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新课标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中学生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三维健康观 创新意识
一、研究目的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提高,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中学生应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系统了解甘肃省中学生在新课标下的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旨在为我校今后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走访了甘肃省天水、定西、陇南等市的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下中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访谈。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二)文献资料法
参阅了CNKI上发表的有关文献资料,并查阅相关理论著作。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实施带来的可喜局面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新课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突破口。与过去相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尤其技术教学时学生能主动听、主动练。
2.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积极性得以伸张:中学新课标的实施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空间,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过去,由于体育没有文化考试的压力,一些教师只需依据教学参考书和课本进行授课。新课标的实施,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二)在新课标理念下,大力提倡和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1.全面的身体训练应坚持:人体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人体内部的各个系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所以体育教师不应只片面地训练学生的某一项技能,而应将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与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学会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以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学会对体育习惯的培养
1.从小培养。古语说“养其习于童蒙”。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9-11岁的儿童。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符合他们的需要,也容易养成他们的习惯。
2.技能指导。体育习惯是一定条件与一定运动技能自动化行为方式的连接。为此,在中小学体育中把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与习惯培养统一起来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实践证明,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强烈,体育习惯也易于形成。
3.坚持实践。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付诸实践,只有坚持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习惯。
4.学会制定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倡导与培养体育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体育运动往往没有规律,很难持之以恒,所以制定一个严格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是实现体育生活方式最重要一步。
(四)学会体验运动乐趣
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一定要求后,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习,纠错,总结,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五)学会自我评价
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加学生间交往。
四、结论与建议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卫生习惯。只有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得到强化,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才能主动,才能自觉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并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健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对社会、对自身都将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低效
一、首先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引发低效层面的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展开的角色扮演活动的效率是相对来说比较低下的
在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因为角色扮演相关活动和初中生的年龄特性之间的适应性是相对来说比较强的,能够在时间的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出学生学习英语这一门学科的兴趣,所以很多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相关活动的教师都非常细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某些教师无谓或者过度的使用角色扮演活动进行教学,活动的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乏味的,能够产生的互动效果是相对来说比较差的。
较为重视氛围的热烈性,较为轻视怎样运用语言。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参与到角色扮演活动中去,课堂教学的氛围相对来说比较热烈,就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但是学生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是怎样对语言进行使用的却不是教师所关心的,能否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也容易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下被忽略;在现阶段教师使用角色扮演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较为重视的创意的开放性,但是却不重视对主题进行规范化处理。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教师对这一个要求形成的认识是不够全面和深刻的,在他们所开展的角色扮演相关活动中,虽然是大胆的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但是却没有制定出来一个大致的范围,致使学生想要展现出来的内容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从而就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学生在接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是相对来说比较低下的
在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中,学生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过分的以来教师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中所包含的创造性内容之间呈现出来了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学生们基本上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知识灌注,在教师的辅导下展开学习,对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是相对来说比较不适应的,在离开了教师的辅导之后基本上就不会自出的去进行学习了。在此背景之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因此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就会下降。学生之所以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学生内在层面心理因素导致的。
动机缺失。在长时间以来学生所形成的学习习惯中,对学习这个概念形成的认识不是十分的全面,并没有充足的动力去学习。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被动的,要在教师的辅导、督促下才能够将学习任务完成,即使在教师的辅导和督促下也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二、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有效性的过程中所应当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并在实践的过程总逐渐的构建正确的教学理念,这能够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有效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人们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启发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它能够为学生所需要展开的思维层面的活动提供动力,并且能够在某些层面上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以便于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素质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是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教学相关活动是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对来说比较密切的,反之也是相同的道理,在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并不能够替代学生的学,否则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进行就不能够起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以及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完善等各个方面的作用了,应当逐渐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以此来调动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于在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将学生占据的主体地位呈现出来。
例如笔者在针对it’s my classroom这一个章节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时候,在向学生们展示遮掩了一部分的动物图片的时候,让学生对这是何种动物进行猜测,以便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与此同时教师在向学生们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what’s this这一个句型,也为后续学习相关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结 语
