缩,再萎缩。渐渐的,又回到民康和李小红这里来了”。在经过他的合并之后,我们回到了文本叙事的起点:“南京在哪里”。这事一完,他就又不声不响地缩回到他的小屋里去了。仍然不怎么跟人来往,仍然只是和历史小陈老师在一起下棋。

从上面这些情节可知,“南京在哪里”,这个看似无理而简单的问题却显示出他的敏锐与独到。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那些追求真知的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由此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寻找“历史”的运动。那么,到底他在文本的深层结构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假设,这个事件越闹越大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时候,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样,他的面目就有些形迹可疑并且将引起我们持续的关注。但事实上他哪儿也不去,就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他看到了“历史”的丰富意蕴及其能量,也知道围棋棋盘无限拼接的复杂前景,但是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与世无争、无关世事的,常常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的地理老师。

由此,我们发现小说开端对他形象的描述是恰如其分的,侯老师也由此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属性。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他可以提出“南京在哪里”的问题,引导学生求知,并充分暗示知识的可能性。但是当这种求知行为演变为一场事件,并且对现实秩序带来冲击的时候,他身上的另一种属性就自然地发挥作用。他服从于现实秩序的需要,以“合并”的手段——实际上是以一种消解历史的方法,将问题导向一个最初的出发点。“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情节在这里获取了一种因为颠覆而产生的狂欢效果。

篇8

关键字:杜邦分析;ST博元;对策建议

一、有关杜邦分析法的基本知识

(一)杜邦分析法的含义

杜邦分析法是美国杜邦公司经理人员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各财务比率之间的内联系而建立来的一个模型,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分析,就是应用这种内在的联系建立起企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它能综合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其基本思路是⑵笠稻蛔什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及前因后果。它的指标有所有者权益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二、杜邦分析在博元的应用

(一)公司简介

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浙江省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1月21日在浙江注册成立,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3月14日,公司更名为上海华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5日,公司更名为东莞市方达再生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14日公告,公司名称变更为“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自199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经过多次重组,主营业务也随之发生了较大且频繁的变更,同时,上市以来,博元投资的控股股东也频频变更,同时,博元投资还存在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2015年4月30日“无法保真”财务报告披露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其发出监管问询函,同时,也对ST博元的股票实施了紧急停牌。

(二)对博元财务数据进行杜邦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博元投资的财务报表,深度分析其被ST的原因,以下对其2013、2014、年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采用杜邦分析法进行分析。

1、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分解

权益净利率的比较对象,可以以同行业可以企业的同期数据为依据,也可以是本企业的

历史同期数据。以下以*ST博元2013和2014年度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次数X权益乘数

因此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13.80%=3.86×0.42×8.51

2014年的权益净利率0=-203.17X0.13X0

权益净利率变动-0-13.80%=-13.80%

与2013年比,股东的报酬率下滑严重,公司整体业绩严重下滑。经过分解可以看出这是由于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大幅度下降造成的。

利用连环替代法定量分析它们对权益净利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由于销售净利率的流动性最强,其次是总资产周转次数,最后是权益乘数。下面按照它们的流动性强弱依次替代: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按2014年销售净利率计算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203.17X0.42x8.51=-726.17%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726.17%-13.80%=-739.97%

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动的影响。按2014年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计算的2013年权益净利率=-203.17X0.13X8.51=-224.77%

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动的影响=-224.77%-13.80%=-238.67%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0-13.80%=13.80%

2、权益净利率的驱动因素变动分析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2013年:977.45/25351.00=3.86%

2014年:-9886.27/4866.26=-203.16%

营业收入角度来看,ST博元2014年的销售收入下降420.96%,净利润下降80.80%。

全部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013年:20573.01+347.26+998.66+2791.95=24710.88

2014年:4540.00+0+710.03+2588.79=7838.82

2014年,ST博元成本下降的特别大,下降率为68.28%,成本的大幅下降并不是由于效率提高、管理的改善,而是因为2014年没有什么产品的生产。

(2)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2013年:25351/60705.4=41.76%

