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沟通技巧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沟通技巧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临床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的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言沟通;临床护理 应用技巧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有效的沟通,需要护士掌握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更需要护士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自觉运用,并且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掌握好这门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1 应用语言沟通技巧的意义
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及专业的知识水准不仅能让病人感到温暖被关怀,而且对医务人员感到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 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1语言沟通内容
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声音要轻柔,语言要温和,要善于抓住病人的心理,从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拉近护患距离,让病人感到亲切不陌生。
2.2语言沟通技巧
与病人的沟通所遵循的原则前提是要尊重病人,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下进行交谈,沟通要有针对性,明确交谈的目的和方法,而且要在交谈的过程中对病人的谈话及时反馈给予应答,以便谈话的顺利进行。语言沟通技巧包括注意倾听、换位思考、及时准确的反馈等。
2.2.1注意倾听
在医患沟通中,听的过程是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过程,倾听要专心,并且要有所回应。
2.2.2换位思考
在交谈中要从病人的角度体会,这样能促进感情交流,加强交谈效果。
2.2.3及时准确地反馈
对于病人的交谈给予点头回应,以便病人有信心交谈下去。抓住主要问题对病人所提供的信息加以分析总结。
2.3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要求在与病人交谈中,语言精练明确,要使用医学护理术语并且根据不同的患者适当的加以解释。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语言安慰、沉稳、详细;对性格开朗的患者,要热情、耐心;对性情抑郁的患者,语言要谨慎,用词一定要适度,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
3 小结
篇2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患沟通;障碍
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涉及到与患者、患者家属、同事、辅助专业人员、医生或其他健康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1]。尤其在当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伤医事件屡见报端,更凸显了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基层医院的护患沟通常常遭遇困境。通过2013年以来我院针对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得到的反馈信息,加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和每月到各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工作检查的结果,分析了基层医院护患沟通障碍的个中原因。总结起来,原因有以下几种。
1基层医院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2]
1.1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所受有关沟通知识的培训也较少。在日常工作中仅重视技术性操作,忽略了患者的社会心理变化,或者不愿真正去关心患者,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2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 由于护理人员少,而患者多,工作繁忙,或者家庭生活因素干扰,自身情绪不良,或者身体不适却得不到休息等,护士往往在言语上冷淡甚至训斥患者。
1.3护士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在与患者沟通时心不在焉,甚至打断患者的话,或者时机不宜,不能把护患沟通融入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
1.4护士的医学知识匮乏 护士仅限于打针输液等技术性操作,对专科疾病的病因、机理、治疗等知识知之甚少,当患者有疑问或者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时,不能恰当地给予解释及心理护理。
1.5护患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有的患者歧视护士,不尊重护士。认为医生是重要的,对护士的沟通不感兴趣或者不予理睬,甚至寻衅滋事。当他对医生、医院环境、现行体制及政策等有所不满时,更是迁怒于护士。针对以上原因,试提出以下对策。
2改善沟通障碍的对策[3]
2.1加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教育,充实、完善护理知识结构,注重沟通技巧培训。这应是一个常抓不懈,代代相传的计划,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巧,强化主动沟通服务意识,增加护患情感交流,并长期巩固。
2.2改善基层医院环境,根据本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相应规定,加强各科室各部门的协作及工作衔接,以便更方便患者就医,更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从而减少矛盾发生,提高护患沟通的效果。
2.3行政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增加对现行体制和政策的宣传和释疑,减轻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压力。比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病种,报销比例,报销时间等有关规定,由行政职能部门组织深入宣传,让农民心中有数,就能大大减少患者因报销、费用问题与护士的争吵。
2.4呼吁对医疗卫生行业,医学科普知识多做公益性宣传。提高人们对医院的认识,改变百姓对护士的误解。增强护士对自身的认同感。
3讨论
《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提出护士应具备的4种核心能力,沟通能力就是其中一种[1]。
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的基本要求,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医疗安全的需要,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许多沟通障碍,但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团结协作,多学习一些,多思考一些,多主动一些,多体谅一些,做有效沟通的引导者,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均娥.护患沟通技巧[M].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
[2]陆秀杰.浅谈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B].中外健康文摘,2011,3-0109-02.
[3]M arcia Grant, Betty Ferrell, Grace Dean, et al. Revision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ity of Hope 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stionnaire[J].Quality of Life Reaserch,2004,13(8):1445-1457.