课堂教学相关活动的有效性程度高低能够从直接的层面上将教师的教学素质水平展现出来。有效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课堂教学相关活动,不管是在课堂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的预期性准备阶段还是课后总结阶段都应当有效果、高效率、有效益。逐渐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构建出来一个效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课堂教学相关工作,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总而言之就是对一切有可能对课堂教学相关活动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优化。效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课堂教学相关活动是教师所应当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霍李娜.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翁华.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3]易梅娣.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0,02:85-87.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商水县高中 体育课教学 调查研究
1、前言
新的课程改革从1999年拉开序幕,至今己经走过12个年头。其中,体育课程改革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从思想高度突破了传统体育课教学的“传习式”框架,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学中心,并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商水县一高、商水县二高和商水县三高。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样本进行了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 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态度
商水县三所重点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92%),这与地区教育局的宣传力是度分不开的,更与体育教师宣传教育密切相关。调查发现,92%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标教学实施后不但教学效果变好了,并且学生上课更加积极。经过近几年的推广,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调查的150位非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都对新课标比较了解和基本了解,也有部分教师通过努力,对新课标有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
3.2 高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非常了解的学生只有3%,比较了解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14%,而学生占10%没听说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上表中人数达到71%的学生竟不太了解新体育课程标准,这样的调查结果值得我们反思。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全面贯彻的过程中说明很多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很少讲授关于课程改革和标准的相关知识,所以造成大多学生在体育课程标准的方面不够了解和知识的欠缺,很多学生在头脑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良好的认识和概念,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削弱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这也通同时反映出体育课程改革以及新课标在学校体育教师没有得到执行、宣传力度不够,并且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监督力度也不够。
表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组织形式变化的评价调查统计表
从表1看到,在实施新课改后58%同学感觉不到变化,31%同学生认为组织形式上的变化并得到认可,甚至还有同学认为新课改后使体育与健康课变得单一和无趣的达到了9%。实现育课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双活动效果的组织保证是合理、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调查显示,没有体会到新课改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化变化的同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和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有着极大地反差。
4、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县高中学生对上体育课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多数抱着消除疲劳和玩玩的学习态度来上体育课。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和实施现状的调查了解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掌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在课程教学中详细的教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且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的指导很少,大多数教师还在自我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从我县高中体育课调查中了解到商水县三所重点高中的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上的要求和需要,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对体育学习都有比较明确目标,由于体育理论课时不足,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学生阅读体育课本的习惯没有形成,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欠缺。
参考文献:
[1] 李桂铃.“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
篇4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课; 激发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49-001
本人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如何激发中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有所感悟,现略述几个策略,与同行切磋。
一、培养积极情感,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学生感到学习没动力、激情,尤其是女生厌学。实施新课程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调节、迁移、感染、动力的功能。教师只有真情实意地引发、启动,让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情实感的萌发。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教师必须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对学生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激情,触及了学生的情感领域与情感需要,学生的体育锻炼就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锻炼活动就不是什么痛苦的,而是一种享受,锻炼习惯的养成与意志品质的提升就不会是外在的附属物,而是心灵的雨露和阳光。一旦学生感受到爱,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心情好,学习热情高,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比赛就会知苦不怕苦,即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咬着牙也要练,无所谓。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改变单一灌输式接受性学习方法,提倡各种教学互动,师生、生生都可进行双边、多边活动。互动不能是形式上为互动的互动,我们选择和追求的互动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主体意识的开放型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再视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甚至唯一职能,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建议,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在答、辩的互动过程中开动脑筋,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大胆思考,自主选择。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的空间,并不断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真心实意的赞赏和鼓励,向学生学习,勇于承认知识的不足或技术的短缺,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三、加强民间体育项目教学,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跳绳、拔河、毽子、武术、拳、操等既是我国民间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又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尤其跳绳对学生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也应重视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做到从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出发,安排一些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或接触比较少的项目,来提高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其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现在中考体育加试又把跳绳作为中考项目,学生学习跳绳的热情、组织纪律、认识能力都大大提。因此,将民间体育跳绳安排在教学单元计划中,这既是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继续发展我国民间体育的需要。考试以单人――分钟跳绳多少次计分,但教学时为了丰富教材内容和练习方式,在教单人跳绳的基础上,可教跑步跳绳、双人跳绳、长绳的双人摇跳和快速跳绳技术。通过跳绳活动和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体质。
四、运用电教媒体,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教育技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刺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人只有高度注意了,才能充分感受刺激,提高兴奋性,对学习有兴趣,从而产生相应的学习效果。现代电教媒体重视演示仿真模拟功能,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展示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把许多难以看明白的如体操之类动作可慢放甚至停格播放,教师适时讲解、点拨,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和重难点,从而提高练习效果。另外,下雨天或雾霾天不便到操场上上课,就可到多媒体教室播放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和健美运动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感受韵律美、姿态美、表现美、动作美,这是最有效的美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自觉追求仪表美、形态美、行为举止美,很有好处。
五、实施成功教学,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篇5
体育能力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体育学科中具有实用性的体育知识,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以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体育技术构建成的一种特殊能力。体育能力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各项体育活动与体育训练影响,同时也与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有关。体育能力是在人本身所具有的生理素质能力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教育与专业的培养,在体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他人的指挥和经验而发展起来的综合能力,是提高人各项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初中体育训练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制定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较强对体育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更为中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能力与行为是极其重要的。