2014年:4866.26/12446.5=39.10%

ST博元的总资产周转次数有稍微的下降。

(3)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013年=8.51

2014年由于资产负债率402.60%,所以权益乘数无意义。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由于2014年负债的超大幅度的增加,资不抵债。

篇9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10

【关键词】经管类 专业学位硕士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经管类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YB29)。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7-02

一、引言

创新,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的重点。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曾经说道:“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1]由此可见,我国经济想要蓬勃发展,创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性意义。[2]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个新兴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是不仅拥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能将理论知识了然于心,还能在具体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所具备的多学科与社会化的视野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更贴近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中第8条“招生改革”表明从2016年起,将十月联考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操作,加快专业学位发展步伐,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

伴随着我国对专业硕士学位日益提高的关注,社会对优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期望和需求也愈发强烈。然而,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进程却不尽如人意。由于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着缺陷,难以培养出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来满足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愿景。为此,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例,探讨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从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至今,各高校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经逐步重视,在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学科角度出发,相比理工科来说,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仍普遍较弱。据一项关于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显示,理工科专业学位硕士无论在创新思维能力还是知识结构、学术创新能力方面均优于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3]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可能由于经管类教学方式过于机械死板,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在对待问题时缺乏主动积极思考的动力,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高校在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上明显偏向于理工科,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很少有机会开展社会调研或实地考察,因而在探索和开拓新领域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能力上略逊一筹。具体而言,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由培养观念存在偏差引发的连锁反应

人才培养观念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4]目前,许多高校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学位硕士为主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学术学位硕士,这使得高校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设置上缺乏变化,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要求,例如在课程设置上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相似、偏重理论学习、实践内容浅尝辄止等,对于创新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知识与批判性知识则相对贫乏,长期的接受式教育使学生处于维持性学习与模仿学习的状态,抑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而这种培养目标又决定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即只注重教育环节,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了学生的思想僵化,不敢创新。最终这种存在偏差的培养观念注定难以培养出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性人才。

2.校内培养过程有待针对性的完善

专业学位硕士校内培养过程主要是专业知识学习。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经管类专业硕士的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等来设置,大多高校采用的课程学分比例7:12:10,这样的课程类型比例的确定不尽合理,公共基础课比例相对过高,选修课没有占据足够重要性,这就使得经管类专业硕士所学的知识结构过窄,没有将各课程之间建立起联系,在碰到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结合所学知识。从教学过程上来看,目前还存在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视为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深入的倾向和作法,依旧保持着分数至上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美国之所以在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上成果斐然,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说明想要提升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启发式、讨论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3.实践环节浮于表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目前大都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指导方式,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学及科研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技能的培养。[5]然而目前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常常采取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或到相关企业参观实践的形式,而缺乏深入而具体的科研活动。这导致实践活动中学生难以发现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难以实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缺乏接受硕士实习的动力。经管类专业学科属性注定硕士的知识技能在短期内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也没有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对于企业进行激励的措施。二是实践单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研究生的实践单位大多是基于导师或学院的私人社会关系,学生的实践大多是导师帮助联系的,这种方式缺乏持续性,如果导师缺乏该方面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实践单位无法得到保障。

4.师资力量亟待补充

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往往更多的是向导师学习,由导师引导他们进行科研选题,开展资料调研,进行成果总结和论文撰写等具体环节。可见,导师本身指导和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数量井喷般增加,许多高校教师资源却没有得到补充,有一些热门专业一个导师可以带十几个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太多,使得其没有足够精力来认真指导每一个研究生,这往往会导致导师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部分导师知识严重老化,既无法将最新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向研究生讲授,而且没有能力去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6],这都使得原本就不太充足的师资力量更为薄弱。

