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的概念

篇1

 1.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 如何更广泛深入劳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兴趣呢?那就得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所以教师在选择劳动教育话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他们的创造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如教学《快乐的春节》这一课时,一开始我就播放学生周围亲戚、朋友春节里热闹的场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过年前打扫卫生的场面;有的说包饺子的场面,有的布置房间的场面;还有的编了顺口溜:过新年,包饺子,吃团子,过年了,团圆了,唱歌跳舞真热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了劳动教育训练。

 2.在课堂教学中使劳动教育得以巩固

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应为学劳动技能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如对于劳动的课文,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特点,查找有关资料,自编解说词,借助挂图或课件向其它同学介绍课文中的劳动技能,并回答其它同学对劳动知识有关内容的询问……在有趣的“介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力,更迸发出了创新实践的火花。

 3.用课前三分钟使劳动教育得到延续

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地劳动教育训练。由于时间的限制,所选择的题材应该是短小精悍的。而不同年段的孩子,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所关注的事物不同,兴趣的关注点自然也不同,所以使得题材的选择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尤为重要。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认识、需要的不同,因此题材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确定。如:植树节要到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谈话自然会提到植树。抓住这一话题,让学生说说如何植树,让学生说说植树的方法。学生通过漫谈,交流资料,了解了一些植树知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劳动观念得到训练。

 4.在日常生活中使劳动教育得到深化

篇2

关键词:幼儿 劳动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8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说,劳动必须是以动手实践为基础,以情感思想为指导,创造为最终目标的。对幼儿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是简单的命令式的让孩子擦擦桌子、放放餐具等,而是在劳动过程中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欢乐,感受劳动的价值。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懂得劳动是一件又快乐又光荣的事情。那么,我们老师和家长应采用哪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来促使幼儿真正爱劳动呢?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笔者也作了一系列教育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幼儿劳动的愿望要正确引导

我们会发现,年龄小的孩子特别喜欢跟着大人做事情,你洗衣服,他也要洗;你叠被子,他也会来凑热闹,这是幼儿最初的劳动行为表现,是一种无意识性和游戏化性的表现。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最佳时机就是这个时间段。例如,笔者家的宝贝蒙蒙,3岁多的她特别喜欢帮忙做事。有一次,蒙蒙看到笔者在拿着水壶给花浇水,她也想尝试。只见她自己拿起小水壶,到水龙头上加水,可是,水龙头一下开得太大,整个脸上都被溅满了水,把衣服都弄湿了,她立即大哭起来。本来笔者想说,叫你不要自己弄。但是,转眼一想,这样会打击她劳动的积极性的。于是,走过去轻轻安抚了她,帮她擦干脸,并换了干的衣服,一边用手轻轻摸摸她的头一边说:“宝贝,开水龙头要小点,才不会溅到脸上啊。我知道你是要帮妈妈浇水,所以妈妈不批评你,下次要注意了,我们一起来给花浇水吧。”蒙蒙听了,止住了哭声,开心地和妈妈一起给花浇水了。以后每次开水龙头,她都记得开小一点,并和妈妈一起给花浇水。有时候,她还独自观察植物,并给它们浇水。可以说,笔者这样鼓励的做法是比较正确的。

我们大人在发现孩子有热爱劳动的表现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尊重。不要因为孩子犯点小错误就开始而批评和否定孩子的劳动。对孩子的每一次劳动,我们可以用赞许的语言和态度去认可他,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让孩子对劳动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鼓励孩子学习正确的劳动方法,树立劳动的观念,不断加强劳动习惯的培养。

2 幼儿对劳动的概念需要不断丰富

我们的孩子喜欢跟着大人忙碌,模仿大人劳动的动作,或者跟着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劳动的概念,还处于模糊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大人不断地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强化劳动概念,让孩子逐渐形成了劳动的意识和行为。

