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

篇1

[论文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可分割。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就必须了解语言,所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彼此不能孤立存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任何一种语言教学中必然涉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了应试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却很少重视文化背景资料的理解,致使三四年级的学生还不知“john bull”为何物。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语言并不是唯一的困难,缺乏背景知识倒是一大障碍。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及该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于是,探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理解,借助文化理解为教学提供新的途径,是教学的急需,是教学深层次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文化的概念 

英语文化是基于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不同人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同。布朗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科尔兹下的定义是:"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创造的一切"。康顿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虽然这些模式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但他们全然控制着人的行为......"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关于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张奎武著《英美概况》中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分五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政党”。借鉴其对英语文化的划分与归类,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将英语各种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归纳与划分后,可将英语教学中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教育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内外高等院校概况等),民俗文化(人文学,哲学,民俗学)。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铺垫与衬托,建立一种教学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将这些与教学主体内容匹配的背景文化称为英语教学的文化理解。 

二、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般说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他们不仅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学术书籍,而且能够用英语写文章、论文和学术报告;二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逐渐了解另一种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知识,并且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有效的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传播本国的文化,而且要引进和学习国外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哪怕是你造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意思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语言地道。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了近十年的外语之后仍然一开口就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一般说来,文化知识能够直接通过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而文化交际则要逐渐通过非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对那些出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的人来说,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是很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国家的人,尽管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语法等等知道得很少,却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长大,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但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尽管已经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交流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已经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和限制。 

从长远来看,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过多地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得。 

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真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用的语言材料和创造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2)指导原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知识的增加,英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英语的价值观、信仰和宗教有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要要求他们正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政治和社会。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持合理健康的看法和观点。(3)实用可行。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化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总之,文化教学要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文化交际为主。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尝试 

究竟怎样实现借助文化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成效,充分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模式,能够见到的是关于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所以,作为本篇的重点内容是究竟怎样借助文化理解来提高英语教学,力求以文化理解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单元a课文为例,文章从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简述charlie chaplin的生平。单纯从语言角度看,文章没有太难的语法知识,但要充分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内涵,学生就必须了解charlie chaplin的一些生活经历和英国作家dickens的相关著作。比如课文第一段提到"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3](狄更斯或许会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这句话的翻译不难,但是学生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狄更斯在卓别林出生时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卓别林一岁时父母分居,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发疯,很小就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流落街头,生活凄惨,这些卓别林早年的生活经历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oliver twist很相似,因此才有了文章中的那句话。 

4.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b课文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一个中国女孩带美国男朋友回家吃晚饭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s is the chinese cook’s custom, my mother always made negative remarks about her own cooking. that night she chose to direct it toward her famous steamed pork and preserved vegetable dish, which she always served with special pride. 

"ai! this dish is not salty enough, no flavor," she complained, after tasting a small bite. "it is too bad to eat." 

this was our family’s cue to eat some and proclaim it the best she had ever made. but before we could be so diplomatic, rich said, "you know, 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soy sauceand he proceeded a riverful of the salty black stuff on the china plate, right before my mother’s shocked eyes.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母亲批评自己的拿手好菜味道偏淡不好吃,"我"的美国男友信以为真,在菜里添加了不少酱油提升味道,结果却令母亲异常吃惊。这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对比教学的优秀素材。众所周知,中国人视谦虚为美德,对于自己拿手的事情习惯采用"抑"的态度,给予否定评价,其真实含义往往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或认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接,不会刻意贬低自己认为值得称赞的东西。 

在讲解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选取文化冲突比较明显的部分做特别说明,对比两者异同,从而引出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比较与对比中让学生学习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 

[2] 布鲁纳 教育过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12. 

[3] 关世杰译.世界文化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韩红《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主办2002.1 

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新时代教材教法品德教育

[作者简介]王琦(1981- ),女,辽宁锦州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育;陈瑞燕(1981- ),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9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20-02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今时代成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得了大量信息的同时,易受到不良思潮和信息的影响。作为大学语文课教学,既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文章和思想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心灵和智慧。

一、教材内容要贴近现实,与时俱进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人生和社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学语文需根据学生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承接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的阅读、理解、分析、欣赏、领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促进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上,首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作品。