[4]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1):65-72
[5]刘正芳,宫汝飞,田丽欣.动态情景演练结合规范化用语培训在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9).
[6]Rein DT,Volkmer A.Bauerschmitz GCombination of a MDR1-targeted replicative adenovirus and chemotherapy for the therapy of pretreated ovarian cancer[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12,138(4):603-610.
篇3
[关键词] 临床药师;沟通技巧;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19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12-02
近年来,药学服务越来越注重深入临床,参与到药物治疗的过程之中,不仅为医生提供药物信息,而且直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药学咨询,从而打破了以往那种仅仅以药品调配为主要任务的药学服务旧模式。而此种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者即临床药师。
1 我国临床药师的现状和问题
1.1 临床药师的兴起和发展
1989年原华西医科大学试办5年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开始培养临床药师,这标志着我国临床药师培养工作的启动。到2006年,卫生部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必须配有专职的临床药师,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安全用药服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临床药师得到了快速发展,培养出大批能够进行临床实践工作的临床药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临床药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1.2 临床药师的职责
临床药师与传统药师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临床”。一般来说,临床药师要帮助并且参与到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指导实施合理用药,在抢救患者、诊治疑难患者等方面提供药学专业知识服务。具体而言,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为:①审核医生所开处方,进行处方合理性评估;②深入病房,帮助医师会诊、抢救,参与到病例讨论中,选择治疗的药物;③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监察患者使用药品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④建立规范药历,监护和处置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重点收集患者对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个案病历;⑤向临床医师推荐、介绍新药及其药物信息,解答医护人员关于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并提供咨询服务;⑥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物实验中,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开发新的药品制剂;⑦利用仪器分析的测试手段对重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以此为据,制订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⑧收集药品信息,为医院药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1]。
1.3 临床药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医学逐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依然采用医生看病、开药的传统模式,这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渠道的丰富多样,人们对药物和药物治疗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人们开始要求在医疗服务中得到更详细的药物知识。随着当今的药学服务逐渐转变为“患者利益第一”,患者的需求被放在了医学服务的首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临床药师的作用自然也就越来越突出。虽然近20年来,我国的临床药师对药学服务和整个医疗服务都作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中国医疗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师的培养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从大的方面讲,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和考核评价体系;从临床药师自身而言,工作要求高、难度大,而目前的临床药师的学历普遍达不到要求。受到我国传统药师培养结构的限制,临床药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定位不够,临床能力和经验不足。知识结构更新慢,缺乏继续学习的途径等。
如果要举出一个代表性的具体问题,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经常会被人们提到。
2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
2.1 临床药师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上文所列临床药师8种主要职责中,有一半职责需要临床药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在这些过程中,沟通能否顺利进行,就取决于临床药师自身是否具备沟通的技巧。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时,患者因为生病而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有的患者会对治疗药物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儿童,对药物一般采取抗拒态度。面对这种情况,临床药师如果没有一定的交流技巧,患者不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耽误治疗。另外,沟通可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非常紧急,例如在急诊时临床药师参与诊断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沟通的时机,沟通内容的多少和准确性等各方面都是临床药师所需沟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整个医疗服务的效果都会受其影响。
2.2 临床药师沟通技巧的前提条件
临床药师好的沟通技巧只能让沟通变得更顺利、更有效果,而技巧则是建立在临床药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之上,其中最主要的素质就是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2.2.1 临床药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临床药师首先要具备医德。医德,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任何一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与患者、社会发生医患关系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具体而言,一名临床药师首先要尊重患者的生命和权利,这是从事医务工作的前提;要具有服务意识;服务过程中应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要具有人文关怀[2]。
2.2.2 临床药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临床药师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是药学知识,另一方面是临床知识。对于目前的临床药师而言,关键是强化药学知识,增进临床知识。临床药师要系统地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药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参与临床治疗,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另一方面针对我国药学教育偏重化学、药理等理工科目的现状,要积极培养临床药师的社会人文知识,这也是一名临床药师具有人文关怀的基础[3]。
3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不是一天就能学会的,它是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临床医师的沟通技巧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沟通技巧。下面分别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沟通为例进行阐述。