2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
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便是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严重。在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与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也随之推陈出新,要求通过体育实践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但我国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仍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并未改变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仍是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教学示范过程中,体育教师经常做些单一枯燥的体育动作,并不顾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指导其进行体育动作的学习。体育教师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地位,教学形式内容单一,必然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
2.2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
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对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讲授和示范,对于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只依靠体育课堂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中学生对体育有自己的认识,并有自我锻炼的意识。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中学生都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部分中学生认为在体育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在课后对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进行巩固,中学生不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并没有结合具体的现实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相关的锻炼。长此以往,中学生可能无法将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有效的结合,从而无法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由此致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体育能力及行为同样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2.3学校未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
在中学体育教学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性因素的是学校,学校未能够向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环境,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存在问题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与改革,中学体育教学也愈加重视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对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极度重视,但是学校内部对于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却是不齐全的。比如最基础的体育课程中能够用到的篮球、排球等,学校没有足够的数量供中学生使用。同时,由于体育教学设施的不足,致使体育课堂的氛围不够热烈,中学生对体育理论以及实践课程逐渐丧失兴趣,日渐远离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从而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增强,无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能力与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
2.4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的意识
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的意识,是中学体育教学在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部分中学生都存在缺乏体育保健意识的问题,中学生缺乏体育保健意识,是指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毫不在乎,认为在体育课程中受点轻伤很正常,于是导致中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就缺乏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致使中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受伤的几率明显提升。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培养体育保健的意识,在体育理论课程中并未向学生讲授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及其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体育保健的重要性,无法养成良好的保健卫生意识及习惯,对于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身体素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受到极大限制。
3解决体育能力和行为培养过程中问题的措施
3.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仍受过去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地位,教学形式内容过于单一,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极其必要的。在中学体育教学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加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不能够照搬书本的讲授体育知识,并照顾学生的想法以及接受能力;在体育实践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考虑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避免重复训练单一枯燥的体育动作,使学生时刻充满兴趣。然后要改进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运动以及练习时间,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充分的肯定并毫不吝啬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教导并适时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和行为的培养。
3.2加强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
中学生缺乏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将致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同时限制了体育能力及行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在体育能力与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只依靠体育课堂中教师对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行为的教授与示范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自练的锻炼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能力,必须要结合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素质,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注重对中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培养。同时,在学生理解相关体育知识的前提下,要培养中学生将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通过长久的体育实践与训练,从中找出适合中学生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并要求中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堂中保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坚持锻炼,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有效的培养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能力与行为。
3.3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学校内部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不齐全,导致体育课堂的氛围不够热烈,中学生逐渐对体育理论以及实践课程丧失兴趣,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因此,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中学要不断加强对校内体育设施的建设,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对于最基础的体育课程中能够用到的篮球、排球等,学校要准备足够的数量供中学生使用,对于有所损坏的网球网以及其他的体育运动设施,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与更换,以保证中学生能够对其正常的使用。同时,在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的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在学生运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促进了体育能力与行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3.4培养中学生体育保健能力的意识
保健意识的培养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增强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要增强对中学生体育保健能力意识的培养。在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提升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在体育实践锻炼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体育教学场地的卫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同时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卫生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保护自己,从而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健康安全的运动目的,进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能力与行为的培养。
4结语