1.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永不过时的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无论是从知识含量还是审美上来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其人格都有促进作用。在讲解经典的文学作品时,除讲解其本身蕴含的精髓外,还要结合现代思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此才能让学生更了解经典文学,并从中收获新的感悟。在选择经典性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外,还要增加当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的分量,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2.多选取当代的文学作品。当代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了解社会、人生和人性。在讲解这些作品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选取一些具有实用功能的文章。如演讲稿、影评等作品。大学语文的教育除了要从情感和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大学语文课以理论讲授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在短期之内见成效。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摒弃死板僵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1.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大学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大学的功能不仅在于培训职业人,更在于培育人,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不能照本宣科,做知识的搬运工。如在讲授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可结合自己第一次出门的经历,让学生谈谈自己第一次离家时的心情。这样,可以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将真情实感融入讲授中,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并有所收获。

2.导入情境,结合问题。情境导入需要老师创设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谈话情境、表演情境等,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学生产生兴趣动机,并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我探索、合作交流、共同研究相结合,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如在讲授《大学之道》时,对其中“三纲领八条目”的理解,可结合当今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情况及大学通识教育中对高等学校职能的定位等,引发学生对探知问题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讨和自主学习。

3.结合专业,结合实际。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在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外语系上课时可多加入外国文学作品;在给法律系上课时可从人格人性的角度入手讲解作品。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能力和素质。大学语文要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另外,大学语文课也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技能,专门设置一些实践单元,如写对联、公益广告词、求职信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性的同时显现出生活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特点。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个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4.交流思想,积极引导。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独到见解。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交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意见,为学生的个性和独到见解提供展现机会。教师多使用启迪式、小组讨论式与自主学习式等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让从学生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学习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文化观念;教师更多是“引路人”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学习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教师提出问题:雨点打在叶子上发出的声响是客观存在的,为何说“莫听”?这种质疑的启发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习惯,提高思想素质,激发创新的精神,建立灵活的思维方式。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在知识经济时代,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随着教学课件制作方法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课件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将课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发挥课件的最大效用。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方案应遵循与教学内容契合、直观形象、新颖独特等原则。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发扬传统美德

大学语文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应面对现实生活,将社会中最新的、健康的理念带给学生。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精神文明发展却相对滞后。社会上出现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的思想,青年一代疏离价值、混淆是非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高等学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德育必须提上日程。

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更要肩负起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的使命。程菁、刘汉波在《大学语文》的前言中指出,当下大学语文的功能首先在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通过经典诗文的研读,激发出潜藏在年轻学子心中的良知与爱,接续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培植起坚实的文化心灵。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以抵制现实的诱惑,对抗道德沦丧,做一个正直的现代公民。要达到这个目标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健全完善的人格。教学需要言传身教,教师本身人格品质是否完善直接决定着是否能教授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讲到《武帝本纪・虞舜》时,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更要让其学习虞舜身上优秀的品质,使学生明确:从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品德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注重将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多引用正面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才会发挥出其真正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涵。

[参考文献]

[1]程菁,刘汉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胡楠.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3]谭凤菊.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教育界, 2013(6).

[4]魏存礼.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旅游纵览,2013(6).

篇3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将“大学语文”的文字教材和电子教材配合使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建立大规模的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语料库,有助于教学相长。这一点可以借鉴南开大学的做法。南开大学文学院在2005年推出了综合纸质出版物、光盘、网络、数字化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大型多媒体系列教材。将文字、图片、音像、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图文并茂,声画结合,一个精讲内容辅助以多样性学习资源的单元模块,多角度多侧面地延伸了教材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性阅读,真正做到教材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针对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二、在教材的思考练习环节,增加“素质教育关注点”

将语文知识和社会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技能结合起来,设置开放性多维视角、具有启发性的课后问题。如《冯谖客孟尝君》这样的文章,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思考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从择选、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积极的和消极的)。”具有很强的启迪智慧性。根据三本院校学生实际,还可以增加例如“请设定情景模拟练习‘毛遂自荐’(求职情景、竞聘情景等)”这样的题目,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智慧,增强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总体上说,在教材编选上应侧重选择能提供审美愉悦,体现积极上进的精神,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的经典课程内容,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

三、教学改革

篇4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生命教育 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02-02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他告诉人们,生命不但是珍贵的,而且是神圣的,每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以善良之心来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存的价值。可见,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迫在眉睫,而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其生命责任意识更为重大,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自身个体的生命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医学生热爱、奉献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

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帮助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神圣,帮助他们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如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天地之间万物生灵,以人最为珍贵,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法国思想家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写道:“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他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在学习该课文时,本人围绕“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样才能做到敬畏生命?”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层理解尊重他人及其他生物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敬畏一切生命形式,是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对一切生命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就得不到保障。再联系到当今大学生漠视生命及人类为金钱利益伤害和毁灭动植物生命的社会现象,并让学生反思这些毁灭生命的恶的事件,使医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并自觉形成强烈拯救生命的使命感,从而学会尊重个体生命和挽救每条生命。只有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才能心怀仁术,克服困难,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