3.1 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患者是医疗服务的中心,患者的健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所以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的健康考虑。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倾听。临床药师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患者传递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对药物的反应和服药后的感受等,这些可直接为后续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另外,认真地倾听会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从而在心理上有安全感。②及时和恰当的反馈。倾听的过程很重要,同时要求临床药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传递的信息作出及时的、恰当的反馈。这样使患者感到不是在唱独角戏,产生互动,让沟通顺利进行。③尽量少用医学术语,深入浅出地详细指导患者用药。患者不是专家,因此临床药师指导患者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多用日常用语,这样才能够在与患者的交流时做到深入浅出,可以用打比方、拟人等方法尽量形象地告诉患者。④善于引导话题,适时恰当地问问题。发问是临床药师必须进行的沟通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息,才能制订针对性的方案。但是问什么,怎么问却又是一个很大的技巧。有经验的临床药师善于引导患者的话题,发问的时候使用开放的问句,这样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回答得更具体。⑤体会患者感受。有时候患者很难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果一名临床药师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随着患者的描述能够体会到患者的感受,凭借经验和相关知识能够准确定位这种感受,对症下药,对具体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技巧。例如临床药师针对不同的儿童患者,沟通之时语调或温柔,或“恐吓”,可以采用讲故事、给予物质奖励等多种沟通手段达到沟通的目的[4]。
3.2 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临床药师本身就是医务人员,因此临床药师之间、临床药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如医生、护士等地位平等,可以进行平等的沟通。如何让沟通达到效果,也需要注意以下技巧:①不同场合沟通的方式不同。如上文提过急诊之时,临床药师只是协助者,这时候的沟通多是临床药师提醒医生注意。平常的临床药物实验等,药师是主要执行者,临床药师和医生可以就试验的结果进行讨论。提醒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下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不能颠倒。②沟通时注意时机的选择。临床药师协助医生或是护士时,要注意沟通的时机选择,不能打断或是耽误别人的工作。③沟通内容的准确性。医务人员之间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因此彼此的交流中可以尽可能地采用专门的、准确的医学术语,保证沟通内容的准确性。④药物的使用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因此临床药师如果发现医务人员工作中的失误会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威胁到患者的健康,这时要果断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或是委婉地“劝解”,或是直截了当地点名,不可因为任何原因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这也是对一名临床药师沟通技巧的最低要求。
因此,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5-6]。
[参考文献]
[1]徐玲君,揭金阶,尹武华.中国临床药师的工作[J].中国药事,1997,11(3):199-200.
[2]黄久冰.医德――医生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50.
[3]徐志毅.对实施药学服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10(7):52-53.
[4]温伟添.探讨临床药师的综合性培养[J].中国执业药师,2010,8(3):51-53.
[5]陈福民,申玲.深入开展临床药学[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96.
篇4
关键词:护理沟通技巧;儿科护理;影响
现代医疗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迎来挑战,护患间沟通尤为重要[1]。儿科中患儿年纪较小,其语言表达能力与自理能力尚未成熟,无法准确描述心理及生理需求,治疗难度增加[2]。护理人员必须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以此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内的护理沟通技巧。其中,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6.6±2.3)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2±2.1)岁。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对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以护理沟通技巧,具体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及非语言沟通技巧两种。
1.2.1护理语言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为患儿实施护理服务时必须使用礼貌性语言,在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产生疑惑时及时为其解答疑问;护理人员必须对患儿予以安慰或鼓励性语言,最大限度关系体贴患儿,以鼓励性语言缓解患儿焦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实现治疗目的;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及其家属使用指导性语言,在表达这种语言时,护理人员语调尽力保持沉稳,语气尽力保持肯定,以此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康复信心。
1.2.2护理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技巧包括副语言沟通、面部表情、肢体接触、空间距离及仪表仪容等。副语言沟通即为辅助语言,护理人员在与患儿沟通时,必须合理调节语气,以免激发患儿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亲切、真诚、自然的面部表情,消除患儿内心陌生感与紧张感,以便于尽快取得患儿及其家属信任;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如抚摸患儿头部等肢体接触缓解患儿情绪,注意患儿病情,避免触摸患处;与患儿交谈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身高降低自身高度,取蹲位等与患儿保持平视,缩短与患儿的空间距离,以此避免患儿产生疏远感;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衣着整洁、态度和蔼、妆容得体,可使患儿产生美感,便于增加沟通交流。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评估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采用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患儿所涉及的数据资料。其中,选取百分比(n,%)表示两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服药依从性对比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研究组完全依从85.71%(30/35),依从8.57%(3/35),不依从5.71%(2/35),总依从率94.29%(33/35),对照组完全依从62.86%(22/35),依从14.29%(5/35),不依从22.86%(8/35),总依从率77.14%(27/35)。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200,P=0.040<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满意80.00%(28/35),一般11.43%(4/35),不满意8.57%(3/35),总满意率91.43%(32/35),对照组满意54.29%(19/35),一般17.14%(6/35),不满意28.57%(10/35),总满意率71.43%(25/3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照组(χ2=4.629,P=0.031<0.05)。
3讨论
