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范文

时间:2023-04-09 12:0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硕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硕士

篇1

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来看,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化,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规格应当为知识结构具有宽广性以及能力结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掌握所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与工程实际问题相关的现代化技术方法与手段,并具备独立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通过对比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所具有的特点会更加凸显:首先,在知识结构方面,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较广的知识面以及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需要对学科发展做出了解,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学习。而工程硕士则将专业技术的训练作为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与某个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能力结构来看,工学硕士需要具备进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工程硕士则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承担工程管理或工程技术管理的能力;从招生对象来看,工学硕士可以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而工程硕士主要以具有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从培养方式来看,工学硕士需要进行全脱产学习,属于全日制。而工程硕士则为在职学习,具有进校但是不离岗的特点。

二、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全员性、全过程性以及全方位性。在对工程硕士教育规律进行遵循的基础上,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意识贯穿在工程硕士招生、教育管理、论文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各个方面,并引导学校、企业以及工程硕士群体提高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

(一)把好招生关

学校要通过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合理掌握工程硕士质量以及数量是把好招生关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产生着直接影响。为了切实把好招生关来确保生源质量,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学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有必要强化宣传,从而更有效的调动企业在优秀生源推荐方面的主动性以及企业对工程硕士进行培养的热情,从而让企业更好的引导与工程硕士报考条件相符的学生产生参加工程硕士考试与招生的愿望;二是在培训企业的选取中,学校应当持有开阔的视野,招生对象单位不仅包括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大型企业,同时也要包括非国有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以及边远地区、国防部门和工作环境与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三是学校要将自主招生与全国联考结合起来,以工程硕士招生特点为依据,通过灵活措施的采用以及专业实践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水平测试来选取合格生源。

(二)重视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工程硕士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的教师是提升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程硕士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同时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就是让教师通过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技术改造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工程硕士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构建规范且科学的导师制度。在工程硕士导师资格确定以及遴选方面,学校有必要确保选拔程序以及选拔标准的科学化、规范化、完善化以及严格化。同时有必要针对新晋导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推动导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特点、招生制度、学位规定等作出了解,从而促进导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过程监控与管理

学校需要以工程硕士特点为依据来强化教育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在此过程中,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教学内容选取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往往强调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工程型,尤其是在以大众型企业为合作对象的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更应当重视高层次、复合型以及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需要遵循复合型、宽口径、先进性、新颖性,确保教育内容能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工艺、技术等作出体现,使工程硕士教育内容和课程能够随着学科发展而获得发展与创新。

二是推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工程硕士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以工程硕士的职位特点以及个人实际需求为依据,并重视推动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发展。在工程硕士教育中,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输,同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以及科研等工作的联系,通过引入案例来让工程硕士学生在更好的解决实际工作中曾经碰到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使用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工程硕士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工程硕士教育过程要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通过对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来探索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

篇2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

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

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51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探索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3结论与建议3.1结论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3.2建议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就 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篇3

关键词:全日制;体育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86-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其教育结构也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出现了转变。2009年,教育部决定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继2005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后的又一次战略性调整,这意味着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三年的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为我国已经为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培养了近600名体育专门人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认识和支持[1]。但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培养历程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尤其是全日制的专业学位教育更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既要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特征,又不能照搬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所以积极探索和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才能提高其教学质量,更大地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

(一)培养目标、学制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规格[2],确立明确的培养方向首先要了解该专业学位的设置背景和目的。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下,高层次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来源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更多的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但由于以往体育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注重发展研究生科研能力,缺乏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术型研究生不能很好地胜任实际教学工作,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是顺应时展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育部从2005年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后,又在2009年开始招收以本科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逐年扩大招生比例,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

国务院学位办在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3]。可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应该是在某体育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但是,从对专家的访谈中获知,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并未达到目标所要求的,主要就是职业性的特点不鲜明。因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招生来源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没有职业经历,虽然在课程学习上注重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这些专业人员比起来,在职业的专门性上缺少一些可塑性。此外,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一般都采用2年制,这种短学制主要就是为社会快速地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脱节,应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特点,在区分其与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其培养目标。

(二)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分析

篇4

关键词:青海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硕士;区位化

现代社会工作缘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重建社会工作学科,时至今日社会工作本科院校超过300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也已达104所。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用十年的时间使社会工作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井喷式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达两万余人,这是社会工作教育大发展的外在表现,内在方面也对以后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了更具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征,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及其教育体系建设应更具区域化色彩。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期盼和要求,是具有专业承担的积极表现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及“造就一支Y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各地社会工作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58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且招生人数远超于学术型硕士,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得到较大改善,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得到了逐步提升。至今百余所高校拥有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权点,有效地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工作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承担着整个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任,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共生、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横向交流等方面必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能最大限度地将青海社会工作高校与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优势互补

2004年6月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使青海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协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高校在原有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的提升和完善,不仅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更体现在实践环节上,本科阶段侧重于一线的服务,硕士阶段要在一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能够为本科和硕士两阶段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强于高校,所以,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就是要将原本就相对有限的青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必然要对发展十五年的青海社会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区位特色

无论是文化背景、伦理基础、社会结构还是教育管理体制,发达国家或地区都与我国的国情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MSW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有所取舍,力求构建本土的MSW教育体系(张岭泉,2011)。构建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要更加困难,本科阶段遇到的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在硕士阶段有可能还会出现。因此,十五年专业探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协会十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边远地区行政社会工作方式方法的大量使用是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区位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总结。高校和社会组织在各自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互动实现互惠互利,为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特点