二、教会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存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懂得对他人生命的热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医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医疗事业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的教育资源,教材中很多作者本身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典范。如司马迁、杜甫、苏轼、曹雪芹、史铁生等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在苦难中保持坚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本人在讲课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如在教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在课前一周就让学生查阅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司马迁在面临人生灾难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奋斗历程。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老师适当启发、引导,如“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此想了此残生,到底是什么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何看待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而选择了隐忍苟活?”“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司马迁的生命历程还是‘残生’吗?”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苦难,不应该自暴自弃,更应该懂得怎样去求生存,谋发展。司马迁的遭遇和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反,大学语文还有一些作者,如屈原、顾城、海子、川端康成、海明威等面对生活的坎儿而选择了死。在教授这些作家作品时,通常应用比较法,找出其共性,分析他们放弃生命的原因。然后再和司马迁这类人物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何种原因,自杀终是不当的,自杀其实是一种懦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教学中通过情感渗透帮助医学生树立“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职业理念。

医学生只有成为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生命的人,才会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会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生命,学会珍惜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形成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习惯

尊重生命意味着不仅要尊重、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必须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一定要有同情心,这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基础。本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善良、仁慈的情感品质,让学生从内心树立“仁爱”的思想,使这种“仁爱”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都是句句凝情、字字滴泪的感人肺腑之作。教学时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人伦温情:祖孙情、家族情、夫妻情等,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亲人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学习作者心系家庭、关爱亲人、关心他人的爱心和责任,培养医学生的博爱胸怀、仁爱之情。这类作品情真意切,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从而培养学生珍重生命,善待生命。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让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成为一种习惯,他们才会从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拯救生命的使命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全力去救治生命。

四、超越人生困境,提升生命价值

生活中挫折是难免的,面对人生困境,该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呢?许多医学生怀着“白衣天使”的美好梦想走进大学校园,当理想与现实脱轨的时候,便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中不堪重负,甚至放弃生命。因此,培养医学生坚强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中许多文人命运多舛,经历各种磨难,或政治上、或生活上、或肉体上,但最终他们超越了困境,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田园中得到了快乐,在内心中找到了安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要让生命得以超脱与升华,就要到自己的内心里寻找自由。当李白理想受挫,政治道路遭遇艰难时,他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刘禹锡虽悲叹人世沧桑,但相当达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他们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精神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地激励。

另外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时,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人是如何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的。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了超越的自由?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借此促使学生热爱人生,超越自我。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名利的诱惑,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困境中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

总之,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对医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医学生感受人生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引领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敏智.谈谈医学生生命观教育[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

篇5

关键词: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多维度阐释 《大学语文》教学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讲授诗词作品时,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如何讲解、阐释?如何阐释才能恰到好处?既不因为阐释角度的限制而损害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又不会因为阐释的泛化而趋向过度阐释、阐释变得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阐释文本,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和领悟力。而感受力、想象力的培养与理性的分析阐释往往又是格格不入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以一种看似定解的解释传达给学生,从而得出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似乎也变得确定无疑,但是由此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极大地束缚,他们很难再作出其他丰富的想象和解释。这正如庄子在面对“道”时的困境一样:“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任何一种对“道”的判断和言说都是对“道”的一种遮蔽和亏损。根本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具体的‘言’都不能完整地表达‘道’,因为‘道’理当包括一切的‘言’,包括这个用来言‘道’的‘言’。故用任何一个‘言’来表述‘道’,都不可避免地使‘道’亏损”①。久而久之,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钝化学生的感受力。这种问题已被广泛地觉察与重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乏舍弃阐释、仅靠吟诵来体悟文本的方法出现,但这种方法也是有其局限的。应该说,这对那些悟性较高的同学是非常有效的,但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没有必要的讲解与阐释,他们又无法进入文本,更不用说想象空间、感觉力的培养了。因此,不讲解、反阐释在实际教学中又是难以操作的。那么,如何建立一种既不损害学生的感受力又合理引导的阐释方法?笔者认为多维度阐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多维度阐释是指在讲解、分析文本时,不从单一的维度来提供定解,而是多侧面、多角度地进入文本,既让学生理解文本,又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当然,这种多维度阐释又要合理地把握度,以防走入牵强附会的过度阐释。下面,将以《萧红墓畔口占》为例谈谈这种多维度阐释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萧红墓畔口占》是当下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讲的篇目之一,也是戴望舒晚期较为成熟的作品,文本篇幅短小、仅四句,初读此作,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其内涵单薄,情感容量也并非震撼人心。但仔细玩味,文本还是自有其特色和张力的,如果以一种单纯的讲解面对这首诗歌,就一定会削减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多维度阐释可以使文本的内涵增值,让学生更加丰富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尝试融入多种阐释角度和方法。