作为现代家庭主体,孩子的健康深受全家关心[3-4]。因此在对患儿实施治疗时患儿家属通常对护理人员及其工作质量要求甚高。患儿往往年纪较小,无法将自身诉求表达准确,极大影响护理工作[5-6]。由此可见,与患儿取得有效交流是儿科病房中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方法[7]。改进沟通技巧与途径可以使护患和谐互动交流,患儿由于年龄局限,内心脆弱,对治疗概念无法正确理解,极易产生哭闹等不良行为,对治疗顺利进行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必须与患儿取得有效沟通,以此更好了解患儿需求,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及治疗措施,更好促进患儿康复[8]。本文为进一步验证护理沟通技巧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性,选取70例患儿行以不同护理方案实施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患儿(71.43%),显示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快速康复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94.29%)高于对照组患儿(77.14%),表明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成功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更好使患儿接受治疗,从而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除此以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与患儿建立正面良好的护理-患儿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调节患儿负面情绪,鼓励并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表达关心与重视,有效缓解患儿负面情绪,积极关注患儿病情进展[9]。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进一步验证儿科在临床护理中结合护理沟通技巧有效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具有可行性。综上所述,对本院患儿行以护理工作时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应用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有效与患儿取得沟通交流。对研究组患儿行以护理沟通技巧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玮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科中心
参考文献:
[1]郭利方.肢体语言沟通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5):77-79,84.
[2]许逢非.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医疗装备,2012,25(2):88-90.
[3]张继伟.儿科护理工作群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1):6689-6690.
[4]王倩.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78-1579.
[5]郑静,黄承益.实施护患沟通前后儿科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9-40.
[6]林艳,马敬香,陈文琼,等.儿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16-18.
[7]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篇5
[关键词] 沟通艺术;表现形式;重要性及必要性;沟通技巧
随着时展,护理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护理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护理更注重服务对象的整体性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整体护理不仅关注病人的生理护理,同时还需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护理,因此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任务。通过多年的内科护理实践经验总结出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形式、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据此探索出相应的护理沟通技巧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使护理职责得以很好履行,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1.护理沟通的表现形式
1.1护患沟通 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面对、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得体的言行、端庄的仪表、专业的护理知识可使病人消除对于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增强对于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护患沟通不良时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与安全事故。
1.2医护沟通 医护之间的沟通是治疗、护理之间默契配合的基础,是保证患者病情好转的必要条件。医护良好的沟通可以形成开放、轻松的科室工作氛围,减轻日益繁重的医疗服务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患者诊治、护理工作中去。
1.3护际沟通 可分为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沟通。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位护理模式出台,病人的维权意识、被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护士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与琐碎,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偏差在所难免,护士之间的互相补充不足、互相提醒便成了完善护理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面对护理工作的心理压力与繁重工作量,护士长对于护理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对于护士的体谅、鼓励、表扬与协助是护理工作得以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2.护理沟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重要性 从患者入院开始,对于病史资料的采集、入院宣教、各种检查及护理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说明、病人心理护理、讲解病情、说明诊疗费用收取的标准等等都离不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沟通。如果护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适度的心理素养、道德情操,不能很好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将会使病人不信任护理人员,易引起护患纠纷及安全隐患。对于医护之间、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沟通不会引起医患纠纷,但管理不善也会引起安全事故。科室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协调,将会引起科室工作氛围的紧张,招致额外的工作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更加劳累,易造成工作疏忽与护理差错,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2必要性
2.2.1保护患者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承担着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责。无论医术多么精湛、道德多么高尚的医护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将使正常的诊疗措施不能充分落实、病人的正常生理、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减弱对于患者的救护能力,使患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与护理。
2.2.2保护护士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准确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长河中,高新医疗设备风起云涌般涉入护理工作的行列,因此,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失误和偏差(1)。当代护士必须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医生、同事之间工作交接清晰无误,记录及时完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减少护理失误与偏差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做到谨言慎行,保持良好仪表,以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矛盾,减少护理失误与偏差,为患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才能保护自己不犯错,继续坚守在护理工作岗位上。
3.护理沟通技巧
3.1因人而异的语言沟通 曾有我科一60岁农村男性心脏病病人,于晚8点护士操作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时,置疑护士的注射方法。当班护士内科工作多年,性格开朗,开玩笑说自己新来的不懂注射。病人当时便当真了,事后投诉医生该护士不会打针。可见,语言沟通技巧是因人而异的。患者文化修养与生活阅历导致了性格的多样,护士要懂得对待不同性格的病人的沟通方法,以真诚、专业、保护患者为原则,以取得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为前提,然后适度增加情感联系,创造良好诊疗心理氛围。
