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特点 新模式 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空间建构能力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今后的逻辑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和成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断改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程式化、僵硬的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打造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面貌,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初中数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是新时期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程度不够,阻碍了初中教学效果的达成。在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相关习题的解答过程中,最终也以相关的习题解答能力才评判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种注重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习惯和特点,是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中产生的。老师进行相关课堂演示,学生按照一些雷同的解题步骤来进行习题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在进行一些模仿式的学习,学生的发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挥都不充足,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丰富,从而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手法和能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主要是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这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众多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跟学生可以建立比较直面的沟通和联系,老师通过相关教学手法来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讲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相应的新旧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注重不够。学生和老师都只是在完成各自的学习或者教学任务,对学生思维中的困惑以及发展方式没有进行较好的沟通和引导,从而带来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疲乏,而且单一的课堂学习,对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思维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

在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都讲究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的领悟和训练来提升数学能力,老师扮演的角色仅是讲台上的“讲述者”的角色,没有建立起跟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较为生硬和死板。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广泛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才能让学生发现自我思维的良好方式,提升数学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在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特征的分析下,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没有融入时代精神以及时代观念,从而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今后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教学理念的重新定位和认识,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作为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不断探讨数学教学中的新模式,从而提高我国素质教育水平。

(一)建立课堂课外的多层次教学。由于学习是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发散的过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所得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够全面的,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中,应该积极建立起课堂课外的多层次教学。这种多层次教学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进行数学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以及生活实践中寻找到数学训练的素材,将解题融入到实际情境的解答中,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

(二)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解题过程中的困惑,引发课堂讨论,设置一些小游戏等趣味环节来将相关课堂知识点进行灌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带来学生数学能力的较大提升。

(三)利用实际情境进行教学扩展。理论最终的价值是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理论本身是来源与对实际问题的解答需要的,因而,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相关的实际情境来展开教学内容。这种扩展式的教学能够改变解题中的枯燥现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奇妙和用处,并且实际情境能够带来学生更加多维和亲近的感受,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中“主人翁”的观念认知,最终改善学习效果。

三、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空间建构能力的主要时期,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三个方面教学特点的探讨,可以了解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带来教学面貌的改变,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吴景惠.有效设问策略刍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8).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做数学;改革;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初中数学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迎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所谓“做数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的特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因素,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开展“做数学”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连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有效运用“做数学”开展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好老师。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断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而“做数学”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和收获知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巧妙借助“做数学”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时,对于(X-1)(X+2)=70的求解讲解过程,很多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先将方程式去括号,得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形式的式子,然后再用常规方法解答。这种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仅仅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解和思考,学生只是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步伐解题,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其实,老师可以运用“做数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首先,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概四个人,让小组的组员互相讨论和探索,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并且比一比哪种方法最简便高效,最后找一位代表将小组的想法和意见分享给大家,看看哪个小组找的方法最好。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投入到小组讨论中。老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要留心学生的表现,并且对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及时地给予讲解和引导。最后,老师要对每一小组代表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做得好的地方要表扬和鼓励,不对的地方要及时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养成。

2.借助“做数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科教学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运用“做数学”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拆项消元法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拆项消元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应用,老师可以采取“做数学”的方式展开教学。先在黑板中给出一个较为复杂的分式,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发现式子当中隐藏的规律或拥有的共同的分式,然后将其改写成拥有相同分式的式子再进行约分简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和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3.借助“做数学”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做数学”的学习方式,就是注重实践的过程。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做数学”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身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老师可以结合所学知识点,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合作完成。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表示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收集一些数据,如车流量等,并且尝试对数据进行整理。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做数学”的学习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的有效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学工作者对相关理念正确解读和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不断尝试和总结,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将“做数学”和教学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加亮.浅议“动手做数学”的优点及在教学中的实施[J].语数外学习.2013.(12):73

[2]王营军.“动手做数学”的优点及在教学中的实施[J].教学实践.2013.(6):52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价值;现状;措施

一、引言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老师教学的难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探究能力,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培养起来,老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负担也不断加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缺漏

1.老师教学模式僵化,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老师坚持“灌输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需求和需要,教学风格十余年如出一辙,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更而改革创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上,这个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上的教学模式僵化,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另一方面,不少老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认识不足,或者说是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偏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忽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和提高,直接导致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数学课堂沉闷、缺乏活力。