2001年,教育部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开始招生,这是青海省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最早的院校,也是西北地区较早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地方院校。2015年,青海师范大学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也是青海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青海社会工作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专业初期的简单模仿到自主探索,逐步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获批也是对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多年来努力的认可。笔者曾经将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的发展粗略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5年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模仿阶段;第二阶段是2006―2008年在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图书资料室等方面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2009―2013年在培养方案本土化理论课程体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体系等方面的雏形阶段;第四阶段是2014年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获批后的理论课程深化和实践内容拓展等方面的优化阶段。(郭瑞,2015)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经验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依据和主要的参照体。青海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要按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主干提升课程,更需要将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实践课程纳入到专业硕士的考核中。青海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教育之间的层次感和界限并不清晰,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位化特点。第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孵化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造成社会组织相对较少,且整体运行不良,由此引发的困境是社会工作硕士的实践课程缺少在地实践平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空间与本科生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第二、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发展与其他高校或省外社会组织的横向交流不够,与个别社会组织虽有合作,但未确定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也使社会工作硕士教育陷入了“闭门造车”的窘境;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与区位客观实践环境之间缺少衔接,教育未能深入到在地社区或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和社区亦未能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这是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经验的再现导致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上了早期本科教育的老路,客观上也反映出本科教育体系未能有效链接青海在地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也未形成在地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第四、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升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学历层次,但当前受益人员只局限于普通在校学生,并未使覆盖到在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鉴于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以上区域化特点,在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提升在地社会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以及在地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学历是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思路

(一)应实行全日制和在职非全日制共同招生,加大在职社会工作硕士入学比例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首要的问题是要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是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根据《青海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青海省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达到7500人,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且专业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校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场所。当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受益者全部来自高校本科毕业生,且大多为外地生源,不是说这种培养方式不好,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实践属性对于从业人员的社会经验和在地文化的理解要求较高,且青海本身的社会工作就业空间有限,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意愿相较弱。美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招生制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主要参考本科阶段的成绩和硕士的面试成绩(王翠琴,2012)。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可以参考这种模式,立足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侧重在职非全日制生源,这可以对青海从事社会工作或者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学历提升,一来可以使从业人员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其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有效地建立青海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系网络,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三来可以增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在职社会工作硕士本身即是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教育体系的补充者,他们在从业意愿、特定领域经验及岗位晋升等方面有自身优势,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后能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在地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现有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构建社会工作硕士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原有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总结。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存在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但还难以满足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任务。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有师资共计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2015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14人,2016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22人,为应对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社会学教研室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也同样承担社会工作硕士的导师任务。因此,当前提升社会工作硕士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青海社会工作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师资团队,要尝试整合青海现有的人力资源,比如党校中的师资队伍、民政部门的经验丰富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中的资深专家等。青海社会工作的人力资源相较于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的省份是十分欠缺的,更需要将高校外且符合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条件的人力资源引入到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实现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内容应该与本科有区别,本科阶段可以采用通识性教育,社会工作硕士阶段应适当结合学生意愿,采用导师负责制,让学生较早的进入特定的社会工作领域,深化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为第二年的实习年做足准备。青海社会工作的区位化特点要求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聚焦于在地特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应加强具有青海文化和实践特点的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应坚守本科阶段的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管理和机构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多元化的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原理和方法。另外,在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行政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也进一步丰富了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设计内容。

(三)在地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真正的载体,是区位化的主要参与者

纵观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实践属性,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高校,属“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青海社会工作也是从高校起步,这也就显示出专业本身发展过程存在的瘸腿现象,实现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组织要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青海社会组织近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有高校推动成立,并且由高校教师进行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机构;第二类是带有政府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外来的社会组织,有带有国际慈善救济环保的机构,也有带有连锁式商业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第四类是在地草根社会组织。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笔者认为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与在地社会组织保持密切的学术和实践关系,时刻掌握青海在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因为这些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真正的实践平台,支持着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理论课程和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笔者也并未否认外地社会组织对青海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的帮助。与在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可将学生意愿和相对成熟的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分成多个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重构,这样整个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教育体系就成为一个动态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高校、社会组织、学生乃至整个青海社会工作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认知度自然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小结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域化旨在阐明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通过高校、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效地互动,并依靠在地社会组织搭建的特色平台更好的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质量。青海只有集中多方的优势力量和资源,才能有效地支撑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推动青海社会服务事业快速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2015,《青海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与策略分析――以N学校为例》,《青海教育》第8期。

[2]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王翠琴,龙小红,2012,《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及对策》,《青年与社会》第5期。

[4]张岭泉,2011,《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篇5

关键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1、前言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2006年由20所试点高校首次进行招生,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需求急剧增长的趋势,有利于积极调整和优化体育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国家自2009年开始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攻读学术学位为主的局面,并力争到2015年,使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各占50%。随着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规模的壮大,到2010年全国已有62所高校开始招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新形势下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进行培养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方面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不够完善。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分析研究

如表1所示,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资料显示这几所高校只有沈阳体育学院有竞赛组织这个专业,其他学校尚未涉及这个领域。东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只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这两个专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科学健身,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合理科学的健身。因此其他高校可以增加社会体育指导这个专业领域,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让那些对社会体育指导感兴趣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

表1部分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的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学校类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指导竞赛组织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各个领域下又设置了不同的研究方向。见表2:

表2上海体育学院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理论与基本方法体育教学研究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社会学研究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户外与极限运动项目开发与推广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应用与开发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2.2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研究

2.2.1公共课

10所大学在公共课方面的比较,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公共课有四门,分别是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的公共课有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五门公共课。上海体育学院有统计分析与计算机课、鲁东大学有网络应用技术课,这些课的设置比计算机这门课更具体、更容易让学生学到一些具体的知识。与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的是浙江大学,它的公共课也是四门,但不同的是这四门课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还有一门公共素质类课程的选修课。