3.2适度沉默原则 有些患者因为疾病折磨,应激反应能力不足,易导致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与言语攻击行为。面对患者的责难,护士要懂得保持适度沉默,让患者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加以劝导,详细讲解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案及护理相关操作。以微笑服务面对患者的无理取闹,使患者产生内疚心理,从而更加配合护理工作。
3.3非语言沟通 比如护士的面部表情、眼神、声音、身体姿势、空间距离等等,能够影响沟通的效果。内科病人中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者较多,疾病折磨使多数病人产生无助、被抛弃感。护士亲切的称呼、甜美的微笑、温柔的声音、适当的抚摸等可使病人有一种亲人的归属感,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减少护患矛盾。
3.4运用护理心理学 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2)。护理工作中,各种素质、性格、阅历的病人对生活需求、疾病认知不同,护士面对形形的病人,除了专业的护理技能、丰富的社会交往能力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应对病人的各种问题与正常需求,提高服务标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3.5宽容、互助、理解原则 不管是医护关系还是护际关系,都属于一种特殊的职场关系,其宗旨都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因此,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专业方面要严肃对待,人情方面要学会包容理解。只有在良好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宽容理解才可能弥补繁重、复杂、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与偏差,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结论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有效的护理沟通可以解决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与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的作用,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更好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促进疾病康复的有力措施。做为当代护士,我们只有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挑战,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情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以更大的能力为患者服务,为完善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使自己在“救死扶伤”中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非语言性沟通技巧;ICU护理工作;满意度
随着医学护理的快速发展,护理的服务模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护理的服务模式开始从传统的简单护理发展为现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服务模式[1]。ICU病房是医疗特殊的治疗场所,在ICU病房中接受治疗的病人大多为重症病患者,所以与病人进行非语言沟通是了解病人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ICU护理中,护士只采用简单的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极易造成病人与护士的沟通产生阻碍,引发护理人员与病人间的矛盾。为了提高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院对部分ICU病房中的病人采用改进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沟通过程中有效的改进了病人与护士的沟通障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ICU病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100例,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分布为10至70岁,平均年龄(40.0±5.0)岁。对照组中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分布为11至68岁,平均年龄(41.5±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ICU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具体方法有:①护理人员提前制作护患沟通示意图,图中使用彩色线条画出人体的各项器官和部位,配上数字、拼音和文字。例如在人体的心脏部位写上“心”、“xin”,并标上数字“2”。如果患者心脏感到不适,则用手指向心脏部位,护理人员可以立即得知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通过示意图指示,不同年龄、不用文化程度的患者都能轻松理解,作出正确的表达。②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将之前所制的示意图交给患者,并向患者详细的解释图上所表达的各种意思。文化程度高的成人可以直接指出相应的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患者则可以指出相对应的数字。对于指向不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反复说明,以准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矛盾,以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观察不同时间患者的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情况了解患者想要表达的需求。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以给其提供笔纸,让患者用文字的方式表达。④由于患者暂时缺乏语言沟通能力,患者在ICU病房时可能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不安。ICU护理人员在针对这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对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用正能量的语句鼓励患者。对年龄小的患者可以使用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关爱。通过不断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方式,让护患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密切,是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保持心理舒适。
1.3护理满意度调查
使用本科室设计并制作“护理质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护理技术、安全感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另设计一份“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患者离开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发放两份调查问卷给患者,让患者根据问卷内容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9.O 软件实现。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质量
观察组患者在护患沟通、护理技术、安全感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2.2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89%,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详情见表2。
3.讨论
ICU病房中的患者,大部分因病情需要切开气管,气管插管接受治疗[2]。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意识仍然清楚,但缺乏语言交流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ICU病房的特殊性患者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只有护士是可以沟通的对象之一[3]。护理人员有效的沟通将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在ICU护理中,应改进沟通技巧,使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改进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上都远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综上所述,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ICU护理工作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麦华玉,卢艳珊.非语言沟通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3,05(17):26-28.