我们要多加赞美和肯定那些热爱劳动和主动劳动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劳动最光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日常教育活动,采用听、看、讲等多种手段,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帮助幼儿了解“劳动”的含义,知道劳动光荣。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小猫钓鱼》、《小兔子的妈妈病了》的故事。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却阅读一些关于劳动的书籍,进行大胆讲述,比如“补图书”、“刷牙”等;唱劳动的歌曲如《劳动最光荣》、《勤快人和懒惰人》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就会知道懒惰是不好的;劳动是光荣的,只有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从而达到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的目的。

3 要让孩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乐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动力。在幼儿看来,劳动其实也是一种游戏,但是他们常常会转移目标。要让幼儿维持对劳动的兴趣,建立最初的劳动责任心,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让幼儿体验并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3.1 体验劳动的意义

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成人的劳动,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田野里看农民伯伯耕地种菜;在家里,可以让孩子看爸爸妈妈是如何做出一盘盘美味的菜肴,了解父母的劳动;马路上,路过岗亭时,观察交通警指挥交通,认识警察的劳动;平时休息时,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观超市,看营业员的劳动;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感受父母劳动的辛苦。注重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通过这种多方位的参观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劳动的社会意义。

3.2 以游戏的形式模拟劳动

在幼儿园里,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扮演游戏让幼儿模拟成人的劳动。幼儿园里有许多角色游戏区,可以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如:在“医院”,幼儿可以当医生,给病人看病,打针;在“娃娃家”里,幼儿可以当爸爸妈妈照顾宝宝,帮助宝宝洗澡等;在餐厅,幼儿可以当服务员招待客人、打扫卫生;在”水果超市“,幼儿可以当营业员卖水果等等,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可以让幼儿萌发热爱劳动的思想。

3.3 学会劳动,并坚持劳动

篇3

关键词 卢梭 自然主义 教育思想

让-雅克·卢梭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阐明了关于自然教育的理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态度。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他的人性观是一种性善论,认为原始社会的人都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最初, 好像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类, 彼此间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关系, 也没有人所公认的义务, 所以他们既不可能是善的也不可能是恶的, 既无所谓邪恶也无所谓美德。”任何邪恶和不良,都是社会上学来的。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那么就要返回自然,使其避免社会的习俗,权威,偏见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接受自然主义的教育。

卢梭是一个唯物主义感官论者,他认为感觉器官是儿童智慧的工具,要让儿童以感觉经验来认识世界。不要让他过早的用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改变他的自然发展,主张12岁以前绝不读书,这样才有助于他的智力正常发展,以免让偏见和错误占据他的心灵。

二、卢梭的教育阶段论

卢梭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年岁不同的人们的能力总量之上的, 选择教育活动是要适应这种总量的。”在卢梭看来,教育应该按年龄阶段来进行道德、体质、智力和道德教育,使儿童各阶段所受教育有一个主题思想。

(1)在婴儿期(0-2岁),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体育教育。卢梭认为,“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要求衣服宽松肥大,使婴儿的肢体可以充分自由活动;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2)在儿童期(2-12岁),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感觉教育。这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 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 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卢梭称这一时期是“理智睡眠期”。他描绘幼儿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为“在理性发达的年龄以前,儿童所接受的只是感觉印象,不是观念”。卢梭认为,“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在儿童根本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读书对他们是无用的。宁愿让儿童一个字也不识,也不能让他们为了学到一些学问而把其他有用的东西都牺牲了”。在感觉教育上,卢梭指出首先是发展触觉,其次是视觉,最后是听觉。他主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锻炼触觉,通过图画、认识几何形体和制图等活动训练视觉的观察能力,借助唱歌和听音乐发展听觉等等。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他提出,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后果法”。

在少年期(12~15岁),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智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 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 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说“ 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 为数是很少的, 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 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 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的聪明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 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甚至提出“以世界为惟一的书本,以事实为惟一的教材”。他还指出,成人对儿童的指导要少,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独立解决问题。 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最推崇手工劳动, 认为它最自由, 最近于自然状态, 最独立, 不受他人束缚。总之, 卢梭希望儿童能够“ 像农民那样劳动, 像哲学家那样思想” 。