2.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热情普遍不高

受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学生也将提高学习成绩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目标和动力。但是,由于外在压力和外在因素而形成的学习动力并不持久,学生很容易因为学习成绩的下降和课程难度的增加而对学习失去耐心和毅力,这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更是如此。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课程强度和课程难度都显著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学生很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耐心,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最终不利于学生的成绩的稳定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学习兴趣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上的意义和价值

1.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由上分析,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就有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仅是因为学习成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数学兴趣培养起来后,学习数学就会成为学生的乐趣,学生也因此更加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学习成绩和数学素养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乐于进行自主学习,更确切地说,学生在完成常规的课业任务之后,还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性的数学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2.降低老师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上文分析,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对老师而言,同样也是意义重大。随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增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也能更快地掌握老师教学的知识,并在课程教学上给予老师更多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学难度和教学任务进一步降低,老师的教学风格也能够依据学生的反馈做出更好的调整和变革,从而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和需求,带动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和方法

在认识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尽人意,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和缺漏。因此,下文将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以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

1.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实行体验教学和互动式教学

由上分析,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上,普遍存在着老师教学方式僵化、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从转变老师的教学模式开始。具体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多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单向地向学生教授知识,而实施互动式教学和体验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较为简单的有理数、幂、因式分解等内容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备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老师,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最大程度上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多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在课前,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在课上,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直接对教授知识点的困惑之处进行提问;在课后,老师也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

2.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否有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上,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设置单一、老师单纯依据教学进度教学的现象,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因此,调整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动有趣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除了进行常规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以外,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数学思想史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数学的发展历程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数学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想法;老师也可以引进各种数学思想,诸如数形结合数学、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奥妙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利用这些方法解答难题、偏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需求和热情。

3.实现分层次教学,组建互助合作小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并不相同。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能够让学生更容易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节奏,从而形成对数学学科更大的学习兴趣。此外,也由于学生们各有各的学习特性,学生之间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学习。

例如,成绩较好的同学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组建一对一的辅导形式的学习小组,在不同模块上各有所长学生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总体而言,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让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更为接近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小组探讨中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老师们不仅要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更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培养起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们都要在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意见,不断探寻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春发.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Moodle平台;校本课程;构建

一、什么是Moodle平台,什么是校本课程

所谓Moodle平台,指的是在现代网络技术环境下创建的一个界面简单、精巧的帮助学习者和创建者进行学习、教学的使用平台,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甚至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也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照自身的需要进行学习。

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呢?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型课程而言的,它是指学校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根据当地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喜好,开发或选用出适合本校教学的课程,它更注重学生的感受以及学校选择自己教材的权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二、如何基于Moodle平台构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Moodle平台是帮助教师建立课程、分享教学的一个平台,它可以帮助教师建立一个优质的教学课堂,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Moodle平台来构建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呢?

(一)要对所教课程有一个精准的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课堂还是基于Moodle平台建立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最应该做的都是对课程有一个精准的分析,既要分析课程的目标又要分析课程的任务,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风格。举例而言,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时,首先教师要想到这个课程开展过程中我想让学生学什么,我应该怎么设计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先把这三个问题考虑清楚,挑选出最高效的教学模式。

(二)要做到课程内容结合实际

校本课程讲究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与当地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才符合校本课程的意义,也更符合Moodle平台的教育理念。举例而言,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更多地应该结合农村的情况来进行举例,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调查学校周围有几个小区,每个小区有多少居民,因为农村地区都是以村为单位的;在针对边疆地区的统计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每个家庭有几辆电动车;在针对城市学生进行统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统计平均一个人有几亩地。基于Moodle平台的校本课程教学最注重的就是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保证W生能够理解透彻。

(三)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

利用Moodle平台开设一门校本课程的话教师主要进行的工作是:设置课程的基本属性和编辑课程的具体内容。课程属性指的就是本节课教学的主体(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而课程内容的编辑指的则是教师把这一堂课的重点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展现出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基于Moodle平台的数学教学并不同于普通的教学课堂,它很少有师生沟通的环节,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能记录下来而不是当场提问,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由易到难,在设计时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保证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在设计时把所有的知识点罗列好强迫学生进行记忆。所以,要想利用Moodle平台构建一个有效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课程的内容及逻辑顺序。

(四)教师可以利用Moodle平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一个投票,看看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我们以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利用Moodle平台发起一个投票(例如:我最喜欢用的解方程组的方法是什么:A.代入消元法,B.加减消元法。在目前这一类题目的学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什么:A.还没有完全掌握,B.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消元法,C.我已经完全学会了),让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投票来察觉自身的学习情况,也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这种投票的形式并不是让学生当着别人的面说出自己的困惑,面是更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有效地掌握课堂进度的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本课程和Moodle平台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但是究竟什么是Moodle平台和校本课程呢?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Moodle平台来构建一个高效、优质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呢?今天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做了一下探究,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切实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越来越联系实际,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初中数学;认知心理