一、情境还原法

情境还原法是一种最为传统、最为常用的分析作品的方法,指的是把作品放在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语境之下,结合作者的个人际遇、意图展开分析,还原其背后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从而最为客观、真实地接近作品的原貌。“还原语境的重点在于探究作者当时的言语的意图。不少人认为,个体差异、时空悬隔会为阐释设置极大的障碍,导致意图的迷失。但笔者坚信,作者的意图不是不可追溯的。”②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甚至对于有些作品而言,如果离开对特定语境的还原,就无法理解或者就失去它固有的价值。当然,这种情境还原,只是尽可能地“追溯”,试图达到完全的“历史真实”也是相当困难的,但这种还原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真实地理解作者创作的原本意图和情感,从而不致过多地偏离文本。比如在面对《萧红墓畔口占》这一文本时,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对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还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此诗的时代背景;二是戴望舒、萧红其人其作,以及其个人际遇、人生命运。了解前者,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长夜漫漫”,为什么该诗在初次发表时,第二句“放”前有一“偷”字。这都是对当时日据时期香港残酷的生存现状的生动说明,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解放的无尽期待,体现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感;了解后者,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冒着危险,“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去凭吊亡者,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很多,其中的共鸣体现了一种心灵的相通,两人的婚姻悲剧、个人遭遇、诗性才华等方面都有太多的契合。因此,这种情境的还原,一定会给作品带来更为准确的理解,也会给作品带来更为丰富的蕴涵。

二、感悟法

感悟法是一种很难操作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想象力、感受力的培养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还原和导读之后,让学生切身感受作品是非常有效的,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也备受推崇,并被称之为“妙悟”。“妙悟说”的集大成者严羽“以禅说诗”,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沧浪诗话?诗辩》)

严羽把“妙悟”上升到“当行”“本色”的高度,并作了具体的类型划分,这种理论本身的产生也不是西方式的思辨结果,而是严羽本人“妙悟”的结果。当然,严羽这里所谈的主要是作诗之道,即更多的是放在创作层面上来谈悟的,但对分析作品同样是适用的。在《萧红墓畔口占》中,文本本身也融入了相当深刻的生命感悟,对生命意义、生与死都有着深沉的追问。而这些只有靠学生的感悟才能真正体味、收获。尤其是最后两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作者在等待什么呢?“它们纷繁复杂,涉及人生,自我,生与死,时代的前景,个人的前途,心灵的隐秘的渴望。答案呢?它似乎存系于茫茫天地间……在这种情景中,安详、恬淡、超然,甚至某种冷淡,都构成了对人生的评价,并将这评价延展到对生与死的领悟中。”③诗中对生命存在的这种深邃和充盈的体悟,难以确切地、完整地言说,切身感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激情与奥妙。

三、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提出的一种批评方法,它“注重文本形式的批评,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英国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其理论依据就是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④文本细读法可以抛开作品具体的时代、历史语境,进行文本形式的分析和探究,也可以给文本阐释带来别样的意义。它的着力点是通过对文本外在形式、结构的细读,从而挖掘其中深藏的意义。我们可对《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作文本的细读。首先,可作修辞学的分析,在短短的四句中,该诗运用了众多精彩的修辞方法,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如比喻、象征、双关、对比等。其次,语言的细读。该诗语言精练,充满意蕴。如首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寂寞”二字便值得玩味,一方面是诗人彼时彼境的心境,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萧红一生遭际的生动说明,两者达到了巧妙的契合,也为诗歌的情感奠定了基调。第三,对文本象征意义的分析。如第二名“红山茶”这一意象的运用,便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茶花象征着高洁、自然、朴素等特征,它表达了对逝者的赞美和激赏;二是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三是映照了悼者心情的庄严和热烈;四是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第四,可对文本结构进行细读。这首诗之所以意蕴无穷、充满力量与它在结构上的精心构思也是不无关系的,其结构内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外发散的紧张关系。新批评代表人物艾伦・退特将这种紧张关系称之为“张力说”,1937年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指出:“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⑤简单说来,张力就是文本矛盾对立因素的有机统一。在《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中,在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强烈的张力关系,如简洁的诗歌形式与丰富的诗歌蕴涵之间的对立统一,情感由寂寞、哀思走向坚守、通达的对立统一,诗中体现了轻重、长短、动静、生死等各种对比关系,但结构最终又是平衡而协调的,其中的“张力”自然是丰富的、强烈的。