在青年期(15~20岁),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 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 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坚强的意志。卢梭指出, 应该通过各种善行练习, 即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培养儿童坚定的意志。同时, 他指出, 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城市中进行。

三、对卢梭教育理论的评价

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世很大一批著名的人物,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即是深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德国,卢梭的原理成为德国新教育的准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还存在着矛盾性和局限性。他把天性视为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成长,是不正确的。“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来塑造新生一代的灵魂,决不能不顾社会而全凭儿童生物般地发育成长。”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教育是社会学的概念,不能抹杀教育的社会意义。

综上,卢梭对于自然教育提出的原则,为二十世纪教育的前进指点了道路,他的教育理论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和教育瑰宝。尽管有些观点不适合目前的教育现状,但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前人未曾开辟的教育渠道。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进步,才能培养出时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5]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陈建翔.世界经典12大家庭教育主张[M].广东:新世纪出版社,2011

[4][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篇4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 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 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篇5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用进废退”进化思想早已告诉我们,“身体锻炼十分重要,是身体不至于退化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活动)可使有关的肌肉加大力量;而停止使用(活动),则与损坏有关神经的作用相同,使相应肌肉趋于衰退。当今的学生长期静坐于书桌前,片面地重视脑力劳动,忽视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其表象是学习压力大,但根本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众所周知,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逐步形成贯穿于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而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多位教育大家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引导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良性发展。

一、国外著名教育家主要体育思想探源

古往今来,许多西方大教育家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并举,表现出对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重视。古希腊三哲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体育教育均有独到的见解;而杨·阿姆司·夸美纽斯、让·雅克·卢梭、约翰·洛克、裴斯泰洛齐、赫伯特·斯宾塞、伊·阿·凯洛夫等大教育家也有发人深省的体育教育思想。以上教育家的思想共识即为:体育应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之首”,是人们生存、生活、工作、娱乐、发展的基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勇气,身体的训练应在智力训练的前面。体育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不应该像斯巴达人那样通过儿童勇敢地艰苦操练而变得残忍,应该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兽性的东西放在首位。体育在人们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不同的内容:在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游戏、饮食来发展儿童身体;初等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体操训练形成人健美的体格、勇敢和良好的习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趋向于体育不能落后于智育。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认为,身体健康在平时是有用的,因为人们做一切事情都需要用身体,要尽可能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而在战时,身体健康就更为重要。即使在思维活动中,健康的身体也是必要的,许多人“由于身体不好,健忘、忧郁、易怒,就会影响他们的神志,以致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遗忘殆尽。”[1]苏格拉底要求每个人的身体能忍受严寒、酷热、饥渴、疲劳困顿,以便能适应各种环境;常常“竭力劝勉他的门人,要注意身体健康。一方面要尽量向那些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的人学习,另一方面个人自己也要一生一世注意……”[1]苏格拉底自己经常锻炼身体,准备应付身体可能面临的任何考验。他每天早上都到广场去体育锻炼,因此培养了自己忍受饥饿寒冷、疲劳的惊人能力。[1]苏格拉底能够最终成为古希腊三哲之一,重视体育锻炼,摸索健身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曾提出“先音乐教育,后体育训练”的主张,他把音乐和体育并举,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指明了体育锻炼在人们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身体最强健的人不容易受饮食或劳作的影响,最茁壮的草木也不容易受风日的影响。”[2]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主教育家。在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时,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3]”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世界观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鼓吹实行禁欲主义,通过折磨肉体来拯救灵魂。夸美纽斯的观点与此正好相反,他认为:“身体不独是推理的灵魂的住所,而且也是灵魂的工具[3]”,因此十分重视保持身体的健康强壮,要求家庭和学校都应注意使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有规律、有节制,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该观点也符合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中的恢复机理。