篇7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话务员,除了要懂得一些简单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解答客户的咨询和疑问。因此,我们更需要具备的是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沟通技巧。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新下发的各种新业务、新知识、新活动,我都认真学习,充分领会其精神,并且牢记;对于一些基础业务知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如果说业务知识是做菜的原料的话,那么良好的服务、沟通技巧、就是技艺高超的厨师,只有具备高超的厨艺,才做让原料展现出良好的品质和口味,服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知道的再多,掌握的再全面,也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倒不了来。所以我们要组织各种服务知识培训,通过学习相关服务、沟通技巧,并将其运用到服务工作中去。
一、 作为公司职员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毋庸置疑,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好公司的每一条规章制度,执行好每一个工作流程,牢记好每一个规范用语。上个月我们的工作纪律、工作的积极心和工作心态有所调整,都比前都进步了很多,我相信我们还会做得更好。
二、 表情、语气愉悦。话务员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与客户互不相见,通过声音来传达讯息,所以我们的面部表情和说话语气、声调就更加重要。上个月我们的行为规范有所提升,能够把行为规范的18条综合应用到外呼中,所以我们的总体成绩很不错,一个优秀的话务员必须做到面带微笑,语气平和,语调轻松,用词规范、得当,给客户愉悦的感受,让客户被我们的诚信、愉悦所感染,使服务深入人心。
三、 要学会调解心态,还会因为数据不好打、业务推不出而产生负面情绪,凡事只要调整好心态,没什么我们做不好的。
四、 外呼时间上的控制,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们更应该为客户、为自己节省宝贵的时间。现在我们外呼时间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我们现在外呼成功率提高了,那投诉率也提高了,所以还没有达到我们所外呼的目的。
篇8
1门急诊患儿的常见心理特征
1.1陌生恐惧感:门急诊患儿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就诊程序的不了解、对医生护士的专业水平持怀凝抵触的态度、加上对患儿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都产生强烈的陌生恐惧心理。
1.2焦虑烦燥感:由于就诊的程序及医院科室的细化,做各项检查时需要家长带着患儿在不同科室之间往返排队等待,加之对患儿的担心以及患儿因生病不舒服而哭闹不休,门诊就诊环境的嘈杂都易使患儿及家长产生焦虑烦燥感。
1.3患儿家长对诊断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以及独二代的出生患儿在家庭中成了祖孙三代的生活重心.,一位患儿生病全家倾巢而出赶往医院。每位家长都迫切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对医生的诊断要求及时准确立马见效,对护士打针输液更是要"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希望一次就明确诊断。
1.4怀凝心理:由于迎近几年来社会及医院各方面的原因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面前信任度下降,因而造成患儿及家长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产生疑虑不信任。
2有效的沟通技巧
2.1语言交流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2.1.1礼貌亲切的迎接性语言:"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见到患儿及家长进入科室,候诊护士应主动迎上前用得体的称呼接过病历初步预检分诊、测量体温、按排就坐候诊,并亲切告之请稍等,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恐惧陌生心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好感。
2.1.2当患儿诊断完毕时候诊护士应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及时耐心地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交费、如何联系检查或住院科室等。如需门诊输液的患儿、与同事做交接及时给患儿做皮试等。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长之间语言互动取得患儿及家长的认同。
2.1.3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采用得体的称呼、恰旦的交流方式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如对年龄大的家长可称呼大伯、大爷、奶奶、大妈等,对患儿则可称呼小宝贝、小帅哥等。与年龄稍大的患儿交流多用夸状性、鼓励性语言。如对小女子孩可以说“哟、今天你真漂亮!小蝴蝶结好美噢!来阿姨看看小手好不好?”对男孩子则可以说“小帅哥今天好勇敢!我要告诉其它小朋友你是最勇敢的”等等,取得患儿的配合。与家长交流则多用安慰性语言,如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尽快给宝宝治疗的、这病会有好转的等等,取得家长的认同。
2.2注意非语言交流枝技巧的配合:
儿科门急诊护士在给患儿冶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配合使交流更加通畅有效。
如面对患儿时应面带微笑、不时抚摸患儿的头部或身体、拉拉小手等,用肢体语言传递给患儿我很喜欢你的信息,消除患儿的恐惧感。面对家长应采用顷听家长的诉说,并配合顷诉内容采取或同情或微笑的表情与眼神以及一些简单语气词,如“哦是吗?真的咳喘很励害啊!”“不用担心啦!听医生的吧”向家长传递我与您一样为你的宝贝担心的信息。在治疗与护理中用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患儿服务进一步取得家长的信任。
3护理体会:
门诊就诊及治疗的患儿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暂、受就诊环境、排队候诊时间、以及焦虑、烦燥、担心等心理的影响易与门诊医护人员发生医患纠纷及投诉事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针对门诊患儿及家长的普通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迅速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恐惧、烦燥、焦虑感,及时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为患儿服务,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糸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总之,护士在新的医学模式中学会运用一些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志愿者 沟通技巧 心理准备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独立生活的人,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存在,而这种与外界的紧密联系是由人类的需求所决定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每一种需求都离不开与外界的沟通,我们需要生存的物质供给,需要发展的精神保障,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必不可少。