四、主题学方法

主题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作品的主题抽绎出来进行讲解,这也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分析作品的方法。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单纯的、封闭的分析,而不作纵横的对比式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阐释的深度。正如论者所言:“主题学作为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它所研究的对象还不限于单个的作家作品。在‘中国文学主题’之类话语中,‘主题’已超出个别作家作品的范围而成为整体的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长河中反复出现(虽然具体的表现形态不同)的主题,才能称作中国文学主题。这种主题同样是或更应是主题学所探讨的对象。”⑥如我们对《萧红墓畔口占》的主题进行分析,简单说来,它就是一首有关悼亡的诗作,当然,它的表达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完全可以把它放在中国悼亡诗的传统中进行考量,与其他悼亡诗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否超越了悼亡诗的传统范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传统悼亡诗相比,它似乎弱化了对逝者的生动刻画,而转向一种更为普通的人生思考,其悼亡因此也别具风采。

五、文学史定位法

所谓文学史定位法,就是将作品放置在特定的文学史语境中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给作品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定位。这种语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时代语境,也就是说它与前代的、同时代的类似作品相比,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和地位。另一方面是个体语境,也就是说与自己的前期作品相比,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些作品离开文学史的具体定位,就无法理解其价值。如威廉斯的“便条集”为什么能够成为文坛佳话,而赵丽华的“梨花体”却很难得到普遍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便条集”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它改变了诗坛一味地追求晦涩难懂的风气,从而实现了“简单就是美”的诗歌理念,这无疑为当时的诗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而“梨花体”则不具备这样的历史空间,其价值自然会大打折扣。对于《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新诗的发展中评判其价值,诗作虽然仅有四句,但它无论在语言、结构还是在心智上,都展现了一种诗歌的成熟。其语言简朴、干净、亲切如话,却又蕴藉饱满;其结构充满矛盾、张力,却又协调统一;其心智,与作者前期的作品相比,从忧郁寂寞转向通达洒脱,展现了一种内在的成熟。难怪有论者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这首诗是一颗无与伦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在新诗史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⑦。

当然,以上的多维度阐释仅仅是讲解文本时的一些具体思考,面对的文本不同,讲解的方法和角度理应有所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要试图给文本一个固定不变的阐释角度和结论,要引导和激发学生乐于作多重的想象和合理的解读,这才是多维度阐释的要义所在。

注释:

①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中华书局,2005:117.

②胡蔚.“以文害辞”新释:关于文学阐释学中一个古老命题的商榷.文艺理论研究,2006(6).

③臧棣.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读书,2001(12).

④胡小球.略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9).

⑤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6-117.

篇6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延伸

任何阶段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又向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要教书,更要育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现在语文学科却在在高职院校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学生刚走出中考或高考,进入了专业性较强的高职学校,而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和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或技能人才,没有升学压力。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又面对众多新鲜的专业课,就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把大量精力放在语文学科上, 而是把放在专业课上,语文这门基础文化课就退居二线,由中学时期的主课变成了公共课摞在一边, 教学课时相对来说少得可怜,有些高职学校甚至不开设语文课。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语文课也就没有地位, 随之影响语文教师没动力、没精神上课,那么学生就更加不爱学语文,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后,最终学校也不重视,于是就减少课时甚至取缔这门课。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的社会对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的需求有关,但高职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学生认为高职语文是中学语文的继续,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不能与同学们的专业课联系起来, 不能与高职教育的目的挂钩, 而是单纯的授课与受课的关系。鉴于此,作为高职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重视这门学科, 不要认为学生学校不重视就敷衍了事,高职语文教学还必需进行改革,才能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适应, 才能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同时,还要了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 了解他们专业的特点和教育目标,在教学上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来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这种被动的局面,继而扭转这种尴尬的处境。

那要怎样做才能实现上述目的呢?