约翰·洛克(JohnLock,1632-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在论述绅士教育时对体育非常重视,在《教育漫话》中一开篇就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4]他为了培养健康的绅士,根据他的医学知识,拟定了一个锻炼绅士体格的体育保健制度,对儿童的衣、食、住、行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达到把绅士锻炼成能拿起武器去当兵的标准,使他们能够有一个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他所提出的各种保护与锻炼身体的体育卫生的要求,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他关于体育的见解,内容十分丰富,新颖而系统,对当今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和家庭体育卫生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卢梭想象的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的人,是运动敏捷、身手协调的人,所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被视为儿童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养护和锻炼其实质就是具有身体练习的体育。卢梭对于当时轻视身体健康的流俗主张给予无情的驳斥。首先,他认为惟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他说:“体质愈衰弱,欲求愈迫切;而体质愈强壮,便越能忍耐。一切肉体的都产生于体质软弱的人;他们愈不能得到满足,他们的痛苦也愈强烈。”[5]又说:“几乎所有长寿者,都是出于从事多量体格锻炼而能忍受疾劳和工作的人。”[5]其次,卢梭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理性发达的基础。他认为:“身体要相当的健康,以便听从心灵的支配;正好似好的仆役必须是健康的。”[5]并指出:“以为身体的活动会妨碍心灵的活动,那是一桩绝大的错误。仿佛二者不能联合并进,也仿佛心智活动不愿意去作行为的指导一般。”[5]所以“你假如要培养儿童的智力,你应当培养那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为了使儿童良好而慧敏,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和喊叫,让他永远活动;使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5]再次,好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础。卢梭说:“霍布斯称邪恶之徒是健壮的儿童,是不符合事实的。一切邪恶皆由体弱而生;儿童因为体弱才令人厌恶;设法使他们强壮,他就变好了;因为假如我们什么事都能做,我们一定不做坏事。”[5]卢梭把体育和锻炼当作教育的主要内容,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体育先于智育”,有别于我国现在的“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不仅要发展人的道德和智慧,还应发展人的身体力量,因为体育和德育、智育及劳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基础都蕴含在人身体的发展之中。他认为体育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天赋的生理上的力量,全部发展出来。他说:“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脚要走路,手要抓物”,以致人的整个身体能要求通过各种活动得到发育成长。这种活动从小就在进行着,如从手抓、脚蹬、走动、伸举到“打击和搬运,戳刺和投掷,拖拉和旋转,围绕和摆动等等[6]”都可使体力得到发展。这些“体力表现形式虽各不相同,但是或合或分,都蕴含着一切可能的行动的基础,乃至蕴含着构成人类的各种职业的最复杂的行动的基础。”[7]而这些简单的体力表现形式的基础,则是自然所赋予的关节活动的能力。因而他提出了各种关节的活动应是体育最简单的要素;体育应该从儿童的早期开始,学校的体育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裴斯泰洛齐对体育的认识落脚于一个“力”字。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对体育也很重视,他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开始时期的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利益(幸福)和现代生活日益增加的竞争,都需要体育;一个民族的繁荣、战场上的胜负、商业上竞争的盈亏,都与人的身体强弱有关;女孩和男孩同样需要体育。在《体育》一文中,他从体育理论论述到人体的养护与锻炼:“身体即是心智的基础,要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8]因此,他要求让儿童多运动、多游戏,他认为游戏和竞技比体操更重要。他提倡自然的身体锻炼,反对人为的体育制度,在学习方面,主张不能让学生过分疲劳;改变当时学校那种儿童由于体力衰弱,时常被迫离开学校,功课繁多,教师苛求,以致学生不得不以一天12到13小时的时间致力于学习的现象。他说:“当用心大为过度的时候,结果就严重得更厉害,不只影响身体的健全,也影响到脑本身的健全。”“身体健康下降是学习过度的后果,……硬塞知识的办法该受到多么严厉的谴责。”[8]斯宾塞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也构成了他的五大部分课程体系的第一部分:开设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康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在斯宾塞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伊·阿·凯洛夫(1893~1978),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很有影响的苏联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于苏联第二次教育改革时期问世。从那时起,他的教育理论一直成为苏联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凯洛夫在《教育学》第十六章《体育》中论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是增进青年健康,发展他们的体力和各种能力的必要条件。”“体育的任务是使学生的身体获得发育,使它变得结实健壮,有坚忍和持久的力量,并且要发展学生的灵活而美观的动作。”[9]这已经从理论的高度提到了体育的概念、任务和外部条件,为后来体育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诸家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