1、志愿者工作的人际沟通
“志愿者工作的人际沟通是指志愿者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能够准确把握他人话语背后的想法和情感;能够有策略、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在志愿者的内部沟通,还是志愿者为运动员、观众等服务过程的外部沟通,都对志愿者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志愿者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形形的人群,无论是寻求帮助的被服务人员,还是志愿者的搭档伙伴,或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解决问题、促进交流都需要志愿者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任务。而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培训中,关于沟通技巧也是必修课之一,这也是志愿者基本素质之一。而“志愿者工作的沟通技巧,是指志愿者采用多种手段,通过最合适的方法与服务对象交流,以达到彼此相通的目的。”[2]
2、志愿者沟通的前期准备
首先要储备志愿者专业知识。销售员在推荐产品时要先了解产品属性,以便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教师在教授课程前要先了解学生个性,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之前要先了解志愿服务,以便贯彻志愿精神。就中国目前志愿者发展状况来看,青年志愿者占有很大比例,而青年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在从事志愿者服务的时候仍需参加培训以此来弥补志愿者知识的漏洞,对志愿者及志愿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比如在大型活动中志愿者会负责接待、翻译、导游等工作,这就需要志愿者对自我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客观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沟通中展示志愿者风采;再比如在社区工作的志愿者要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社区提供非营利并且是无偿的帮助行动”。[3]这就需要志愿者了解如何和老人、孩子、残障人士等沟通,否则只能事与愿违。总之,知识指导实践,若想能有效沟通就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语言上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人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我,只有事先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人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在志愿者工作中会遇到形形的人物,有贵宾也有贫民,有事业有成者也有残障人士,有天真的孩童也有无助的老人,志愿者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预期目标,而志愿者在与被服务人士沟通时要充满信心、充满耐心、充满爱心、充满责任心。但是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自卑心理让一个人主观上地自我低估,使之羞于表达、怯于表现,在与人沟通时不能落落大方,让沟通的客体感觉不到主体的热情。尤其志愿者在接待贵宾时如果因为身份等原因而怯于展现志愿者风采,影响贵宾对志愿者的印象,影响工作的效率。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充分的认识自我,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与不足,但是若将自身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相比较只会让人感觉低人一等,所以要充分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评价,肯定自己的成绩,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志愿者要坚定志愿服务精神,坚信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信、大方地对待被服务的人群。
在志愿者沟通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在慰问孤寡老人时,因为老人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让志愿者沟通无果,便失去了耐心;或者在与外国人沟通时因为语言上的障碍而失去耐心,便草草了事,不再为外国友人服务。这种急躁心理不仅会让沟通客体内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还会影响志愿者形象,甚至影响整个团队形象,所以志愿者在沟通前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耐心,时刻提醒自己要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帮助他人。
3、志愿者语言沟通的艺术
前期准备工作只是基础层次的铺垫,具体的沟通效果还要看在实践中的语言以及非语言的运用。而语言是人类素质的体现,会说话是更是一种行为艺术。
3.1 志愿者用语礼貌
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自愿的、利他的行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要给予人帮助与温暖,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沟通中志愿者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会让志愿服务事半功倍。志愿者要将“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很高兴为您服务,再见”等礼貌用语铭记于心、挂于口边,对他人尊敬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3.2 志愿者正确称呼
称呼是指人们正常交往应酬中彼此所采用的称谓语。称呼运用恰当体现出沟通者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对方的尊重程度。在对多人称呼时,应按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在正式接待中可按职务称,如某某经理;可按姓名称,如某某女士;可按职业称,如秘书小姐;可按代词称,如您、你们……在社区工作中可以亲切的称呼爷爷、奶奶等拉近彼此的距离。志愿者对称呼的恰当运用是人际的关机,毕竟“各就其位,再行言谈”。
篇10
摘要: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大陆得到快速发展, 人们加深了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认识, 同时,许多高校利用社会工作的技巧不断充实学生管理办法。本文着重从个案工作技巧和个案工作技巧在大学生管理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技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242-01