2.2.2体育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这几所学校的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五门课程,分别有体育课程导论、体育教材教法、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山东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大学体育教学概论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人类运动发展与促进。浙江大学的体育教学领域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体育教学论、球类教学理论与实践、田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2.2.3运动训练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鲁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有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运动上病的防治与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这五门课程。与此不同,东北师范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还设置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这门课;山东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心理学进展、运动人体科学专题和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题;浙江大学的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科学研究法、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球类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体操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训练理论与实践。

2.2.4社会体育指导

浙江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这部分学校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有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运动休闲项目概要这五门课程。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心理学、社会体育指导理论与实践、专项理论与实践;上海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现代学校体育专题;山东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体育心理研究。

2.2.5竞赛组织

沈阳体育学院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有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法与伦理。曲阜师范大学的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了运动竞赛理论。

2.3实践环节的比较研究

表3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环节比较

学校类别教育实习内容学分宁波大学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调查研究。实习时间为半年(必要时可以延长到一年)教学工作实习要求学生一般每人听课不少于2周,从事课堂教学一般不少于15周,参加教学评议不少于5次。从事1个班(一般是任课班)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工作实习活动,实习班主任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0周。8浙江师范大学顶岗实习包括见习与实践1个学期,见习不少于10次课(20学时),实践教学不少于4次课(8学时)。本科专业实习管理,协助带队教室做8周的本科生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完成2期实习队刊、3次以上听课记录。专业技术实训,不间断学习或训练一个学期。学术活动,参加6次以上(含6次)学术活动。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检索或撰写相关调查报告。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资格证书。8东北师范大学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等实践形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8山东体育学院教学实习或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4上海体育学院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实习时间为6个月;第二阶段为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习时间6个月。实习结束后撰写实结报告。8沈阳体育学院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鲁东大学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或训练实习与科研技能训练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在实习期间应参加不少于8次的有关学术活动。8浙江大学实践实习,每周2学时以上,总计时间一年,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践总结。8山东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社会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实践等实践形式,其中校外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10周,校内专业教学实习不少于20学时,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8由表3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对学生的实践部分做的比较详细具体,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浙江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实习时间为半年,其他高校的实习时间均为一年,但宁波大学根据需要可将实习时间延长到一年。宁波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的实践环节中包括了班主任工作实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而且还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学实践课的学分都是8学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的是4学分,实习结束后都要求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3、结论

我国大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竞赛组织这四个领域。大部分高校设置的公共课都大同小异,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各专业领域根据特点不同,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这10所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制订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实习的时间大多是一年。实习合格所得的学分是8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是4分。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资料汇编[Z].2011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2011,(11).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05]8号,2005.

[4]谭政典,周兰君.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3,20(4):18-20.

[5]魏德样.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报,2011,27(4):6-8.

[6]高玉英.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72-74.

[7]曹健.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94-96.

[8]周珂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15-117.

篇6

关键词 体育学硕士 独立人格 缺失 原因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独立人格是指具有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人的尊严,具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素质品格[1]。健康、成熟、独立的人格是一个人充分发挥潜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便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在科学训练手段、经验训练方法及父母“大包大揽”的做法影响下,让学生从小便在“母爱主义”、“父爱主义”、“蜜糖加皮鞭”下成长,这势必导致许多学生思维发展局限和狭隘,永远按照预置的模式发展,个性彻底泯灭。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主发展,这样极大地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所在的一切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了“为了家长”或者是“为了老师”,也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培养出只会解题的“书呆子”,或者成为人们口中所谓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人”。一离开学校和父母,就茫然无所适从。

二、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偏低

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指导教师对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起到熏陶的影响,有的可以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如今的指导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职称很高但自身修养、学识等方面与之不相符的现象,指导教师自身还没有成功构建以创新精神为支撑的独立人格结构,更谈不上成为学生效仿的人格模型。另外,教师不注意影响的方式与方法,不懂得教育规律与育人艺术,这样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教师是否具有民主态度是培养独立人格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民主态度与其说是观念上的不如说是实践上的,与其说是教学上的不如说是人格上的。

三、培养过程中对独立人格的认识模糊

其实纵观中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鲁迅、蔡元培,都是把培养独立人格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对待的。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然也体现了对人格培养的重视,不过对于培养独立人格的强调是不够的。这里似乎存在着对独立人格的模糊认识。其实人格包括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着重指能体现人的本质、尊严的正面素质和高尚品格。

四、西方各种人本主义思潮的涌入,使学生在人格塑造出现过程中出现了偏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人本主义思潮也大大涌入的同时强化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意识。在人格塑造及理想追求上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偏离了社会需求,从而产生了社会化障碍。另外,将人格独立与个人主义和自我封闭相混淆。所以学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仅仅把个人利益的满足与否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尺度[2]。在现实中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人格,把金钱抬到了至高无上的低位,提出“一切向钱看”,这就使人的本性发生了异化,人丧失了独立意志,成为金钱的奴隶。这种把人生目的完全寄托于物的人格,不仅丧失了人格的独立,而且扭曲了人性。

五、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力弱,心态不健康

作为一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能够对社会环境中一切刺激做出恰当正常的反应,适应社会的变化,与社会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但是,目前学生群体中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在教育上的失误,影响他们在学校中的独立生活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错中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如就业、交友等压力,将会引发强烈的焦虑。

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群体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即体育学女硕士研究生,由于生理上的强弱差异形成了女性依赖性的生物学基础。另外,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女性中较普遍存在某些消极心理因素和行为特征在体育学女硕士研究生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4]。

通过上述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独立人格缺失原因的分析,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尽可能客观、正确地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足够的自信;不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引导,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显现和发挥。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格,使自己的个性适应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波.独立人格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5).