通观以上多位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大家的体育教育思想,不难发现体育对于他们一生的重要性。通过对他们主要体育思想的溯源和探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基本启示。

1.学校体育教育应坐拥真正意义上的“五育之首”

以上多位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无一例外地将体育教育列在“五育之首”。早在1917年4月1日,用笔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10]在这里,青年已将体育提至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之首”,可见体育在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地位。

2.学校体育教育中应改变重文轻武的办学思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学

在当代体育教学中,尽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法规文件对体育课、体育考试及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都有明确规定与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严格执行。长此,学生间流传“体育课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这实质上既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悲哀,更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悲哀。学校乃至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轻视,必然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更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要彻底改变此种现状,学校应逐步废止应试教育,根除淡化重文轻武现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制定具体落实细则。只有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制约并严格规范管理,才能保证体育工作的质量,才能逐步规范和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3.在学生锻炼意识培养方面,应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作为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面我们所列举的西方大教育家的体育思想,无一例外地重视提高对体育的兴趣,这对于我国今天的体育教学仍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里所说的提高学生兴趣并不仅仅停留在学生简单地动一动就可以了,而是要求学生要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掌握锻炼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要加大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学生有着较好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并且掌握2-3项特色和具有一定优势的运动项目,对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各种功能,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由自发到自觉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洛克.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5] 卢梭.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 斯宾塞.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道德养成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隐性文化建设当作“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梅贻琦先生大力扶持校园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自己也经常参加,借以增进清华团体生活精神,鼓励建立诸如音乐室、谷音社等各种文学艺术团体,以致清华的课余生活“弦歌不断”。清华园内演唱会、画展等经常举行,校内挂有世界名画和名人名言,既给学生一种美的环境熏陶,又不时的激励、鼓舞着代代清华人,从而使清华积淀、凝练而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至今还对清华大学的学子们产生着重要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侧重环境熏陶,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具有隐含性、辐射性和蕴涵性,其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潜在的、缓慢和长久的。它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涵育和陶养,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道德心理品质的内化,从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情绪和体察涵蕴之能力上下功夫,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上具有卓越的功效。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的确,校园物质环境就是一个积淀着学校历史、传统与文化的特殊之本,学生通过对它的解读与领悟,学会与他人、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把物质环境中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己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由自然的人过渡到文化的人,在不觉中完成自己的“文化化”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于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

第一,要利用自然情趣的移情效果育化心灵。如在校园种植花卉、树木,纯洁的玉兰、傲寒的梅花、高洁的松柏、挺拔的翠竹等。这些树木本身就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学子们在清爽怡人的校园中,目睹叶荣叶枯、花开花落的四季更迭,通过观察、读解和体悟自然之“道”,达到涵养学生性情、提升其心灵境界的效果。

第二,物象命名、标牌路引要浸润精神意蕴。高校管理者要把校园文化的道德渗透功能提高到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比如在草木花卉旁标示警语格言,“足下留情,地上留青”——请爱护草坪或“茵茵绿草,踏之何忍”;“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提醒,无意中会给学生以现代生态文明的熏陶。这对学生养成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价值,培养科学的、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观都有难以低估的育化功效。

第三,高校的建筑既要追求科学技术的品质,又应包蕴审美性的人文文化品位。校园建筑的造型与布局要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大学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或是起到一定的装饰性作用。每类雕塑都应表达一定的审美思想、政治意义与道德感情,要反映出大学的特质。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学生们起着鼓舞和鞭策的作用,进而使文明意识得以内化,心灵得以润泽,道德品质得以升华。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学校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俗,乃至心理氛围中。按照传统教育三要素的划分,制度文化应属教育中介的教育环境之列。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教育环境就是文化环境,而文化概念内含多个层次,学校制度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并对教育实践起到实际的控制作用。这种实际控制作用与传统教育学明确意识到的显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常常相反。