第一,主动更新教学观念。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和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技能人才, 即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人才。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之上,其他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培养。试想:一个不认字,对于专业语句不理解人如何进行具体工作,更别谈运用高科技手段了;再者,有的高职又是以学习语言为主,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更大,母语学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外语的学习水平。所以,高职语文教学毫无疑问的要配合这个目标, 不能像高中那样单纯的授受知识,也不能本科学院一样作专业性的讲解研究,而是要体现出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知识性和工具性相融合的学科特点。所以, 高职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 提高同学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和人文精神之外,更主要是要激发同学们的动口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 还要培养他们有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上应该针对技能训练或外语学习的特点来设置语文课程课,而且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专业来讲授内容的重点。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要害怕教学方向的改变, 备课要分专业来对待, 而不是墨守成规,同等对待。

第二,努力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初高中语文往往为了应对考试,教师会抓住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进行各种语文知识的灌输,大多时候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不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主动用脑、用眼、用手、用耳朵来学习, 不再是一股脑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那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老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意图与学生的积极性统一起来。所以,老师除了讲解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外, 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高职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更渴望在语文教学中来表现他们对某个文人,某个观点,某篇文章、某个时代的看法, 那教师就要给学生多一些发表意见的看法,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讨论。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教学设计者, 设计一些问题, 引导同学们进行自学、思考、辩论,在自学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辩论中培养他们的听说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他们不再活在别人的见解里,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发表个人见解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克服了内心的胆怯心理,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最后老师在进行评价总结规纳时,学生就会听得更专注,知道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欠缺哪些知识,以后会更加努力弥补存在的不足。这样转变了教学主体,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既让学生感到被尊重,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敢于革新现有的教学内容。其一,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可是文学本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跟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教育、军事等联系紧密,人们往往说"文史哲不分家"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左传》《史记》《战国策》等既是优秀的史书,又是出色的文学著作,一方面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历史的资料,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 要注意跳出文学本身的限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文学自身的魅力, 还要挖掘文章的人文内涵、历史意义等,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精华, 并应用到与其专业相关的领域当中。其二,现行的各种高职语文教材内容大同小异,里面的有些篇章很多都在初高中时就已接触过, 在教学时如果还是重复教学的话,学生一定没有兴趣。所以在教学前,可以先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语文功底以及他们想在语文方面迫切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这样,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需求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新内容,如:与课本内容相关,文坛上有与其有关的经典之作;还可以关注文坛的最新动态和新人,就学生喜欢文和人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优秀经典的的作品,共读之后,一起分析其利弊,这样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 提高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还可以就当下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来做辩论、解析。这样,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真正实现了"大语文",让学生真切感觉到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自然而然语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变得重要了,作用也突出了,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语文意识,学生在收获的同时会更重视语文。

第四,不断革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 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高职语文教学上也不应只是简单讲课和听课了, 必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新的尝试,在传授知识时要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些方法有很多:如采用质疑法, 如《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刘兰芝与小姑告别的时候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时,有一个问题:刘兰芝的小姑怎么可能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由一个扶着床学走路的小孩子长成一个一米五六左右的女孩子,长得也太快了,这是不是古诗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改写过呢?还可以采用讨论和辩论的方法,《哈姆雷特》一文的 课后题中有一道题是关于哈姆雷特的母亲的,说有人认为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的母亲)具有双重性格,可以先让同学们根据观赏的影片谈谈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然后根据课文节选部分把同学分成两派, 让他们谈谈节选部分乔特鲁德的性格,一堂课就在同学们轻松愉快热烈的辨论中度过了,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老师会发现同学们很多的独到的见解和闪光点。不管运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教学手段也要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经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了, 更何况何况语文课堂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五官感受来欣赏文学的魅力。因此,针对当代学生的兴趣特点, 教学时尽量多用影音手段、PPT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调动学生的形象感受和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学生进行优秀小说、话剧编演比赛, 中国诗文配乐朗诵大赛等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这样, 既可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 又可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可以用与课文相符的名家朗读带示范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放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跟读,体会所学诗词的感情;可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影视作品,比如讲授戏剧《雷雨》《哈姆雷特》的时候, 就可以给学生播放《雷雨》《王子复仇记》的电影,让学生既对整个故事情节了解了,也容易把握人物形象,教师再讲书本上的节选部分就容易多了,这比传统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编演,有的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讲到故事的发展部分中焦仲卿替刘兰芝在母亲面前求情,与母亲发生分歧的这一情节,让学生扮演焦母和焦仲卿,即兴演出这一情节,每个班选三组,稍加准备就登台演出,学生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笑声连连。又比如讲《朋友四型》时,有的教师以周华健的歌曲《朋友》引入课文,一首歌曲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许多人都跟着轻声哼唱,因为他们终将面临分专业或是毕业,面对的是别离,这首歌恰恰唱出了他们的心声,结果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很不错。