一、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就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达到个人与社会良好的互动状态。从定义可以看出,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的过程,在整个助人的过程中始终把让个人或家庭能更好发挥社会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在助人的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对案主人格的促进、发展,希望案主以健康、成熟的心态面对问题。同时,个案社会工作强调案主潜能的发挥,促使案主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注重知识基础。
二、个案工作技巧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一)确定需要帮助学生的技巧
开展个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受助的大学生的确定。从目前受助学生的特点来看,受助的大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自动找到学生管理者主动寻求帮助的大学生;二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愿意承认、也不会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大学生。对此,工作者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去确认案主。了解案主的心理问题、问题的成因。为此,首先,要建立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其次,学生管理者应掌握收集信息的技巧如通过谈话、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案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案件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同时分析案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案件中充当的角色、作用。
(二) 学生工作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了解学生矛盾所在
沟通技巧的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保密原则等。所谓自愿原则指的是个案社会工作中强调案主的自愿性,作为社会工作者决不能强迫案主与自己沟通,但也不应放弃随时与案主沟通的机会。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出不愿意交谈的意愿,那么学生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平等原则所尊崇的是在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这一原则对学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渴望和学生工作者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拉远学生与学生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保密原则强调的是社会工作对案主的信息、谈话内容进行保密的原则。作为学生工作者同样应做到这一点,对学生的信息、与学生的谈话内容进行保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自愿。学生工作者在了解案件过程中,如果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沟通原则,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作用。首先,学生管理者需要用专注、积极的态度倾听受助者的倾诉,使受助者产生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感觉,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和没有压力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深层地表达自我的意愿。其次,对受助者倾诉后需要有表达同感的技巧,使其觉得学生管理者一直都很关注她,为谈话营造关怀和融洽的氛围,也促使受助者在更深的层面进行自我表达、自我了解和自我探索。在社会个案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主要沟通技巧如下:
⑴、关注技巧: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同在。有效的关注有两个意义:让案主感到你与他在一起;使社会工作者成为有效的倾听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是非常困惑、迷茫的,他需要一个理解者能倾听自己的困难。
⑵、非言语技巧 :非言语行为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个案过程中,通过身体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非言语行为可能促进案主对你信任、并开始自我探索但是也可能引发不信任,抗拒自我表露。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身体是与案主沟通的管道,同时还要学会运用身体语言如坐姿、手势、眼神等。
⑶、倾听技巧 :完全的倾听包括三个方面:观察案主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通过澄清、提问等技巧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
⑷、澄清技巧 :当工作者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案主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用到的技巧。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思想混乱等状况,这时运用澄清技巧对于掌握准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⑸、提问技巧:有效的问题要围绕案主的关注点,提出问题后要给案主必要的时间来回答。尽量避免指责性、评判性的问题。同时提出的问题应帮助案主具有实质意义。
(三)与求助学生建立关系技巧
与求助学生建立关系,首先以尊重、接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社工都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无论他的个性如何,生活习惯以及态度如何;接纳学生,就是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是可以成长起来的;平等对待学生,就是无论学生被老师或同学认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学生管理者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事实上,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受到困扰就会对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学生管理者,每天会面对着许多有困扰的学生,他们或许是需要学生管理者的帮助,或许是因心理障碍需要学生管理者的疏导,这时候,社工就要表现得有耐心,爱心和关心。有耐心才能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学生传达的信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爱心,才会形成责任心,积极主动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还要具备关心,学生管理者才能做到“感学生之所感,急学生之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