这里,从课程论的角度,对隐性制度文化的道德“化成”功效作一简要分析。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据现象诠释学者的观点,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这种解读和重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文化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学生个体的主观精神,使自然的人向文化人运动的过程。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的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致达成深层次育人功能。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来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呢?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一套既符合学校、社会需求,又促进学生品德养成、个性发展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的建设者一定要有民主意识,制度的出台应经过学生公认的程序,如周密调查、弄清实情、发扬民主、广泛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作为“他者”的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自我”的内在律令和外显行为。其次,在制度的执行上,应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境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一种外在的管制变为一种内心自发的需求,道德品质便逐渐养成。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动态方法与静态方法的结合,学校制度文化偏重于规范性特点,必须强化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其有效执行,但执行对象却是灵活、能动的人,因而也要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与互动,使“权力化”的制度变得“人性化”,促进学生身心愉悦地发展。

转贴于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离不开活动与交往。道德规范不能够自动作用于人,也不能只用间接的经验传授于人,必须让人们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内化成自身的品质。现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的“体验教学”思想就是源于人的行为(或直接经验)对人的发展的关键作用所建立的理论体系。

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依据不同的道德情景,对道德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与人生际遇、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紧密接触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意识得以增强,道德行为得以规范,道德信念得以逐步形成和稳固,从而主动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教育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讲听科学讲座,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运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鉴于此,大学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道德品质。

第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要积极推动学生单调的社团活动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人文型和科学型并重的方向发展。社团活动内容可大致分为理论、文艺、体育、社会实践四大类,其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形成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成员之间因志同道合而易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健全心理和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高校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高校可以在教室卫生、园区保洁、物业管理等方面,以勤工助学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劳动,解决部分经济收入,以贴补开支。另一方面,通过劳动体验,促使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服务大众的良好品德。

第三,高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学校以学生为本,这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耳熟能详的话语。问题是如何将这一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校事务“学生协管委员会”,让部分学生轮流担任诸如“书记或校长助理”、“主任助理”、“辅导员秘书”或低年级“班导师”等方式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样,一方面对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良苦用心”,增强教育效果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民主管理意识。

四、大学精神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篇7

何谓特色教育呢?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特殊人群实施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教育模式,或者进一步改革,深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异教育,叫特色教育。为了阐述简便,首先要弄清“留守生”和“监护人”的概念。留守生就是因其父母外出或离异而把适龄学生留在农村或者城镇读书的青少年,简称“留守生”;由“留守生”的公婆爷奶代管或委托他人代管,监护“留守生”的受委托人员,简称“监护人”。纵观“留守生”之疾苦,监护人之差异,家教方式之利弊,对于这个人数众多的青少年的群体,其最重要的是关爱和温馨,当务之急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健康成长需要阳光雨露而不是溺爱棍棒。对他们付予感情投入、关怀厚爱之举,不可削弱而只能加强。从我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分析、观察认为,对“留守生”的教育,要注入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

“留守生”是特殊人群,特就特在长期远离父母、失去了父母之爱,这是他们的终生遗憾。为了给留守生弥补父母之爱,老师就应该肩负起既当老师教知识,又当父母送爱心的双重任务,让他们感觉到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以弥补他们缺少的父爱母爱。

二、理解“留守生”疾苦

许多散居于丘陵山区的幼稚小学生,路途较远,崎岖难行,举步维艰,寒暑逼人,令人难忍。有的甚至在路途跌伤,溺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监护人忙于家务、农耕,或体弱多病,无人接送的结果。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与其促膝谈心,或家庭辅导,送教上门,以知识武装他们,把父母的温暖、爱心献给他们,让其感受到父母的慈爱而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耐心帮助“监护人”

帮助“监护人”懂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为补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道理,明确“监护人”职责、履行“监护人”义务,循循善诱,防止粗暴、溺爱、自由放任的家教方式。密切“留守生”家庭或监护人和学校的关系,互为沟通。找准问题后,方能对症下药,严防邪气滋生、蔓延。