篇6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了,我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体育教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运动技能教学强调整齐划一、技能教学的精细化,到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我就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进行大胆的尝试,从方法、内容、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无论教学内容如何都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热热闹闹;扁担加西瓜、电视机、大变活鱼等走进了课堂;上、下课时也不集合整队了);现在静下来,回头再思考我们自己所走的路,可以说有些时段没把握好“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明确了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从这一定位来讲,首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形式。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锻炼的载体,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和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我们不能一边讲落实健康第一,一边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否则体育课程改革将失去意义。其次,体育课程目标的多维性,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里讲的发展,不仅指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包括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实现学生身、心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活动,而运动技能的学习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活动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认真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
二、运动技能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抓好运动技能教学不过于追求动作细化的精细化。
运动技能教学面对的是中学生,不是运动员,体育教师必须面对这一现实。要明确中学体育课教学的目标要求,要全面透彻地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用欣赏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不要用训练运动员的要求去苛求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细节。对初中学生学习动作的技术要求,要在小学生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练,要在学生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使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且要积极努力去掌握正确的。
2.抓好运动技能教学要把握好目标、内容、形式等要素。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把握好不同学段学生在运动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创新地选择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练形式,合理地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满足学生需要的技术体系。要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有益地进行拓展,让学生想象着、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练,使学生学得有价值,学得高兴,既学到了应会技术,形成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又获得了积极的运动体验。
3.抓好运动技能教学要合理发挥其竞技性。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合理发挥学生的竞争性的特点,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游戏比赛的形式,而且对中学生技术要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学生将失去兴趣。这样学生将学到的运动技能在游戏比赛中进行实际运用,并与同伴一起活动,既活动了身体,强化了技术,又提高了运动技能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4.抓好运动技能教学把握好差异。
在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往往齐步走,一个目标,统一要求,导致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高要求下,不敢参与、不敢尝试,羞于出手,成为运动技能学习的看客。在新课程标准下运动技能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关注差异,进行技能学习目标分层,开展技能分层教学,同时运用发展性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超越自己,逐渐提高不同学生运动的能力,使目标达成。
5.抓好运动技能教学要保证一定的时空。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仅仅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立足课堂,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保证体育课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并合理地将体育课延伸,通过校内外各种俱乐部和社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有所发展,从而使学习目标达成。
三、运动技能教学和发展体能有机结合是辩证的统一
1.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也是发展体能的过程。
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身心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生理过程。这个生理过程本身就是有生物性改造的作用和效果,比如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需要发展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需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肌肉、骨骼等参与。与此同时,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学生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改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体能。
篇7
【关键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对策
1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兴趣是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从《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实施“有效培养体育兴趣”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显得更为突出。
2对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很少考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的情感体验,教师过多地讲解和示范,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产生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忽视或缺乏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即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而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时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随机抽取了茗屿中学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2名,女生38名)。从学生的实际调查看,约76%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也不能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3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3.1 首先是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原因。传统的“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于是学生的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被选择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二是文化环境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社会中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未缚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
三是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更新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教材内容结构、目的的选择与构建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
3.2其次是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自身体育意识淡漠。学生上体育课常常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二是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动机。一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还较低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己,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身体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不生病就是健康。有了这种思想,对体育课就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对体育就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愈来愈差。
三是学生体质上的差异。一些学生因体质弱,体育基础差,运动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感到困难,这样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达不到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另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却"吃不饱",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其次,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再次,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等要自我提高。
一是教师的职业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才能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学生才能准确地感知动作表象,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二是教师自身的形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体育教师的威信。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并善于传播知识。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最后,在教材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教师来讲,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等等。二是钻研教材的价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三是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备课的结构也很注意,在教材的娱乐性同时,将兴趣导入到课首。
参考文献:
[1]冯子禄. 浅析体育兴趣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4).