[2] 崔红丽.独立人格与现代人格塑造[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13).

篇7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7-0075-04

A Study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Educ ation of Sports Master's Degree in China

LI J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2005, the State Council Academic Degrees Committee adopted the“Sport Master 's Degree Program” and decided to set up sport master's degree and enroll maste r students in the major. 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onthespot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major and puts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port master's degree;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仅1999年至2005年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年均增长率依次达到23.49 % 、27.57%、26.47%。这种快速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了很 大 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5]8号文件通知,经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体 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这标志着 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又一次重要转变,同 时也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截止到目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共21个,他们几 经努力,在摸索和总结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一些培养中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采 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人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 求,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理念与定位、培养模式等问题,已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所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

1.1 职业性特点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 的一种学位”。所以,体育硕士专业必然具有体育工作职业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体育学学 术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以体育领域的职业为依据,设 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四个职业背景的专业领域。

1.2 实践应用性特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旨在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 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其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 方式、课程设置、论文选题与评价、指导教师等方面。

培养目标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发的学位[2005]8号文件中,明确体育硕 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 养目标应当是掌握某体育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 体育专门人才。招生对象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背景的人员,一 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他们是具有一定体育实践经验、学历层次较高、优秀的体育工作者。 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者、策划者、宣传者和社 会体育指导员等,都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培养方式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培养为主,“进校不离岗”,强调学校与 体育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专业 素质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学位授予标准方面,专业学位 是对学位获得者从事体育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能力的认定,论文内容强调体育理论知识在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大众健身指导等实际

投稿日期:2010-03-29

作者简介:李静,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管理学。 中的应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应分为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3 类。核心课是使学 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 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习相结合的 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即把工作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引入课堂,围绕某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 点带面,纵横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论文选题与评价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运动技术教 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并 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论文形式可为专 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对论文的评价着 重考虑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方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教师中除了吸收有体育学科优秀的指导教师外 ,同时聘请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 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共同组成导师组。

1.3 招生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体育 各领域的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社会体 育指导员或大众体育健身指导者等。而学术型学教育的招生对象包括体育院校应届本科毕业 生和有工作经历者。生源的特点决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学位教育有很大的不 同。

2 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招生考试办法不合理只有科学地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招生考试办法。如艺术专 业,它们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它的技能技术方面,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学术理论水 平。因此,对体育专业水平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入学考试的办法和标准上能够 得以体现。从2005年的招生办法看,没有把专业技能技术摆在重要位置,而过多的看理论考 核,尤其是外语。如外语不过关,专业技能考试的机会就没有,而外语要求明显过高,从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录取结果排序”中看,体育硕士专 业学位外语分数的最低控制线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法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商管理硕 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的外语控制线,这也许正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首次招生未能完 成计划的主要原因。同时,没有考虑东西部地区的实际,录取标准全国一刀切,而西部地区 的倾斜政策在其他专业学位招生录取中都有明显体现,这些都是当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招生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从前面所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角度上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对象应与之相对应。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不同,学员应具有该职业特有的、更高层次的专门 知识和专门技能,学员至少要有相关的这种职业经历,经过系统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开发创新,这不仅是专业学位教育职业 性的特点,也是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从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来看,是以招收高级 教练员、高级运动员、高级裁判员为主要对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工作人 员,所对应的职业应当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他们除了掌握专门的知识外,还应掌握本领 域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能够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为体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 种意义上说,更应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最主要的标志。不具有该 特征,背离培养目标,就不能称其为“专业学位”。

从2005、2006、2007、2008年报考人数所占百分比看(表1),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 历年教师所占百分比已达为84.8%、84.9%、83.9%、81%;而在其他人员(包括教练员 、运动员、裁判员)中,前三年每年报考人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9%。2008年其他人员报考比 例为11%,其中单独统计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报名人数也不过是6%。由此可见,以往学 员整体职业经历、技能水平一般,可培养性、可塑性比较差,未来职业的高级性特点不突出 ,与培养目标出现脱节的现象。

表1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考生来源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教师228284.8344184.94308583.99305081行政干部1856.82125.231845.002266科技人员230.85220.54742.01371其他人员1786.63328.202937.9818911现役军人220.81441.09371.02371 2.3 定位模糊,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重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体育学学术型学位是同一层次上两个不同的学位,两者定位不同, 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学位论文等方面均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当 前某些学校和单位仍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教育,两者没 有区别对待,而是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应用型、专业型体育高层次 人才对知识需要和能力需求,这说明专业学位教育还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体 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2.4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划分,共分四个,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竞 赛组织。目前各培养单位培养特色并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反映不出各培养单位的培养 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始终难以跳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框架;另一方面反映不出各领域特色 。由于报考领域多数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许多培养单位基本上是将这两个领域 混在一起培养。从表2可以看出,历年报考体育教学领域人数比例超过60%,这些学员基本上 来自于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工作,学员们毕业后又在重复着普通教学,导致形成的培养 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学员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满足了各高、中等学校对在职教师学位 层次的要求,并没有突出各专业领域应有的特色。

2.5 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相对于体育学术学位来说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中 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 我国各学校不同领域的课程设置资料,总结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情况(表3) 。我国目前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知识,在实践性课程设置方 面比较薄弱。虽然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方案的写作,但是平 时实践性课程训练的缺乏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提高自身实践探索和解决实际领域问题的能力。