四、理想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理想职业教育,这对“留守生”显得格外重要。要让每个“留守生”都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根据自身的差异,锁定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近几年来,为数不少的在校“留守生”,十四五岁就弃学,出门打工、挣钱。他们三三两两,议论纷纷,说什么“外地遍地是黄金、宝藏,何苦读书当学生”?他们那幼稚的心灵却不知道出去打工一是无门路,二是无技术专长难挣钱,三是上班时间长或加班劳累会摧毁自己身心健康。近几年时有“留守生”私自出走一年半载后,又回校读书的事例。打工并非坏事,但应符合《劳动法》规定,青少年应多学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该升学的绝不放弃升学的机会,该打工时,就争当优秀打工仔。凡是未成年的学生,不能过早、过急、盲目外出打工。

五、劳动观念教育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无论国民经济发展多快,各行业的科技含量多高,人们总是要劳动的,只是体力劳动减少,高级劳动增多罢了。近年来,许多“留守生”十分讨厌劳动。“监护人”教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给爷奶端茶送水都不愿做。教师应重视劳动教育工作,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劳动场面,识别劳动工具,参观农作物的生长变化,以使学生养成爱护作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美德。要使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树立爱劳动的观念。

六、重视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方针分为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两大类。通过参观烈士墓、革命纪念馆、纪念碑、讲革命故事、组织学生座谈会讨论、写作文等,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好好珍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民族传统包括尊老爱幼、、民族习惯等内容,通过这些教育,让“留守生”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爱护弟妹,团结同学,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习惯的优良作风。

七、感情沟通教育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违法和犯罪;犯罪预防;法制教育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犯罪的概念。所谓青少年犯罪,就是指青少年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参考公安部出台的规定,我们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青少年人违法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具有轻微危害社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治安行政法规而应受到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等处罚的行为;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极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化,进而对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面、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受到不良影响,极易被引诱走上犯罪的道路一面。但青少年又是积极向上的,如果及时地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各种预防和教育,会杜绝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或再次违法犯罪的概率。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 低龄化。2013年1月,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法院召开刑事犯罪案件集中宣判大会,对四起涉及抢劫、盗窃、诈骗的案件依法进行了公开宣判,法槌起落间,决定了11名被告人的未来人生。他们中有4名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15岁。

2. 团伙化。犯罪嫌疑人刘某(男,16岁,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伙同夏某、陈某、黄某等人经过事先预谋,由陈某携带一把西瓜刀,四人窜至厦门湖里某处的路面,寻找作案目标,准备实施抢劫时,被治安巡逻队发现,而被抓获。

检察机关对该案审查后,认为刘某伙同他预谋抢劫,准备了作案工具——西瓜刀,有意寻找作案目标,虽然由于意外原未能具体实施犯罪行为,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22条之规定,其行为构成抢劫罪(预备),考虑其作案时属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对其以无逮捕必要,作出不捕决定,并联合相关单位及刘某家属对刘某实施帮教。

3. 手段成人化。青少年使用武器如匕首、棍棒等暴力行凶、杀人、抢劫、的案件屡见不鲜。某县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经查凶手是刚满十六岁的初三学生牟某。牟某乘家中无人,以看房顶漏水为名,将邻居十岁女孩骗入家中,将其手脚捆绑,未遂后,害怕罪行暴露,即用套上皮套的铁管朝女孩头部猛击数下,致颅骨粉碎性骨折、脑挫裂伤死亡,作案后想抛尸未成。其手段相当残忍,后果十分严重。