初中数学对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这个阶段数学学习的难度不断提升,导致很多学生不太适应该阶段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学不明白”的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初中阶段,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助力初中数学教学,这不仅可以使教师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一、教育心理学与初中数学教学

1.教育心理学

数学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分支,目前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其体系和理论尚不完善,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该学科有益于教师分析学生学习的心理,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和教学改革思路。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可以助力改进教学模式,有利于保障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教学氛围。

2.学生认知心理与心理学应用现状

当前学生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没有循序渐进,没有做到环环相扣,随意性较强。如,学习知识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没有找到学习规律和技巧,对相关的知识没有敏感性,有些甚至沿用过时、单调、机械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不强,主要体现为数学基础薄弱,语言文字理解力较差,影响数学学习,更没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甚至还没有弄清数学概念之间、定理之间的联系,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性,不能有效地使学习条理化、规律化。心理学是一门体系完整且内容全面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众多分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学校教育是心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目前,心理学理论已经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心理学理论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和主动学习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快乐学习数学、主动学习数学、轻松学习数学。可以说,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是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因此,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理解与应用心理学理论。

3.心理学理论对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重逻辑思维的特点,使得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环境,不能及时找到学习初中数学的适当方法,及时调整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就容易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和无从下手。此时,就需要借助积极心理学和数学教学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来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研究积极心理学和数学教学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充分理解和领会这些心理学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帮助学生摆脱消极负面情绪的影响,调动学生对于学习尤其是初中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数学的理念和方式,最终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积极心理学和数学教学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对于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和学习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应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高效地应用心理学理论。

二、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同理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换位思考、倾听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是“讲”与“听”的关系,这种关系形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有效掌握,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同理心”心理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教师由“讲”变成“分享”,学生由“听”变为“互动”,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平等,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课堂地位,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好和平等,进而形成和谐、融洽、平等、友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地掌握,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交给学生来讲授,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检验课堂教学成果,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点与困惑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题目来帮助学生攻克难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形成友好、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2.“登门槛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是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低、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低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高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初中,正值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敏感、内心脆弱、不够自信、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烈、具有十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自尊心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登门槛效应”,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以及设计教学环节,形成更加具有层次感、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对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一方面,目标的设立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来帮助他们高质量地完成课堂目标;另一方面,口头表扬等激励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3.“权威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权威效应”鼓励学生上进求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视榜样为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权威效应”理论,用榜样鼓励学生上进求学,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进取心。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榜样,既要避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感,更不能让学生滋生骄傲自大的心理。例如:对于数学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数学小博士”的称号;对于在数学课堂上互动性和参与度比较高的学生,可以给予“参与小达人”的称号。这些学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较高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向优秀榜样学习来提升自我。同时,榜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某个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也可以给予“进步之星”的称号,使其成为其他人的榜样。

4.“社会合作的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合作的心理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确立一种合作关系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多伊奇(1973)通过合作与竞争的实验研究发现,当群体成员的目标与手段都是积极的并相互依赖时,其合作便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其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合作变得愈发重要,合作双赢的案例数不胜数。对于初中生,正处于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十分强烈的时期,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够,而且他们对于合作双赢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不愿意互帮互助的情况,甚至出现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作业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学习和利用“社会合作的心理效应”,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懂得“1+1﹥2”的真谛,学会主动分享学习心得、互帮互助。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例如,班级可以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学生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作业,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来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养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认知自我,增强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懂得合作可以双赢。再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懂得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增加学生的数学教学参与度,而且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激励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标准持续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完成升学考试,而是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其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由于该课程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切实贴合学生自身的数学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属于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另一角度上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事实上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而有效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表象而深入了解隐藏在表层下的数学规律本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思路。