5.培养环境导致硕士创新意识不强

专业学位硕士的主体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而应届毕业生长期以来受到的都是应试教育,由于思维模式的束缚,在对待问题的时候大都是效仿以往的经验教训,循规蹈矩的进行处理,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在一项对82家企业对研究生评价的调查中,对研究生的“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能力水平评价中,50%以上的企业认为研究生的这些能力都处于“一般”水平。[7]这种社会的反馈与专业学位硕士当初设置的目的大相径庭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现存的培养环境致使专业学位硕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缺失。

三、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方向

从我国正式建立专业学位硕士制度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培养模式方法上仍存在许多不足。相比而言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提出较早,因此培养模式发展较为成熟,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理性取舍,[8]能有助于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实力。本文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应经验,总结自身发展经验,提出如下改革方向。

1.更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观念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专业学位硕士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培养目标,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张大众化教育、强化实践和动手能力,因此理念不能延续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人才为培养导向。针对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高校要明确其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强调实践在教育体系设计中的作用,要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结构设置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综合应用能力,不以知识的精深为教学导向,而是以宽广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来培养学生。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艺术导入,问题提出――知识学习,分析问题――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9]

2.规范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应当遵循其培养理念,其课程体系也应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的必然选择。[10]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保证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扎实的经管类基础理论,引导学生研读经济管理方面的经典名著与文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二是鼓励学生关注经济管理方面的前沿问题和案例,通过最新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能为未来工作提供方向;三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应当能紧跟社会需求,可以多设置不同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例如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期,社会更加关注成本的控制,通过设置成本会计等选修课把学科的新成果反映到课程中来,使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3.发挥社会实践学习的作用

在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实践培养和训练出来的。[11]要把知识转化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创造力以提高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在专业实践环节收效甚微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需要高校与适合的企业沟通,让企业意识到人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未来能带来的价值不可限量,从而激励企业积极配合提供实践机会,发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人才输送、项目共享等方式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规模,也保证了实践的连续性。其次,在有限的实践学习过程中要提高学习过程的质量,让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后,制定科学可行的课题调研方案,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科学正确的调研方法搜集数据资料,确保调研资料的客观性。在实践最终环节,通过提交研究成果、小组互相展示等方式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4.建设一批创新型教师队伍

曾经指出“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12]对于目前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高校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推荐校外导师,经评议合格的校外导师发放聘书以及积极招募或者内部提拔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进而补充专业学位硕士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教师评价与收入分配制度,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内隐性与长效性的特点,对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不同评估要素间的平衡,将教学和科研的评价统一起来,让教师将主要精力倾注在人才培养与真正的学术研究上。另外,导师要从学生是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13]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发现问题的“时间空白”,通过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5.营造创新意识培养环境

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不强与一直以来的培养环境密不可分, 环境可以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抑制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学改革方向之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首先学校应当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民主、平等的气氛能让学生思维活跃、激荡,在教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指出批评的自由,而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自己见解中的科学部分,并指出思维方法的缺陷和不足。[14]其次,应当创新学生评价制度。现行的教育体制仍不能避免以学生的分数评价学生优异程度的现状,这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案例探讨、事件优化、等素质拓展活动,并将其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将学生从“分数至上”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创新。

四、结语

目前随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投入越来越大,社会对优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期望和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正是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提升专业学位硕士创新能力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总结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经管类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未来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嘉蔚,卢S凯,韦娴婧,梁晓松,,徐雷. 浅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0:198-204+208.

[2]马晓旭,蒋乃华,徐金海.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以经管类专业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3:105-108.

[3]高福霞.重庆市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7.

[4]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5]吴锐,王彬,吕吉. 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跨校”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以滁州学院教科院跨校教学团队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5,02:138-142.

[6]唐霄,赵慧. 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7:430-431.

[7]席锦会,谢英杰,吉.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92-93.

[8]田学真,张俊.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 继续教育,2012,02:32-34.

[9]马润凡. 探究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河南教育(中旬),2011,09:24-25.

[10]邓松.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91-92.

[11]李双力.高校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2]温若风. 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创新教育[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02:68-69.

[13]毛克琴.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蒋毓舒. 学术自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J]. 高等农业教育,2008,0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