表2 2005-2008年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专业统计

入学年份2005人数比例/%2006人数比例/%2007人数比例/%2008人数比例/%体育教学161660245460.60224061248466运动训练82331121730.04117532105528社会体育指导16661964.8414741133竞赛组织8531834.5211031133表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学分公共课程自然辨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计算机15专业核心课程

(任选一领域)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导论、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12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科学监控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12竞赛组织领域: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体育赛事组织与 管理12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大众、体育管理12选修课程高校体育改革、教育心理学、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摄像与运动技术分 析、教育技术学5学位论文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22.6 学位论文形式单一,学术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几乎没有典型案例分析和 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的论文,找不出专业学位论文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还发现,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水平普遍较低,可能与不脱岗的学习性质有关,其时间跨度长,平时 工作中接触的科学研究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式、培养要求、课程设置 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

2.7 缺少质量评价体系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还欠缺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相应 的监督调控机制。特别对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 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总结和评价近几年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关于质量评价体系还是非常欠缺的,不论是从人才竞争的角度,社 会需求的角度,还是开放视野、面向国际的水准,都迫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 和培养监督机制,否则办学声誉、学术声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制约我国今后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3 促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对策

3.1 调整招生结构和考试办法历年招生中的问题是生源结构不合理,真正想招的人招不进来。体育教学领域报考比例 过大,反映出结构上的不平衡。事实上,运动训练、竞赛管理才是更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 型人才的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主体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一线管理人员,因此,在招 生政策上要向这一方倾斜,吸引和解决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报考。对少数优秀人才实行特 殊办法,单独划线,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建议对“优秀运动员”录取办法进行调整,方法上 可采取加分、实战问答等考试内容,吸收专业技术特别突出、有培养前途的学员,把真正想 招的人招进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招生考试制度。

3.2 准确定位,制定科学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于2005年起在全国全面展开,确立该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的合理定位非常关键。因此,培养模式的制定要有科学性,既要现实又不能偏离专业学 位的特征。要根据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针对各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3.3 突出专业领域特色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他们 在一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较好的体能训练、技术与战术训练、运动队队伍管理、比赛临场 指导等实践应用能力,各培养单位应该在针对培养对象实际特点的同时,结合本领域自身特 点,在所设置的领域制定出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培养方案,不同的领域要突出不同的培养特色 ,可以反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等方面。

3.4 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专业学位强调应用性与职业背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掌握相应的 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培养目标要求体育专业学位 教育必须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方法与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应用的有机 联系。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其基础性、实践性、科学性。突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 式,加强实践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实施具有专业学位特色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提高 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单位应选择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企事业单位 ,共同建立联合培养单位,使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3.5 加强专业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并且鼓励论文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交,但选题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理论在体育 实践中的应用,着重评价学位论文的实践价值。可聘请体育领域相关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参 与教学和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检查制度。

3.6 建立符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培养质量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第一主题,是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的 生命线。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和培养监督机制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体育硕士专业 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的作用,建立定期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在各试点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个 动态的竞争机制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规范化培养,从而保证培养和学位教育的 质量。

3.7 注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刚刚起步,要善于借鉴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成熟经验,探索具有中 国特色的更科学、更优化的教学模式。

要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 家和国内其他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体育硕士教育工作者 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通过不断改革与总结,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更加科 学的中国特色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道路。

4 结束语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上是“无章可循”,大部分培养单位是“摸 着石头过河”,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在实践中尝试,不断交流和总结。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 式,仍然面对许多困惑。笔者愿更多学者关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系 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转向[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高玉英,张春合.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60-61.

[3]刘国瑜.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3 1-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Z].教育部学位(2005) 8号文 件.

[5]娄方平,李国泰.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 8,42(3): 98-100.

[6]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孙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5-77.

[7]李国栋,关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 1):104-105.

[8]高玉英,张春合.影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因素的调查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5):442-443.

[9]曹健,芮国强,曹光龙.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4,38(6):123-125.

[10]钮力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3):33- 35.

[11]谢桂华,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7-208.

[12]午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06, (5):1-4.

篇8

关键词:培养类型;学术型;应用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95-0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ality conflict between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sports talents and current academic-oriented cultivation model, basis on the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the paper , combined a certain division of principle, has drawn up two kinds of cultivation models for the sports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the―academic-orientation and application-orientation consideri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Master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our education and sports Master graduate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rts and sports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social with a view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model for sports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to meet society′s need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ivation model; academic-orientation; application-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庞大,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学术型人才),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特殊的国情相吻合,具有中国特色。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原先本科层次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适时根据情况的变化,于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六种专业学位;2005年3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5]8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专业学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不得不使我们进一步深思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研究型人才“过剩问题”所带来的问题。所以,改革目前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尤为急迫。故需要从目前我国学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入手,探究“学术学位”体制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及其特征,以符合社会需求的要求,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1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现状

研究生培养类型是指按照研究生的某种共性而培养的不同层次研究生的种类。通过对50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单位的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仅有少量单位为应用型(如表1所示),而通过对50家用人单位调查发现用人单位需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类型以应用型为主(如表2所示)。这一现状是导致目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今,需重新审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并规定内在特征。

2 培养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的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与人才培养类型及其特征来看,本质特征是人才类型及其特征确定的基础;从教育目的与人才类型(培养类型)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决定人才培养类型的选择。但是人才培养类型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类型还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对象―体育及其现象、学科基础―体育学、社会发展和需要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等众多因素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做到科学划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需要对所有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2.1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规定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最本质的内涵,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它学科和层次教育的根本和独特原因,保证其本质的源头所在[1],同时也是确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的根本。根据相关研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为:以体育及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体育学为学科基础的专业性教育;带有学术性和应用性双重色彩的时代性教育;推动人类健康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精英性、创新性教育[2],这一定位为确定培养类型及其特征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2.2 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预期效果,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教育目标有显明的时代标签,不同的时期,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类型,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即不同时期,培养类型不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其人才培养类型受教育这个大系统影响。教育的目标规定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定的方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是在研究生教育目标基础上确定的。当前我国教育目标体现在时展阶段上就是教育方针。