一、激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兴趣

常言道,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兴趣,利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课堂学习。数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来设计精彩有趣的课程导入,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之后的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课堂教学基调。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的相关内容讲解之前,可以以我国古代的经典数学理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为开场导入,此时教师则可以“1”代替长度1尺,第一天取其一半,剩下1/2,第二天取一半为1/4,第三天为1/8……第十天则为1/1024。为学生列举这个案例,能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解题中认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有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此外,由于数学是一门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最终又真实还原于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学科,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还可适当运用生活中的常见数学现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场大厦为讲解案例,将建筑物的线条、装饰物性状、图形作为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度等相关内容的呈现载体,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想象以真实具体的物体进行充分体现,增强学生在几何初步接触阶段对于图形的认识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思考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以及相应的数学原理与应用过程,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学生自我探究思考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其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引导,帮助学生按照正确的数学问题思考方向进行探究。例如,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将自己感到困惑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而在实际教学课堂上,学生则可以针对教师的讲解思路再次进行思考。从教师角度上看,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则应为学生适当预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为学生营造课堂自我探索与思考的条件。例如,在为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中平行线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并指导学生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一性质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定义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良好应用这一性质。

三、支持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初中生对于未知知识大多抱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由于教师过于沉闷、刻板的教学风格,课堂学习气氛显得十分紧张,在此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注重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发言。积极主动的课堂发言不仅能将学生的学习误区进行充分体现,教师的认真讲解无形中也会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当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困惑或者是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有所质疑时,则表明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有一定的自我思考,所以,教师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与质疑。例如,在“三角形勾股定理”教学课堂上,许多学生都会对勾股定理的适应前提条件产生误解,即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才具有计算意义,并且,直角三角形均满足勾股定理。

四、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题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解题能力相对低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养成独立探究思考的习惯,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解题思路以后,学生也很少会对同类型题目进行重新思考,所以,当学生在做新题型时,常常会由于解题思路单一狭窄而感到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在具体的习题讲解课堂上应注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有效解题。在初中阶段的数学题中,证明题、思考题以及谈论题等题型都能有效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路,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这类题目主动进行思考与总结,并善于发现相应题目中的解题规律,从不同方面对解题证明过程进行研究。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均为180°”一题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辅助线的思路进行解题,当辅助线作出来以后,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过一个角的定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可得出平行线之间内错角相等这一隐藏条件,再进行进一步论证,则可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均为180°这一结论。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效串联,积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解题,帮助学生透过数学问题表层而清楚认识到所掩藏的数学本质。

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采用例题解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融会贯通的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考虑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以及相应的逻辑思维运用能力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思考与研究,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营造的逻辑思维学习模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而逐渐掌握数学逻辑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学生“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开展多方面的解题探究,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题目,并善于从题目中发现所隐藏的条件,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不等式计算”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举例,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逐步掌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解题技巧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在反复的自主思考、探究过程中完全掌握数学规律。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具体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从而达到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对其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促进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良,通过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思考、支持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题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共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6,(9).

[2]娄群姣.新课标下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6,(4).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建立模型;解题能力

引言

在课改的推动下,数学教学要以创新的模式进行讲解,其中数学建模就是方法之一。教师应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把抽象的现象和过程形象化、直观化。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同学们渗透数学建模的意识,有意识的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应用题,以切实提升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1.什么是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对一特定的对象做出简化和假设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运用数学工具得到数学模型,再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特定的现象或状况,常见的数学模型为:实际问题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检验与评价应用。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解决很多理论很难让同学们理解的问题。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数学建模的典范。如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数学建模的应用就显得更加容易,更加有意义。

针对初中生,教师要从课本知识出发,并对教学知识进行创新,不断渗透建模意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理解的日常生活入手。例如:小明买四支铅笔和五本练习本的钱不到二十二元,而买六支铅笔和三本练习本的钱就超过了二十四元。问同学们,两支铅笔和三本练习本哪种更贵?

解析:教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然后再由教师引入课本知识“不等式”的概念,设铅笔的价钱为X元,练习本的价钱为Y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4X+5Y24。这样,既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数学建模的特点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特点比较突出:一、它的起点比较低,且容易掌握。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素材。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选取的事例,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二、它具有非常大的趣味性。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有趣味性的知识还是乐于接受的。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建模教学来摒弃以往课堂中的那种枯燥的模式。用恰当、有趣的素材来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快乐。三、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授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摒弃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泼的氛围,让好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将各科知识之间相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数学应用题解题建模方法分析

3.1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离不开课本,教师要以课本知识为指导,并把数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比如给同学们列举投资买卖,银行存取,车程计费,商品批发等方面的生活常识。合理选材,建立模型解决应用问题。即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导入学习课题,研究解决问题。

例题:某工厂将成本为八元的商品按每件十元批发出去,每天可批发出去二百件,现在改变批发策略,提高批发价格,降低批发量。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0.5元,批发量就下降10件。问应将商品的批发价格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工厂的利润最大?