篇7

关键词:生活理念;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52-0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中所讲的“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一、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一)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学习理论在运用与课堂教学实践时,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凭借生活创设情境的策略更多的考虑了学生的原有生活基础,并努力在儿童生活与文章生活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研究的动力。

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揭示矛盾。文中生活与现实生活往往会有一些矛盾,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如,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时,我让学生尝了尝荠菜,学生不难产生这样的“矛盾”:荠菜一点也不好吃,作者怎么会说:“别提有多好吃了”?在强烈的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大家深入研究了作者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自然就深刻理解了作者饱受饥饿和欺凌,他是多么渴望幸福生活啊。

其次,利用相关。创设问题情境能力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信息建立联系,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过年的喜气和小女孩的悲惨作对比,学生会问“同样是孩子,同样是过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这一矛盾,促使学生积极研读,从而体会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

(二)联系生活进行充分感悟

尽管现在的教材编写时已经注意了贴近儿童的生活,但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生活积累的相对贫乏,一册教材中,真正描写儿童已曾经历的生活的文章是不多的,所以需要我们联系生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感悟。

比如,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的相似性体验。如教学《我的战友》,为了体验的痛苦和意志顽强,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经历的疼痛和反应进行对比,有的学生说自己伤了一个小拇指疼的直哭,有的说被踩了一脚就叫起来。感悟不一定借助实景实物,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联系生活,借助想象,学生可以体验未曾经历过的事。学生在这样的感悟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获得了一次感悟英雄钢铁般意志的情绪性体验,达到了“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三)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谈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能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首先,表现为再现文中的生活情境。如对话较集中的片断可以创设情境,根据课文描写的生活进行模拟性的对话,将枯燥的朗读、背诵演绎成情趣盎然的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或者,根据课文的生活背景,创造性地进行某一细节的补白,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教完后,我设计了获救后的唐僧三人向悟空感谢检讨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妙语如珠,即进一步深化了中心,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语言组织力等多种能力。

其次,表现为创设文外生活情境,所谓文外生活情境,是指创设的情境并非文章中所描写的,而往往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生活场景,是语言实践的一种凭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类的文章,可让当学生小导游向游客介绍桂林的山水,或当广告设计师为旅游公司设计一句精彩的广告词。教学《赤壁之战》这样故事性较强的历史文章,可以运用模仿说书的形式,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自主探讨。又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童话,则可以将课文当作剧本,以编排童话剧的形式完成阅读过程,并在创造性的表演中发展多种智能。总之,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淡化学生的训练意识,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这样的教学,立意更加深远,不光学语文,也学生活,更学做人。

二、以作业为桥梁实现教学生活化的再延伸

作业除了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应发挥它的桥梁功能。即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从智能理论来看,智力应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因此,作业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这更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生活的才干。

能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的作业可以在这几种形式中作些尝试:①探究性的。学了《爸爸的咳嗽》,让学生学习小作者的探究勇气和方法,寻找生活中的一种奇特现象深入研究,并把研究过程写成观察日记,如《种植水仙花》等等。②创作性的。学了《南辕北辙》,让学生自由想象,进行续写。③查考性的。如在学《私塾先生》以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的生平业绩、生活逸事的资料,为深刻地理解课文作准备,并培养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④交流性的。如跟父母谈谈“我和父母比童年”的话题,然后把谈话的过程写下来。这可以引导孩子关心社会、关心生活,而且也让老师了解学生思想,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⑤应用性的。课堂中学写书信后,教师节给已退休的老师写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送上自己的节日问候。 ⑥专题性的。即围绕某专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一系列的作业,最终还可形成一份综合报告。如安全教育周,围绕“安全”这一主题,组织“交通安全知多少”“关注身边的不安全隐患”“自救自护小能手”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找资料、看实况、写日记、开班会、出手抄报等形式反映出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生活的主人。

三、以活动为凭借全面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的教育是相互促进的,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当前优化校外育人的环境的基本途径就是开展社区教育,我们可以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为主,逐步向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

(一)教育的资源

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一类是民间的传统文化。如我们温州的南戏、鼓词等,有着近千年的文化沉积,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二类是现代公益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可让学生紧扣时代的脉搏,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三类是现实社会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如帮居委会出黑板报、设计环保倡议书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拓展的形式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春游,其次是假日小队发动的分散活动,如参观访问;此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清除红领巾卫生街”“慰问老”等活动,

总之,以生活理念构建的语文教学大课堂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宗旨,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学法指导 培养 自学能力

中国有一句俗语:授人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外国教育家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给发现真理的方法。”自学能力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新课标的要求、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几年来所探索的经验。