2.3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作为研究生教育目标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直接决定因素。由于当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在推动体育和体育学在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划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时必然体现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2.4 体育学的发展趋势

以体育学为学科基础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在体育学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类型受体育学这门学科影响。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即是体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当前体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体育学在体育实践应用过程中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体育学的实践过程,需要一批掌握理论知识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去实现体育学在社会系统的实践,一方面促进体育学的一些理论具体应用到实践领域,推动体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体育现象,并在分析新现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和新的学科。

2.5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加之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人才的积淀,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原有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教育科研人才的历史任务。目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且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当前绝大多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条件下将走向社会,在社会具体实践岗位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逐渐由学术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方向发展。

3 培养类型划分的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人才类型的划分是在分析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开展的结果,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3.2 规范性原则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规范性原则是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划分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形成比较规范的类型,以更好的推进在此基础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规范性,要求人才培养类型划分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以及划分出来的标准符合一定的规定,既能体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又能和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文件、规定相符合,做到有章可循。

3.3 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体现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类型要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要相符合。作为高层次教育之一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相符合,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也就表现为人才类型的划分要适应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类型要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类型的需要。

3.4 动态性原则

我国社会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需要类型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是由于体育、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等众多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还将继续发展变化下去,社会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上应遵循动态性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才类型的划分。

3.5 效率性原则

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存在着①个人经济效益;②个人非经济效益;③社会经济效益;④社会非经济效益这样四种效益。强调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效率性原则,就是体现在既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重新划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效率,实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本人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提高。

3.6 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类型的划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构成因素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方向选择上,做到最大程度上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针对自身的特点、爱好以及个人知识体系,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同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划分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涉及的各个因素以及评价和淘汰体系的选择上发挥导向作用。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各个原则是一个整体,各个原则一起共同构成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原则,其中任何一个原则不能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划分过程中实现好,都会影响到其它原则在划分过程中的应用,并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类型划分的科学性。坚持人才类型划分原则的统一、协调,是实现科学划分的基础。

4 培养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在明确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本质特征和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划分的因素(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划分类型影响系统),遵循人才培养培养类型划分有关原则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可以将目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一类是应用型(实践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4.1 学术型(研究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目前以及以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类型,在一定时期内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唯一类型。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历史任务正在发生蜕变。作为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任务应该而且一直渗透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始终,仅仅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不同,其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作为继续博士研究深造或者就业单位主要为高等院校和体育科研机构、发展方向为体育研究人员的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当前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4.1.1 坚实而广博的理论知识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为继续深造,或者可以说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储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具备坚实的本专业知识,以及其它学科的理论知识,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发展的过程不断产生新的体育现象,而作为学科基础的体育学,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并在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学科。与之相适应,研究生的知识体系要宽广,应具有坚实而广博的理论知识。

4.1.2 一定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

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具备坚实广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理论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完善并产生新的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体育及其现象和运行规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所研究的理论知识,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是其从事学术研究实践的基础。对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是一个包含多项学术研究能力的综合体,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能够迅速发现问题,科学、合理选择研究课题;二是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和实验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刻剖析而撰写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三是评判问题的能力,体现在对研究结论是否符合既有研究目标及解决问题效果的判断力。据此可见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包含多重能力的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素质。

4.1.3 具有体育某一方面的研究专长

研究生教育是以学科为基础,并且建立在一定研究方向之上,尤其是最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在某一个研究领域内开展的。作为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储备人才的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在坚实广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体育某一方面具有研究专长,即对体育领域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方向具有持续深入研究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体育研究中有所突破,在理论上有所造诣,成为体育领域中某一个或者几个方向的研究专家。

4.2 应用型(实践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体育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一些需要进一步接受高层次体育教育但是又不继续从事体育科学研究这类人的需要。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也和体育、体育学、体育学高等教育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吻合。社会的发展使之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对于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在当前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4.2.1 扎实的理论知识

对于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要求。目前体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这种趋势下发挥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作用,实现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更好的把握体育发展的趋势,推动体育的发展,对应用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发现体育运行中的规律。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应用型体育学研究生只能成为一种高级技师,并且会在体育不断发展的潮流中被时代抛弃。

4.2.2 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素质

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方向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具体行业,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素质是应用型人才有别于学术性人才的关键。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对具体实践的掌控、把握和实现能力。对于体育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来说,需要在有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体育以及因体育产生的各种行业发展需要的具体岗位上具有实际操作素质。

4.2.3 具有体育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

应用型人才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需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对于体育学应用型研究生来说,就是需要掌握体育的某种技能,如具有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赛事的解说能力、体育新闻的撰写能力、体育赛事的运作能力、体育产业的经营能力、体育健身的指导能力、某种运动项目的技能等等,这是立足于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体育发展的方向。

5 结束语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两种类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这一复杂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的同时并不排除兼有两者能力的人才。这一划分方式只是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提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明确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方向,避免因培养方向的不确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进而引起就业困难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2]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9,(5).

[3] 杜彦良,江舒,张爱淑 等.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N].中国教育报,2004-10-31.