[2] 张家念. 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 (04) .
[3]李燕来. 培养学生愉快体育兴趣是学生自觉锻炼的动力[J]. 中国教师, 2009, (S1) .
[4]孙继旺.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07) .
【摘 要】“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体育兴趣”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浙江省乐清市(茗屿中学)随机问卷调查反馈为事实依据,结合以往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科学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对策
1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兴趣是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从《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实施“有效培养体育兴趣”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显得更为突出。
2对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很少考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的情感体验,教师过多地讲解和示范,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产生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忽视或缺乏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即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而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时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随机抽取了茗屿中学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2名,女生38名)。从学生的实际调查看,约76%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也不能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3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3.1 首先是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原因。传统的“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于是学生的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被选择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二是文化环境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社会中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未缚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
三是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更新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教材内容结构、目的的选择与构建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
3.2其次是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自身体育意识淡漠。学生上体育课常常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二是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动机。一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还较低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己,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身体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不生病就是健康。有了这种思想,对体育课就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对体育就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愈来愈差。
三是学生体质上的差异。一些学生因体质弱,体育基础差,运动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感到困难,这样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达不到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另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却"吃不饱",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其次,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再次,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等要自我提高。
一是教师的职业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才能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学生才能准确地感知动作表象,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二是教师自身的形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体育教师的威信。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并善于传播知识。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最后,在教材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教师来讲,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等等。二是钻研教材的价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三是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备课的结构也很注意,在教材的娱乐性同时,将兴趣导入到课首。
参考文献:
[1]冯子禄. 浅析体育兴趣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4).
[2] 张家念. 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 (04) .
[3]李燕来. 培养学生愉快体育兴趣是学生自觉锻炼的动力[J]. 中国教师, 2009, (S1) .
篇8
关键词:高中 体育课 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家长、学校甚至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人的一生。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每一方有权也有责任来为孩子的健康教育负责。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健康教育万万不可忽视。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篇9
在新课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教育新时代,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也暴露出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的要求,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摆在了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线教师面前,那就是如何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个疑问打拼在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线阵地,经过这些年来的摸爬滚打,头脑里渐渐有了些许认识,渐渐有了答案。在此,我想谈谈我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见解。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并设置了相应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所以,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首要考虑这五方面目标的实现。
一、运动参与是基础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它是学生增强体能、发展运动技能、改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促进高中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掌握和应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的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简单地跑跑步、跳跳远、打打球、放松放松,他们在运动参与中往往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这些运动学生倒是的的确确参与了,但这种运动参与并非是有效的。
我认为有效的运动参与并不是放任自流,是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才能完成的。第一,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运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培养了,学生才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才能真正从内心参与到运动中来。第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的学生爱看运动,看各种比赛,但自己不愿运动,这或许是一种惧怕心理作怪。教师应该对运动水平各异的学生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一样的运动参与要求,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证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完成运动参与的任务,逐渐摆脱惧怕心理,逐渐爱上运动。第三,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动作要领。经常有人戏谑地说:“你们搞体育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话其实说出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悲哀。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仅自己要会做,还是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把运动要领讲精、讲透。我在讲解运动要领的时候,非常注重温故知新,在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阐明新的动作要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更快、更好地领会要领和掌握动作。