解析:这道题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设提高了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为(2+X)元,而每天的批发量就变为(200-10X/0.5)件,所得利润为W=(2+X)(200-10X/0.5)=-20(X-4)(X-4)+720,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引入直角坐标系,画出图像。同学们可以直观的发现X=4时,工厂所得利润最大。

3.2联系社会热点,渗透建模方法

教师可以紧密联系社会,在课堂上引入同学们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比如成本、利润、股票、彩票、保险、投资、旅游等,这些都是建模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适当选材,融入教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去给同学们灌输数学建模的思想,逐渐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建模能力。

例如:八年级同学组织去划船,有甲乙两种方案,两种方案的票价一样,但是优惠政策不一样,甲方案为每五人中有一人可以免费,乙方案为所有人均按三分之二票价计算。问选择哪种方案更划算。

解析:这是一道和旅游十分接近的题目,同学们很容易接受,但是此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未知量较多,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票价,也没有给出具体人数。这就需要同学们动脑筋了。教师最好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假如以本班为例,试着做出划算的选择。然后,教师再进行理论分析。

4.数学建模的阻碍因素

(1)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决定了教学一直在使用“填鸭式”教学。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效率,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标准变成简单的升学率和分数。当学校、教师将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成果时,学生便失去了很多创造能力。虽然现在情况有所改善,但实现数学建模教学还远远不够。

(2)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老师来说,建模教学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没有系统学过数学建模课程。一个非常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再学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和教学理论。

(3)相对高中而言,初中的数学建模的经典课例不多,一节好的课例不仅包含了诸如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中学习到建模的思想,让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以上几种阻碍因素进行认真考虑分析,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切实通过建立数学应用模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结语

总之,开展数学建模,既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又使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解决日常问题。数学建模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为此,教师应在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加强对于建模方法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更好的对其充分利用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王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J].广西教育,2013,(22):74.

篇8

由初中升入高中,学生面临的不仅是一个新的环境,在知识的接受层面也是一个的新的考验.高一学生大都通过初中升学考试后被择优录取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智力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较好,学习态度也较端正.但由于在两个阶段——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内容的极大差异性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学生面对学习新任务的困惑,难度加大加深了.特别是在新课改下高一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又是理论性很强的集合,函数,平面向量,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很强的立体几何.使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做好初中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教学内容上做好知识梳理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高中数学知识很多都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有关知识,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与初中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以及二次函数的图像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立体几何中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等.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新课程标准,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

二、在学习方法上做好有效引导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在教学方式上做好推新出异

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现状;掌握程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61-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各国都在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法国从1996年开始更新课程,新的课程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要真正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去[1]。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率在逐步提高,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然而,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水平仍然非常低,大多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本人结合自己实习的亲身经历,并对延吉市四所初级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初中数学教师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感到非常困惑,如有的教师对CAI持怀疑态度,或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不愿意尝试,还有教学软件的缺乏、现有的教学软件质量不高等等因素。针对这样的状况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现行的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做出了最简洁、最全面的表述: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有的学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分类主要包括专业发展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媒体应用研究、学习资源研究、远程教育研究、新技术与新理论研究等内容[3]。本文中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上述第二种涵义。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深入地了解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找到适合培养本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为以后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顺利推广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故对延吉市的四所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共计68人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份,每份问卷共计20道题。

(一)整体调查结果分析

整体分析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将问卷的总分定为100分,每道题5分。单选题按照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掌握、应用的程度由弱到强分别给分为2分、3分、4分、5分,多项选择题按照所选的个数给分,选择两个的给2分,选择三个的给3分,选择四个的给4分,选择五个或者五个以上的给5分。以这样的给分标准,对68份问卷进行了打分,其中50分以下的人没有,说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准不是很差;50~60分(包含50分不包含60分)的人有19人,占整体的27.94%,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说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还不是很深刻;60~70分的教师有18人,占整体的26.4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有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观念,但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70~80的教师有26人,占整体的38.24%,说明1/3以上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师都认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频率并不高;80~90分的教师只有5人,占总体的7.35%,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正确并且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教师少之又少;统计结果显示90分以上的教师没有,说明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还没有达到能够熟练高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延吉市四所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调查问卷的平均成绩是65.26分,从整体上看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掌握、应用等情况并不乐观,急待提高。

(二)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分析

对整体情况了解后,本人将问卷的20道题分了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第一,教师个人因素方面;第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方面;第三,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方面。

1.教师个人因素分析:

通过对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因素分析,发现其中现代教育素质优秀的占分类总选项的31.62%,良好的占分类总选项的28.09%,及格的占分类总选项的25.44%,不及的占分类总选项的14.85%。数据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态度较高的占的比重较大;认识良好和及格的教师所占的仅次于优秀的人数,说明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师个人因素来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速度来看,这个比例也是令人警醒的,说明有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层面不高且已明显地表现出落伍。

2.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程度分析:

通过对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分析,发现掌握情况优秀的占30.30%,说明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情况是没有问题的;良好的占22.35%,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有很大的潜力能够提高;及格的占12.94%,说明有12.94%的教师站在了危险的边缘地带,稍不努力就会脱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及的占34.41%,超过了1/3,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已经亮起了红灯,这也是导致整体掌握程度不高的一方面原因。

3.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秀的占29.12%,说明有一小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是不错的;良好的占20.29%,说明20.29%的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待于提高;及格的占19.41%,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不及格的占到了31.18%,说明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还大有人在,同时不及格的人较多就会影响到初中数学教师整体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是较深刻的,但是掌握程度和应用情况不是特别乐观。掌握程度不及格的教师较多,导致不会应用的教师也相对多;掌握程度优秀的教师次之,这样应用优秀的教师也次之,说明掌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的好坏;掌握程度不及格与应用情况不及格的教师要比优秀的教师多出4.94%,并且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良好的和及格的人数比较接近,这也是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整体应用情况并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所在。但好在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都比较深刻,这为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了原动力。

(三)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拟采取的策略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来讲,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如果想要推广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与努力。本人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几方面的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延吉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

1.学校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信息化教学知识的缺乏;而且绝大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师都非常想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因此从学校方面讲,首先,学校应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扩大资金的投入,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应用与开展提供一些基本的软硬条件;最后,针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定期考核,并且鼓励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针对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和较难攻破的难点应多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解决。

2.教师方面。作为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首先应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同时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提高素材的收集意识,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其次,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关注应用中出现的各种倾向,主动独立地思考,不能一味地克隆别人的作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应多在一起交流探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哪些部分完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学生会理解得更好,哪些部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进行数学教学效果更好,应做到心中有数,应用自如。

3.外在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的外在条件如管理者的思想、社会问题等都会影响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的社会在迅猛发展,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最佳表现。因此管理者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应该思考如何把这种应用发展成为一种办学的理念和教师教学的理论支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反映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四、结语

目前来看,延吉市的初中数学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再适应现代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有限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留下无限的知识,只有有效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才能将初中数学的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olette Laborde,孙连举,刘长明.法国数学教学中的技术整合――应用Cabri-geometry进行交互式动态几何教学的案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2,(01).

[2]张丽梅.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信息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比以前把幻灯片、投影、录音加以组合更先进。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作用,使得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得益彰,本人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实践后,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得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发展为以班级教学、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网络并举的局面。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汇编、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对于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如轨迹问题,多媒体技术更有着明显的优势。

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能够扩充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述和板书占用的时间较多,对于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很容易造成故此失彼的困境,导致学时不够。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论有没有经验都可以事先在网上下载需要的资料,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的风格将教学内容设计好。上课时,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将这些内容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大内容、高效率的特点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节奏,有剩余的时间扩充许多课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大容量的信息,更容易实现教学目的。

4、多媒体课件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学服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的大量相关资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或购买而获取,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时间。归纳起来教学中所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外乎有三种来源:一是从互连网上下载;二是从出版社购买;三是自己制作。不论是来自哪个渠道,这些都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凝聚了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多媒体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学会恰当处理这个资源。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原则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首先,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教与学”的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要求也相应地提高,教师不能忽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等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课件制作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一要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Excel、Flash、几何画板等辅助软件。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合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关键处用。一是在新课导入处运用,二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运用,三是在思维困惑处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要坚持“为学生而设计,为内容而设计”的原则,提倡与教育内容的贴切和自然的过渡。此外,课件编制者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反馈易被学生接受,视觉、听觉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精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辅助授课教师解决教学难点,应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发挥在数学课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课搞成电脑展示课。

3、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为了减少在备课上的时间,教师们的课件往往是相互共享,或从网络上相关网址下载。这些课件虽然集和了不同人的智慧,但是它们的设计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些教师甚至为了方便,连教学设计也与他人雷同,一律拷贝,还省下了修改的时间。这样陈旧的课件、粗糙的课件,既不能发挥出教师的特点,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不但没有得以体现,反而成为学生厌恶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应考虑选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粗制滥造的多媒体教学只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的导课方法,无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实施素质教育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教学大放异彩,同时我们应走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