篇9

关键词 体育学 硕士研究生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阵地。从1999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和扩招带来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体育类研究生的学习也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教育质量。

二、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动机不明确问题

体育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整个学习质量。多数体育研究生在规避了本科就业高峰后仍然信心不足,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在考研动机和学习动机存在认识误区。调查结果表明,33% 的硕士研究生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62.6%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这一组数据表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已经较严重。从目前体育研究生的考研动机基于增加就业筹码,学习动机不明确,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情况。

(二)学习品质问题

在科研方面,学术不端与失范现象在研究生中日趋盛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学术风气,损害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来看,存在诸如论文质量不高,论文复制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都反映研究生学习品德生活化取向明显。

(三)自我认知问题

部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能力的过高估计。一些研究生把未来设计得很完美,而现实社会又会妨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这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据调查分析,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成人水平。民族传统体育学心理健康程度最高,运动人体科学较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因对自己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影响学习质量提高。

(四)角色定位问题

就业定位教师的体育研究生,对安排的研究任务能保质保量完成,并能提出一些创新点。就业定位于仕途和商途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目的是期望在商途、仕途上有一个更高的起点。不管处于对自己什么样的定位,硕士学位都很重要,是否有真正的学术训练并不在乎。多数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对于体育学科研究生的要求是以教学训练为主,势必造成与社会需求无法顺利接轨。这些问题反映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明确。

(五)知识学习、专业技能问题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不仅具备学术能力,还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更要提高综合能力和丰富知识。然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只有在本科受到专业训练,技战术水平不高,导师比较重视理论的培养,轻视技术学习,致使本专业的学生技术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标准。体育学硕士知识的匮乏和综合能力不足,致使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三、体育类研究生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明确挑战程度

体育研究生在入学前相关的学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目标清晰。在学习时间,阅读书籍,写作方面有定量或定性的要求,注重过程,重视效果,明确自己在学业上的困难与难度,找寻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二)积极合作学习

建立学术团队或者课题小组,定时定期进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分享在学习上的观点与问题,集中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相关的学术训练与技能训练。在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条件下,在校的研究生要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学习和研究。

(三)加强师生互动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体育硕士研究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但是导师在学术研究有着更多丰富的经验,导师应该与体育研究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氛围。

(四)丰富学习经验

提供更多教育实习机会,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进一步开拓跨学科及跨学校的学习活动,确保教育质量,提高整体素质。

(五)校园环境支持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与奖励制度,在与体育研究生相关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设施进行完善。例如课程资源、需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场地与器材等等。

四、结语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体育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个人,自己对学习上精力的和投入,对各个方面的资源的充分利用,很好的处理学习和生活上各种关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在将来的事业上能够有所作为,在未来的生活更能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 赵蒙成,刘婷,母小勇.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 (5):77-80.

[2] 李海明.对研究生学术不端与失范行为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0(2).

篇10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点问题。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 000万人,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 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毕业生2010年就有630万人,以后还会增加;初高中毕业没有升学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2010年预计是520万人。农村有超过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 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就业引起了大学生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1999年至2005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也带来了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在此期间,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增长速度(26%)。2005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 357人,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1 352人,比2004年招生人数增长了24.9%,高于全国同期硕士生招生增长率13.6%。截至2005年,全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4 693人。就在校生人数而言,到2005年,在校教育学研究生已接近3万人,是1982年的120倍左右。特别是从1999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学研究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也急剧攀升,在校研究生人数从1999年的54 99人增加到2005年的29 855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1%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息息相关。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是从整个大学生群体宏观研究,关于教育学硕士群体就业难的研究较少,即使有相关因素的研究,大多数也是从市场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着手。本文着重研究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个体因素。

二、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的假设是:个体自然因素和个体背景因素影响就业率,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2010届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进行了全样本的调查,共发出问卷299份,收回有效问卷299份,并对其中5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文中所说“就业”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出国、国内升学、签就业协议,“未就业”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为自由职业、在京待就业和回省待就业。

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就业率=(出国+国内升学+签就业协议)/毕业生总人数(本就业率指有户有编的就业率)。

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然因素和个体背景因素。其中个体自然因素包括性别、民族、生源地;个体背景因素包括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本科院校、专业、导师职称。

三、影响就业率的个体因素分析

采用独立性卡方检验,分别考察了性别、民族、生源地、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本科院校、专业、导师职称等八个因素同就业率的相关关系(见表1)。

1.性别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男女比例约为1:3.5。67名男生中有55名已就业,就业率为82.1%;232名女生中有187名已就业,就业率为80.6%。男生在就业上比女生略有优势。

2.民族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来自汉族、回族、满族、苗族、羌族、土族、瑶族、土家族和维吾尔族等9个民族。其中汉族学生占94.6%,少数民族学生占5.4%。汉族学生的就业率为80.6%,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为87.5%,后者比前者高出6.9%。

3.生源地

目前,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通常还是采用东、中、西部的划分方法。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生源地为东、中、西部的毕业生分别有133人、102人和64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44.5%、34.1%和21.4%。经分析,来自不同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显著差异:西部地区就业率最高(95.3%),中部地区就业率居中(79.4%),东部地区就业率最低(75.2%)。

4.政治面貌

教育学2010届全体硕士毕业生中共有党员223人、共青团员71人、群众5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74.6%、23.7%和1.7%。非党员的就业率为75%,而党员的就业率为83.3%,高出8.3%。由此可见,党员在就业上有较大优势。

5.学生干部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中有16名是学生干部,占毕业生总数的5.4%。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就业率分别是81.3%和80.9%,学生干部的就业率略高于非学生干部。

6.本科院校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中,从本科直接升上来的共有203人。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的和非211或非985院校的各占一半。统计结果表明,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显著高于非211或非985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二者的就业率分别为87.3%和75.2%,相差12.1%。

7.专业

目前,北师大教育学类共设16个硕士专业。有的专业就业率很高,比如成人教育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远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业的就业率很低,比如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和教育史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不足70%。