二、运动技能是保障
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它体现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它是实现本课程其他目标的根本保障。对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已学的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就叫“学会”了,学生“学会”固然重要,但是仅仅“学会”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解决运动技能的“学会”问题,还要解决学生“会学、会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深层次的追求运动技能的“会学”与“会用”。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活动中,其他学科纷纷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新课堂,其实,这种新模式、新课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运动技能不是单单依靠老师的教,更主要地是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用心揣摩。因此,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是提高技能水平的保障,也是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障,更是各种能力得以发展,心理全面健康的有效依托。
三、身体健康是关键
身体健康,是指个体处于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学习和生活的关键。
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了解营养、环境、疾病预防等知识,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还应该涉猎营养学、环境学和疾病预防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地体育锻炼和生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目标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篇10
关键词:湛江 初中 体育课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20-05
1前言
体育,是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科目,也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好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实现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没有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与自主表现的机会。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思想方式走,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对追求新知识的学习和达成目标缺乏动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受到束缚。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发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体育教学,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真正作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把当前的技术型课程传变为素质型课程,改变旧的课程评价标准,不再单单以某一项目的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必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练习,完成学生从我要练习到我会练习,最后达到我要练好的效果。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是为了升学考试而做准备,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去完成老师所安排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没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摸索学习。
因此,有必要对现实中中学生体育课的具体学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以湛江市几所中学为例对中学生体育课学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试图为湛江市乃至其他地方的中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对策建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湛江市初中生体育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体育教育的文献资料以及湛江市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相关资料等,为本文提供依据。
2.2.2访谈法
走访湛江市一中培才学校、湛师附中、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市第七中学,在校的体育老师和学生,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上室外体育课的学练现状进行了解。
2.2.3问卷调查法
在湛江市所有初中中学,本文以湛江市有特色的湛江市一中培才学校、湛师附中、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市第七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的体育课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有效回收率为98.4%。
2.2.4数理统计法
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湛江市初中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随着2009年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改革完成后,除了省定的200米跑这个项目以外,增加了其他自选部分,有“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湛江市也制定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内容提纲。初一年级主要课程为课堂纪律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跳绳及几个短跑项目,包括50米跑和100米跑。初二年级主要的课程是跳绳和短跑、中长跑,包括50米、100米、200米和1000/800米。初三年级一开始就是为中考项目做准备。《全国中小学体育课的纲领要求》,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精神,发挥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经调查研究,湛江市各中学虽然打着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但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还是相距很大,并且大部分中学为了提高体育中考成绩,学校制定自己的体育学校内容,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按照老师规定的任务去上体育课,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生根本没有自由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教学内容单一、机械化,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这种现象出现,而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内容学习只是应付老师,应付升学考试。
3.2湛江市初中生室外体育课学练的基本情况
3.2.1学习方式
目前各中学的体育课学习方式依然保存着传统学习观,其主要特点是学生被动、盲目、单一和机械化,甚至还出现放羊式的学习,而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却比较少,把学习的主动权握在老师的手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学习性。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老师制定的,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课堂程序去走,机械化地去模仿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全部是班级授课制,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运动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所不同,而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和统一练习,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也导致同一个老师教同样的内容而出现学生成绩两边倒的效果,好的学生就会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差的同学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课堂的学习中,这部分同学只带着应付老师的心态去学习。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要彻底改革旧的、传统的学习观。
3.2.2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激情程度去判定和说明。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参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是学生从内心表现出来对体育学习的行为倾向。中学生应该对体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有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一个不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的学生,就算对体育活动有好感,在学校、老师的压力下完成学习内容也是应付式的。
通过调查研究,该地区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表现冷淡,在课堂的学习中,精神分散,对老师的技术讲解感到厌烦。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这种心理,现在不用管老师教的是什么,只要等到学期考核的时候再练一下,考试及格就行。
因此,在这种体育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
3.2.3学习兴趣