4. 利用网络犯罪。2011年10月份,下肢残疾,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被告人刘杰通过网络申请境外服务器,网上招募王彬等26名被告人担任网站副管理员、超级版主、版主、发帖人,建立了“sis360娱乐在线”网站。该网站截至2012年5月案发,共传播视频2万余部,图片100余万张,文章3000余篇,单个视频在线观看点击量达1000余万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012年8月30日,如东法院以刘杰犯传播物品牟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一万元;王彬等26名被告人以传播物品罪分别判处免于刑事处罚至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不等。宣判后,王彬不服,向南通中院提起上诉,其余被告均未上诉。南通中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预防青少年犯罪,可以从堵塞漏洞预防、改造教育预防、控制挽救预防保护预防等途径进行。

(一)堵塞漏洞

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或活动,弥补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中的不足和漏洞,提高青少年知法守法的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如组织青少年参加普法知识学习,参加模拟法庭,以增强青少年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二)改造教育

这个途径主要依靠政法机关来实施。通过对已经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生产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使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端正思想,加以改正,遵纪守法。改造教育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少年从思想深处意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彻底洗新革面,成为对社会有益、遵纪守法的公民。

(三)控制挽救

主要是通过帮助、教育和挽救等措施,对具有明显违法犯罪倾向或具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开展的预防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设立帮教小组等。

(四)立法保护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各方力量要保护青少年,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防止青少年因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沾染不良习惯。同时,应加强立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21世纪是属于青少年的世纪。积极为青少年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违法犯罪的教育,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件有意义的事,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参考文献

篇9

而这些观点在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篇10

一、分析特殊学校职业技术教育

在职业技术教育单一的目标结构下,三级残疾儿童,特别是智力残疾儿童,他们的目标或者高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或者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目标最终将无法实现。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听力与视力残疾的儿童,自身的智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伤害,但是这两方面的残疾让他们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两个重要通道。由于信息通道受阻,对这些残疾儿童的学习效果、智力发展以至于就业等都必然造成不利影响,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用人单位对于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以及技术水平,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对于一技之长以外的长处和整体素养他们更加关注。这说明一般用人单位把着眼点放在了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联的周边能力上,相比来说这些能力更加重要,其并非技术性的能力,同时,这也并不能说明毕业的残疾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技能。对于残疾就业者用人单位虽然表现比较满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提出了更多要求。所以,必须要调整过分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思路,尤其是在弱智学校,要让学生提高心里素养、身体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从容就业的条件。

我们主张在特殊教育学校,提倡生涯教育,实施普通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为目标,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持。为了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的改革,在新时代深刻理解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任务和目标,我们重现对以下几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明确:

1、一般职业教育。指为了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让学生了解劳动世界,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的教育,就是一般职业教育,也称为普通职业教育。其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从事特定的某一职业而实施的、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的职业教育或者是劳动教育,应该是这种意义上的普通职业教育,并不是狭义的单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技术教育。

2、职业成长。从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状态的过程以及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就是所谓的职业成长。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能够独立判断职业的价值,这是职业成长成熟的标志。应当将职业成长作为支持性就业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

3、就业技能。在特定工作岗位上能够继续发展,个人获得工作,寻找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其中包括:分析职业质量、善于收集信息以及善于自我推荐等等。为此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此外,为了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技能,社会劳动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也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特别设立的就业指导小组。这无论是对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对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都是非常适合的。

4、职业态度。在行为举止方面反映其所从事职业看法的基本倾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态度。态度的确立和选择一般情况下,取决于对职业价值的认识程度。职业态度容易受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其是构成行为倾向的稳定心理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管理措施。主观因素包括:个人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等。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提高职业活动的接受能力、忍耐能力、适应能力,能够推动人们去掌握技能,去钻研技术,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消极的工作态度,则刚好相反,会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5、职业适应。一个人的能力、性能特征、知识、兴趣等,与将要从事或者是正在从事的工作相适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适应。职业适应既表明了职业条件、工作条件、职业性质、个人需要、职业类型,又表明了个人的态度、所受的训练和教育、知识技能对工作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能够做出合理的协调,能够引起个体心理上的满足,其价值目标相融合。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往往就是从业人员对职业的高度适应。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从事某项职业应具备的这些个性特征,指的就是职业适应能力,其受到个人的性格健康、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当方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特殊教育小学职业教育目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