一、从整体着眼,加强宏观学法的指导

目的在于培养整体观、系统观,防止学生自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射箭要看靶”,目标既是学生自学的方向盘,又是轴心和调节器,它能把分散的、繁杂的学习活动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让所有的学习围绕着学习活动目标这个轴心旋转,对精力、时间等的分配起调节、平衡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确定目标,明确学些什么,学到怎样的程度,不然,学生就难免“盲人骑瞎马”。

我在指导学生自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顾小失大,舍本求末,拾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克服这种无的放矢的现象,我一方面在教学之前就明确地把教学目的告诉学生,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例如,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各年级、各学期的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并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制定学习的总目标和每学年、每学期的具体目标;并把单元小结提前学习,了解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根据课后的学练要点、自学提示、练习题等,确定每课的学习目标。

2.建立体系,循序渐进。

主要是指导学生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使他们能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例如,在教学《大学语文》第一册时,我要求学生填写好下表格: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和系统观。

二、从部分入手,加强微观学法的指导

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观点出发,我对教学进行了两点改革:

1.变教具为学具,使学生“善假于物”。

古代学者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为了使学生学会使用和善于利用工具,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一本字典、一本词典及有关的工具书。另外,把教学参教书、教学图片以及录音带、录音机、录音带、幻灯片、幻灯机等交付学生使用,要求并指导他们:(1)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和一些疑难问题;(2)利用实物、录音、投影、挂图等创设情境,帮助理解课文。这样,逐渐地使学生达到“善假于物”的境界。

2.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学会探索。

(1)勾划圈批,学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思,“声在口,笔在手”,用勾划圈批的方法,勾出层次、段落;划出生字词、中心句、重点、疑点、文眼;圈出时间、地点、人物;批注段意、中心思想和自己的看法、感情等,使学生养成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这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2)依借提示,钻研课文。指导学生钻研课文时,我一般都是用提示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概括段意有困难时,我这样提示:“概括段意的方法有四种:一是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主句;二是概括法,找出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三是摘要法,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次要的加以排除;四是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这样,有法可循,学生很快就概括出段意来。在教学《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时,有位学生提出:“徐霞客并不富裕,但他哪有那么多钱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解答,只作提示:“课文在介绍徐霞客的母亲对他的影响时,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把它找出来思考一下。”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句话:“徐霞客正是在母亲很大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人说霞客在旅途中艰苦自奉,就是因为常常想起自己母亲一生辛勤俭朴的好榜样。”我再问:“艰苦自奉”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学生就明白了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启发性的提示,可以说是学生夜行书山的一把火,但是,教师提示的目的,除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善于利用提示,就像善于利用“导游”一样。现行语文课本里几乎每篇课后都编配有极好的自学提示,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之。

(3)变虚为实,以实悟虚。文学创作,讲究化虚为实的技巧,例如写愁绪,很多诗人就是运用这种手法,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试问闷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难以捉摸的愁绪,通过化虚为实的手法,变得生动形象、真切可感了。同样,教师也可运用这种方法把课文中无形的意境,抽象的道理,不可捉摸的形象,通过实物、录音、投影等手段变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然后再指导学生通过这些具体实在的东西去领悟课文。利用这种方法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会以实悟虚的学习方法。如学生自学司空图的《独望》时,他们亲自走到乡村田野,反复吟诵:“绿树――连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结果,对诗的意境得到了真实的体会。课文《上天都》有一句:“小程在前面拉,老宋在后面推,我的身子才飞腾上去。”有些学生对“飞腾”这词不理解,即使查了字典,还是模模糊糊,于是,课后他们找了一个陡坡来爬,让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体会那情景是怎样的,结果,对“飞腾”这词有了深刻确切的理解。

(4)开展讨论,以议求真。大家都会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学习中,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把它提出来请教别人,问题会即刻得到解决;遇到认识模糊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结果认识清清楚楚;自以为明白的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发现了其中的错误;有时,自己认识比较肤浅,经过讨论,认识深刻了。无疑,讨论也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有效办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唱“独角戏”,把一言堂变为广言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开讨论。我组织的方法是: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每行一大组,进行质疑、释疑,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提到大组上讨论,大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提到班讨论,班上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老师帮助解决。教师始终充当巡查指导的角色,我觉得,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最有兴趣,积极性高,效果好,而且最能解决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

一年来,我由于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由“听书”变成了“读书”,对语文由厌学、怕学变成了爱学、会学,他们不但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达到了“终身由之的程度”,便会终身受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今后能在学法指导上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

[3]王理宏.自学能力培养刍议.

[4]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