从表1数据显示,在体育学习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统一的教学下,由于个体的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同,渐渐的学生自己也感觉到老师在体育课堂教的内容和技术都是为了以后的升学考试做准备的,所以在体育学习后大部分同学对体育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学习兴趣也下降。
3.2.4练习时间
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要求有坚实的理论教学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合理的安排教与学是上好一节体育课必备的前提条件。一堂体育课的练习时间,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中重要部分之一,也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准确地预计安排体育课的练习时间,是提高学生体育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表2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练习时间占总课堂时间较长。
表3资料显示,湛江市中学生对体育课练习时间的安排不满。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内容练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3.2.5练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练习,学生是学习和练习的主人,练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表3、表4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在不同的年级,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态度都有明显的区别,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不管是练习的积极性还是练习态度都还是良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二年级时,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的认真态度都有所下降,进入初三后两者都显然提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升学压力所致。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不是因为喜欢体育而学而练,只是因为不能不练。为了让自己在中考升学考试中增加点分,在老师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只能无奈强迫自己去练习,完成老师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4影响学生体育课学练情况的因素分析
4.1学习内容
初中生体育教学内容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对娱乐性、竞争性强的项目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球类项目,但从表6调查情况来看,湛江市各中学基本不开展球类项目,体育教学的内容基本都是跑步、跳绳,只有很少一些学校才有篮球和跳远。
从中反映出,湛江市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来展开教学的,体育教学开展的项目太少,没有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渗透“快乐”为教学目标,过早进行专项学习,单纯选用以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教学模式,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没有真正满足学生内心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离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
4.2教学设计
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和欲望。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保证他们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根据调查了解,湛江市各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全部是按照湛江市的教学内容提纲,实行单一机械的教学流程,每一堂体育课都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由任课老师统一指挥,集体练习。只求完成教学课程目标,不管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热情,把上体育课当做是一种任务去完成。
4.3练习场地
学校体育场地是指学校拥有的以学生运动为主要用途的场所,通过了解,湛江市各中学,一般拥有室外篮球场3-4个,室外排球场1-2个,田径足球场400米草皮的一个,室外羽毛球场4-5个,有部分中学还拥有室内力量练习室一个。
从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上看,湛江市各中学的体育场地设备还是比较完善的,可是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课程安排时间一般都是在上午的第四节课和下午,所以在一堂课程中大多数都是四五个班级一起上课,这也就出现了练习场地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出现,为了让初三年级的同学有良好的练习场地,学校公布了初一、初二的同学在和初三年级的同学同时上课时,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必须把练习场地让给初三年级的同学。显然就出现了想练习的同学没有场地练,而不想练习的同学也有借口不练。整个湛江市中学体育教学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练习只是比练而又没有真正达到练习的效果。
5对策
5.1重新定位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构建以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课程结构的设制。
在课堂类型的安排中,不仅仅只上体育室外实践课,在适当的时间段,也要多安排室内理论课。融合体育运动技术、中学生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多方面有关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从思想上纠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更新他们的体育意识,把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只是为应付以后升学的考试这种思想彻底消除。
5.2中学体育室外教学内容改革更新
初中生体育教学内容,在长期的变革中,考试项目、规则和教学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种旧的教育形式,使天性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也有减无增。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应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把握运动锻炼能力的方法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作为主要内容。在室外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材,除了完成体育中考的几个项目以外,更应多安排带有娱乐性、组织性、竞争性等中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
作为任课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应用学生喜欢的项目和中考考试项目的练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娱乐中完成学习和练习任务,达到认真练习的效果。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如健美、舞蹈、艺术体操等。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应试及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5.3教学设计与方法的优化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重以老师为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要由过去的老师教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注重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单单实行“强制命令”,通过程序化的练习使学生成绩得以提高。要把教学设计成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方法时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条件和成功的满足感,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练习的良好习惯。
5.4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制定提高体育课兴趣的方法
教师要创设好的教学情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一个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感而启。体育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教学的,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个别同学的演习和自身的实践,从而增强技术形象的真实感,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参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在轻松的气氛下活动,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轻松自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在体育课堂中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并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层次、不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5.5加强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管理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兴建体育学习场地以及对体育练习场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学习和练习平台。体育课程内容安排要与体育学习场地相结合,尽量避免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安排和需用学练场地相冲突,有效解决学生因为没有练习场地或抢场地的情况。
6结论
(1)湛江市体育中考项目改革完成后,湛江市教育局制定了自己的体育教学内容提纲,重新定位中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初一年级主要上的课程为课堂纪律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跳绳及几个短跑项目,初二年级主要上的课程是跳绳、短跑和中长跑,初三年级一开始就是为中考项目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