8.导师职称

就业率与导师的职称有较大关联,从表2中可以看到,就业率与导师的职称呈正相关:导师是教授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导师是讲师的毕业生就业率最低。

9.小结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个体因素有较大关联。

首先,个体自然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在:(1)男生在就业上比女生略有优势(相差1.5%);(2)少数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相差6.9%);(3)生源地不同,就业率差别非常大,西部最高,东部最低(最高与最低相差20.1%)。

其次,个体背景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在:(1)党员在就业上相对于非党员更有优势(相差8.3%);(2)学生干部在就业上略有优势(相差0.4%);(3)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有较大优势(相差12.1%);(4)专业不同,就业率相差较大,其中成人教育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远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最高,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和教育史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最低(最高与最低相差38.9%);(5)就业率与导师职称呈正相关,即导师职称越高,就业率越高(最高与最低相差8.3%)。

四、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学生性别比例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北师大2010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约为1:3.5,女生占了77.6%,而大多数用人单位明确提出不招聘女生,只招男生,女生失去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客观上加重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整体的就业困难。在女毕业生当中,同时存在部分有男友或者结婚成家在北京的女毕业生,大概占25%左右,她们对自己定的标准是即使没有编制和户口也一定要留在北京,这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本科就读院校整体水平与社会期望不符

在2010年毕业的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本科院校是非211或非985院校的占到了50%。如今招聘单位非常看重应聘者的本科学历,如果本科学校是211或985院校,往往能得到更多的面试和就业机会。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学硕士生整体的就业率。加上这部分毕业生个人能力相对较低,较难凭借个人实力扭转局面,因此造成就业困难。前文的数据也证实了本科院校为非211或非985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

3.人才培养过程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存在矛盾

北师大教育学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总体上看是重理论轻实践。现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教学科研人员所设的门槛越来越高,大都要博士,甚至是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生毕业后要想从事这些工作非常困难。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亦是如此。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业单位中排行第一的是中小学校,排行第二的虽然是高等院校,但从统计数据来看,硕士毕业生去高校基本是做行政工作。教育学类重理论轻实践的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简单的待人接物、公文写作、沟通交流、调查研究等能力很难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求职竞争力不强,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甚符合,这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困难。

4.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各专业中,课程与教学论(4+2)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最为顺利,早在四月份时就已基本定下了工作单位。主要原因是该专业学生有四年本科阶段的学科背景,还有两年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符合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可以直接上岗任教。由此可见,我校毕业生目前最大的就业市场仍为中小学。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的其他专业,如比较教育(就业率87.5%)、高等教育(就业率82.4%)、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率76.1%)、教育原理(就业率66.7%)、教师教育(就业率64.3%)、教育史(就业率61.1%)等,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研究而非实践,这些毕业生即使想到中小学就业,也因为没有学科基础而缺乏职业竞争力。这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一半,从而增加了教育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难度。

5.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矛盾

据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整体偏高:大多数人想留在北京,而且期望得到有户口、有编制的工作。其中许多人还积极争取进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待遇较好的部门。许多毕业生没有充分考虑个人能力与社会的现实状况,盲目地追求高起点、高标准,都期望用“北京户口+好单位+高工资”圈定岗位,竞争自然激烈。从部分毕业生那里了解到,之所以选择北京主要是认为北京的发展机会较多,体制、机制等比较透明,找工作相对公平,今后发展也会比较顺畅;而回家乡找工作要靠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今后的发展也受种种因素制约,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很难被认可。但不管怎么说,留京名额和好工作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追求这些,就会丧失许多其他的机会。就这样,许多人最终成为了待业人员。

6.部分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

忙于写毕业论文或是考博也是造成部分同学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周期过长或是论文不合格而耽误了找工作,甚至延期毕业;部分毕业生由于考博但又没成功,错过了找工作的时间。就业准备不够充分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毕业生临到毕业时仍然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还在就业与升学中徘徊,即使开始找工作也不知道找哪个行业、哪个岗位的工作。因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需要的能力以及实习经历不具备或者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困难。

五、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课程设置实践性

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模式,都与毕业生求职就业所需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矛盾。主管教学的部门应该在确定招生数量时考虑各专业就业率的因素,并对课程做适当调整,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加强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增加应用性与技能性课程的结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应该给毕业生提供一些诸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提升演讲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

2.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从2010年的就业情况分析得出,在教育学专业中,女毕业生、学科理论性较强的毕业生、本科是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属于就业较困难的群体,应该针对这几类人群开展一些专门的指导。比如可以根据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几个主要去向――高等院校、出版社、中小学等进行分类指导。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职业能力系列讲座、模拟面试大演练、参观用人单位、经验交流会、毕业生座谈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征文等;指导的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可以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对相关就业政策予以介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礼仪培训、组织学长经验交流、开展心理辅导等。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比如中小学、高校行政部门、公务员、国企外企、出版社等,分门别类地制作就业指导手册。

3.落实就业指导前置化

提高毕业生职业竞争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职业竞争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提高的,也不只是在面临找工作时就能够提升的,一定要进行前置化的培训。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投入较大精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前置化工作,例如新生入学时,可以对新生进行职业测评,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再如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一些实习基地,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见习的机会,还可以联系校外培训机构来给低年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服务等。

4.打造就业实习多样性

就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宽泛,就业行业范围较广,相关服务部门应该更加积极地为毕业生拓展更多更广的实习实践机会和岗位。比如北师大教育学部通过各种共建项目,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采取的措施包括:输送更多的学生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北京各区县教委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招聘高年级并且有志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求职竞争能力等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5.发挥校友资源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